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大乘無量壽經指歸(56-60集)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六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6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二面,第四行看起:

  【探玄記雲,藏有四義,一含攝,二蘊積,三出生,四無盡。】

  這是解釋「法藏」。賢首國師在《華嚴經註解,這個名稱就叫做《探玄記》,解釋藏的四個意思。下面一段:

  【嘉祥疏曰,在能蘊蓄佛法,故曰法藏。】

  藏的意思明了之後,佛法裡面常常稱『法藏』,實在講,就是一切諸佛佛法蘊藏在其中。佛經翻到中國來之後,在宋朝的時候,才有人將經典做分類整理,編成一部叢書,名稱叫《大藏經》,「藏」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稱為《大藏經》。

  【嘉祥疏曰,稱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勝勝他,故稱為勇,壞邪見之明,所以言哲。】

  這些解釋都是說明世饒王出家之後,出家之後的法名叫法藏,解釋法藏的意思。佛在經上稱贊他「高才勇哲」,這四個字是讚歎法藏比丘的,這個地方是解釋這四個字含義。『稱逸群之能』,群是群眾、大眾,逸是超逸,意思就是超過。不但超過,是非自在、舒暢的這種超過,所以用逸來說。這樣的才幹、才能,超過眾人,稱為『高才』。『能自勝勝他』,這稱為勇。什麼叫「自勝」?就是我中國人所講的克己的功夫,一般人沒有辦法克制自己的慾望這是最明顯的,他能夠克服,世間放不下的,他能放下這就是自勝。「勝他」,就是超過一切的這些大眾。這個意思也就很明顯,一切大眾所做不到的,他能做到,這個做不到的,主要是講看破、放下大眾看不破的,他能看破,大眾放不下的,他能放下,能放下是勇,能看破是哲。『壞邪見之明』,「明」是講他的聰明智慧,能捨棄一切邪知邪見,這稱為哲。用我們現在最普通的話來講,就是看破、放下

  【凈影疏曰,才謂才巧,才德過人,故曰高才,志強名勇,心明稱哲。】

  這個解釋的意思大致上都差不多,這幾種注子合起來看,意思就更為明顯。《凈影疏》裡面說,這是《無量壽經義疏》裡面講的,『才謂才巧』,他的才能、善巧,『才德過人』,超過人,稱為『高才』。『志強名勇』,他有志氣,這個志氣不是世間一般人的志氣,這個志氣是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度眾生,確實不是世間人能夠做得到的,志強是指這個。『心明』是對於宇宙人生一切萬法都能正確通達明了,這稱為『哲』。由此可知,佛經裡面所講的「高才勇哲」,確實超過世間這些字面上含義,實際上,超越世間這一切賢哲。

  【凈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異。】

  『孤』是孤獨在此地是形容,沒有人能夠跟他相比,取這個意思。所以這叫做「與世超異」,在跟世間相比,他非常特出,超越大眾

  【會疏曰,不常人所及,故雲與世超異。】

  這個『不』就是非的意思,不是一般常人所能夠及的,這叫『與世超異』,都是解釋經文的。

  【合贊曰,或約地上發心,則所謂世者,地前世間之義耳。】

  這是解釋「尋發無上真正道意」這一句。法藏比丘在《無量壽經》上所顯示的這些事跡,古大德有不少人肯定認為這是地上菩薩,絕對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說地上菩薩,這個地位就非常之高,要是圓教就更高了,就是別教,也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了。所以肯定他是法身大士,絕不是普通人,完全是從應化跡相上來說。而實在講,世尊在許多大乘經上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的關係非常密切。過去生中,曾經做過兄弟,曾經做過同參道友生生世世在一起共修,所以他們的關係很密切,而且都是久遠劫已經成佛了。十劫之前,在世間自在如來會下,他做國王發心出家都是示現的,如果我們把他從這個地方看作開始,那就錯了。正如同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北印度降生,示現成佛,佛在《梵網經》上告訴我們,他這次來示現作佛,已經是第八千次,在我這個世界,他已經來過八千次。由此可知,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亦復如是,都不是第一次,不知道多少次了。所以,在跡相上來看,他這種發心、這種行持,不是世間人。

  『則所謂世者,地前世間之義耳』,這個意思就更深更廣了。地前是十住、十行、十迴向是說三賢菩薩境界

  【凈影雲,今尋發無上心,是地前世間行,下我發無上正覺之心,是地上出世間行。】

  這是隋朝慧遠法師所說的,這是代表一部分人的看法所說都有道理。古注很多講法不一樣,甚至於講法我們看起來很矛盾,但是他們的見解都有道理。因此,我們要把成見捨棄,多聽聽他們的、多看看他們的,提供給我們自己做參考,這樣就好。我們為人家介紹這部經典最重要的是觀機,看看對方他能夠接受哪一種講法,我們採取哪一種講法就比較合適。而且所講的不是自己講的,都是大德所說的,可以說出言都有根據,這就沒有說錯,不是自己在胡造謠言

  『地前』是『世間行』,『地上』就是初地以上,叫『出世間行』,世間跟出世間界限在哪裡?我們要把它搞清楚。世間界限就是十法界,出世間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它這個世間跟出世間是這麼說的。我們一般淺說,是把六道世間,超越六道輪回就出世間,實在講,這個說法正確也沒有錯。世出世間六道跟十法界是一個界限,不會再六道裡面來搞輪回生死;出世間就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佛如果用天台家的講法,藏通別圓,它是藏教佛、通教佛,如果是別教佛就超越了,超越十法界。所以十法界裡面有佛,如果跟圓教相比,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佛都在三賢位,地位都達不到初地。這是界限,所以此地講的世間跟出世間,是以十法界界限。我們翻過來。

  【甄解曰,說有前後,發心無有二,唯是一發心也。】

  《甄解》裡面講,『說有前後』,「前」就是指這一段,後面是在第五品,講法有先後,可是『發心無有二』。無論是前面講發心,後面講發心發心決定是一,發無上菩提心。無上菩提心簡單講法,就是真正覺悟人生苦,六道輪回苦,不希望自己再受這個苦,不願意自己再造業,一心想出離三界,脫離生死之苦,這個人叫真正覺悟。如果對三界還有貪戀,這個人確實沒有覺悟,他也沒有看破,當然他不放下。看破、放下,實在講是佛法修行關鍵。怎樣才算看破?《金剛經》上末後一首偈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真看破了。他所說的一切有為法,不但六道是有為法,四聖法界是有為法;換句話說,十法界依正庄嚴都是有為法,既是有為法,決定不真實

