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菩提心修學述要的大綱
成佛做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
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行善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途種子!
第2卷
生命是修來的,不是爭來的!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第3卷
為什麼我們要把善念提升到願力呢?
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
第4卷
發菩提心的七個次第!
第5卷
借來的東西是要還的!
保護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我們的心性本來是沒有相狀的!
第6卷
建立菩提心是刻不容緩的!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菩提心修學述要》
第1卷
我們有三天六堂課的時間,跟大家談一談菩提心的理論跟它的方法。在我們大乘佛教當中,佛陀開示了很多修學的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有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乃至於八萬四千法門,但是這些法門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根本,就是整個大乘佛教的核心的思想,就是菩提心。比方說一棵樹,一棵樹它一定是有根,它才有枝葉花果,如果這棵樹沒有根,這棵樹它根本不可能有枝葉花果,菩提心亦復如是,它是整個大乘菩薩他的根!我們因為有菩提心,才能夠生起諸佛的功德庄嚴。
為什麼菩提心這么重要,它能夠當做整個菩薩的根呢?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佛教對人生的解釋,它是用因緣來觀察人生,所謂諸法因緣生。也就是說,在我們生命當中,每一件事情的出現,一定有它的理由——事出必有因。當然,諸法因緣生,這個思想,在世間的道理,世間的聖賢也曾經提過,比方說,儒家說啊:「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是吧?一個家族要興盛,你得積善;一個家族為什麼會衰敗?因為造了惡業。所以在儒家思想,它對人生的快樂和痛苦,它也是認為背後是有因緣的,人生是有軌則的。
但是,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看這個儒家的因緣觀,是比較狹隘的,因為它只講到今生的因緣——你的父親積了陰德,所以你子孫興盛;你的父親有損陰德,所以子孫就註定要衰敗,只有今生。佛教的因緣觀,是廣大的,它講到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緣。我們慢慢知道佛教的因緣觀,它過去、現在、未來是分不開的,它是一條線貫穿的,你的現在,你離不開過去,你不可能跟過去切割的,當然,你的現在,也離不開未來,所以,佛教因緣觀,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是同時存在的。
那麼三世的因緣是怎麼觀呢?佛法是習慣性從兩部分來看人生,佛教的因緣觀,在祖師大德的這個解釋,他是從兩個角度來看人生的,第一個:你的過去跟今生這一塊,你從什麼地方來?第二個:現在跟未來這一塊,你將往哪裡而去?我們一般的人生是兩個重點。你從什麼地方來,就決定你今生的結果,這一塊是由業力決定的。比方說你今生身體很健康——你從慈悲的業力而來;比方說你今生富貴——你從布施中來。凡是你今生的結果,都是由過去的業力所決定的,所以我們講「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是吧?你今生只要跟結果有關係的,基本上都是跟過去有關。我們今生所造的業,大部分都沒有表現出來,所以我們今生的結果,是在干什麼?在酬償宿業。人生是來還債的,這句話沒有錯,我們一個人,有百分之五十,是你做不了主的,比方說你身體健不健康,你說了不算;比方說你是不是富貴,也不是你今生可以決定的;比方說,你跟六親眷屬的關係怎麼樣,你也沒辦法決定。只要是跟結果有關係的,你大概只有認命,跟結果有關係的,因為,這個是過去跟現在的互動,我們叫做酬償舊業。
所以人生有百分之五十是無奈的,佛陀要我們放下,就是這一塊;但是人生有百分之五十是充滿希望的,那就是現在跟未來這一塊。佛陀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當你面對這些結果的時候,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就決定你的未來。你可以用負面的思考,來面對你的人生;你可以選擇正面的思考,來面對你的人生。比方說一個逆境,你可以把它當做一種障礙,你也可以把它當做一種考驗,這兩種心態,到最後這兩個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同樣一個逆境的出現,但是因為他的心態不同,決定他的未來。
佛教是重視未來的,因為過去已經是不能改變,現在是無常變化的,未來是可以創造的,說未來是由誰決定的呢?是由因緣決定的。什麼叫因緣?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在智者大師說:就是你的種性。你是一個什麼樣的種性?你是三惡道的種性,你經常產生負面的思考,你是人天種性,或者你是聲聞種性、菩薩種性,你的習慣性的思考,已經在醞釀你的未來了。所以我們生為一個今生,我們一半是在還債,另外一半,我們又在開創未來,而開創未來這一塊是更重要了。
那麼,我們的未來是由我們的思想決定的,這個「思」跟「想」,我們是一起講,其實思跟想是不太一樣的。我們一般人是先有想,想是從什麼地方來呢?從感受而來。我們一個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很多快樂的感受、痛苦的感受,這感受是直覺性的,跟你的業力有關。但是感受會牽動我們的想像,但是想像也不足以主導我們的行為,但是你如果經常生起一個相同的想像——想久成思,這個思心所就是一種堅定的願力,這個你就要小心了!當你形成一種思想,而且經常的發生,已經從「想」提升到「思」,那你就要注意了,它已經在引導你的生命,往某一個方向走。
所以,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不是想,其實我們一天打很多妄想,幾千萬個妄想,但是,我們不是所有的妄想都會去實踐,是吧?有些妄想打了就算了;但是有些妄想,它變成一種「思」的時候,一種決定性的力量的時候,你就一定會去做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去反省我們的「思」,這個「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心中的願力,我們心中的願望,或者說我們心中的執著,或者說我們心中所住,我們待會會談到,你住在不同的因緣,會產生不同的「思」,會創造不同的「想」,推動不同的身口意的造作,也不斷的去創造你的未來。
那麼所有的思心所當中,最為殊勝圓滿的思心所,就是菩提心了,它是一個美好的想像,加上一種堅定的願望而成的。成佛只有善念是沒辦法成佛的,很多人都有善念——我很想要做好事情,但是你一定要把它提升到菩提心的時候,是我一定要這樣子做。所以菩提心是:一個好人,再加上一個堅定的願望,就變成一個道人。道人跟好人的差別,兩個都經常起善念,但是,好人只是想一想就算了,道人是會把你的想法,變成是一種願望去實踐的,就是把「想」提升到「思」。所以,很多人說:菩提心跟慈悲心有什麼差別?很像,因為它也是希望眾生離苦得樂,但是,慈悲心是:我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菩提心是:我一定要讓眾生離苦得樂,差在這個地方,因為它背後有一個「思」,一種決定性的願望。
