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佛法修學要領

佛法修學要領——在第一屆菩提靜修營上的講座摘要

濟群法師
  在多年弘法過程中,我深切感到,許多人學佛日久,對修學基本理路仍混沌無知,不得要領,不明次第。
   學佛,首先應當認識,完整的修學體系須包含哪些核心要素。把握這些要素,也就把握了佛法要領和修學方向。其次需要了解,要遵循怎樣的次第。不然,即使學到一些理論,卻不知其在整個修學過程所處的位置,不知各修學環節的遞進關係,也難以有效運用。此外還應明確,每個步驟該如何運用於實踐。
   佛法浩瀚,不僅有南傳、漢傳、藏傳三大體系,每一體系還有眾多宗派和分支。我們需要探討的核心要素和修行次第,應與任何一宗不存在衝突,並適用於一切法門的修學。一、佛法核心要素  佛教各大語系及宗派皆有自身相對獨立的修學建構,但其中有著共同的核心要素,正是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這五大要素,能統攝一切佛法
   佛法解脫道和菩薩道之分,一切宗派法門非此即彼。解脫道的修行目標,是開發無漏智慧,契入空性,證得涅槃成就解脫菩薩道的修行目標,是圓滿佛陀智慧慈悲品質,從而解除惑業,得大自在
   由此修行目標,就鎖定了抵達目標的必要條件。  (一)解脫道的修行
   於解脫修行而言,首先應對解脫道的目標方法具足信心皈依,正是對解脫目標(佛)、解脫道的方法(法)及引導我們走向解脫老師(僧)生起信心,並通過如法儀式與之建立信賴、依存的密切關係,全身心歸投依靠。
   僅僅相信還不夠,進而鬚生起希求意願,也就是出離心。它不僅是解脫修行的開始,也貫穿於整個修行過程,直至解脫才是出離心的徹底完成。
   使我們不得自在、不得解脫的,是無盡生命中積累的惑業妄流。受持戒律,正是止息這一妄流的關鍵。但止息不等於斷除,事實上,妄流的力量仍在,只是暫時進入潛伏期。出世正見才是斷除惑業的真正利器。  (二)菩薩道的修行
   菩薩道的修行,同樣要對佛果菩薩道的修行方法生起信心皈依,就是對菩薩道的目標(佛)、修習菩薩道的方法(法)及能引導我們走向無上菩提老師(僧)生起信心,並通過如法儀式身心歸投,至誠依靠。
   由仰慕佛陀的崇高品質,相信菩薩精神的偉大,而心嚮往之,發起殷切的菩提心。菩提心包含自覺、利他的內涵,這正是佛陀成就悲智兩大品質的心行基礎
   菩薩修行不外兩大任務:一是凡夫心,一是成就佛陀品質菩薩行的內容不外六度,又分方便與慧兩部分。慈悲與慧的修習,都離不開止觀菩薩道的修行,正是通過止觀不斷長養慈悲智慧,最終圓滿佛陀品質
   由此可見,無論從解脫道還是菩薩道的修行來說,五大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缺失任何一點,必將成為修學障礙,乃至影響佛教健康發展。二、佛法的修學次第  漢傳各大宗派多形成於隋唐時期,其時行人根基較利,教理基礎較紮實,祖師大德在立宗時未將重點放在基礎建設上,而著重闡揚圓頓思想。如今時值末法,眾生根機淺薄,圓頓法門對多數人而言可望而不可即,認識修學共同基礎、建構大眾化的修學次第,是教界的當務之急。
   前面談到佛法核心要素,探討修學次第同樣離不開這些內容內容相同,重點和意義卻不同。探討修學次第,關鍵是要認識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之間層層遞進的關係
   學佛首先要皈依皈依,是佛法的根本,不皈依或不重視皈依,修學便如無本之木;皈依又是信仰的根本,對三寶是否產生依賴,對三藏教法能否信受奉行,都取決於皈依的深淺程度皈依三寶,才能發心持戒、聞思經教、樹立正見、修習止觀
   發心,是對三寶具備的品質生起希求。如果沒有這份見賢思齊的希求之心,就算不上真正的佛教徒。所以,皈依後必鬚髮心,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修習戒律正見止觀發心修行的根本,如果心錯了,不論做什麼,都與修行了不相干。
   戒律為三學之首,也是定慧之基。因此,皈依發心之後要受戒持戒這是樹立正見、修習止觀的必備前提。
   正見止觀則是實踐佛法關鍵正見止觀的眼目,而止觀則是正見落實於心行的技術,兩者相輔相成。從修學次第看,應先學正見,再修止觀。依正見修行還能幫助我們糾正心行中的所有偏差。否則,皈依可能會落入迷信發心可能會夾帶雜質,持戒可能會流於形式,而止觀則可能勞而無功。
   雖然這五個環節是依次深入的,但並不是說皈依完成後才開始發心也不意味著發心後就無須修習皈依事實上,五個環節皆須解脫成佛乃能究竟圓滿。因而,這一次第所代表的只是每個修學階段的重點。因皈依而有發心,但發心又是皈依的深化,故在發心過程中還應繼續修習皈依,其他也是同樣。所以,它們是相互融攝的。但基本次第不能違越。
   有些人直接從止觀禪修入手,沒有正見指引,就像進入車站,尚不知自己要前往何方,就登上不知去向何方的車。
   有些人直接從學教入手,但沒有戒律的防範和守護,僅依意識層面建立的聞思知見,沒有力量降服煩惱習氣
   有些人直接從持戒入手,但若沒有正確發心不清持戒意義持戒會變得異常艱難。
   同樣,若對三寶沒有矢志不移的皈依之心發心也難以長久保持。
   了解修學次第,可以幫助我們安立一條循序漸進的學佛之路三、五大要素的實踐  那麼,如何遵循這些核心要素來完成佛道修行?如何將每個要素落到實處?下面,分別就各項修學重點進行簡要說明。  (一)皈依
