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第 1 卷共 20 卷 )

  前言代序

  【1】為菩提道而求生凈土!

  凈土宗的念佛法門,在大乘法的修學當中,是很特別的法門,因為它是一種本尊相應法門也就是說:我們修學凈土的所有功德都是來自於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這樣的內涵,印光大師出了兩個觀念說:凈土宗的修學,它是本尊相應法,就是:他力門、果地教。

  意思是說:在念佛過程當中,當我們的心跟彌陀功德接觸時,能使我今生業障 、增福報這叫他力。這個他指的是誰呢?就是指佛力的加被--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念佛眾生,令我們消業障、增福報!

  什麼是果地教呢?是指是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現前,接引到凈土去。在凈土庄嚴當中,成就不退轉,乃至究竟成佛這叫果地教。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建立凈土,因此所受用的凈土,全是阿彌陀佛的果地功德,所以叫果地教。

  而這他力門跟果地教,在中國佛教的傳承當中,事實上有兩種差別

  唐朝之前,也就是在曇鸞大師之前,大部份的念佛人,是偏重在他力法門比方說唯識學者天台宗的學者,也念佛,但是他們是把念佛當做消業障用--- 多障眾生念佛觀。因此,早期的念佛,並沒有明確地想要求生凈土。只是當我在止觀的時候,身心出現了種種障礙,我祈求阿彌陀佛的加持,來幫助我破除所有的障礙;之後,仍繼續修止觀,所以早期的人念佛,偏重在他力門。

  一直到曇鸞大師 ,提出了五濁惡世概念,呼籲念佛人,必須如實地面對所處的環境。以凡夫來講,我們的善根不夠,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正法時代已經過去,像法時代也過去了,現在是末法五濁惡世來臨的時代,如果繼續在娑婆世界修學,將面臨兩大問題:

  第一個 、善根的問題:我們本身就善根不足,出世的道心抵不過內心煩惱---善根薄弱、煩惱粗重,造成用功不能夠相續這是內因力的薄弱。

  第二個 、外緣的問題:外在環境干擾繁多,順逆因緣的刺激太嚴重,使令我們的修行容易生退轉心。

  因此 ,曇鸞大師普勸念佛人,念佛不應該只是求消業障、增福報而已,應該要考慮離開娑婆世界----為菩提道而求生凈土!換另外一個環境來修學!曇鸞大師就進一步把念佛提升到凈土思想。所以到了末流,我們現在念佛,其實包括了今生的消業障,也包括了臨終往生兩個是一起的。

  當念佛法門從消業障,被提升為往生凈土,這時候對於凈土的了解,變得很要了。因為,如果你念佛是為了業障那隻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就夠了;但是如果你念佛目的,是要求生凈土那就必須對極樂世界的依正庄嚴,有很深刻的了解。

  【2】我們不可能往生到一個陌生地方!

  在本經當中,釋迦牟尼佛有講到:為什麼我們念佛人,除了持名念佛之外,還要兼修觀想極樂世界依正庄嚴呢?

  佛陀說:如果你能夠如法觀想會有兩種功德第一個凈除罪障;第二個生諸佛前。

  一、凈除罪障:因為阿彌陀佛的庄嚴,是---諸佛如來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阿彌陀佛的功德有一種大願力,祂發願要救度我們,必須我們去憶念祂,才能產生感應道交。

  所以經常憶念凈土的依正庄嚴比方說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華庄嚴樓閣庄嚴…身、口、意一次又一次不斷地熏習,我們的生死重罪就會慢慢的消滅;就像光明顯現時,黑暗就消失了,由於經常熏習的緣故,能消除我們的業障---惡業減少,福報就增長。這是第一種功德

  第二種才是修觀真實目的---生諸佛前。當我們不斷的修觀、熏習,自然會產生堅定的願力,因為我們不可能往生到一個陌生地方你說你對極樂世界一無所知對於極樂世界的意境,完全沒有概念,那你求生的願力,肯定是薄弱的。

  真實的願力,是建立在智慧基礎上;其實不只是願力,信心也是一樣,真實信心和願力,一定是建立在智慧基礎上。如果,你對極樂世界完全陌生,而突然產生堅定的願力,你很要去,不太可能!

  所以為什麼我們一次又一次回來娑婆世界投胎,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對於娑婆世界太熟悉了!

  很多事情,每一生不斷地重複造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三界之中,生死業力,會這么強。

  所以,凈土宗的方法就是要你:對娑婆世界,由熟悉轉成生疏;對於凈土功德庄嚴,由生疏轉成熟悉。這樣你才能成功!

  本經當中,很強調思想的改變,這是不共於阿彌陀經也不共於無量壽經地方;就是強調你對凈土宗那種皈依、意樂心的生起。它認為感應道交,來自於你對凈土的意樂欣求,以及對凈土庄嚴的熟悉。

  因此,學習本經---不斷地以庄嚴凈土境界,來熏習我們的內心---第一個能凈除業障,第二個能生諸佛前;一個是現世的安樂,另一個是來世往生,這正是我們研究本經的目的

  【3】我們可以在心中,創造一個極樂世界影像!

  將釋此經,大分為四:

  一、解釋經題:按照慣例必須先解釋本經的經題,因為經題能總持經文要義。

  二、經文大意這部經的整個結構是怎麼安排的,本經的修學綱要,它的大意,跟大家簡單說明一下。

  三、隨文釋義:正式進入經文,然後消釋經文

  四、結示勸修:最後做一個總結,來跟大家互相勸勉。

  一、解釋經題:《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地方有別題(是與其他經典不共的)和通題(一切經的通名)。佛說觀無量壽佛七字,就是別題,其中有二重的能、所:

  第一個能、所,是約著教法,就是語言文字教法也就佛說、觀無量壽佛。

  第二個能、所,是約著行法,就實際的修行來說,把觀--能觀的智,和無量壽佛--所觀的境,區分出來。

  先看第一重能所,從語言文字教法,來解釋這部經。佛說觀無量壽佛,別題七字,含有三層意思:

  第一個、本經是誰宣說的?第二個、是在什麼情況宣說的?第三個、說些什麼?

  首先,本經的說法主是佛,古德說:經通五人,律唯佛制。其實,經典五種人可以宣說:佛、菩薩羅漢天人仙人。但是,凈土法門是一種很特別的法門,因為它牽涉到眾生的心跟佛心之間的感應道交,同時也牽涉到大乘自他不二思想,所以除了佛之外,沒有人可以宣說,菩薩以下都不能宣說,這是很特殊的法門,所以必須由釋迦牟尼佛來宣說。是在什麼情況宣說呢?

