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無量壽經(1992年16-20集)

  無量壽經  (第十六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16

  請掀開講義,第三十五頁第四行,看第七段:

  【平等覺:經雲: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不二法門。】

  昨天跟諸位簡單報告過。

  【今題中平等覺有四解:】

  綜合它有四個意思。第一個是:

  【平等普覺一切眾生。即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

  這個意思非常重要,因為佛可以說在所有大乘經典裡面,跟我們講許許多多理論與修學的方法,但是從來沒有說平等成佛方法天台講四教:藏、通、別、圓,換句話說,就是四種平等的佛,四教都稱佛;賢首講五教,內容天台大致是相同的,大同小異。為什麼不能平等?這個不能平等在我想像當中是合理的;因為人的根性不平等智慧平等能力平等、修學的功夫也不平等,怎麼可能會平等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說,因不平等,果一定不平等,這是非常合理的,我們很容易接受,很能夠理解。

  但是這個法門很特殊,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這個法門如來果地上的法門,它不是因地上的。就是佛在其他經論上所講的,全是修因證果,是這個說法;唯獨這個法門,跟從前講法完全相反,它是從果地上下手的,以果為因,因就是果,果就是因,這就平等了。

  所以這個法門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難信,因為佛從來沒有這么說過,突然之間這樣說,我們乍聽起來會懷疑,不知道佛在說些什麼。這是乍聽,如果你要是深入,冷靜仔細去研究,不難體會到它的道理。佛給我們提出來修行方法是「信願行」,信願行是一而三,三而一。你信了,真正相信,你才會發願;你有願,才肯念佛。換句話說,真肯念佛,這個信願行統統都具足了。為什麼?行裡面一定有信、願,願裡面一定有信。信,不見得會有願;有願,不見得會有行。真正到肯念佛,這些條件統統具足了。

  這一種修因,與如來果地上最接近;所有一修行方法,我們講修學的因緣都是成佛這一目標這一方向,但是距離有遠近不相同,這個方法是最貼近的。為什麼說如來是以果地的方法傳授給我們的?這就是講所有一菩薩,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他到最後成佛用什麼方法修的?就是最後那一個階段,前面不算,只說最後那個階段,他怎麼成佛的?就用這個方法成佛的。所以學這個法門,等於前面所有一方法我們可以統統不理,單取這個方法那就妙不可言了。

  單取這個方法,我們要問了,我們是業障這么深重凡夫也行嗎?大家總以為單取這個方法;等覺菩薩用這個方法馬上就成佛,這個我們點頭,這是應該的!我們用這個方法也行嗎?殊不知道也行。為什麼行呢?前面你聽過我昨天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把這個道理會通了,你就不會懷疑了。

  何況凈宗在理上講得非常透徹,言語簡單,「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是凈宗所依據的理論,話只有兩句含義極其深廣、究竟圓滿。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既有佛性,就應當成佛。我們今天用諸佛修學的方法,同樣有效,同樣的成就。所以這個法門,不但幫助一切眾生成佛,也幫助一切眾生平等成佛我們現在要問,跟誰平等?跟阿彌陀平等,跟釋迦牟尼平等,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平等。它是個平等成佛的心,平等成佛修行方法,這個要知道。第二是:

  【以平等覺悟眾生。】

  平等法是什麼?就是佛講的這一部《無量壽經》。有很多同修,初學佛的人問我,我們初學佛的人從哪一部經學起?這個話問得好。你看楞嚴經》裡面一開端,佛就講到最初方便;我們學東西總按次第,有程序的。最初方便,再到初方便,慢慢往上提升。像一般教下所講的由小乘大乘這都是次第;大乘裡面,由方等到般若,再到法華華嚴,也是有次第的。要曉得從哪裡入門

  經典這么多,宗派也這么多,到底學哪一個好?這個就一定要有經驗的人,有修學的人,請他們來幫助我們,這就是要有好的老師、善知識指導,協助我們。可是這個法門平等法,平等就是我們初學的人也可以修。

  實在講,介紹這一本經給初學的人入門,比選擇大小乘要妥當得太多了。為什麼?大小乘經論非常之多,未必選擇的很適合,這是真的;選擇不適合,不僅修學困難學了之後,用不上。世出世間法都一樣要學以致用,學了馬上就能夠應用在生活之中,這個學習就有價值就有意義,沒有白學了學了立刻就得好處這一部經是非常恰當的,學了之後,立刻就能用。你懂得一句,有一句的受用;懂一段,有一段的受用。所以這個經,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統統用的上。

  這種教科書很特別,就是這本教科書。拿我們現在這學校來講,從幼稚園一直到博士班,都用這一本書,這個書很奇妙,實在講是找不到的。所以它這個法,才叫真正平等法;幼稚園可以用它,小學、中學、大學博士班都可以用它,這叫平等。如果一定把它限定在某一個階段、某一個年級來學,這就不平等了。這個法門平等法,平等覺悟眾生,所以我們介紹這一部經是非常非常妥當的,決定沒有過失,不會誤導大眾。第三是

  【平等覺指如來正覺。】

  我們曉得,阿羅漢就稱為正覺了,菩薩稱為正等正覺,佛稱為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覺,諸位立刻就能夠明了,它不平等,它有三個階段這是平等的。可是我們這個地方平等覺是平等的,不但緣覺、菩薩、佛平等,以至於到六道眾生、十法界,凡聖統統平等這是這一部經裡面所說平等的意思。唯有真正平等這叫成佛

  所以此地這個平等覺,就是具足包含著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在;而這個無上正等正覺用這個法門來修,初發心的人都可以修學,初發心的人都可以成就。這個到以後跟諸位介紹三輩九品時,會詳細跟大家報告。第四個意思是:

  【專就本經平等覺,亦即極樂教主之聖號。】

  這個「平等覺」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導師彌陀佛的稱號,所以阿彌陀佛也稱作平等覺。這個怎麼解釋?佛這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就是覺;佛翻作覺者,前面跟諸位說過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阿彌陀就是平等的意思。前面跟諸位介紹過,阿彌陀是無量的意思,它的本意是無量,無量是平等的,無量不是有差別的,有差別就不平等了,所以阿彌陀佛就是平等覺。本經裡面,佛曾經叫著阿難,你願不願意見平等覺?就是你願不願意見阿彌陀佛。所以稱阿彌陀佛為平等覺。

  經題中,別題裡面的意思,我們把它合起來看一看。「佛說」是釋迦牟尼佛看到我們與會的大眾,在現前,就是這個時候成佛機緣成熟了,這是希有難得的因緣你現在成佛機緣成熟了,成佛機會到了,在這個時候幫助你一把,使你立刻圓滿成就無上菩提這是佛度眾生的本願。佛對於一切眾生,念念期望的,希望他立刻成佛。現在機會到了,你說他怎麼不歡喜!他這種歡喜,我們沒有辦法想像得到,無法想像的。

