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中法師:止觀禪修之修定資糧

止觀禪修之修定資糧

在《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卷第三十,第三瑜伽處之一中,

總嗢柁南曰:往慶問尋求,方安立護養;遠離一境性,障凈修作意。

發了出離心,想要修學止觀這個人,善知識那裡去請問;善知識先讚歎這個請法的人,然後尋求審問其根基煩惱…等。然後瑜伽師教導初學者(初修業者)應於①護養定資糧處、②遠離處、③心一境性處、④障清凈處、⑤修作意處等「五處」安立。

其中修行禪定的預備條件稱為「定資糧」,其內容戒律儀(戒之防護)、根律儀(六根之防護)、於食知量、初夜後夜覺寤瑜伽(初夜與後夜不眠不休地修行)、正知而住乃至沙門庄嚴(沙門之美德)等項目

此與十四種「離欲資糧」(《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二初瑜伽處出離地品第三之一:嗢柁南曰: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悎寤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舍庄嚴。謂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若戒律儀、若根律儀、若於食知量、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性、若聞正法、若思正法、若無障礙、若修惠舍、若沙門庄嚴。如是等法是名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之戒律儀、根律儀…沙門庄嚴等名稱相合。

又「定資糧」之中,從「戒律儀」到「正知而住」之項目,與「聲聞地」所提出的十四種涅槃法緣」劣緣(謂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儀、若根律儀、若於食知量、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樂遠離、若清凈諸蓋、若依三摩地。)之戒律儀、根律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正知而住之名稱亦相合。

另外雜阿含卷二十九(八○一)>p.205.3 ~ p.206.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為五?

住於凈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第一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復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復次,比丘飲食知量,多少得中,不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

復次,比丘,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

復次,比丘,空閑林中,離諸憒鬧;是名五法多種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一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1、「住於凈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住於凈戒』是於所受的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戒品項目完備具足故稱具足戒。)能做到不虧損,不違犯。『波羅提木叉律儀』義為別解脫戒;佛陀制定戒規,因人、因事而有所差異僧尼各有不同所持的戒,從而解脫個別的煩惱也就這個意義,是名為波羅提木叉。『律儀』是泛指守戒的行為;『威儀則是行、住、坐、卧的儀表態度;『行處』是心念所到之處

2、「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小罪雖然細微,卻能障聖道。滴水能成河,匯河成海。別輕視微細,故應心生畏怖。

3、「受持學戒。」:『學戒』即是學處,是佛陀因為比丘不凈行,而逐一制立的戒條

從名稱來看,與戒律直接有關的修行襌定的預備條件只有「戒律儀」而已。但若根據無著菩薩所著《六門教授習定論》的說法:「一、善護諸根─由正行於境與所依相扶,善事勸修能除於過。(於所行境,行清凈故)二、飲食知量─於所依身共相扶順,於飲食離多少故。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於善事發起精勤故。四、於四威儀正念而住─能除過失,進止威儀用心故。」(大31, 776alff.)「根律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覺寤瑜伽」、「正知而住」此四者是使戒律清凈四種要素(戒凈四因)。因此可以說:「戒律儀」再加上此四者,則成為增助襌定之戒學。總的說是,舉止行為要合乎法度,安住於正念、正知,稍有過失便深自警誡,不違犯戒律。tbc

而三學次第則是:先於屍羅善清凈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如實知見故能起厭,厭故離染,由離染故便得解脫,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

持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能如實知如實見→厭→離欲→解脫

第二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少欲、少事、少務。」:『少欲』是減除貪愛與慾望,令心清凈:『少事』是減少人事雜還的纏擾;『少務』為減少世間經營,不要把所有的事,都獨攬到自己的身上,可以使精神更能集中於修行

補充:息諸緣務:如果真心要在安般念上有成就,就將一切雜務放下。有些禪修者想要培養定力,但卻又不放下世俗事的執著,結果此心變得非常散亂,時常在呼吸世俗事之間來回奔走。實時他們努力地想使心安靜下來,卻都無法辦到,原因就只是在於他們不能放下其它目標執著。這種執著是禪修進展的一大障礙,就因著那一絲牽引,所以,我們應當立下堅定的決心,在禪修靜坐期間,暫時拋開世間的一切萬緣,以平靜安詳心來修行。tbc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那有空閑的光陰?

