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六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26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七面,倒數第四行,從第五十段看起:
『妙吉祥』就是文殊菩薩,這是《心地觀經》上也是用這個比喻,實際上都是比喻般若智慧。
這個『二』是第二卷。
【文殊,此雲妙德。】
文殊師利是梵語的音譯,意思翻作妙吉祥,也翻作『妙德』,德跟吉祥意思非常接近。
【以了了見佛性故,德無不圓,果無不盡,稱妙德也。】
這是說明『妙德』的意義。『了了見佛性故』,佛性就是自性,就是真如本性。了是明了。此地講的見,意思很深很廣,六根都用一個見字來做代表。見性,能見與所見是一不是二,才真正叫見性;如果有能有所,他沒有契入境界,也就是他沒有見到性。見到性一定是能所不二,前面所講的入不二法門,那才真正叫見性。『德無不圓』,圓是圓滿,他的智慧德能圓滿的現前。『果無不盡』,果是講果報,也是講他的受用,我們凡夫人講的享受,這受用也是究竟圓滿,所以稱作妙德。妙德跟妙吉祥是一個意思,稱他作妙吉祥。妙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不是凡夫言語、心思能夠達到的,這才稱之為妙。德,這個德跟得失的得相通,這才真正圓滿的得到,沒有絲毫的欠缺。即是佛在經中常說的,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都圓滿現前,也是佛法當中所說,無知而無所不知,無得而無所不得。
由此可知,妙德是要把知與得要舍盡,像《心經》裡面講的「無智亦無得」,必須把這個舍盡。因為「知」就是所知障,「得」,有這個念頭就是煩惱障,無知亦無得,是把所知障、煩惱障統統舍盡,也就是真的斷掉了。斷了以後,它的利益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得,那就叫妙德。由此可知,我們世間人所謂有知有得,這個知跟得都不妙,你要問為什麼不妙?他不能超越六道輪迴。得失的心沒忘,這個念頭是煩惱,不是個好事情,也就是你二障沒了,你就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不能叫妙德。妙德不但是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
【會疏曰。】
這個《會疏》是《無量壽經》的《會疏》。
『三德』是佛在大經上講的法身、般若、解脫,這叫三德。『秘藏』,藏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本來具足就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三種德用,法身、般若、解脫。這三德是無盡的深廣,唯有如來與法身大士才能夠證得,所以稱它作秘。秘是深密,它太深了,權教、二乘、凡夫智慧淺,不能證得。這是說明自性本來具足的三德秘藏。
『神化不思議』,神是神通,我們世間人講的神奇,化是變化,這是講三德的作用,你看從法身能夠變現出報身,能夠變現出無量無邊的應化身。般若是無知,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十法界依正莊嚴,一一遍知。解脫,像《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與眾生說什麼法,他就說什麼法。神化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不可思議,『故名妙德』。這是無得而得的殊勝處。
我們凡夫所以不能夠證得自性的妙德,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能把知跟得放下,總是念念要求知,念念要求得,這正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自性的德能不能現前,都被這個障礙住。
我們翻過來看三十八面,第五十三段。
『三德』,世間實在找不到適當的詞句來贊嘆它,不得已用個『微妙』。菩薩『同佛所證』,佛所證的三德是圓滿的,究竟圓滿,菩薩所證的三德,與如來果地上所證無二無別,只是不夠圓滿,他確實證得三德。所以也稱為『妙吉祥』,吉祥跟德意思是相同。
【惑業苦三,有少分在,皆未吉祥。】
『吉祥』也是我們中國人常常在贊美當中的一個名詞,祝福、贊嘆,古時候常用。在出家眾裡面,我們也常聽祝福六時吉祥,六時是講印度,印度是晝三時,夜三時,就是現在講的二十四小時,日夜吉祥,有這樣的贊嘆。這個地方說明,吉祥的標準是『惑業苦三』斷盡了,那是真正的吉祥自在,吉祥跟自在如意的意思都相同,自在如意。「惑」是迷惑,「業」是造業,「苦」是受報,由此可知,六道凡夫有吉祥之名,而無吉祥之實。什麼人才有吉祥?我們把標準放寬一點,超越三界才得吉祥;雖得吉祥,還不能叫妙。妙吉祥的標準在哪裡?必須要超越十法界,他證得一真法界了,這個吉祥才叫妙。
【位居究竟,三德圓彰,故又號妙吉祥也。】
這是《圓中鈔》解釋文殊師利菩薩的名號,這個解釋得很清楚。『位居究竟』是等覺菩薩,菩薩的究竟位是等覺,再沒有比它高了。『三德圓彰』,法身、般若、解脫,跟如來果地上可以說沒有兩樣,所以『號妙吉祥』。實在講「妙吉祥」,圓教初住菩薩就可以稱為妙吉祥,他是超越三界,證得一真法界。何況文殊菩薩跟前面我們講的普賢菩薩這個三種是相同的,位前文殊,位中文殊,位後文殊,都有這個意思在。這是講的位中,是等覺菩薩。下面一段,這是介紹彌勒菩薩。
【彌勒,此雲慈氏,名阿逸多,此雲無能勝。】
『彌勒』是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是『慈氏』,是慈悲的意思,彌勒是慈悲的意思。有些經上說,彌勒是姓,他的名字叫『阿逸多』,阿逸多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無能勝』;換句話說,這是贊嘆他無比的殊勝,沒有人能夠超過他,是這么個意思。可是也有經上講,阿逸多是姓,彌勒是名字,到底哪一個是姓、哪一個是名字?經典上都能夠有依據,這些我們也無需要爭論,知道他兩個名字的意思,意思就是表法,這樣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
菩薩沒出生的時候,他母親懷孕的時候,他的慈悲心就能夠顯示出來,就是表現在他母親在懷孕之後特別的慈悲。所以出生之後,就用這個號作為他這一族,就是彌勒這一族。
這又是一個講法,《疏鈔》裡頭所引的都是佛在經上所講的。這是第二個說法,菩薩在過去生中曾經親近過『大慈如來』,他對於佛非常的敬仰,願意與佛同一個名號。菩薩願與佛同名號這一樁事情很多,大乘經裡面很普遍。『即得慈心三昧』,當然與佛同心同願,就得大慈菩薩的加持,他就得慈心三昧。三昧是正受,慈心三昧的意思,就是他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他的慈悲心從來不會失掉。安住在大慈悲之中,這就叫慈悲三昧。這是第二個意思。下面這是第三個意思。
