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講述
佛遺教經講記(01)………… 第 001 頁
佛遺教經講記(02)………… 第 010 頁
佛遺教經講記(03)………… 第 018 頁
佛遺教經講記(04)………… 第 026 頁
佛遺教經講記(05)………… 第 035 頁
佛遺教經講記(06)………… 第 043 頁
佛遺教經講記(07)………… 第 051 頁
佛遺教經講記(08)………… 第 061 頁
佛遺教經講記(09)………… 第 069 頁
佛遺教經講記(10)………… 第 077 頁
佛遺教經講記(11)………… 第 086 頁
佛遺教經講記(12)………… 第 094 頁
佛遺教經講記(一)
凈界法師主講
我們從今天開始有六個講次,跟大家共同學習《佛遺教經》。在正式講這部經之前,我想先簡單的說明本經的特色。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在學佛的過程,剛開始是皈依三寶,也就是說我們仰仗一份清凈的信心,相信三寶是無所不在的,也相信三寶能救拔我們,所以剛開始我們是皈依三寶。第二個是修學佛法,我們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根基的法門來修學。整個修學佛法的過程,基本上是為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雖然我們在學佛過程當中,我們希望能離苦得樂,但是我們冷靜的去回顧我們過去的生命,我們感覺到我們的生命當中痛苦時間多,安樂時間少,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還是安住在苦多樂少當中。這就表示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沒有真正的找到離苦得樂的根源,也就是說,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只是在一種表相的儀軌上的修學,沒有真正的理解什麼是離苦得樂的因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痛苦不能消失,安樂不能生起的主要理由。
第一個:業力。當我們依止貪瞋痴煩惱所發動的罪業,這樣的罪業會召感痛苦的果報;那我們依止這種清凈的慈悲心,所發動的這種身口意的善業,就會在生命當中召感安樂的果報。所以我們要離苦得樂的第一個條件,就必須要透過持戒修福,使令我們的色身離苦得樂,所以我們要離苦得樂第一個呢要注意我們身口意的造作,也就是我們的業力。
第二個因素:愛取煩惱。我們這一念心跟這些痛苦果報或安樂果報接觸時候,我們會產生一種盲目顛倒的執取,由於這種執取就產生一種內心的痛苦。不管這個果報是快樂的或者是痛苦的,只要我們產生了愛取,這個果報就會帶給我們內心種種的憂懼跟種種的苦惱。所以在修學佛法過程當中,我們要應該透過持戒修福使色身離苦得樂,進一步的修學止觀,使令我們內心離苦得樂。也就是說,我們如何能夠正確的修學戒定慧,來消滅痛苦,成就安樂,這是整個佛法修學的重點。
第一個本經有普遍性:一般的經典在解釋戒定慧,有的是偏重在持戒,偏重在持戒來斷惡修善,有的是偏重修習止觀,來調伏心中的愛取煩惱。那麼《佛遺教經》的特色,它能夠普遍的把「持戒」跟修「止觀」都能夠正確的表達出來,所以本經呢,它在所有經典當中的第一個特色,它具足一種普遍性。
第二個特色就是它具足了簡要性:因為本經是所謂的佛遺教經,佛陀在生平的時候講了很多持戒跟修止觀的方法,那麼在臨命終的時候呢,這個時候的時間是非常的緊迫,馬上就要入涅槃,馬上就要離開人世間,所以在這麼一個非常緊迫的情況之下,佛陀一定會把戒定慧的一些修學重點,作一個簡單扼要的回顧。所以本經在修學戒定慧的時候,它具足一種簡要性,使我們能在最短時間,掌控整個戒定慧修學的一個重要的關鍵點,這就是本經在修習戒定慧的內涵當中的一個普遍性與簡要性。以上是說明本經的特色。這以下我們請看講議:
佛遺教經講表:將釋此經大分為三:我們這次有三大科來解釋本經。
第一科是解釋經題,我們首先解釋本經的經題;第二科是經文大意、經文大意當中我們就引用蓮池大師跟天親菩薩的對《佛遺教經》的註解,他有一個經文大意的開示,我們就根據這兩個古德的開示來了解經文大意;第三科是隨文釋意,正式的隨順經文來解釋它的義理。我們先看
第一科、解釋經題:
本經的經題有二:
第二個是:《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
先說明《佛遺教經》,經題中的「佛「」是說法者,「遺教」是所說的法,人法雙舉,故名《佛遺教經》。所以本經是人與法的和合。其中「佛遺教」是別題,「經」是通題。先解釋別題中的「佛」,佛陀翻成中文為「覺」,他依止清凈智慧,覺悟真理。覺悟的相對名詞是無明,凡夫心安住在無明大夢中,一天過一天,一生過一生,如是生活在無明大夢中。為何把無明譬喻為夢呢?因無明的體性是「執妄為真」,有如做夢時,在夢境中對所見的人事因緣,都以為真實。凡夫心跟因緣所生法接觸時產生執取,這跟做夢時執妄為真是相同的。佛陀透過所覺悟的真理,能消滅心中的無明。在蕅益大師對本經的註解中,他根據《大乘起信論》,說明「覺」有「本覺」、「始覺」、「究竟覺」三種。覺悟就是智慧的觀照,以下根據《大乘起信論》的重點,簡要說明其內容:
第一本覺:本覺是心中本來具足的智慧,我們心中雖起種種的顛倒妄想,但在打妄想的明了心性中,具足了覺照的智能,只是它沒有表現出來而已。這種本來具有的智慧,不是假借佛法的熏習而生起,而是本來就有,法爾如是。本來就有的,叫作本覺。
第二始覺:始覺是依佛法的熏習而生起的觀照智慧。根據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所說,始覺的智慧有三種差別:
一、凡夫覺:凡夫的觀照智慧是覺悟業果的道理,他觀察生命有如一無窮盡的水流,有過去、現在、未來的生命,影響生命水流的因素是身、口、意所造作的業力,由於過去的業力而創造今生的生命,再依止今生的生命而創造另一業力,這業力又召感來生的生命,如是造成業果的相續。從這業果的觀察,我們內心安住善業,對治惡業,這樣的智慧成就了人天果報,這是凡夫覺。譬如我們有時身體會出現病痛,或是人事因緣有障礙,這時我們自我反省,如果在病痛與障礙中,內心產生沮喪跟痛苦,這表示我們心中已喪失觀照力,墮落現前境界而產生執取。反之,如果面對病痛跟人事障礙時,內心生起業果的觀照,知道這件事的出現是有它過去的業力,則這樣的逆境,不但不會造成心情的沮喪,反而給我們警惕,鼓勵自己精進斷惡修善。所以一個境界的現前,也就考驗我們的觀照力是否能如實的生起,若失去觀照力,內心起顛倒,對現前境界產生執取,可能就會造罪業了。過去的罪業創造一個果報,在現前果報中起顛倒,又造罪業,如是落於可怕的惡性循環,這就是所謂的「惑、業、苦」,起惑、造業、受苦,在受苦中,又起另一「惑、業、苦」,我們就無法從這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所以在內心的黑暗中,培養的第一道光明,是要觀察「因果絲毫不爽」,也就是說,只要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境界,這一定跟自己的業力有關,若無業力而召感果報,這是違背佛法的真理,我們絕不相信。所以剛開始觀察自己
