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參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講記第六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福田相品、獲益囑累品第

  夢參老和尚 主講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夢參老和尚主講

  福田品第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財施大甲胄輪。若菩薩摩訶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何等為十?所謂布施種種飲食衣服寶飾象馬車乘,及以自身手足耳鼻頭目髓腦皮骨血肉,國城妻子奴婢田宅,如是一一行布施時,不顧身命,不專為己求於世間世間發心布施,但欲普為一切有情生長大慈大悲芽故發心布施,為欲引發善巧方便殊勝智故發心布施,為欲引發一切有情安樂事故發心布施,為欲除滅一切有情苦惱事故發心布施,無勝他心,無粗獷心,無嫉妒心,無慳悋心,而行布施。於所施物,若多若少,下至一食,終不希求自受果報發心布施,終不希求聲聞乘果發心布施,終不希求獨覺乘果發心布施。於所施物,若多若少,下至一食,但為希求一切種智,發心布施。」

  <十善業道品>講完了,這一品是<福田相品>。十善業道就是身口七支加上貪瞋痴,這是有為的,只說屬於聲聞乘跟緣覺乘的法。再進一步說,十善業道從人天乘,乃至於到菩薩都是具足的,五種行者所共通的。如果以十善道法,顯示給眾生,化度眾生,就是菩薩。如果是聲聞緣覺,他想修苦集滅道十二因緣,也必須以十善業道為基礎

  依照前面經文所說的,死了之後再來生人間,得大福德那就十善業道本身所應受的福德如果你的心裡深入觀想那就大乘了。它是三乘的共道法,隨著那一類根機,就可以領受到那一類法。

  福田就不同了,福田相純粹是菩薩摩訶薩說的。福田就是種福,這個田地種的福是不可思議的福。每一段每一輪都有兩種相,一個是世間相,一個是出世間相。菩薩世間隨順眾生說,如何行菩薩道,使眾生福田菩薩福田,是空義,沒有福田福田這是相即無相的涵義。

  菩薩如果想行菩薩道,菩薩道的六度萬行,是以布施為首。首先講財施,其次就是法施。如果不以布施不以布施,要入眾生界里頭,那就困難的。能夠不隨五欲所轉,不隨眾生世間所沉淪,那得裝備一下。所以「大甲胃」的「胃」字是什麼呢?就是頭盔。甲就是穿的盔甲。所以你要想眾生,示現跟眾生同事攝,示現跟眾生一樣的,你就防護一下。

  怎麼防護呢?就是裝備一下,保護自己。用什麼來保護?這個甲胃是形容的意思,好像在戰陣當中,穿上盔甲不為人所傷的意思。你若到眾生界度眾生不為眾生染污不為眾生所轉,而能轉眾生。這個指的是菩薩摩訶薩,也就是他的道力已經很深厚了,用這個輪,可以滅除眾生的貧乏痛苦。沒有錢,那是痛苦的,所以要用財來布施。若菩薩成就財施的大甲胃輪,從他最初一發心的時候,就能斷除五欲。

  這個跟我們有點不相合,我出家六十多年,五欲現在還未能完全斷除;而這些菩薩發心,五欲就斷除了,對世間無所貪戀。但是他不離開世間,他跟聲聞緣覺不同的,從一發心就能除斷五欲了。這個五欲境界,我們前面講的很多,顯淺的說就是財、色、名、食、睡。我們之所以精進不起來,懈怠,就是被這個五欲牽引著,我們行布施的時候,夾雜了很多污染。

  前面講十善業道,里頭夾雜很多的污染,不是以清凈心來行財施,無論你在做什麼供養三寶也好,乃至社會救濟也好,里頭夾著很多不清凈心念。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心不清凈你想得個真實的果不可能。

  這段經文所講的菩薩摩訶薩是以財施作為摧輾五欲的工具,一發心的時候,行菩薩道、財布施的時候,就除斷五欲了。

  他現在不只斷除五欲了,他的塵沙無明也漸漸破了,這些登地的菩薩,他們是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所以,他超勝過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乘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緣覺的二乘人,都應當供養承事守護這個大菩薩。為什麼呢?給他們作利益故,菩薩摩訶薩能給一切聲聞緣覺作利益故。這是總說,以下就分別說什麼是財施大甲胄輪呢?

  「何等為十?」有徵啟的意思,概括的解釋一下。「所謂布施種種飲食衣服寶飾象馬車乘,及以自身手足耳鼻頭目髓腦皮骨血肉,國城妻子奴婢田宅,如是一一行布施時,不顧身命。」財施不像我們一般的施,這個不同;所以他前面的標題就說大菩薩他能作竭盡施,這個布施是他的種種飲食衣服,乃至寶貝,象馬車乘,也就身外的。還有他自己的自身,乃至六根都能布施。手足、耳鼻、頭目、髓腦、皮肉、血肉、國城的妻子奴婢的田宅,如是一一行布施時,不顧自己的生命菩薩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就菩薩的本意。

  所以,成為菩薩是有大道心的眾生。他專為一切有情利益,從沒有想到自己,那就說明我執也斷了;如果法執還在的話,就不可能作竭盡施。

  還有法施的十輪,這是指世間的十輪。還有出世間的十輪,他不為自己求世間世間的樂,而發心布施;這個因地是真的,感果也真實的,能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布施的時候,他不是為了世間利益,乃至於出世間利益他也不求。這個福田相是什麼相呢?是空相。

  所以佛在《金剛經》上說,菩薩在行布施供養的時候,所做的一切善法,沒有得到福德須菩提感覺很懷疑,為什麼菩薩菩薩道的時候都沒有福德?菩薩說,他不執著這個福德。他要是一執著就不菩薩,所以他只是不執著而已。不顧其身命,乃至這樣的布施,他的目的就是利益眾生菩薩的大慈大悲心是不可思議的,修慈悲也不簡單能做得到的。

  無著菩薩親近慈氏菩薩也就彌勒菩薩他在山裡修「慈心三昧」,修了十年,想成佛,想拔一切眾生痛苦,所以叫「慈心三昧」。修了十年,什麼也沒有得到,也沒有見到,好像無緣就退心了。他就下山,下山走到半路上,碰見一個老婆婆在那兒拿一個很粗的鐵杵,在磨針。他問:「老婆婆,您在做什麼?」她說:「我磨針。」「您磨針做什麼用?」她說:「我女兒要出嫁,我給她磨針做衣服、做嫁妝。」無著菩薩就笑說:「您這個針磨成了,您女兒恐怕都死了,怎麼能磨得成針?」那個老婆婆跟他說:「功到自然成。」他忽然開悟了。他說:「我沒有這個功夫,所以不能夠見到慈氏菩薩!」

  他沒有走,回到山裡又修了十年,總共修了二十年,還是什麼都沒有,連個影像都沒有。像我們拜懺念佛,想做個好夢,求得很多,這屬於有相。這不是菩薩摩訶薩的發心

  於是他第二次下山,這回下決心走下來,也沒有遇到什麼境界走到山底下的一條河流旁邊,看見一條狗。那條狗的肚皮上生個瘡,就在那兒呻吟,很痛苦。無著菩薩出家學道之前,是一位醫生,專醫治臃腫病患,如今對境了。修了二十年慈心,他想幫它治,可是看見這狗實在太髒了;他想這條狗要是人的話,我還可以給它治一治!他想一想,走了一段,心想不對,「我是修了二十年慈心三昧,修慈心平等對一切眾生的,為什麼有分別心呢?」

