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禪定的基本要求
凈慧老和尚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早上好!
今天是2006年1月8日,為什麼要說這個日子呢?因為這是今年第一次在真際禪林開講座,所以在開講之前,先祝福各位法喜充滿、六時吉祥。
今天講的題目是《修習禪定的基本要求》,這個題目過去雖然沒有講過,但是其中的內容,幾乎每一次講佛法的時候都會涉及到,這次就比較具體地、系統地講一講。以往每一次講都是在禪堂講開示的時候講到,因為講開示就完全要憑記憶力,不能拿本子,拿了本子就不方便,今天嘛,有個本子在這兒,有個資料,這樣講起來可能稍微系統一點兒。
修習禪定的法門,或者說整個修行的法門,在佛教古典的著作裡邊、經典里、論疏里,都是把它歸納為三個法門。這三個法門,一是以息為禪,叫做「息道觀」。所謂「息道觀」,就是從修呼吸而進入禪定。二是以色為禪,是從修「不凈觀」而進入禪定。所以,「息道觀」又叫「息門」,「不凈觀」又叫「色門」,三是「心門」,以觀心而入禪。所有修行的法門不出這三種,所有修行的法門都把「息道觀」作為一個基礎,或者說都以「息道觀」作為修行的一個基本的條件。因為我們人身有種種的生理現象和心理現象,跟我們人的生命現象聯系得最密切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呼吸。呼吸每一分鐘、每一秒鍾、每一剎那都沒有停止過,呼吸一旦停止了,人就進入了休克或者死亡的狀態,那生命又會來一次大的轉換。所以說,呼吸與我們人的生命關係最密切,我們時時刻刻都會感受得到。平常,我們自由自在地活動,會感覺到呼吸很平穩,一有了劇烈的活動,或者說比較出力氣的活動,呼吸有時候就會比較急,特別是年老的人,上一層樓還沒問題,上兩層樓,就感覺到呼吸有一點兒緊張,三層勉強,上了六層樓,就很費力氣,那是什麼呢?年老氣衰。年輕是什麼呢?年輕氣盛。年老氣衰,年輕氣盛,都和我們這個一呼一吸有關係。當然,有許多的現象,可以判斷一個人是老人,還是一個年輕人,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他的氣,是氣衰還是氣盛。一個修行的人和一個不修行的人,一個身心修養比較好的人,和一個身心修養比較差的人,在這個呼吸上可以明顯地判斷得出來。比如說,我們每天練習打坐,打坐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把我們的呼吸調整到恰到好處。所以說,這三門是以「息道觀」為基礎。
那麼,「不凈觀」呢,則是從色身來修。作為出家修道的年輕人,往往他這個貪欲心不容易排除,所謂的貪心,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什麼時候貪什麼東西為主,他有一個階段性。小孩子貪什麼呢?貪玩兒、貪吃,長到二十歲左右貪什麼呢?貪色,男孩子想要跟女孩子在一塊兒玩兒,女孩子想要跟男孩子在一塊兒玩兒,這是人的天性。那麼,作為出家人,有沒有這種念頭,有沒有這種現象?作為修行人有沒有這種念頭,有沒有這種現象呢?這也是很自然的。如果說這種貪欲心很強烈,沒辦法修行,進入不了禪定,他就要修「不凈觀」。「不凈觀」就是要把我們這個人從頭到腳、從內到外、從生到死看得一點兒乾淨的地方都沒有。