這是世尊,可以說彌勒菩薩生生世世修行的公案。他曾經作過外道,『婆羅門』是古印度的宗教,他的名號叫『一切智』。『於八千歲,修習慈行』,八千歲這個時間很長,我們今天看到這個說法,感到不可思議。而佛告訴我們,我們世間人的壽命也有很長的時候。佛經上跟我們講的時節因緣,我們講一個小劫,佛說,人的壽命最長的時候是有八萬四千歲,最短的時候是十歲。這個演算法是世間人每一百年減一歲,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壽十歲,十歲就是最底限。然後再從十歲,又每一百年再加一歲,又加到八萬四千歲,這樣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由此可知,一切智婆羅門他在世的時候他的壽命一定相當長,不像我們現在,我們現在人的壽命很短促。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人壽是一百歲,照著這個說法來減,現在是減劫,每一百年減少一歲,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依中國的演算法是三千零二十二年,一百年減一歲,一百歲就減了三十歲。所以現代人的壽命,七十歲就是正常的。可是我們也看到有八十、九十,甚至於還有一百多歲的,那他是有特別的福德因緣。如果沒有特別修持的福德因緣,正常的壽命,平均壽命應該是七十歲。這是在減劫,減劫愈往後人愈苦,這是真的,這個倒不假。
菩薩出現的時候,人的壽命長,所以他有八千歲這么長時間修習慈行,修慈悲心,慈悲之行,行就是能夠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慈悲行。底下還有一段。
『弗沙佛時』,這是古佛,世尊跟彌勒是同學,兩個人都是修的慈悲心,都是修的菩薩行。經上說,彌勒菩薩的道行、功夫還在釋迦牟尼佛之上,可是釋迦牟尼佛先成佛,他做了世尊的補處菩薩,這什麼原因?世尊精進超過了彌勒。這也是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啟示。成佛的早晚,或者修學成就的早晚,精進實在說是一個決定的因素。我們在凈宗經論裡面讀到過,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彌陀四十八願的加持,可是還是要自己精進努力。佛加持是一樁事情,自己如果不精進,要證究竟圓滿的佛果還是要很長的時間。如果肯勇猛精進,得佛的加持,證無上佛果確實是比他方世界諸佛的道場快速得多。所以,精進是菩薩第一善根,這我們必須要知道。下面一段說:
一切眾生見到彌勒菩薩,就能夠得『慈心三昧』,被他的慈心所感化,如同磁鐵對於經書的感應。我們一塊普通的鐵沒有磁性,如果跟磁鐵吸在一起,這個普通的鐵裡面馬上就有磁性。這是同一個道理,凡夫雖然沒有慈悲心,如果能常常接觸彌勒菩薩,慈悲心自然會生起來,這就是這個意思。
『刀兵劫』是戰爭,戰爭是一切眾生最苦的時候,所謂戰亂的時期,眾生最苦。菩薩大慈大悲,他在這個時候,以種種的化身,以無量的方便來保護一切眾生。菩薩雖然有弘願,如果眾生沒有善緣,與菩薩也不能感應道交,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現在這個世間確實是天下大亂,刀兵沒有一天沒有,就在我們地球上,哪一天沒有戰爭?我們在電視、在廣播裡面所聽到的、所見到的,備受戰爭苦難的這些人,彌勒菩薩為什麼不救護他們?菩薩不是不救護,這正是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菩薩的願力、眾生的心力、眾生的業力,具不可思議。所以要得菩薩的擁護,第一個要有清凈信心,第二個要有大慈悲心,與菩薩就有感應道交,這樣才能夠得到菩薩的加持、菩薩的保佑。這是在經典裡面舉出許多對彌勒菩薩的記載,後面這是做了個總結。
【是則慈隆即世,悲臻後劫,至極之慈,超出凡小,故無能勝。】
『慈』是菩薩的大慈大悲,隆照今世,我們現前。不但對於現代的一切眾生,菩薩是大慈悲心來關懷我們、照顧我們,而且是後世無量劫中,菩薩也不舍他的悲願,生生世世都照顧一切苦難的眾生。他的慈悲到了極處,超出凡夫、小乘,所以稱為『無能勝』,「無能勝」就是阿逸多的意思。
再看後面這一段,這段是說「普賢行願」裡面的一段開示,這是介紹普賢菩薩。
【普賢行願品雲,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遠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些經文,我們冷靜去讀誦、觀察,確實能夠幫助我們覺悟。『是人』這是假設,這個人在臨命終的時候,最後一剎那,舍報之時,報是這個身,我們中國人講靈魂離開了身體,這個人死了,就在最後斷這一口氣的時候,在這一剎那之間。這樁事情自古至今,中國外國,一切眾生都無法避免的。生到這個世界來,總會遇到這一天,這天一定會到來,這是我們必須要覺悟的。來了之後,這個事實,經上為我們說出來,這個意思就是「萬般將不去」,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帶得走。『一切諸根悉皆散壞』,這是講你肉身,神識,我們佛法講神識,世間人講靈魂,離開肉體之後,這個肉體幾個小時就臭了、就敗壞了,幾天之內它就潰爛了、就腐爛了。可見這個身體不是堅牢的,非常脆弱。這一句講你的身體壞了,很短的時間。
第二句講你的家親眷屬,都遠離你,永遠不會再見面,這都是事實。我們學佛的人,在佛經上看得多了,與眾生結緣,下一次我們再能遇到,下次再能遇到,不是指底下這一生,不曉得多少生多少世才會碰一次頭,不可能說來生再聚會的,沒有這么容易。縱然遇到,也陌生,不相識,這些都是事實。明白之後,對於親緣要看淡一點、要看疏一點,不能太執著,執著你就妄想。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家親眷屬總不外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沒有這四種緣,不會成為一家人。沒有這四種緣,人生在這個世上,見面也不會認識。所以,從親至疏都不外乎這四種因緣,沒有緣不會相聚在一起的。
『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你在世的時候,你有權,有權威,這個時候你的權威也帶不去,你的地位也帶不去。『輔相大臣』,這是你在世對你的事業有幫助的這些人,是你得意的幹部、得力的部下,你一個也帶不走。『宮殿內外』就是講你的房屋、土地,我們今天講財產裡面的不動產,你也帶不走。『象馬車乘』,這是講你的動產、你的財富。『珍寶伏藏』,你那些珍珠寶貝。『如是一切無復相隨』,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夠帶得走,一場空!最後剎那什麼時候到來?誰也預料不到。所以佛告訴我們,人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就是隔世。這個一定要警覺到,絕不要想到,我將來還有好長好長的時間,那是打妄想。
真正修道人,就把這樁事情時時刻刻提起來。印光大師教念佛人常常把一個「死」字貼在額頭上,就是常常想到我就要死了。你的心才會清凈,你才真正能萬緣放下,為什麼?放不下也得要放下,沒有一樣東西能帶走,連身體都不是自己的,這是智慧的觀照。有沒有東西可以帶走?有,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才知道造業是真正可怕。你造善業,這個業力引導你到三善道去投胎,你要造作惡業,這個業力是引導你到三惡道去投胎,隨業力,沒有辦法,會跟你走,唯有業隨身。所以佛菩薩教我們,把善惡業都離開,叫我們專修凈業。專修凈業的人,六道裡頭沒有凈業,三善道沒有它,三惡道也沒有它,唯有西方極樂世界起感應。