  說的意思,是表示歡喜欣悅的心。因為宣說這個法門,有很多人能得度、有很多人能了生脫死,機緣成熟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宣說的。

  說些什麼事呢?是說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不顛倒的來觀察極樂世界的依正庄嚴

  其實本經的十六觀中,前面的十三觀,雖然包括了正報、依報,但是是以正報來攝受依報,所以是以無量壽佛來作代表這是第一重的能、所。

  再看第二重能所行法當中,觀、無量壽佛,這個觀有兩個意思:

  一、是指觀想:雖然我們沒有去過極樂世界也沒有看過極樂世界,但是透過語言文字來進行思維、觀察,我們可以在心中,創造一個極樂世界影像這叫觀想也就是靠你的想像力。

  二、是指觀像:在十三觀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第八觀──佛菩薩像觀。佛陀在未說佛身觀之前,要我們先觀一尊畫的佛像,所以說只有第八觀是觀像,其他都是觀想。那麼,是觀什麼呢?是觀無量壽佛的依正庄嚴

  這是一個主題,關於極樂世界的觀法,在進入經文之前,先跟大家作簡單的說明。

  【4】不懂這個道理你就沒有資格修觀!

  我們看附表:在觀經的註解當中,講的最圓滿的,就是隋朝智者大師的《觀經疏》。因為《觀經疏》的經義很深,所以北宋四明知禮大師把它加以解釋,叫《妙宗鈔》。那麼,天台智者大師他是用一心三觀來解釋本經的。所謂一心,就是你修觀之前,要先知道你心中的依止,你是依什麼而修觀呢?是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修空、假、中三觀,叫一心三觀

  附表一 總明一心三觀

  因緣所生

  空-----

  念 現

  ---- 當體即空 空有同時

  心 前 中------

  性 一

  十界十如 空有無

  假------

  歷歷分明

  《妙宗鈔》雲: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實相為體者,心觀之宗,方能顯發中道實相深廣之體。所以者何?若於心外而觀佛者,縱能推理,但見偏真,即如善吉觀佛法身,但證小理。今約唯心觀佛依正,當處顯發中實之體,中必雙照,三諦具足。故雲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

  這一段文很重要!在修觀之前,不懂這個道理你就沒有資格修觀。

  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約心觀佛這四個字,就是本經的中心思想。意思是說:我們觀察極樂世界佛陀,應該如何作觀呢?是要約心。換句話說:佛在哪裡?你必須要向內心去觀!這一很重要!如果你一開始就走錯了路,一昧往心外求法,以後可能會產生障礙,甚至於著魔,觀佛是要向內去觀,你向外去觀,那就錯誤了!

  所以約心觀佛這四個字,是我們所要討論的中心思想。就是說:在你觀佛之前,要先把心帶回家,在心中生起佛的影像,不能向外攀緣這叫約心觀佛。

  為什麼要約心觀佛,智者大師解釋說:因為本經以實相為主,所有大乘經典都是以實相為體。這個體跟宗有所不同;體是我們修學所要達到的目標也就是契入中道實相。這個宗呢,就是趨向目標所採取的方法。我們經由心觀,以一念心性來起觀,方能顯發中道實相的深廣道理

  反過來說:如果你心外求法,老是看佛像,看久了,這個佛像庄嚴、眉毛畫得怎麼樣、鼻子畫得怎麼樣…心去攀緣外在的相狀,縱能推理,但見偏真,依此來推論空假中的道理,最後的結果,畢竟是證入偏空。

  智者大師舉個例子比方說善吉,善吉就是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尊者般若會上,也能夠講空性的道理也能夠依止空性的道理,去觀佛的清凈法身,但是最後是證得羅漢果,因為他沒有將清凈法身,向自己的內心去會悟。

  凡夫和二乘人都是向外觀;大乘佛法修觀之前,一定是安住現前一念心性,由此來觀佛的依正庄嚴,才能顯發中道實相圓滿的智體。因為在中道當中,一定是空有雙照,一定是空、假、中三諦具足這就是本經的修學宗旨--以心觀為宗,以達到實相為真實本體

  因此,當進入到十三觀的時候,你的每一次作觀,比方說落日觀,你要它是心中影像;琉璃地觀,琉璃地在哪裡呢?也是你心中影像;觀阿彌陀佛的相狀,也是你心中所出現的影像…總之,你必須把整個十三觀影像--色塵,全部都在心中顯現出來,這叫做約心觀佛。

  簡單說:應當怎麼作觀?首先安住現前一念心性,然後起觀,先修空觀。

  【5】修行必須法法消歸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大乘佛法的修學,一定是先空觀再假觀,先離相再建立相狀。所以剛開始觀心,先觀想我們這一念心---因緣所生,當體即空,我們心中本來沒有相狀,清凈本然周遍法界我們現在有很多痛苦的相狀,這個相狀是你自己執著,是你自己抓住它,不讓它離開的。相狀本來是緣生緣滅,但是你一住在相狀它就會重複的出現。

  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心性本來清凈世間上只有一個人可以傷害你,諸位你們猜猜看,那個人是誰呢?

  自己!

  對了!是你自己。因為你自心自心事情發生之後,你把這個影像抓住不放,所以它才會不斷的出現。我們心中本來沒有相狀,因為本來沒有相狀,所以才可能成佛;我們的心沒有好、也沒有壞,所以它可以重新塑造。本來沒有相狀,為什麼我們現在弄到有很多個性、相狀呢?

  那是因為住在相狀,是我們的心被物化,被物質同化,心本來是清凈本然周遍法界,弄得現在心量這么狹小,是我們自己操作錯誤

  所以在修觀之前,先把生命歸零,告訴自己---因緣所生,當體即空。我的心,本來就沒有煩惱的相狀、沒有什麼業障的相狀,也沒生死的相狀…這是很重要思想!

  修行的第一件事情--正念真如,就是把心先歸零。接下來再修假觀:當我們開始歸零之後,再重新出發---必須知道我們念頭一動,一個思想的活動,就創造十法界的十如是,這個十如是,簡單說就是因緣果報,有它的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而且在心中的相狀,歷歷分明生命就是思想的活動,是我們念念之間把它創造出來的。

  那麼,空、假二觀---由中觀把它平衡,空有同時,空有無礙,就是不斷的重複啊,所以我們在修觀之前,念佛也好、持咒也罷,一定要知道,整個修行必須法法消歸心性,不能心外求法

  【6】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在哪裡?

  我們每個人喜歡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對不對?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的修學目標,不管是身業的禮拜、口業的持名贊嘆、心中觀想、身口意的皈依目的就是要我們死盡偷心--一心皈命。那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在哪裡?

  在心中,對啦!是在心中!如果你心中不培養一個佛的影像,佛也是不會出現的。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心中沒有去觀想佛的影像而出現佛,就要小心了,這個有問題了!

