uploads/content/2022/june/dcb2a6e7476c24d9d18dc63a75edd04d.jpg" />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提示]:有釋迦牟尼佛的記莂,我們念佛人應該自信、自肯、自豪、自愛,而決不能自卑啊!即使許多念佛人文化低,不懂甚深的教理,但因為你所稱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蘊含著阿彌陀佛無央數劫積功累德、勤苦修行所成就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呀!我們念佛人的口中,實在是含著這樣一顆無價摩尼寶珠啊!所以我們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殊勝道友。我們念佛人就是如此的稀有難得、而且無比尊貴!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佛語彌勒,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shi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是教。應當信順,如法修行。”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翻譯的《無量壽經》叫作《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為我們揭示出了對阿彌陀佛信與不信兩種人群的宿世因緣:
“佛語阿難。阿逸菩薩等。其世間帝王人民。善男子善女人。前世宿命作善所致相祿巍巍。乃當聞阿彌陀佛聲者。甚快善哉代之喜。佛言。其有善男子善女人。聞阿彌陀佛聲。慈心歡喜。一時踴躍。心意凈潔衣毛為起。淚即出者。皆前世宿命作佛道。若他方佛故。菩薩非凡人。其有人民男子女人。聞彌陀佛聲。不信有者。不信經佛語。不信有比丘僧。心中狐疑都無所信者。皆故從惡道中來生。愚痴不解宿命。殃惡未盡。尚未當度脫故。心中狐疑不信向爾。”
彼佛利樂諸功德唯佛與佛乃能知
《觀經》雲:“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提示]:念佛人應該依據此經文真正信入,相信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佛光分秒不停地照注我等念佛行人,隨逐影護,從而實現大安心地生活,大安樂地念佛!因地的法藏菩薩發願“設我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他經歷無央數劫積功累德修行成佛了,必然圓滿了此願,必然有大功德力,使得“一切恐懼,為作大安。”誰還沒有得到大安心,就是因為他對此心懷疑惑所致啊!《佛說無量壽經》言“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有一個下手方便,就是經常觀想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時刻在籠罩著我等念佛行人,自己喜愛什麽顏色的光就觀想什麼顏色的光,喜愛多大的亮度,皆隨自己心意觀想。常憶想此經文,常作此觀想,就會得到大安心!
善導da師以前的諸師解釋《觀經》影響最大的誤解有四點:
大師於《觀經疏》之第一卷〈玄義分〉七門分科的第六「和會門」就此四點謬論一一糾正之,並舉出下列七論作為楷定古今之正論。這七論是《觀經疏》楷定古今的重點:
六、凡入報土論:使一切善惡凡夫平等無差別地往生報土,與彌陀同證無量光無量壽,是凈土門的本意。
七、乘佛本願論:一切善惡凡夫的往生報土,沒有一個不乘托彌陀本願力。
彌陀的本願:
《無量壽經》釋迦佛贊:“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無量壽經》法藏比丘發誓:“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觀經》之下下品說到一生造惡之凡夫,臨終苦逼,遇善知識教以十聲念佛,當下花台迎接,非常庄嚴的往生極樂。像這種佛說,這種勝景,不是一般常識所能理解的,曇鸞大師說:「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所以佛怎樣講就要怎樣信,直心是道場。若以常人之耳測度非常之言,甚至爲了作凡夫合理的解釋而曲解佛說,則是自失誤他,為害不淺。如今諸師及攝論宗徒曲解《觀經》,以合己意,以為既是凡夫,又是極惡,怎能往生?若能往生,必非凡夫惡人;因此以聖者判定九品往生機,如下圖:
諸師判定九品往生機是聖者,凡夫無份,完全失去凈土門「凡夫爲本」的旨趣,滅卻佛說《觀經》的真意。對此da師慨然糾正之,da師於〈玄義分〉「和會門」首先以道理立論顯明其非,其次就《觀經》之文以凡夫爲本位的經說證明之而作結論說:
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九品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
如下圖:
又,da師於〈散善義〉中一一辯定九品之機位,如左圖:
依da師的判定,九品都是凡夫不是聖者,且整部《觀經》是釋尊爲未來世的五濁凡夫所說,非爲聖者;大師說那種聖者是:三塗永絕,四趣不生。身居生死,不為生死所染;如鵝鴨入水,水不能濕。神通自在,轉變無方。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那種聖者可說已經遠離三塗六道,安樂無憂,不用佛為他們愁出離之道,倒是佛去世後的五濁凡夫,為煩惱賊所害,濁惡不善,五苦所逼;如斯苦者,猶如溺水之人,常沒常流轉,才是彌陀要發大悲愍心,為其建立凈土,攝受接引的對象,若不以接引如此苦惱陋劣的五濁凡夫為急務,則佛之悲願不夠圓滿,而眾生之沉淪永遠不得出離。故大師說: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凈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又說: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幹聖也。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經,但為常沒眾生,不幹大小聖也。
由此可知整部《觀經》之定散十三觀及散善九品都是釋尊爲五濁惡世常沒凡夫所說的,與聖者全無關係,故不只九品不是聖者,定善之機也不是聖者;即使韋提希夫人,雖然諸師斷定她是大菩薩,大師也首先於〈玄義分〉依據「汝是凡夫,心想羸劣」之佛說楷定韋提希非大乘聖人乃是博地凡夫而言:正明韋提是凡非聖,由非聖故,仰惟佛力冥加,彼國雖遙得睹。其次於〈定善義〉言: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又於《般舟贊》言:
韋提即是女人相,貪瞋具足凡夫位.總之,整部《觀經》始終都是為了救度五濁凡夫、常沒眾生所說的經典。
有關彌陀凈土是報是化的問題,諸師或謂之應化土,認為既是凡夫能往生的凈土,應是劣等的應化土;或謂之凡聖同居土,認為既是凡夫聖人都能往生的凈土,應是凡聖雜處而居的下等凈土。今da師於〈玄義分〉之「會通二乘種不生」的一節斷定彌陀凈土既非應化土,也非凡聖同居土,而是極為高妙的報土,所謂「是報非化」,同時舉出《大乘同性經》、《大經》、《觀經》等三經證明是報非化之義。然而像如此高妙的報土,凡夫如何往生呢?為了顯明此義,大師特別設立問答的方式而言: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雲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這便是有名的「凡夫入報論」:彌陀凈土是高妙的報土,而一切善惡凡夫都能往生,其所以得生之因,系全托佛願他力,而非凡夫自力。諸佛的報土雖也是勝妙的凈土,然凡夫、二乘自不用講,高階位菩薩也無法進入;如《仁王經》〈教化品〉所言:「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凈土。」可是彌陀報土是酬報第十八願「十方衆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成就的凈土之故,既是高妙報土,同時也是十方衆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逆謗闡提——都能往生的無比無倫的報土,是超勝諸佛報土的報土;這也正顯明彌陀本願力的特別殊勝。此問答中,「報法高妙」等是問彌陀本願力所成就的報土是法性身土,是彌陀本身的境界,大乘聖人、小乘聖人以自己之力尚且不能進入;煩惱熾盛,業障深重的凡夫怎能往生呢?對此大師答以垢障凡夫以自力信、自力行不能往生,但由於完全乘托彌陀本願力,致使五乘——人類、天眾、聲聞、緣覺、菩薩,同生報土。在此大師說明彌陀普度之機很低很廣,能包括五濁造惡凡夫;往生之土很高,是高妙報土。如此殊勝利益,皆因乘托佛的大願力,顯示彌陀大願是五乘齊入,萬類根基普遍受益之法。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然於中路乃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民。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現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倒回,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相。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總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回來,此道險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總無惡心相向。此人雖聞喚聲,亦不回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此是喻也。次合喻者。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凈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諸行業直向西方也。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猶有教法可尋,故喻之如聲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回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沉生si,曠劫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善導大師先論證了九品往生行人都是凡夫,後以“水火二河白道喻”啟示我們不必害怕貪欲之水、嗔恚之火兇猛泛濫成河,只要信願念佛,一心一意求生極樂,在白道上邁出第一步,就能夠邁出第二步,也就能邁完一百步而到達彼岸,真信切願念佛就必生極樂!
