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法師:建構人間佛教的修行藍圖──談人間佛教的內修與外弘

◎2009.5.30第八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綜合座談會引言

建構人間佛教修行藍圖──談人間佛教的內修與外弘

釋傳道

一、前言

當今的台灣佛教就如百花齊放、眾鳥齊鳴,看來蓬勃發展極了!從延續中國佛教遺緒的傳統佛教、各式各樣的人間佛教,到南傳的原始佛教,以迄藏傳的秘密佛教可說各擁天

地、各具擅場;即連佛學研究,亦蔚然成風、盛況一時。但在琳琅滿目、光鮮亮麗的外表底里,佛陀教法的真義,是否也同樣獲得顯揚呢?這似乎有待我們進一步省思。

二、人間佛教修行──依人身佛道的人菩薩

學佛,即向佛學習。佛,是覺者,是以無上的證智覺證宇宙人生真理、徹了萬有諸法實相的聖者佛教──佛陀所教,則是覺(智慧)的教育,而有教人轉迷啟悟、上通聖境的可能。所以凡一切大張佛教旗幟,而其實違反真理智慧的教說與行持,皆非佛法

佛是經累劫修菩薩而成的,「自悟不由他」。弟子則依佛示的古仙人道跡修行,斷惑證真、成賢成聖,佛教自力宗教。佛或因眾生的根性與需求,施設種種方便攝引行人;但方便是有著適應性、階段性與對治性的,終需回歸佛法的正常道,而不能視之為佛陀教法的全部。

然當前的台灣佛教,為迎合好簡、求速成的時代文化,種種融攝外道糟粕的他力、方便,一如春風野草般不斷衍生。導師嘗慨嘆其所時代之「中國佛教為『圓融』、『方便』、『真常』、『唯心』、『他力』、『頓證』之所困,已奄奄無生氣;『神秘』、『欲樂』之說,自西而東,又日有泛濫之勢。」1而今卻更變本加厲!種種假借加持消災名義,而行斂財騙色之實的,也全部記到佛教頭上來了。從自力到神秘、他力,佛法的被異質化,始終是一大危機

或有人欣慕原始佛教之淳樸,而對南傳禪法趨之若鶩。但若於佛法知見未能建立,信、戒基礎未能具足,即徑行禪定之修習,這儘管有其宗教體驗,卻不能確定即為佛法。專修禪定而偏廢人間正行這是外道的天法,而非佛法

當然也有鼓倡人間佛教,廣行菩薩利他事業一大流。彼雖於佛法普及有功而值得肯定;然為了普及,勢必非將佛法淺化不可,因此教說內容也就不離人倫道德,而偏重人乘善法的施與戒(德行)。這是忽略人間佛法固應包含這些內容而不能只有這些內容,否則佛法的特質與真義,不免就隱晦而不彰了!

由上述的辨異,吾人當可勾勒出佛陀教法的輪廓,從而建構人間佛教修行藍圖:佛教宗教,而且是重視依人身自力覺證智慧宗教。從一個愚痴無聞凡夫,經由對佛陀教法的信、解、行,而終於證得與佛同樣的正遍覺,這也就是學佛成佛的始終歷程。從人而菩薩.佛──由人發心菩薩行,由學菩薩而成佛,此即人間佛教論題的核心要義。2

在對圓滿佛果菩提的深切信仰中,依於慈悲,廣集福德智慧資糧,不以人天的福樂為滿足,也不急切於厭離求解脫,不寄情於來世與他方,也不眩惑於神秘及他力,而只是老老實實地由具煩惱身、悲心增上的凡夫菩提心,「除正信正見以外,力行十善的利他事業,以護持佛法,救度眾生為重。」3──這種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的人菩薩行,才是上契佛陀本懷,又符合時代機宜,而為現代學佛者所應遵行的人間佛教修行

