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共11會)

  凈土法門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共11會)

  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  (第一集)  1988/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4-02-01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本經最後這一卷,我們首先把它的重要性跟諸位做個簡單報告這一卷是整個《華嚴經》的結論,也是《華嚴最重要的一部分。當年清涼大師參加譯場,參加翻譯的工作,經翻成之後,奉到皇帝的詔書,也就是皇帝命令,為這部經作一部註解,就是《華嚴經疏鈔》,這是皇帝命令而作的。《疏鈔》寫成之後,他老人家特別將這一卷提出來單獨流通。因為《華嚴經》全文太長,在當時沒有印刷術,流通經書都要靠手寫,像這么大的一部書,寫一部談何容易!但是《華嚴經》無論在哪一宗,在哪一個法門都是修學最高的指導綱領。所以將最重要的提出來單獨流通,叫「別行一卷」,「別行一卷」就是指這一卷。所以我們很多人說到《普賢菩薩行願品》,他就曉得這一卷,他不知道《普賢菩薩行願品》原文有四十卷,他沒有知道這么多,因為習慣上聽說《普賢菩薩行願品》就是薄薄的這么一卷。這是清涼大師單獨把它提出來流通。

  它的重要性在什麼地方?清涼師說得很明白,這部經是《華嚴經》的精華,也是《華嚴經》的結論。在《華嚴》上說,一生修行究竟圓滿那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一生當中修行究竟圓滿在一切經裡面,只有《華嚴經》為我們說出來。究竟它用什麼方法達到圓滿?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樣才圓滿的,可見得究竟圓滿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修行到最後,不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是真正的圓滿。自從這一卷特別提出流通以來,它的影響非常之大,不僅僅華嚴宗許多的祖師大德最後都是念佛,遵照這個方法天台宗也是如此,甚至於法相宗也是如此。影響非常非常的深遠,可以說最初提倡念佛法門就是這部經。

  到後來,在清朝咸豐年間,有位魏源居士,這個人也是很了不起的人他對華嚴很有研究,他是修凈土的,也是看到凈土《無量壽經》原來的五種譯本一般人難讀。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並不完善,五種譯本,王龍舒取了四種,另外一種他沒看到,所以不圓滿;彭紹升居士他只是魏譯本的節本,當然更是美中不足。所以他就發心五種譯本重新做了個會集本,這個本子我們現在也找到了,最近我們發起印的《凈土五經讀本》收在裡面,魏源的本子。它距離我們比較近,咸豐年間,距離比較近,所以並沒有收在《大藏經》的續藏,這個本子比較上不容易找到。

  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到,與會的那些大菩薩都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經文里明白告訴我們,「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這卷經與《無量壽經關係太密切了。凈土宗原本只有三經一論,魏源就把這一卷經加在「凈土三經」的後面,稱之為「凈土四經」。所以曉得凈土四經從哪裡來的,清朝咸豐年間,魏源居士這一卷經加到凈土三經,這凈土有了凈土四經。現在我們看到是「凈土五經」,不止四經,五經是又加了《楞嚴經》上的「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章是誰加進去的?是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加進去的,這樣才有凈土五經」。所以我們要曉得,凈土宗三經是佛說的;五經,魏源居士加了一種,印光大師又加了一種,成為凈土五經。這就曉得,它跟凈土關係太深,關係太密切了。

  加在裡面都是有很深的道理在里頭,不是隨隨便便就加進去的,決定與凈土三經的教義、理論、修行方法完全一致這才可以。最近我在美國,看到有一種新的凈土五經,是現代人編的。《普賢菩薩行願品》這一章沒有了,加了個什麼?加了個《般若心經》,這個加得沒有道理在我想像當中,他大概是這樣想法凈土宗西方三聖,《心經》是觀世音菩薩有個大勢菩薩,三經是阿彌陀佛再加上觀世音菩薩經、大勢菩薩經,這好像也滿有道理的,其實錯了。為什麼?《般若心經》自始至終兩百六十個字有一個字念佛法門,與這個法門不相干!如果要是說凈土法門古人早就加進去,等不到現在,所以沒有。這個經,雖然西方三聖里頭沒有普賢菩薩,但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勸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經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現代人編的,拿《心經》來代替《普賢行願品》完全沒有理論的依據,這是現在人標新立異。我們決定不能夠盲從,我們想想人家為什麼加這個,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請看經文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功德已。】

  這一句是總結前面的經文,前面第三十九卷,三十九卷的後半卷全是偈頌,這些偈頌是贊佛的,是普賢菩薩贊嘆如來的。這是贊嘆完了的時候,這時候才告訴善財童子,因為善童子到他這個地方來參學。贊嘆當中,最後有幾句話可以說贊嘆到極處,末後的結論說,「剎塵心念可數知」,這是比喻,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這是講一切眾生起心動念,念頭有多少?無量無邊。你想想看,十方世界多少眾生,每個眾生心裡起的念頭有多少!這是不可能知道的事情這是假設,這個我們可以能夠知道的。「大海中水可飲盡」,大海水多了,可以能夠把它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系」,虛空這么大,我們拿個尺可以量,風我們可以把它系住,這都是極不可能的,是形容詞。這個我們統統做得到,拿這個來形容「無能盡說佛功德」,佛的功德沒有人能夠說得盡。這是如來功德贊嘆到了極處。說「若有聞斯功德海,而生歡喜信解心,如所稱揚悉當獲,慎勿於此懷疑念」。這是講前面贊嘆如來功德最後的幾句話,底下,告訴善財說: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

  與會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這一句我們體會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並不是專對善財童子說的,他這里有諸菩薩,清清楚楚的擺在此地,而且還把菩薩稱呼加在善財的前面。所以,他勸人修十大願王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普遍的勸導華藏世界所有的菩薩們,不是單單指善財童子一個人。所以我們曉得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都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殊勝了。所以古德在註解《無量壽經》里說,《華嚴經》是《無量壽經》的引導,引導你入凈土法門的,是這么一部經。凈土法門,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是《華嚴經》的歸宿。《華嚴》最後到哪裡?最後到《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是同部,最後都到了《阿彌陀經》。

  從這個角度上來觀察,我們才真正明了、真正覺悟,《彌陀經》是大乘大乘,是一乘之一乘,了義之了義。所以古德稱《無量壽經》叫中本《華嚴經》,我們在黃念祖居士註解里頭就看到,這是古人講的,不是他說的。大本《華嚴經》就是指我們現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叫大本《華嚴經》,它分量多;《無量壽經》叫做中本《華嚴經》;還有小的,小本是什麼?《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經》。這個說得道理

  不但是《華嚴》的歸宿,《法華也不例外,《法華》到最後也是歸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看民國初年呂碧城居士所譯的《普門品》,她是依照梵文本翻譯的。《普門品》最後的偈頌裡面,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經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這個本子跟我們現在中國流行的《普門品》不一樣,它後頭大概有六、七首偈子我們沒有,我們現在這個本子缺少這部分,梵文的原本上呂碧城居士見到的。這是叫著與會的諸菩薩及善財言:

  【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這一句可以說是總結前面的贊嘆。普賢菩薩說,不但我沒有辦法說得盡,即使是十方一切諸佛要想說佛的功德也說不盡。一切諸佛,十方一切諸佛,說多久?這個時間長也是不可思議,『經不可說可說』。這個「不可說可說」是古印度數目字的單位,我們在前面曾經念過。印度數字單位,就是從個、十、百、千這樣算單位,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個單位。基本的數目字是十進法,從「阿由多」以後就是倍倍增加,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個單位。我們中國沒有,我們中國數字好像只有二十幾個單位。最後的十個大數,這是講它一百五十個單位最後的十個大數,是從阿僧只是第一個,阿僧只個阿僧只叫一個無量,無量個無量叫一個無邊,這樣子倍倍增加,到最後那個數字叫不可說可說。這些數字確實不是我們能夠算數得出來的,這個數字太大太大,就是阿僧只這個數字都是天文數字

  它的單位是『佛剎極微塵數劫』,這個不得了!這個最低的單位是劫,多少劫?「極微塵數劫」,是把我們泥土磨成微塵微塵就幾乎像我們現在所講的原子電子,我們的肉眼看不到的;阿羅漢天眼可以看到微塵,我們凡夫肉眼看不到。這么小的一粒一粒的,一個微塵是一劫,多少個劫?「極微塵數劫」。多少微塵數?「佛剎」,佛剎是講的大千世界就像我們現在一銀河系,再把這一銀河系磨成像微塵一樣,一塵算一個劫。這不得了,這個數字沒辦法想像,但還不止,多少個銀河系?不可說可說的佛剎。在我們一般概念當中,都沒辦法有這么一個清楚的印象,這數字太大大了。這是說十方諸佛,經這么長的時間要說佛的功德說不盡,『相續演說』,佛的功德是『不可窮盡』。

  在這個結論里頭明白的給我們顯示,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念念要成佛?成佛目的在哪裡?也就是成就我們自性當中本來具足不思議的功德。此地講這個佛,這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絕不是佛一個人有,不是的。釋迦牟尼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也是在這部經上說的,《出現品》裡面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德是功德,相就是相好光明,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是每個人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誰也沒有少一點點,十方諸佛如來(像阿彌陀佛)也沒有增加一點點,決定是平等的。可是今天事相上不平等,理論上平等事實不平等

  佛的功德都現前了,贊嘆不盡。我們雖然有像佛一樣的功德,但是我們功德一樣也沒透出來。我們所顯現出來的是無量無邊的煩惱,無量無邊的妄想我們現在透出來的是這些東西。這些妄想,這些煩惱給我們來了三界六道輪迴果報,苦不堪言!本有的功德喪失掉了,怎麼喪失的?佛說得很清楚,「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這是佛把一切眾生如來一樣的智慧、德能喪失掉了,說出喪失的原因病根就是妄想執著。因此,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就是去妄想執著而已,妄想執著除了,你就成佛了。所謂成佛,就是你的本能又恢復了,就叫成佛,你的德能就跟經上講的一樣,十方諸佛經無量無邊劫也贊嘆不盡,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學佛為這個目的

  所以從這一經文,也顯示學佛是有必要的,佛法不能不知道,不能不修學,這是自己的事情,無關於別人,是自己自家的事情智慧、德能不是向外求的,是恢復我們自己的本能這是佛法。如果向外求來的,那是錯誤的,經上常講「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我們要向心外去求,那叫外道;所謂外道是向心外去求,佛法是向心內求。用什麼方法求?當然這個經里說得太多了,說多了也怕你記不住,說多了實在講你也不曉得從哪裡下手。所以普賢菩薩在這時候,《華嚴經》這一會到了最後,他做了個總結論。把所有的這些法門歸納成十大條,這就是著名的十大願王(十大行願),這個願叫行願,行是你要去做到的。底下經文說了

  【若欲成就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這十條是整個《華嚴經》的結論,整個《華嚴經》的綱要,精華之所在。菩薩修什麼?菩薩就是修這個法門。十方三世所有的這些大菩薩們,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明心見性的大菩薩,他們修這個十種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庄嚴土,上上品生,這是我們自己應當要效法,應當要努力的。哪十種?經上說:

  【何等為十。】

  先把這十個條目給我們說出來。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經上明白告訴我們,『若欲成就』,這就不是一般的修學,成就圓滿的達到我們所期望的目標那是什麼?『此功德門』,這個「此」就是上面菩薩所講的,你要成就前面所說十方諸佛無量無邊劫說不盡的功德你要想能成就這個法門;換句話說,就是成佛。這個法門成佛法門你要成佛你就應當要修這十種廣大的行願。在此地,我們先略說,把這十條簡單跟諸位作個介紹。

  第一個,『禮敬諸佛』。我們先說「禮敬」,後面我們還要詳細說,此地是概略的來介紹。禮是禮節,就是行禮,這是屬於身。過去的最敬禮,像我們佛門佛門是從印度傳過來的,最敬禮是五體投地;在我中國古代,最敬禮是三跪九叩首;現代人,最敬禮是三鞠躬,普通禮節是點點頭;這都是禮節,這是身業。實在說,身要行什麼樣的禮節,我們要隨著時代,不能夠忽略時代的潮流,這是大家要特別注意到的,不可以忽略時代現代人用什麼方法行禮,我們就跟他一樣的行禮,不必見到任何人都趴在地上磕頭,用不著。實際上,佛門裡面的禮節還保持著古禮,這個古禮只有在佛堂里有,這點諸位要記住。我們在外面見到法師不必要頂禮這是我們要符合於時代的。現在有很多人很恭敬,在馬路上也好,在飛機場、火車站也好,見到法師就趴在地上磕頭,旁邊的人看到都莫名其妙,這是錯誤的。在佛堂裡面可以行這個禮,不是佛堂裡面沒有必要,法師決定不會說你失禮,這個要知道,要懂得。

  我們自己拜佛,我們一定要五體投地,為什麼?那是屬於一種修行。所以拜佛修行方法的一種,這個要知道,是一種很好修行方法。為什麼?禮要敬,敬是屬於心。什麼心叫敬?心裡一念不生就叫敬。心裡面打妄想這就恭敬;心裡面沒有妄念,這個心叫敬心。你看清凈,一個妄念沒有,身在禮拜,這是非常好的修行方法。心凈就是修定,修定並不是盤腿在那裡坐著不動叫修定,拜佛也是修定,拜佛大定,身動心定。心沒有動,而且身有足夠的運動量,身體要活動,要動,身體是像個機器一樣,如果你要不動它就生鏽,就要出毛病了。身要動,心要凈;心不凈,打妄想你就煩惱。所以真正講求養生之道,心清凈,身要運動。拜佛,這兩個目標正好達到了,心凈,身動。