  經上講得很好,「能所皆空」,能是講心,我們的念頭、我們的思惟想像,西方哲學家所謂的「我思故我在」。而佛在《金剛經》上說,你思,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那個思不可得,思沒有了,你能思惟想像的空了;你所思想像的是諸法諸法緣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所皆空,你憑什麼去分別執著?你分別執著那個心也不可得,這才叫真的看破。看破之後,自然就能放下放下,《金剛經》上也有兩句說得好,可以給放下做個註腳,佛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叫真放下

  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之後,在唐朝,從五祖忍和尚提倡《金剛經》,這一千三四百年之間,這部對於中國佛法影響太大了。不僅是禪宗必讀,只要是學佛,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金剛經》都列為必修的課程。不但學佛的人要讀,在過去一切念書人,你問問他,你有沒有念過《金剛經》?肯定都念過。讀書人沒有不讀《金剛經》的,其他的經或許他沒有讀過,《金剛經》一定是讀過的。就是這部經典言簡意賅,文字少,只有五千八百多個字大乘佛法的精華全在其中,這是這部經的好處

  真正看破放下,一心一意求解脫、求成佛成佛之後能幫助一切眾生,這個心就叫無上菩提心,大菩提心

  【甄解曰,其龍樹大士為初地(指所判法藏比丘發心之位),或為八地,亦是從果向因,大與諸師別也。】

  《甄解》這段話引用龍樹菩薩,龍樹菩薩是初地菩薩,將龍樹菩薩發心的事跡與《無量壽經》上所說法藏比丘做個對比,法藏的發心跟龍樹非常相似。龍樹既是初地,法藏應當也是初地。或者說八地,八地發心的跡相跟初地實在講,在形象上來說是很接近的。可是發心的那個心有淺深廣狹之不同,那是我們凡夫見不到的。

  當中省略了。『亦是從果向因』,從果向因就是佛門當中常說的倒駕慈航這是真的,他們早已經成佛了。這一次看到眾生機成熟,所以作斯示現而已。好像是唱戲,他來演戲的,並不是他自己真正的身分。這個說法,跟古來其他這些法師註解《無量壽經的說法不一樣,也值得我們做參考。在理上講得通,他們的確是乘願再來之人。五十一段說:

  【法華壽量品曰。】

  這個引用得好,來證實這樁事實,證實就是從果向因,倒駕慈航

  【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這是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壽量品》裡面,他老人家自己說的。說明他這次來示現成佛,也是來演戲的,不是真的雪山苦行修道,夜睹明星,豁然大悟,不是的,這是樣子的,不是真的;真的,久遠劫就成佛了,這次來表演,是第八千次的表演。世尊如是,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亦復如是,都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而做的種種設施。

  【大乘義章二雲。】

  這個『二』是第二卷。

  【於三寶等凈心不疑,名信。】

  這個『信』,在佛法裡面占的地位非常之重。清涼講解《華嚴》,將這部大經分為四個部分,就是用「信、解、行、證」這四個字來區分,便利我們修學。我們要在佛法中得真實殊勝功德利益,首先要有信心說到信心信佛,也許我們每一位同修自己都以為我已經很相信了,我已經深信不疑了,大家都會有這種感觸。其實你不知道佛經講信的標准,如果你要懂得這個標准,跟自己的心行對照一下,會發現我們跟佛講的信心,有相當大的差距。特別是《金剛經上講的,《金剛經上講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生實相怎麼個講法?生實相就是真如本性現前,可見得信心清凈的時候,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是什麼境界?就是像剛才講的初地菩薩境界,別教初地、圓教初住,《華嚴經上講法身大士。所以《華嚴》十住菩薩,初住就是信位的菩薩信心才真正符合佛所說標准

  由此可知,不是我們自己想像標准。這個標准高了,恐怕在我們這個時代學佛同修當中,無論出家在家,可能一個都找不到這是真的,是實話,一個都找不到。我們不得已,要把信心標准往下降,降到最低,必須對佛在經典所說的字字句句沒有一絲毫的懷疑,能夠明解、能夠依教奉行,那才叫信。如果對於經論不能理解,做不到,都不叫信,信位,我們都達不到這個水準。《大乘義章》裡面這一句,就是這個意思。

  【晉譯華嚴經六雲。】

  晉譯,通常我們稱為《六十華嚴》,六十卷的《華嚴經》。第六卷,經文上說:

  【信為道源功德母。】

  當中省略了,末後一句是:

  【示現開發無上道。】

  佛法的教學,就是建立在信心基礎上你有一分誠信你就得一分利益你有十分誠信,你就能得十分的利益。所以信是入道之根源,源是比喻好像水源一樣,長江大河都有個發源地,它的源頭,用這個來比喻。『信』是道之源頭,這個道就是菩提道,前面講的涅盤道。我們要想證得菩提涅盤,信是個源頭。『功德母』,我們想修積功德,信是功德母,母是比喻比喻能生功德。可見得,無量無邊功德是從信心裏面生的,你信心失掉,你的功德就沒有了。所以信是菩提涅盤道的根源,是無量無邊功德之母,這是佛在《華嚴經上講的。『示現開發無上道』,無上道就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都是從信心上開發的。由此可知,信心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許多同修,不但在現前,自古以來都有這個現象。我們修學疏忽了信心,把這個字看輕了,沒在意、沒重視它,所以一生的勤勞,最後都得不到效果。實在講,他不曉得原因出在哪裡?我自己學佛受了大戒之後,我是出家之後兩年才受戒的,受戒之後,到台中去看老師。李老師一見面,就給我說了句話,「你要信佛!」說這麼一句話這是我們怎麼想都沒想到的。一見面指著我你要信佛!然後告訴我他說自古以來有多少出家人,出了家,受了大戒,一生都不信佛,他怎麼會有成就?不信佛,怎麼會發心出家?他自己以為信了,不是佛經上講的信的意思。佛經上講的意思是什麼意思?佛法不二法門,這個諸位,我們也聽多了,大家多多少少有一概念,叫不二法門。信解行證如果是四法,就不佛法,你就不信。信解行證是一,這是佛法,不二法這是佛法。信里頭有解、有行、有證,這才叫信;你說我單單信了,裡面沒有解、沒有行、沒有證,這個不是信。

  這是三十多年前李老師給我的,這個意思也非常好,曉得信解行證里頭任何一個字都含攝其他三個字。所以說信,信裡面有解、有行、有證;說解,解裡面有信、有行、有證;說證,證裡面有信、有解、有行。決定不能把它分成四個,分成四個,什麼都不是。特別是《華嚴經》裡面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多相即,都是說的這個意思。這我們才明了,信真的是無上道的根源,真正是一切功德之母,能生一切功德。我們看底下一段。

