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講座第三天

六祖壇經

2004年10月2日——8日

上慧下律法師

文殊講堂

講座第三天

【釋功德凈土第二】

解釋什麼是真正的功德,什麼是求生凈土

【次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升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

【次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設這個供齋,用完了餐,【齋訖,刺史請師升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要有禮貌啊!對說法法師要有禮貌,士庶也是有修養的或一般的聽眾佛弟子。官僚就是有身分地位的。【士】是讀書人;【庶】是一般的貧民,【肅容】就是要有威儀。再一次頂禮,就【問曰弟子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因為他講的都是見性大法見性大法就是回歸當下,不拖泥帶水,沒有枝葉、葛藤,單刀直入就突破了無明,所以,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現在有少許的疑問,【願大慈悲特為解說】。希望和尚慈悲,為解答見性大法

經文,【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師曰:是。公曰:弟子達摩初化梁武帝,帝問雲『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有懷疑就問啊,我就會為你解說。【韋公曰:這個韋刺史說了,【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這個宗旨就是正確的意旨。和尚所說見性大法,可是不是達摩大師旨意呢?就是您這個傳承是一樣嗎?【師曰:是】。當然都是見性大法,當然都是一樣的。【公曰:弟子達摩初化梁武帝】,達摩大師來到震旦,就是我中國,剛好碰到梁武帝。【帝問雲】:梁武帝就問說了,好大喜功的人就是這樣子,在有為造作裡面,這個比比皆是,舉這個例子,我們今天修行,還是都是搞這個,就是要名。【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我梁武帝一生一世造了多少千、多少萬的寺廟供養了多少出家人,還布施設種種的供齋,有多少功德呢?有什麼功德呢?他在生滅法裡面著相達摩大師是個見性聖人。【達磨言:實無功德】。這一回答,大家都不清楚了,其實很簡單著相它就生滅法,見性就是不生不滅法,所有的施捨、生滅當下不著,就是見性,行一切善,不著一切善。達摩大師就回答:一點功德也沒有。【弟子未達此理】,弟子不了解這個道理。【願和尚為說】。

經文,【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養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法身中,不在修福。】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實在沒有功德,不要懷疑先聖,就是達摩大師所講的話。【武帝心邪】,這個心邪不是惡的意思,是著相的意思。凡所有相,都是虛妄,他搞這些生滅法,就是希望達摩大師贊嘆一番。本來希望達摩大師贊嘆一番,達摩大師是個見性的人,他講的就是不生不滅清凈自性才有功德他就當頭棒喝:實無功德梁武帝承受不了了。所以武帝心邪,不是說全造十惡或者是知見,不是這個意思,是說著相。【不知正法】,修無相法就是正法正法涵蓋三藏十二部經典,貫通八大宗派不能離開這幾個字:就是緣起自性,一切法無我緣起自性就是無相。【造寺供養布施設齋,名為求福】。福就是生生滅滅的東西,你布施了以後,當大官,當主席、或當大企業家等等,統統叫做生滅東西。【不可將福便為功德】,你不可心拿這個生滅的造作,來說它是真如無為的本性功德這是兩碼事情。【功德法身中】,功德在【無相法身中,修無相才有辦法進入絕對的真如自性不著一物盡菩提,住就不對。所以功德無相法身中。諸位!要進入佛的領域,這個功夫可要下得很深,不住相布施。【不在修福】。因為在無相法身中,才有功德可言,不在修福。

現在的比比皆是,我到你這個道場來,打個齋,刻個佛像,出個多少錢,都要名字啊。以前我們建這個文殊講堂的時候,有一個人拿了八十萬來講堂,說要跟他雕刻一尊地藏菩薩,供奉起來讓大家拜,我說:行。但是他有一個要求,就是把他名字刻在地藏菩薩的底下,我就想起了廣化律師的一句話。廣化律師說:我們一般人不懂,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菩薩的下邊,你有多大的福報啊?人家每天拜地藏菩薩,就順便拜你?一切福報早晚都拜,很快就拜完了!所以我就堅持一個理念希望大家有正信,能夠修無相布施,我跟她講:哎呀!居士啊!這個女居士五、六十歲了,也是很著相執著,就是一定要這樣子做啊!真的很抱歉!後來這八十萬又拿走了,不刻了。就是她一定要給你寫個名字有的人就說:師父!您就給她個方便嘛!對不對!我說:那不行!所以你到我文殊講堂來看,沒有任何名字,那個柱子牆壁沒有任何的刻什麼功德芳名,沒有一個都沒有,我希望他們能夠進入無相修行,要不然這樣搞的話,百千萬劫不得解脫

經文,【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所求也,是以福德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這段很重要。【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見【清凈自】性才是真正的功,平等【心】才是德。哇!你要見到了清凈自性,悟到了平等心性才有功德。諸位!這個見性大法,可是最上乘論啊!是最上乘的法。萬法回歸自性,六祖惠能大師的《法寶壇經》怎麼能不研究呢?不好好的研究呢?底下,很重要!【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這個【滯】就是著。你只要動一個念頭著相,就卡死了心性通達不了,每天情緒控制不了,他因為著相,什麼都以我為中心點,那麼人生宇宙就是紛紛擾擾。什麼是佛法佛法就是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實,就是佛法,就是正法,面對這個現實當體即空,又能見性同時超越。見性的人跟大家的生活一模一樣,一樣行住坐卧,該做的工作做,該負的責任負,但是內心擁有大般若智慧。說:念念無所執著。因為我執著通達不了,就象水不通,常見本性真實妙用。為什麼講真實妙用呢?他要面對一切相,同時超越一切相啊,當然要真實妙用啊!

