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第一義諦 4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修行佛道的人,你一定要記住:無諍,還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盡量寬恕眾生忍辱。這個忍辱,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否則忍不下來。 《第一義諦》(4)慧律法師講 他那一支假槍,前面那個半流氓,那個假槍又拿出來了,開門就拿那一支假槍起來,要嚇唬他一下了,那一支假槍又拿出來了,比著對方。後面那個坐的是真正的黑道大哥,剛好有真槍,人家胸口的刺青是刺一隻鴨跟一隻豹,「鴨豹」(橫行霸道)!你……你跟人家比什麼?對不對?他看那個槍拿出來的時候,人家那個黑道是真槍啊,一槍就先開槍了,拿假槍的沒有子彈,玩弄一下可以,玩弄一下。這一下子中彈,心臟一槍斃命,倒在那個地方!玩假槍的人遲早會被無明煩惱打死,玩真槍的人,明心見性是玩真槍,這是真正的修行人。下手處不生不滅這是玩真槍。諸位!修行是真槍實彈的東西,對自己的生死一點都不忽略,這是玩真槍。玩真槍,真如自性可以打死煩惱的;玩假槍的人無明煩惱會打死你的真如。 所以諸位!腳踏實地的做,不搞名、不搞利、不強出頭。人家說我們好,我們隨喜;人家說我不好,我們檢討。好是音聲如夢幻泡影;說我不好,也是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世間。有道無道,自己知道,修行是對自己負責,不是要修給別人看的。對不對?就像歌星、影星一樣,那些藝人,出來的時候,哇!化妝化得很好看;回家的時候一卸妝,因為不是舞台嘛,卸妝,認不出來,認不出來!她只有二分漂亮,結果化妝起來十分漂亮,一卸妝以後認不出來!那個貌相是可以化妝、造假的,諸位!修行不能造假,沒有見性就是沒辦法,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是講真心話。所以真實修行,是給那一些誠懇的人,對那一些喜歡搞名搞利的,我們講這個沒有用的!對不對?打臉子充胖,有什麼用呢?沒有用的!所以,假槍、真槍這個比喻你就知道,修行是真槍實彈的東西,不能造假的。 第一義諦又稱為第一義空;又稱為第一勝義空;又稱第一勝義諦。第一義又稱為第一義空,也就是最究竟畢竟空,諸法當體就是空,沒有任何的能所,爭吵,其實在跟自己的情緒爭吵。今天哪一個人得罪你,你很煩惱,諸位!錯了!是自己的心的問題,我們的心跟他抗拒,不能融入自己的心性,沒有能所,所以你覺得很委屈,白的,他硬要把你染成黑的,在聖人來講,沒有黑跟白,它就沒有相的東西你怎麼染污它呢?所以,聖人聽到所有的讚歎,如大地不動聖人聽到所有的毀謗,也是如大地不動,沒有什麼增減的,一切都眾生的問題,不是聖人心性的問題。只有凡夫有是、有非,是非對立東西大悟聖人不落入是、不落入非;不落入觀念、不落入能所,沒有!因為第一義、勝義諦就是空。道本無形,本不可說師父今天為了利益無量的眾生,所以方便說。剛剛說:悟諸法可得,即入第一義諦。悟無所得,即入佛行處。你要了解佛怎麼修行的嗎?佛體悟到諸法所得,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什麼叫做善分別諸法相?用妙智分別一切根、塵、識所顯現的十八界的諸法,了解法法本空,沒有東西可以分別,叫做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第一義諦就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第一義究竟無所分別。所以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就是這個道理。