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百法明門論表解

>

百法明門論表解

慧律法師

1991年文殊講堂

南無本師釋加牟尼佛(三稱)

今天我們所開的課程,是《百法明門論》,因為《百法明門論》字很少,所以,我們如果用表解來講的話就會很方便,這個《百法明門論》不管哪一個人,是統統要學的。你是顯教也要學,你是密教,也要學,你是禪宗也要學,天台也要學。為什麼這個百法大家都要學呢?因為,這個一切法都包括在百法裡面,你任何每天的生活語言,你的心理,統統離不開這個百法。這個百法就是包括一切哲學、一切的心理學,一切的解脫學,統統在裡面。你不可能離開這個百法裡面的內容。《瑜珈師地論》裡面,它是講六百六十個法,因為太多、太繁了,所以,後來慢慢的就把它刪減,刪減到後來,我們用這個百法來討論就可以了。所以,《百法明門論》在佛教裡面是列為融空、有,圓融的一部論。百法可以說在佛教界來講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只要真的學佛的人,沒有一人不研究這部的。

前面這個是[1科表],接下來[2正文],[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雲何無我?]就像世尊所說的一切法是沒有真正的自我,什麼是一切法?又為什麼叫無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就心王來講,心法就是心王。[一切最勝故]。心王是統領一切的就是八識,你一切的法要論就不能離開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一切最勝故。

第二個心所有法叫做[與此相應故]。心王就是一切最勝故,心所有法就是與此相應故,與什麼相應?與心王相應,所以,這個心所有法,大部分來講用一個比喻,如同大臣跟隨在國王的旁邊,這國王旁邊都有隨從,這個八識、第六識裡面,它就會帶有貪、嗔、痴、我慢,這些心所的存在,看到境界就起這個心所。譬如說:你今天來看到這個境界,我要來拜佛我要精進,就變成善的心所。今天,我看到一朵花,看到一個貪的境界,我起一個貪念或者不順的嗔,那麼就是又與心王相應,是心所有法,所以,心所有法是人類的一切心靈的活動狀態,善、惡統統有,心所有法。

三者色法就是[二所現影故]。二所現影就是由心王、心所動念產生的相分,心王、心所是心法,然後由這個動念,二所現影故,現這個影像出來,那就是色法,簡單講這個色法就眾生位來講是與心法對立的,可是,就諸佛菩薩來講,色、心二法是圓融的。你晚上睡覺睡到一半起夢境,那麼,這個就是於心動念,就產生一個色法在你的影像當中,在你的夢境當中。你一直執著那個夢境裡面的色法是真實的,所以,你會貪愛那個境界,或者是說你會恐懼或者是喜、怒、哀、樂,都會在這夢境裡面表現出來。甚至有的人感應了,感動得在夢境裡面哭,親人死亡,或者是愛人離開了他在夢境裡面夢到,哭得很慘,一醒過來,原來是要床鋪上,這是二所現影故。

二所現影故,拿這個夢境比喻,就跟我們現在也是一樣,有一天,我們如果成道的話,我們也會覺得我們今天的執著是一種無知,非常無知的、是多餘的,非常不諒解自己的愚痴。二所現影是色法,簡單講,心王、心所有法那是一種見分,色法是一種相分,所以,相分是由見分所影現出來的。

[三位差別故]。三位差別故就是心不相應行法,心不相應行法,上次我有舉過一個例子,比如說:一個[得]字。你頒獎,你把東西給我,我來接受,中間有一東西,構成一個觀念做得,其實這個得是由心王看到心所的一種執著,然後,色法的傳遞。獎狀拿給你,你認為你得到一張畢業證書,是不是?這個是三位差別時間、空間也是這樣子,三位差別

再來,無為法的話,叫做[四所顯示故]。四所就是無為法它是跟有為法當下空性的話,就是無為法,四所顯示故,無為法什麼都沒有,實相的東西,空無一切法,所以,由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這些有為造作來顯示無為法,所以,這個叫做四所顯示故。因為,這個無為法,本身是什麼都沒有,你也不能去形容它,因此,四所顯示,由這前面的四位來顯示這個無為法的存在。

[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六大部分,[一、遍行(心所)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1、作意;2、觸;3、受;4、想;5、思。二、別境五者:1、欲;2、勝解;3、念;4、三摩地;5、慧。]三摩地就是定,欲、勝解、念、定、慧。

[三、善十一者:1信、2精進、3慚、4愧、5無貪、6無嗔、7無痴、8輕安、9不放逸、10行舍、11不害]。這個不害的意思就是內心沒有虐待狂,沒有殘忍心,反正不會去害到一切眾生,沒有報復心,這是很好的心所就是善。[四、煩惱有六者],我們每天都在講的[1貪、2嗔、3慢、4無明、5疑、6不正見。五、隨煩惱二十:1忿、2恨、3惱、4覆],覆就是覆蓋自己的缺點,不讓人家知道。[5誑],就是欺騙別人。[6諂]就是阿諛、拍馬屁。[7憍]就是狂妄驕傲。[8害]就是說眾生痛苦他覺得很快樂。[9嫉]嫉妒。[10慳]就是不肯布施,也是一種煩惱,人家向他化化緣,他就會煩惱。[11無慚、12無愧],合起來就是無慚無愧。[13無信],對三寶都沒信心,這個就完蛋了。[14懈怠]這個也沒辦法修行懈怠的人也就很難

[15放逸、16昏沉],昏沉就是一打坐,就馬上入三摩地,馬上睡覺了,有的人還發出呼、呼的作響,[17掉舉],就是定不下來,如果嚴重的掉舉就是今天所講的精神恍惚,更嚴重的就是歇斯底里,分裂症就是掉舉,這個掉舉就是沒有辦法,心怎麼樣都安不住,你叫他坐在那裡看書,他就怎麼樣也沒有辦法。掉舉就是一種精神恍惚,好動,然後一種控制不住的精神系統。[18失念]提不起正念。[19不正知],外道不正知。[20散亂]。

[六、不定四者:]什麼叫不定?比喻說[1睡眠],你說睡眠煩惱嗎?那你不睡眠的話,你怎麼辦?所以,睡眠也可說是好的,也可說是不好的,你要剛剛好就好,[2惡作、3尋、4伺]。尋就是一種粗糙的思想,伺是一種比較微細思惟,這個後面有解釋得很清楚,今天暫時先念過。[三、色法有十一者:1眼、2耳、3鼻、4舌、5身、6色、7聲、8香、9味、10觸、11法處所攝色]。意識所落下的影子做法,這個法有半分的色法,半分的心法。當然,有半分的色法,當然也是,色法也有份。

[第四、心不相應行法,略有二十四種:1、得]。由心王、心所、色法三個所假立的。[2、命根],就是我們色身的命。[3、眾同分],看法相同。[4、異生性;5、無想定;6、滅盡定;7、無想報;8、名身;9、句身;10、文身;11、生;12、住;13、老;14、無常;15、流轉;16、定異;17、相應;18、勢速;19、次第;20、方;21、時;22、數],數就是數目字。[23、和合性;24、不和合性]。這人當然後面就講得很清楚,念一念而已。[第五、無為法者],無為法[略有六種:1、虛空無為;2、擇滅無為;]擇滅就是選擇。[3、非擇滅無為;4、不動無為;5、想受滅無為;]就是想心所跟受心所滅掉的無為。[6、真如無為]。