  他又回來,如是走了又回來,走了那麼好幾次,決心下不了。最後想:「我這二十年功夫能讓它白費,還是幫它治療。」閉上眼睛就去吸那個瘡。這個瘡必須得用口吸,他一吸,心裡頭感覺得很噁心,就要吐;剛要吐的時候,感覺味道不對,這個膿瘡不可能這么美妙味道,是上妙味道。睜眼一看,狗沒有了,出現的是慈氏菩薩。於是他就問:「菩薩,我修行二十年,天天拜你,求你,你到了最後還要試驗我一下。」慈氏菩薩他說:「我也很焦急,我天天預備加被你,是你不理我。」這就是中間還有業障

  於是我們就知道以大慈大悲發心布施,是很難的;要是沒有殊勝智慧,我們那個大慈大悲心的萌芽發不起來。我不是輕視各位,我對自己也是這樣,我們那個大慈悲心,極其有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我們的大悲里頭有愛見,如果是自己親友,如果是我尊敬的,我喜歡的,那慈悲就有了。要是你的怨家,或像上面說所說的一條狗,慈悲心就發不起來,你怎麼布施,不顧身命的把自己所有的都供養給別人?不肯的。這個我們自己可以測驗的,甚至有的布施出去,還要拿回來。

  《大集十輪經》的這種境界逐漸深了,說菩薩怎麼行菩薩道的?供養眾生的時候,把眾生供養成佛,都像佛來對待。因為菩薩要成菩薩道,依據<普賢行願品>,要是沒有眾生,我們成不了菩薩道。眾生的恩,是難報的,因為眾生使我們能夠成就佛。所以大菩薩發心布施後,他的目的願望就是普為一切有情,能夠成佛,讓一切有情也能生起大慈大悲的萌芽。

  因為這樣的緣故發心布施的,同時為欲引發善巧的方便殊勝智故,發心布施。引誰呢?引一切眾生也發起利益眾生的心,就展轉相受,同時在菩薩本身來說,引發自己利益眾生的方便智。諸菩薩對於利益眾生方法是他方便的智能要學這個方便智,我們也想幫助人家,如果方法不對,不但沒有幫到忙,自己還惹得很煩惱。很多道友都有這種經驗

  例如建廟,我想出點個功德,建佛學院功德出了,聽別人又東說西說的,閑話一堆,那廟也不修佛學院也不辦,他就退心了就生了謗毀。我對這種事聽的太多了,我為什麼不敢說呢?不說三寶過,乃至於優婆塞、優婆夷,都不敢說;不要說四眾過,這是菩薩的根本戒。

  不合乎福田相,你那個福種下去的根本芽就生長不出來,就變成焦芽敗種。我們在十善業道、十惡輪里頭講的非常清楚。你這樣是下無間地獄的,乃至於近無間地獄的,謗三寶,比無間地獄還重。

  為什麼信佛好多年了,還沒有什麼成就,什麼原因呢?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造太多了,你不知道這是在造業。如果對照一下《大集十輪經》,你才知道身口意十業,十善業跟十惡業十惡輪跟十善輪,特別難防護的。我們認為好像很容易那是驕慢想法,不是真實的。所以,菩薩殊勝的方便善巧智來行布施,令一切眾生都能安樂布施當你行施的時候,要發心發願,一定要具足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

  同時菩薩以財布施,為除滅一切眾生的苦惱,所以發心布施眾生苦難當中,你發心布施給他財施的時候,你要發心善巧方便,發心要引他入法,要引導他成道了脫生死;你還要放下一切,這不過是用財來引導他而已。所以佛教講,度眾生的時候,先以欲鉤牽,漸引入佛道。先用他所喜歡的,他所缺乏的,引誘他,漸漸就能引入佛道攝受他。同時在菩薩布施心的時候,不需要跟人家比;不需要說那個舍錢多了,我必須勝過他,他舍一萬我要舍二萬。人家是什麼財力你是什麼財力,不要比,不要想超過別人。你行你的道就好了,沒有勝他的心,無有粗獷心。粗獷心,心不柔和,不善順,不調柔的意思。

  當行布施的時候,財大氣粗,夾雜了種種不乾淨不潔凈的心。財大氣粗不是供養心,所以我們在《地藏經》第十品上講地藏菩薩佛說校量功德,說這個眾生布施功德,為什麼有一生享受?有十生享受?有千百億生享受都享受不完?同樣的財物沒有增加,原因什麼呢?心不同。必須以菩提心,起碼要沒有勝他心,沒有這種粗惡的心。

  還有嫉妒心嫉妒心很多人都有。還有慳吝心,雖然布施了,後來又後悔了,捨不得,慳貪嫉妒的,還有吝惜的。

  這類布施,不論所施的物,或多或少,「下至一食」,乃至布施個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日初時,日中時,日末時,三時都行布施所得福德也不大。甚至於連福德都沒有得到,特別是對三寶,對眾生也如是。無論布施的多寡,不要給自己求受果報,施不望報。我們中國儒家也是這樣的想法;布施望報的時候,你是有所企圖,那不是布施了。乃至於布施雖然很少,也希望人家還報,這已經不是行布施了,「我做了好事了!」那樣你的目的不純了。

  要是發心布施的,終不希求聲聞乘果,發心布施,不要想證得阿羅漢果,這樣發心就太局小。我們想了生死,那麼斷世間的集因,完了就是消滅世間苦果,以修道的因,證得偏空的涅槃,不是究竟真空涅槃,這種是求聲聞果。想了生死,要證得大般涅槃,你發心就求佛果發心就求證得菩提果。發這個心布施,是菩提心。所以說,不要希求獨覺乘的果位發心布施,不止聲聞乘的果位不希求,獨覺乘的果位也不希求,兩者合起來,就是二乘的果位。

  於所施的物品,所施的物質,若多若少,「下至一食,但為希求一切種智」,就是求成佛。完了,做善事不論大小,念念的都是希求成一切種智,希求成佛果。這樣的發心,就對了。

  「善男子菩薩摩訶成就如是十種財施大甲胄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所以者何?聲聞獨覺發心布施無大慈悲,但為己身舍貧窮故,但為己身脫眾苦故,但為己身得安樂故,但為己身證涅槃故,不能普為一切有情而行布施菩薩摩訶發心布施有大慈悲,普為有情貧窮故,普為有情脫眾苦故,普為有情安樂故,普為有情涅槃故,不為自身而行布施。以是義故,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菩薩摩訶修行財施波羅蜜多時,於妙五欲心無染著,自所攝受一切樂具,普能施與一切有情,依普攝受有情心,依自忍受一切苦心,依滅一切有情苦心,依與一切有情樂心,依與有情涅槃心,而行布施。以是義故,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善男子,若於五欲心無染著,具大慈悲而行布施,是名菩薩摩訶薩也,亦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若不除斷世間五欲,無大慈悲而行布施,雖舍無量無邊施物,而猶不得名為菩薩摩訶薩也,亦非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此施不蒙聖印所印,是故應斷世間五欲具大慈悲而行布施若不斷於世間五欲無大慈悲而行布施,不名菩薩,非真福田。善男子,染著五欲行布施輪,尚不能滅自身所有少分苦惱,況能除滅一切有情無量苦惱。」