三、人間佛教內修外弘之依持三要

自利與利他,內修與外弘,是菩薩行必不可免的;甚且是「自未得度先度他」,將利他置於自利之先的。但不論自利與利他、內修與外弘,皆須依於三項要則,才能不違佛法、不悖初心,而進向佛道。這三項要則,也就是菩薩行者所以能長在生死、普利眾生的根本要訣。

(一)發心──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

由人乘直接發大乘心的,稱為直入菩薩,他或因不忍聖教衰,或因不忍眾生苦而發心,此即含攝得智增上與悲增上二類大乘行人。「這二類發心,是出於深刻的智慧及悲願而自發的,所以是堅強有力,容易成就。」4而且會因此發為內修與外弘的動能。

1.不忍聖教衰──這是「著重於護法發心」5:確認佛法的究竟無上,而且唯有佛法才能給予自他世間徹底的利濟。但此時、此地,宣說正法的少,而相似佛法錯謬邪見,卻裹著佛教的外衣充斥世間,不僅無能解除眾生煩惱,還加深了眾生的苦患。這唯有修學佛法、弘揚佛法,才能振興聖教,使佛法的真義流傳人間

2.不忍眾生苦──這是「著重於利生而發心」6:眾生苦難無量無邊,而盡由自身造業招感而來;儘管給以物質知識、技能等等世間法的救濟,卻也僅能得到相對而有限的改

善。要能徹底救度眾生,必得教以佛法,從根本上解除苦因──令其改變觀念言行,使其隨順佛法真理,終而度一切眾生令入無餘涅槃,這才能使眾生真正離苦而得究竟安樂

這是不忍眾生苦而發心的。

(二)目標──凈治身心.弘揚正法.利濟眾生

成佛,是學佛者的究極理想理想是不妨遠大的,而實踐則要從切身的修行入手。一般人聽到修行,總不免聯想到出家修行,聯想到在寺院集眾共修,聯想到早晚課誦、念佛拜懺。而其實修行,就是將所「修」學的用之於日常的事「行」,用之於改造我們的身、語、意業;將佛法的理論與我們的生命生活相結合,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依此出家學佛修行,在家學佛同樣也要修行佛教修行,其他宗教同樣也有修行。「單講修行,並不一定就是佛法」7;重要的是,所修的行,「一、與佛法的根本義理是相合。二、行為表現是什麼樣子。」8三、有沒有依佛法而改變自己的氣質。所以學佛,且慢談了脫生死、究竟成佛,先完具一個正常、高尚人格,成為一名人中君子才是最切要的。否則,佛法佛法,而我依然故我,一點改變都沒有,佛法與我,終究是二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那就學了佛法

對此,導師有感而發的說:「中國近百年來佛法衰敗的原因,是出家誤解住持佛法意義,不能以方便攝化信眾使他們從凈治身心中,表現佛法大用。如佛法而不使人凈治身心,那弘法也者,祇是形式的熱鬧而已,於佛法毫無裨益。……所以凈治身心,是學佛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9人間佛教的內修與外弘,亦當以此為基本的目標,舍此,談弘法、談利生,都未免遙遠了些!

甚深佛法有過一番深刻的認識,再將此認識體會到自心,凈治煩惱、改變言行。──由佛法的修學而得凈化,由佛法的實踐而受用法樂,復因見聖教衰、見眾生苦,而發心弘揚正法、利濟有情這就發起大乘菩提心了。發了菩提心,一切的修學與事行,皆為續佛慧命、救度眾生皆是佛教、為眾生而非自己的成就佛道依此目標發心才是強而有力的發心

「信為欲依,欲為勤依」10,依此來解說發菩提心的重要,是再恰當不過了!深信佛法世間唯一能濟世利人大法,深信佛菩提的超勝世間、究極無上,即能從純凈的信仰中,引生趣求無上菩提的願欲。於上求菩提、下化眾生起大願欲,那才能精勤於佛法的修學與弘揚、自利與利他,以圓成菩提。故說菩薩道為從凡夫發心修行,以至證得菩提的完整歷程。人菩薩行是不能離去願求菩提的終極目標的,一切的利他行因為與菩提信願相應,那才成為真正的菩薩行,而不致落空、墮入小乘人天的福果。