[言無我者,略有二種:1補特伽羅無我;]翻譯成中文叫做數取趣,數,每次;取就是執著的取。數取趣就是說每一次都是趨向於六道輪迴。一次、一次所變幻的貌相都不一樣,又叫做[2、法無我]。沒有真正一個我,簡單講如果說你今天貪執任何一件事情,認為是我的、認為是永恆的,那將是為痛苦的根本。佛要我們早日覺悟,一切法無我,我們生生世世都在變化這個臉、變化這個色身,哪有一真實的我?你今天拚命的造作、拚命的追求,到最後,終頭來,雙手一放,什麼都沒有你的,你今世財產怎麼能夠帶到來世去啊?能嗎?今生今世婚姻就算美滿你能帶到來世去嗎?也不可以。補特伽羅無我就是說數取趣沒有一個真正的我,比如一下變豬、一下變人、一下變狼,一下變馬,對不對?哪一種動物是真的你?哪一種人類是真的你呀?所以,既然無我的話,那麼就一切法無我

開始慢慢來討論,《大乘百法明門論》,[3釋題],這七個字每一個字都有不同的解釋,我們看[大]有兩種意義,[一含容大故]。這個含容的意思有包容性,這個大那當然不是小啦,體是究竟。[二殊勝]叫做[大故],[當體]因為它是究竟的體,[揀小]這個揀就是不同於,小就是小乘,不同於小乘名叫做大乘法。當體是空性,這個空不是偏空,而是圓滿的空,那麼就是含容大故,含容就是你修大乘,這個大字,就是你要容天、容地、容看法意見不同的,包容一切污垢的人,這個在《大智度論》第三十卷裡面有談到。

談到一個比丘,他看到人家行善事的時候,大加的贊嘆;結果,看到人家造惡的時候,他嫉惡如仇,開始就毀謗。然後,看到人家是去聽經聞法,就非常的贊嘆;看到人家不來聞法,他不忿怒不平,自己每次都講自己很持戒,每次都講別人破戒,後來,碰到勝意菩薩。勝意菩薩講:行者你這修行不能入佛道佛道者,無持戒破戒相、佛道者,無男女相、佛道者,無勝劣相。當求實相,則不能有對立相,你看到好的,就拚命的贊嘆,看到不好的,就嫉惡如仇,一點包容性都沒有,哪裡是本性東西呢?

這個惡比丘起惡劣心,毀謗這個勝意菩薩,說這個菩薩所講的非法,非真的佛法我這才是佛法。後來就毀謗這個實相法,落無量阿僧祇劫的這個惡道,墮落這個惡道。毀謗大乘的實相法,因為,他不悟到這個大是絕對的事情,絕對當體就是如,當下就是如。簡單講,你如果要真的修行你看到惡的,連動到個念頭不可以,笑一笑你看不好仇敵,你連動到一個恨都不可以你怎麼可以說,我今天一定要度好的呢?那些惡劣的眾生怎麼辦?所以,大乘裡面更講說:菩薩諸佛菩薩,對那些惡的眾生更應該更發大悲心,發同那個惡劣的子弟,花雙倍的時間去教化他。

怎麼可以說,今天人家對方一點惡,你就嫉惡如仇,就毀謗、傷害、攻擊,他持戒、不持戒或怎麼樣子,一直傷害對方。所以,要研究大乘這個大字,要知道什麼叫做絕對的東西什麼叫絕對?絕對就是萬法皆如,不能起心,也不能動念,起一個善的,也不對;惡的,也不對,惡的不應該學,應該除;善的也必須除,連善的觀念不可以,如果說善的觀念有的話,那我今天: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我不是每天都高唱這樣子,自已太高興了,實無眾生可度.

也不能有眾生的相,那是名度眾生,如果,有度眾生的相,那眾生對不起我的話,我不怨恨了嗎?所以,心無一切相,名大乘法。會歸到最後,你還禪宗的一法了不可得,還是一法了不可得,無一切相名大。所以,要行這個大簡單講就是無限的容忍、無限的包容、無限的胸量、無限的放下、無量無邊的智慧,這個都講無,什麼都與空相應,名叫做大。

第二叫做殊勝名叫做大,因為,它是講究竟圓滿道理,揀小就不同於小乘小乘的話度眾生度一度,疲憊不堪,他就不度了。舍利弗過去還因為度眾生發一個大乘心,很好,帝釋天要來試試看,他發這個大乘心發得怎麼樣,他說我生病病得很厲害,我需要右眼,右邊的眼睛他說:噢!我是菩薩的人,有誰怎麼可以給我煩惱?唉!右手就把右眼挖出來:來!給你!吭都不一聲。後來,接到右邊的眼睛他說:嗯,這個好臭!然後放在地上踩一踩,說:你挖錯了醫生講要左眼才有效,右眼沒有效,唉呀!你不早講,害我挖錯了眾生怎麼那麼難度,左右眼你都分不清楚,唉!不度眾生了

舍利弗因此退了六十劫的菩提心,不敢度眾生。只有左右眼挖錯了,就差這么多。所以,要行這個大乘的法,我們只能講一講,不要說什麼眼睛,他吐一口痰在你臉上,你都忍耐不住,還稠稠的、黃黃的、還整塊的,很臭,不知道多久沒洗澡,你就受不了,不要說挖眼睛那種功夫,對不對?一個吐痰你就沒有辦法了,哪有辦法忍耐到那種程度,我們行什麼大乘小乘都不如,我們哪有辦法大乘,不可能,對不對?我們這個也不曉得是哪一乘,吊在半空中,不曉得哪一乘,自己去命名吧!

再來,這個[乘]就是[運載]的意思,比如說: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你持五戒是由人乘運往人,就是你來世要做人,那麼你今生今世最起碼的條件你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如果說你要升天的話,你必須十善不貪、不嗔、不痴、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身三口四意三。如果你要證阿羅漢,就必須修四諦法,這個四諦法可以運載一個人入阿羅漢位。如果你修緣覺的話,修這個十二因緣,可以運這個修行人達到辟支弗。如果你六度的話,就可以達到菩薩位;如果你六度萬行的話,就可以達到佛位。

這個乘就是車子,古時候的車子,就是你坐什麼車子,達到什麼目的地。你持五戒你就是坐五戒的車子,來世又做人;你打八關齋戒念佛,那麼你就乘了八關齋戒功德,直接通往極樂世界。所以,打八關齋戒一日一夜持戒清凈,中品中生,不管你犯五逆十惡,都可以懺悔清凈,所以,還是要打八關齋戒

[百]就是[數目]。[法]就是[世、出世法],這個都是法。[明]就是[無漏之慧],無漏就是沒有煩惱,是真正的智慧,我們這個有漏之慧叫做小聰明,無漏之慧叫做智慧[能破暗故]。明就是有光明、有智慧人類缺乏了這個,就麻煩大了,所以,如果這個世間沒有佛法,那這個世間就成什麼世間,就斗亂。你說,拉其夫:甘地,他為了要競選這個總理,炸得身首異處,同樣的時間死了十四個人。四十六歲,他兒子讀哈佛大學,從這個哈佛大學趕回去,送葬的人有十五萬人,但現在變成一堆白骨。這個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的人,正因為政壇上的鬥爭。所以,我們說這個世間,真正的要和平的話,還是要佛教佛教第一個大大戒,那就是不能殺生

從以前,幾千年來佛教戰爭,幾乎沒有,佛教怎麼能戰爭?一直叫你六度叫你忍辱叫你行善,對不對?在,而且它是釜底抽薪的畢竟空,它不是說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可以藉助神的名義。我發動戰爭我就站在正義的一面,你就是魔鬼。這個海珊那麼殘忍,他都會說打著正義的旗幟,那每一個都為了正義戰爭,像阿拉的人民要發起這個聖戰。佛教只要你戰爭你就是殘忍的,不管你是怎麼樣的一個角度,不管你是哪樣的角度,統統要負因果