  菩薩摩訶成就如是的十種財施大甲胃輪,從他最初一發心,「一切五欲皆能斷除」,一發心就能斷除。聲聞緣覺乘做不到,這就說明他超過一切聲聞緣覺,所以他能聲聞獨覺乘作大福田。對這樣的善知識,一切的聲聞獨覺乘都應當供養、承事、守護。

  所以者何?聲聞獨覺發心布施無大慈悲,沒有慈悲心;因為他沒有發菩提心,慈悲是屬於菩提心所攝的。這里所說的大慈悲是如何的大慈悲呢?我們幫助人家,救濟人家,要幫助得徹底,救一個人,只從他的死難當中救出來,這個還不算徹底;以佛的教導讓他成佛了,這就徹底了。

  有大慈悲心的,他度一切眾生,都希望他成佛,那麼這樣就有慈悲了。單為己身舍貧窮故,為什麼我受苦?就是因為我過去沒有布施過,布施得福報的,沒有種過這個福,所以貧窮

  凡是為自己證涅槃生死的,自己要超出三界的,看著五濁惡世太苦了,生起厭離,這都是屬於二乘人的發心菩薩菩提心的第一個心就是厭離心,就是出離心。「菩提道次第」就是講的出離心。但是發了出離心,厭煩世間他不離開,為什麼?一切眾生還未得度,他要讓一切眾生都明了出離心

  一樣的發心,兩者的層次可不同。他為了一切眾生安樂不為自己求安樂願望一切眾生都能夠有出離心,不是單單為自己有出離心;因為自己明白了,明白一切世界是苦、空、無常無我的;但是,他知道不能放棄度眾生事業,要發大菩提心。菩薩摩訶發心布施有大慈悲不像聲聞似的,聲聞不能普為一切有情而行布施菩薩發心布施的時候,他有慈悲心,不只救濟他的身,還要救濟他的心讓他成佛讓他菩提心。他不是為了讓一切有情脫離貧困而已,他普願一切有情脫離一切眾苦。

  「眾苦」,包括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不是只為了證「有餘涅槃」,而是證得「究竟無餘涅槃」,普為一切眾生安樂故。這個安樂,是究竟的安樂。像我們拜懺時所念的偈子,「普為眾生安樂,但願眾生遠離苦惱。」但是你要注意因,這個安樂怎麼能得來?必須得發心,要重一切安樂因,怎麼能舍苦呢?苦怎麼來的?要注重苦因,這才叫大慈悲

  因為這樣利益有情,讓有情能夠證得究竟涅槃。他那個行布施,不是為自己行布施,而是為了一切眾生布施的。那麼為了一切眾生布施功德,又布施眾生,就是布施所得功德,又把他供養眾生。所以我們做一點點事業都要迴向法界有情,因為這樣,這個功德才永遠不斷,因為法界普遍故,法界永遠不斷滅故。

  「以是義故,超勝一切聲聞獨覺」,因此就超過一切有情了。菩薩摩訶薩是給「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的,有資格給他們作大福田。因此,一切聲聞獨覺乘皆應供養承事守護。同時菩薩摩訶修行財施波羅蜜的時候,就可以彼岸了,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也翻成就的意思。能海老法師解釋「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它的涵義是:「成佛成佛眾生成佛。」但是過去有的大德解釋為,「到彼岸,到彼岸,一切眾生都到彼岸。」解釋雖然不同,涵義是一樣的。

  菩薩摩訶薩大菩薩在行財施的時候,他都於微妙五欲心無染著,微妙五欲就特別殊勝。像天上的妙五欲,乃至於菩薩所行的,所證得的妙五欲就是不可思議的。心理上的,像音樂,也是妙五欲。像四意的接觸,聞著那個好色,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境界,你所攝受的,乃至於為五樂所享受的一切工具,普能施與一切有情

  「以是義故,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所以「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又進一層說,給這些聲聞緣覺,作大福田的因是什麼呢?就說這個因。或是菩薩施與一切有情的時候,不但粗五欲,他自己執著;乃至妙五欲,他也不染著,他自己能忍受一切的痛苦,不把這個施與眾生。換句話說,他絕不是嫁禍於人,他想眾生離苦,願代眾生受苦。因為能忍一切的苦,也能夠消滅一切有情眾生的苦,要使眾生不受苦,得消滅眾生的苦因。

  為什麼他要受苦?因為是他集來的。集來的就是苦集滅道的那個集,世間因果是他集來的;怎麼集來的?他口裡所說的,身上所做的,心裡所想的,這樣的集聚來的。不善業是集聚來的,你當然要受苦果。於有情的樂心,那歡樂心,信樂心,這個樂心是怎麼生起的呢?依照佛所教導的法,依照佛所啟示的發心;發心也是利益一切有情的,使一切眾生都了解不生不滅,無苦無樂,無自無他,這種是大涅槃心,這是般若智心。以這種的義理,「以是義故」,超勝了一切聲聞獨覺,能有力量聲聞獨覺作大福田

  「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善男子,若於五欲心無染著,具大慈悲而行布施,是名菩薩摩訶薩也,」這才是真正的菩薩對於色、聲、香、味、觸,或者我們粗說的,財、色、名、食、睡,對這些心裡不染著,沒有愛好,更不執著。那麼具足慈悲心來行布施,這才是真正的菩薩摩訶薩;但是這種的菩薩,一般的是指登聖地的,登了歡喜地。

  但是在華嚴經》,到了初住的菩薩,一發菩提心,就能成正果。要十信滿心了,登了初住了,初住叫發心住。他就發了菩提心,就住於菩提心上,一切所做都是菩提事業。但是這個地方所講的菩薩摩訶薩,是大菩薩,是登地的菩薩,所以才能夠聲聞獨覺的真實福田。假使不除斷世間的五欲,無大慈悲而行布施,雖然是舍了無量無邊的施物,供養種種的東西,猶不得名為菩薩摩訶薩,不能叫菩薩摩訶薩;因為他沒有大菩薩的心,沒有慈悲心也不能給聲聞緣覺作真實福田

  「真實」這兩個字加在這里是有意義的,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卷,就是指止觀雙運,達到一實境界,一實境界福田相是無相的相。像菩薩這種菩提心的布施是什麼相呢?無相的相。布施的時候是妙有,妙有不是有,沒有執著的。妙有非有就真空這叫止觀雙運。觀慧具足了,這才能達到真實福田

  「此施不蒙聖印所印」。這個印是指諸佛的實相印,所以應斷了世間的五欲,具大慈悲來行布施。如果不斷世間的五欲,無大慈悲而行布施的,不名為菩薩。不但不「摩訶薩」,「菩薩」也夠不上。「菩薩兩個字是覺悟有情,要成大道眾生他自己都沒有覺悟,又怎麼能覺悟眾生心呢?具足了就是「菩提薩埵」,「菩」字略個「提」字,「薩」字略個「埵」字,就叫菩薩」了,具足說就是「菩提薩埵」。所以這不但不名為菩薩也不是真正福田;這是就深義來說,並不是說布施了,卻沒有福田,不要理解錯了

  像我們不是大菩薩,我們布施完了,也沒福田;這是說你得不到菩薩摩訶薩那個福田。不過,你還是有福田的,布施怎麼會沒有福田?布施能夠救濟貧窮,你來生就富有。而你貪著了富有,你總有作業的時候,你的心沒有清凈的時候,你來到人間,有了錢,還不是造業?過去積福了,今生有了地位,有了錢,你造的惡業更大一點。前面那個旃陀羅王,旃陀羅婆羅門,旃陀羅宰官,就是這個涵義,所以不能染有五欲。

