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content/2022/may/b08a2155609dfe0ba546152d2208606a.jpg" />
編者按:本文據明海大和尚於柏林禪寺丁酉年國慶禪七共修法會中所作開示整理而成,標題為編者所加。
禪(zen)或者禪文化,現在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非常有知名度和普適度。歐美的很多大公司,像蘋果、facebook等,都有專門針對員工或者高管的禪修(meditation)培訓課程。
毫無疑問禪是淵源於東方的,是中國文化領域里非常重要的精神財富。作為中國人,對這一精神財富去進行了解、學習,然後實踐,把它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有必要、非常有價值的。
禪修的前提禪修究竟是什麼呢?真正要講禪修,在佛教裡面是需要一些基礎的。第一個基礎是發心,就是你定的目標。根據發心的不同,禪修有世間禪,有出世間的禪。
所謂的世間禪,就是不以得到生命的解脫和覺悟做為目的,而以人天的善法,人天的快樂和幸福做為價值追求。
出世間的禪修則以解脫和覺悟作為目的。其中,希望快速地止息輪回的痛苦進入永恆寂靜,享受永恆寂靜之樂的,叫聲聞乘,也叫小乘;以自覺覺他,得到生命徹底覺悟、究竟圓滿覺悟為目標的,這過去在祖師們說,叫出世間上上禪。
由於禪修涉及我們身心的一個開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身心的狀態、感受和境界,遇到這一切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去抉擇,用什麼心態去對待它,首先跟我們的發心,跟我們對禪修的認識密不可分。
我們並不否定以世間禪為目標的禪修,但事實上,如果目標定得足夠高遠,基礎的人天善法之樂已經包含在其中。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以及身心的和諧狀態,在禪修裡面都是可以得到的。
第二個基礎是對佛法智慧的認識,哪怕只是最粗淺的了解。在佛陀的教導中,智慧並不從外面來,它不是我們在內心去要累積增加的一個東西,智慧是我們的心性本有的,我們的禪修只是去發現它。
禪修翻譯成漢語叫靜慮,即有序的觀察思維。即使一個不坐禪的人,一個從來不知道有禪修這碼事兒的人,他的心平時其實也一直都在觀察思維,只不過這個觀察思維比較無序、混亂和被動。
這是因為凡夫的思維活動多在無明情緒推動下造作各種言行的業,進而使我們的生命呈現出各種形態,牽引著我們一直往前,這即是輪回。
輪回的根本在於我們沒有善用這個心,沒有認清這個心的運作。我們不認識它就是無明,而禪修是要認識這個心,認識了這個心自然就有明,明就是智慧。這是我們的起點,明和無明都是在這個心上。有這樣一個認識後,我們在禪修中將不會把注意力過於投放在一些身體現象的東西上。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用佛教的術語來講是戒清凈,通俗一點說就是我們身心基本的平衡。也許我們過去都做過一些錯誤的事情,從佛法的戒律來考慮屬於不善的業。這些不善業會使我們的身心有結,或者造成內心的不平衡和壓力。
這些壓力和結,在生活忙碌的時候往往不易被發現,在靜坐的時候就很容易凸顯出來,此時通過禪修來解決它一般來說是不太可能的。在佛教裡面我們要修行懺悔法門來凈化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禪修的前提。
以上是一些前行的基礎,是我們一定要重視的。
禪修的方法坐禪的時候,身體姿勢有幾個要點需注意。首先我們應該有一個相對安靜、空氣較好的打坐的地方,並且沒有風會傷到我們。坐姿傳統上都採取跏趺坐,可單盤或雙盤,應保持身體的自然中正,同時又是放鬆的。
