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凈法師:壇經朝聖——《六祖法寶壇經》講記 機緣品第七

機緣品第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時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德雲: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

  六祖大師自從在黃梅得到五祖授衣傳法以後,回到韶州曹侯村,當時並沒有人知道這回事。村中有一位儒學之士名叫劉志略,對大師非常的禮遇尊敬。劉志略有一位姑母比丘尼法名無盡藏,經常誦念《大般涅槃經》,六祖一聽,就知道經文中的妙義,於是就替她講解說明。無盡藏比丘尼便拿著經文請問六祖。六祖說:「字我是不認識的,但關於經義請盡量發問。」無盡藏比丘尼說:「字尚且不認識,如何能夠理解經文意義呢?」六祖說:「三世諸佛微妙道理,並不在於文字上。」無盡藏比丘尼聽了非常驚訝,就到處去轉告里中的耆宿大德說:「這是一位有道的人,應當請來供養。」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是禪宗的鮮明特色。中國禪宗是根據初祖達摩大師依《楞伽經如來思想與六祖惠能大師依《金剛經般若空性思想而創立的宗派。法不孤起,依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禪宗從創立之初就不拘泥文字。《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有一次大梵天王在靈鷲山上佛祖釋迦牟尼說法。大梵天王率眾人把一朵金婆羅花獻給佛祖,隆重行禮之後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羅花,意態安詳,卻一句話也不說。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覷,唯有摩訶迦葉破顏輕輕一笑佛祖當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萬有的精深佛法,熄滅生死、超脫輪回的奧妙心法,能夠擺脫一切虛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處難以言說。我以觀察智,以心傳心,於教外別傳一宗,現在傳給摩訶迦葉。」然後,把平素所用的金縷袈裟缽盂授與迦葉這就禪宗「拈花一笑」和「衣缽真傳」的典故中國禪宗摩訶迦葉列為「西天第一代祖師」。

  世尊所傳的其實是一種至為詳和、寧靜安閑、美妙的心境,這種心境純凈無染、淡然豁達、無欲無貪、無拘無束、坦然自得、超脫一切、不可動搖、與世長存,涅槃境界,只能感悟和領會,不需要言語表達。而迦葉的微微一笑,正是因為他得佛心印,流露法喜,這種傳法,被禪宗推崇。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之後,三嘆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靈山會上又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囑於汝。汝能護持,相續不斷。」就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真理如來的凈智妙慧一切功德就叫正法眼藏。正法就是根本佛法,眼藏就是大智慧法眼,能夠普照一切,含藏萬法,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都含藏此一法之中,這一就叫正法眼藏。什麼是涅槃妙心呢?也就是說不生不滅的妙真如心。這個真如妙心,是一真一切真,法法皆真;一如一切如,法法皆如。它是不變又能隨緣隨緣依然不變。隨迷緣,就做六道眾生;隨悟緣,就成四聖法界這就譬如冰之與水一樣的,隨冷氣之緣,就水結成冰;隨熱氣之緣,就冰化為水。這個真如心叫作妙心,妙字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實相就是無虛無妄真實之相這就是妙真如心,實相無相無相就是無有一切千差萬別虛妄之相,唯是真實平等一相。平等一相,就是微妙智慧德相。這正法眼藏是依照真心大用方面來說,涅槃妙心就是按照真心本體方面來說,實相無相是按照真心德相方面來說,合起來就是根據真如妙心的體、相、用三個方面道理來講,這個妙真如心真是一種幽微奧妙秘密的無上法門,這個微妙法門就叫作法界大總相法門。它真是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無形無相不生不滅如來智慧德相。這種智慧德相,不但是佛有,我們眾生也有,即心即佛,即佛即心,這就佛教禪宗殊勝見地

  我們要知道,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這是無說而說,無言之道要我們從眼根與耳根方面,能夠得個消息,體會佛的無言妙道。到了摩訶迦葉破顏含笑以後,佛開口說了幾句法語這是以言遣言,無言之道古人說:「大道本無言,因言而顯道,真心無相,即相而明心。」有一次孔子對幾位弟子說:「余欲無言。」弟子說:這怎麼辦,如果夫子你不開口講話,那麼我們這些小小的弟子們就得不到教益了。孔子說:不要緊,你們看看天,它日日夜夜也沒講話么。那春夏秋冬四時的節氣,不是照樣走得很好嘛!它一天到晚也沒講話,那萬物不是也生住異滅,輾轉循環,終而復始嘛!你們看,天何言哉。這就充分說明了,無言才是真正的大道。所以說,妙高頂上,從來不許商量,到了第二峰頭,才說出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

  六祖惠能在黃梅五祖處得法之後就離開五祖,回到韶州曹侯村隱居,人們都不知道他已經是一個得道的高人,那時候六祖還沒出家。當時有位儒士,就是學習儒家文化的,孔子門生劉志略,他和六祖交談了幾次之後,被深深震撼:這個年青人不認識字,說的理卻直指萬事萬物本源。劉志略有文化,看出他是位高人。所以,他對惠能非常的恭敬,禮遇甚厚。

  劉志略有個姑姑出家為尼,是個比丘尼,俗稱尼姑,名叫無盡藏,常讀誦《大涅槃經》。無盡藏比丘尼後來也成為唐朝時侯的一代高僧。《大涅槃經》是佛陀涅槃前講的一部經,代表佛教最高的法系。

  六祖在那坐著,無盡藏比丘尼在一邊誦經,六祖聽了就知道說的什麼意思,就為她解釋這部經講什麼,這句話什麼意思。一次,無盡藏比丘尼念著個字不認識,就問這個字念什麼?

  六祖說,字我不認識,要問什麼意思你可以問我,但問字我不認識。比丘尼很奇怪,字都不認識你怎麼知道是什麼意思呢?