  【菩提心論曰,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心。】

  菩提梵語,一般含義就是講佛道,求佛道的人、希望證得佛果之人,都叫做『求菩提者』。求無上道,求無上佛果,這兩句話的意思我們要明白、要清楚。佛是什麼?佛是一個究竟圓滿覺悟的人就叫做佛。究竟圓滿覺悟之法,就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稱之為大菩提法。因此,這樁事情實在是一切眾生應當要求的。為什麼?這是我們自家本分事情,一絲毫都不過分。我們學佛你說要想作佛,我們聽了這個話,你不是在發狂吧!這是本分話,哪裡過分成就自己究竟圓滿智慧。那你一定要『發菩提心』、要『修菩提心』,先要發心你看金剛經》一開頭,須菩提尊者世尊請教的時候,他第一句話就說出來,「善男子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就是菩提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參訪一位善知識,當他對知識禮敬讚歎之後,請教第一句話他就說:我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首先要說發心你真發心了,然後人家才能夠教你。他請教:我發心了,但是我不知道怎樣修菩提心?怎樣修菩薩行?這不知道,來請教的,這個善知識是可以教導他。如果你心都沒有發,那教什麼?沒有法子教。

  這是佛法佛法如是,世法也不例外。世間法你要想請教一個高明的善知識,這位善知識一定先問你,你的志趣何在?你的志向、你的目標在哪裡?你要告訴他,我沒志向我也沒有目標,那再高明的老師對你也沒有話好說。如果你有志於學,他就告訴你怎麼樣求學。你說你有志於政,他就教你一個應該怎麼樣從政,如何來治理國家他會跟你講這個。你說我什麼都沒有,那他教你什麼?世出世法,立志為先,發心就是立志。你的志向大,老師就給你說大法,你的志向小,他就你說小法,這個一定的道理如果你志向,輪回太苦了,我只想脫離輪回,他就教你脫離輪回的方法。如果你說做人太苦了,希望來生能夠生天,享天福,這個心量就更小了,他也有辦法教你生天,滿足你的志願。志願達到究竟圓滿成佛。所以,一定先要發心發心之後要修行,你才能滿你的願。

  發菩提心跟修菩提心,這兩個菩提心意思不一樣。發菩提心是說覺悟了,你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你明白了,於是你有所取捨,舍惡向善。這是發心了,這是菩提心裡頭的含義。修菩提心意思不一樣,你要你現在、過去所有一過失改正過來,這叫菩提心。正如善導大師在《觀經》裡面所說的,所有一切違背菩提心都要捨棄,所有一切向菩提心都要攝取。這個意思,我們說得白一點,就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所以,修菩提心著重在行,心跟行是一不是二。

  【凈影疏曰,起行之願,名為願力。】

  這是解釋什麼叫『願力』。『起行』,真正去做。我們雖然是佛弟子,但是實在是薄地凡夫,沒有智慧、沒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這個時候我們怎麼樣起行?起行,實在講就是說我們日常生活行為,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如何能與菩提相應。這個時候唯一的依靠就是佛的教誨,《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是彌陀釋迦兩位世尊的教誨,我們能夠明解經義,依教奉行,發這個願叫做「願力」。要真正去做不去做不行。什麼力量在推動你做?願力。

  我們今天有不少同學,《無量壽經》念得很熟,也常常不斷的在聽《無量壽經》的錄音帶,多少也能懂一點,可是就是做不到。日用平常的時候還是老毛病、老習氣,一點都不能夠改變,原因在哪裡?沒有願力。什麼願力?成佛的願力,求生凈土的願力,希望見阿彌陀佛的願力,沒有這個願力。所以表現在生活當中,依舊是懈怠懶散,就是這個信,他真信,他也真解,他不行。信解行證,他只有前面兩個,後面兩個沒有,這樣學佛學一輩子,就是李老師所說的,他不信。他要信,那解行證統統都有,他真肯干,那才叫真信;不肯干,沒有信。由此可知,真正信佛,真正能依教奉行的人,確實不多。我們要特別留意的,是我們自己有沒有依教奉行?別人行不行,與我們沒有關係與我們沒有影響。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反省、檢點,看看自己有沒有行願之力

  【會疏曰,願力者,四弘誓願能凈佛國土成就眾生故。】

  《會疏》裡面解釋『願力』,就相當具體。因為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所以發這四條願,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無上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四願最後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是發上求之心,前面三條都是下化。這四願『能凈佛國土』,能『成就眾生故』。這個四願,每一位學佛同修都常常念,還有不少的同修早晚都要念這四句,念得很熟了。意思不能說完全不明白,問題是我們做到了多少?這個四願是大乘菩薩法,是道道地地的普賢行,四願每一願都是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大慈悲心來修學;換句話說,每一願都是成就我們這四種心,真誠清凈平等慈悲。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有沒有這個意願?自己要檢討、要反省。我們是不是隨時隨處都有一個真誠熱烈的心去幫助別人?實在不多,出家人當中都很稀有都很難得。所以,天天念這一句,沒有法子去做這一句空念了

  今天在美國這個地區,這個地區是世界上很富裕的一個地區。物質生活都沒有問題,精神生活非常貧乏,我們如何把佛法介紹給這個地區的人?我們有沒有做這個工作?有沒有把佛法主動的、隨時隨地的,希望介紹給我們周邊的大眾?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所遇到的,我們有沒有去做?特別是學佛同修,對佛法的意思能夠懂得一些,如何能把中文的經教翻成英文供養他們。譯經很難,不是個容易事情,怎麼樣翻譯?翻譯一句我覺得這一句不錯,對我生活上有幫助,翻一句!一天翻一句你就沒有空過。翻這一句,給一些同修,請他們參考參考、斟酌斟酌,在文義上加以修飾修飾,使它能夠流通。如果一個人一天翻一句要有十個人的話,一天就有十句,兩個月就可以出一個小冊子

  現在用電腦網路很好,把網路的號碼普遍告訴一切大眾,有心想接觸佛法的,他自然就能接觸到。我們一天說一句也沒有做,這一天空過了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是自欺欺人,沒做到。我們印的小冊子很多,提供諸位就是希望諸位常常帶在身上,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遇到熟人都能夠贈送給他。都能把道場的活動,電腦裡面這些號碼能告訴別人,這是佛法機會介紹給他。常存這個心,認真去做這樁事情你這一願你是在做,做還得要盡心儘力,那就圓滿

  第二願斷煩惱,斷煩惱這個事情要真干,要認真,要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實在沒有辦法克服,多讀經,讀經叫你明理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了,你自然放下。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能夠捨棄、能夠放下,一年比一年輕,一年比一年淡薄,你的智慧就增長,你與佛法就相應。斷煩惱之後再學法門。沒有斷煩惱之前,法門必須選擇,所謂一門深入。這時候一門深入目的何在?目的是幫助我們看破,幫助我們放下。到自己真的看破、放下了,那時候就可以廣學多聞。廣學多聞是為什麼?為度眾生,不是為自己,為自己沒有必要。眾生根性不相同,慾望不相同,煩惱習氣不相同,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必須通達種種法門。所以要曉得,四弘誓願是有次第的,煩惱斷了之後,才廣學多聞,然後圓成佛道,再普度眾生,是這麼個意思。

