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6.13——2009.6.21
片數:共5片(本片為第4片)dvd
[辰六 見大 (分五)]
[巳初 標性約塵 二 就塵詳辨 三 合會警悟 四 結顯體用 五 雙拂二計 今初]
昨天我們講了風大,如果昨天的課程聽起來有一點模糊的話,今天的就會更難!諸位可以全力以赴、全神貫注的聽,還是會有所體會,不困難的,看用不用心。
經文,[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
阿難,見覺無知,[無矲]不是無明、沒有智慧;佛教的名相很不容易搞懂,在某一個時間跟空間,字雖然都一樣,義理卻完全不同。[知]就是分別跟執著。阿難,我們的見覺就是不生滅的見性,其實並沒有能所,本來就無所謂的分別和執著。[知]作另外一個角度說,沒有外塵,眼根如果沒有外在的明、暗、色、空所認知,那麼,這個能知的見性也沒有形相可言。意思就是沒有所知的塵相,就沒有能知的這個見性。因為見性必須要運用在明、暗、色、空;如果沒有明、暗、色、空的所知,那麼,這個見性就沒有東西可以分別。所以這個[無知]是說沒有所知就沒有能知,重點在這個地方,沒有外在的塵,就沒有能認知的東西,所以,必須內、外配合構成能所,這個[知]是當作認知的對象。說阿難!見覺本來就沒有任何的分別,因色空有,因為外塵的色法和虛空而有,有什麼?才有能知和所知。因為我們的見大,六根的見精,必須借重著外塵才能顯露出來。因外塵的色法和虛空,而才變成了能知的見,還有所知的塵。
底下佛陀舉例子,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朝]就是日出,日出則明;[夕]就是日落,日落則昏。設居中宵,[中宵]就是半夜,白月則光,黑月便暗,白月是十五,農歷十五的時候是白月;農歷月底的時候是黑月。白月圓滿的時候則有光明;碰到了農歷的月底,黑月就變暗,就沒光線了。則明暗等,這個[等]就包括色、空,明、暗、色、空,這些是眼根的見性所能認知的外塵。因見分析,因為有眼根的見性,才有辦法分析明、暗、色、空諸法。
[此會見大即藏性]。也就是我們六根的見性,其實就是周遍法界的藏性,平等不二。[見大統指六根中,見、聞、嗅、嘗、覺、知之性,今單舉見,以例餘五耳]。因為文章太長沒辦法,就舉這個眼根的就包括了其它的五根。所以,今單舉眼根的見性,以例餘五,就五種。[此屬第八識見分,映在六根門頭,緣彼現量六塵者],現量就是現境,就是真實境,眼睛看的其實是有色法,這樣的分別,這個在權教是這么說的,現量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非取浮、勝二根],浮、勝二根是有形的,浮塵根是肉做的,勝義根是神經系統,這二種都是有形相的;而我們現在的見性是沒有形相的,不是有形的浮塵根、勝義根,不離眼根、不離根。[故不言根,而言見也]。因為見是無形的,但是,它必須用這個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來講,要不然它就無所依靠,因為見是無形的。
[一切諸法,色、心二字收無不盡。前五大屬色法],地、水、火、風、空,注意!虛空仍然是色法,因為是由比較、襯托而來的。[後識大屬心法],後面有識大了別作用是屬於心法。[故諸經祇明三科,無六入,見大即六入。本經立此大,有三義存焉:一、收前文:前十番顯見,顯此見大是真],見大就是我們的真心。[今更申明見聞等性,即如來藏],就是不生滅的見聞之性、根性,就是我們如來藏性,[則顯見是心之旨愈暢]。意思是如果你用如來藏心,它就是真心,真心就會變成映在見聞覺知的見性、聞性裡面;如果說見性帶有少分的妄又變成見精。所以,無論是見性、見精、見元,都是指同一種東西。在《楞嚴經》里,見性也好、見精也好、見元也好,都是指同一種東西,不要被名詞搞混了。
[二、順後文:諸佛異口同音,告阿難言,使汝輪轉],就是輪迴。[生死結根],結這個生死的根,[唯汝六根],為什麼講六根?六根攀緣色、聲、香、味、觸、法,沒有一時一刻停留過執著,沒有!六根造生死的因,變成生死的結。[更非他物];反過來講,[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無他物];本來是打結之處、是煩惱之處,現在把它轉成如如不動、不執著、不分別、不起顛倒見,完全徹底放下能所,這個六根同時就是如來藏性,唯是一真,更無二法。第二月放下,真月就現前。[欲說根性法門,應立此大]。因為這是《楞嚴經》的重點。
[三、為圓通故:如六塵、六根、六識,前後六大,皆為諸聖圓通法門],無論是六塵、六根、六識,前後都是六大,皆為諸聖圓通法門。後面有講:有的用六塵來修行證阿羅漢果;有的用六根根性來修行證阿羅漢果;有的人用六識來修行,後來又證阿羅漢果;但是,到最後都拋棄生滅,進不生滅,最後共同點就是這個。塵無塵相,根無根性,識無識性,都是非相,都是空相,才有辦法進入。要進入聖人一定要三昧的功夫,換句話說沒有定,縱然你持戒、有智慧,沒有透過三昧這個橋梁,達不到彼岸。
一個修行人,二六時中都必須訓練定力,不受眼睛的外塵——明、暗、色、空的影響;耳根不受動、靜的影響;鼻子不受香、臭的影響;舌根不受味覺的影響;觸塵不受合、離的影響;意根不受生滅的影響。轉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眼見一切明、暗、色、空如如不動;耳聞一切動、靜之塵,如如不動;鼻子嗅一切香、臭如如不動;舌根嘗一切味,心如如不動;身體觸一切的合、離之塵,心如如不動;意對於一切生、滅,完全不執著,知道那是心的影像,完全如如不動,即入諸佛菩提之道,與諸佛同道。[若無根大,則大勢至念佛圓通,都攝六根,何所依據?故須立此大,具足二十五數也]。二十五數就是二十五圓滿的圓通法門,後面有講二十五聖位、二十五聖人,都是根據根、塵、識,還有七大所修行的。
[見覺無知,因色空有者:乃明見大即藏性,見覺即見性,是靈明洞澈之覺體,一段光明,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不立能所],為什麼不能立能所?能緣的意識心、所緣的塵境,其實都不可得,是一體性,有情、無情其實本一個如來藏性,本來就沒有能所,因為妄執、妄動而變成有能所。[本來無有,能知所知],能知所知是為什麼?[乃因色空],因為外在的色法還有虛空,[而有能知,及所知耳]。以及所知之塵。[此即下文,由塵發知之義]。因為外塵,引發內在的知。[由有色、空之塵,黏湛發見],這個重點在哪裡?[湛]本來是光明之體性,現在被黏住了,發出來的是妄知妄見,帶有妄的知見。[始有能見之根,與所見之塵],如果我們了解能所其實來自同一體性,完全不可得,則會歸到自體,自己的心性。如果有能所,[而成能所二知]。所以,[見覺無知,指不變之體],但是[因色空有,指隨緣之用]。因此,不變之體開采出來的話,就沒有能所,色、空於如來真性當中顯現,無所障礙;但是凡夫不一樣,凡夫沒有證悟到不變之體,只要色、空一顯現,就變成能知跟所知,外塵一直連續的執著。