  「尚不能滅自身所有少分苦惱」,如果不滅五欲,貪著五欲的所行布施那是目的的。你為自己享受五欲,你連自身的一點點苦惱都免不了,又怎麼能滅除一切有情的無量苦惱呢?這是不可能的。

  「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成就財施輪 智者凈意樂 盡離於五欲 安樂有情

  為樂有情 不求果報 雖行少分施 而名真福田

  雖復施眾多 而依止五欲 非聖印所印 住不定聚中

  雖行少分施 而不依五欲 名聲聞獨覺 真實福田

  故應舍五欲 常行清凈施 安樂有情眾 成真實福田

  要成就這個菩薩布施甲胄輪,有智能智者他能清凈,他所信樂的,他意念所想的,能離開五欲,不貪著於五欲,能安樂一切有情眾生。為了要安樂一切諸有情故,所以他不求自己的果報。能施的心是清凈的,所施的物也是清凈的。因為我們夾雜了很多污穢,布施供養,心不清凈,得到這個施的人利益很少,也不清凈;他拿著你所施的物,可能還去作業

  這種連鎖的反應,就有這么大利害關係。所以布施的時候,心裡一定要清凈不求果報;雖行少分施,而名真實田。菩薩布施的時候,他不會為自己求一點的利益,全是施捨給眾生,這才能真正給眾生作真正的福田

  「雖復施眾多,而依止五欲,非聖印所印,住不定聚中。」雖然布施了很多的東西,很多的物質,乃至於法師還要給人說法;要是自己心裡不清凈你說的法有污染,聽的人清凈不了。

  另外布施的時候,你要觀機。我們前面講,對於聲聞乘無誤失,對於聲聞的人,機無誤失,就是機跟法要相吻合。如果機不對法,法無作用,法不對機,那個法也就是沒有作用。要是依止五欲而行布施的時候,這不是佛所印可的。這是住在什麼呢?你這布施福德,究竟是成聖果呢?還是成凡夫呢?不定。因為不知道布施的意願如何!「不定聚」就是不知道你是大是小,是這樣的涵義。施多的,依止五欲不可以,要是施少的,「雖行少分施,而不依五欲」,他雖然舍的物質很少,但是他不依著五欲,不會要求五欲,這才是成就聲聞獨覺的真實福田

  「故應舍五欲,常行清凈施,安樂有情眾,成真實福田。」你所供的布施供養眾生了,成了真實福田;眾生得了你的布施,得了你的供養,他也能夠用你這財物,心裡也清凈也能歸依敬信三寶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法施大甲胄輪。若菩薩摩訶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速能獲得日燈光定,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何等為十?謂諸如來所說正法,或聲聞乘相應正法,或獨覺乘相應正法,或與大乘相應正法,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或有漏法,或無漏法,或有為法,或無為法,或不二法。菩薩摩訶薩於此十法深信敬重,一切聽聞,隨力所能,審諦領受,思惟觀察,究竟通利,隨其所宜,為他演說。於說法時,無嫉妒心,無慳悋心,無驕慢心,無求利心,無輕他心,無自舉心,有恭敬心,有饒益心,有大慈心,有大悲心。為聲聞乘補特伽羅說聲聞法,不為彼說獨覺乘法大乘法。為獨覺乘補特伽羅說獨覺法,不為彼說聲聞乘法大乘法。為於大乘補特伽羅說大乘法,不為彼說聲聞乘法獨覺乘法。隨諸有情根器所能為說正法,非根器者終不為說。於其大乘有情所,終不勸修獨覺乘行聲聞乘行。於獨覺乘諸有情所,或時勸彼修大乘行。於聲聞乘諸有情所,或時勸修獨覺乘行及大乘行。於諸如來所說正法,下至一頌,乃至半句,深信敬重,終不毀謗障蔽隱沒。於說法師起世尊想,於聽法眾起病者想,於所說法起良藥想,斷除五欲,無所希求,宣說正法。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十種法施大甲胃輪。若菩薩摩訶成就此輪,能斷五欲,速能獲得日燈光定,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這是法施,上文說的是財施。法施大甲胃輪,大甲胃輪是形容詞, 形容菩薩清凈心。當你做一件事情,要先靜一靜,這個事情應當怎麼樣發心?要發菩提心,由你這菩提心能生起善方便慧,當你利生的時候就能夠觀布施的時機,能夠不出偏謬,不出誤失。

  若大菩薩成就這個輪的時候,這法施大甲輪,從他一發心的時候跟前面一樣的,五欲都能除斷了;一斷五欲,獲得功德,那功德什麼呢?得一個定,日燈光定。這個定就是八百三昧定當中,屬於楞伽定的一種。日是日光,燈是燈光,就是形容他能破除眾生黑暗他自己也破除自己的黑暗。有光明照耀,有了智能這是一切聲聞獨覺所沒有的。所以說他得超勝一切聲聞獨覺,因此能夠給聲聞獨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就皆應供養承事守護。承事就是弟子上師的意思,對大善知識的意思。

  這是總說,下面又分別的說,不過在<福田相品>,佛就略了前面的十財輪,合起來說的。何等為十呢?布施飲食,車馬象馬自身手足也是十種具足一個大悲就行了。現在這個法施也是這樣,從他一發心就得了日燈光定,超勝了一切聲聞緣覺。他說法的時候,如來所說的聖法,跟聲聞乘相應的,就說聲聞乘法,對的是聲聞機。

  「相應」就是「瑜伽」。現在講「瑜伽」,翻成華言就是「相應」。相應的時候,就是法跟機相應了;一聞著法,他就能夠修行修行就能得道,就能得入定。如果不相應,他是聲聞乘,你卻給他說獨覺乘法、說因緣法,或者給他說大乘六度法,他得不到。他認為佛法對他沒有用處,所以你只能給他說十善業。你給他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他得不到。要是對他說,佛法是空的,他從此產生斷滅空,什麼事都不做,反而去造業了,這就是不對機。不對機了,沒有得到利益對於如來所說正法,聽者聞者當成邪法。他不但沒有得到利益,還生了謗法的罪過

  與這個聲聞乘相應的呢?總的來說是四諦法。與獨覺乘相應呢?因緣法,十二因緣法。與大乘相應的正法呢?就是六度法。這包括很多,或者是世間法,或者是世間法,或者是有漏法,或者無漏法。世間就有漏,出世間法就是無漏,這兩個各有各的涵義,後面每一段都有解釋的。或有為法,或無為法,或不二法,這個不二法是究竟法。

  如果大家聽過《維摩詰經》,那個不二法門,總說就是染凈不二。那麼大小乘也不二,像《維摩詰經》中,文殊菩薩維摩詰居士,如何是不二法門?維摩詰居士就行淫怒痴不二法門,淫怒痴就是戒定慧

  另一段說,文殊菩薩維摩詰不二法門的時候,他就是不說話。大家說了很多的不二法門,問到他的時候,他不開腔。文殊菩薩就讚歎了,這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門什麼叫不二法門呢?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能思惟,不能用言語表達,這就是不二法門

  如果於此十法,深生敬重,一切聽聞隨力所能。你是什麼根機,能夠做到多少,就能領會好多。你詳細的審思,如理的觀察,審諦而領受於心,受者領受於心,這樣的思惟觀察,才能夠究竟通利,才能夠通達。聞而不思則罔,罔等於未學未聞;思而不行則怠,思了而不去做,還是等於零。