的生命,善業決定召感安樂果報,罪業決定召感痛苦果報,我們對於這樣的真理,深信不疑,這是培養智慧的第一個層次―凡夫覺。
二、二乘覺:前面業果決定的觀察,是觀察因果的表面現象,我們應進一步觀察因果的循環,不論是安樂或痛苦的果報,它都是無常無我,剎那剎那的生滅,在生滅中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存在,它只是因緣所生,不斷流動的影像而已。這種二乘的覺悟,是透過「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道理,觀察生命的相貌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察覺到業果的本質是畢竟空寂,這時我們對於任何因果的流動就能安住於空性,以空性為住,而對治有相果報的執取。如是對生命的觀察更深入透徹,內心的安樂也更加堅固而不可
破壞。
三、菩薩覺:菩薩觀察因緣法,無論是表相因果的流動,或是因果的空性本質,亦即諸法的本性,這些有相的現象與無相的本性,都是一念的心性所變現,如是我們就找到一切因緣的根源,原來是一心所變現。這時我們觀察到,若要改造生命就必須改造心念,因為整個因緣就在剎那剎那的起心動念中,不斷的變現,所以改造心念非常重要。在改造心念中,《大乘起信論》說,觀察這念心有二個相貌:
第一真如心:這是跟我空、法空相應的真如門,它是一切安樂的根本。
第二生滅心:這是跟我、法二執相應的生滅門,它是一切的根源。若要離苦得樂,講到究竟處,就不完全只是斷惡修善;更重要的,要使心念「棄生滅,守真常」,消滅有所得的攀緣心,安住於無所得的清凈本性,這才是真實究竟的離苦得樂。
前幾天台中有位居士打電話給我,我聽他講話的口氣,覺得他是一位很用功的修行者,他說開始修習佛法後,經常自我反省。身為一位居士,他所接觸的環境錯綜復雜,所以有時覺得自己還是經常有貪欲煩惱、瞋恚煩惱、忌妒心、高慢心。他說以前還未學佛時,不知道會起這些煩惱,自己活在無明大夢中,現在眼睛打開了,啟動觀照力以後,發覺內心有這麼多的煩惱,他感到非常沮喪,有時非常厭惡自己,他問我該怎麼辦?他能觀察到有相的善惡因果,這已經很難得,但他還可以提升觀照力。雖然自己厭惡貪欲煩惱、瞋恚煩惱,但這些煩惱並不代表自己,厭惡煩惱並不表示要討厭自己,什麼才是自己呢?每一眾生的本來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凈。」這才是自己的本性,而所有的煩惱跟罪業,都是後來熏習而有,這都是外來的東西,它不能代表自己,所以我們應該厭惡煩惱,並且要肯定自己。什麼才是自己呢?簡單的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這才代表自己。所以菩薩從觀察整個真如與生滅的因緣,覺悟自己的本來面目是「真如」,其他生滅變化流轉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都是一時的顛倒熏習而有,所以也可以假借佛法的熏習,把它消滅。以上是在學佛過程中重要的覺悟-始覺。
第三、究竟覺:當所栽培的始覺智慧與本覺智慧,合和為一,始本不二,始本一如,這是究竟覺。覺悟是指內心的觀照,這在佛法中非常重要。佛法的修學有內的觀照及外在的行動兩種,觀照有法的角度來說,假如內心觀照真理的智慧消失,即使斷惡修善,也只能成就人天有漏的福報,不能成就解脫的。古德說:「剎那失照,猶如死屍。」一位修行人,無論拜佛或持戒,譬如修持戒,如果沒有跟四念處的觀照相應,內心只在戒相上造作,就不能產生解脫功德,所以「剎那失照,猶如死屍。」在禪宗的傳承,每天在靜坐反省自己時說:「主人翁,你要醒一醒啊!」也就是說,經常要提醒自己,不要被眼前境界所轉,心不隨境轉,要求自己跟境界接觸時,啟動觀照智慧,安住於真理,不要著於外在的境界,如是漸漸能趨向佛道。
以下解釋經題《佛遺教經》的「遺教」。佛陀在本經宣說「遺教」,「遺」的「顧命」,也就是世間人所謂的「遺囑」。「顧命」的顧是回首,佛陀一生中宣說了很多戒定慧法門,在臨命終時把他做了重點式的回顧,稱為「顧命」。「遺囑」是佛陀在臨命終時,對於還未修成阿羅漢的弟子們,把戒定慧的重點做最後的告誡。所以身為佛弟子,依之而修行才是真正的法子,假如違背佛陀的遺教,則是大逆不孝。身為佛弟子,我們孝順佛陀主要是依法而行,所謂「孝順」,百孝不如一順,真正的孝是順從佛法修學,這才是真實孝順佛陀。最後經題之「經」,古德的解釋有二:
(一)法:法是軌則,佛陀說法時,經常宣說:雜染法有雜染法生起的規則,清凈法有清凈法生起的規則。
(二)常:佛陀所宣說的染凈規則,不隨時空而改變,過去如是,現在如是,未來亦復如是。
這部經是佛陀的遺教,佛在世時,弟子們依止佛陀而修行,以佛為師經常親近佛陀,請佛陀開示,佛為師。一位內心顛倒的眾生,佛陀以他的智慧,觀察眾生的根基,知道眾生煩惱的厚薄,善根的淺深,為眾生破除種種障礙,所以佛在世時,弟子們若有問題,請佛陀開示即能解決。但現在佛陀即將滅度,這時弟子們有兩種心情,若是四果以上的阿羅漢聖人,他內心已有清凈光明的戒定慧,他安住在無漏的戒定慧中,對佛陀的滅度只是感到很遺憾,如果佛陀能住世久一點,則會更好。所以四果以上聖人對佛陀滅度的悲傷,比較輕微,他只是感到遺憾,因他內心中已經有一個「家」,他有戒定慧的法寶來攝受他的心。但四果以下的聖人及凡夫就不同,他們大事未辦,而且內心的「家」尚未生起,有的還未完成,這時佛陀即將滅度,他們頓失依護,所以內心非常驚怖,尤其生死凡夫更感驚恐。佛陀在離開眾生之前安慰弟子們說:「我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法為師。」雖然佛陀已滅度,但弟子們能遵循佛陀教法,「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住而不滅也。」也就是說,佛陀雖已滅度,但如果對佛陀日常生活中的開示,能精進修學,就像佛陀在世時一樣,大家也可以得到離苦得樂的功德。所以後面的流通分中說:「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法為師。」以佛陀的戒定慧法門修學,也就代表佛陀法身常住而不滅。
二、《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
本經的第二個翻譯是《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垂」是將入未入之時,佛陀在臨命終時,將入涅槃而未入涅槃的時候,稱為「垂」。「涅槃」是「離過絕非,不生不滅之義。」涅槃是相對「生死」而說,它有二層意義:
第一是離過絕非:涅槃本身沒有煩惱跟罪業,它是大安樂的境界,跟凡夫的生死煩惱不同。佛陀內心昨天的安樂,跟今天、明天沒有任何變化,不生不滅,不增也不減。涅槃的安樂境界是不生不滅,它不像凡夫的安樂是不斷的剎那剎那流動改變的,若安樂是完全相同的,沒有任何變化,不生也不滅,不垢也不凈,立為涅槃。涅槃的內涵包括了「離過絕非」及「不生不滅」,這種境界安住這裡的涅槃是約小乘的「無餘依涅槃」而論。