[如汝今者,在祗陀林,尋常所見,晨朝日出則明,傍晚日夕(日落時)便昏,此晝之明暗也];這是白天的明跟暗。[設居中宵半夜之時],這是指月亮的白跟暗。[逢白月夜,則有光明],像十五的月亮;[逢黑月夜,即便昏暗,此夜之明暗也]。一個是白天的明暗、一個黑夜的明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者]:因為有見性的分析,分明、分暗,才能夠認識塵境。[等者等於色、空],這個[等]不只包括明、暗,還包括色、空。[本科塵],本科之塵就是外塵。[以明、暗、色、空四字,互為隱顯]。有時候隱藏起來,有時候顯露出來。[如言色空],如果講到色空的時候,[是合明暗之色以對空];明、暗是色法來對虛空。[單言明暗,是開色]為明、暗,但是,也包含攝受了空,[以攝空;如言見空,是以空攝色],如果說見到空,就是怎麼樣?同時就包括見到了色。是以空攝色,色跟空二個不能離;明跟暗也不能離,講一個就包括二個;講二個就包括四個。[而對見也。文中開攝不定,故先明之。則明暗等,因見分析]:如果明暗沒有見性的分析,則無所明、無所知。這個時候[是開色以攝空],這個色就是指明、暗等等,開這個色法以攝空。[即因此塵境,而見始得以分析],要不然見性是無形的,怎麼分析?[是明是暗,乃是見托塵立],為什麼?沒有外塵,見性就無所分析。[塵因見顯,例知其餘,五根、五塵,莫不皆爾。即下文所謂:由塵發知],由外塵而引發內在的知,這是能所一對,不能分離,有所,它一定要有能;有能,一定要有所。[因根有相],因為根性,才有辦法了解、剖析外面的相。[相見無性],[相]是外相;[見]是內見,內根之見,簡單講就是外在的塵相和內在的根性(內在的見性),本來是無性的,就是空無自性的;外在的塵相和內根之見本來就是無性的。[同如交蘆]。如同交蘆就是暫時緣起,推倒一根,沒有塵就沒有根;沒有根也沒有塵,所以,推倒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不能成立,叫交蘆。交蘆最主要是強調它是緣起、空無自性、是暫時湊合在一起的。[根塵皆無獨立之自性]。因為能所是不能分的。
[巳二 就塵詳辨]
經文,[此見為復,與明暗相,並太虛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或同非同?或異非異]?
解釋一下:此見性到底是跟明暗之相,並太虛空之相;就是跟明、暗虛空為同一體,是同一個體性嗎?為非一體?[非一]就是異,或者是不同,就是見性與明暗、虛空是不同一個體性?或同非同?[非同]就是異,或同,或者是異。或異非異,[異]就是非同,[非異]就是同;其實這個是文學上希望它更美,其實講的就是同跟異。簡單講到底是同還是異,底下或異非異其實就是在講一樣的東西,就是這個意思。再解釋一遍,這個見性到底跟外在的塵相——明暗之相,與太虛空之外在的塵相,到底見性跟明暗、虛空是同一體性的?或者是不同一個體性?或者是同,或者是異?分清楚。
[此下就塵辨見]。此下就塵來辨明這個見性。[佛先征後破],[征]就是問,[征以根塵同異為征],我們這個見性到底跟根、塵是同還是異?根就是見性,塵就是明、暗、虛空。[共有四句:一同、二異,三或同或異,四非同非異。以二或二非各成一句,與下文合。佛以二同二異,各成一句,非同即是或異,義無乖也]。這個沒什麼差別,[問阿難言:而此見大,為復與明暗相(此開色法)],把色法開明暗,[並太虛空之相],太虛空我們知道它是無相,就是同一相了。這樣子,眼根的見性跟明、暗、虛空,[為是同一體耶?為非同一體耶]?或者是我們的見性跟明、暗、虛空[為或同非同耶]?[非同]就是異。[為或異非異耶]?其實講的就是同跟異,[先標征,下逐破]。
經文,[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相亡?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於明,暗時當滅?滅則雲何見明見暗?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雲何成]?
注意聽!阿難,如果這個見性,我們用假設來談,我們這個見性如果與明、暗,以及虛空是同一體性的,是一體的,不分別的,那麼問題就出來,則明與暗,二體相亡?[亡]就是奪,明來暗去,暗來、暗生的話,明就滅了,這二個是完全不同的性質。相亡就是明來暗就亡,暗來明就亡,意思是互相傾奪。就是不共戴天,有明則無暗,有暗絕對無明,這大家都知道的。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如果這個見性跟暗和合為一,就是跟暗是一體性的,就跟著暗跑,暗去的話就跟著走。如果明來的話,這個見就跟亡,跟暗走了,為什麼?因為它只有暗,承認暗,這個見性唯有暗才有見性,明來的時候,這個見性就見不到明。必一於明,暗時當滅?如果我們這個見性,一定跟一體於明相,跟著明相是一,明相走了,或者是怎麼樣,明相走了就是暗產生了,暗時當滅,暗生的時候明就走了,這個見性就應當滅。如果你一定要說見性跟明相一體,那明相走了,見性也應該消失,因為它絕對不跟暗合,與明合。滅則雲何見明見暗?[滅]的意思是說如果這個見性有隨明或者暗而消失的話,則雲何尚能見明見暗?
再講一遍,[滅]就是見性滅掉了,見性隨著明,或者是隨著暗消滅,見性滅掉的時候,為什麼還可以見明、見暗?可見見性並沒有隨著明、暗消失,無關於明暗,明來見明,暗來見暗。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雲何成?如果說明來暗去,暗生明滅,[殊]就是有差別,確實有別,如果說明、暗確實有所不同,意思就是有生滅,明來暗去,暗來明去,知道這個是互相傾奪,就是生滅;可是,見無生滅,我們的見性並沒有生滅,所以,說是一體的,又怎麼能夠成立?那麼,見大跟明暗之塵就相同,這一體的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明、暗它是生滅,而且是互相傾奪,見性本來就沒有生滅。再講一遍:阿難!這個見性如果跟明與暗,以及虛空是同一體性的,那麼明跟暗這二個體性是互相傾奪的,明生暗就亡,暗生明就亡,暗的時候無明,明的時候無暗。如果見性要跟暗合為一體,明相來的時候這個見性早就沒有了,為什麼?因為跟暗跑掉了。如果見性一定要跟明合為一,那暗生的時候,暗時見性當滅。所以,我們很清楚的,如果見性有隨其明暗而滅,為什麼我們到目前尚能見明、見暗,可見見性還沒有滅,見性無關於明、暗。如果明、暗你承認它是互相傾奪而有生滅,這確實有差別,有差別的生滅性,怎麼跟見性本無生滅能夠構成一體?一個是生滅,一個是不生滅,說是一體的是不能成立的。
[此破見大,與塵同一體]性。[謂阿難言:此之見覺,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虛空(此開色對空),元是一體者,一體則合而不分,此牒征詞。下約塵破,則明之與暗,二體更互相亡:暗時無有明,則明亡;明時無有暗,則暗亡。明暗相傾奪,故二體相亡,此見究竟與誰為一耶]?
