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清法師:心經講記——《法性基礎》之十三

《法性基礎》之十三
   —— 2012年12月14日《心經網路課堂錄音整理
   各位同學晚上好!今天我們接著學習《心經》。那麼上一次課我們重點給大家分享了「行」。什麼是「行」呢?(學員沉默)大家回過神來了啊,什麼叫「行」呢?各位現在有在行嗎?
   (學員a:在行。)
   法師:各位現在在幹什麼?
   (學員b:在想事情。)
   法師:在想什麼事情呢?
   (學員b:在想什麼是「行」?)
   法師:噢,在想什麼是行。(眾笑)那觀照一下當下我們大家是在行嗎?
   我們剛才問的這個問題啊,大家現在正在做什麼?有的同學說我正在想,法師給我們提的問題,我正在想這些問題,還有嗎?各位正在坐在板凳上,對不對?正在坐在板凳上,這個動作有吧?
   (學員a:有。)
   法師:好,有。還正在看,看書本、正在看同學,又來了一個人,正在看那個人還在笑,同時還在聽我講,所以你在回答說:我正在想法師您提出的問題,這個回答准確嗎?
   (學員b:不完全准確。)
   法師:學過法相學以後,至少知道以後我們生命五蘊,對不對?想想看剛才大家的回答只是一蘊,這是想蘊,對不對?想蘊,其實我們還有好多蘊,還有好多狀態,在剛才我問大家的時候並不能夠完全的回應過來,但是我們卻在做、卻在行。
   所以別看現在各位坐在板凳上這件事情,正在這裡似乎在聽課這件事情你要真正用心去體察、觀察的話,你要想完整的去描述它並不簡單,很不簡單。我們每一天都在重復做一些事情,什麼事情呢?吃飯,對不對?睡覺。還會幹什麼?
   (學員a:喘氣。)
   法師還會呼吸還會刷牙、還會洗臉、還會走路。我們每天都在做這些事情,但是問:我們真的會做嗎?會吃飯嗎?會睡覺嗎?會走路嗎?你說我不會我怎麼可能長這麼大?飯還是會吃嘛!可是病從口入,我們是吃飯,從小到大是通過吃飯長這麼大,但是每天吃飯的時候,我們真的會吃飯嗎?
   小時家裡會有這樣的規矩:因為大家在一起吃飯,一家人嘛!一家人老人、有孩子、有父母。一般來講的話我們開始吃飯了,把所有的凳子啊、飯啊、碗啊、菜啊都擺好。擺好以後呢,這個時候是不是趕快就吃了?不是,坐那裡好好地等著。因為父母,特別是母親,她在做飯,她還在盛飯,她還在盛菜,她還沒坐下來,她坐下來是不是就可以吃飯了呢?還不是,老人還沒來。老人的話如果她還能走得動,來到這個飯桌上一起吃了,如果她走不動呢,這個時候母親會盛上一碗飯,讓孩子——孫子送到奶奶那去,回來以後大家再開始一起吃飯。
   你說法師,這個似乎是不屬於我們吃飯的環節,不是嗎?各位到龍泉寺去過吧?過過堂吧?過過堂。你能進去以後拿一碗盛了一口就吃?(法師笑)那肯定不是的。大家進去先要規規矩矩地坐下來,女眾坐一邊,男眾坐一邊,兩邊坐好以後呢,規規矩矩地把飯碗放在桌子前面,然後行堂的給你行好,你再饞、再流口水,也要忍著。別人不吃你就不敢吃,你也可以吃,但你吃心安理得嗎?本來飯菜很好吃,但我們心不安的時候,大家都沒有做的時候,你要做這件事你看緊張得那個飯的味道都沒有了。
   然後呢飯盛好以後,還要再唱供養偈,還長得不得了。(眾笑)當然如果說唱供養偈那個法師如果唱得很好聽還好,如果唱得再不好聽,眼前又面對著這素餐的誘惑,非常好吃的齋飯的誘惑,那簡直是一種折磨。(眾笑)說是折磨,用佛法來講是忍辱忍辱波羅蜜。面對好吃的,不能夠馬上去吃,這叫忍辱,所以這個時候練習忍辱波羅蜜。那個時候叫什麼呢?那個時候就叫「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那個時候就叫「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所以這就規矩呀。
   當然我們吃飯的時候,如果按照佛門規矩還要食存「五觀」,還要在想,一邊吃還要一邊想,哎呀,我的德行啊!我今天到底幹了什麼?值不值得吃這頓飯?還要想這些事情。所以這就是看似吃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那尤其是在體會到我們季節不同,然後呢我們吃飯的時間不同,主食、蔬菜、稀飯怎麼搭配對身體調養會比較好,如果再涉及到這方面,我們真的懂得什麼叫吃飯嗎?其實要真正去問的話,我估計沒有幾個同學能夠非常有自信說我真的懂得吃飯。
   有嗎?沒有吧!有啊?(法師笑)沒有。即使是在座各位有做廚師的,我們真正去問我會不會吃飯這件事情的話,我估計沒有人去百分之百地有自信去回答這件事情
   睡覺就更不用說了,睡覺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累了躺在床上就睡,祖師說「吃飯睡覺無不是修行」,你也說「吃飯睡覺無不是修行」,累了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就修行了(眾笑),那可不是。我們後面學習《菩提道次弟廣論》裡面會專門講「精勤修習悎寤瑜伽」,這個睡覺也是修行。什麼時間睡,各位能保證現在十點鐘准時入睡嗎?如果就把這個當成修行的一個條件一個標准去衡量一下,你能做到嗎?十點鐘,不要提前也不要過,就十點鐘睡,尤其是更加規定要在兩分鐘內入睡,你能睡著嗎?
   (學員a:肯定睡不著。)
   法師:這個標准來得更高了啊。我們什麼時間睡,什麼時間醒,按過去我們修行的話,十點鐘睡,兩點鐘起床,就睡四個小時。你別問我說法師你能做到嗎?我告訴各位我也做不到,但是過去不覺得做不到有什麼大不了的,不是什麼問題。現在發現祖師講的「吃飯睡覺無不是修行」啊,這裡面真的有學問,不是一件很簡單事情哦。
   睡覺就是一個修行,這個時間我們能不能遵守,如果遵守不了這個時間時間這個修行因素我們就做不到了。睡覺以後還不能夠隨便在床上亂打滾,還要側身,這個側身怎麼側呢?
