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覺法師:普賢十大行願

普賢十大行願(一)

行山願海入不思解脫

自由時報90.03.15(四)刊載

  普賢十大行願,出自《入不思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為唐朝般若三藏所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品。普賢菩薩大眾揭示,若欲成就如來殊妙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及普皆迴向菩薩即是以此十大行願,證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古德雲:「行如山,願如海」,願與行如鳥雙翼,兩翼相輔便能展翅高飛。經雲:「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大乘菩薩,初發心誓願救度一切眾生、誓成無上正等正覺。此十大願,是普賢菩薩的弘誓,菩薩即此大願,於自證之心性中,發起「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之大行,利樂一切眾生;因此願行而生不可思議大智慧,超越一切世出世間的束縛,證入解脫境界。此解脫,非屬眾生生死束縛之分別境界,亦非二乘出離生死而求涅槃境界;乃是生死涅槃煩惱菩提,不可心思口議之大乘解脫境界,亦即如來境界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法行願之典範。吾人效法菩薩普賢十大願,修普賢十大行,當下就與普賢菩薩法界相應;以萬行因花,庄嚴無上佛果,必能圓滿福慧,成就如來功德,契入不思解脫境界

普賢十大行願(二)

一者禮敬諸佛1──禮佛的意義

自由時報90.03.17(六)刊載

  佛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聖者為人導師,循循善誘,化導眾生趣向佛果,堪受眾生歸依、恭敬禮拜。《大乘法苑義林章》雲:「虔恭曰敬,軌儀稱禮。」以敬信虔誠之心具足威儀,向佛陀、諸大菩薩,乃至庄嚴聖像,行五體投地禮,即是禮佛。

  禮佛,亦是凈化三業的行門。身作禮拜,口念佛名,心存恭敬,得身口意三業清凈。三業清凈煩惱銷融,自然能顯發內心無量的慈悲智慧及本具的光明性德;如此,則由事上之禮佛,進而契入理上之「禮敬自性佛」。

  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為度眾生,而精進不懈,廣行六波羅蜜。一世中為菩薩行者,值遇燃燈佛,親見如來庄嚴相好,威德具足生起無量恭敬之心至誠頂禮以身及發掩蓋污泥,頭面頂禮,手接佛足,歸命禮拜。因為至誠恭敬,而證無生忍,體悟這一心性,等虛空法界,與十方三世諸佛如來,同入體性平等之覺海。即於此時,六度圓滿天人詠嘆,得燃燈佛授記,未來當得作佛,清凈庄嚴廣度人天,名為釋迦牟尼佛。

  所以,禮佛除了身體禮拜更有其深遠廣大的涵義。一方面藉此發大願,效法佛陀因地中精進不懈之難行能行,禮佛學佛,當願作佛;一方面,於精誠恭敬的禮敬中,與清凈平等不動心性相應,了達「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的深義,契入圓妙湛然不可思議心地本源,則更是體悟到禮佛的真實意義

普賢十大行願(三)

一者禮敬諸佛2──禮佛的功德

自由時報90.03.20(二)刊載

  波斯匿王有女名為賴提,形貌極為醜陋,因此,長年深居宮中,不能外出。賴提獨自思惟如來住世,慈濟眾生,而自己卻無法親見如來,蒙受法益。自覺業障深重,生大慚愧,遂於住處竭誠禮佛懺悔,感得佛陀慈悲應現,從地踴出。賴提初見佛發相好心生歡喜,如棕毛般的頭髮即轉柔順;次睹佛額寬廣明凈,乃至眉目耳鼻一一妙潔端嚴,益發恭敬,其丑惡面容形貌,遂一一轉變,端正妍麗猶如天人波斯匿王見狀,請示佛陀何以如此,佛言:因其以慚愧禮拜,故能見佛;以歡喜恭敬心禮佛,故身相轉變。由此可知,緣由一念恭敬禮拜而得心清凈,因心清凈故,四大身相乃至六根、六塵、六識皆得清凈自然感得殊勝庄嚴果報

  《增一阿含經》記載,禮佛能得五種功德。一者端正:佛陀清凈相好百福庄嚴,乃由圓滿善法所感,故見佛相好恭敬頂禮以身虔修善法,能得身貌端正。二者得好音聲:正禮佛時,一心稱念佛名,口業清凈,感得聲音清雅,人聞敬信。三者多饒財寶:以花香燈明禮敬供養,學習佛陀於因地中廣修布施供養,能財寶豐足。四者生高貴處:佛陀為三覺圓滿三界之中最尊最上,若人以殷重心至誠禮佛,心誠故,覺性圓滿三界獨尊,得生高貴處,為人敬重。五者得生天上心念佛陀果德殊勝,歸命想念佛於因中所修眾善,願之行之,能令福德增勝,後世得為天人

  古德雲:「念佛一句,罪滅恆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以至誠恭敬的心,一瞻一禮,深心信解,如佛在前,能令眾生於一念凈心中滅無量罪而深植慧根。以此敬信心為因,恭敬頂禮福慧具足佛陀,自能成就庄嚴圓滿的果德。

普賢十大行願(四)

一者禮敬諸佛3──禮自性

自由時報90.03.22(四)刊載

  古德雲:「禮屬身業折慢幢,敬屬意業敬心田。」意即折服自己的高慢,以謙卑心及最恭敬的形儀禮佛,如此身心一致,方能表達對佛菩薩的敬意。

  禮佛有事有理,事上的佛,指外在聖者乃至聖像;理上的佛,則是人人這念清楚明白、如如不動之覺性。在事相上,五體投地為佛門中最恭敬之禮敬方式,將頭部、雙膝、雙掌等五處,貼伏於地,以最尊貴的額頭著地,然後手掌外翻,承接如來雙足,因此又稱「接足禮」。若能透過事上恭敬禮拜,去除自己的驕慢染習,進而提起覺性返照,只要一起貪、瞋、痴的念頭,隨即覺察、覺照,最後歸於寂照一如,安住於覺性理體;以此照破煩惱,內調心性即是理上的禮佛。

  昔日達磨祖師將傳付衣法之時,門人各自陳述心得,唯有慧可無言無說,向達磨祖師頂禮一拜,而得達磨祖師之印可。慧可大師藉禮敬之事,彰顯自性理體,為心境一如之全體呈現,乃是最真實禮拜

  所謂「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能禮的身心和所禮的佛,皆為仗因托緣所生,其性本自空寂。於禮佛時,泯絕一切事相分別,心與境、能與所,皆了不可得,體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而契入能所一如、事理不二的境界;進而於日用行住坐卧之中,念念自性自見,即是時時「禮自性佛」。

普賢十大行願(五)

一者禮敬諸佛4──普行禮敬無有疲厭

自由時報90.03.24(六)刊載

  佛陀有「無見頂相」,一切天人,以再大的神通力,也無法測量其頭頂有多高。他曾自述,此乃「過去生生世世,都以虔敬之心禮敬一切佛菩薩聖賢父母師長,乃至一切眾生,無有疲厭」所得果報

  《佛說迦屍羅越六方禮經》記載,迦屍羅越遵從父親之遺訓,每日清晨向六方行禮敬,但是只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經過佛陀開示,才明白:東方代表父母,南方代表師長,西方代表夫婦,北方代表親屬朋友,地代表奴婢,天代表道人沙門。向六方禮拜,不僅是身拜,而且要心思父母師長夫婦親屬朋友奴婢道人沙門對自己之恩德,履踐相處應注意之事,方是真實的禮敬六方。例如,子女事奉父母,要積極從事正當工作,負起家庭經濟責任;須及時供給飲食生活資具,不令乏少;謹言慎行,不令父母憂惱;若父母生病,須立即送醫診治;並且不可暫忘父母之恩。對於師長,當心存恭敬,常念師恩,稱揚師德,並且實踐師長之教誨。……乃至對於行人,須心存敬意、口說善語、身行禮敬、向其請法。如此行之,雖不強求富貴,但自然一切具足;也才是體達禮拜六方的真義。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因緣具足,皆能作佛,都是未來佛。因此,佛陀有一世為常不輕菩薩,見到一切眾生,皆禮拜讚歎,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