我們這三堂課,就是談到:為什麼要發願;第二個,如何發願;最後,發了願以後,它的功德是什麼?我希望透過這三天我們的學習,把我們的善心,把它提升到菩提心。善心是一個生滅法,是六道輪迴的,但是菩提心的時候,就超越輪迴了,這個就是我們這一堂課的主要宗旨:就是把諸位一個慈善的心,把它提升到菩提心,這個就是我們上這個課的主要宗旨。
【2】菩提心修學述要的大綱
好,我們看講義。「將述此義,大科分六」,我們有六個主題,來跟大家做三天的討論。
第一個:生命的主導者。我們每一個人有很多不同的生命,到底這個生命是怎麼來的,是什麼力量來主導我們的快樂和痛苦,為什麼有些人到三惡道去了,為什麼有些人死了以後,到人天去了,為什麼有些人死了以後,到凈土去了,為什麼?那個引導我們生命的力量,到底是什麼,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發心的差別。我們一個修行者,每一個人對生命有不同的期許、不同的願望,這個地方我們講到差別。
第三個:如何真正的發心。我們如何把我們真正的慈善的心,把它升華成菩提心,這第三個是重點。
第四個,菩提心的退失。當我們生了菩提心,我們要加以保護,那麼在什麼情況之下,菩提心會退失,這個要注意的。
第五個:菩提心的增上。當我們菩提心生起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用方法的修學,使令它能夠增長廣大。
第六個:菩提心的功德。當我們已經如法的生起菩提心,在我們生命,會帶給我們生命一個怎麼樣的殊勝的功德。
我們用六個主題,來跟大家談一談菩提心。
【3】成佛做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
我們看第一個主題:生命的主導者。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個先講到心為業主——我們的思想,是我們行為的一個根本;第二個:五蘊。在我們五蘊當中,有一個主導的主人。一個是純講理論,第二個是把它落實到我們五蘊的實際的操作,心為業主是理論這一部分的,五蘊主人是講實際的修學。
成佛做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故儒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途種子;但執著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種子;但一味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但具真實自覺覺他心,便是菩薩種子;但從自覺聖趣,光明發輝,徹其源底,共迴向凈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好,我們加以解釋。這個地方,有三大段,我們先看第一段:「成佛做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當我們經過一生的修學,我們最後可能會有兩個結果,人生到最後,到臨命終的時候,要算帳,要算總帳,有一種人是成佛做祖,成就諸佛菩薩的功德庄嚴,他今生的努力沒有白費,有無量的功德庄嚴來等待著他來受用;第二種人,一生的行為造作,落下了什麼樣的結果呢?是墮坑落塹,帶著滿身的罪業,到三惡道去了。那麼為什麼會有這么多差別呢?同樣是把今生走過了,為什麼有些人成佛了,有些人到三惡道呢?我們說,人生是有它的軌則的,這個軌則就是因緣。什麼樣的因緣決定呢?所「爭」,這個爭就是差別,就是你一念之間,就是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心、境碰撞,你產生一個什麼樣的思想。就是說,你的過程是很重要的,你經常用什麼樣的思想,來面對你的人生。
佛教把思想,尤其是《楞嚴經》,分成兩個層次:一個是屬於善惡這一塊。它把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先講清楚。這是第一個我們要修的,先斷惡修善;第二個就更高了,講到「真」跟「妄」的問題。什麼是真實的心?什麼是虛妄的心?這兩個層次。我們先求斷惡修善,第二個再求返妄歸真,這個地方我們後面再說哦。總而言之,由善念引生安樂的果報;由真實的心念,而成就出世的解脫。
【4】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我們看第二段的蕅益大師的引證:「故儒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儒家的思想當中,他看到了我們心中啊,有兩種不同的心態:第一個是人心,第二個是道心。這個人心啊,是一種帶有慾望的、帶有私慾的一種自私、保護自己的心態,這是所有煩惱的根本,一個人為什麼起煩惱?因為他保護自己啊,沒有一個人真正喜歡起煩惱的,都不得已的——自私嘛。所有的煩惱,都是跟自我意識有關嘛,因為他保護自己,他只好去傷害別人,所以叫私心,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私心是非常的危殆難安,就是勢力非常強大。那麼人的心當中,也有道心哪——這種善念、正念哪,但是微弱難明。從儒家思想呢,他認為說啊:人的心啊,有善惡兩方面,有私心也有道心,但是,邪惡的心的力量是遠大於善的力量,這是第一個思想。第二個:「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一個聖人,如果放縱了心念,他就變成一種狂妄的惡人;反過來,一個狂妄的惡人,如果能夠剋制自己的惡念,能夠剋制自己的念頭,他就變成一個聖人。
所以,所謂的凡聖,在儒家的思想就是說啊:人性有善、惡的兩面,那麼,為什麼他能夠變成一個好人呢?因為他有克制力;為什麼他是一個壞人呢?因為他沒有克制力。也就是說,即便他是一個好人,他也是有惡念,只是他把惡念克制住了。所以儒家思想他強調「克己復禮」,一個人要善於克制自己,這是整個儒家的根本思想,那麼這個思想跟佛教很像了,也是講調伏。
我們看他最後的引證:「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所以他引用這個當時啊,舜一個很孝順父母,很勤政愛民,造福人群的一個皇帝;跖,他是當時的盜賊啊,他聚集九千多人,到處搶劫殺人。這兩個人,都很有才華,為什麼舜表現出來的是善的一面,而跖表現出來的是邪惡的一面呢?因為「利與善之間也」——因為舜把他善的這一方面表達出來了,他把惡的部分調伏了;而跖相反了,他把他邪惡的一部分表達出來了。
所以從這一段蕅益大師的開示,我們知道一個道理:每一個人的心中,有無量無邊的寶藏;每一個人的心中,也有很多很多的地雷,就是你惡念。那麼,他為什麼往生凈土了,因為他把地雷蓋住了,他把寶藏開發出來,他用正確的方法,來調治自己。他往生凈土,不是說他沒有惡念啊,不是啊,他也有地雷,但他不去碰撞地雷;有些人到三惡道去了,他也不是沒有善念,他沒有去把寶藏開發出來,他沒有用正確的方法,去激勵他的善念,反過來他去碰撞地雷,所以他失敗了。
所以方法是很重要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佛做祖;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往生凈土;當然,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墮落到三惡道去,關鍵是你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調治你的內心。
我們先從善、惡的角度來看人生好了。你看,什麼是善念?從華人的文化,中華文化裡面,有三個主軸思想:第一個是孔夫子提出的,第一個最早提出「什麼是善」,它的標準在哪裡?