釋迦牟尼佛在前世生生世世,殺掉那些惡人的時候,自己要墮到地獄去,菩薩菩薩道的時候,他不忍心這個惡的眾生釋迦牟尼有一次商人的時候,有一個商人要殺掉那上面的五百個人,獨吞那五百個人的金銀財寶釋迦牟尼佛知道他的念頭,馬上就先把他宰掉,後來,也是要下地獄菩薩怕他下地獄,先下手為強,除非你是這樣子心境的人,沒有這種心境的人,是不可以的。所以說,佛教戰爭在歷史上來講,你去看看!中東那個戰爭那就多了,為了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中東幾乎都變成戰場,沒有幾天幾年寧靜日子。為什麼說佛法到今天來講,可以說是人類最徹底的、最究竟的,因為它是發源於東方,雖然說西方的科學比較先進,可是,他們要研究這個文明、這個哲學,統統要到東方來。明這個智慧最重要,列為最重要的就是知見的問題。

[門]是[開通而無壅滯故],當然是門一開的話,那就通,門一關起來,就不通。門上面一個明字,意思就是智慧,無漏的慧你可以破這個暗,那麼可以開通一切而沒有壅滯,而不會停留在裡面。[論]就是[簡擇性相],簡擇就是用智慧來討論它,使你能夠選擇;簡擇:你用智慧來分別,如何是性?如何是相?[教誡學子],學子就是學佛的人,[斷惡修善,滅妄證真]。滅除妄想證得空性的真理再來[能詮之教],詮就是解釋,能夠解釋的就是我們[大乘,所詮事理]就是[百法]:一切法,大乘能詮之教,百法是所詮的事理,事相跟理體。那麼,用[能緣之慧],所緣的百法是門,能緣之慧是[明,所緣百法]是[門],[所詮之義],就是所詮的道理是[體],就是要讓我們了解這個體性是什麼。所詮之義還有體性,所解釋的百法的道理,還有這個體性。《大乘百法明門》是對[論]分開來講的話,論是[能詮之教],《大乘百法明門》是所詮之義,論是[用],《大乘百法明門》是體,這個就要對著看就更清楚了。這本論是能詮之教,《大乘百法明門》這些道理是所詮的義理,就是顯示我們的本體

[4宗旨][正解:本論共有一百種名詞],如果能夠[明此]一百種名詞;明此就是如果你能夠明了這一百種名詞,[則能了萬法唯識之旨,可入大乘之門]。我們說要研究大乘經典,你連門都不知道,你就無從進入,這個《百法明門論》是進入大乘之門。研究大乘的人尤其是中國哪一個人不研究《百法明門論》。[通俗解],通俗就是就世俗來說明它的作用,就是《大乘百法明門論》,它就世俗的角度來說,[一、為唯識學的名相提綱]。《大乘百法明門論》是什麼?是唯識學的名相的提綱,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提綱,提納就契領。[二、為唯識於心理學上的簡要說明]。所以,我說它包括心理學,連那個心理學看到《百法明門論》都要嘆為觀止,可惜!他沒有機會,拿來,翻開也看不懂。[三、為宇宙萬有之分類],研究《百法明門》可以[明達的宇宙人生觀]。通達宇宙人生觀。

再來,我們這本《百法明門論》是誰寫的呢?[5著者]是[世親菩薩],又名天親菩薩,以後看到世親菩薩、天親菩薩是同一個人。像《往生論》的話,就翻譯成天親菩薩,[梵語]叫做[婆藪盤豆],[vasubandhu],[譯曰世親,或譯天親,生於佛涅槃後九百年,西元前二百年]。這個從以前到現在,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有的人說是三千多年,有的人說是二千五百多年,像這個釋迦牟尼涅槃五百年才出生,他又是西元前二百年,那麼,九百加二百再加一九九……就是多少?就是三千年,所以,這個是採用佛誕三千年時間來推算的。這樣推算起來,如果,以二千五百多年的話,那就沒有這個人,就推算不出來。所以,這個印度是很不重視歷史的,反正,就是有這樣偉大的人,反正你也不清楚他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別管他何時出生,只要有聖人就好了,聖人就是很行就對了。

西元前二百年,[為北印度健馱邏國,富羅城人]。北印度的一個國,一個大城的人,他的爸爸是[國師],什麼叫國師國王師父國王他做師父國師[婆羅門矯屍迦之次子]。這婆羅門是專門替國家祭祀禮拜、禮節、禱告,這婆羅門是一個屬於修行人非常最高級的,比國王王公大臣尊貴,矯屍迦的次子;第二個兒子,[無著菩薩之胞弟]。無著是哥哥世親菩薩弟弟這兩個都是菩薩,一個是無著菩薩,一個是世親菩薩。這個爸爸很會生,生兩個都是菩薩,這很厲害。怎麼也不出生一個到別的地方去,怎麼菩薩跑到他家去。

[菩薩青年出家受持三藏],經、律、論,這不是普通人。[博學多聞,神才俊朗]。神才就是他這個才幹,人家說鬼才、天才,不是,他比天才還厲害是神才,我在建中的時候,外號叫天才;大學的時候,因為智商很高叫鬼才,後來,廣化老和尚說:這不是,這個學佛很厲害叫神才,三種外號。神才就是出神入化,俊是非常顯赫,很出眾的意思。神才,這個才幹非常出眾。[無以儔匹],儔就是同類的人,同一類叫做儔,匹就是比,沒有同一類的可以跟他比的,那就人類有一個可以跟他比。

[著阿毘達磨],著這個[俱舍論]。《阿毘達磨俱舍論》,[初執小乘,謗大乘法,]剛開始他誹謗大乘法,他認為小乘佛說的,大乘佛說,到今天來講也有很多人,誹謗大乘佛說。[後來由無著菩薩攝化],他哥哥聰明,知道他弟弟執著小乘哥哥不曉得要怎麼去救他,後來,他哥哥靈機一動,好了,就回去找他。回去找他,就病得很厲害,爬不起來,這個世親菩薩就說:哥哥你怎麼樣?回來怎麼病得那麼嚴重。他哥哥說:唉呀!我沒有辦法爬起來,可是,我過去是修學大乘我又喜歡聽這個大乘,你念給我好了。每天都叫他弟弟念這個大乘念到後來,哇!自己開悟了,在哥哥面前痛哭流涕:哇!我以前怎麼這么愚痴?他哥哥就:我的病好了

以前誹謗大乘,假裝生病叫他念,念一念,不錯。將來如果你們對方的一半,他說:不信佛,那你也躺著:唉呀!老公,我喜歡看佛書,你看看,有沒有往生故事,你老公就念。我告訴你不信佛沒有關係,你念給我這老婆你看,你同情我跟你生三、四個孩子我現在病得那麼嚴重,你念一段故事給我聽。噢!就念佛,見到光明怎麼樣,往生自在,搞不好老公明天他就馬上要念佛了。這一也不錯,無著菩薩假裝生病。如果說我我生病,你念給我聽就沒有用了,你念到一半,我說:那你懂嗎?說:師父,我不懂!唉呀!真差,我在生病當中,還得爬起來解釋給你聽。