《華嚴經.行願品》裡面,普賢菩薩教我們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大願王是菩薩行業,從「禮敬諸佛、稱讚如來」,一直到「普皆迴向」。這十條是教我們現前在世間如何生活、如何處事待人接物,普賢菩薩教給我們十個原則,我們真正能夠奉行而不違背,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十種原則是凈業,我們知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的是凈業,十大願王是真實的凈業,為什麼?它是用清凈心修的、用平等心修的,這是普賢行跟一般大乘菩薩行不一樣的地方。菩薩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未必是真正純凈的清凈心。假如是最極清凈心,那就是普賢行,比菩薩行高一等。普賢菩薩的心沒有分別、沒有染污,沒有染污就清凈,沒有分別就平等,沒有迷惑就覺,所以普賢的心是清凈平等覺;以清凈平等覺修菩薩行,那個菩薩行就變成了普賢行。
教給我們十個原則,第一個從禮敬,對人、對事、對物,外面有禮節,外面有禮,內有敬,真誠的恭敬。這個恭敬心決定沒有差等,對一個普通的凡夫的敬意跟對阿彌陀佛是同樣的,這叫普賢行。如果我們對佛有十分的恭敬,對一個凡夫只有一、二分的恭敬,那是菩薩行,不是普賢行;普賢行是沒有差別的,有差別的不是普賢行。所以從禮敬、稱讚一直到普皆迴向,普賢行跟菩薩行有什麼不一樣?就是一個有差別,一個沒有差別。普賢是最極的清凈心,真實的平等心,所以他修的是凈業。凈業所感得的是凈土,十方諸佛如來皆有凈土,他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凈土。我們就明了了,普賢菩薩為什麼能生凈土?他修凈業,心凈則土凈,一切如來皆有凈土,他特別選擇西方極樂世界去往生。所以我們要曉得,十大願王就是真實的凈業,勸導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唯此願王不相舍離。】
這就是唯有業隨身,它是最殊勝的業。一切眾生,九法界眾生所造之業,沒有能夠比得上普賢菩薩這么殊勝。
【於一切時引導其前。】
『一切時』我們要注意,普賢的心行我們一分一秒都不能離開,念念就是這個心,念念就是這個行,這就是真正在前面引導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境緣當中,這一口氣不來,決定往生極樂,為什麼?你二六時中,念念都是普賢的心願。
實實在在這『一剎那即得往生』,往生的時候佛必定來接引,時節因緣,分秒都不差!為什麼又說到了之後就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你的這一尊阿彌陀佛,大多數都是化身,都是化身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見阿彌陀佛的報身。所以後面講『即見阿彌陀佛』,這是見阿彌陀佛的報身。
【偈雲,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
從這首偈當中,我們明白了,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要想做到究竟圓滿,他必須要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普賢菩薩的願,剛才說過了,他沒有分別。沒有分別就沒有界限,他禮敬的對象、贊嘆的對象、供養的對象,都是盡虛空遍法界。願是有了,心願是有了,但是事相上能不能辦得到?辦不到。譬如我們今天講,我們不要說那麼大,今天講我們這個地球,我們發個願要幫助地球上所有一切苦難的人民,不要講眾生,眾生還要再涉及到動物,那太多了,現在世界上四十多億人,我們有沒有能力都幫助到?沒有能力,做不到!我們有這個心,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們今天發普賢的大願,我們盡虛空遍法界,我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能力上我們做不到,但是有這個心,有這個心就好,這個心不能沒有。能力做不到不要緊,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無量壽經》上跟我們講得很好,就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我們的智慧、德能就跟彌陀無二無別;換句話說,盡虛空遍法界,在事上,我們能做到。這也就說明普賢菩薩為什麼要選擇彌陀凈土?他是華藏世界毗盧遮那佛的等覺菩薩,為什麼不在華藏世界去作佛,還要去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在說,如果就他來講,沒有必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跟文殊這兩位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為什麼?我們今天也可以發普賢願,也可以修普賢行,不是做不到,我們真的可以做。我們在生活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我們用真誠心、清凈平等心、大慈悲心,來處事待人接物,這就是普賢行。但是我們的能力有限,我們的智慧有限,我們沒有辦法普度一切眾生。因此在十方諸佛剎土修行,要修到有能力普度一切眾生,實在講,你要真正證到八地菩薩才有這個能力。證到八地絕不是個容易事情,那要多長的時間!如果我們說不必斷煩惱,不必用很長的時間,就能夠得到無量的智慧、神通、德能,滿足我們的大願,除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第二個法子。這是文殊普賢做榜樣給我們看,他的用意在此地。
所以,一定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現前成就此大願』,這十大願在事相上兌現了,真正能做得到。『一切圓滿皆無余』,願願都圓滿,無余是沒有欠缺。『利樂一切眾生界』,「一切眾生界」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這是從橫的來說。要從豎的來說,就是九法界眾生,從等覺菩薩一直到地獄眾生,橫豎周遍。不到極樂世界沒有這個能力,到極樂世界,這個能力就現前。所以我們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西方極樂世界非去不可!這個世間太苦,大概中年以上的同修都能深深的體會到,年歲愈大你體會得愈深,這個世間沒有一樣值得留戀的,全是空的、全是假的。
佛在經上所講的都是真實話,國土微脆,這個星球在太空當中運行,不是永恆不滅的,它也禁不起撞擊,地球要與一個小行星撞擊,也就毀掉了。所以要曉得萬法無常,真正體會到這個世間沒有可留戀的,真實、究竟圓滿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要問,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一個星球,為什麼它那裡就究竟圓滿,其他的星球就無常?這個裡頭有道理,那個世間是一切眾生清凈心所變現的。十方世界,特別是我們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什麼變現的?是染污的心,善惡業變現的。尤其在近代,惡業超過了善業,惡勢力大過善的勢力,所以在這個世界的眾生沒有不受苦難的。這裡面業因果報,理事的現象,我們果然把它看清楚、看明白了,然後你才能夠深深的相信,佛為我們指出一條離苦得樂的道路是正確的。再看底下這一段。
【文殊發願經雲,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文殊的願跟普賢菩薩的願完全相同,這是在《文殊發願經》上有這么一段,而在《華嚴經》裡面,句子非常相似。由此可知,文殊普賢發願真實不虛,不是一部經上所說的。