學者開始修行,應當要學會如何先保護自已這一念心,所以必須先速疾攝法,隨順如來法語深入學習,聞是法已,深生凈信進而努力修行也就是由聞思修增上力故,獲得正念,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念防護意;這樣才能令自已的心清凈,才能隨護自心,隨護聰叡,隨護正念正智。自已先要成就正知正念令心清凈,然後才隨護他心,隨順種種因緣,來保護別人的心清凈

利他的第一步,先要能持戒忍辱,不觸惱眾生即可,其實如果福德,戒定,智慧皆薄弱;那麼杯水車薪,米粒之珠焉能放光?要往長遠看,多充實自己,厚積博發。所以在這世間什麼事情你不要爭,不需要爭,就是盡量地栽培自己,等到功德圓滿了,什麼事情都是現成的,作金輪王的時候,沒有人爭,這些小國王自動地來奉獻。所以就是努力地栽培自己,到時候什麼事都是安樂、很自在

生凈信已,作是思惟:在家迫迮,多諸塵穢,猶如牢獄出家寬曠,離諸諠雜,猶若虛空。染室家者,不能相續,盡其形壽,精勤修習,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是故我今應以正信,剃除須發,被服袈裟,棄舍家法,出趣非家。既思惟已,財位親屬,若少若多,悉皆棄舍。

多事多業、多有所作。由此因緣愛樂種種所作事業。後彼事中其心流散。不堪修學止觀

多事多語,增過損智,滋長煩惱障礙聖道。

強順人情,勉就世故,誤卻了一生大事。試問臨命終時做得主否?切勿假借行菩薩道而逐外忘內!世情淡一分,佛法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計輕一分,菩薩便有一分穩當

當觀有必可做之里乎?倘無則且隨他去,過得去就好。即便不得已,非得應付,尤應先度德量力,不可勉強;復應審勢擇人,小心謹慎,仔細體察。

過去事。丟得一節是一節。現在事。了得一節是一節。未來事。省得一節是一節。世間可喜可怒之事,自家著一分陪他,可謂勞矣,可謂痴矣!

所以真實要在佛法里有成就修行這一時間內不能講人情的。修行人常常為了要小事圓滿,失掉了一個大圓滿。

第三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飲食知量」:正確地思擇:飲食目的不是為貪愛、放逸,是為修行而養身,所以應該不多不少適量攝食。過於飢餓或吃得太飽,皆妨礙禪坐,所以必須要適中。又飲食是以解除飢渴目的不為滿足口腹之慾,否則便會貪慾

第四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初夜、後夜,不著睡眠。」即「初夜後夜覺寤瑜伽」說:世人多數貪著睡眠之樂,所以佛陀每每訶責此事。佛陀那個時代出家人沒有勞務,除了乞食、聽法之外,便常禪坐、經行,是故不必太多睡眠。睡得太多反會成為禪觀障礙,故佛以睡眠為五蓋之一,因此不應貪愛睡眠印度晝夜為六個時段,稱為六時。每一時段是四個小時,日夜各佔三個時段。夜三時由黃昏六時至翌晨六時,分初、中、後夜,各四個小時比丘僅在中夜養息,初夜與後夜應充分利用,或行或坐除去蓋障、凈修其心,才不致於因多眠而令心暗昧,影響修習安那般那念。

以上是在日常生活,則正確地知道飲食睡眠的量,並且作適當的調節。

第五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念:

「空閑林中,離諸憒鬧。」:煩囂喧鬧的地方,容易使人失念,所以,修習安般念最適宜於住空曠、林中、樹下、閑房之空閑無諍住處。

補充:遠離非處

雲何凈障。謂即如是正修加行諸瑜伽師,由四因緣能令,其心凈除諸障。

何等為四。一遍自性故。二遍知因緣故。三遍知過患故。四修習對治故。

雲何遍知諸障自性。謂能遍知障有四種。一怯弱障。二蓋覆障。三尋思障。四自舉障。

怯弱障者。謂於出離及於遠離勤修行時,所有染污思慕、不樂、希望、憂惱。蓋覆障者。謂貪慾等五蓋。尋思障者。謂欲尋思等染污尋思。自舉障者。謂於少分下劣智見。安隱住中而自高舉。謂我能得余則不爾。乃至廣說如前。應知是名遍知諸障自性