[悟大乘義],由無著菩薩攝化,假裝生病,然後他就悟到大乘義。[乃深自咎責,]自己責備自己,[欲割舌以謝謗大乘之罪]。要把舌頭割掉,[時無著菩薩告之以謗法之罪,非割舌所能贖,今惟以此舌轉而弘贊大乘,則罪可除。於是廣造諸論釋大乘經,一生著作等身]。就是說好象這個著作身體那麼高一樣的啦,很多;等身,一生的著作高到像身體那麼高一樣的意思。

你們學佛弟子們,我們人的一生裡面,很多人都會有犯到這個戒律,犯到戒律,有的人就自卑:唉呀!我不信佛了,我要自殺啦,同學們,你們要stop,你如果覺得自己罪惡很重的話,那剛好用這個色身,來廣泛的投資在這佛教事業裡面,要好好的去度眾生說法或者是行善,或者是布施或者是勸化一切眾生。你既然覺得說你對於三寶,自己造惡重,那麼自殺也不能解決事情,更應該的精進,來為佛教做一點功德,把你認為造業的這個色身,轉為造功德的色身。那不就好了嗎?[其中尤以《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攝大乘論》、《釋金剛論》、《法華經論》、《往生論》],像我們下個禮拜要講《往生論》,也是世親菩薩著作的,這個也很重要。[《遺教經論》等,著名於世。]

[總釋],這個八宗,[6世尊言教八宗三時表]。[八宗]是哪八宗?[一、我法俱有宗],這個我跟法,他認為都是有的,有這一類的[小乘],它包括[1犢子部、2法上部、3賢胄zhou部、4正量部、5密林山部、6兼取經部],這個經部就是經量部,[根本一分之義]。就是兼取經量部的根本道理一分。[二、法有我無宗],法是有,但是,沒有一個真正的我,這是小乘的融和[7一切有部、8雪山部、9多聞部、10兼化地部末計一分之義。]末計就是接著最後,末就是最後。當時候的小乘分作二十部,共分四個角度來討論。第二個叫做法有我無宗。

[三、法無去來宗],法也沒有所謂的去,也沒有所謂的來,[11大眾部、12雞胤部、13制多山部、14西山住部、15北山住部、16法藏部、17飲光部、18兼取化地部根本一分之義]。[第四、現通假實宗],假就是有,實就是空,意思就是通有跟空的東西,[19說假部、20經部末一分之義]。現通假實宗,貫通這個假跟實。以上這20部小乘的,小乘道理相同把它納歸起來,無非所講的就是上面所講的我法俱有宗、法有我無宗、法無去來宗、現通假實宗,這是小乘的。慢慢的根機成熟了,講通大乘小乘

[五、俗妄真實宗],就世俗來講是虛妄的,可是,就有來講,本來來講,它是真實的。[六、諸法但名宗],一切法統統無,那麼只有名。俗妄真實宗,說出世部;諸法但名宗,一說部。這個就是講到[通大小乘]的思想,[七、勝義俱空宗]。勝義就 是連那個出世義,最殊勝的勝義,第一義統統空。勝義俱空宗,但攝依般若等經,所立之[大乘]空宗。這意思就是說依《般若經》的一宗,專門講《般若經》的一宗叫做勝義俱空宗。

[八、應理圓實宗],叫做:但攝依深密就是《解深密經》,但攝依深密等經的大乘有宗。前面是大乘空宗,現在是大乘有宗,依什麼經?《深密經》,所以,勝義俱空宗是般若等經,應理圓實,這個道理統統是圓的,那麼就是深密。那就是《解深密經》為主的大乘。勝義俱空宗、應理圓實宗,就是大乘的,就是[《百法明門論》]。註:七、八此之二宗,皆非彼二十部宗所能有者,二十部就是剛剛前面所講的,小乘二十部宗所能有的。意思是這大乘都不小乘裡面有的。

[三時],這里分的三時就比較簡單了。[一、四阿含:有]小乘的時候,小乘經典都講有。[二、八部般若]六百卷,都講[空]。[三、《解深密經》]就是[空有雙彰中道教],那就是[《百法明門論》],空跟有同時具足,講中道,《百法明門論》。

[7法之釋義],我們每天都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法是什麼意思?[(一)通義有四],[法]通常的角度來講,有四個角度,就四個角度來講:[一、佛所說教],佛所說的教:經典,統統叫做法。[二、法式規則],佛所說原則,正知正見原則你必須要依法而行,才能達到涅槃彼岸,否則的話,你就會墮落生滅六道輪迴,法式一個規則。法又是什麼?[三、真如法性],真如法性就是如如不動,空一切法也叫做法。[四、宇宙萬有],六根、六塵、六識所構成的統統叫做法

通義有四,[(二)別義唯一]。別義是單獨的,通義就是一般來講,這個法就別義來講就只有一個,[華言]就是中國話講[法,梵語]叫做[dharma]。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達摩耶就是法,所以,我們說達摩祖師。這個法的[義]就是[持、軌范],持跟軌范,底下都有[解釋,一、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任持自性就是持續某一種特性,這個自性跟我們那個自性不一樣,這自性是指物質,某一種物質,它有它的特性。軌生物解,有某一種軌道,讓我們產生對那種事情的了解。比如:茶杯玻璃杯,這個玻璃杯就任持自性,一直持續這個特性存在。這個軌生就是這個軌道,就像火車的鐵軌,它有一定的軌道。這個軌道要被破壞的話,這個物就無法解。

你說這個杯子,我把它摔得爛掉,這個軌道被破壞了,那你對杯子的了解,那一打,打壞碎掉,那你怎麼知道它多高、多大?你就無法分辨這個它到底是多大、多高?意思是:就拿杯子來講,它有任持自性,它持續這種特性有一定的軌道,這個軌道不是像鐵軌那樣只有平行,軌道就是說它保持某一種形狀。比如麥克風,麥克風那就軌道循著這個軌跡,這個軌道就是圓圓的;桌子就是這樣子的軌道,你一定要弄清楚,這個軌就是物體的形狀,可以讓我們了解、物解,可以讓我們對這個物的東西,產生了解:軌生物解。

[二、能持自性而不變,以為規范,與他了解]。意思是說:能夠保持某一種特性,以為規范,然後讓對方來了解說,這是什麼。[三、有其自己之特性,能為吾人認識之對象]。杯子是一個法、桌子是一個法、麥克風也是一個法、語言文字是一個法,反正天地萬物、事相理體,只要談到的統統是法,法就是理、事,一切事理的總稱叫做法。如果用一句簡單語言來描述,法是什麼?法就是一切事理的總稱。

[宇宙萬有名之謂法],宇宙萬有:一切一切都以法來代替,[法為梵語dharma之義譯。《成唯識論》雲,法謂軌持。古雲,任持自性,軌生物解,謂能持自性不變,以為軌范與他了解。]杯子杯子,就保持這個自性桌子桌子自性。[蓋宇宙萬有身心現象,各個皆能保持其特性,以為規模範疇,能為吾人所認識的對象,此宇宙萬有之諸法事理,無量無邊,本論概分共為五位],五位是粗分,粗分就是簡單的來分,[細分則為百法]。

[8一切法略有五種表],第一叫做心王,就是所謂的[一、心法],心王就是簡稱心法心法叫做[一切最勝故]。談到一切法,那都不可以離開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一切最勝。[二、心所有法],簡稱心所,心王、心所簡稱也是心所,所以,這個心所有法就是[與此(心法)相應故]。你心王一起來,心所就起來,見境就生心,如果用一句現在話,見景就生情,見景就是我們用八識去見;生情就是種種情緒就不一樣,心所有法包括一切善惡情緒統統在裡面。心所有法,與此相應故,為什麼?跟心法相應。心王就象國王國王走到哪裡,大臣一定走到哪裡,就象今天的總統你看總統自己一個人出去的呀?那不可能的。他一出來的話,都是隨從。

