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心經的人生智慧

  《心經》者何?人生的大智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解脫痛苦的原理,有空不二,諸法真實相,不住世間,超越生死,  煩惱菩提解脫自在人生成佛的唯一途徑,無上法門,勸勉。

  【《心經》者何】

  《心經》,具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佛教經論中文字最為簡煉,而內容又極為豐富的一部典藉。它和《金剛經》一樣,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影響極大。

  《心經》在佛教中屬於般若經典。按天台宗對《般若經》的判攝,稱為通教。所謂通者:具有通前與通後的意義。通前是說它與阿含教的關係,阿含經典對存在現象的透視:指出了苦、無常無我;當然也講到空,但不是很深刻,唯有到了般若經教,在阿含的基礎上才把空的教義推向極致。通後是指般若》與《華嚴》、《涅槃》、《維摩》等經的關係般若經教所揭示的緣起性空,是大乘一切經教建立的理論基石。如實的把握般若中觀正見對於學習經教,指導修行,都具有重要意義

  《心經》與其他經典不同,一般經典都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三部分;而《心經》唯有正宗分,於是人們便懷疑《心經》的獨立性。當代佛學學術權威印順法師在《般若經講記》中就作了說明:印老以為奘公所譯《心經》,是從六百卷《大般若經》中單獨錄出的。在《大般若經》中有《學觀品》,此品中有與《心經》完全相同的文句,是佛陀直接向舍利弗說的。《心經》是《大般若經》中最精要部分的內容,古德為易於受持,特摘出流通。

  《心經》在中國有眾多譯本。方廣昌先生編的《般若心經譯注集成》中就收集了十八種,現在教界流傳的是玄奘譯本。至於本經註疏自古以來有百來家,可見此經傳誦之盛。

  【人生的大智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這是本經經題的全稱。在佛教的典籍中,一部經典的題目,有時往往正是這部經典畫龍點睛的內容所在。因此,在學習經典時,首先一定要注意到這部經典目的內涵。

  先釋般若般若梵語的音譯。佛教經論的翻譯有音譯和義譯的兩種方式,音譯在特殊情況下才使用的。就如般若一詞,在漢語中沒有相應內容概念,所以採用音譯。這就玄奘三藏在譯經過程,制定有『五不翻』的規則,其中說般若以尊重故不翻。

  般若梵語的音譯,我們顯然無法從字面上依文解義。那般若什麼呢?古德為了人們理解的方便,有時也譯般若為智慧,但它又不同於世間智慧世間智慧是有限的,是夾雜著煩惱的,是有缺陷的,它不足以認識宇宙人生真相;而般若智慧則不然,它是無限的,是清凈的,是圓滿的,它能通達宇宙人生真相,徹底的解脫人生煩惱

  般若對於我們生命的改善有著至關的重要性,沒有般若,人就會產生兩種困擾:

  一、認識上的迷惑:人活在世上,總是在充滿著迷惑的狀態生活著:既不了解自己,也不能真正的認識世界。試問你們知道『我』是誰嗎?這個問題看來很簡單,有人可能會不加思索的回答,『我』就是我。其實這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你以為『我』是我,請問你究竟以身體為『我』,抑是以思維為『我』呢?倘以身體為『我』,身體乃四大假合,四大解散『我』在何處;如以思維為『我』,思維乃建立在經驗概念上得以延續,並無獨立可言。足見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所以在西方哲學中的最高名言是:認識你自己

  『生從何來,死從何去』,也是人生一大迷惑。記得有位西方哲學家曾經對人生做過一個形象比喻他說人生有如過一座橋,這座橋的橋頭、橋尾、橋下都充滿著雲霧,人從一團雲霧走向另一團雲霧。是啊!以佛家智慧來觀看人生,我們從娘胎中生下來,僅僅是一期生命的開端,當一期生命完了,也並不是意味著生命的徹底結束,生命還會生生不已的延續下去,現世的人生不過是生命延續中的一個片段。因此,一個稍有思想的人他不應該僅僅著眼於現在的生存,還應該關心『生從何來,死從何去』這個古老而又現實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很關心自己的命運命運是什麼?人生是否存在命運?假如命運這么一回事,那命運是由什麼力量決定的?對於這些問題,人們的看法往往也不一樣:有人不相信人生存在命運,以為生命的發展沒有任何既定的規律;有人相信人生存在命運,以為冥冥之中有力量在支配著我們的生活;有人以為支配命運力量是來自於生命自身。有人相信命運不可改變;有人相信命運可以改變。然而,命運究屬怎麼回事呢?

  因果報應也是世人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你說沒有嘛?似乎世間萬事萬物各有因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說因果嗎?可現實生活又有許多現象無法解釋。比如有作惡多端生活卻過得逍遙自在;有人行善積德日子過得窮困潦倒。因而唯物論者倡導一生論,不相信因果報應;而各種宗教都談因果報應因果果有報應乎?

  人為什麼活著?生存的意義是什麼?在我講座中,這也是經常有人提出的問題。生存在世界上,有許多人不知道為什麼活著,他們只知沿著前人約定俗成的習慣生活:上學、找工作、成家、生兒育女、陞官發財、享受欲樂,乃至一命嗚呼。人類一代又一代的重覆著相同的生活方式說到人為什麼活著,其實大多數人都對此很茫然,談不上為什麼。不過,我們假如要讓生命變得更有價值,當然還是應當關心:人為什麼活著。

  二、執著慾望帶來的痛苦佛經稱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是欲界,欲界的最大特點就在一個『欲』字上,可以這么說,我們這個世界的人都是生活在強烈的慾望中。欲是什麼?欲是生命內在的希求。有從生理上發出的,也有心理上發出的。因此,慾望生理因素心理因素這兩個方面。慾望非常復雜,其表現的形式千差萬別,在佛經簡單的歸納為五種,稱曰五欲。即色慾眼睛希望看到漂亮的顏色。聲欲,耳朵希望聽到動聽悅耳的音聲。香欲,鼻子希望聞到香味。味欲,舌頭希望嘗到可口的美味。觸欲,身體希望接觸到舒適的環境。五欲在佛經中有時另有所指,(1)財欲,是對財富的希求。(2)色慾,是對男女性交的希求。(3)名欲,是對名譽地位的希求。(4)食慾,是對飲食的希求。(5)睡欲,是對睡眠的希求。有情生命是在不停的追逐五欲境界中延續,通常人生所謂的幸福快樂,說穿了,那不過是慾望的滿足,當人們慾望滿足時,感到快樂,感到幸福慾望又是有一定東西人類慾望雖然與物質條件關係,但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滿足並無標准,它往往隨著物質環境的改善而水漲船高,古人生條件簡單有吃、有住、有穿就能滿足;而現在物質條件豐富了,人的慾望也隨之膨脹。今天的人,並不因為豐富的物質環境而感到滿足,他們總是處在不斷向外的追求中。

  慾望的表現形式有三大特徵:

  一、是佔有:人生活在慾望中,總想佔有社會的一切。你看那些溫飽尚未解決的窮人,只要求有吃的、穿的、住的就行了;可生活基本需求一旦滿足,於是就希望過上方便舒適的日子:洗衣服麻煩,最好有個洗衣機,代替手洗;走路覺得累,乘公共汽車又不方便,還是買個轎車,或者摩托車;工作之餘,閑了無聊,搞個電視消遣多好;出外遊玩名勝風景,走過就算了,真不過癮,買架錄像機,要不照相機也行。要添置這些就得擁有大量的財富,為了賺錢就得拚命的工作

  有財富的人,他又想到了社會上的名譽地位:有些富翁會花錢去買官當,擠身於政界;有些會辦慈善事業,博得社會上的名譽。總之,別人擁有的,我也得有;別人沒有我也得有。慾望使得我們在不停的追求,不斷的佔有中度過。處在慾望的人,總是忘記已有的東西而去追逐未有的東西。俗話說:慾壑難填。一個想發財的人,當他擁有萬元了,接著就要百萬、千萬、億萬,由於目標永遠在前面,沒有知足的時候,因此,他既使擁有很多財富,也總感覺到自己不富有。

  二、是比較:人生活在現實中,必然要與社會發生關係當我們擁有財富時,別人也擁有,於是出現比較,你擁有百萬,我得擁有千萬,比你富有;你坐桑塔納,我得坐賓士,比你神氣;你吃一桌用一千元,我吃一桌得花五千元,比你豪華;你穿一般的衣服我得穿時裝,比你時髦;你用黑白電視我得用彩電,比你好看;你的電腦是三八六,我得買四八六,比你先進;你當縣長我得當上省長,比你大。

  帶著比較心態生活的人,他永遠都沒有滿足的時候,因為人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就如電腦前兩年二八六都覺得先進,而現在三八六、四八六都顯的過時了,因為五八六、六八六已出來了。用比較心生活,總想出人頭地,超過別人,希望從他人羨慕的眼光中去感受幸福二十年前誰家如果有一架自行車,就夠他幸福很長時間了,但自行車一普及,擁有自行車就不再有幸福感了;於是要有摩托車才感到幸福,買摩托車的人多了,擁有摩托車的幸福感又隨之消失;要有轎車才覺得幸福社會總在不斷的推陳出新,生活在比較中的人,為了幸福他是不會滿足的。

  三、是競爭:比較心態生活的結果,必然導致競爭在一個班級里,同學間會因為成績競爭;在商業場中,同行會因為產品的佔領市場而競爭;在學術界,學者會因為作品在學術界的影響而競爭;在政府領導階層中,同事會因為爭當總統、總理而競爭;在家庭中,兄弟姐妹會因為博得父母的寵愛而競爭;在公路上,司機會因為搶先一步而競爭;在婚戀場中,眾多男子會因為取得姑娘的好感而競爭;國與國之間,會因為國土的佔有而競爭達爾文大概因為人社會大自然競爭性,乃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競爭的本身是殘酷的,它意味著相互殘殺,你死我活的鬥爭。因此,競爭使人活得疲憊不堪。

  慾望使人向外攀求,人類在追逐慾望中,於是迷失了自己。佛經有一個著名的故事有一佛陀靜坐已,在林中漫步,這時有一群年青人匆匆向前走來,向佛陀問曰:剛才你有沒有看見幾個女孩子從這邊走過?佛陀問:找她們幹什麼?這群人說:昨晚他們與這些女子尋歡作樂,可是清早起來時發現她們都跑光了,並捲走了錢財佛陀於是又反問道:尋找女子錢財重要,還是尋找你自己重要?是啊!世人在一味追求外物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夠去注意自己,並意識到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年青人,和現代社會的人很相似。你看社會幾乎都在瘋狂的賺錢,有人說:十億人民九億商。今天的中國大地學術界與經濟掛鉤的學術著作特別吃香,學校中和經濟相關的科系生源暴滿,文化界尚且如此。至於社會上的生財之道更是五花八門,人們為了賺錢挖空心思,為了賺錢不擇手段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給人們創造了廣泛的消費機會,以此來不斷刺激消費意識。比較突出便是這些年來娛樂場所的出現:如舞廳、酒吧、卡拉ok、夜總會,還有什麼一陪、二陪、三陪、四陪、五陪的小姐專門為你服務。人們白天忙於賺錢,晚上就整夜的泡在聲色場中,於是迷失了自己。現代社會經濟是繁榮了,但社會道德也淪喪了。

  慾望導致的另一個結果是,給人類帶來痛苦。《義品》說:『趣求諸欲人,常起於希望,所欲若不遂,惱壞如箭中』。這首偈說生活慾望的人,總是不停的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得到,就會痛苦的像被箭射中一樣。佛經所說的八苦中,求不得苦便是慾望不能滿足所造成的痛苦

  《中阿含經.苦陰經》卷二十五中,也深刻闡明了欲的過患。《經》中說:『雲何欲患?族姓子者,隨其技術以自存活,或作田業、或行治生、或以學書、或明算術、或知工數、或巧刻印、或文章、或造手筆、或曉經書、或作勇將、或奉事王。彼寒時則寒,熱時則熱,饑渴、疲勞、蚊虻所蜇,作如是業,求圖錢財。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求,若不錢財,便生憂苦、愁戚、懊惱;若得錢財,彼便愛惜,守護密藏......,倘為王奪、賊劫、火燒、亡失,便生憂苦、愁戚、懊惱。』這是說追求財富財富亡失導致的痛苦

  同《經》又說:『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母共子爭,子共母爭,父子、兄弟、姐妹、親族展轉共爭。彼既如是共爭斗已,母說子惡,子說母惡,父子、兄弟、姐妹、親族更相說惡,況復他人。』社會上的許多家庭中常常會因為財產的糾紛而造成兄弟打架、夫妻反目、父子仇敵、親族離散,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佔有慾造成的結果。

  《經》中接著說:『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王王共爭,梵志梵志共爭,居士居士共爭,民民共爭,國國共爭,彼因鬥爭共相憎故,以種種器仗轉相加害,或以拳叉石擲,或以杖打刀斫。彼當斗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說世間因為慾望關係商人商人爭,政客與政客爭,國家國家爭。希特勒的席捲歐洲,日本的侵略亞洲,全人類在一戰、二戰中,遭受的種種痛苦還不都是因為慾望關係。古代的社會科技不發達,軍事武器落後,爭爭打打關係還不大;今天的大國倘若出現無限的擴張欲,人類地球就有被毀滅的危險了。這是因為慾望產生戰爭,由此帶來了痛苦

  人類倘要解決由認識上的困惑和執著慾望帶來的痛苦,唯有依靠般若,《經》曰:『般若波羅密』。『波羅密』漢譯度,或到彼岸的意思。度是度過煩惱,度過痛苦生死瀑流。到彼岸,這里的彼岸是指東方的琉璃世界,也非西方極樂世界,而恰恰是在我們現實的人世。假如我們生活無明中,缺乏般若,我們就會煩惱痛苦、彷徨、苦悶、空虛、不安等,這是此岸。我們如果有了般若,能夠正見宇宙人生,如理而行,我們就會擁有安樂、祥和、幸福寧靜人生這是彼岸般若把我們從此岸度到彼岸