  六祖說,諸佛的妙理自性流現,和文字沒有直接關係,讀經是要透過文字相去體悟的。文字只能去表達它,而不能把它表達完全。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無盡藏比丘尼大驚失色:真是高人!你不認識字,竟然對佛法妙理全體通達,很驚訝。

  無盡藏比丘尼告訴身邊德高望重的長者說,咱們這出了個有道之士,是一位開悟大德。古時的人對有道之人無限崇尚。現在要說有個有道之人隱藏在民間,大家覺得沒什麼感覺。要是有個富翁、大領導隱藏在民間,大家會覺得很驚訝!現代的人和過去的人價值觀不一樣,我們也不能說現代的人不對,是迥然不同的價值觀。好什麼就關注什麼。現代人好財,所以經濟發展得快;古時的人好德,所以幸福自在

  好道的人就像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別人都覺得不堪其苦,而回也不改其樂。他有道,有道就幸福;沒道,有多少錢也是煩惱。燒錢玩也不快樂。當然不是說有錢不好,有錢也很好,有錢要有道指引才好。電腦再好,軟體不行,電腦也白費;硬體再好,軟體裡面全是病毒也會鬧亂子。所以,硬體好也需要有好軟體,要有道。

  六祖大師一向以一個不識字的砍柴樵夫示現,這是他的修學和教學風格。而他本人雖然讀書不多,其實也是認識字的,他的父親曾經在朝為官,雖家道沒落,但也必是讀過書的。因此,六祖大師不但在禪學的修證上徹證,在佛學義理上,他也能發揮深奧微妙道理。他講《涅槃》《法華》《唯識》,他對金剛經》《維摩經》《楞伽經》《楞嚴經》《梵網經》等,也都有很精到的見地。因此,雖然在《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自稱是一個不識的人,但這隻是六祖大師教學風格和自謙言辭,不可以因此把他當作不識字,沒有學問。當然,學問在六祖大師而言,並非如一般學生從書本上認字、求知識;六祖大師並不是心外求法,而是心內求法自性流露。心外求法外道、是枝末,心才是知識的根本,義理本源智能寶藏;只要心裡一悟,真是道法自然無所不通,自性天然,無所不達。

  有魏武侯玄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師住九月余日,又為惡黨尋逐。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

  於是,有魏武帝曹操的遠孫曹叔良以及當地居民,都爭相前來瞻仰禮拜六祖大師。那個時候,寶林古寺自從經過隋朝末年的戰火兵災,已經成為廢墟。於是,就在古寺的原來基地上重建佛寺,禮請六祖前往住持。不久,寶林寺就成了一座名剎。六祖在寶林寺住了九個多月,又被惡黨尋至追殺,大師就隱避在寺前山中,後來惡人又放火焚燒前山的草木,六祖勉強將身體擠進大石頭的縫隙中隱藏,才得免於被害。那塊石頭現在還留有六祖結跏趺坐的膝蓋痕跡,以及所穿衣服的布紋,因此後人稱此石頭為「避難石」。惠能大師想起了五祖曾說的「逢懷則止,遇會則藏」的話,於是就在懷集、四會二縣境內隱居下來。

  六祖在這住了九個多月,因為六祖離開五祖時是帶著五祖的信物——木棉袈裟離開的,六祖當時是個年輕人還沒出家不被大眾所認可,五祖把衣缽袈裟給他大眾不是很信服。五祖往生之後,一部分人就想把袈裟搶回來。搶回來並不是為了搶奪名利,而是感覺憤憤不平,認為年輕人把五祖給騙了之類的,是這樣的想法。世人不懂,所以就來找。六祖就藏到山裡面。這些人為了把六祖從山裡逼出來,就點火燒山,想把六祖逼出來,搶袈裟回去。

  六祖就把自己隱身挨入石中得免。這裡面有兩重涵義,一是他與石頭合二為一而免於火災;二是他躲在石縫裡免於火災,這兩個涵義都是一樣的。藏在石縫裡山洞裡面,與他和石頭合二為一,合到石頭裡面去了,是不二的。大家不要覺得什麼神秘。佛陀弟子迦葉尊者,現在還在雲南的雞足山入定,雞足山有一個石門,大迦葉就到石門後面的山洞裡隱居了,如果有大德高僧去拜訪,像虛雲長老去朝拜雞足山的時候,石門中自然發出鍾聲「咣、咣、咣」,鍾聲自鳴。大迦葉現在還在石洞中禪定,等到彌勒菩薩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來世間示現成道的時候,大迦葉會從洞中出來把佛的衣缽傳給彌勒佛。很多阿羅漢也都示現並未入涅槃,現在還在世間隱居。

  六祖大師的一生,雖然遭遇迫害,災難不斷,可以說集榮辱、毀譽、災難恭敬於一身。不過,得道的人跟一般未得道的人畢竟不一樣,沒有道行的人災難、傷害面前他就屈服、失敗了,可是六祖大師越是受到傷害,越是慈悲高尚;越是遭逢打擊,越是證悟圓滿。正因為災難重重,誹謗不斷,反而成為六祖大師最好的修行對境,也成為幫助六祖大師弘揚禪學,闡揚佛法,度化更多的有緣之士的最佳助緣。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諭。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凈

此法門,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贊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法海比丘,唐朝韶州曲江縣人,初次參禮六祖時問道:「即心即佛是什麼道理?祈求和尚慈悲為我解說。」六祖說:「前念不生執著,當下就是心;後念不令斷滅,當下就是佛;能成就一切相的是心,能遠離一切相的是佛。這個問題如果要我詳細解說,縱使經過無量劫時間也是述說不盡。聽我說偈:無念之心名為慧,離相即佛就是定。定慧須均等修持心意自然清凈。能悟此頓教法門,由你習性自得。定體慧用本無生定慧雙修才是正。」 法海在六祖的開示下豁然大悟,於是以偈讚歎說:「無念的心原來就是佛,不能覺悟自我委屈;我已明白定慧的正因,當定慧雙修離一切相。」

  法海問六祖「即心即佛」,六祖告訴他,心和佛是不二的。所謂心就是現象,佛就是本質。迷失在現象中就是眾生,透過現象見到本質就是悟道成佛

  我們眼前的境相,都是我們的心所設計造作,由空性如來藏幻化出來的,這就是心在起作用佛性如來藏是能量源,心是設計師,山河萬物、芸芸眾生就是產品。體悟到這些,當體即是佛,這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法海因為有佛學基礎聽了六祖的偈子他就明白了:哦,原來我這個思考的心與我本有的佛性是不二的,是一體的,是美好和諧的。我不悟就是自己折騰自己,讓自己受苦受難,我現在知道了,我的定和慧,定就是我如如不動佛性,慧是我擅長思考的,心懷感恩和愛的慈悲心,這兩者不二。我的自性和我的思考力,它們兩個美好關係。離開我對外境假相執著,保持解脫法海聞即信受,悟道解脫這本《六祖法寶壇經》就是他老人家匯集起來的,所以感恩法海祖師!大家別誤解法海祖師是《白蛇傳》中和白蛇鬧糾紛的法海,此法海非彼法海,不是一個朝代。

  僧法達,洪州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祖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有一物,蘊習何事耶?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

  法達比丘,洪州地方的人士,七歲出家,常常誦念妙法蓮華經》。有一天,前來禮拜六祖,頭卻不著地。六祖訶斥道:「頂禮不著地,與不頂禮有何不同?你心中必自負有一事物在,你究竟修學什麼專長呢?」法達說:「我念誦妙法蓮華經》已經有三千部了。」