   (學員b:獅子卧。)
   法師:啊,叫吉祥卧。你看名字得很吉祥,連睡覺還要吉祥,怎麼才叫吉祥呢?向右側卧。這右側卧原因在什麼地方呢?過去啊不清楚,佛在定這些規矩的時候,他的科學的依據在什麼地方。但是我們現在知道了,心臟是在左側,對不對,如果左側卧的話那就會把心臟給壓著,血液運行就不舒暢,所以一般來講的話是右側卧,而且右側卧一般來講的話夢比較少,然後這個手放哪裡,腳放哪裡,它都是一套儀軌。大家知道啊,修行儀軌。(法師笑)啊,把這件事情放到儀軌上面去以後,它才算是一個修行
   行啊,行為,行為模式、行為習慣。這個行為模式、行為習慣可不是我心裡想就好了,那是實實在在你的行為確實要做到,你做到以後才能體會到我們的習氣是多麼重,你沒有這個標准去衡量的時候,你根本感受不到,哎呀自己有那麼多不好毛病,感受不到的。
   現在大家覺得自己坐得很舒服,對不對?姿勢有什麼問題,啊?大家平心靜氣,把身體稍微坐得端正一點,因為我們坐在這兒的時候,大家覺得說我都坐了幾十年了,難道我還不會坐嗎?啊,我問你真的會坐嗎?各位有沒有很自信回答說,我真的會坐,我坐得很標准我這個坐勢對身體絕對沒有任何的損害,你能有這個保證嗎?肯定沒有的。
   我們坐久了,坐習慣以後,身體肯定會坐出毛病來,什麼原因習慣,我們行為習慣,日久積累下來的行為習慣它會導致我們的身體慢慢地無形中變形了,變形以後自己還感覺不到,你要不那樣坐你還不舒服,實際上身體已經開始畸形了,已經畸形發展了。最後一旦出毛病以後啊,到醫院裡面再給你矯正的時候,那真的實在太痛苦了。外力讓我們去矯正的那個痛苦太大了,現在我們適當地去矯正一下,你坐的姿勢稍微客觀中正一點(眾笑)。
   我們的身體都很偏的話,你還指望自己的心是多麼的光明,多麼的正大,多麼的中正不失,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去看看啊,似乎這個生活,我們已經二三十年,三四十年,五六十年,七八十年都過來了,似乎生活平淡,可是我們去觀待一下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我們的坐、走,你要稍微的用一下心,你會覺得這件事情很有趣。就是覺得說,這裡邊很有學問
   各位,走路的時候,你能走出樂趣來嗎?現在肯定走不出樂趣來。大家走兩步肯定就覺得太累了。太急燥,太慢了,一定要打個的,對不對?打的的時候又堵車,堵車的時候又想下來走,有的人又不讓下,因為你已經上車了。在地鐵裡面人多的擠的要死,反正整個走路啊就是很痛苦不願意忍受,生活怎麼會那麼痛苦呢。
   可是我們換個角度,你安住在你上班的路上,走就是走路,坐車就是坐車,你在地鐵里邊就是地鐵里邊,你就享受這個過程你去觀察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舉手投足,慢慢看看這裡邊我們能不能發現出一些樂趣來。這裡邊是有樂趣的哦。當然,我現在講肯定沒有樂趣的,有的同學已經打哈欠了。(眾笑)希望我們自己去在生活中慢慢體會這種樂趣。
   所以,什麼是「行」呢?這就是「行」。我要問大家,各位每天沒有「行」嗎?我們肯定不會覺得自己沒有「行」,可是你要認為真的是「行」嗎?你又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說我確實在「行」。這就是我凡夫生活狀態啊,整個的是一種夢中狀態。做夢,就是在做夢。你不說你醒著的,但好像又沒有在睡,就這種狀態
   好,我們今天接著給大家繼續往下分享,剛才我們說的這個「行」啊,就是在生活中慢慢去體會,這樣一個看似很簡單,每天只要我們嘗試著去觀察一下,都能夠有所體會的一些場景。過去講生活藝術,現在感覺生活的是藝術,這個生活藝術就體現在我們對待生活的每個細節,你開始用心了。如果沒有用心,就沒有藝術可言。你說「皰丁解牛」還能解出那樣的藝術美感出來?他如果沒有當下的每個心念用心的話,是絕無可能達到這樣一種精益求精、樂在其中的一種狀態
   那麼上一節課,我給大家分享更多的是「行」啊,這個「行」本身是從另外一個概念上、意義上去體會它。就是好多事情我們以為自己做了,但是因為我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內心太多所求,結果到最後因為心安住不了這事情身上面,到最後這件事情做完以後,你不能說這件事情就做了。在做的過程當中,心沒辦法安住在這事情身上面,結果呢做過以後啊,我們都以為說自己做了一件事情,這樣一種心理狀態,無論這件事情做的對還是不對,這心理狀態讓我內心有罣礙了,這罣礙的狀態已經讓我們不自由了。
   所以真正的「行」,就是應該做的,應該做的就是你不做心不安,你做了以後心安狀態,這個心安狀態心安理得,就是行為本身就讓自己心安理得了。他不需要別的回饋、別的目標,再去給他一個印可和認證。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個行為本對我們來講的話已經開始多餘了,做的很多事情已經太多餘了。這在《道德經》裡面有一個詞,叫什麼呢
   (學員:餘食贅行。)
   法師:大家可能還有印象啊,這叫:餘食贅行(法師板書)。就是當我們的心不是安住在事情身上,不是心安理得,不是應該做這件事情,我們覺得說出於一個什麼樣的動機目的去做的時候,這件事情無論到最後成功還是失敗,都已經變成「餘食贅行」。
   「餘食」哦,各位餓的時候在見到非常豐盛的食物的時候是不是一種非常喜悅心情啊?有的同學還搖頭,我說境界已經不一般了。(眾笑)應該感到很喜悅,因為很需要它,結果它來了。美食一餐以後,結果後來殘羹冷炙的時候,你再看是什麼心情?多餘了吧?再讓吃還能吃下去嗎?再好的東西也吃不下去了
   當然有的生物是這樣子,只要見好東西,一直吃一直吃,吃到什麼程度,把自己撐死為止。那也是功夫啊(眾笑),我們一般人做不到。吃到一定程度,食慾沒有了。食慾沒有,再去看食物的時候,那簡直是……,再好的食物已經對它也沒有食慾了。這是「餘食」。
   「贅行」相當於身體上長了一塊肉一樣,各位身上長過瘤子嗎?沒有吧。我們到醫院去看別人身上長過瘤子吧?身上長一塊瘤子,臉上長一塊瘤子,哎呀,簡直難以忍受,對不對?所以趕快要把它,一定要做手術去掉它。忍受不了吧?忍受不了。
   可是我們就能忍受我們思想毒瘤(法師加重語氣),我們就能忍受我們內心裡邊、五蘊里邊,色蘊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我們不允許色蘊、身體上出現毒瘤,但是對於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里邊,我們的毒瘤太多,可是呢我們的包容心卻很大的,我們可以容納它,而且一直容納它,跟它做朋友這就是「贅行」。這種狀態就是這樣子
   最後懷著這樣一種「有所求」的心理狀態你做事情越多內心深處這種「餘食贅行」就越多身上負擔包袱就越重,你會發現這個路子走下去太艱難了。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對我們來講都是負擔。我看不少同學點頭認可,深有同感似的,是這樣的啊。有同學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體會嗎?我講的都是道理,各位有體會可以講體會(法師笑)。當然要講體會需要一點勇氣,有了這個勇氣以後,舉手可以講。如果大家不講我就繼續往下分享。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幾個故事,來引入後面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什麼心理狀態,是什麼場景。因為這個東西太深了,我們如果再講一個道理去解釋它的話,那會變得以一種道理來去解釋另外一種道理,大家就會進入雲里霧里。我們進入一個生活場景,去看看歷史上,去看看佛經裡面一些故事,他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樣一個玄妙境界說是玄妙」,實際上很實在,就是發生在我生活身邊
   大家有看到,我今天拿了一本書,這本書叫《史記》,第一個故事就是《史記》裡面的一則故事。這則故事主人公叫做韓信大家都熟悉的漢初三傑之一。
   當時劉邦之所以能得天下,他後來得天下以後,他就問他的大臣他說,各位大臣啊,你們說說看,千萬不要隱瞞你們的實情,如實以對就可以了。大家來說說看,我怎麼能得到天下,什麼原因?有的大臣就說,高祖既然這樣說了,大家如實以告,結果下面大臣還真的如實以告,把劉邦罵得,開口就說,「陛下慢而侮人」,陛下你慢心太重了,經常侮辱人。然後又說:「項羽仁而愛人」,項羽這個人很好,各位如果你是劉邦的話,聽見這樣的大臣你會什麼反應?
