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八識規矩頌講話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修行佛道的人,你一定要記住:無諍,還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盡量寬恕眾生忍辱。這個忍辱,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否則忍不下來。

八識規矩講話

慧律法師 主講

1993年2月13日

高雄文殊講堂

我們今天要講前五識跟第六意識,諸位現在翻開(課本)來。翻開來五十九頁,五十九頁。

(師父把撫尺一拍:啪!合掌領眾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放掌)好!五十九頁。

八識規矩講話

慈航法師

【《八識規矩頌》,為玄奘大師所造。】「規矩」兩個字怎麼解釋呢?【「圓」必依「規」,】如果你要畫圓形的圈子,要依照這個「規」,我們常常講:圓規,圓規,有一個中心,然後,畫一個圓圈,這個念小學時,圓規大家都用過。你要畫圓形的,沒有這個圓規畫不起來,沒有辦法!【「方」必依「矩」,】你要畫方形的,就必須按照這個「矩」,這個「矩」就是畫方形的東西。【此造物的法則玄奘大師欲在「八識」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八識規矩頌》是討論八個識,它分成四個段落,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意識、第八意識前五有幾個心所跟它配合;第六意識有幾個心所跟它配合;第七、第八,有多少個心所跟它們配合。所以說:想要在八識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境」,「緣」寬狹的不同,】把筆拿起來,「性」就是三性,八個識: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意識、第八意識,它到底是什麼性呢?三性,所以,這個「性」的上面,要加一個「三」字,一二三的「三」,三性。前五識是善的呢?是惡的呢?是無記性?善性、惡性、無記性,這三性。再來,三量:現量、比量、非量。要講這八識跟心所的分配;以及八識跟三性的情形;以及八識和三量的情形,是現量呢?是比量呢?是非量呢?譬如說前五識,前五識它一定要現量,它看到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境界。對不對?所以,它就會現量。那麼第六意識現量、比量、非量都有;那麼第七意識,那一定是非量。所以說:這八個識,它的三量的分配情形是什麼?再來三境,三境就是:性境、帶質境、獨影境。八個識跟三境的關係是什麼?緣,寬狹的不同,這個「緣」就是指上面的:性、量、境,它緣著三性、三量、三境多少,所緣不同,所以說:寬狹的不同。【故造此頌;】因此,《八識規矩頌》並不困難,只要研究過《唯識簡介》,以及《百法明門論》,那麼《八識規矩頌》就等於是在復習,復習,並不困難!【非但義理包羅含蓄,】就是說:不但這個道理包括了……,「含蓄」就是蘊藏得很豐富。【並且頌句簡明諧和,】他做的七個字個字這樣,念起來很諧和,很好念。【故誦讀之時,更覺津津有味,而不生煩厭的。

王恩洋居士曾造《論釋》,】就是《八識規矩頌》的論釋,【范古農居士也就是校訂《金剛經講義》者。【亦作《貫珠》,而諦閑老人並有《頌疏》,】就是《八識規矩頌》的疏。【均可作為參考。今此所講者,不過余】「余」就是慈航菩薩也就肉身菩薩,汐止(汐止市是台灣台北縣下轄的一個次級行政區。)的慈航堂,我有去參訪過,修到金剛不壞身,這不容易的!他最大的優點,就是布施身上什麼都沒有。慈航菩薩一生一世所做的,代表作,代表那就是施捨。他死後,抽屜抽出來,剩下四角的郵票,一毛錢都沒有!抽屜抽出來,只剩下幾張郵票,統統布施光光的,一毛錢都不留,他最聰明,施捨出去,才是真正的福德嘛!你現在的擁有,明天你爬不起來,就是別人的東西了!所以,慈航菩薩確實了解空性的道理,真正是一位高僧大德。修到金剛不壞身,那就無我無我。因此,我們要記住!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無限的智慧這是一定的道理你要執著有限,你就開展不出無限的生命。所以,你看慈航菩薩得多庄嚴,肥肥胖胖的,一個肚子那麼大,開口就笑,他從來沒有煩惱過,他的施捨心,那是前所未見的,身上都不帶錢的。所以說:【「隨自樂為」,】那是慈航隨自己快樂把它寫一寫。【說其概要,便人了解!】方便人家、眾生去了解。六十頁。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痴

師父這樣念,是要告訴你們,一個停頓停頓的地方他在講些什麼。有的人看了這個句子以後,講了老半天,他竟然不知道,這是在前五識。說:師父!您念這個在講什麼?前面那個大字,他竟然沒有看清楚:「前五識頌」,有的人就是這么糊塗,已經告訴你:講前五識頌了,就是這一段後面講的,統統是前五識的事情。他念了老半天,他不曉得這在講前五識,世界上就是有這么妙的人!我們一句一句來解釋:

「性境」:就是前五識所面對的境界什麼呢?就是性境;真實境界,不假思索的,清清楚楚的,(師父桌子杯子、麥克風:「咚、咚」響)這個就是桌子、這個就是杯子這就是麥克風、這就是燈光、這就是牆壁,不假推論、不假思索的,眼可以看得到、手可以觸摸得到的,就是性境。前五識所面對的就是現量,不是比量。怎麼說現量呢?眼睛看的,就是這個東西嘛,(師父用撫尺拍桌子:啪!啪!)就是現在的現量嘛!它不是第六意識用猜的,第六意識晚上打坐的時候:還有幾天要上課啊;我將來要出國……。自己幻想幻想起來:出國以後,是不是找一個黑馬王子啊?非量開始跑出來了,非量跑出來了!然後,觀想到黑人,這就是所謂的非量。所以,第六意識比量、非量統統有。前五識不行,前五識要現量,所看的、聽的,統統是很清楚的,現量