(眾鼓掌)運用我們的妙智,於根塵識十八界,所有的人生跟宇宙,看到的統統不作分析,了悟當體即空,直接契入無生,單刀直入,無可言說,回歸當下,剎那即見永恆,一剎那中,即見永恆,就是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簡單講:用心性的妙智分別諸法相,而法相本來就空,沒有能分別的,也沒有所分別的,叫做善分別。眾生是惡分別,這一定是!碰到事情是一定你錯我對、我好你壞。對不對?所以如果你不想跟眾生摩擦,如果你不想跟眾生摩擦,就這樣子:你大我小、你善我惡、你好我壞、你是我非,用這種心態眾生相處,日子會比較好過一點。大家二個統統對,對不對?二個統統對,到最後就是火冒三丈,彼此不愉快。所以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諸位!如果我們能夠退一步,容忍一切眾生在我們的心性其實沒有什麼增減;何況忍辱跟退讓,是一種修行很重要的美德。眾相緣起,空無自性,諸位!相不可得五陰——色、受、想、行、識,諸位!色不可得,受不可得,想不可得,行不可得,識不可得五陰可得。了悟五陰本空,五陰就是佛,即身就是佛,五陰如來藏,妙真如性。當我們體悟到色受想行識不可得剎那之間就轉成諸佛身,即五陰身就是諸佛身。但是,在這裡要講理跟事。人家講:師父!請問慧律法師!我碰到一個難題:到底什麼是佛?有一法師問得非常好:請問慧律法師開悟的人算不算佛?這個要分理跟事,大悟見性就是佛,他的心跟佛一樣,這是站在理上來講。站在事相來講,沒有佛的三十二相,不是佛;沒有佛的八十種好,不是佛;沒有佛的十力,不是佛;沒有佛陀的十八不共法,不是佛。站在理上來講,大悟的人就是佛;站在事相來講,沒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不是佛,要分理跟事來討論,理跟事來討論。哇!法師!您這個答案我很滿意,非常滿意!(眾鼓掌)他說這個問題問了很多的法師,很多的法師跟他回答的答案,他都不滿意,我就跟他講:要分理跟事來講。 所以我們就知道,六入無所入,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六根攀緣六塵,本來沒有能所,不可攀、不可緣,六入。六根跟六塵就是十二處,就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八界,根、塵、識一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七大——地水火風空……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諸位!不可得日月星辰不可得山河大地可得都是緣起假相花草樹木,求其體性可得都是因緣生的假相鳥獸蟲魚不可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可得。諸位!語言可得文字可得音聲可得念佛人要念得有智慧有一比丘住茅蓬住了二十年,來到文殊講堂很有禮貌具足威儀,說:頂禮法師我說很好我就問了:哪來的呀?從哪來?說:我從中部的山區來。我問:怎麼用功他說:我專門念佛,專門誦經、念佛很好我就跟他講:能問你一個問題嗎?他說:好!《金剛經》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你現在念佛音聲嗎?是!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說說看,你現在是用什麼求佛呢?《金剛經》是佛講的、《彌陀經》是佛講的,二種一定要有交集,這講得那麼清楚了,念佛的人對第一義諦不懂,那你如何契入佛心呢?他說:我念佛念了二十年,沒有人告訴我。《金剛經》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彌陀經》講:若一日……乃至七日,要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本性功夫,有理一心跟事一心。二本經都是佛講的,一個叫你不音聲求,一個叫你念佛要一心不亂,二本經典有沒有交集?