  例如我們修習《十輪經》,就要修行十輪法,如果我們修行的是凈土法,你聽了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聽了很多,你不去做,沒有用處。打個佛七,就是行了。像妙境老法師觀音寺打佛七,參加打佛七就是行了,行就是做,做就是修行。但是你要注意,念佛要從心起,念完了還歸於心,念念從心起,念念還歸心那就是我們講的不二法門阿彌陀佛就是我我就阿彌陀佛,必須得如是觀,這也是不二法門,自他不二;能念的是我,所念的是阿彌陀佛,能念所念同一體故,同一法身

  慈舟老法師對於念佛開示,是配合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開示,念一句阿彌陀佛,配著普賢十大願。這是一九四零年,他在打佛七時講的開示這就是不二法門

  「菩薩摩訶薩於此十法深生敬重」,你能夠有好大的智能你能生起好多的觀照?你有好大的定力?你能領受得到好多?思惟就是定,觀察就是慧,要定慧雙運,這樣才能夠達到究竟。你要是生到極樂世界就通了,極樂世界就在你的心中,阿彌陀佛就是你,你這就能成就這叫其所宜。菩薩摩訶薩用這十法來教化一切眾生這是以法供養,以法布施這叫法施。

  但是說法的時候,不能有嫉妒心,不能有慳吝心,不能有驕慢心,不能有求利的心,不能有輕他的心。還要會觀機說法。我犯過這個罪過,因為我不會觀機,沒有這個德行,沒有這個神通。我有什麼意念呢?只要我跟大家共同學習的時候,你來聽,那就是有緣,你要想聽《大集十輪經》,那就有緣了。你來聽,我跟你說那就沒有錯謬。你聽聽,不愛聽,我們倆無緣,你就走了我也不犯錯誤你也不誤失。你一直聽完,能夠得到一點好處對我來說,我也有什麼功德;對你來說,你得到實在的利益這就是能入佛門

  我們每位的道友在弘揚佛法的時候,向別人宣傳的時候,面對你的周圍親友,勸他念一句阿彌陀佛你也說了正法,好多道友問我:「我如何能幫助人家?如何能度人?」我說:「你可以菩薩道!」「我還能行菩薩道?」我說:「你照樣能行。你會念佛?」「會!」我說:「你能不能給人家講講念佛好處呀?」「能!」我說:「這就是行菩薩道了。」至於很深的義理,我們是專業,你是副業,你能那樣做,就比我還強了,你也不為不為利,不是嗎?

  無論哪位道友幫助別人,千萬要注意,第一點,不為不為利。只是不為不為利還不行,還要沒有驕慢心,沒有慳吝心;沒有驕慢心,沒有求利的心,沒有輕他的心。「你不懂,我告訴你好了!」這就是輕慢心。雖然你這語言沒有表達出來,好像自己不輕慢,說人家不懂就是輕慢心。

  菩薩說法,對利根、對鈍根,都是平等,不會因為這個眾生愚痴,說一遍不懂,說兩遍不懂,說十遍還是不懂,而利根的你,只要說一遍,就懂了。從菩薩來看,這兩個平等平等也不會對這個利根的,就特別好一點;對那個鈍根的,就不理他,因為他麻煩。有的道友之所以會問的多一點,是因為他不知道才會問的多一點,你心裡頭不要認為太找麻煩,生厭煩心,這里頭就含著輕他的心。

  「無自舉心」,自舉就是宣揚自己。怎麼宣揚法呢?現在太多了,我們不用舉例子就可以知道,總把自己的好處讓人知道;那麼,其他人都不行,只有我很好。自舉就是輕他,輕他就是顯示自己,這個錯誤,恐怕眾生犯的很多,有意無意之間,很容易犯的;那麼,對別人就沒有恭敬心。恭敬別人,就不會想到自己,這個里頭的涵義就是這樣。應當要有饒益心、有大慈心、有大悲心,有這個心,那麼從有恭敬心以下,對一切眾生恭敬他是未來諸佛,經常作如是觀想。

  大家都知道六祖大師聽到別人念《金剛經》,他開悟了;而那個念《金剛經的人從來沒有提過,當然那個人沒有悟,可是六祖聽到了,開悟了,一定要懂得這種道理。但是,這是有大根器的,這是指菩薩摩訶薩說的,他行法施的時候,就有道德,有他心通的。對於聲聞的人,絕不會給他說獨覺乘的法,也不會給他說大乘法。對著獨覺乘人也不會給他說聲聞法,也不會給他說大乘法。對於大乘根器人,對於這種大乘的補特伽羅,不會給他說聲聞法、說獨覺法。隨住有情根器,他所能接受的,他能領悟到的,給他說正法。三乘法都是正法,不是根器的人,他沒有這個善根,不是法器的,說了他也領會不到。

  「於其大乘有情所」,那些大乘根器的人你不要勸他們修獨覺乘修行方法也不要勸他們去修聲聞乘的方法。而三乘,前面我們講「十善業道輪」里,於聲聞乘的補特伽羅無有誤失,於獨覺乘的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大乘的補特伽羅得無誤失,三乘法跟三乘人絕不混亂,對什麼機就說什麼法。那麼對那一類的眾生就勸他們修那一類法,三乘法都是共的。

  像我這樣講了三個月也沒說到幾句正法。法是正的,但是我這個人好像沒有證得正知正見,還不完全正,有時候會有偏差,這是懺悔的。但是法是正的,你是依法不依人,你對這個說法者是什麼心,你就對他起什麼想。如果你能夠生起世尊想,你就是佛菩薩你就佛心;你要是看見他是個貪名邀利的,你自己可能也有名利的問題。

  有個故事,大家可以做個比喻聽一聽。蘇東坡跟佛印禪師兩個人一同去散步的時候,蘇東坡就問佛印禪師說:「你看我像什麼?」佛印禪師說:「你胖胖的又有福報又是官吏,像一尊佛。」蘇東坡心裡很高興,很瞭然,很愉快。往前走,走了半天,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怎麼問我,你像個什麼?」他說:「我不要問你,我沒有什麼想問你。」他說:「你應該問我。」他說:「好吧!我就問問你,你看我像個什麼?」蘇東坡說:「我看你像堆狗屎。」佛印禪師一笑也沒說什麼了,這就結束了。

  回到家裡去,蘇東坡跟他妹妹說,蘇小妹是有智能的。他說:「我今天戰勝這個和尚了,從來沒有戰勝過他。」蘇小妹就問他:「你怎麼戰勝呢?可不可以讓我聽聽呢?」他就她說一遍。蘇小妹說:「你輸定了,你全都輸了。」「啊!我怎麼輸了?」「人家的心是佛心看你像佛;你的心狗屎,所以看人像狗屎。」

  這句話很有意思的,就是人的所見不同。為什麼見不同呢?因為你只有這么大智能。還有我們對佛法始終不能了解,為什麼不能了解呢?剛學一點,就想深入佛法,不可能的。我說這話,我是自己親身體驗過的,我從出家到現在六十四年,還不怎麼了解。我經常想到蘇東坡廬山裡頭,他所作的一首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墮在這個淤泥坑裡,還怎麼能認到佛法?連世間法都不認識,能真正善巧認識世間法,你就會脫離它。你要認識到,照佛所說這些堅信不移的,佛所說的話我都堅信不移,佛說這個是五濁惡世,你貪戀什麼呢?你在這里還想快樂?沒有快樂的。所以,不要貪著五欲。「善男子」,這就菩薩摩訶十種的法施大甲胃輪。