「通三性」:前五識有時候是做善,有時候是惡的,有時候是無記的。它是因為依據第七意識的分別跟執著性,所以,第七意識是染凈依,第六意識是分別依。第七意識清凈的話,那麼它所緣的就是善的。第七意識分別心、執著心很重的話,它所流露出來的前五識,統統是不清凈的。所以,雖然說:它是面臨境界,其實還是心的問題,受第七意識整個控制住。雖然說:前五識是我們面對善境、惡境、無記住,但其實是心的問題。當我把分別心放下執著放下,我們把它迴光返照,一切境界,都可以當作我們的老師。那麼化一切境界,都離不開我們這分清凈的心,前五就會整個清凈。第七意識什麼叫做染凈依呢?因為第七意識就像河的上游,河的上游,黃河的上游如果不黃,到下游怎麼會變黃呢?如果上游是清凈的,流下來的水,當然就是清凈的;如果上面的水是染污的,流到下游的水,那一定是染污的。所以,前五識還是掌握在第七意識的控制之下。意思就是說:若能轉境,即同如來,一樣,如果把一切境,攝歸到我們的心,那我們還是唯心無境。雖然說:前五識面對這個境界,但其實前五識第一剎那之間看到,就是我們的清凈心,不生不滅清凈心;是因為我們連續地動到第二個念頭,連續地動到第三個念頭。因為我們無始劫來無明的熏習,使我們動的念頭,第一念推論到第二念,第二念推論到第三念,變成一種扭曲。本來是真實境、清凈心,循業所影現出來的境界,本來無所謂的善、惡,無所謂的無記。在《楞嚴經》裡面講:非因緣,非自然一切都清凈心,一切都清凈心。這是我們透過第一念,這一念看的,是本來的面目;可是我們穩不住,就是保任的功夫沒有。所謂保任的功夫沒有,就是我心地持續安詳功夫沒有,很容易就被我們的無明所征服,就馬上轉成第二念。這個第二念就開始分別,就是第六意識支配著,再來就是第七意識微細的強烈的執著。所以,我們一直認為境不好,其實是我們的心不好,我們不知足,我們沒有智慧,把所有的無明,化作我們生命無知,又拿這些無知,來困擾我們自己,認為有個真實性的世界。佛菩薩剛好相反,這些無知無明,這些境界都不是實在存在的,是我們的無明束縛著我們。所以,只要我們這個念頭一轉過來,統統是清凈的。所以,要轉前五識,其實是最難的,你要轉這個肉眼你怎麼轉呢?所以,修行人大部分,都必須從第六意識下手。因為前五識沒有辦法轉,前五識一定要到佛果才能轉變的。你要轉這個色身,沒有那麼容易的,你怎麼轉這個色身呢?那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從前五識講,是方便講,《八識規矩頌》,應該是從第六意識開始講才對,因為要轉第六意識的分別心,這就比較容易了,我不分別,那就可以嘛!再來講第七意識再來講第八意識再來前五識。如果《八識規矩頌》要講課,應該是從第六意識開始講,再講第七意識,再講第八意識,然後,最後再講前五識。因為前五必須要佛果,它才能夠轉過來。像釋迦牟尼佛就轉過來,眼睛蓮花般一樣的慈祥,紺(gàn)目澄清四大海。是不是?我們怎麼轉呢?我們沒有辦法轉,我們沒有辦法前五識。譬如說:這個觸,我們一支針插下去,哇!痛得不得了!釋迦牟尼佛知道,這個觸覺是虛妄東西,你用針刺下去,釋迦牟尼佛他就如如不動!為什麼?他本來就是進入空性的狀態,轉成佛果之後,他沒有我法二執;沒有我法二執,他這個肉體夾雜著神經系統,所有的神經系統,都化成他的清凈心。我們是把我執加上這個色身,把這個我執,變成一種神經系統,所以,這個「我」的存在性,變成神經系統釋迦牟尼佛把我相全部破掉,那麼他的神經系統,本身就進入了一個空性狀態,雖然有這個色身,可是他有無量的定力。所謂無量的定力,因為他證悟到空性的東西,他本來就沒有這個東西。所以,你用一支針插下去,他的觸當體就是空性,觸感。所以,這些對佛陀沒有作用,你殺他,沒有作用!所以,前五識要到轉境,轉這個色身,那就是等覺菩薩也沒辦法,就是等覺菩薩也沒辦法,一定要到妙覺,就是成佛。所以,前五識就比較難!所以,前五識來講的話,是控制在第六意識的支配,以及第七意識執著的支配,因此,還是心的問題。前五識所攀緣的是性境,所面對的是現量前五識是通善性、惡性,以及無記性,那麼要第七意識是現什麼性,第七意識是善的,前五識就善;第七意識是惡的,前五識就是惡。是不是?第七意識是無記,它就是無記,其實它根本沒有主宰。只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境是由心所造,所以,本來是由心變現成萬法、色法,我們不曉得。我們無法把染境,回歸到我們的自性清凈心,我們現在把影射出來的色、境界,變成以為有真實的外境,然後,我們再去執著這個外境,然後,再繼續去造業。變成怎麼樣?自心自心,非幻成幻法——我們自己的心,去執著我們變現出來的境界,然後,這個境界又困擾我們自己。眾生就是經過雙重的顛倒,就是這樣子

「眼耳身三二地居」:眼、耳、身這三種,在九地的第二地還有。九地的第二地,我們現在翻開七十二頁,我們現在翻開七十二頁,七十二頁,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一、五趣雜居地,色界分四地: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舍念清凈地。無色界分: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非想處地。三界又稱九地,把欲界納歸成一地;把色界劃歸成四地;把無色界劃歸成四地,一加四加四就是九地。所以說:二地居,眼耳身三二地居,那麼就是離生喜樂地,離生喜樂就是色界的初禪天,色界的初禪。好!說:眼耳身三,眼睛、耳朵、身體三種,在離生喜樂地,就是二地居,初禪天這個地方用得到。至於這個味,就是口、就是舌;鼻嗅香,在這裡沒有用到。所以說:九地的第二地,是離生喜樂地,初禪因為沒有段食,所以,沒有味跟香,不用舌跟鼻,沒有用到舌、沒有用到鼻。所以說:眼、耳、身這三個識,這個「三」就是指上面的:眼、耳、身這三種,在二地還有用到,關於舌跟鼻,就沒有用到了!可見,色界的初禪天,那裡面就不需要用到空氣了,就不需要用到空氣了,因為鼻子沒有作用了鼻子只是裝飾一下而已,鼻子只是裝飾一下而已。像我們畫佛像,畫成這個佛像。對不對?如果你叫阿狗兄來畫佛像,它不會畫這樣的,狗來畫佛像它會畫一條狗的,它會畫成一條狗的,它有用到嘛!對不對?猴子來畫佛像它會畫成一隻猴子佛,唯心所造嘛!那我們人畫佛像,因為佛的法身無相,無形無相東西嘛!所以,我們把他畫成那麼庄嚴的,是這樣子的!是不是?盡虛空界,遍法界,佛是無形無相的,所以,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楞嚴經》這樣講的嘛!對不對?你不相信嗎?日本人畫佛像就像日本人,你相不相信你去日本那個地方看看,佛像一看就像日本人;韓國人造佛像,一看!就像韓國人。不然問我們的韓國比丘,大見法師,你們韓國人,對不對?畫的一座佛像就像韓國人。你看中國喜歡圓滿,他一畫佛像、做佛像就像中國人一樣。所以,這個阿彌陀佛中國人畫的,中國喜歡圓滿型的,喜歡圓滿型的。對不對?就是這樣子。為什麼?佛那有那麼多呢?中國阿彌陀佛,怎麼跟韓國日本畫的阿彌陀佛都不一樣?對不對?佛光山造的阿彌陀佛跟我們這裡的阿彌陀佛也不一樣啊!你喜歡畫什麼像,都沒有關係,佛也沒有固定的形相,意思就是這個道理嘛!萬法還是唯心所造的道理。所以說:眼耳身三二地居,味跟香,就是所謂的舌識跟鼻識,根本就沒有用到。底下是談心所,

前五識跟那幾個心所相應呢?遍行心所——五遍行心所,別境心所,善心所有十一。「中二」就是我們所謂的中煩惱,有兩個,就是:無慚、無愧。大煩惱有八個: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掉舉等等。然後,貪、嗔、痴,根本煩惱本來有六個,但是,前五識只跟三個相應,本來是貪、嗔、痴、慢、疑、惡見。是不是?前五識只跟根本煩惱裡面的貪嗔痴、中煩惱兩個相應;大煩惱有八個,與前五識相應;根本煩惱有六個,裡面的三個,跟前五識相應。所以說,遍行有五個,別境也有五個心所,善也有十一個心所,五加五加十一,就是二十一。中二,中煩惱兩個二十一加二就是二十三。大煩惱有八,二十三加八,三十一。根本煩惱六個裡面,有三個:貪、嗔、痴,加起來,三十一加三,就是三十四個心所。這三十四個心所,跟前五識相應,跟前五識相應。師父整句解釋一下:

「性境現量通三性」:前五識跟性境相應;前五識跟現量相應,所攀緣都是現量前五識通善性、通惡性、通無記性前五識,在眼識、耳識、身識,這三個情形,到初禪還用得著,初禪已經不用到舌跟鼻了!再來前五識跟那幾個心所相應呢?跟五遍行相應;跟五個別境相應;跟善十一相應;跟中煩惱:無慚、無愧兩個相應,「中二」嘛!就是中隨煩惱。大隨煩惱有八個,就是: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以及根本煩惱的貪、嗔、痴,五加五加十一加二加八加三,就是三十四個心所。我們看看十六頁,所以說:這個就等於復習一下。十六頁,翻開十六頁,我們簡單復習一下。

五遍行心所,為什麼講遍行呢?因為它遍一切心,遍三界九地、一切地;遍善、惡、無記性,遍一切性;遍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周遍一切心、一切地、一切性、一切時,所以,這個叫做遍行心所。意思就是說你在任何的時間、空間,都要用到觸、作意、受、想、思。觸、作意、受、想、思,那一個人,三界九地,任何時空善惡,統統要先觸、作意、受、想、思,這個誰都逃不過的!觸、作意、受、想、思,叫做遍行心所,這五個遍行心所,是遍一切處的,沒有讓你選擇的餘地

別境有五個,別境很容易了解,別境的意思,就是各別緣境,你各別緣什麼境,你將得到什麼心所。

翻開十八頁,翻開十八頁,十八頁的第一行,這五個心所叫做別境,因為它是各別緣境,「欲」,是緣所樂境,「勝解」,是緣決定境,「念」,是緣曾習境,「定」,是緣所觀境,「慧」,是緣所觀境,也是一樣的。所以說:別境是各別緣境,你各別緣什麼境,你就產生什麼心所,所以,叫做別境。善十一,你看信心所、慚心所、愧心所、無貪、無嗔、無痴、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這十一個心所,是善的心所。再來,我們說:中二,那麼中二,諸位翻開二十一頁,二十一頁,二十一頁,第十一、無慚,第十二、無愧,這是中隨煩惱。一個人無慚無愧,那就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我們有慚有愧,我們就會拒絕去造惡;我們有慚愧心,我們成就菩提就容易!我們一個人所做無慚無愧,那跟畜生有什麼兩樣!所以說:中隨煩惱兩個。大隨煩惱,好!翻過來,二十二頁,二十二頁的第十三就是掉舉(掉舉: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為業。),那麼這個排版漏掉了,(新版已更正)排版印漏掉了!所以,十三是掉舉,第十四是昏沉,十五是不信,十六是懈怠,十七是放逸,第十八是失念,十九是散亂二十不正知,沒有正確的知道。我們如果有正確的知道的話,那就不會迷惑了!

譬如說明天情人節呀,送送什麼玫瑰花啊、蛋糕啊,畫一個心啊等等。是不是?電視今天都一直在報導這個東西。如果他有正確念頭生命觀,他會平淡的處理,很平淡的處理。如果今天我結婚的話,說:情人節你要帶你老婆去哪裡?我帶她去打佛七,最好的禮物!不然你送她什麼呢阿彌陀佛……,以心連心真帶質,兩個都到極樂世界去嘛!我就問她:你愛我嗎?愛!永遠嗎?永遠!以後我要去那裡才能見到老公很容易!你到極樂世界去,一定見到,永遠在一起。不要講每年送你什麼,我隨手地上撿起來,就給你掛耳環,到極樂世界看你要什麼,我統統給你!因為那是阿彌陀佛變現的清凈世界。我真的愛你,我不會買玫瑰花送給你,那有刺的,怕你插到手。也不須要買什麼巧克力,你已經八十公斤了,我為什麼要買巧克力?對不對?那還能買什麼東西給你呢?這個都沒有什麼不得了的,這世間就是虛妄假相東西,買奇士美口紅抹一抹啊!對不對?畫畫眼睛、睫毛啊,這個都是生死無常法的東西。我會帶她去打佛七,兩個人拚命的念佛,就是這樣。回來的時候,送個地鍾給她,教她練法器阿彌陀佛……,練法器,這個送給你。就是這樣子眾生相就是迷迷糊糊的,縱經百千劫,不能解脫,就是在妄、妄想裡面打轉,不正知,沒有正確的認識這個世間

再來,根本煩惱裡面的貪、嗔、痴,所以說:這個心所,我們簡單的看過一下。底下,翻回來六十頁,那麼六十頁這個,看起來就不會很困難了!

【講】【「前五識」,在「三境」中,但能緣「性境」;】只能緣性境(三類境:(名數)境者,八識所變之相分也。此相分有三類:一、性境。性者,實體之義,自實之種子而生,有實性,自維持實性,不隨能緣之心,能緣之心,不過為彼之自性,以現量而量知者,此之謂性境不隨心。第八識與眼識等五識之全部相分及第六識之一部相分是也。二、獨影境。如第六意識龜毛兔角之相,其相非自實體種子而生之實法,唯自能緣之見分顛倒計度,而發現假相者。此假相既無能生之種子,亦無所之本質,唯獨起影像,故雲獨影境。此境為隨其種子善惡之性等能緣之見分者,故雲獨影唯隨見。三、帶質境。如第七識緣第八識之見分,或如散心獨影之意識,緣五塵之境,其自識之相分,謂為第八識之見分,謂為五塵,確有所託之本質(性質),非如彼龜毛兔角無本質者,故對於彼獨影境而謂之帶質境,顧彼所託之本質,雖為有實體之性境,而所起之相分,非為所託之本質,似必支配於能緣之妄情(即自己之身分),而於非我之物體現我相為依實之本質與非實之妄情而現之一種似非相分,故此相分,不得使屬於任何一方。於見分之妄情與性境之本質。二者,可使為兩質之性質者,故謂之帶質通情本。帶質境通於妄情與本質通也。頌曰:「性境不隨心。獨影唯隨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見《唯識樞要》上末。【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在「三量」中,但屬於「現量」;】(量:梵語之意譯。有廣狹二義,狹義而言,指認識事物標准、根據;廣義言之,則指認識作用形式過程、結果,及判斷知識真偽之標准等。又印度自古以來,在認知範疇中,一般皆將量知對象加以認識論證,泛稱為量。此量知之主體,稱為能量,或量者;被量知之事物,稱為所量;量知之結果,或了知其結果,稱為量知或量果。以上三者稱為三量。玆將三量各舉譬喻,並將其與外道小乘大乘唯識等相當之部分,列表如下:依不同之方法去量知對象,即產生種種不同之量果,大別之,有下列數種:(一)現量,不含比知推度,僅以知覺進行認識作用,或依前五識,或依與前五識同時而起之意識,或依自證分、定心等無分別心而來。例如眼識認識色境時,即為現量。(二)比量,系以既知之事實為基礎,比知未知之事實,乃經由推理而進行認識作用不與前五識同時而起,系依散地之意識而來者。例如見煙則推知火之存在。比量又可分為二種比量、三種比量、五種比量,即:(1)二種比量:1.自比量,又作自比、為自比量,即為自己而比量;以智為本質,此時未必需要表之於他人。2.他比量,又作他比、為他比量,即為他人而比量;經由自比量所認識之智,再語之他人時之比量。(2)三種比量:1.自比量,為自己所認可而不為人所認可作為因(理由根據)之比量。2.他比量,為他人所認可而不為自己所認可作為因之比量。3.共比量,又作共比,為自己與他人共同認可之比量。(3)五種比量:1.相比量,例如見煙之相而推知火之存在;即為有關事物外相之比量。2.體比量,例如見現在之體而推知過去、未來之體;此乃有關事物自體之比量。3.業比量,例如見草木動搖,則知風之存在;即由事物動作,而推知該作用之根據。4.法比量,例如由無常而推知苦之存在;此因法與法之間具有相互依存之密切關係,故根據一事即可推知他事。5.因果比量,由因推知果,或由果推知因。 (三)聖教量,又作正教量、至教量、聲量、聖言量,即篤信聖者之教說真實無誤,而依靠聖教來量知種種意義。 (四)非量,又作似量,即似是而非現量及比量,故又作似現量、似比量。例如衣由色等四塵構成,本身並無實體可言,然由於分別見解,遂認為「衣乃實在者」,此即似現量。又如遠見塵、霧等,卻錯以為煙,並據此錯覺而證明有火存在,此即似比量。以上均為似是而非現量及比量。其中,現量、比量、非量,或現量、比量、聖教量等,皆稱三量。此外,現量與比量對非量而言,稱為真現量、真比量。於現、比、聖教三量之外,若加上譬喻量(例如由牛而推知有水牛乳牛等;此即依據類似事物而推知相同之他物),則為四量。若再加上義准量(又作義准量,例如無常必定無我,今既知諸法無我,依准其義,即可了知無常之存在),則為五量。若再加上無體量(例如進入屋內,由於主人不在,則知主人必定前往他處),則為六量。此外,另有隨生量、想定量、傳承量、身振量等。於古代印度學派間,對各種量論之看法及側重之情形,大都隨其宗義而有所不同,例如順世外道僅承認現量,勝論學派承認現、比二量,耆那教、數論學派瑜伽派承認現、比、聖教三量,正理學派承認現、比、聖教、譬喻等四量,彌曼蹉學派之咕魯派則另又加上承認義准量,彌曼蹉學派之帕達派及吠檀多學派另又承認無體量,而共為六量。在佛教,則常用現量、比量、聖教量、譬喻量。在因明方面,古因明師多采現、比、聖教三量。至六世紀之大論師陳那時,則限定僅以現量、比量等二量用於因明論式。【《解深密經》卷五、《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六、《因明正理論》、《成唯識論》卷二、《因明正理論疏》卷上——《佛光大辭典》】1.現量、比量、聖教量。現量是在根境相對時,用不著意識思索就能直覺親證到的,如眼耳鼻舌身前五去了別色聲香味觸五塵的時候是;比量是比度而知,如遠見煙就知道彼處有火,聽到隔壁有說話聲音,就知道裡面有人是;聖教量又名聖言量,是因為聖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思。2.現量、比量、非量。現量和比量如前所說,非量謂心心所緣境時,判斷錯誤,如見繩以為蛇,見月明以為天亮等是。【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若論「三性」,】前五識有時候是善,【那是善、】有時候是【惡、】有時候是【無記,三性俱通。