  行者若能以全然真誠清凈平等恭敬的心,視一切眾生等佛無異,普遍禮敬一切眾生;乃至「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念念清凈精進不懈,於一切眾生,常行恭敬;又能從事上的身心恭敬禮拜十方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佛,進而與理上清凈平等不動自性相應,漸漸就能契入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解脫境界。如此,就是在普賢行,即與普賢菩薩之行願相應。  

普賢十大行願(六)

二者稱贊如來1──為什麼要稱贊如來

自由時報90.03.27(二)刊載

  為什麼要稱贊如來

  由於眾生內心有種種瞋心、嫉妒、驕慢煩惱,因而易犯種種口過,例如:說話挑撥離間、惡口罵人、說不實的話欺誑他人;或說穢語、無意義的話,乃至毀謗佛、法、僧及一切眾生等。由於口犯種種過失,導致今生有所言說,人不喜聽、亦不信受;乃至後世貧窮下賤、容顏醜陋。若能一心敬慎,稱贊如來則能使我們滅除因口過而生障礙成就口業清凈功德

  佛世時,有一鈴聲比丘,梵唄之聲極為清雅美妙,凡是路過之人車、象馬等,聞之皆佇足不肯前行。然其容貌醜陋至極,使人睹之不忍再視。原來,過去迦葉佛入滅時,基里王為佛起塔,鈴聲比丘當時為一監工,因懈怠而受人訶責,於是瞋而怒言:「這麼大的塔,什麼時候才建得好!」落成之後,舉見佛塔崇偉庄嚴,於是心念一轉,頓悔前過,旋即儘其所有,購得一金鈴,掛於塔頭,並發願:「願我生生世世音聲極好,一切眾生莫不樂聞,將來佛號釋迦牟尼,使我得見,度脫生死。」比丘由於往昔惡口之緣故,致使容顏醜陋;又因持鈴供養發願之故,五百世來,恆具妙好音聲,最後又能隨釋迦牟尼佛出家、證羅漢果。

  經雲:「法與意相應,皆以意為性。」口業的過失是由內心瞋恚等煩惱而起。藉此稱揚讚歎如來法門,可以清凈口業,進而轉化內心瞋恚、嫉妒等無明煩惱;當煩惱垢盡,自然而然就能清凈光明心地相契合。

普賢十大行願(七)

二者稱贊如來2──贊佛的意義

自由時報90.03.29(四)刊載

  稱贊如來即是歡喜心、恭敬心,讚歎如來在因地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之菩薩行持,也稱揚已圓滿無上福慧果地如來功德。而此讚歎當下之敬信清凈心,就是吾人本具佛性妙用,上根者藉此即能契入妙明真心

  佛陀時代,舍衛國之給孤獨長者,一日至王舍城友人家,夜見友人全家歡喜灑掃、慎重辦置嘉餚,探詢其友是否為嫁女、娶婦或宴請上賓?友人滿懷歡欣,稱揚佛德,言:「明日將迎請佛陀家中供養佛陀太子尊貴,而出家學道,已證無上正等正覺,為覺行圓備、至尊最貴之聖者……」給孤獨長者,一聞友人佛陀的讚歎,舉身歡喜愉悅,心生無比敬仰,立即前往拜謁佛陀;又聽聞如來開示之法要,而心開意解,便發心布施祇洹精舍,成為助佛轉*輪的大護法。由於友人讚歎如來因緣,而令給孤獨長者得以啟發善根發心修行、護持佛法。而此位對給孤獨讚歎如來功德者,在讚歎的當下,不僅口業清凈,而且內心更是全然的清凈恭敬歡喜,當下即是本具光明性德的彰現。因此,稱贊如來,實為自利利他之殊勝行持。

  佛弟子經常發自內心讚歎如來功德,非唯與清凈自性相應,也為自己累積福德資糧,更能使聽聞對於佛法生起敬信,樂意親近佛法。對著一切眾生讚歎佛德,如同在一眾生心中播下成佛種子,無形之中,就與一切眾生結下學佛解脫的法緣。對於自身而言,在不斷的贊佛之中憶佛、念佛,心與佛相應,不僅口業清凈,意業也清凈;進而擴大心量,對一切眾生所做涓滴善法,悉皆歡喜讚歎,即是稱贊未來佛。如此,更是深契稱贊如來之積極意義

普賢十大行願(八)

二者稱贊如來3──贊佛的功德

自由時報90.03.31(六)刊載

  佛已圓滿無量功德,是世間無上的福田,為眾寶所生之處一句贊佛的話,能令自己與他人種下成佛種子,亦可獲福無量,正契合菩薩度一切眾生、廣集福慧資糧的願行,實為擲一得萬、最殊勝功德

  有位沙彌名叫「香口」,在多劫前,因讚歎佛的功德,而生生世世口出花香。故今生只要見他有一點長處,便毫不吝惜地歡喜讚歎,而且口中常出蓮香,人們聞到他口中的香氣,無不歡喜敬信,樂意親近

  久遠劫前,釋迦牟尼佛曾為一外道仙人,上山採藥時,見到弗沙佛在寶窟中入火光定,放大光明仙人見此殊勝景像,生起無比的歡喜敬信,於是雙手合掌,一心而觀,讚歎道:「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七天七夜諦觀弗沙如來,未曾稍有轉瞬。因此功德,而得超越九劫,提前證得佛果。 

  經雲:「假使以虛空為口,須彌為筆,香海為墨,大地為紙,略舉如來三十二相中之一相,八十種好中之一好,贊之經劫,所不能盡。」如來為三覺圓滿聖人,眾德悉備,行果極圓,實非吾人三寸之舌所能贊盡。然非由稱贊之行亦無以表示吾人之敬信。以佛德深遠故,令行者發起殷重至誠尊敬心;復以口發稱揚讚歎之音,舌根得以清凈;於讚歎之際,激起希欲成佛之願,而身效法佛陀之行持。因此,行者於「稱贊如來之時,身口意悉得清凈,即與如來清凈之三業相應。

  經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無論稱揚如來之因地或果德、讚歎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皆能啟發行者清凈歡喜之心,契入本具之自性如來;以此自性如來為根本,發而為身口意自利利他之六度萬行,福慧具足則能圓滿成就萬德庄嚴之果地如來

普賢十大行願(九)

二者稱贊如來4──殊勝舌根

自由時報90.04.3(二)刊載

  《楞嚴經》較量六根功德,將舌根耳根、意根判為最上品功德。因為舌根能宣揚世間法,窮盡一切世間的俗諦智慧;又能宣揚出世間解脫法門窮盡世間真諦智慧,令眾生解脫

  佛滅度後,印度有二兄弟一名無著,一名世親二人青年出家受持三藏,博學多聞。無著致力弘揚大乘教義世親則執小乘教法,毀謗大乘。後來,由於無著的善巧開導,世親方悟大乘殊勝妙義,而深自悔責,欲割舌以謝罪。無著即告訴世親:「同是此舌,既可毀佛,亦可贊佛;毀佛得罪,贊佛即可邀福。今以此舌轉而弘贊大乘,罪則可滅。」世親自此即積極弘揚大乘佛法,廣造諸論詮釋大乘經典,後有「千部論主」之美譽。