不管男孩子長得多麼漂亮,女孩子長得多麼漂亮,你如果以「不凈觀」來觀察,都不過是在一張皮裡邊包著血肉而已,都不過是在一張皮裡邊包著一堆屎尿而已,「不凈觀」就是從這個地方入手。如果把一個人從頭到腳,把皮膚觀透了,看到他的心肝五臟,看到他一個好好的人,慢慢地長瘡、化膿,爛了、臭了,你的貪愛心還生得起來嗎?看到每個人最終都不過是一堆白骨,一個骷髏殼而已,你的貪愛心還生得起來嗎?生不起來。所以說,「不凈觀」是制止貪欲心的一個最好的法門。那麼,「不凈觀」從哪兒來修呢?從身體來修,就是要觀身不凈,觀察自身和他身以及大地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人這個血肉之軀是乾淨的。以此一觀,心裡貪欲之火馬上熄滅下來,無上的清涼當下出現,這個時候,你就能夠逐步地進入禪定。「不凈觀」,當然有很多的法門,我剛才講的這一點點,僅僅是以觀身不凈,作為一個最基本的觀法。不過,「不凈觀」是出家的年輕眾,以修習這個觀法,來排除在修行中由於貪欲而產生障礙的最好的法門。作為在家眾,還是修慈悲觀、念佛觀、因緣觀,這樣比較適合在家眾的生活環境。
以上講的是從息入禪,從色入禪,下面講從心入禪。心法,是佛教的根本法門,修「息道觀」也好,修「不凈觀」也好,最後還是要歸結到以攝心為禪,把自己的心收攝在一念上,收攝在空上,收攝在真如佛性上,那才是根本。所以說,以心為禪,是佛法修行的最核心的內容。那麼,為什麼要把修行的法門設為此三門呢?因為修所有的法門,都是圍繞著色、息、心而展開,把一切的修行形式,以色、息、心統一起來,我們的修行就不會出現分歧,就不會茫無目標。
上面講的是總的修行的一個分類,下面我們正式講修習禪定的基本要求。這個基本要求,在止觀書上叫做二十五種方便,就是說要修禪定,必須具備這二十五個條件,或者是說必須通過這些條件、這些方法,才能夠真正具備修習禪定的因緣。這個基本要求,分為五大類,每一類是五件事。首先的五條,就是要具五緣;第二,叫訶五欲;第三,叫棄五蓋;第四,叫調五法;第五,叫行五法。這個叫做外方便,今天這個時間,可能就只能夠講這個外方便的二十五件事。
什麼叫做具五緣呢?就是說,修行一定要具足五種因緣條件。第一,要持戒清凈。比如說,我們在家眾,就要修五戒十善,出家眾從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一直到菩薩戒,這些戒律都要守持清凈,才能夠沒有障緣,進入修行的狀態,這是具五緣的第一緣。第二,要衣食具足。要修禪定首先要有衣服穿,特別是冬天,如果衣服穿不暖和,受寒受凍,身體就會吃不消,身體吃不消,你就無法修習禪定,所以要衣食具足。所謂衣食具足,就是說我們的飲食是來自一種正當的生活方式,不是邪命而來,這是講的食。衣服要能夠保持溫暖,不求其華麗,但求其溫暖,保證這個身體不受凍,就是說在保持溫飽的前提下,才可以修習禪定。具五緣的第三緣,就是要閑居靜處,因為在非常嘈雜的地方,初修禪定的人無法進入境界。所以,在家庭修行也要選擇一個清凈的環境,或者選擇一個清凈的時間。清凈的環境,就是說這個修行的場所,不是在客廳,而是在卧室,不是在迎著公路的地方,車水馬龍,噪音很大,不利於修定。清凈的時間,比如一早一晚,家裡沒有人說話,比較清閑安靜,所謂不作諸務就閑,遠離憒鬧就靜,心中無事就閑,心中無鬧就靜,身心閑靜方可修道。當然,也有人講忙中凈土鬧中禪,那是指的什麼呢?那是指修行到一定的程度,行亦禪坐亦禪,忙亦禪閑亦禪,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那是指功夫有一定基礎的人才可以做得到,閑忙靜鬧都可以修,都對修道沒有障礙。