[若與暗一下六句,正以顯謬。此見若與暗為一體者,明生暗滅,則見應當與暗偕亡,雲何又能見明?若必此見與明為一體者],你硬要說見性跟明是一體的,[暗生明滅,則見亦當與明以俱滅],這個見性也應該跟明就跑掉了,[雲何又能見暗?後二句,則連上分解頗順。倘欲另解滅字,當承上雙約明暗,承一二兩句,謂見既隨暗而滅,當明現前,雲何見明?承三、四兩句,謂見既隨明而滅,當暗現前,雲何見暗]?意思就是明、暗各有來去,但是見性沒有跟著來去。[若明暗殊],有差別,[見無生滅],沒有差別,[一雲何成]?明、暗是生滅,見性是不生滅,這二個講一是不能成立的。[此三句,結成非一之義。以明來暗去,暗生明滅,明暗雖復差殊],因為它是生滅,怎麼樣?[見性本無生滅,一體之義,雲何得成]?明暗是生滅,一個是不生不滅,說它是一體性的,是不對的。
經文,[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虛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
如果說這個見精(就是見性),與暗跟明不是一體;前面講一體不能成立,如果說不是一體的,好,現在佛就問了:你這個見性離開明相、暗相,及與虛空的無相,來分析這個見元,好好的了解一下,外面的所知的塵——明、暗、虛空都不存在;[離]就是不存在,如果見性跟明、暗不是一體的話,好,離開了明、暗、虛空,你有什麼東西可以分析嗎?叫做分析見元,作何形相?你看看,沒有東西可以分析,既不見明、也不見暗、也不見虛空,你叫見性怎麼起作用呢?怎麼分析?沒有外塵,外塵的所知不存在,見性的能知也不存在。
[此破見大與塵非一體。見精見元,俱見性之別稱]。也可以稱見精,也可以稱見元,也能稱作見性。[謂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則見當離塵],這個見性應當離外塵,[別有自體。下顯不能離塵,若離明暗,及與虛空(開色對空),分析汝見元本體,究竟作何形相]?分析你這個見精的本體什麼形狀?沒有形相,我們知道心是無形相的,見性當然是沒有形相的,依於根而顯,依於塵而有能所。
經文,[離明離暗,及離虛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明、暗、虛空三事俱異,從何立見]?
解釋一下:如果我們見性離開了外面的明相、暗相及離開了虛空的無相,那麼這個見性沒有所知的相,這個見就元同龜毛、兔角。明、暗、虛空三事俱異,[異]就是離,把它抽掉,從何立見?你從何立這個見性呢?為什麼?沒有東西啊。
[上四句明離塵,則見無體,同於龜毛兔角之本無;後三句結成非異之義,若明、暗、虛空三事俱異(離也),無塵不能立見],沒有所知的塵,如何有能知的見?[如是雲何可說,此見與塵非一體耶]?難道說這個不是一體嗎?離開了明、暗、虛空你根本就沒有見性啊!
這個明跟暗是互相違背的,為什麼?它是異。它是不同的,二性是互相傾奪的,所 以明暗是相背的。這怎麼是同一體呢,怎麼可以講是同一體呢?意思是明、暗相互傾奪,它是生滅的,怎麼能說外在的塵境跟我們的見性是同一體性呢?明、暗本身是生滅,見性是不生滅。說相同是不對的,或同,同一體性是不對的。但是,急轉之下,離開了明、暗、虛空,這三種外在的塵境,我們的見性根本就顯露不出來,就本空了。這個見性不能離開明、暗、虛空,所以,說它是異是不對的。意思是它跟明、暗、虛空是一體的,因為離開了明、暗、虛空就沒有能知的見性,怎麼可以講它是不同。
[此破或同或異。此或同即一體,或異即非一體,悉本前義。明暗互奪兩亡,是為相背,雲何或同?離卻明、暗、虛空三者,元無獨立之見,雲何或異]?見必須依塵,塵也必須依見;沒有根哪裡有塵,沒有塵哪來的根,是不是?
經文,[分空分見,本無邊畔,雲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雲何非異]?
分空就是分所見之空跟色法,還分一個能見的見性,這樣硬要把它分開來,其實根跟塵本無邊畔;畔就是中間的界限,能見的見性跟外在的色、空,所見的明暗、色空這個法,其實並沒有中間界限,沒有辦法分。怎麼可以講它是不同,因為沒有界限它就是同。這個見暗跟見明,此是生滅,但是,我們的見性並沒有改變,它從本以來都是不生滅的。當然一個生滅,不同於一個不生滅,意思就是還是差別、不同之處;明、暗是生滅,見性是不生滅,說異是不對,說非異也不對,怎麼可以說是不同?怎麼可以講沒有差別呢?
[此破非同非異。首句以空攝色],用虛空來包含色法,[若謂見性,非同於塵,應可分析,各自有體,現今分析所見之空(攝色),分析能見之見,本無空、見,邊際界畔可得,雲何可說為非同乎?見暗見明(開色攝空),明暗有互相傾奪,見性無遷變改易,一則生滅,一則常住,不得混同,雲何可說為非異乎?辨見至此,可謂盡矣]。分析見性一直到這個地方,可以說非常清楚了,盡了。[故下阿難,而得明心生信之益]。這是後面的七大講完了,阿難生起信心了,所以就講偈頌贊嘆佛: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就是阿難生信以後贊嘆這個楞嚴大定。
經文,[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虛空,壅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
阿難及大眾要好好的微細的審詳,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微密的觀照,弄清楚這個見性到底是怎麼來的?這個見精是怎麼出的?明相從太陽而出,暗相從黑月而來,通從虛空而顯,壅有所阻礙就歸於大地的色法,如是這個見性,眼根的見精因何所出?到底是為什麼能顯現出這個見精?好好的冷靜一下到底從哪來?是同嗎?是異嗎?或同或異嗎?