   (學員a:表面上很高興,實際上……)
   法師表面上很高興,實際上很愉快是吧!(法師笑)
   (學員b:想殺了那個人。)
   法師表面上很高興,實際上想殺了他。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動了我們的「贅行」了,已經引起我們內心的傷痛了,而且被它傷害了。幸好你不是劉邦,你要是劉邦的話,我估計將來這個天下打不下來。當然劉邦的心理活動是什麼,我們現在不出來。因為司馬遷再怎麼寫也不把他心理活動描述到這種程度沒辦法描述。
   這個大臣繼續說:但是呢,「然而」,主要是有轉折,沒轉折不行啊,沒轉折他就要小心了。轉折以後就有意思了,他說「陛下使人在攻城的時候,攻城以後再略地」。略是忽略的略,這個略地與攻應該是同樣的意思,在攻一個城,在佔領一塊地方以後,他不佔為己有,而把這些東西分給那些投降的人,所以「與天下同利」,他認為陛下您這一點很高明,您佔了以後「與天下同利」,不獨吞;但是項羽不行,項羽他嫉妒這些賢能之人我就不清楚這個描述似乎有點前後矛盾,他既然「仁而愛人」,為什麼還要妒賢嫉能呢?嫉妒這些賢能之人呢?說明這個「仁而愛人」講的是泛愛眾,就是對一般的老百姓他很愛,但是呢對身邊的賢能之人,他沒辦法去容納。這裡應該會有一個這樣的關係在里邊。對那些有功的人去傷害,對那些賢人啊他開始懷疑,而且戰勝以後,關鍵是戰勝以後啊,項羽不認可別人的功勞,然後,地也不給別人,所以到最後失天下
   劉邦認可不認可這種說法呢?大體認可,但是他繼續說「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說還有一原因,這個原因啊劉邦就說:「我關鍵是得到三個人」。這三個人得到以後,天下我就得到了。這三個人是誰呢?
   一個就是張良,一個是蕭何,一個就是韓信。張良是什麼人物?這兒描述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點事情我不如張良,「我不如子房啊」,就是指的張良,你看劉邦啊這種虛懷若谷就出來了,可是這件事情啊我做不到,不如張良做的好,很有戰略眼光。下面一個人啊,就是蕭何,這個蕭何啊功夫了得,他能夠鎮國家,鎮啊,鎮定國家而安撫百姓,讓前線的糧草絕不中斷,所以提供了充足的後備力量,讓國家非常安定這是蕭何。
   後面一個韓信,我們可以看啊,他的「連百萬之軍,戰必勝,功必取,吾不如韓信。」說韓信這個人真是了不起,帶百萬之軍啊,攻無不克,真是神一樣的人。正是因為「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我之所以取天下,正是因為這三個人。
   那麼今天我們重點給大家分享一下韓信小時候一些非常不光彩的經歷,給我們長點信心韓信後來儘管他的功勞非常大,但是最後的結局不是很好。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貶,最後貶到淮陰侯,原來是齊王,後來是楚王,最後貶為淮陰侯,淮陰就是他發家的地方就是我們今天的江蘇淮安。
   他在發家的時候啊,從小的時候,他是一個布衣之人,就是家庭非常貧寒,而且沒有什麼可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貧無行,無行啊,這兒講的是沒有善行,沒有德行,所以他沒辦法當官,就是別人沒辦法推舉他做個官。同時他也沒辦法治生,就是沒辦法從事生產,又不能夠經商,沒有這樣的才能。所以到最後吃飯都成問題,就是個乞丐了。他是寄人籬下的一個乞丐,結果就特討人厭。所以到最後吃飯都成問題了,就是一個乞丐了。你說白吃飯的誰喜歡呢?
   有一次他曾經下鄉到淮陰地方的一個縣城,在一亭長那兒寄食了數月。這個亭長本身沒有說什麼,但是他妻子忍受不了,沒辦法接納這件事情啦,又不好意思直接講,所以她採取了一個方式,這個方式後來讓韓信非常惱火,她採取什麼方式呢?早上吃飯老早就起來,在被窩裡面吃。(眾笑)
   似乎古代他們有這個習俗,因為天還比較冷吧,早晨起得很早,「乃晨炊」,早晨做飯,做完以後呢?「蓐食",就是在被褥里邊吃飯。(眾笑)韓信他再不知廉恥也不至於跑到人家家裡在這樣的場合下跟別人一起吃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對不對?所以韓信再來吃飯的時候,就不給他準備食物了,因為人家已經吃過飯了。
   後來韓信很明白對方的意思以後,這兒描述「信亦知其意」,信知道他的意思以後呢?一個字——「怒」,然後呢?「竟絕去」,完了以後就離開了。「怒」,我覺得司馬遷的描述非常有意思啊,他為什麼發怒呢?這都可以體會,感受到對方已經開始排斥自己、討厭自己,而且又採取這種方式讓他離開,他可能覺得自己受到侮辱,非常憤怒就離開了
   (學員:他感覺他自己自覺。)
   法師說感覺他自己自覺,對不對?他如果自覺的話就不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了,對不對?這種情況下他沒有反省,他是怒的狀態,這件事情很值得推敲。我們不知道後來韓信非常不好的經歷跟這個有沒有關係,但是這中間肯定是有關聯的。這個不是我們分享的重點,重點是第二個故事上面,如果在生命中沒有遇到第二個人或者沒有這個轉折的話,或許將來他後來的人生路或許不會那樣子
   我現在講第二個故事韓信離開這個地方以後,他就開始去釣魚了,這個有點呂太公釣魚的味道,願者上鉤。不過當時他沒有這樣想啊,僅僅是為了謀生。我估計釣魚的時候魚也不願意到他這兒來,所以謀生還是有問題。
   韓信釣魚城下以後啊,河邊剛好有一老太太在漂,這個「漂」在古代是用水來擊絮,意思就是一群老太太在那兒做工呢。看到韓信在這兒釣魚,一個小夥子餓的皮包骨頭,一天到晚也見不到魚上來,其中有一個老太太就生憐憫之心了,開始給韓信飯吃。估計這個老太太家境應該不是很好,一個老太還在那兒做工,應該是把她的一份分給了韓信,而且數日,不是一次哦,而是連續好多次。這裡的描述沒有說老太太厭倦哦,一直這樣子
   有一韓信忍不住了,「信喜」,不是怒哦,喜怒哀樂的喜,信非常歡喜非常高興,因為數日這個老太太都給他吃飯,而且估計沒有任何目的性,有沒有目的我們看下面一句話知道了,但至少她內心沒有前面的那個亭長妻子一樣去厭倦他,然後想盡辦法讓他離開,應該沒有這樣的意思。所以韓信感到很高興,然後一高興跟漂母說了一段話,什麼話呢?「吾必有以重報母」,他說將來我一定會重重的報答您」。
   這句話一聽啊,老太太發怒了。老太太也發怒,本來我好好給你吃你就吃唄,你還什麼——「吾必有以重報母」,這老太太一聽就發火說了一段話,這一段話鏗鏘有力。說的什麼話,大家聽好了,「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什麼意思?你還休得你說這句話,你一個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你自己都養不活你自己,我只是看你可憐才給你一點食物。「王孫」,你看這描述,那個時候對「王孫」還是一種尊稱,尊稱「王孫」類似「公子」。後面有四個字「豈忘報乎」——難道我期望你對我有什麼報答嗎!