三界分九地:】三界分九地。【欲界一地——「五趣雜居地」,】五趣雜居地。【五識俱全。】全部都用得著,叫做五識俱全。底下加三個字:如果是,加這三個字,這樣念起來才會順,否則你不曉得他在講什麼東西。如果是【色界初禪,】如果是色界的初禪。【第二——「離生喜樂地」,】那麼【只有眼、耳、身三識了。因為初禪以上不用段食,】不用段食,就像我們現在,段食就是時間的,這個「段」就是距離時間距離叫做段,譬如我現在吃飽了,經過一段時間我再吃,我吃飽了,經過一段時間再吃……,這個就是一種段食。段食就是間(斷一段時間)接(著)的吃,叫做段。【沒有香味二境之存在,所以用不著鼻、舌二識了。二禪以上,連眼、耳、身三識都用不著了,因為他常在禪定中啊!

前五識的心所,只有三十四個: 「遍行」五個, 「別境」五個,「善」十一個,「中隨煩惱兩個,「大隨煩惱」八個,「根本煩惱」只有貪、瞋、痴】「痴」在旁邊括弧:就是無明,這個最難斷的!因為你無明,你什麼都來,你什麼統統來!你無慚無愧也是無明你會貪也是無明你會我慢也是無明你會愚痴也是無明你會嗔恨心、你會嫉妒,統統來自無明,這個無明就是根本。師父曾經調查過;你們知不知道,貪、瞋、痴、慢、疑,那一個最難斷?有的人講:貪最難斷;有的人講:嗔最難斷。不對!痴最難斷。痴,你怎麼能斷呢?痴就是迷迷糊糊嘛!知道,知道還是迷迷糊糊啊。為什麼說:知道還是迷迷糊糊?「道」沒有運用在你的生命,道只是文字而已,你只是懂得一點皮毛而已。所以,這個痴,要能夠有智慧,還要降伏自己,要擺脫這個慾望,這不是很容易事情無明是最難斷的,你根本沒有辦法很難的!你說:我今天我不貪心。很容易啊!不困難你說:我今天我不脾氣。那不是很困難你說愚痴愚痴你怎麼放呢?我說:我放掉愚痴!來啊!你放給我看啊!說:我不愚痴。說不愚痴你還是很愚痴啊!對不對?你說:我不貪!可以!我盡量布施,我盡量救度眾生,我不貪錢,這個容易啊!說:我不痴。你沒辦法啊!你不痴,你沒智慧你怎麼不痴?無能為力的,痴最難斷!【三個,所以一共只有三十四個心所。】只有三十四個心所。

 

 

 

 

 



六十一頁。

五識同依凈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眼、耳、鼻、舌、身,這五識都是依凈色根。所謂凈色根,又名勝義根,它是附托在根依處裡面。也就是說:五識統統依附在凈色根,依附在凈色根。所謂凈色根就是勝義根,接近我們現在所講的神經系統,接近我們現在所講的神經系統。我們說:浮塵根,就是接近我們現在講的肉眼;凈色根就是接近了視神經;但其實不是神經系統,接近而已。再來,九緣七八好相鄰,眼識要靠九個緣,才能產生作用;鼻、舌、身要靠七個緣;耳朵要靠八個緣。好相鄰,這個「相鄰」是指數目,七、八、九都很接近,大家好像很好鄰居,住在一起一樣,附近而已,你家住九號,我家住七號,他家住八號,剛好是鄰居嘛!