[上以四義,已破見大無和合相,再令審觀生信,故謂汝更加細審。下二句即釋細審之義,必令觀察現境,窮極見源而後已。當觀所見之明相,從於太陽,暗相隨於黑月,通相屬於虛空,壅相歸於大地,各有從來,汝能見明、暗、通、塞之見精,畢竟因何所出?既無所出,將何和合耶]?既然沒有出,當然就沒有和合這個東西。
見覺就是見精是有知覺的;空頑,而虛空是沒有知覺,是無情物,是無情的。所以,這二種體性各異,一個是有情的知覺性,一個是虛空的無情性,[頑]就是頑鈍。這見覺空頑重點在強調什麼?強調體性各異,體性是不同的,在強調這個。體性不和,非和非合,不應見精,無從自出,也不能說這個見精沒有原因自己跑出來。也不能壞緣起,緣起自性本空,假借方便的緣起,其實緣起也不可得。
[此破非因緣非自然。見精有知覺,虛空是頑鈍,體性各異,非和非合,何得謂曰],怎麼可以說,[諸法皆由因緣,和合而有?既非因緣,不應見精,無從(因也)自然而出]。
[巳三 合會警悟]
[若見、聞、知,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虛空,並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解釋一下:若見、聞、知,這個講三個就包括六根的根性;見聞覺知等六根之根性。這個性圓周遍,這個性是圓滿的,是周遍法界的,它本來就不動搖,因為它非根、塵、識。只要你心如如不動,當知無邊不動的虛空,並其動搖的地、水、火、風;地、水、火、風是有相的,虛空是無相的,加上這個見大,統統叫做六大。為什麼?都是如來藏性所顯現的,地、水、火、風、空、見,完全都是如來藏性,有情、無情都是如來藏性,根本沒有能所。大悟的人悟到什麼?都是平等,沒有分別,沒有能所,絕對的真心,徹底的解脫,對假相上的執著跟分別,也不在假相上起種種的顛倒,不貪婪、不嗔恨,也不愚痴,為什麼?本來就是你心中的東西。
[佛意以此見大,合前五大,同名六大,會歸藏性。五大是無情,見大是有情,合會情與無情共一體。首句若見、聞、知:六精舉三該六。性圓周遍:性即六精之性,本來圓滿,周遍法界,非此有彼無,此無彼有,方是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生滅,非先無今有,今有後無,乃是常住義]。什麼是佛?就是證得法界永恆的慧命,相妄性真,相顯現生滅當體即空,其實就是不生滅的如來藏性。在這一期生滅裡面,他開采出來了如來藏性,可是藏性其實是永恆存在的,但是隨緣顯現這個相,是方便來度眾生的願力。因此生命來講,什麼叫真正永恆?見性就得永恆。什麼是開悟?於剎那之中即見永恆是開悟的聖者。哪種是明心見性大悟人的心境?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為什麼?覺性獨立存在,周遍法界,沒有什麼增減,永遠是寂照常住的東西,這個就是佛的偉大。[阿難後悟遍常二義],周遍法界。[皆由此也。當知無邊不動虛空,並其動搖地、水、火、風,與此見大均平,以其體性平等,可名六大。均字,上科作同義解,此科作平等解,義俱可通]。
[性真圓融三句,即會相歸性],諸位,相就是差別,性就是不差別;相就是有種種的分別,歸性就是沒有差別。會相歸性是三藏十二部經典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如果你講經說法,一直在相上打轉,叫人家怎麼做,而沒有會歸到心性,這個名為相說,叫做善巧方便。性是究竟第一義諦,這是諸佛菩薩的心,佛的心就是真性,真性就是佛的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句話的重點在告訴你:沒有明心見性,根本談不上修行,因為你根本就不認識佛,佛號誦的很大聲,誦經誦的很整齊,拜山拜的很好,放生放的無量無邊,很好!師父贊嘆你,有這樣的善根不容易,但是對佛的心性不能了解跟體悟,你是什麼?門外漢,連進入佛門都沒有;進入佛門就是進入佛的心,你沒有進到佛的心,你不認識佛。
《金剛經》講: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這就告訴你,要認識佛心才是佛弟子,離相才能認識佛。我們現在講來講去,你要用功,可是要怎麼用功呢?多拜佛,拜佛是相啊!念佛,念佛是聲相啊!《金剛經》講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打坐是身體相,行、住、坐、卧皆是相,諸位,法到底在哪裡?如果你體悟法法本空,食、衣、住當體即空,所有的六根、六塵、六識,一十八界盡是空,就是會相歸性。諸位,沒有這一層的功夫,談不上在修行。在經典裡面講:說法不會歸第一義諦,不名說法。《大智度論》講的非常清楚,一個弘法的法師,講經說法,如果沒有會歸究竟的實相第一義諦,這個法師不叫做說法,只能講他是結善緣,善巧方便。有的人不聽經、不聞法,整天念佛、誦經,看起來很有修行;但是內在的煩惱沒辦法。我們必須冷靜自我檢討,佛教是可以檢討的。
我曾經去過道場,這個道場是精進佛七,一直拜,很用功。大聲念佛、精進拜佛,很好,我們很贊嘆。但是,很少開示究竟第一義諦。這個是硬功夫,用這個硬功夫是很難契入佛的心性。當然精進也很重要,拜佛是硬功夫,沒有心性的功夫。聽經聞法是慧的功夫,禪定是定的功夫,見性是真功夫,它是真正佛的功夫。因此我跟他們這樣相處,很用功的念佛,只要廚房一點小事就放不下,吵得很大聲,這個是親眼看到的。或者是為了一點小事情,也吵得很大聲,當時我只是居士,不方便講什麼。我到今天為止,出家三十年,這個就需要冷靜一下,我們也是為整個佛教好。所以,你要打精進佛七也好、禪七也好、各種法會活動,師父都贊嘆,一定要會要歸性,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否則沒有目標。[論六大之相元妄,非無彼此;觀六大之性本真,莫不圓融,皆是如來藏性,從本以來,原無生、滅、動搖之相可得]。
經文,[阿難,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
阿難,汝性沉淪,因為對這個究竟的第一義諦,會相歸性,相妄性真,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還不能體悟,阿難一直執,礙於權教的這個階位。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不悟到這個見大,你的見精、聞精、覺精、覺知精等六根的根性,通稱根大。沒有體悟到你這個見大,當下就是本如來藏,本來你的見性,我們的心性,本來就是平等,本來就是無邊,本來就是周遍法界,即如來藏性,見性就是見如來藏性。要注意那個[本]字,你整部經典全面看下來,那個[本]字就叫做絕對,[本]就是早就存在了,只是你沒有發現。不經過比較叫做本;不經過思索叫做本;不經過推測叫做本,本來就是如來藏;就是有責備的意思,你為什麼不能體悟?它本來就具足如來藏性,見性就是如來藏性,何以你不能體悟?而且它本來就存在。我們眾生很可憐,這一顆摩尼寶珠如來藏性用不出來,每天老是向眾生,老是向人乞請快樂、乞求快樂,是非常可憐!
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注意!你當觀見大,這個見大有見、聞、覺、知之性。見大就是心,見聞覺知之性也是心,為什麼?觀心然後注意那個心性,是什麼意思?當體就是你心的生跟滅,在這里見大完全是內心的事情,生滅就是內心的事情。你應當觀察,那個六根見、聞、覺、知之性,到底這顆心,是生呢?為滅呢?這個是見大的自體性來講的。你這個見大的自體性,是生的體,是滅的體,或者是生滅之體呢?而與前面五大,這個同跟異,是跟前面五大來比較的。這個見大與前面五大到底是相同嗎?或者是這個見大與前五大是不同?或者這見大的體性在自己的心性或者是你講不生滅,就是見大的體性或者是不生滅?或者是與前面的五大是非異,就是同,與前五大是同還是異?