那什麼是仁呢?孔子說:「仁者愛人。」那麼,孔夫子提出的這個「愛人」哪,他是怎麼思考的呢?他不是平等的哦,他是「推己及人」——我先愛我的家人,我再愛我的朋友、我再愛我的同鄉的人、再愛我同一個國家的人、再愛世界的人,他是一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是從自己推廣出一種善念,而愛所有的人。這個就是一個我們在中華文化裡面,最早提出「善」的第一個標準,就是「仁愛的心。」
當然我們台灣,我們台灣的特色啊,真的有仁愛心的人很多啊,這當中除了我們本身,過去生中的栽培啊,我個人覺得:慈濟——功不可沒!它把整個台灣的善念帶起來了,你看世界各國的災難一發生,台灣的捐款都是排前幾名的——仁愛之心很強。就是說:我希望我離苦得樂,我也希望你離苦得樂,一種感同身受的心、一種愛人的心,這個台灣目前做得非常好。所以我們在整個世界當中,我們相對的安定,雖然世界動盪,我們相對的富足,就是仁愛的心很多。
第二個,繼孔夫子之後,有一個孟子,他對善的定義啊,提出第二個思考,叫做「義」,正義的「義。」那麼「仁」是一種慈悲心——我愛我自己,所以我希望我離苦得樂,而我也希望你離苦得樂,一種感同身受。但是「義」,它是比較一種強烈的氣勢,它是一種羞惡之心,羞是針對自己,我自己有做錯事,我感到有羞愧;惡是針對別人,你做錯了事情,我要批判你。所以孟子,我們講孔孟、孔孟,其實孔孟思想不太一樣,孔夫子比較含蓄,孟子是比較張揚。所以有人說:「讀《論語》啊,如沐春風啊;讀《孟子》啊,如聞戰鼓啊。」孟子是好辯的,他好辯他強調義,他就要有氣勢啊,他要伸張正義嘛。
這個是我們中華文化裡面,第一個是仁愛之心,第二個是正義的心,還有第三個思想很重要:就是道家的「無為」的思想,也影響我們華人社會。在道家裡面,因為儒家思想是有所作為了,不管你是去愛人,或者是去「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種正義的心,都是有為的思想。那麼道家是無為的思想,老莊認為說啊:人哪,好好活著就好,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他講一句話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說啊,天地間有它的規矩跟章法的,你看白天太陽出來了,晚上太陽下去了,它有一定的規矩跟章法,不會因為有聖賢的出世,哦,太陽就會從西邊上來,不可能嘛;也不因為紂桀,那麼這個桀,亂做事情,太陽就不出來,也不可能嘛。所以他認為說:什麼仁愛了、正義,通通多餘的,人只要順其自然就好。
諸位可能知道一個很有名的公案,就是莊子的公案:這個楚國的國君,要請莊子做大夫,就派了兩個使者,去找莊子,莊子在湖邊釣魚,那麼這兩個使者就說了,說:賢者,我們國君希望你能來做我們的卿大夫。莊子就說啊,說你們楚國的國君,以前,你們的國君,留下一個這個千年的烏龜,烏龜已經死掉了,但是你們的國君還寶貝的不得了,把它供在廟堂當中,穿上黃金的衣服,就供著。莊子就問那兩個使者說,他說:你們想想看,身為一個烏龜,它是被人家好好的供在廟堂上好呢?還是夾著尾巴,在泥巴裡面打滾比較好呢?他說:那當然能夠活著,在泥巴裡面打滾比較好啊。莊子說:那對不起,我就是準備夾著尾巴在泥巴打滾的那隻烏龜。因為在老莊的思想,認為說:生命的價值,來自於生命本身,自由自在活著就好了。所以這個無為的思想,在華人社會,影響到一種無爭——與世無爭。
那麼,在整個諸子百家當中呢,最有價值的三種思想,第一個:孔夫子提出仁愛的思想,這是第一個根本思想;第二個:孟子的正義的思想;第三個就是:老莊的無為思想。
一般來說,華人社會,不管你是在新加坡、在台灣、在大陸,這三塊,只要是華人社會,大概就有這三種思想。我們一般來說,得意——用儒家思想,你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官,你能夠伸張正義,用慈悲心面對大家;你失意,有老莊——無為而治。
但這三種思想,從佛教的大乘的眼光來說啊,還是不圓滿的,為什麼呢?大乘的核心思想:他必須在善念當中,還多一個重要的智慧。諸位你們猜猜看,是什麼智慧?這三個思想都不錯哦,一個人能夠做到仁愛、正義、無為,與世無爭,那麼該幹啥幹啥,已經不錯了。大乘佛法認為:你所有的善念,都必須跟空正見相應!
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你所有的思想,必須從佛性裡面出來的,才算,這標準很高啊。我今天看到一個可憐的人,在我面前出現,我起了一個慈悲心,我因為這個可憐人的觸動,我起了一個慈悲心,在大乘佛法說,這種慈悲心是生滅的,因為你攀緣外境而生的。
大乘佛法的慈悲心,是因為從真如本性開顯出來的,它是由內而外,大乘佛法的標準是:所有的善念,只要是由外而內的,因為外境的刺激,產生你一種感受,這個感受引生的善念,通通不算數。
所以大乘佛法它是稱性起修——你必須要了解你本來清凈、本來具足,你為了要開顯你真如的功德。同樣是善念,但是它的操作方法不同,我們一再強調:方法是很重要的。我們這個心態,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念心哦,你的現在的心,可能會讓你墮落,你這個心,也可能讓你變成凈土的庄嚴、變成成佛的庄嚴,但是你怎麼去操作這念心,非常重要。所以我們這一念心,處處充滿了地雷,我們這一念心,同時也處處充滿了寶藏。
那麼,我們怎麼把寶藏開顯出來,我再講一次:稱性起修!你的思考模式必須是: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佛性,具足無量的功德庄嚴,但是我必須要假借事修,我必須假借布施的因緣,來啟發我內心當中布施的功德;我必須假借持戒的因緣,去成就我內心當中本具的持戒功德,叫做「托彼外境,顯我自性」,它是「無不從此法界流」——從心性發射出來,最後還回歸到心性。我再講一次:你所有的善念,必須從佛性射出來,最後又回歸到佛性,叫「稱性起修,全修在性。」
所以,你的善念必須是安住在真如的角度,這種善念,大乘佛法才承認這個叫善念,叫做真實的善念。從表面的角度來說,一個菩薩跟世間的慈善事業非常接近的,但是外表的行為,不足已決定你來生的果報。我們講過,生命是由你的思想決定的,同樣做一件事情,同樣是掃地,你為了要賺錢,你的工作去掃地,你為了護持三寶,你去掃地,你為了要開顯佛性去掃地,功德完全不同。所以你用什麼樣的方法,去操作你的內心,是很重要的,這個叫做「成佛做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我們必須有正確的方法,來操作我們這一念心,你才可能成佛做祖,不是只是做慈善事業,那是表相了。你的心態的準備、你的方法,是很重要的,這個我們一般叫「止觀」,你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觀照。
好,那麼這個地方只是提出了一個大綱了,後面我們詳細的說明這個不同的心態會有不同的結果。
【7】行善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途種子!