  古德言:「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舌根可造罪,亦可修福。一般人利用舌根自贊毀他,處處造口業;佛法則教我們以舌根來讚歎別人的功德啟發舌根之大善,故能得福。猶如菩薩因贊佛功德,而啟發舌根殊勝功德,獲四無礙辯:一、法無礙辯:對於如來所說教法皆能通達無礙。二、義無礙辯:於教法中所詮釋的義理能夠通達無礙。三、辭無礙辯:善用辭令,並通達各種語言,令聽者明了。四、樂說無礙辯:隨心所欲、毫無障礙地為各種根機的眾生解說佛法,利樂一切眾生菩薩又以此四種無礙辯才稱贊佛陀,復因贊佛的無上功德,使其舌根更益增勝,一直達到最圓滿無缺的成佛境界。 

普賢十大行願(十)

三者廣修供養1──供養意義

自由時報90.04.5(四)刊載

  供養,為供給資養之意。「廣修供養」即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用飲食衣服、醫藥、資財、讚歎語、柔軟語,乃至受持修行妙法等,奉養三寶父母師長長輩,或布施予平輩及一切眾生

  佛世時,有一比丘,一日拈線穿針,欲縫補破損衣物,但因年邁視力衰弱,始終無法將線穿過針孔,不禁黯然神傷,言:「不知有誰可來為我穿針?」佛陀以神力得知老比丘的窘境,即來到其住處,以慈祥的音聲安慰他,說:「比丘!就讓我為你穿線縫補衣物吧!」世尊圓滿福德智慧,為三界所尊,猶不舍穿針之善,在在處處仍以身口意行布施供養,利樂一切眾生,此亦是「廣修供養」之慈悲身教。

  任何事相上的供養,皆有其微妙之義涵。以供香為例,香煙裊裊上升,代錶行者無間無雜的精進心;香火不斷燃燒,彰顯行者焚盡無明煩惱智慧香氣普熏,猶如行者心香周遍法界……如此,藉由事相的燃香供養就能啟發行者自性中戒定慧真實心香。同理,燃燈供養,即顯殊勝之智慧心燈;供花,則是庄嚴自性之因花。若能了知一切事相供養意義,則皆能啟發吾人理上之究竟供養

  修行學佛,欲解脫煩惱,乃至成就無上佛果,須具足福慧資糧。供養即是積集福慧資糧之首要行持。藉由廣修一切供養,以捨去自心慳貪的煩惱;由於能布施自然就長養了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能去除慢心、瞋心;視一切眾生為自己累世的親眷對於有緣、無緣、緣深、緣淺的眾生,皆能恭敬供養即是了達因果之理,能除去痴心。如此去除貪瞋痴慢等煩惱就能啟發智慧,進而不執著自己所修之一切供養,回歸這念清凈自性則是供養自性如來,為供養之極致。

  經雲:「一切諸佛皆修供養。」可知修行學佛,欲效法如來因地行持,成就如來的果德,當在日用中依循諸佛之行持,廣修供養;進而發廣大願心,化導一切眾生也能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廣修供養、修善積福,以去除內心的貪瞋痴等煩惱,而遠離一切災厄,令家庭安樂社會祥和,乃至圓成佛道。如此而行,無有疲厭,則與普賢菩薩「廣修供養」的行願相應,當下即入菩薩位。

普賢十大行願(十一)

三者廣修供養2──三福田(上)

自由時報90.04.7(六)刊載

  福報不是憑空能得,必須種廣修供養的因,方能享受福報現前的果。佛法供養對象比喻為「福田」,因為「田」能生長一切植物;「福田則能生出一切世間、出世間福報與善法。就布施供養對象不同,福田又分為敬田、恩田與悲田,稱為「三福田」。

  供養佛法三寶,稱為供養「敬田」。《過去現在因果經》言:「於諸福田中,佛福田為最;若欲求大果,當供佛福田。」佛弟子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過去生曾為貧農,遭逢飢荒,生活艱難。有一次,見一獨覺聖者出外乞食,卻空缽而回,就忍下自身之饑渴,將僅有之粗米飯供養聖者。由此供養功德,使其九十一劫不受貧窮之苦,最後得隨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證聖果。供養獨覺聖者,即能獲此勝福,若是供養佛,其福報更是不可思議

  久遠以前,有位比丘收一小沙彌為徒。比丘沙彌教導甚嚴,沙彌除了每日出外托缽乞食外,還須背誦經文,若未能如期完成背誦進度,便會比丘的責備。一日,小沙彌托缽而延誤背經,受了比丘訓斥後,心覺委屈,便獨自一人邊走邊啼泣。此時,恰巧遇到一位長者長者問明原委後,便安慰小沙彌:「今後一切所需均由我發心供養你就可以每日安心背經,不用再沿街托缽。」從此,小沙彌每日都歡喜背誦經典精進用功,最後成佛,即釋迦牟尼佛。這位長者由於供僧、助人修道的緣故,因此感得後世佛陀所說教法皆能憶持不忘多聞第一的果報;此位長者即是阿難尊者的前身。

  佛為福德智慧圓滿聖者,所宣說的佛法能使眾生走向覺醒之道,而僧伽乃紹隆佛法,弘范三界之人。因此,供養三寶,非但能獲大福報,同時,也植下出世間法的種子,得有因緣聽聞佛法,依循三寶的教化而修行,終必離生死纏縛苦,證涅槃解脫樂。

普賢十大行願(十二)

三者廣修供養3──三福田(下)

自由時報90.04.10(二)刊載

  孝養父母尊敬師長,稱為供養「恩田」。父母師長對我有教養之恩,《父母恩重難報經》載:「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經典亦言:事奉父母師長當如事佛。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德師長啟發吾人之智慧,開導做人處事之道,其恩不亞於父母故知供養師長,福亦無量。

  孝為百善之先,若能以恭敬心奉養父母師長,必能增長福慧。例如,中國古代,有位賢人舜,雖然父親繼母偏袒幼弟象,曾多次要將舜害死,但舜仍不改其孝養之恭敬心,竭盡所能奉養雙親慈愛幼弟,期盼父母得展歡顏。由於此孝行,而感動堯帝,不僅將二個女兒嫁予舜,而且在多次的勘驗後,證明舜的確堪任大事,遂將天下禪讓給舜。

  對於一般眾生,乃至鰥寡孤獨、殘疾者,發慈悲心布施財物,或給予安慰,使其生活無虞,心情開朗,進而為其解說佛法令其歡喜學佛修行即為供養「悲田」。例如,佛世時,有一條狗,因為盜人食物,被打斷腿,棄置於荒野,飢乏將死。命終前,幸蒙舍利尊者慈悲,給予飲食充飢延命,並為說佛法,以此歡喜心及善根往生為人。後隨舍利出家修行得道;此人即是七歲出家,便證阿羅漢果的均提沙彌。經雲:「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而且,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所以,供養一切眾生,就是與一切的眾生結下善緣,也是供養未來佛。

  田,能出生芽苗百物,供養敬田、恩田、悲田,猶如植福種於田畝,必能締結香甜美果,令供養得福無量。是以菩薩發廣大願,對於佛法三寶父母師長乃至一切眾生,悉以恭敬心、報恩心與大慈悲心承事供養、愍念布施,此即是「廣修供養」之具體行持。

普賢十大行願(十三)

三者廣修供養4──供養與救濟

自由時報90.04.12(四)刊載

  救濟貧窮,是對於世間鰥寡孤獨、殘疾困苦者,出於一種憐愍、不忍的心,而布施財物資具,使其暫時免於生活匱乏,屬於世間的善法。佛法中的「廣修供養」,其意義及涉及的層面則是更廣大而深遠,濟貧,僅屬於供養福田之悲田所攝。