我今天見到了清凈自性我要講經說法,現在講經說法就叫真實妙用啊。沒有一個人見性以後死板板的,整天坐在那個地方一點作用都沒有,失去了大用,不是清凈自性啊!【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哎呀,這個是普天下的人都是犯一個毛病,就是傲慢。你算什麼?你可以看到,處處可以看到,那個強烈的自己把自己拉高,輕視別人太容易了,降伏自己很困難,輕視別人很容易,要見性的人可不是這樣。內心謙下,謙下旁邊寫二個字隨順,就是隨順眾生。這個要下一功夫了,就是不要老是跟眾生敵對。你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的眾生,他一看到什麼,不跟你損幾句,他日子不好過,他講話有意無意就給你損幾句。為什麼?沒有謙下的功夫。謙下就是隨順真如隨順眾生就是隨順真如,因為真如是無諍、是平等、是與世無諍,所以隨順眾生就是隨順自己的真如自性隨順真如自性才是真正的修行。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

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意思是在天地萬物人生宇宙當中,每一個時空的交會點上,所展現的相叫做萬法,清凈自性在萬法當中同時顯現,但是所顯現的卻是離一切執著。心體離念是德,離念就是離執著的念,離分別的念,離顛倒的知見,還是一樣,離執著、分別、顛倒叫做離念,而不是離開正念正念就是無念。你不能說涅槃是什麼念頭都沒有,涅槃是什麼念頭具足,大智慧真如自性統統具足,不能說他沒有念。所謂的離念是對凡夫講的,諸佛菩薩具足一切清凈善念,眾生是動念即乖,所以,這個看你悟跟不悟。

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修學佛道,要悟入不生不滅才是功。【應用無染是德】。【應用】就是運作,運作在這世間各個角度,而且不被染污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要見到無相法身,就按照這個來修行,是真正的功德簡單講就是不生不滅清凈自性才有功德可言。【若修功德之人】,底下這句很重要,【心即不輕,常行普敬】。那個心不能輕視任何一個人,心輕視任何一個人就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這個心不能輕視任何一個人,因為對方是佛啊!一切眾生你就站在他有佛性這個角度,你都必須尊重他,贊嘆他,人就不可以輕視任何一個人,尤其修學佛的人講話不能嚴苛。【心即不輕,常行普敬】,普遍的尊敬一切眾生。【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吾我】就是人我是非。心從頭到尾一直動念去輕視一個人,認為他小我大,他錯我對,他惡我善,他非我是。完了!這樣子的話,自己活得很苦惱,彼此相處也痛苦不堪。

心常輕人,就吾我不斷,【吾】我加二個字是非。什麼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說話,從來不體諒對方的立場,叫做吾我不斷。【即自無功】,那一點功德都沒有。【自性虛妄不實】,什麼叫自性虛妄不實呢?這一句不是說清凈自性嗎?若著相,便落虛妄不實。要這樣講,原文太省略了,一看啊?自性虛妄不實?怎麼會這樣子呢?剛剛講自性有無功德不生不滅。現在講:自性虛妄不實?不是這個意思,就是你清凈自性如果著了一個相,就落入虛妄,不實在的。自性著相落入了染污,落入了虛妄,當然就沒有功德了。【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每一個念頭出來都是正念這是功。【心行平直是德】,你要心能夠直心,就是道場,不要扭曲別人,不要醜化別人,不要惡意的攻訐。你現在看看報告新聞啊,媒體、雜誌一打開,哇!那個政治立場不同。你看台灣這個政治生態,哎呀!不得了,對罵呀!象仇人一樣,沒辦法,我們佛弟子,不悟是這樣子的,心行平直才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要講功德,身跟心是不二的,要把身體照顧健康,身安而後道隆。【善知識功德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所求也】。這句話畫雙黃線。目前,一切眾生就是這個大頭病。我從小就得了一種病,叫做大頭病,就是喜歡人家贊嘆,我這個病已經吃了中葯,吃了三十幾年,一直就吃不好,碰到人就喜歡人家贊嘆。一切眾生也是這樣子,得了大頭症,就是喜歡人家贊嘆,就是著相,現在看到這《六祖法寶壇經》,要好好的迴光返照。【是以福德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經文,【又問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凈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即佛土凈】。

又問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這一很重要,修凈土人不會看經典的人,以為達摩大師在毀謗凈土,不是這個意思,會看經典的人知道,達摩大師是大慈悲。意思是說凈土不能離開現前當下一念,要懂得祖師的用意是很辛苦的,你一直認為心外有一極樂世界,不曉得極樂世界還在這一清凈自性當中顯露出來。【師言:使君善聽】,韋刺史啊!你好好地聽啊!【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西方引化就是引導來度化眾生,化導眾生。【經文分明,去此不遠】。為什麼?我們了悟這個極樂世界的一剎那之間,那麼臨命終,阿彌陀佛就接引極樂世界,為什麼速度那麼快,當然就沒有距離啊!是不是?還是在心動念間,屈身臂頃到蓮池。【若論相說】,這個六祖講的很好,如果要在事相的角度來說,因為凡夫見相啊!他就認為:凡所有相都是實在的東西,所以有幾公里幾公里,幾個國土。【里數有十萬八千】。有十萬億個佛國土,【即身中十惡】,身三(殺盜淫)、口四(妄語綺語兩舌惡口)、意三(貪嗔痴 );八邪(八正道反過來就是入邪)。【便是說遠】,造了十惡業,遠離了八道,那麼就很遙遠了。一天到晚惡業,跟極樂世界相形愈來愈遠了,從事相上來說,是有十萬八千,從理上來說就當下這一念。

【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為什麼?近就是當下一念。【人有兩種,法而兩般】。人就是根性有兩種,法沒有兩般。【迷悟有殊】,就是有差別。【見有遲疾】,對清凈自性的體悟,有的快有的慢。【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凈其心】。底下要注意聽了關鍵在這地方。迷人跟悟人,在六祖的角度來說,六祖他是講最上乘論,就是這一就叫成佛凈土分四個土:凡聖同居土,就是沒有斷惑的、方便有餘土,斷見思惑的、實報庄嚴土,斷塵沙惑的、頓悟的人直接進入常寂光凈土。換句話說,大家在這里自性好好的用功你要往生極樂世界,你的品位就一直高一直高,因為極樂世界是變易生死,不是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就是境界一直在轉變……,所以你到極樂世界去的時候,你自己見到你自己托在蓮花化生,而這個蓮花就隨其你聽聞正法蓮花聽聞正法就一直轉,自性轉動,見地愈深,定力愈深,蓮花一直放光,一直長大,一直大……,你在這娑婆世界念佛精進念佛極樂世界蓮花每天都在澆花,南無彌陀佛,南無彌陀佛,……,六祖惠能大師他這最上乘論就是說:單刀直入,就是叫你進入常寂光凈土他不是否定這個極樂世界,要弄清楚。