(三)方法──十善為本.修六度四攝.性空慧為要

人身佛道十善行是最基本的要求;凡夫菩薩即從十善學起,而漸深漸廣,故又稱十善菩薩十善雖是共世間的善法,但因學者發心差別也就分別而為人天解脫成佛的不同果報

單為個己的內修與解脫而學,一個人所需要的佛法其實不多。但若為弘揚正法、利濟眾生而學,則定然要遍學一切法門,才能針對眾生的不同根性與煩惱,施以種種的善巧化度。「法門無量誓願學」,而一切法門中,又以六度、四攝為菩薩行之綱要,尤為人間佛教內修與外弘之所必學。六度為從愚迷此岸,自度度他,以超越生死長河,而達正覺彼岸方法;包括利他的福德道與自利智慧道11。四攝則為攝化眾生同向佛道攝受志趣相同者同行菩薩利生事業方法。故說六度與四攝為今菩薩行者之必修學分。

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如非以般若智慧作為前導,是顯不出佛法超勝世間的特質,而又觸處染著、觸處成礙的。「五度如盲,般若如導」12,這不但說明了五度的共世間性,更突顯般若為一切法門之眼目的重要地位。一切法門的修學,不能離於般若慧,可以說佛法的修學即是修學智慧的歷程;但這並非只要智慧,不需其他,而是強調智慧之不可或缺與徹始徹終。欲求菩提,唯有信、智、悲齊頭並進、輾轉增上,才可能完就。

眾生是多苦而又畏苦的,要從此多苦的人生超脫,已然不易,何況是即此多苦的人生,不為自身憂苦的超脫而發心,卻一心一意為超脫其他眾生的憂苦,而一生又一生在此多苦的人間生死?他所憑恃的是什麼?逆境,可能挫敗他;順境,可能迷惑他;眾生剛強難化,可能令他退屈;但是在千錘百煉中,在頭出頭沒中,他終於習得一身的好本領,堅毅地向佛道邁進。──菩薩,無怪乎要被尊為「眾生之上首」!他的成佛,為了多苦眾生;他的不急求自證,為了多苦眾生;他的遍學一切,為了多苦眾生。──因為這大悲心的策發,才使他一日一日堅定自己的菩提信願。但使他久處生死,而能不畏生死、不趣涅槃的,卻是勝解空性的智慧。透過緣起深觀,了達一切如幻,菩薩於是而能不離人間又不

人間人間佛教修持者,當切實把握菩薩的真精神依此發心目標方法而學!

四、內修為了外弘.外弘深化內修

人間佛教是不能離於人間的,修持內容不能離於人間和樂善生的德行,也必然要將所修所學應用於人間的種種事業,增進人間的利樂。內修,或外弘?這或者也令部分學人覺得困惑,但內修要為外弘作準備,並且在外弘中深化個己的內修,這樣的內修與外弘,才符合人間佛教精神而有意義

進一步說,內修是外弘的基礎人間佛教的弘揚,不管是用於領眾修行,用於講說治學,或用於菩薩事業,均需於甚深佛法下過一番扎實的功夫。而後,在對外的弘化中,內化所修所學的一切,將理論付諸實際事行,在事行的實踐中驗證所學的理論,終達理論與實踐的合一──信解與行證的合一,這才完成自我生命的徹底改造。

內修與外弘,就猶如學與用,對此,導師在〈學以致用與學無止境〉文中,即有著愷切而深入的慈示:

「無論什麼學問,只是『為用而學』。學業的價值,不但在為自己,而且要對人類能有貢獻。所以徹底的說起來,學只是『為用而學』。不問所學何用,不求如何應用,『為學問學問』,是有背於學之意義的。」13

