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行法師:第三屆夏令營答疑

第三屆夏令營答疑

今天晚上你們想聽什麼?或者你們有什麼疑問?口頭提問也可以,寫紙條也可以。

營員:今天下午wa師說我們的本性佛性是無二無別的,因為一念無明我們才來到這個世界。為什麼我們會有一念無明呢?請師父指點。

上師我不是一念無明而來的,是乘願再來你也不是一念無明而來,也是乘願再來(掌聲)。但是,我們在座的有一部分是迷迷糊而來。還有一部分呢,是前世願望沒有實現,比如說他想當一個醫學家,或者武術家,或者美術家等等,但是沒有實現,所以今生帶著這個沒有實現的願望來了。所以他這也叫「乘願而來」。回到這個世界後,在他選擇職業事業的時候,思來想去,挑來挑去,最後選擇了一個他非常喜歡的,那就是他前世願望

比如萬行,從小什麼都不喜歡,為什麼一到廟里感覺眼前一亮,像天開了一樣,非常喜歡呢?那個時候我既沒有信仰也不了解佛教,只是好奇,只是待在廟里有種說不出喜悅。在廟里生活了兩年,了解了佛教以後,才發現這就是我想要的東西。於是決定一輩子就追求這個,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起過第二個念頭。雖然現在也有其他愛好,但只是愛好,真正終生追求奮鬥的還是學佛修佛。

你們有的人十幾歲就確定了自己一生的奮鬥目標,有的二十幾歲、三十幾歲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感覺前途茫茫,心始終在漂泊,定不下來。所以一個人有理想有追求,很早就能確定自己的人目標方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人活著不能沒有方向對我出家人而言就是不能沒有信仰。你的理想、追求、願望就是你的信仰,就是你奮鬥的目標方向。有了這個目標方向,無論吃多少苦,受多少累,受多少委屈,你都不會動搖。而且在你努力目標邁進的時候,一路上的沿途風光都不會吸引你,你會而不見,包括身心的感受都會被忽略,因為你只盯著前方的目標當你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才發現:哎呦!我怎麼渾身血淋淋的都不知道!所以設定明確的人目標對我們的成長、對我的人生非常重要。

前天晚上我講了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孔子在很年輕時就已經很成熟了。也許在座的有人認為:我而立、不惑的年齡孔子還早!實際上,隨著你人生閱歷的豐富,對人生認識的深入,你會逐漸推翻自己過去對人生觀點,和過去確立的人目標。但是孔子三十歲確立的人生觀,四十歲了悟的真理,一生都沒有改變,因為他所思所悟的都是正確的。

比如很多成年人為人處事的觀點方式方法,和自己二十歲、三十歲的時候都不一樣。因為二三十歲時為人處事的觀點方式方法還不成熟,不究竟。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智慧的提升,才逐漸完善。

如果你二十歲就遇到了明師,他告訴了你如何為人處事,當你一路前行,會發現你一生為人處事的觀點方式方法,都沒有跳出明師給你的指點。因為明師給你的是究竟的觀點方法就像現在有些修行人想用現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改寫佛經。但是無論他怎麼獨出心裁,另闢蹊徑,都跳不出祖師大德既定的語言框框和表達方式。因為祖師大德真理的了悟已經達到了究竟。比如玄奘法師印度求學時,他創立的《唯識二十論》懸掛在大會場上三個月,沒有一個人能改動一個字。有些不服氣的大師想:我非把你的文章改一改不可。結果怎麼改都沒有原文的意境好,沒有原文的意思究竟。改一個字反而把句子的意思扭曲了,或者把文章意趣境界降低了。

所以我一直持一種觀點:一個人無論從事哪個行業,他的啟蒙老師決定了他在這領域里終生所能達到的高度,乃至他終生的格局。有的人說:「過去我的啟蒙老師沒有開悟,教了我十年佛學。現在我碰到了一個明師教我正知正見幫我糾正過去不正確的知見,重塑我的佛學思想格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凡夫俗子,都是受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和左右。

所以過去的祖師寧願教一個什麼都不的人也不願教一個滿腹經論的學佛人。你來到我面前,可以一竅不懂。我可以花三個月時間,把最究竟的佛法傳授給你,甚至把整個佛法的輪廓和大意講述給你。但是如果你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佛學思想觀點,對經典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想要徹底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有種人可以改變。你們猜是哪一種人

營員:修行的人無我的人老實的人……

上師:大家的回答都沾了個邊。只有無所的人才可以根據需要而成長。無所住的人就像一塊海綿一樣,來什麼吸收什麼。什麼是無所的人呢?勉強可以把他理解為沒有自己成見的人。但是這個解釋也不夠究竟。因為無所是一種超越語言心靈境界,用語言來解釋難免會有偏差。有的人以為無所住是沒有原則,沒有立場。不是這樣。比如佛教用「我執」來表示一個人的心靈狀態:一個人有我執,一個人沒有我執。我們說這個有我執的人很固執,成見很深,主觀意識很強,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很難進步。當然,這樣的人也有他的優點,就是做任何事情很有主張,不會人雲亦雲,跟著別人跑。