  凈土宗人有很多人喜歡向外攀緣拜佛的時候看到佛像對你微笑…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看佛像目的,是要你藉相修心,假藉佛像啟發你對阿彌陀佛皈依的心。

  以前參加齋戒學會時,有一次,有一位大專生就站在佛堂不動,一直看著佛像,懺公師父就說:佛像不能這樣一直看,會出事情的,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懺公師父知道這個人是向外攀緣,當一個人的心向外攀緣時,魔王就有機可趁了。

  真正的修行是托彼依正,顯我心性,雖然我自性本具極樂世界功德,但是必須假藉外境的因緣,來啟發我對彌陀皈依只要你心中因緣准備好了阿彌陀佛隨時會出現,這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本經的整個思想,就在這句話當中。

  是心作佛是指因地,這個作包括了身、口、意的造作,當然主要是意業觀想造成的;你去念佛、憶佛,都還是心的造作,心中先造一尊佛出來,所以感應道交,一定要有能感的心,才有能應的佛。

  凈土宗的思想是:只要你准備好了阿彌陀佛就出現,是你的心感應佛啊!所以你必須把你跟阿彌陀佛的因緣---你的信心、你的願力具足了,對於極樂世界環境非常地熟悉---這就是是心作佛的意思。

  其次,是心是佛,是約果。古德對於感應道交,講出一個譬喻說:千江有水千江月,雖然月亮很想跟我感應道交,但是因為我們沒有水,所以月亮也不能顯現出來。只要你把水準備好,月亮就會映照在每一個水面上月亮本身沒有意見,它隨時高掛空中,你把水準備好,月亮就出現。

  所以凈土宗的感應,絕對不能向外攀緣如果你自己沒有準備好,心很散亂,向外馳求,那你看到的佛,會有問題。

  凈土宗的修學,所要追求的是什麼?

  是追求一心不亂功夫;只要你一心不亂,彼佛自然現前。凈土宗最忌諱的就是---你一開始念佛就想:唉呀,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出現啊?祂用什麼形狀出現?祂是坐著還是用站著出現?如果是這樣,那你已經起了攀緣心,仁者心動了。

  念佛你自己先准備好,你把這個水準備好---眾生心垢凈,菩薩影現中,不要管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出現,你只要把自己准備好,阿彌陀佛就隨時出現,你要做好准備的工作

  所以為什麼要打佛七?打佛七,就是調整自己的心,為臨終資糧做好准備。所以這地方的約心觀佛,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個佛弟子莫向外求啊,往生凈土的三資糧,在你的心中要先建立起來。這是我們學習觀經之前的第一個觀念

  【7】修習極樂世界法門要有境才能修觀!

  其次,再看附表二:所觀之境

  前面是約著我們在修觀之前,能觀的心,這里是說當我們的心開始收回來---修空、假、中三觀,我們的所觀境又是什麼呢?

  附表二 別示所觀之境

  《妙宗鈔》雲: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托境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日觀佛。

  智者大師提出一個觀念說:大乘的修行人(包括凈土宗),如實的了知我們這一念心,本來就具諸佛性、具足凈土功德,但是必須假藉因緣來開顯,所以要托境修觀,這樣才能夠彰顯佛的功德相,就是要藉境來修心!

  什麼叫藉境修心?初開始修觀的時候,先修空觀---離一切相,把凡夫所有的煩惱相、業障相、生死相全部消滅掉,回復到清凈本然、周遍法界本性。但是也不能偏空,還要──從空出假,修種種功德,雖然是離一切相,也要即一切法。

  比方說布施,怎麼修呢?先要有一個所觀境--觀苦惱的眾生相;假藉眾生的苦惱相,來啟發我的布施心,成就布施功德

  修行要藉外相,但是不能執著;就是先把相拿掉,然後再把它藉回來;藉眾生的苦惱相,來行布施;藉佛像庄嚴,來啟發皈依的心、我的信心和願力。

  大乘佛法執著一切相,是要離一切相,但是你要修一切法,那麼就要藉相。

  所以我們在修皈依的時候,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藉極樂世界依正庄嚴的相,來修我們皈依的心,這叫藉境托境修觀。

  十六觀經教我們觀想極樂世界依正庄嚴為助緣,來熏習我們的心性;心性本具的極樂世界依正庄嚴,因為你不斷的熏習,就會慢慢開顯出來。就好比說:我們內心中有極樂世界種子如果你努力,每天給它灌溉、施肥、澆水,它就會開華結果,所以我們心性本具功德,但要假藉外境的因緣才能夠把它顯發出來。

  一切功德不離心性,所謂: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全心是佛是約理具,心性中本自具諸佛性;但是必須透過身心的造作,佛的功德才能顯現出來,所以全佛是心約事造;也就終日觀心,終日觀佛的道理。特點就在這個字──托境修觀,我們要修習極樂世界法門要有境才能修觀。

  凈土宗在修皈依時,最重要信心、願力和皈依的心。這當中有兩個傳承,一個是第十八願,一個是第十九願,先看經文

  一、觀佛陀功德以生信心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二、觀凈土庄嚴發願力。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凈土宗的往生,不在於你念的佛號多少,關鍵在於你的信願,也就是你皈依心的強烈和堅定。所謂皈依心的生起,在凈土宗的傳承中,有兩種不同選擇:一個是因為佛陀因緣生起;另一種人是因為凈土因緣生起,因為在娑婆世界修行會退轉,所以我要凈土,受用種種依正庄嚴清凈功德,依凈土的的皈依生起信願。都可以。在第十八願、第十九願,阿彌陀佛提出了往生條件,但是這兩種人的思考不一樣,下一堂課,再把這兩段文--所觀境說明清楚。

  【8】凈土宗的修學,就是要想辦法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第2 卷/共20 卷)編輯者:凈願蘭若

  凈土宗的修學,它是一種本尊相應的法門,所開演出來的就是他力門、果地教。換句話說,我們所有的一切修行功德,包括今生安樂、包括來世解脫,完全是來自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

  那我們要做什麼事呢?

  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夠了,那就是:想辦法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使令這一念心能跟阿彌陀佛的心──心心相應、感應道交。就做這件事情,而不是要你去修種種波羅蜜

  也就是: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要能夠相隨順彌陀的心是寂靜的,你的心散亂的,怎麼感應呢?彌陀的心是正念的,我們是顛倒的,又怎麼感應呢?所以當你的心極度散亂、起顛倒時,你說你看到了佛、佛陀現前了,那你要小心了!沒有一尊佛會在你起顛倒、散亂的時候現前。

  這時候,你的心跟佛的心是不相應的──你的心攀緣娑婆阿彌陀佛安住在極樂,怎麼可能感應呢?所以才說,感應道交必須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是你的信心、願力,要有充分的准備!其實,我們不一定要斷煩惱,帶業往生是不用斷煩惱的。但是臨命終的時候,必須把心調整到最佳狀態──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這就感應道交。

  雖然我沒有辦法煩惱,但是我可以將我的心態,調到跟佛的心態隨順,這樣才能帶往生。所以臨命終時,你的煩惱不能活動,所謂帶業往生是以正念往生的;當一個人起顛倒時,阿彌陀佛沒有辦法跟你感應道交。所以臨終的時候,必須把你的心態,調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調到一心歸命阿彌陀佛,那就可以往生了

  要知道:凈土宗不是以斷惑證真往生的,是以正念往生的,這叫隨念往生。雖然說我煩惱還沒有斷,但是我煩惱不活動。古人講:帶業往生,只能帶種子能帶現行;煩惱的活動會破壞你的心態、破壞你的正念,你就不能往生了。因為:你是用心力來帶動佛力!在修止觀過程當中,關鍵不在你看到了七寶池、八功德水,而是當你看到這些意境之後,如何去培養你皈依的心。

  好比說:極樂世界蓮華庄嚴、怎麼樣…然後呢,就沒有了。應該是把這些庄嚴,會歸到你對阿彌陀佛的皈依。因為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庄嚴,所以我要往生必須要藉相修心,依十六觀經的教法觀想變現西方極樂世界庄嚴,然後培養一種皈依的心,這樣就對了!

