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法師:第十一屆夏令營 坐禪開示

坐禪開示

明海大和尚明契法師

(7月24日上午)
 
明海師:按照我們的計劃,今天還有一天的禪坐。你們不要怕,你們已經有過兩天經驗了,所以在今天的禪坐中,一定會有比上兩天更好的表現和體驗。今天上午的禪修課程是由我主持,我們先坐一支香。請大家調整好姿勢,單盤可以,雙盤更佳。是不是都有蓋腿的?沒有的話,如果你怕著涼,坐的時候可以把兩個放在膝蓋上,就不用結印了,放在膝蓋上就好了。先把身體前後活動一下,再活動一下頸部。大家把身體穩定下來,然後深吸一口氣,從嘴裡呼出來,三次,不要太用力,自然的。把手放好,把眼光招呼好,雙目半閉。方法還是上次教給大家的數息,把注意力集中在鼻端的呼吸上,從一數到十,如果中間把數弄丟了,不管弄丟多少次,你都回來,不厭其煩地再回來數一。你只照顧你的呼吸,和每一次呼出去數的那個數,其它的都不要管了。

(坐禪四十分鐘)

明海師:剛才我們坐了四十分鐘,各位感覺如何?有沒有一點進步?(眾人齊聲:「有!」)我們是有意的,最早讓你們一次坐十五分鐘,然後三十分鐘,今天是四十分鐘。通過這種訓練,我們發現我們自己的極限,比我們平時所知道的要高得多,所以坐禪也是一個自我身心不斷挑戰的過程

這次我想著重講講坐禪當中如何調心的問題。在初學坐禪的時候,我們要把握的三個主要問題就是調身、調息、調心。我們現在掌握的方法是從調息入手來達到調心的目的。雖然如此,在坐禪中也會出現各種復雜情況,所以我們也要掌握在坐禪中調心的方法。坐禪調心的核心問題大家應該有所體會,我們遇到的主要困難兩個:第一就是昏沉是指我們的心識暗昧不明亮,就像電燈電壓不夠時昏暗的光,心識的光亮度不夠,它不能清晰地了知它現在所要把握的對象。比如我們數呼吸發生昏沉,於是我們對呼吸不能清楚了知,雖然能一直往下數息,但數字不是很清楚。第二個問題就是掉舉,接近於散亂即是心不斷改變目標。本來心專註於一個目標上,然後忽然掉了,又去動另外一個念頭這叫掉舉。嚴格來說,掉舉和散亂接近,但有一細微差別。它們都是指我們的心不能長時間專註在某一個目標上,即是心的專註力差。

我們坐禪遇到的兩個問題,一個是昏沉,一個是掉舉。而我們要培養的心理素質第一個專註(相對於掉舉和散亂來說),專一在一目標上,長時間不移動、不改變。這個能力不僅對修行,對學習和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在學習和做事的時候保持內心時間專一於此,那麼一定會有收獲,所以佛教里講:「置心一處無事不辦」。心像一匹野馬,如果能把它拴在一處,長時間用功夫,那麼什麼事情都能辦成。專註禪定中有一個專用的名詞是「止」。第二個我們要培養的心理素質是:我們對對象總是能清晰地把握它。內心的這種清晰明了,這在禪定術語里叫「觀」。我們要培養的就是「止」和「觀」,或者說專註與明了。我們內心專註與明了的力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我們的身心就會發生一些調整和飛躍,在身體的感受上,在心智能力、認識事物能力都會有變化。訓練止觀方法,我們用的是數息,也可念佛也可觀想彌陀佛的相好也可以參話頭,不管採用哪種方法,對內心訓練的目標都是不開「止」和「觀」的。

佛學里,有時把「止」用印度梵文的音譯表示為「三摩地」。但「三摩地」是從修行的結果來說明,在沒有得到這種結果以前我們訓練的就是「止」,「止」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三摩地」現前,其實漢語中的「三昧」就是「三摩地」。「觀」在梵文中為「毗婆舍那」,也是從結果上來說的,我們修行內心的觀照力開發出來,對事物的洞察力獲得一個質的飛躍就是「毗婆舍那」,在沒有得到這種結果之前的修行和積累就是「觀」。