  這才給我們說出成佛方法,這個經典就是成佛法門。無論什麼人,講這個成佛機緣成熟不分在哪一個等級的,或是菩薩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羅漢或者是天人或者是畜生或者是餓鬼地獄,不論在哪一道,他這個緣成熟了,再給你講這個成佛方法,無論在哪一道統統可以成佛平等法!因平等,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報平等

  說實在話,我們跟羅漢、跟菩薩比,智慧不如他,我們的神通道力不如他,我們的福德也不如他,這就差別了。但是今天我們接受佛教給我們修行成佛方法,佛傳給我們《無量壽經》,傳給阿羅漢也是《無量壽經》,傳給菩薩還是這一本《無量壽經》,我們得的這個經本相同;佛教給我們修學,用「信願行」這三個條件修學,我們用信願行,菩薩也用信願行。換句話說,我們修行方法相同,依據的經典相同,那果報怎麼可能有差別?當然沒有差別

  所以西方世界是什麼世界?是平等世界。不管你在法界你是哪一法界的人,你統統依據一個理論、一個方法到達極樂世界去的。我們把這個事實搞清楚了,對於西方世界這個平等的受用、平等果報,才不會懷疑,才會相信。所以經上講得很清楚,就是連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也說得很明白,任何一個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到極樂世界你的相貌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你的身體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絕對不會阿彌陀佛長的比我們好一點,個子比我們高一點,那就平等了;面貌完全相同。

  也許有人就懷疑了,這面貌都相同,我還認得誰?到底哪個是佛,哪個不是佛?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自己的智慧德能、神通道力都恢復了,自自然然認得,不會認錯一個人;雖然面貌完全相同,不會錯的。阿彌陀佛無量壽,生到那邊的人個個都無量壽,無論在精神物質受用上,統統是平等的;這個平等叫真平等。真平等,隨心所欲,那叫真平等;不能隨心所欲,他喜歡的,我不喜歡,這就不平等了;隨心所欲是真平等。所以「平等覺」是阿彌陀佛的聖號之一。這是給我們說出這樣殊勝圓滿法門

  「大乘」,是特別揀別有一些人誤會修念佛法門是小乘,為什麼?叫自了漢,逃避現實這是我們常常聽到的;沒有廣大的慈悲心,發度眾生願望;說我念佛人逃避現實世界太苦了,趕緊自己躲避。佛在此地,特別給我們說出,這個法門決定不是小乘。不但不是小乘,實在講是大乘當中的大乘真實究竟圓滿大乘,那我們這個心定了。我們學到這個法門這是至高無上法門,不是人家所說的權巧方便,這是接引初機,度沒有知識老太婆的;不會受他們這些影響,題上就給我們說清楚了。

  如果說是佛度這些知識水準很低的人,沒什麼知識人的,那我們在《華嚴上看到,文殊菩薩知識水準很低嗎?普賢菩薩能力很差嗎?這些人都是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他怎麼去的?他也是信願、老實念佛,他用這個方法去的。我們今天效法文殊普賢,難道錯了嗎?所以自己要冷靜,要有智慧要有判斷的能力,不能隨人家說,我們的心就動了,這是錯誤的。看看別人幾本書信心就動搖了,說實在話,這是根性沒成熟;成熟的人,不會動搖。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學什麼?念佛求生凈土那是廣學多聞,還是一心歸向凈土這是大乘

  「無量壽」,是本體,是自性,是理體,我們今天哲學裡面所講宇宙萬有的本體

  「庄嚴」,是現相,佛經裡面常講的十法界依正庄嚴,我們現代的名詞叫宇宙人生這是講現相。庄嚴,不但講現相;現相裡面,極其美好

  「清凈」,是德用,清凈平等是用,無論是自受用,或者是他受用,你能守住這個原則才會得到真實自在幸福自在幸福美滿,從哪兒來的?從清凈心來的,從平等心來的。世間事,不平等不清凈;別人對我不平等不清凈,那是外面的事情,不要叫外面的事情擾亂了自性這叫功夫。我們佛門有個術語常說「八風吹不動」,風是什麼?是外面的境界。遇到外面境界我的心還是清凈,還是平等,絕對不被外境動搖,這個修行功夫才叫得力,有一功夫。外面一點風吹草動,這個心就動搖了,這是修行沒有功夫,不得力。修行沒有功夫,不得力;換句話說,還是要搞六道輪回,在這境界里自己作不了主宰

  說實在話,不但是世間人事不能動搖我們,佛菩薩也不能動搖我們,這就本事大了。佛這么說,我就跟他這么走;佛那麼說,我就跟他那麼走,你就被佛玩弄了。說老實話,佛菩薩不玩弄人,是人迷了佛菩薩,這個事情麻煩了。佛菩薩無意玩弄你,但是你迷了佛菩薩,佛菩薩這么說,你這么做,那麼說,你那麼做,不是佛錯,是你錯了

  佛為什麼說許許多多法門,佛是對不同人說的。佛這個法子對他說的,不是對你說的;你聽了之後,你也去學,這個錯了。佛對另外一個人又說一個法門,你聽到這個不錯,好,你又跟他學,還不是給你說的。所以,佛沒有冤枉人,人自己冤枉自己。由此可知,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佛都是對象說的,都是對某個人說的。

  我們讀小本《阿彌陀經》,小本《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沒人問他,佛自己說的;自己說的,對象是哪些?對象是我們現在這些人,沒有見到佛,沒有跟佛見過面的,所以這個方法是留給我們的,這個要懂得。

  何況佛在《大集經》裡面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佛講他滅度之後,這個佛法分作三個時期正法、像法、末法。正法時期戒律成就這是距離佛很接近的時代,一個人真正能夠持戒,依照佛的規矩修行都能證果,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他能成就

  像法時期距離佛遠了,眾生妄想、分別、執著比從前人來得嚴重,持戒不能成就了,所以要修定,禪定成就佛法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正是像法;正法是一千年,佛滅度之後一千年,佛教傳到中國,所以正好是佛的像法時代。在這一千年當中,禪定成就,在中國禪宗最發達,成就的人不少。

  末法時期凈土成就。我們今天生在佛兩千年以後,這是末法。照中國的演算法,今年是佛滅度之後三千零十八年;末法已經過了一千年,末法是一萬年,我們在末法第二個一千年的開端,在這時代。佛講這一時代凈土成就,我們接受凈土教,老實念佛,那這個就是佛針對我們說的,這是佛在《大集經》上所講的。所以我們修什麼?我們修清凈心、修平等心、修覺心。

  【經。】

  末後個字是『經』。經是通題,凡是佛所說的都稱之為經。

  【義為契經,第一契理,第二契機。】

  契是契合的意思。「契理」,我們世間人常講的真理真理是什麼?真理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本性這是真的;只有這個是真的,其他都不是真的。因為所有一切法,都是真心自性變現出來的,能變的是真的,所變的是虛妄的。所變的千變萬化,它不穩定它會變化;能變的這個東西它是永遠不會變化的,所以它是真的。