[三、色法],這個色法[二所現影故]。就是心王、心所所現出來的影像,在眾生位來講,是實實在在的,硬的就是硬的,軟的就是軟的,正因為我們把四大分得清清楚楚,所以,我們無法融通這個地、水、火、風,可是,本性不一樣。本性把火性、水性、地性、暖性等等,地、水、火、風,都會歸到性,就變成性色真空真空性色。由本性散發出來的也有四大,可是,這四大是本性本來就具足的,雖然分,但是就是不分,所以性色真空真空性色,就是這個道理

這跟《心經》裡面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完全不一樣。在《楞嚴經》裡面所講的,這個色、心二法當下就是本性,沒有色跟心,統統色法就是性,心法也是性,所以,可以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事事無礙法界,重重之疊。這個色法,二所現影故,就眾生位來講就是由見分影現出相分出來,叫做二所現影故。心王、心所這是見分,精神作用;色法是物質現象。意思是說如果你生生世世造這個業,你所感受的色法,就是你的依報。

[四、心不相應行法],心不相應行法叫做[三位差別故]。三位差別是由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去構成心不相應行法,差別是一種構成。三位差別是因為心不相應行法,也不能講是心法也不能講是心所有法,也不能講是一個色法;但是,又離不開心法,又離不開心所有法,又離不開色法去構成。比如說時間,你對時間怎麼講?噢!太陽照過來,太陽照過來是色法,地球接受這個陽光,也是色法,是不是?看得清現在嘛。我內心裡面去把它刻劃:這是白天這是晚上這是心法晚上恐懼白天光明這是心所有法。這個陽光所產生的時間觀念你說時間是什麼?它又不心法,因為它有光、它有地球轉動;也不能講是色法,如果說我心不承認它,它哪裡時間有什麼作用呢?所以,它又是心法又是心所有法、又是色法,可是,它又不心法也不是心所有法、也不是色法,它是什麼?三位假設構成一種差別、一種假設存在的東西。是心不相應,也不是跟心王也不是跟心所,是不是?

[五、無為法],因為它必須要由有為法[四所顯示故],就象我們的智慧要藉著緣起法來顯示這個智慧。這個人很有智慧那他一直坐在那邊,你怎麼知道他很有智慧?當然,他要處理事情,碰到事件,碰到境界現前,他要處理事情才可以看出這個人的處理事情是不是有智慧。我坐在那個地方你怎麼知道我有沒有智慧你看我一個獃獃的,對不對?那我一說法:這個人還滿有智慧的。有智慧藉著因緣來顯示出來,無為法也是一樣,要藉有為法來顯示出來,要藉著緣起法當體即空,即空當下就不壞一切法,於一切法當中見到真實智慧;可是,智慧又不可見,智慧又不能離開緣起緣起當下是性空,性空就顯現出我們真正的智慧出來,所以,無為法必須借重前面所顯現出來。

[9一切法如是次第表],心王是比較[勝],心所是附帶的,[劣]其實是同一個時間,勝、劣是為了講經說法方便,其實[心王]跟[心所],根本就是同時。比如:你眼睛看到金錢,哇!這么多錢,馬上內心裡面就貪那個,那是我的!師父我不貪心,對!你不會貪,你看二十塊當然不會貪,那就丟掉誰也不要,我也不會貪。二百萬,哇!打下去馬上就暈了,不會貪?我都會貪了,你們不會貪,是不是?人嘛!講大話大家難免都會心王、心所同時,如果,你要細分,那當然是心王、心所,如果不把它分,那一看就動念,一看就執著,當然嘛!所以,心王、心所能攀緣,色法是所攀緣。[能]是[心],[所]是[色],心跟色是[實],這個實,很重要很多人把它錯了。這個實就眾生位來講,心法跟色法是實在的;這個實就眾生位來說,[心王、心所、色]法那是實在的,有真的八識,有五十一個心所,有十一個色法,那是實在的。就畢竟空來講的話,它其實也是空的。那根本談不上心不相應,所以,心不相應的話,那是[假]立的,假設的,三位差別假立的。所以,這個心王、心所、色法、[心不相應行],那是[有為]法,有為法是對[無為]法,有為、無為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百法。

[10五位百法表],[五位百法 心王 心所],心王有[(8)],心所有[(51)],[遍行(5);別境(5);善(11);煩惱(6);隨煩惱(20);不定(4);色(11);心不相應行(24);無為(6)]。我們慢慢談。[11五位百法略釋表],[萬有]不外乎是[事相]跟理體,在哲學裡面講,事相就 是[現象界],[理性]叫做[本體界],就哲學的角度,現象界、本體界,我們不是理性那就是事相。就現象界來講,理性是一、是無為法,現象就有[能所變現,能變現]的當然是[精神界],[所變現]的是[物質界]。意思是你心轉境就轉,心轉境就轉,這個太簡單了。

比如說你平常飯吃很好你現在吃飯感受非常好,聽聽音樂很好,突然有人來告訴你:你媽媽車禍了,在加護病房急診。你那個牛排你吃得下嗎?馬上精神變化,就沒有胃口了,然後,看你媽媽看刀,開了很久,開腦部,我問你,你吃得下嗎?我不相信你在急診室的旁邊,你還吃起便當,才怪!怎麼可能!你精神一變化,這個物質現象馬上就完全改變了。所以,我們修行人要知道用精神來支配一切,你觀知足,觀察知足。為什麼那一種人餓卻不覺得餓?他全部的精神放在那個地方精神界一改變,物質世界就會改變,但是,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的執著太深了,我們現在變成沒有辦法,只能做精神狀態微細的改變。所以,要保持精神愉快,因此,你必須接受每一個人都必須走向死亡的道路。你要避免死亡的恐懼,那你必須覺悟:每一個人都必須死亡。要接受這種事實,要接受這種思想你就不會怕死國王總統、有錢、沒錢的,統統要死,你這個精神狀態,就升華到沒有恐懼,沒有顛倒,那必須要學佛了。

沒有恐懼、沒有顛倒,這就不得了。我們沒有辦法變化所有的物質現象,至少我們可以變化這個精神狀態釋迦牟尼佛說: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在《楞嚴經》裡面講的,如果,你可以轉那個物,就是物質現象,即同如來你現在只能轉這個精神狀態沒有辦法轉這個物,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可以把這個精神界的提升到跟物質平等,色、心二法,統統平等,所以,他可以融通這個變化,變化無窮,神通自在,我們沒有辦法。我們只能升華這個精神界,但是,這個就不得了了,這個日子很好過了思想一改變的話,我們整個生命觀改變的話,哎呀!那真是享受,enjoy every day。