  在佛教里,《法華》是大乘圓教。佛陀一代時教,所謂「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有一首偈語說:「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佛陀最初說法是在定中講說《華嚴經》,有三七二十一天,這是大乘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所謂華嚴境界佛陀講說《華嚴經》的時候,菩薩、二乘人都聽得如聾若啞。所以,佛陀只好回過來,從小乘的《阿含經》講起,然後漸次演說到大乘的《方等經》《般若經》。二十二年的般若以後,有八年的時間專講大乘的圓教《法華經》《涅槃經》。在法華會上,因為是大乘圓教,境界很高,所以雖是百萬龍天的盛況,卻仍然有「五千比丘退席」。

  《法華經》是大乘圓教,所謂圓教,是說教義圓滿究竟的,是「實中實」。佛陀一生說法大部分講的是權教的方便法門,唯有《妙法蓮華經》是整個佛法當中的大乘實教,是佛陀真實實的本來心懷佛陀之所以降誕於世,其唯一目的,就是為了開示眾生悟入佛的知見也就是讓眾生統統覺悟到人人都能成佛,大家要有信心。因此,方便說有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的佛法,然而實則只有一佛乘,「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此外,《法華經》的思想大義,有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三種世間、性具思想、二諦圓融等。所以,懂得法華的要義,就會知道「百界千如,一念三千」,原來十法界眾生不離一心,一心圓具萬法,萬法就在我們的一心。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諸佛自性上本來平等,只是覺悟有先後,佛性並沒有差別。為了說明凡夫眾生都具有如來智能德相,佛和眾生都是平等的,所以,在《法華經》里,就有七個譬喻:1.火宅三車喻;2.長者窮子喻;3.三草二木喻;4.化城寶處喻;5.衣里明珠喻;6.髻中明珠喻;7.良醫治子喻。

  祖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聽吾偈曰:

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忘功福無比。

  六祖說:如果你念到一萬,能領悟經中大意而不覺得自己勝過別人,那就能和我並肩同行你現在竟以誦經千部而自負,一點也不知道自己過失。現在聽我說偈:頂禮本為折伏慢心之幢,為何頂禮時頭不著地?心中有我罪業即生起,無求功之念能獲福無量。

  六祖其實是古佛再來,是示現祖師身弘揚佛法而已。六祖的真身金剛不壞,他的骨骼都是黃金色,現在還在廣東南華寺供奉著。文革時期曾經遭到紅衛小將的破壞,紅衛小將說,是不是真身,打開看看!拿了鑿子從後面鑿開了,露出的骨骼都是黃金色,這時侯雷雨交加,把紅衛小將們淋跑了。當時佛源老和尚背起六祖的真身跑到後山樹下挖個洞,用塑料布包好了埋到樹下。後來雨過天晴,紅衛小將找不到了,就知道是佛源老和尚(那時候和尚年輕),知道是佛源法師藏起來了,於是就讓他交代,埋在哪裡了。佛源老和尚被打斷了一條腿,打斷好幾根肋骨,他都堅持說不知道。後來文革之後落實政策,佛源老和尚又拄著拐,把六祖真身重新請出來,供奉在南華寺。六祖金身,骨骼如金,重量如金,所以不得了。

  六祖批評法達,說,你即使誦了一萬部,悟達了諸佛境界,悟達了佛法的至高境界,也才和我平起平坐。你誦了三千部經,你現在背著三千部經的我慢,你見到師父不好禮拜罪過

  師又曰:汝名什麼?曰:法達。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復說偈曰:

汝今名法達,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

信佛無言,蓮花從口發。

  六祖大師又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法達說:「名叫法達。」六祖說:「你的名字叫法達,何曾通達妙法?」 於是又說一偈:「現在你的名字叫法達,殷勤誦念經典不曾停息,這隻隨著聲音空在口頭誦念,必須經義明心才能號稱菩薩今日你有這段因緣,所以現在我為你說示法義,只要信佛本無言說法妙法蓮花自然從口發。」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達曰:學人根性暗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

  法達聽完偈語後,向六祖懺悔謝罪說:「從今以後,我一定對一切謙虛恭敬弟子雖然誦持《法華經》,卻不了解經中的意義,所以心中常有疑惑和尚智慧深廣博大,請約略為我講說經中的義理。」六祖說:「法達!佛法本來就很通達,是你自心不能通達;經義本來無可疑問,是你自心起了疑惑。你誦這部經,可知道它以什麼為宗趣嗎?」法達說:「弟子根性愚鈍,向來只依經文誦念,哪裡會知道以什麼為旨趣呢?」六祖說:「我不認得字,你試拿經本來讀誦一遍給我聽,我為你講說。」

  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

  於是,法達就高聲地誦念經文念到《譬喻品》時,六祖說:停!這部經原來是以「佛為一大因緣出現於世」為宗,即使說再多的譬喻,也不會超越這個宗旨。什麼是因緣呢?經中說諸佛世尊只為一大因緣,所以出現於世間。所謂一大事,就是佛的真知見。

  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

  世間的人不是向外迷惑執著諸相,就是心內迷惑執著於空,如果能夠於相遠離一切相執,於空遠離空執,這就是內外不執不迷。如果悟得這個法門在一念之間心地豁然開朗,這就是開佛知見。佛的意義就是覺,分為四門:令眾生開啟「覺的知見」,為眾生指示「覺的知見」,令眾生體悟「覺的知見」,令眾生契入「覺的知見」。

  世間的人,向外迷著於外面的假相,誤為真實,向內迷惑在頑空中,認為什麼也沒有。不了解佛性真空,但卻能幻化萬有的因緣。若能於外面,雖然在相中生活,但卻了知它是幻化,這叫離相。知道自性本空,但卻不執著於頑空,知道它能夠幻化萬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不迷,叫真空妙有的境界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修行的第一步,我們往往把自己的知見作為佛的知見,所以不能入清凈道業。

  如果你開示,不跟自己聯系,你就不能悟入。雖有悟入,若不行,道業不得,十方諸佛出世教化的金剛頂眼就在這個地方安立。每一大因緣出世,就是這一事情。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如果不悟入佛之知見,佛雖開示,又有何益?