看第二段: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講到我們有很多很多的法門,比方說你持戒了、比方說你研究教理了、比方說你修止觀了,我們每一天會做很多很多的功課,當然你也會做很多的慈善事業,但是,你的心態用什麼方式去操作,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我們看第一個:「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途種子」。如果你今天做這件事情,是要得到別人的贊美,是要得到種種的利養,那麼這個善法,最後會讓你墮落。蕅益大師的這個思想,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修善反而墮落?他這個是這樣:當你用染污心去修善的時候,你這個善法,變成了被你的心所染污了,因為你用名利心來修善,你不是真正的慈悲心,你為了要得到別人的贊美、為了搏取別人的利養,這個我們叫做夾帶利名心的善法,你最後是三惡道的果報。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這種果報,它本身是善法,所以在戒律上說,說一般來說,用染污心去修善,會有什麼結果呢?你會在卑賤的果報中,去享受你的福報。比方說,你變成一隻狗,但是你跟一般的狗不一樣,雖然你用染污心去修善,但是你還是修善、你還是去捐錢呀,你這隻狗會被人家養的肥肥胖胖的,會讓主人寵愛著你,會給你吃好、穿好、住好,但是,你是一隻卑賤的狗。因為你的心態是卑賤的,你的心態的層次是利名心,智者大師說:你種性如此了,所以,他會在一種卑賤的三途當中呢,去成就安樂的果報,他不可能成就尊貴身,尊貴身是指人跟天。
好,我們看第二個:「但執著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種子」。這種人是有慈善心了,但是他執著取相。執著取相就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他執著於心中的我相。他有一種自我意識來修善:誒,這件事是我做的,我見很重,他雖然我見很重,他還是跟慈悲心相應了,這個人是人天果報,這個是執著我相;第二個:執著神通感應。這一般來說就是修行人——打坐。那麼執著神通感應,這個就是魔外種子,變成魔道了,這個《楞嚴經》講很多了,就是你追求感應了,你打坐的時候,經常看到佛菩薩來跟你講話了、看到天龍八部來跟你恭敬了,你經常去攀緣這種外境感應神通,來生就很可能變成魔道。
前面兩個都是三界的輪迴,我們看第三個:「但一味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出離心。他所做的善法,都是希望能夠趕緊的岀離三界,他厭惡生死的輪迴嘛,那麼這種人是二乘的種子;「但具真實自覺覺他心,便是菩薩種子」,這個是菩提心了,他希望能夠自身的覺悟,他也希望用種種的方法,來幫助別人覺悟,這個是菩薩種子;但是最高的是:「從自覺聖趣,光明發輝」——他能夠迴光返照,一念清凈的心性,從心性當中生起大悲心,去依體起用。那麼,依止根源,這個「徹其源底」,就是依止真如本性,「修習一切善法,共迴向凈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
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同樣的修行者,有五種的心態,決定你五種的果報:
第一種人:他修善的時候,他為了搏取別人的恭敬。這種人大概來生到三惡道去了,可能變成一個龍王,或者做一隻螞蟻的王,或者做一隻福報很大的狗等等,總而言之,他在三途裡面成就安樂的果報。
第二個:執著取相。以自我意識來修善,或者是攀緣種種的神通感應來修善,那麼這種人,可能是諸天的果報,或者是天魔外道,在《楞嚴經》講到叫仙道。我們講六道輪迴,《楞嚴經》講七道,除了六道以外加一個仙道,就是他追求感應神通,來生變成仙人,這也是屬於這第二種。
那麼後面三種,都是佛教裡面的好的思想:第一個出離心,第二個菩提心,第三個空正見。大乘佛教所有的修行,都必須用三種的善念,三種的這種思想:第一個是出離心,第二個是菩提心,第三個是空正見來引導,你才能夠把你心中的寶藏開顯出來。
所以,我們做一個總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所以,我希望我們大家在判定一個價值的時候,我們不再用這個法門本身,說:哎呀,你持大悲咒比較好,還是持楞嚴咒比較好?這個是外行人講外行話了。法門本身沒有自性嘛,是那個推動的心——能念的心嘛。
這個法,是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什麼叫緣起?你用不同的心態來推動這個法門,比方說你這個車子,車子沒有好壞了,但是你這個前面那個馬,那個馬車的那個馬,這個馬可以把這個車子,可以帶到人天去,這個馬車也可以把它帶到三惡道去了,關鍵不在那個車子,關鍵是在那個馬。所以,你心是一個正確的心態,你修什麼法門,通通是正;你心態是錯誤的,修什麼法門,通通是誤導了。我希望我們慢慢知道,一個佛教徒跟一個慈善家最大的差別,慈善家也做慈善事業,佛教徒也做慈善事業,這兩個心態不同,結果也不同。所以你看,佛教很強調什麼?覺悟,佛者覺也;慈善家他修習善法,他不見得覺悟了,他還是用顛倒妄想來修善,所以他永遠是在六道裡面輪迴了。
所以你自己的心理素質,你用什麼樣的思想,來操作這個善法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一再強調:我們一念心有無量的寶藏,我們一念心有無量的地雷,是非常公平的,但是你要有一個正確美好的思想,去操作你這念心,你就會出現無量的珍寶;如果你思想錯誤去操作這念心,它就出現種種的地雷爆炸。這個就是我們今天第一堂課我們所要講的——心為業主,也就是蕅益大師強調的:「成佛做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你心態的準備,你心理的素質,決定了你來生的差別。這個地方,我們先講到這里,那至於我們怎麼樣提升我們的內心,那這個下一堂課我們再說明。
好,我們休息十五分鐘。
《菩提心修學述要》
第2卷
我們上一堂課講到心為業主,就是說佛教對人生它提出的看法。佛陀是說我們的生命是一個無量的生命,什麼叫無量的生命呢?就是說人生是一個無止境的水流,佛陀用水流來比喻我們人生。