具五緣的第四緣,是要息諸緣務。就是說在修定期間,或者說在集中修行這個期間,一切的有為事業都不去做,也不準許朋友之間的來往交流,也不學習其它的經書文字,就專心致志地修習禪定。當然,這個是指每一個修行人在每一年當中,或者是每一個月有某幾天當中,集中時間來一個強化訓練。比如說,一年打幾個七,或者一個月有幾個禪三或者禪五、禪七,在這期間,就要不做一切的有為事業,不準許人際之間的往還,不學習、不閱覽一切的經書,就專心致志地修習禪定。具五緣的第五條,就是要有善知識。所謂善知識有三種,一種叫外護善知識,比如說我們在一個禪三當中,外護善知識幫助我們解決衣食方面的問題,可以照顧生活起居;一種是同行的善知識,比如我們在寺院里打禪七、打凈七,有三十人、五十人,這都是同行的善知識。在家庭裡邊,如果一家人能夠志同道合,在這三天、五天當中,集中時間修行,由子女幫助照顧生活,那既有同行的善知識,又有外護的善知識。還要一種是教授的善知識,就是說在修行的過程中,教授的善知識可以隨時來指導我們的方法,鑒別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方法是錯還是對,遇到了問題可以有人幫助解決,所以這是叫教授善知識。具五緣,就是要具備這五個方面的條件。
第二個,叫訶五欲。訶就是譴責,就是批判,就是徹底地看清五欲是什麼,五欲對修道有什麼妨礙。所謂五欲者,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法,這五法就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所緣的對象,中間又有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五塵對五欲,中間生五識,然後我們就起了種種的貪心。所謂眼貪色、耳貪聲 、鼻貪香 、舌貪味、 身貪觸(觸就是接觸 ,握手是接觸,身體之間相觸也是接觸。),這五種慾望,能夠使我們道念 、凈業、 善根不能成熟,所以它是障道的因緣。因為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煩惱之火,這五欲就好像火上添薪,使我們這個煩惱之火越燒越旺。要熄滅煩惱之火,只有遠離五欲,才能夠逐步使內心達到清涼自在。所以,我們在修定的過程中,要認識到五欲對禪定的障礙,要遠離五欲,以利於我們道念的增長,定力的增進。
第三,叫棄五蓋,就是要放棄、舍棄五種蓋蔽我們智慧的煩惱和障礙。這五蓋是什麼呢?第一是貪欲蓋,第二是嗔恚蓋,第三是睡眠蓋, 第四是掉悔蓋, 第五是疑蓋。所謂蓋者,就是蓋蔽我們身心的煩惱,這五件事在我們心裡,就好像是一片烏雲遮住了我們智慧的太陽,就像一塊厚厚的黑布把我們的慧眼蒙蔽住了,使我們不能夠真正地進入修道的狀態,不能夠認識自己內在的智慧。這五蓋當中,最後的一蓋叫做疑,疑心使我們的道心難以成就,修行難以上進。這種猶豫不決、有懷疑,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懷疑自己,比如說我要修某一個法門,就懷疑自己有沒有這個善根,有沒有這個智慧,懷疑自己的善根智慧與此法門不能相應。第二是懷疑所修的法門是否究竟,是否當我本人之機?這個法門難度如何?左思右想,猶豫不決,就耽誤了我們修行的時間。