   這就老太太說的三句話這叫什麼呢?這就叫「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大家想想看那個場景,後面就沒有描述了,司馬遷就沒有描述了,這個有點像孔子論語》的味道,就是弟子問一句話孔子回答,回答以後沒有了。我們可以想像那個場景,韓信當時聽了這句話,估計手裡邊那個魚竿就掉了,然後木訥的看著老太太,久久不能離去。這句話聽完以後估計就離開了,這個離開不是「怒而去」哦,一定是懷著一種非常復雜的心情,這個「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時候這個威力很巨大的,直接「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就把韓信的苦厄給他度了。
   就是你堂堂正正的一個大丈夫你不覺得羞恥嗎,在這情況下,但是這些話又沒說出來,就是老太太這番話說得度把握的非常的精妙,既非常嚴厲又讓人深刻的自省,我只是哀憫你所以才給你你現在還要報答我,你到底什麼意思?大家想想看,老太太這樣的坦蕩。
   如果我們換一種心情,說哎呀這傢伙,我看看這孩子就像佛一樣用神通一看他有善根,雖然現在很落魄,但是將來能成大事,所以現在我好好的幫他一把,我這日子也過夠了,將來能有點濟,剛好這個老太家裡還沒兒子,還可以認個乾兒子。這樣一番心理活動有了以後再決定說給你飯吃吧。這個時候飯了數十日以後,韓信也很高興說,老太太呀我將來一定要好好的報答你,各位想想看老太會有什麼反應?
   (學員好啊好啊。)
   法師:真會那麼坦誠嗎?我估計還會客氣一番,說不用啦,我不是圖什麼回報啊類似的話,客套一番。心裡邊想著說好啊我就等著你說這句話呢。
   大家想想看,如果是換一種心情,換這樣一種心理狀態的話,這種「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狀態就完全盪然無存了,估計一代英傑就這麼在這個語境里邊,在這個緣里邊就消失了。
   (學員a:法師韓信在這個時候已經知道將來自己會發達嗎?)
   (學員b:他又沒有神通,怎麼會知道?)
   法師:各位,你可以看一下啊,這個時候我們沒辦法去探討,從目前狀況我們不知道韓信他有沒有神通預感到自己未來會有一大成就。但是韓信這個時候發了一個願,這個願對他來講很重要
   各位想想看哦,「吾必有以重報母」,因為我感受到這個老太太像老母親一樣對我這種關愛,他心生歡喜以後發了一個願,我一定好好報答你。當人有這樣一種心願以後,(學員能力被開發了。)人至少那一個東西被開啟出來了。等以後如果我們有時間去看看《百業經》的公案你會發現韓信這個故事就如同《百業經》的公案是一模一樣的。
   我們古代寫歷史的人真有學問啊,真不是一般人就能寫出來的。寫歷史的這個人他一定要對這種人物、場景、人的心理狀態有非常深的體察,他把這個內涵給挖掘出來了,所以這些東西確實有內涵,值得研究。它就和《百業經》里的內涵是一模一樣的。因為這樣一個善緣,老太沒有任何的心機,就是看對方可憐,憑著那一顆很純正的憐憫之心這件事以後就能把一個人的善心啟發來了,而且啟發的是如此之深刻。
   佛為什麼能啟發那麼多弟子,後來跟他出家以後又證聖果?那就是完全沒有任何所求的一種發心感召出來的,所以在這你能老太太不是佛菩薩嗎?對不對?就那一念真誠的心,叫什麼呢她說「吾哀王孫」,只是哀憫,這個心憐憫之心、惻隱之心就是我們之前說的「人之端」。這個人之端就是在那一刻老太太和韓信生命狀態已經融為一體了,這種融為一體的狀態韓信來講感受到的就是一種完全的被包容、完全的被接納,所以他再去發心為這個老太太的時候,大家不要覺得說只有一老太太那能算菩提心嗎?妙了,這個東西就是。你不要覺得只有一個人,菩提心就是一種生命境界,這種生命境界就是一體性。那個時候他感受到說無我、利他。這個他有可能是一個也有可能是無量的人,這個沒有本質的區別,只要我們的願發起來那個「我」就消彌了,這個人「覺」的狀態就開啟出來了
   後來韓信有沒有報答這位老母親呢?(學員:有。)有報答吧?給他千金,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了。再簡單地說明一下:後來韓信被封為楚王以後,那個時候還不是淮陰侯,「楚王」這個官位還比較高。當時他到這個地方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所從食漂母」,他把過去曾經給他過飯的那個老太太給請過來,賜了她千金。
   然後給那位南亭的亭長多少錢呢?百錢。這個百錢我不清楚在那個時候的貨幣裡面能頂多少,但是我們知道這個肯定是天壤之別的。他不但賜了百錢,而且把那個人給訓了一通,這個韓信一點都不給人留面子,大家看看說的什麼話:「公,小人也,為德不卒。」 「公」還是個尊稱呢,雖然稱為「公」,下面緊接著說「小人也」, (眾笑)「卒」是終,沒有終。當時我那個時候本來都想走了,現在就差那一點了,結果你就樣子把我走了,不卒啊,沒有善始善終,今天給你百錢,目的是為了教訓你一通。「公,你真是個小人,為德不足。」做好事不能夠誠心誠意,善始善終,最初你之所以收留我,這兒沒有描述,《史記》里沒有描述,我們通過這個描述知道剛開始還是好的,亭長之所以收留他,應該是出於一片善心的,「為德不足」不能夠延續下來,你不知道我將來是要成大將的人。(學員:沒有神通。)沒有神通!當然,如果他預知說他將來大將要做,那個動機連德都不是了,前面還有一點微德,只是有點不足而已。如果你知道對方要發達,所以你要去為對方做一點事情,連德都不德了,別說足不足的事情剛開始就有問題。
   除了這兩個之外,當年韓信是有胯下之辱的少年嗎?讓他受胯下之辱的,那個時候也沒忘記,他找來那個少年以後,讓他當楚地的中尉,把他也提拔了,怎麼樣韓信重情義吧?很重信義。(眾笑)我這下一受辱,將來才成一大將呢。一德一辱,因為在這個時機里邊,接著就開始講胯下之辱。第一個在南昌亭與亭長家庭互動的消息,第二個是老太太,第三個就是胯下之辱。你會發現就這麼幾個故事已經把韓信從小到大生長的環境對他產生的影響,刻畫得淋漓盡致,在一個人生命的成長中遇到這樣一些人,而這些人的內心又是怎樣反饋的,我們大概知道將來慢慢再看他生命故事,會說這個人生命狀態已經展現出來了
   這是第一個故事,聽完這個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法分享的?