水流就是說它有過去的水流,流到現在,它也有現在的水流,流到未來。那麼水流最重要的思想是什麼?佛陀為什麼用水流呢?因為它有一種相續性。它相續,沒有過去的你就沒有今生的你,你今生從什麼地方來?當然是從過去嘛,你為什麼有今天?那是因為有昨天。今天的你是從昨天而來,明天的你是從今天而來,所以它有一種等流性。這個等流性就是說,我們除非經過聖賢的教化,乃至於佛法的教化,否則你前生是什麼思想,你今生就是什麼思想,我們很難擺脫過去的,阿賴耶識啊!我們的心中有很多很多的習慣性的想法,不一定對,但是你如果你不改,你不擺脫你過去習慣性的想法,你不可能改變你的生命的,因為它那個水流是等流性的,你上流的水流是藍色的水流,你今生一定是藍色的水流,除非你做出改變。
那麼什麼是改變呢?就是你從佛法的教理的學習,發自內心的一種新的覺悟,而產生一種新的願望。我們從水流的思想當中,又得到第二個啟示:佛教的生命觀是重視未來的,因為你過去你也不能改變。所以,佛法是以願導行,一定是先發願,然後再引導現在的修行,佛法是用來生的目標來引導今生的。你看佛教的經典,你所有的經典,佛陀很少提到今生的功德,說你修什麼布施、今生能夠怎麼樣,提得很少很少,大部分的功德都是來生的,來生要麼升天、要麼到凈土、要麼成佛。某種程度,佛法是要我們放下今生的,當你今生跟來生不能夠同時具足的時候,佛陀是要我們放下今生,而追求來生的,你讀讀經典,佛陀有這一層意思了,是重視來生的。
很多人說:佛弟子是很消極的,的確!佛弟子對於經營今生這一塊,是蠻消極的,但他對經營來生,是主動積極的。但是有很多東西,今生跟來生是相衝突的,你如果太重視今生,你來生就不怎麼庄嚴。你要去布施、你要去持戒、你要去忍辱,某種程度是要犧牲你今生的安樂的。
所以這個水流的思想,佛弟子永遠看到了未來,因為他活在願望當中嘛。佛教徒是活在未來的——這個思考,你沒有建立起來,你就很難走出你現在的障礙,佛教有很多基本的概念,你沒有建立起來,你就走不出來了,你就是修了幾十年,你還是原地打轉。
我再講一次:佛教是重視未來,是活在未來。我們是為了什麼而活?我們不是為了今生而活,記住哦:我們不以今生論成敗哦,佛教徒是為了來生而活。這個沒什麼消極不消極的,放棄今生,追求來生,本來就是佛陀的本意了。
那麼,誰能夠把握來生呢?我們都知道,應該為來生而活,那麼來生到底誰來主導呢?
「諸法因緣生」,誰掌握了因緣,誰就能夠成功。正確的因緣觀,就是你的思想,尤其是這個「思」,一種堅定的願望,來帶動一個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想像。
佛教裡面講了,所有的善念,只要沒有跟願望結合,這個善念統統不算數了。你到菜市場去,你看到刀下的眾生,你起惻隱之心,把它救回來放生,它是一個善業,但是從解脫的角度,沒有關係,因為你這個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嘛。一時的善念跟決定性的願望,就是我一定要這樣子做,不管任何環境,那這個決定性的願望,就是菩提心了。一時的善念,沒什麼大不了,很多人都會做了,任何人看到這種情況,他也會去做了。所以我們今天強調的是一種決定性的願望,所謂的菩提心,就是說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個根本思想、這個主軸思想,是所有的善念都必須跟你的願望結合,跟一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望結合,這個善念才有超越生死的力量。
所以我希望我們慢慢把一個大乘佛弟子的思想形態跟慈善家的思想形態分開,我們也希望有仁愛的心,佛弟子應該有仁愛的心啊,佛陀講布施,我們為什麼把我們喜歡的東西送給別人,我們也希望他離苦得樂啊,因為我們的布施——離苦得樂,這仁愛的心嘛;持戒的心——我們批判自己的過失,正義嘛;忍辱——我們學吃虧嘛,某種程度,它是一種無諍三昧:「你,對不起我,沒關係,我忍辱」,那是一種無為的思想。
所以佛教徒很多思想的善念跟所謂的世間的善念是很像的,但是它的深廣度是不同的,因為它背後有一個菩提的願望在那個地方支持的。這個地方,我們希望把它釐清的,就是整個聖道的三種根本: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三個思想,你建立起來了,你已經走上了無上菩提的道路了。你要注意你現在要走上什麼道路哦,我們講「道」,佛法經常講道,我們未來有十種道路,有些人,現在是走上三惡道的道路;有些人是走上人天的道路;有些人是走上二乘涅槃的道路;有些人是走上凈土的道路;有些人是走上成佛的道路……這跟你的願望有關係,堅定的願望有關係。
所以我們講心為業主,只是一個基本的概念,我們到底我們心中的願望,是怎麼在主導我們,我們看第二段,把它落實到人生的實際的五蘊的情況。
我們人生是由五種元素構成的,所謂的色、受、想、行、識。色蘊就是一切的物質的世界,就是我們講外在的環境,你今天會遇到什麼人,你會碰到什麼事情,都是一種外境。人生的外境是苦樂夾雜的,沒有人十全十美的,所以我們一般的中國文化說:人哪——孤、貧、殘,你要麼孤獨,感情比較空虛,六親無緣;要麼貧窮,你要為衣食奔忙;要麼殘缺,你身體有病痛,你一定有一個孤、貧、殘,跑不掉的。人生沒有十全十美,因為為什麼?因為我們以前在造業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全部造善業,沒有一個人!他偶爾也造惡業,所以你必須有那個罪業表現的一個管道了。所以人生不圓滿是正常的,因為我們以前不可能整天都造善業啊,人造善,也會造惡嘛,所以得果報的時候苦樂夾雜。那麼這個是一個物質的世界。
第二個受,受、想是不可以分開的了,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個出現的是一種感受。如果你的前生,造的善業多,你從小到大,你快樂的感受的時間會比較長,大部分都會快樂;如果你的過去罪業比較多,你今生,心就經常覺得悶悶不樂,你也不知道為什麼。
受,是由業力變現出來的,你看我們在讀佛學院的時候,我十多年前,讀佛學院,三年當中,出去外面的時間,沒有幾天,大部分都在裡面活動,那個時候佛學院不能請假的,佛學院沒有禮拜六禮拜天的。那麼,在三年當中,我們三十幾個同學,每天吃同樣的飯菜,住同樣的寮房,穿同樣的衣服,但是你看那個臉的表情,每一個人不一樣,有些人是三年都活得快快樂樂的,有些人是憂愁苦惱,同樣的環境哪!怎麼回事呢?同樣的環境,的確業力不同。有些人是他善業強,就善根啟發起來了;有些人是他已經把善業花光了,福報享盡了,才開始學佛,帶著罪業來學佛,他的善根夾帶著罪業,所以他修學特別辛苦,但至少不錯,他還有道心,他還想改變,還有希望。