第三是懷疑老師,我現在所依止的這個老師,他的修行怎麼樣,看他長得這個樣子,貌不驚人,是不是有資格來指導我,是不是他所說的法就是究竟的,就是了義的。這三種懷疑使我們在修行的門口或者門外,老是徘徊不前,猶豫不決,把大好的光陰白白地浪費掉。那麼,怎麼解決這些懷疑呢?首先要相信自己,佛告訴我們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只要能夠按照佛所說的法門去修,都可以成佛,都可以開悟,都可以得解脫。要相信自己從無始以來有無量的善根因緣,只要我現在斷惡修善,就會與一切的善根因緣相應,就會把過去的善業因緣都激發起來,成為我們眼前修行的助道的內在條件,這樣就可以解決我們對自身的懷疑。然後,要相信佛所說的法,只要是佛所說的聖法,法法都是解脫的法門。根據自己的習性、善根因緣,選擇一個法門,就要一心一意、一往直前地修下去,不要時時刻刻改換法門。這樣,就可以使我們對於法的懷疑,逐步地加以澄清,從而對法生起信心。第三呢,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作為老師,他不可能十全十美,對於老師我們怎麼樣進行選擇,第一步要做好這件事,所謂要擇師。既然選擇了一個師父,我們就要恭恭敬敬地、誠心誠意地跟著這位師父學習,取其長而去其短,看其所長,不看其所短。對於師父,嚴格地來講,都要做佛想。師父在傳遞佛陀的正法,傳播佛陀的法音,我們就要恭恭敬敬地隨師住、隨師學、隨師修。在師父的指導下修行會少走彎路,會一超直入如來地,所以這個懷疑一定要解決。
第四呢,就講到修行的方法的這個直接的部分,叫做調五法。調五法,有時候又叫做調五事,調五事這個題目我講過多次,有許多老居士可能都有印象。所謂調五事,一是要調飲食,二是調睡眠, 三是調身, 四是調息,五是調心。這五個方面調整到使我們的身心能夠自在這樣一個狀態,修道就可以避免許多的彎路。
所謂調飲食,怎麼調呢?至少要注意這四個方面:要修禪定,不宜吃得太飽,因為吃得太飽,「氣急心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所以,我們打坐的時候,不要吃飽了飯馬上就去坐,這樣不會有好的效果。同時,在修禪定的時候,不宜吃得太飽,七成飽,最多八成飽就可以,「食若過飽,則氣急心滿,百脈不通。」就是說身上的血液、血脈不調和,心也閉塞,坐不安、念(這個念就是我們的心態、念頭)不安。這是講吃飽了,不宜打坐。第二呢,肚子太餓、太飢也不易打坐,書上講「食若過少,則身羸心懸, 意慮不固」,簡單地說,沒有吃飽就沒有精神,沒有精神,這個心就懸在那裡,它也安定不下來。第三,如果吃了穢濁之物,就會令人心識昏迷,也不適於打坐。穢濁的食物指什麼呢?比如說油膩過重的東西,打坐的人,如吃得飽飽的,而且吃了許多肥肉,喝了酒馬上就去打坐,可能坐不下來。為什麼呢?那些食物在身內所產生的那些反映,就使你的心安定不下來。那麼,是不是說吃葷的人就不能打坐呢?也可以坐,起碼要過一個小時以後,你的這種反映逐步逐步淡化了,才可以去坐。當然,這個穢濁之物,還包括一些不衛生、不健康、變了質的東西。第四,若食不宜之物,則易動宿疾,四大違戾。一個有老毛病的人,就不能吃和他的這個毛病有直接影響,會引起他舊病複發的這種食物。有的人對某種食物過敏,那自己就要注意,在打坐之前,不能吃對自己身體有過敏的食物,比如說有的年老的人,有腸胃病,有高血壓,有糖尿病,那麼你自己就要注意,你有什麼病,就要避免那種食物對你的這個病的刺激,所以說在調飲食方面要注意這四點。
