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課(講於2009年4月4日)
上節
大家跟我一起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上次課講到明心菩提:菩薩第一次證到無我,親見諸佛法身,經中講到,「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證到這樣的諸法實相,要持戒修福,久集善根,與十方諸佛心心相映,得到諸佛攝持,而後泯滅三相——無我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佛陀又舉出三乘聖賢為證。其中的「舉菩薩為證」,上次還沒有講完,我們現在繼續學。
(三)舉菩薩為證
1、得無生忍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佛陀得到燃燈佛授記時,已得無生法忍,是七地或八地菩薩,於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信受通達,無礙不退。初果的聖人和初地的菩薩也見到了空性,但還不夠完整、徹底。
2、嚴凈佛土
七地以上的菩薩,安住在甚深空性之中,有如阿羅漢入滅盡定,一切法相都不再現起,如果沒有廣大的願行攝持,他有可能在下一剎那進入聲聞果的無餘涅槃,不會再來輪回受生。但因為他的慈悲心非常廣大,福德與智慧無量無邊,會有十方諸佛現身為他灌頂,勸請他從空出假,生起無量的度化眾生的方便法門。
《大智度論》卷十二中有這樣一段話:「七住菩薩得一切諸法實相智慧。是時庄嚴佛土,教化眾生。供養諸佛得大神通。」此後,菩薩的修行進入一個嶄新的層次,完全是為了庄嚴國土、利樂有情。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庄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嚴佛土者,則非庄嚴,是名庄嚴。」
(2)何為佛土
菩薩的任務是庄嚴國土、利樂有情,那麼,菩薩是不是有「我要去庄嚴國土」之心呢?庄嚴國土,是不是要成就他自己的一個王國呢?經中說:「庄嚴佛土者,則非庄嚴,是名庄嚴」。
為什麼說「則非庄嚴」?我們首先來看一看,什麼是佛土。
以下是《大智度論》卷九十二中的一段內容:
「問曰:何等是凈佛土?答曰:佛土者,百億日月,百億須彌山,百億四天王等諸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名為一佛土,佛於此中施作佛事。佛常晝三時夜三時,以佛眼遍觀眾生,誰可種善根,誰善根成就應增長,誰善根成就應得度。見是已,以神通力隨所見教化眾生……是故諸菩薩庄嚴佛土,為令眾生易度故,國土中無所乏少;無我心故,則不生慳貪瞋恚等煩惱。有佛國土一切樹木常出諸法實相音聲,所謂無生無滅、無起無作等。眾生但聞是妙音,不聞異聲。眾生利根故,便得諸法實相。如是等佛土庄嚴,名為凈佛土。」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教化的區域,不會有兩尊佛同時出現。佛在這個區域中,對沒有善根的眾生,給他種上善根;對有了善根的眾生,令他的善根增長;對善根成熟的眾生,度化他得到解脫。佛陀庄嚴佛土,是為了度化眾生。
菩薩成佛時,他的國土不是一下子得到的,也是慢慢修成的。《無量壽經》中說,阿彌陀佛前生叫做法藏菩薩,他請佛陀為他顯現了十方世界國土的殊勝,然後總結了眾多國土的特點,發願將來成就的佛土會是什麼樣子。每一尊菩薩都會這樣,觀察和庄嚴國土。庄嚴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易於度化。在西方極樂世界,眾生沒有衣食、工作的障礙,沒有男女差別,不會生起貪欲和嗔恨,妙樹和鳥都會說法,眾生很快就能證入諸法實相。
菩薩庄嚴國土,不是為了營造自己的一方家園或是王國,而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我們凡夫總是喜歡裝潢自己的小窩,讓自己住起來舒服一點,菩薩不是這樣。國土裡的種種條件,其特質契合眾生的根基,怎樣利於眾生更快地解脫,國土就會變化出怎樣的環境。
(3)佛土是心的顯現
菩薩成就國土,不是靠神通變化出來的,而是修出來的。
《大智度論》中說:「三業清凈非但為凈佛土,一切菩薩道皆凈此三業。初凈身口意業,後為凈佛土,自身凈亦凈他人。何以故?非但一人生國土中者,皆共作因緣。內法與外法作因緣,若善若不善。多惡口業故,地生荊棘;諂誑曲心故,地則高下不平;慳貪多故,則水旱不調,地生沙礫;不作上諸惡故,地則平正多出珍寶……是故說三業,則攝一切善法。意業中盡攝一切心心數法;身口則攝一切色法。人身行三種福德具足,則國土清凈。內法凈故,外法亦凈。譬如面凈故,鏡中像亦凈。」