 

 

 

 

 

 

 

 



好!現在先翻過來,page twenty-five。師父!page twenty-five 是什麼意思?還是要解釋一下:twenty-five 就是二十五,真麻煩二十五頁,好!二十五,根緣;境;「空緣」就是距離,因為以前沒有這個名詞,玄奘大師當時候,沒有「距離」這個名詞,所以,「空緣」就是距離;「明緣」就是光、光線的意思。第四、明緣,就是光線的意思,第五、就是作意緣,第六、分別依,就是第六意識,第七、染凈依,就是第七意識,第八、根本依,就是第八意識,第九、種子依,就是種子。等無間緣不必列出去,因為每一個統統要等無間緣。意思就是:連續才能作用,不連續是不能作用的。所以說:一般都講九緣,其實是十個緣,因為等無間緣是必須有的,所以,不必加,不必加。對不對?不必加。譬如說:底下的,眼識九緣,就是全部都俱。耳識是八個緣,除去明,耳朵聽聲音,有光線跟沒有光線,都可以聽得到,有光線、沒有光線,耳朵都可以聽得很清楚!鼻識七個緣,嗅覺除了空緣,空緣,不必距離,有距離怎麼嗅呢?你拿那麼遠,我在台北這裡拿一塊香腸你在高雄聞,你聞得到嗎?對不對?香味根本不可能達到這個地方。是不是?太長的距離,沒有接觸到鼻子鼻子沒有作用。所以,鼻子能有距離的,有距離麻煩了!所以,除去空,再來,不必光線。舌也是一樣,不必距離、不必光線。身也是一樣,除去空緣跟明緣。所以說:九緣七八好相鄰。再翻回來,翻回來,所以,九緣就是眼識要靠九個緣,鼻、舌、身要靠七個緣,耳要靠八個緣。所以,這五識,就是九緣、七緣跟八緣,好相鄰,大家就像住在隔壁一樣。

「合三離二觀塵世」:把筆拿起來,「合三」畫一線,在旁邊寫著:鼻舌身;「離二」畫起來,旁邊寫個:眼跟耳。鼻跟舌跟身,它要合才能作用,所以,「合三」,它要起作用,它一定要合。譬如說鼻子鼻子跟煙具,若有距離你怎麼合呢?舌頭,我吃東西,我吃東西,我拿這樣(師父手拿物,但距嘴一段距離,作吃東西動作。)吃,吃什麼?對不對?要合起來,咬下去才有作用你不合,你怎麼作用呢?身,身要接觸,接觸,要接觸啊,皮膚,要接觸啊!說:我那一件棉被柔和你怎麼知道很柔和呢?因為我吊在半空中,我吊起來,晚上睡覺用看的,沒有接觸,沒有touch,沒有這個觸緣,身體一定要碰到。對不對?有這個因緣,所以叫合三。合著,要接觸到才能作用,這三種情形就是鼻識、舌識、身識。「離二」,眼睛要離、耳朵要離,你說眼睛,我拿這么近,那沒有作用,這么近看,有人看這么近的嗎?你有看過人家看書這樣?這么近我還可以看得到,像道緣老和尚,他看書就是這樣子,道源老和尚講經的時候,他那一本彌陀經》,好大一個字,打開,一頁裡面沒有寫幾個字。道老,近視兩千多度,一、兩千,道源老和尚八十幾歲,眼睛那麼大!那眼鏡的鏡片,一看就知道是很有深度的人,他眼鏡的鏡片很深的!對不對?如果說這么(師父把物放在眼上)看,怎麼看?看不到!是不是?再來就是耳朵,耳朵也要有點距離,耳朵,若弄在這個地方:啊!耳朵當然要有距離,弄到這裡面去,你怎麼聽呢?所以說:離二觀塵世,觀察就是起作用在這個塵世裡面,就是眼耳鼻舌身的作用,這五個識,用這樣子合跟離,這五個就是指五識,觀照這個塵世間的一切。

「愚者難分識與根」:把筆拿起來,「愚者」就是聲聞人聲聞是指羅漢。修小乘稱為愚者,也就是證阿羅漢果的聲聞人。難分,就是證阿羅漢果,還沒辦法分清楚,這是識還是根。意思就是:因為很微細,分不清楚,識是無形的嘛!根是指清凈四大所構成的,因此,根算是色法,識算是心法。所以,在這個時候,根的勝義根,很微細清凈四大所構成的,就是證阿羅漢果,還沒辦法分清楚。諸佛菩薩證悟到這個,整個身體都是影像一樣,全部納歸到心法,唯心所造。所以,愚者難分識與根。

【講】【前五識共同依託的,是「凈色根」,亦名「勝義根」,】凈色根、勝義根。【附托在「根依處」裡面,眼識要托「九緣」,耳識要托「八緣」,鼻舌身三識要托「七緣」,才能生起,所以說:九八七,大家好相鄰近了。

眼、耳兩識是「離中取境」,】眼睛跟耳朵,它一定要離開一個距離。【鼻、舌、身三識是「合中取境」,】一定要touch 接觸到,「合」就是要接觸,不接觸沒有辦法,沒有作用的!【才可以觀察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五塵的境界

「根」和「識」兩種不同的功用,不但凡夫外道不清楚,就是愚法聲聞的人,也很難容易去真實了解啊!】

六十二頁,六十二頁翻過來的時候,在旁邊寫五個字:轉識成智頌,就是前五識轉識,然後成智慧,轉識成智頌。「變相觀空唯後得」,轉識成智了!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變相,師父的解釋,你要特別注意聽,等一下的解釋就一目瞭然,最重要的是師父的解釋,然後,把這個詞句的意思貫串起來,後面的就會迎刃而解,後面其實就是解釋一下。所以,在講的時候,要特別的注意聽!

「變」就是遣,遣相的意思,消遣的「遣」,遣除、除掉的意思,「變」就是轉變這個相。簡單講:就是不住相,當你不著相的時候,這個都是名詞的變化。變相就是說:當我轉識成智,也就是說:當我不住相的時候。這個相,我們以為是真實性的,我們把它轉變成空性,叫做變相,變相。所謂變相就是遣相,無所住的意思。當你遣相、無所住,觀空,把筆拿起來,「空」的上面要加一個字:二,觀我空跟法空。觀空,觀兩種空性,一切無我,一切無法。唯後得,後得就是根本智,你要轉變起來,轉識成智以後,才能夠得到根本智跟後得智。所以說:遣相觀空,當你遣除一切相,當你不住一切相,觀照我空跟法空的時候,你就會得到根本智跟後得智。

「果中猶自不詮真」:這一句話,一些註解上,有的講的並不是很清楚。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這前五識,在佛果的究竟位,果中就是究竟位,就是佛果位。佛果位當中的前五識,已經轉識成智的時候,猶自不詮真,這個「詮」是顯示,「真」就是真如。就算你已經證悟到佛果了,這前五識已經轉識成智了,你一樣不容易顯示出這個真如,因為真如無所表。真如無所表,它必須仰仗後得智,現一層的影像出來。譬如說:我們要怎麼樣能夠詮顯這個清凈心呢?我們有實報庄嚴土,有實報庄嚴土。法本來是無形無相東西,但是,因為清凈心它一定要顯,所以,顯現出類似真如的,其實真如是不可顯。所以,他為了要顯現,就像真如一樣的境界,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清凈極樂世界以及凈土都是為了顯現真如清凈;但其實真如無相的。那麼為了顯現真如,我們必須以清凈世界來顯示出來。所以說:佛果中猶自不能顯示真如簡單講就是說當我們證到究竟的佛果前五識已經轉識成智的時候,一樣很不容易顯示真如,因為真如本來就是無所表示,必須要仰仗後得智,轉變一分清凈心的影像相分出來,來自己攀緣。意思就是說:你成佛證得佛果了,已經進入空性的法身了,法身無相;但是,我們還有實報庄嚴土,這個就是從真如起的影像。所以,他顯現出來的,統統是清凈心,統統是清凈東西。那麼,我們的心污濁,所顯示出來的,都是不清凈的。

「圓明初發成無漏」:「圓明」就是轉第八意識,為大圓鏡智的時候,叫做圓明。當我們轉第八意識,記住!第八意識沒有轉過來,前五識是沒有辦法轉的,因為前五識是果報身嘛!前五識是受第八意識主宰。我們根身、器界、種子都是來自於第八意識,你當然要轉第八意識,才能轉前五識。對不對?是不是?如果說:你第八意識不轉,前五也沒辦法。所以,前五識要果地的佛,他才有辦法!圓明初發成無漏,轉第八意識大圓鏡智的時候,初發:剛剛,初發,初發就是發起大圓鏡智的時候,前五識才轉,前五識才轉成無漏的智慧。所以,中間要加幾個字,圓明初發,中間加:「前五識才轉」成無漏,就是要加五個字。圓明初發,中間加:「前五識才轉」成無漏的智慧。這樣一看就會一目瞭然!所以說:圓明初發成無漏,就是當轉第八意識轉成大圓鏡智的時候,剛剛發起這個大圓鏡智,前五識才轉成無漏。就是所謂的成所作智,這個是最難的,最難轉的!

