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在生活中實踐佛法——於「西園夜話」時答疑

在生活中實踐佛法

——於「西園夜話」時答疑

濟群法師

  西園夜話是「菩提靜修營」的常規內容。修學佛法不在於聽了多少,關鍵是對法義理解了多少,運用了多少,這樣才能使佛法人生產生作用。否則,即使聽得再多,也不過是增加一些知識而已。在理解和思考的過程中,難免出現疑問,為此,靜修營特別安排了答疑專場,使學員在和濟群法師面對面的交流中得到答案。——編者

  問:生活中如何運用般若正觀?
   答:首先要獲得般若正見。這兩天所說的「《心經》的般若正觀」,正是幫助我們從緣起的角度看待世間。在正觀過程中認識到我們面對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假象,其本質都是空無自性的。當我們確立這種知見後,面對任何現象要用心經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來觀察。運用這一公式的過程,就是修習般若正觀的過程在此基礎上,才能逐漸導入實相般若。所以,關鍵般若正見的建立和運用。若空性正見尚未確立,般若法門的觀修自然無從談起。

  問:能觀之智和所觀之境是否二元對立的存在?當心安住於空性,是否就沒有能所?
   答:對尚未契入空性的凡夫來說,我們有能有所,這個能所正是妄識的作用。當心出現能所時,就會陷入能所的執著中。在禪修過程中,觀照到境界是空之後,還要將依境界建立的妄心空掉,心空境寂,才能從觀照般若契入實相般若。其實,佛菩薩境界中也是有能有所,但這些能所只是一種因緣假象,不會構成對立。因為他已體證超越能所的空性,心的重點是安住於空性,而非因緣假象

  問:對在家居士來說,如何在生活中實踐佛法
   答:佛法人生智慧生活智慧。這種智慧一方面是幫助我們正確認識世間,透徹人生真相;一方面是幫助我們擺脫迷亂狀態,建立健康觀念,建立和解脫相應的行為。所以,真正的修行需要在生活中歷練。尤其對在家居士來說,能將菩提心和般若正觀帶入生活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能夠歷境煉心,磨礪習氣

  問:怎樣理解「人成即佛成」?
   答:太虛大師所說的「人成即佛成」是有特定內涵的,是指圓滿意義的人而非其他。如果是儒家的人,那可能成為儒家理想中的聖賢,卻不是成佛。另外,這句話的提出也有特定的時代背景,是針對當時教界盛行的經懺化、鬼神化、來世化的誤區現象而說,提出修行應從做人開始。事實上,佛陀就是以人的身份修行並最終成就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佛陀也是人,是圓滿斷德、智德和悲德的人,但必須遵循菩提道的修行才能圓滿這些德行

  問:怎樣發起願菩提心?我覺得發願的偈頌有些籠統,是否要有具體的願望
   答:願菩提心是代表人生最為崇高的願望——以成就無上菩提,以幫助一切眾生解除輪回痛苦目標。因為它是終極目標自然籠統的。為了便於操作,個人可參照諸佛菩薩發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普賢菩薩十大行願,並結合自身情況制定一些更為具體的願望發願能否具足力量關鍵在於這一願望是否真切。惟有發自內心願望,才能在生命中產生作用,成為推動我們前行的力量。如果僅僅是停留於口頭的說法,是不可能產生多少效果的。

  問:《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中介紹了很多觀修方法,能否按書中的方法去觀修?
   答:對每一法門的落實,如思維暇滿義大、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主要是通過觀察修和安住修輪番進行。當所觀境生起時,就可安住其中。當所觀境開始模糊,又需要繼續觀察,直到境界清晰。思維法義的過程,首先是幫助我們改變觀念,然後是改變心態。關於此,我在「《菩提道次第略論》系列講座」中有較為詳細的說明。若能將那一百多講仔細聽下來,你就清楚怎麼去理解,怎麼去應用了

  問:法性、空性和佛性是否一樣?
   答:佛性、法性、空性在本質上是沒有差別的。但這些名稱的安立有所側重,佛性是側重從有情方面來說,空性、法性則側重從法的角度去說。但不論空性還是佛性,本質是無二無別的。