  我們現在很多人在讀經、看經,你不悟入佛之知見跟你還是不相干。很多人說這是高明話,失去了學佛意義,徒增迷信,越來越迷失。何以故?因為不能由信得解。什麼叫解?就是悟入。因悟入方生真實清凈心,得心地安立,入清凈道業,於自他二種因緣得以真實地入佛知見,以佛知見而行萬行。如實修行,修什麼呢?不入佛之知見,怎麼能起修呢?雖是老生常談,實是念念不可忘失。

  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雲開佛知見

  如果在聽聞開示時,便能體悟契入,就是「覺的知見」,讓本來具有的真性得以顯現。你要慎重,不要用錯誤的知見解釋經義!不要見經上說「開示悟入」,就誤以為那自然是佛的知見與我凡夫沒有緣份。如果誤作這樣的見解,就是誹謗佛經,詆毀佛陀。他既然是佛,已經具有佛的知見了,何必還要再去「開佛知見」呢?你現在應當堅信:所謂佛的知見,就是你自己的心,心外再也沒其他的佛了。因為,一切眾生自己障蔽了光明心性,貪著塵勞境界,向外攀緣內心生起妄想紛擾,甘心受塵勞的驅使而賓士。所以,才要勞動大覺佛陀,從正定中出現於世,苦口婆心地宣說種種方便法門,勸導令眾生止息貪愛等妄想執著,不要向心外去妄求,這樣就和諸佛沒有差別,所以說是開佛知見

  我們能聽到佛的開示要想辦法悟入。我們只要進入了佛的知見,起修運用佛的知見,以佛的果地覺,為我們的因地心,當下就能獲得佛的境界,我們的真性圓滿彰顯。常樂我凈的大涅槃狀態庄嚴無比的一真法界境界就現前了。

  學修這部經,千萬別誤認為:佛開的是他自己知見,佛的知見我體悟不到。要堅信:佛所開的知見,就是開我知見。佛就是讓我們自心打開我們的心門。我們常講佛像開光凡夫怎麼給佛開光呢?我們是請佛給我開光。同樣,在此佛不是為他自己知見的,是為我們開的。佛所講法是講給我們聽的,我們千萬別認為說:那是佛的境界,咱們達不到!不要這樣想,這樣想就是謗經毀佛。要想:佛就是為我講的,我能聽得懂,能夠修得了,佛所說的「佛境界」就是「我境界」。

  我們眾生都是遮蔽了自己的光明,雖然我們自性的光芒時時照耀著我們,我們卻不知道。貪戀眼前的假相,我們被外面的境界牽得跌跌撞撞,死去活來,折騰得我們苦不堪言。

  我們不了解與自性關係,所以煩煩惱惱。佛陀本來入於不生不滅三昧境界中,現在他從不生不滅三昧境界生起來,幻化出他的化身,為了讓我們這些煩惱眾生不再煩惱,苦口婆心勸我們安下心來,休息吧,別折騰了。我們只要不向外求,知道一切向內去求,與佛就沒有區別了,這稱作開佛知見

  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嫠牛愛尾?

  我也常勸一切人,要在自己心中開啟佛的知見。但是,世間的人心地不正愚昧迷惑,造種種罪,口說善言心懷惡念,貪愛瞋恚,嫉賢妒能,諂媚佞言,自恃慢人,侵犯別人,損害他物這就是自己開啟了眾生知見。如果能端正心念,時常生起智慧,觀照自己的心性,不造惡而行善,這就是自己開啟佛的知見了你必須念念在開啟佛的知見上,千萬不要自己開啟眾生知見!能開啟佛的知見,就是佛出世間;開啟眾生知見,就是還在眾生世間。你如果只是辛辛苦苦地執著念誦法華經》文,以為這就功課,這和氂牛貪戀它自己的尾巴又有什麼不同呢?

  六祖說,我要勸阻世間的人,你們現在不開佛的知見,卻開邪知邪見。開邪知邪見就是:貪瞋痴,嫉妒,恨別人,繞個彎算計,這是開了自己的邪知邪見我們現在,把自己的心安下來,就是開佛知見。開佛知見就是以感恩慈悲、利他的心去享用這個世界,共享這個世界,就是開佛知見。我們與別人爭斗,有一句謊言告訴大家說:「這個世界東西不多,大家要去搶,蛋糕就一塊,你不搶就被別人搶了!」這種說法根本不對。每個人幻化各自的境界,不要擔憂老是不夠吃,我們現在其實是吃不了。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都已經超過我們所需要的。不必爭搶,你幻化你的,他幻化他的,世界能量無窮無盡的,資源無限,能量永恆,不要帶著搶奪的心摻染到這個世界那是被誤導。仔細想想,我們現在用具多了,房子也多了,有的人一家好幾套,一個人好幾部手機,好幾輛車。東西的是,用不了。不必搶。你的客戶誰也搶不了,你幻化的境界你自己消受。所以,我們安下心,就是開佛知見

  我們要開佛的知見,不要開眾生知見。開眾生知見,就是開煩惱知見。開佛知見,就是開感恩和法喜的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出世就是法喜,入世就是煩惱

  如果我們念念執著在眼前,貪瞋痴,以這些為功課,迷戀貪著於眼前的幻相,迷戀追逐名聞利養……就好比是氂牛愛尾。有的氂牛喜歡迷戀自己的尾巴,轉著圈追自己的尾巴,追來追去追不上。所以,你愛世間事物也是這樣,越愛越苦,就好說你擁有了百分之九十九,還缺少百分之一,你老迷戀著去追那些百分之一「沒有的」,你追上了它就成了百分之九十九,還是「沒有的」那個好,你追那個永遠追不上。因為,你愛的是那「沒有」的東西就像戀愛,沒追上前,你覺得做夢都想她,那麼完美,那麼帥,那麼漂亮,那麼可愛……你老想追她,等真追上了,就開始打、鬧、吵,過去的芊芊玉手變成了九陰白骨爪,迷人的臉蛋成了猙獰歲月。然後,發現另一個人好像又挺好。……對人是這樣,對物也是這樣。所以,我們不要老是追慕沒有的東西,要安於享用、運用、妙用我們已擁有的東西才是真正地開佛知見你去追那個尾巴,永遠追不上,會很疲勞、很苦,這一輩子就毀在這上面了。

  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與義作仇家。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法達聽後說:「照這樣說,只要能理解經義就好,那就可以不必誦經了么?」六祖說:「佛經的本身有什麼過失呢?難道障礙了你的誦念嗎?須知執迷和覺悟在於個人,受損或得益都由於自己。口誦經文而心能行其義,就是能夠轉經;口誦經文而心不行其義,就是被經文所轉了。聽我說偈:心若執迷被法華轉,心若領悟能轉法華。誦經雖久不明經義,與理相悖成為仇家。無所執念所念是正,有所執念所念成邪。不論有無都不執著,永遠駕御大白牛車。」

  法達說,哦,我明白了,明白佛經意思就行,不用誦經?