因為都是佛說的。嗯!他說:我沒有想過,也沒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我說這個問題就是存在啊,這個就是真正的問題,沒有發現問題。《金剛經》講,叫你般若智慧,所以破一切相;凈土法門叫你一句佛,重點在哪裡?重點在一不亂,一心不亂,還是心性功夫。《金剛經》破相,是心性功夫念佛一心不亂,還是心性功夫。在座諸位!經典、萬般的經典,沒有會歸究竟的心性,實相無相,第一義諦的妙理,妙性涅槃大圓滿的鏡智,諸位!這一本經典跟這一本經典矛盾的,這一本經典跟這一本經典矛盾的。 有一個人,說:我念佛我一心求生極樂世界。我把阿彌陀佛擺一尊,阿彌陀佛,其他都是多餘的!我說:嗯!沒意見。旁邊有一居士跟他講說:不可以這樣子啊,釋迦牟尼佛,水有源,木有本啊,對不對?飲水要思源啊!我們家裡還是要擺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教主啊!嗯!我跟他講:嗯!也對!另外剛剛那個說:這樣不行啊!觀世音菩薩生氣呀,旁邊都沒有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你碰到困難怎麼辦?嗯!第四個說:那這樣不行啊!我們萬一修行沒有去極樂世界,掉進墮三惡道,要地藏菩薩,我們也要擺一尊地藏菩薩。第五個就說:這樣也不對啊!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先消災,怎麼往生極樂世界呢?我們還是要擺一尊藥師佛!大乘佛法就是這樣讓人無所適從,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 如果說見性了,佛佛道同,你擺哪一尊都不一樣嗎?不擺,不擺也是一樣啊!這個就是說見性的重要,它就是重要,進入沒有爭論的心性法門,這樣才不會拉右邊。。。對不對?偏左邊,拉右邊偏右邊,拉左邊偏左邊,這樣才不會偏,佛法這樣叫做圓滿。如果這個不懂修行就會一直處在矛盾當中:到底我要怎麼修行?所以,當你念佛的時候,你要告訴自己:萬般的眾生跟我們的生死都沒有關係我現在不能打妄想。要正智、要如如,是自己的問題。如果你把所有的問題,都告訴自己:是我的問題!那麼你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說碰到了問題,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的問題,那這個問題就會難解決,你沒辦法去改變別人。我一直重復講: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我這樣講,有智慧的人就反應很快;可是有愚痴的人,她的解讀跟我講的不一樣!有一次,她的老公是我的徒弟皈依師父,他常常在看師父光碟,喔!太好了: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她老公覺得真的是好了他也尊重老婆一切的決定,習氣啊怎麼樣。他的老婆就不這樣子的,有一次二個夫妻吵架,他老婆就搬出真理來了:你今天,我告訴你:你有沒有聽過你師父講的話?哪一句話?他說:哪一句呀?你師父不是講嗎?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嗎?她老公說:對啊!你改變你自己就好,你休想改變我!我說我這個意思好像不是這樣子喔,這個體會得好像差太大了!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是降伏自我,怎麼變成固執自己,叫別人不要改變我們?這個實在是體悟錯誤,體悟錯誤。 所以接下來,入第一義諦,涅槃妙心,語言可得文字可得音聲可得善惡可得觀念可得、美醜不可得、能所不可得、識心執著分別不可得,識心執著分別是認賊作父。識心執著分別,就是譬如說這是一個本體,這有一個光度,本體,譬如這一隻手,這是本體。識心分別就是什麼?