  問:佛法所說自性是什麼?
   答:佛法所說自性,有時是從世俗諦角度來說,這是佛法所要否定的。佛法認為,宇宙萬有都是緣起的,是無自性空的。這個無自性所否定的,正是有為法建立的自性,這種自性絕對是沒有的。《心經》處處強調不、無、空,空的都是這種自性見。
   但佛法有時也建立自性這是從聖義諦的角度來說,和《心經》否定的自性是不同概念。這種自性代指佛性或空性,是作為正面概念出現的。如《六祖壇經所說:「菩提自性,本自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此處,菩提自性是指佛性代表生命的覺醒力量。這種力量生命本自具足的。

  問:在家人普遍感覺持戒困難,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答:佛法中,將戒律稱為無上菩提之本,是長養善根、邁向解脫基礎。在不少人的觀念中,戒律似乎很神秘、很刻板,這是因為對戒律無知造成的誤解事實上,戒律是幫助我們建立一種真善美的生活。所謂真,即追求真理;所謂善,即完善道德;所謂美,即庄嚴身心
   而我們現有生命無明製造的產品,是混亂無序的。受持戒律,是對種種不良習慣的修正,勢必會和原有串習產生沖突。這種沖突會使我們感到壓抑,使我不願持戒使我們尋找種種自我保護的理由。但我們要知道,若想改善生命,就必須扭轉這些不良串習。修行,就是通過對行為的修正,最終修正心態,修正人格,修正生命品質在這過程中戒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
   真正認識到戒律對自身的意義持戒就不再是被動的約束,而會成為我主動的選擇。學生學習是辛苦的,運動員訓練是辛苦的,社會工作也是辛苦的,但沒人因為辛苦而放棄,為什麼?正是因為他們認識到學習、訓練和工作的重要性。持戒同樣如此,明了持戒意義,即使暫時遇到困難也不會成為阻礙了。

  問:盜戒的界限在哪裡?另外我很喜歡吃肉,怎樣克服這個嗜好?
   答:偷盜也叫不與取,其標准為,凡別人沒有給你的有主物,都不可私自佔為己有。哪怕挪動位置,也是犯戒的。
   至於不殺生,並不完全等同於吃素。佛陀開許吃三凈肉,即不見、不聞不疑。不見是沒看見這個肉為你而殺,不聞是沒聽說這個肉為你而殺,不疑是沒任何際象表明這個肉是為你而殺。這種三凈肉是可以吃的。當然,從慈悲的角度,不吃肉是更好,畢竟有人吃就會有人殺。
   如果對肉有貪著的心,我們可以做些觀想。其一,肉就是動物屍體屍體好吃嗎?其二,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你想眾生肉時,拿自己的手咬一口試試,看看自己的肉好不好吃。其三,現在很多養殖方式很不健康吃了身體有極大危害。具備這樣一些認知就會減少對肉的貪著。

  問:怎樣理解眾生平等蚊子和我們是平等的嗎?
   答:眾生平等的,也是不平等的。所謂平等是從佛性業力角度來說。眾生皆有佛性,造業皆會感果,在這層面上,眾生平等無別的。但生命在無盡延續過程中會有不同的積累,所以每個生命的起點又是各不相同的。在六道眾生中,人的身份是最為可貴的。因為只有這個身份才是解脫成佛法器,所以佛陀人身難得,但沒有說蚊子難得。

  問:受戒後怎樣對待老鼠之流?另外,清理環境時難免誤傷小動物,這會犯戒嗎?為什麼要愛護它們?
   答:對老鼠蟑螂蒼蠅的處理,在戒律中也明確說到。首先是盡量搞好環境衛生,防止蚊蠅滋生。如果已經出現,就盡量不去傷害它們。
   如果搞衛生時無意中傷害一些小生命,雖然會有罪業,但比較輕,且屬不定業,受報時間和結果都不確定。但從戒律角度來說是不犯的,因為戒律是具緣成犯,無心造作的行為不在此列。
   愛護生命,既是為了給其他眾生安全感,更是為了長養我們的慈悲心。這不僅對眾生有利,同時也對自身生命的改善有利。學佛是為了獲得某種身份,而是要學佛所行,最終圓滿菩薩具備的悲智兩大品質。愛護生命,正是成就慈悲品質的具體實踐。