  六祖說,怎麼可以不誦經呢?你不明白意思,不是經的事,是你自己不明白。你口中誦經,心中體悟,這和經就一體了,不是否定讀經念佛有的人以為自己明白了,開悟了,我就不念佛了,怎麼能這樣說呢?該念佛念佛,該誦經誦經,該禮拜禮拜如果你只是光誦經禮拜不去體悟,就是被事轉了。一邊禮拜一邊體悟才是真正的修行。六祖從來不否定經典,他超越於經典,直達法義,超越於經典並不是否定經典

  聽我說個偈子,心迷惑的時侯被《法華經》所累,心悟的時侯就會因《法華經》所成就。我誦經一直不明白這個義,光誦經了卻忘了經中的道理,與《法華經》所說道理,相背而馳。我們把心平靜下來,讓妄念不要起,就是正法,我們若妄念一起立刻就是邪知邪見。有和無都要超越,不計量,不思量,道法天然,自性流現,才是真正的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是無上乘,用白牛車來表法為無上乘。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再啟曰,經雲: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之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垂開示

  法達聽了這首偈語,不禁感動涕泣,於言下實時大悟,對六祖說:法達從過去以來,確實未曾轉《法華》,而是被《法華》所轉。法達又再啟問,經上說:「一切大聲聞乃至菩薩,即使竭盡思慮共同測度,也不能測知佛陀智慧。」現在只令凡夫但能覺悟自己的心性,就說是佛的知見,如果不是上等根性的人,不免要生起疑惑誹謗。又經中說三車:羊車(聲聞乘)、鹿車(緣覺乘)、牛車(菩薩乘),與大白牛車(無上乘)。究竟要怎樣來區別呢?祈願和尚再次慈悲開示

  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

  六祖說:經意本來就說得很清楚,是你自己執迷而與之相違背罷了!一切三乘行人之所以不能測知佛智,問題就出在他們要去度量,任憑他們費盡心思共同推測,只有更增加與佛智距離遙遠。佛法本來是為不覺的凡夫而設說的,並不是為佛而設說的,如果不肯相信這個道理那就聽任他退出會席。

  六祖說經典裡面說得很明白,只是你自己不去體悟而已。三乘人不能夠領悟佛的智慧是因為他們的度量太小。他們以小小的度量去測佛的那種大智慧,就跟不上就像山裡農民猜中南海里的事兒,就像個體戶去猜金融高端的事,就會越猜越遠,猜不透。

  要知道我們現在佛經佛經不是為佛說的,是為我們說的,因為佛已經都通達了,不必要為他說念佛的人也有這樣的情況很多人誦經念佛都是跑到佛前跪著,念給佛聽,念到一半有事就說:「佛,你等等,我出去會兒,我回來再給你念。」以為念佛是念給佛聽,經是佛說的,何必你念給他聽呢?念經是念給自己聽的,應自己去體悟佛法就像學生學生學習是給自己學的,不是給老師學的,寫作業不是給老師寫的。眾生之所以不能夠體悟佛的智慧,是沒有把自己和佛連在一起,只是站在自己的「小我」上測度。就像一個人想知道中南海內情,如果他把自己置於公民的角度,再來體悟國家的政策,就能看得懂;如果他把自己置於一個農民的位置,就看不懂

  這很微妙。例如說,他以一個農民身份的時候,他只會站在我就這二畝地,反正誰也不能佔了我的地,他從這個角度去思考。以公民的角度思考的時候,他就知道我是國家公民,我與這個國家是一體的,這個時候他的心量就會廣大。就像一個企業,如果他以小門店的角度來測度政府,就會有誹謗,覺得政策都是麻煩的。如果他站在公民的角度,從一個全盤的角度去看的時候,就能理解國家政策了。有時候基於我們自我利益感覺這些政策,這些法規、法律都是約束我們的。如果以公民身份,知道我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就會發現所有的國家政策都是在保證國家安定團結都是保證每個人的合法權益,它不是限制人的自由,而是在保護人的權益。

  六祖又強調,如果不能夠相信佛所說道理的話,趕緊走,別在這裡耽誤時間說了你也不懂說了你也弄不明白。

  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

  只是他竟不知道自己原就坐在白牛車上,卻還要向門外去別覓羊鹿牛三車。何況經文明白地向你說:「畢竟只有一佛乘,並沒有其他諸乘。或說二乘、三乘,乃至說無數的方便法門,以及種種因緣譬喻等言辭,這些法全部都是為了一佛乘說的。」

  學習和修行氛圍思想心態、次第等,一切都可以量化。俗話說:欲知山中路,須問過來人。佛陀歷代祖師作為「過來人」,為了方便我們後人修學,就廣作講經造論等佛事,用量化的方式來引導我們證悟。佛陀比喻方式把道次第量化為:羊車人天乘、鹿車聲聞緣覺乘、牛車菩薩乘和大白牛車無上乘(一佛乘)。佛陀最終目的就是向眾生推出一佛乘,其他皆是方便善巧的引導。

  為了讓大家了解道次第,我們就探討一下凈土念佛法門中的修學次第,也就凈土宗根本經典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的「凈業三福」,由佛陀金口親宣,不僅是凈宗修學次第,而且是一切法門的修學次第。

  「凈業三福」是《觀經》中釋尊無問自說: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第一是孝養父母,我們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我經常講的幾部經是比較注重這一點的,《凈業三福》《吉祥經》,還有《善生經》。講這幾部都是基於人天乘,比較適合普通大眾,不管他有沒有宗教信仰都能完全接受。到了二乘,要讓大家觀想苦空無常,不是世間都能夠接納的。而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人人可以接納的,這是一個普世價值

  這幾年我一直倡導給父母磕頭。那是幾年前在泰安給一幫年輕居士講課的時候,我問:給佛磕過頭的舉手?大家都舉手。給師父磕過頭的舉手?大家都舉手。給自己父母磕過頭的舉手?基本就沒人舉手了。基於此,給大家布置了家庭作業,讓大家回家給父母磕頭。後來效果非常好,逐漸就開始向外傳播。當時我要求給父母頂禮的時侯,設置了一套儀軌:把父母請到自己家裡佛堂,讓父母在主座坐好,晚輩們排成一排跪在父母前,雙手合掌說三句話磕三個頭。第一句話說:爸、媽,為了照顧我,您二老一輩子受苦了,孩子給您磕頭了!一個頭磕到地。第二句話說:爸、媽,我年輕不懂事,有時惹您生氣,讓您牽掛,讓您擔憂,我在這裡至誠懺悔。一個頭磕到地。第三句話:爸、媽,我非常感恩,是您給了我生命,給了我家庭,給了我疼愛,今後我一定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將來好好孝順您二老。一個頭磕到地。這種倡導感覺效果非常好,後來就開始在民眾中普及,到現在大概有一萬千人磕頭了,之所以有這個統計,是凡磕了頭的,我都讓他們發簡訊或者在我博客上留言,我定期給他們做大准提火供,為這些天下孝子祈福。