「略說」是「對平日廣說,此為要略。」平常佛陀說法時,時間很充裕,所以很廣泛的宣說戒定慧法門,但這時佛陀臨滅度間緊迫,所以佛陀只能選擇戒定慧中比較扼要的,加以說明,這是略說的第一層意義。此外,「又對大機所見《大般涅槃經》,此為簡略故也。」前面是約量的廣略,這裡是約內涵的淺深來說。大乘根基的人,他所聽聞佛陀的教誡是四十卷的《大般涅槃經》,這是比較深入的一部經,小乘根基的人聽到的是本經的《佛遺教經》。蕅益大師在解釋經題時說,本經從當體上來說是聲聞法,但旁通大乘。聲聞法對菩薩來說是共學的,聲聞法主要是對治三界的見思煩惱,所以對凡夫是比較實際一點,因我們現在經常所起的煩惱都是三界的見思煩惱,所以如果能善加利用聲聞法,對我們現前的環境來說特別扼要。
這裡對涅槃與生死作一簡單的說明:我們這一期生命的死亡,從凡夫來說,生死的依止處是無明,亦即我愛執,這是以自我為中心,所生起的生滅心識,亦稱為阿賴耶識。凡夫的死亡,因他內心中有自我意識,所以他積集很多的煩惱與罪業。在一期生命結束後,他必定召感三界的有漏果報,所以凡夫的生死是不能作主的,「引滿能招業力牽」,是由業力所引導。我們一次又一次在生命中起同樣的煩惱,造同樣的錯誤,受同樣老病死的痛苦,不斷的重復我們生命的歷史,這就是所謂的生死。佛陀在生死中,他的心安住於涅槃,涅槃的依止處是跟我空、法空相應的清凈法身,也就是說,佛陀那念清凈明了的心性是沒有煩惱跟業力的,所以說是離過罪非。若沒有煩惱跟業力,他為何來到人世間呢?他是依止大悲心,所謂的「從本垂跡」,從清凈的法身中,依止大悲心,來到人世間陪我們流轉,為眾生宣說佛法。當死亡來臨時,佛陀「攝跡歸本」,又回到清凈法身,所以在整個過程中,他是清楚分明,完全能自在作主,這跟凡夫是不同的。以上是解釋經題,這有《佛遺教經》與《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兩種的經題。
一、總標
夫化制互陳戒定齊舉,莫大乎遺教經焉;推征解釋開誘行業,莫深於馬鳴(天親)論矣!然則論主發揮遺教,亦猶龍樹啟明大品歟。彼則融有而即空,此乃扶律以詮定。是故中夜三唱,圓戒珠以嚴身;上士七科,滋法乳而延命。既而寡尤寡悔,二乘由是而功成;即事即心,三賢於斯而果滿。非夫至聖最後垂範者,則安能至於茲乎!
然則論主發揮遺教,亦猶龍樹啟明大品歟。彼則融有而即空;此乃扶律以銓定。非夫至聖最後垂範者,則安能至於茲乎!夫是故既而化制互陳戒定齊舉,莫大乎遺教經焉;
推征解釋開誘行業,莫深於馬鳴論矣!中夜三唱,圓戒珠以嚴身;上士七科,滋法乳而延命。寡尤寡悔,二乘由是而功成;即事即心,三賢於斯而果滿。
這段總標是蕅益大師在《佛遺教經論疏節要》中,註解《佛遺教經》前的一段開示,以說明本經特色。在佛陀一生所說的教法中,講到化教與制教,「制教」詮釋戒律之學,以攝受我們身口二業,對治身口的罪業;「化教」則詮釋定慧之學,調伏我們意業的愛取顛倒。在佛陀一代的教法中,對制教的戒學及化教的定慧之學,都能敘述其事相,張舉其義理的,可說沒有超過《佛遺教經》的了。也就是說,一般的經典都有所偏重,或偏重戒律,或偏重止觀,只有本經是戒定慧三學都完全開展敘述。
在《遺教經》的諸多註解中,若講到義理的解釋,乃至於修行方面的開導,則沒有超過天親菩薩《佛遺教經論》的周詳了。《佛遺教經論》的作者,古代有二種說法,有說是馬鳴菩薩所作,有說是天親菩薩所作,但現代人偏重認為是天親菩薩所作,但這二種說法都是存在的。在入正文解釋時,無論是科判或義理的發揮,都是根據蕅益大師的《佛遺教經解》,而蕅益大師的註解,事實上多分參考天親菩薩的註解,很多地方是類似的,只是蕅益大師將它簡化扼要。這裡蓮池大師讚歎天親菩薩的《佛遺教經論》,認為它能了解佛陀的真實義,把《佛遺教經》的義理完全開顯出來。天親菩薩對《佛遺教經》註解的地位,有如龍樹菩薩之解釋《大品般若經》,《大品般若經》在歷代的註解中,以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最為權威。天親菩薩的《佛遺教經論》亦復如是,它也能把佛陀《遺教經》的真實內涵完全表達出來。以上是這二部論的相同處。
「彼則融有而即空,此乃扶律以詮定。」這二部論的不同處,《大智度論》是融會有相的因緣法,入無相的空性,也就是說,《大智度論》所講的因緣所生法,不論是生死的雜染緣起,或清凈涅槃的還滅緣起,都是假借因緣所生,其體性是畢竟空。所以《心經》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在空性的觀察中,不但凡夫的有漏法是畢竟空,乃至「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聖人所覺悟的四聖諦真理也是畢竟空,都是假借因緣才出現。所以《般若經》的重點偏重在發明無相空性,本經則不同,「此乃扶律以詮定」,本經一方面重視戒律的修持,一方面更強調止觀的修學。所以在修學的方法上,有的經典是屬於破壞性的,如「般若經」專門破執,你講一個東西,它就來破,破到最後就無有少法可得;有的經典則是建設性的,它要你這件事要做,那件事也要做,這是屬於有相行。本經屬於建設性的經典,建立我們的戒定慧之學。「是故中夜三唱,圓戒珠以嚴身;上士七科,滋法乳而延命。」所以佛陀臨終時的三唱,使我們能戒身具足,經過天親菩薩七科的說明,使佛法能永遠相續存於我們的心中,因佛陀有時講得很簡略,須假借天親菩薩七科的說明,才能把佛陀的法義轉入眾生心中,使法身相續不斷。
最後總結:「既而寡尤寡悔,二乘由是而功成;即事即心,三賢於斯而果滿。」從滅惡角度來說,修學本經能減少身口的過失,「尤」是指口業的過失,「悔」是指身業的過失,所以修習本經能減少身口的過失,而奠定止觀的基礎。在生善方面,若能把持戒的事相,會歸到止觀的修行,則能成就三乘的聖果。這樣的經典,如果不是佛陀在臨命終時,徹底悲心的告誡,怎能發揮如此殊勝的功德呢?我們讀本經時,會有一種深刻的感受,我們過去雖也學過戒律與止觀,但本經的不同處,在於它特別扼要,譬如持戒,佛陀在本經告訴我們有幾個重點要先成就;在滅惡方面,惡法雖有很多,但哪些惡法絕不能觸犯,若觸犯馬上會障道;在生善方面,善法雖也眾多,佛陀告訴我們哪些功德一定要先成就,否則將一事無成。所以佛陀在臨命終時,對滅惡生善的內涵已沒有太多時間廣說,只能抓住重點宣說,諸位在讀本經時,你將能體會佛陀的徹底悲心他把重要處都標列出來。
佛遺教經講記(二)
凈界法師主講
二、別明
前面的總標是引用蓮池大師的開示,以下根據天親菩薩的《佛遺教經論》,說明本經的大意。天親菩薩在造論之前也造了一些偈頌,以下是其後半段的偈頌:「為彼諸菩薩,令知方便道。以知彼道故,佛法得久住。滅除凡聖過,成就自他利。」佛陀為什麼宣說這部經呢?天親菩薩說,佛是為大乘菩薩而說。本經的當體雖然是聲聞法,它所對治的是三界的見思煩惱,但身為大乘菩薩要共聲聞修學本經,因大乘的凡夫位菩薩,他心中也有這種見思的過失。本經使我們在對治見思煩惱時,能正確的了知方便道,這方便道是指戒定慧法門,也就是說,若要契入涅槃,須假借戒定慧作為方便。雖然戒定慧本身不是涅槃,它是一種有為的造作,仍是生滅之法,但假借戒定慧的生滅法,能使我們趨向不生不滅的涅槃,所以戒定慧是趨向涅槃的方便。我們若能如實了知戒定慧的方便道,則有兩種的功德:
(一)滅除凡聖過:這是成就自利的功德。凡夫跟聖人在修習戒定慧時,凡夫有增益的過失,他會產生有相的執取,因這我相的執取,使戒定慧的功德無法完全開顯出來。所以凡夫在持戒修止觀時,他在心中產生我相的執取,這我相本來是不存在的,是因凡夫執取而有,故稱為增益的過失。小乘的聖人在修習戒定慧時,產生對空性的執取,他內心安住在少事、少業、少希望住,這樣就產生方便道,調伏粗重煩惱勸修出世法要勸修方便(無求、知足、遠離、不疲倦、不忘念)勸修正行(禪定、智慧)勸修結行(不戲論)調伏五根,調伏意根(對治煩惱)遮止邪業(對治邪業)收攝五根(對治止苦)生減損的過失,本來戒定慧是為成就自利利他,但二乘的聖人因內心安住在少事、少業、少希望住,所以是一種減損的過失。若能如法的修學《佛遺教經》,則能免除凡夫的增益之過,跟聖人的減損之過。本經告訴我們,何種戒定慧的修學才合乎中道,不增也不減,如是才能完全開顯戒定慧滅惡生善的功德。
(二)佛法得久住:這是成就利他功德。佛法不共外道處,在於它的解脫道,而佛法之有解脫的功德,來自於對生命正確的觀照,亦即所謂的正見。如果佛弟子沒有戒定慧的正見,只是在表相上修學,這種表相的修學沒有觀照力的引導,只是人天的善法,則佛法跟一貫道、基督教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是說,一貫道、基督教的教法,能使生死凡夫暫時的生天,如果佛法的修學也只是使人生天而已,則佛法的尊貴處就消失了,因為它沒有比外道更加殊勝。所以佛法的可貴處在於它的修學中,都有對生命如實觀照的正見,這是佛法之所以成就解脫的主要因素。本經使我們能正確生起修習戒定慧的正見,如是佛法的功德才能代代相傳,利益後世眾生,所以本經能使解脫道的功德久住。總之,因為知道戒定慧的方便道,成就自利與利他功德,所以佛陀在臨命終時必須加以宣說。
什麼是方便道呢?這裡根據蕅益大師的科判,畫成講表來作說明。本經的修學主要有二:
第一調伏粗重煩惱:這是以持戒為根本,調伏我們的粗重煩惱。這裡偏重在斷惡,這是依止六根來斷惡,分成二部分:
(一)調伏五根:先調伏眼耳鼻舌身前五根,蕅益大師對調伏五根又分成二段:
(1)遮止邪業(對治邪業):有些事業在造作後會在內心中產生負面功能,對戒定慧的修學有破壞性,這稱為邪業。這些邪惡事業障礙修學聖道,故要遮止避免造作。
(2)收攝五根(對治止苦):很多的煩惱都是起源於放縱五根感官的感受,故要收攝五根。
(二)調伏意根:調伏粗重煩惱的第二部分是要調伏意根,這比較重要,因為「心為業主」,對這念心的攀緣煩惱要加以收攝。以上在持戒方面是偏重都攝六根,調伏粗重煩惱。
二、勸修出世法要:這是止觀雙運。出世法要在本經中有三個階段:
第一勸修方便:在正修止觀之前,須具足以下五種前方便,否則就不能生起止觀。
(1)無求:無求即是少欲。既然想要成就出世的功德,對於平常生活資具的慾望要淡薄些,盡量能少欲。
(3)遠離:遠離不必要的人事攀緣,若人事因緣太復雜會妨礙止觀的修學。
(5)不忘念:在佛堂做完功課出來後,對於在功課中所栽培止觀的正念,保持不失,經常憶念在止觀中所栽培的觀照力。
第二勸修正行:本經能使佛法久住,滅除凡聖的過失,主要是靠禪定跟智慧,這是正行,經文中會說明如何修習禪定跟智慧。
第三勸修結行:當禪定跟智慧的功德生起後,如何能保任不失,這要不戲論,這裡的不戲論是指不顛倒,使止觀能保任不失。以上是整個經文的修學大綱。蕅益大師說本經當體是聲聞法,但又旁通大乘。一般的持戒只是遮止邪業,對於不能做的事加以遮止,但它並沒有要求我們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要依止止觀,不是靠持戒。但本經在持戒時,止觀就現前,也就是說,戒引生止觀,止觀又回過來幫助持戒,所以這裡的止觀是相輔相成,這種觀念只有在大乘的教法中,才有這樣的傳承。所以本經所對治的雖是見思煩惱,當體是聲聞法,但在實際操作時,卻有非常濃厚的大乘精神,因本經在持戒時,它有用止觀來都攝六根,在持戒時都有止觀的觀照力現前,這是本經旁通大乘的理由。
第一科、隨文釋義
○ 入文分三。甲一、序分;甲二、正宗分;甲三、流通分。
甲一、序分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釋義 蕅益大師的註解中說,這段序分主要是讚歎說法者的功德。這分為二,第一段說明生平的功德,第二段說明臨終的功德,以下先說明生平的功德。生平功德又分為自利功德跟他利功德,「釋迦牟尼佛」這句話是說明說法者所成就的自受用功德。依南傳佛教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大約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也就是中國的周昭王時代,出生於印度的迦毗羅衛國,父親是凈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於藍毗尼花園的無憂大樹下,在散步時生下釋迦太子。太子出生後,凈飯王請外道長者阿斯陀仙人為太子看相,仙人見太子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就說:「太子如果是在家,以他的福德力能統領四天下,成就轉輪聖王;如果出家,則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父親凈飯王因為個人的私情,希望太子在家繼承王位,統領四天下,成就釋迦族的霸業。所以太子年輕時,父親就為他建造了春夏秋冬四種宮殿,供太子享用,目的是希望假借世間的五欲,打消太子出家的念頭。五欲的快樂夾雜煩惱跟罪業的過失,這種快樂使人「常者生厭」,所以太子在十九歲時對這五欲的快樂產生厭倦,於是帶著隨從到宮外觀看人群,他在人群中見到三種人,對他產生很大的刺激:第一是老人,原來總有一天人會衰老,頭發變白,皮膚起皺紋,身體虛弱。第二,他見到人會生病,疾病造成身體種種的痛苦,當病痛出現時,即使受用種種快樂也沒有意義。第三,也是最可怕的,他見到人最後會死亡,死亡來臨時,所有的安樂全部消滅。這時太子見到人必定經過老病死三個階段,他內心產生驚怖,感到世間的快樂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無常敗壞,所以太子就在十九歲時,放棄王位,出家修道。太子出家修學,有三個階段值得加以說明:
(一)五年的參學:當時印度是宗教哲學思想非常昌盛的國家,他當初參訪的外道主要是冥想外道,這是使人內心保持無想,以無想為解脫的根源。太子跟隨冥想外道修習無想,成就了種種的禪定。後來他自己覺悟,若只是讓內心保持無分別住的無想,這種境界只是「如石壓草」,不能真實消滅老病死痛苦的根源,這種禪定不是解脫之道。
(二)苦行林的修學:第二階段他走入苦行林,開始修學六年的苦行,他想假借身體的苦行,以消滅煩惱與罪業。在六年的苦行中,每天日食一麻一麥,經過六年的苦行修學後,太子如是思惟:眾生在五欲中有過多的享受,這是障礙聖道,但過度的苦行,身體虛弱以致不能專注,這樣子也障礙聖道,只有中庸才是隨順聖道。所以參學五年的禪定,乃至六年的苦行後,他知道禪定跟苦行都不是解脫的因緣。於是他離開了苦行林,接受牧牛女供養由牛奶與粥煮成的乳粥,太子吃下乳粥後,精神飽滿,進入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階段,走入菩提樹下靜坐。
(三)靜坐成佛:太子在十二月初八的晚上,夜睹明星,豁然開悟,通達生命的真實相,生起了無漏智慧,成就了所謂的「釋迦牟尼佛」。以上說明佛陀的自利功德。
