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善法師:單獨閉關訓練要點

單獨閉關訓練要點

  常善師父:你再概述一下你自己認為修行、體解的重點?你現在要解決哪些問題?

  演捷:最難解決的,就是到了最難忍受的時候,沒有那種誓死不退、死也不退的(精神和干勁),最後就……

  常善師父:注意啊,勇猛精進,就是精進的夠勇、夠猛,精進相續態,勇猛是它的性態、細致狀態要有勇、有猛,才能突破萬重關。勇猛精進到什麼程度呢?誓死不退!誓死不退、死也不退、永遠不退。三個,三重意思,誓死不退、死也不退、永遠不退。誓死就是在死之前不退,任何狀態都不退轉;死也不退,在死的過程當中,還是不退死了不死、怎麼死、怎麼痛苦都不退;永遠不退就是誓願不退轉。只有這個心地才是個最圓滿心地

  你要這個心地,你訓練般舟訓練什麼呢?就是訓練這個心地。難行能行幹啥呢?難行能行就是最好的訓練方法。不要怕遇到任何難題,歡喜遇到各種難題。像苦痛一樣的,不怕苦、怕不苦;不怕難行、怕不難行。為什麼呢?每難行一次,就是你淬煉一次,就是你涅磐一次,就是你再生一次,就是你再造一次,就是你受提煉一次。

  要作如是觀,作如是想,做如是受用,那麼任何逆緣,都能轉成你成長的增上緣。然後通過這越來越多的增上緣的考驗,究竟是百煉成鋼…,千煉成精,萬煉成虛,億煉入道,成道了。這幾個啊,百煉成鋼是世間的,千煉成精,精鋼,就是百煉之上還有一個千煉的概念,知道吧?百煉成鋼、千煉成精,萬煉成虛,虛啊;億煉入道,這幾個方便表達方式你要在成鋼之上還有很高的層次,這些層次中有不同的境界,很多、很多的妙境。不要認為一成鋼就完了,何況現在還沒成鋼。

  這個心量無限的深邃、無限的廣大、無限的微妙、無限的博大。這才能和三千大千世界,和盡虛空、遍法界相應,不要被一個地球所束縛,不要被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所束縛,不要被那種210億也好、多少億也好(所束縛),無量佛剎、盡虛空、遍法界,這個世界觀要對應上,這百煉成鋼、千煉成精、萬煉成虛、億煉入道,還虛入道。那麼這樣對應的訓練層次,要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不要百煉成鋼就好了,何況現在還沒百煉成鋼。

  最好的養料是什麼?難行能行!是養料、是砥礪、是成就,其他都沒有這種感受。找那種,被那種舒服的感受、神聖的感受和微妙的感受,所欺騙。這個感受是什麼?這個感受是我越難行、越要行;越難行、越能行;越難行、越去行;怕不難行,不怕難行、怕不難行。然後,認為每一次難行都是自己最好的一份澆灌,自己最好的一次成長,從心裡當中一直達到無限。你要訓練自己,不管碰到什麼難題,這個難題是隨機的,然後在每個難題中是這樣成就自己的成就自己難行能行的心、心地啊,成就自己不退轉的心地。這個是一個訓練的重點。

  在這個訓練具足的時候,就可以面對任何難題,就可以面對任何困難就可以面對任何逆緣,這是真正的不動轉地、不動心地、如如不動地。如來如來,如如而來、如如而去,這個是可以訓練出來的,而且,不要繞捷徑、不要有僥幸心,你就準備百煉、千煉、萬煉、億煉,重重勵煉、不盡勵煉,越勵煉、越高興,一點兒投機的心都沒有,我練好了如何等。我練的再好,我還想練;練的再好,我還要練;不練而練,練而無練,本來就如是,無所謂練和不練,對不對?就這樣子啊。這是講的核心區,就是這個心地

  具體過程來講,就是碰到一個難題,你現在出現的就是,比如心力化難題,是個心力不夠,過不了關,身體難受、或其他種種感受,被這個受所左右,被心裡的動力不足所左右,被心裡的種種感受所欺騙、所左右,被那種痛苦的感受所左右。折磨的感受、痛苦的感受是很粗的一個東西無聊的、寂寞的、沒什麼意義的那種感受,就是若有若無的、空無所有的那一種感受,也會是一種欺騙,這是微妙層次上的感受。什麼第三感受,覺得非常微妙、非常神聖,大光明相,種種奧妙顯聖,那個時候,還要突破它,還要不被這種聖境所限制。