  世間鰥寡孤獨、殘疾困苦者之所以受苦,是因業感所致;由於過去造了惡業,致使今生受苦。而佛法供養悲田,是先將財物、資具布施給受苦的眾生令其暫離生活的窘境,然後為其說法,教其修福修慧,從根本上拔除苦因,並植下解脫種子。例如,明朝順治九年,江南蝗旱,糧食欠收,災荒四起,數百千計的村民紛紛奔上寶華山求食。時見月律師任寶華山住持,悲愍眾生今生受此飢饉之苦,皆因前世不信三寶,慳貪不施,於是在各施每人三文錢之前,對大眾開示:「今施予汝等每人三文錢,但每人須口中念佛,各以其中一文錢,恭敬供養僧寶,植清凈福田,令未來永離貧窮苦。」又取出寺中所有餘糧,炊煮成飯,盡施災民,令得飽餐。

  所以,「供養悲田」不只是救濟貧困,而是要令眾生植福培福,以得解脫;其內涵不只是憐愍,而是更大慈悲智慧之展現。佛之弟子廣修供養,施者、受者皆能得福、得解脫其所供養對象,非止於貧苦之眾生(悲田),還有父母師長(恩田),及三寶(敬田),亦普及一切眾生;在時間上,亦不止一時一世,乃是窮未來際,永無止盡。

  以財物資具供給眾生,只是度眾生的方便,最重要的是使眾生皆能聽聞受持佛法,修善積福,乃至修道證果,令眾生皆得解脫,此乃佛法救度眾生的終極目標。所以,「廣修供養」不只是世間的善法,更是使貧人得富貴,使富人成賢者,使賢人成道證果的無上法寶

普賢十大行願(十四)

三者廣修供養5──法供養(上)

自由時報90.04.14(六)刊載

  《法華經》言:若能如法修行者,名為法供養。「法」,即佛菩薩所宣說之真實諦理。依法修行,能長養法身慧命,令混濁染污煩惱心升華為清凈平和的智慧心,遠離生老病死之束縛,臻於解脫自在之境地。

  《涅槃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過去生時曾為雪山童子,在雪山中菩薩行,一日遇一羅剎鬼,口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半句偈,童子聞此殊特妙法,心大歡喜,請其說出後半偈,羅剎言:「我身此時飢乏困苦,須飲人血食人肉,方能誦此偈。」童子為聞半偈,遂允諾捨身,羅剎是說出後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童子聞偈後,將手指咬破,用血書四句偈語於岩石,以流傳後世,便攀至樹上羅剎鬼之血盆大口縱身跳下,在半空中卻被人接取安置於地,定神一看,羅剎鬼恢復其真實面目,原來是釋提桓因前來勘驗童子求道之心世尊於因地中修菩薩行,每每為求佛法而敲骨取髓,三千大千世界,無一寸地非世尊往昔為佛法、為眾生捨身棄命之處所,實為力行法供養典範

  又如唐代時,中印度般剌密諦尊者,為將國王下令禁止流傳之國寶《楞嚴經》弘傳至中國,以極細的字體,書寫此經於極細之絹布上,然後剖開胳臂,將經典藏匿於其中,待肉長好才出關,方能順利將經典帶到中國。至中國後,又再度剖開胳臂,取出經典,用乳汁化去絹布上的血漬,將經典翻譯成漢文。若沒有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為法忘軀之行持,後人亦無以得聞稀有珍貴、難遭難遇之佛法

  古德雲:「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賢若不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因此,吾人於聞法之際,生起珍重希有感恩心,以敬慎心聞法,不僅能與尊貴無比的佛法相應,當下之清凈即是佛性作用,進而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口意三業皆得清凈。如此,看經聞法之同時,也是在修「法供養」。

普賢十大行願(十五)

三者廣修供養6──法供養(下)

自由時報90.04.17(二)刊載

  佛弟子中有一周利盤特,根器極為駑鈍,出家之後,誦習經典,總是得前忘後、得後遺前,大眾皆不知如何教導如此愚笨之人。周利盤特萬念俱灰,竟生起自我了結之念,正欲自縊時,佛陀出現在前,慈悲地安慰勸諭盤特,令其大眾掃除環境以培福,並於掃地時憶持「掃塵除垢」一偈。周利盤特聽從佛敕,依偈行持,鎮日拿著掃帚將精舍內外打掃得一塵不染。一日,見到清潔嚴凈的環境,盤特忽然契悟「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之理,頓時除盡心地塵垢證得羅漢果。《法句經》雲:「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佛法平等普被眾生,無論何等根機,只要依教行持,皆能蒙受法益,如法修行即是供養

  不僅如法修行、弘揚佛法屬於法供養,以財物智慧體力建設道場、護持佛法,若能稱合於法,亦為法供養所攝。例如,昔日給孤獨長者清凈心、歡喜布施祇桓精舍,作為佛陀、眾僧居止、修行及弘法的場所;又如佛滅後之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造八萬四千佛塔大興佛法;乃至今日之信施檀越,輸金捐誠,供養三寶護法衛教,皆為法供養之實踐者。

  《普賢行願品》雲:「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布施供養世間資財可得人天福報,然由於未出三界福報享盡,猶須輪回生死;若欲永離生死,必須行法供養。但若能於供養財物之後,放下對能施者、所施人、所施物之執著,了達三輪體空之理,則稱法而行之財施,亦皆是供養行者發廣大菩提心求法、聞法並且如法修行,進而發大慈悲心弘法、護法即是真實以法供養如來,是為殊勝難得之最上供養

普賢十大行願(十六)

三者廣修供養7──發心恭敬虔誠

自由時報90.04.19(四)刊載

  一般人往往認為,供養功德大小,視所供養物資之豐厚與否而定,其實,更重要的,在於供養者的發心是否恭敬虔誠。《大丈夫論.功德品》雲:「有人等以財物施一福田,心不同故,得報有種種。」意思是說,有人以同等的財物布施同一對象,由於布施心念不同,所得功德也有種種的差別

  佛陀住世時,阿闍世王舉辦燃燈法會,於祇洹精舍四周遍燃油燈供養佛陀,燈火輝煌,人民競往觀看。有一貧女難陀見此景象,滿心歡喜,也想燃燈供佛福田。於是將行乞所得,全部換得一錢,至油店購油。店主見了貧女,疑惑的問:「你好不容易乞得一錢,何不用它買食物充飢,買這一點點油,要做什麼?」貧女說:「燃燈供佛!」店主聽完,心生歡喜,立即給貧女加倍的油量,請她一起代為供佛。貧女取了油燈,便歡喜地前往祇洹精舍。這時,佛陀告訴阿難尊者:「有一長者,來植無上福田,趕快開門讓他進來。」不久,貧女來到精舍,燃起手中油燈虔誠供養佛陀,並發大願:願一切眾生皆能悟入佛法妙義,以此燈之光明徹照十方,令幽冥眾生皆能離苦得樂。次日清晨,目連尊者檢視燈火,眾燈皆滅,惟有貧女所燃之燈,光明如故,尊者不滅此盞油燈,於是施展神通力來滅燈,但始終熄滅不了。此時,佛陀開示:「因為難陀供養之心至誠懇切,所以所燃之燈,常明不滅。縱使以羅漢,乃至辟支佛的神通威力也不能滅此燈。而且此女壽終後,由於供佛功德二十劫中不受三惡道苦,且能轉生天上,享受天樂,最後出家修行成就佛道,名為三曼陀優訶佛。」由此可知,以至誠恭敬心修供養果報實在不可思議