  所以有些人就專門修這個法門,一天拜三千拜,他也不看經,他也念佛他就是拜三千拜佛,甚至於還有拜開悟了的。你看倓虛法師的傳記,《影塵回憶錄》是倓虛法師的自傳,是他口述的,他自己講的,他的學生筆記,大光法師給他記錄的。他後面附錄里,記載有個叫持律的曬蠟師,曬蠟燭法師。這位法師也是很奇特的一個人,這個人老實愚痴,沒念過書,也不認識字,但是人非常老實,人家常常欺負他。他在廟里做香燈師,香燈師就是管蠟燭、管香的,專門照顧這個的。同參道友就開他玩笑,說:「香燈師,六月的時候,我們的衣服都要拿去曬一曬,經書也都搬出去曬,你的蠟燭也要拿去曬曬。」他就真聽話,真把蠟燭都搬出去曬,一曬蠟燭都曬化了。到了晚上上殿的時候,他沒法子蠟燭蠟燭都曬化了。維那師一看:怎麼搞的?香燈師你今天蠟燭怎麼會點成這個樣子?結果他就說了:我搬到外面曬,曬成這個樣子了。維那師就告訴方丈和尚方丈和尚一看,就把他召見來:你不要當香燈了。

  叫他不要做香燈,就叫拜佛舍利,到阿育王寺拜釋迦牟尼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在那裡拜了三年,開悟了,以後做了一首偈子,送給老和尚看,老和尚一看,真的開悟了。以後他會講經,經講得很好他是無師自通的,沒有學,就拜三年佛拜開悟了。詩也做得好,偈也做得好,經也講得好,他原來不認識字,很愚痴你看他有這樣的成就,這個成就就是老實!他心真的定了,他天天拜佛,他心定了,從定開慧,真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他大徹大悟。所以,拜佛是個很好修行方法他是一天拜三千拜佛這是講禮敬。

  禮敬的對象是誰?「諸佛」,這兩個很有講求。諸佛是誰?並沒有指定是哪個人。「諸」是眾多,《華嚴》、《圓覺》上,釋迦牟尼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華嚴經》,十大願王裡面講的諸佛要以這個為標準。一切恭敬,我們拿恭敬佛的心恭敬一切眾生,因為一切眾生是本來佛。所以這個十大願不容易修,普賢菩薩叫誰修的?叫華藏會上那些大菩薩們修的,不是叫普通人,普通人做不到。你們想想,你們誰能把一切眾生都看作佛?都那樣的恭敬?你要果然這樣修法,那你成佛了,佛眼睛裡看一切眾生都是佛,那你就成佛了。菩薩眼睛裡面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凡夫看佛菩薩也是凡夫也沒看在眼睛裡頭,沒看得起,所以凡夫成不了佛。等覺菩薩還要修這個法門,他要不修這個法門,他成不了佛。所以十大願王這十大綱領是成佛秘訣,應用在凈土裡面,就非常的有效,會加速我們得一心不亂,何況於功夫成片?

  所以我們學佛人首先把觀念改過來,我們對一切人要恭敬,對一切事要敬,對一切物要敬,正是經上常常教誡我們「一切恭敬」。不但佛這樣教我們,儒家孔老夫子教學也是從這個意思教起,你們看看《禮記》,你把禮記》翻開,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一樣的意思。那個時候佛法沒到中國來,可見得中國聖人他們的見解跟佛很接近,這個觀點沒有兩樣,真是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從哪裡學起?從禮敬學起,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他本來是佛。為什麼我們對事、對物要敬?一切事物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一性無二性。因此不但敬有情眾生無情眾生也要敬,同一個恭敬心,同一個真誠之心。敬心就是誠心,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換句話說,以真誠之心處事待人接物這叫「禮敬諸佛」。如果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摻一點虛偽,摻一點夾雜,這一條就沒有了。

  跟諸位說,第一條沒有,後頭統統沒有。因為它這個境界一層比一層高,好像蓋房子一樣,沒有第一層樓,哪有第二層?哪有第三層?統統沒有。所以他這個十願後後深於前前,愈到後面愈深,境界愈廣,包括前面,前面不包括後面,後面決定包括前面,沒有前面,絕對沒有後面。由此可知,我們修行重點要修在禮敬上。如果說我們這個社會大家都懂得這個道理,這社會很有禮貌社會和睦自然團結,就一家人了,有這么大的功效!這社會為什麼會亂?為什麼會爭執?彼此沒有相敬。所以儒家教學把這個列在第一條,佛法裡面教學也是把這個列在第一條,你就想到這個重要。世出世間的教育都是建立在禮敬的基礎上,世間法講孝順父母,尊師重道,佛法是師道,「禮敬」這兩字做不到,那什麼都不要談了。所以,我們要認識它的重要性。

  佛經裡面講「禮」,《華嚴》處處都是講十,用十來表法,所以禮就有十種。這十種裡面有對的,也有錯誤的,我們一條一條說下去大家就明了。第一種叫「我慢禮」,雖然行禮,還是貢高我慢。你看我們讀《六祖壇經》,法達禪師去參訪六祖的時候,當然,見了六祖要拜他,要頂禮、行禮。雖然行禮他頭不著地,這就是我慢;五體投地,他頭不落地。六祖看到了,你行禮的時候,頭沒有落地,你心裡頭一定很自負,拿現代人的話說值得驕傲,有值得驕傲之處。就問他: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他也老實說出來,他念了三千部《法華經》,值得驕傲。所以見到人雖然禮拜你是長者大德禮拜,頭不著地,他值得驕傲。這種禮,禮里頭帶著有我慢,雖然恭敬別人,自己也很自負,好像我並不比你差,叫我慢禮。拿現代話來說,雖然行禮,沒有恭敬心;外表上有禮節,裡面沒有恭敬心。

  第二種叫「唱和禮」。這個我們還拿佛法來說,雖然也是五體投地,可是他拜佛的時候動作如法,沒有按照規矩。五體投地的時候,每個動作都有規矩的;沒有按照規矩,就是很隨便,馬馬虎虎隨隨便便拜一拜。唱的時候,譬如說「我們頂禮和尚三拜」,磕頭下去了這是唱和,而內沒有恭敬,禮也不如法古人有個比喻說「如碓上下」,像舂米的碓上下一樣。唱和禮多半不是一個人,好幾個人大家在一起,不像前面我慢禮是一個人。這是有幾個人,團體的時候,跟著大家,大家拜我也拜一下,但是沒有恭敬心,也不如法威儀上也很差。這兩種都是如法的,所以我們應該要把它戒除。

  第三種叫「恭敬禮」。這個就很如法,五體投地,心也很真誠,所以講是三業恭敬,每個動作他都能做到。這是戒律的人很重視,非常如法禮拜戒律最嚴的可以說是小乘戒,小乘人重視外表,不像大乘菩薩大乘菩薩重視內心,外表有時候他隨便一點,所以叫不拘小節;外表馬虎一點無所謂,但是他內心真誠大乘小乘不一樣。小乘菩薩內心不一定真誠,但是他外表做的,可以說是一絲毫的缺點你都找不到他做的的確是如法

  第四種叫「無相禮」。無相是不著相,這個決定是大乘菩薩所修的,而且必須自己真正深入法性。嚴格的來講,這個要明心見性菩薩能做得到,像《金剛經》上所說標準,《金剛經》上說的菩薩標準是離四相的。經上說得很明白,菩薩如果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那就不是菩薩,必須四相都破了。四相破了這是本性佛,所以說能禮、所禮俱不可得都不執著。我們要問,他究竟拜不拜佛?他拜也好,不拜也好,都在無相禮中,因為他清凈,心真誠,並不拘束於形式這是真正的、真實的禮敬。