為什麼頓悟見性就是佛,就不要到極樂世界去了,我們話講回來,這還不是每一個人有辦法的,因此我的主張就是說:在心性上,你要好好體悟一切法無生,在教義教理上,我們要好好的聽經聞法,在念佛功課上,你要堅持不退轉,不能動搖。這個就是我今天要講《法寶壇經》的用意。記得把那個女人不退轉,我講的是那些沒有看過vcd的外面的女眾,用那種精神,勇氣來念佛,個個往生還是上品呢!三不退轉會背吧!死纏、爛纏、打死不退轉,就是堅持凈土法門就把功夫拿出來用,知道吧!沒有一個不往生的。六祖講的他這個是常寂光凈土,這個最上乘論究竟的,這個不是一件很容易事情。可是,我們還是要慢慢體悟啊!我告訴你說老師要求你考六十分,你就會不及格,因為只要六十分就好老師說:我告訴你下次不考一百分,我打死你,這個孩子回去念……,就算沒有拿一百分,掉下來也有八十分啊!

我們要是沒有辦法一念見到佛的法身,沒有辦法到常寂光凈土,大不了掉下來還有實報庄嚴土,再真不行掉下來還有方便有餘土,實在是笨的沒有辦法了,帶業往生,還有一個凡聖同居土,對不對?要搞清楚六祖的大意、用意,他一下子就是要叫你:徹底放下就是佛。對不對?象我媽很好了,我說念佛啊!我都在念啊,煩惱自己跑出來,我也沒有辦法啊!他就樣子了,很有理由,她念佛……,妄念就自己跑出來了,她念佛……,妄念就自己跑出來了眾生就是這樣。悟人自凈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即佛土凈】。諸位!這是常寂光凈土功夫啊!

經文,【使君!東方人,但心凈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凈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使君東方人,但心凈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凈亦有愆】。【愆】就是罪過,所以看你心靜不靜。【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六祖這個意思要弄清楚,清靜自性是沒有取捨的,沒有分東方、西方的,意思就是:回歸當下一念,沒有東西的,所以這句話的意思,不能說:哎呀!我們的六祖否定凈土,或者怎麼樣子誤解大師的用意。大師的用意是:見性的人沒有東方、西方的分別,這一本來就是具足你要念佛這一念同時就極樂世界,臨命終不是花開見佛嗎?諸位!花開見佛怎麼解釋啊?智慧開即見佛,你為什麼不見佛?智慧沒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所以六祖講的是自性的唯心凈土,我們還沒有達到這種程度,我們必須在事相上下功夫你要好好的功課早課晚課,多持咒、多念佛好好的體悟這個唯心凈土,一心一意,好好的慢慢在事相上磨掉習氣好好的專註又專,念南無彌陀佛,這算沒有辦法象六祖講的這樣子往生是絕對沒問題的。

我說往生困難的意思是:我們從以前看到現在,有多少人寫信來,他用了師父的金光明沙,用了師父加持過的咒輪,三張咒輪、往生被,有一人不可思議,一個往生者,就把師父加持過的東西,金光明沙、三張咒輪、往生被蓋著,結果那一天就放入冰庫,其他的人九個一排有十個,其他人統統放進去,都是往生者,第二天出來要化妝啊,其他九個統統冰凍象冰棒一樣,這蓋往生被、三生咒輪、放金光明沙在額頭的,全身都是柔軟、面貌如生。諸位!冰凍二十小時啊!六祖講的是見性大法。我告訴諸位!密宗加持咒力本身就有不可思議力量,我們從以前到現在去跟人家助念,斷氣以後,有的那個臉,就是灰頭土臉,臉發黑,在旁邊一直助念……,那個臉紅通通,面貌如生,凈土法門不可思議的啊!我們看經典要了祖師大德他的用心。六祖的用心就是最極、最上乘、最快直截了當,通身放下就是凈土,唯心凈土。但是一般人功夫做不來,做不來就慢慢來,對不對?六祖他是電梯,我們是爬樓梯,需要一步一腳印的慢慢來。人家六祖一進去的時候,電梯一按,嚕……就到了,我們可要用一點時間下一功夫。【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悟人,覺悟的人;在處就是當下這個地方。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經文,【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假使,如果我們的心地只要不起惡念,沒有不善心,西方就離我們不遙遠。【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即行十善。【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諸位!師父開始講的:往生是現在的事,不是臨命終的事情,我講的跟六祖一樣喔!現在你就要處理這一執著、顛倒、妄想、分別,臨命終沒有把握啊!臨命終助念叫做賭博,賭博不是輸就是贏,萬一沒去怎麼辦?再來再來怎麼得了。往生是現在的事情啊,回歸當下這一念,你就一定要徹底的不住相,徹底的不執著,徹底的不分別,你要下定決心啊!極樂世界就在當下這一念啊,剛開始做起來有點困難,因為眾生就是靠執著日子的,一下子放,放不掉,沒關係,我們有了目標方向感以後,知道修行正確方向以後,就是在見性上下功夫,好好專心念佛同時要在不生不滅心性上下功夫。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經文,【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

【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這個【使】也可以解釋說韋刺史,【使】就是假使、假設說。假設說你,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因為極樂世界分四土,我們六祖也不凈土的專家,他大徹悟聖人,所以他講的就是一念成佛,因此我們要了解立場不同。你只要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呢?【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一切法無生,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宣說的,諸位,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講的也是這個。為什麼一切法無生呢?緣生、緣起自性嘛,一切法無我嘛,所以生,剎那變化,譬如說:你這一秒鍾生,這一秒鍾馬上又變化,你從前一秒鍾找不到我,這一秒鍾說是我馬上又起變化,下一秒鍾是我,還沒到,哪一秒是你啊!一生,馬上剎那又變化,住,再來就壞;生、住、滅簡稱生滅。【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所以師父你要悟到自性,好好念佛就是這個道理。【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諸位希望見嗎?