   (學員a:我覺得那個亭長挺冤枉的,就是沒想把他怎麼著。)
   法師你說那個亭長很冤枉是吧?那你的意思是這兒批評批評錯了韓信應該是找亭長妻子批評她。
   (學員a:古代女子她沒有什麼地位,她算一個附屬,他覺得你教妻子應該教好一點。)
   法師:但是你別忘了,她妻子在被窩裡面吃飯,他不可能出來吃飯的。(眾笑)對不對?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他也不可能不了解他妻子心意,對不對?他不可能體察不到妻子的(用意),估計前天晚上已經商量好了,這件事情我們就這麼做了,第二天就把韓信走了
   這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裡邊,我們體會一下,這個老太太她的心理狀態和上一節課的分享,這個「行」就是做自己應該做的這件事情,這件事情應該做。對老太太來講,那一群老太太就只有她那麼做了,其他人的心理狀態沒有描述,對她來講的話,如果她不做的話,她是於心不忍的,她心不安的。
   但是做了以後,她也不覺得做了這件事情有什麼功勞,對不對?做就是做了。所以她一聽到韓信說要重報她的時候,她就忍受不了了。說明她內心裏面那種覺照,內心裏面那顆非常純正的一種行的狀態是非常清楚的,這叫什麼呢?如果用我們的文化來講這就是德,這就是深般若,就是她內心的德沒有任何的執取,沒有任何自私自利想法,一點點都沒有,非常純正的時候,她才能化人,這個化人就是把對方的一種執取給它化掉,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不可能的,如果我們內心有一點點為自己的想法的話,我們可以客套一番,但對對方來講的話是一點用處沒用。對不對?人心與心之間的感應就是這樣非常真誠在這裡我們還可以體會到老太太那種無欲則剛的心裡狀態無欲則剛沒有任何慾念沒有任何私慾,所以她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她不怕韓信一發火把她推到河裡面去,不害怕吧,一個小傢伙你敢(眾笑)。
   (學員法師,那個時候大家都覺得韓信是個無賴,沒有人覺得他將來能有出息,因為他靠別人生活嘛。)
   法師:所以我們看看《百業經》上很多後來證聖果的人,他們基本上在證果之前都象顛沛流離如同乞丐一樣生活,可是問題就在這樣一個極端的人,在社會被人看不起,顛沛流離又沒什麼能耐的人,但是到佛的身邊就散出光彩來了你不覺得生命很奇妙嗎?生命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好,我們接著看第二個故事,這個第二個故事是我們《百業經》的故事。這個故事內容稍微有點長,故事也就更加的曲折,大家耐心的來聽。聽的過程中,我們可能還會有一些問題,這個故事我記得在qq群裡面共修,曾經共修過四次,就這麼一個故事。大概我印象中好象討論了三次還是四次才討論完。
   這個名字叫做《老婆羅門》,是講一個老婆羅門故事,副標題是――兩世蒙救 終證聖果,他曾經有兩世受過釋迦牟尼佛的恩惠最終證得聖果,我們就看這兩世的故事
   這一世的故事是佛在舍衛城的時候,一個婆羅門妻子下一兒子,這個兒子當然受過非常良好的教育,當時婆羅門規矩是四十八歲之前出家修梵凈行,過出家生活,四十八歲以後娶妻生子,這樣介紹是這樣子,我們先按這個來理解。
   老婆羅門命運非常坎坷,因為他四十八歲時就娶到一個非常年少的妻子,這個妻子不守本份,覺得跟當時已經四十八歲的老婆羅門一起生活心裡冤屈,想方設法就支開他,想支開他,這樣的描述很象今天我們這個社會經常出現的事情(眾笑)。
   妻子不願意和老婆羅門一起生活欲另尋新歡,但是礙於丈夫多有不便打算讓他遠行(眾笑),你看出了什麼詭計了,就開始和她丈夫說了說「夫君呀,你看我們在一生活家裡又那麼貧困」,我估計因為老婆羅門四十八歲之前出家梵行,四十八歲以後世間生活也過不習慣,似乎是這樣子的,所以沒有很多謀生的技藝,家裡面很貧困。她想要丈夫走她不直接說,她說:「我回娘家吧」,她說她回娘家,她的丈夫一聽說這怎麼能行呢,與其你回娘家還不如我出去掙錢呢,結果就出去掙錢了,打工去了(眾笑)。
   老婆羅門打工還是有一些福報,掙了一些錢,非常高興就想回家,結果回來的路上就被強盜給搶了。怎麼搶的這個細節沒有,反正被搶了。搶了以後心情特別難過,本來很高興回家說這樣可以養家糊口,結果現在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又被強盜給搶了。當時越想越難堪、越想越痛苦,結果這人心眼是真小,想著想著就想盡了事,就想走絕路。
   大家一聽是不是就覺得說這事值得嗎?可是現在我生活中似乎這樣的事還真不少,對不對?遇到這些困境以後想不開。但是幸運的是當時他和佛同世,佛觀察到了,當時佛一觀照有這麼一個婆羅門,佛可有神通哦,佛看見他善根了,將來這個人如果出家的話,那了不得,斷盡煩惱就可以證聖果了。
   這個時候佛來到婆羅門面前,大家想想看,佛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不是有心機了,有沒有?(學員:有。)有了吧?肯定有了。這有心機呢,因為佛陀已經看到說這個人將來可以證聖果。
   有意思的是哦,我們可以看下面的故事,我們用佛、佛教的一種境界來去揣測它的時候啊,去描述的時候我們認為說佛已經觀照到這個事實了,但是他在表現的時候,大家可以看看,佛沒有任何所求。佛就來老婆羅門面前開始安慰他了,說:切勿不經觀察隨意而行,我可以給你財富。意思是什麼,你不要想不開哦,不值得,如果你僅僅是為了錢就要自盡哦,來失掉這個性命的話,我可以給你財富,我可以給你,就說這麼一句話,然後告訴他到哪裡可以得到財富,就告訴他一個方法這個時候婆羅門就高高興興的到這個地方獲得這些財富以後啊,非常高興的就回家了
   這時候佛有罣礙么?沒罣礙么?有罣礙吧?有罣礙。所以不容易啊,說心無罣礙,無有恐怖你看看佛這個時候有沒有罣礙呢?所謂的罣礙就是說,我給他錢以後他豈不是在世間享受這麼美好生活將來不是不能出家了嗎?我們會講說無苦無出離,還不如讓他受點苦呢,就是想辦法讓他自盡就可以了,將來把他逼上樑山然後出家,佛沒這個顧慮吧?佛給他很充裕的財富,你既然想要財富我就給你,是這樣子啊。
   我們回過頭再去看啊,這就是我要去辨析一下,就是這種非常細微心理狀態。就是,事實啊……(現場有小朋友法師食物,眾笑)你觀照到我飢餓了么?佛有神通能觀照啊,我們能觀照到事實跟我內心所求這可是兩種狀態
   大家知道啊,一個人啊他可以神機妙算,可以看到事態的發展,發展是什麼樣子,但是他了解這個事實就是如是的時候,跟他內心所求說我有所企及,說將來希望這樣子,而且我寄一個希望說應該啊,最好這樣子,怎麼樣子,這可是兩種狀態
   那麼佛的一種狀態是什麼樣呢?在《史記》裡面,大家知道自從春秋以後,像孔子老子之後,我們的文啊,正宗的文史記載,一般來講都是鬼神,怪力亂神都要遠離,就是講的非常樸實的事情。所以司馬遷在記《史記》的時候他是延續這樣一種傳統他就是非常客觀的,只是記載一些歷史的事實
   但是在《百業經》、在佛教體系裡邊,因為它承許這樣的神通、它承許這樣的智慧,可以觀照到很多事實。所以在那個語境里邊,這件事情很正常,但是在我們這個語境里邊,如果真的要想神話一點,不是不可以神話的。