  有時候到民眾中去講課,勸他學佛皈依他不接受。但是你教導他行善,遵守孝道就很方便。尤其有老人孩子現場示範,老人上座,讓孩子老人磕頭。這個頭一磕完,老人孩子大多都是淚流滿面,泣不成聲。這時你再說讓他皈依讓他念佛,他們即刻接受,怎麼說他怎麼聽。所以,弘法以這個做切入,他最能夠對佛教佛陀產生親善的感覺。作為父母來說,辛勞一生,對孩子從小的牽掛、疼愛、付出、心血,無與倫比,天地可鑒。但往往孩子有時候不乖,不聽話,調皮忤逆讓父母很糾結,當這些孩子在跪下磕頭的那一刻,老人悲欣交集,酸甜苦辣的感覺一下子就湧上來。在那一刻老人就有個感觸:孩子是個孩子,為了他們受累也值啊。孩子一開始只是被動地磕頭,當他說這幾句話的時候,一開始有嬉皮笑臉的,當他磕第二個頭的時侯,他就笑不起來,就開始良心發現:是啊,從小父母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我還那麼調皮,氣他,自己真是不懂事。也是百感交集,那一刻,一磕頭,雙方的關係就拉近。有些有家庭矛盾的甚至抱頭痛哭,相互懺悔道歉。

  我到農村去講課,一些婆媳關係不好的,兒子老人多年不說話的,這一刻一個頭磕下去,一下子一家人水乳交融。所以,用孝道去傳播佛教文化是最接近世俗人情,也最符合這個時代大眾需求

  這個時代大眾孝道是有問題的。我每次給大家講課講到孝道都是先講老人孩子多麼不容易,從母親懷孕開始,飲食上就注意,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生病了,不敢吃藥自己扛過去,怕影響孩子健康;到孩子出生時萬一趕上難產,母親寧願用自己的命換寶寶的出生。出生到長大,小孩病了,父母恨不得替孩子生病看著寶寶逐漸長大。從小傢伙第一天成長,第一天叫爸爸媽媽父母的那種感覺,那種愛,那種奉獻;到孩子上學,母親每天早起做飯,上學送,放學接;到外地上大學,到畢業幫著找專業。孩子大學到了外地了,老人家裡孩子,站著也想孩子坐著也想孩子躺著還想孩子,忙也想孩子,閑也想孩子。老怕孩子第一次離家那麼遠,能不能照顧自己,會不會曬被子?會不會衣服?老是牽掛。天天在家不看當地的天氣預報,都是孩子所在城市的天氣預報。如果孩子是在上海上學,老人坐在家裡就光等著看上海的天氣預報。乃至一看到報紙上「上海兩個字,心裡就「咯噔」一下,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在那裡。慢慢隨著大學畢業了要給找工作,從來沒求過人的人,現在為了孩子低下頭去求人,求關係找人,一直到孩子結婚,生了孩子,再替孩子孩子孩子長大做事業了,出去喝酒,父母在家牽掛,怕他喝多了傷身體,怕他開車出事。每天都睡不著覺,都等著,怎麼九點了還沒回來,十點了還沒回來?等到十一點,哦,孩子來了,這才開始踏實睡覺。孩子不回來,老人不會睡覺,在等著孩子回來,不回來不睡覺。不會喝多了吧?開車沒事吧?總是在那裡擔心和牽掛。

  把這些事情一分析的時候,孩子確實就一下子體悟到每一位父母都是這份心。這時侯對父母那種感恩的心、孝道的心、慚愧的心一下子就生起來了這一生起就叫善根生起善根具足了,就具足福德因緣。《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同樣,善根福德因緣不足的人,無法證得三昧。所以要從善根培養,當他對父母這份感恩生起的時候,他對萬物感恩心同時生起感恩心一生起善根就有了,福德因緣具足了。

  所以,父母孩子們的福田什麼叫福田?長稻子的田叫稻田,長麥子的田叫麥田,長福的田叫福田孩子父母孝道供養能增長福報就有福。有福之人不用忙,沒福之人瞎慌張。善根生起來時福德就增長。我們知道佛是兩足尊,福慧具足就是兩足尊。福是承載智慧的,沒福的人無法承載智慧,沒福的人看似有知識也只是個憤青。因此,第一步先有福,然後才能荷擔智慧就像書法,字寫得再好也得要有紙墨,沒紙沒墨,就沒有承載書法的載體。智慧也是這樣,需要福這個載體來承載。善根修行基礎善根福德因緣具足就能現證清凈三昧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明白了這個道理世間一切都是和成佛有關。不要認為孝敬父母成佛關係一切都成佛有關。我在民間用這種方式幾年時間,光在山東,通過我做皈依的就三萬多人。我到一個村裡講課,一天下來,基本上一兩百人都皈依。他們對佛法的理解可能還沒到達一定的高度,但是卻知道:孩子終於給我磕頭了,這些年養活他這麼大沒給我磕過頭,光和我抬杠,伸手要錢。在那一刻,老人也高興,孩子感恩。以此為契機,在普通大眾中弘法是最有效果的。

  奉事師長。勸勉大家尊敬老師在生活中尊敬所有對我工作學習有所指導的老師。出世間三寶,還有世間老師領導以及老同事等,都要尊敬尊敬才能獲得智慧,下人不深,學人不真。

  慈心不殺。倡導大家不要殺生殺生果報。因為,生命都有不可替代性,不可侵犯性。

  修十善業。就是不殺、盜、淫、妄、酒、綺語、兩舌、惡口、貪、瞋、痴。十善業中,身三口四意三。所以,善護口業,成佛一半。身體造作的惡業殺生、偷盜、淫慾。口業就是妄語,以凡濫聖,跟別人說我是佛」,未證言證。已經證得尚且隱藏,因為聽不懂的人聽了有壞處,何況自己本身未證呢?未證言證叫大妄語。談鬼說怪,比方說看見鬼了之類的,都是妄語。惡口,就是以瞋恨心詛咒別人。兩舌,就是顛倒是非。綺語,就是說風流話,說引人墮落的話,發黃色簡訊,說黃色笑話這一類的。思想造作的有三個:貪心、瞋恨、無明不做這些就是十善業,做就叫十惡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修行人一定要受持三皈。皈是回歸的意思,這個皈和回歸的歸是一個意思。皈依三寶,依靠、回歸、敬仰於佛法三寶。佛就是以佛陀代表的十方諸佛代表了我們本有的佛性;法是真理,所有讓我們趨向證悟的都是真理;僧就是引領我們共修的僧團,包含聖賢僧、凡夫僧以及大眾具足眾戒,要去受戒持戒對於大眾來說,應根據自己的因緣,求受更高次第的戒,三皈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逐次上升。在居士戒中,菩薩戒是最高的。不犯威儀威儀是在哪裡做事都要得體。這個威儀很多人想成是擺架子,這是錯誤的。威儀就是你和大眾完美融合,不顯山露水,就叫威儀很多人威儀成了是擺架子,不管到哪裡都擺個修行造型,這是不對的。你要大眾和場所融在一起,所以威儀是指隨眾處事。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悟之心,要發起成佛心來。一個學佛人就要發起成佛的心,不能只求健康,再健康也死定了;不能只求發財,再發財也空定了。所以,要超越。要明確:我要成佛成佛了就解脫,不成佛什麼都不行,要發起成佛之心。深信因果,要相信因果律。讀誦大乘,就是讀誦大乘經典。勸進行者,要勸那些不學佛的人學佛,已經學佛的人更進步。