  問:事無不可對人言,乃人生一大快事。所以我在生活中儘力持戒,但很多同修覺得這一想法過於理想化,請法師開示
   答:受戒確實會和原有串習發生沖突,所以我們會覺得束縛,覺得不舒服。但如果我們想要改變命運,就必須糾正這些不良習慣
   持戒,正是在內心建立一套防範系統尤其是現代人,受個性解放的影響而格外缺乏自製力,這就有必要特別加強。具備自製力,我們才有能力抵抗串習累積的慣性,改變原有的生命發展軌道。當我們認識到戒律對改善生命的巨大意義持戒就會成為自覺的行為。因為我們不是在被動接受某些規約,而是我們為了改善自身生命來尋求戒律的幫助。這不是理想,是我們必須認清的現實

  問:打坐時怎麼克服腿麻等問題?每次持續45分左右就堅持不了,這一關應該怎麼來過?
   答:打坐關鍵是善用其心,坐姿只是輔助用心手段。正像我們講般若正觀,是要具備緣起、無自性空的認知,以此觀照每個問題。從比量的思維,逐漸進入現量的正觀。其中,現觀通常是以禪修方式進行,而比量的層面在日常生活中,未必一定要坐著
   在打坐過程中都會碰到腿的問題。至於每到一定時間就挺不過去,可能和生理狀況有關,也可能和心理設定有關。其實,開始時不必一次坐很長時間,每座可以短一點,多坐幾座。在此過程中,當然要有適當的忍耐力。時間長了,腿的功夫就會慢慢進步。

  問:應該如何誦經?是否一部經一直讀下去?
   答:是否一門深入地讀進去,關鍵在於這部經是否適合你。不同經典,蘊含著不同的見地,不同的修行原理。但我們要知道,修行是需要基礎和次第的,比如皈依發心戒律,是修學任何法門都繞不開的。具備這些基礎,進而選擇一個法門修行,或念佛,或參禪,才會比較好效果。否則,一開始就抓住一部經或一句佛號懵懵懂懂地念著,可能念了幾十年還是不知所雲,還是法不入心。原因何在?就在基礎不足,在於對這些經教、佛號理解得膚淺。倘若內心不曾和法相應,自然無法念得得力。所以,基礎扎實和適合自己都很重要

  問:《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中提到「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的念佛方法,是不是念佛需要一刻不停地念下去?
   答:都攝六根,不是說要把眼睛閉起來,把耳朵塞起來,關鍵是在正念的培養。比如思維輪回的痛苦思維彌陀佛的功德,將心調整到位之後,再專注佛號就能內心形成強大的正念。這種正念一旦穩定自然形成相續作用。這不是要嘴巴不停地念,因為你要吃飯,還要睡覺,怎麼相續?所以相續的是正念,是心與佛號的相應。當然,在正念尚未形成之前,確實不容易做到凈念相繼。因為心念無常的,時有時無,時斷時續,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

  問:對於家人修行來說,是「要見十方佛」還是「閑觀一片心」更合適?
   答:這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抉擇。有能力閑觀一片心,不妨直接觀心。如果內心散亂而無法觀照,可以通過念佛心念專注佛號。相對來說,持名念佛比觀心會容易些。另外,念佛和觀心也可以統一起來,這樣念佛效果比較好

  問:皈依後如何進一步修學?怎樣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
   答:皈依後如何進一步修學?是很多信徒的普遍問題。在今天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可以接觸不同宗派乃至不同語系的法門,但這種多樣化的選擇,對初學者不見得有益。因為他們並未具備選擇能力,多半隻能根據個人感覺而非法義作出判斷。而凡夫感覺又是變化無常的,所以不少人就熱衷於跑廟找師父,天南地北,到處參訪。而每位善知識的教導未必一致,最後就可能一片混亂。所以,我建議你們聽一聽我在戒幢佛學研究所講的「菩提道次第略論系列講座」。只要用心聽下來,相信你們對佛法修學的理路、要領和次第都會有基本認識,那就不偏執一端或不得要領了。