識心分別就是這樣子,手,這一隻手有影子這隻手是清凈的,現在因為能所不斷,所以影子投射在這一隻手。如果我們要見性,第一義諦,把這個影子除掉,把這個客觀環境拿掉,主觀的意識自然就消失。因為主觀意識的認同,所以相一直都不離,包括晚上作夢。所以識心分別就是本性影子本性加上一層影子,起心動念,加上一層影子。好!現在來討論,本性如同手,識心分別就像手上所顯現的影子,你說是一嗎?也不對,因為手不是影子。你說是二嗎?也不對,這一隻手上面的影子不可以離開這一隻手,識心分別就是這樣子。識心分別是不是本性?不是,它是本性影子;它能不能離開本性?不行!就像棵樹木,就像棵樹木,這一棵樹木如果代表本性,那麼我們的識心分別就是影子。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是心中所顯現的影子,萬法唯心現量。所以,二條路線:迷的眾生有無明、煩惱、有種種的煩惱,看到了影像——假相;悟了就看到了真如,看到了真如就是無所見,就是本性所顯現的。 再來,識心分別,離塵無自體性真如自性,離塵有自體性,這個很多人都聽不懂學佛學了好久,還是聽不懂這個到底佛的用意是什麼?識心分別,離塵無自體性的意思就是說:主觀跟客觀同時存在,這個影子是主觀,這一張紙是客觀,主觀跟客觀一交接,成為本性上的一層影子。離塵,塵就是這個客觀的環境,離塵無自體性,離塵以後,這個主觀意識怎麼樣?也不存在。就是主觀意識承認外面的客觀,客觀意識影響主觀,主觀不離客觀,客觀不離主觀。這個就像二根草,這是蘆葦,把它在一起,這個蘆葦一長出來,就是兩根並在一起,拿掉一根,這一根就倒了!主觀跟客觀意識形態也是這樣子的,我們認賊作父,就是不知道心中的識心分別是賊,本性才是真正的我們的父。好!本性清凈的,因為本性心上有一意識影子,客觀的環境一顯現,你看到手中的影子,對不對?手中的影子就是客觀,這個影子能不能離開這一隻手?不可以影子不能離開這一隻手。但客觀的環境散開來,影子見了,恢復真如放下客觀的環境、主觀的意識分別心,本性就慢慢的顯現。當然這講起來有更深的道理。所以識心分別,離塵無自體性真如自性,離塵有自體性就是我們的本性是存在的,一直存在的,一直存在的,就是我們所講的第一義諦,涅槃妙心。今天要修行的,不是你一直拜佛猛磕頭,叫做修行也不是你喊破喉嚨念佛,叫做修行,要懂得歇即是菩提道理,懂得歇即是菩提道理。(鼓掌) 如果拜佛叫做修行,那麼那個殘障的人,沒有二隻腳,那他怎麼修啊?如果打坐叫做修行,不是佛法佛法心法,如果打坐叫做修行,然後沒有那個下半身的人,二隻腳都截肢,那他一輩子不就做凡夫了?那念佛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當然也行啊!修行跟那兩只腿有什麼關係?兩只腿是給我們方便,是給我們方便走路。所以我們現在不了解,佛不念佛,佛不拜佛,佛不禮佛,佛不繞佛,你不懂得這個道理。佛不念佛,佛性本空,沒有能念、所念。佛不拜佛你要拜誰?往前拜?往後拜?你自性就是佛,佛不拜佛釋迦牟尼佛來要拜誰呢?在座諸位!禮佛、拜佛念佛也是一樣,藉著這一句阿彌陀佛,攝我們的心,如果我們的心攝不住,常常看眾生煩惱,起無量的差別心,那麼你念佛意義是什麼?念佛不能斷貪,你念佛做什麼念佛不能斷嗔,你念佛做什麼?你念佛不能斷愚痴,你念佛要做什麼?持咒也是這樣子嘍,念佛念佛持咒都要會歸般若智慧般若諸佛之母。當然有的人就說:喔!那師父,那我回去就不拜佛念佛啰?我說我不是這個意思,是說大悟見性沒有能所,自性就是佛。 所以,有人問三祖僧璨大師,說:大師!您也念佛嗎?三祖僧璨大師跟他講:佛之一字我不喜聞。禪宗裡面講:念佛一聲,漱口三天,念佛一聲,漱口三天,師父您的意思就是不要念佛啰!不!不是這個意思。大悟的人念佛,就沒有能念、所念,所以要念佛;不悟的人阿彌陀佛,結了無量無邊的善根,所以還是要念佛。是要懂得這個道理,這個深層的道理你不懂是不行的!佛法不是盲修瞎練的,是充滿智慧的。因此今天有因緣,來跟諸位尊敬法師,還有各位尊敬護法居士,我們就要講真心話、究竟的話。