  所以在修止觀之前,智者大師要我們先做好心理建設,為什麼要修觀呢?這叫托境修觀,佛相乃顯,假藉極樂世界的依正庄嚴相,啟發我們對彌陀強烈的皈依讓我們放棄對娑婆世界的貪戀,完全是為我臨終正念做准備。

  所以在修觀的時候,最後的會歸處,整個十三觀觀想念佛思想的導向,就是:為了培養一心歸命。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根據這一往生念佛人,善導大師解釋說,偏重在至心信樂。你對阿彌陀佛有強烈的信仰:相信自己是生死罪惡凡夫,沒有出離的因緣;相信阿彌陀佛廣大的四十八願,一定可以救拔我,所以對阿彌陀佛一心歸命通身靠倒。臨終時,以強烈皈依心,持名十句佛號,這十句只是一個概念,不是剛好十句,意思是念念相續,乃至凈業成就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種人對於彌陀信仰特彆強烈,他完全是仰賴佛陀功德,而往生的。其實《佛說阿彌陀經》比較偏重在第十八願;《無量壽經》和《觀經》,就有一點偏重凈土庄嚴

  再看第十九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這是指一個大乘行者他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而且還付出行動,修諸功德。包括了善業的布施持戒忍辱…也包括了正念止觀修法

  但是這個地方偏重於止觀,特別是觀察極樂世界依正庄嚴相。他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之後,考慮到五濁惡世的問題,所以為菩提道,而發願求生凈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與大眾圍繞,現在其前,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所以他在修觀的時候,是專觀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就是偏重於凈土庄嚴

  本經是偏重在第十九願。當然,我們可以兩種兼修。

  所以蕅益大師提出一個觀念說:持名為正行,以觀想為助行。

  因為修觀想可以提醒自己,培養對極樂世界皈依的心,當佛號提起來的時候,就能夠以這種強烈的堅持,去抗拒你的妄想佛號是要堅持的──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這堅持的動力,來自於你對彌陀皈依

  有些人臨終的時候,沒有辦法堅持念佛,心隨妄轉。這是為什麼?因為平常心理准備功夫不夠,只是念佛,缺少皈依的心,沒有強烈的皈依感。

  本經的所觀境,就是觀想整個極樂世界的依正庄嚴,因此而產生強烈的往生願力,這是我們要清楚的。

  【9】這部經的結構,將分成五段來說明!

  繼續看下面的解釋經題:經題講到觀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安住的問題,第二個是調伏的問題。

  一、本經的十六種觀想,是以何為住?以一念心性為住,莫向外求。

  二、其次,應當如何調伏對娑婆世界的貪愛呢?是以凈土庄嚴為所觀境,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調伏我們對三界的愛取。

  最後看通題經字,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梵語修多羅,叫契經;上契十方諸佛實相之理,下契眾生差別根基,叫做契。

  這部經的經題,有兩個字是重點:第一個是佛,是指說法的人,這個也很重要;不同的說法主,修行份量就完全不同。

  第二個是觀,我們怎麼修觀呢?就是觀佛的境界

  這是整部經的兩個主題。

  看經文大意:*2-10

  貳、經文大意。在進入經文之前,先將這部經的結構,分成五段來說明:

  甲一、逆緣觸動--令生欣厭,這部是在什麼因緣下,觸動佛陀來講這部經。

  甲二、道前基礎凈業三福,這是在修行,修習止觀之前,需要什麼准備工作;好比蓋房子,地基要先蓋好,才能建上面的樓閣。那麼,基礎准備好了之後,應該怎麼修呢。

  甲三、端身靜坐--正修止觀這是講正修。以上都是在講因地。當我們如法依教修學,會有什麼功德呢?有兩個功德

  甲四、觀行轉深--圓發三心。前面說的藉境修心,最後是成就你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以這三種功德。藉助這個相來修止觀,修過之後,放下一切相,你的三心就現前。這三心有什麼利益呢?

  依此三心的淺深而分出九品也就九品往生智者大師是以三心,來判定三輩九品位次

  這是整個經文的結構。首先介紹甲一、逆緣觸動令生欣厭:

  諸法因緣生,佛陀說法也是要仗緣而生,就在這時候,摩竭陀國韋提希夫人兒子阿闍世王,對他母親的忤逆因緣

  韋提希夫人一生都很順暢,因為她是國王夫人,處在榮華富貴當中,突然遇到他的兒子,想要對她忤逆致死,所以讓她產生一種出離的念頭,就說:佛陀啊!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多不善聚,有很多令人苦惱的地方。希望佛陀為我宣說無憂惱處,令我不聞惡聲、不見惡人。由於她希望能往生到一個沒有苦惱的處所,所以引發佛陀宣說本經。

  【10】凡夫整個生命生死流轉因緣

  所謂逆緣觸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看凡夫整個生命的流轉因緣生死流轉。

  為什麼凡夫死了之後,又會在三界投胎呢?諸法因緣生,到底是什麼因緣呢?

  凡夫生死流轉,首先是從五蘊當中的色蘊,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而顯現今生的色,這個色是指一切外在環境,比方說你今生會做誰的子女、會跟誰結婚、誰當你子女答案有一個──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佛法認為事出必有因,他今天跟你有什麼樣的關係,一定有它的根本原因,就是業力。所以對於今生外在環境,我們沒有說話餘地。只要跟結果有關係的,我們都沒有說話餘地

  但是過程中,用什麼心態來面對,這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接下來是受,我們內心的活動,第一個就是受,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生起──感受。如果善業力強,一生當中,快樂時間多,如果是罪業重,一生當中,就經常覺得悶悶不樂,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常常出現苦受,這是因為過去生罪業比較重,善業力薄弱。

  所以受是一種直接的反應,很難改變受,就算修行也沒辦法改變受,因為這是在還債,酬償舊業

  下一個是想,這個就很重要了。受是沒有相狀的,想可以把感受轉成相狀,意思就是:於境取相,然後施設名言。先把這個相狀變現出來,然後在相狀裡面出現很多的想像,施設名言,這個是想蘊。

  再下一個是行蘊,這就嚴重了,也就是一種取著。生命的推動力,以唯識學說就是行蘊,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相續心。所以《大乘起信論》上說,修行是要斷相續心──斷除對娑婆世界相續心、那一份的取著心。

  舉個例子比方說: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錢,這是他過去生慳貪,因此今生招感貧窮果報貧窮本身沒有對錯,果報不論善、惡,只論苦、樂,所以說貧窮是一種痛苦果報,但它不是罪惡。問題是:我們對貧窮起了顛倒心;你因為貧窮而產生苦受,苦受之後你就產生錯誤想像──為什麼我這貧窮、他那麼富貴你就開始去追求;等到你得到了金錢啊,感覺很快樂,這時候你對金錢就會產生美好想像金錢,實在是大功德境界,能讓我產生安樂!