  苦境對應的什麼呢?是恐懼心,是僥幸心,是逃離心,是那個偷懶的心。聖境對應的是什麼呢?對應的是不懈的心、永無休止的心,是一個真正不染著的心。從根本上訓練自己,這樣從心底上,最終是心底上的突破。這個心底如果突破了,像不坐不卧是小事情。

  你說你怎麼樣算心地完整了?對應90天如彈指間,沒有世間思想如毛髮許,沒有疑惑如毛髮許。對吧?然後不坐不卧,這個經行狀態,入定,90天入定,無所謂90天、不90 天,這就是定啊。就是這個心地的完整,一定要通過事項的檢驗,這個事項緊接的是你的心地,那麼所有的訓練都是心地法門,就是這個心地法門,就是訓練這個心地

  那麼具體到你現在來講的話,除了這個心地之外呢,要去探討一些方便啊。什麼方便呢?比方說你要探討這幾個問題,你自己要去體證。呼吸、身形、重心、聲音、腳步,這幾個如何完整地組合

  演捷:我沒有太管過呼吸,只是覺得腳步和丹田氣的配合。

  常善師父丹田氣就是呼吸。你逐項體會,不要一下子全部來。比如,體會腳步和聲音關係,腳步和聲音怎麼配合的。單獨腳步是什麼情況,單獨聲音是什麼,配合起來是什麼。大聲配合是什麼樣,小聲配合是什麼樣,中聲配合是什麼樣,無聲配合是什麼樣,默聲配合是什麼樣。外動是什麼樣,內動是什麼樣。體會這些種種配合的不同,這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師父給講這、講那,最後都要落實到自己的修行上。每一道關都走過,輕的走過、重的走過、大的走過、小的也走過,這個配合走過、那個配合走過。你自己就知道,就見道了,就入不二法門了,說的就都是自己的東西了。而不師父這里講了一個大步、一個小步,這你就變成學舌,或者是學人東西,沒有自己的東西。你只有自己走了以後才知道,為什麼這樣?步伐為什麼是這樣,呼吸為什麼是這樣,聲音為什麼是這樣,腳步為什麼這樣,重心為什麼這樣,心態為什麼這樣。到底體會什麼心地,這個心地對應的、對峙的凡夫俗諦上那些心地是個什麼關係

  俗諦上來講,一個是浮躁心,浮躁心體現在那兒?腳步都是大的、都是快的,都是搶拍子的,然後都是不換氣的,都是情緒狀態、作意非常重的。作意重就容易累啊,都不是斂字訣,等等等等。體會這裡面任何一個細小的地方、這個心地。從這個心地的角度看,現在講無上的微妙之處,根本之地、內在之處揭示出來了,而這個內在揭示了自己的心地,需要自己在實踐中體證。

  你把這個體證過去以後,明白這其中的道理,90天不證也證了。你如果沒有明白這裡面的道理,90天過了也沒過。知道了吧?你把這些東西都體證清楚了,90天隨便你過。給個技巧啊,這樣子教育人的時候,就很清晰。

  然後你還要注意,在教導人家步伐的時候,也是個方便、善巧。30分鐘怎麼教他,三小時怎麼教他,三天三夜怎麼教他這就講步法和行法。行法裡面再講,怎樣面對冤親債主,這他是個什麼心態,像現在這個行法是什麼心態,我講過很多,記得吧?講四個至誠,四個至誠之間的關係至誠懺悔這個心,怎樣能發揮出來,懺悔什麼東西呢?

  常善師父:(前面)講了步法、我們講的那個理論,懺悔業障,然後呢,怎麼樣懺?能夠懺悔心安、心定,心能夠老實接受一切,心能夠生出至誠精進心出來。你要體會這個東西,這個懺悔的要義講給大家聽,讓大家能真正生出懺悔的心。你要什麼呢?領著大家唱懺悔偈的時候,能把有的人都唱哭了。為什麼?唱的是這個曲子,但真正的心地也是這個心地,能攝受人,而不是唱的這個調。明白了這個,你唱完了,大家能哭的一塌糊塗讓人心地能真懺出來,至心懺悔是這樣的。

  至誠接受,你要分析他為什麼不肯接受啊?一般人不能生至誠接受心。要不老太太讓她懺悔懺悔至誠接受不?不接受。…你要分析世俗人,為什麼不肯接受?不肯接受的心態表現在哪裡?怎樣至誠接受?為什麼至誠接受?至誠接受的奧妙在哪裡?…