   比如我們可以說這位老太太,別看她是位老太太,因為她這一至誠這樣做的時候,你搞不清楚(她是否有神通),說不定這個老太太她有神通呢。這種神通是一種感應,就是她能感受到這個人的一些情況……過去看風水也好,看面相也好,看星相也好,就是看相者能感受到這個人將來可以有一番作為。這不是不可以感受的,她可以感受。但是這個並不能夠形成她做這件事情動機這是兩件事情動機來源於憐憫之心,對誰都是一樣的。不是因為將來可以成就,所以我對就有絲毫的增加,沒有的、不會的!如果一加,完了,這個發心就偏了。
   佛也是一樣,他完全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走向,但是這絲毫不會影響他在做這件事情的那個純正的發心。現在也是這樣子,非常明顯,因為老婆羅門為了這些錢財,他可以自盡,這件事情佛忍受不了,佛忍受不了老婆羅門為了這件事情來傷害他自己生命,這件事情佛無法忍受所以才幫助他,他需要什麼呢?需要錢,那就給他錢。這時候可沒有要挾他,「我給你錢了將來你要出家哦」。沒有吧?如果一要挾,完了,整個的緣起就變了。大家知道,我們一旦有動機,佛一有動機這件事情緣起就斷了。正是因為偉大的佛做這件事情非常的圓滿,你需要這東西給你,後面的事情就發生了。大家可以看看後面是什麼事情
   那麼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心理狀態韓信(的事情)沒有本質的區別。《百業經》是這樣的:老波羅門得到很多財富回家以後,廣做供施。因為他得到了佛的這樣一個布施,他開始廣做供養布施累積資糧,過了很長時間安樂日子這個時候他可不是樂不思蜀哦。下一段就開始講了:這時候想起了自己之所以有今天這樣安樂生活,完全是因為佛的恩德,所以為報佛恩,他應該在世尊教法出家
   你看看這宿生的善根是何其的深厚啊!對他來講的話這是應該的事情,應該幹什麼呢他不是要回饋佛的恩德給他的千金,不是的。他知道報佛恩的話就要出家,這時候他開始到佛的面前恭敬的祈求佛來傳法。佛一看說,他要法,那就給你法吧。大家可以看哦,現在他希望佛給他傳法,那佛就給他法,這時候不再給他財了,你既然想要法那就給你法。你看看,需要什麼就給你什麼。
   這個同情心是沒有任何執取的,只要有一點點的執取,完了。你要執取「法比這個食物重要」就完了,你看看最初他很苦惱的時候,你肯定讓他坐下來,「來,我給你講講因果吧,三世因果,過去你怎麼弄的(眾笑),現在怎麼感得這個果,趕快去懺悔!」沒有吧?不需要,那個時候不需要這個法施,需要的是財施,需要財施你就給他財施。這個時候他渴的不得了,你不可能給他食物吃的,渴的時候你給他水,餓的時候給他饅頭。這時候他需要法了,那佛就給他傳「相應之法」,還不是隨便亂傳哦。這一傳了相應之法,了不得,就證了初果了。證初果之後,這出家的心就更加堅定了,一定要出家,這時候佛沒辦法。既然你想出家了,你出吧,剛好也滿你這妻子的願了。這個時候佛有沒有說你回家徵求徵求你妻子意見吧,似乎這兒沒有。當然其它故事裡面還有至少要回家徵求父母的意見,這兒沒有講這個細節。這時候呢他才出家出家以後呢?「開始精進修持證得阿羅漢果」。故事結束了,這一生的故事就結束了。
   然後身邊弟子開始疑惑了,開始非常疑惑了,就講:「啊,這個老婆羅門很有意思,剛開始非常貧困,後來就得您的解救,救命之後呢開始指點寶藏。後來他又開始廣行布施,最後聽佛教化以後出家修行證果。到底這個因緣何在呢?」佛一聽,既然弟子對這件事情感興趣,說:「好吧,來,各位坐下來,我好好慢慢跟你們談。這個故事說來又長久了。因為有一世我曾經做國王....」佛就開始講了。
   這個故事就很長了,他當時做國王的時候,是大自在國王。佛在因地上做這個國王的時候,這兒的描述我們可以看一下啊,「舉國祥和,無諍無害。」諍,諍訟,佛做國王的這個國家沒有彼此之間爭斗的事情,沒有彼此之間傷害的事情,沒有飢餓,沒有病痛。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國王以廣大的慈悲心對待每一位眾生,上供沙門,下施婆羅門、貧者乃至飛禽走獸。全國奉行十善。然後國王發願把所有財產布施眾生,所以常得諸天人、非人、護法神的護佑,整個國家非常的祥和、圓滿。這件事情是在描述,描述佛當時在世的時候他治理國家的一個盛況。
   這個盛況用這些話大家聽起來似乎感覺有點遙遠,實際上這就是《孝經》里講的,古代的這些聖王,他以孝來治天下以後,感得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狀況。因為人間是和平的,所以這兒講的天人、非人還有護法神們的護佑,就相當於人和天地宇宙感應,它們之間是祥和的,這個場景是一樣的。各位,這個是不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不是?大家不敢肯定?(學員:是)是嗎?是啊,這個嚴格上來講,這還不算是,因為沒有痛苦
   大家知道六度里邊,我們雖然在學般若波羅蜜多,這是般若度。實際上六度里邊只有一度,是什麼度呢?——就是布施度。布施是開始的,第一個就是布施布施是一切善行的起點。
   各位,這個南昌亭的亭長有沒有行布施啊?(學員:有。)有沒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啊?(學員:沒有)沒有。布施這件事情有,一個國王能做這一點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是不是他一定做到了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呢?不一定。
   如果沒有下邊的事情考驗的話,就體現不出他的深來。下邊的事情是在考驗。一個國家萬事太平天下太平,大家看這件事情是不是很好?但是老子告訴我們「福兮,禍之所伏。」禍,禍端,看似這個國家非常好,但是禍端在這背後就隱藏起來了。可是大家有沒有想到這個禍是怎麼產生的?——這個禍端,是遭嫉妒。這個國家很好,但是鄰國跟他作對了。
   我們看看後邊的事情來了。當時有個鄰國黎宏國的國君,可不像自在國的國王,他非常的殘暴,而且橫徵暴斂,常以非法手段制裁臣民,而且以各種方式來殘害他的下屬,所以很多人忍無可忍,這時候就逃到了大自在國。大家想想看,這個故事就開始了。因為一個國家非常好,所以導致了鄰國的很多國民來到你國家了,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呢
   (學員a:越境。)
   (學員b:移民。)
   法師:非法移民。
   故事的下面講這樣非法移民戰爭就開始了,你看似這件事情似乎很好,但是下面就開始有禍端了。因為非法移民、因為他們偷渡嘛!都偷渡過去的,結果有一天,黎宏國的國君在視察的時候發現國民沒啦,尤其是國界的國民沒啦!而且私下一調查發現,都跑到自在國裡面去了。那一聽,你說我們黎宏國的國君會有什麼反應?當時就大怒,下令全國軍隊開始攻打大自在國。大家可以看,國家很好,發展的很好,但是一個國家好算好嗎?馬上開始引起鄰國的嫉妒,看似這件事情簡單,這裡面有很多可以去挖掘的。
   大家可以想想看,你這國家大了、富強了,周圍的民眾開始移民,乃至於說他們不移民,但是說移民的感召力太強了,引發了周邊國家的恐慌,這個可以理解吧!可以理解。因為如果周邊的國家國君境界還不夠高的話,肯定是恐慌的,對不對?尤其是我們這兒講的他又橫徵暴斂,又殘忍的對待下屬,那更加是怒不可遏,他在這個情況下就開始率領軍隊,開始攻打大自在國,來到「兵臨城下、危機四伏」,這個時候怎麼做?各位,我們不是都很希望能夠治國平天下嗎?如果你是這個國的國王的話,你會怎麼做
   (學員a:富國強民。)
   (學員b:棄城而逃。)
   法師:什麼?棄城而逃?(眾笑)
   (學員c:我會加強守護啊。)
   法師:守護?