  【解脫痛苦的原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經文大意是:觀自在菩薩進入般若深觀狀態時,照見五蘊諸法皆空自性,因而度脫一切痛苦災難。這段經文在印順法師的《般若經講記》中稱曰標宗,即標明一經的宗旨。那麼,認識這段經文是學習本經的關鍵所在。

  佛陀出世以解脫人類痛苦目的學佛修行是為離苦得樂。可有趣的是眾生並非很願意脫離苦海。正像我在講座中說到離苦得樂時,有人就跳能出來反對,說什麼人生應該有苦有樂,生活才顯得豐富多彩;又說什麼苦樂是相對而言,有苦才有樂。這種論調乍看起來似乎有理,然而仔細推敲,卻站不住腳。

  因為如果說人生有苦有樂是合理的話,那麼我們對待痛苦的來臨應該要像迎接快樂一樣歡喜踴躍,然而人類的行為始終處在逃避痛苦追逐快樂中,很少有人刻意的追求痛苦,除非自虐,其實自虐也是因為心靈痛苦太大了,為了轉移痛苦目標,於是始有肉體自虐的行為,以減輕心靈痛苦,自虐的意義也在於尋求快樂

  那麼覺得人生應該有苦有樂,這只不過是理想主義者的說法,而現實生活的人是不希望有苦的,可見解脫痛苦這個前提,是佛法世間共同要解決的。然而如何要解脫人生痛苦呢?佛法以為首先要對苦有深刻的認識,這樣才好對症下葯說到苦,有身苦與心苦兩種:身苦的感覺人們大致相同,就像冬天、夏天大家都會覺得天冷、天熱;感冒、胃痛一樣覺得難受;火燒、刀斬都會覺得疼痛。心苦是心靈煩惱引起的痛苦,心苦是千差萬別、因人而異的。例如同看一輪明月,有人歡喜贊嘆,有人落淚傷心;同游一處風景,有人心曠神怡,喜氣洋洋,有人滿目蕭然,感極悲泣。

  佛教中有時又把苦分為苦苦、壞苦、行苦的三類。

  苦苦:是我們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經中既使沒有指出,我們也是認為是苦的,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痛苦、病變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會環境引起的愛別離苦:即親愛的人不能廝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願;怨憎會苦:是怨家路窄,低頭不見抬頭見。以及五蘊熾盛苦:即五蘊身心不平衡的痛苦

  壞苦:是指我們通常快樂的感受。以佛法智慧來看,我們所謂的快樂受並非真正的快樂,其實質也是痛苦的。例如我們飢餓時想吃,吃飽了就覺得快樂,但如果繼續吃下去,還會覺得快樂嗎?身體髒了,洗澡覺得快樂,但長時間水裡泡著覺得快樂嗎?無聊時看電視覺得快樂,但沒日沒夜的看下去覺得快樂嗎?由此可見我們的所謂快樂,是因為我們有了某種慾望之後,通過外境的刺激得到滿足心理上出現暫時的平衡,於是我們覺得快樂,然而吃飯的實質並非快樂,倘若吃飯的實質是快樂的話,無論吃多少都應該覺得快樂,然而事實不然,當我們帶著強烈的慾望饅頭時,吃一個、兩個、三個感到快樂,吃到四個、五個、六個時,你會發現此時已由原來的快樂轉變為痛苦了。吃飯是這樣,世間上一切通過慾望得到的快樂莫不如此,因為這種樂受能變壞,因此稱為壞苦。

  又人類的樂受,與苦受、憂受、喜受一樣,都是一種情緒,我們喜歡樂受,也喜歡喜受,但樂受過後必然是苦受,喜受隨之是憂受,苦樂憂喜都屬於動蕩不安的心態,在四禪八定的修行中,初禪、二禪、三禪因為喜樂還在關係,未能避免水火風的災難,唯有到了四禪舍念清凈,無喜無樂,才能平安無事

  行苦:行,是遷流變化義。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這乃是宇宙人生規律。但世人不識這種規律,追求永恆:希望身體永恆、家庭永恆、婚姻永恆、事業永恆、人際關係永恆、愛情永恆,事實世間有一樣永恆的東西,世事無常美好事物往往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由於我們的認識與世間事實──行,相違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明白苦的意義是在解脫苦,如何解脫苦呢?世間方法是改善生存環境:所謂發展科技、發展經濟,以為科技發達,經濟繁榮了,生存的物質環境改善了,人類就能得很幸福了。可事實上,今天社會出現的問題,及人類面臨的困惑和痛苦,可能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多,原因什麼呢?人類沒有能夠抓住問題的根本所在。通過改善外在環境來解除人類痛苦,是揚湯止沸,治標而不能治本的。

  佛法以為解脫痛苦方法是,明白了有情痛苦現狀之後,去尋求痛苦的根源。人類痛苦固然與外在環境關係,但主要還是根源於有情生命的內在。從般若思想去看,人類痛苦是對『有』(存在)的迷惑和執著造成的,解脫人生痛苦自然是對存在要有正確的認識。

  《經》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是告訴我們要用般若智慧去觀照五蘊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集聚義。如色蘊,聚集了過去色、現在色、未來色、粗色、細色等統稱曰色,因此色蘊是色的總和。色在這里相當物質,因為我們對物質的認識,不外乎從形狀(形色)和顏色(顯色)的色相上,因而佛家物質曰色。受:是領納義,當我們面對順境逆境時,所產生心靈上的情緒,這有苦樂憂喜舍的不同。想:是取像義,在我們接觸境時,必然會攝取事物影像,然後給它安立名稱。行:是對事物進行判斷並訴諸行動。識:是了別義,是精神領域的統覺作用。受想行識四蘊是屬於精神現象

  五蘊,是佛家世間一切生滅現象所作簡單歸納和說明。它代表著「有』的一切,世間對『有』的一切,不能正確認識,比如在有情生命體上執有實在的我相,在六塵境界中執有實在的法相,又對我生起種種顛倒分別及執著,於是造成了人類煩惱痛苦

  《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是針對我們對『有』的錯誤認識說的。我們執『有』為實在,這『有』就成了實在有,然而,世間的一切生滅現象並非實有,而是空的。當然,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說五蘊的『有』,並非有如我們所執的實在性,『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對『有』的實質的透視;空,是破除我們對『有』的錯誤執著,倘能照見五蘊皆空人類自然能夠度脫一切煩惱痛苦

  【有空不二──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有與空是哲學中的一對重要范疇,也是佛法中重點討論的內容之一。《心經》中色受想行識的五蘊法門,是代表著有的存在。與有相對的是空,在一般人經驗中,總以為有與空是對立的,他們認為有不是空,有在空外。本經闡述了有與空的關係,說明有空不二的道理

  要認識有與空的不二,先得說明有。有,在我們常人觀念中,它與『實在性』往往聯系在一起,當我們說到有時,便會覺得自體有,實在有,人類事物的實在感是根深蒂固的,它具有普遍和相通性。如原始野蠻人不知夢境是不實的,一旦做了一個惡夢驚恐萬狀,以為災難就要降臨了,於是要祈禱三天。嬰孩不知道鏡里的影像虛假的,他們見到鏡里影像就會亂抓亂笑。