  至誠接受的奧妙在哪裡?至誠接受的真正奧妙,就在能讓冤親債主繳械投降!這是無中生有、無為之法,無為而無為之法。真正你明白這個戰略意義、這個奧妙所在以後,就肯接受了。接受,而且是身體的接受。身體的接受,一點點的接受而已,身體的一點點的不計較而已,帶來的是什麼?冤親債主的全面滿足、冤親債主的全面投降、冤親債主的全面繳械,冤親債主繳械投降、一下子他就不鬥了。解決斗爭心,解決斗爭心的根本就是接受。而且接受了你又有什麼損失呢?你要把接受的利益給他講清楚。接受的利益至誠接受,等等、等等,你要體會裡面的奧妙。

  至心迴向,為什麼要發出一個首先解脫冤親債主的心?它的重要性在哪裡?人為什麼不能發這個心出來?不能發這個心,有幾種情況?不能發這個心的損失在哪裡?發了這個心的利益在哪裡?

  讓人正心開意解以後,真正發出無論如何也要救拔冤親債主的心。真正發出這個心以後,這是超拔成就關鍵所在。

  至誠迴向,般舟行人至誠迴向,和臨終者的至誠迴向是什麼關係?般舟行人發心,和臨終者的發心是什麼關係?好好體證它,好好體解它,至誠迴向

  至誠精進,誓死不退、死也不退、死了也不退,同樣的道理何為精進精進標準是什麼?尤其是體現在微妙之處精進相續上的精進。實際上就是什麼呢?就是相續相續、再相續、再相續、還是相續。是不斷相續、永遠相續、永恆相續不退相續精進相續圓滿相續

  …沒有止盡,再沒有止盡,就是讓它相續下去。

  傻人傻念解決什麼呢?解決一個最基礎的問題,最根本信心問題。相續啊,就是個流動,就是個示現。說傻念,就能讓有的人,無論任何時候都能安住,這是無上的安定之王。如何能做到傻念,傻人就能傻念!你要不傻,就老是有分別心。那你要搞清楚,他們為什麼不傻呢?會分別哪些東西呢?這類人分別什麼、那類人分別什麼?告訴他,你這樣分別沒有意義,把分別心抹掉了,當然就變傻了。就體現了真正的智慧了,不再被分別心所左右了。

  傻人就是傻念,傻念,平常人為什麼不愛傻念?對不對?怎樣生出對傻念無上的信心如果你真能對任何一個人說出對傻念無上的信心那是最高的境界

  傻念,你給自己出個課題,七天七夜就是兩字:傻念!你走三個七天七夜,傻念,走一個,再走一個,再走一個。走到什麼程度呢?七天七夜,無分別心。這傻念關過了這是實實在在過關了。…然後再走到什麼程度呢?自己心緒非常不寧的時候,你要過一個關,在最不適合過關的時候,傻念、就念兩個字:傻念,念出來。自己情緒狀態不對,思想狀態也不對,環境狀態不對,特別受委屈、特別受侮辱、特別逆境的時候,傻念就管用。這樣的七天七夜…。

  然後,再其次,隨時隨地隨時隨地拿起來,七天七夜就進去,傻念不管。不撿好壞、不撿難行不難行,按照當時條件,當下是什麼,就是什麼。當下好,就好的走;當下壞,就壞的走;當下不好不壞,就不好不壞的走,就是傻念。不用非得找最好的時候,也不用非得找最不好的時候,不挑時候。知道吧?要達到這個境界,傻念才得力。自己體會體會、體證,傻念。這是傻念關。

  再比方說你能體會到止語這個關的配合,念的再好、再壞,出現再多的情況,我都不講話。七天七夜,我就講話一句不講。吃著飯、吃不著飯,有飯沒飯都沒差別

  當然,再進一步來講,七天七夜不吃飯,打餓七;再進一步,不吃不喝,不語、傻念,這個境界好了你把幾個七天七夜境界都行出來了以後,這幾個層次、關口都過了,再過九十天就容易,念佛的關就好過了這是講傻念。

  剛才講懺悔吧,那麼講步法、心法這一塊。

  假如他遇到問題和境界、某種狀態的時候,如何覺照、如何觀想?覺照自己啊,比如說,你要覺照,現在的苦,如果不吃,真的覺照我將來怎麼辦?這個觀想絕對能過任何難關。現在不弄,至少要多還冤親債主一千六百萬年的代價,要不就是六億年的代價,那值嗎?