  以同等的財物布施相同的福田,由於心念不同,所得果報便有差別。若能以廣大、恭敬虔誠清凈心念,廣修供養,所供養之物資即使微薄粗鄙,亦勝過以散亂供養七寶功德;若以凈心供養上妙七寶功德更復增勝;若以虔恭至誠之心,發菩提心如法修行,利樂眾生功德更是難思難議。

普賢十大行願(十七)

四者懺悔業障1──懺悔意義

自由時報90.04.21(六)刊載

  《壇經》雲:「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懺悔」是華梵合譯,「懺」是梵語「懺摩」的略譯,即請求他人容忍、寬恕自己所犯罪過;「悔」為悔過,字義與「懺摩」相似,所以合譯為「懺悔」。「懺悔」,即是發露所作的舊惡,改往修來,不再造作新殃。「業障」,是眾生於身、口、意所造作的惡業,能障礙行者修行正道故稱為「業障」。所以,「懺悔業障」就是以至誠悔過的心,發露、懺悔,乃至修種種善法,藉以轉除無始以來的惡業

  佛世時,有一位阿闍世王,性情暴虐,為了奪取王位,不惜殺害父王;並聽信提婆達多的唆使,謗佛害佛,後來全身長滿毒瘡,痛苦萬分。他的御醫耆婆知道這是業障所致,非醫術能治,所以勸諫阿闍世王,唯有到佛前求哀懺悔,才能懺除罪愆。當阿闍世王於佛前至誠發露懺悔時,佛以慈心入於三昧,放大光明,遍照王身,國王頓感身心清涼,毒瘡一時間竟然痊癒了。此時,佛陀更進一步為他說法,使其了達因果緣起性空之理,令他降伏煩惱惡心,並發起無上菩提心。從此,阿闍世王力行仁政,並成為佛門的大護法

  至誠懺悔就能消除業障佛法雲:「病從業生,業從心生。」生病固然要看醫吃藥,但只是治標,未必能藥到病除。最要緊的,還是要知道慚愧懺悔,反省身口意三業,去惡行善,發菩提心護法護教,才是治病的根本之道

  《大涅槃經》雲:「雖先作惡,後能發露,悔已慚愧,更不敢作。……如煙雲除,月則清明。作惡能悔,亦復如是。」人人本具的這念心猶如天上明月,本自清明,只因一念不覺,而造作諸惡,致使惡業纏身;若能一念回光,以至誠心懺除業障則能回復清凈本心,如雲除月現,明月依舊清朗如昔,無有損減。懺悔業障目的,就是要使這念心回複本來的清凈修行學佛,須時時反省檢討,起了惡念馬上覺察、照破,以善念轉除惡念,最後連善念也不執著,契入這個境界,則無始以來的罪業,自然銷融盡凈。

普賢十大行願(十八)

四者懺悔業障2──回頭是岸

自由時報90.04.24(二)刊載

  佛法雲:「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法皆唯心所造,造善、造惡,乃至成佛作祖,或受三塗苦報,都取決於當下這一念心。心如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眾生於心惡念而造業受報,因此,要想懺除罪愆,應當轉除造惡的心,使成為修善的心,斷惡修善,便能消業、轉業。

  往昔印度有一位國王,名叫月氏王,因戰爭之故,南征北討,殺人無數。一日,忽然自覺:「我造了這麼多殺人的重罪將來必定要受地獄苦報。」因而心生怖畏,至誠懺悔,不再造作惡業,甚而發心持戒,作種種布施:造立僧房,供養眾僧飲食、醫藥、衣服生活所需,令能安心辦道。大臣見了心中存疑,於是紛紛議論:「大王!您先前殺戮無道,造種種罪,現在雖然廣修福田,難道真能補救過去所造的罪業嗎?」月氏聽了,立即命一大臣在大鼎鑊中注滿水,連續燒煮七天七夜,熱水沸騰不已。王便以一指環擲於鑊中,命令大臣取出指環。大臣們個個驚惶地說:「請大王賜我們死罪吧!因為要在熱鑊之中取出指環,等於是宣判我們死刑啊!」國王反問:「難道真的沒有辦法取出指環,而不在鑊中燙死嗎?」此時,一位有智的大臣回答:「只要下止其火,上注冷水,這個方法,既不會燙傷,又可輕易取出指環。」月氏王於是告訴眾臣:「我先前作惡,猶如在熱鑊上加火;如今覺悟了,因而慚愧懺悔,不再造惡,廣修善法,即可滅罪消愆,如同熄火,並在鍋中注入冷水,就能取出指環。」

  諺雲:「苦海茫茫,回頭是岸」,所謂「頭」就是念頭,「回頭」就是轉我們的念頭;而「彼岸」則比喻對於黑暗苦惱的光明解脫之處眾生在茫茫的業海中,為業所縛,受種種苦報;若能提起覺心回光反照,反省檢討往昔所造的種種惡業,轉惡念為善念,至誠慚愧懺悔這一至誠心念,即可抵銷惡業的勢力,解除惡業的系縛,進而消災免難、滅罪消愆;如此,則光明彼岸就在眼前。

普賢十大行願(十九)

四者懺悔業障3──懺悔功德(上)

自由時報90.04.26(四)刊載

  明朝的袁了凡,年輕時遇到一位精通氣數命運老者為他詳加推算一生的富貴榮祿,說:「你今生仕途平平,享年五十三,可惜無子嗣。」果然,所經歷之任何事,皆不出老者之預言。因此,袁了凡益加相信榮辱生死,皆有定數,對人生一無所求。直至一日,遇雲谷禪師為他開示:「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方知命由己作,福由己求之理。一改以往消極宿命觀,重新燃起對生命的希望。於是,在佛前至心發露往日所作眾罪,並誓行萬善,以報天地之德。由此懺悔、行善的緣故,仕途榮顯,享壽七十四,晚年還得聰慧之子,此子且考中進士。這就是以懺悔改過行善,擺脫命運的拘限,而增福延壽的典型例證。

  古德雲:「福禍無門,唯人自取。」造了惡,必定招感惡報,但若終日患得患失,惶惶於未來的苦報,也於事無補。若能直下承擔過失,繼而發露懺悔,斷惡修善,當這念心清凈了,心中就是光明,如此災禍自然遠離,雖不求福而福必自來

  春秋時,齊國宰相晏嬰一日出門時,車夫妻子從門縫中偷偷觀察她的丈夫,只見車夫坐在有傘蓋馬車上,一副趾高氣昂,威風得意的模樣。車夫回家後,妻子即要求離婚。車夫妻子是何原因妻子說:「今日你駕車出門,我從門縫中看見:晏子雖身高不到六尺,而貴為一國之宰相,且態度謙虛,志氣深遠;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一個平凡的車夫,卻志得意滿,所以我想求去。」車夫聞言,心生慚愧懺悔,之後處處收斂、謙讓。晏嬰覺得奇怪,就問其原委,車夫據實相告。晏嬰他能勇於承擔自己的缺失,進而懺悔改過的精神,大為讚歎,隨即推薦他為大夫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言:「懺悔雨寶摩尼珠,懺悔能延金剛壽。」《十住毗婆沙論》也說:「於諸福德中,懺悔福德最大,除業障罪故。復次,懺悔,如如意珠,隨願皆得。」為何懺悔有如此大的福德?因為真誠懺悔,是「懺其前愆,悔其後過」,真正體認到自己的過失,不再犯錯,進而修一切善法,如此止惡行善,又不執著能修、所修,自能消除造作惡業所形成的障礙,而回復自心清凈。《六祖壇經》雲:「不離自性即是福田。」當這念清凈心了,則所思、所言、所行,皆為清凈心的妙用自然就能生出種種福德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

