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典。

《佛說阿彌陀經》的啟示

化身心,轉染成凈

  ——《佛說阿彌陀經》的啟示

  序言

  在中國,一個普通民眾可能不甚了解佛教思想也不知道其創始人釋迦牟尼,可對於阿彌陀佛的大名卻耳熟能詳。日常生活中,在內心歡喜的時候,不覺中脫口而出六字聖號;在遭遇困苦的時候,急切地呼喚觀音菩薩的救度。所以千百年來,民間就流傳著“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的說法。就此,可知阿彌陀佛與此土百姓的淵源頗深,也更能看出凈土思想的廣泛影響。今天,我們站在二十一世紀的平台上,一方面,目睹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我們在思考,古老的凈土思想怎樣為人類文明與發展提供幫助,如何繼續保持它的深遠影響。

  《佛說阿彌陀經》的啟示

  (一)經典簡介

  首先,讓我對於介紹阿彌陀佛的經典佛說阿彌陀經》(簡稱《彌陀經》)做個初步的了解與認識。

  《阿彌陀經》在中國歷史上傳播極盛,曾經三次漢文譯出,分別是姚秦鳩摩羅什在長安譯出的《佛說阿彌陀經》,今天已經佚失的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的《佛說小無量壽經》,唐代玄奘譯《稱讚凈土攝受經》。

  這是一部敘述阿彌陀佛極樂凈土功德莊嚴而勸勉眾生深信發願念佛往生經典,被後世尊崇為凈土三經之一,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廣,後列入叢林的暮時課誦中,成為僧侶每天的必修課,其受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本經內容大體如下:釋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尊者為當***者,對他開演稱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即得往生凈土此一法門經文首先詳解彼土眾生純樂無苦的殊勝正報,進而贊嘆寶樹、寶池、天樂等依報的莊嚴,又以光明無量、壽命無量解釋阿彌陀佛之名,贊嘆往生的人也能得到無量光明與無量壽命

  其次,說明希望往生極樂國土者,須具足資糧,不可以善根福德,勸人廣培福慧,執持佛名,一心不亂就可以往生

  最後,釋尊述說六方的恆沙無量諸佛證明釋迦所說真實不虛,而舉出諸佛護念的利益,勸人信稱念佛

  (二)往生與凈心的關係

  往生凈土是本經的核心思想,然而,如何達到這一目標經典里提出的標準主要為以下幾點:

  1.行人從一日至七日執持阿彌名號能夠達到一心不亂功夫

  2.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對於以上這段文義,古來注釋很多。尤其以清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的闡發最為深入細緻。他在文章中指出,《彌陀經》所稱的少善不生,多福乃致是這麼一回事。說多福,沒有超過執持名號了;提起多善,則只有發起廣大菩提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

  所以,《無量壽經》也認為,三輩往生都要發無上菩提心.北魏曇鸞大師在其《往生論注》下卷說:“案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凈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凈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印順老法師在《成佛之道》曾說過“心凈眾生凈,心凈國土凈,諸佛無量義,一以凈為本”。的確,佛法核心目標不外乎去除我法二執,轉化煩惱,達到內心清凈,感得依正二報的清凈國土

  其實,每個人內心就是一切苦樂源頭。在《十善道經中有這麼一段話,頗能證明此觀點:“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流轉。”

  由於各人的身語意三業不同,所以感得不同的生命空間,在三界六道時空里往返不已.

  就此,我們可以發現凈土法門實質上包含了兩個方面:即莊嚴凈土往生凈土。所謂莊嚴凈土,就是通過凈化個體的身心,達成與他方凈土的相應,從而自然導致往生凈土這一結果。往生凈土與當下的生命狀態有著密切的關聯,將凈化國土往生凈土有***的結合起來。這樣,不至於造成內心衝突,把現世與來世對立,將生活生死割裂,用此土跟彼土對抗,影響正常生活,帶來身心疲憊。

  我們明了,現在每天的起心動念、開口動舌、舉手投足都會在我們的生命儲藏室內留下痕跡,影響我們的未來。如果我們希望臨終往生凈土,那麼從現在開始,就要管理好我們的生活,特別是心念。除了執持名號之外,我們尤其要發起廣大心,利益眾生,以其為所緣,逐漸削弱對於自身的貪愛與執著當我們內心能夠不以我為中心的時候,我執也就無法獲得滋養,找不到孳生的動力

  凈土的創建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與行持,也是清凈海眾的善根福德的感召。諸善聚集的極樂世界,居住的都是十方國土中的善男子與善女人,我們今天在娑婆國土能夠凈化身心,和諧大眾將來也一定能花謝東土,蓮開西方.

  結語

  在佛教傳入中國的兩千餘年中,彌陀凈土思想受了各個時代的考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從博學多文的知識分子,到目不識丁的鄉野村夫,其化世導俗,凈化人心作用難以估量。時至今日,盡管人類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方面與以往有所不同,可是追求現世的幸福生活來世的究竟安樂卻毋庸質疑。凈土思想中的入世部分為達到理想人生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在出世領域為人未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凈土思想一定會有廣闊的前景。當然,這一理想的實現更需要凈土行人的充分努力。我們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那不僅是我們佛教徒願望,也是人類的共同追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