   佛法無邊,入門處卻是唯一,即皈依三寶修行能否成就,能否完成預期目標,首先取決於皈依質量。作為修學開端,我們怎樣由此入手,不斷深化,最終由自身完成三寶品質
   首先,考察動機。是否為解脫輪迴、為成佛做祖而皈依三寶?若只為求人天福報平安順遂而皈依,雖也能得到諸佛護佑,但只能結下一些善緣,與修行、改造生命了不相干。
   其二,獲得皈依體。如果皈依發心不正確,或皈依儀式如法,皆不能得到皈依體。
   其三,守護皈依體。得到皈依體並非一勞永逸,還須日後悉心守護。尤其不能違背皈依時的誓言若有違越,便會破失皈依體。
   其四,修習並強化皈依皈依後須日日修習,時時憶念,強化三寶在心目中的地位。我編寫了以修習皈依為中心的共修儀規,包括發心懺悔供養、觀察修、安住修、發願迴向內容,既可作為個人的日常功課也可作為寺院帶領信眾共修的常規宗教生活。  (二)發心
   無始以來,我們所發的是凡夫心,是貪嗔痴,由此造就現今的凡夫品質當我們認識到凡夫心給生命帶來的過患,就要以正確發心進行對治。
   正確發心有二,一是出離心一是菩提心。若發心過程中產生偏差或夾帶雜質,會失之毫釐而差之千里
   發心代表生命中的強烈意願,但剛發時只是一念,須以觀察修不斷強化,方能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聲聞行者希求解脫,視世間牢獄三界如火宅,片刻不想停留,是為出離心事實上,出離心若能發得真切、猛利,解脫便已成功一半。
   作為菩薩道行者,同樣要發起出離心,而且願意幫助一切有情共同解脫。這種推己及人的悲憫之心,為菩提心,是成就佛陀品質的根本。
   菩提心的生起和強化,也要輔以相應的觀察修和安住修。除了心理引導外,還須受持、修習菩提儀軌。  (三)戒律
   戒,為正順解脫之本,亦為無上菩提之本。與解脫道和菩薩修行相對應,戒律有別解脫戒和菩薩戒之分。別解脫戒,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沙彌戒律比丘戒等,通過遠離五欲塵勞、約束行為來止息妄流相續,從而降伏煩惱,趣向解脫
   菩薩戒則在止持基礎上增加了作持,止惡與行善並進。菩薩戒提倡的六度萬行,既是成就無上菩提的資糧,也是瓦解凡夫心的利器,還是考察菩提心是否成就標準
   菩薩戒要有梵網、瑜伽兩大系統。相比之下,《瑜伽菩薩戒》的開遮更為善巧,而《梵網菩薩戒》是大菩薩境界凡夫行持起來難度較大。
   在漢傳佛教界,絕大多數出家人都受過菩薩戒,在家眾受過菩薩戒的也相當可觀。但令人擔憂的是許多人受了菩薩戒,卻不知菩提心為何物,只是有名無實的「菩薩」。
   有鑒於此,我根據中觀瑜伽二大體系關於菩提心修習的傳承,及《菩提道次第論》的菩提教授,編寫了受持、修習菩提心的儀軌受持菩薩戒前,應從發菩提心、力行慈悲開始訓練。  (四)正見
   正見,為八正道之首,是一切法門的指南。發心不可能一步到位,持戒不可能馬上圓滿,包括對皈依的深化,同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過程中,正見就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指導我們糾正心行偏差,剔除其中雜質。
   對解脫修行來說,緣起、業果的正見極其重要。生命習慣的積累,我們做什麼、想什麼,未來生命就是什麼。此外,無常見、無我見、空性見,都是修學必須具備的基本認知菩薩道的修行同樣離不開正見指引,空性見才能將世俗菩提心升華為勝義菩提心。
   獲得並鞏固正見,離不開親近知識、聞思經教。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我認為這個學習過程最好是一門深入,在一生修學中,具足一宗正見即可。
   建立於意識層面的聞思正見往往很粗糙,如何使之趨於精確?一是通過師友間的切磋去蕪存精;一是通過禪修獲得實證。  (五)止觀
   止,為禪定異名梵語奢摩他,又名三摩地,包括有所止和無所止。小乘禪觀偏向有所止,即有止的對象。而禪宗藏傳佛教圓滿、大手印修行,則屬於無所止,通過特定方法直接契入空性並將心安住於此。梵語毗婆舍那,漢譯為觀。包含觀照、觀想、觀察修幾個層面
   許多人誤讀禪宗,將止觀的修習片面理解為無分別。因為不重經教而缺乏聞思正見,又無善知識把手提攜,造成多少禪和子的盲修瞎練。我們現有的心行基礎極不穩定,且建立於顛倒認識之上。若直接從無分別入手,如何調整錯誤觀念及顛倒心行?所以,必須以有分別的觀修為前提,使心從顛倒狀態中擺脫出來,乃能進入無分別的禪修。
   同時,止的修習也必不可少。止,雖是佛教外道的共法,卻是修觀的重要基礎。若能具備止的基礎,再以正觀照破我法二執,契入空性就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遙不可及了。四、結說  綜上所述,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不僅是佛法修學的核心要素,也是貫穿始終的修學次第。把握這五大要素,也就把握了由學佛成佛關鍵。同時,它們又像長養萬物大地,是一切修學法門得以確立的共同基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