授記,是為他授記作佛,授記度化眾生,類似我們現在所講的預言,預先告訴他。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
『寶積』是個大法會,在這一會裡面佛講了許多的事情,也曾經在這一會裡面介紹過西方極樂世界。這一會當中:
【彌勒問佛,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
這一段如果有時間的話,把它的全文找出來看看,對於「十心念佛」會有幫助,在《大寶積經》里,《大藏經》裡面有,查『發勝志樂會』,查這一部分就可以能查得到。這裡面要緊的就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與本經所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一切眾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一個條件。經上說的這十種心,此地沒有列出來,我們下一會查出來把它列出來,這十種心就是菩提心。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經》教給我們這八個字,要牢牢的記住。如果只有一向專念,沒有發菩提心,不能往生,這古人常說,一天念十萬聲佛號是「喊破嚨嚨也枉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可以說是一向專念,為什麼不能往生?沒有菩提心。有菩提心而不能專念,也不能往生。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是真正覺悟的心,這是我們從總的來說,要分開來講,前面我們講過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
《寶積經》這一段講把菩提心分做十種,分做十條來講。如果我們就金剛般若會上來講,菩提心就是離四相、離四見。四相四見不舍,你怎麼能出得了輪迴,你如何能夠突破重重的障礙?像《楞嚴經》上所講的魔障,《楞嚴》講魔障講得很詳細,五十種陰魔。五十是種類,五十類,五十類裡面,每一類裡頭都不曉得有多少?你要問魔障在哪裡?就在我們的周邊,就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它擾亂我們,讓我們的心不得清凈;它動搖我們,讓我們時時刻刻在虛妄的境界裡面去起貪瞋痴慢,都是魔障。我們被這些魔障重重包圍著,今天雖然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沒有大菩提心,你這重重魔障你沒有辦法突破,這是實在的。所以必鬚髮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人才決定得生極樂世界。黃念老在這一段引用的經文,節錄的不完整,我們把這段經文記下來,把它完整的節錄出來。下面這一段:
【悲華經五曰,此佛世界,當名娑婆,時有大劫,名曰善賢,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現於世。】
這一段是說明我們現前生活在這個世界,這一段時間之中,所謂時節因緣。『此佛』是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世界稱之為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語音譯,它的意思是雜染的意思。雜染就是極苦,與西方極樂世界正好是個對比,那邊極樂,這邊極苦。
『時有大劫,名曰善賢』,我們現前這一劫,劫是時間的單位,這是一大劫,這一大劫稱為賢劫。為什麼稱為賢劫?因為在這一大劫當中有千佛出世。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很清楚,釋迦牟尼佛是賢劫千佛第四尊佛,彌勒菩薩當來下生,這是第五尊佛。前面這幾尊佛出現,距離的時間都很長,到末後,佛出現在世間時間比較短。所以有一千尊佛,『成就大悲,出現於世』,要在娑婆世界示現作佛。有這么多的佛出現,這是很稀有的、不常見的,在這一個大劫當中有這么多尊佛出現於世。由此可知,世間學佛的這些眾生,陸陸續續他的緣會成就。譬如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我們有緣聞到佛法,但是業障深重不能突破,沒有法子往生。底下一尊彌勒佛出生在世間,時間照《下生經》上講是五十六億萬年之後,正確的數字諸位去查經。這么長的時間,如果到那個時候我們再得人身,又遇到彌勒菩薩,再能聞到佛法,看能不能往生?彌勒菩薩出世必定講《無量壽經》、必定是勸大家念佛求生凈土,你說我們怎麼知道的?因為《無量壽經》的下半部就是彌勒菩薩當機,釋迦牟尼佛明白把這樁大事付託給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一定是依教奉行。假如在那個時候我們障礙還是不能突破,沒有關係,後面還有九百多尊佛,再慢慢來吧!
我們讀到這個地方,也有相當的安慰。但是人要有志氣,抓到機會就不能放鬆,我們現在能往生,那多自在!彌勒菩薩將來作佛的時候,我們從西方世界來,是菩薩身分,幫助彌勒菩薩度化眾生,不就更自在?何必到那個時候還來苦學?大好機緣。現在往生極樂世界,將來龍華三會,菩薩身分參與,不一樣,比求生彌勒凈土高明多了。現在不少人修彌勒凈土,希望往生兜率內院,將來彌勒菩薩成佛,他們就是舍利弗、目犍連,佛的常隨弟子,作阿羅漢。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將來再回來當大菩薩,在他們之上,絕不在他們之下。所以大家仔細想一想,一定要掌握現前的機會,這是稀有難逢。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七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27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九面第四行,五十七段看起: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問佛,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
這一段文是黃念祖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上引用的,因為這段文裡頭最重要的就是這十種心,而十種心沒有把它節錄下來。我們昨天講到這個地方,意思不能夠清楚的透露出來,所以就查出《藏經》的原文,我們將這一會,就是《發勝志樂會》,仔細的看過一遍。這一會經經文並不長,總共只有兩卷,是《大寶積經》的第二十五會。我們知道《無量壽經》也在這個大單元當中,是《大寶積經》第五會,就是無量壽會。《無量壽經》的五種譯本,唐譯本就在《寶積經》的一會。這一會裡面,佛在最後說出,這一會的經題叫做「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經題是這樣的。另外還有一個名字,也是佛說的,叫「彌勒菩薩所問經」,這一會自始至終都是彌勒菩薩代表我們向世尊發問、啟請的。