以下說明佛陀的利他功德。佛陀成道後,最初在鹿野苑三轉四諦法門,度五比丘中的阿若憍陳如。當初太子決定出家,凈飯王因愛護兒子,就在釋迦族中挑選五位年輕人,陪伴太子修學。當太子修學苦行時,有幾位陪伴者受不了苦行而離開,其它剩下的幾位陪伴者,當他們見到佛陀接受牧牛女的供養,放棄苦行後,他們也離開了太子。等到佛陀成道,佛陀就到鹿野苑找尋當初陪伴他修行的這五個人,所找到的第一人就是阿若憍陳如,當時他繼續在修習苦行,佛陀就為他三轉四諦法門。剛開始佛陀為他示相轉,告訴他修行不只是修苦行,而是要知道生命有二種因緣:
(一)苦集的因緣。
(二)滅道的因緣。生命有痛苦,痛苦的來源是因內心有煩惱跟罪業,這跟色身沒有關係,所以修苦行用種種方法來折磨色身,不能解決生命的痛苦,有如牛車不走,就算你打壞牛車,也並不能解決問題,因那是牛有問題。佛陀說三界流轉的因緣是「苦集」;生命光明的因緣在於「滅道」,解脫生命流轉的因緣是涅槃,這是寂靜永恆不可破壞的安樂,若想得到涅槃的安樂須修戒定慧之道。佛陀為五比丘的阿若憍陳如指出生命的二種相貌:「苦集」的流轉門及「滅道」的還滅門,生命有這兩種選擇,以上是示相轉。
其次,佛陀對阿若憍陳如勸修轉,這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要知道「苦」的相貌,對「集」要斷除,對涅槃要生起欣慕之心,對「道」要如實修行。佛陀第二次轉四諦法門是勸修轉,想要解脫痛苦,須做四件事:「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第三次是作證轉,佛陀以自己的修行經驗做為阿若憍陳如的榜樣,佛說:「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佛陀所宣說「苦集滅道」的道理,不只是一種理論,這是可成就的真實功德,不是天方夜譚的假想理論。
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講到轉法輪時,說明佛陀在成道後要修百劫以成就三十二相,這是為取信於眾生,也就是說,佛陀必須具足三十二相的威德力,使佛陀所宣說的法,眾生都會信服。佛法的道理常跟眾生顛倒思想沖突,則如何取信於眾生呢?剛開始要靠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威德力來攝受眾生,所以佛陀在現出三十二相後,說這四聖諦的道理是可以修成的。阿若憍陳如如是思惟四聖諦,他就證得阿羅漢果,這是最初僧寶的出現。佛陀次第在苦行林尋找其它四位年輕人,後來他們也都次第證阿羅漢果,這是佛陀最初的僧團。
佛陀最後臨滅度在涅槃會上度化須跋陀羅。他本來是修習禪定的外道,已一百二十歲,有一天從禪定出來,聽聞佛陀即將滅度,因他過去世有善根,他在一百二十歲的高齡才產生驚怖,所以趕快去面見佛陀。侍者阿難尊者遮止須跋陀羅,說佛陀身體不舒服,不準有人再進去見佛,佛陀天耳遙聞,知到須跋陀羅跟他有因緣,招呼阿難尊者讓他進來,佛陀為他宣說八正道的道理,當時他就證初果,佛又為他講四聖諦,他也證得四果,須跋陀羅就在佛陀面前先滅度。
以上說明佛陀說法功德的最初跟最後情況,中間的情形則是「所應度者,皆已度訖。」這是讚歎佛陀後得智的觀機逗教,皆沒有錯謬,也就是說,眾生的善根什麼時候成熟,佛陀的觀察皆沒有任何差錯。譬如說,你修止觀的內在善根在今天成熟,佛陀絕不會等到明天才度化你,所以你什麼時候善根成熟,佛陀就什麼時候出現,說法使你成就解脫。所以佛陀一生度化眾生,「所應度者,皆已度訖。」佛陀的後得智沒有任何差錯,眾生之所以沒有被度化,是因其善根尚未成熟。以上是讚歎佛陀生平的功德。
以下說明佛陀臨滅度時,他也是表現自利利他的功德,先說明佛陀的自受用功德。佛陀臨滅度時是在娑羅樹下,娑羅樹堅固高大有三十二尺高,這娑羅樹二棵連在一起,稱為雙樹,上枝相合,下根相連,這表示佛陀所覺悟的真理是不常也不斷:佛陀對生命的觀察,生命的相貌是不斷滅的,因果絲毫不爽,有相的因緣只要有造因,因地的業力就不會消失,因地就有召感果報的功能,這是說明生命不斷滅的道理;不常是指雖然不斷滅,但業果召感的本身是剎那生滅,變化無常,從本性上來說,體性是空寂的。以上表示佛陀對生命的觀察是不常亦不斷,非空亦非有的中道實相。所以佛陀將入涅槃時,他那念清凈明了的心性是安住在中道實相的真理中。「是時中夜,寂然無聲。」蕅益大師解釋無聲為「言語道斷,」內心中沒有任何的名言;寂然是指「心行處滅」,內心沒有分別的戲論。這「寂然無聲」是形容佛陀臨滅度時,他內心安住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寂然無聲狀態,他心中是離開一切名言及一切的分別,而安住在不常又不斷的中道實相。以上是讚歎佛陀臨滅度時的自受用功德。
佛陀臨終時的他受用功德-「為諸弟子,略說法要。」這時佛陀知道他一生的教化即將結束,所以需要在臨滅度時的關鍵時刻,把一生所宣說的戒定慧法門,做一扼要的總結,讓弟子們知道如何正確修學戒定慧,所以略說法要。以上是讚歎佛陀的大悲心,他不但自己安住在寂然無聲的中道實相中,同時又能從空出假,「為諸弟子,略說法要。」這是讚歎佛陀的臨終功德。蕅益大師對經文序分的註解,他說在正式宣說《遺教經》之前,先讚歎說法者的功德。說法者的功德可從二方面來說:
(一)以法為師:釋迦牟尼佛為何能成佛?主要原因是以法為師,他不是靠禪定也不是靠苦行,他是依止佛法的熏習,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開悟,成就自利功德。
(二)以法師人:佛陀「以法為師」得到自利後,接著「以法師人」。佛陀一生中沒有做什麼慈善事業,他就是宣說佛法,廣度眾生。
我自己讀「遺教經」,讀到「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我對這句話很感動,一個人臨命終時保持「寂然無聲」,這是什麼境界呢?我們一生的修行,臨終一關最為要緊,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佛陀在臨滅度時,色身敗壞,弟子們哭泣著,這時佛陀內心的觀照力現前,他能不隨境轉,這是一個重點。當然佛陀是示現告訴我們,不論一生中做了多大的事業,攝受多麼多的眷屬,蓋了多少廟,這些有為法都是其次,臨命終時是否過得了關,關鍵點在於「寂然無聲」,內心是否能真實放下因緣,向內安住,這才是重點,修凈土者更是如此。