  由此可知,四弘誓願是大菩提心的具體實踐,能凈佛國土,心凈則土凈。斷煩惱,心就清凈了,學法門智慧大開。由此可知,斷煩惱是戒、定,學法門智慧,這兩條就是戒定慧三學,所以能成就眾生你有沒有願力,要在這地方去觀察,你是不是真的有願力。

  【智度論曰,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故名為力。】

  這是講的五根、五力,根力增長。『五根』是指的信、進、念、定、慧這個五條,這五條我們現在也有,但是根的意思就很難說了。如果沒有根,沒有根的信進念定慧古人有個比喻,水上面的浮萍,隨波逐流,沒根。學佛的人也有一句俗話說,我功夫不得力,功夫怎麼不得力?沒有力,沒有五力;功夫得力,就是這個五力。信有根,先講根,信有根,不會被外面環境動搖,你有根,根扎進去了;進有根,你就精進一門深入,你的進才有根;念有根,一心專念;定有根,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如如不動;慧有根,是經上講的不取於相,你有根。根的力量再增長就是力,五根五力。大菩薩也不能捨棄這個修學的原則,我們在《彌陀經》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菩薩們,還修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他們還在這上面用功夫。『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裡面是煩惱,外面是環境的誘惑。這是分開來說,前面一段,內能夠如如不動心地清凈了,功夫得力,這叫力,從五根提升到五力。

  【又天魔外道不能阻壞,故名為力。】

  這是說外面,外面不會受環境干擾你有力了。『天魔外道』的意思前面說過,在此就不必多說了。它的意思就是我身外的人事物環境,不會受他們干擾這是功夫得力的現象。要知道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的毛病,就是根跟力沒有,如果用《金剛經》的話來講就很清楚、很明白。我們對外著相,對內動心這就完了,這功夫怎麼能得力?要想功夫得力,必須要守住這個原則,無論是順境、是逆境,是善人、是惡人,是好事、是壞事,都不動心、都不著相,不去分別、不去執著,如如不動,你的功夫就得力了。

  【靈峰大師曰,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

  『靈峰大師』就是蕅益大師,靈峰是他別號這是明朝末年凈宗的祖師他在此地說這個五根,雖然沒有說完全,舉兩個例子。從兩個例子,我們一定要能夠推想到他所沒說的,亦復如是,沒有例外的。『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大師這個說法特別是指念佛,不是指其他的,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一般所謂老實念佛老實個字實在不容易,老實念,念根就增長,才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老實標準是什麼?我們現在念,算不算老實?如果我們要問一下,我相信同修說我老實,我每天都老實念佛,哪一個不老實?這個病很重。為什麼?不老實自己以為老實,沒救了!如果自己曉得自己不老實,有救,知道自己有病他會求醫。自己一身病,自己覺得沒病,到病一發作,那就要命了,求醫也來不及了。

  老實標准,就是大勢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那就老實了,我們有沒有做到?沒有做到,自己就要很清楚,我沒有老實。覺明妙行菩薩跟我們解釋念佛標准他說了三句,「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能夠做到這九個字,也叫做老實念佛。這裡頭最難的是夾雜,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面夾雜著許多的妄念,這就不老實,所以功夫不得力。如果念佛時間短不怕,決定沒有夾雜。所以我勸同修修十念法,十念就是十句佛號,一天念九次。這十句佛號時間很短,容易控制,十句佛號里頭確實沒有夾雜,這個功夫得力。你從一天九次,慢慢增加到十八次,以後逐漸增多,功夫就得力。最怕的是夾雜,一夾雜就把你的功夫全部都破壞了。所以只要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出世正念功德是指往生不退成佛是指這樁事情這叫念力,你念佛功夫得力了。

  『慧根增長』,慧是什麼?是對於一切事物你能夠明了,知道它的真相這一點實在也不自己的能力,因為對於佛法深信不疑佛教給我們的。譬如《金剛經》這首偈,這是慧,你能夠常常把這首偈子放在心上,以這首偈觀察宇宙人生森羅萬象。你觀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四個比喻是說明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如露如電,是比喻這些幻相存在時間的短暫,露是比喻相續相,電是比喻剎那生滅相。所以這首偈,常常念、常常放在心上慧根就增長。

  『能遮』,遮就是止,就是止息,『通別諸惑』,通是無明,所有一眾生都有的,別是煩惱習氣煩惱習氣各個人不一樣。如果就《華嚴經》佛所說的來講,也很好,《華嚴經》上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妄想是通惑,妄想無明執著是別惑,執著是各個人不一樣的。智慧現前,所有一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這叫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真實無漏的智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那個智慧是什麼樣子?有什麼用處?《金剛經》可以做為代表,一部《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的德用。這叫『慧力』。慧力是看破、放下,念力才能夠成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才能成功,就是往生不退成佛。沒有慧來幫助念,不行,念不能得力,所以慧很重要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七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7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四面,第一行看起:

  【金剛經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兩句經文,在佛教裡面是很出名的,原因就是唐朝時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聽五祖講《金剛經》,就是在這一句裡面開悟的。五祖跟他講經也就講到這一句,以後就不再講了,因為他已經徹底明白,從這個地方悟入的。因此,這兩句禪宗裡面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實在說,不僅是禪宗,所有一切大乘法裡面,說到修行原則、綱領,確實不外這兩句兩句話說盡了

  『應無所住』,應是應當或者說應該,住是講心,心安住。也就是我們一般講,你心裏面有了,心裡頭有了就是住,心就住了。佛教人,心應該「無所住」,為什麼要無所住?住的意思也就執著,我們心裡有了,就是心裡有執著不應當有執著。不但對於世間法,乃至於出世間也不例外,出世間的是佛法佛法不可以執著,也不可以放在心上這是什麼道理?因為能執著的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決定沒有執著,妄心裏面才會執著現象真心清凈的、是平等的,是一絲毫都不染污的。住也是染污現象,就是執著染污現象妄念裡面才有這個東西真心本性里沒有這個東西。由此可知,住就錯了,住就是凡夫,無住就是佛菩薩,佛菩薩凡夫你要說它的差別在哪裡,從這一經文當中就很容易辨別。也就凡夫所住,佛菩薩所住,無所住是對的、是正確的,有所住錯誤的。也可以說這一部《金剛經》,無非就是把這些道理事實真相為我們說清楚、說明白而已。前面我們曾經說過,也是引用《金剛經》裡面講過,能執著的心是妄心,不可得;你所執著諸法,無論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也不可得諸法緣生,世間法是緣生的,出世間佛法也是緣生的。緣生它就沒有自性,沒有自體,所謂當體皆空,了不可得,由此可知,能住、所住都不可得。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你都清楚、都明白了,你自然就能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些東西