「三類分身息苦輪」:三類分身,他為了要度眾生,為了要度眾生,所以,第一個要現千丈的勝應身,為初地菩薩以上說法;現丈六的劣應身,為地前以及二乘、凡夫說法再來就是變化身,隨類化身,現種種不同的身形,去度化眾生就像三十二應之類的,所以叫三類分身。當你證到佛果的時候,你的前五識就隨著轉,那麼你就變化無窮,你就可以普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息苦輪,當然就是所謂的分段苦,跟變易生死痛苦六道輪迴叫做分段生死的苦,還有變易生死的苦,就是境界的改變。息苦輪,就是息掉分段生死苦、變易生死的苦。師父再解釋一遍:變相觀空唯後得,如果你能夠遣掉虛妄的相,不住虛妄之相,你徹底地觀照:我也空,一切法也空,那麼你將會得到後得,唯後得,你就會得到根本智。果中猶自不詮真,這個「詮」就是顯現出來。就算你證悟到佛果前五識已經轉為成所作智,那麼,還是沒有辦法顯示無形無相真如,不容易顯示。圓明初發成無漏,就是轉第八意識,為大圓鏡智的時候,剛剛一發起來,究竟的佛果位,我們的前五識,才能轉成無漏。當你轉成無漏,你就佛果了,就可以三類,就是說:勝應身、劣應身,還有隨類化身,來普度眾生,停止分段生死的苦,以及變易生死的苦。這個「輪」是輪轉的意思,息苦輪。(【佛光大辭典】大圓鏡智:即指可如實映現一切法之佛智。此種佛智,如大圓鏡之可映現一切形像,密教稱為金剛智。依唯識所說成佛以後,煩惱即轉變為智慧此種智慧可分四種,其第四種(即第八阿賴耶識)轉變為清凈智,此即大圓鏡智。密教將此四智,加上法界體性智,合稱五智,即東方阿閦佛所成之智。成所作智:又作作事智。為四智之一,五智之一。即轉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得之智。蓋自證化他之二利應作,故稱所作大悲隨類應同之妙業必得成就故稱成。密教五佛中之不空成就如來配當此智。)

【講】【上面那兩首頌,是約「前五識」在凡夫「有漏位上」而說的。這首頌,是約聖人「轉識成智」所說的。

佛有兩種智:一是「根本智」,二是「後得智」。什麼叫做「根本智」呢?】什麼叫做根本智呢?【遣相既盡,】當你除掉這些妄想的相,已經盡了,【證得無相,】證悟到無相。【智體無漏,實證真如,】智慧的體是無漏,實證真如,【是直接親緣真如的。什麼叫做「後得智」呢?體是無漏,而有分別,】雖分別,而實是無分別。【是不能直接親緣真如的,故又名差別智,即是世俗智。此「後得智」如果要緣「真如」的話,那隻好托「二空」】托二空。【所顯的「真如為本質,自己再變起一重相分(影像)來緣,】那麼這是清凈心所影現出來的,自己來攀緣,那麼當然就是清凈世界了,也就是所謂的佛菩薩所現的清凈世界。【即是「觀空舍執,執盡真現」。】同學們!這個很重要!修學佛法,在座諸位!我們修行佛法,非常非常重要,要放下的,就是這個執著你看看這八個字:觀空舍執,執盡真現。所有的經典都在叫你放下叫你破除執著。如果執著放下,我們變成只做學術的探討,叫做佛學,不叫做學佛。可惜!所以,學佛的人,不是在學的時間長跟短,是你有沒有志氣,你肯不肯放下如果你今天聽師父勸告,你肯放下你現在就比學佛三十年的人,超越得多多,超越得多多。你肯放下三藏十二部經典,都叫你放下嘛!你現在一聽到佛法,知道這是假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狂心若歇,歇即是菩提你要學佛法,只有二十個字:若論佛法,一切現成,當相即道,見處即真,不取不舍,即是見性佛道。再講一遍:如果要論這個佛法,一切現成,那是為你執著,扭曲了我們真正的真如性,變成意識心態,《楞嚴經》所講的:都是用妄心在修行。你覺得你很委屈;你覺得你受盡了侮辱;你覺得你很痛苦,這都是因為不了解這個虛妄心。我們的生死本來如空花,軀殼等同夢幻東西,那裡有真實性的東西?所以,若論佛法,它一切現成。你不會撿現成的,你一直尋找……,所以,你一直覺你在修行這是錯誤觀念本性是不能讓你修的,你怎麼都是錯,動一個念頭說你修行就錯,永遠不能成佛!因為「修」是在因緣因緣滅裡面打轉,只要你認為你在修行那就生死凡夫,因為你用的就是生滅心,頂多讓你證到阿羅漢果,因為那是意識心態佛法不能用修的,佛法要用悟。記住!「悟」的底下要加一個字:入,悟,就是入佛法。修是永遠沒有辦法的,你修到死,你還在事相裡面打轉:我今天有修行拜佛念佛精進。沒有錯!可是你不悟,心情高潮、低潮,你不悟到空,那你完了,你麻煩大了你不悟到這個不生不滅本體你在因緣法裡面一直打轉,一直很認真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裡面講:縱經千劫,不成佛果。你經過千萬億劫,不能成佛果,只名熱沙,不名煮飯。何以故?沙非飯本,煮沙怎麼能夠成為飯呢?我們在這個因緣法裡面,當下、當處你就放下,不必期待,沒有理由,因為這就是妄的,就那麼簡單!若論佛法,一切現成。當相即道,所有的現相,它就是你的道,道就在你的現前。見處即真,看到任何東西,統統知道那是緣生緣滅,沒有真實性的東西,你放下就是!不取不舍,即是見性佛道你不要去執著它,你不要去抗拒它,「舍」就是抗拒。佛陀說:不要用抗拒的心去面臨,抗拒就是逃避它,不用逃避,該來的它就來,該走的就走,來去就自如。沒有什麼,你們覺得很難我覺得很容易