再講一遍,阿難,汝性沉淪,不悟你的見大的見精、聞精、覺精、還有覺知精,這個六根的根性,其實本來跟平等無邊周遍法界的如來藏性是同一體性,你現在好好諦觀這個見大,見、聞、覺、知之性,到底它這個體性是生是滅呢?還有,這個見大跟前面的五大是同還是異呢?或者是這個見大的體性是不生滅的呢?還是跟前面的五大是不同的異呢?或者是非異的同呢?諸位!俱為戲論,統統就是戲論。師父再解釋一遍,這一句就是真正完整的究竟義,前面講的都是善巧方便解釋,你要注意聽!阿難,你完全沒有了悟,這個見大在你的見精、聞精、覺精、知精等六根的根性,其實就是本來平等,沒有能所、無一物的,周遍法界的如來藏性,等同虛空,沒有能所的如來藏性。諸位!當你悟到如來藏性的這個時候,講你的見大,這個見聞覺知之性是生是滅,這是戲論。見性跟前面的五大為同為異,俱是戲論。或者說當我們悟到本來如來藏,沒有能所的時候,說這個見大的體性,本來非生滅,這是戲論。或者是我們悟到周遍法界本如來藏性,而說這見大與前面五大是同、是異、或者是非同,全部俱為戲論。證悟到了如來藏性,就沒有所謂的生滅、同異、非生非滅、非同非異,完全沒有,這個就是究竟義。當悟到見大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的時候,不可以說生,不可以講滅;不可以說同,也不能說是異;不能講它非生滅,也不可以說它非同非異,全部都是戲論。
[上段合無情之五大,與有情之見大,皆會歸如來藏性,以五大是第八識相分,見大是第八識見分,見、相皆依自證分],皆,就像是蝸牛的二隻角,一隻是相分,一隻是見分,縮回來是同一個身體,有情、無情其實本來就是同一個體性。[自證分是第八識本體,乃依證自證分(即是真如)。其中有兩重難知難信,故須合會:一者見聞等是無形,說圓周遍,易知易信;地等是有形,說圓周遍,難知難信。二者見等是有情,說是藏心,易知易信,空等是無情,說是藏心,難知難信,今已合會,皆同藏性。此段警令覺悟,謂阿難言:汝之心性沉淪,溺於權見],不曉得佛講緣起,只是一時善巧方便的,沒有真實義。[無有真智,不悟汝之見、聞、嗅、嘗、覺、知六精]之性,[本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平等不二,[汝當觀察:此等見、聞、覺、知(聞攝鼻根知攝舌根)之性,為是生滅耶?為非生滅耶?而與五大,為是同異耶?為非同異耶]?
[上科不悟者四大,當觀者空大,令悟四大],叫你觀空,不出不入,悟到四大也是不出不入,這是上一科講的。[與空大同體圓融];這一科不一樣,[此科不悟者見大,當觀者亦見大]。這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他是講體性的東西,前面是講襯托,四大襯托一個空,空來襯托四大的色,不一樣。現在講不悟者是見大,當觀者也是見大,意思是自體性就是當下,這個是很重要的觀念。[生、滅就自體言],就是發生在當下這個心性上,無關於外塵。[同、異對五大說。欲令阿難,悟明見等,非生、滅、同、異,亦非不生滅、不同異。若能悟此見大,性圓周遍,本無生滅,則生滅與不生滅,同異與非同異,俱為戲論],全部都不對,所以,真正悟道的人,說似一物即不中。
說:師父,聽說你見性,麻煩把您見性說一說。我就講:能說給你聽就不是,說了就不對,不能說!師父,善巧方便說,善巧方便說也不行,這種東西是解脫的真實境,講就不對,形容就不對,說似一物即不中,你講什麼形容統統不對,絕對的東西它不能講;不能講,也可以方便說,方便說,那個是第二月,方便讓你進去。[便知五大,亦本如來藏,非和非合非不和合矣]。
[巳四 結顯體用]
經文,[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凈本然,周遍法界]。
你一向不悟之如來藏中,性見就是性具之見性,本性具足的這個見性。覺明即覺體之本明,本明,不加思索、不加造作的明;本性具足的見性,就是覺體的本明。真覺之見精就是妙明之真見,清凈本然,周遍法界。說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凈本然周遍法界。你一向不悟如來藏性當中,性具之性見就是覺體之本明,真覺之見精就是妙明的真見,清凈本然,周遍法界。
[此顯全體圓融。曾不知,即一向未曾悟也。汝未悟如來藏中,性具之見,即是覺體本明,本覺之精,即是妙明真見。此中性見、明見,同上性色、真色,以性融大也;覺明、覺精,同上性空、真空,直指本體也。清凈本然二句,謂見等體本清凈,廣大圓滿,周遍法界]。
經文,[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就是我們眼根的見性,這個見性周遍法界。包括耳的聞性、鼻子嗅性、舌頭的嘗觸、身體的覺觸、全部會歸心性;還有覺知的意性,就是識性,這是妙德瑩然,妙德就是妙用,[瑩]就是光潔透明,遍周法界,圓滿十方,就是十虛,寧有方所?隨你眾生的心,應你所知的量,如一見根,見就周法界,耳聽、鼻嗅、舌嘗、身觸、意覺,這些都能夠妙用透明,周遍法界。圓滿十方,沒有一定,寧有方所。所以,大用就無限,不會像眾生束縛在那上小心眼。
[此顯大用無限。隨即隨緣起用,能隨九界眾生,勝劣之心,大小之量,一一應之;下則舉例以顯,如一見根,稱體周遍,以例諸根,耳之聽,鼻之嗅,舌之嘗觸,味以合方知,故亦名觸,身之覺觸,意之覺知,此等諸根,即妙性之德用,清凈光明,如玉之瑩光皎潔,俱同見根,遍周法界,圓滿十方虛空,寧有一定方所,即無在無所不在也]。這個是[四結顯體用竟]。
[巳五 雙拂二計]
[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本來是如來藏性,沒有能所,現在你把這個搞混了,認為它是有根、塵、識的緣起因緣法,或者是外道執著的自然性,它是無因論,這些都是意識形態的執著,分別計度而有的。其實是不存在的,是妄動、是妄執、是不究竟義,萬法,這些識心分別,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只有說一說,語言說一說,識心分別分別,其實它都是畢竟空,都沒有真實義。
[循九界眾生之業,發現之見,各有不同。眾生肉眼,不見障外之色];不能見有障礙之外的顏色。[天眼視遠惟明];天眼看到很遙遠的地方很清楚。[慧眼見色了空];見到色,知道當體就是空。[法眼遍觀塵世],無法不空。[此皆循染凈業,發現勝劣見。世間無知眾生,惑為因緣]之見、或者或為[自然]之見,這些知見都是頭上安頭,知見立知,[皆是意識妄心,妄生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真實之義。問:十番顯見,已顯見性即是真心,而為諸法總相,今則融入藏性,則見大乃為別相,未審其義雲何?答:此經推重圓通,悟修證入,皆依六根,故前特顯見性,以為全體,必須悟此不生滅性,為本修因,然後方可圓成,果地修證]。