而這一會實在講非常重要,內容所說的偏重在事相上,特別是我們這個時代,經上所講的末法五百年這個時候。出家、在家,菩薩、比丘,優婆塞、優婆夷,在學佛修行之中所犯的過失,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如果這些過失不能夠徹底改過來,求往生非常困難。這些過失要是繼續犯下去,佛在經上說了,因為跟阿彌陀佛結了殊勝的法緣,將來必定還是往生,但是到什麼時候往生?恐怕要過很多個大劫之後。而在這一段很長時間當中,要墮地獄、餓鬼、畜生受盡種種苦難,你要不能改過自新的話,這些苦難受盡了,再遇到這個緣,才能念佛往生凈土。所以,彌勒菩薩慈悲,請佛把這些因果、事理說得這么圓滿、這么透徹。希望我們末法同修聽了之後能夠有所警惕,斷惡修善、改過自新。
此地所講的十種心,就是這部經的總結。這十種如果能夠做到,念佛往生,這一生當中一定會成就,佛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如果不能做到,縱然念佛也不能往生。為什麼?與佛不相應,與法不相應。可見得這部經相當重要,我們從《藏經》裡頭節錄出來,准備給它印單行本流通。我們看這段原文,在底下這一行。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
這一段是彌勒菩薩啟請的話,其實彌勒菩薩哪有不清楚不明白的?這是看我們眾生迷惑顛倒,大慈大悲代我們發問的、代我們啟請的。世尊在這一會的開端,就告訴彌勒以及與會的這些大菩薩們,勸導大家一定要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菩薩在此地啟請的言詞當中,就清清楚楚說出,『如佛所說』。像釋迦牟尼佛講的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功德利益,這個功德利益當然講的最詳細、最周全的是《無量壽經》。底下要緊的就是末法四眾同修,在家、出家的四眾,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真正能往生?佛說了要發十種心,哪十種心?菩薩在此地為我們啟請。
『隨一一心』,「一一」就是指後面這十種心,每一種心在一心之中、一念之中,都圓滿具足。昨天我跟同修們提起,這十種心就是菩提心。《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佛講了一個綱領,「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通常我們講菩提心,多半都是講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就講得比較具體,讓我們曉得什麼叫菩提心。這個地方的十心比四弘誓願又要詳細,所以這里的十心就是菩提心。菩提是覺悟,菩提心是覺心,覺而不迷,六度心是菩提心,普賢菩薩十願也是菩提心。菩提心展開可以說是深廣無盡,把它收縮起來就是真誠之心。我們看世尊答覆的。
這就先說哪些人沒有菩提心,他發也發不起來。凡夫,凡夫裡面愚痴之人,這叫『凡愚』,沒有智慧,不聽佛菩薩的勸導,不能相信、不能接受、不能奉行,這是凡愚,凡夫裡面的愚人。凡夫能不能發菩提心?能,所謂大心凡夫,我們在大乘經裡面看到很多。為什麼稱他作大心凡夫?就是發菩提心的凡夫,覺悟的凡夫,不是愚痴的。他為什麼愚痴?佛在這個經上講得很詳細,是無量劫來的業障習氣,蒙蔽了他的自性,所以變成愚痴。這是第一類,菩提心發不起來。這一生當中縱然遇到大乘佛法,遇到凈土法門,也只能跟西方世界結個善緣,這一生不能往生。第二類:
【不善丈夫。】
這個『不善』定義是非常狹窄,不是世間的善惡。這個『丈夫』可能是世間的英雄豪傑,可能是世間各個行業的領導人才,他不信佛法、不信因果、不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這就不善,他這種心發不起來了。這是第二種。第三種:
【具煩惱者之所能發。】
『具』是具足,煩惱很重。煩惱是什麼?是非人我的成見很深,《金剛經》上講的四相四見很深,很執著,貪瞋痴慢這些煩惱很重。這個菩提心也是發不起來,障礙發菩提心的。
佛先把這三類不能發心的說出來,這是給我們一個很大的警惕,讓我們自己仔細去反省,我們是不是屬於這三類的?是屬於這三類的也不怕,為什麼?只要能懺悔、能改過就行了。怕的是你不能改,不相信佛的話,不肯改,那就沒法子;只要肯改、肯回頭就行,沒有一個不得度,沒有一個不往生,沒有一個不成佛的。
【何等為十。】
下面說出來了。
【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
這是十條,每一條裡面的含義,也是甚深、甚廣。『損』是令眾生有所損失,『害』則是令眾生身心的傷害。對一切眾生有大慈心,慈是真正的愛護,希望一切眾生能夠得樂,怎麼能夠損害眾生!經文上字字句句我們都要留意,『於諸眾生』,可見得不僅是對人,對一切動物,這畜生,對餓鬼、對地獄,往上去,對天人、對鬼神,都是眾生。這個經是大乘經,大乘經的范圍,講到眾生,不但包括著有情眾生,還涵蓋著無情的眾生。無情的眾生是什麼?植物、礦物,我們起心動念不能有絲毫損害之心。《戒經》裡面對出家的比丘,戒條里有「清凈比丘,不踏生草」。草在地上長得也很茂盛,除非這個地方沒有路,一定要從這兒通過,這個可以。如果有道路,你不能說這個地方近,我從這里過去,你一定要從路上走,不能夠踏草,無損害心。
對於有情眾生,有情眾生裡面最重要是對人。對人不但是在物質、精神生活上,不能有損害的念頭存在,當然更不會有言行的這些傷害。我們要培養菩薩心,這都是菩薩心,就是菩提心。特別重要的是聞法,你看佛法,哪一部經到最後,佛都是勸大家要傳播佛法,要利益有情。《戒經》裡面說得很多,斷一切眾生的身命最小,你殺一個人,殺一萬人,殺一億人,罪都不大,可是你要斷一個眾生的慧命,罪過就超過那個太大了。這個說法我們一般人不能接受,障礙一個眾生學佛,有什麼了不起,殺人罪多重!我們這個看法跟佛的講法不一樣,佛說你殺那麼多眾生,那個眾生四十九天他又投胎來了。法身慧命你就很難預測,如果這個人這一生當中接觸佛法,他就往生到西方去,他就成佛了。這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因緣,他中個特獎,他這一生成佛的機會你把他打斷了,你說這個罪多重!他成佛,不曉得要度多少眾生,你這一障礙,他成不了佛,使多少眾生聞不到佛法的機緣,這筆帳都算在你頭上。
所以,佛法裡面的戒律結罪,跟世間法律不一樣。你細細去想它真有道理,因為它因果講的太深太廣了,道理在此地。譬如我們講偷盜罪,偷盜是很容易犯的,有意無意。佛說你偷一個人的,你偷他億萬財產,罪小,為什麼?你將來欠是欠一個人的,你還債還一個人的。如果要是偷國家的設施,譬如在美國,聯邦政府的設施,裝個電話亭,聯邦政府裝的,你要把它偷掉、把它損害掉,你這個罪可不得了。為什麼?國家設施是全國老百姓的,債主是全國人,你雖然偷的錢很少,你債主是兩億多人,你說麻煩不麻煩?你還債怎麼還得清?佛結罪是這個結法。看這個財物的主人是哪些人?是一人、是多人?是一個市區的人、還是一個國家的人?因此佛給我們講,寺廟裡面常住物,那個罪就是最重。因為寺廟道場這一切設施,所以道場叫十方常住,它的主人是盡虛空遍法界,不只我們這個地球,不只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裡面的出家人都有一份,這個帳算不清!所以《戒經》裡頭一再說,盜僧伽物,就是盜寺廟裡面常住物,所有一切諸佛來給你懺悔都救不了你。但是世間人不懂這個因果的道理,你跟他講他也不相信,哪有這么重!一定要很冷靜的去思惟,深入經藏,然後才曉得佛所講的話有理。
這第一條,就是要教我們以慈眼看一切眾生,決定沒有損害眾生的心。菩薩是念念幫助一切眾生,縱然是敵對的,連世間的聖賢都說要化敵為友,化障礙為助緣,你才能成功。搞對抗,永遠不能解決問題,對抗就是生生世世結冤讎,那是沒完沒了,愚人乾的事情,絕不是有智慧的人。智慧的人是要把這些冤結解開,絕對不跟一切眾生結怨,這是第一條。
