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玄法師:「活在現在」距離「安住當下」中間差了多遠?

  活在當下

  龍潭崇信和尚在天皇寺侍奉師父道悟禪師有一天他突然問師父:「自從我來到這里,不曾蒙受師父您指示心要。」

  道悟禪師卻說:「自汝到來,吾未嘗不指示心要。」

  崇信禪師很奇怪:「何處指示?」

  道悟禪師說:「汝擎茶來,吾為汝接;汝行食來,吾為汝受;汝和南時,吾便低首。何處不指示心要?」

  崇信禪師聽了師父的開導,低頭良久不語。

  師父卻說:「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

  龍潭在逼拶的這一瞬間,不容量思卜度,當下心開意解,悟道見性了。

  他又進一步請教:「如何保任?」

  道悟禪師說:「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無別勝解。」

  這一公案十分有名,人人常常說「活在當下」時,就會援引這一公案,但往往忽略了其中的妙處。

  到底什麼是當下,就是指現在嗎?

  活在現在,有人端茶來就飲,有人端飯來就吃,禪師也不是那麼難模仿的嘛!

  非也!

  《金剛經》里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正是因為現在和過去未來一樣,念念不住,如果心中充滿了妄想分別,和過去未來又何異呢?

  所以天皇道悟禪師點撥崇信和尚時說:「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便是要斷除他心中的種種妄想,真正地活在當下。

  這個當下,並不在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之中,卻能通於三際,那就是我們這顆不與萬法為侶、不與諸塵作對」的心——安住當下,對一切的境界不和它「為侶」而隨波逐流,也不和它「作對」而劍拔弩張。

  《六祖壇經》上說:「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分明出了怎樣面對一切一切境界而安住當下,不於境上生心,也就是禪宗常說「歷歷孤明,不續前,不引後」,讓心能夠「孤」而不與萬法諸塵生分別,「明」而照見萬法諸塵不錯亂。

  唐代的趙州從諗和尚請教南泉普願禪師,「如何是道?」

  南泉說「平常心是道。」

  趙州又問:「還可趣向否?」可以通過某種法方法去證悟呢?

  南泉開示他,「擬向即乖!」如果心有擬議,行有趣向,就與平常心相違。

  趙州不解:「不擬怎麼知曉是道呢?」

  南泉則告訴他:「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盪豁,豈可強是非耶?」道不是凡夫的「知」,也不是木石的「不知」,如果「知」,只不過是妄覺而已,如果不知的話,那又落入昏昧無所記錄。而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盪豁,不著一法,卻了了分明

  從安住當下,逐步進修則能守一不移、一念不生,最後臻於「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之境界。

  有人說,真正活在當下,就是不分別,什麼都不能想,不可以心動念,只要心生分別,就離道萬里了,甚至有人以為學習教理會產生「所知障」,好像只有不學無術才能悟道似的。

  這樣子可能不是在學佛吧,可能是在學做榆木疙瘩吧。

  還有人拈出「不續前,不引後」之語,以為就是把心路斷絕了,什麼都不要想,豈不見六祖說「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更何況這並非是指要修成無想定境界,而是面對境界時,不為境界俘虜而去

  不然,就這樣一直憋著,就能憋出萬法皆空境界嗎嗎?可別把腦袋憋壞了!

  天女散花的時候,你會怎麼辦?

  在《維摩詰所說經》中有一個故事

  當文殊師利菩薩帶著大眾維摩詰居士家中問候時,兩位菩薩一起論義說法,這時候有一天女也來到維摩詰居士的丈室中現身聽法,心中歡喜不已,便以種種天花遍灑諸大菩薩、大弟子身上

  這就是天女散花」的故事

  神奇的是,每當天花落到菩薩身上時,就自然地滑落到了地上,但是落到羅漢弟子身上時,居然黏在了他們的衣服上,即使阿羅漢們用神通力,都不能把天花撣落。

  這時候天女見到舍利尊者費力地清理衣服上的天花,便問他:「為什麼要這么做呢?」

  舍利尊者說:「這些花落在修道人身上如法,所以要清理掉。」

  沒想到天女是一位智慧深廣的老修行,告訴舍利尊者:「不要說這些花不如法,為什麼呢?花兒本無所分別,而您卻自身分別!如果在佛法出家,但心中有所分別,這才是如法,如果無所分別,就是如法。您看花兒落在菩薩身上都不會黏住,就是因為他們都已經斷除一切分別想。就好像是人心裡懷有恐懼,那些鬼神就會趁虛而入,而有的出家人恐懼生死,這時候五塵境界很容易侵擾他們的內心。如果離於這些恐懼,那一切的五欲境界都無奈你何了。所以說,就是因為煩惱習氣沒有斷盡才會讓天花黏著,如果煩惱習氣都斷盡了,花兒就不會黏著了。」

  這番話說得舍利尊者心服口服,而天女口中所說的「分別」,指的是「妄分別」,也就是對一切境界心生顛倒執著,對諸法本空的實相不知不見,是一種虛妄分別。

  而《維摩詰所說經》中還有一個著名的贊佛偈——「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是長者子寶積贊嘆佛的功德,能夠安住在勝義之中,又能對一切的法「善分別」。

  可見,同樣是「分別」,既有無愚痴的「妄分別」,又有佛陀那樣洞然明白的「善分別」。

  零分和滿分,都一樣不分別嗎?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也就是智慧兩個方面:

  一切法空,如果執著於幻相,把它當做諦實有、自性有,不免「猴子撈月一場空」。如果能夠親證一切法空所顯示的真理,無能緣所緣之差別就能夠得根本無分別智。

  而一切緣起差別相絕非是斷滅、頑空,而是因果歷然,絲毫不紊亂,能夠對萬象紛呈的差別相進行分別,這就成就了道種智。

  所以說「根本智不緣境,如閉目;後得智緣境,如開目」,而要圓滿地了知諸法的總相和差別相,這兩種智慧都不能或缺。

  若是把遠離虛妄分別當成啥都懵懵懂懂的,我很好奇您在考試不及格的時候咋跟老師理論的?老師是不是也跟您說,0分和100分都一樣,不要分別。

  安住當下就是這樣,既要「閉目」不妄分別,又要「開目」善加分別。禪家所謂「殺人刀、活人劍」也!

  圓悟克勤禪師有一個更精闢的比喻:「行是行,坐是坐,著衣是著衣,吃飯是吃飯。如明鏡當台,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初不作計校,而隨處見成。所以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幹其慮。」

  自己的就像一個明鏡台,不住在過去,也不住在未來,面對現在的境界也不妄加好惡揀擇,只是境來即現、境去即無,不管是胡人還是漢人,平等地應對,不作計較,隨處現成。

  他對天皇道悟禪師「汝擎茶來,吾為汝接;汝行食來,吾為汝受;汝和南時,吾便低首」做出了最好的詮釋——「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幹其慮」,是故六祖慧能大師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撥雲見日,頓悟祖師西來之意。

  南無阿彌陀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