[此七大普融萬法,而如來藏當為總相,萬法皆為別相。若約圓實教旨,法法皆可互為總別,如帝網千珠],帝網是指天上、天界的,就像我們稱的種種的玉皇大帝,尤其在《華嚴經》講的特別多。[一珠含多珠],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個《華嚴》講的最多。[多珠趣一珠,以一珠為總相,多珠為別相,珠珠皆然,即是互為總別。《正脈》雲:良以前之開顯,今之融入,俱有初後二相。前之初相,自根中薦出],自根中就是從根裡面去了解根性,自根性當中推出。[及其後相],這個根性[則會萬法為一體],萬法,如來藏性就是我們的體性。[而根身器界,皆是其中幻影],我們現在就是看到了幻影,而執為實法。[當即是此中,如來藏也。
今之初相],這個見性從眼睛的目,[亦從目前],[目]可以用二個角度:眼根的目也可以;當下現在的明暗也行。即從目前[明暗辨起],就是從眼根的前面的明、暗辨起。[與前根中薦出無異,及其後相,則合會結顯,性真圓融,周遍法界,當亦與前開顯後相],前面這個開出來,後面有這個究竟之相,[無有異也。又此中七大,皆許同是圓融,又是依圓旨之萬法互含也。而彼中見性],這個見性就是如來密因,叫你微密觀照,開發如來密因,見性就是什麼?就是本修因、下手處,修行的下手處就是用本性修行。[獨許冠於萬法],為什麼?要成佛,不得不見性;而見性,要好好的修行就能成佛。見性是成佛的因,毋庸置疑,見性就是本修因,本修因就是明心見性,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就是這個道理。[又是本經之別旨宗要也。當知前欲其巧於悟修,而此欲其圓於見解矣。具眼者辨之。六見大竟]。明眼人當然就很酒桶有夠明辨,自然就能夠明辨。
七大裡面這個見大最不好講,因為這一段有相當的長度,又難,我們一氣呵成把它貫串起來,才不會遺漏,你容易了解。阿難,我們的見覺本來是無分別也無執著,沒有能所,是因為外在的色法和虛空,而變成了有能知以及所知。就像你今天現在正在祇陀林,你看清楚,就是早上日出之明,日落之昏。假設說在中宵的半夜,如果是月亮很皎白,我們就見到光明;如果碰到黑月我們就見到暗。那麼這個明相、暗相、色、空等等,都是因為見性、能知的見性才來分析的。
這個見性到底是跟明、暗相、並太虛空之相,到底是同一體的?或者是不同一體?或同非同?或者是異,非同?或者是非異,非異就是同。阿難,這個見性如果說跟明、暗、以及虛空,假設說是一體的話,那麼問題就出來了。明跟暗二體性是互相傾奪,或互相取代、傾奪的,為什麼?明來暗去、暗生明就滅,意思就是暗的時候就無明,明的時候就無暗。如果這個見性跟暗為一體的話,那麼明來的時候,暗去,這個見性就跟著跑掉,就無法再見到明。如果這個見精、見性一定跟明相一體的話,那麼明相走了,就是暗生出來的時候,見性就跟明相走了,暗生的時候,見性就應當滅,因為它跟明相走了,就見不到暗。如果見性有隨其明、暗相滅掉,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尚能見明見暗?可見見性不隨明、暗而滅。如果明跟暗的確有差別,那我們了解它是生滅;見性本來是沒有生滅的,見大與明暗之塵如果說同一體,怎麼可以成立呢?因為明暗是生滅,見性是不生滅。
如果說見精跟暗、明是不同一體,假設這樣成立的話,那你們試試看,離開了明相、暗相跟虛空,你的見性要分析什麼?見性是分析明、暗跟虛空,現在連這些所緣的塵境都沒有,那麼,你分析見元,作何形相?離明、暗、以及虛空,那這個見性本來就如同龜毛、兔角,明、暗、虛空三事都離,哪裡有辦法立一個能知之見性。明、暗是互相違背的,明來暗去,暗生明滅的,怎麼可以講是一體的?但是離開明、暗、虛空,見性本來就無自體性,就不存在這個能知的見性,怎麼能講見精跟明、暗、虛空有什麼不同?分能見之空、色,分能見之見性,本來就沒有中間的界限之邊畔,雲何有不同之處呢?見暗、見明,其實這個是生滅的;但這個見性是不生滅的,怎麼可以講它沒有不同?還是有差別、有不同之處,不可以講非異。
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虛空,壅歸大地,如是這個見精,到底從何而出?見精是有知覺的,虛空是無知覺的,它的體性完全不同,根本談不上和,也談不上合。也不能說這個見性、見精無因而出。如果是見、聞、覺、知等六根之性,其實是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的虛空,並其動搖的地、水、火、風,全部叫做六大,這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所以,眾生悟到這個地方,就徹底解脫。阿難!你的性礙於權教,一直執著緣起,汝性沉淪,不悟這個見大,你的見精、聞精、覺精、覺知精等六根之根性,本來是平等,周遍法界,平等無邊的如來藏性。你應當觀這個見大,跟見、聞、覺、知之性,是生是滅,其實是戲論。我們見大與五大同是戲論;我們見大與五大異仍然是戲論,因為證入了絕對的如來藏性就不可言說,離一切的生滅、同異。當我們的悟到見大即如來藏性,就不能說它不生不滅。為什麼?沒有這個名詞,性相本來就一如,全事即理,全相即性,這裡面沒有所謂生滅,講不生滅是戲論。
這個見大悟到如來藏性沒有能所的時候,也不能說跟前面五大非同,非同就是異,這是戲論;非異就是同,這個仍然是戲論,盡是戲論。悟道的人,開口就錯,開口就不對!為什麼?不是語言、不是文字、不是音聲、不是六根、不是六塵、不是六識;但是,即於六根、六塵、六識,沒有一法不是如來藏性。諸位!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就是破除眾生的執著講的。即一切相就是佛,就是當相,就是不能離相,當下就是!講離,不對;講即,不對,性相本來一如,沒有離,沒有即,因為諸法本空,不能講離,不能講即。本空亦空,諸法本無,本無亦無,如是才入於無戲論的如來究竟之義,就是沒有任何的戲論。
繼續,你一向不悟之,如來藏中,性具之見性,就是覺體之本明;真覺之見精,就是妙明之真見,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之心,應所知量,小人小心量,所知有限;大人大心量。那麼,他的聽、嗅、嘗、觸、或者是覺觸、覺意,其實都是周遍法界,他的妙德瑩然,妙用是周遍法界的,毫無障礙。若見性,他到哪裡都解脫,在台灣,台灣解脫;到歐洲,歐洲解脫;去美國,美國解脫,但是,要先有生存的條件,沒有生存的條件就沒辦法。所以,要有色身,才講這個見性,因為性相是不二的。圓滿十方,寧有方所。一切眾生因為業力所感,所以,業感就是緣起,緣起裡面含有一定的業力,各個人無量劫來,和今生今世所造的業,就會循他前世和今生所造的業去發現。
世間不知道,二乘人及權教菩薩認為有根塵相對的因緣法而產生識,這個都是意識分析。更無知的外道認為這個是無因的自然性,這個仍然是知見立知的意識心,這是分析、計度,頭上安頭,本如來藏,沒有能所,沒有意識心,萬法但有言說,其實都無實義,所以,惟佛悟如來藏究竟之義。回去看師父的dvd好好體悟,你會發現你這條路沒有走錯,你拜了世尊,釋迦牟尼佛全世界最偉大的聖人,你這一條路絕對走得不虛此行!我告訴你,能夠跨進釋迦牟尼佛這個門,你認識了世尊,你是全世界最幸運的人!比中大樂透十億更幸運,十億是生滅法的東西,對不對?我們日子過得去,我們根本就不會羨慕那個,聽到佛法最重要,這個是生滅,可以解脫之大法。你們是幸運的男人、女人,是善男子、善女人,真的是非常幸運。