以前,每天爬山涉水,打扮得漂漂亮亮去郊遊,交男朋友,一天到晚爸爸媽媽一講一話不聽,看也看不住,一直拚命要嫁人,父母勸告她就不聽,為什麼?她精神狀態完全被迷惑了,現在學佛了,穩住了。師父講的,一切的不幸統統由婚姻而來,我們要三思而後行,尋找外面不如尋找內在。我去爬山,萬一死在山上怎麼辦?那還是來聽經好,慢慢她就會過濾了,她就會找到真正的精神狀態。人很奇怪!一定要爬到山上去,爬到那個寒冷的地方去。所以,人都是虛偽的動物,為什麼?你看那個報導,游過英吉利海峽,他就是征服海峽,你放屁!爬到山上,征服聖母峰,那叫征服聖母峰?爬上去而已叫做征服?人家向你低頭?那我坐飛機飛過去,不是比你高嗎?人都是虛偽的動物,從台灣游一點,就征服什麼海峽,游過去而已,征服什麼海峽,萬一死掉怎麼辦?我們怎麼能夠征服海,海那麼深,對不對?游過去,從上面漂過去而已,就叫做征服,你用的名詞不會太重了?我若看他報導我就膀胱無力,都想跑去拉尿,人都善於虛偽。我們控制一下精神界的,這個物質界的,沒有辦法完全的話,但是精神領域就過得很愉快,精神很愉快的話,他就不會老化,心靈不會老化。心靈不會老化就會用他的生命真正的去支持著。為什麼說人家得到癌症癌症的人,都不願讓他知道,就是身體壞了,物質也不行了,那麼,精神界還支持他,就這樣子

[主體;一、心王(八法)。伴屬;二、心所(五十一法)]。心王跟心所有法;[(知)]是屬於心。這個心所跟色法,[三、色法(情)],意思是說情是對境就會生情,心所有五十一個法,色法有[(十一法)],對境就生情。心王只有知,能知的心,可是,對境就會生情,因此如果不必要的場合,那你最好不要去,因為對境就會生情。我們人很容易受到誘惑的。我們台灣肇事的事禍,看看年齡都是國中、高中的,要不然就是軍人軍人回來騎摩托車,軍人會判軍法,因為這摩托車死得太多了,就是那些電視。向前走,我什麼都不怕,只怕火車,什麼都不怕(法師學唱歌)。我第一次看到那個廣告,哇!這是自找死路,慘了,一台摩托車就什麼都不怕還得了,待會兒撞得全死光,我說那個廣告早晚會取締,要不要相信?

這個年輕人在幻想你看,那個摩托車,都是女朋友的,你有沒有看到?哪一個摩托車就自己一個這樣騎的,都是後面坐女朋友。那些年輕都是受到這個電視廣告,這個境界,一看,騎著摩托車載女朋友,可能很飆風,好象大家都在看我。心理學裡面講:縱然沒有優點,引起別人注意也是一種尊嚴,就是這個道理。只要你能引起他們的注意,他就覺得自己很有面子昨天,我看報導,實在不敢相信,美國有一年輕人,他有虐待狂,叫同事把他錄影,錄在路上搶劫。走過去把人打昏倒,把東西搶走,還要錄下來,然後就寄給他家人你看那種黑人,那種狂妄跟殘忍、殘暴到極點,你說,那種是什麼心態?為惡已經怕人家知道了他還把它錄下來。現在的人那個心,只要引起別人的注意,就不管用什麼手段。叫他上台講經說法他也辦法,他一講,沒有人要聽,引不起人家注意,乾脆用殺人放火,要不然用綁票的,只要報紙一出來,他就出名了。

有一小孩子發生車禍,腿撞成重傷,第二天報紙一登他的名字,然後你看看:我上報了,我上報了,腿已經斷掉了還在嘿嘿笑。他一隻腿可以換明天報紙那樣看一下,所以,心理學家講的,榮譽可以置人於死地,為了一點榮譽可以叫你去死,就是這樣子。人的愚痴、可憐,這種精神狀態的無依靠,沒有寄託達到極點,那種空虛、缺乏自衛,那種幼稚、無知,真的是悲哀!女人也是這樣,她沒什麼好爭的,為了一點感情上的問題,嫉妒、排斥、攻擊、傷害,所以,你可以看到兩個女人在搶一個男人,這個比比皆是。還兩個人出來談判,到底是你要嫁他,還是我要嫁他,要不然,兩個一起來,你睡星期一、三、五,我睡星期二、四、六,還談判呢?你沒辦法啦!

人沒有抓到佛法,沒有抓到生命的根本,他就要抓這個世間金錢男女、榮譽,所以,他會一直作繭自縛。對境他就情,情就束縛,要是一個聖者,那這個就笑死了聖人通達這個法,一切法了不可得你怎麼樣,他才不會去管你的。所以,你們是一個幸運的人幸運比丘幸運比丘尼,聽到佛法嘛![分位假立(宇宙間一切人事差別)],統統必須借重[四、不相應行]來描述它[(二十四法)],理性本體界,[五、無為(六法)]。[五位百法(十法界眾生因素)]。

[12五蘊與百法表],[五蘊]就是[色蘊;色法(11)]。[受蘊]單獨列為[受(1)]。[想蘊]列為[想(1)]。[行蘊(49)]加[(24)],行蘊有73。[除受想余心所],因為我們總共51個心所,51個心所裡面有受跟想,那就剩下49,還有加上心[不相應行法],這個三位差別,那麼24,49加24就是73。[識蘊]就是[心王],心王有[(8)],所以,加起來,11加1加1加49加24加8,[九十四法(依他起性)],統統叫做緣起,依他起性就是緣起法,九十四法;有為法,統統是緣起緣起就產生了九十四法。[無為法(8)]那就緣起法,無為法就[(圓成實性)],不是藉著緣起,所以,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加起來有[百法]。

[13五位百法事理,別總二門唯識表]。[事]跟[理,八識心王;識自相故],這個八識的自相,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六位心所],遍行、別境、善、煩惱等等,這六位心所[識相應故],就是與八識相應。[相見二分;二所變故],二所變故就是八識心王、心所所變現出來的,那就是色法。[不相應行;三分位故],那麼就是心王、心所,再來就是色法,三分位所假立而成的。[四實性故],實性就是悟到真如實性,意思就是實在有一清凈本性,就是實性。悟到真如名叫做實性,那麼就是無為法。底下這個叫做[別門唯識],還有一個叫總門,什麼叫做總門?就理體來講[所顯真如]就是[無為]法[不離識故]。不離識在旁邊寫:轉識成智。你要轉識成智,那麼就是真如,轉分別變成真如,所以,到最後所有的緣起都在顯示真如法。[總門唯識],一切法都是[唯識],別門就細分,總門就簡單,所以,別門唯識,總門唯識,統統是講唯識

[心法;14八識名稱表],八識名稱[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異熟識]第一能變;[思量識]第二能變;[了別境識]第三能變。我們本性真如本性是如如不動的,但是,無始劫以來,因為動念,生相無明,所以,第一能變就變成異熟識;就是經過一段時間成熟、要受果報的。這個異熟識就像一個大的儲存的庫槽,什麼能量六道輪迴的這個,統統有,包括四聖六凡的種子統統有。異熟簡單解釋就是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成熟就會果報,你造什麼因你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果報,第八意識在受苦。

第二能變呢?因為異熟識裡面是沒有執著心的,第二能變就是思量,我法二執叫思量。透過執著變成執著,你內心裡面變現的種子、變現的這個境界你認為那是自己的。第三能變叫做了別境識,第三能變就是比較粗糙的了別,就是我們所謂的第六識,第六識就是分別心,就是我們的思想,我們一般的妄想平常待人處事,統統離不開這個第六意識。我們眼、耳、鼻、舌、身是與生俱來的,統統要用到這個五根、五識,所以,叫做了別境識。

[前五識]配合著[第六識],第六意識又根據[第七識],所以,第七意識叫做意根,第七意識對內執著[第八識]為自我,對外當作是第六意識的根,所以,第六意識的根就是第七意識,第七意識又名意根。對內執著第八意識,對外作為前六識的支撐者,就是根本為第六意識的依靠。了別境識、思量識就[唯識],第八識;異熟識;[本識]。初學者聽《百法明門論》,可能會比較稍微吃力一點,但是,沒有關係,沒有經過這個難的,你也沒有辦法成就也不很難。所以,希望大家要平心靜氣的努力的修學佛法將來師父往生以後,就靠你們年輕一輩。我們現在講到這個心法心法裡面有八識的名稱。