「就佛教而論,佛學本非純知識的,一向是經驗與知識相結合。所以非『學』『用』相結合,不足以表彰真正的佛學。」14「如善於應用,學與用相結合,那即使所學不深,也會一天天增進,更切實、深刻起來。否則,學到相當程度,不能見於實行;或者實行時,不能與所學相結合。那相當的聞思知解,可說一無用處,久久也會退失了。那一心想學,專重聞思而不想實用,將永遠是空虛的,也難有更高的造詣。」15所以「唯有『學以致用』,才能向『學無止境』邁進」。16

儒家也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17而依自己的體會與經驗,或許可以再加上一句:「用,然後知不逮。」理論知道,真正要用得出來,這才發覺還有一距離呢!所以要在邊學邊教、邊學邊用、邊用邊學中,教學相長、學用相資,而達到教與學、學與用的互相增上,那佛法才能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再說學與用,內修與外弘,不論修學什麼、用於何處,都非從認識自己入手不可。認識自己的個性、興趣、能力、所長與所短,而選擇適合自己的、自己可以發揮的,依於上述的修持三要去修學、去應用,這才能真正裨益於佛教眾生又有助於自己的道業。

內修,不是個人住茅蓬或遠離人群、獨處自修,而是大眾集體共修,共同生活、共同論學、共同辦道,在大眾生活中增進德學、消融習氣。外弘,廣義來說,則涵蓋一切嚴土熟生的事業。對此,學者盡可發大心,成就菩薩大業,但切記要隨分隨力,由小而大,由近及遠,慢慢結集同願同行者共同成事,才不致因好高騖遠,而退失初心

不過當前的台灣佛教,為了自家寺院的維持與擴大,為了服務信徒、爭取信徒僧眾往往忙碌不堪。硬體設備庄嚴宏偉,而軟體空洞貧乏是極普遍的現象。於是,為求法,為病緣,為理想的不得實現,為理念的不能諧同,……不斷地有人離此別去。於是,個人靜修、住茅蓬、辟精舍,不得已而住俗家的人多了,而寺院僧眾高齡化的傾向也更普遍了。(造成高齡化的原因誠然更復雜些吧!)

對此現象,想引用智道長老尼三十幾年對我徒弟開示的一番話,提供大家作為省思,他說:「如果那個地方吃的差、住的差,但是有法可求,你無論如何,都要為法住下來。如果那個地方有法可求,生活各方面又很優渥,那你是有福報。如果那個地方沒有法可求,但是物質上很充裕,那你要趕快走人,免得空耗信施、消損福報、浪費生命!」(這當然指的是初學階段。若學有小成,又能取得常住的信任與支持,發大心的菩薩真該把佛法帶到那個地方去的!)

談到這里,還是要引導師的話,苦口婆心地說:「『佛法弘揚本在僧』的僧,不是偉大的個人,是一個推動佛教和樂共存的自由集團,不是深山中一個一個的隱者。」18不管自己離開僧團的理由為何,都應該再找尋一處適合自己的道場,回歸僧團生活,以持續道業的修學。現實生活是不可能盡如我們理想那樣的,我們能有多大福報!當知:菩薩,可以有恢宏的氣概,而不必然都當領導者或位居中堅。菩薩,可以成赫赫之功,而不必非成赫赫之功,不能一展抱負。只要道念堅定吃得起苦(現代僧團能吃的苦已經相對少了),就當安住僧團中。沒有大眾同修學的環境機會,就自己利用時間自求充實。只要有心,在唱念、在辦事、在處眾,在與信徒互動中,都是很好的應用所學、藉境練心的機緣

,就看自己會不會把握了。會把握的,唱念課誦,正可以學習攝心、依文起觀;擔任職事,正可以在辦事中學習無我;與信徒互動,正可以隨宜教化、廣結善緣,那時時處處都可修可學可用!