  底下說『而生其心』,生的是什麼心?真心。由此可知,「應無所住」是把妄心放下放下之後,放下妄心,真心就現前。佛法里頭常講,真如本性就現前,它就作用作用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諸位要曉得,有所住的心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作用,它生妄想分別執著、生煩惱心中常生煩惱,就是有所住心。如果無所住心,無所住真心現前的時候那就是六祖所說的,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常生智慧他不煩惱,他生智慧

  由此可知,這兩句諸佛菩薩修行證果的心得,是修學的關鍵,因此特別重要。只要把兩句做到,就夠了、就成功了、就圓滿了。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對於兩句經文的講解非常得詳細,用了很大的篇幅,為我們細說這兩句經文的理論與修學的方法,很值得我們做參考。底下一句說,也是《金剛經》說的。

  【金剛經曰,如如不動。】

  『如如不動』前面還有一句,叫「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也是行門的總綱領。大乘佛法禪宗,禪就從這兩句經文做為依據所建立的。什麼叫禪?不取於相是禪;什麼是定?如如不動就是定。用現在淺顯的話來說,這句的意思就是教給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的時候,眼見是色相,耳聽的是音聲,鼻嗅、舌嘗,乃至於意知,意知是我們心裏面想像,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的時候,真正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如如不動。我們見色聞聲,起心動念就錯了,起心動念就是凡夫;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菩薩。何以故?起心動就有所住你就著相了,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無所住諸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我們所不及他們的地方就在此地,這的確是關鍵

  我們要修學這幾句經文,就是在現前生活當中,學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修定。果然不起心、不動念了,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三昧現前,你就住在三昧之中。對外面的現象要去分別,當然更不能夠執著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禪定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生心,生的是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智慧心、慈悲心,自自然然就現前,這是真心裏面的德能,真如本性無量的德能它就現前。這個經文的確是非簡單、非常扼要,將大修行人的原理原則,真正是所謂和盤托出,毫無保留的為我們說出來。我們要能領會、要能夠應用,也就是知道怎樣去學習。底下一段:

  【慈恩上生經疏曰,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升進,不懈怠故。】

  這是解釋「精進」,什麼叫精進?精進菩薩六波羅蜜之一。六波羅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日常生活當中必須遵守的六個原則,現在世間人稱為守則,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六條菩薩一定要遵守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精進排在第四,它的順序不可以顛倒,不可以錯亂,有一定的順序。精進的意思,精是『精純』,純而不雜。如果裡面有摻雜,那就不精進,雖然進,但是它不精。這個意思,學佛同修必須要把它辨別清楚。我們見到很多同修他不是不努力,不是不勤奮,他也真的很用功,但是他不精進他也天天在求進步,他是什麼進?他叫雜進,他里頭摻雜亂七八糟的東西,不精,亂進、雜進,所以時間、精力實在講都浪費了,得不到佛法所說效果。於是修了幾年之後,慢慢就退心了,怎麼佛法不靈?他沒有想到他自己功用錯了哪有不靈道理?特別是凈土宗的修學,效果實在講是無比的殊勝!真正用功得法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三個月到六個月時間就能見到初步的效果哪有見不到效果的!二、三年的時間就決定往生。他要真有這個意願的話,就能夠出離三界六道就能往生不退成佛這是任何一個法門講到修學效果,實在都不如凈宗,凈宗的確是快速,問題就在精進如果你是雜進、亂進,那就收不到效果

  精的意思就是一門深入。我們舉一個簡單例子來說,以學經教而言,我見過很多。過去在台灣,我教過佛學院,在新加坡我也辦過培訓班。凡是學生自己有意見的,要廣學多聞,要涉獵許多經論的,成績都平平,都很平常。凡是能夠一門深入的,我們把修學的經驗提供給他他能夠接受,他能夠依照這個方法去做效果都非常殊勝。沒有比較你發覺不出來,一有比較就很明顯,不但一般人能夠看得出來,他們自己也發覺了。自己以為程度比別人高,聰明智慧比別人強,善巧方便比別人多,下的功夫比別人也深,為什麼拿出來不如別人?道理簡單,人家專一,一門深入,你搞得太多、搞得太雜,虧就吃在這地方

  這些事理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說,常常勸導大家,可是聽的人他就是不肯相信。有的時候還要提出經論來反駁,你看四弘誓願里頭不是講「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們為什麼不能學?佛講的話沒錯,沒有講錯,你錯會了意思,你沒有聽清楚。四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是擺在第三條里頭,它的前面是「煩惱無盡誓願斷」,問問你,你煩惱斷了沒有?煩惱斷了,你進入第三個階段沒有問題;如果你煩惱還沒有斷,你想進入第三個階段不可能。由此可知,一門深入對於煩惱就有很大的效果

  煩惱要用什麼東西斷?要用定功,要用清凈心,你涉獵的東西太多,你心怎麼能靜下來?煩惱沒有斷的人,涉獵東西太多,就是清涼大師所說的「有解無行」,解是你廣學多聞,無行是你沒有真正去做煩惱功夫,結果怎麼樣?「增長邪見」,你有什麼成就?可見得清涼講的話是過來人所說的,經驗之談,不是隨便說的。清涼又說,「有行無解,增長無明」,你單單苦修,對於經論道理什麼都不懂也不成就,一個增長邪見,一個增長無明。因此,我們仔細觀察古代高僧大德的教學,指導學生一門深入,一部經,一個法門,一部經有解,不是沒有解;一個法門,有行。這個方法正確,所謂解行相應,定慧等持,才能夠煩惱才能夠無明。廣學多聞,至少要煩惱斷了,無明沒破還可以,煩惱斷了才開始廣學多聞這是什麼?我們已經把條件放寬了,嚴格的講,一定要破一品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然後再廣學多聞,那個就絕對正確成就快速。單單是見思煩惱斷了,無明沒有破就進入到廣學多聞,造成你的所知障,使你明心見性時間拉長。你本來短時間可以能夠,就是我們常講可以超越十法界,能夠證得一真法界的。因為你廣學多聞,使你永遠停住在十法界你不能契入一真法界。所以廣學多聞是產生所知障。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都要明了,然後才知道佛教給我精進道理不可以涉獵太多

  我也常常勸勉初學,自古以來,世出世間的教學,無非是將前人的經驗傳達給後一代。在我經驗當中,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提供給後人做參考,這是正確的教學。希望後來的人成就在我這一代之上,所謂後來居上,這個心叫師心,老師的心,老師總希望學生超過自己。怎樣能超過自己?我的長處提供給你學習,做為你基礎,我的缺點希望你統統都能夠改進,那你就超過老師老師的長處你全吸收了,老師缺點你統統改正了,你怎麼不超過他!不明白這個道理不相信這個事實那就錯了,自以為是是造成自己修學證果,最大的障礙