  第五種是「起用禮」。像前面「無相禮」,他不禮不拜也是拜,拜是拜,不拜也是拜,這個境界很高,超越前面的小乘。起用禮就是這樣的菩薩超越了,他又回來了,又把自己身分降低,降下來。降下來幹什麼?起作用。起什麼用處?教化眾生。教化眾生一定要給眾生做個榜樣,叫眾生天天要禮敬,他自己不禮敬行嗎?眾生不服。所以雖然三輪體空,雖然曉得「能禮所禮俱不可得」,可是他每天處事待人接物,小小禮節他也不失。為什麼?做給眾生看,身教。講經說法是言教,他自己在處事待人接物要把恭敬做在表面上,做個示範,做個榜樣,讓大家好學他。所以這種禮是起用禮,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自己縱然有非常虔誠恭敬的心,表面還是要做到,影響別人,這一點相當重要。尤其在學校老師老師學生的表率,父母子女榜樣小孩都看大人樣子看你對別人不恭敬他就學會了,他對別人也不恭敬;如果看你對一切人、對長輩都很恭敬,他學會了。所以起用禮是利他的,前面講的無相禮是自利,是不著相,三輪體空,破四相,是自利。為了教學,為了影響別人,表面的禮節不能失,做樣子給別人看。這是理不礙事,事不礙理,理事一如。

  第六種叫「內觀禮」。這是什麼?實在講,這就是修一種觀想這是修敬。你想,我們常常想佛、念佛,知道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以自己心中眾生禮自己自性當中之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次我到大陸上作了短期的探親,在大陸上住了半個月,看到黃念祖老居士,他把夏蓮居老居士(就是他老師)一些著作給我,數量雖然是不多,只有五種,但是非常的珍貴,分量也不大。我首先把夏蓮居居士編的《凈修捷要》,我想趕緊把它印出來,這就修行方法,就是修「禮敬諸佛」。

  經典理論我們懂得,方法也知道,從哪裡做起?凈土法門究竟怎麼個修法才有效?他提供這個方法很有效,簡單,人人可以做,又不費多少時間,每天就只拜佛,三十二拜,三十二拜不多。每一拜裡面都有觀想觀想內容就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彌陀經》跟《往生論》四樣東西凈土三經一論,內容就是三經一論。他觀想內容統統取的是經文也就是三經一論的精華,他提出來了,非常非常之好。觀想一遍,每一拜里頭,觀想一段經文,想這個經文裡面的意思、境界去想這個,然後念三聲南無阿彌陀佛,拜一拜。每一拜的觀想都不同,但是三十二拜,就是把凈土三經一論里頭的內容統統想了一遍。這樣的拜佛方法他說妄念不容易生起來,為什麼?你已經在想西方極樂世界你怎麼會想別的事情?他說這個可以能克服一切妄念。內觀禮,他是內觀跟恭敬而為一,他用這個方法

  我把這個小冊子看了一看,非常的歡喜。所以想印我們要印大字,為什麼?這個本子不多,總共只有二十頁,只有二十是個本子,字印大大的。因為這不是我們念的經,這是拜佛,拜的,我們總要擺得遠遠的,我們能看得見,這樣才好拜,所以我們要印大字的本子這是行經,我們這是解經,幫助我們理解,那是給我們怎樣去修行,我們怎樣去做。這種方法,除了早晚課,就可以用這個,簡單明了,不用那麼羅唆,那麼麻煩。不必去念經,因為你所想的全是經裡面的內容,所以早晚課不要念經,也不要念咒了。他這個三十二拜之後,他有迴向就可以了。所以,他序文里頭說,這個簡單功課包括念佛觀想發願迴向,統統在裡面,融合成一體,是很好修行方法。早晨可以修一次,晚上可以修一次,一天修一次也可以。平常沒有事情你就想,因為這個文要是念熟之後,你就想這個境界;換句話說,你隨時隨地都在修。平常我想不要拜,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你都可以做這個觀想。做這個觀想,就是內觀禮,這是心地恭敬敬,「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所以這個方法好。

  第七種叫「實相禮」。實相無相,於無相裡面才體會到實相。這個跟前面的無相禮接近,比無相境界深,無相可以說是大乘開始,實相的境界高了。如果依賢首家五教,屬於頓教,六祖惠能大師這一派的禪屬於這個境界。我們凈土這個法門,如果念到一心不亂,也是這個境界;但是沒有得一心不亂以前,不是這個境界;一心不亂以後,你禮與不禮,都是屬於這個境界。所以它比無相要來得高。

  第八「大悲禮」。大悲禮實在講就是於一切眾生,尤其一切苦惱的眾生,心裡面生憐憫之心慈悲之心,願意代一切眾生懺悔,代一切眾生消災祈福。為什麼?一切眾生迷惑顛倒,他不知道懺悔他不知道禮敬諸佛,我們代他禮拜。實在講,能不能代得了?代不了;代不了也得要代,這叫大悲心,明明知道代不了,還是希望這樣子。所以我們自己在拜佛當中,在自己功課拜完之後,常常多拜三拜,這三拜是代一切眾生消除罪業、懺悔祈福,代他們拜;不管能不能達到,我們自己心意達到了。這是培養大慈大悲必要的手段、必要的方法

  第九種叫「總攝禮」。總攝除了前面講的我慢禮、唱和禮這兩種除外,在一禮當中前面所講的六種統統具足,這總攝所有禮敬的意義境界在一拜當中統統現前,都包括了。實在說,夏蓮居士編的《凈修捷要》里三十二拜,它里頭有恭敬禮、內觀禮、總攝禮,大悲也在其中,它有這個意思。不但有這個意思,它還有最後一個意思,無盡禮。

  「無盡禮」就是普賢行,我們這一拜下去就是普賢圓滿的行願,那個境界廣大不可思議。所以我們禮拜對象不是那一尊佛,不是那一尊菩薩,我們面前供養的西方三聖,我們禮拜心裡所觀的境界不只是西方三聖,這個要知道。所觀的是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全包括在其中,這是我們禮敬的對象。盡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我這一禮統統都拜到了,這樣禮拜就跟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實在講沒有兩樣。

  諸位明白了這個意義之後,在日常當中修行,我們又會遇到許多不同的境界。我們年輕身體健康拜佛困難,對生病的人怎麼辦?他躺在床上,下床都不方便,他就不能拜了;年歲老的人你叫他趴在地上,他起都起不來,也不能拜,這是屬於一些事相。所以佛法常講「方便為門」,有病的人,他心裡觀想禮拜就可以了。你說他要是拜佛,他心裡想我在那裡拜佛就可以了,他不必這樣去,他身體不能活動。年歲大的人則用高拜墩,像我們前面用的拜墩是高拜墩。如果通常我們講行禮,用這個高拜墩,年青人用這個就是我慢禮,你可以平地拜五體投地,你還用高拜墩,就是傲慢。年歲大的人不行,他骨頭老了,他要是平拜,拜到地上,他起都起不來,還要人扶著,不方便,他可以用高拜墩。由此可知,真正修禮拜法門,不能用這個拜墩,這是給年老人准備的,不是給一般人用的,這個我們要知道。所以現在一寺院都用高拜墩,實在講這個不如法的,應當是平拜。不能站著拜,可以坐著拜;不能坐著拜,躺在床上合掌點頭也可以,總而言之,心地虔誠。所以,在形式上可以隨緣,這個有開緣,可以開方便的。