所以感受是你的業力所變現的,真的,你看同樣一句話,一個家庭六個人,同樣一句話哦,你媽媽講一句話哦,你爸爸聽到跟你聽到,感覺不一樣,因為業力不同嘛。你過去生有毀謗別人的業力,你聽就覺得好像他在毀謗你啊,就《楞嚴經》講「循業發現」,跟外境沒有關係了,是你自己的業力呀,你沒有那個罪業,你沒有這種感受的,不可能有的!所以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感受,是你的業力變現出來的,外境只是一個助緣。那麼感受是很快,因為感受是一種刺激了,當下的刺激啊,其實感受的時間是很短的。
第三個是想像,想像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於境取相。它產生一個相狀,感受沒有相狀哦,想像——透過我們——「哦,這個香很好」,它有一個香的相狀,然後施設名言,它開始講話,開始分別,它可以把感受產生變化,如果你正面思考強的人,你就會把你那個一點點好的感受,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一個人常生感恩心,的確對你快樂有幫助,就是培養一個美好的想像。
感受不能改變哦,受,受不能改變,你透過修行去改變受,不可能!你那個直覺的反應是好是壞,你改變不了。阿羅漢成就阿羅漢以後,他過去有毀謗別人的業,他看到別人毀謗,他還是感覺別人在毀謗他,但是他能夠有這種空性的智慧,把自我意識空掉,雖然有痛苦的感受,但是沒有「我」——沒有承受者,所以他沒有痛苦的感受,他可以把感受化解掉。但是他不能夠去改變那個宿業,不可以,除非他死掉以後到涅槃去,叫無餘依涅槃,他只要生命還在,只要還有有餘依涅槃,他就必須承受業力。所以受,是不能改變哦,但是想,可以改變。那麼受跟想,都是精神層次了。
行蘊:行蘊呢,就是一種心中的執著。一般想蘊一定要跟行蘊結合,這個想才有用,就是我一定要怎麼樣,就是行蘊,一種推動的力量。行蘊就是思心所了,然後變成識蘊,識蘊就是阿賴耶識的儲存。
這五蘊當中,我們每一個人的重點會不一樣,我們可以把五蘊在你生命中有所住,你所住的地方不同,就產生三種不同的人。最低層次的人,他的心住在色蘊,他把物質世界當做他人生追求的目標了——追求名聞利養。物質的世界,所謂追求成敗得失了,這種人,心住在色蘊的人,會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他今生啊,會躁動不安——「弟子心不安」。因為物質世界,不是你能夠決定的,這個是過去的業力,所以你今天追求財富,你把財富看得很重要,你今生大概就不得安穩了,因為這個會變化了,財富不是一條線哪,它還會變化啊,而且它往好的方向變、往壞的方向變,不是你說了算。你只要把物質世界看得很重要,今生就很難安定了,因為你住在一個變化多端的因緣當中,你一定會心隨境轉的,本來我們的心是很安定的,但是你住在外境,你被它牽動了,你啟動你的地雷了,這第一個。
如果你覺得你今生,你覺得壓力很大,心有千千結,經常掛礙這兒、掛礙那兒,你的心已經跑出去了,你都不知道了。你一定是「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裡一定住在某一個外境,你不知道了,否則,你不可能有這么多掛礙。這是第一個哦,你心中必有一物,所以你今天會不安穩。
第二個,如果你心中住在外境,《楞嚴經》上說:你的生死業力會比一般人強。因為你向外攀緣,你啟動你生命輪迴的力量,叫輪迴性,《楞嚴經》講向外攀緣是輪迴性。也就是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啊,同樣大家念佛,你念佛的功力跟我差不多咧,你念佛一千聲,我也念佛一千聲,但是臨命終的時候,他往生了,你沒有往生,為什麼?因為你的生死業力強。臨命終有些人可以很輕松的走出自己的業力,走出心中的業力,迎向彌陀的光明,他很快就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了;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心有千千結,他走不出自己的妄想,阿彌陀佛在外面等他,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必須要心無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啊。
所以,你如果你平常你就覺得你的心,經常起起伏伏,你要小心哦,你的業力比一般人重,生死業力,你臨命終的時候,走不出去,走不出去哦!我們的內心是有等流性的,你不可能說你平常都是這樣子,臨命終突然間變好,沒有這回事情,不可能的!你平常是什麼樣子,你臨命終就是什麼樣子了。
所以你如果你今天——你的子女不聽話,你就很痛苦,你什麼事情,外境有什麼變化就很痛苦,你要小心!你的心已經跑出去了,你那個已經在啟動十二因緣了,你的生死業力很強大哦!所以一個真正能夠了生死的人,臨命終即便帶業往生,他的心一定很平靜的。成敗得失啊,不是說完全沒有,波浪一定要很小很小很小,他的心至少要能夠第一個:脫塵——脫外塵,《楞嚴經》講迥脫根塵,起碼。這個塵,你想要求生凈土,你如果你今生的目標是要了生死,就必須要脫外塵。
如果你今生是要求人天福報,來生做個大國王、大富長者,那就算了,只要你來生要求得解脫,只要!不管你要去涅槃,到凈土去,你跟外境如果不切割,你就不可能做到,不可能!不管你一天拜幾拜佛,通通沒有關係,通通不可能,因為你住在外境,第一個你躁動不安,第二個你啟動了輪迴性,《楞嚴經》講——你的輪迴性太強。不是你修行不好,而是你生死業力太大了,你自己把這生死業力啊,把它轉得太厲害了。人生都是自己造成的了,《楞嚴經》講:我們本來沒有生死,是你自己去攀緣,去觸動生死的,這個開關是我們自己去把它打開的。
所以《楞嚴經》講「妄本無因」,說:本來沒有生死,那怎麼有生死呢?因為「仁者心動」,所以有生死的,你念頭動,你往外跑,就有生死了;你迴光返照,就沒有生死了。
祖師不是常講一句話嘛,說是「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是吧?所以大乘佛教講話經常矛盾,說:明明有六趣,有輪迴生死,覺後空空無大千,又沒有生死,那你說到底有沒有生死,這世間上到底有沒有生死輪迴?你們猜猜看?