  在我們前一代經驗當中,真正能成就,快速成就穩當成就的,就是一門深入,一部經,一個法門。我記得我在講席當中講過很多遍,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依一部經,一句佛號念到底。譬如我們取《無量壽經》,我十年當中專念《無量壽經》,專聽《無量壽經》,其他東西統統放下。我相信十年之後,你在凈土宗就是阿彌陀再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超過你,你的解行相應。如果在十年當中,你說我要凈土三經、凈土五經、《凈土十要》,你完了,你這十年下來,你功夫平平,跟一般人沒什麼差別,沒什麼起色。因為你時間、你的精力分散了,不能集中,這雖然是進,你不精進你還是雜進。這就是修凈土,以凈土宗主要的經典都叫做雜進。所以往往成就的人,叫老實人,大概都是程度比較差的,程度差的教他一樣他很喜歡,你叫他搞好多,他說太多了,我受不了。往往這些人有成就,而自以為聰明、多能的人往往就落後了,他還不曉得原因發生在哪裡?所以精純不雜,這個很重要

  『無惡雜故』,「惡」是指什麼?煩惱煩惱是貪瞋痴慢,指這些東西。特別是嫉妒、瞋恚,好強、好勝,這是惡,如果你佛法的修學裡面夾雜這個東西,這雜的是惡。底下一個雜,就是夾雜其他的法門其他的這些經論,不但世間法不能夾雜,出世間法也不可以夾雜。世間法,譬如說從前的人出家喜歡詩詞歌賦,這也是夾雜,喜歡書法也是夾雜,這些跟文人應酬習氣都是障礙佛法裡面,那就是夾雜其他的經論、法門。所以雖然《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廣學多聞這是佛在《華嚴經》上教給我修行方法。但是你想想,善財童子是什麼樣的程度才出去參訪?善財在文殊會下,文殊是他老師,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破一品,才出去參學,才去廣學多聞。想想我們自己夠不夠?如果我們見思、塵沙煩惱一品都沒斷,你怎麼能學善財?這不可以不知道!人生很短,幾十年真的彈指就過去了,一生當中最寶貴的,不是別的,是光陰!我們把光陰糟蹋掉,光陰浪費掉,這真是莫大的罪過。所以有限寶貴的光陰,懂得精進的人這叫真正善於利用,他成就了。這個進就是現在講的進步,不斷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不懈怠

  《慈恩上生經疏》,慈恩是窺基大師古時候對他老人尊敬,不稱他的名。他一生住在慈恩寺,所以用寺的名字來稱他。譬如我們稱天台大師這是智者,不稱他的法名,他住在天台山,稱他作天台大師這是尊敬的稱呼。窺基大師一生大部時間住在慈恩寺。《上生經》就是《彌勒菩薩上生經》,這個疏是他做的。

  【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

  這是佛經上的兩句偈,形容佛的身相妙好,佛的身體色相如同金山一樣。佛經裡面這些形容、讚歎的詞句,我們要能善於體會,不能錯會它的意思。你想想經上常講,佛的身是金色的,現在如果你看到一個人,面上都是黃黃的,好看嗎?佛的面如滿月,滿月是圓圓的,佛的臉像個皮球一樣,好看嗎?如果這樣讀經,叫望文生義,你把意思全錯會了。金錶貴重,世間人都把它當做寶物尊貴的意思,佛身尊貴之相。還有金是不變的,金的顏色無論在什麼地方它不會變的,金取這個意思。佛的面像滿月,滿月是說有一點缺陷,取這個意思。每個相都好,找不到絲毫的缺陷,絕不是像圓圓的月亮那樣的。所以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體會它的意思。

  『身色如金山』,他坐在那裡穩重、尊重的意思。『端嚴』,端莊,嚴是美好。『甚微妙』,微妙是達到極處,無法形容,他的好說不出,達到極處。

  【會疏曰,天下至明,無大於日月,萬品光耀,無過於摩尼,若映佛光,皆悉隱蔽。】

  這段是說明佛的光明。佛有身光、有放光,身光,在佛經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的身光一旬,周邊上都放光,一旬是八尺,他有這麼大的光明。身光,現在在中國,好像在美國也有,許多地方都練氣功氣功是從中國傳出來的。練氣功的人,基本的條件是要心清凈,心裡雜亂的人沒有辦法,練不成的。心清凈也就是講,他沒有到定,他也是修這種定功,但是沒有能成就,小小的一點定的感應就能夠見到一切人、物都有光,一切眾生都有光,他們不叫光,叫氣。氣的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不但每個人有,一切動物都有植物礦物也有,我們這個桌椅板凳都有。這個現象用現代科學來解釋並不難懂。我們曉得任何物質都有磁場磁場都有一些放射的,這個放射的,練氣功的叫做氣,在佛法叫做光,都能夠見得到。心地清凈、愈真誠,放的光愈好。所以練氣功的人講,人身上有光,最好的光是金色的,金色的、黃色的光都非常好。紅色的光、灰色的光、暗色的光,這個身體裡面有疾病、有煩惱、有憂慮。所以,有這種能力的人一看人,他大致上就能夠判斷,至少這個人是善人心地是善是惡,是清凈、是染污這是很明顯的能夠見得到的。

  這一段是講佛光。『天下至明』,先用比喻來說,我們世間天下就是世間世間最明亮的物體就是太陽月亮,沒有超過日月的。『萬品光耀』,萬品是物質,我們今天講的寶物、寶石這一類的。寶石這一類的光耀沒有超過『摩尼』的,佛經上常用摩尼寶珠,摩尼寶珠放光這是物質里光最強、最明顯的。這些東西要比起佛光,都顯得『隱蔽』,隱蔽就是它雖放光,光芒被佛光隱蔽了。這個我們要用比喻說,譬如我們現在的電燈很亮,特別在夜晚,顯得非常明亮。如果燈拿到太陽底下去,這個光就不亮了,光就隱蔽了。它的光有沒有減弱?沒有,還是這麼強,還是這麼高的度數,在日光底下比,它就顯示不出來。也如同這個比喻日月、摩尼之光,在佛光之下都看不見了這是講佛的放光

  佛光從哪裡來的?這一點我們要知道。是從清凈心、智慧裡面所生的,所以叫智光,智慧光明智慧之生,實在是從清凈心,心愈清凈,透的智慧愈多智慧是從外面來的,是我們自心裏面本來具足的,這是一定要知道,不是從外面求來的,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為什麼我們的智慧沒有了?是我們的心不清凈,所以佛講,你有障礙,把你的智慧、德能障礙住了。障礙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大類,一個叫煩惱障、一個叫所知障,煩惱障就是執著所知障就是分別。你只要有這兩樣東西,你自性智慧德能就不能現前,乃至於我們講的福報都不能現前。不能現前,我們的生活很艱難,很苦!