國土,不僅僅是菩薩的感應,也是所有生到這個國土的眾生共同成就的因緣。外在的國土,由我們內心感召的。外在的環境,是我們內心的顯現。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離不開我們的認識。比如,我們大家都坐在這裡,但視力好的人與視力差的人,所看到的東西不一樣。又如,盲人與我們感受到的世界也不同,他的世界沒有色彩和形狀,充滿了聲音、氣味、觸覺。我們每個人看到的這個教室,其實也不一樣。粗分的是相同,因為我們的共業相似,但細細分析起來,都不一樣。科學家研究發現,有的女性對色彩的分別,比男性更加豐富,所以她們的世界是更為色彩繽紛的。
同樣是水,人道眾生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而且他們能在上邊行走;餓鬼道的眾生看到的是膿血,甚至還很燙,非常可怕,無法接近。
凈土,是我們心的顯現。
菩薩並不需要刻意去庄嚴國土,內心凈化了,所顯現的世界就是廣大、清凈、庄嚴的。
有些人設想極樂世界,覺得它到處都是平坦的,沒有高山和深谷,未免單調,好像沒有什麼值得喜歡的。有這樣的感覺,那是因為你的境界還沒有與它相應。如果你的境界與它相應了,你會覺得那種開闊和庄嚴,遠非我們這個世界的山水所能比擬。
另一方面,極樂世界也不是阿彌陀佛獨自成就的。每個要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都必須修一分因緣。
《菩提道次第論》中講到:業不作不得,業作已不失。凈土是佛陀和大菩薩修行成就的。想要生到凈土,雖不需要修佛陀與大菩薩全部的功德,但是也需要修其一分,要有其一部分的功德。
所以,庄嚴的國土也是緣起的。
所謂的庄嚴國土,利樂有情,並不能離開自心,並無心外的國土可庄嚴者也。
國土也是緣起假名,無有自性。穢惡與清凈,全依眾生的知見行為的邪正善惡而轉。必須善悟國土庄嚴的非庄嚴,才能隨行願而集成國土的庄嚴。
當你不執著於非要成就一個凈土的時候,你這種清凈的發心,恰恰成就了凈土的庄嚴。同時也不可執著於凈土之相——我們想像凈土,覺得非常美妙,有各種鮮花,大地是柔軟的,空氣中彌漫著香味,國土光明,飲食美味……到那裡去享受,肯定很舒服。但要知道,對這些色聲香味觸法的美妙,不可有貪著之心。如果對色聲香味觸法生起了一念貪著,那就又變成了罪惡的起源、苦痛的根本。土,恰恰是無所得的清凈心所感召。
凈土的殊妙六欲,並不是凈土的本質,凈土的本質是清凈的內心!
想生到凈土,其實是不容易的。
《維摩詰所說經》:
「當知直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布施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舍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庄嚴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禪定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
《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而生彼國。我們在修凈土法門的時候,如果不提升內心的品質,想要往生凈土非常困難。所以我覺得,修凈土的人,還是應該學習一些教理,並且老老實實地對治自己內心的執著和煩惱,這才是穩當的修行途徑。不要總是想著走捷徑,覺得我只要信,就一定得生凈土。其實對凈土的信,必須是深信切願。而與諸佛的境界相契,才是深信。僅僅是「我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有佛」,這樣的信還很淺。
我看了一本《金剛經感應錄》,其中記載了很多持誦《金剛經》往生極樂世界的公案。有一個公案,我感覺很殊勝:
唐代,比丘尼凈真一生精進地持戒、念佛、誦《金剛經》。晚年,她告訴弟子,我已幾次見到阿彌陀佛,就要往生了,品位是上品,你們也要好好修習,凈土真實不虛。然後她跏趺端坐而逝。一晝夜之後,她又把眼睛睜開,告訴周圍的弟子,她已證得菩薩果位,遍供十方世界諸佛。說完,再次往生。——她能夠修成上品,往生凈土即能花開見佛,與她持誦《金剛經》、修般若法門有甚深關聯。諸佛的本質即在於般若。
(6)無住生心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就是聽了這幾句話,直下契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確實非常關鍵。
藕益大師在他的註解里說:
「但誡令勿住六塵,非教令不生心也。終日生心,終日無住。惟生心故無住,惟無住故生心。了此方名凈心,必克凈土妙果。言無住者,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二邊、不住中道,故名無住;言生心者,生上求心,生下化心,生折伏心,生攝受心,遍於法界,窮於三際,故名生心。今人聞空,便取於空,尚非無住少分之旨,況生清凈心耶!」