   (學員c:就是以守為主。)
   法師:以守為主。也就是正當防衛咯。你都已經逼到家門了,我肯定要正當防衛啦,對不對?乃至於不但是正當防衛,而且要應激了。對不對?我還怕你呀!我平常的話,這個老百姓你看看,我們軍隊要什麼有什麼,什麼都有
   所以各位,如果是我們的話,我們抉擇肯定是這樣子的。因為我為了保護我的老百姓,我已經知道鄰國國王太殘酷了,不忍讓我的國民遭受蹂躪,所以這個時候,一定會正當防衛。對不對?兵臨城下時我就會這麼做,而且大家也會覺得理所當然。但是我們這個大自在國王他就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了,他怎麼行深的?
   我給大家讀一讀這段話,「大自在國王得知後召集文武百官宣告……」,宣告什麼呢?「各位眾卿,黎宏國國王已率領四大軍隊進攻我國,我無意迎戰,若你們走投無路,可以臣服於他。」交代後事了。
   各位,我們看到窩囊不窩囊?(學員:嗯)勸手下歸服吧!臣服他吧!「我本人不願在短暫人生中造惡業」(眾笑),我不希望再造惡業了,「願捨棄王位到森林中,衣樹皮、水果、飲凈水、與動物一起生活。」你看看!「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啊,多麼不易啊!我們能想像出來嗎?
   (學員a:這是不是不負責任?)
   法師:是啊!我們自然會有一個疑問,會不會是他不負責任呢?
   大家想想看,面對這個情況以後,他只是想到說我不忍心再造惡業了,所以我離開王位。但是離開王位以後,他也交代這些臣子,你們如果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就臣服那個國王吧。那國民呢?國民就自然而然受到這個國王的統治了,對不對?這個時候他不是把自己的國民和大臣放在這樣一個暴虐的國王下面了嗎?
   (學員b:對呀!)
   法師:這不是很不負責任嗎?是不是?
   (眾學員:嗯!)
   法師:是啊!你怎麼去理解這件事情,能理解得了嗎?理解不了吧!所以這個「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理解不了。
   (學員c:想以這個行動,來讓黎宏國的國王所思考。)
   法師:但是這個風險是不是太大了?你說他以我這樣巨大的犧牲,希望你能夠有所反省。可是這樣的話,你這個風險是不是太大了?
   (學員d:但是比死了那麼多人強啊,要是打仗的話,會死很多的人)
   法師:對啊,打仗會死人,但是,他統治會不會暴虐啊,會不會傷害人啊?
   (學員d:只是受點虐待,不至於死去,失去生命啊。)
   法師皮肉之傷,對不對?所以你的意思是說這個大自在國王已經做過思考,權衡利弊,兩害相權取其輕,在發生戰爭這件事情,和將來受到國王的暴戾的統治這件事,他覺得戰爭這件事情不可以接受,對不對?
   他做這樣一個選擇,可以這樣理解吧?我們去嘗試著他這個「深」,深入到哪一塊呢?因為事實上佛在因地上的行啊,在行六度的時候,一定是在般若波羅密多。
   (學員e:我覺得肯定不是怕戰爭,)
   法師:不是怕戰爭那是什麼呢
   (學員f:造業,而且,帶著那麼多人一塊造業)
   法師:造業,嗯。
   (學員g:佛在因地,有五百個強盜故事他是我不地獄誰入地獄,他把那個人殺了嘛,我覺得他完全可以行持這方面的。)
   法師:對,你是說把黎宏國國王殺了,是吧?你的意思說需要幾個槍手,是吧?
   (學員g:不是,我舉這個例子是說殺了我是說他可以這樣思維嘛,比如一艘大船,海上有五百個商人強盜想把五百個商人殺了財物也奪走,佛陀是有神通的,他知道。他為了不讓這五百個商人丟失性命,也為了不讓那個人造業,他就把那個人殺了,他入地獄嘛。佛陀他靠他一個人,然後救了這麼多人,所有的都救了,他這樣的話,其實那個國王也造業啊。)
   法師:好,這個事情啊,我們可以順著這個思路來去體會一下。
   在所有這件事情里邊,後來結果很明顯,大自在國王他的手下部屬,全都歸降了,就聽從了大自在國王的話,歸降在黎宏國國王的手下了,這時候,大自在國王心裡就放心了。他知道他的臣下都有歸屬了,這時候他就開了,這件事情看似很簡單,但是裡面值得去挖掘。
   大家可以想想看,所有這些事情里邊,最難做出抉擇的、最難做到的事情,這個大自在國王做到了。有誰比他做出更難的抉擇?他是一個國王,他可以舍掉王位,他可以過最簡單生活,這些大臣有沒有話可講?沒話可講,對不對?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很巧妙的安排,他希望,他內在裡面還是有希望,說大臣你最好歸屬這個黎宏國的國王,這件事情里邊有深意。
   大家想想看,如果說他的大臣都跟著他出家修行了,或許這個國家徹底沒有希望了。但是現在一大臣都跟過去了這個時候黎宏國的國王再怎麼弄,也不會為所欲為了。因為下邊一幫臣子都是樣子,而且這些臣子已經感受到大自在國王付出那麼大的犧牲,他們更感覺到一種責任感,這件事情很難用理智上去分析的。
   他當時做出這個選擇,就是難舍的時候他捨棄了自己,一般人捨棄不了的時候,他為了避免對兩國國民、對所有人造成傷害,做出這樣選擇的時候,他的行為對眾人產生的影響那是非常深遠的。這件事情一般是分析不出來的。但是事實上我們要去嘗試著探討的話,還是可以有所探討。
   所以,這件事情就到這了,那麼下面緊接著,黎宏國的國王自然而然避免了一場戰爭以後,就順理成章的,把大自在國王留下的所有的財富都收集起來,收集起來以後,他問清楚當時大自在國王情況以後,就放心的把都城遷移到這個大自在國里邊,自己當起這個國的國王了,相當於他一人統轄了兩國。
   故事到這兒就告一個段落了,下面開始緊接著還有一個曲折的故事。大自在國王時就到林子裡面,按照他的想法去苦修行去了,這個時侯,有一個人沒有放過他,一個老婆羅門就是我們上面說的今生證果的這個老婆羅門前世。當時也是家庭非常困難,養家糊口非常難,他當時聽說大自在國王名聲特別好,特別願意幫助窮人,所以這時候慕名而來。結果來到以後發現國王不在了,出家修行去了。哎呀!他這個很痛苦啊!但是唯有的一線希望又不能放棄啊,所以風塵僕僕地就跑到森林裡面去找,找到大自在國王
   大自在國王見到老婆羅門以後,感到很抱歉,很過意不去啊。他用溫言安慰,而且用他的水果凈水來招待,(他只有水果了)招待以後,他就如實的告訴這個老婆羅門說,「我現在實在是太困難了,你看我自己就是這樣的生活我也沒辦法幫助你了,怎麼辦呢?」
   這個老婆羅門把唯一的一線希望都寄託在國王身上了,結果發現是個窮光蛋,這下希望又破滅了。幹什麼去了?又自殺去了。(眾笑)自殺成了他絕招了,成了他和佛結緣的一個途徑了。他動不動就拿生命來威脅佛,「婆羅門甚感絕望不能自抑,昏倒於地。」這時候國王就用涼水灑上,讓他慢慢蘇醒過來,蘇醒以後,老婆羅門「想到所求未遂,回去也很痛苦,不如自盡,便到密林深處準備上吊。」(眾笑)
   哎呀!所以我們這一生採取的很多行動啊,你要去追溯源頭的話,說不定過去也這麼干過,行為模式沒有改變過,遇見困境的時侯,沒遇見困境的時侯行為模式基本上就是這樣子。這個時侯他一拿生命來威脅的話,那不行,大自在王國忍受不了,馬上起了大悲心對婆羅門說,這段話大家聽聽:「你不要這這麼做,我現在確實沒有一財物布施給你,但如果你把我捆起來交給黎宏國王,也許會得以獎賞。」你看最後他就想到這個辦法
   (學員:他把自己布施去了。)
   法師:是啊,因為這個大家可以體會,因為黎宏國國王攻打大自在國的時侯,大自在國王自己棄王位去苦修了。這個時侯黎宏國國王雖然覺得他已經不可能再捲土重來,這個顧慮已經放棄了,但是他是有後患啊。所以現在如果有人把他綁過來,那可能就趕盡殺絕了,對不對?