  經上說這個十種禮,禮拜是修因,只要你修因,將來一定要得果報的。簡單的說,除了心裡頭沒有敬意,那個不談,那他是得不到什麼殊勝果報的。真正恭敬禮佛,恭敬一切人事物果報是得尊重身,就是一切眾生看到你自然會起一種恭敬心,尊重之心;而且可以斷煩惱,消業障,開智慧;身心健康那不必說了這是養生之道,得身心健康;容貌端正,連看相都說「相隨心轉」,你的心清凈、心正,容貌就端正。這裡面利益功德太多太多了,說不能盡。十條簡單跟諸位介紹一條。

  時間又到了,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研究。總而言之,經講到最後,己經不是注重在理解,注重在實行,我們努力把它做到,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對你決定有利益,有殊勝無比的利益。好!我們念佛迴向

  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  (第二集)  1988/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4-02-02

  請掀開經本第一四0二頁,第一行:

  【善財白言。大聖雲何禮敬。乃至迴向。】

  前面將十種行願的名目說出來了,從「禮敬諸佛」到「普皆迴向」。善財童子聽了以後,更進一步希望了解行相,就是修行境界,於是向普賢菩薩請教,『大聖』就是對普賢菩薩的尊稱。此地的普賢菩薩是當位普賢,就是等覺菩薩,在菩薩裡面地位最高,所以稱之為「大聖」。向下經文分成十段: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這一句是重複把這個十大行願的名目再說出來,下面這是解釋: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

  這一段很明顯的告訴我們這是禮敬的對象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境界非常的廣大,絕對不是我們凡夫心力能夠觀想得到的,所以必須求普賢菩薩加持。這個話是普賢菩薩自己說的,等覺的普賢菩薩還要以普賢行願力來加持嗎?需要!因為比等覺菩薩還有高的,還有成了佛以後倒駕慈航回來的道後普賢你看等覺菩薩多麼謙虛,還要求佛力加持

  【悉以清凈語意業。常修禮敬。】

  這個說明將這個行願表現在我生活當中,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的方面。我們就念到此地,這段沒念完,這個意思很長,我們細細的來探討。清涼大師告訴我們,由心地恭敬表現在我身體容貌上,這叫做禮敬,所以禮節必須「誠於中,而形於外」。為什麼要修禮敬?世出世間法都重視這一條。像我們在世間法裡面,我們看到《禮記》,《禮記》實在說就是古時候的教學雜誌,拿現在的話就是一本雜誌,古代那時候的雜誌。裡面記的東西很多、很復雜,零零碎碎的,但是篇篇都非常重要,都很精彩,不但可讀,而且都是必須要多讀。

  《禮記註疏裡面說,這個註疏是鄭康成注的,就是鄭玄,漢朝的大儒。他解釋「禮」這個字他說「禮者,體也」,本體。所謂體,拿現代話來說,就是我思想、行為所依據的本體你看這個多重要。又解釋「禮者,履也」,履是鞋子,我們人走路不能不穿鞋子,禮的重要性就像鞋子一樣。下面他有註解,「統之於心曰體,踐而行之曰履」。由此可知,是從心生出來,表現在日常生活行為當中,這叫做禮。由此可見,非常的重要。

  在古代,禮經一共有三部,《周禮》、《儀禮》、《禮記》。《周禮》是國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中國自古以來不是法治,現在我們講提倡法治,一切都講法國家有憲法、法律,法治;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是禮治。國家行政依據什麼?依據禮。這個禮是《周禮》,是周公作的,周公是大聖人,真正了不起!實際上《周禮》拿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周朝的憲法。他不說法他說禮,法里頭沒有情,禮里頭有情,所以比法要完善得多。法是強制的,禮是感化的,是以慈悲攝受,跟法不一樣。

  所以,中國從周朝可以說一直到滿清,不管帝王用什麼樣手腕,但是標榜、口號都是以禮治天下。所以中國自古以來自稱為「禮義之邦」,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是事實。《周禮》之好,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沒看過。那時候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一直就贊嘆,我早年跟他學的時候,他告訴我他說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憲法都比不上《周禮》。他那時候希望我把《周禮》多看幾遍,我書是買到了,買到了沒看就學佛了,學佛以後不搞這個東西了。所以我知道,方先生講的話一定沒錯,他說是最好的憲法。如果周朝以後的子孫都能夠將這個法完完全全遵守、做到,周朝不會亡國,真是千年萬世;可惜後代的子孫違背了祖宗的這個法制,所以才衰亡。方先生非常的贊嘆。

  《儀禮》是老百姓生活的禮節,所以叫「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定得很微細,就是人與人之間往來,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禮節。不過分過分了顯得巴結人;也不能不到,不到的時候失禮。所以禮節,禮一定有節度,剛剛好到那裡為止,彼此大家相安、和睦。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是個講禮的社會

  《禮經》上告訴我們講到最高的是道,所謂道、德、仁、義、禮,最高的是道。佛所行的是道、大道,佛菩薩行道。如果我們把尺度放寬一點,可以說在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行道;六凡法界裡面天、人,天就是行德,道德;仁,這是人間才有,仁、義、禮這是人間道德的規范,道沒有了這才講德。道是真正發乎自然,拿佛法來講很容易講,出自於本性的是道;本性迷失了,起了無明,道就失掉了。所以拿佛家來解釋儒家這些經典很容易明了,意思非常明顯。

  我們迷惑了,迷了以後怎麼樣?迷了以後要重視德。德再要失掉,那就是仁。所以德,我們用儒家來說,簡單來講,五常是德,「仁義禮智信」這是德;八德是德,八德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我們現在常講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一種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兩種講法都好。這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我們所稱的道統,也是中國自古以來教育的哲學。我們用什麼教人?就是用倫常道德,這個才是教育。你看孔老夫子教學,他有四科,他也分科,四個科目第一個科目就是德行,可見得德育古時候是非常重視,重視道德的教育。這個教育如果在佛法裡面講,就是戒、定、慧三學,是佛法裡面的德育

  中國的民族是五倫的民族,五倫是什麼一回事?五倫就是我們整個民族就是一家人。所以,「團結兩個字用在我中國過去的社會上是毫無意義,為什麼?它本身就是團結。五倫,從室、家開始,室就是我們居住的房間夫婦,開始從夫婦夫妻;出了你房門之外,就是你的家庭家庭有父子、有兄弟。所以夫婦是一倫,父子是一倫,兄弟是一倫,這是家人出了家庭這是社會、是國家,這有君臣、有朋友