所以我曾經說過一句話:只有你變成一個有智慧的人,你才認識智慧。同樣,只有你變得有愛心,你才會發現眼前的每一個眾生很有愛心。可是我們現在都是無明眾生,誰有智慧,誰沒智慧,我們無從辨別。所以你渴望愛,渴望智慧就先讓自己變成一個有愛心的人,有智慧的人,那麼你處處碰到的都是有愛心的人、有智慧的人

今天早上我發完微博後,有個在我的微博上留言,我覺得說得很好,就答道:貧僧非常贊同你的觀點他說:不管別人是不是我的伴侶我先做好別人的伴侶。他的這個境界非常高,不管你是不是我的伴侶,是不是我的知音,我都把你當成我的伴侶、我的知音,只有這樣你才可能成為我伴侶、我的知音。可是一般人往往是要求對方先對自己忠心,先把自己當成知音,然後自己才對對方忠心,才把對方當做知音。如果換一種方式我先把自己變成對你最忠心的人,結果你不就是對我最忠心的人嗎?這是一種技巧和方法。所以,有時候我們無法用十分的力量說服對方時,不如拿兩分的力量說服自己,讓自己改變。實際上當自己改變了,對方也就改變了。

就像有一故事有一個人很小氣,一生只拿不給有一他不下心掉進了河裡,拚命地喊「救命」。一個鄰居看到了趕緊去拉他,對他說:「把你的手給我。」這個人聽了不肯伸出他的手。這個鄰居了解他,馬上改口說:「我把我給你,請抓住我的手。」於是這個溺水的人伸出手來拉住鄰居的手,被救上了岸。

就像我經常對東華寺的小和尚說:不要和別人辯論,不要想盡一切辦法把別人辯輸辯倒。果真你把別人辯輸辯倒了,最終是你輸了你倒了。當別人要和你辯論的時候,要麼你不開口,只笑一笑;要麼你認可他的觀點就行了,把尊嚴面子給他你想想,如果你想盡一切辦法把對方辯輸了,他心裡是什麼感受?他對你還會好嗎?還會認可你嗎?只有你認可了他,他才會認可你。因為人都有逆反心理,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同。

所以,人的心量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事業。現在的學佛人都想成佛,可是沒有佛的心量,怎麼成佛呢?你首先要有這個量,要無我,才可能生起悲心、智慧,才可能奉獻自我。為什麼有些人總想把別人辯輸,證明自己是對的呢?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呢?是自卑。如果你有足夠的自信,為什麼還要想盡一切辦法把別人辯倒,讓對方認可你呢?這個道理簡單。如果你是一個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你還怕人家說你窮嗎?你還會到處跟人說:「你不要認為我窮,我很有錢」嗎?如果別人說你窮,你只會覺得他沒智慧發現不了你的富有,甚至偷著樂。實際上富人總想別人說他窮,窮人總想別人說他富。是不是這樣?

營員:佛教的理論說修學佛法要清除我執,可是您想成佛不也是一種我執嗎?

上師說得對,想成佛是一種我執,而且不僅是一種我執,還是一種大貪!世間上的財色名利都栓不住我,不能讓我留戀,可是成佛讓我著迷。所以七年閉關吃了多少苦,十年蓋寺廟受了多少委屈,我從來都沒有退縮過,只是為了成佛成佛執著是一種究竟的執著,它讓人解脫讓人靈性得到升華,獲得究竟永恆的快樂世間執著追求的都是財色名利,這些都是無常生滅東西都是不究竟的,即便得到了也是暫時的、短暫的;而且追求這些只會讓人靈性沉淪、墮落,得不到升華。

營員:佛學浩如煙海,不知從何而入,能否請上師指點,介紹幾本佛學入門的書

上師:《普賢菩薩行願品》《地藏經》《圓覺經》《十善道經》,這幾本經是一個學佛者必須讀的。學佛首推普賢菩薩的《行願品》。《行願品》的核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也就是每天早晨我們繞佛之後跪在拜墊上唱誦的: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就是這十句話它就涵蓋了佛學見地、修證和行願,是一個學佛人必須終生奉持的最核心佛學思想。如果一個學佛人沒有把這十句話融入自己的血液,體現在自己的行為中,就不是一個好的學佛人,更不是一個好的出家人。你想學佛,即便在你昏迷的時候也不能忘了這十句話

營員:開悟得道的最佳途徑是先修四禪八定嗎?四禪八定這條路應該如何走呢?