  今天得一點這些名聞利養,從哪裡來的?修來的,不是自性本具的。這也有比喻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好像你非常富足,你家裡有很多土地、房屋這些不動產很多,銀行裡面存有億萬財富。可是你現在身上一文錢都沒有帶,出去沒飯吃,臨時去做小工,賺點錢來過日子。賺點錢過日子這就是你現在修的福,你原來的福雖然有,但是你今天一分錢也沒帶在身上你還是要受凍、還是要挨餓。我們現在六道凡夫就是這樣子,我們的富足、智慧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可是就是有障礙,不能現前。障礙就是這二障,所以佛教給我們沒有別的,除二障而已。精進就是除障最好的方法,你雜進是除不了障,不但除不了障,有的時候還造成更嚴重的障礙。所以多少聰明智慧的人,不如一個鄉下老太婆,鄉下老太婆念佛三年能站著往生,有這個本事。我們看到古今講經說法大法師,臨終的時候還有病苦,不如人家。什麼原因?講經的法師雜進,這老太婆念個兩、三年佛是精進,所以在成就上不如,確實比不上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再看底下一段。

  【華嚴普賢行願品曰,一切如來清凈,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這是華嚴經》上的一首偈,讚歎佛說法的音聲。第一句『一切如來』,可見得不是專指一尊佛,十方三世所有一諸佛,沒有例外的。為什麼?成佛即是見思、塵沙無明煩惱都斷盡了。見思煩惱盡了就是我們一般說煩惱障斷了,塵沙無明盡了,就是所講的所知盡了二障都斷盡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圓滿現前,這是如來果地。一切諸佛如來果地都相同、都一樣的,佛佛道同,所以佛『語清凈』。清凈語,我們講是最好的言語,不但音聲美妙,言辭簡潔,一定是簡單扼要,決定不會羅嗦,幾句話就把這些事理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語叫清凈語。

  中國古代,對於言語文字很重視,也很講究,古代的標準是四個字,簡、要、詳、明。簡單不可以繁瑣,愈簡單愈好;扼要,簡單的語句,把重點都抓到了;敘說事理詳細、明白。文章,好的文章符合這四個字標准,好的言語也符合這四個標准。所以我們讀古文,乃至於讀佛教經典,無論是翻譯的經典原文,或者是古來祖師大德註解,都遵守這四個字原則,不羅嗦。當然這個與古代的社會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那個時候科技不發達,文字要手寫,太長了,就費的時間很多,流通相當不方便。所以愈是簡單愈好,愈是短篇的愈好,才能夠流傳於後世。現在科技發達,言語文字再多的東西,傳播的技術進步了。可是實在講還是簡單好,長,一大篇、一大篇的,看起來也很難受,愈簡單愈好,簡單就是清凈語。所以清凈語里頭,至少要包含著簡要詳明這四個條件

  我教學生們學習講經,不但初學要懂得這個原則,實在講一生都不能離開這個原則我也是講四個字第一個就是簡,簡而不繁,一定要簡單,避免繁瑣。第二個易,容易、不難,叫人家聽到覺得這個很容易,理也容易懂,在生活當中也很容易做到,大家才能接受。第三個字是淺,要講得淺,不能講太深,常說的深入淺出,愈淺顯愈好。佛法利益一切眾生的,你所講的經,連小學生、初中學生聽了都有味道,都聽懂了,高明。那一個人講的經,這些人聽不懂必須要學生博士班的聽了才有味道,他比你差一等。講的東西叫人聽不懂,你講它幹什麼?我們還曾經遇到過,確實有這種人,講經講得很深、講得很玄,講完之後,下面人聽不懂,回來就請教法師:法師,你講得實在是太好了,但是我們聽不懂法師怎麼樣?我講的東西你們聽懂了,還值錢嗎?還有這種事情發生。講經教學要講求效果,所以淺很重要,要深入淺出。第四個字要明,要明白,明而不昧。我從初學,這一生當中,就守住這四個字,簡,易,淺,明,這四個字才能夠達到幫助大眾效果這都清凈語有關係

  『一音具眾音聲海』,這一句我們凡夫做不到。所以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說法是一音,但是聽眾每個人聽,覺得佛所用的言語自己的語言,他都懂,這就很奇妙。譬如中國人聽,佛講國語;美國人聽,佛講的美國語;日本人聽,佛講的是日語,各個聽了歡喜這是我們百思而不得解,這可能嗎?現在想想可能,現在電腦進步,就有這個能力。國際會議上講演的時候,電腦立刻自動就把它翻成各個不同的言語電腦做得到,佛菩薩怎麼會做不到!所以我們看到今天科技的發展,相信佛這個能力是真的,不是假的,絕對不是誇大的,確實我們相信這是事實。他為什麼有這個能力?實在講,是他的心達到極清凈,能夠與一切凡夫各種不同的妄心,他都能感應。現在所謂是電波,這個是心波,能與十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所以這是決定可能的。正是《華嚴經》上所說的無障礙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佛講經還需要人翻譯,那就是有障礙,那就不是無礙。我們從心性的理論上來觀察,有此可能。這是「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這就是說法理事的淺深、廣狹,程度的人,聽佛講的意思很深,程度的人,聽佛講的意思很淺,每個人聽了歡喜每個人聽到都好像佛是對自己說法,解決自己的疑問。不但音聲上沒有障礙意念也沒障礙,所以叫一切眾生都得殊勝功德利益

  『一一流佛辯才海』,這是讚歎佛的無礙辯才,無障礙辯才。因此,我們發願要普度眾生,諸位想想看,不成佛行嗎?不成佛,就沒有這樣圓滿智慧能力。我們不成佛凡夫到外面度眾生,還要找翻譯,翻譯有的時候還翻錯了聽眾很多,還有一些人聽經的時候把意思錯會了。這就是說明凡夫不上菩薩,一定自己要先成佛道,然後才能以無障礙辯才,幫助一切眾生。所以四弘誓願後面,一定要有佛道無上誓願成,不成佛道,你度化眾生工作不能圓滿,不能達到究竟。

  六十五段:

  【普賢行願品曰,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繼演說,不可窮盡。】

  這句經文告訴我們自性本具的功德不可思議。諸位要知道,講『如來』就是講我們自性,我們真心本性裡面所具足的無量功德功德通常講為智慧德能,你的智慧、你的能力無量無邊。大到什麼程度?深到什麼程度?下面用個比喻來顯示,『假使十方一切諸佛』,這是在一大眾當中,智慧能力最強的人,達到究竟圓滿的人,他們來說,不是一個人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來說。說多久?不是說一天,不是說一個月、說一年,而是說『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這個時間我們今天講天文數字,實在講還是太少,不能相比,天文數字那個數字也太渺小了。『相繼演說』,沒有中斷,在這麼長的時間,所有一諸佛共同來說,都說不盡,『不可窮盡』。自性功德的確是真正的無量無邊。