「慈」是與眾生樂,『悲』是拔眾生苦,眾生有苦難,我們要幫助他度脫、幫助他解除,怎麼可能有逼迫,令他生煩惱,怎麼可以這樣做法?由此可知,損害、逼惱,這個人就沒有慈悲心,沒有慈悲心怎麼能往生佛國?不但不能往生佛國,而且不是真正佛弟子,佛家標榜的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中國寺院道場,一進山門第一個我們就見到彌勒菩薩,這個經是《彌勒菩薩所問經》,彌勒菩薩教給我們就是慈悲,慈悲為本。山門裡面第一個擺的彌勒菩薩,換句話說,什麼人有資格學佛、什麼人能進佛門?有慈悲心的人;沒有慈悲心的人,入不了佛門。首先要培養大慈大悲,要有憐憫一切眾生的心,看到眾生的苦,就是我們自己的苦;眾生得樂,就是自己得樂,要常常存這個心。
【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
佛的正法一定要依教奉行。愚痴的眾生,像前面講的凡愚、不善、煩惱,他對於佛的正法懷疑。這經上說得好,世尊所說的,他能說、他也能信、他也能說,但是他不能行。為什麼說他能信、能說他不能行?佛說了,煩惱、習氣太重。因為煩惱、習氣重,所以他的信不堅固,他愛惜自己的身命,他要想盡方法保全自己的利益,於是乎對於護持正法他就放在一邊。譬如《金剛經》上教給我們,菩薩要離相離念,他為什麼不能離相、不能離念?知道這兩句話不錯,也懂得這個意思,還是執著,還是不肯放下。古德所謂看得破,忍不過,忍不過就是煩惱、習氣!都犯了這個毛病,有幾個人能像經典上所說的這些大菩薩,護持正法,不惜身命?真正能夠不惜身命,才是真正護持了正法。
出家人當中,出家人是在家人的榜樣、是在家人的模範,他對於社會有什麼貢獻?今天一般社會人看出家人,是社會上的寄生蟲,他說得對不對?我們仔細去觀察,他說得沒錯。出家人在社會上表現的是什麼?你看看佛經,諸佛菩薩當年在世,他所表現的就是看破、放下。佛是個王子,有機會做國王的,地位、權力、財富統統放下,世間人所爭的,他不爭,教人什麼?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社會上每個人都不爭不求,天下太平,人人就過好日子,他教的是這個。這是值得社會大眾尊敬的,他是好榜樣,他不是沒有能力,不是不能爭,有能力爭,不爭。
我在年輕的時候,二十幾歲,讀歷史,中國的正史是二十五史,早年是二十四史,以後加上《新元史》,二十五史。而每個朝代歷史裡頭都有《隱逸傳》,我在最初看到這一篇東西的時候,我心裡很懷疑。《隱逸傳》是隱士,不出來做事的,人有學問、有道德,他每天吃飽了遊山玩水。我們看到這些人對社會一點貢獻都沒有,為什麼正史裡頭還要給他留傳記?年輕的時候想不通這個道理。但是這個問題始終我把它打個問號。歷史上留名都是給國家、社會、人民有貢獻的這些人,英雄豪傑,這是後人的榜樣,這些人有什麼意思?以後學了佛之後才明了,社會,古今中外就是鬥爭的社會,這些人標榜的是不鬥爭,這個了不起。他們的確有能力出來跟人家爭,他不爭。所以這是社會真正安定的一個榜樣,為他們立傳,實在講就是八個字,他們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普通老百姓要能學他們這樣的操守,社會怎麼會不安定?世界怎麼會不太平?這是隱士們做給我們的榜樣。而佛菩薩可以說都是隱士,他比隱士功德更大的,他教化眾生,完全盡義務,不求絲毫的名聞利養。所以得到天人尊敬,諸天善神恭敬。他不要名利,勸導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願意過一種清苦的生活,不惜身命、不求享受、不貪圖利養,世間人所貪愛的、世間人所求的他統統捨棄,這就叫守護正法。
『一切法』包括佛法,世出世間一切法。《般若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切法皆是緣生,佛法也是因緣所生。緣生法沒有自性,也就是沒有自體,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於一切法他能不執著,真的看破、放下。不但世法裡面沒有貪著,沒有執著,佛法裡面也沒有執著。聽到世尊給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我們是不是生起歡喜心,想到那裡去貪圖享受?要有這個念頭求往生,不能往生。這諸位同修一定要曉得,貪心怎麼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聽到極樂世界,沒有貪圖享樂之心,聽到阿鼻地獄也沒有恐怖、苦惱的念頭,心永遠保持平靜,保持平等清凈。這樣的心,與佛就相應,與法就相應,法確實是清凈平等的,佛也是清凈平等的,我們要修相應法。
『勝』是殊勝,『忍』就是六度裡面的忍辱,能忍受,在這裡面修不動心。如果於一切法裡面起心動念了,忍就沒有了。沒有忍,給諸位說,精進、禪定、般若都沒有了,所以忍是菩薩修行的樞紐、中心。布施、持戒是修福,忍、凈、定是修慧,如果不能忍,充其量修福,沒有智慧。忍就是在一切法裡頭修不動心,絕不為境界所動搖,也就是你要保持清凈心、保持平等心,用忍來保持,沒有執著,世出世法都不執著。
『不貪』這個兩個字是一直貫到『恭敬尊重』,就是不貪利養、不貪恭敬、不貪尊重。佛在這個經上講末法時期愚痴的菩薩、沒有智慧的菩薩,講經說法要看利養,這個地方供養多,他來講經說法很歡喜,沒有供養,他就不來。這個地方人對他很恭敬、很尊重,他就喜歡來弘法,如果恭敬尊重差一點,他就不來,這是愚痴的菩薩。這與佛不相應,與法不相應,前面講,沒有慈悲心。弘法利生是為了利益眾生的,而且利養的害處太深太廣了,幾個人知道?佛菩薩所求的是『凈意樂心』,清凈、自在、快樂。清凈、自在、快樂與利養、恭敬、尊重不相干,如果要貪圖這些,你的心就不清凈,你怎麼會得到自在安樂?決定得不到。這要能看破,要真正能夠放下。
佛說這個經的時候,是三千年前的事情,三千年前講我們現前社會的現象。我們看看古代的這些大德們,這些現象不能說沒有,但是很少,在程度上來講比現代要淡得多,沒有現在這么嚴重。我們生在現代這個社會里,不能不明理、不能不明事實真相,如何尋求在現前修學生活之中一一能如法,如理如法,這才是真正學佛。佛給我們講的這些事實真相,這些寶貴的教訓,都在大乘經論之中,如果我們有疑惑,就不能不讀誦大乘。不讀一切經論,老實念佛,他的可貴在「老實」兩個字。什麼樣的人才叫個老實人?身心世界真的放下,才老實。有絲毫放不下,心裡面還有牽掛、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這個人不老實;確實沒有分別,確實沒有牽掛、沒有憂慮,那個人才叫老實人。老實人可以不需要讀經論,一句阿彌陀佛就決定往生。但是老實人太少了,真的是鳳毛麟角,一萬人當中難得找一個。不老實的人,如何能夠看破放下,如何能變成一個老實人?就不能不認真的去讀誦、學習大乘經論,要認真努力去學習。所以要知道利養、恭敬、尊重的害處,要認識清楚,你看破了之後你才真的能放下,這不是好事情。
【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
這是學佛的目標,我們學佛求什麼?求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如來果地上究竟圓滿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智慧,我們目標求這個。在一切時從來沒有忘記我們學佛是為這個,如果用經上的名詞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是為這個學佛的,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不是從外面來的,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為什麼這個智慧不能現前?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今天佛教給我們恢復自性的本能,究竟圓滿的智慧德能應該怎樣才能恢復?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捨得干乾淨凈。前面講的大慈大悲是性德,那個不要學的,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你見了性的時候,一定是對一切眾生大慈悲心。所以要知道,我們學佛的目的在哪裡。