  佛所說的一切經論,絕對不違背自性。因此,佛所說的經,我們為什麼要相信?因為自性是一,不是二,佛的自性跟我們的自性是一個自性;換句話說,相信佛自性,就是相信自己的自性昨天也曾經跟諸位提出,這一部經通了,為什麼一切經都通了?這一部經通,通什麼?通達自性,所有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的,他怎麼會不通!道理在此地。

  所以你只要證得自性禪宗明心見性,你見了性,見到自性;這個自性,就是此地講的理。不但釋迦牟尼所說的一切經典,你通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經,你也通了。為什麼?還是這個自性變現出來的。佛法通達了,那世間法呢?世間法也通達了。這個世間法,六道輪回,過去、現在、未來也是自性變現的,哪一樣不通?樣樣都通了。

  今天佛傳授我們這個方法,就是教我們如何證得自性方法,這個契理,這是真實不虛。所以學佛,絕對不是學我們心外的東西,完全是修學如何恢復自性。所以佛學稱之為「內學」,是向心性裡面去求,然後才能夠一切都得到。

  第二個「契機」。這個機,就是根機,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適合修學人程度。無論哪一種人,他的程度統統適合,這就很奇妙了,這個法門能夠適合一切不同的程度文殊普賢程度高的,非常非常之高,適合他;阿羅漢、辟支佛比菩薩程度差遠了,比我們也高出多多,也適合;我們今天煩惱重重,智慧沒有,但是這個法門還是適合;不但適合我們,比我們智慧更差的,能力更差的,畜生餓鬼地獄統統都適合。因為它是平等法,所以它也平等契機

  這個法門難信,真難信!佛講其他的經典是適合於某一階層程度的,不是完全都適合。譬如,六祖在《壇經》裡面講的這個禪,他說得很清楚,他教學的對象是上上根人,他契機就能契上上根,就這一階段;換句話說,上上根以下不適合。他教學確確實實是契合一類的根機,這個我們聽了得很合乎道理

  譬如,我們今天學校教科書,這個課程擺在第幾年級、哪一班來教學,我們會點頭,這是對的。這一本教科書是從幼稚園念到博士班,我們都會搖頭,哪有這種道理!沒有這個道理世間有沒有這個事情?有。你舉個例子我聽聽。我們中國人念的《四書》。在從前,小孩七歲去上學念書了,老師教他念《四書》,將來念到胡須白了,還念《四書》。那一本教科書不是念了一輩子嗎?這給外國人講的話,講不通,外國人搖頭,怎麼會相信?怎麼可能?在外國找不到這樣的教科書。

  在佛法裡面,雖然它不像世間這么樣的嚴格,它還是有層次。唯獨凈土法門,它這幾部經典特別奇怪,能適合所有不同的根機,個個都能利益。換句話說,你程度淺的,程度深的,所得利益是相等的,這個奇怪了,真叫人難信!或者講程度淺的得淺利益程度深的得深利益,這個我們也能懂得。像我們念《四書》,念《四書》的確程度淺的,懂的就少一點;程度深的,他明白就多一點。這一部書裡面趣味無窮,深廣無邊,所以念一輩子都有味道都有興趣,不會念厭。它雖然是一本教科書,裡面所得到的東西,還有淺深次第不同。不同這本經,這本經你的程度不同,你所得利益也相同,這不可思議!

  我跟大家講的是真話,但是你們很難相信。我們現在讀這個經,明明我們感受的就有淺深差別,這個淺深差別現象從哪兒來的?是從你自己清凈心、平等心上差別出來的,不是別的;除這個之外,你所得到的絕對是平等的。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四土三輩九品平等,從哪兒出來的?就從我們清凈心、平等心,我們這里有差別,有這么一個現象;這個現象在西方極樂世界,給諸位說,很不明顯。我們這個地方給你講,你想像到這個差別會很大;西方極樂世界不出來,這個差別是你內心裡面的。你所表現在外面,你的智慧、你的神通、你的道力、你的才藝,你的才華、能幹幾乎都平等,幾乎都一樣;換句話說,就是那個清凈心、平等心的純度不一樣,這還是自己功夫沒有圓滿關係。除這個之外,沒有一樣不平等這都是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講的許許多多事實真相

  所以此地講的契機,那個意味就非常之深了,跟其他經典上講契機不相同。我們把這一事實真的搞清楚了,自己的信心十足,決定沒有懷疑,哪有往生道理!哪有成佛道理!下面說:

  【具貫攝常法四義。】

  這是一般經典裡面的解釋,這個經字,就它的含義來講,它有四個意思。第一個「貫」,貫是貫穿。

  【貫則貫穿所說之理。】

  這個意思,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這個經典裡面所說言語文字,它有組織,有體系,有條不紊;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符合於科學原則言語文字有條理、有層次、有體系,也就說明它的思想是有系統的,它不是紊亂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科學精神。特別是佛經佛經如果我們看到科判;這個科判,中國古代講的章句之學;這個章句之學是從佛法科判裡面演變過來的,所以佛教對於中國文化有很深的影響。像這個拼音,拼音是從佛法來的;因為佛法梵文它是四十個字母拼音的。所以中國古時候反切法,就是從梵文演變過來的,那麼科判就是組織體系。這個經無論大小、無論長短,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把它分析出來,把它排列出來,才知道言語文字之美。中國批評一篇文章最好的文章是做到一個字不能增,一個字不能減,這個文章就作絕了。多這一個字,可以把它刪掉,沒有妨礙;少了個字,這個文章就不通了;做到一個字不能增加,一個字不能缺少的時候,這個文章就到了極處。

  如果用這個態度來看佛經佛經確確實實是達到這個標准。從科判一排列就曉得了,如果里頭漏掉一句這就掉了,這有缺陷了;你再添幾個字的時候,添不上,那沒用的可以去掉,可以刪掉。像《華嚴經》,《華嚴經》有科判表解,現在台灣我們印的有單行本,諸位可以看看,那很有趣味。你看般若經》,六百卷《大般若》,那麼大部的書也有精確的科判,那個科判就很多冊了。

  像我們這一部經,夏老居士會集的初稿,第一次印出來,還沒有經過修訂的,那個時候慈舟法師就依照這一部經來講演,在濟南講過。他當時給這一部經作了一個科判,這個科判我們後來印的這個經本附印在後面,諸位同修可以能看到。因為這個科判非常珍貴,在大陸文化大革命時沒有被毀掉,黃念祖老居士還保留著一份,我到北京之後,他把這一東西拷貝給我,我拿來之後,真的視同珍寶,唯恐遺失,所以就把它印在經的後面,印多了就不會失掉了,也是對研究這一部經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我們現在的經本是經過多次修訂的本子跟他那個科判裡面有許多地方不同。因為夏老居士在修訂的時候,曾經增訂了很多的經文。他最初的原稿分為三十七品,現在我們這個經本是四十八品,所以這個段落的分法也有變更。但是他那個科判能作參考,從那個科判看到夏老最初這個經本的面貌,所以我們保存它。從這個能夠看出貫穿的意思,貫穿的形式都能看的出來。第二有「攝」的意思。