  「凈業三福」含攝五乘佛法(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的一切善行功德,會通凈土門與聖道門凈土就是我修行求生極樂世界,聖道門就是你在當下依次證得解脫境界。這兩者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所以,「凈業三福」是無論我們求生極樂世界,還是要現證解脫境界都是最根本的門徑。

  不過要提醒大家,無論我們是修學凈土門,還是聖道門,我們都要求生極樂世界,在今生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大家不可以改變的。別的可以變,這個不可變。大家一定要求生極樂世界

  如果你能現證極樂境界你也要求生極樂世界如果你現證不了極樂世界,你更要去極樂世界;打死也要極樂世界,打不死要去極樂世界;反正我就極樂世界。我好也去極樂世界不好也去極樂世界我就要去極樂世界。就要有這份心。「我修行不好,我去不了!」修行不好你也要去極樂世界修行好了也要極樂世界。總之,就去極樂世界,沒有第二個選擇。就去極樂世界要有這份心,決定去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我請大家到我蓮花里喝茶去。咱們一塊去,誰早去了給我們大家占個地方,我早去了給你們占個地方。咱們:相約凈土,不見不散!我要去了到時候你們該去的時候,我就和阿彌陀佛說:阿彌陀佛,我和他們都很熟,我要跟著去接。阿彌陀佛說去吧去吧我和彌陀佛一塊來接你們。如果你們去得早,到時候要來接我。你們到時候誰走要給我個信,我組織給你助念。我要在外地實在去不了,我就在當地組織給你助念,給你做佛事超度你,送你一程。讓你錦上添花,品位增上,好上更好。因為利益你,你到那就會罩著我。朝里有人好做官,廟里有人好掛單,極樂世界人事好辦。

  「凈業三福」依淺深次第和修行特點,可例分為:

  一、人天福:也就世間善事,以事業心(名利心,要獲得美好名譽,要獲得很好的利益)為動力源。在世間,世善包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做世善的動機就是單純為了獲得福報,卻不能超越生死。孝養父母能獲得福報;奉事師長能獲得學問慈心不殺能獲得健康;修十善業能獲得美好名譽果報。包括致力於獲得「家庭幸福,完善倫理道德事業責任健康名譽」等為努力方向

  二、二乘福:戒善。就是受戒持戒,以出離心動力源。完善了人天乘,你就發現,你再怎麼做這個世界都不會有個什麼好結果的。所以,就開始反思:我這麼累,做這些事如果就是為了忙忙碌碌,忙個空,忙個死的話,是否不對?就開始產生出離心,然後開始以出離煩惱解脫痛苦動力源。致力於證得「出離六道,結束輪回,了生脫死」為終極修行目標。此時往往以自己解脫為重,別人能不能解脫他不會顧及和重視。

  三、大乘福:行善。行善是指菩薩道,以菩提心為動力源。菩提心是自覺覺他之心。不能光我自己解脫了,還有我過去的父母親人朋友他們還沒得度,還在輪回中受苦,我得度,也要他們得度。發起這份心的時候就是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致力於「六度四攝」,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四攝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自覺覺他,自己覺悟也想別人覺悟,與別人共享法喜。究竟圓滿,志求無上菩提

  這是乘法。在三乘法中,大乘的和人天乘在行為表現形式上幾乎是一樣的。這個我們要警惕,防止以大乘的名義做人天乘的事,這是麻煩的。看著是在菩薩道,而只是為名為利在做的話,仍然不是大乘法。你事事處處的動機是為了成佛,這才稱得上大乘法、菩薩道。當然,佛教也並非否定世間福樂,一味提倡禁慾和苦行。但是,你不要僅僅貪圖和停留在陞官、發財、榮耀、長壽之類的這些事業上,而是應以成佛為終極目標一切都是為了成佛,就是大乘。所以,要警惕。所謂的大乘人天乘在外在形式上都一樣,但在內涵上多了一層出離之心成佛之心

  就凈土宗來說,其中一、二為凈業加行,三為凈業正行。加上《觀無量壽佛經》之《九品往生章》,一一對照,你修行到哪一次第,往生極樂世界就對應著哪一品。就是按照「前行、入門、行持、成就」制訂的詳細修學次第。

  人天乘的修行,以及解決健康財富等問題,大多用倫理道德註解,以法律輔助,如民國時王鳳儀老善人幫人講病、化解糾紛等,用的都是倫理體系。

  在人天修行的人都是天地之道,像孔老夫子、王鳳儀老善人,致力於人天事業的都是在人天乘修的,修得好了亦能升天,一般的就能做好人善人。是以倫理註解的。像王鳳儀老善人,大家有機會可以看看他的書,他用倫理註解也很微妙。他講病不依靠望聞問切,也不講奇經八脈、子午流注。你頭痛:頭痛你是老人矛盾,是不是對老人有虧欠?恨老人啊?惹老人生氣了?所以,你頭痛。腳疼:你和孫子有牽掛等等。他用這個也是很准,而且頭痛的人老人磕頭認錯、認不是就好了。他用倫理給人講病、治病。包括做事業,你做什麼事業做什麼都是倫理上來講,倫理上完善了事業就順。他講的很准很好用,到現在還有個善人學生叫劉善人,現在也在講,也是有相當的准確性。

  二乘的修行,以及解決問題,大多用因果輪回來註解,以戒律輔助,如懺悔苦行等。到了二乘就開始進入修行狀態這個時候探討問題,比方說,你生病就從因果註解了。你頭痛,你皮膚上有病,和你殺過什麼,或者和你傷害過什麼有關聯,開始用這個來治病,用這個來分析因緣。做生意也是這樣,你做生意這個事不順,看來你某個事上有虧欠,傷害什麼樣的眾生,用這個來註解比較多,也非常有效果

  我整理《認識因果》那本書時,特別研究過因果現象,有幾種殺生得現報的特別多。殺魚的多了,得皮膚病,先從腿上開始長,長到全身,殺的多長得快,他的形狀如同魚鱗,大多呈紅色狀。打蛇的,頸椎腰椎都有問題。殺狗,老的時候,狗的那種瞋恨力量會在身上體現,痛不可擋。打狐狸的容易上邪,神智容易出現問題。燙螞蟻,有的家裡出現螞蟻,就用開水灌螞蟻窩,就會出現皮膚過敏的情況,就跟螞蟻咬了似的。還有很細微現象,這幾種共性是比較鮮明存在的。所以,二乘用因果來表述註解人的身體事業狀況,用戒律來輔助。像倫理道德,是以法律來輔助的。我們的倫理大多數都形成了國家法律,如欠錢還錢等,這實際上最初是一個倫理問題,後來就形成法律了。