  「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智者修法施 隨器說三乘 不為說余乘 恐聞而謗法

  稱根器說法 不為根器 各隨其所樂 勸進令歡喜

  終不勸大乘 令修二乘行 或時勸彼二 進修中上乘

  常恭敬聽法 深信不毀謗 供養說法師 如佛世尊

  勸聞妙法葯 令除煩惱病 舍利名譽 而宣說正法

  佛在說法當中經常有重頌。重頌的涵義經上有記載,每當佛要說法的時候,怕大家記不得,或說完的時候,你又漏掉了;或者聽的時候,你沒有聽見。有的是他去遠行了,聽到佛說法機會,他趕來,長文已經講完了,佛就給他重說一遍,所以叫重頌。還有孤起頌,那不同,那是佛完全用偈頌體材說法的,那就沒有長行的文,那叫孤起。

  這個是重頌。「智者修法施,隨器說三乘」,要是有智能的人要想學慣用法布施給一切眾生說法布施眾生,隨眾生根器他說聲聞獨覺大乘。隨機,隨那個應受什麼法器的,就給他說什麼乘法。「不為說余乘」,應受聲聞乘的就不他說大乘,應受大乘也不要給他說聲聞乘、獨覺乘。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恐聞而謗法」,因為他見了,不但不信,還要謗毀。給他,不但沒有度眾生,反而給眾生增加罪業。

  「稱根器說法不為根器,各隨其所樂,勸進令歡喜。」說法要對根器,對應到根器也就是對機;他不對機,不是這個根器的,你隨緣好了,隨他喜歡什麼就給他說什麼。

  他不大乘根器你就他說乘法,說苦集滅道,說這個世界都是苦的,你要知苦斷集;說好,乃至他也不知道,你就隨順世間法,說世間好了。講講仁義禮智信也好,講講做人的道理,說做人要有人格,不能跟畜生一樣也可以。好像對什麼樣人說什麼樣法,要對於貪著五欲的,你不隨順他去說五欲,必須說五欲過患,讓他斷離五欲,直到使他歡喜為止。

  「終不勸大乘,令修二乘行。或時勸彼二,進修中上乘。」對待不是根器的,不是大乘的根機,你就要讓他修大乘;要是大乘根器的,你要不要勸他去修二乘?這就根器。「或時勸彼二,進修中上乘」,絕不勸那個聲聞乘的去修中乘的,獨覺乘去修上乘的大乘或者是獨覺乘的,就絕不勸他去修大乘也不勸他去修聲聞乘。「或時勸彼二」,這個「彼二」就是指聲聞乘、獨覺乘。

  「常恭敬聽法,深信不毀謗」,不論你是聲聞乘,獨覺乘,大乘法,應當恭敬聽法,不要生謗毀。對於法,應當深信不疑,這裡面有很多問題;例如我們說《地藏三經》,《地藏經》是大乘小乘?我們多數的人認為這是小乘,因為盡講地獄和鬼;經文內容也是地獄的多。但是這個法會大眾是在忉利天說的,最初一發起是佛跟文殊師利菩薩說的。第二品是地藏菩薩佛說的,第三品是摩耶夫人跟佛說的,每一品都如是。

  而且是聞到地藏菩薩名字就可以不墮三塗,乃至生他方國土,凈國土都能去得了,這個就不小乘。聞到地藏菩薩名字,乃至最後佛囑託的十二品,囑託觀世音菩薩,最後囑託虛空菩薩;《大集十輪經》最後囑託的,還是虛空菩薩這是菩薩之間互相的酬唱。我們一定要認識,從多方面去認識那部經的涵義,這樣你才不會聽人家說什麼,就跟著他說;或者人雲亦雲,這最容易造罪的。所以在一經典當中,《地藏三經》是三乘共同弘揚的。你是人天你也可以把他人天乘解釋,但是只要你不謗毀就行了。不要謗毀,要恭敬聞法,深信不毀謗。

  「供養說法師」,不論誰說法,要明白法師的意思。如果他以法為師,就是法師,這也包括在家的男女二眾。有時候稱近事,有稱近住。近事是指親近三寶的,那是能夠對三寶產生恭敬心,受過三歸五戒的。近住就不同了,近住就住在三寶處,他受八關齋戒,住在伽藍里頭;只要他們說的是正法,都可以是法師法師不是專利的,也不是講經的就是法師,就是站那兒跟你說句法,勸你信佛念佛你也可以當他是法師

  聞一偈而捨身命,跟他說句話他就捨身命,聞一偈就開悟舍利尊者遇見馬勝比丘,看到威儀庄嚴他就問:「汝以何人為師?」什麼人是你的師父?你先給我說個偈子好吧!給他說一偈,舍利弗就開悟了,領他的弟子都歸依佛。所以你對到機,說一句話,你雖然沒有開悟,別人卻開悟了。

  念《金剛經》的時候,六祖大師正好去賣火柴,站在人家房子底下,聽到房子里頭有人念《金剛經》,他聽到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了悟。我念了好幾十年《金剛經》,不曉得念了多少遍,每次念到就想有的人一聽就開悟了,我念這么多遍還是悟不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業障深重這就是業。悟跟迷,就是這么一翻,手背、手掌。所以你要是沒有得到勝解,沒有開悟也不要造罪;恭敬聽法,不要謗毀,更不要謗毀說法之師。

  前面的十善業道講了很多禮敬三寶,乃至被一片袈裟威力他還不是出家人,國王要把他送去那個亂墳地要他喂那些鬼,他聽了生起恐懼,把腦殼也剃了。完了,就找袈裟。那兒有?他在糞掃當中撿了一片紅顏色的袈裟,還不是完整的袈裟,他被到身上來,那個鬼就不敢食,就圍繞著他讚歎。那麼多羅剎子母讚歎他,那是顯示三寶威力。因此我們對於三寶不要生起謗毀,哪位法師都好的,被一片袈裟,都可以把他當成法師他能眾生福田。那個鬼見著他,圍著他繞,把他當作聖僧恭敬,他就得到這聖僧福田

  我們要是懂得萬法唯心的道理,隨一切處,一切時,心即是佛。應當經常如是觀,能夠勸一切人聽到這個妙法這就方法。等於我們有病要吃藥,藥到病除。我們現在有什麼病,有生死病,有五欲病,有貪瞋痴,有這些毛病,所以佛才說這法。恰巧,你吃了這個葯,這病就除掉了,使你不煩惱

  我們的病,總說就是煩惱病,應當放棄名聞利養,不要為名聞利養而說法平時貪欲心很重,對於五欲境界世間財物貪心很重,你應當作觀想這是毒,你應當經常觀想,天天這樣想,自然就不貪欲。你總認為他有好處,其實他帶來災害,世界戰爭也好,你想什麼呢?不是爭名聞利養嗎?看看現在世間人所做的就知道了。國與國,人跟人之間,就是爭的名聞利養。我們三寶弟子第一個要捨棄這些名聞和利養,因為這不是好事它會拉你下地獄的。你經常想,這是讓我受苦的,你要有心理準備;以後再給人說正法你說都是斷五欲法,絕不宣揚五欲。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凈戒大甲胄輪。若菩薩摩訶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雲何凈戒大甲胄輪?善男子菩薩凈戒有二種相,一者共,二者不共。雲何菩薩共凈戒輪?謂諸在家近事近住所受律儀,或復出家及受具足解脫戒,如是律儀別解脫戒,是名菩薩共凈戒輪,共諸聲聞獨覺乘等。菩薩不由此凈戒輪,能除一切有情煩惱諸惡見趣,及能解脫業障生死,此不名為大甲胄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