四者懺悔業障4──懺悔功德(下)

自由時報90.04.28(六)刊載

  一般人聽經聞法時,若覺得有障礙,或法不入心,即是由於自己心中無明煩惱太重所致;此時,應當至心懺悔。《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言:「懺悔能開菩提華,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於寶所。」能懺悔就能消除無明煩惱,這念心清凈了,聽法就能深契法義,進而如法修持,圓成佛果。

  佛陀時,有五百比丘共住於一精舍。其中有一老比丘摩訶盧,生性愚鈍,所以修行多年,卻連一句經偈都記不得,因此常為眾人所鄙視。遇到檀信供僧時,大眾總是讓他留守精舍,做清潔灑掃的工作。一日,眾人入王宮應供,摩訶盧獨坐精舍心中黯然地想著:「自己如此愚鈍,連半句偈都無法憶持,又常為眾人所輕賤,如此苟活有何意義!」於是取來繩子至後園大樹下,欲了結生命。此時佛陀即化作樹神,訶斥摩訶盧:「比丘!為何做此愚蠢的事!」待摩訶盧說完滿腹的辛酸與委屈後,樹神告訴摩訶盧:「過去在迦葉佛時,你曾是一位博通經律論的三藏法師,有五百弟子。可是常仗著自己博學多智而輕慢弟子,並且吝於布施法要,不好好教導弟子,因而得生生世世愚鈍的果報。現在,理當慚愧懺悔,怎麼可以反而生起輕生的念頭!」摩訶盧聽完過去生的因緣,當下心生慚愧,立刻真誠懺悔。此時,樹神即現回佛身,放大光明,為說妙法摩訶頂禮佛足,思惟妙義,便證得羅漢果,並以宿命通得知今日同住的五百比丘即是自己過去生的五百弟子佛陀告訴摩訶盧:「你現在當著衣持缽到王宮,坐在五百比丘的首位,接受供養,並為他說法。」摩訶盧隨即到王宮應供,並坐於上座。眾比丘見到摩訶盧突然到來,皆心生不悅,深恐摩訶盧愚鈍不懂祝願的禮儀,而失眾人的顏面,因此個個焦急不已。但當國王供養摩訶盧時,只聽到摩訶音聲清徹,口宣妙法,在座五百比丘個個心生慚愧懺悔以往的過失,當下以清凈心恭聽摩訶盧暢演佛法妙義,即證得羅漢果,國王大臣們亦證初果。

  所以,欲圓滿世間事業,增福延壽,或享人天果報,乃至成就世間菩提道果,皆不離懺悔一法。《涅槃經》雲:「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犯了過失,若能深明因果,生重怖畏,起大慚愧,並且懺悔改過,就能消除業障、增長福德、離苦得樂,乃至契悟佛法妙義,證菩提涅槃功德不可思議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一)

四者懺悔業障5──懺悔方式-事懺

自由時報90.05.01(二)刊載

  佛法中,懺悔方式很多,大體上可分為「事懺」與「理懺」。

  所謂「事懺」,即是指於事相上或以身體禮拜瞻敬佛菩薩聖像,口贊誦諸佛聖德,意念觀想聖容,或隨著懺文入觀、反省檢討……,以身口意三業懇切懺悔過去及現在所造的罪業,此即為「事懺」。

  《佛名經》言:「夫欲禮懺,必須先敬三寶。……若能歸向者,則滅無量罪,長無量福,能令行者,離生死苦、得解脫樂。」行者欲行事懺,首先應當齋戒沐浴、潔凈自身,並以香、花、燈、燭等物供養三寶,藉此引發對三寶的敬慎之心。其次,於佛菩薩虔誠禮拜,隨著瞻仰佛菩薩庄嚴圓滿的聖容身儀,觀想諸佛菩薩誓願拔濟眾生大慈大悲,如此藉由三寶慈悲清凈光明,而激發生起殷重慚愧之心,竭誠懺悔己身過惡,誓不再造,並且請佛菩薩自己的懺悔做證明,因此而使自己心地也得以回復清凈光明懺悔之後,更要發大願心,學習佛菩薩的願行,令眾生皆能離苦得樂;不僅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從今以後不再毀犯眾生,更進一步願代眾生懺悔,並發願弘揚正法,廣度眾生同入菩提之路,盡未來際無有疲厭。如此念念至誠,有懺悔、有願行,就能感得三寶慈光加被,而消除業障,增長福慧。

  三國時代吳王孫皓不信正法,經常想借機毀寺滅佛。一日,其園丁在花園掘得一尊佛像,便將佛像呈給孫皓。孫皓一時心起惡念,遂將佛像棄置於污臭之處,以糞尿淋灌佛像頭頂,並與大臣們拍手大笑,以此為樂。倏忽間,孫皓莫名其妙地全身腫脹,下體劇痛,呼天喊地,痛得在地上翻滾,群醫束手無策。太史為他占卜之後,知是犯了大神所致,孫皓於是派大臣到全國各個神廟禱告祈求,但仍然無法痊癒。此時,有一位虔信佛法的宮女向他諫言:「陛下為什麼不向佛菩薩求福呢?」孫皓即令宮女將先前褻瀆的佛像,用香湯清洗之後,迎置殿上,至誠焚香禮拜,發露懺悔;並請當時的高僧康僧會入宮,為他宣說罪福之理。孫皓聆聽甘露法要之後,頓時心開意解,因而求受五戒,其惡疾竟不藥而癒!自此,孫皓痛改前非,發心修建佛寺廟宇,並恭請康僧會入宮說法大臣們也因而開始崇信佛法

  《念佛三昧寶王論》雲:「眾生心水凈,菩提影現中。」至誠發露懺悔就能回復清凈;這念心清凈了,就能與佛菩薩清凈法界感應,或得身心舒泰,或見佛菩薩聖像現前,這些都是因為心地虔敬、清凈所得感應。《六祖壇經》雲:「能凈即釋迦」、「慈悲即是觀音」只要心存懺悔,知過能改,更發願學習佛菩薩慈悲平等就能滅罪消愆,處處與佛同在。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二)

四者懺悔業障6──懺悔方式-理懺

自由時報90.05.03(四)刊載

  所謂「理懺」,就是觀察業性本空的道理,了達一切罪福皆由心起,而心性本自空寂,則一切罪福之業無所依付;自心既是空寂,則業性無由而生

  《華嚴經》言:「菩薩知諸業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而共積集,止住於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意思是說業障不從外來,也不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而來,而是由眾生的顛倒、妄想所生。這念顛倒、妄想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沒有任何住著之處,所以這念心是空性。罪由心生,這念心既然是空,則罪業無由而生。了達這個道理行者懺悔之後,這念心保持了了分明,不起心、不動念,如如不動,就稱為「無生懺」,是為最究竟的懺悔

  禪宗三祖僧璨大師出家之前曾患風疾,當他參禮二祖慧可禪師時,便懇求慧可禪師為他懺除罪業,以除病苦。慧可禪師他說:「把你的『罪』拿來,我就給你懺罪。」他想了很久,回答:「想要找個『罪』出來,卻是了不可得啊!」慧可禪師立即說:「你的罪已經懺除了。」三祖豁然頓悟: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其性本空,於是罪業當下銷融盡凈。