  至於文明人雖然知道夢境的不實,但卻以為認識的一切物件都是實在的;科學家雖然擺脫了常人的錯覺,但他們在分析物質現象時,由於智慧不夠,往往就會認為構成物質的元素是實在的,如原子說,極微說;哲學家的智慧,似乎又高一疇,他們已能透視到現象虛假性,但他們卻又執著隱藏在現象的背後,有個永恆不變本體,如泰勒士的『水』,巴門尼德的『存在』,柏拉圖的『理念』。從原始幼稚人到現代文明人,乃至科學哲學家,他們對存在的認識雖有程度上的不同,但所產生的實在執卻是一樣的。

  人類的對『有』所產生的實在感,是『自性見』的表現。須知『自性』一詞,或譯自體,含有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規定自已,本來如此,實在,恆常的意義。從自性見出發。我們對『有』的一切,必然會有實在感。然而,以般若中觀智慧來看。『有』是緣起有,世間一切有的現象,莫不是眾緣所生也就是說:任何一種有為現象的存在,都是由眾多條件和合,由條件決定它的存在性。

  緣起自性是勢不兩立的。世人無知,不了解『有』的緣起性,才會出現自性見,實在感,假如認識到『有』的緣起性,必然知道無自性。因為自性:是以『有』的一切現象,為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規定自己;而緣起:是以『有』的一切,為條件有,條件成,條件規定。因此,緣起的『有』不是本來如此,更非恆常的,實在的。由此可知,對『有』的實在感,是錯誤的。

  《大智度論》卷十二說到有,從程度上分三種不同:一曰相待有,二曰假名有,三曰法有。

  相待有:是相待而有,離開相待的物件就無法說明。比如說我們認為這個花瓶很大,那是相對小的花瓶說的;說這個人胖,那是相對瘦人。高是相對低說的,長是相對短說的,美是相對丑說的,善是相對惡說的,離開大,小是什麼?離開胖,瘦是什麼?離開高,低是什麼?因為大小、胖瘦、高低、長短、美醜、善惡都相待假立,是為相待有。

  假名有:事物的存在不過是一種假名安立,隨著不同的因緣安立不同的名稱。正如我們眼前的檯子,人們稱它曰桌子桌子不過是一大木料組合,離開木料,請問桌子是什麼?這一大木料古人將它叫桌子,它便是桌子;古人將它叫椅子,它便是椅子了。可見桌子或椅子不過是一個假名。同樣的我們說人,也是一個假名。如果古人把我們這個有情生命叫做豬,把豬叫做人,那麼現在要是不稱你為豬,閣下聽了,恐怕會生氣,你竟然瞧不起我,不把我當豬看待,真是豈有此理。可見人、豬乃至世間一切都是假名安立,假名而有。

  法有:是指世間萬物萬事名稱雖然假立,但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因為事物除了名稱之外,尚有形成現象的種種因緣。這些因緣雖無自性,但假相宛然,這因緣法的有,便是法有。

  《金剛經》對有的實質也作了深刻的說明,認為有,只不過是假有。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有為是具有生滅、造作的一切現象如夢夢境虛假這是眾所周知的,可是夢中人卻執以為實,覺醒了才覺得可笑。諸法如夢虛妄不實,但世間有情無明妄想故,執以為實,智者無明夢中覺醒,乃知諸法無實。如幻:幻,是由幻師用幻術,幻現種種事物,如馬、車、房舍、人物等,客觀上雖然沒有實物,但卻宛然存在我們眼前,有色可見,有聲可聞,『有』的存在也是這樣,雖空無自性,而假相宛然。如泡:泡是水因汽體出現了,華而不實,瞬間即逝,諸法如泡,剎那生滅。如影:影是陽光投射下顯現的,太陽落山影也隨之消失,諸法如影但隨緣現,緣散即無。如露、電:喻諸法存在的短暫性。應作如是觀,是要這樣的去看待『有』的一切。

  與《金剛經》同一思想體系的《維摩詰經》維摩大士假示疾為大眾說無常、空的道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如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這是從色身,說明有為法的無常、空,顯示存在的虛假性。

  明白了有,再來說明空。通常我們以為:有是存在,有就不是空,空是不存在,空就不是有,因此有在空外,空有對立。可是以般若中觀智慧來看,空有不但不對立,而且是一體的。所謂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事物滅了始談空;因為有是緣起有,有的當下就是自性空。因此佛法是依有明空,有空一體。

  《大智度論》卷十二提出三種認識空的方法:一曰分破空,二曰觀空,三曰自性空。

  分破空:又稱析空觀,是通過對有的分析,由粗而細,由細而微。佛教中的有部學者,就是採用這種方法五蘊色身進行分析,發現五蘊色身中我了不可得,提出我空;但在分析色心現象時,一直分析到物質精神不能再分析的部分時,便提出了極微說,認為此極微法實有,因而出現了我空法有的思想。其實,分破空的意義是在破除人我執;至於物質現象倘若加以分析,極微也是不能成立的。《唯識二十頌》就曾對極微說進行了破斥,你說有不可分的極微,請問極微有沒有體積?假如有體積,就存在東西南北上下的六方,那還是可以分析,可見極微說是不能成立的。

  觀空:是從觀想意義上認識空。如那些修瑜伽止觀的人進入止觀狀態時,能隨著他的觀想顯現種種境相。修火觀,觀想成就,見到處都是火;修水觀,觀想成就,見到處處都是水。在現實生活中有李廣射虎』及『杯弓蛇影』的典故李廣石頭為虎,結果能將箭射入石頭中;某先生誤認弓為蛇,導致肚皮大痛三天。止觀水火典故中的虎蛇,事實上都沒有,然觀想的人卻認為宛然存在。從隨人觀想而境像顯現,唯識者悟到了外境無實,隨心所現,因而提出萬法唯識。觀空者破除了外境實有的執著,卻難免落入心有境空。那麼,這種空還是不究竟的。

  自性空:自性,是自已有,自己成,本來如此的意思。世間外道不了解諸法緣起性,他們在接觸事物中,難免出現自性見;小乘有部雖然知道緣起,但同時也覺得諸法自性。然以般中觀學者看,自性緣起是不能並容的。《中論觀有無品》說:『眾緣中有法,是事則不然,性從眾緣出,即名為作法。性若是作者雲何在此義,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緣起作法,由眾緣所作而成自性乃無作,自已有,自已成,不待眾緣。中觀學者以為:緣起必然無自性這就自性空。

  《心經》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從自性空的立場來說明的,色,不是世間人所執的自性色,是因緣所生的色;空,也非世人所說一無所有的頑空;或者認為人死如燈滅,一個生命徹底消失了,那是斷見。空,乃是自性空。《中論觀四諦品》說:『未嘗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十二門論觀因緣門》說:『因緣生法,是即無自性』。色是緣起的,色必然是無自性、空。因此說:色不異空,色即是空