  在家的近事、近住所受的律儀,就是所受的三歸五戒,所受的八關齋戒。「近事」就是三歸五戒,「近住」就是八關齋戒。「或復出家」,出家就受具足戒,出家還未受具足戒,就受沙彌十戒。「及受具足戒」,具足戒就是別解脫戒。具足一戒,就解脫一樣,持一戒就解脫一樣。二百五十戒都持清凈了,就都解脫了,就證得阿羅漢果。

  「如是律儀別解脫戒,是名菩薩共凈戒輪。」這個共是什麼呢?有的菩薩像地藏菩薩,現的是比丘相,他就聲聞獨覺乘共,獨覺乘共。他又是菩薩又是比丘,所以叫菩薩比丘這叫共凈戒,又受比丘戒又受菩薩戒。比丘戒清凈菩薩戒也清凈,就是跟這個聲聞獨覺乘共的。

  是不是菩薩藉由這個凈戒輪,就可以把一切煩惱都摧輾完了?令一切眾生煩惱惡趣都斷絕了?能不能?不能夠的。因為聲聞獨覺乘沒有發這個心。菩薩是以這個戒得到凈戒輪,來除盡一切有情煩惱,一切惡見、邪知邪見。用這些解脫業障生死,這個生死是指著究竟的,這就不是大甲胃輪,不是凈戒的大甲胃輪,也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這是聲聞獨覺共的,就是聲聞獨覺,不能稱為菩薩摩訶薩,更不能給一切聲聞獨覺作真實福田

  「雲何菩薩不共凈戒大甲胄輪?謂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平等心,無擾動心,無怨恨心,護持凈戒,普於一切持戒犯戒布施慳貪慈悲忿恚精進懈怠下中上品有情所,無差別心,無差別想,護持凈戒。普於三界一切有情,無恚無忿,及諸惡行,護持凈戒。普於三有蘊界處中,無所分別,護持凈戒,不依欲界護持凈戒,不依色界護持凈戒,不依無色界護持凈戒,不觀諸有一果報護持凈戒,不依一切得與不得護持凈戒,不依諸行護持凈戒,是名菩薩不共凈戒大甲胄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凈戒大甲胄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這就菩薩戒,菩薩戒就是「三聚凈戒」,有「六重二十八輕」、「十重四十八輕」。這是菩薩的戒,不跟二乘共的,所以叫不共的凈戒。以這個輪才能度一切有情,為什麼呢?他對眾生是無怨平等的,要是這個眾生惱害我,我就不度他,不是這樣的。要平等心,你惱害他一萬次、害過他多少次他對你還是當父母想,如諸佛菩薩想。他對你照樣的恭敬這是真正的菩薩心。

  他定力非常強,不為境界相所轉,心能轉境,無有怨恨心,那樣就沒有報復,無苦無怨的,他沒有報復,這樣來護持菩薩凈戒。於戒,持戒的就是法器,破戒的就是非法器持戒,破戒,這是相對法。布施跟慳貪不肯布施的,慈悲跟忿恚的,瞋恨心非常強的,精進的跟懈怠的。這下中上三品一切有情所,沒有差別心,不但沒有這個心,連想也沒有,無有差別想,護持凈戒。

  這個持清凈戒的大甲胃輪,上面是講共的,共的是跟三乘共的。這個是跟聲聞緣覺不共的。對於三界的一切眾生,不煩惱,不瞋恨,不忿怒,見到眾生虛妄的。觀眾生的性體本空,所以在《金剛經》上說,諸佛眾生的時候,諸大菩薩眾生不見眾生相,曉得眾生是幻化的。他這個忿恚憎恨怎麼會生起得來呢?因為我們沒有見到空理,說話不得體;而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又有許多忿怒的地方。同時,自己的心裡也不清凈也沒有究竟清凈。這些大菩薩怎麼樣護持凈戒呢?他對一切眾生觀如幻如化的。對於眾生,他不生起一點的煩惱心,這個恚怒是少分的,煩惱心包括太多了。

  這個忿包括在「十三垢」裡面。菩薩護持凈戒是這么樣護持的,對於三界一切眾生有情,他們如何惱害我,菩薩都不起瞋恨心;不生起瞋恨心,當然沒有傷害眾生的心,是這樣持清凈戒。持清凈戒的時候,他離二邊,顯中道的意思。怎麼樣才是清凈戒?他不依著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凡是有生死流轉的,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一切諸法都沒有分別,不起分別。

  換句話說,不看哪個眾生好,哪個眾生是作善業的,哪個眾生是作惡業的。作惡業的,你就憎厭,就有恚,有忿。對於善的,心感覺到要護持他們,這就是分別心,這就叫有分別。

  「究竟持清凈戒」,這個戒是心戒,以下是分別說的,是心戒。下面是講著護持凈戒,不著一切有相,不著相的凈戒。以下就是不依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乃至不觀一切諸有的果報護持凈戒。持戒是因,將來得果是果報。凈戒,持清凈了,證阿羅漢果,證得佛果,他並不是來觀,為的是將來果報,或者將來好處,才護持凈戒的。

  還有,「不依一切得與不得護持凈戒」,持戒功德,破戒喪失功德,有罪惡。那麼,菩薩在持凈戒的時候,什麼樣是持清凈戒呢?心凈佛土凈,一切眾生凈,一切諸法凈,他是這樣護持凈戒的。 「不依諸行護持凈戒」,行就是修行,修十相,乃至於修唯心識觀,這都算是住心,不是為了這個而來持凈戒的,這才是菩薩不共凈戒的大甲胃輪。不共凈戒是不與聲聞、獨覺乘共的。

  什麼是與聲聞乘、獨覺乘共的呢?像五戒,像八關齋戒,像比丘二百五十戒,攝善法戒,攝律儀戒,這些是跟菩薩共的攝律儀戒。有的地方菩薩戒是不跟二乘共的,饒益有情戒是跟二乘不共的。這位菩薩,他持清凈戒輪,前面說過,有兩種相,一種是共相,二是不共相。共相在前面講了,這里全講不共相的。

  因此,他能夠除斷一切五欲,得名為菩薩摩訶薩。而菩薩之中的大菩薩,就是覺有情覺悟一切的眾生,讓一切眾生覺悟,能持清凈戒。這種持清凈戒的心凈,不在戒相的執著。因此他超勝一切的聲聞獨覺,勝過聲聞獨覺才能給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的聲聞乘、獨覺乘,都應當供養這位菩薩摩訶薩,都應承事他,跟他學習凈戒。怎麼樣才是凈戒?