我們坐的時候後面一定要墊高一點,臀部墊高的目的,一是把身體重心往前移,這樣更加穩;
第二點呢,是令我們的脊柱更容易自然挺直。自然挺直在靜坐中很重要,它能夠令我們比較容易保持全身放鬆,沒有內在的緊張;
第三點就是在後面墊高、脊柱自然挺直的情況下,我們脊柱的末端這個點,在中醫叫尾閭,就不容易被壓著。尾閭是我們身體前後能量的一個運行的樞紐,這個地方非常重要。
此外,舌抵上顎,嘴唇輕閉,眼睛不要完全閉死,也不要睜得很大,剛學打坐的人可以眼睛可以開一條縫,眼光投放在鼻端這一帶。
兩個手呢,在腹部結印,兩個拇指輕觸,和鼻尖在一條線上。身體在盤腿靜坐的時候,我們要去尋找那種中正同時又是鬆弛的感覺。
具體到佛法的禪修方法,直接地去看,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如果現在有人告訴你說,身體的感受是無常的,這還只是一個概念或理論。禪修則是訓練我們直接地去看這種感受,直接經驗到它的變化和無常,認識到它後面並沒有一個主宰它的力量,這和我們聽別人用理論描述它完全是兩個情況。
這種直接地看、直接地體驗的精神,就是我們趙州和尚講的“吃茶去”,當然吃茶去不僅於此。你直接去體驗、直接去看,自己就會明白。這正是禪修的核心方法。
這個方法之中,需要有一個我們心去看的對象。從基礎訓練來說,我們需要選擇某一個對象作為專註和觀察的目標。佛陀曾給過我們包括身體、感受、精神活動以及所有一切存在的四個分類,即色、受、心、法。這四類對象都可以作為我們在禪修中訓練專註和觀察的對境,但通常最普遍、最經常被用的一個對象是呼吸。
佛陀曾經在佛經里講過安那般那的法門,安那就是呼吸進來,般那是呼吸出去。佛陀說安那般那是古仙人之道,即過去成佛的諸佛也用這個法門。
為什麼這個法門這么重要呢?乃是因為呼吸跟我們生命的關聯是如此密切,它是連接我們肉體和精神的紐帶,甚至是我們生命的一種表徵。我們專註於呼吸的時候,可以從一數到十,然後不需要數了,或者讓注意力跟隨呼吸從鼻端然後進到身體裡面,到胸部,到腹部然後再出來,當然這只是一個想像的路徑。
在這里有一個原則,不管是數數還是簡單的跟隨,都要自然放鬆,不要刻意勉強,不要人為地控制呼吸去讓它長或者讓它細。人為控制、刻意是一種毛病,是佛教禪修裡面要避免的。
在一呼一吸自然的進出中,讓注意力和呼吸保持聯接,在這個聯接中我們就能提高專註力,同時也能夠逐漸地直接深入地看呼吸,然後我們會有新的發現。我們會覺察到呼吸的深和淺,粗和細,還有它的溫度、冷熱,以及每一次呼和每一次吸給自己身體帶來的各種微細的變化。
當這種細微的變化在我們的觀察中呈現得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專註於呼吸的興趣也會隨之而增長。由於興趣增長,我們的專註力增強,然後造成呼吸跟隨發生變化,呼吸的變化又造成身體的變化。隨著這幾者之間不斷地反饋,我們的禪修就能夠越來越深入。
平時我們煩亂的時候,心就會跑掉,念頭很容易會忽略眼前正在進行的事情。當用鼻端的呼吸把注意力帶回到當下,我們會發現這個當下竟如此鮮活,甚至可以說是無限的鮮活。
究竟這個當下是什麼?當我們的心越專註、越敏銳地去觀察它,這個當下就越呈現出它本來的那種鮮活。這個本來是不帶任何人為判斷、不受任何觀念影響的那種新鮮感。在這個時候,你能體驗到好像你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一切都那麼新鮮、好玩兒,其實這裡面就有愉悅。
為什麼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當我們的心很粗的時候,一呼一吸之中沒有愉悅感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內心被關於生活或者這個世界的各種觀念和想像籠罩住了。
這些觀念和想像,像一塊幕布在我們的心和這個世界之間拉了一堵牆,讓我們不能直接地接觸到這個本來活潑潑的世界,這個本來非常有意思、具有無限開放性的世界。