【6、判定「要門」與「弘願門」】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凈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要門」是指《觀經》之中十三觀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所謂「定散二門」,修此功德迴向,以求往生。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行,盡在此要門之內。「弘願門」是指《無量壽經》之中阿彌陀佛攝受眾生的三願,即第十八、十九、二十願。
【7、判定《觀經》宗旨】
這叫作「一經兩宗」。然而「觀佛」是自力難行之道,既非彌陀的心願,也非釋尊本懷,更非十方衆生所能;而「念佛」是他力易行之道,是釋尊本懷,也是十方衆生所能。因此《觀經》之〈流通分〉釋尊不付囑要門之法,而付囑念佛之法: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善導大師體悟彌陀、釋迦二佛的心意而解釋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8、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觀經》: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觀經四帖疏》:經雲,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救頭燃者,總名雜毒之善。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凈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乃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實心中制舍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卧,想彼一切菩薩制舍諸惡,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真實心中口業贊嘆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亦贊嘆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舍。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暗,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贊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恆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是名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猶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 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總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
【9、《觀經》心要】
心要之一: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這符合《無量壽經》所宣阿彌陀佛在因地的誓言:「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我當哀愍,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凈。」「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心要之二: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此義在善導大師著作《往生禮贊》的前序也講到:「深心」即是「真實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是故龍樹菩薩言:「以信方便,易行疾至。」若信而無行,即非真信;若能專行,則信自在其中。
一念無疑的二種深信是往生的正因,不論定善,不論散善,不論逆惡,十方所有一切眾生,往生在此信心,信「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亦得往生」。若發起此信之當時即已臨終,來不及口稱念佛,乃至一念無有疑心,則當下往生極樂;若壽命延長之間,則盡形壽稱名念佛。這全是仰仗法藏比丘發出四18大願後,經歷了無央數劫積功累德的修行,不僅成就了極樂世界,同時也成就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萬德洪名,名具萬德。故使信願念佛就能“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善導da師於此《疏》顯明《觀經》最終目的在於引導一切眾生,專稱彌陀名號,往生極樂凈土。所謂:
這也是十方三世諸佛出世的本懷,正所謂: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凈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玄義分、和會門)
da師在此說明「行」有二種,一是「正行」,二是「雜行」。此就往生凈土之行而言,以向於西方凈土的彌陀之行業謂之「正行」;與此相對的,以此土入聖的聖道萬行迴轉趣向於往生凈土謂之「雜行」。
「正行」有五種,所謂「五正行」,即是「讀、觀、禮、稱、贊」,如次:
此五正行又分為「正定業」與「助業」二種,也就是前三後一是助業,第四之稱名是正定業,da師如是說: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da師又說:自余諸善,悉名雜行。也就是五正行之外的所有修行都名之為「雜行」。雜行是與正行相對而言的,因此約之可說有「五種雜行」,推廣之則有無量雜行;無量雜行也叫作「諸善萬行」。
da師說: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此「往生行相」既有「正雜二行」,便有「二行得失」,其得失有五種,如左: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又於《般舟贊》言: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莫要執著自力,要隨順佛願,乘托佛力。
詳研《觀經》內容,並考量其說時因緣,便知《觀經》有「從假入真」之「施、開、廢」三義,所謂施、開、廢即是:
為實施權(為蓮故花)——定散二善
廢權立實(花落蓮成)——流通分廢定散,立念佛
定善中「第九觀」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定善中「第十二觀」言:「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散善中「下品上生」言:「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
又言:「化佛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散善中「下品中生」言:「善知識廣贊彼佛光明神力,聞已即生。」
〈流通分〉言:「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花。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又言:「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流通分〉之文,釋尊不言「觀無量壽佛身」之十三種「定觀」,而言「持無量壽佛名」,付矚「稱名念佛」,以此明知釋尊之意,目的不在定散二善,而是以定散二善引導聖道門之行人歸入凈土門,故最後獨舉《大經》第十八願所言「乃至十念」之稱名念佛(亦即「持無量壽佛名」),是故善導大師解釋此文,並作《觀經》及一代教法之總結論而言: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亦可知凡《觀經》中所說「觀想」之利益,亦皆在稱名念佛之中,是故善導大師解釋「第九觀」所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舍」之益,即是「稱名念佛」之益,亦即以「念佛」即是「稱名念佛」;除了上面所言「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外,其文尚多,如《觀經疏》釋「第九真身觀」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舍」的經文而言: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義:
(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舍離,故名親緣也。
(三)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系,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以上可知:釋尊於〈流通分〉所言之「持無量壽佛名」,及善導大師所釋之「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文,不只是整部《觀經》的結論,也是一代佛法的總結論。故《法事贊》卷上雲:「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觀念法門》雲:敬白一切往生人等:若聞此語,即應聲悲雨淚,連劫累劫,粉身碎骨,報謝佛恩。(廬山東林寺 釋明燈集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