上師:四禪八定是學佛基礎就像蓋大樓必須先打地基一樣。走這條路當然是有一套方法的,比如打坐姿勢呼吸意念,這些都是基礎,也是根本。就是一個開悟的人打坐也要調姿勢,調呼吸,調意念,一生當中這三步路都不能放棄。

營員:打坐可以代替睡眠嗎?如何代替呢?

上師打坐的確可以代替睡眠,但是很難達到這種境界。我出家二十多年,還不能完全以打坐來代替睡眠。比如我閉關時,雖然七年沒有躺下睡覺,但是每天早晨和晚上都會盤腿打瞌睡十到二十分鍾,這也可說是一種睡眠方式,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坐眠」。最近這一年我每天的睡眠時間一般是兩個小時,睡醒了就起來打坐。一打坐進入了大光明藏里,打妄念散亂都沒有關係了。也就是說當你處於禪定之中,偶爾有點散亂,打個妄想,影響不了你的禪定。但這的確不是一兩年的功夫,需要方法時間的投入才可能達成。

營員:很多出家師當時想出家時,家裡都不同意,但後來都被你們說服了。如果我們想皈依您,您能否幫我們說服家人

上師學佛是學做好人做好事,孝敬父母哪有父母親會不同意你皈依學佛呢?又不讓你出家和尚,或者去做壞事皈依出家有著本質的區別。佛弟子出家和在家,俗家弟子一樣可以娶妻嫁人生子。而且每個學佛俗家弟子都相信因果,絕對不會明知是壞事還故意去做。一個人信佛最根本的體現是有信仰,有信仰的表現是相信因果如果你說你信仰佛教,但不相信因果,那怎麼證明你信仰佛教呢?

營員:請問上師,您建廟安僧,講經說法,這樣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怎麼才能隨喜和分享呢?

上師:你只要贊嘆我:萬行上師你真了不起啊,我真佩服你啊,我很仰慕你啊,我沒有實力支持你,但我在精神上支持你,鼓勵你啊.......你就已經得到無邊無量的功德了。真的,我可不是開玩笑啊。你看見別人做好事,就去贊嘆鼓勵,讓他繼續做,你就能得到無邊無量的功德。同時,這個做好事的人心生歡喜就會散發出一種強大的歡喜力量當你接近他時,就會融入這個磁場。而且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把這種歡喜力量、正面力量磁場帶到哪裡。因為整個宇宙磁場是一體的。

比如現在我們雖然有幾百人坐在這個養正堂里,但我們用的是同一個磁場,無論你修與不修,只要融入這個磁場,你們的身心就會改變。因為養正堂的磁場是一個修行磁場

當養正堂建好第一次使用的時候,我做了兩件事,一是功德主做了祈禱;二是我做了觀想也可說是為養正堂開光,就是把宇宙力量,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力量祈請過來。所以你們才會感到養正堂的磁場這么舒服。實際上只要你放空身心自然就可以宇宙力量融為一體。比如一個東西我們常常用它,就會感覺這個東西和我們融為一體,很有靈氣和生命力。因為我們人的磁場來自宇宙,來自大自然虛空它是活的。如果你長期使用某樣東西你就是一個傳導的工具,你接觸的任何東西,上面都有你的信息,或者說宇宙信息如果你修行功夫高,你的念力和觀想能力很強就可以宇宙力量招感過來附在這東西上。很多修行喜歡珍藏祖師高僧大德的遺物,就是因為遺物上有他們的信息磁場,遺物在就等於祖師在。佛教一句話:見佛經如同見佛,見佛塔如同見佛,見佛舍利如同見佛。所以我們見到這些都要像見到佛一樣禮拜,因為上面都有佛的信息

營員:很多人對皈依不太了解,怕皈依之後犯了規矩,所以不敢皈依。請上師皈依的意思詳細解說一下。

上師皈依跟你們同意入黨或者入團的道理是一樣的。皈依皈依三寶,以三寶為師的意思。你們皈依就相當於你們同意入佛門了。佛門里對皈依弟子的要求和對出家弟子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皈依之後就成為佛的俗家弟子,就要遵守佛門規矩,不能違背國法,不能做壞事,很多社會上的人做的事,我們皈依弟子都不能做,比如惡意傷人,欺騙他人的感情,欺騙他人的錢財等等。皈依的時候有一皈依文,是自願皈依佛門,自願遵守佛門規矩。實際上佛門規矩都是我們做人就應該遵守的,比如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些本來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只是成為信徒後會特彆強調。