  「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住在家律儀 出家解脫戒 與二乘等共 不名摩訶

  智者修空法 不依諸世間 亦不依諸有 護持清凈

  離取相屍羅 無染無諸漏 護持如是戒 名真實福田

  「在家律儀」就是五戒八關齋戒。像菩薩戒里頭的「六重二十八輕」,初學律儀的時候,依著有相而進入無相。像上面所講的那一段是無相法。這個是與二乘共的,這有相的戒律持戒相,是依相而受持的,這是與二乘共的。與二乘共的就不叫大菩薩,就是一般的菩薩

  或者初發意的菩薩智者修空法,就是修唯心識觀,修空觀,有智能者修空觀的。在世間而離開世間相,不依世間而行一切法,也不依諸有,就是不依三界來護持清凈戒的。

  凡是取相的,執著的律,屍羅就是戒,就是律,離開了,不執著於相。持戒有個持戒的戒相,這是心地法門,無染無諸漏。二乘所有的持律儀持比丘戒,還是有染法的;因為他說的凈,那個凈是對著染說的。二乘的比丘戒,因為只是對治這個見思煩惱而不能夠牽涉到性體。有智能的是修空法,是性體。

  我們前面講唯心識觀,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上講,對照這部經的後半截,後段這十個大甲胃輪都是菩薩摩訶大乘的究竟,這都是修空觀的。觀一切諸法都是空的,戒律也是空的。凡是相對法,相對法都不是有實體的。要這樣的來護持戒,不漏落三界,乃至一切的無明漏,塵沙漏,都算有漏的。因為二乘人還有變易生死苦,也算有漏。不是那個諸佛的究竟無漏,這只是不漏落三界而已。如果能這樣的護持戒,不取相執著,有取就是執著,有取一定有舍,無取也就無舍了,這才能給二乘人作真實福田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安忍大甲胄輪。若菩薩摩訶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雲何安忍大甲胃輪?善男子菩薩安忍有二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雲何菩薩世間安忍?謂有漏忍,緣諸有情,有取有相,依諸果報,依諸福業,所發起忍,依自諸色聲香味觸所發起忍,有發趣忍,無堪能忍,力羸劣忍,棄眾生忍,有誑詐忍,矯悅他忍,不為利樂諸有情忍,是名菩薩世間安忍。如是安忍,共諸聲聞獨覺乘等,此不名為大甲胄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

  什麼叫安忍大甲胃輪呢?「善男子,安忍有二種相」,每一輪都有兩種相,一個是世間相,一個是出世間相。出世間無相之相什麼叫世間安忍呢?這個忍不能以忍辱的忍來解釋,這個忍是承認的意思。忍可什麼呢?忍可性體,忍可有漏法、無漏法。無漏的是究竟的,有漏的是不究竟的。「緣諸有情」,菩薩行忍是因,得外邊一切諸有情諸緣,因是能生起的,緣是能助成的。

  菩薩要想成就忍辱波羅蜜的時候,要知道世間上是沒有達到究竟的,你這個忍還是有漏的,就是不了義的忍。因為緣念一切有情有情給他作助緣,修這個忍,他有取、有相,若人家罵我,惱害我,那麼,我曉得眾生業障深重的,忍他的羞辱。這是有相忍。

  無相的呢?那個眾生根本就是空的,一切諸法都是空的,視眾生無自體,是緣成的。哪有緣成的呢?地、水、火、風、空、見、識,這七大所組成的,一切眾生都是七大組成的。一般經上說的是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凡是說四大界的時候,就說地、水、火、風四大種。凡是三界的時候,當然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那麼就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是空的,所以說地、水、火、風、空,也在四大種里頭,無色界也是在空里頭。

  菩薩的安忍,不是取相的。但是隨順世間法故,他有取,有相。依照諸果報,要修,忍辱最能修福。忍辱的人相貌都很庄嚴相貌美好,有功德相,這個人要是發脾氣,有瞋恨心,相貌就醜惡。美麗的人相貌庄嚴的人,但是他一發脾氣生氣的時候,相貌就變了,變成羅剎

  所以應當懂得,這是有取有相的。但是菩薩並不是這樣,他依著世間上是這樣子。那麼修著世間的福,因世間福所生起的忍是依著色、聲、香、味、觸,這所發生的忍;或者你打我,打我是觸,觸就是苦受。你感覺痛苦,或人罵你,你感到羞辱,這都是有相的。面對這些有相的,你忍了,但是對於生死,沒有解決,這只是依著世間,假使了生死也只能證得二乘的生死這叫「分段生死」,不是究竟的。這個忍是指說一切的色聲香味觸,這是「五塵」。「五塵」對著你的五根所生起不如意。你忍受了這叫依著這個所忍的。

  這個忍不是究竟的,是隨順世間相的,發心趣向。如果是在世間相要斷世間,斷三界九有,那麼這個忍不究竟,所以這個叫「世間忍」。

  「無堪能忍」,要是在世間的人他是不可能忍受的,但是就修道者說,他是堪忍的,能夠忍受的。或者力氣羸劣,就不如人。若是跟人較量,總是輸,他認為這是正確的,這就是沒有爭勝的心。這都是指有取有相的意思。

  「棄眾生忍」,我們看二乘人聲聞、緣覺,他不眾生,不度眾生就是棄眾生,他修的這個忍是棄眾生。或者有誆詐人,人家欺騙你,誆你,詐騙你,你不認為是誆詐,你忍可他,矯悅他,使他歡喜使他快樂。我們這樣子忍可。「不為利樂諸有情忍」,是名菩薩世間安忍,不利樂眾生,這個忍是「世間忍」。是什麼忍呢?是「聲聞緣覺忍」。這是反說的,這都是聲聞緣覺法,隨順世間的,這是聲聞緣覺共乘的忍法。這就菩薩世間安忍。這個安忍跟聲聞獨覺乘等,就跟他們共同,依著這個忍去修,就證得這個忍。

  「雲何菩薩出世安忍大甲胃輪?謂無漏忍,一切賢聖大法光明,普為利樂一切有情無染著忍,永斷一切所作事業語言、因相、文字音聲,行依處安忍。修此忍故,能斷一切三結、三受、三相、三世、三有、三行、三不善根四種瀑流、四扼、四取、四種身系。修此忍時,心意寂靜,是名菩薩出世安忍大甲胃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安忍大甲胃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雲何菩薩世間的安忍大甲胃輪?這個不是大甲胃輪,也不是究竟的安忍,叫「無漏忍」。不但不漏落三界也不漏一切諸有。這個漏是指無明習氣塵沙。那種忍是法忍,要承認法性的,這才叫「無漏忍」。他這個忍是因為賢聖的大法光明也就是他智能。「賢」是指三賢地位說的,這是菩薩證得賢聖,得了大法光明智能。但是,他並不是棄眾生,而是利樂一切有情,利樂有情不貪著,不取著眾生相

  「普為利樂一切有情無染著忍」,「無染著忍」,因為忍可一切眾生,沒有眾生相,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沒有能忍的我,也沒有所忍的法,沒有所忍的對象;無境,無意境,無法,無我,永斷一切所作事業所作事業永斷了,就是不執著的意思,這個永斷並不是不做事,而是作一切事而不執著一切事業

  「語言、因相、文字音聲」,凡是你所作事業不能離開語言也不能離開文字,不能離開文字相,不能離開語言相,也不能離開眾生你能行的,你所作事業就是能作事業者,這個事業都靠一切諸緣所成的,沒有這個助緣,緣滅了,這個事也沒有了。

  要是能得到這個忍,就能斷「三結、三受、三相、三世、三有、三行、三不善根四種瀑流、四扼、四取、四種身系,修此忍時,心意寂靜。」,若菩薩摩訶薩修了這個安忍大甲胃輪,從他一發心就能夠斷除五欲。

  什麼叫「三受」?「受」是以領納為義,不論你身體所接觸的,乃至於意念上所接觸的,有三種,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我們的眼、耳、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