求的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為什麼還要念佛往生凈土,這其中的道理總要明白。那就是在我們這個世間、在諸佛剎土,要想把見思、塵沙、無明這些障礙斷盡,太難了。難在什麼地方?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好,我們講現實,現實環境裡面不善的誘惑力量太大了,幾個人能禁得起誘惑?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誘惑裡面,能真正做到不動心的,你就可以在世間修行成佛。如果禁不起誘惑,極樂世界好,極樂世界所有一切不善的誘惑統統沒有,那個地方是修學的好環境!何況還得阿彌陀佛大慈悲願力加持,這是我們為什麼求究竟圓滿的智慧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原因在此地,那個地方成就快。
這一條很難做到,但是不能不做。這一句就是不輕初學,也是儒家講禮的根本精神,禮的精神是自卑而尊人。對一切人,自己要謙虛、要卑下,要尊重別人、要恭敬別人,這個『尊重恭敬』是出自於真心的、真誠的,不是假裝的。不但對於善人我們要尊重恭敬,對於惡人也要尊重恭敬,對於外道、對於妖魔鬼怪都要尊重恭敬。普賢菩薩十願第一願,「禮敬諸佛」。妖魔鬼怪、邪門外道,為什麼也要恭敬?他有佛性,我們恭敬是恭敬他的佛性,佛性是平等的。既有佛性,將來哪有不成佛的道理!那些人是未來佛,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三世諸佛,過去佛已經成佛了,現在佛,這是他方世界的諸佛,未來佛就是一切眾生。由此可知,我們輕慢一個眾生,就是輕慢一尊佛。能做到這一點普賢行就做到了,普賢行禮敬諸佛,諸位要曉得,普賢行十條,一條做到,十條都做到了。為什麼?他同一個心,所以一條做到,十條都做到;換句話說,你說一條沒有做到,其餘九條我都做到了,我還有一條沒做到,那是假的,你那個九條統統沒有做到,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就是教給我們,沒有別的,以清凈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自己要謙虛、要卑下,這才能成就自己。
佛為什麼要這樣教給我們?都是幫助我們斷煩惱。所有一切眾生,煩惱、習氣最嚴重的,除貪瞋痴之外,就是傲慢、自大,從傲慢、自大裡面就產生了嫉妒、障礙去害別人。這是極重的煩惱習氣。所以普賢菩薩把這個定在第一,修禮敬,禮敬就是對治我慢,把這個煩惱、習氣斷盡,我們的菩提道、我們明心見性的障礙就剷除了。種種修學的方法都是幫助我們斷煩惱、斷習氣的,這就真正是善法。
『世論』是什麼?世間的言論,這裡麵包括的范圍就很廣,世間所有一切,譬如我們講文學、哲學,也包括宗教,總而言之,十法界以內的都是世論。我們可以學習、可以了解,絕不能夠貪著,貪著就錯了。有些讀書人喜歡詩詞歌賦,這就是著了世論,貪著這些東西。這些東西的害處,佛在經上講的很多,障礙你的正覺,你很容易迷在裡頭。所以真正學道人要把這些東西統統舍掉,不再執著這些東西。『於菩提分,生決定心』,菩提是覺,由此可知,貪著世論都是迷。不但世論是迷,佛法也不例外,所以佛在《金剛經》上講,「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你看他說的多究竟?佛法也不能貪著,這是佛在這一會裡面所說的。
佛講,學佛的在家的弟子們要尊重出家弟子,什麼原因?出家弟子比你們放下的多。出家的這些比丘們,一定要尊重讀誦受持、為人演說的這些法師,為什麼尊重這些人?這些人比一般出家人舍的又要多。為什麼?他不舍他心不清凈,心不清凈他講經就不如法。可是這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的這些出家人,見到參禪修定的人要恭敬,要恭敬他們,為什麼?講經說法的還有一大堆經書在那裡,參禪的都不要,他比你捨得更多!你就曉得經上講的,從哪個地方看?就看你舍多少。你雖然也舍,他比你捨得更多,你就對他要恭敬,那個人捨得又多,你對他要恭敬。到一無所舍的時候,就圓滿了,這才叫覺,覺就是放下,覺就是舍,要捨得干乾淨凈。
佛這個教誨我們在祖師大德當中看到,看到他們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我們以最明顯的印光大師做例子,印光大師在沒有出家的時候,是讀儒家的書,讀得很好,有德行、有學問、有成就。聞到佛法之後,知道佛法勝過世間法,把世間法舍掉,學了佛。他在普陀山藏經樓裡面住三十年,天天在讀誦大乘,三十年真的叫厚積薄發,國學的基礎在佛法經典上讀三十年,他老人家七十歲才出來。出來沒有講經說法,印光法師一生沒有講過經,原因是他的口音很重,山西的口音,講話人聽不懂。所以他跟人家往來,寫,書寫,你看《文鈔》,印光大師出名的是《文鈔》。《文鈔》是當代一些學佛的大德,多半是在家的大德,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學問的人,向老和尚請教,老和尚寫信回答。他們把這些信在報紙、雜誌裡面去發表,以後大家才曉得普陀山有個印光法師,他是這么出名的,他是用文字來弘法。晚年到蘇州報國寺閉關,關房裡一本經書都沒有,法尚應舍他做到了,他真的把它舍掉。晚年就一句阿彌陀佛,舍乾淨了,經典都不要了。我們看古來大德他們修學的歷程,值得我們做參考、值得我們學習。
什麼時候把世出世間法統統舍掉?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信心不逆」,你只要有這四個字,佛法可以不要。信心不逆的意思,對於念佛往生不退成佛這個道理、這個方法是堅信不疑,非這么做不可,這就叫信心不逆。真的下定決心走這條路,一句佛號,萬緣放下,這叫信心不逆;若有疑惑、若有憂慮那就不行。所有一切大乘經,它的目的幫助你斷疑生信,你沒有疑惑,真的相信,一點疑惑都沒有了,經論可以不必要了。所以,「於菩提分,生決定心」。
什麼是善根?世法的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痴,貪瞋痴真的斷掉,這叫三善根,你的所作所為決定是善。貪瞋痴沒有斷,未見得是真善,貪瞋痴確實斷了,世法善根成就了。出世法的善根就是一條,精進,精進是菩薩善根。精是精純,純而不雜叫進,也是我們平常講的一門深入。凈宗法門,大勢至菩薩給我們做了個榜樣,從初發心到成佛,就一句佛號,「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是菩薩善根。『無有雜染』,無論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所表現的六度萬行,此地講的十心十願,無一不是清凈,因為他沒有絲毫的雜染,保持清凈心。
【十者於諸如來,舍離諸相,起隨念心。】