  有人說:『色即是空』還好理解,『空即是色』這似乎就說不通了,造成這種看法原因,還是因為把空理解為頑空,中觀說空乃是自性空,自性空並不否定緣起假相。《中論·觀四諦品》說:『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說為假名,亦名中道義』。說緣起法是無自性、是空,並不壞緣起假相,所謂緣起有而自性空,自性空而宛然有。因此,色不異空,自然也不異色;色即是空,空自然即是色。原本在世人心目中一向對立的有空二法,在般若中觀智慧的觀照下,得到了統一。

  空有不二的思想,是為遣除世間的有見、空見,世人因為不了解有,對『有』的一切生起錯誤的認識和執著,導致了人生種種煩惱痛苦。《經》曰:『色即是空』是要我們看破『有』的實質,是虛幻、是無常、是無自性、是空。一個人倘若真正的認識到『有』的實質,他還會因為有的問題而生煩惱嗎?還會為物所累嗎?世間有一部分人,他們的智力更高一些,已能看破有的虛幻實質,但因為不了解緣起因果,認為世界一切既然都是虛幻的,人生事業最終都要歸於毀滅,那麼生存還有什麼價值意義可言呢?於是他們不顧社會道德,放縱自已的身心為所欲為,導致虛無主義。《經》曰:『空即是色』便是對治這種邪見,說明萬物雖空,但緣起因果還在不斷延續中,人生善惡行為都是有果報的。

  【諸法真實相——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是諸法空相』:諸法是指一切法。空相不是指空,更不是有,乃是空所顯的真實相。空相也可以稱為有相,有所顯的實相叫有相。實相可以通過空來顯,或依有來顯。但實相的本身卻是非空非有的。

  『不生不滅』:是從事物有無來說的。不生不滅相對生滅,要明白不生不滅含義,先得說明生滅生滅是有為法的特徵,在三法中有『諸行無常』印,是說有為法都是無常變化的。經論中有四相說:生住異滅。從無到有曰生,生而相續曰住,新陳代謝曰異,離散衰亡曰滅。有三相說:生異滅三相,是將四相中的住異二相,合為異相。的確,世間萬物住的階段也是異的過程,住相當然可以歸為異相了。四相或三相說,都可以簡括為生滅二相

  關於生滅內容,經論中說有三類:一曰一期生滅,二曰剎那生滅,三曰大期生滅

  一期生滅:比較容易理解,它指有情一期生命從出離娘胎到死亡這一過程。一期生滅有情生死,任何人都難免生死。因此,一期生滅對於我們大家來說,是很現實的。

  剎那生滅:就比較微妙了。剎那印度人衡量時間的極短單位也就是最短的時間剎那生滅是指事物在最短的時間內所產生的生滅變化。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剎那生滅感覺不出來的,但事物的確在剎那生滅。比如眼前的桌子,從嶄新到敗壞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你們誰敢說這桌子有片刻不在敗壞之中呢?因為倘若一秒鍾不被敗壞,那麼二秒鍾、三秒鍾乃至永遠都不會被敗壞。所以孔夫子說:交臂非故。兩個手臂一碰,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這個手已經不是過去的那個手了。西哲赫拉克利特說:人不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大期生滅是從我們生命生生不已來說的。生命像一道洪流,從無窮的過去一直延續到無盡的未來。人的一生在生命洪流延續的過程中,只不過是生命洪流揚起的一片浪花。浪花雖然時起時滅,但生命洪流卻在延續著,這生生不已的生命洪流,便是大期生滅

  生滅,通常在人們的眼中總是實在的。說到生,有人以為是自生,即自己派生自己,自己規定自己;有人以為世間一切都是無因生,即偶然出現的。比如說世界為什麼會出現人類,是偶然的;日本神戶為什麼會地震,是偶然的;我為什麼會成為我媽媽的兒子,也是偶然的。自生或無因生都把生命看成是獨立的、實在的,生就是生了,有實物可生,不是不生。這樣,生與不生就形成了對立,生就不不生不生就不是生,這也還是因為自性見的結果。

  以佛法來看,世間上不存在任何自生或無因生的事物佛法以為『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所謂生是緣聚而生,比如桌子是因為具備了木頭、油漆、鐵釘、木工等眾多條件,始有桌子的出現。同樣的我們舉辦這個冬令營,是因為明月居士發心主辦,有眾多同學前來聽課,有應邀來講課的各位法師,有活動場所,這些條件具足才有冬令營。那麼,冬令營的生便是緣聚而生,因為它是取決於眾多因緣的,自然不會是自生也不會是無因生。

  生是這樣,滅又是如何呢?滅也是隨緣的。前面說到桌子,一旦油漆退了,鐵釘鬆了木頭舊了,構成桌子因緣敗壞了,桌子也會隨之消失。然而桌子不能說自生自滅,它取決於眾多因緣,那麼桌子的滅就是緣滅。冬令營也是如此,七天之後活動結束,同學們各奔前程,法師回去,冬令營也就不存在了。然而冬令營的滅,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緣散,所以佛法以緣散談滅。

  認識到緣聚緣散的道理你會發現所謂生滅,其實就是不生不滅。因為從緣聚來看生,離開了緣無法可生;從緣散來看滅,離開了緣無法可滅。就如桌子倘若離開鐵釘、木頭、油漆、木工,請問桌子是什麼?事實上離眾緣並無桌子。因此,桌子的生其實就是不生;桌子的滅,也只是緣散,並非徹底消滅,一無所有,而離開了桌子條件,就無法談滅。可見桌子的滅就是不滅桌子如此,冬令營、房子乃至世間一切有為法,也都是這樣。

  與生滅相關的有無也需要附帶說明一下。一般總以為有是實在的有、無是實在的無,或有者不可無,無者不可有,於是落入有見、無見中。佛法是以生滅有無,以為一切法之所以有,所以無,不過是因緣和合與離散的推移;存在與不存在,不外乎諸法緣生緣滅的現象。從生滅有無使我認識到生的擁有與滅的消失,都不是一種假相。有,沒有絕對的有、永恆的有;無,也不是實在的無。因而我們不必為有而高興,不必為無而難過。

  『不垢不凈是從事物性?上說的。不垢不凈是相對垢凈,垢凈是隨人好惡而建立起來的一對概念。通常我們會把自己喜歡的稱為凈,把自己討厭的稱為垢。基於垢凈這樣一個前提,於是在每個人世界中,就出現分別好的、壞的、美的、丑的、有價值的、無價值的、有意思的、沒意思的……並認為這些東西都是客觀上存在的,事實如此,固定不變的。

  事實上,垢凈並非在客觀上真實存在。它是人為賦予的,是因人而異的。就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而論,有人喜歡吃蔥蒜,視其為好東西;有人不喜歡吃,蔥蒜就是不好了。服裝顏色有人以黑色、灰色為美;有人以黑色、灰色為丑。居住環境或以城市為好地方或以鄉下為好地方。在《大智度論》中說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女子冤讎看了生嗔,情人看了起愛,兒子看了起敬,鳥獸望而逃走。同是一女子,為什麼大家對她的看法會如此懸殊呢?這就說明了垢凈是沒有一定的。