  君臣意義是廣義的,我們踏進社會,換句話說,你不領導別人的,你就是被領導的;領導的是君,被領導的是臣,決定是這個關係如果你在這個社會上,我不願意領導別人,我也不願意人家領導我,這就很難;連出家也不行,出家一個寺廟里住持領導人,清眾是被領導的人。這個社會成就是如此,決定不是被領導,就是領導別人,一定有君臣關係。同等的,朋友,朋是同學關係,友是同志,志同道合;友是同志,朋是同學。這個一擴大,領導上面還有領導,我們拿一個很小的職員,推到上面就推到總統,在過去,就推到皇帝,所以他是家人朋友還有朋友,四海之內皆朋友也。

  所以中國過去社會組織,大家在思想概念裡面就是我們一國就是一家人,整個社會是一個家庭,五倫的社會社會道德,大家必需要遵守的,五個基本道德觀念,就跟佛法里的五戒同樣的,仁、義、禮、智、信。要仁慈,「仁」,你看中國造字,兩個人叫仁,就是我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別人;我要怎樣對待自己,我應該怎麼樣對待別人,這叫仁,推己及人這叫仁。我不希望別人傷害我,我就不能傷害別人,我希望我自己得到幸福我也希望別人得到幸福,常常拿自己去想別人,這個叫仁。所以說「仁者無敵」,敵是對立的,如果外頭有一個人跟我對立的,這就不是仁慈,仁就沒有了。真正做到仁,在整個世界上沒有敵對的,不是朋就是友。你看這個意思多圓滿!

  「義」是講求盡義務,我們對於社會對於一切眾生只講求義務,不要講求權利,天下太平。我們看看今天這個世界,爭權奪利,爭到之後他也不盡義務,把義這個字忘得干乾淨凈。「禮」,禮是講禮節,處事待人接物都要節度都要合禮。「智」是理智,決定不感情用事,要用理智。「信」是守信用,孔老夫子特別重視「信」,人無信他就沒有方法立足於社會古時候非常講信用,所以人與人之間往來,沒有什麼契約可以立的,說出來大家決定遵守,絕對沒有反悔的,他守信。現在人訂了契約還反悔,那有什麼法子沒有辦法這是五個基本道德的建立,人人都必須遵守。

  所以這才說,道失掉之後,才講德;德失掉之後,就講仁,道德水準越來越低;仁沒有了,這再講義;義要不講了,最後再講禮。禮是什麼?禮尚往來,禮是有報酬的,是往來的;義沒有,義講盡義務,只有付出,不談報酬的,講義。

  依照我們中國古人古書里的記載所說的,三皇時代行道。大概那時候這個世界人口稀少,遠古的時代人口少,地大物博,人的心地都非常厚道、真誠,絕沒有欺誑,行的是道。到五帝的時候,道就沒有了,人的意識形態就起了變化,換句話說,在三皇時代,人決定沒有私心,完全沒有;到五帝的時候,人有私心了,換句話說,我執重,起了我執,這時候行德。到三王的時候,三王是夏、商、周,德也沒有了,行仁,還算不錯。到春秋五霸的時候,仁也沒有了,仁沒有了還行,他還講義。像齊桓公得了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他尊重周天子,講義,還有義氣。五霸以後,義也沒有了,也不談義了。這是我們在中國曆史演變,可以說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古人這種評論一點都不為過。

  所以到漢以後,都著重在「禮」這個字,如果禮沒有了,那就天下大亂。我們現在這個世間,現在不講禮了,天下就亂了,現在我中國人對這個禮之差,不如外國人。我們在外國,跟外國人不認識,完全是陌生人,你在馬路上遇到,他很客氣跟你打個招呼,跟你點點頭,這在我中國見不到的。外國人還有這個禮節,見人還能夠親切的給你打招呼。

  禮書裡面告訴我們聖人統治一個國家,他依憑什麼?就是道、德、仁、義、禮,同時並運於心就像佛法一樣契機、契理,應機施教,看眾生的機感(機緣感應)應該用什麼方法教,就得用什麼方法人心真誠、純樸的時候,決定用道德。在人心險詐的時候,無可奈何,決定要用禮,禮決定不能失掉。所以鄭康成說,「周禮為本聖人體之」,這是治國、平天下的大根大本,如同我們現在憲法一樣;《儀禮》是末,有本有末,「賢人履之」。

  所以,中國可以說自古以來,社會的中堅分子是知識分子,士大夫階級,他們做全國老百姓榜樣。這些士大夫階級都能夠守禮,行仁、義、禮,老百姓自然服,自然也起來效法。所以在過去,我在小時候住在鄉下,大陸在民國初年的時候,國家沒有那麼多警察也沒那麼多法官。鄉下人要起了爭執,怎麼辦?找誰來評評理?鄉下有辦私塾的老先生,教私塾的老先生,請他來評斷。他搖頭晃腦,孔夫子怎麼說,孟夫子怎麼說,說得大家心服口服,一句話沒得說了。所以不必要警察也不必要法官,鄉下教書的先生就把這些問題都擺平了,都處理得恰到好處。那個時候的人他還相信,他還尊重孔老夫子,一聽說孔老夫子說的,這還有什麼話說?沒話說!五四以後,打倒孔家店,這也沒法子了。現在真是無法無天,這個社會混亂,太亂太亂,重新再建立社會新的秩序非常不容易。

  現在政府開放,諸位都有機會到大陸上去觀光旅遊,去看看,你看了之後你就能體驗到,非常的痛心,教育失敗。我們台灣的教育,說老實話,也是失敗,台灣只有科技的教育,沒有道德的教育,這是教育上失敗。孔老夫子最重要的,他是著重於德行第一個科目德行,第二個科目言語。人與人之間往來,第一個接觸的就是言語,如果言語不謹慎,說的人無意,聽的人有心,就造成誤會,就結成冤讎,所以言語比什麼都重要,不能夠輕忽。孔老夫子教學,第二個科目言語

  第三個科目才是政事我們現在的教育都是屬於孔老夫子政事這個科目,就是辦事的能力,現在講科技的教育,學有一技之長,將來社會上可以謀生。可是人家那是整個社會安定國家的繁榮、強大建立在德行基礎上,安和樂利建立在語言基礎上,我們今天在教育上把這兩個丟掉,疏忽掉了。第四個科目是文學,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藝術。所以孔老夫子藝術列在最後,把德行列在第一,那是根本,文藝是枝末,這個非常有道理這是首先我們認識禮的意義,禮的重要性。

  所以,《禮記》是雜誌,三禮裡面,《禮記》是雜誌。《禮記》一開端,第一句話就說「曲禮曰」,曲是委曲婉轉,禮就是委曲婉轉,自卑而尊人,這個叫禮。所以一開頭,「曲禮曰,毋不敬」,跟我們這個十大願王「禮敬諸佛」一個意思,第一句話就是講一切恭敬。「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這四句話,第一句話是講恭敬,是講禮敬;第二句話是講端莊、庄嚴;第三句話就是講言語言語要肯定,要安、要定、要柔和、要肯定。這個三條做到,天下百姓就得到安,安和樂利,「安民」!末後一句是講效果,前三句是因,後一句是果。所以,世出世間法都重視禮,可見得禮重要。