  二乘的修行人天乘要高,講究眾生生命平等性。而在倫理中,生命平等性關注的並不多。像基督教,認為人是最高的,動物都是上帝造出來給人吃的,所以生命平等性不夠。到了二乘法的時候,就講到生命平等性和不可侵犯性,是用戒律來輔助。也輔助以懺悔,修苦行,用懺悔來彌補過去的過失,用修苦行來斷惡除貪。

  大乘修行,以及解決問題,大多用菩提註解,以六度四攝輔助,如放生、弘法等。大乘就開始廣做利他行業,道次第逐次上升。因果現象在這三乘中的表現形式也不一樣。

  大乘修行之後就會證入密乘,在禪宗中叫無上乘,凈土宗叫凈宗玄門大乘修行從表象上來說和人天形式接近,但是他的根本動機是求成佛。這個過程屬於生起次第,尚未進入實證實證過程屬於圓滿次第,就進入無上乘和密乘。

  密乘不是密宗或者密咒,密乘是一個修證高度。進入這個高度,他的法不是不捨得告訴別人,而是告訴別人,別人也聽不懂,所以稱作密。因為,別人聽不懂還會產生障礙,形成煩惱,甚至毀謗。所以,暫時不告訴他,也是密。對我們普通大眾來說,如果政治局開會都讓我們知道的話,一定不正常。政治局開會就是不讓我們知道,我們知道了對我們沒有好處,只有壞處。所以,政治局開會時秘不外宣,制定出政策要外宣的時候也要嚴格審核。同樣,我們在這裡探討的法,也具有這種性質的內涵。你不要跟普通大眾去講這些,講多了對他不但沒有幫助還有害。所以,咱這個班在哪裡辦以及講什麼都不能隨意對外說,高度和悟性不夠,只會害他。他聽個一言半語,會產生毀謗,就會如來藏隔絕。我們昨天晚上電影秘密:吸引力法則》就知道,贊美就產生光彩,毀謗就製造苦難。同樣,他毀謗三寶、毀謗正法、毀謗如來藏、毀謗空性見的時候,他未來解脫障礙是非常大的。

  在佛教修行中,毀謗三寶、毀謗正法果報是最重的。他直接就與正法絕緣。所以,我們不對外說。大家錄了音,自己聽,不要給普通大眾聽,你不必害人家。他高度不夠,就像孩子,不能讓他去荷擔重任,或者參加成人的聚會,因為對他有害無益,就是這個道理

  密乘也稱作大乘的勝義諦,勝義諦就是一佛乘(無上乘)。在勝義諦之前的修行世俗諦,是世俗真理,相對真理。進入勝義諦,則是究竟真理。無上乘和密乘,完全以心性來如實覺照如夢幻泡影的一切。

  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

  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達蒙啟發,踴躍歡喜,以偈贊曰:

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

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

  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六祖繼續說:「你怎麼不注意省察呢?羊鹿牛三車是佛所設的三乘方便法,是為昔時眾生迷失實相而施設的權教;大白牛車是佛真實說的一乘實相法,是為現今眾生修持成熟而開顯的實教。這只不過是教你去除三乘方便的假名而歸入一乘實相的實教,一旦歸入實教之後,就沒有所謂的實教了。要知道所有珍貴財物全部都屬於你所擁有,任由你自己去受用,更不作佛陀慈父想,也不作眾生窮子想,更沒有所謂的受用財寶想,這才叫作真正的在持誦法華經》。能夠如此,就好像從前劫到後劫,手中並沒有放下經卷;從白天到黑夜,無時不是在持誦法華經》。」法達蒙受六祖大師啟迪,歡喜踴躍,於是用偈來讚歎說:「妙法蓮華經已念誦了三千遍,在曹溪六祖一句下全數消亡。不明了諸佛出世的因緣宗旨,怎麼能息滅累劫以來的妄心?羊鹿牛三車是權巧施設,初中後三善是依次發揚。誰能知道火宅內的眾生,原來一悟之後是法中王。」六祖大師說:「從今以後,你才可以被稱為真正誦經的出家人。」法達從此領悟到深奧玄妙道理也沒有停止他的課誦。

  法達最後悟得:誦經再多,只要曹溪一句「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就夠了。我們雖然身處五濁惡世娑婆世界,可是污泥里也能長出清凈蓮花;雖然「三界如火宅」,不過,只要我們有了禪,當下就能與三世諸佛平等。所以,參禪悟道不需要什麼好的地方。所謂「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只要我們能熄下心頭的妄念無明那就諸佛菩薩光明朗朗照耀的世界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身者,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終日菩提

  智通比丘,壽州安豐人。最初閱讀《楞伽經》多達一千多遍,卻不能領會三身和四智的意義,於是就來參禮六祖,懇求解說經中要義。

  六祖說:「所謂三身:清凈法身,是你的自心本性圓滿報身,是你的般若智慧;千百億化身,是你的修行實踐。如果離開本性,另外說有三身,這就是有而無智;如果悟三身本無自性這就叫作四智正覺。聽我說偈:自性本來具有三身,由三身發明成四智。不必摒絕見聞外緣就能超然直登佛地。我現在為你說的法,你要深信永無迷惑。莫學他人向外馳求,整天口中徒說菩提。」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如上轉識為智也。教中雲: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

  智通又再啟請說:「是否能請求大師為我講說四智的意義?」

  六祖說:「既然領會自性三身的意義自然也就能明白四智的意義,為什麼還要問這個問題呢?如果離開了自性三身,而另外去談說四智,這就叫作有智無身;即使有智,也等於無智。」

  六祖又再說偈:「大圓鏡智是本性清凈體,平等性智的心體無所滯礙,妙觀察智不假功成,不涉計度,不起分別,成所作智如同大圓鏡。雖然五八兩識果上轉,六七兩識因中轉,但只轉其名而非轉其實性體。如果在悟道轉識時,不留余情,儘管外緣繁雜多起,而心卻處於定中。」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1875年—1961年),分析心理學的始創者。榮格則認為人心理結構是由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個層次構成的,而佛教唯識宗則認為人心理結構是由八識阿賴耶識、第七識末那識和第六識意識這三個層次構成的。如果將這三種心理結構學說加以比較,就會發現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完全參照了佛教唯識宗。因為,榮格專程赴西藏學習過藏傳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