經文,【眾皆頂禮雲: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即是眾生自性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痴畜生。】

【眾皆頂禮雲: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師言:大眾!】哎呀,諸位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我們這個色身就像一個城牆,【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外面有五門,就是眼耳鼻舌。【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心就像大地,性就像居在大地的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即是眾生自性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諸位!六祖所講的統統是唯心凈土,理上究竟無生,不是事相上在講的,而事相在講的,確實有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有極樂世界,要悟到究竟了,極樂世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極樂世界也在我的心性當中。所以六祖談的就是這個,究竟無生、畢竟平等的唯心凈土,我們一般眾生沒有這個能力。你這一慈悲心你就觀音,那你做得到嗎?做不來,理上可以講得通,事相上沒有辦法的。

喜舍名為勢至,其實六祖就是要你升華自己,升華自己,你就觀音、就是勢至、就是釋迦、就是彌陀、統統在這一念裡面,六祖就是一直在勉勵你,意思就是:你也聖人,不要自貶身價,輕視自己,直取清凈自性。【人我是須彌】,人我就是鬥爭不斷的人就如同我慢高水,不留德水,就象須彌山,因為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鬥爭不斷啊!【邪心是海水】;邪見的心就像海水,煩惱就像波浪,一直鼓波,所以,這個世間沒有停止過。你可以看到這個新聞報道,從來沒有停止過的。【毒害是惡龍;虛妄鬼神】,鬼神就是忽有忽無,好象有,好象沒有。【塵勞是魚鱉】;停不下來。這個魚在遊動啊……一天到晚就覓食啊,鱉也是這樣子,游啊……,疲於奔命,從來沒有停止。歇即是菩提,停不下來。【貪嗔是地獄愚痴畜生】。諸位!這個統統是在理上來說的,就是你現在有這個念頭將來就會引導你進去某一道。

經文,【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無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凈,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這還是一念之間。【除人我,須彌倒】,意思是:我慢心就倒下來,你要除掉我相、人相、眾生相、不可心動一個念頭,我比別人行,輕視任何一個人都不行。須彌山就倒下來了就是我慢的高山就倒了。諸位!《六祖法寶壇經》單刀直入摧毀你種種以前的妄執,太了不起了,六祖,每一句話都是針針見血,沒有廢話。【無邪心】,就沒有邪見的心。沒有邪見的心怎麼樣呢?【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統統在自性裡面下功夫。【外照六門清凈,能破六欲諸天】。你動一個念頭著這個相,五欲六塵,你最多最多就是生天啊,這個世間最多就是這樣子,行十善,但是,著於五欲六塵,怎麼樣?就是世間人,做了一切善,可是卡死在這世間的五欲六塵裡面,最多就是生天了,不能成佛。【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所以我說見性太重要了。【內外明徹,不異西方】。為什麼?沒有隔閡,內心清靜,外面境界當體即空,身心世界同時放下,忽然超過世出世間,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你不在這自性上下功夫你怎麼極樂世界去啊?

大眾聞說,瞭然見性,悉皆禮拜,俱嘆善哉。唯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經文,【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所以,六祖講的統統在自性上發揮。所以,在理上來說,無生的這個角度來說,是這樣,唯心凈土。【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在家居士如何修行?【願為教授】。我們今天在家居士多,我們聽聽六祖怎麼開示。【師言:吾與大眾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就跟我祖一樣,沒有什麼差別。【若不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頌曰:心平何勞持戒】,擺平別人很容易,擺平自己很困難,統領百萬大軍很容易,降伏自己很困難。所以世尊說:能統領百萬大軍的人並不偉大,一個人能夠降伏自我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那就世尊世尊二六時中,統統做降伏自己的功夫你要平等心,心擺平了,畢竟空,心平就是悟到畢竟空,見性,心平等了沒有煩惱叫做平,沒有執著叫做平嘛!又何必說持戒呢?這句話是說你不持戒,不是這個意思,你擺平了這個心性,擺平了這些煩惱,擺平了你自我,又何必說什麼持戒持戒呢?因為沒有這種東西啊!是這個意思。

【行直何用修禪】。行直,心要是平直,不要扭曲別人,不要醜化別人,不要妄語,不要把不實在的事情加在別人的身上,不過開玩笑例外。心直何用修禪,你心沒有醜化別人,不扭曲沒有執著沒有煩惱,那修什麼禪呢?無相東西修嗎?【恩則親養父母】,【恩】就是知恩的人,知道報恩的人,怎麼樣?【親】就是孝,孝養自己的父母。知道報恩的人孝養自己的父母。【義則上下相憐】,有正義感的人,對上對下都互相的憐惜,互相的扶持、共患難、共饑寒。饑寒患難一同扶持,佛弟子也要樣子。我們要互相扶持、共患難、共饑寒,我們要為了正法,要互相鼓勵,互相贊嘆,來行菩薩道,佛門裡面,千萬不能有差別,八大宗派我們一律尊敬,一律平等,這個就是真正有功夫的人

【讓則尊卑和睦】,【讓】肯退讓的人,你肯退讓的人,退一步海闊天空,眾生是爭,不肯讓,爭就是你死我活,世間就你死我活。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就是說:我存在就是他存在,我毀掉他就是毀掉我自己。我看了一個電視劇,在描述這個大老婆很辛苦,二老婆想盡辦法要幹掉她。一天,二老婆就買通一個殺手,她認為:我把他搶過來,我一生一世就是共處在一起,就是我的了。大老婆被殺掉了,她還故布疑陣,現場好象自殺的一樣。這個事情過了幾年大家都調查不出來,後來經過調查、調查……,查到了是誰殺的,再來,幕後的指使者也抓起來了,判死刑!本來是要自己好,結果統統完蛋了!看到這一幕就是要告訴大家:眾生好就是自己好;傷害眾生只要你動念就不對,要趕快停止。動那個念頭就不對。讓則尊卑和睦,【尊】就是上,【卑】就是下,你肯退讓,就很和睦相處。

【忍則眾惡無喧】,能夠忍,一切眾惡就不會吵雜,能忍一切的惡就喧騰不起來,【喧】就是吵雜不起來。【若能鑽木出火】,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你修行精進懈怠,必定見成佛。這個鑽木出火,就是下功夫一直鑽木,這個木頭要鑽出火來,就表示一直用功、一直用功……,親近知識開示,自己能夠知道進退,也能夠知道退讓,了解心性道理,又懂得這個凈土的可貴,鑽、鑽……有一就會冒出火花來,極樂世界就在當下這一念哪。【淤泥定生紅蓮】。淤泥就是染污,定生紅蓮菩提的意思,表法的。淤泥定生紅蓮,諸位!我們一定要了解,在這世間,污穢和清凈都是可貴的,一定要有正確觀念,好!你看到那個電視的名模嗎?漂不漂亮啊?漂亮你有看到那個蕭大美女嗎?漂亮漂亮從哪裡來?直截了當講,她要會排泄才漂亮得起來啊!是不是?要是林名模跟蕭大美女明天便秘了,我告訴你,這裡面的排泄物堵在裡面,那個叫做毒素啊!骯臟的東西跟美的東西,這個都是很可貴的呀!