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自己一生中持多少佛號,這倒是其次,往生的關鍵,在於臨終時是否能「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首先自己內心相信阿彌佗佛的功德,絕對有能力救拔你;其次,你真實「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一心一意等待彌陀的現前,然後安住在現前佛號上,這才是關鍵。如果平時雖念一萬、二萬聲佛號,臨命終時卻起顛倒,東罣礙西罣礙,則這人決不可能往生,因顛倒錯亂現前,沒有安住在內心的正見與正念中。所以臨命終時要注意,你這時「雲何安住,雲何降伏其心?」自己要安住在真理上,不能向外安住,若向外安住,「瞥爾情生,三界枷鎖,萬劫纏繞。」一個人臨命終時的失敗,就是一生修行的失敗,則要從頭再來努力幾十年。平時的挫折,可能拜個懺,懺悔幾天就走過去了,但臨命終時的失敗,卻要付出另一期生命的代價,這有多可怕。為什麼臨命終時會錯亂呢?世間上的事情有它的等流性,有它的前因後果,蕅益大師說,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時的正念,若平時就很少在真理上安住,很少生起觀照,則臨終時就無法生起觀照力。今生雖修習持戒修福的善業,來生就在三界得有漏果報,如此而已。所以這段經文:「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這是非常重要。佛陀一生中雖也做了很多事業,如「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佛陀做了這麼多事業,而在臨終時,佛陀是以什麼心態來面對滅度呢?「是時中夜,寂然無聲。」這段經文就是告訴我們要這樣的修行。
佛遺教經講記(三)
凈界法師主講
甲二、正宗分
前面序分是讚歎釋迦牟尼佛,從最初的出生、出家、成道,乃至轉法輪、入涅槃,把佛陀一生所成就自利與利他的功德,作一簡略說明,這是讚歎說法主的功德。以下的正宗分正式說明佛陀的遺教,在正式解釋佛陀遺教之前,先說明修學佛法的內涵中,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法門:
(一)深信業果:身為佛弟子,首先對於生命果報應該生起信心。一般人總是覺得生命果報只是一種偶然,整個生命就只有今生,沒有過去生命,也沒有未來生命。這種只有今生的生命觀,引生了「及時行樂」的思考模式,對來生生命沒有任何目標與期待,所以他自然不會斷惡修善,完全憑著自己感覺來做事,這是顛倒的凡夫心。我們對生命果報體相信「恆轉如暴流」,生命是一個沒有窮盡的水流,它有過去、今生,及來生的生命,這無量無邊的水流在三界六道流轉中,由自己身口意的業力,決定成就安樂果報,或成就痛苦果報。若創造善業,來生召感安樂果報,若造罪業,來生則召感痛苦果報,所謂「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果報是由業力所創造,這是初學佛法時的深信業果。從深信業果中,思惟無量劫來在三界的流轉中,我們的生命累積了很多生死的業力,所以我們是業力凡夫,憑靠自己的力量並沒有出離三界的因緣。其次,我們相信三寶有大威德力,它決定能救拔我們,所以從業果的思惟,帶動我們真實皈依三寶,祈求三寶的救護。
(1)佛在世時:佛在世時,佛陀心中有根本智及後得智,佛陀我空法空的根本智,使佛陀安住在寂靜安樂的涅槃中,這是自受用功德;佛陀的後得智能觀察眾生根機,開示眾生適當的教法。所以佛在世時,皈依三寶是「以佛為師」,只要我們親近佛陀,他就知道我們的根機適合修學何種法門,若遇到障礙,佛陀也知道如何引導我們解脫障礙,所以在三皈依中,佛在世時是以佛為師。
(2)佛滅度後:當佛陀入滅後,佛陀的色身已不存在,我們再也不能聽聞佛陀的法音,這時的皈依三寶是「以法為師」,佛陀一生中所宣說的教理,經過弟子們結集而輾轉流通於後世的戒定慧法門,就變成我們在像法與末法時代的皈依處。所以在佛陀將滅度,眾生變成要「以法為師」,佛陀就必須在無量的戒定慧法門中,作一簡單扼要的開示,標出重要處,使弟子們修行有標准,這是正宗分的佛陀遺教。
蕅益大師對正宗分分成二科:乙一、明共世間法要。乙二、明不共世間法要。首先要修共世間法要,所謂「共世間」是指共於世間君子所修的人天善法,這是依止持戒修福而成就人天安樂果報。其次,「不共世間法要」是世間法或外道所沒有,只有佛法才有宣說,修此「不共世間法要」能成就出世的解脫功德,這是透過修學禪定與智慧而成就永恆的解脫。在共世間的人天善法中分成三科:丙一、對治邪業法要。丙二、對治止苦法要。丙三、對治滅煩惱法要。
先看丙一、對治邪業法要,邪業是指邪惡的業行,邪業會障礙修學聖道。對治邪業法要是指持戒,透過持戒以對治邪業。持戒又分成四科:丁一、明根本清凈戒。丁二、明方便遠離清凈戒。丁三、明戒能生諸功德。丁四、說勸修戒利益。以下先看第一科明根本清凈戒。
丁一、明根本清凈戒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消文 佛陀在滅度之前先講根本清凈戒,根本清凈戒有四條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佛陀在宣說所依止法門之前,招呼了「汝等比丘」,在後面的經文也處處談到「汝等比丘」,蕅益大師說這有三層意義:
(一)示遠離相:比丘是出世的聲聞眾,他有遠離世間雜染相的功能,所以「汝等比丘」表示這是聲聞眾所修學的當體法門,聲聞眾是當機眾。
(二)示摩訶衍方便道:摩訶衍就是大乘,佛陀講「汝等比丘」,這也等於要求所有菩薩應該共同修學,因聲聞法是大乘菩薩的前方便,菩薩若沒有聲聞法的自利作為基礎,自然也沒有清凈的菩薩道,所以佛陀講「汝等比丘」,這也表示是大乘佛法的前方便。
(三)示四眾之首:佛陀的出家二眾與在家二眾的四眾弟子中,比丘是四眾之首,所以舉其首以該四眾,也就是說,即使你是人天乘的根機也應修學,因比丘是四眾之首。
所以從義理上來說,佛陀招呼「汝等比丘」,以下經文所攝受的當體雖是聲聞眾,但它旁通菩薩眾與人天眾的根機,這表示五乘根機的眾生都必須修學此佛陀的遺教。
「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是「別別解脫」,佛陀所制定的戒法,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乃至出家的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果能奉持這些戒法一分,就能得到一分的解脫,奉持十分,就能得到十分的解脫,故稱為「別別解脫」。蕅益大師說,佛陀要我們尊重珍敬戒法,這有一層涵義:佛陀有二身,一者色身,二者法身。佛在世時,弟子依止佛陀色身,跟佛陀共住,聽聞佛陀的教誨以滅惡生善。但佛陀的色身也有生老病死,它是一種生滅之法,色身有生也就有滅,我們無法長久依止,只能暫時依止。現在佛陀即將滅度,他不要我們依止他的色身,而應依止佛陀的法身而住,佛的法身是無漏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等五分法身。譬如《阿含經》講到舍利弗尊者即將滅度,阿難尊者非常悲痛,無法接受舍利弗尊者要入滅的事實,佛陀就找來阿難尊者說:「舍利弗的色身要滅度,他內心的戒身、定身、慧身是否有入滅?」阿難尊者答說:「否也,世尊。」這是說,身為佛弟子,佛陀是我們的皈依境,但佛陀的色身也有生老病死,所以弟子們面臨佛陀的滅度非常悲痛,感到頓失依護。佛陀安慰弟子們,在佛陀滅度後,應依止他的法身而住,這法身包括戒定慧,這裡先解釋依止戒身而住。應該如何依止戒身而住呢?佛陀講出兩個方法:
(一)尊重:靈芝律師對這段經文解釋說:「保持不失,謂之尊重。」既然依戒法而安住,首先要不斷的憶念戒體。我們曾經在三寶面前發願:「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許下修學佛法的目標之後,這時應不斷的憶念,自己已不是過去的我,過去的我已全部死亡,現在是新生命的開始,自己已受戒法,內心許下誓願斷惡、修善、度眾生,怎能起邪惡念頭做錯誤行為呢?