既然囿於客觀環境,不能專意內修或外弘,那就訓練自己能靜能動,而且動靜皆宜吧!不過且謹記:得時間靜修,要能「放得下(外緣),安得住心,(並且)持之以恆」19;而弘化、任事、興福,則要留心名、利、情這「小三關」的考驗。「注意『信心堅強』,『戒行清凈』,以念誦懺悔等來培養宗教情操,而將自己安立於僧團中,安立於聞思經教的慧學中,不求速成,以待時節因緣,……」20如此,久而久之,道業卒能有成。

家居士的修學佛法,與出家眾其實並無差別,只是二者的生活方式責任義務不同。若就菩薩行的開展來說,「從在家眾的立場,努力大乘思想的教化,……(還)是菩薩道的主流」21呢!如善財童子所參訪的諸大善知識,盡多是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翹楚,他們即是就著自己的專業領域,融入佛法修行,而以此來教人修菩薩行的。在家居士亦當以此為學習的典範,將從佛法而來的體會與創意,應用到自己的工作領域中、工作態度中,甚至展現在工作成品中。如以音樂、戲劇、文學、藝術……等來表達佛法的意象,這不但最能感召人來信仰、修學佛法,更可以使佛法普入各階層。對佛法的深入,在家居士或者不及出家眾的專業;但佛法的廣化人間,在家居士卻必然可以有所發揮。

現代的在家佛弟子,除應護持三寶,以家庭與職場作為自己的修行道場而外;行有餘力,亦當投身利濟眾生、關懷國土事業。切勿本末倒置、角色錯亂,過著出家一般的生活,或者熱心傳教,到處拉人來信仰。而應將自己所學到的,即使是少分的佛法,活用在日常的待人處事中,以言語、身行來表現佛法智慧慈悲,這無疑更能使人佛教生信。若有大心居士發心弘揚正法,也應在人間正行的基石上,謹守在家居士的分際,而有護教利生的事實展現,才能真正有助於正法之弘揚。

五、結語

真誠佛弟子,無論出家、在家,都不應昧於眼前佛教的表面榮景,而應致力於佛法真義的闡揚與行踐,讓菩薩的真精神充分實現在人間,使人間永有佛法光明

論到菩薩的真精神有三:22

(一)為度三乘同入無餘涅槃而發菩提心,其精神為「忘己為人」。

(二)抑他力為卑怯,崇自力、不由他力,其精神為「盡其在我」。

(三)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為「任重致遠」。

把握菩薩的真精神不貪功、不躁進,與自己比,不與別人爭短長。莫羨慕、莫埋怨,莫自高自滿,也莫妄自菲薄,這才能腳踏實地、學無厭足地就著自己現有的因緣去把握、去開創。在對人、對事的歷練中,學習超越過去的自我、挑戰自己的未來,學習擴大自己的心胸、增長自己的器量與識見。由自己的苦痛,而同情別人的苦痛;由自己的煩惱,而諒解別人的煩惱;由自己因佛法的修學而得清涼,而思令人也依此清涼,並力求這樣的佛法得以弘揚。人間佛教的內修與外弘,不正應從每一位佛弟子出發嗎!人人從自身出發去努力,推己及他,那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人間佛教的一粒種子。那末,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冰雪大地即將冰消雪融、遍地新芽!謹以此文懷念人間永遠的導師,並願所有見聞者、

聽聞者,都能以作一個人間菩薩自期!

【注釋】:

1.印順導師,《印度佛教》〈自序〉,頁7。

2.印順導師,《佛在人間》(新版),頁99。

3.同注2.,頁103。

4.印順導師,《成佛之道》(新版增注本),頁260~261。

5.同注4.,頁260。

6.同注5.。

7.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五冊,頁74。

8.同注7.,頁75。

9.印順導師,《教制教典與教學》(新版),頁169。

10.《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卷上,《大正》四四冊.四八頁中。

11.同注4.,頁280。

12.《大智度論》卷六十二:「五波羅蜜亦如是,離般若波羅蜜,如盲無導不能趣道,不能得一切種智。」《大正》二五冊.四九六頁下。

13.同注9.,頁186。

14.同注9.,頁187。

15.同注9.,頁189。

16.同注9.,頁188。

17.語出《禮記.學記》。

18.同注2.,頁6。

19.同注9.,頁214。

20.同注9.,頁153。

21.印順導師,《佛法概論》(新版),頁250。

22.同注1.,頁6~7。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