  至於事物價值,也是人賦予的。比如我們眼前見到的這只碗,它可以是一文不值,也可以值五角錢,或五塊錢,乃至五百萬元。因為這只碗如果是乞丐用過的,我們就會認為它一文不值而把它扔掉;若是一隻擺在貨櫃上普通的碗,就會價值五角錢或五元;假如這只碗是二千五百年前孔夫子用過的,我們把它視為珍貴文物,那它價值五百萬都不止了。從碗的自身來看,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因為人對它好惡不同,才有價值上的差異

  又如饅頭金子哪種更有價值?對於溫飽不成問題的人們來說,當然是金子價值。但在特殊環境中,也可情況就不同了。有個故事說:有艘船遇難了,船上有貧民,也有富翁,當他們往海里跳的時候,貧民帶了饅頭,而富翁帶了金子。他們在水上漂流了很久,肚子都餓了,這時候,富翁想用金子和貧民交換饅頭,但貧民卻不答應。於是富翁只有抱著他的金子餓死,而貧民吃了饅頭過了生死難關。請問此時饅頭價值還是金子價值呢?

  世間上的垢與凈總是隨人而異的,因為人們的觀念認識不同,此以為垢,彼以為凈。美與丑、好與壞、有價值與無價值都是如此。客觀世界中並無絕對的垢,也無絕對的凈。因此,垢即不垢,凈即不凈,垢凈的實質是不垢也不凈。

  『不增不減』是從事物數量說的。不增不減相對增減,由少到多曰增,由多到少曰減。通常我們以為增便是實實在在的增,減也是實實在在的減。比如有人經商發財了,他在銀行的存款猛增,於是他高興得心花怒放,過幾天生意虧損,存款減少,他為此傷心之極。然而,增減本來就沒有固定性。

  你瞧大海,我們在不同的地區,每天都能看到潮漲潮落。當潮漲時,我們覺得海水多了;潮落後,我們就覺得海水少了。從局部地區看海水的確有增有減,但從整個大海而言海水又何曾有增減呢?又如明月居士林舉辦冬令營,大家從四面八方雲集於此,林里人員增加了,過幾日冬令營結束,諸位各奔東西明月居士林人數又減少了。從明月居士林看,人有增有減,但從整個世界來看,依然是那些人,並無增減

  在佛學講座中,有人經常喜歡提到這樣一個問題:說佛教輪迴,過去地球上人口不足幾億,而現在增加到幾十億,這些多出來的人究竟從哪裡來的?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是因為孤立地去看增減關係佛教輪迴,並不局限於人類地球,乃是從十方世界,一切有情生命說的。今天地球上之所以人口增加,那是因為現在人類生存的環境比較優越。在地球人類增多的同時,其他世界其他類型的生命卻在減少,你沒聽說許多野生動物越來越少嗎?你沒見人社會道德水平每況愈下嗎?因此從地球上看人類有增有減,而從十方一切世界生命還是無增無減的。

  從以上眾多例子來看,佛法增減,也是不離因緣的。增是緣增而增,減是緣減而減,離開緣是無法談增減。既然是隨緣而成,則客觀上沒有孤立不變的增減,那麼,增減是一種假相。從實?上說,增減其實就是不增不減。

  另外,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如果從真諦上看,則又不同。前面所說不生不滅,是生滅宛然;不垢不凈,是垢凈宛然;不增不減,是增減宛然。這是從世俗中道而論。在真諦上,生滅、垢凈、增減差別都了不可得,是為非生非滅、非垢非凈、非增非減,乃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不住世間──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色受想行識,是五蘊,已如上說。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合稱十二處。六根、六塵再加上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為十八界。蘊處界在佛教中稱曰三科,是對宇宙人生一切現象所作三種不同形式的歸納。就是說可以從五蘊世間也可以從十二處、十八界看世間五蘊已如前釋。十二處中的處字是生門義,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緣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是精神活動產生的門道。所謂由眼根緣色塵生眼識,耳根緣聲塵起耳識,鼻根緣香塵生鼻識,舌根緣味塵起舌識,身根緣觸塵起身識,意根緣法塵生意識這是六根緣六塵生六識。又根塵識三和合,三各生觸,由觸引生受想思等心所。人類精神主體心理活動都是在根塵為緣中產生的。十八界中的界,是種族義。十八界是將世間萬物歸為十八種類。六根是從生理世界說的,六識是從心理世界說的,六塵是指物理世界說的。

  三科諸法主要揭示了世間現象差別,作為修學佛的人,應該如何觀照世間呢?《經》曰:『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意識界』。是說世間現象我們都要認識到它是無的、是空的。切莫誤會以為這里說的無,是一無所有。假如這樣理解的話,經文不與現實矛盾乎?對經中所說的無,我們還應該運用前面的公式。比如無眼耳鼻舌身意,如將它演譯便是:眼不異空,空不異眼,眼即是空,空即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即一一法都可以作這樣的說明。

  那麼,經文說三科諸法為無為空,意義又何在呢?三科諸法包含了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有情世間者:如五蘊、十二處的六根、十八界的六根、六識。世人對此不能夠正確認識,於中生起我相,恆審思量念念執我,並起我痴、我見我愛、我慢,於是形成以強烈自我為中心的有情特有的生命形式

  以自我為中心,執五蘊為我,給有情帶來人生的種種煩惱何為煩惱呢?煩惱是擾亂內心寧靜因素,有了煩惱人生就不得安寧,不得自在眾生煩惱多半因為執我的關係就如執身為我來:說有的小姐因為相貌平平而煩惱,有的女士因為身寬體胖而煩惱,有的小夥子因為身體矮小而煩惱,有的老先生因為體弱多病而煩惱

  日常生活中,人們要為身體的吃而煩惱:窮人不知下一食物在哪裡,富人什麼都吃膩了,下餐卻不知該吃什麼才可口;為穿而煩惱,服裝款式層出不窮,穿什麼才時髦呢?當然也還有人為冬天的到來,沒有寒衣而苦惱;為住而煩惱:地皮的價格不斷在上漲,買一套房子要幾十萬,租房也很對於工薪階層而言,住房是很令人操心的。有了房子又因為太窄,或周圍環境差不理想,住得不舒服。有人想住寬敞的樓房或別墅而又沒錢。為了『我』的幸福,吃、穿、住就夠煩惱一輩子了。與基本生存相應的是財富。為了維護『我』能夠更好地生存,就得拚命的去工作,去創業。假如沒有特別的技能,就需要賣苦力;有人雖然有自己的事業,但這事就像一副沉重的擔子,終日要為此操盡心思。工作原為享受,而為工作必須放棄享受。創業難,守業也難。人在沒有財富時,為了我的生存會處在不斷追求財富的奮鬥中。一旦富足,人生無所追求,生活就會出現厭倦,那就更可怕了。