  此地我們必須要明了的,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學佛的人一定要肯定佛這個說法,深信不疑。我們能不能恢復?能,佛教給我們的,就是教我們恢復自己本有的智慧、德能。所以佛法是從外求的,向外求,求不到,向外求是心外求法。自古以來,許多的學佛人非常可惜,錯用了心,錯用什麼?向外求。外是哪裡?《大藏經》是外,佛法在《大藏經》里嗎?不在!佛法心性之中。這些《大藏經》留下來做什麼用?兩個用途,第一個讓你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你可以選擇一個法門一門深入。沒有這個指引,你依憑什麼修學?這是大藏經第一個用途。第二個用途,你煩惱斷了,清凈心現前,《大藏經給你作證明。你再展開看看,你所悟入的境界,跟佛所講的是不是一樣的?如果是一樣的,正知正見,你的知見就是佛知佛見。如果不一樣,那還有問題,你的知見還有錯誤經典是這兩種用途,不能把它當作一種常識來看,那就錯了

  下面教給我們,怎樣證得自性圓滿功德禪宗裡面就是說怎樣去明心見性

  【若欲成就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願行。】

  你要想成就要想恢復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佛說你應當『修十種廣大願行』,就是《華嚴經上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你能夠修十大願王,你就能明心見性,你就能夠恢復自性本具無量的智慧德能。因為佛在經上這麼說了,所以自古至今許多同修,都把十大願王列入在朝暮課誦裡面,每天去念。「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都會念,念得都很熟。念沒有用處,解也沒有用處,行才有用處。所以這叫普賢行願,沒有說信願,沒有說解願,說行願,著重在行,你是不是真的去做了?

  普賢行願跟所有一菩薩行願不相同的地方,一定要知道。你要不知道的話,你用一般菩薩行的方法去修這十條,那不是普賢行。所以你先要懂得普賢的意思。什麼叫普?什麼叫賢?然後要明了,什麼叫行?什麼叫願?這四個字搞清楚了,在日常生活當中遵循這十條原則,那你是一個真正修普賢的人;你要沒搞清楚,你所修的不是普賢行。我們在此簡單的說普賢行的特色,是以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做基礎。如果不是這個心,你修禮敬、讚歎、供養懺悔都不普賢行。可以說是菩薩行,可以講得通,你是修的菩薩行,但是不是普賢菩薩行。因為普賢菩薩的心是用真心,決定不是用妄心,真心清凈的,沒有絲毫污染。污染是什麼?好惡我對這個人喜歡,對那個人討厭那是污染,有污染,心不清凈。什麼是平等心?平等沒有分別,有分別不平等,這才知道普賢心量的偉大。對於一切眾生決定是平等的,對於人是平等對於惡人還是平等;對於我有恩惠的人,我對他平等的,對我有怨恨的人,甚至於陷害我的人,對他還平等的,決定沒有差別。我們用什麼樣的心對佛、對菩薩,也用同樣的心對一切眾生,甚至於對一切惡道眾生,對一切無惡不作眾生,那才叫普賢行。

  這個我們凡夫很難,所以我們天天念普賢十願,實際上做不到。可是修凈土同修,雖然做不到,一定要心嚮往之。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煩惱習氣障礙住,嚴重的煩惱習氣,六根對六塵境界煩惱習氣就起現行,普賢行願就沒有了。如何能在生活當中把境界看破?所以《金剛經》好,給我們說明世出世間法界依正庄嚴真相真相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能常常想到這句經文你的心自然平靜,你的分別執著就淡化,不會再像以前那麼嚴重,這就是進步。一定要看破、一定要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然後你修這個十願,就是普賢行;只要有絲毫的妄想分別執著,你所修的就決定不是普賢行。

  在佛法裡面,一般來講,什麼時候你所修的是普賢行?法身大士也就是說什麼時候你把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也斷一品,這個時候你所修的一切行,自自然然就是普賢行。為什麼?你心裏面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你對於一切眾生決定是清凈平等。所以普賢行是法身大士修的,《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修的是普賢行。

  我們今天雖然煩惱習氣很重,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應當向這個方向目標努力。首先從看不慣的人,慢慢變成看得慣,看不慣的事,慢慢也就習慣了,這就有進步。在一切境緣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認真去學習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要能夠這樣子功夫,與普賢行就接近了,是向這個路子走。特別是念佛人,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法界。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普賢行。這是極樂世界跟一切諸佛剎土不相同的地方這是個很特殊的世界,所以一切諸佛對於彌陀佛讚歎。世尊是一個代表,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那就是說,從這一點也很明顯的看出,西方極樂世界各個人修普賢行,十方諸佛剎土唯有法身大士才修普賢行,沒有證得法的人,他修的行不是普賢行。我們修凈土對於這一點要特別留意。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八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8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四面,倒數第三行,從六十六段看起:

  【靈峰大師曰,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

  這是凈土修學的三個條件,古德稱為三資糧。資糧是比喻,古代出門旅行,在交通、食宿都沒有現在方便。因此出門,除了要帶旅費之外,還要帶糧食,要帶干糧,因此稱之為資糧,旅行必須要具備的。這個意思是比喻,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希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有必須具備的條件,這個條件等於旅行資糧一樣的重要。信、願、行這三個條件

  蕅益大師講得好,『非信不足啟願』,如果沒有清凈信心真實信心,願就生不起來。縱然說願,願並不懇切,換句話說,還會世間五欲六塵環境所動搖,捨不得離開這個世間,捨不得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這個願,雖有願,願不切,不真切,往生就靠不住。所以一定要有懇切願望,像《金剛經》裡面所說的「信心不逆」,那就行了。所謂不逆就是非此不可,他有這樣堅定信心,他念佛功夫當然就得力,行就是念佛功夫

  所以這三個,實在講,三個字是一而三,三而一。如果把它分做三樁事情,信也不真,願也不切,行也不力。必須這三個字在一起,所謂一而三,三而一,信裡面有願有行,行裡面有信有願,這是乘法裡面常說的不二法門。這個樣子功夫才能夠得力,才能夠有受用。

  【清省庵法師曰,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

  省庵也是凈宗的一位祖師,是蕅益大師以後的。他有個小冊子,流通很盛,就是《發菩提心論》。他說修行急務』,最急要的事情是什麼?『立願居先』,佛法裡面常講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此地說的立願。你一定要發心,在世間法裡面講,叫立志,志不立那是一事無成。學佛願不立,也是不能成就,所以一定先要立願。此地所說的願,他並沒有詳細的說出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