下面我想再談得深入些,如果各位營員有志於長期禪修,應該掌握佛教中關於調心的技巧。即使拋開坐禪,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可行的,許多在座的營員還在上學,如何感知調節自己的身心狀態很重要的。接下來,我要的是佛教的「七覺支」,也叫「七菩提分」,「菩提」就是覺、覺悟。本來「七覺支」的修行像我們都是不上的,它是處於資糧位的修行人工作。所謂資糧位就是修行人在即將見道之前做準備工作的那個階段在這階段修行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每時每刻他的身心都處在非常重要的時刻,所以要採用佛陀開示的各種調心技巧來調整自己。打個比方,這就像汽車拉力賽中的司機,他必須保持高度警覺以對路況的改變不斷做出調整。修行就是這樣一件技巧性非常強的工作,當然我們剛開始坐一坐還不明顯,隨著我修行的深入,修行到了很緊要的時候,我們自我調節的技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七覺支」一共是七項,它是一個調節身心的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是整體的、互相配合的,其中最核心的一項叫「念」,全稱應該是「正念」,有一位海外的禪師叫一行禪師,他喜歡英文「mindful」來表示。「正念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沒有昏沉、沒有掉舉,內心保持專一和覺照的狀態。如果借用現代管理學的名詞,即是信息及時被管理人員知道,信息保持暢通和透明。心保持正念這是我們修行的前提。如果我們的心失去了正念,處於昏沉狀態,或者是在散亂,這個散亂也包括心被種種先入為主的見解,被種種情緒錯誤見解障礙了,那麼在這情況下,我們對自己要麼是根本沒有了解,要麼就是有一錯誤的、不全面的、偏頗的了解,這時我們對自己作出的調整肯定是有問題的。所以正念是我們修行的前提,非常重要,其它的「六覺支」都要正念為前提,以清晰明了地知道自己現在的狀況為前提。

以下的「六覺支」都是對治性的,有針對性的,它是對我身心的某個具體狀態來進行操作的。有一個「擇法覺支」,它是指你在坐禪過程中看到各種境界,比如看到一條路、一個廟,聽到一個聲音之類,這時你要作一個判斷,如果你覺得這是可取的,心就會跟著走了,忘卻了當下要做工作。總而言之,在坐禪過程中,心要運用它的揀擇的能力,不斷地辨別身心的各種情況。隨著坐禪的深入,我們內心對各種情形的判斷力,會越來越強,越來越准確,越來越正確,不會被迷惑,這種能力,就是「擇法力」提高了。一般表現為心智變得比以前敏銳,通俗的說就是變得聰明,反應敏捷,看事物看得很深,心理學上稱為「直覺能力的提高,不是分析判斷,而是直覺。少數修禪的人甚至有一些少見的現象,像古代的高僧經常有這種情況,突然覺得慧力像泉水一樣湧出來,覺得一切的學問都不在話下,一切的思想學問在他這裡,只是瞟一瞟翻一翻就知道了或者是詩性大發,隨手就是一首詩。在明朝有一高僧叫憨山大師,他一次突然慧力一下子湧出來,他就不斷地寫詩,自己想停也停不住,寫出來都是很好的詩,直到累了蒙頭大睡,醒來以後這種現象就消失了,但他的慧力還是在那裡沒有消失,只是不會失控地表現出來。像這樣的情況修行中的一種境界,如果執著就會成為障礙。總之,通過坐禪,我們的心智會變得敏銳活躍、充滿靈感如果你是學文科的可能會詩興大發,寫文章下筆千言;如果你是學理科的可能會有一個一直不明白的難題突然明白了。當然,這並不是我們修行目的,這些都只是我們的心隨著修行的深入而出現的變化。但是這裡要注意,這就有問題了,我們的心就會浮起來,而且在人的性情可能會表現出滿不在乎、狂妄、一切不在話下,會對佛經里一些本來是很深的境界,冒出一種膚淺但是相似的理解,「啊,我證到空性了」,其實並沒有,那隻是一種感覺。這些都是說明他的心浮起來了,那麼心的專註往下沉的力量就差了,這時候要用另外一個覺支來調整,那就是「定」。在「七覺支」里所說概念和名相,並不是一般的羅列,而是具體的操作方法。這種操作都是在兩個方向互相平衡的,當心變得敏銳活躍、充滿靈感如果你就讓心朝這方面發展,那你的修行也就到此為止了,不能再深入了。所以這時候要用「定」,「定」意味著我們讓心沉下來,專一在一目標上,深入進去。我講的這些你們也不一定會在坐禪中運用到,但是你們在生活里也是可以用的,觀察一下你們的心,有時候會很敏銳、充滿靈感,那固然是好,但是你要放縱它呢,你也很難再進步,所以你要讓心沉下來。我們要沉下來,「還是老老實實地回到數息!」,或者像古代的大德老實念佛」,「莫換題目」,「不要搞這些怪名堂!」,都是這個意思,要把心沉下來。這個叫「定覺支」。