沒有?
如果你繼續向外攀緣,你就有生死嘛,哪有標準答案,「諸法無自性」,就是一切法都沒有決定性。如果你今天把物質世界看得很重要,你現在照顧兒子,老了以後照顧孫子,那你就很難了,你那個情執很重,把物質世界看得很重要,那你就適合第一句話——夢裡明明有六趣,就在講你,肯定有生死了。如果你真正學《楞嚴經》——你真的把心帶回家,安住一念心性,一切法如夢如幻,都是一個假相,人生只是一個歷練而已,借假修真,那對你來說,你就適用第二句話——覺後空空無大千,你的生死業力沒有了。有沒有生死是你決定的,不是佛陀決定的。生死的業力是你自己去啟動它的,《楞嚴經》講:你「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因為你住在物質世界了,這個是最下等人了。
【13】生命是修來的,不是爭來的!
第二種:你的心住在感受跟想像。這種人稍微好一點,雖然他也貪念娑婆,但是他貪念的不是物質的娑婆,他貪念精神的娑婆,這種人一般是有一點修養了。他不再追求人世間的成敗得失,他追求什麼——離苦得樂,安樂,安樂是一種心靈的感受啊,這個中等人。
第一個得位。你要經常找到你的定位,善惡的標準,在世間法說是因你的位置不同,你這句話該不該講,看你是什麼定位,你爸爸可以講,你就不能講,因為你們定位不同。所以你在家庭的定位、社會的定位,因為定位不同,所以它定出一個善惡的標準,你要找到你的位置,第一個得位。
第三個得中。這個「中」,儒家講中,不是大乘佛法的中道啊,它這個「中」,就是謙卑的意思了,「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人要謙卑低調。這個謙卑啊,我覺得懺公師父解釋謙卑,解釋得很清楚,他用學吃虧來解釋謙卑——人從學吃虧當中去培養謙卑的美德。學吃虧,他講到一個人不要爭,人不要爭,你付出很多,你得到很少,你也不要爭——無諍三昧。就是說,生命是修來的,不是爭來的。
那麼受跟想,都是一種心靈的層次,但是最高的境界是行跟識——心中的願望,跟你的真如。它這個地方是這樣:大乘佛法,是活在行跟識,是用空性的智慧,去改變這個識——轉識成智,把阿賴耶識轉成清凈心,然後再發起菩提的願望,再轉這個行。
最高等人是安住清凈心,安住菩提心,第三種人,他已經超越吉凶了。第二種人還有趨吉避凶、離苦得樂,第三種人,他只有問事情該不該做了。這件事該做,就算對他有傷害,他還是會去做了,他是活在願望,活在菩提心。一個人安住菩提心,生命對他來說,沒有好壞的概念,叫做順逆皆方便,順境——增長他的信心,逆境——加強他的忍辱波羅蜜,通通是一個所緣境。
【14】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所以說,我們從五蘊當中的執著,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種人:第一個人是追求成敗得失。這種人生死業力就最重,他完全活在外境;第二種人是追求心靈的安樂。這個人他的生死業力相對比較輕薄;第三種人是追求心中的願望,活在願望當中。第三種人是最好了,我們今天要提升就是活在第三種人。所以我們在改變當中,先把這個行蘊跟識蘊,要轉成菩提心,然後再產生智慧的觀照,最後產生安樂的解脫。
所以在這個修行當中,我們要做的:第一個先脫塵。你修菩提心,要先脫離外境,就是色蘊,脫塵。你要把世間的成敗得失看淡一點,今生都是暫時的了,你如果不放棄今生的因緣,你臨命終,你就很難走過生死這一關。
第二個:脫根,脫塵——脫根。你如果是了生死啊,連心靈的感受的快樂,都要放棄,因為它也會牽動生死業力。真正發菩提心的人是對外境、對內心的感受是完全放下的,心中只有一個願望跟一個空正見這兩個,就是活在行跟識這兩個。
菩提心是先從內心的真如安住了,再從外面發出來。反正是這樣:你的五蘊,你的生命的操作,如果你生命的受、想經常是從外面進來的——因為有物質、有美好的環境,所以產生你快樂的感受、產生美好的想像,然後你產生你的執著,最後儲存起來……你的生命的流動,只要從外而來的,你大概就是生死凡夫了;你的生命的整個操作,是你自己決定的——從你的願望發出來,然後從願望當中,去帶動你一個美好的感受,然後再去面對外境去歷練,是從內而外的,你已經走上了菩提道了。這個是判斷你走上什麼道路最簡單的一個方式,就是你的五蘊的操作是由外而內,叫做攀緣心,還是由內而外,叫做正念真如,這個是最重要的判斷方法。一個叫做「夢裡明明有六趣」,一個是「覺後空空無大千。」
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因為我們的執著不同,就帶動了不同的人生。有些人是啟動了生死業力,有些人是啟動了涅槃的安樂,不同的。這個是五蘊的主人的差別。
【15】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我們看最後的發心的差別相。前面是一個綱要性的說明,你是執著物質的世界、你是執著心靈的世界,或者你是真實的安住菩提心、空正見,提出三種差別。但是我們這個地方,把它詳細分成八種發心。我們看第一個:邪跟正的差別。我們先把它念一遍,請合掌: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我們先看什麼叫「邪」。這個世間上有一種修行人,這個還算不錯哦,他也開始斷惡修善,但是他這個斷惡修善,他不向內心中去安住,他心中沒有一個願望,沒有一個智慧,沒有菩提心、空正見,沒有出離心,沒有這三種的根本思想,那麼他干什麼呢?但知外務——他的心哪,老是向外面去攀緣人、事的物質世界。
他四種攀緣:第一個或求利養,追求物質享受;或者追求美好的名聲,得到別人的贊美;或者追求現世五欲的快樂;或者追求來世的安樂。「如是發心,名之為邪。」這種人,在佛教徒來說,只有一種宗教的信仰,他談不上什麼智慧的觀照。
也就是說,他的人生的整個操作方式,是完全從外面而來的——攀緣心。你對我好,我才能夠對你布施了;這個團體,因為對我好,我才願意參加共修,他這個人是「但知外務」,他的心完全活在外境,就是外境稍微動一下,他心就動了,沒有一點安住力、調伏力的。這種人絕對不可能了生死的,因為你平常已經把生死的業力,轉動得這么強烈,你臨命終怎麼可能走出去呢?不可能嘛!《楞嚴經》講,你自己創造一個生死的假相,然後你自己被這個生死假相帶動——「自心取自心」嘛,你這個生死輪迴力量已經被你帶動起來了,你臨命終只好這樣子了,順這個生死業力走了。他沒有一點觀照力,沒有安住力,這個叫做「邪」。
我們看「正」——「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求世俗的欲樂果報,但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只要是大乘菩薩的發心要講正,他一定是活在未來,沒有一個菩薩是追求今生的,沒有一個了,他為了來生的了生死、來生的菩提。