很多人誤以為皈依就是受戒。實際上皈依受戒有著本質的區別。皈依只是皈依三寶還沒有受戒如果你認為自己能遵守五戒就可以在當地的寺廟,或者回到東華寺來受五戒如果你覺得你能菩薩戒,也可以受菩薩戒。皈依三寶之後,龍天護法就會看護我們,我們有好的願望,龍天護法會幫助我們達成。

也許在座的有些同學相信有龍天護法,但感受不到他們的存在。如果你有正確廣大的願力,你把你的願望在心裡說上幾遍,在日常生活當中去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常常有奇蹟或奇異的現象發生。比如有許多事情是個人的力量所能達成的,結果你就成了。當你在這件事的時候,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外緣幫你。實際上是你的願力感招了龍天護法幫你,雖然幫你的是人,但是龍天護法差遣他們來的。

佛教里說,道德高尚的人可以差神使鬼去做一些利益眾生的事。而道德敗壞、昧著良心做事的人,常常會被鬼使神差,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差神使鬼和神使鬼差,是有道德和沒有道德的表現和結果,一個主動,一個被動,有著天壤之別。很多出家人常做一些世俗人眼裡非常神奇,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那就是因為他發了廣大的願力,招感了有形無形的護法來幫助他們的結果。這個說多了,可能有的人會認為我在迷信了。

皈依只有好處沒有任何壞處。因為有龍天護法看著我們的身口意,讓我們不容易做錯事,犯規矩,我們就不會墮入三惡道,對於一個自願皈依佛門的人,可以起到一個自我約束身口意的作用。如果沒有皈依,想要約束自己可能比較困難皈依以後的確會獲得一種力量。因為你皈依了,你的心就向著佛祖,以佛為榜樣,雖然你是人,卻拿佛的標准來要求自己,所以就擁有無量的功德不可思議力量你還可以把這種功德迴向給你親人朋友,盡管他們感覺不到,但這個力量的確存在。

明天放生,我給大家講講放生好處。好多人認為鳥啊魚啊本來就是給人吃的,雞啊豬啊都是我們養的,難道不該吃嗎?我說不好聽的話:我們是父母養的,父母該不該吃我們呢?動物和我們人一樣,也是有靈性生命,不是你養的你就該吃。而且你不是為了養它而養它,是為了用它來掙錢而養它,是為了吃它而養它,你的出發點和動機已經不對了。

放生會讓自然界無形當中產生一種和諧氛圍和諧力量。任何生靈都畏懼死亡,當人宰殺它的時候,它會嗔恨,會散發出一種不好信息負面力量,當這種力量散發出去後,就永遠停留在虛空中,在大自然中飄蕩,如果誰不幸碰上這種力量就會中邪著魔。有些人在大自然中行走,或者走夜路,回來後就莫名其妙地生病了。就是因為那些不好信息降落到他身上了。這種信息來源有很多,但都是由某種生命力散發出來的。尤其是當人產生負面情緒想法時,這種信息就會投放到大自然中。凡夫很難散發出好的信息、正面的信息,卻很容易散發出負面信息。因為凡夫沒有修鍊,沒有用戒律來約束自己,身口意一直處於放縱、散亂、無著落的狀態,所以很容易產生負面想法情緒,散發出負面信息

如果你想為別人祈福禱告,你必須持戒律,身心清靜。為什麼很多信徒不遠千里萬里去尋找活佛、得道高僧,祈求他們摸頭灌頂為他祈福呢?一個得道的明師是人和宇宙之間的一個導體、工具,普通凡夫不能和宇宙力量直接接通,必須通過明師、修行成就者這個導體為他們接通,從而使他們獲得宇宙力量

實際上,放生是在放自己,把自己的能量場放大。換一個角度講,你放的這些眾生將來都是你的護法,你救了它們的命,將來它們也會以命來回報你。另外,放生還可以喚醒你的慈悲心。社會上有很多窮人乞丐、六根不全的人,從社會的角度看,他們是社會負擔。但是,從學佛的角度看,他們是來喚醒和培養我們的慈悲心的。現在有多少人連基本的溫飽都沒有保障,當他們看到別人吃山珍海味,住豪宅,開名車時,會很痛苦,覺得自己很可憐。但是如果他們看到別人六根不全,想想自己身體還很健康時,就會得很滿足很幸福了。

實際上幸福痛苦都是來源於比較。如果你心態健康,你就會找一些正面的信息來比較,於是你會得很幸福,很感恩你的心就會越來越健康,你的人也會越來越順利,越來越美好。但是,如果你心態健康就會找一些負面信息來比較,於是就越來越煩惱思想越來越負面,你的人自然也就負面方向發展。

放生皈依都有很多好處千萬不要小看放生皈依。我把自己的真實體驗告訴你們。每天早課唱「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時候,我感覺佛祖在我前方的上空微笑著,照耀著我們,往我們身上甘露,消除我們的業障,凈化我們的心靈我在佛前懺悔,把自己的身口意全部交給他皈依他,讓他來塑造我,讓我擁有他的格局力量這就是我每天上早課真實體驗。