  【攝則攝持所化之生。】

  這個「生」,就是學生,凡是接受這一科目修學的學生,這個經的能力就像一個磁鐵一樣,它能吸引住你,叫你接觸之後,欲罷不能,有這么強大的力量

  世間的文學作品,好的東西,你讀了一遍還想讀第二遍,這就是攝受能力你看一般的報紙雜志,看一遍,絕對不想再看第二遍,這個攝的能力沒有,你不會想去看第二遍。好的書會看二十遍、三十遍,但是三十遍以後,就不想再看了;換句話說,它這個攝受力量有限度的。中國著名的好小說,現在人看得少了;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這四大小說,我在念小學的時候,小說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大概每一種我都看了十遍以上,有些特別好的、特別喜歡的看二、三十遍;現在聽都不想聽,那個力量沒有了。《四書》可以百讀不厭,真的讀到一生都不會厭,這個攝受力量強,這些小說不能跟它相比,它有耐力。

  佛經更不得了了,像《無量壽經》,從初發心成佛都念不厭,這個時間要照一般經典來講,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這一東西都念不厭,你才曉得它這個攝受力量,強大的無比!為什麼會有這么強?為什麼有這么濃厚的興趣?每念一遍,有一遍新的發現,所以它就念不厭了。假如這個書是死的,遍遍都一樣,頂多二、三十遍,不再想念了,都一樣的。遍遍都有新意思,遍遍都不相同,那這個味道就長了。確實如此。你們諸位要是去讀這個經,讀經要用清凈心讀,要用平等心去讀;心地清凈平等,讀經的時候什麼念頭放下什麼事情放下專心去讀,就有悟處;不要去研究,自自然然有悟處,這個就很有味道了;天天念,天天有悟處。

  我講這個經,講了十多遍了,有很多同修聽過的,遍遍不相同。為什麼不同?每一天都有悟處,不一樣!讀一遍,有一遍悟處;讀十遍,有十遍的悟處;積小悟就有大悟處。所以這個經典,深廣無邊。而且這一部經,這裡面你所覺悟的,能夠通達一切經,這很有味道!其他的經典,從來沒有接觸過,你拿到手上時候,你明了,你能夠講解。

  所以,講經跟學校教書不一樣。學校教書老師要準備,要找資料。經典不能準備,不能找資料,你要是準備找資料,全是死的。它是活的東西,最要緊的,就是要清凈平等覺,就要這個東西。這個不在文字里頭,不在書本里頭,不在經典裡面,是在你自己心裡頭。所以任何經論展開面前,你一看就明了,你所明了的深度、明了的範圍,與你的清凈平等覺成正比例。換句話說,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凈你看這個經,一天比一天深,一天比一天廣;心要不清凈了,馬上就迷惑了,裡面意思都沒有了,什麼也看不出來了

  初學的時候會有這個現象,有時候清楚,有時候迷惑顛倒,到你修學到相當一個程度就不會了,至少可以保持住,不會退轉,不會迷,會漸漸的有進步。初學的時候,會有退轉。這是攝受能力非常的強大。第三有「常」的意思。

  【常則古今不易。】

  這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真理,永遠不變;也是現在人所講的超越時空這一本教科書,三千年前那些人讀這個有受用,三千年之後我們念了還有受用,沒有被時間所淘汰掉,這是真理。三千年前,印度人讀這個有受用;三千年之後,中國人、外國念了也有受用,沒有被空間淘汰掉,超越時空。任何時代,任何地區,任何國家民族的人民,讀到這個課本,統統有受用,這叫真理。這在佛法叫「常」的意思,永遠不變,萬古常新,這是經典的特色。在世間法裡面,也有這個意思,像我們中國儒家經典道家經典有一部分的子學,諸子百家,但不是全部,有一部分它到達這個境界也能夠超越時空

  第四個是「法」的意思。法是方法,也是我們今天講的原理原則

  【法則近遠同遵】。

  遵是遵守。它所說的理論、它所講的方法,因為超越時空,所以古人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修學,他成就了;現在人依照這個方法修學一樣成就古時候印度人用這個方法,他成就了;我們中國人用這個方法成就。現在人學佛成績不如古人,不是現在人的根性不如古人也不是現在人的智慧不如古人,而是沒有遵守古人方法,總認為古時候這個方法舊了,應該淘汰,要找一套新的方法來。殊不知這個新的方法沒有經過考驗,新的方法是個錯誤方法;古時候這個方法用了幾千年,經過考驗的,確確實實是一個正確方法,我們要知道。

  在中國一句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是他有經驗,他看多了,絕對不是胡思亂想,虛構出來的。他有他的經驗他有他歷史的累積,不是隨便說出來的。佛法可以說是無量劫累積下來的經驗,這要知道,要相信,哪裡會有錯誤!

  學佛的次第,最常見的,清涼大師在《華嚴》裡面給我們判教,「信解行證」這四個階段第一個你要相信,第二個你要理解,第三個你要做到,最後你才把你所信的證實,再證明了。

  通常我們一般人,人人都會念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也是修學的四個次第,非常重要。第一個教你發心,發什麼心?發救度一切苦難眾生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什麼教你發這個心?如果沒有這個心,你修學會懈怠,會懶惰,沒有力量把你推動。

  今天我們看到社會上這么多人,每一天非常勤苦的工作,他為什麼?有個力量在推動他。什麼力量?名利假如沒有名、沒有利,你還不幹?不幹了。過去中國文化大革命以前那個階段你看尼克森最初去訪問,回來的時候很感嘆的說中國人是世界懶惰的民族,沒有一個人願意做工。為什麼不做?做也三十六,不做也是三十六,每一個月只能拿三十六塊,這個動力沒有了。台灣同胞為什麼這么勤快,平均每一天做工十個小時到十二個小時,星期天也不休息,為什麼拚命干?有錢可賺,愈做錢愈多,是這個力量在推動他。現在大陸上人勤快了,為什麼?個體戶,賺的自己可以得到了,大家拚命干,有個力量在推動他。

  那麼佛法,既不求名,也不貪利,什麼力量推動他?是為了慈悲心,憐憫一切苦難眾生我要幫助他離苦得樂你有這個大願心,這個力量比那個名利,不曉得要大多少。你在佛法修學的過程當中,會勇猛精進,不會退轉。為什麼?一退轉的時候,看到這么多苦難人等著我去幫助他,我沒有能力、沒有學問,我拿什麼幫助他?我今天的修學,成就自己的能力成就自己的學問使我真正有能力去幫助這些人。所以這第一願是動力,今天講能源這是無盡的能源是從自性裡面發出來的,這個力量太大大了;所有的菩薩諸佛都是這個力量把他們推上去的。