(鼓掌) 所以我就說:佛教界裡面,善巧方便太多了,善巧方便太多了,其他的人怎麼做師父沒有意見,我隨喜;但是今天來,我們必須要把究竟第一義諦實相,成佛的臨門一腳,告訴大家,這裡面沒有任何善巧方便,單刀直入就見性,會的,受益無窮;不會的,也結無量的善因緣將來無量無邊億劫以後就回想起來,喔!我在無量億劫以前,在釋迦牟尼佛末法時期,有在彰化體育館聽慧律法師開示第一義諦,我今天種子成熟,所以我開悟見性也不錯了!是不是?聽得懂的,當下受益;聽不懂的,作未來的善因,統統是好事,統統是好事!(鼓掌) 再來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不可得;能緣心不可得;所緣境不可得,萬法唯心現量,遮無外境,外境跟心性無關。遮無外境,在《楞伽經》裡面講:遮無外境,所有的法統統在你的心,心起妄,這個就是識心之賊;心不起妄,就是如如,但看悟還是不悟。主觀的識心不可得,客觀的外在環境可得,心、意、識、境不可得。心是第六意識心;意,第七末那識;識,指第八意識生滅有一個學唯識的,來到師父文殊講堂我說法師有什麼事嗎?哎呀!來參訪我們慧律長老我說:不敢!學無止境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有你的優點,我有我缺點,我們有緣相聚在一起,互相勉勵。我說法師哪裡來?他說:我住茅蓬,我隔壁的是修念佛法門。法師!你專攻什麼呢他說:我專攻唯識,那你學唯識幾年了?他說:我學唯識學十年,我說:哇,十年可以當教授師了。那我就問: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他說:行!那我請教你:大徹大悟的人有沒有識?識心分別那個意識的識。若說有識,即成分別,就是生滅;若說無識,如何分別?如何見物?來!試說看!大徹大悟的人有沒有識?有沒有識心分別?若說有識即成分別,即成生滅;若說不分別,則不能知物在哪裡,來!試說看!回答不出來。我說:這個就是學佛死在文字裡面。大徹大悟的人這個時候識叫識性,識本身就是空,就是究竟本性,是這個意思。照樣看,可是不分別,叫做妙智。所以我們不要說:識是一種情形,性又是另外一種,不!它是不二的!當體就是不二的。(鼓掌) 我們常常講:三心可得,《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諸位!這個站在哪一個角度?有一法師他就說:我誦《金剛經》誦了好幾年,就是這個三心可得實在是。。。《金剛經》誦了那麼久,就是不知道它的含義是什麼?慧律法師!您能不能幫我解釋一下,直接了當的用白話文解釋一下?我說:行!那你就注意聽吧!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說:過去心的識心分別、執著可得,只存在永恆的本性。現在的識心分別,面對一切境界的分別心,剎那生滅的分別心、識心分別,不可得,只存在一本性清凈自性未來心不可得未來的預測識心分別不可得,只存在一本性本性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本性在每一個動點,統統叫做永恆;但是在剎那的識心分別裡面,叫做執著跟分別。因此,所謂三心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指識心、意識心,心、意、識不可得,過去的心、意、識不可得,唯留沒有妄動的真如本性。現在心不可得,現在的心、意、識,生滅微細盡滅,不可得,唯留如來藏性、本性真如本性未來心,心、意、識不可得,這些微細的分別、粗分別都不可得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一乘寂滅道場就是真如,唯存真如,只有存在真如。所以三心可得,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可得,統統是講識心分別妄動不可得,不可得,當體即空,就是真如自性。所以妄想顛倒不可得,因為本來就沒有妄想,是我們因為無明、沒有智慧,一直起心動念,一直攀緣外境,以為有外境可以追求,所以妄想心不可得。