  為什麼不起心、不動念,才是最究竟的懺悔呢?所謂有善必有惡、有正必有邪、有佛必有魔,這些還是落入相對的境界,尚未達到絕對的清凈。唯有善惡雙亡,沒有取捨、沒有愛憎,這念心保持了了分明、如如不動才是最高的中道善。禪宗言「千年暗室,一燈即破。」一燈,指的就是無生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了了分明、如如不動的這念心,此心就像一盞明燈。當點亮了這盞燈,則無始來的黑暗,都變成光明。《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言:「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真正的懺悔,必須修般若智慧,了達罪性空寂之理,最後安住在實相般若,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回歸到心之體。當懺悔達到無生境界,則無始以來的罪業,都能於銷融於無生亦無滅的本具自性中。

  《永嘉證道歌》言:「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雖然業障緣起法,自性空寂。但是,修行若沒有功夫,仍脫離不了因果法則,造了惡,還是要受苦報。所以,要達到無生懺,要先從事懺做起,事上圓滿了,這念心就容易與理相應;然後再歸於無生的理懺,這念心不再念念追悔,善念不起、惡念不生,安住於空性。如此,就能契入《普賢行願品》中所說的「入不可思議境界」。此時,一切罪業盡皆消除,達到最究竟的懺悔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三)

五者隨喜功德1──隨喜意義

自由時報90.05.05(六)刊載

  「隨」是隨順、不違背;「喜」是歡喜、無瞋。「隨喜功德」,就是隨著所見所聞,凡是有人做善事,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能歡喜的心隨順應和、稱揚讚歎。譬如有人敬順師長、慈化弟幼、待人和善、處事認真,乃至於讀誦經典、宣說正法布施供養持戒嚴謹、精進用功等,便點頭讚許、合掌恭敬歡喜讚歎,進而向他學習,這些都是隨喜功德」。

  一般眾生對於喜的感受,是建立於人我的分別對待之上,故有喜亦有瞋:對於自己成就功德,便感到歡喜;但是見到別人成就善法功德,卻往往不耐他榮,因而產生嫉妒、瞋恨。輕者,於人背後說風涼話;重者,則無所不用其極地加以毀謗、破壞。

  《菩薩本生經》中記載:佛於過去生與阿彌陀佛是同學世尊名為首達,阿彌陀佛名叫維先。首達年高臘長,卻不如年少智深、辯才無礙的維先,由於弟子們都想依止維先,首達因心生嫉妒,而對弟子說:「維先年幼慧淺,不可依崇。」維先得知此事,即默然離去。首達雖然又重獲大眾的尊崇,但是因為不能降伏自心瞋恨、嫉妒煩惱,以致無法隨喜他人的善法功德,而毀謗賢者,死後墮於地獄

  此外,眾生因為心中有分別對待,對於重大的善法能歡喜應和;但對於小善,卻未必能隨順歡喜。《普賢行願品》雲:「所有世間一毫之善,我皆隨喜」,就是教示我們,即使是面對任何眾生所行的一絲一毫善法,都要平等、無瞋嫉的心,全然地隨順歡喜

  隨喜功德的「喜」,是平等歡喜、無瞋的表現。「平等」,即泯除人我及一切的分別對待;「無瞋、歡喜」,則能夠對治眾生心中的瞋恨、嫉妒。唯有泯除人我、順逆的差別對待,方能超越瞋、喜的對立,無條件隨順歡喜,修習種種功德利益眾生

  《大般涅槃經》雲:「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菩薩從初發心皆是清凈平等心修一切善法,志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目的。當菩薩見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則能得無量大歡喜。修習「隨喜功德」,能幫助我們以平等心,隨順因緣利樂一切眾生也能藉此擴大心量,包容萬物,盪滌心中的瞋惱與不平等,一步步趣向諸佛清凈平等慈悲境界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四)

五者隨喜功德2──隨喜對象

自由時報90.05.08(二)刊載

  「隨喜功德」是以平等無瞋的心,不分時間、空間,乃至對於一切眾生所有功德,皆以平等隨順歡喜。《普賢行願品》說:菩薩隨喜功德對象,乃是普及所有十方一切法界也就是說,上自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下至六道一切眾生皆是菩薩勤修隨喜功德對象

  佛陀過去生修菩薩行時,曾發下誓願:「三千大千世界,無有一芥子許地,不是我捨身埋骨的地方。」世尊過去生為屍毗王時,為救一隻鴿子而自願割肉喂鷹;為雪山童子時,為求半句偈,寧舍全身等菩薩行。聲聞、緣覺行者為求解脫、斷煩惱,而矢志不移地勤修習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完成出世的因果對於這些志求出聖者,我們應當歡喜讚歎。若於聽聞的當下,發心歡喜稱嘆、隨行效法,即是隨喜功德;倘若不但不隨喜,反而毀謗,說這不是事實,不是佛所說、所行等等,說出這些話來,就是造業。

  除了大小乘聖者的廣大功德值得我們稱揚讚歎,其實,一切眾生都有值得我們隨喜稱嘆、學習之處凡夫眾生雖有種種類形的不同,隨著所受業感的不同,福報亦有高低差別。然而,上自人天、下至六道一切眾生,皆有其功德善根。如狗有忠主之義、慈烏反哺報恩、羔羊跪地吸乳等忠、孝的表現。此外,佛門威儀偈曰:「誦經行道雁行游」,這是說明行進時,要學習空中飛行的雁群,成行成列有秩序。其實,只要細心觀察,一切眾生皆有值得我們學習、隨喜的特點。

  在這個如夢如幻的世界裡,眾生顛顛倒倒地過日子,總是看到自己的好,而看不到別人的優點;總是習於膨脹自我,而貶損他人。因此,這個世界到處充斥著不平,產生種種的煩惱痛苦:總是行善者少,造惡者多,富貴者少,貧賤者多,因而眾生六道中輪回,備縈萬苦。《楞嚴經》雲:「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隨喜功德是以平等歡喜的心,隨順一切眾生隨喜行:見一切聖賢成就的廣大功行,能以至誠心宣揚讚歎;乃至見一切眾生做一切功德,或發一念好心,都要隨喜讚歎。如此,將習於造惡的身口意,轉為積極行善的身口意;把握每一時每一刻,與每一個眾生緣下善緣。我們的心就能轉利己為利他,我們的生命,將會越來越有意義;而我們的世界,也將越來越趨向平等喜悅的佛國凈土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五)

五者隨喜功德3──隨自意喜與隨他意喜

自由時報90.05.10(四)刊載

  「隨喜功德」,就能隨喜的人而言,包含主動的「隨自意喜」及被動的「隨他意喜」兩類。「隨自意喜」,就是自己發心主動、積極地修善,令眾生歡喜;「隨他意喜」,則是見到他人行善,乃至起一念善心,都以同等歡喜的心,隨順成就他人的功德,肯定他人的成就,增加他人的歡喜。無論是主動的隨自意喜,或是被動的隨他意喜,其目的都是要長養自他心中善根福德智慧

  佛世時,釋提桓因是忉利天的天主,極為崇敬、信仰佛法經典記載:釋提桓因過去生曾為商人,某次,在經商的旅途中,經過一座傾頹的佛寺,由於不忍見到寺院敗壞,於是發心重整寺院。當時,他的三十二位夥伴,見他如此發心,深受感動,都紛紛出錢、出力隨喜幫忙,共同修這一寺廟。由於共同建寺的功德,他們後世一同感得生天的福報,釋提桓因為忉利天宮天主,其餘三十二位則成為他的輔弼。

  釋提桓因主動發心建寺,屬於「隨自意喜」,其餘的三十二位夥伴,幫助他完成這個功德,屬於「隨他意喜」,雖有主動與被動的不同,然而這念發心,同是出自內心信敬佛法、護念眾生,希求成佛善根所起的歡喜。所以,無論隨自意喜或隨他意喜,一旦發起隨喜的心,這一念心即具有一諸佛因地發心善根功德