台語有一句話:結婚,快樂一天,痛苦一輩子;學佛,辛苦一個晚上,快樂一輩子。一般人結婚那一天都很幸福,但是接下來,接下來就是責任,生兒育女就是養育,生育、養育、教育,然後夫妻常常因為這個小朋友吵架,開始一直很辛苦,知見立知是無明本嘛!相愛容易相處難,我常常講修行容易公關難,這一句是我的座右銘。自己修行、弘法利生,這個很容易的;可是,你要跟他相處在一起,哇!那很苦啊,那種個性,二個人個性不一樣,還是你住那邊,我住這邊,彼此之間這樣子互相尊重,相處實在很不容易!學佛,辛苦一個晚上,譬如今天你坐在這個地方,突然聽到一句,哪一句契合你的本心說:喔!這一句就是我要的,我這辛苦了一輩子就等這一句!豁然開朗那一剎那,你就知道一輩子的苦,歇即是菩提,就停止了,你就不會再這個自我分別、與人相處,感覺很困擾,一輩子的快樂就跟在後面,這個就是觀念。你們大家在座,坐在這里研讀《楞嚴》、聽講《楞嚴》,是非常非常幸運的一群,在全世十八億到七十億人口,你們是最幸運的一群。將來製作成dvd,哪一個人拿到《楞嚴》,他真的有心去研讀,這個人也不是普通的善根,是大善根的人!哪怕是說沒有在現場,無論在任何時空。
[辰七 識大 (分五)]
[巳初 標約根塵 二 就根塵辨 三 合會警悟 四 結顯體用五 雙拂二計 今初]
經文,[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
阿難,識性無源,識的了別性無源,本來就沒有任何的根源。這個識是怎麼來的呢?因於六種根跟塵互相來作為因緣而妄出,就是虛妄而顯出這個識心,根、塵而引發這個虛妄的識心,剎那生即剎那滅。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循]就是循序,依照次第;[歷]就是歷覽,用眼根、眼目循序歷覽。其目周視,[周]就是周圍,[視]就是巡視,眼睛周圍整個巡視,轉一圈,你用清凈心,就會象鏡中之象,但如鏡中的顯像,在第一念無分別,無差別,在第一念本如來藏的心,沒有能所,這個時候的識心就沒有辦法分析,這個就是無所分別。意思就是用無分別心的第一念看,就像鏡中顯相一樣。所以,我們第一念剎那之間它是清凈的;但是,我們眾生清凈不到一秒鍾,他接著第二念分別執著就跑出來了。
[識性對下六種根塵,是指前六識,性即了別性,此性無有根源。下二句,即釋無源之義,因於六種根塵為緣,虛妄顯現,乃為塵影],這個塵影你如果悟得出來,就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看到的是一合相,一合相即是非相;一合相影現在你心中,其實那個就是你心的影像,我們貪愛這個境界不舍,其實是貪愛那個影像。所以,為什麼愚痴的眾生活得痛苦不堪?就是這個道理,不知道萬法只是塵影。[塵有則有,塵無則無,是謂無源]。這識心本來就無源。[汝今遍觀:此楞嚴法會聖眾,此單舉眼根對色塵,以例餘五]。以例其它的五根。[用目循歷者:用眼目循序歷覽。其目周圍巡視,此根塵相對之時,一念未起,正根中見性,取現量性境。但如鏡中現像,元無妍、媸、美、惡],[妍]就是美好的樣子;[媸]就是容貌醜陋。[差別之分析也。此揀明眼根之相也]。
前面叫做無別的第一念,這個就進入分別第二念,經文,[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
你第二念就開始用識心來分別了,你分別的識心,在中間就開始貼這個標簽了,次第標指,這是文殊,這是富樓那,這是目犍連,這是須菩提,這是舍利弗,一一用意識心標指出來。
[此揀明識之相。即眼識及隨眼識,同時而起之明了意識],這個明了意識就是第六意識,眼睛產生識的分別,其實它是如如不動的,再動念,這個分別心就開始出來了,意思就是明了意識配合著眼識而起來。[此二者亦有揀別。但對色塵,初起第一念,不涉名言,即是眼識名隨念分別];眼識只有分別,可是,它就是等於不分別。但是,[如起第二念,計執名字,即是隨眼家,俱起之同時意識],同時意識這個是第六意識的別名,同時於五俱(五識同時而起),叫同時意識。[名計度分別。分別名相,緣境之後,將外境攝入,交內之獨頭意識]。單獨而起的意識叫獨頭意識。[於中次第標指者:於此聖眾之中,次第與循歷相照應,眼根循序而觀,意識次第標名指相。此是文殊,譯為妙德;此富樓那,譯為滿慈;此目犍連,譯采菽氏;此須菩提,譯為空生;此舍利弗,譯為鶖子。此揀明眼識],這個是分別眼識,[與隨眼意識之相]。
[巳二 就根塵辨]
經文,[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這個識能了別的知,能了別識知,能了別的識心,到底是由眼根的見根所產生的識?或者是生於外在的塵相的識?或者是虛空跑出來的識?或者是無因所生,突然而產生的識心?到底是根生識?塵生識?虛空生識?或者是無因而生識?
[此先征起,下則逐破。征問此識,能了別之知,為是生於見根?為是生於塵相?為是生於虛空?為無所因,突然(忽然)生出此識耶]?
經文,[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
阿難,若汝識性,你的識性,這個根塵所產生的分別心,現在用假設的,若生於見中,就是單根生識,不借重外塵。生於見根當中,不借重外塵,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外在的明相、暗相,及色相、虛空相,這四種明、暗、色、空,這四種相必無,全部都沒有。你單根有什麼用?元無汝見,為什麼?見是因為有明、暗、色、空才有分析,這些外在的塵境若沒有,當然就沒有能知之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連依靠的見性都沒有,怎麼發這個意識心?
[此破因根生]。就是單根不生識,[見即根也。離塵無根,從何發識]?根它無自性的,必須借重於塵;塵無自性,必須借重於根,根塵都無自性,當然識心也是沒有自性。
經文,[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視也,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
若汝識性,你這個意識心的心性,就是識性,生於相中,[此破因塵生。相即塵也],外塵。假設說單塵生識,假設說你的意識心是單單因為外塵而生的,就是外塵生識,不借重這個根,不從見生,不借重眼根而生。諸位!沒有眼根的狀況是什麼?沒有眼根,既不見明,也不見暗,沒有眼根,沒有見性,不能見明,也不能見暗!見性沒有的話,見明、見暗都不可能了。不[矚]就是視,明、暗都看不到,即無色空,根本就沒有所謂色空的塵相,外在的塵相當然就沒有了。能緣的見性沒有,所緣的色空哪裡存在?彼相尚無,[彼相亦即塵相],彼外在之塵相,[塵尚無有],連所緣的外在塵相都沒有,那麼,[識從何發]?這個識心是因為外在塵相由根引發這個見性而產生的,無(塵),識從何發?再講一遍:如果你的識性,單單因為外塵而顯現,不是從你的根產生的話,沒有根,就不可能見明;不可能見暗,明暗都看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有外在的色空,根沒有,塵當然沒有,能、所都不存在,那麼,彼外在的塵相都沒有,你這個意識心到底從哪裡跑出來?