密宗特彆強調上師相應法。為什麼在修行的第一步要強調上師相應法呢?因為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等等你都沒有見過,無法和他們直接溝通。但是你肯定見過你的師父觀想你的師父很容易了。所以第一步就先觀想你的師父如果你不信你的師父也可觀想你的父母,或者你喜愛的人,只要他能收攝你的心,讓你的心專註就行當你能把專註在這畫面上,你就與你的師父或者父母等相應了,然後第二步你再把這種感覺移植過來觀想你的本尊也就是你最崇敬、最喜愛、最有緣的某個佛菩薩,比如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等。

所以,作為一個修行人,只要你能做身心放鬆、寧靜,你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大自然正面力量加持學佛的人懷著一顆知足感恩的心,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受到佛菩薩力量加持學佛的人崇拜觀音菩薩崇拜阿彌陀佛崇拜某個上師或者某個祖師當你觀想他們的時候,必須達到如同觀想自己的母親一樣,一觀想心靈畫面上瞬間就出現他的形象。只有達到這種程度,你臨終的時候往生西方或東方才有把握。

營員:請師父講一講唯識

上師:唯識又名唯心,也就佛教的心理學。很多人說佛教是唯心的。沒錯,從究竟的角度講,佛法是唯心的。實際上不僅佛法是唯心的,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唯心的。比如現在萬行坐在你面前如果你心裡沒有萬行,對你而言,他就不存在。如果萬行不在這里,但你心裡有萬行,萬行是不是就如同坐在這里一樣?

營員:什麼叫性空緣起

上師:打個比方。這張桌子不是天生就是一張桌子是因為木板釘子、油漆、木工等等,這些因緣具足了,才成為一張桌子。同樣,有一因緣具足了,它也會壞掉。無自性東西必須依緣起而出現、存在,也必因因緣和合而消失。緣起東西是沒有自性的。什麼是有自性的呢?佛是有自性的,他不需要緣起,永遠都存在,永遠都不生不滅。他並不是因為因緣和合才產生,也不需依因緣和合而存在,所以他才不生不滅。而桌子因緣和合而產生的,所以才會生滅。所以說緣起的必定是性空的,性空的是因為緣起的。

營員:您昨晚看到月亮了嗎?月亮周圍有五顏六色的光圈,很漂亮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這樣神奇的景觀,您能解答一下嗎?

上師:月亮周圍帶著光圈光暈,這種現象我經常看到。月亮是一種能量月亮叫做太陰,與白天太陽相對。它們分別代表陰性的力量和陽性的力量。無論是哪一種力量,離開其一,我們都無法和諧、平衡、健康生活。我們每一個個體都具備陰陽,比如男人的左邊是陽性的力量,右邊是陰性的力量。而女人的左邊是陰性的力量,右邊是陽性的力量當你內在的陰陽無法達到平衡時,就需要異性來平衡。而當修行人身寧靜、放鬆時,他自身的陰陽就會融合,從而達到平衡。有時候我們憤怒、急躁、生病是因為身體陰陽不平衡,不協調,或者說氣血不平衡造成的。由於我們人類自身陰陽不協調不平衡,就會導致大自然陰陽不協調不平衡。如果你身心寧靜,你接觸到的大自然力量都是正面的,它可以輔助你達到身心平衡;如果你身心寧靜,你接觸到宇宙力量就是負面的,它會讓你身心更不平衡。因為自然界的力量是碰到好的就更好,碰到壞的就更壞。

所以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我們的人才會越來越好。如果我們的心態不好,招感來的都是負面信息,我們的人就會越來越不好。我們今天擁有和面對的一切,都是我們昨天、我們前世渴望的、喜歡的、追求的,只不過前世沒有兌現,所以今天才來到我們面前。從某個角度來說,所有的一切只是在滿你前世的願而已。可是這一世你突然有了新的願望、新的愛好,來到你面前的可能已經不是你喜歡的。但是,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出現在你面前的一切,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都要歡喜地接受,這樣才能隨緣了前緣,隨緣舊業

也許有人會問:「我今天是在了前緣,還是在結新緣,造新殃呢?」這的確是個很難判斷和選擇的問題。這個隨緣,隨得好就是消舊業,隨不好就是造新殃。而新殃就是輪迴之因。所以抉擇的時候要有智慧。可以說刻意的強求就是在結新緣,造新殃。如果真的是在了舊因,了舊緣,它出現的不會是一個因一個緣,而會有一系列的因和緣接踵而來在這情況下,的確是在舊業,了舊緣。如果發生的事是你刻意努力、強求而來的,那肯定是在造新殃。