  那麼從哪裡下手?斷煩惱下手,「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今天這個經題上「清凈平等」,就是斷煩惱。如何修清凈心?把心裡面的五欲七情淘汰乾淨,你的心清凈了。五欲是「財色名食睡」,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七樣,這是煩惱。把這個洗滌乾淨,恢復了清凈心,這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修平等心,把我們自尊、自大、貢高我慢的這個習氣把它斷盡,知道萬事萬物與我平等的。所以清凈平等是斷煩惱的結果;煩惱斷了,清凈平等的性德就現前了。

  底下還有個「覺」,覺就是破所知障的結果。所知障是什麼?妄想妄想斷掉就覺悟了。所以佛說我們不能覺悟,就是妄想執著執著煩惱妄想執著盡了,我們的清凈心、平等心現前了,覺也現前了。

  四弘誓願的第二願是教給我們修學的方法,修學下手處先斷煩惱;然後進一步,再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學法門成就智慧,斷煩惱成就品德德行,然後學問才踏實,這都給我們講的次第。

  現在人學佛,前面第一個願不要,第二個斷煩惱也不要,從哪裡下手?「法門無量誓願學」,從這下手。這不學還好,愈學愈不得了。怎麼個不得了?貢高我慢,眼睛慢慢長到頭頂上去了誰也瞧不起,愈學愈自大,愈學愈貢高,愈學愈瞧不起人。錯了!愈學煩惱愈重,愈學業障愈深,毛病發生在這地方,沒有按照次第。

  最後這是成佛道,「佛道無上誓願成」。它真的是有次第,有方法的。按照佛菩薩古聖先賢給我們這個方法,沒有不成就的。方法錯誤了,不能怪佛法,只能怪自己迷惑顛倒,不聽佛菩薩祖師的教訓,才落得這樣的結果。

  經題裡面含攝的意思很豐富。通常,我們在佛法裡面講的是戒定慧」三學,我們這個題目上有沒有?三學具足清凈是戒,平等是定,覺就是慧。戒定慧三學就包括了三藏經典,包括了整個的佛法。我們學這一部經,三藏具足,三學具足,所以這些意思不能不明了。

  無論大小乘,一入佛門先受三歸依;三歸依是自性三寶自性覺、自性正、自性凈。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明白,什麼是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什麼是法?法是正知正見,佛的知見、正知正見自性正,正而不邪。什麼是僧?僧是自性清凈,六根清凈,一塵不染。這是一入佛門學佛,佛將修學的三大綱領教給我們;我們從今以後依照「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這個綱領修學,這是佛的學生這是弟子

  這個三寶,我們這里也具足,佛寶是覺這個字法寶平等,僧寶清凈。所以這個題目裡面三寶具足,三學具足三藏具足,到哪裡去找!能把無盡的佛法,融會在一部經上,而且這一部經不長,很容易受持很容易讀誦,真正明了了,你接受它,學習它,立刻就得到受用。因為我所學東西,一定要應用在生活上。我們從早到晚,穿衣吃飯,處事待人接物,是什麼?就是清凈平等覺。清凈平等覺,就是我物質生活;無量壽庄嚴,變成我們精神生活你說多美!

  在這世間不管你從事於某一種學術的研究,社會上無論你從事哪一種行業都會給你帶來真實幸福真實美滿;什麼人修,什麼人就得到。這個不是我一個人得到,得到的人很多;他們得到都來告訴我我很歡喜;有這么多人得到,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愈是認真學,你得到的受用愈多,愈豐富。所以佛給我們講的離苦得樂,破迷開悟,一點都不錯。

  由此可知,這個經典講到契機,非常適合於我們現代人,非常適合於現代的社會現代人生活方式;比起其他法門,確實要容易很多,修學起來便利很多。

  這個題目後面還有一些意思,底下是七種立題。這是古人講經的時候,告訴我佛經的題目它也是有原則的,它不是隨便定的。我們看所有的經典,《大藏經》裡面幾千部經典,你仔細去觀察,它的題目確確實實不超過這七個範圍。如果在這七個範圍之外的,那這個經一定是假的,一定不是真實的。

  這七個範圍就是人、法、比喻,以這個為三綱,這就三種形式。另外有人跟法的,有人跟比喻,法跟比喻這就變成六種;還有一種人法喻統統都有的,所以總共是七種,這是目的原則

  像我們常常見到的《佛說彌陀經》,這個經里頭,純粹是以人立題的。第一個佛說釋迦牟尼佛說的,釋迦牟尼佛是人;說的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也是人,這叫單人立題。

  我們看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是兩種立題。「金剛」是比喻,「般若波羅蜜」是法,是法跟比喻合起來建這個題目。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所以它是人法喻三種統統都有,叫具足立題。

  我們這一部經,也是人法喻統統都有。「佛」是人,「無量壽」這是無量壽佛,也是人,西方極樂世界的;「庄嚴清凈平等覺」,這是法;「大乘」是比喻。所以在這一個題目當中,也是人法喻具足立題。

  下面三段,我們留到底下一堂課,我們就講到經文了,經文非常有趣味。這個經本我們印得很多,諸位同修可以帶回家去;帶回家多讀幾遍,你再來聽,你的感受會不相同。

  無量壽經  (第十七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17

  請掀開講義第三十六頁,看第四段:

  【諸經皆具教行理。本理立教,依教修行,從行顯理。故須明本經題中別具之教行理。】

  這個地方的「教」,就是教學,也可說是教科書,經本就是教科書,包括學習以及方法。「本理立教」,這個教學是有理論依據的,可見得不是隨便說說就算了,它一定有。特別是這一部經,有非常圓滿深廣的理論基礎,這樣說出這一經典

  佛對我們的期望,是期望我們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將經典所說的理論境界,完全變成我們自己生活當中的事實,這個就是佛經上常講的證果,這是「信解行證」。證是什麼?證是證明,證明這個理論方法就是實際的生活,證果是這么一回事情

  由此可知,佛無論在哪一種經論裡面,所說的理論境界都可以證實的;如果不能證實,那這個理論就不真實的;真實的理論,一定會被我們證明出來的。本經經題裡面,這三個意思也非常圓滿,也非常的明顯。

  【佛說大乘,是教。依無量壽之理體,宣眾生本具之大經。】

  『佛說大乘,是教』,在經題裡面,這四個字是教。『依無量壽之理體,宣眾生本具之大經』,這一說得非常好。這個大經,就是這一本《無量壽經》;在凈土宗裡面,它是屬於第一經,最重要的一部經典這一經典諸佛如來所證的理體與境界,也是我們每一個人自性當中本來具足的。本來具足,當然可以證實,不是自性之外的,自性之中的。

  【庄嚴清凈平等覺,是行。一句彌陀庄嚴自心清凈自心。】

  『庄嚴清凈平等覺,是行』。我們今天講修行,這個修行的依據就是經上所說的這幾句。庄嚴,底下講是用『一句彌陀庄嚴自心清凈自心』,怎樣庄嚴?前面曾經跟諸位介紹過,庄嚴是真善美慧。我們這個世間,真善美慧有這些名詞,但是沒有事實;西方極樂世界有這個事實,確確實實是真善美慧。