調五事的第二件事是調睡眠。本來修行是要精進,以少睡眠作為一個精進的條件,但是完全不睡眠,你想要坐得穩,坐得好,那也不可能,所以要調。調到什麼程度呢?不可太放縱,也不可太節制,要適度,保持精力旺盛,打坐的時候不會昏沉,不會打瞌睡,這樣對於修行會有利。書上講,睡眠是無明之法。因為貪、嗔、 痴我們隨時可以覺悟,隨時可以去防止,隨時可以去排除,如果你睡下去了,整個人神智都趨於一種昏迷的狀態,那就是無明。你在無明當中,怎麼防啊?覺照提不起來,所以說睡眠是障道的大因緣。但是,如果不睡,那就心神恍惚,不利於修行,如果睡得太多,不但是浪費了時間,也會令我們這個心不寧靜,善根沉昧。所以,在調睡眠這個問題上,要時時刻刻心念無常,調伏睡眠,令「神氣清潔,心念明凈」。如果我們時時刻刻能夠做到這八個字,那就說明你的睡眠調到了一個最佳的狀態,如是方可棲心聖境,三昧現前。
調五事的第三件事,就是要調身。調身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在打坐之外,一個是在正坐之中。在打坐之外,行住進止都要安詳,如果我們所做粗獷,這氣息隨之而粗,氣粗則心散,在坐的時候,也不容易恬靜安詳。所以,在平常要使身安靜,常使心息調和。那麼,到了坐的時候,就要講究一個姿勢,這個坐的姿勢有種種的講法,其中,有一種叫做「毗盧七支坐法」,「毗盧」就是報身佛,毗盧遮那佛。報身佛是修什麼而來呢?是從修色而來,修色法而來,成就報身。那麼,毗盧遮那佛坐的形態是什麼樣呢?有七個方面的要求,叫做「毗盧七支坐法」,簡稱「七支坐」,或者叫「毗盧七支坐」。這個「七支坐」,是就我們身體的七個部分有一些要點,包括足、背脊、肩、手、頭、眼、舌這七個部分,這七個部分的姿勢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叫「毗盧七支坐」。首先,這兩只腳,兩足跏趺而坐,我們一般叫做盤腿,跏趺的跏就是兩腳相交,趺就是指的我們這個小腿,這個小腿就叫做趺,跏趺而坐,有雙跏趺與單跏趺。我們坐不了雙跏趺,要練著坐單跏趺,對於我們女居士來說,以單跏趺為好,就不一定練雙跏趺。跏趺坐的要求是什麼呢?就是要把左腿放在右腿上,就是右腿在下,左腿在上,當然右腿在上,左腿在下也可以,基本的要求,是左在上右在下,這個就叫「如意坐」,左下右上或者說右上左下叫「金剛坐」。大家記住 ,「金剛坐」和「如意坐」,兩種方法都可以。這兩種方法不是截然分開,有的人, 一會兒是左在上 ,一會兒是右在上,既金剛又如意, 既如意又金剛,兩全其美 。開始習坐的時候,可能雙盤不行 ,單盤也不行,那怎麼辦呢 ? 交叉著坐也可以,但是要得定呢 ,難度要大一點,這是七支當中講了一支。第二支呢,就是講我們的這個背脊,這個背脊樑要豎直,但是要注意,不要很使勁。因為打坐本身就要一切放鬆,所以這個背脊一定要自然挺直 ,背脊樑不自然挺直,這個氣血、 氣脈不通。自然挺直以後,要胸部舒展,有一些身體不好或者年老有病的,開始的時候不要過於的要求必須挺直, 用力不可過分,功夫到家了 ,自自然然就會挺得直。不過, 對於我們身體好的 年輕人,一定要做到自然挺直,自己有這個要求,自然挺直以後,氣血容易暢通, 血脈容易調順。第三 ,是左右兩手應該這個樣(老和尚做示範),左手在下, 右手在上,兩拇指相觸,放在小腹的這個地方,靠近丹田,手的後沿貼著丹田,自然地平放在胯骨上面。兩手心向上,右手放在左手的手心上面,兩拇指輕輕相觸,這個就叫做結手印,這個手印就是「定印」,又叫「三昧印」。