  其實,真正讓你得到快樂的,是你的善業,金錢是一個助緣而已,當你福報享盡的時候,錢再多你也不快樂;外在環境,畢竟只是助緣,真正能讓身心感到快樂,是善業力!但是一般人看不到這個善業力,只看到外表的環境,所以想久成思,就對金錢產生執著

  我們過去,曾經因為擁有金錢、溫情這些東西快樂,我們人生當中,因為很多的感受經驗,而產生很多錯誤想像,最後累積變成對三界一種執取,而行蘊就是執取──一定要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楞嚴經說到妄想有多可怕啊,我們一天打多少妄想?幾十億、幾千億個妄想,這些妄想都會去實踐嗎?未必,是不是?但是當你妄想執著結合一起,這件事你就一定要去做──住,心有所住

  當你的心住在妄想,你對妄想產生執取的時候,這個妄想就會變成行動。

  所以說行蘊也是妄想打久而來的啊!所以在我生命當中,跟了生死最有關係的,就是:你要改變你心中的執取!

  我們過去在三界當中,累積太多生命經驗尤其是對於快樂的感受,我們最容易產生顛倒的執取。因為它讓我們產生快樂的感受,就會誤認這就是我們的依止處了,就產生貪愛的想法,最後產生一種堅固的執取,一定要再得到它!這是什麼情況呢?

  佛陀說:它就像一個小孩子,看到刀上的蜂蜜,去舔這蜂蜜的時候,感覺很甜啊,但是忽略了那鋒利的刀口,會把他舌頭割傷。意思是說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痛苦,任何人都有痛苦;如果讓你生命再來一次,不要說生三惡道,也沒幾個人願意再來一次,是不是?但是為什麼,你來生會再來,為什麼?

  就是因為我們在三界當中,有很多美好快樂回憶,這些回憶我們給它太大力量,由此而產生取著。就好比看到刀上的蜂蜜,卻不知道所要付出的代價有多高,這就執著娑婆世界的顛倒相!

  換句話說,在人生經驗當中,雖然有些快樂的感受,而這些感受,讓我們忽略:為了追求這種三界五欲快樂,所付出的痛苦,以及生死疲勞。

  事實上,眾生生死的大問題,就在這里,就是由錯誤想像,產生錯誤執著,而行蘊是最可怕的,把它儲存成阿賴耶識,最後再變現果報,構成了生死輪迴。所以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呢?受跟想。因為我太重自己的感覺喜歡跟著感覺走。

  在修行當中,必須把你的想像,從感受中跳脫出來;因為感受所帶動的想像,往往是顛倒的。

  【11】六根是我們最大的騙子!

  所以楞嚴經說:六根是我們最大的騙子!你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通通跟佛法講的事實不合!

  六根向外攀緣,正是生死流轉之本!

  應該是用想來學習經典,再去思惟無常、苦、空、無我道理,而厭離娑婆;思惟極樂世界依正庄嚴,而欣求極樂

  所以在整個修行當中,當然就要善用第六意識的想蘊。

  我們現在的想蘊,完全被感受誤導了。如果你修行,只是為了來生安樂那就算了;如果你真的想要走解脫道,臨終要保持正念,那麼六根帶給你的感受,你必須慢慢脫離,不能再說我喜歡什麼,要說我應該怎麼做

  好比我們做定課,修行人訓練心的第一步,就是定課。時間到了,是拜八十八佛的時間,雖然我的心情很不想拜,你會怎麼做呢?跟著感覺走嗎?你只要隨順它一次,下次肯定還會再來。所以,我們不能老是跟著感覺走,袈裟一披,香一點,開始拜──不能拜要它拜!只要堅持拜下去,就會發覺你的感受,剛剛不想拜的感覺消失了,因為它根本就是生滅的,所以在生命當中,你必須不斷地跟你的感受抗拒,你才有可能正念分明

  我要告訴大家:臨命終的時候,你的身心不是處於非常好的狀態──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眷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一切珍寶不復相隨…,這時候你的感受不會很好,所以必須把住在身心世界的想蘊,轉成憶念彌陀

  從修行的角度來說,首先,你的心要能夠不隨妄轉,這個妄就是你的感受,虛妄的感受。應該是利用美好想像,培養一種美好的行蘊,變成一種願力。

  想久成思,想像久了,就變成一種願望──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依報庄嚴;依報里有阿彌陀佛在說法,還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樹上有鳥語華香等等,依這種想像產生一種願力,以願導行,最後以行蘊帶動想像,使令生命產生大逆轉!

  生死凡夫的想,都是從外境來的,叫做心隨妄轉。修行人的想,是以願導行,以願力來引導你的想像當你發覺心中想法,已經漸漸脫離外境的影響,不入色、香、味…這表示你的修行快成功了。

  只要能把正念分明,雖然未斷惑證真,最起碼外境對你的影響,已慢慢淡薄了,你就做得了主!修行是內觀不是向外求。我們凡夫的心,總是向外攀緣,所以總是跟著感覺走;你現在迴光返照,依止心中的願力來做引導,由願力來引導想蘊,把心隨妄轉改成以願導行,是用願望來帶動你的想像而不是用感覺來帶動你的想像關鍵在這個地方

  總而言之:整個修行止觀過程,就是在這件事情──把跟著感覺走的想蘊,轉成跟著願望走,也就是在改變這個想。

  諸位都知道,經上說舍利尊者脾氣大,嗔心比較很重,為什麼呢?因為他曾經做過百世毒蛇。關於這個公案我再跟大家復習一次:舍利尊者在過去生中,曾經做一位商人,做買賣賺了不少錢,當然每個人對於金錢看法不一樣,有些人可能從小就沒有房子住,所以對房子有所執取,會把這些錢用來買房子有些人喜歡買各式各樣的珍寶等等。舍利尊者當時的執著什麼呢?黃金,特別喜歡黃金。幾乎把所有的錢,除了日常生活開銷之外,全部換成黃金黃金多了之後怎麼辦呢,然後把黃金聚集起來,打造成一個寶瓶,藏在地底下。工作累了,再把黃金寶瓶拿出來看一看,所有的疲勞就消失掉,因為對黃金有所執取,所以他那一生,一共累積了七個寶瓶。但是,生命無常的,當他的體力耗損了差不多,他就死了。色身死了,他的心並不死;我們的心是不會死的,是相續的,所以變成一條很大的毒蛇,藏在黃金地方盤繞、守護著。只要有人靠近金寶瓶,它就出來恐嚇他,要不然就殺害他。因為這樣,結果生生世世輪迴,做了五百世毒蛇