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凡夫的世界。這個世界,是虛幻的世界,夢幻泡影一般。它只是現象的世界,不是真實的世界。不要被這些東西欺騙了。想在色聲香味觸法里抓住什麼東西,是抓不住的。回頭看看你們經歷過的幾十年,事如春夢了無痕,那些東西在哪裡?了不可得。無非是些殘存的記憶。乃至於這些記憶,也隨著時間剎那剎那地變化著。
不執著它們,並非一個念頭也不起。我們內在有煩惱的種子,外面有種種的境界,種子遇到境界的時候,必然會生起種種念頭、感受,甚至情緒。我們內在有嗔恨的種子,遇到不喜歡的人,肯定要發脾氣。但是,當嗔恨心發起的時候,你要知道,嗔恨也是空性的,不用怕它,也不要去增長它,只要看著它,它會自己消失的。
無所住,不是佛法的理念,它是我們心的本質。你想讓你的心住,住得了嗎?住不了。剎那無常,剎那變遷。但是凡夫心有執著,以為可以抓住,美貌、感情、家庭……事實上是抓不住的。無住,是世間的真實相。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皇帝在戰亂中逃難,又累又餓,跑到一條河邊,遇到一個賣芋頭的老人。老人給皇帝煮了一鍋芋頭,皇帝覺得又香又甜,特別美味。後來戰亂平息,皇帝回到宮裡,每天吃著山珍海味,卻怎麼都不覺得好吃,總是念念不忘曾經吃過的芋頭。他就派人把那個老人找來,再煮一鍋芋頭。芋頭煮好了,皇帝咬了一口,也覺得沒有什麼味道,再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了!這,就是由於因緣變了。
不要說找不到過去的東西,就算是原封不動地找到了,你自己也變了。你自己也是無常無我的。
很多人喜歡生活在過去,沉湎於回憶。有人結婚後,總想著初戀的情人,覺得那個人是最好的,現在的丈夫處處不行。其實,你也不可能再回到初戀的感覺,因為因緣已經變了。不要去執著。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以無所住的心安住在當下,剎那剎那把握你當下的因緣。過去已經消失,未來還沒有到來,我們所能把握的,不過是當下。
你們坐在這個教室里的時候,不要去想著我的家庭、我的工作、我的未來。把課程聽好。在這個課程里,真正理解到一些智慧,是最現實的。
3、成法性身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1)法身勝妙
未證諸法如實相的菩薩,因為取相執著,其身是有限有量的;而契入實相的菩薩,通達諸法的無自性,而能依緣相成,則能獲得勝妙的法身。
菩薩的報身無比殊勝。功課里的偈頌說到:「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那是多麼大的佛啊!很難想像。這還只是用我們能接受的形容詞在形容而已。真正的阿彌陀佛之身顯現出來的話,你是無法思議的。這樣的勝妙身從哪裡來呢?因為他通達了諸法的無自性,是無量的智慧和福報變現出來的。經中舉了一個例子,就像須彌山王一樣殊勝。
(2)不要執著於大
但是,你也不要執著於其身之大。「佛說非身,是名大身」。我們一般所說的大,必須用小來襯托才能顯出來,如果遇到更大的,反而成了小。佛身之大,是絕待的大,並非與小相對,而是因為無分別、無取著而成就的真實的大。不要用凡夫的心想像佛菩薩的境界。
凡夫有一點成就,往往會沾沾自喜:「我是一個成功人士。」覺得自己很大了。我們要想一想:佛尚且不自傲,何況我們這樣的人呢!當你自大的時候,恰恰顯現出你心量的狹小;當你沒有絲毫自大的時候,恰恰成就了胸懷的博大。無我的人,胸懷是無限的。
善良、慈悲,這些是好的品質,如果是在有分別、有執著的境界里邊,它仍然要以別人的不好來襯托。你說:「我是一個善良的人。」這話的後面,其實還隱藏著一句話沒說出來:「別人沒有我善良。」你說你很慈悲,也是要有慈悲的對象。如果要以別人的不好才能襯托出自己的好,那就還不是真正的好。
所以,佛法不讓我們跟別人比較。要比就跟自己的過去比。
(3)與法界一體
把自己的心量擴開,了知世界的真相,了知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這個世界裡一粒渺小的塵沙,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同時,你又不是獨立的個體,你與法界是一體的。
有時候,人覺得孤獨,覺得總要用什麼來體現自我。其實,你從來沒有離開過法界,從來沒有離開過人群。你的孤獨感,來自對自我的執著。你把自己和法界分隔開了。
把我執拿掉,你就得到了整個世界。你在這個世界裡呼吸著,這個世界在滋養著你、承托著你。你也用自己的身心利益著法界,和法界進行著交換。你向法界傳達著你的信息,法界也把它的信息傳達給你。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你的生命,應該與法界做怎樣的互動呢?是做充滿煩惱、嗔恨和拒絕的互動?還是用開放的心態,一邊感恩和接納,一邊奉獻呢?了解了「佛說非身,是名大身」的道理,有了正確的見解,你會覺得非常充實,知道生命的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