我講的這些並不深奧,是你在生活中、在禪修中可以直接經驗到並直接到達的。你只需要把心裏面原來背著的很多包袱放下,把內心執著或執取的一大筐觀念想法放下,你就能夠直達這個活潑潑的當下。
這就是禪修的基礎訓練,它最終要培養我們內心的兩個品質:第一是專註,第二是覺察。專註和覺察是我們心性中本具的兩種能力,禪修只是在培養這兩種能力而已。
當這種專註和覺察的能力通過禪堂的打坐,通過以呼吸為對象的訓練被培養出來以後,你可以運用它去觀察任何一個對象,包括腿痛。這顆心就像一把刀,當你以特殊的方式讓這把刀變得很鋒利,你可以用它去砍任何東西,它將會變得越來越鋒利。
將禪修融入生活對初學者來說,平時在家裡,在功夫層面每天是需要有一個定時的訓練的。我們每天應該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靜坐的時間,最好的時間是在早上,20分鐘或者30分鐘,如果有可能再長一些。但這個短暫訓練的力量還很微弱,還遠遠不夠。
對凡夫來說,20分鐘或者半小時的短暫禪修,根本抵擋不了生活里很多的貪嗔痴煩惱以及負面情緒,就像一杯水想熄滅一個大卡車拉的木材燒起來的火一樣,只是杯水車薪。
我們必須要以每天定時的功課為基礎,在生活和工作中時時處處帶上我講的這樣一個用心,把禪修拓展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禪修帶給我們的那種力量才會呈現出來。這是一個什麼習慣呢?就是在生活裡面稍微有一點點的正念,去和自己那個本來就有的覺性相應。
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煩惱都是沒有覺察。其實沒有煩惱,可以說煩惱只是個名字,這個名字一轉身它其實就是智慧,或者說是這里講的覺察,它是一個東西的兩面。當覺察不值班的時候,那值班的就被稱之為煩惱。
當我們開始有了禪修的習慣,開始內心覺察的時候,就會發現煩惱對我們的支配力減弱了。隨著禪修訓練的開展,我們的覺察力逐漸地變強,會發現煩惱統治我們的時間越來越短。再後來是它剛一露頭,我們就覺察了,然後剛一覺察它就不支配我們了。所以古人把這個叫什麼呢,叫“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為什麼沒有呢?其實它本來就沒有,它本來就不是一個實有的東西在那兒。
我們每天在家裡有時間打坐盤腿當然好,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環境沒有這種條件,就是正襟危坐在辦公室,或在汽車上,有五分鐘、十分鐘也都可以的。特別是當心緒煩亂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鼻端的呼吸把注意力帶回到當下,讓心跟身體、跟當下發生連接。
一旦這種訓練到達一個程度,我們可以在生活的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進行禪修,並且可以以任何的身體姿勢――身體姿勢那時大概對我們不會造成很大的妨礙。當煩惱不再現前的時候,我們這顆心的覺就越來越完全地展開和呈現出來。這種直接、完全展開了的覺,就是“等持的心”,是平等的放鬆,平等的關注。
說來說去,禪就是我們的心,禪修最終是要修這個心。而這個心是最不可思議的,是最奧妙無窮的,其實它也是很簡單的,簡單到我們當下的每個念頭都沒有離開過它。這就是我們中國的禪宗祖師們的智慧。他們把覺悟成佛這件事拉到我們的心念上,然後把心念上覺悟的這件事拉回到當下。
什麼是當下?當下其實就是生活,生活里的每個當下。就在這生活的每一個剎那、每一個當下上去落實覺悟成佛,這是中國祖師們的大慈悲和大智慧。希望大家能夠把這些運用到工作中,運用到生活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