  你看一個人的執取,這種業力有多大啊!經過了百世之後,因為這個人有善根,有善根的人自覺、自省、自調的本能,突然發覺,我為什麼要守著這些黃金呢?黃金又不能帶給我快樂,為了這些黃金,我每天守護著,值得嗎?當一個人開始懂得自我反省時,他就有希望了──開始改變想法了,他覺得應該把這些黃金,拿去布施三寶

  有一天,這只毒蛇,就慢慢爬到路邊,找到一位年輕人,對他說:我前生掙了一點錢,換了七個金寶瓶,我現在希望把它拿去供養三寶,你可不可以幫我把我帶到寺廟去?這位年輕人被它感動,於是拿了一個扁擔,左邊放蛇,右邊放黃金,挑到寺廟去。如是如是的跟寺里師父報告。後來這條蛇因為這樣的布施,沒有多久──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當它對黃金的執取消失時,那種招感蛇身的相續力量也就消失了,結果升到忉利天去了。那麼,幫它抬扁擔的人是誰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為什麼舍利尊者,會五百世相續做蛇呢?主要是行蘊的作用。因為他一開始看到黃金,就產生錯誤想法,認為黃金是一種功德、大安樂境界,可以讓他離苦得樂,是生命皈依處。這錯誤想像,想久成思,變成一種願力、一種執取。

  其實,我們對於娑婆世界也是這樣,因為累積了很多快樂經驗,而對娑婆世界產生貪愛,看不到它重大的過失

  所以我們的想,應該要如理思惟──從佛法道理思惟而不是從感受的刺激,這是整個修行解脫經驗

  經中韋提希夫人,正因為有這種痛苦的感受,啟發她出離的想像,然後產生一種念念厭離的相續堅定皈依佛陀才有因緣這部經。

  所以在修行當中,首先就是要觀照想蘊──遠離感受,依止願望

  【12】怎樣修行善業,有三種福德!

  接著看第二個道前基礎佛陀講修觀之前,先講到要怎樣修行善業,有三種福德

  甲二、道前基礎凈業三福

  乙一、人天之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乙二、二乘之福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乙三、大乘之福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修行雖然是觀照想蘊跟行蘊,以正念為主,但都要以善業作基礎。本經雖然是修觀,也必須修三種善業作基礎

  第一個人天之福:

  首先修世間之福。父母對我們有生育、養育之恩,這是福田;其次師長對我們有教育之恩;第三個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殺盜淫妄等十惡業,殺生的業最重,如果你殺害眾生臨終的時候,冤親債主障礙往生,所以特別提出要有慈悲心,不能有殺生的行為。

  第二個、二乘之福:

  第二種福,是同二乘人的出世之福。也就受持三皈,出家二眾要受持具足戒法,不得毀犯威儀這是講到小乘的戒行。

  第三個、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菩提心、廣修六波羅蜜、乃至讀誦大乘經典。勸進行者這一句是利他的行門,是指把這些道理宣揚出去,勸勉別人一起修行

  這是整個止觀基礎就好比是房子基礎,所謂福德資糧的基礎

  【13】圓滿佛陀,身形一定是金黃色!

  第三段,佛陀正式開示修學止觀。本經的十六觀法,真正的修觀是前十三觀,最後的十四、十五、十六這三觀,是講三輩九品往生位次,屬於果地功德

  這十三觀,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

  甲三、端身靜坐─正修止觀。分二:乙一事觀---十三觀 。乙二、理觀---一心三觀

  乙一事觀---十三觀

  十六觀經,是先從日觀觀起;這個日是指落日,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確定我們往生方向極樂世界是在西方,阿彌陀經講到: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所以落日是指西方。

  第二個,幫助我們認識極樂世界光明相。極樂世界的依正庄嚴都有光明佛陀光明是一種金黃色,菩薩就不一定,菩薩光明是各式各樣。但是圓滿佛陀,身形一定是金黃色。這種金黃色,佛陀告訴我們就像落日,不刺眼。如果你去看正午的太陽就會刺眼;落日的陽光,我們的眼睛可以去看,是光明而溫柔的,是那種慈悲光明,所以落日觀是極樂世界整個光明相的基礎

  這個是總相觀。接下來的依報觀有:水觀、地觀、樹觀、池觀、總觀、華座觀。依報的庄嚴,是誰住這里呢?正報的佛菩薩像觀。在十三觀里,只有這一觀是屬於觀像念佛。因為我們未曾看過佛菩薩想像不出來,所以佛陀慈悲教我們先觀佛像──佛菩薩像觀、佛身觀、觀音觀、勢至觀;先觀聖像,有概念之後,再作觀想

  正報觀想成功之後,整個綜合的普往生觀,最後是雜明佛菩薩觀。

  所以它的觀想次第是:先觀想落日,做為極樂世界的總相→然後再極樂世界的依報庄嚴→再觀正報庄嚴→再觀想蓮華的開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想,普往觀。蓮華呢,先作蓮華合起來想、再開想──華開見佛悟無生

  【14】建立我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堅定願力!

  在整個依報、正報,和綜合觀裡面,最重要的是蓮華觀,所有佛菩薩之台座,都是蓮華台,所以通於依報,也通於正報。

  蓮池大師說極樂世界最重要觀想,就是蓮華觀,因為你往生極樂世界第一個去的地方是哪裡呢?

  對了!就是蓮華受生。

  你必須蓮華建立很親密的因緣,你跟它因緣深,它就會在你生命當中出現;你有行,就有要去取,所以整個修觀當中,要特別注意蓮華觀。

  關於這個修觀方法,妙宗鈔智者師說:在修觀的時候,必須適當的跟娑婆世界做對比,使令我們生起厭離之心。雖然本經並沒有描述娑婆世界,但是你要加以對比。也就是你觀想極樂世界之後,還要思維我現在情況怎麼樣。

  如何作對比呢?智者師說:我們在修這十三觀的時候,要有四種對比:

  第一、苦、樂的相對:要經常告訴自己,極樂世界是但受諸樂,無有眾苦;娑婆世間是多諸苦惱;必須把這種不同的情境想像、對比出來。

  第二、貴、賤的對比:極樂世界一切萬物都是黃金、眾寶所成,特別的高貴;娑婆世界都是泥沙、磚塊…完全是污穢的泥土所構成的,是卑賤的。

  第三、垢、凈的對比:這里的垢、凈,主要是指受生,娑婆世界是在污穢的胞胎受生;極樂世界是在清凈微妙香潔的蓮華中受生。

  第四、粗、妙的對比:什麼叫粗呢?意謂:不得自在。在娑婆世界,就算你福報再大,也不自在。好比你想要吃好吃的東西,不是有就行;你的腸胃要好、還要有人在賣、而且你的心情要愉快,才吃得下…必須很多因緣具足了,那種快樂的感受才會出現。很多快樂的感受,不是操之在你,所以娑婆世界福報,是不得自在。總之,必須要很多人配合、你也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快樂才會出現。極樂世界不一樣,極樂世界快樂是大自在,可以令你心想事成。你想東西,不必假藉別人煮,跟別人都沒關係──思食得食,思衣得衣,所受用的東西都是自然現前,真的是一個心想事成的世界,也是一個自在世界!