  問:在家人不能證得羅漢果,若想今生解脫,是否只有往生凈土條路呢?
   答:從聲聞乘來說,在家居士可以證到三果,這是很高的果位了。而從菩薩乘來說,很多大菩薩都是以在家身份出現,比如我們熟悉的彌勒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參訪的大善知識中,也有很多是在家居士。
   當然,如果沒有今生解脫的把握,念佛求生凈土是比較保險的方式,這也是很多祖師大德的選擇。

  問:我身體不好,很擔心哪天就會死,怎樣修行才能使身體健康?才能對今生去向較有把握?
   答:身體健康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保持良好心情放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其次是合理安排飲食;第三是多做戶外運動。從佛法來說,還提倡多放生,以慈悲心關愛動物,你讓眾生免遭橫死,生活安樂自然會感得健康果報。此外,適當的禪修也有助於身體健康
   至於擔心死的問題,其實念死就是很好修行當我們想到生命危脆,朝不保夕,對世間的貪著就會減少,能更快進入修行狀態。但在不明心性之前,我們對生死會感到迷茫。也正是因為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更要努力修行。通過念死無常、念輪回苦,對三寶生起強大的信心。只要我們深信三寶世間唯一依靠,無論何時離開世界就不必擔心墮落惡道了。

  問:現在很多地方把建寺造像作為開發旅遊項目這樣做是否如法
   答:現在確實有很多地區為了發展經濟、帶動旅遊而建寺造像,從佛教本身來說,這樣做顯然是不如法的。一個道場的存在,關鍵在於法的內涵,這樣才能起到凈化社會人心作用,否則就和旅遊景點沒有本質區別了。遺憾的是,現在很多寺廟也熱衷於旅遊開發,這和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有關,也和教界缺乏良好的修學氛圍有關。我覺得,教界呈現一種什麼狀態,和眾生的共業密切相關。如果眾生業力較重,是不易感得清凈道場及大善知識出現的。所以,我們不要過多責怪環境也要考量自己:為什麼生在這樣的環境中?由此策勵自己精進修學。
   作為學佛人來說,我們在順應環境的同時,還要主動選擇清凈道場,選擇堪為依止的善知識主動調整自己的心行狀態。在努力過程中,相信我們感得的外緣也會發生變化。

  問:在目前這個時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種方式適合修道呢?
   答:從佛陀建立出家制度的角度來說,當然出家更有利於修行。尤其在修行初期,僅靠個人力量很難擺脫世俗的誘惑,擺脫內心慾望情緒煩惱這就需要善知識作為護佑,需要清凈環境作為助緣。出家沒有太多世俗負擔,沒有復雜的人關係,相對來說更為單純。但現在的寺院經濟浪潮影響,真正如法的修道環境也不多。為什麼說今天是末法時代?就是因為誘惑太多環境太險峻,修行人很難找到用功辦道之地。過去的寺院,一道圍牆就和塵世兩個天地。而在紅塵滾滾的今天,到處是圍牆擋不住的網路電視,只有靠我們內在的圍牆來抵擋。所以,今天無論以哪種方式修行都很難。
   世間那麼多都在慾望中辛苦掙扎,惟有真正認識到輪回的本質是苦,才能生起猛利的出離心。這種出離心不是厭倦,而是因為你已看透世間本質。雖然在做很多事,但只是為了生存的方便,利他的方便。這種做事,就不對我們構成干擾。否則,你對輪回還會充滿期待,即使換一個環境也沒用,因為環境只能起到暫時的輔助作用。作為在家居士來說,關鍵在於透徹輪回本質,確定三寶為究竟皈依,從而生出離心,並進一步提升為菩提心。若能以這種心行生活,在家一樣可以修行。正如《維摩經》所說:「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當然,如果有出家因緣,有殊勝道場,有善知識的引導,出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於修行,用於弘法利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