  為了使『我』更為風光,這又產生名譽的問題。在五欲中,名譽也被列為人的重要慾望之一。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生存,不僅要吃穿住,還要有社會地位,而地位又來自名聲,倘若名聲不好,在社會上沒有地位,『我』就會得很窩囊;而名聲好,社會地位高,處處受人尊敬,『我』就覺得風光。因此人們為了『我』的更好生存,格外重視名譽。在民間社會,有為人格受辱而打架;在名流階層,有為名譽的損害而上法庭。

  作為『我』的存在還有思想見解,因為執我的關係,於是就特別重視『我』的思想,『我』的見解,一般人都有表現自己思想見的習慣,希望別人理解我,同情我,假如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就會覺得難過。在一個政府中,同事間因為見解差異而出現不同的黨派;哲學家因為見解不同而辯論,西方宗教因為見解不同而出現戰爭我見使得世界出現是非糾紛,我見使得人們局限在原有的認識上不能進步,我見障礙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我見影響了人對真理的認識,我見還是一切煩惱生起的根本。

  當然,眾生著我相,帶來的煩惱有很多,這里不一一詳述了。總之,人類一切煩惱都是以執我為根源。正如《菩提道次弟略論》卷四說:『由我貪增上,以我愛執持,從無始生死直至於今,生起種種不可欲樂,雖欲作一自利圓滿,執自利為主要,以行非方便故,雖經無數劫,自他義利皆悉無成,非但不成而已,且純為苦所逼迫』。眾生執我,原為我幸福,然因為執我故,帶來了人生的種種煩惱

  《心經》中的『無』是對有情的透視。有情不外是五蘊的和合,從十二處看,不外是生理(六根)及心理(六識)的組成。平常人執五蘊為我,但以佛法智慧來看,五蘊中求我都了不可得,因為我不可以執即蘊為我五蘊的色身是無常的,倘蘊即是我,那麼我也無常;當然我們也不可以執離五蘊有我我在五蘊之外,我與五蘊如何建立關係呢?

  《金剛經》是以談空為核心的典籍,但它的重點在於談無我。打開《金剛經》我們就會發現,《金剛經》處處都在無我。如《經》曰:『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又曰:『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又曰:『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曰:『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這些都說明了無我在修習菩薩道中的重要性。

  無我使我們超越自我世間上有許多人因為對自我不滿意,他們想方設法的要超越自我,但無論如何也超越不了,於是乎很痛苦,很煩惱原因什麼呢?是因為執我。我們現有的人格是以自我為中心形成的,我執假如沒有動搖,要想改變我們的人格,那是很難的。因此,要想超越自我,首先必須放棄我執,由通達無我始能超越自我

  與有情世間相對應的是世間有情的器世間是取決於有情認識能力,即有眼識所見的色像世間,耳識所聞的音聲世間,鼻識所嗅的香氣世間,舌識所嘗的味道世間,身識所感的觸覺世間意識所緣的法塵世間。一個人六根六識具足,他始有六處世間,倘若他沒有眼根,他就失去色像世間;缺乏耳根他就失去音聲世間

  器世間內容主要是六處,六處又稱六塵,塵是灰塵、塵埃具有染污義,是說六處境界具有染污六識的作用。比如說當我們六識沒有接觸六處境界時,我們的心是清靜的、平靜的,換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眼不見,心不煩。可是我們一旦接觸境界了,即眼睛看到仇人或情人時內心必然會產生強烈的波動,是仇人則怒火中燒,是情人則依戀不已,此時內心平靜嗎?還清凈嗎?

  世人不了解六塵,住著六塵境界,遂為八風所動。八風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利是利益,如經商賺錢,買獎券中獎。衰,如買股票下跌,生意虧本。毀,是被人毀謗。譽,是得到某種榮譽。稱,是聽到別人的稱讚。譏,是受到他人的挖苦。苦,是生活逆境中。樂,生活順境中。八風是八種不同的順逆境界它滲透於生活各各領域中,世人心隨境轉,因而終日為八風所吹,心境總處在動蕩不安之中,時而苦樂,時而憂喜。

  住著六塵,使我在意世間的稱譏毀譽。世間名言概念原是約定俗成的,每一種概念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人們所賦予它的。比如有人說你『了不起』,對於一個確有成就的人聽了之後,非常高興,覺得你在稱讚他;作為並無特長的人聽了了不起』,會覺得你在挖苦他。同是『了不起這一概念,它可以是稱讚的褒詞,也可以是挖苦的貶詞。它的實際含義究竟是什麼?

  再說『了不起』也不過是一個符號,它與事實是兩碼事的,今天有人說你『了不起你也可能是『了不起』,也可能不怎麼樣,因為假如你真有本事,別人不說你,你依然是了不起;而你如果沒有本事,並不會因為他人的稱讚,你就變得『了不起』了。然而,世間人因為執著聲塵的關係,非常重視別人的評論和看法,一旦聽到他人的恭維贊嘆就心花怒放;聽到他人毀謗,就垂頭喪氣。心境不能自己把握,總是隨著輿論左右。

  住著六塵,也使我們重視得失世人總是生活得失中,如經商不是賺錢就是虧本;買獎券不是中獎就是不中;高考不是考中便是落榜;談戀愛不是走進教堂就是各奔東西;家庭不是琴瑟和諧就是親人反目。人總是愛得而恨失,然而得失就像一對孿生姐妹,有得的地方總有失。有時是顧此失彼,即得失是同時的,比如有人開辦一家公司事業錢財是有了,閑情卻無了;有人談上一個美女,專註戀愛男女感情生活得到滿足,而一般朋友卻疏遠了。

  有時先得後失,如先發財後破產。有時先失後得,如越王的卧薪嘗膽,後來吞併吳國。有時失就是得,如塞翁失馬,得失相依,在得失面前應該不值得憂喜,然而世人因為情有所偏執當我們經商時候,把財富看做人生的一切;戀愛的時候,把愛情看得無比神聖,以為人生快樂盡在其中;讀書的時候,覺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因而我們只重視人生的某一方面,把人生的一切幸福都建立在這上面,忽略了人生其他方面。因此當我們既使在一領域得到了快樂,不知你是否知道,此時你已經失去了其他領域存在的快樂

  在搞佛學講座中,我經常喜歡說到這樣一個問題,既現代人只懂得賺錢的重要,以為有錢就能過的快樂幸福了。其實構成人生幸福不僅是財富,還有比財富更為重要的東西那就心靈身體。有財富沒有健康身體,不能享受;有財富健康身體,但沒有健康心靈也不活得快樂。一個人煩惱時,可以逃避環境,但無法逃避他的心靈就像心情不好時,不論跑到哪裡你都感到煩悶一樣。

  從人生幸福意義上說:應該是心靈健康第一重要,身體健康第二重要,財富的擁有為第三。然而現代人捨本逐末,他們看不到心靈健康人生幸福的重要意義,為了追求財富用盡心思,有了財富又盡情的放縱自己,使得整個心靈處在高度的破碎狀態中。在這個社會中有錢人多得很,但有錢的人自己感覺幸福的沒有幾個,因為他們缺少健全的心態,他們沒有心情享受快樂

  這里我想起了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事例:昨日有深圳老總來訪,她談到曾經參加過一個老總生日晚會,在深圳一個大酒家舉行,來參加祝賀的有市委副書記、各界名流、電視台記者,場面無比隆重,也可謂極一時之風光,會後我這朋友問那老總感覺如何,他說記得十五年前過生日,他母親給他煮了五個雞蛋,今天的心情卻遠沒有那時好。可見世間幸福是唯物乎?唯心乎?