另外,在坐禪中隨著「定」的修習,我們的心會充滿喜悅。前面說的「擇法覺支」主要是指心智的判斷力、認識力,而坐禪中情感也會發生變化,你會體驗到喜悅,看見一切人、一切事物都充滿歡喜內心感覺很高興,這叫「喜覺支」。這種喜悅,它對我們的修行是必要的,我們需要喜悅。上次我講到我們眾生需要食物喜悅是一種食物它是「識食」,是滋養我們的食物,也是讓我們修行保持興趣、不放棄的一個重要保障。你們在學校里上學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喜悅,那可就受罪了。沒有喜悅身心就會沉悶枯寂,超過一定限度,還有可能心理失常。一般來說就是沉悶枯寂,像陰天一樣,索然無味。如果你坐禪老是這樣索然無味,慢慢地會對坐禪這件事產生厭倦,下次坐禪的時候,一方面因為信仰力量同修的勸導或是師父的督促,你不得不坐,另外一方面,內心不斷地發出討厭的信號:「真該死,這個坐禪」,這都是因為心裡沒有喜悅造成的。坐禪里的喜悅是由身心的平衡和諧自然生起的,這種喜悅與日常生活中的喜悅是不同的,它是一種新的事物,新的法。這種喜悅出現以後,如果你執著於它,沉醉在喜悅之中,它的後果跟剛才的擇法是一樣的,你的心也會飄浮起來,我們常說「一個人高興得就像天上飄一樣」,這樣你的修行很難再往前進。在這種時候,我們要用「舍」,佛教裡面「舍」的本意是「平等」,喜和不喜都是一樣的;修行裡面得到一點成績,和乞丐在街上討到一點東西都是一樣的,通俗地說就是「沒有什麼」。有了這種平等心,你就能把你現在特別執著、特別在意的感受放下。另外我們要注意,我們在內心體驗到的,屬於修行範疇的健康心態僅僅是喜,但是後果都是讓我們覺得舒服,但不一定是喜,有可能是哭。有的居士聽到念佛,聽到唱爐香贊,他就悲從中來他就會哭。有時聽到師父誦經,內心會突然升起懺悔眼淚就流出來了或者是突然發現「啊,過去原來全是錯的」,始知今是而昨非;或者是得到一個感恩的體驗,「所有的人、所有的一切我都要感謝」,這不是生活中說「謝謝」那樣的膚淺,而是從內心的深處,對父母師長,對以前自己沒有注意的身邊的人,甚至是家裡動物,過去遇到的敵人,遇到的挫折都升起感恩。這樣一些感受它不是喜,但是它跟喜的後果是一樣,都是讓身心得到調整和釋放,都是舒服。你別看他在那裡哭,其實他很舒服那是一種舒服的哭,和考不上大學的哭不一樣的。所以造成一個後果,有一人就執著這種感受了他就放縱這種感受。每次聽見師父念經他都悲從中來,每次都這樣,那就成了淚人兒了,那不行。這個時候也是要用「舍」的,你不能完全跟著它跑,要用「舍」,就是說「沒有什麼放下!」,這樣你才可以繼續往前走。如果你老是放縱你的這種宗教體驗,比如說悲,你可能會出問題,佛經上講「悲魔入心」。所以不能放縱它,要「舍」,「沒有什麼」,平常心。即使是開悟的大祖師們也是,開悟之初可能號啕大哭、踴躍歡喜,但是之後他一定還要回到平常心,他不能老那樣。你們看「喜」和「舍」它們是一對,「喜」基本上也是向上的、活躍的、往上漂浮的,而「舍」是向下的、平常的。