我告訴你:只要見自性,看世間道理世間人是完全不一樣的,世間人看到污穢的,就說:哎呀!很骯。告訴諸位!沒有骯臟,沒有我們今天。諸位!大小便不清凈,記得!清凈佛性就靠這個,你回去不大便、不小便,你慘了!清凈佛性?不會大小便你完了,就不用唱下去了,不要厭惡那一些不清凈東西,去追求什麼叫清凈的。凈跟不凈是在這一念之間啊!我們今天的佛性在哪邊?就是大小便裡面,是不是啊?不大小便,你怎麼辦?看事情,三百六十度的每一個角度,你看就是不一樣。我學佛以後就一樣了,我讀大學的時候,象微積分考九十分,或是考一百,有的人就會輕視那一些考二十分的,我大一就開始學佛。我的觀念就不是這樣子了,一般人:你才考二十分,哼!不中用!我就和他們不一樣,我會走過去跟他說:還好你二十分,襯托我一百分,沒有你考二十分,怎麼顯示我一百分?謝謝!不然沒有你二十分……,因為有二十分才能襯托一百分啊!襯托法就這樣子嘛!你要感謝那些窮人你不要輕視他,因為有那些窮人,你才顯示你自己富豪啊!我們要感恩眾生,因為眾生活得很辛苦,才能顯示我們學佛人高超,萬法都感恩,萬法都平等,沒有凈沒有穢,沒有美沒有丑,萬法就在這一念,你轉得過來轉不過來。

【苦口的是良葯】,苦口就是良葯,【逆耳必是忠言】。所以要善巧方便,我們要規勸一個人,記得師父的一句話:要先贊嘆他的優點,認同他的存在,然後用柔軟的角度,慢慢的跟他勸,一個因緣一個因緣慢慢來,你一下子要把他轉變,兩個就幹起來。我告訴你:這個很重要我現在舉個例子你要注意聽,你要用這個方法無往不利,你看過小孩子哭泣嗎?小孩子生病的時候,他是不是:哇……!小孩子生病的時候一直哭,可是那個葯很苦,把它放到嘴巴裡面,一吃下去馬上嘔吐,吞不下去,因為太苦了。這個葯是苦的,你把放在中間,外麵包一層糖衣,或者是你把葯加一點蜜糖,灌下去,這個小孩子肯吃,病又會好。諸位!規勸一個人就要用這個方式。你說我直心啊!我說:那不叫直心,那叫莽撞,不懂人性。我直心,我又不會講好聽的話,我說你死定了,我告訴你。什麼叫眾生眾生就是你明明知道你在講虛偽的話,可是你拍拍馬屁,他就是一個字:爽!眾生相就是這個樣子你要真相,他馬上跟你翻臉,對不對?你要講什麼話呢?認同他的優點,認同他的存在,慢慢一步一步來,需要一點時間。說:我就不會講謊話我就是直心的人,我告訴你那不叫直心,見性的人有善巧方便的,我要引導你好,我知道需要一點耐性,慢慢地來,急也沒有用,學佛法也是這樣子

【改過必生智慧】,肯改過的人一定有智慧。【護短心內非賢】。什麼叫護短呢?自己的缺點隱藏起來,自己的錯誤也隱藏起來,愈來愈糟糕,心內非賢,不是好的。【日用常行饒益】,平常生活,就要學習寬恕眾生,因為他是佛,只是目前暫時被迷了。【成道非由施錢】。你要見性佛道,那不是靠布施的,布施生滅法的。【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你要清凈自性你不是要開悟嗎?要成佛嗎?很簡單,從我們自性清凈心下手。何勞向外求玄呢?心法以外,沒有正法正法就是心法,離心性以外,沒有正法。【聽說依此修行】,聽說【心性正法】,你聽到心性大法正法,就依照萬法回歸當下這一念,本自具足清凈自性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天堂就在眼前。

經文,【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相待】就是有二,清凈自性是不二的,佛法是不二法門。【眾人且散。吾歸曹溪】,我要回曹溪了。【眾若有疑,卻來相問】。有疑問就來問吧!【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因為韋刺史請法嘛!所以說韋刺史,還有這些屬下官僚,在會的善男信女,統統開悟,信受奉行。

定慧一體第三】

一體:定跟慧統統離不開這個心,不生不滅真如體性,你只要見到了真如體性,本自具足有慧,本自具足有定,一個萬法不著相的人,心當然就是定了,意思是定跟慧不必特別修,是這個意思,但得見性定慧具足

經文,【師示眾雲: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種,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

【師示眾雲: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就是清凈自性的定,清凈自性的慧,定慧是不二的。【大眾勿迷】,不要迷惑顛倒了。【言定慧別】,言這個定不同於慧,慧不同於定,不要說定慧是有差別的。【定慧一體,不是二】。定跟慧本來是一體的,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一個是體,一個是用,我們在《十四講表》裡面講,不是有體相用嗎?討論這個佛法就三個角度,不是體就是相就是用嘛!那麼,定是慧的體,慧就起作用作用統統是大智慧,大智慧,心統統有定。【即慧之時定在慧】。你大用現前,這個慧就是大用現前,大般若智慧作用的時候,定在慧中,當你在定中的時候,智慧就在定中。【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就是即定即慧,定就是慧,慧就是定,不二。