經文,[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
如果是生於空,空會產生識心,如果說空自己會產生識心,虛空自己跑出意識心,不借重根跟塵,那會變成什麼?非相非見,也沒有外在的塵相,因為是虛空而產生,虛空無相;又不借重見根,也沒有根。意思就是沒有塵沒有根,自己從虛空跑出識。非見無辨,沒有見根,哪裡有辦法分辨明、暗、色、空?自不能知,明、暗、色、空?很清楚的。意思就是離根根本無塵。非相滅緣,如果沒有外在的塵相,就滅去了外在所緣之境。現在是沒有塵,那你就滅去了所緣之境,[滅]就少去了、滅掉了;[緣]就是所緣之境,滅去外在所緣之境。那麼,能緣的見、聞、覺、知也無處安立,沒有塵,當然就沒有能緣之意識心,沒有能就沒有所;沒有所就沒有能。
[此破因空生。若生於空,既非塵相,又非見根。若非見根,則無能辨之性,自然不能知於明、暗、色、空,是離根無塵;若非塵相],如果沒有外在的塵相,[則滅所緣之境,而見、聞、覺、知無處安立,是離塵無根矣]!能所是一對的。
經文,[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
二非就是非相、非見,沒有外在的塵相,也沒有內在根見、根性都沒有;空則同無,那麼,也沒有塵相、也沒有根之見,那怎麼辦?空則同無,如果說虛空就等於沒有。非塵非相就是空,空則同無,有非同物,如果空就算有,也不是像有形相之物,有非同物就算空是有的,也不能像有形的物。縱發汝識,就算你有識心,因為沒有塵相,欲何分別?你怎麼分別呢?
[處此非相、非見二非之中,能生之空,則幾同於無。何以故?因非見無辨故?此空等同於無,何能生識耶?若說空是有,又非同於物,亦何能生識?縱然能生汝識,因非相]就是無相,沒有相貌,[已滅所緣之境],沒有所緣之境。那麼,[欲將何者為所分別耶]?縱然你有識,你要分別什麼?因為沒有外在的塵境,空無一物啊!
如果不借重因緣,方便說它是因緣而生,是無因突然冒出來,而出分別之識心。若無所因,突然冒出了分別的識心,意思就是不借重因緣。那麼,何不日中,別識明月?為什麼不在白天,特別生出你的識心,來加以了別這個明月呢?意思就是你也必須借重晚上啊,白天日光太強,當然看不到月亮。所以,如果說:無因可以產生這個識心的話,突然冒出這個識心,那為什麼不會在白天突然看到月亮,而讓你很明了的見到這個月亮,對不對?特別生出汝識,來加以了知說這是明月?大家都知道,白天看不到明月。
[此破無因生。若謂無因,突然而能生出汝識者,何不於白日之中,無有明月,突然特別生出汝識,以了知明月耶]?
經文,[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
你要細細的審察觀照,要微細的詳審:這個見精是依託在你的眼根;[睛]就是眼根。而這個外相是托,就是借重於、必須仰仗。前境就前塵之境,相推前境,就是外相必須借重於前塵之境,才能顯出眼根所對的相。可狀成有,有相狀的,這個就成為有相之色法;不相成無,如果是無相,那就變成空無之相了。如是生出識緣,如是生出了別識心之因緣,到底從哪裡來?此見精托於眼根、還有外在的塵境,有相的是有相之色法;無相就變成無相的空,好好的冷靜一下,到底這個識心,從哪裡借重什麼因緣跑出來?
[如前所說,非和合非不和合之義。汝可更加細詳,微細詳審句,即解釋細詳二字。能見之根,寄託於眼睛之內;所見之塵,推為現前之境;可有形狀者,成為有相之色;不有形相者,成為無相之空;如是根、塵、色、空之中,汝可微細審詳,生識之緣,畢竟因(依也)何所出]?到底識心是從哪裡跑出來?[於根、塵、色、空,既無所出,則非和合明矣]!
經文,[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
識動、見澄,這個識是分別的、是生滅的,是屬於動性;而見性是屬於無分別,是澄寂的,根本二種性是完全不同的,是非和非合,聞性、聽性、覺性、知覺性,這五根之性完全一樣,外塵,這個引發的識心,是分別、是動、是生滅,而這個五根之根性是不生滅的,完全跟見性是一樣,亦復如是;不應識緣,不應當此之識心,生出來的緣是無從而出,沒有原因而出,也必須方便說是因因緣。
[凡言和合,必體性相類,可說和合,現今識有分別屬動,見無分別屬澄,澄湛不動也。體性各異,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五根之性,亦復如是,均非因緣和合矣。不應、誡止之詞,不應說此識生緣,乃是無從(因也)自然而出耶]?識出有因,就是必須借重因緣,而因緣本空,是佛的究竟說;佛說因緣是方便說,是權巧方便說。[然必根、塵相對而生,則又非不和合矣]!
[巳三 合會警悟]
經文,[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如果你覺悟到這個識心本無所從來,妄當體即空,如果你能夠體悟這個,[此合前六大,會歸藏性。謂如我前來所說,此之識心,本無所從,則非和合而有。當知此了別之識,與上見、聞、覺、知之根,同是圓滿湛然],這個圓滿湛然,[其性非從緣所生]。這個[緣]就是有能生跟所生,緣,它就是能所對立,[緣]就包括能所。所以,其性非從所,就是其性非從緣(能所)而生,就是獨立絕對。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同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這樣可以了解,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七大都是如來藏,本無生滅。
師父前面一直提醒你:識不是壞,我們以前一直說:破妄識無處、破妄識無體,破妄識非心;現在識本身就是性,分別當體即空就是不生滅,執著當下即空就是不執著,就是如來藏性;顛倒當體即空就是如來藏性。諸位!但看你懂不懂得運用這個本性而已?修行就在當下,為什麼禪宗講萬法回歸當下?諸位,難道你念佛不用當下之心嗎?當體用本心念佛,哇!那可好了!沒有煩惱,全心不是阿彌陀佛,依靠這一句阿彌陀佛,信、願、行具足,沒有煩惱,沒有第二月,完全是真心,是真月。所以,若不見性,念佛很難得到一心不亂,就內心裡面留下那些影像,你都受不了,每天都會過那種痛苦的陰影,活在痛苦的陰影之下。
我看了一段韓劇,頗有感觸,沒有學佛的人生觀,那個痛苦是沒有辦法講!新婚夫妻,因為老婆經常和以前的熟人打招呼,就開始一直問你們什麼關係,還去公司查她們的過去。老婆希望老公不要一直追究,老公認為自己非常的愛自己老婆。就是一直要窮追到底,他的理由就是我太愛你了!這就是眾生,他快要逼死她了,還不知道,他其實從來不懂得什麼叫做真正的愛!看了這一段以後,喔,這個沒有學佛!學佛那就以前你的事放下,從現在開始是新生活!嫁給我就是我老婆,我就是這樣寬恕,真正來愛你。愛是真心,不是肉體,所有的缺點都可以包容,其實可以建立一個很圓滿、很快樂的家庭。所以,不懂得佛法,就沒有真正的幸福。
[倘不圓滿,可說從緣所生,今既圓滿,此外無法,豈有緣之可從?兼彼無情之虛空,及地、水、火、風悉皆均等,同名七大。此以識大,會通前之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者:七大一一皆性皆真,圓融無礙;如前雲: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既唯性唯真,七大本非七大,故皆如來藏,本無生滅,常住不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