還有一種方法,是右手在底下 ,左手在上面,這個叫「彌陀印」。一般我們坐禪,都是左在下右在上結「定印」,因為修行是要身、 口、 意三業相應,手結「定印」和修定這種要求能夠相應,所以希望手結「定印」。如果我們是修念佛法門的人,你坐在那裡念佛,就不妨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但是要求放鬆,這是一致的。第四,兩個肩膀稍微平開,使其平整適度,不可過分地把肩膀沉下去,這樣對血脈的流通不利。所以,一般是要兩肩齊平。第五,對於頭的要求,後腦要收正, 前額要稍微往內收,但是也不要低頭,就是使我們的這個下頦,在書上叫做頷,在口語里叫做下頦,壓住這個喉結,輕輕地,不是很著意地頷壓喉結,可以使我們的左右兩大動脈的活動能夠順利通暢。第六, 眼正平視。眼睛要正正地往前看,往前看多遠呢?最遠不超過五尺,近就在三尺之內,不是睜大眼睛東張西望,也不是把眼睛閉得緊緊的,閉目養神,那都不好。眼睛往前看,平視, 眼簾半開,如果把眼睛閉得很緊,很快就會入睡。第七,舌頭微微地頂住上顎,在止觀書上是叫舌拄上顎或者舌頂上顎。這個頂、拄在哪個位置呢?剛好在兩個門牙的後面。這頂、拄有什麼好處呢?口裡面的津液會自然地生起 ,自然地流到喉嚨裡面去,這樣我們在打坐的時候,不至於出現唇乾舌焦的現象。這七點就叫做「毗盧七支坐法」,這個就是我們調身的要求。
調五事的第四件事是調息,調息才是我們修行裡邊最關鍵的部分。所謂息,就是我們這個呼吸,一呼一吸,就是呼吸的一出一入叫做一息。息有四種狀態,也就是說息有風、 喘、 氣、 息四種相。什麼叫做風呢?我們內心覺得鼻子的出入息有聲音,這就叫風相;雖然聞不到聲音,但是出入之氣結滯不通,呼吸不順暢,快一下,慢一下,這個就叫做喘相;雖無聲也無結,但是氣出入不細,很粗,這個叫做氣相。這三種狀態都是息的不調之相,息不調而坐, 則病患易著,心識難定。如果要調治,需用三個方法來調。哪三個方法呢?第一要下住安心,第二要放鬆我們這個身體,放鬆到什麼程度呢?要像剛出生的小孩,沒有滿一歲 ,他不會在地上走,要放鬆到這樣一種狀態,就是說全身是軟綿綿的,沒有一點兒僵硬的地方,沒有一點兒勉強的地方。第三呢,就是要想氣遍毛孔,出入通行無礙 ,這樣就可以把我們這個氣息慢慢調到息相。氣息調, 不但一切的疾病不會產生,而且我們的心也容易入定。這樣,就可以從風、喘、氣調到息相。所謂的息相就是避免了上面三種息不調的現象,即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 若存若亡,資神安隱,情抱悅豫」,這就是說息從鼻孔裡面出來進去,是綿綿的(就像那個棉絮,很軟、很細、很松。),一點兒間隔都沒有,出入很順暢 。你說沒有,他也有, 你說有,他也沒有,這叫「出入綿綿」。然後使我們這個神,這個神是說不出來的,這個神很安靜,坐在那裡,既沒有瞌睡,又沒有妄想,說不出來的那種舒服 ,就是「資神安隱 」,這就是息的狀態。「守風則散」,就是說我們把注意力停留在息的風的狀態,我們這個心很容易散。「守喘則結」呢,是指如果我們的注意力、意念放在喘上來守喘,我們這個心就不順,有結不通,好像那個流水一樣,中間不斷地有東西障礙,不能夠順順利利地向前流淌。「守氣則勞」,是說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氣上,那我們這個心會非常疲勞。如果把意念放在息上, 氣息相依,就是「守息則定」,就會安靜,就會入定。