我說一件親身經歷的事:當初我到三聖洞閉關,是被一個信徒忽悠來的。這個信徒說了很多這個地方的好,我信了他的話,從深圳弘法寺來到這個山洞。來了之後,我覺得這個山洞很熟悉,似曾相識,夢中來過。但是環境不好,滿山荊棘灌木,荒無人煙,連條小路都沒有,我是用一根棍子把灌木打開,從放生池那裡一路滾爬過來的。那個信徒做了很多工作說服我留下來閉關,因為他想在牌坊外面建別墅。在我沒來東華寺之前,已經有一信徒(一位開發商)在這里蓋了很多棟別墅,他想在這里建療養院,搞旅遊開發。當他知道搞不成時就想建寺廟,但又不寺廟格局,不知道該怎麼建。偶然一個機會認識了我,就請我來建寺廟。當時我沒有同意,只是決定留下來閉關,結果他也不建寺廟了。當我出關後,當地的信徒、政府輪流做我的思想工作,希望我留下來恢復東華寺。按當時口頭預算,建這座廟需要過億的資金,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些錢我不知道要到哪裡去籌集。但是,當我的內心確定要恢復東華寺後,很多因緣來了很多人願意幫助我,而且無怨無悔,這時候我知道因緣的確成熟,不蓋不行了。所以蓋這座廟就是了前緣,消舊業

營員:「敢為人先」到底對不對?

上師:這得看在哪方面敢為人先。比如在道德方面敢為人先,當然就對了;如果做壞事為人先,當然是錯的。如果是人類需要、時代需要,為什麼不能敢為人先呢?

營員:針對現在地球災難頻發,2012世界末日毀滅的觀點您是怎麼看的?

上師:地球上的災難不僅現在有,過去也一樣有。你只要看世界頻道,就知道天天有災難發生。過去沒有互聯網信息傳播落後,世界哪個角落有災難你也不知道。現在信息資訊發達,你知道災難事件自然就多了。實際上過去和現在一樣,不多不少,不增不減。為什麼會有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災難呢?因為地球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她在自我調節。一般來說,每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都是地球自我調節的階段。通過調節,地球會越來越健康壽命會越來越長。所以從某個角度講,這是好事

營員:放生時放了魚,是不是就不能再吃魚了?

上師:這種說法我是最反對的。我曾經在《其心無住》中說過,如果說放了魚就不能吃魚,放了鴿子不能吃鴿子,放什麼就不能吃什麼,最後你可能就勸不動別人放生了。這個人今天能想到去放生,就說明他的善根生起來了你就應該鼓勵他。可是你卻告訴他放什麼就不能吃什麼,他乾脆就不去生了。他剛剛生起的善念也被你打消了,這個善根也種不進去了他也失去一次和眾生結善緣的機會。所以,只要他能放一次生,就應該隨喜贊嘆,不要說什麼放什麼就不能吃什麼,這種說法根本就不存在。當然,如果這個人第一次放生,就決定從此不再吃放生東西,甚至從此素食,那當然最好,說明他善根深厚,很有慈悲心。但是這樣的人不多,很多人善根是需要慢慢培養和挖掘的,需要一個接受和覺悟過程

營員:面對著空曠的山谷或在海邊誦經,對山中水中或其他的眾生有沒有益處?

上師:有,很有益處!比如對著海里的魚誦經,讓它皈依,面對空中的小鳥誦經,讓它皈依,就等於放生,就是在結善緣。放生方式、與眾生結善緣的方式很多,不一定要用錢去買來放生才能結善緣,對著一群鳥或者到一個養豬場、養雞場去誦經,為那些即將被宰殺的動物皈依功德都是不可思議的。

營員:我有自卑的心理,應該如何改善?

上師:要經常發現自己的優點、長處,經常肯定自己。

營員:長期心浮氣躁,應該如何調節?如何分辨定中出現的是實相還是幻想

上師:定中出現的現象,無論是實相還是幻想都不執著,一旦執著就無法再前進。修行是為了不斷地前進,所以沿途風光無論真假,都不要在意,都不能停留。至於心浮氣躁如何對治,如果是因為事情沒處理好,人際關係沒有處理好,那就把它處理好;如果沒事也心浮氣躁,可能是身體沒有調好;如果身體心理都沒有問題,還是心浮氣躁那就幻想、幻覺、自我暗示了。

營員:有同修說能在千里之外與您交流。而我是夢見您好幾次。這次來到東華寺,也是夢中與您相約才來的。這也是神識交流嗎?如果是,是您真人嗎?