   大自在國王心裡想的就這樣子,黎宏國國王現在想要我的命,那我給你我這個命,你答應我一事情,幫助這個老婆羅門給養好,這件事情我想應該可以提出來,對不對?大自在國王就是這麼想的,但你把說到這份上,這老婆羅門於心何忍啊,肯定不綁,結果他倆吵架吵了半天(眾笑)。說你綁吧,不綁,你綁吧,不綁。(眾笑)當時大自在國王說:「行,即然你不綁,我自己綁我自己,我拉著你走行吧?」結果他自己把自己捆起來了也不知道怎麼捆的,捆上以後,兩個人拽著就到了黎宏國國王眼前了。
   黎宏國國王一看,傻了,這個時侯黎宏國國王憤怒情緒可不是一直延續下來,如果是憤怒情緒一直延續下來,他一看到大自在國王,馬上就把他殺了,這時候他有一份冷靜在里邊。因為之前大自在國王做的這件事情,太出乎意料了,所以已經讓他心軟化了。當他看到大自在國王出現在眼前,而且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是,那個老婆羅門身材特別矮小,而我們大自在國王又特別魁梧,他就不相信是被那個婆羅門給綁起來的,這件事情不可相信。他就問老婆羅門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個時侯老婆羅門就把事實情況告訴給他了。
   當把這真相告訴他的時候,黎宏國國王這時候的態度就完全轉變了。這段話大家可以看看。「黎宏國王聞知以後不禁對大自在國王生起很大的信心他對眾生竟然有如此的大悲心,自己實在太慚愧!」他慚愧以後,不是心裡想想我慚愧,行動上也做出來了你看這人一轉的話,這個行為馬上就轉了,轉了以後幹什麼呢?——他就向大自在國王懺悔了,懺悔了以後,把王位又還給他了,還給他以後他就乖乖的回到他自己國家去了
   (學員a:哦,我理解佛的意思了。)
   法師你怎麼理解佛的意思了?
   (學員a:佛其實他不捨棄任何一個人,包括那個黎宏國國王。如果我們一般人考慮的話,只會考慮大部的人利益,但不會考慮相對用惡的概念來說的惡的這個人,就像剛才說的暗殺,把那個國王掉了,那兩個國家的人都得到解放。但是佛這樣做,不但解救了兩個國家的人民,還解救了那個國王我覺得才是佛的智慧,我們跟佛差的太遠了。)
   法師:這個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佛最後又做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為他還沒有忘記自己為什麼又來到大自在國,原因是因為這個老婆羅門。就是他有一高興把老婆羅門給扔到一邊了,可沒這樣做。他重新即位以後打開這個國庫,取了很多的寶藏給了這個老婆羅門。這個東西他沒有忘,這個是他自己的初衷,就是要幫助老婆羅門的,現在我這有這個錢了我當然要給你了。就在這情況下,這個故事就結束了。
   後來佛陀就給弟子說,當時那個大自在國王就是我,那個老婆羅門就是那個這一生證果的老婆羅門,我們前世就是這樣的因緣。這個故事就這麼結束了。這個故事最後的結果很圓滿
   但是如果我們聽了這樣的故事你想說,哎呀,我將來要策劃一件事情,以後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想這個事情經過幾個波折以後應該會圓滿我這麼策劃一下。大家想想看,這個能策劃的了嗎?就是在佛的印象裡面,他會會有這個預期,說我做一件事情最後怎麼樣,有沒有這樣一個預期?
   (學員b:沒有,那是佛知道對方的需求,比如說這個黎宏國國王,他知道黎宏國國王需要的是什麼。他需要的東西給他一個超過他預期的目標動機,比如說他要了的人就把大臣給他了,把國家給他了。那個婆羅門也是,他要什麼都給他,超出了對方的預期,他知道對方的需求我覺得他心裡是圓滿,所以他的布施做得非常圓滿。)
   法師:就是佛陀布施特別徹底。大家知道,這個布施變得特別徹底,一布到底。我們布施布到一定程度以後就不能再布了,再布就觸及我的底線了。(眾笑)
   (學員a:對,還有道德各方面的因素,不能滿足所有人們的願望。)
   法師:那麼在這裡邊,我們還要稍微的再剖析一下,看似這個黎宏國國王是因為他的國民跑到這個國家,他想要財富、想要國家。我們如果認為是這樣,那麼佛就給他了,他就滿足了。我們再去看看這個原因會不會是全部,或者這是不是主要的?我們可以去想一想最初,這件事情戰爭的起因大自在國王有沒有責任
   (學員c:有。)
   法師他有什麼責任?他行善,你國民自然跑到我領土上來了,結果你還打我。
   (學員c:他的鄰居不太好。)
   法師:他的鄰居不好是他責任?(眾笑)啊,你說這件事情他的周邊環境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就佛來講,這個黎宏國王對他來講是好還是不好
   (學員d:不好。)
   法師不好嗎?可是他圓滿了,在這過程中他圓滿他自己波羅蜜。大家知道哦,在這過程中他圓滿他自己波羅蜜,如果沒有這件事情考驗的話,根本搞不知清楚他的般若到底有多深,深到什麼程度這對人的的化解對人的執取的化解是到一個限度了,就不能再深了。
   你看對普通老百姓的化解,你需要什麼就給你了,這個東西深嗎?不深,人的執著根本就沒破掉。到誰身上才深?就到這個黎宏國國王身上才深,人的「深波羅蜜」是「深」到這個程度了。你要把這個東西執取給化解了、把完全對立的給解化了,那說明你的「波羅蜜」是「深」的。別人本來就希求很淺,你給他了,他也很高興,你這個深嗎?不深。
   所以布施之後,後面一定有持戒持戒就不傷害。你做的每件事都有那種警惕,不要傷害周圍的人。一旦傷害以後那就要有忍辱忍辱狀態就是:不是我要忍,你傷害我,我要忍(法師語氣是滿含強制的忍),不是哦!就是他那種感知,像這種狀況他就是感受到了自己的一些言行不夠圓滿,給周圍人無形中帶來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