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授菩提心戒時的開示

千手千眼,大慈大悲

——授菩提心戒時的開示

濟群法師

  今天,是非殊勝因緣。大家有緣來到這里,參加菩提靜修營,並且在十方三寶加持下、證明下,受持菩提心戒。
   這是我們走向菩提、走向解脫的重要開端。作為大乘佛法的修學,菩提心是不共所在。
   在當前的佛教界,很多人受過菩薩戒。在我們這個大乘佛法國家,受菩薩戒是很普遍的現象菩薩戒的基礎,就是菩提心。如果沒有發起菩提心,沒有受持菩提心,我們即便受持菩薩戒,這個菩薩戒也將是有名無實的。菩薩品質就是大慈大悲,如果沒有慈悲品質,沒有菩提心的願望,這樣的菩薩徒有虛名。所以,我們想要成為菩薩,首先一定要受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心,就是我們要成就無上菩提,以無上的佛果、無上的解脫為我們追求目標的崇高願望菩提心,同時也是利益一切眾生的心。我們學佛,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解脫,同時也要幫助一切眾生解除輪迴痛苦。我們要以這樣的願望作為生命目標。這樣的發心,才能稱為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自覺而又利他的心。
   受持菩提心戒,意味著在生命中播下了菩提種子
   發菩提心,離不開出離心基礎。我們希望出離輪迴。如果只是希望自己出離輪迴、走向解脫,那還是一種小乘發心。如果希望帶著一切眾生出離輪迴、走向解脫那就大乘發心,就是菩提心。
   凡夫無始以來都在輪迴中受苦,因為我們一直在無明的大夢中,看不清生命方向,看不清楚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我們通過對佛法的學習,認識到生命自身的覺性。發菩提心,代表生命輪迴中的覺醒。我們深刻地意識到輪迴是苦,深刻地意識到解脫快樂
   同時,我們看到,千千萬萬的眾生沉淪在輪迴中受苦。我們不僅自己要覺悟,還要發心幫助一切眾生,帶領著一切眾生無明狀態中覺醒,使他也能夠從痛苦解脫
   菩提心,就是這樣一種願望——利益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解除痛苦。受菩提心戒,要具備這樣的願心。如果沒有具備這樣的願心,我們就沒有資格受菩提心戒,即便受了菩提心戒,這種受戒生命也沒力量
   菩提心這種願望,還要落實到修行中。發了菩提心,還要行菩薩行。
   菩薩行的修行,不外乎兩個方面,一個是修慈悲,一個是修智慧。我們成佛成就什麼呢成就菩薩品質。佛菩薩品質是由兩個內涵組成的,一個就是大智慧的成就,一個就是慈悲成就。佛菩薩品質成就,還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
   剛才講了,菩提心是自覺而又利他的心。我們先要自覺,才有能力更好地利益眾生。而給予眾生最大、最好的幫助,就是幫助眾生走向解脫
   《金剛經》裡面講到,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要救助所有的眾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們發菩提心,要幫助一切眾生都能夠獲得無余涅槃快樂
   所謂無余涅槃快樂,就是最終平息生命的迷惑和煩惱,獲得涅槃寂靜清涼。惟有給予眾生這樣的幫助,才是最究竟的幫助,才是給予眾生最高的利益。如果我們只給予一些世俗能力的幫助,或者物質的幫助,對於眾生而言,只具有暫時的意義
   為了實現菩薩六度四攝的內容,我們要聞思經教,樹立正見,把正見落實到止觀中,從文字般若到觀照般若,最終成就實相般若也就具備了解除煩惱能力。我們不僅僅要自己具備實相般若也要幫助眾生,所以,我們還要在利他行中成就慈悲品質
   在座的每一個人,我們多少都有悲憫之心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我們的悲憫之心非常狹隘,渺小,微不足道。修行過程,就是把這一份悲憫之心擴大。
   如何擴大悲之心呢?那就是不斷地發這種願望——我要幫助一切眾生解除輪迴痛苦當我們不斷地這樣想的時候,心量在擴大,慈悲在擴大。一直要擴大到我們的悲憫之心真正能夠波及一切眾生。如果有一天,我們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慈悲心,那我們的慈悲圓滿了。
   所謂利益眾生,並不是把眾生都度完,我們的慈悲才能夠圓滿眾生無量無邊,是度不完的。我們能做的是,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慈悲之心。只要跟我們有緣的眾生,只要有因緣,我們都願意幫助他們。在我們的內心裡邊,如果有一天,沒有一眾生是我們討厭的,所有的眾生我們都願意幫助,我們的慈悲心就是觀音菩薩大慈大悲了。
   大乘佛法中,大家最景仰的一位菩薩就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的內涵就是大慈大悲觀音菩薩之所以能救眾生,能化解種種災難,靠的就是大悲心。在修行過程中,如果成就大悲心,我們也有能力去解除各種災難。所以,我們念觀音菩薩的時候,不只是求菩薩保佑,同時要憶念大悲心,向觀音菩薩學習。如果我們也成就大悲心了,那我們也是觀音菩薩。發菩提的人,每一個人都是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具有千手千眼。千手代表著無量的方便,千眼,代表著無量的智慧。因為無量的智慧他能夠觀照無量眾生痛苦有能力解除一切眾生煩惱。因為無量的方便,他能夠幫助一切眾生,讓眾生有求必應
   我們受持菩提心戒,要以觀音菩薩為學習的對象。要把我們每一個人,都變成觀音菩薩
   菩薩道的修行,無非是修慈悲、修智慧。前兩天開示心經般若正觀》,就是幫助大家做智慧修行——通過觀照般若成就實相般若成就大智慧。這個智慧修行,我們需要長時間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擺脫凡夫心。
   在輪迴黑暗中,我們每個人都要變成一盞明燈,弘揚佛法,堪為眾生依止。我覺得這是我們最大的價值意義所在。
   我們今天受菩提心戒,需要在十方三寶面前庄嚴宣誓:盡未來際,我要成就無上菩提利益一切眾生,作為生命的崇高願望。發起這樣的願望,我們的受戒才有效。我希望,我們的發心受戒,一定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一種形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