總而言之 ,息 ,它的要求 、它的狀態,就是不澀不滑,常令平和。我們看那些久參的人 ,朝哪兒一坐,心神愉悅,安安穩穩,耳朵側著他的鼻子聽一聽,沒有聲音。你說睡覺沒睡覺,他沒有睡覺,因為他全部都符合「毗盧七支坐」的要求。然後,氣息微微, 若存若亡,那樣的一種安穩的坐法,對身心健康、 對疲勞的抵抗所起的作用,所產生的那種效果,不是吃十全大補丸或吃什麼好東西,能夠比得了的。所以說,調息不僅僅對於修習禪定作用極大,對於保障我們身體的健康,抵禦疲勞,使我們在工作當中精神煥發,禪定功夫的作用也非常大。
調五事的第五件事是調心。調飲食 、調睡眠、調身、 調息, 然後是調心。所謂調心,就是「調伏亂想,不令越逸 ,不浮不沉 ,不寬不急,四相相合,謂之調心。」「不浮不沉 ,不寬不急」這叫四相,不浮, 就是說這個身體坐在那裡,不是晃來晃去的坐不住,晃就是浮嘛,所以心粗氣浮,身子也不安穩。沉,你坐在這里這樣子(老和尚做示範),像睡覺了,就是沉下去了。不寬,就是 左也搞,右也搞 ,坐在那裡,腳也動,手也動,簡直沒有一下停的,你說那怎麼能夠打坐,怎麼能夠入定啊?不急,就是說不是綳得緊緊的,也不是過分的放鬆,不是過分的浮,也不是過分的沉。這四點做得恰如其分,很容易入定,那就對身心健康有益無損,這樣才符合調心的要求。如果坐的時候,睡覺了,那就是沉,沉默的沉,沉下去了。怎麼對治這個沉相呢?就是要把意念放在這個地方(老和尚手指鼻端),叫繫念鼻端 。就是說,把心稍微地往上提一提,本來是要下住安心嘛,下住安心時間長了,就會使身體沉下去,就會睡覺,這個時候就要換一個方法,就要繫心鼻端,這樣馬上精神就會好起來。如果說心神漂浮,我們的念頭東想西想,妄想紛飛,這就是心的浮的相。浮,實際上就是掉舉,掉舉就是妄想多。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要安心向下,就是「下住安心」,「下住安心」可以在丹田 ,也可以在腳的大拇指。但是這些方法都不能常用,比如說把心放在大拇指上,這隻是對治心的浮躁那一刻。對治好了,心恢復平靜,還是要把心放在丹田。比如說,繫心鼻端,昏沉過去以後,還要把念頭收到丹田來,這樣才是打坐最穩妥、最容易入定的方法。這個「不浮不沉 ,不寬不急」,有許多具體的內容,我們在修的過程當中,只要記住我們的心「不浮不沉,不寬不急」這樣四個要求, 就可以慢慢地來調整我們的心態,使在打坐當中逐步地進入定的境界。
另外,在入坐之前,首先要吐三口氣,在吐氣的時候,要觀想身體內部所有的濁氣,都隨著我的吐氣而出來。吐三口濁氣以後坐下來 , 練習著把嘴自然地合上, 用鼻孔來呼吸。下坐的時候怎麼辦呢?不要猛然把腿放下來,首先要把手心搓熱 ,手心搓熱 以後, 捂住兩眼,大概用幾秒鍾的時間 ,讓自己體內的溫度通過瞳孔自然地釋放 。這時,眼睛不要睜開,不要東張西望, 還是在定中一樣,還是這樣(老和尚為大家做捂眼的示範動作), 捂了三次,三次完了, 還是坐著,坐在這 兒,慢慢地把眼睛睜開。眼睛睜開以後,把包腿的東西拿開,腿慢慢地放開, 再用手來自己搓一搓 、揉一揉 ,使這個氣血恢複流通。 特別是年老的人, 不要猛然一下就起來,要 慢慢地起來。年老的人如果在屋裡打坐,還是有一個凳子比較好,不能夠直接坐在地板上。直接坐在地板上,起來很費勁,搞得不好,起來摔一跤,那就麻煩了, 所以一定要慢慢地起來。腿要多伸一下,不要在腿還麻痹的時候,就一下子爬起來,會有後果。所有這些都是在調息、 調心方面的要求。