所以,師父一直告訴自己:我這個人,我適合六祖的修行法,我這個人懶惰,非常懶惰躺著就不想爬起來,坐著看書就不站起來。我這個人修行,若是用拚命拜佛,比賽體力的,我肯定不行,因為我這個人很懶,很懶惰!如果用六祖那個方法那就很快了,快很多!坐著他就開悟,站著也開悟行住坐卧開悟。為什麼會開悟我就不取不舍嘛,就見性佛道嘛!對不對?這本來的面目嘛!你忙什麼?你煩惱什麼嘛?對不對?我如果用這種懶惰法,那就很快,如果要靠拼體力的,那我沒辦法有些人八關齋戒阿彌陀佛……,很認真地打佛七,對!我們贊同,拼得汗流浹背,對不對?到了第二天明天起來:我放不下我的兒子、我的金錢、我的名聞利養。你昨天八關齋戒清凈,今天呢?所以,保任的功夫沒有,就是空性的思想沒有。這世間那裡有得有失呢?你感覺到什麼委屈呢?所以說:用此真心成佛地,永無委屈之相,中間永遠沒有委屈之相,就是用不生不滅的心修行。所以,《楞嚴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唯識是非常重要的,法法相通,知道嗎?會聽佛法的人清涼、太清涼了!沒事,沒事,外省人講的:什麼事都沒事!當你修行到什麼事都沒事,就解脫了,大徹大悟了,沒事,本來就沒事嘛!你忙什麼?你忙什麼?有佛法跟沒有佛法差很多,有一次,我的同學回來告訴我:林同學!林益謙!我今天被女朋友死了我說:么!怎麼了?你講給我聽聽看!「么」的意思就是說:哦!是什麼意思?台北都是這樣講的啦!他說:我騎摩托車去找朋友,騎摩托車去找朋友,找女朋友的時候,她就是很不喜歡離開我,一直希望跟我散散步。我說:那後來呢?後來就去散步啊,我覺得這樣很好啊再來就去台中公園,但是,因為她很愛嘛!見面後一直不想分開來,不想分開來。然後,他又騎摩托車,送他的女朋友送到家,送到她家的門口,他又不敢進去呀,因為認識不是很久,對不對?兩個相愛,父母親不曉得認不認同啊。又在門口,一個不想離開,一個不想進去,摩托車就在那邊。可能很多人有這種經驗,一個不想走,一個不想進去,走一走走一走的時候,她說:我們再去走一走。我說你有再去走嗎?有啊!去那裡走?摩托車放著,又去圓環走,又去圓環走。我說:你們圓環走了幾圈?哦!走了好久,走了很久!我說:回到家幾點?回到家天亮了!他說:真的是很困擾!我說那是才會如此,如果是我,我不會這樣,我絕對不會這樣!我會怎麼跟她講呢?我會跟她講清楚,因為即使你們今晚見面,到明天一定要分開的嘛!對不對?一定要分開的,這個是遲早的問題嘛!我會跟女朋友說:來!你要走圓環,你想走幾圈?我陪你跑,你要走十圈,我們就用跑的比較快,一二三四五六……,跑十圈,行了!跑十圈跟走十圈一樣嘛,這樣就表示走完了,這樣比較快,你慢慢地走,要走到幾時?就算你走到明天,還是得分開。所以,我們有學佛,跟沒有學佛差很多,沒有學佛的,就老是如膠似漆地黏在一起,愛得死去活來,擺不平!一個一直不想走,一個不想離開,就是這樣,到最後就是親親嘴,然後,回去的時候。開始通電話,然後開始一直執著,一直放不下,一直放不下眾生相!

我告訴你們:同學們!你們要以一顆平常心談戀愛,你女朋友說:我要休息。你就讓她休息,因為就算她不休息,她出來跟你走,走一個晚上你還要在走、還是要離開,時間到,還是要回來休息。一個修行人大智慧的人,隨時都要接受分開的思想你有大智慧嘛!要不然你怎麼辦呢?你能怎麼辦呢?現在講起來,是十幾年前的事情,對不對?那還是要分開。結果呢?兩個,她嫁的老公是他;他娶的老婆也不是她,兩個人後來各自勞燕分飛。所以,我常常告訴你們:不用那麼辛苦,不用那麼辛苦的意思是說:你今天一直跟她培養感情,對不對?但是,以後她不一定是你的老婆,所以,何必浪費金錢,請她喝木瓜牛奶呢?你忙了老半天,結果她不是你的老婆,豈不是很無聊,白忙一場,是不是這樣?那麼忙做什麼?對不對?你要觀察大局已定,肯定了,她真的要嫁給我們,肯定了,那就可以請她看電影、喝木瓜牛奶,訂婚了,她是你的太太了嘛!這種投資是值得的,要不然你忙了老半天,被別人娶去當老婆你不是當冤大頭了嗎?你說對不對?浪費常住的錢,你家叫做常住嘛,一人一間常住嘛!對不對?所以說:我們要很冷靜的,很冷靜的,不要浪費我們的生命,不要浪費我們的生命如果你擁有佛法,那你會解脫的,很解脫的!很解脫的!

翻開六十二頁,六十二頁,第三行。「講」上面那兩首頌,是就「前五識」在凡夫「有漏位上」而說的。這首頌,是就聖人「轉識成智」所說的。佛有兩種智慧:一個是「根本智」,根本智就是空。二是「後得智」,就是所謂的有,就是差別智,所謂的俗,不壞俗。什麼叫做「根本智」呢?遣相既盡,證得無相,智體無漏,實證真如,是直接親緣真如的。什麼叫做「後得智」呢?體是無漏,而有分別,是不能直接親緣真如的,所以,又名差別智,也就世俗智慧。這個「後得智」,如果要緣「真如」的話,因為真如是不能緣嘛!那隻好托「二空」所顯的「真如為本質,自己再變起一重相分,就是所謂的影像來緣。所以,佛菩薩所觀的、所現的,都是清凈世界,就是這樣子也就是觀空舍執,執盡真現。

【不然的話,不但在菩薩因位中,「前五識」的「世俗智」,不能直接親緣真如」,就是到了佛果位中,要想前五識」轉成的「成所作智」來緣「真如」,也是不能詮表顯現出來的。】因為真如本來就沒有辦法顯現,真如是無形相東西。六十三頁。

前五識要「轉識成智」的話,必須第八阿賴耶識先轉成「大圓鏡智」,】因為前五識是屬於果報身,果報是來自於第八意識所謂的根身、器界、種子,第八意識不轉,根身就不能轉了,這一定的道理。一定要先把第八意識轉變,根身、器界、種子才能轉變;否則的話,前五識沒有辦法。【最初發起光明的時候,然後前五識才轉成無漏的「成所作智」了。

到了這個時候就能夠現三類的化身,來救拔止息眾生中「二種生死」——(分段生死、】三界內的生死,【變易生死)】是三界外的生死。【的苦輪了。什麼叫做「三類分身」呢?

(一)現千丈的勝應身,為初地以上的菩薩說法

(二)現丈六的劣應身,為地前菩薩】地前就是初地以前的,就是三賢,三賢位,十信、三賢,【及二乘、凡夫說法

(三)隨類化身,現種種不同的身形,去度眾生,如三十二應之類。】前五講到這個地方一個段落。底下我們談:

第六識頌

注意聽!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三性就是第六意識通善性、惡性、無記性。三量,第六意識也是通現量、比量、非量。那麼三境呢?通三境呢?第六意識也通性境、帶質境跟獨影境。