上師:你信毛澤東,你就會夢中和毛澤東交流;你信萬行,夢中就會和萬行交流。你信什麼,就和他的頻道信息接通;你不信他,你內心世界的頻道和他是隔斷的。比如在夢中你夢見萬行,也許他本人並不知道,但是你對萬行動念頭的那一剎那,就等於把自己的心門打開了把他力量招感過來了。也許這一切你感覺不到,但只要你動了念頭當你晚上睡覺,放鬆忘我的時候,他就會在夢中出現。所以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心念,就招感什麼樣的結果。

營員:求功當求百世功,求利當求千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人就是為追求這些而來的嗎?

上師:不知道你是不是,但我不是。功名利祿不是你可以求來的,真正的功名是你不求,無意當中來的。你為了求功名而刻意地奮鬥,反而求不來。歷史上很多精神不朽的偉人,當初他們所做一切都不是出於追求功名利祿的心,而是一種本能,是自然而為,當他們做這些事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什麼百世功、千秋利、萬世名。

營員:我總想用真心對待別人,很開心地萬物交流,可總是碰壁,導致心靈慢慢地封閉。請問我該怎麼辦?

上師你想真心好心對待他人,但是好心要有方法。比如你對他人的心很好,可是你表現的方式不對,別人就不敢靠近你,甚至會誤解你。所以好心還要有好的方法。我們和自己家人交流不講方法和技巧,那是為我們知道他們是我們的家人。可是當我們和陌生人交流的時候,就要特別注重技巧和方法了,而且要特別彬彬有禮,講究禮儀禮節。但是,有些心裡陰暗的人也特別注重技巧和方法,在最初交往的時候也容易蒙蔽一些人。

營員:我的心靈曾經受過很大的創傷,導致日後常常感覺痛苦,並形成了習慣,想什麼事都特別悲觀。我該怎麼辦呢?

上師:人在成長的歷程中不可能只有一種經歷,一種體驗,一種滋味,一定是酸甜苦辣,千奇百怪。一個成功的人是因為經歷了種種挫折、坎坷和痛苦,承受了無數的打擊,依然百折不回,屹立不倒,才獲得了超人的智慧,取得了傲人的業績。人要善於從不同的經歷中去感悟人生,汲取智慧,學會寬容、臣服、轉變心念和超越,讓自己的心靈變得強大。當你心靈升華時,曾經讓你痛苦不堪、深受打擊的經歷,如今回憶起來不過是一件小事,你只會在心裡淡淡地一笑,再也激不起一絲漣漪。當時深受創傷是因為你心靈脆弱。如今回憶起來,如果你還過不去,則說明你還沒有真正成長,你心靈力量還不夠強大。實際上一個人今天的成功、成熟和他昨天的經歷、閱歷以及心靈承受的創傷是分不開的。

一段心靈創傷如果始終不能癒合,已經成為你成長的絆腳石,你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突破它,否則它可能影響你的一生。如果不妨礙你心靈的成長和事業,則可以把它當作一段美好的回憶去感恩

營員:很想找機會與您交流。我想學古箏或者古琴,但還沒有選擇好,請您指點。

上師:這要看個人的性格和喜好。古箏比較張揚,古琴比較含蓄內斂。所以古箏的娛樂性比較強,適合在人群之中演奏。而古琴則適合自娛自樂,或三兩知己在一起撥彈玩味。

營員:如何理解「佛祖羅漢我殺盡,慈悲觀音也未留」?

上師:wa,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wa:我認為是什麼都沒有。

上師:一個成熟的人不會被任何概念所束縛,他並不是沒有原則,而是已經超越了原則層次,不會落在任何一個點上,否則就是一種束縛。就如因果一樣,三界之內才有因果;超越了三界,就沒有因果了,無論你么做,因果都影響不了你。

營員:當今社會年輕人有一種現象,就是常立志,而不立長志,這說明我們的執行力很差。如何提高我們的執行力呢?

上師:提高執著力,首先要提升你的心力。你的心力強,才會有執行力心力不強,往往容易被人被境轉。

營員:修行的目的是找到自己的主人。但是,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主人呢?

上師修行就是尋找自己主人方法

營員:有人說方法就是記得自己,請問記得自己就是覺照嗎?

上師:當然也離不開覺照,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覺照,覺照在這也可以理解成警覺的意思。

營員:為什麼痛苦來了,覺照自己時還是覺得痛苦呢?

上師:這說明你的覺照還沒有真正生起。覺照真正生起了,痛苦頃刻就消失。

營員:禪宗的覺照是什麼?

上師:不僅禪宗講覺照,任何一個宗派,乃至任何一個人都不能丟了覺照。如果丟了覺照,俗人就會說:這人昏了頭,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覺照未丟則相反。這就是對覺照最好的解釋。

營員:我們學習需要思維,這種思維會耗損能量嗎?

上師思維的確會消耗能量。但是,如果不思維卻胡思亂想,消耗能量更多。

營員:為什麼您說我見到的境界是好現象,而其他法師說是現象呢?