  所以,我們在修這十三觀時,同時要把四種對比出來:第一個苦樂的對比,第二個貴賤的對比,第三個垢凈的對比,第四個粗妙的對比。這四種對比,能建立我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堅定願力。這是修觀要注意的重點。

  【15】是你自己的心把你帶到地獄去的!

  這是事觀,再看理觀。

  智者大師在《妙宗鈔》,講到理觀時,有提到兩個重點:

  乙二、理觀─一心三觀。分二:丙一、通義。丙二、別義。

  丙一、通義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丙二、別義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

  因緣所生法,就通義來說,是指五蘊身心,但是智者大師認為五蘊太廣,觀察想蘊就可以了。

  什麼是想蘊呢,智者師說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它可以往壞的方向想,當現前一念心性向外攀緣,跟著感覺走的時候,啟動了惑、業、苦生死輪迴;當想蘊隨著心中菩提願走的時候,轉五蘊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他以一念心性為所觀境。

  簡單的說,什麼是因緣所生法呢?智者大師的意思是指一念心性。那麼,現前一念心性,用空、假、中來觀,就能夠轉識成智,這是一般聖道門的通義。但就凈土宗來說,把這一三觀回歸到凈土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習的。

  所以說法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同樣是一心三觀把它落實到凈土宗,它是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這是講到理具。十法界因緣果報圓融體,在那裡呢?就在我們一心當中。

  好比這個人為什麼墮到地獄去?因為他內心地獄力量,他心中有地獄業力,使令他墮到地獄去,是他的心把他帶到地獄去的!

  同樣的道理,這個人為什麼升到天界去?是因為他的心有天上的善業力,所以就上升到天界去了;這個人為什麼到凈土去了?是他的心中有凈土業力,和凈土思想,特別是思想就能往生凈土去。

  因此法圓融體,作我一念心,就是說生命你的心變現出來的!這一很重要你能夠到十方世界,也是你的心把你帶去的;是你的心去了,你的果報才會出現。

  所以十法界因緣果報,存在我們一心中

  我們一念心性有很多地雷,隨時會傷人,也有很多價值不凡寶藏

  《楞嚴經》上說:如果你是向外攀緣,心隨妄轉,就啟動了惑業苦生死之門,所以生死輪迴相續,是我們自己招來的、是我們自己去攀緣外境造成的。如果我們能迴光返照,安住在往生凈土的願力中,不跟著感覺走,這時候就啟動了心中寶藏──法身般若解脫三德。

  所以《楞嚴經》說,我們的心,有兩個門:一個是生死之門,一個是涅槃之門

  【16】把過去帶有感情攀緣心,轉成一種正確不顛倒的智慧!

  我們怎麼知道這個人生死業力重?

  我們可以觀察:同樣念佛人,有些人臨命終時,很容易跨越生死輪迴,然後就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往生凈土去。如果生死業力的人他就是跳脫不出去,他的生死業力太強了!

  什麼叫生死業力強?

  《楞嚴經》上說:攀緣心重生死業力則強!

  所以平常生活中,如果你情緒很容易被外境牽動,快樂痛苦都很強烈,因為你攀緣太重,創造生死業力也就強。如果你遇到不好因緣,雖然有一痛苦,但對事情看得比較開,有點淡泊世事,你的生死業力也就比較淡泊,往生力量強,容易往生

  《楞嚴經》完全依據攀緣心跟安住心,來判斷我們生死業力有無、輕重。如果攀緣心重,容易被外境牽動,你念佛功夫再大都沒有用,還是跳脫不了感受的刺激所產生的妄想力。

  所以,修行人平常就要養成向內安住的習慣,幫助我們住於涅槃寂靜,這樣才有可能達到臨終正念

  所以說:整個生命的流轉跟還滅,是你的心決定的!十法界因緣果報,也是你的心決定的!

  這是講到性具。所謂理具事造,理具是從體上來講,事造是從相上、作用上來講,體、相、用是一不是二。事造: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當我憶佛、念佛時,我的心具足彌陀功德法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

  往生是從心中栽培出來的!

  有些人說:唉呀!極樂世界這樣遠,十萬億佛土!倒不如往生彌勒兜率天。理由呢?因為它在三界之內。正是外行人講外行話!能不能往生距離沒有關係!不用管它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果能一念相應,就算它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你照樣往生;不相應,就算就在你家隔壁,你也去不了。

  講這句話,表示你是心外求法

  事實上,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不構成往生障礙,是你的心准備好了阿彌陀佛自然就現前。

  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你在念佛的時候,不要管它是十萬億佛土,或二十萬億佛土,只管你自己相應了沒有?准備好了沒有?你准備好了阿彌陀佛就給你感應阿彌陀佛隨時可以跟我感應,問題是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

  我們的思想必須要調整為往生思想

  以蕅益大師標準說,一個信、願真實具足的人臨終十念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就是一念相應就夠了;如果你心態沒有準備好,你的想法還是跟著感覺走,對娑婆世界攀緣心還是很重,還想擁有、執取很多東西,信願不具足。蕅益大師說,就算你把佛號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不得生。

  很多人以為念佛就能往生,這種觀念是不對的!重點在你的思想准備如何。信、願是根本,佛號是枝末,為什麼我們要修觀,就是要調整心態,將極樂世界依正庄嚴讓它在心中變現出來;對於娑婆世界的顛倒想法,慢慢就會改變。也就是從苦樂的相對、貴賤的相對、垢凈的相對、粗妙的相對,慢慢地改變自己的思想。其實修行就是要跟自己溝通,我們過去熏習很多錯誤想法,現在用道理跟你內心深處溝通;就是讓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溝通,你必須說服你自己你不一定要說服別人,說服你自己──要真實放下娑婆,要真實的為菩提,要求生凈土,這樣就對了!