  我不是講了嗎,一秒鍾的精進能頂三點三年多,一天頂一百萬年!一日一夜精進能減少一百萬年的功夫你把這個關學習了,你就知道了,不精進就太不應該了、太愚痴了。

  再比如過時間相的關,你這樣看這周圍的雲彩,看多了,你就不分別了。但是如果說,在雲彩里呆上一年、二年,你就會明白雲彩裡邊的事。從這到那兒,飛兩個小時,中間你不分別了。你想啊,時間是個假象人生百年,我們生命其實不過彈指間而已。百年都彈指間,一天一夜算啥?七天七夜算啥?90天又算啥?你不要分別嗎,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分別。就做如此覺照、如此觀想你就會笑自己,傻吧?

  再比如說,你去區分中午的時候,12點和1點鍾,溫度到底差零點零幾度?區分這個有意義、沒意義啊?太沒意義了。今天比昨天到底降了幾度?有意義嗎?也沒意義,這個分別相太沒意義了。把時間相一抽象掉,此刻的感受和下一刻的感受,有什麼意義啊?鍾表的重量現實有什麼關係啊?無聊無聊點兒,有聊、有聊點兒,有什麼關係呢?人家看得起我、看不起我,有什麼關係呢?我自己頭痛點兒、牙痛點兒,有什麼關係呢?就是牙痛,七天七夜、49天,又有什麼關係呢?就是受不了,我心仍然在念佛有什麼關係呢?時間有什麼關係,要覺照,是不是?

  然後反過來,釋迦牟尼佛,般舟經上對世人有很多講法。比如說,做一頭牛想。不是講,這個法,好是好,用一頭牛換,我就換。就一頭牛,要換則換,不換則休。世人就是執著自己所願意付的代價。那你說我現在要證如此無上之法,就要付這點兒代價就行了?做代價想。

  你說昏沉成這個樣子我就不幹了。我窩囊成這個樣子我就不幹了。這就我對佛法的認識?這是我對釋迦牟尼佛的信心嗎?這就是我的決心嗎?這就是我的願行嗎?如此一觀照自己,就解決了。那麼,碰到任何難題,你就覺照一下,噢,難在哪裡啊?難在我嘴巴不能唱了,我腳不能走了,是不是?難在我呼吸不均勻了,…這時候難了,所以我就不能念佛了,是不是難了?

  然後你就想了,這算難嗎?也就是說,超過這個代價,我就不願意付嗎?等等、等等,你可以做很多覺照、觀想,都可以破,破苦痛關的。你可以思維它,用實踐去體證它。然後呢,昏沉關也一樣。

  常善師父昏沉關,你要相續不斷,隨時隨地走一天一夜隨時隨地兩天兩宿、三天三夜都沒有關係。首先第一步,是要走一天一夜,哪天難行,哪天就走一天一夜!看看能不能做一天一夜難行的事。

  昏沉你要不怕面臨任何昏沉情形,任何昏沉狀態,任何昏沉的沉誤。於任何昏沉清醒狀態時間狀態當中,不生退心,都有一顆頑強的心。那你昏沉就能過了。面對境界相也一樣。

  如何面對境界相?在境界相中,一定要覺照自己,這段時間有什麼境界相?如何破這個境界相?…為什麼會有境界相?噢,一切境界相都與我念頭關係,什麼關係啊?特別想吃、特別想喝,噢,境界相。一切境界都是,因為我的要喜歡心安(念頭)而起、要喜歡省勁而起;一切境界都是我對師父有這種要求、那種要求,因這種知見、那種知見而起;對師父恭敬而起。為什麼會接受別人種種示現的影響呢?…對,為什麼出現一個前世印象呢?因為我有一個求神通的心、求宿命通的心,就會有顯示宿命通的示現。如果你有一個求這個、那個的心,你就會顯現這個人為什麼這樣、那個人為什麼那樣,這樣的心都會顯示。

  然後,你如果有一個求甚深法意的心,就會出現很多人給你講法,很多法意、很多微妙境界相的心,等等、等等,你去體會啊。一切唯心造裡面,起碼有二十種、三十種、三百種心地,對應你的境界相。等所有的境界相都通過了都能理解到了,從心裡上把這些關過了,心亡罪滅兩俱空。就這樣過境界關,把心地的念都空掉了

  演捷:那個求微妙之法的心,也不應該生?