佛教的修學,它是先有心理建設,才有行為,不是說你學佛以後,你就開始去行菩薩道,不是這樣,它是要你能夠了解道理、生起觀照,然後發起願力,然後再以願導行哦。佛教是先做心理教育以後,才開始去做事情,否則,你只是一個只有宗教情操的佛教徒。佛教,你沒有智慧的觀照、你沒有真實的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你安住,也沒有安住菩提心,調伏煩惱妄想,也沒有調伏妄想的力量,心向外攀緣,那你就是這個了——邪惡的發心,那最後你走上一個邪惡的果報了。所以因緣果報,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你自己要這樣做的。
你真實發菩提心的人,跟別人都沒有關係了,我今天參加共修,跟你對我好不好沒關係了,沒關係了,因為我是假借這個相狀——借假修真,我的功德是我內心的功德,外境只是借這個相來修行,心態不一樣了。所以,第二種人是正確的,他為了來生而活,活在心中的願望。這是第一種——邪、正的差別。
【16】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巔,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我們看什麼是偽、真。前面的邪,就是說這個人完全沒有佛法的訓練,他也不知道佛法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反正就是你要我去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完全是向外攀緣。但是「偽」不同啊,偽:他已經了解一點佛法的道理,他也有一點善根,但是他善根中夾雜著煩惱,叫做「偽」。不像那個前面的「邪」,邪是完全沒有善根,只有一點小小的信仰,這個偽就是說,他本身有一點善根,但是對於惡法,沒有調伏的力量,就夾雜。
我們看:他有過失,也不懺悔,有罪業,也不除掉,那麼,「內濁外清」——內心污濁,外表現出清凈的相狀;「始勤終怠」——剛開始用功,最後慢慢的懈怠放逸;雖有一點善根,但是為名利,強大的名利心所夾雜;雖有善法,也被身口意之罪業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蕅益大師說:這個偽啊——因地夾雜,他有善根,但是夾雜著煩惱跟罪業,最後,他的善根被煩惱跟罪業之所遮蔽。
我們看「真」——「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他的願力很強;「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這個「仞」,一仞就是七尺,「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巔」,到達它的高峰,「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偽呢,是他的善根沒有加上一種願力跟空性的智慧,他雖然也知道,說修行要向內安住,他只是一個基本的概念,但是沒有把這種概念,實際上把它明確成一種願望。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這個願望跟善念的差別?一個人,到底要不要受戒?說:誒,我不受戒,我也可以做善業了,我也可以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對,我做一個好人也不錯了,我不要受戒了;那我受了戒以後,也是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那我問你:受了菩薩戒,跟沒有受菩薩戒有什麼差別?你沒有受戒,你沒有戒體,就是沒有那個願力。沒有願力是什麼意思呢?我很想要做好事情,但是這樣的一種善念是不堅定的,就夾雜了很多很多的變數。
受了戒以後,你沒有選擇——你一定要做好事情,不管外面,不管別人對你怎麼樣,你做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他已經是怎麼樣?是內心自己自求,自我完善的。我做好事,跟你沒有關係,你肯不肯定我,都沒有關係,他是發自心中的願望去做的,他以願導行啊,不是外境來引導他,不是的。我們一般人要做好事啊,要很多條件,第一個:你要肯定我,我才去做好事,你要贊美我,我才去做好事,這個人是沒有願望的人,只有善念沒有願力,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偽」,你經不起環境的考驗,經不起逆境的考驗的。所以你沒有受戒,你是一個好人;你只有受了戒,你才有資格叫菩薩。
你必須把你的善念,升華成一種願望。願望,就沒有任何理由了,不管別人怎麼樣,他的生命是自我完善——我今天做事情,是對我自己負責了,我為完成我的理想,他已經脫塵、脫根了,安住自己的菩提心。所以,這個地方,偽跟真就差在這個地方,一個是活在願望當中,一個還在活在外境,兩個都有善念,但是第一個,很容易被外境影響。
我們這幾天談的都是根本問題了,佛教有根本問題,有枝末問題,什麼叫枝末呢?就是你的加行——你做一些什麼樣的功課,比方說你每天有多大的布施、你是持什麼戒、你有什麼樣的念佛、拜佛的定課,這個都屬於枝末問題了。但是你的根本——你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個根本的願望、根本的智慧沒有生起,你那些善業,就不一定能夠讓你成就尊貴的果報,就不一定了。
我們這樣子講,比方說我們現在從這里要到高雄去,你第一個要怎麼樣?修行要什麼——先上路啊,找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啊。你修行上路了,你這個速度開得快慢——加行快慢,那是遲早的問題而已了,是吧?但是如果你今天,你心中的這個善根沒有建立起來,只有善念,沒有願望,沒有空正見,那麼,你還在市區打轉,你一輩子開車開開開到最後,你還是在台北市區了。一個修行人哦,不怕你走得慢,就怕你現在還沒有入門,還找不到門——「不得其門而入」,就是說,你這個人修行還沒上路啊,還沒有上路,你就是原地打轉,你永遠活在過去了,你不可能創造未來,不可能!你過去是怎麼樣的,你前生是怎麼樣的,你今生還怎麼樣,你來生,一定是這樣子了,你完全活在自己的攀緣的等流性嘛,你怎麼會改變呢?
所以我們這個地方,一種自我反省、自我調整很重要,你只有自己可以調整自己,沒有人可以幫你調整,你不改變,你就這樣子下去了,直到有一天,你吃盡苦頭,你還得乖乖的從這個地方下手——建立你的根本思想!
你一個人,你把根本建立起來,我起碼我修行上路了,你就看到你每天在進步哦,進步快慢那是個人的修行造化,但是你會看得到你每天在進步——我今天,你開始對治了,你開始在心地用功了,我今天,外境對我的干擾是九分,明天變八分,後天會……你自己會感覺出你慢慢慢慢跟這個根塵慢慢脫離了,相對來說,你那個生死業力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