(三類境:㈠又稱三類、三境。乃法相宗之教義。將所緣之對境,依其性質,而類別為三種。即:⑴性境,指真實之境。此境自守其性,並不隨心。即指具有真實體性作用,由實種子生起之境。包括第八識之相分(種子、五根、器世間)、前五識及五俱(與前五識之任一者同時生起)意識之相分等。此境有三種不隨心,即:①性不隨,謂其能緣之見分通於善、不善、無記三性,所緣之相分境,唯無記性,不隨能緣之性通於三性。②種不隨,謂見分從自見分種生,相分從自相分種生,不隨能緣之種子而生。③系不隨,系,指界地系。謂所緣境之界地不隨能緣之心。如欲界系之五識八識及五俱意識緣自界之五塵時,相分與能緣雖為欲界系,而所緣之五塵非隨能緣而成欲界系。⑵獨影境,獨者,簡別於本質;影,為影像,即相分。謂依能緣之心之妄分別而變起之境,別無本質,僅為影像。如第六意識之妄分別變出之龜毛、兔角、空華等,全屬幻影。此境有三種隨心:①性隨心,謂境與能緣之心同一性。②種隨心,謂境與能緣之心由同一種子而生。③系隨心,謂境與能緣之心同一界系。⑶帶質境,帶質即兼帶本質。謂能緣之心緣所緣之境,其相分有所依之本質,而不得境之自相。此境系由心、境二者之力合成,居於性境與獨影境之間。如第七識緣第八識見分之相分,及第六識追想過去之形像者。此境有三種通情本。情,為能緣之見分;本,為本質。即:①性通情本,謂如第七識之見分緣第八之見分時,所變之相分無別種生,一半與本質同種生,一半與能緣之見分同種生,若從本質生者,為無覆無記性,若隨能緣之見分生者,則為有覆無記性,其性不定。②界通情本,又稱系通情本。謂此相分之界地通於本質與見分之界地系而不定。③種通情本,謂此相分之種子亦隨本質與見分而不定。

三類境之名稱在諸經中雖未見記載,然有關相見二分為同種生或別種生,在印度即有異說,至玄奘時,以護法之說為正義,造(大四三•六三三中)「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一頌,授予弟子窺基,評判所緣之境,以別種生之相分為性境,同種生之相分為獨影境,同別兩種之相分為帶質境。【《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末、《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末、《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末、《百法問答鈔》卷二】

㈡指第八阿賴耶識所緣之三種境。即:⑴種子境,第八識能遍任持世間、出世間諸法種子故稱種子境。⑵根身境,第八識覺明能了之心,發起內外塵勞之相,於一圓湛,析出根塵,聚內四大而為身分故稱根身境。⑶器世間境,從第八識轉相而成現相,即有山河大地境界故稱世間

三界輪時易可知」:在三界輪轉,指六道輪迴的時候,易可知,上面加兩個字作用作用。第六意識作用,是很明顯的,因為分別心大家都有嘛!隨時隨地都是第六意識作用三界輪,底下如果再加一個字,就更清楚,三界輪「轉」時,作用,「易」就是清楚地可以知道,很清楚地可以知道。因為第六意識,是大家都很清楚的嘛!對不對?就是你隨時平常日用中,分別心就是。

「相應心所五十一」:就是所有的五十一個心所,第六意識統統跟它相應。

善惡臨時別配之」:關於善心所,或者是惡的心所,這裡的「善惡」,不是指造善跟造惡,不是這個意思,是指善的心所,或者是惡的心所。要注意!因為前面是講心所,這樣講起來才有意義嘛!相應心所五十一,善的心所跟惡的心所。「臨時」就是當你在任何的時間,隨時起這個善念,或者是惡念。別配之,別配之就是分配相應,去分配它,分配它,善心所、惡心所。臨時就是:在你那一念作用當中,看你是起什麼念頭,分別地配善、惡的心所。

【講】【「第六識」,在「三性」— —善性、惡性、無記性,是都有的。】也就是第六意識善、惡、無記都有。【在「三量」——】第六意識,【現量、比量、非量,是全備的。在「三境」——性境、帶質境、獨影境,是皆通的。】這個我們都有過了!【在「三界」輪轉的時候,亦是容易可以知道的。他的相應心所,「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隨煩惱分成: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小隨煩惱,大隨煩惱有八;中隨煩惱有二,就是無慚、無愧;小隨煩惱有十,加起來就是二十。所以,「隨煩惱」上面寫;大、中、小,那麼你們就更清楚!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小隨煩惱就有二十個心所。不定心所有四個,【「不定」四,一共有五十一個都全備的。所以隨「信」】「信」就是善。【等相應,即可作善。】十一個心所,【隨「貪」等相應,即可作惡,是能夠臨時各別由其分配的。】所以,《八識規矩頌》其實並不困難,因為它就等於在復習一樣,等於再復習一下而已。再來

性界受三恆轉易】這樣念就不對,要這樣念:「性」、「界」、「受」三恆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

師父解釋。性,在上面寫個:三性,加一個「三」。叫你們加,就是往後你們自己看,就更清楚,雖然後面解釋有,我認為,做筆記是學生責任,是學生責任。三,「界」的上面也加一個:三,「受」的上面加一個:五。然後底下,第六意識就是通三性、通三界,三性:善、惡、無記(就善、不善等之性質,分一切諸法為善、不善、無記等三性。(一)善,能順益此世、他世之法。依《俱舍論>卷十三,善分四種:(1)勝義善,即真解脫、擇滅涅槃涅槃安穩,於一切法中其體最尊。(2)自性善,即慚、愧及無貪、無嗔、無痴三善根。不待相應及其餘之等起,體性本善,猶如良藥。(3)相應善,不與慚等相應即不成善性,如水之雜葯。(4)等起善,由自性、相應善而等起之法,譬如牛飲甘草之汁而生甘美之乳。俱舍論光記卷二則分善為生得、加行(聞、思、修)、無漏(學、無學、勝義)等三類。 (二)不善,又作惡。指能違損此世、他世之法。依《俱舍論》卷十三載,不善有四種:(1)勝義不善,即生死之法。生死中之諸法皆以苦為自性,極不安穩,猶如痼疾。(2)自性不善,指有漏中之無慚、無愧與貪等三不善根;其體不善,猶如毒藥。(3)相應不善,與自性不善相應之心、心所法,如水中摻毒。(4)等起不善,由自性、相應不善所等起之法,如毒藥所引生之乳。俱舍論光記謂不善唯有一種。 (三)無記,非善非不善,不能記為善或惡,故稱無記。或以不能牽引異熟果(善惡果報),不能記異熟果,故稱無記;惟此說僅適用於有漏法。《俱舍論光記》卷二分無記為有覆、無覆二種,無覆復分異熟、威儀、工巧、通果、自性、勝義六種,故總為七種。);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受有五個受:苦受、樂受、憂受、喜受、還有舍受,有五個受。最後那個「三」,那個「三」是什麼,那個「三」要畫一線,右邊要寫個:性、界、受,是指三種東西。這「三」是指三性、三界、五受,是指這個,你不要弄錯了!不要性界受三,有三個受,不對的!不是這個意思。是三性、三界、五受,性、界、受,這三種,恆轉易,一直在變動,一直在變動。

「根隨信等總相連」:把筆拿起來,寫在旁邊:「根」就是根本煩惱,「隨」就是隨煩惱,「信」就是所謂的十一種善法,信等等,善法十一。「根」就是根本煩惱,「隨」就是所謂的隨煩惱,「信」所謂的善、善法。總相連就是說:第六意識總是跟這些心所相連著,離不開這一些的。意思就是:第六意識有時候是根本煩惱而起;有時候是隨煩惱;有時候是善法而起來,都是連著。

「動身發語獨為最」:把筆拿起來,「動身」畫一線,旁邊寫個:身業,「發語」畫一線,旁邊寫個:口業。然後,中間加幾個字,但第六識的意業,還是獨為最,「最」就是最厲害,轉動、推動的力量最大。再講一遍:「動身」就是指我們的身業,「發語」是口業。因為這一段是形容三業,是誰比較快,誰比較厲害。動身即身業,發語即口業,然後,中間加:但第六識的意業,還是獨為最,獨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