  常善師父:應該生!但不應該生染著。你要真正體會,一個是不染著;二是,你要真正認識到,傻人傻念其實是(具有)無上功德的,…無分別的智慧,無差別智慧大圓境智其實就是傻人傻念的這種境界,修無量功德的心要法門,而且要很執著、很執著。但是,執著過了後,要把它扔下來。你不執著,到不了砌入裡面去,但到了境界後,要把放下來。

  就好比,打仗歸打仗,打仗勝了,打完仗不往心裡去。就好師父徒弟,罵歸罵,罵完後根本不往心裡去,因為罵是一種教育的手段,一種教育的手段慈悲也一樣,也是一種教育、調動的手段,為了調動他的心而已。都是方便、善巧。

  境界相裡面起碼對應兩、三百種境界你要覺照兩、三百次後,覺照一次,就把一種層面境界破掉;覺照一次,就把一種心地破掉。最後你就覺照到,噢,原來我的思維是無形的。我的思維依此世界而立,我的知見??——思維的參照系是依此世界而立,思維程序依此世界而立,思維知見標準依此世界而立。本來就是世界東西,非要去求彼世界真理,一無是處。

  最後你發現語言無相的,思維無相的,念頭無相的,自然就生無生法忍。就無想、就無思、就無念。無想、無思、無念,然後,自然而然就,心不寂也寂,心自然而寂,自然遠離顛倒夢想自然心無任何掛礙,自然心無任何恐怖

  就境界相來講,你要過千重關、萬重關一樣,這樣去一步一個腳印,把所有境界相都過掉,最後你就自然而然得到無生法忍、無生法的境界

  這個念頭,袁了凡往那裡一坐,無念頭、無分別,他知道任何念頭都是虛的,知道任何思維都是沒有意義的,知道任何染著都是空悲傷、都是空、徒勞無意義的,所以,自然就無念頭了。

  比如說睡蓋,睡蓋達到哪種境界呢?比如像現在善翠這種境界的,就是散念念佛念到晚上想睡都睡不著,不睡了。神滿、氣滿、法喜充滿,因為心上沒有負擔,她心上太沒有負擔了,她既不要講法也不要度人,也不要做事,也不要掙錢。她只知道傻乎乎地念佛

  演捷:是不是那個出家人走了多個九十天的,也是這種狀態

  常善師父:還達不到這種狀態

  演捷:還達不到?這么多個九十天啊。

  常善師父:這多個九十天,你一定要實行九十天,不能有任何輔助措施。你還去吊繩子去,你去拜佛去。都不是一個完整的、都不具足身心的,都還在干什麼?都還在照顧身體。知道吊繩子吧?…

  說哪個地方人不得了,行九十天,搞一個鋼圈,就像壇城一樣,搞一個圓圈是鋼欄桿的。他在欄桿里走,出溜下來了就可以架在欄桿上。說他功夫高,不用靠欄桿,而隨喜的人沒辦法了靠欄桿,這隨時隨地給自己的偷心創造條件了。這就不能究竟、不能圓滿

  這一念是靠法喜過關的,靠真正的功夫去過關的,不是說靠這種方便手段去過關的。確實到後來,看他們都累的慌。

  就是說你要培養自己一顆篤定的心,不要著急去過九十天的關,也不要著急去成就你就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去過。這么多關口,你就一個一個去清除,一個一個去攻,一個一個去仔細體證,一個一個去實踐,一個一個去仔細體味。

  昏沉關一下子過了五十個,…境界關根本就沒有數了。不要指望三個字、六個字,你就把這個關過了,三次、兩次就把過了。那個是騙人的。這個心地本身就不是個老實的心、不是定心,那是方便說說而已。

  境界關過個三百次、兩百次,最後,體證,…任何境界都可以過,任何境界都不是難受,因為苦痛關都過了心地自然產生這個心,那樣你帶人(行法)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因為你對任何的境界現前都瞭然於心,不擔心。

  你看就要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弄到啥時候算啥時候,早一年成就,早十年成就,晚十年成就,沒有什麼關係。這個心下來後,就是一個定的心,超越時間相的心、一個實實在在的心,這就是個圓滿的心。有這個心,不成就也是成就。沒有這個心地,你再走90天多少遍,也不成就那是個起伏不定、取巧的、有所作為、強烈作意的心。

  演捷:師父你說這個過程當中,和度眾生是什麼關係呢?