(二)珍敬:靈芝律師說:「謹慎不慢,謂之珍敬。」對外在身口二業的行為,應謹慎護持戒行,不要對戒法生起輕慢之心,這是珍敬戒法。
佛陀在滅度之前告訴弟子們,應當尊重與珍敬佛陀所制定的戒法。為什麼要如是依止戒法而住呢?佛陀接著說明依止戒法而住的功德:「如闇遇明,貧人得寶。」弟子們雖面臨佛陀色身的滅度,如果能如法的尊重珍敬戒法,我們的生命會有兩種功德:
(1)如闇遇明:「闇」是指過去生中我們所累積的煩惱跟罪業,這譬喻為黑暗;戒法就像黑暗中的光明,若能尊重珍敬戒法,就能破除心中所累積的煩惱跟罪業,有這種破惡的功能,如法的持戒能滅除罪障。
(2)貧人得寶:貧人是指無量劫中,我們內心沒有佛法的善根,缺乏佛法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如果能如法持戒,就能增長我們對三寶的信心,乃至於有精進心、智慧心等,所以持戒有生善的功能。
所以佛陀說:「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佛陀所制定的戒法,有如我們殊勝的導師。如果我們生長於佛在世時,跟佛陀同住,他所能給我們的功能也是滅惡生善。即使佛陀已不在世,若尊重珍敬佛陀的戒法,我們也能產生滅惡生善的功能,所以如果能如法持戒,就跟佛陀同住無異,故說「若我住世,無異此也。」這是佛陀在臨命終時的第一個交代,要我們善加受持四眾戒法,以產生滅惡生善的功能。
釋義《楞嚴經》也非常強調四眾戒法,說四眾戒法是三世諸佛的四種「清凈明誨」。《楞嚴經》說,積集善業有二種功德:
(一)召感有漏的福報。
(二)成就清凈的功德。而清凈功德生起的關鍵,就以四眾戒法作為判定標准,所以說是四種清凈明誨。《楞嚴經》以殺生為例,譬如你雖造善業,廣泛的修布施、忍辱、精進、禪定等,這些善業很強,但你殺心也很重,來生會因善業的關係而墮落神道,如果福報大者為鬼王,福報小者為鬼兵鬼將等。中國歷史上有些民族英雄或革命烈士,他們也是積集很大的善業,為公為眾,但殺業重則很可能墮為鬼王的境界,因這四種清凈明誨是判定成就尊貴果報或卑賤果報的標准,所以若積集善業卻又廣造殺業,容易墮為神道。其次,若積集善業卻犯偷盜,則容易墮為邪道,邪道是山精鬼怪,他們白天不敢現身,晚上才敢出來做些偷雞摸狗的事情,偷盜的業力有這樣的果報。第三邪淫,邪淫的業力容易召感魔道,如今生善業強,則來生做為魔王,善業弱則為魔民與魔女,所以淫業是召感魔眷屬的因緣。第四妄語,妄語是邪曲之心,這使所修的善法都不能成就。以上四種清凈明誨是三世諸佛講到因緣果報時,它是清凈果報或雜染果報的判定標准。所以佛陀在臨滅度時教誨說,修行人的首要之務是護持四眾戒法以滅惡生善。
丁二、明方便遠離清凈戒
(二)成就安穩。如果違犯根本戒法,則失去清凈的功德,即使修種種布施、放生的善業,若違犯四眾罪法,善業不能成就尊貴身,只能在卑賤身或畜生道享受福報,所以四眾戒法影響了我們功德是否能成就。以下「方便遠離清凈戒」是遮戒,若違犯以下的戒法,功德雖仍存在,但會受折損而變得不安穩。所以前一科的根本清凈戒影響了功德的有無,以下這一科影響功德的安穩性。
持凈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懇土掘地。
消文 蕅益大師對方便遠離清凈戒的註解有三科,這一科是說明遠離凡夫的增過,凡夫在以下的十一件事,容易增長過失,故要遠離。
(一)不得販:販是方便求利,這是買賤賣貴,以低價買進,等高價賣出,這稱為販,這是假借買賣,求取利養。
(二)不得賣:賣是現前求利,這跟方便求利有何差別?販是剛開始就有賣出的動機,把買賣當做職業。而「賣」在買時並沒有想要賣出,但後來不需要了,就以高價賣出,這就形成賣,它是以現前因緣成就利養。
(三)不得貿易:販賣都是與金錢有關,都透過金錢的媒介。貿易則沒有經由金錢,而是以物易物,以自己之物交換別人之物,由以物易物中獲得價差,這也是求取利養。
以上三種販、賣、貿易,容易增長我們的貪欲煩惱。依戒律的涵義,販、賣、貿易這三件事可從二方面來說:
(1)如果出家眾跟出家眾間是可以以物易物,但不能有投機的價差,當初是什麼價錢就以這個價錢跟對方交換。
(2)出家眾跟居士當中,不能有任何的販賣貿易。如果僧團有種植水果或其它東西要賣,應該透過居士作為代表,不能直接由出家眾跟居士做販賣貿易,只能開緣由居士跟居士做販賣貿易。
(四)不得安置田宅:安置田宅是廣泛購買田地屋宅,這有求多安穩的過失。求多安穩為什麼是一種過失呢?依佛法之意,出家眾對三界果報的心情是「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對三界果報要有無常、痛苦的感受,如是而啟發精進追求聖道、精進皈依三寶的決心。如果廣泛安置田宅,則出離三界之心就鬆懈了,而出離心是整個修行的動力,所以如果鬆懈了出離心,即使廣泛的拜懺、念佛,這些善業變成沒有方向,所以廣泛的安置田宅,容易對三界果報產生執取,則臨命終時,很可能對正念造成罣礙,所以佛陀勸我們不要安置田宅,當然如果是為了三寶的因緣是可以開緣的。
(五)不得畜養人民:這「人民」是指外眷屬,內眷屬是徒弟,對徒弟要以法以食教育他。外眷屬是指不是佛教徒的工作者,他可能是水電工或土木工等,他本身不是佛教徒,而他的身口意有過失,既然不是同修梵行是不能共住的,他的行為會染污整個清凈的僧團,所以佛陀要我們不能畜養人民,有事情請他來工作,工作完畢就請他回去。
(六)不得畜養奴婢:前面的人民是工作者,這裡的奴婢是侍奉生活起居的僕從。出家眾不能請印度尼西亞佣、菲律賓女傭等,為什麼呢?因這有增長高慢心的過失。如果請奴婢為我們做事,時間久後,內心總覺得高人一等,這高人一等的心,會障礙修學佛法的進