  佛法尤其注重,為什麼?實在講儒家講到,沒有佛法講得這么徹底,講得這么究竟。我們在《禮記》裡面同時也看到,也就在第一章,明白的告訴我們,「傲不可長」,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肯定了,傲慢人人都有。在佛法講,這是與生俱來的煩惱,不是你這一生學的,是前世帶來的,傲慢佛法講得更透徹,講第七末那識,末那識四大煩惱常相隨。四大煩惱有我慢,這個東西是修道最大的障礙,只要有這個東西在,你的道業決定不會成就。不但你不能證果,你連開悟都不可能,你要想在佛門開悟,都要把傲慢舍掉。我們在《壇經》上看得很明白,這是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大家常常看到的。法達禪師誦《法華經》三千部,自以為了不起,他開不了悟。他為什麼開不了悟?就是自以為了不起傲慢!見到六祖,頂禮的時候頭不著地,所以他不開悟。被六祖喝斥一頓,他生了慚愧心,這才舍掉傲慢,六祖一點他就開悟了。你想想看,這個東西障礙大不大?

  所以有這一念存在,諸位要記住,不能開悟,當然更不能證果,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不可能。西方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要傲慢,你只要有這一念存在的話,西方極樂世界沒你的分,你就是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你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你十萬聲佛號降伏不住煩惱,那有什麼用處?所以,佛教給我們,孔老夫子也是教給我們,教學裡頭第一科就是禮敬。禮敬目的在哪裡?目的在斷傲慢心,把這個習氣連根要拔掉。因為儒家是教育,佛法也是教育,人有傲慢的心,遇到再好的老師他也學不到東西。為什麼?沒有把老師看在眼裡,他能學什麼東西!真正有成就的人一定是個謙虛的人,他才有成就

  你看易經》謙卦,六爻皆吉,大吉大利;六十四卦里頭只有這一卦六爻都吉,謙卦;地山謙,它那個卦的相,山本來很高,山在哪裡?山在地底下,這表謙虛。所以禮的定義是自卑而尊人,這是真正有學問,真正有涵養,世出世間都能成就。我們這一條決定不能夠疏忽,要認真的去修學。絕對不是叫我們見到人要拜,好像巴結人、求人,不是這個意思;這是滅除我們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讓我自性光明透出來,成就世出世間一切法,目標在此地。你要是不肯修學,換句話說,你的我慢山太高了你還不服氣,道業就很難成就

  學佛同修,禮裡面最好有觀,為什麼?因為禮裡面沒有觀,剛才講,它最大的功德利益就是幫助我們斷煩惱習氣,它的功德利益是滅除傲慢煩惱習氣。如果這裡面有觀,它能攝心,它能使我們的心清凈;換句話說,能得定,能開慧,這個功德就更殊勝。觀裡面有很多很多種,這就佛門宗派不同,法門不一樣,所以作觀的內容就不相同。通常,我們講個通途的,就是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都可以用的。學佛的人行禮,最敬禮是五體投地,佛尚右,所以我們拜佛,我們右手先下去,右膝蓋先著地,尚右。我們右膝蓋著地的時候,我們觀想叫一切眾生正覺道,也就是佛道我想成佛,希望一切眾生個個成佛。右表正,佛法尚右。左,左道,左就是外道,右是正道。右膝蓋著地之後,當然左膝蓋也要著地,左膝蓋著地,也有個觀想,也有個願,願一切眾生都能覺悟,想這個意思。

  這個心願就廣大了平等,真正每一拜都想到一切眾生。我們右手著地的時候,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震動現瑞,證大菩提左手著地的時候,就想到那些外道眾生,佛以四攝法攝受他們統統歸到正道。頭頂是最後著地,頭頂著地時候,願一切眾生離貢高我慢的心。我們頭頂這是最高的,我們禮什麼?禮佛之足,禮他最下的,的確跟六十四卦謙卦那個意思很像,意思非常的像。令一切眾生驕慢心,成無見頂相,像佛的頂一樣,佛頂是無見頂相。這種觀想是普通的,是一般的,並不是指修哪一宗哪個法門

  如果我們專修凈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每天拜佛、禮佛最好是用夏蓮居居士《凈修捷要》,它一共是三十二拜,每一拜裡面都有觀想。這個《凈修捷要》我們會很快把它印出來,我已經交到這邊來,讓他們趕快作版來流通。三十二拜的內容觀想內容,包括凈土三經一論;觀想文字統統是經論的原文,它能夠將三經一論的精華把它濃縮在三十二拜裡面,很難得!所以,《凈修捷要》是一部行經(修行的經),費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人人可以修。在平常如果我們念得很熟的話,平常可以觀想,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庄嚴,正是《大勢菩薩圓通章》上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能夠收到這樣殊勝效果。經畢竟是太長了,我們記不得,他這個小冊子薄薄一點點,經典的重要的經文他都節錄下來,至少要把這個小本子能夠背過,我們常常想。早晚拜佛,它每一拜三稱,確實他這個方法裡面有觀、有念、有發願、有迴向,真是樣樣都具足大意明了了,我們就可以經文經文這一段是實相,也就是我們所禮敬的對象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這是我們禮敬的對象,這個對象非常的廣大。「諸佛世尊是指誰?就像經上所說的,「十方」我們容易懂,「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過去諸佛我們也好懂,在《三千佛名經》裡面我們看到了,過去千佛,現在賢劫千佛,未來千佛,這是三世,我們也明白了。《萬佛懺》里一共有一萬兩千多尊的佛名,還不夠,這個地方的是「一切佛剎,極微塵數」,一萬兩千這個數目相差太懸殊了。這個經是《華嚴經》,佛在前面曾經說過,「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句話佛在本經說過,在《圓覺經》上也說過。所以我們了解,「禮敬諸佛」這個「諸」字就包括了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然有佛性,就應當作佛。

  所以我們這個行願要怎麼樣修?我們每一天早晚拜佛,最少也要拜三拜,要把拜佛的願行應用在生活上。我們以這個誠敬之心對佛,我們要以同樣恭敬心處事待人接物,這個叫修「禮敬諸佛這一願。你不要錯了我見到佛我就禮敬,見到人我理都不理他,那就錯了,大錯特錯。好人壞人都是諸佛,不但好人壞人諸佛,一切畜生也是諸佛;不但畜生諸佛,桌椅、板凳也是諸佛這個問題大了!經上不是明白告訴我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是有情眾生無情就是植物礦物。我們桌椅、板凳是無情眾生無情眾生有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同樣一個性;在有情眾生上我們叫它作佛性,在無情眾生上叫它作法性,名稱不一樣,是一個性