調心,還要注意在我們開始入坐的時候,是從粗到細, 比如說身體是活動的,不要一下子收起來;意念是紛飛的 ,要讓妄想慢慢地減少。氣很粗, 從風到喘 ,從喘到氣,從氣到息, 這都是從粗到細,從粗心到細心,這是入坐時的狀態 。那麼,下坐的狀態呢?是從細到粗,慢慢地、逐步地使這個身心活動起來。打坐也有個時間要求,不能太短,太短沒有效果。開始練習的時候,不妨十五分鐘左右,要練到什麼程度呢?練到能夠坐四十五分鐘,那就有效果 ,因為不達到四十五分鐘,整個身體的血液、氣脈根本活動不起來,不管你是定的效果也好,還是健康的效果也好,不到四十五分鐘不可能有效果。這就是所講的時間的第一個要求。時間要求的第二點, 就是每天堅持在同一個時間,比如說早上每天都是七點鍾坐,或者是六點鍾坐,那麼每天都在那個時間坐。晚上是八點坐,那麼每天晚上都是八點鍾來坐。不要今天五點,明天十點,後天八點,這樣整個人的這個生物鐘就會打亂,生物鐘打亂了,那個效果就差。關於時間的第三個要求,就是不要在子、午時來坐,晚間的十一點到凌晨的一點,這個是子時,這個時間不要坐;中午的十一點到下午的一點,這個時間不要坐,避開午時。子、午時是天地陰陽大交換的時候,人這個小宇宙也要和天地呼應,在這個時間休息最好。時間方面的要求,有這三個方面。
最後一個五事,叫行五法。何謂五法呢?第一法欲、第二精進、第三法念、第四巧慧、第五一心,此五法不缺,功夫日進。所謂法欲者,就是行者在修禪的時候,經常要有一種要求,要求什麼呢?要求每天有進步,要求從欲界慢慢修欲界定,修欲界的未到地定,然後進入到色界,進入到無色界,有這個要求,就叫做法的慾望。有這個法欲以後,就要精進,天天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我現在是在欲界,我還沒有得到欲界定,我希望能夠得到欲界的定了,然後精進修持,進入到色界,進入到無色界。欲界只有一個欲界定,還有一個未到地定,再往後就是色界有四禪,無色界有四定,都要按著這個次序的要求不斷地來進步,這就叫精進。第三呢,就是要法念,所謂法念者,就是要念欲界不幹凈,希望能夠脫離欲界,逐步使我們的定力能夠升到色界。到了色界還有色的質礙,還是不得自由自在。要進入到無色界,進入到無色界還有想,要進入到「受想滅」,那就是世間禪定的最高境界,「受想滅」是世間禪定,不是出世間的禪定。第四呢,要有巧慧。巧慧者,就是要自己來辨別欲界與初禪兩者之間,哪個最快樂。欲界的快樂都是有形有象,是暫時的而初禪的快樂,就勝過欲界的快樂,但是初禪的快樂又比不上二禪,二禪的快樂又比不上三禪,如是一個一個地這樣來比較,一直到滅盡定,運用智慧,不斷地舍下定,攀上定,這就叫巧慧。第五,叫一心,比如說,我們一個人要遠行,遠行有一個目的地,要到達這個目的地,首先就要考慮,道路怎麼樣,哪個地方走比較方便,哪個地方走比較順利。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也要了解如何從欲界定修到色界的四禪,如何又從色界的四禪,修到無色界的四定,然後從無色界的四定,又如何修到滅盡定,這就叫一心,就是要有這樣一個追求和願望。
今天所講的這個修習禪定的基本要求,所謂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是我們在進入禪定之前,必須預備的二十五個方法、方便。
2006年1月8日講於真際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