[15第八識三要略表],我們以前談到阿賴耶識是第八意識,第八意識叫做異熟識,異熟就是經過一段時間成熟,第八意識就像一個儲藏庫一樣,大的能量。裡麵包六道一切的種子,所以,一下生天,一下做人,一下又變畜生,一下又跑到地獄去。第二能變叫做思量識,所謂的末那識,這個末那識就是第七意識;思量所謂的執著我執、法執,都列歸為思量識。意識又名第六意識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能夠研究的最深的地方,就是潛意識就是我佛教裡面講的尋跟伺,那麼就是識心所,所謂的思心所;思惟的心所。其他的理學家無法了解,第七意識或者第八意識微細東西他也只能在第六意識裡面打轉,最深的也就是無法了解的一個潛意識

第六意識加上前五識的眼、耳、鼻、舌、身、意,叫做了別境識,這個叫做第三能變;初能變把本性變作第八意識,二能變把第八意識加上一層執著,三能變依第七意識作為根本,名叫做意根,然後,加上分別,那就是了別境識。所以,阿賴耶稱為本識,其他稱為唯識,唯心所造。本就是一切法的根本,六道輪迴包括等覺菩薩還沒有完全清凈,還留有一無明。[阿賴耶識]它翻譯成中文叫做[藏識],所謂藏識就是[自相]。自相就是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統統叫做執著我愛執藏相。[一切種識;因相],所謂因相就是相續執持位,從無始劫以來它有這個相續執著。到成佛我們五根不壞,也是有相續執持的力量,不過,他已經轉識成智了。[異熟識]是[果相],就是所謂的善惡業果相,善惡的業果位。

為了使大家更清楚,所大家聽不太了解,所以,我們拿出講義。資料並不太好懂,對於學者來說,聽不太了解,不了解也要聽,否則的話你這個佛法就會停止在某一個階段,正因為聽不懂才要聽,才要更加的用心來研究,所以,現在必須要慢慢來解釋。使你們加強印上,在修行上、在名相上比較清楚。

八識三相略表,三位,第八識由於正智的程度,所謂智就是修正功夫,轉識成智的功夫,二乘人、菩薩佛果程度都不太相同,所以,這個正智就是在第八意識修正的功夫裡面,可分作三個位次。三個位次第一個叫做我愛執藏現行位,第二叫做善惡業果位,第三叫做相續執持位。一我愛執藏現行位,顧名思義我愛執藏,就知道第八意識受到第七意識執著,由無始劫以來,都是因為第七意識一直永恆的執著第八意識,以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本來見分的心法,相分的色法是同一體性的,由於我們無始劫以來業力熏習,使我色心圓融無礙的法變成隔閡,變成強烈的精神物質。其實我們曉得精神會影響到我們物質物質也會影響到我們色身。

比如說我們今天心情好,飯吃得下了;我們今天父母發生了一些問題,送進加護病房;我們因為操心、過度驚嚇;恐懼過度,而影響到我們的飲食。沒有說父母發生了嚴重的車禍,送進加護病房,你這個飯吃得下,我不相信或者是你所愛的人,一下子離開你了,那你要學佛的心也定不下來。所以,我們的心就會影響到胃,吃飯的胃,就是心(情緒),精神就會影響到物質,這個物質也會影響到我們色身。比如說身體病了,情緒就會變成低潮,就會感覺到絕望,沒有幸福可言,世間無可追尋。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在第八意識產生一種強烈的執著,把色法跟心法嚴重的分開,我們藉著無始無明,變化成世智辯聰,由無始劫以來的世智辯聰幻化成肉體,由地、水、火、風產生的知覺;由這個知覺顯示的世智辯聰,幻化成我們的精神神經系統。所以,我們說神經系統物質也對,是精神也對,為什麼?因為我神經系統情緒的影響。但是,我們的神經系統受到破壞,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心境

我們的色身,整個由精神支柱,精神精神就是神經系統,全部有關係。所以,神經系統來源就是我們對外界的反應,有的是可以自主的神經有的是不可自主的神經。換句話說:我們的精神某些方面可以控制,某些方面是無能為力的,沒有辦法的。就算你印度的瑜珈行者,可以控制這個胃使它蠕動,但是,你也沒有辦法抑制這個無常使它變成永恆。你還是要生、老、病、死,大修行人肉體當作是永恆,是一種錯誤的追求,本性才是永恆的東西

我愛執藏現行位,這是指第八識的自相而說,簡單講自相就是內面,裡面含有執著性,變成一種污染的意思,意思是如果談到我們阿賴耶識的自相,就是本身就有執著,那是因為受到無始劫以來,怎麼樣?恆由第七識的愛執為我,叫做我愛執藏位。凡是下至凡夫,上到第七地的菩薩,或者二乘中的有學聖者;有學就是還有學習的地方,還有可學的,那不是到無學位,無學位就是在這三界裡面沒有什麼好學的,究竟極果。所以,是二乘中有聖者,有學是對無學講的,這個位的識叫做阿賴耶;阿賴耶為執藏識,執藏就是所謂的執著,而蘊育著一種無形的力量

如果,會修行的人,看到這一句話,那也就知道凡一切相不可執著,否則的話,將與成佛絕緣。人類兩大不好修行的,慾望和情。慾望是指飲食男女慾望;情,那就是發揮了父子之情母女之情,我們無法把這個情升華成悲心,那你就永遠不能成佛。所以,因為你執著,阿賴耶識的名相就永遠存在,那麼因此,如果我們修學佛法的人,能夠在一句話裡面好好的思惟:噢!原來阿賴耶識,我們無始劫來就是這個執,這個執一定要破,不破與成佛絕緣,不破這個執著的人,沒有機會成佛也不可能修行,連往生極樂世界都會有問題。為什麼?因為往生極樂世界必須對娑婆世界無所留戀,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專不生極樂你這個愛或者這個情慾不重,那你就會來到這個娑婆你不把它平淡化,那沒有辦法。你念:南無彌陀佛,你不專。

我們一般人,念佛的人多,往生極樂世界的少,正因為自己認為自己行,以為自己有辦法,所以,不在平常日子裡面下一功夫,不做功夫。不做功夫,他只是會念念:阿彌陀佛,自己平常告訴自己:我做這種功德,差不多可以往生了。他並沒有經過考試啊,在沒有經過大專聯考以前,大家都可以估計,我可以考四百多,一考起來:三百二十。跟估計的差一百分,人一直認為自己在臨命終有辦法,到臨命終就沒有辦法,沒有考試你怎麼知道自己程度到哪裡?考試就是每天碰到境界,能夠在情、在欲淡泊,你這個考試,你自己考試,你就知道你幾分。我們如果到臨命終才要試試看,去通過這個聯考,萬一通不過,你就麻煩大了

我們每天面對這個境界統統叫做修行煩惱當下就是菩提,每天你都要試試看,你的境界有多高。感情來,你抵擋得住嗎?慾望來,你控製得住嗎?你能轉識成智嗎?在古來的禪宗我說禪宗厲害就在這個地方禪宗裡面有一句話:若能悟到一句這一就可以成佛。如果你不把這個佛法當作心地功夫來用,而只把它當作學術來研究,就算你看三藏十二部經典也沒有用,為什麼?你變成是一個學者,不是學佛佛法它是一種功夫的表現,就是你平常你的生命一定要趕快發揮你本性上的功夫,否則的話,你一直到臨命終。你現在自已以為行,其實一點都不行,沒有經過風吹雨打,你怎麼知道可以在冬天裡面還盛開著花朵境界學佛人的天堂你要境界當作是天堂好好的來享受它。