  「隨喜」之所以為「功德」,就是因為這分隨喜發心,稱合了萬法仗因托緣、待緣而起的原理,不論是主動或被動,大眾隨喜發心就是「功」,眾緣和合成就了善法,就是「德」。由於深契一切法是因緣和合而生,所以對人、我的分別,就越發的淡然對於佛法信心,就更堅定清凈這一清凈信心即是成就菩提涅槃種子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六)

五者隨喜功德4──隨喜方式

自由時報90.05.12(六)刊載

  一般人的觀念中,布施財物是最易行,也是最普遍的隨喜方式。然而,除了錢財布施以外,藉由其方式也能夠修隨喜功德。譬如:運用自身的體力,以勞動去幫助別人;在道場聽聞佛法,回到家庭社會工作單位隨緣為人解說;或是以口讚歎、以手鼓掌,乃至見人行善,發起了一念歡喜、讚歎的心,這些都是隨喜方式

  佛在世時,在祇園精舍旁,有一戶非常貧窮的人家,經常看人們到精舍供佛、齋僧,作種種布施,自己也想布施。但是,家裡一貧如洗,無法布施錢財,於是發心每天去打掃精舍。一日,有一位大富長者,得知貧者因為無錢布施,而日日至心不倦地打掃精舍,於是也發起歡喜心,布施貧者五百兩黃金,幫助他圓滿供佛齋僧的心願。

  貧者雖然沒有錢財,但是他運用自身的體力,打掃精舍也能使他圓滿布施的心願。打掃精舍,是力的隨喜長者歡喜心贊助他完成布施金錢供佛齋僧的心願,則同時包含了錢財心念隨喜

  其實,在道場中經常有這樣的人,他們也許沒有充足的錢財隨喜供養三寶,建設道場,但是也能運用其他的方式隨喜發心:或是到精舍打掃環境,或幫忙接電話,或隨喜為來到精舍的人服務,或是讚歎功德主的發心,或與人分享自己對佛法的領悟等等,藉由這些發心,擴展生活領域,與更多的人結善緣,使他們的內心,總是充滿法的喜悅

  《金剛經》雲:「一切法皆是佛法。」因為一切法都是佛法,所以不能忽視任何一個法門;因為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不能放棄任何一個眾生行者在廣修隨喜功德過程中,一方面攝受、度化了眾生;同時,藉由一切有為的方便法門,消弭自心的種種障礙,啟開智慧之眼,而契入眾生本具、平等心性,了達一切法乃是因心所生。於是十方法界,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法門,都成了廣修隨喜功德菩薩行處,心量也就開展向無量無邊的法界

  《華嚴經》雲:「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毗盧性海。」這是道場中,每日必發的大願。菩薩隨喜發心,與眾生共同成就功德善法的因緣中,施者與受者互相熏陶、互相含攝,終能達成最初所發的大願:與一切眾生同登平等法界,共入諸佛清凈本具的毗盧性海。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七)

五者隨喜功德5──隨喜功德

自由時報90.05.15(二)刊載

  隨喜功德隨喜功德果報。例如富貴豪門今生享受榮華富貴,是過去修來的福報,這個福報,使那些與他有關係的人也受到好處。好比家裡傭人、隨從等,這些人雖然自己沒有修這麼大的福報,但是由於沾了老闆的光,使他也能住住好、吃得好、穿得好。從因果的角度來看,這是由於過去隨喜修福,所以現在感這樣的果報

  《百緣經》記載:佛住世時,舍衛國有一位大富須達長者,曾以黃金鋪地,建立了祇洹精舍;更以無數的錢財布施、護持三寶。然而,卻不以此為滿足。他想:我一個人修布施是一個人的功德,這分功德使我享盡天福。但是一切眾生有苦,單以個人的福報,並不能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於是,他親自騎著白象到城裡化緣,勸化大眾隨喜功德,同他一齊隨喜修福。許多人因此心生歡喜,紛紛把自己上好的瓔珞金銀財物等,都拿出來布施有一位貧女聽聞此事,心想:由於我前世沒有修布施,致使今生窮苦潦倒,全身上下只剩這張遮體用的毛布,我寧可把握這個良機布施,否則以後恐怕再也沒機會了。於是回到住處,將身上僅有的毛布自窗口拋出。須達長者得知此事,非常感動,立即卸下身上的寶飾回贈給她。數日後,貧女往生成為忉利天上天人。由於自知是過去隨喜供佛因緣,而得此勝報。為了感恩,他以天上香花供養佛陀及須達長者,又聽聞佛說四諦道理,心開意解,證得須陀洹果。

  須達長者,由於悲愍一切眾生有苦,所以將自己布施修福的機會,分享給大眾,令一切有緣的人,只要願意發心,皆有隨喜修福的機會。貧女即是因須達長者的勸化,發心隨喜布施,而感得生天證果的果報。其實,除了貧女之外,一切發心隨喜功德的人,都分享了這一隨喜功德

  隨喜功德是非常大的。法華經「隨喜功德品」說:如來滅後,若有人因聽經而發菩提心隨緣、隨處、隨力為人演說。聽聞者,又輾轉為人演說,此人所得功德,大過於以一切資具布施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道眾生,又使他們修道證果的功德

  為什麼隨喜功德有這麼大呢?因為,一個人聞法而發歡喜心,是一個人的功德。由於他的發心隨緣、隨處、隨喜為人演說;這些聽聞者,又繼續輾轉不斷地對與他們有緣的人演說,令聞者皆發菩提心,信樂佛道。因為眾生無盡,隨喜發心的願行亦無窮盡,所以這分隨喜功德就如一燈傳千燈,燈燈相傳,光光相照,永遠不會斷絕。

  《大智度論》雲:「菩薩隨喜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持是功德為調伏一切眾生,為凈一切眾生,為度一切眾生故起。」菩薩隨喜功德的無盡願行,乃是由於悲愍一切眾生;為調伏、凈化、救度一切眾生而起,志令一切眾生皆得出離生死苦海,回歸清凈自心。所以修了一切功德,仍須迴向無上菩提,銷歸於清凈本然的自性。因為,只有這一清凈本然的自性才是菩薩隨喜功德的本懷,也是究竟解脫的無上大道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八)

六者請轉*輪1──*輪的意義

自由時報90.05.17(四)刊載

  「*輪」是對佛法的譬喻,以如車輪的圖象代表佛陀教法。「輪」具有四種意義:一、運載義,意指佛法能運載眾生出離生死苦海,直登佛國凈土。二、摧碾義,佛法如巨輪,能摧毀、碾碎眾生無明煩惱,令超凡入聖成就世間的道果。三、輾轉義,佛陀教法,猶如車輪輾轉不停,能遍及一切法界。四、圓滿義,佛陀說法圓融無礙,猶如大輪,圓滿無缺。因為佛法猶如大輪,能遍及一切法界,令一切眾生去除煩惱無明,達到究竟圓滿境界,所以稱為「*輪」。

  為了順應眾生各各不同的根機,佛即宣說大、小、頓、漸等種種法門。所以「*輪」也有幾種不同的形式,輪中不同的輻數,即代表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例如六輻代表波羅蜜,八輻代表正道,十二輻代表十二因緣;輪中若無任何輻條,則象徵頓超空有清凈圓滿大圓鏡智。所以,不同的*輪,代表不同的方便與智慧聲聞、緣覺道是轉四諦十二因緣的*輪;菩薩道是轉六波羅密的*輪。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只是為了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種煩惱,幫助眾生掃除自心的種種執著無明,自見人人本具的佛性。因此,最終目的還是要轉實相*輪,歸向圓滿無礙的佛智──大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