種種知見可得真如自性不立知、不立見。 諸位!四諦——苦、集、滅、道,不可得;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不可得。諸位!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不可得;最後一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得成佛者,沒有魔、沒有佛,趣向聖道亦是邪。諸位!佛就是悟入諸法可得,所以,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乃至成佛,盡不可得,不可得中如是得。 所以,我們要了解佛的本意,不即不離,佛不是四諦不離四諦;佛不是十二因緣不離十二因緣;佛不是六度不離六度;佛不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不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如不能安上任何的名詞,真如第一義諦,不可以安上任何的知、任何的見、任何的四諦、安任何的十二因緣、安六度,一法不可得;有少許法可得,儘是魔見!我佛法當中,不立知、不立見,不立任何一法,究竟寂滅,平等不二,圓滿的覺性,希望大家好好的體會。無明本空不可得,所以我們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他們說要講到五點,我的任務快完成了,馬上就要輕鬆了。(鼓掌)還沒有結束,因為他們說要講到五點,這不是我的過錯,人家六點要放大蒙山,是不是?接下來是果清律師的事了。最後留下五分鐘,就是呼籲跟期盼,呼籲我們整個佛教出家、在家,還有發菩提心有緣的眾生,要團結,一根指頭容易被折斷,五根指頭合起來,形成一個拳頭,五根指頭就會形成致命的拳頭。佛教沒有分裂的本錢,不怕外道,只怕內道。諸位!外道傷不了佛教的,外道義理我們尊重,我們不做批評外道佛教有很明顯的差別。這個講下去話題就很多,所以一根指頭容易折斷,五根指頭就會形成致命的拳頭。佛教沒有分裂的本錢,只有團結。僧跟俗只要你承認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你沒有不護持正法,沒有一個不要護持正法,一定要護持正法,不要分裂正法再來學佛就是要學習尊重,學佛是學習懂得如何尊重別人,要尊重每一位法師居士修行方式學佛要懂得尊重,要尊重每一位法師修行方式;要尊重每一間道場的道風,每一間道場都有自己的風格,我們不做批評,我們隨喜學佛要懂得八大宗派,各個宗派都有它的時空性,都有它的依據的經典,我們要給予最大的尊重。南傳、北傳、藏傳,共一個佛祖,八大宗派一顆佛心這是佛教偉大的思想!(鼓掌)我們要遵佛的教誡,不要謗佛、不要謗法、不要謗僧。三寶世間無上的福田要讓眾生三寶信心你這一句話講出去,會傷害佛、傷害法、傷害僧,打死不能講!僧事僧了,僧伽事情僧伽自己解決。僧伽的內部有一些意見,僧伽,僧事僧了,記得這一句話,不要把僧伽事情往外面一直擴散,讓一切在家居士失去信心,這個是很可怕的!所以,今天這麼多的出家人,應該有一千位,超過一千位的法師,來跟大家,無論南傳、無論北傳、無論藏傳,只要你承認我們是佛陀弟子,就要這樣做,要讚歎佛、要讚歎法、要讚歎僧。要不然佛法僧敗壞了,世間的無上福田就崩殂了,眾生要修什麼福田呢?那今天要齋什麼僧呢? 《楞伽經》講,佛告大慧修行親近勝善知識平常經典都講:你修行親近知識;而這個《楞伽經》卻是這麼說:佛告大慧修行親近勝善知識,還加一個殊勝的勝,勝善知識。用我們今天的名詞來講:你要親近那個真正的大徹大悟、見本心、明本性的,你的修行才不會盲修瞎練。可是我旁邊沒有明本心、見本性的怎麼辦?那就依據《楞嚴經》、依據《楞伽經》。有的人講:師父!《楞嚴經我也不懂、《楞伽經》我也不懂,那你叫我怎麼辦?沒辦法,要不然你就暫時看我的了,暫時看看我的光碟了,那沒辦法了!(鼓掌)這個因緣也不具足、那個因緣也不具足,統統不具足,那麼就暫時看看慧律法師光碟了,參考一下了,歡迎批評指教了。