【諸學道人,莫言】,不要這樣說。【先定發慧、先慧發定】。一般都是這樣講的,《楞嚴經》也是這樣講的,依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名三無漏學。六祖直接就告訴你:戒定慧同時具足。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不是惡。就是說:不明第一義諦,是這個意思,不明見性大法叫做不善,不是世間惡業的那個不善。意思就是說:你嘴巴講的都是很好的話,可惜你沒有悟到真如自性啊,叫做心中不善。【空有定慧】,你嘴巴一直講,白白的講定、講慧。【定慧不等】(均等)。【若心口俱善】,心悟到真如自性第一諦,嘴巴講般若定慧是一體的。【內外一種,定慧即等】,定慧平等

【自悟修行,不在於諍】。因為諍與道相違。諸位!不只是外諍,還有內心不能諍。有的人沒有見性,自己一個人住茅蓬,有時候情緒控制不了,自己跟自己吵架、發脾氣。不止是事相上外相的諍,內心沒有擺平,你住哪一個茅蓬,住哪一個山中,自己會跟自己諍,因為沒有智慧煩惱。【若諍先後,即同迷人】。跟迷沒什麼兩樣。【不斷勝負】,沒有放下這個勝負的心,世間不是勝就是負嘛,不是贏就是輸嘛。六祖惠能就說:徹底放下修行叫做贏,執著勝負,徹底叫輸。【卻增我法】,我相,還有法相。我比你有修行那就凡夫,我行你不行,就是惡知見。【不離四相】,《金剛經》我們講過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經文,【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如《凈名經》雲『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善知識,一行三昧者】,什麼叫做一行三昧呢?【於一切處,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一直心就是誠實的心。直心就是畢竟空,了悟一切法不可得什麼叫直心?動個意念,動個意識狀態意識念頭,不能離心意識就不是直心。不能離心意識,就沒有辦法見性。【如《凈名經》雲:直心是道場】,就是單刀直入就是見性;【直心是凈土。莫心行諂曲】,就扭曲的意思。所以一切眾生因為扭曲了清凈自性,不見我們每一個人的本來面目。【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直心就是見性見性就是不會扭曲人家,不會彎曲,他從眼看出來的萬法,統統是無生平等。【於一切法勿有執著】。對一切法千萬不能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動、妄不起】,坐在那個地方不要動、妄念不起來。【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跟草木石頭一樣,坐在那裡不要動,什麼都不去想,認為這個叫做一行三昧錯了草木也有辦法呀!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他不是在講經說法嗎?他能大用現前啊,他不是象草木石頭擺在那邊嗎?不!世尊要度眾生啊!行住坐卧統統見性如果你用這種,說一行三昧是這樣,坐在哪裡不動妄念不起,這跟草木一樣,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這會障你的道。

經文,【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大智慧、大般若要現前,你怎麼把它停在那個地方呢?【心不住法,道即通流】。這個【法】就是四相,心不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著一切相,道就流通。【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宴坐就是舍利弗坐在森林裡面,安祥的坐在那個地方不動,被維摩詰居士所訶責,【卻被維摩詰訶】。我們這個《維摩詰經》用台語講過。

經文,【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神秀教弟子就是這樣子你要好好看你的心好好的靜下來他不是大徹大悟,把心慢慢地靜下來打坐靜下來……一般修行就是這個樣子靜坐,把你的心看看,讓心平靜……可是那個潛伏的執著還在,因為沒有見性。就不動不起,坐在那邊不要動也不起座,自性不能作用啊。坐在那邊不動,叫做修行,那起座怎麼辦?你認為坐在那邊叫做修行,那身體起來就不修行了?那你凡是要修行,都一定要坐在那個地方啰!是不是?道在心悟,豈在坐?對不對?道是在心悟,哪裡在那裡坐?【從此置功】,從這個地方著力點,就在這地方功夫。【迷人不會】,迷惑顛倒的人不了解。【便執成顛】,就顛倒了,就按照這個坐在那邊不動,怎麼樣?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啊!【如此者眾】,這些眾生。【如是相教】,我教你,你教我,大家來打坐,坐在那個地方自己的心。【故知大錯】,這樣是大錯特錯啊!

剛剛講的宴坐有人不了解,這個【宴】就是坐在那個地方,盤坐在那個地方不動,他認為這叫修行,剛剛有人不懂。

經文,【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哎呀,六祖這個比喻真是很好,一看就懂。【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就像電燈發亮,發光。燈就是體,放射出來的光就是用。【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這個體本來就一個,【此定慧法,亦復如是】。這個定慧之法也是這樣。

經文,【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契,悟人頓修。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這個頓跟漸,其實是【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契】,慢慢一步一步來。【悟人頓修】。什麼叫頓修?一下子就見到清凈圓滿佛性,一下子就頓悟到清凈自性,雖然還留有一習氣,不足為害。迷的人慢慢地修,頓悟到自性的人雖然有一微細習氣,可是已經沒有障礙了。【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就沒有什麼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講到這一經文,這個要講到楞伽經》了。大慧菩薩世尊:法是漸還是頓?你打開《楞伽經》一看就知道,裡面講的很清楚,釋迦世尊的回答是:法亦漸亦頓。這一句話很重要了!一般我們是:萬法到底是漸法還是頓法?釋迦世尊大慧菩薩說:法亦漸亦頓。大慧菩薩就問佛了:世尊,為什麼法叫做漸,同時也叫做頓呢?世尊比喻了:譬如種子栽種下去,水分、肥料,漸漸成長,發芽,茁壯到結果,漸漸一步一步來,叫做漸。漸就是站在因果的連鎖性角度說的,修行人不能壞因果

世尊說:譬如說陶器印度當時可能很多製造這個陶器。譬如這個碗盤,它一定要輪轉盤啦、陶土啊,然後要繩子啊、要轉盤啊,還有種種技術啊,然後做了模型以後,再窯洞裡面燒。所以,世尊說:大慧菩薩,這個陶器成就,完成了陶器就是漸。要靠種種的材料,靠種種的技術,所以法是漸,知道嗎?這個也是不壞因果世尊就說:法也是頓,為什麼?譬如鏡子,後面如果有一個大塊鏡子,同時顯現這個是站在剎那之間來說的,鏡子一放,剎那之間,相統統顯現。譬如大海,所有的東西都影現在大海裡面;包含在虛空,法就是頓。沒有任何時間剎那,跟永恆的分別。講頓講剎那,其實是因為人心的方便說,到這個時候,沒有所謂的剎那跟永恆。剎那是觀念,永恆是人類觀念,因為不了解永恆,所以我們方便說剎那