  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沒有?環境上沒有,環境心性變現出來的,我們的心不是真善美慧。心不真,妄心,虛情假意,心沒有真;善,一天到晚惡念,打妄想,哪來的善?美,就更不用說了,迷惑顛倒,沒有智慧。所以我們這里真善美慧,有這個名,沒有事實;西方極樂世界有這個事實

  那個事實,怎麼修的?就是一句彌陀佛,這是方法是一個技巧。經題上告訴我們,要修清凈心,用什麼修?用這一佛號清凈心,同樣用這一佛號平等心,還用這一佛號覺悟之心。所以「清凈平等覺」統統用這一佛號來修,這個方法簡單容易。

  我們再說一句,這個真善美慧,真心用阿彌陀佛這個方法來修,善心也用阿彌陀佛來修,美心、慧心這一句阿彌陀佛,全都具足了,全都圓滿了。這樣殊勝法門在一切經論當中找不到。一切經裡面,有單單教你清凈心的,不一定能得平等;有教你平等心的,不一定能生智慧;唯獨這一句阿彌陀佛,一修一切修,這個就太奇妙了。

  【無量壽,是理。表三際一如。】

  第三,『無量壽,是理』。在前面題上跟諸位說過了,用壽『表三際一如』。三際就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是一,這個就是理了。我們一般人把三世分作三樁事情,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這是迷,這個不是覺,這是幻相,不是事實;事實三際是一。唯有三際是一,才叫真正的無量壽。如果有過去、現在、未來,壽再長都有盡的時候;換句話說,不是真正的無量壽。真正的無量壽,一定要突破時間時間沒有了,那個壽命才叫真正無量。還有時間,還有空間,總是有量的,不是真正無量的。我們的心性,超越時空,所以是真正的無量。這個理,我們學佛就是要把它證實。

  【涅盤常住法身本體。】

  這就是無量壽。涅盤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滅。滅什麼?滅妄想妄想沒有了,滅掉了;滅煩惱煩惱沒有了,滅掉了;滅生死輪回,生死輪回也沒有了。不但這個沒有了,連十法界也沒有了,這個意思就叫涅盤。到達這一境界你就見到常住法身常住法身簡單的說,一切萬法都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常住了。有生滅無常,沒有生滅常住了。萬法就是自身,就是自體,這叫做法身,這個意思後面還會詳細說到

  【亦即眾生本具之佛性。】

  無量壽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不是別的。所以我們念佛,必定能夠見佛。見佛,是不是見到阿彌陀佛?不是的;見到阿彌陀佛,不算是見佛,這一點諸位同修總要知道。什麼叫見佛?見到本性了,這叫見佛;禪家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是見佛;見性,就是成佛,是這個意思。

  我們凈宗的學者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也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裡是見老師彌陀佛。老師教導我們,幫助我們,在那一邊見性成佛,是這么一樁事情。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哪一個人,只要去了,你在一生當中決定成佛這是沒有懷疑的。什麼原因?經上就說得很詳細很透徹。

  【是心是佛之本心。】

  這是《觀經》跟我們講出凈宗這個原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個真心就叫做無量壽。

  【實際理體也。】

  這個「實際理體」是佛經上的術語,如果用現代哲學名詞來講,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哲學裡面講本體論;它講的本體,就是佛經上講的實際理體。所以宇宙之間萬事萬法都是從這里生的,這是能生;宇宙萬事萬法是所生。從經題上,能夠看出它的「教理行」。

  【以經題配三覺。】

  這個三覺是本覺、始覺、究竟覺,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說的。

  【無量壽佛,是我本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庄嚴自心,是名始覺。】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兩句話是本經修行的綱領,我們要怎麼個修法?記住這兩句,照這兩句去做就對了。什麼叫菩提心?菩提是一個徹底覺悟的心,真正覺悟的心,諸位要知道,真正覺悟了,這個心裡面就沒有妄念了。心裡面有妄念,心裡面有執著,心裡面有煩惱,這個煩惱就像貪瞋痴慢,這都煩惱。《百法》裡面講煩惱,一共講了二十六大類;有這些東西,這個心就不覺了,這個心就迷了。這些東西統統都沒有,這個心是覺心。

  我們要問,這個太難太難了。剛才說過,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覺,所以我心念佛,心裡面想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不念,什麼也不想,這個心就是覺心,這就是菩提心。換句話說,佛號要是放下了,丟掉了,你的菩提也沒有了。這一佛號,真正能夠做到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那就是念念覺悟。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就是一念覺;念念相應念念覺。念久了,不念彌陀佛,心也清凈也沒妄想也沒煩惱這個時候功夫就得力了。所以念佛人,除了自己在生活上必須處理的事情之外,其他的應當統統放下,不要想它,不要念它,專念阿彌陀佛,這就對了。這就始覺,開始覺悟了。

  【始覺合本覺,直趨究竟覺,即是題中清凈平等覺也。】

  由此可知,經題上跟我們講的清凈平等覺,就是用執持名號這個方法,可以圓滿證得

  【又可解為:平等覺是我本覺。起心念佛,以自庄嚴,是為始覺。始本不離,直趨覺路,頓入寂光,證無量壽。】

  經題上這些名詞,到底哪個是體,哪個是相,哪個是作用,可以互相用的。正顯示佛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尤其《華嚴》十玄裡面所講的主伴圓融,妙不可言!隨便拈一法,你說它是主,其他都是伴,可以互為主伴;換句話說,它可以互為體用。這個經的意思非常非常圓融

  【如是則平等覺是我因心,無量壽是我果覺。妙義輾轉無盡,悉在一題之中。古雲: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

  這個話是真實的,一點都不假。所以有一些人他不念經,專門念經題,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經題一定要曉得它的含義,如果不曉得它的含義,只念這個經題,真正的利益很難得到;只可以說在阿賴耶識里頭種一個大乘種子,這個功德是確實的;就是這一生當中,想得到什麼殊勝解脫利益,他得不到的。一定要能夠理解,從經題把經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統統都能夠現前,都能夠提醒自己,使自己心行與經訓能夠相應,這個經題的功德就非常非常的殊勝

  像我們看到日本日蓮宗,他們是依《法華經》修行的,他不經文,他單念「南無妙法蓮華經」。我到日本去參學的時候,參觀他們的大本山,他們館長也很客氣,接待我們這個訪問團,我們就特地向他請教,這個《法華經》的大義。他說不出來,他只會念,不知道《法華經》大義。就像我們台灣大家都喊三民主義,小孩也會念「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什麼叫三民主義?不曉得。這個念,沒有用處的。所以你念這個名詞,要知道它圓滿究竟的含義,使心行與它相應,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了。

  【正釋經文。】

  概要就跟諸位介紹到此地,下面是『正釋經文』,就講到經本了。這個經,總共有四十八品;品是品類,就是類別。我們也可以稱它為四十八篇、四十八章,都可以。我們中國人講「篇章」,跟佛經裡面「品」是一個意思,意思相同。全經可以分為三大段:

  【第一品至第三品為序分。】

  序分裡面,又有通序,有別序,所以佛經本身它有序。不像我們一般的著作自己的著作請一個人給我們作一篇序,序是什麼?序是介紹這一本書,序是介紹的。佛經本身它自己就具足了序分。

  【初二品為通序。】

  前面兩品是通序。通序是一切經都有的,但是本經很特別,它的通序很長。在一經典這個通序,就是六種證信,經文都不長;除非是特別的大乘經典,像《華嚴經》它的通序很長,《法華經》也很長。本經這個經本子分量不大,它完全是大經的這個架勢,所以它的序分跟流通分都有相當長的經文

  【後一品為別序。】

  第三品是別序,別序就是發起序,說明這一法會發起的因緣這叫別序。

  【第四品至第四十二品為正宗分。】

  這是最主要的,是正說,就是世尊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正庄嚴事理因果,介紹得非常詳細。

  【第四十三品至四十八品為流通分。】

  這一部分經文也相當長,這是屬於流通分。流通,佛是勸我們,我們自己得到這個利益之後,要輾轉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佛法殊勝功德利益這是對我們特別的囑咐。

  我們現在看到有許多佛法經典,乃至於祖師大德們的著作,今天有人翻印,後面版權頁上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八個字放在後面,這就是不可以流通,不準流通。現在講智慧財產權,每一個國家現在都保護智慧財產權。釋迦牟尼佛這個智慧財產權,到底什麼人繼承了?這一同學們要注意,要特別的注意。有這八個字,說實在的話,慈悲心已經沒有了,決定沒有度眾生的心,沒有度眾生的願,眾生要想讀我的書要想聽我的講,要拿錢來。

  所以我聽說有講佛法是賣門票的,經書講義是要賣錢的,這個完全不符合佛門慈悲度眾的精神,完全不符合。我看佛書,古書也好,現在書也好,我第一個的是版權頁。如果版權頁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本書就不看。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不看?這個人心量很小,一定沒有什麼高明東西,我何必浪費時間!真正有慈悲心的,人家後面必然是「歡迎翻印,功德無量」,我要看這個,這也可貢獻給諸位同修作參考。

  【法會聖眾第一。】

  好,我們現在翻開經本,在第十二頁,『法會聖眾第一』,第二段是「德遵普賢第二」。這兩品都是本經的序分,序分裡面的通序。

  【如是我聞。】

  通序裡面主要是講六樁事情六種證信。「信」,「如是」這兩個字是信成就,因為我們相信才叫如是,不相信就不如是了,所以這兩個字是信成就不信,這個東西我們就不屑去研究它了,也不要去看它了。「聞」,是聞成就,「我聞」是聞成就;到底是什麼人聽說的?那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什麼人聽說的?靠得住、靠不住?是親聞、還是傳聞?親聞比較可靠,傳聞就不一定靠得住。「一時」,是時成就,佛在什麼時候說的?下面「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是地點這是講經的處所,這個經到底在哪裡講的。「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這是聽眾這就我們現在開會會議記錄一樣,佛說這個經有時間、有處所、有當時在一起聽經的大眾,可見得它是真實不虛。

  大論裡面說,信為入道初門。我們想修行證果,從哪裡進去?從信進門。實在講,世出世間都不例外。譬如這個學校,這么多學生到這邊來求學,他對這個學校一定有信心;他沒有這個信心,他絕對不會到這兒來念書。他跟這個老師學習,他對這個老師信心;對老師沒有信心,他一定也不會上他的課。佛法也不例外,要從信心下手;而且無論在解、在行、在證,他的成就信心,決定是成正比例。

  但是要生起一個圓滿信心,確實相當不容易。所以佛經說得好,我們真正在歷史上看到許多的證明,中國古時候講「師承」,佛法裡面講師資道合,就是老師學生,什麼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學生?對老師圓滿信心,沒有一絲毫懷疑,老師怎麼樣教,他百分之百的奉行,他就決定有成就,往往成就出了老師,我們中國俗話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一定的道理。換句話說,不能成就的,對老師沒有圓滿信心對於老師的教訓一定要打折扣,不能全部依教奉行,那就難了。這是我們真正想在這一生得到佛法殊勝功德利益,換句話說,首先要建立清凈堅固圓滿信心

  這個地方「如是我聞」一行半,這樣的經文在所有一大乘經前面都是一樣的,所以叫通序,能通一切經的。雖然每一部經上一開端都有「如是我聞」,實際上它的意思還是有淺深廣狹不同;換句話說,看它講的是什麼內容

  本經的「如是」,依據本宗建立的理論基礎,「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如」是講的是心是佛,這是如;「是」,是心作佛。蕅益大師說「依實相理」,這個實相理,就是宇宙人生真相。佛給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宇宙人生真相,是事實,不是理想,不是虛構的。教我們念佛求生凈土,決定不錯,這叫「是」。

  所以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我們這個心就在作佛;心本來是佛,現在又作佛,他怎麼會不成佛!這就解答了凈宗成佛為什麼那麼快,快到叫人不敢相信,是他不懂得原理;懂得原理,這個疑問就沒有了。佛是什麼?佛是我們的真心,阿彌陀就是我們的真心;一心緣阿彌陀佛,就是這個心念念念阿彌陀佛,念念開發自性,念念把自性佛給念出來,是這么一樁事情,所以這個法門不可思議

  其他的意思,諸位可以在一註解裡面看到,我們就不說了註解里頭看得到的都不講,名詞術語也不講佛學字典、黃念祖老居士得很詳細,我們可以省很多的時間我所講的,大概註解裡面都沒有的。

  【一時。】

  我在學佛的時候,對於佛的經典,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還是有個疑問。疑問在哪裡?就在「一時」,為什麼阿難尊者不把那個年月日記下來,含糊籠統說個「一時」,總叫後人懷疑;有這么一個妄念,這個妄念存在了很多很多年;到後來真正覺悟了,才曉得他用「一時」用得太妙了。如果寫上年月日時,這個時間就定死了;「一時」是活的,活的才妙。

  前面跟諸位說過,三際是一,過去、現在、未來是一,「一」當然知道過去,也知道未來我們現在為什麼不知道過去、不知道未來?我們把這個三際分作三,不是一;過去的,過去忘掉了;未來未來還沒到,我怎麼知道?所以過去未來就不曉得了。什麼時候我們也進入「一時」,進入一時,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打破了時空;破了時空,過去你也曉得了,未來你也看到了。

  這個可能不可能?可能。科學家也認為是可能的,但是現在不知道用什麼方法。理論上他們同意,他們懂得,所謂時光倒流;時光能倒流,這種講加速度,把這個速度能夠超過光的速度就能夠回到過去了,就看到過去了。那麼如何能看到未來?這還沒搞清楚,現在科學沒有辦法超越光速。我們佛法里頭懂得,佛法用什麼方法?用定功。這是兩極的,科學家用動,加速度在動;佛法不動,用不動這個方法可以打破。所以定中的境界,能見到過去,能見到未來