  常善師父:好,先要把眾生的相要破掉。為什麼?千萬不要著急度眾生你要知道,你行法當下就是度眾生,度眾生要有眾生的相。第一個,度眾生一定要隨緣你不隨順因緣,你度不了他。方便才是究竟,沒有方便你根本度不了眾生

  演捷:是要先成就自己,然後再去度眾生

  常善師父:不是,沒有這個先成就自己的事。在利他的過程中,既是度眾生又是利自己,這是一合相。

  利他,不在於利他行,而在於利他的心。心地,一切流自這個心地就是真的。

  為了利益大家,寧可我推遲十年、推遲一百年成就,都沒有關係這就是利他心,這完全是一合相。所以,我們這個利他也簡單,就是帶著大家念佛。沒有別的其他事情這就是利他行。

  度眾生一定要隨順因緣,來而無粘、去而無留,沒有遇到因緣,就不著急。今年度和六十年以後度,一樣能成就這一輩子度和另一輩子度,有差別嗎?有因緣的話,六十輩子以後再度他,一樣成就,和現在度他,一回事。實際上沒有時間相,時間是個假象

  所以,這樣把度眾生這件事放下。既放下來,又撿起來,來了機會就度他,聽了聽了,沒聽就沒聽。沒有分別相,無非度、無非不度,不要刻意去求,不要有一副度眾生樣子,如何如何地…。

  像我現在就是這樣。你來,我給你機會我對盡責任,對不對?但如果因緣(不成熟),如果你現在對師父,沒有一恭敬的心,增加了一個挑剔的心,增加了一個不以為然的心,…路是自己選的,這個法一定要你來求,一定要你來敬,這才能度你。…不是我不慈悲,而是…來而無粘、去而無留,走就走。

  就像有的人過來,明明知道他會咬人的,也會救他。你咬我也沒有怨言,只要有機會成就你,我就一定要成就你。明明知道他是一條毒蛇我也一定要救你。我被你咬一口、咬兩口,咬死都無所謂一句話,真身不死的。對不對?

  總之,要把這個相破掉,要把言語相破掉,思維相破掉,心無掛礙。

  這樣的話,你對整個行法要過多少關,心裡有個整體思路,慢慢去體證。

  演捷:體證過程當中,是否還要讀楞嚴經?

  常善師父:不用。我給你講的心法中,已經包括楞嚴經、楞伽經,所有的經都在裡面。你和師父什麼關係?你一有狀況,就拜師父。行法之前要拜師父三拜,行法之後要拜師父三拜,這是授信,這是你對師父依止的心、依戀的心、恭敬的心,這個心始終內證。心有願,師父就能幫到你。因為你是求法、在敬法,你是師父和佛看成是一合相,和法看成一合相。這個是你得法的一個前提條件

  然後呢,你不要局限於語言層面的溝通交流。你看蓉岩那個菩薩——善蓮,回家以後,有事就問師父,就覺得師父就在跟前,而且每次答上去都非常…,師父的法是盡虛空法界的,是真實的、是微妙的、細致的,是無所不包的,是詳實…是無微不至的,是沒有分別的,是隨時隨地的。就看你心地了,你的心地至誠在這個面相應,就得這個層面法的照顧。這必須要師父有當面交流,當面請教,只管受用,不要管其他的,不要琢磨其他的,尤其不要琢磨師父如何方便的。

  放下自己的知見,法都是因人而顯,應機而現的。以你們現在的境界層次,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是沒法體現的,…都是方便的。如果你以一個測度的心,以你的狀態、以妄念的心,去測度師父評價師父,對法的心不圓。非常可惜啊,可是因緣如是,誰也沒辦法。等有一覺悟了、成就了、體會到了,那就好了。因緣如是,師父有時候想避免也無法避免。

  你看那個演s,當時,沒來之前聯系出家說我死活都要出家,死活我都不離開道場我說,好。一陣子過了,然後,非要離開,…結果,一走掉,…

  後來,回去以後和師父講,我一定回來。我說,你答應的我不走,你卻走了他說師父,我答應的你白天不走,沒有說晚上不走的。我一定回來。回去以後,馬上就回來。

  第二天講了,師父,過二十年以後,我一定回道場我要先敬孝。

  然後,過了一段時間,半年後問,我可以回道場嗎?我說,來吧!結果,來了三、四次,都沒來成。因緣原因,很可惜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