世尊說:法亦漸亦頓。好,現在我把它展開來,漸的意思是說:所有的事相都有因、緣、果,產生了這個世間你不能違反這個因果定律什麼叫頓?就是在因果法的任何一個角度、時間、空間,你也了悟到,因當下就是無生、緣當下也無生、果當下也是無生,因是緣起自性,一切法無我,緣是緣起自性,一切法無法,果是緣起自性,一切法無我。因為起心動念,色身的產生或者是人生宇宙的連鎖性,所以你看好象這個種子慢慢慢慢成長,所以這個叫漸。但是,你如果有那個能力,任何一個時間、空間契入無生法,馬上就超越了因果,超越因果而不因果,就是正法,叫做非因、非緣、非果。這在《菩薩戒》裡面講:非因、非果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就是不生不滅。諸位!不生不滅站在哪一個角度說:站在頓、剎那無生說;因果站在什麼地方說:站在事相的生滅連鎖性、業感緣起說,業感緣起,就離不開當下的頓悟,當下的頓悟不能離開緣起生滅的連鎖性。所以緣起生滅連鎖性就是生滅,任何一個生滅的動點,只要你有因緣碰到正法、大善知識,當下體悟到因空、緣空、果空,當體因、緣、果,統統叫做空。但是不壞緣起,又悟到無生,就契入,這個叫做頓,頓就是無生,漸就是方便講,生滅

這個頓、漸,不是法有頓、漸,是因為眾生根器有頓、漸,所以有的要慢慢,一步一步來,站在因果連鎖性,因為他根性不夠,前世所種的善根不夠,記住喔!這個頓還是由漸來的。六祖是不是頓根的人?對,是頓教的人,六祖難道是今生今世就有辦法頓悟嗎?不可能,對不對?那要培養多久才有辦法?六祖才能頓悟。話講回來,就是這樣的,慢慢去悟……所以,世尊說,法也是頓也是漸,就這樣子

經文,【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要畫線起來,這三句你看得懂,後面統統不用看,就見性。怎麼修法呢?如何修禪宗的?無念就是:你所有的執著、分別、顛倒要徹底放下無相為體:你要了解,一切法本來就是無相,是你妄執,所以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你要怎麼修行,就是無所住。見一切相無所住著,這個就是修行頓悟的根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不管你是怨恨的人跟你最要好的人,【言語觸刺欺爭之時】,就是有人去傷你、損你,動不動就削你幾句,刺激你、欺騙你、跟你鬥爭,這個時候【並將為空】,徹底放下,就是這個,修行要掌握住這個根本問題。就是並將為空,一定要把它徹底放下,一切的善、惡、好、丑、冤:你的冤讎的人對你最親愛的人執著的人,乃至有人說話傷害你,觸刺你、欺負你、鬥爭你,統統放下。【不思酬害】,不要想要動不動要反過來害他,找個時間反過來害他。【念念之中,不思前境】,每一個念頭當中不要掛礙,不要回憶,不思前境,前境就是以前所發生過的事情。台語有一句話,就是講得很貼切了:「一直溜一直溜,好象在溜狗屎乾颱語:意思是:你煩不煩哪!(這句話)國語就不知道怎麼說了?意思就是:不斷一直講重複的話,你煩不煩啊?

一個人活地過去的記憶就是不幸,不曉得過去心不可得)。【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系縛就是什麼?業障現前,你每一個念頭執著,回憶過去、不滿現在、盼望未來都是執著,叫業障現前。台語有一句話講得很好:業在絞,業在轉動就是這個,念念割捨不下,一直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是真實性的東西,輾轉停不下來,名為系縛,綁得死死的。【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每一個法,念念不要去著它,綁不住你,【此是以無住為本】。

經文,【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你看,講無相不是把它除掉,是即一切相,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凈】,因為離一切相就不會起心動念。即一切相,離一切執著、顛倒、分別、妄想,當體就空,法體就清凈了,【此是以無相為體】。

經文,【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誤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不要去染污。【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在每一個念頭上了解境本空。為什麼要離諸境?緣起就是空。這幾天師父是說:見到一切相,把它碎為微塵嗎?譬如說:這山很漂亮,上面種了很多樹。諸位!把樹移開來,在面的石頭移開來,土移開來,山不存在,山不存在的呀!所以,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注意!擁有一個好環境,不如擁有一個好心境,這個是最重要的。修行會用功,哪裡統統叫做道場,不會用功,跑到沒有人的地方,還是用不上,在自念上常離諸境,不不於境上生心,就是生執著的心,因為境不可得。【若只百物不思】,什麼都不去想。強迫【念盡除卻】,強迫自己什麼都不去想,叫做念盡除卻。如同【一念絕即死】,【死】就是如同死人。如同一念一氣不來,死人才沒有念頭啊!就象死人沒有念頭。【絕】就是斷,如同一念斷,就像死人沒有念頭。怎麼樣?【別處受生】,只想到別處受生,意思是:表示繼續輪迴你把這個百物不思強迫自己的念頭斷除,就象一個死人斷了念頭,如同死人死了以後,只想到別處去繼續輪迴,繼續去受生,這樣還是生滅東西呀!【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這個意義,【自錯猶可,更誤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經文,【善知識雲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雲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迷惑顛倒的人,在境上又起種種的念。【念上便起邪見】,這個叫做動念即乖,因為境不可得、相不可得啊!【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有塵勞必定有妄想,塵勞就等於妄想妄想就是塵勞。我們為什麼會活得很累?自己給自己執著給自己壓力;自己給自己執著給自己勞碌、辛苦,我們執著就象挑這個重擔,要走很遙遠的路程,一切眾生就是肩膀挑了很重的擔,要走這一人生執著跟分別就是很重的擔子,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若有所得,妄說世間人的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經文,【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沒有什麼事呢?【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了解這些都是緣起如幻的東西,總有一天會消失,你現在不開,就是苦了自己。所以,為什麼要叫你了悟緣起自性?一切無我,就是三藏十二部經典的精要啊!好好的體悟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念就是清凈真如自性。【念,即是真如之用】。用就是大般若智慧。【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這個真如怎麼有性呢?真如不動之性,真如自性是如如不動的,叫真如不動之性啊!【所以起念】,起念還是真如啊!【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我們這個色身很重要有一護法居士,女眾,她也學出家人日中一食,剛開始她是過午不食,後來就日中一食。我們看了就很心疼,她就來拜訪師父啊!來講堂見到師父,坐下來,渾身是病,因為吸收的能量不夠開銷,四十歲的人看起來象老太婆,象我高中的奶奶她就說:哇!師父!您這么年輕我就跟她講:是啊!我也控制不住啊!它就這么年輕,我有什麼辦法呢?我一不好意思說:你怎麼這么老?四十歲,而發蒼蒼,而視茫茫,而齒牙動搖,我就問說:哎呀!當然那時候,沒有象六祖這樣講:善知識我說:這位女菩薩居士大德啊,你修什麼行啊?她說我現在持戒清凈,我每天都持八關齋,我過午不食。我看她有氣無力,然後很難過,臉都發白了,堅持自己的理念,這樣叫做修行。我告訴她說居士啊!你是不是要調整一下呀?晚餐是不是要吃一點呢?因為這個能量還是很重要嘛!因為我看了六祖壇經》,身心不二的嘛,身安而後道隆,你身體健康正念提不起來啊!對不對?