  不僅是以最真誠的心處事待人,還得接物,待人真誠恭敬,辦事也是真誠恭敬那就是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無情眾生你把它安排得恰當,這是對它的禮敬;像桌子擺得整整齊齊,擦得干乾淨凈,這就對它的禮敬。真正修菩薩的人,修十大願王的人,無論在什麼地方隨時隨地,以桌椅板凳作個比喻,不管在什麼地方,我們看到它擺得斜扭了,我們隨時把它扶正,這是對它禮敬。不要認為這是他家的,與我不相干,這是道場的,不是我家的。隨時隨地,沒有分別,不幹凈的把它乾凈,我行菩薩道,我對它禮敬。

  所以,對於一切物整齊清潔,這是恭敬。並不是說對桌椅、板凳每天要給它拜幾拜,那你就成佛獃子,學佛學呆了,這就錯了學佛要開智慧,不要變成佛獃子這是舉一個例子。所以說無論是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真誠都要盡心盡力,做到樣樣都圓滿,樣樣都沒有欠缺,這叫禮敬諸佛。所以「諸佛」的對象實在講太廣大,這是法身大士所修的,境界是無量無邊。

  底下這一句是能修因,『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這一句我們要留意,為什麼?以後九願每一願都是依這個原則在這里說了,到以後就不必再說,不要再羅嗦了。第一個是「以法力」,法就是普賢願力,這個是法。我們今天接受《華嚴經》普賢菩薩的教誨,我們尊重普賢菩薩,依照普賢菩薩教誨來修學。普賢菩薩教我們什麼?一切境界就是諸佛就是我修行人所緣的境界,盡虛空法界萬事萬法,這就是講的諸佛,前面講的境界,是我們禮敬的對象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庄嚴?為什麼十方諸佛的剎土都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原因在哪裡?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人人都普賢大士之德,沒有一個不是修十大願王的。因此,諸位要記住,別人對我不尊重、不禮貌,沒關係我對人要尊重,要有禮貌;別人虛情假意對我,沒關係我要真誠心對人。為什麼?我修普賢行,他修六道三途行,各人不一樣!我們不能說:他對都是虛情假意,我為什麼要對他認真、誠心誠意?好像自己吃虧一樣的。換句話說,他修三惡道,我為什麼不修三惡道?你要願意跟人家去,這是苦,這是愚痴

  所以要知道,菩薩行裡面最高、最殊勝的是普賢行,這是華嚴經》到最後的結論,菩薩裡面最高、最殊勝的。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到,所有西方極樂世界菩薩統統修普賢大士之德;換句話說,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講是普賢菩薩世界每個人都是普賢菩薩,他都修十大願王。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為過,普賢菩薩成佛了,就叫阿彌陀佛普賢行修圓滿就叫阿彌陀佛。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個平等世界每個人都是平等心,都是真誠的心,一絲毫虛偽都沒有。

  我們學了之後,要從今天起要做到!我們要以真誠待人,不管人家怎麼對待我,我們只是一味真誠。眼前吃虧上當無所謂,吃虧上當能吃虧少年?過幾年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所以吃這幾年虧,上幾年當,值得!這個有代價的,值得。如果你要是不肯吃虧,不肯上當,那好,西方極樂世界去不了,還干六道輪迴;既在六道輪迴,必墮三惡道,後果不堪設想!第一個「以法力」,一定要尊重老師的教誨,把老師的教導一定要做到。

  第二個是「以自己的力量」。所以這是二力法門凈土是二力法門普賢菩薩在那裡給我們是二力法門。後一句就是自力,「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深心」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這不是普通的心,深心。這個「信」是真信,超過了正信,真信。理解,曉得這個事情菩薩這個開示叫我們這樣做是有道理的,合情、合理、合法,完全正確,我理解我才會接受,我才會相信,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決定不假。

  「如對目前」就是我禮敬的這個對象,禮敬是這個對象、這個境界將來稱贊、供養懺悔業障乃至於普皆迴向統統是以這個境界這就是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這裡面十法界依正庄嚴,一一就像在我面前一樣。大經裡面說,「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諸佛怎麼現前法?你要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看作諸佛,那錯了。《金剛經》上都說得很明白,你要是「以相見如來」,那就大錯特錯。什麼叫如來?見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

  一切法本來就不生不滅我們現在為什麼看到一切法會有生滅?我們用生滅心看一切法,一切法就有生滅假如我們把生滅心給斷掉,生滅心是妄心,生滅心是八識,識心有生滅,阿賴耶都有生滅你看在《百法》裡面講,八識五十一心所是什麼法?有為法。「百法」前面九十四個是有為法,有為法是假的,有生有滅,八識列在有為法里頭,不是真的,連阿賴耶都有生滅不生不滅是什麼?是百法最後的「真如無為」。真如無為是什麼?就是菩提心裡面的直心,直心是真如無為。《觀無量壽經》裡面講的至誠心是無為,誠到了極處;誠就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就誠,有一就不誠。

  曾國藩讀書筆記里頭,他對「誠」下了個定義,什麼叫誠?「一念不生之謂誠」。他用這個來解釋,一念不生這是誠,真誠。所以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如果起一念,有一個主觀的念頭這就不誠。處事待人接物應該怎麼樣?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真誠,用這個心處事待人接物這就跟前面所講的,聖人是道德仁義禮並運於心我心裡頭本來具足,樣樣都具足這是什麼?這是道。但是在應用上面,該用道的時候我用道,該用德的時候我用德。在應用的時候,跟大家相接觸的時候,該分別的時候我分別,該執著的時候我執著;這種該執著、該分別,叫權智,善巧方便。內裡面真誠,內裡面確實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內里頭要真誠,內裡面是道,表現在外面是德、是仁、是義、是禮,這叫佛法世間不壞世間法」。

  什麼叫佛法?道是佛法真誠佛法。怎麼叫不壞世間法?世間人有分別、有執著,我隨順你的分別而分別,隨你的執著執著,正如同十大行願後面所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順裡面自己有主宰隨喜裡面成就功德,這個了不起!佛門也常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我過去講這兩句,我把它講成四句。「不變隨緣」是佛,佛不變,內里頭真誠,不變,決定不變,隨緣,能夠隨順一切眾生隨順法界有情眾生。像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這就隨緣;應以佛身得度就示現佛身,應以畜生身得度就示現畜生身,這就隨緣,但是他佛性不變,本性沒變。這是講已經成就的人,已經圓滿證果的人

  九界里學佛的人他是隨緣不變」,這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我們隨緣隨緣在這里學什麼?學不變。我們一天到晚這一人事接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接觸當中學什麼?學內里頭,佛法叫內學,內裡面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學不變。所以隨緣不變是菩薩,不變隨緣佛陀

  再一個是「不變不隨緣」,這是小乘羅漢他做到不變,他不隨緣。「隨緣隨著變」是六道凡夫,一天到晚六道輪迴隨緣隨著變。諸位細細想想這四句,十法界怎麼來的?就這四句變出來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有取捨。隨緣隨變,我們不取,不變不隨緣,我們也不取,我們應當學佛、學菩薩隨緣裡面學不變,不變裡面學隨緣學佛菩薩

  所以你能夠見到一切眾生佛性你能夠見到一切萬物的法性,這叫做「如對目前」,是這個意思。這就是大經講的「諸佛常現前」,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那個佛統統現前,不是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了佛以後,你看一切眾生統統是佛,為什麼?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