雲何遍知諸障因緣。謂能遍知。初怯弱障有六因緣。一由先業增上力故。或由疾病所擾惱故。其身羸劣。二太過加行。三不修加行。四初修加行。五煩惱熾盛。六於遠離猶未串習。遍知蓋覆、尋思、自舉障因緣者。謂於隨順蓋覆尋思及自舉障處所法中。非理作意多分串習,是名蓋覆尋思自舉障之因緣

若不作意思惟不凈。而於凈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若不作意思惟慈愍而於瞋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若不作意思惟明相。而於闇相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若不作意思惟奢摩他相。而於親屬國土不死昔所。曾更歡娛戲笑承奉等事諸惡尋思。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若不作意思惟緣性緣起。而於三世諸行計我我所。不如理想作意思惟。是名此中非理作意。

雲何遍知諸障過患。謂遍了知此障有故,於其四種未證不證,已證退失。敗壞瑜伽所有加行,有染污住,有苦惱住,自毀毀他,身壞命終生諸惡趣。是名遍知諸障過患。

雲何名為修習對治。謂諸怯弱總用隨念以為對治。

由隨念作意慶悅其心,令諸怯弱已生除遣,未生不生

其身羸劣、太過加行,初修加行,用於精進平等通達以為對治。

不修加行,用恭敬聽聞勤加請問以為對治。

煩惱熾盛,用不凈等所緣加行以為對治。

若未串習。即用如是思擇方便以為對治,謂我昔於遠離,不串習故,今於修習遠離,生起怯弱;我若於今不習遠離,於當來世定復如是。故我今者應正思擇於其遠離,舍不喜樂,修習喜樂

余蓋覆等非理作意,用彼相違如理作意以為對治。應知是名修習對治。

又遍了知諸障自性,是能障礙,是能染污,是黑品攝,是應遠離。能遍了知如是諸障遠離因緣,方可遠離。故應尋求諸障因緣,能遍了知,於應遠離、不遠離者,有何過患,故應尋求諸障過患。既遠離已,更復尋思如是諸障,雲何來世當得不生,故應尋求修習對治。由是因緣令其心,凈除諸障。

當如此中由隨順教,有眾多故,毘缽舍那亦有眾多,毘缽舍那有眾多故,令奢摩他亦有眾多。又復即此毘缽舍那由所知境無邊際故,當知其量亦無邊際,謂由三門及六種事,一一無邊品類差別

悟入道理正修行者,如如毘缽舍那串習清凈增上力故,增長廣大;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輕安,奢摩他品當知亦得增長廣大。如如身心獲得輕安,如是如是於其所緣心一境性,轉得增長,如如於緣心一境性,轉復增長。如是如是轉復獲得身心輕安,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如是二法展轉相依展轉相屬。身心安心一境性。如是二法若得轉依方乃究竟。得轉依故於所知現量智生。問齊何當言究竟獲得不凈觀耶乃至齊何當言究竟獲得阿那波那念耶。答以要言之。修觀行者不凈觀正加行中。親近修習。多修習故。若行若住雖有種種境界現前。雖復觀察所有眾相。而住自性不由加行。多分不凈行相顯現非諸凈相。由於不凈善修習故於能隨順貪慾纏處法。心不趣入心不愛樂心不信解。安住於舍深生厭逆。當於爾時修觀行者應自了知。我今已得不凈觀。我今已得所修果。齊此名為於不凈觀已得究竟。與此相違當知名為未得究竟。如不凈觀如是。慈愍緣性緣起差別阿那波那念念。當知亦爾。於中差別者。謂多分慈心行相顯現非瞋恚相於能隨順瞋恚纏處法。心不趣入乃至廣說。多分無常苦空無我行相顯現。非彼常樂身見俱行愚痴行相。於能隨順愚痴纏處法。心不趣入乃至廣說。多分種種界性非一界性。身聚差別相想顯現非身聚想。於能隨順憍慢纏處法。心不趣入乃至廣說。多分內寂靜想奢摩他想顯現非戲論想。於能隨順尋思纏處法。心不趣入乃至廣說。問齊何當言奢摩他毘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說名雙運轉道。答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謂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於法觀中修增上慧。彼於爾時由法觀故任運轉道。無功用轉不由加行。毘缽舍那清凈鮮白。隨奢摩他調柔攝受。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齊此名為奢摩他毘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名為奢摩他毘缽舍那雙運轉道。(<<中觀,瑜伽部t30>>p.457.2 ~ p.458.2)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