  這個境界真實的,所以很多的預言,預言它的根據,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用數學來推斷,數學是科學之母;人的命運,用數理也能夠推算得出來;國家命運世界命運,都可以用數學來推演。中國那個《易經》,就是數學的老祖宗,都出不了這個《易經》的理論、範圍。但是有的時候會算錯,會推算錯,因為它裡面這個變化太大了。另外一個原理,就是禪定假如禪定裡面,他是親眼看見的,無論是過去、未來,他都是自己看到的,絕對不會錯。所以全世界這個預言,它的理論依據不外乎這兩大類。

  那麼佛經裡面,「一時」這兩個字,用的就太妙了。就本經來說,這個「一時」怎麼講?本宗要求我們的往生必須要具備「信願行」三個條件,信願行合一了,就是「一時」;換句話說,信就是願、就是行,行就是願、就是信,一而三,三而一;你念的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面具足圓滿的信願,這就是「一時」了,這個就相應了。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信願行合一,這個境界就現前。

  釋迦牟尼佛這個經是在靈鷲山講的;王舍城,耆闍崛山,就是我們常講的靈山。佛在靈山講的最大的一部經是《法華經》,《法華經》在這地方講的;《無量壽經也在同一個地方講的。智者大師是我們中國隋朝的人,他出生在梁朝,圓寂在隋朝,距離釋迦牟尼佛滅後,大概有一五百年;詳細的年歲我記不得,大概有一五百年樣子。他老人有一天念《法華經》,念到藥王品」他入定了,在定中他看到靈鷲山,這就是我們講時光倒流了,他回到一千五百年之前那裡去了,見到釋迦牟尼佛在靈山還在那裡講《法華經》,他還聽了一次;出了定之後,告訴別人,靈山一會至今未散,佛還在那裡講,沒有散會。

  如果我們在這個經上,也入了「一時」的境界你會看到釋迦牟尼佛在靈山講《無量壽經》,這一也沒散。這個「一時」就好,「一時」就是我們自己還有機會參加;要寫上某年某月某日,則我們沒有緣參加了,沒有機會參加了。所以它這個字是活的,不是死的。什麼時候我們心到「一」的時候,這個「一」也可解釋為一心不亂這就與佛相應了。

  通常一般大乘經裡面講,這個「一時」是講師資道合,就是老師學生都是一心,同心同德這個時候;這個教學,教的人最舒暢,學的人最有心得是指這個時候,師資道合的時候。

  【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佛』,是講這一部經的人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王舍城是一個大的地名。『耆闍崛山』,王舍城城外的一座山,通常我們叫做靈鷲山。因為上面有一石頭石頭長的像個老鷹一樣,所以把它翻作靈鷲山。這個山上修行的人非常之多,所以一般講這個山很有靈氣,何況佛菩薩常住在這地方,山有靈氣。

  此地有一個字要注意的,就是「佛在」。為什麼不說佛住,我們今天問一個人你住在哪裡,沒有問你在哪裡?這個「住」跟「在」到底有什麼差別?古時候這個差別很大,世間一般人都有一個住處,唯獨皇帝沒有住處,皇帝那個國就是他的家,你說他住在哪裡?所以對皇帝就稱在,行在,他現在行在什麼地方,不能說他住什麼地方。佛的教區比皇帝國土還要大,釋迦牟尼佛教區是三千大千世界你說他住哪裡?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他的住處,所以只好說佛在什麼地方,不能說佛住在什麼地方。不能講住哪裡,要講在哪裡。經上用這一個字,我們要曉得它的含義

  【與大比丘眾。】

  這個大比丘,揀別不是小乘比丘這是大乘比丘;換句話說,這些人實際上都是大乘菩薩,但是在外表現的這個樣子是一個小乘比丘樣子,實際上他是菩薩

  【萬二千人俱。】

  大家如果佛經得很多,你在這里會覺得奇怪,一般經上,就是連《金剛經都不例外,佛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地是一萬千人,比平常聽眾加了十倍。這些地方不能不留意,顯示出這一法會這一經典與眾不同。我們讀《法華經》,《法華經》在這地方講的聽眾也是萬二千人,所以這個架勢跟《法華經》無二無別。從這個地方你就曉得這個經跟《法華經》平等,這個不能不留意。

  【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這個地方讚歎他們的德行,雖然只有兩句,這兩句讚歎到了極處。「一切」,是指萬二千人;這萬二千人是什麼人?大聖,這不是普通菩薩,普通菩薩不能稱大聖。如果比丘要稱大聖那就是四果羅漢;初果、二果、三果稱小聖,四果羅漢大聖。這個地方是大比丘,那這是菩薩;菩薩裡面稱大聖是地上菩薩的稱呼,就不是普通菩薩了。我們常在經上念的三賢十聖,三賢是三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次菩薩賢人;十聖是十地,從初地到十地,再到等覺,總共是十一個位次,這稱為大聖。換句話說,照這個字面上來看,與會的這些大眾,至少都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不是普通人物。

  「神通已達」,達是通達無礙;換句話說,不是小神通神通是講他的能力能力是從智慧裡面生的。能力通達無礙了,智慧當然就接近圓滿了。

  這是總贊。下面是略舉上首的大德。好像在這個與會當中,哪些是大眾裡面的首領,好像一個班裡面,我們有班長、副班長,學生裡面帶頭的。佛在每一部經上,都會列這幾個上首;列這些名字含義很深,不是隨便列的。諸位要是展開經本看,列的人都不一樣,不是隨便列的。為什麼?如果講他們的德能,換句話說,個個都是通家,沒什麼差別;而佛的十大弟子當中,每一個弟子標榜一門,表法就容易了。通常舍利代表智慧第一」。難道舍利弗的神通就不是第一嗎?目犍連代表神通第一」,目犍連沒有智慧嗎?統統平等,每一個人用一個專長作代表

  佛舉這些人的名字,我們一看到這些人,就知道這一經典的特色,也能夠看出這一經典在整個佛法的地位。正如同我們這邊開會一樣,假如這一次開會,出席的都是學校校長、教務主任,我們立刻就知道他們一定是討論教育的,就能知道它的內容性質了。佛法在這三千年前,它就用這個方法,所以從經典上列的名字,就認識這部經典的性質。本經列舉的上首很特殊。

  【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

  舍利弗、目犍連、迦葉阿難,大家在大乘經典裡面都常看到,唯獨這個憍陳如,你們平常看經留意一下,有沒有看到他的名字?這個經上把他擺在第一;說實實在在的話,如果列名有憍陳如,憍陳如一定擺在第一,不能擺在第二。這是什麼人?原來是釋迦牟尼佛最初成道,在鹿野苑度五比丘這是我們人間肉眼看得見,釋迦牟尼佛開始弘法利生的工作了,在鹿野苑最初遇到這五個人,為他們講經說法這一講經說法,憍陳如第一個開悟第一個證阿羅漢果,所以他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把他在這地方這就說明什麼?這個經是所有一法門第一開悟法門,第一成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