  所謂:修止觀觀想念佛,就是進入到你的內心深處,跟你自己溝通;去糾正過去無量劫來,生命經驗所留下錯誤的顛倒想法,這就是我們作觀的目的,也叫做轉識成智──把過去帶有感情攀緣心,轉成一種正確不顛倒的智慧

  【17】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呢?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第3 卷/共20 卷)

  本經的修學宗旨簡單說就是在這個觀字,這是念佛法門中的一種觀想念佛,透過這十六種觀想方法,能夠加強我們對極樂世界堅定信仰和願力,以達到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的效果

  怎麼觀想呢?本經當中有講到兩種觀法:一種是事觀,一種是理觀。

  剛開始是事相的觀察,也就是十六觀中的前十三觀,有三大段的觀察:

  首先,先觀察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它的環境如何呢?本經清楚的講出了四大主題:第一個大地庄嚴,第二個是寶樹庄嚴,第三個是池水庄嚴,第四個是蓮華庄嚴。這四個主題,就是我往生極樂世界所受用的環境

  其次,觀察極樂世界的正報庄嚴,有三個主題:佛陀庄嚴觀世音菩薩庄嚴大勢菩薩庄嚴也就觀想西方三聖的庄嚴

  前面是觀想極樂世界種種的正報、依報庄嚴觀想成功之後,第三個是屬於動態的。也就是說極樂世界跟我有什麼關係呢?如何跟極樂世界產生一種相互作用,這個很重要!這是臨終往生的一種觀法──觀想你生到極樂世界

  的蓮華中,先觀蓮華合起來,再觀蓮華開後,見到虛空中西方三聖放大光明,照耀你的身心,當下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華開見佛悟無生

  簡單的講,我們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是先觀想極樂世界靜態的依報跟正報,然後再觀想自己的身心世界極樂世界動態的相互作用

  這樣的觀想有什麼好處呢?其實,這就是一種凈法熏習!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成就真實功德相,當我們在雜染、不凈心中觀想極樂凈土殊勝庄嚴,以及西方三聖的庄嚴自然生起一種清凈效果

  這當中有兩大效果

  第一個、凈除業障:能夠把我們過去生所造作的,那些殺、盜、淫、妄生死罪業,慢慢的消滅掉

  第二個、生於佛前:這是約臨命終來說,即能感應阿彌陀佛現前,接引往生西方。

  這就是本經所說的事相觀察。

  【18】借那些庄嚴相,來啟發我們往生的願力!

  智者大師在《觀經疏》,還提出了理觀,就是每一觀都必須配合理性的觀察。關於理觀,智者大師作了一首偈頌,整個十三觀,你一定要把這首偈頌,熟記在心,所謂的: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在這一首偈頌當中,有提到兩個重點:

  第一個,是引導修行雲何應住。我們要永遠記住修行人的安住處只有一個,那就是向內安住。極樂世界功德在哪裡?就在我們一念心性當中,它是自性裡頭本來就具足的。所以我們在修觀時,一定要向內安住,不能被外境干擾,而產生任何的攀緣這是修觀的第一個觀念

  也就是在修觀之前,要懂得安住在──清凈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念心性。先求安住,再求調伏。如果你的腳跟沒有站穩,那就沒有任何功德可言。所以安住的時候,是法界圓融體,而整個法界功德在哪裡呢?作我一念心,就在我的心中。這就是攝用歸體。

  第二個、依體起用,藉相修心。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當我們憶念極樂世界的依、正庄嚴時,就已經進入彌陀功德法界了!這是從一念心性起觀,所以說是藉相修心。

  換言之:在修觀的過程當中,重點不在極樂世界觀得多清楚,而是從觀想中,你得到什麼樣的啟示?你的內心是不是產生一種嚮往、一種往生凈土的願力。這種心態很重要。這個觀想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改變我們的心態,透過這個觀想,凈法熏習──把我們貪戀娑婆心態,改成往生凈土心態

  如果:你只是把阿彌陀佛觀想得很清楚,信心、願力不足,這叫禪定,跟往生沒有關係!所以在修觀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借相觀心,重點不在那些相,而是借那些庄嚴相,來啟發我們往生的願力,這是我們修觀的人一定要清楚的。

  總之,這里的理觀重點:第一個向內安住,第二個藉相觀心,這兩個道理我們在修十六種觀想時,一定要謹記在心,必須跟事觀配合。透過如理如法的事觀、理觀雙行,我們的心態就會改變。

  【19】發起真正求往生的心──為菩提道求生凈土!

  怎麼改變呢?開始圓發三心這是往生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本經當中,講到往生的心,是以三心代表

  甲四、觀行轉深─圓發三心

  一:至誠心 願作佛心

  二:深心 求往生

  三:迴向發願心 度眾生

  為什麼我們臨命終的時候,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呢?必鬚髮三種心:

  第一個至誠心:智者大師解釋說,至誠是指真實而不虛妄的心。所謂真實的心,智者師說,就是正念真如也就是仰信我們這一心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一念心性本來清凈沒有任何相狀,快樂的相狀、痛苦的相狀…都是虛妄不實的。當我們這一心性,安住在真如,不起任何的顛倒妄想,用這種心來拜佛念佛,這個叫做至誠心。至誠心其實就是一種智慧的心。臨命終時,你能真實的安住真如,不隨順攀緣心而轉,就叫至誠心。

  第二個:深心:何謂深心?智者師說佛果深廣,發願祈求成就。意思是說:十方諸佛有無量的功德庄嚴,希望我也能一一成就。深心,就是一種好樂修學功德之心。前面的至誠是一種智慧之心這是一種福德之心

  第三個、迴向發願心:這是一種大悲心。真實迴向發願,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都能求生凈土。從這里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臨命終時,必須以智慧心、福德心跟大悲心,三心結合,來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所以曇鸞大師解釋這三心把它匯歸成兩種

  一種是願作佛心這是偏重於智慧福德,一種上求佛道的心。

  第二個是願度眾生心是大悲心。

  依止這兩種心,而發起真正求往生的心──為菩提道求生凈土

  本經很強調一個觀念,就是說你能不能往生,跟念佛多少,沒有直接關係關鍵是在能念的心──你念佛心態很重要!如果你用貪戀娑婆心來念佛,這個佛號就變成人天福報,所謂諸法無性,境隨心轉。你的心才是主導者!所以在整個修觀過程當中,就是不斷地調整我們的心態

  【20】修學凈土的人心中的願力很重要!

  接著看下一科:甲五、臨終正念--成就九品

  透過三心的修學,我們可以將往生凈土的人,分成九品;九品當中,又分成上輩、中輩、下輩三類。這地方,善導大師上輩三品,判為是遇大凡夫──這種人具足三心。所謂三心就是菩提心具足三心菩提心,而且廣修菩薩的一切善行。換句話說:不但三心具足,而且福德資糧也具足這是屬於上輩往生的。這里是指凡夫,沒有說是聖人,所以三輩九品全部都是凡夫

  其次,中輩的三品,是遇小凡夫──是說這個人的三心具足,缺乏大悲度化眾生的心,但是臨終之前,遇到善知識的開導,回小向大,因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