以前,有一密宗上師徒弟對他非常好,每天端飯,時間到就給他弄洗澡水,他非常享受,徒弟也很孝順他不住了,他說我要離開這個地方,回到西藏去。回到西藏以後,他的徒弟對他忤逆、不孝,他好高興。後來,對他孝順徒弟跑到西藏來找他,說:上師啊!您為什麼要離開我們?他說:唉呀!你們太孝順了,我在那裡都沒有什麼好學的,也沒境界,你們統統順從我。我從來沒有碰到過逆境叫什麼。我在這里有得學,那個稀奇古怪的、不孝的、叛逆的,那才知道師父功夫。還有這種怪師父,他一定要找境界。所以,人家的修學佛法不一樣,因此,真正的功夫要用出來,那才叫真的功夫平常講得很好聽,或者是在家居士吹噓的,那沒有用的,當你今天聽到師父這句話以後,你二十四個小時,就統統叫做修行境界現在那兒,現在就要看功夫;每天都會境界的,現在就看功夫了,師父講的這叫修行

以及二乘的無學果,到這個位次才能夠舍,所以,二乘中的有學聖者都屬於有阿賴耶的名詞,此位的識叫做阿賴耶,為執藏識。八地以上的菩薩,以及二乘的無學果,已經沒有第七意識我執,所以,就沒有這個名詞。因此,阿賴耶識到八地以上,就沒有這個名相,就沒有所謂的阿賴耶。阿賴耶是第七地以前所用的,七地菩薩以前所用的叫做阿賴耶。包括凡夫、二乘人,二乘的有學位。再來就是菩薩或者是佛果,不過,二乘跟菩薩有一要注意的。二乘人如果自力功夫夠,那就等於七地菩薩自力功夫而不是說二乘位來才叫做菩薩菩薩位來才叫做佛果

自力來講的話,阿羅漢的位置,比菩薩的位置還高,自己修證的功夫。如果就菩提心來講的話,初地菩薩雖然沒有阿羅漢功夫,但是,初地菩薩功夫他是因為發大菩提心,所以,就唯識學來講,證阿羅漢功夫,遠遠的超過菩薩力量。這個菩薩必須到八地菩薩以上,才能夠走過阿羅漢位,因為,阿羅漢叫做無生。就自力功夫來講,阿羅漢走過菩薩,就究竟位或者就發菩提心來講,菩薩位次超過阿羅漢,我們一定要了這一點。到二乘的無學位,就沒有第七意識我執,就沒有這個名字

第二叫做善惡業果位,這是指第八識的果相而言,因為,第八識是由無始劫以來的善惡業所召感的異熟果,就是你無始劫以來造這個善惡業這是因:善因、惡因,經過一段時間成熟叫做異熟。你造善因就得善果,你造惡因就得惡果。第八識又叫惡業果位,召感的異熟果叫做業果位,這個位一直通到十地菩薩的金剛心,為什麼講金剛心?因為,他接近佛了,在唯識學裡面沒有列出等覺菩薩,十地菩薩直接就是成佛。在唯識學裡面沒有所謂的等覺,有的有談到,有的沒有談到,有的只有列出四十一個位次;有的經典有談到這個十地菩薩再來等覺,再來妙覺,有的沒有。

這個金剛心就跟佛心是沒有什麼兩樣的,所以,此位通到十地菩薩的金剛心或二乘的無學位。這個二乘的無學位,那也不得了。這個識就改成名字叫做毘播迦,七地菩薩以前位次叫做阿賴耶,要是就果相來講的話,是通到十地菩薩、二乘的無學位,又叫做毘播迦,叫做異熟識。所以,第八意識第一個名字叫做阿賴耶,是通到第七地菩薩的二乘的有學位;另外一個名相叫做異熟識,異熟識是通到金剛心十地菩薩、二乘的無學位。

第三、相續執持位,這是通到佛位,為什麼相續執持位是通到佛果?因為,釋迦牟尼他也會變現這個色身出來,我們眾生也有色身,那麼他要持這個五根身,令這個五根身不失。如果說成佛以後什麼都沒有,見法身什麼都沒有的話,那完蛋了,那他怎麼能夠度眾生呢?所以,以這個識,還可以執持色法、心法的萬法的種子,令這個五根不失。所以,佛也能成佛也能示現成這個色身,正因為有相續執持。相續執持位,在凡夫位來講,它是一種執著,在佛菩薩來講,它是一種示現,已經轉識成智了。

相續執持位,就第八意識的因相來說的,這個位通到佛果,以及盡未來際,為什麼盡未來際?盡未來際要八相成道要在他方世界示現成佛,所以,這個相續執持位,一定要有未來際,否則的話,他要度眾生的話,他怎麼樣來示現八相成道?因此此識,執持這個色心的萬法種子,令五根不失叫做相續位。眾生也五根不失,佛菩薩也五根不失,他神通妙用。就凡夫位來講,五根不失是因為業力的執持,就佛菩薩來講是願力的執持位,那完全不一樣。所以,這五根不失有一種是願力來的佛菩薩有一種是凡夫業力來的,都是相續執持位。

這個識的梵語叫做阿陀那識,也叫做執持識,可見阿賴耶的特質是凡夫菩薩第七地,或者是二乘有學位的眾生而言,那麼,這是叫阿賴耶。什麼叫異熟呢?異熟識是指菩薩的十地,或二乘無學果位的聖者而言。什麼叫做執持識呢?就是指佛果以及盡未來際的聖者而言。所以,我最聰明,為什麼?假設你們有一點錢,你們不要去投資公司,投機就是最大的危機,最大的危機就是投機。你們沒有看過《佛心慧語》嗎?我這個人最聰明,如果你有一點錢的話,放哪裡?放國家的政府,除了國家滅亡,否則的話,你的錢永遠存在,利息雖然少一點,可是這個有保障。你要人家的利息,人家要你的本錢,所以,你投資這個風險很大的地方,到最後沒完沒了,你完蛋了,我告訴你。所以,要記住!學聰明一點。

[18緣起之相表(緣起之相,有共、不共二相,以四料簡分別之)]。這個料簡就是以前抓中葯:配葯,四種不同。料簡以現代話來講叫做分類的意思。[緣起之相—共相、不共相],什麼叫共相?共相裡面有[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所以,初學者,象今天我們這個大專的同學來都坐在三樓,最起碼有百分之九十五的聽不懂。沒辦法,因為初學者沒有辦法聽懂,熏習可以,講講故事他就聽得懂。這些慢慢來解釋,認識一點也不錯,第一次聽比較艱澀。緣起之相有共相,就是我人生宇宙的[山河大地等]一切相。什麼叫共相?[共相]就是[共業所感]。所謂共業所感,比如說你做人,對這個宇宙的認同、看法是有相同之處的。比如山河大地你看那是一座山、大海,因為人的業感幾乎相同,所以,看出去的世間就會差不多。我看,這是文殊講堂你看,也是文殊講堂,可是一隻蟑螂呢?就不是看文殊講堂,這好大、好大啊,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它也不清楚什麼東西一隻蟑螂它知道這是文殊講堂嗎?老鼠它知道這是什麼大講堂;弘法的地方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