盲修瞎練最糟糕的,就是浪費生命還走錯路,寧可百年不開悟,不可一日走錯路。寧可百年不開悟,不可一日走錯路。 再一次的呼籲:無明煩惱是一塊寂寞和荒蕪的農田,千萬不要再去耕耘它。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要用無明煩惱在這邊一直造作,明明這件事情無明,不要一直講,不要一直講。或者是說,你覺得你自己很有修行,然後又一直批判別人,這個變成是法不平等,變成有高下了。一個真的有修行悟道的人他是絕對的包容、絕對的寬恕,他是多麼的容忍,多麼的容忍,多麼的柔軟心,有佛的柔軟心,有佛的謙卑,有佛的胸量;胸量有多少、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所以這個無明煩惱,是一塊寂寞和荒蕪的農田,千萬不要再去耕耘它。修行人最忌諱的就是起大我慢,覺得自己全世界最有修行,一講起來,就沒有一個跟得上他比的,沒的比,大家統統著魔,只有他成佛,這最怕的就是這個。所以學佛懂得尊重,懂得互相讚歎跟隨喜佛教才會興盛。學佛的人怕死,但是要怕生不如死,你的煩惱不斷,你活著就生不如死!煩惱斷了,哪裡都是幸福,哪裡都是快樂,哪裡都解脫。諸位!燈塔,鵝鑾鼻的燈塔、海港的燈塔,燈塔不會發出燥音,只會放出光芒。一個大悟修行人,沒有任何的燥音———無明煩惱的燥音,只會無量無邊慈悲的光芒面對著眾生。燈塔不會發出燥音,只會放出光芒;大悟聖人只會放出慈悲的光芒,絕對不跟無明煩惱眾生作對。所以要體悟這一點。(鼓掌) 諸位!不接受命運的人便會命運所摧殘,命是很殘酷的現實我不是叫大家說我要去算命,是說有一定的運數,當他碰到的時候,你就要接受這個事實,與命運抗拒的人命運會一直摧殘著你。也就是說:不接受命運的人便會命運所摧殘。師父一句的重點就是說:已經成為事實痛苦你就必須要去接受,結婚了,已經生三個了,對不對?這就可以了,就不要再那個有的沒有的了,那煩惱愈來愈多了!是不是?或者是說我婚姻幸福我就一直抗拒這個命運命運就愈折騰你!接受這個事實:我好好的相夫教子。最後兩分鐘,對假相太在乎的人,不可能離開傷悲,不可能離開傷悲。與其你去整容,不如你要整心。期盼我們中部彰化的齋僧愈辦愈好,跟主辦單位鼓勵一下!(鼓掌) 迴向:請合掌! 願以此今日中部彰化供佛齋僧、弘傳正法功德迴向在座諸位長老、諸位法師、諸位比丘比丘尼;迴向此次盡心儘力、出錢出力,發大菩提心所有辛苦的義工迴向在座諸位聽經聞法大法師、大居士迴向今天我們庄嚴的司儀,謝謝!(鼓掌)最後迴向:願我們僧俗一起團結,重建佛陀正法。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凈土中,上品蓮花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伴侶。 最後感謝我們偉大的縣長卓伯源,(卓伯源縣長起立合掌恭敬師父鞠躬!)由於他的鼎立支持,讓我們這一供佛齋僧的盛事得以順利的進行,再一次熱烈的掌聲,謝謝縣長佛教興盛,正法重現,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感謝長老慈悲說法讓我們大眾受益良多,法喜充滿。好的!講座圓滿大眾起請立,禮謝上慧下律長老慈悲說法,行三問訊禮,一問訊,再問訊,三問訊。恭送長老回休息室,大眾請對面站,請合掌,讓我們用感謝的掌聲來恭送長老。(鼓掌)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慧律長老字句句都流露出覺者的智慧芬芳,讓我們大眾法喜充滿,受益良多,我們再一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慧律長老!也虔誠的祝福我們敬愛的慧律長老,法體安康,續佛慧命,為四眾弟子不滅的燈塔,為芸芸眾生做普度的慈航。掌聲不斷,希望長老因緣再來跟我們共結法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