人,心裡想要修行,可是這個身體一直病,找不下來,承受不下來,沒有辦法,沒有能量啊!手又發抖,然後就坐在那邊,寢食難安,很痛苦!她回答一句話我說不下去了她說:我過午不食,打死不開緣。再來就講不下去了。打死不開緣,這個理念就象我剛剛出家那個時候的理念,我跟她是同路人,我持午持了八年啊!嚴格的持午,有時候,十二點以前要吃飯。在高速公路開著車子,為了趕回高雄吃那一頓午餐,我告訴你,因為時間來不及了,親近廣化律師(當時在台中南普陀佛學院),晚上鍋蓋統統翻過來蓋的。廣化律師那個持律很精嚴的道場,碗、鍋、鼎統統倒蓋。倒蓋是什麼意思?叫做動彈不得,想要炒一盤什麼東西那沒辦法的,統統蓋起來的啊。我在高速公路,開一百多,一直趕著要回來過午不食,結果開了一百二十七。外省人說的:你奶奶速度,那個時候真的沒有想到,就是:我要持午,我要持戒,結果,開到彰化那個地方,一個大轉變,好死不死,那個警察躲在旁邊,一支紅旗子,唰!就停,沒辦法了,因為很急,要過午啊!一看,和尚,哇!很popular,和尚開一百二十七!因為他不知道我過午不食好了,沒辦法了,他說師父,您知不知道您開多少啊?我說我不知道。您開一百二十七喔!我說:那很快嗎?啊?當然很快啊,一百二十七,那有什麼辦法

罰單就要開了,這個警察內心不敢講,意思就是說師父您有沒有背景?師父我要開罰單了喔!開就開,警察就很可愛,還要一直問我我要開罰單了!師父你想一想喔!我給你開罰單好不好?意思就是說:您有沒有背景,隨便報一個。我說:趕快開,趕快開!他說好了,就開!六千。結果開了以後,那沒辦法了,再繼續要趕回高雄,趕回高雄的時候,因為嚴格的持午,那個觀念很嚴重,非常嚴重,就是這樣叫做修行。一開到高雄,一坐下來剛好十二點。沒得吃,放下!那個時候是這樣,到晚上發抖,因為我要吃一些西葯。就這樣一直在那個觀念裡面,我不是說持午不好,沒有這個意思,要看個人知道嗎?象我這吃得少的,又沒有什麼體力的,就這樣子持了八年,胃潰瘍、胃酸過多,胃下垂、十二指腸潰瘍、幽門阻塞、嘔吐、頭痛、胃腸不能蠕動、心肺功能衰竭。那種以前的觀念非常嚴重,認為這樣叫做修行,人家給我建議聽不進去的,那個悲情的故事,自己給自己一個多美好的前景:我是持戒啊!開玩笑!卡住那個觀念,這個女眾就是這樣子,卡住那個觀念,我叫她開緣,四十歲,完全不成人形煩惱沒有斷,晚上不吃有什麼用?

廣欽老和尚座下有一比丘尼,她是打餓七,七天不吃飯喔!這樣一直用功,不吃飯、不喝水、不睡覺,就這樣子。《廣欽老和尚開示錄》裡面寫的,自己打餓七,自己死掉了!《廣欽老和尚開示錄》你要看的呀!很有意思的,晚上好好的吃,吃得飽,好好的常住功課,廣欽老和尚在回答很直截了當的。師父!我念佛念了以後總困,念佛很累、很想睡覺,師父!我怎麼辦?廣欽老和尚在回答很直截了當:去睡飽再起來,再起來念。他沒有跟你講很多,很累,你就好好的睡一覺,起來再繼續用功就不要地那邊一直熬……,熬壞掉了。就這樣,修行就是平常心就是道。我們觀念錯誤,就是用這個教化眾生,以前就是這樣子。所以,這個持午,我們不能說持午不好要看個人的能力

這個女眾回去以後沒有多久,送加護病房,出來,每二次又來講堂,我看她還是不行。她就說:慧律法師,你幫我加持一下。我就跟她講:吃飯比加持更重要啊!她就是轉不過來,她就說;嗯!我還是要持午。我就給她一句:你死定了!你一卡住持午這個觀念,沒有辦法的,我是不會那麼殘忍:你去好了,不管你了!不是這樣子你現在是沒有體力啊!又不是卡住什麼陰、什麼亡魂。對不對?你要卡住那個亡靈,我們還有一辦法你這不吃飯沒有能量,還叫我加持?沒辦法了。我說我先去吃飯,再來跟你加持你不能量我要啊!修行不是這樣子的。

經文,【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自在。故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自在】。所以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是常常自在,你只要不被萬境所污染,就是不要起心動念,了知萬境本空。【故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你善於分別六根六塵六識所顯現的萬法,但是,對這個真如自性如如不動,第一義諦不動

教授坐禪第四】

經文,【師示眾雲: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師示眾雲: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我們這個見性大法當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