步,所謂「我慢山高,法水不入。」有高慢心就很難聽從別人的勸諫,聽不進別人的勸諫則很容易栽跟頭,所以不能畜養奴婢。
(1)求利養而畜養畜生,如養雞養鴨而販賣,這容易造成殺生的助緣。
(2)不能畜養像貓、狗的畜生,因貓、狗會追殺老鼠等弱小動物,畜養牠們也可能造成殺生的因緣,所以要避免。
(八)不得一切種植:一切種植包括種菜、水果、樹等,因這有多諸雜務的過失。人的精神體力有限,若將精神體力用在種植上,精神體力耗盡,修止觀時就會打瞌睡,所以多諸雜務障礙修學聖道。
(九)不得集諸財寶:積集財寶會造成慳貪心。理論上,一個人財富愈多,就愈慷慨愈肯布施,但事實上剛好相反,財富累積愈多,會愈慳貪。有十萬元時,目標就鎖定一百萬,等到有一百萬時,就擬定目標為一千萬,為什麼這樣呢?因貪欲是不可能滿足的,慾望愈受刺激,它愈廣大。佛陀的智慧告訴我們,多餘的錢財要趕快布施出去。當然若為弘揚三寶的因緣而蓄存財寶,這是可以開緣,若為個人積蓄錢財則很容易造成慳貪心。
(十)皆當遠離:對於前面九條的過失,自己心中沒有生起想要遠離之心,不把它當作火坑來避免,雖然自己沒有造作,但內心不想遠離,這是不覺悟的過失,也就是愚痴的過失。
(十一)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為什麼不能砍伐草木呢?這有兩層意義:
(1)草木多數是畜生所依止的處所,很多畜生依止草木而住,故在砍伐的過程中,很容易傷害其身體,這有殺生害命的過失。
(2)高大過人頭的樹木,都是鬼神所依止的處所,稱為鬼神村,若破壞其處所,他們容易起瞋心,所以在律上說,若要砍伐高大樹木,先要跟鬼神溝通,燒香告訴他們說,今天這裡有三寶的因緣,請他們搬離此處,一星期後的某天要砍掉這棵樹,希望他們慈悲成就三寶的功德。在這一星期中,如果有出現異象,如他們托夢不想搬離,因有些鬼神很執著,他覺得住這裡很好不想搬離。當有異相出現時,就不能砍伐這些樹木,而要等待因緣。如果一星期沒有出現異象,表示他們同意你的看法。除了草木不可砍伐,土地也不可墾掘,因土地里有很多的畜生,如蚯蚓及螞蟻等,牠們都依止土地而住,如果我們墾土掘地,會傷害牠們的生命。所以斬伐草木,墾土掘地有傷生害命的過失,戒律上是禁止的。
釋義 以上十一條戒法都是遠離凡夫的增過,古德總結以上十一種情況有三種過失:
(一)增長煩惱:造作販賣貿易,安置田宅,很容易引生貪、瞋煩惱。
(二)妨礙修道:在這十一種情況中,種種造作會耗損很多的精神體力,對修道會產生分心與障礙。
(三)乖違威儀:出家眾與人做買賣,乃至種種的種植、砍草掘地,這些乖違威儀的事情,很容易被人譏嫌,造成眾生對三寶退失信心。因有以上三種過失,所以佛陀在臨滅度前,要修行人避免造作以上十一條的事情。
佛遺教經講記(四)
凈界法師主講
方便遠離清凈戒共有三科的經文,前面的一科是遠離凡夫的增過,有十一條戒法要護持。以下看第二科:
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曆數算計,皆所不應。
消文 這一科是遠離外道的損智,佛弟子若做以下這五種事情,很容易折損清凈的智慧,故應避免造作。
(二)占相吉凶:「占」是占卜,如文王八卦或米卦等,從卦象中看出一個人的吉凶禍福。「相」是看相,看一個人五官的長相,來判定吉凶禍福。以上的占相吉凶也就是所謂的為人算命。
(三)仰觀星宿:透過觀察夜晚星宿的變化,推測人世間因緣的變化,這是以星宿的變化來判定人事因緣的變遷,稱為仰觀星宿。
(四)推步盈虛:前面「仰觀星宿」是以眼睛觀察星宿的變化,這「推步盈虛」則是由儀器推測星宿的變化,以判斷人事的吉凶禍福。
(五)曆數算計:由計算天乾地支、生辰八字等陰陽數字,推算出一生的吉凶禍福,如紫微斗數、四柱等的算命,「皆所不應」,皆不該從事這些事。
釋義 蕅益大師總結前面五條戒,說這是「邪心求利,不達正因緣法。」對因緣觀還未堅固之前,若經常做這五件事,則容易生起顛倒的智慧。我在未出家前,也曾親近一些外道的大修行者,後來我發覺這有問題,外道雖也強調斷惡修善,但他們的斷惡修善並沒有判定標准,如這件事是否該做,他們就卜卦問神明,神明說可以做,他們就去做,神明說不可做,就不去做。如此久後,自己的這念心完全沒有判斷能力,也就是說,什麼事情該做或不該做,自己的明了心完全要訴諸於外在的卜卦、神明的指示,否則自己不敢下決定。我發覺一個人待在外道久後,內心會喪失判斷能力。佛法的八正道中,第一個就是正見,一個人一定先要有正見智慧,才能行善法,先要知道什麼是功德相、過失相,由正見才產生正思惟,也才產生正確的身口意。若對佛法因緣觀的真理沒有勝解前,就做前面的五件事,則你的心容易心外求法,時間久後,對吉凶禍福的因緣,這件事為什麼是功德相或過失相,你完全不能了知。我有位師兄弟,他閉關好多年,後來他就不看教理,一路在行門上用功,後來他出了一些問題,請我幫他處理。他說他現在什麼事都請示觀世音菩薩,聽他講的意涵,我認為那不是觀世音菩薩,因他甚至今天中午要吃幾碗飯,也要請示菩薩。我對他說,你這樣內心已沒有智慧,猶如行屍走肉一般。佛法的六波羅蜜中,最尊貴的是般若波羅蜜,這猶如人的眼睛。修行要目足雙運,所有的修行是依止智慧的引導而成就解脫,如果甚至中午要吃幾碗飯,自己都無法判斷,則怎麼能知道什麼是生死的因緣?什麼是涅槃的因緣呢?臨命終時什麼該放下,什麼該追求,則更不可能了知了。所以前面的五件事雖是攝受眾生的方便,但佛陀提醒我們,做這些事情會折損我們的智慧,自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