  住著六塵,給我們帶來了人生種種煩惱要想解脫煩惱就得般若觀照六塵,照見六塵皆空,時時能把般若智慧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比如當你因為財富帶來煩惱時,此時你是否能想起心經的公式:財富不異空,空不異財富財富即是空空即是財富。此公式的智慧是:財富緣起的,隨緣聚散,財富沒有固定性,無常無我財物是一種假相的存在,它不是實在的,如夢幻泡影。試想我們倘能對財物作如是觀,我們還能財物所累嗎?

  與《心經內容類似,還有《金剛經》的公式。《經》中曰:『所謂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所謂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我們同樣可以把這個公式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你因為丈夫煩惱時,你是否能作如是觀:所謂丈夫,即非丈無,是名丈夫。這公式的含義,你的丈夫是因為某種因緣關係,使得你們成為夫妻夫妻關係並不是具有固定性、不變性,它要受到不同因緣的考驗,同時也要受到無常規律的支配。他是你的丈夫,隨時也可以變成不是你的丈夫夫妻關係只不過是一種假相。一個人倘有這種智慧就不會因為丈夫妻子的問題而痛苦了。

  人世間的一切,我想都可以作這樣觀:如兒女兒女不異空,空不異兒女兒女即是空,空即是兒女。所謂兒女,即非兒女,是名兒女。如友誼友誼不異空,空不異友誼友誼即是空,空即是友誼。所謂友誼,即非友誼,是名友誼。如愛情愛情不異空,空不異愛情愛情即是空,空即是愛情。所謂愛情,即非愛情,是名愛情。如地位,地位不異空,空不異地位,地位即是空,空即是地位,所謂地位,即非地位,是名地位。

  世人想超脫,希望瀟灑走一回。很多人以為有錢,一擲千金,是瀟灑;有人以為穿名牌,是瀟灑;有人以為一餐飯吃上幾萬元,就瀟灑。其實這是風光,不是瀟灑,瀟灑是建立在超脫基礎上的。我們倘能處處以般若智慧去觀照人生,不住於相,隨緣自在不為物役,那才是真正的瀟灑。

  【超越生死──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人生的問題很多,但如果給以高度概括,那便不外『生死』二字了。通常人們關心生活,然而,生活只是生的一部分。哲學宗教重視探討生的來源及死的歸宿佛教作為生命科學人生智慧對於有情生死問題,不但有深刻的研究,還有解決的方法

  《經》中從無明至老死,這是揭示了有情生命延續的十二個過程。其具體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下面一一解釋其含義,並說明關係

  無明:明是光明佛教光明代表智慧,因為有人生倘有智慧,前途才是光明的;而愚痴的人,前景必然暗淡。無明就是沒有智慧,因為我們缺乏人生的大智慧,因而人生充滿著困惑,前文『人生的大智慧』那一部分中,我們列舉了人生種種認識上的困惑,那都是因為無明關係無明,是人類煩惱痛苦產生的根源。

  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思想上的行為,如舉心動念想干好事壞事;一是語言的行為,指日常生活中各種語言,有善的:如愛語、真實語、利他語;不善的:如兩舌、惡口、妄語一是身體的行為,有殺、盜、淫的惡行,或禮佛、懺悔布施善行

  人類由於我見關係,對自己的行為,總是很自信,以為我想的、我行的都是很合理,可你何曾知道我們的行為是在什麼狀態下產生的嗎?《經》曰:無明緣行,是說無明是我們行為產生的心理基礎。那麼,我們的行為有多少準確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作為人的行為,通常我們以為一件善行惡行,隨著行動的結束也就完,這又不然,一種行為雖然發生過了,並不意味著影響就此消失。比如我們干一件好事,捐款二十萬給希望工程,在客觀上來說,有社會效益;從自身而言,心靈上得到一種快慰,並且會牢記在心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在行善或行惡時這種善行惡行它會變成一種潛能,蓄藏到我們生命主體中,成為我未來生命延續的一種推動力量

  識:《經》上說:有情生命的存在,要依靠三種力量:即壽、暖、識。壽,一期生死的期限;暖,是健康身體具有的暖命延續的主體生命的延續三者不可缺一,一個人壽命期限到了,識會離開,身體馬上變冷;識離開身體壽命就會結束,色身立即敗壞。那麼識是有生命存在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常人們認為,人死如燈滅,這是因為只看到肉體,而看不到識的存在的關係。色身作為生命存在形式是有形的;而識是生命主體,是無形的。平常我們只看到有形的色身,然而色身只是暫時存在,而識才是永久的延續因此,所謂人死,僅僅是一期生命形式的結束,識還在繼續,它將以另外一種生命形式出現。

  行緣識,是說識在下一生命的接生相續時,需賴『行』,這里『行』是指過去善惡行遺留下的種子,或稱業力,由此業力推動著識去投生,就像火箭推動衛星上天一樣。《瑜伽師地論》卷一對這個過程做過深刻的描述。《論》曰:『彼於爾時,見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顛倒。起顛倒者,見父母邪行時,不謂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覺,見已自行,見自行已,便起貪愛;若當欲為女,彼即於父便起貪愛,當欲為男,彼即於母起貪亦爾,乃往逼趣,若女於母,欲其速,去若男於父,心亦復爾,生此欲已,或唯見男,或唯見女,如如漸近,近彼之處所,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父母余分,唯見男女根門,即於此處,便被拘礙』。人類投生,雖然是業力推力下,但卻由淫慾心的驅使,足見淫慾有情生命中的地位。

  弗洛依德在精神分析中,有戀母、戀父情結的說法,從《瑜伽論》來看,弗氏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有情者投生,就是基於求愛的心去受胎,男子母親起貪愛,女子父親起貪愛。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種傾向,就是女孩子對爸爸特別有感情,而男孩子媽媽特別有感情,看來所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乃是人類本性使然也。

  那麼,有情在受生時,當時看到什麼樣的情景呢?大家想必都已忘記,《瑜伽師地論》對此也有說明。《論》卷一曰:『若薄福者,當生下賤家,彼於死時,及入胎時,便聞種種紛亂之聲,及自妄見入於叢林、竹葦、蘆荻等中;若多福者,當生尊貴家,彼於爾時,便自聞有寂靜、美妙、可意音聲,及自妄見升宮殿可意相現。』投胎者的福報不同,在受胎時妄見的境象也不一樣。

  生命的構成,唯物者以為物質派生意識意識是在物質基礎上產生的。《瑜伽師地論》認為意識也有它的精神根源。《論》卷一曰:『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雲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生命物質基礎父母的精卵,精神基礎則是阿賴耶識。此期生命形式最初的形成,是由父母精卵與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