這一條是到了真正的究竟。我們於圓教究竟的佛果著不著?也不著,也舍離了。不要說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大乘經上所講華藏世界的毗盧遮那佛,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著不著?統統放下。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十方諸佛如來說之不盡,我們聽了怎麼樣?無動於心,還是《金剛經》上一句老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決定沒有把它放在心上,何況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比西方世界差太遠了,西方世界、華藏世界都不足以動心,這個世界焉能動心?這是舍到究竟,離到究竟了。不要說十法界的這些相舍離了,一真法界的相也舍離,然後才真正做到『隨念心』,隨念就是普賢行願裡面「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才真正做到。要不是統統舍離得干乾淨凈,恆順跟隨喜做不到,必須舍盡了,才可說你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十心的大意。下面佛叫著彌勒:
菩薩發的是這個十種心,以這十種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十種心,給諸位說,就是無始劫來最極嚴重的業障習氣,這十種心都能把它斷掉,這是真實的懺悔法。所以菩薩發十種心:
佛這個話非常肯定。
【彌勒,若人於此十種心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
這十種心,一種心成了,十種心都成了。真正能夠依教修行成就這十種心,以這個為基礎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佛說的,如果你要是不得生的話沒有這個道理。『無有是處』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沒有這個道理,你決定得生。這是真實的懺悔法,是這一會裡面的總結論。總結論顯示,愚痴菩薩雖然無始劫來的業障、習氣很重,發這十種心都能懺悔掉,能夠懺除。由此可知,業障沒有不能懺悔的。經上佛有時候說話,我們曉得佛說經,他的原則是依二諦而說法,二諦一個是俗諦,一個是真諦。俗諦是依我們凡夫的見解來說,我們很好懂;真諦是佛知佛見,有的時候我們很難懂。佛講極重的罪業不通懺悔,這是俗諦說的;告訴我們,極重的罪業也能懺悔往生,那是從真諦說的。這個話並沒有衝突,隨俗諦說不通懺悔,是勸勉我們起心動念要謹慎,不要造罪業,是勸勉的意思。告訴我們一闡提,沒有善根的人,也能夠遇到善知識,勸導他念佛,也能往生不退成佛,這是勉勵我們,縱然造作極重的罪業,懺悔還是能得救,沒有不得救的。顯示出佛門廣大,《無量壽經》確實是平等法門,上度等覺菩薩,下度地獄眾生,一個不漏,問題就是你要能相信、能接受才行。你要不信,那就沒法子。末後這一條,第五十八。
【悲華經五曰。】
《悲華經》第五卷。
【此佛世界,當名娑婆,時有大劫,名曰善賢,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現於世。】
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八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28
請掀開經本,第四十一面,「德遵普賢第二」。這是《無量壽經》第二品裡面所節錄的經論跟古德的語錄,這一品節錄的分量不少。我們從第一條看起:
【度世經曰,開士、大士、聖士、力士、正士等,皆菩薩之異稱。】
我們把第二條也念下來,合起來講。
【甄解雲,正謂正道,士謂士夫,在家之稱,此等大士,外現凡形,內深達正道故,居家名為正士。】
其實《度世經》裡頭所說的這些名稱,並沒有專指在家,實在講出家、在家菩薩通稱。『開士』,開是開悟,士,在我們中國古代,以這個字稱知識分子,我們現在叫知識分子,在從前稱讀書人稱為士。在中國社會,讀書人的地位最高。中國古代社會裡頭也分四個等級,但是不像印度那四個等級那麼樣的嚴格,中國這四個等級是士農工商,讀書人地位最高。知識分子在古時候就稱為士大夫階級,士大夫階級就是今天所謂的知識分子,這些人有學問、有道德、有見識,稱之為士。「開士」就是開悟的這些讀書人,可見得比一般的士大夫要高明多了,他是真正覺悟的。佛法稱他為開士,開士是菩薩的稱呼。
『大士』是菩薩裡面地位最高的,像大士跟『聖士』這兩個意思相同,這不是普通菩薩,通常稱地上菩薩,登地的。佛門裡面常講三賢十聖,三賢位是指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叫三賢菩薩,初地以上則稱聖人。所以稱聖士、稱大士,就知道他的地位一定是初地以上。我們稱觀世音菩薩,稱觀音大士,稱地藏菩薩,地藏大士,這都是稱等覺菩薩,這是地位最高的。『力士』,力是說他的力用,他有智慧、他有神通,他能夠自度度他,這是菩薩的通稱。『正士』,底下講,正是正道,悟入正道,正士跟開士的意思相同,開始覺悟了,覺悟正道,這些都是菩薩的別名。
在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現在這個社會,有許多人對出家人尊稱稱為大師,這在古代在經典里,古德註疏裡面,我們沒有看見過。大師只有佛可以稱,稱他作大師,就是說這個人成佛了,他的地位在觀音、勢至之上,這才稱大師。觀音菩薩、文殊、普賢、地藏都不敢稱大師,都稱大士,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稱呼如果是過分了顯得傲慢,古人所講僭越,過分、超過了,這絕對不應該的。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特別你看看翻經的,稱三藏法師,沒有稱大師的。在過去,帝王的老師稱國師,可以,稱國師行,他是帝王的老師,沒有稱大師的。現代這個社會太難講了,現在是自由,民主自由,誰也不能幹涉誰。在從前,這種稱呼絕對是不可以的,國家有法律制裁。
但是這裡頭有一個特別,這個特別是凈土宗的祖師被人家尊稱為大師,只有這個特別的例子。凈土宗祖師出現原因也特別,各宗各派的祖師都是上一個祖師傳給下一個祖師。像禪宗代代承傳,達摩是印度第二十八代,到中國來,在中國禪宗他算是初祖,他傳給慧可,慧可傳給僧璨,僧璨傳給道信,道信傳給弘忍,弘忍傳給惠能,這代代相傳,他們祖師是相傳的。凈土宗不是的,凈土宗實在講沒有祖師,而是底下一代,對過去的人他對於凈宗的修持、弘揚,得到佛門四眾弟子的贊嘆,推選他為祖師。印光大師是最近一代的,他老人師圓寂之後,大家公認他是我們當代修學凈宗、弘揚凈宗第一人,尊他為祖師。印光法師本身沒有稱過大師,現在他的全書,《印光法師全集》,還是法師,沒有稱大師。大師是我們現代四眾弟子尊稱他,這個可以的。
為什麼凈宗祖師可以稱為大師?這裡頭有原因。因為凈宗度眾生就是一句佛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諸佛如來度九界眾生用這個方法,這位法師在一生當中,也用這個方法修行,也用這個方法度眾生,他跟諸佛如來有什麼差別?確實沒有差別。所以尊稱他為大師,的確是有道理。但是其他宗派、其他經論、其他法門,度眾生就難了,不能夠普契群機,這句名號就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唯獨凈宗。但是凈宗諸位要知道,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沒有人稱他大師。他往生以後人家才尊稱他為大師,不是他在世的時候,這個我們都必須要清楚,這是佛學常識。別人錯了,我們不能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