上師現象只是現象不分好壞。現象就是修行中的境界、沿途風光。現象不外乎生理現象心理現象都是心理的反應,不能說是好是壞。一說壞,你就種下了不好的因,就不敢修了。但是,如果說好,你就會很放心、充滿信心地走下去。凡夫往往不容易接受好的暗示很容易接受不好暗示。比如別人說你明年會陞官發財,你往往會懷疑,不會相信。但如果說你明年有血光之災,你一定會相信。

所以無論信徒問我們什麼,我們都要給予肯定的回答,給他們正面的信息。但是,當看到信徒未來會出問題時,也要提醒他注意,對他負責。如果不對他負責,就不是真的對他好,真的愛他,愛他就對他負責。但是現在都顛倒了!

營員:我經常遇到某件事、某個場景、某個對話,感覺它們早就在我心中發生過,我也分明記得,請問這是為什麼?

上師:不僅你有這種現象我也經常出現這種現象,而且每到一個陌生地方,我就會回憶:我在禪定中、夢中有沒有來過?如果沒有來過,我會趕緊離開——這個地方今天不該來,今天來肯定是結新緣或者說造新殃;如果夢中來過,我便知道今天是來了舊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遇到這種情況都能平靜地去面對。無論夢中有沒有發生過,都不必為它煩惱,這是一種清靜心的體驗。這種現象容易發生在單純人的身上

營員:只有佛門才有佛法嗎?

上師: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佛法佛法是一種智慧之法,它無處不在,一切智慧皆是佛法,或者說一切現象皆是佛法。佛就是覺悟的人只要你覺悟了,你的思想代表佛法。如果沒有覺悟,就沒有找到佛法核心

營員:只有出家人才能維持正法嗎?

上師:也有很多家人在弘揚佛法,甚至他們做的比出家人還多。出家佛是釋迦牟尼,在家佛是維摩詰居士。他們兩個是同一時代的人釋迦牟尼天下一大半是維摩詰幫他打下的。維摩詰是過去世的佛菩薩,只是這一他是居士身份來弘法。

營員:拯救世界可以算是一個夢想嗎?

上師:你光坐在這兒想就是夢想,出去行動就不夢想

營員:如何增加定力

上師打坐念佛或者專心工作,都可以增加定力

營員:如何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上師:有形有相的東西就是色,百年千年就會空。大自然的空也是一種有,也是一種色,比如白天是一種白光,夜間是一種黑光。萬物最終都要歸於空,正因為空,才會有色的存在。所以說色空不二。

營員:強迫症恐懼焦慮症,這種不能自控的心理疾病的根源是什麼?如何才能徹底治癒?

上師:這種症狀和家庭出生、過去的經歷閱歷有關。在人生的旅途中,無論喜悅還是痛苦都需要向人傾述,因為人心靈需要分享和釋壓,這樣心靈才會變得輕鬆愉悅。如果一個人一生當中沒有幾個可以傾吐心聲的朋友,可以說是最大的悲哀。一個人可以沒有金錢、地位,但不能沒有知心朋友,有了知心朋友你就擁有了人生最大的財富。很多心理疾病都是因為內心情緒、感受,尤其是痛苦得不到傾訴,長期壓抑造成的。實際上當他有情緒的時候,只要有一個聽眾傾聽他述說,就能幫助到他。如果他能學會把天空、花草樹木、周遭的物體當做人來傾訴,也同樣有效。

營員:為什麼人的身體會陰氣重、陽氣衰?如何提高體內的正陽之氣?

上師:陰氣重跟你長期看社會負面信息,長期看別人的缺點有關,久而久之就會招感自然界陰性的力量。這也跟你居住的環境有關,如果居住的地方照不到陽光,陰氣就重,陽氣就會不足。另外,如果你長期只靜不動,或者靜多動少,也會陰氣重,陽氣不足。總之,這和環境心理都有關係

營員:請問發心助念能把亡者送往極樂世界嗎?

上師:助念的確可以幫助臨終的人往生西方凈土。因為眾人的心力不可思議,眾人的心力共同舉著一個人的靈魂就能把他推向極樂世界臨終的時候,人的中陰身脫離了軀殼,能見到三界內的一切,這時候跟他說因果他會深信不疑。同時眾人給他助念,就算他抗拒,一個人的心靈力量也無法抵擋眾人的心靈力量,所以即便不想去極樂世界沒辦法。一個信佛的人如果覺得自己的修行很差,定力不夠,臨終的時候一定要請人助念。

營員: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個五濁惡世

上師你的心靈乾淨,走到哪裡都乾淨;你的心靈骯髒,走到哪裡都骯髒。

釋萬行2012.08.01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