有時候通過坐禪,身體會變得很健康很輕快,身體特別舒服,以前身體是個負擔,現在真是個東西,每時每刻給自己快樂,這個叫「輕安」。「輕安」是偏重於身體,「喜」是側重於心靈。有些出家師父吃得簡單,但他很胖,因為他體驗到輕安了,當然也不說是胖,這在佛教中稱為「擁滿」。他老是輕安,所以他吃飯吃得很香,睡覺睡得質量很高。當然這不是說的人都得到了輕安,輕安的人都很胖,但是大概有一定比例的人是這樣的。得到輕安以後,我們也容易住著它,心會緣在輕安上面,以至於修行就停滯不前了。這時我們就需要「精進覺支」,精進的意思是什麼?就像匹馬已經跑得很快了,精進的意思就是再給它鞭子,再加快些。就像人說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現在這個輕安沒有什麼,還要再往前走。你們如果坐禪坐半小時腿不痛,很舒服的話,我建議你們用「精進」,就是下次我要坐四十分鐘讓它痛一痛,讓自己流一流汗。因為只有精進,你才能前進。但如果精進過頭了,又會出現一種情況身心會覺得疲憊、索然無味、枯燥。因為我們的身心有一個承受的度,如果你用功超過這個度,身體會疲倦,心會厭倦,覺得沉悶無味。在這情況下,你就不能繼續這樣精進了,就要用別的覺支,例如用「喜」來調節,這在坐禪里有它自己的方法。你們在平時生活中,如果學習太精進覺得疲倦,你不妨轉移一下目標,去打打球、聽聽音樂、去散散步、跟人聊聊天或者做做其他的體力勞動,這都使我們獲得「喜」的方法

綜合我上面所講,從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七覺支」願意來說,雖然我們都還沒有達到那個階段,但是我們在修行初期和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運用這種調整身心平衡的技巧。因為我們的身心是我們的好朋友,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利器;但是有時候,我們的身心也會為我們的敵人,是我們學習、生活包袱。那麼它是成為包袱還是成為利器,這個要靠我們去調整。總而言之,不管生活還是修行,都要用心。我們學《凈行品》有一句話叫「善用其心」,要善於不斷地調整自己。如果我們要在禪坐上深入,我覺得一定要注意掌握剛才所說的調身調心的技巧,使我們的身心既不飄浮也不沉悶,不會過於活躍,也不會死水一潭、毫無生機,應該使它始終處在一中道狀態下前進。佛法修行就是講中道昨天有營員問,柏林禪寺生活條件這麼好,是不是應該吃點苦。這個問題要這樣看,苦不等於修行,如果苦是修行,苦能夠使我覺悟,那麼是不是到監獄裡面受酷刑,我們就能覺悟啊。(掌聲)所以苦不一定是修行,但放逸身心也不修行,我們要在中間找一條中道讓我們身心像一根琴弦,既不能太緊讓它綳斷,也不能太松發不出聲音。這也是佛陀使用過的一個比喻佛陀在得道前經歷過六年苦行,一天吃一顆麥子一顆麻,餓得前面的肚皮貼到後面的脊柱,都快暈倒了,後來多虧一位牧羊女供養他一碗牛奶粥。當然這確實也是個辨證法,如果你沒有吃過苦,身心沒有體驗過那種極限你也很難體驗到一碗粥意味著什麼。那個時候那一碗粥對佛陀意義對我們完全不一樣,他經歷了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麥,再喝那一碗粥,那很厲害呀,那就是最高的能量,所以他那一碗粥喝下去之後,覺得氣力很充足,後來在樹下打坐,終於悟道了。所以這個故事給我們一種啟發,要保持中道修行

簡單地說這麼多,下面還有時間,請明契師父就禪修給大家一點開示。明契師父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但精力還是很充沛的,她是幾年前由我們的師父給她主持剃度的。她學佛修行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了,她初次接觸禪是通過日本禪師鈴木大拙的英文著作,後來她自己開始禪修,在禪修上她是有不錯的體驗的,我第一次見她是十年前,當時她拿一篇關於禪修體驗的文章給我看,我很驚訝,根本沒想到是她寫的,我還以為從書上抄的呢。她目前代表漢傳佛教瑞士弘法,她經常去大學演講,去電台廣播,出席各種宗教會議,弘法的熱情毫不衰減。現在我們歡迎她給我們作關於禪修的開示

明契法師:你們累不累?(眾人齊答「不累」)我希望你們不累,因為我要講的是你們生活中非常感興趣的話題,關於到底要給你們講些什麼我已經想了六個月了。

我生美國美國的憲法允許公民追求他們自己認為的幸福我很想知道各位來到這裡的目的是什麼?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想過幸福生活幸福快樂每個人肯定都有不同的含義,但我想說的幸福不是簡單的看電視,與朋友聚餐、聊天所體驗的快樂,儘管那也是一種快樂。你們還記得上次最難過的事是什麼?在座各位大多數是學生,對學生來說最難過的事可能就是聽不懂教授在講什麼,但經過長期刻苦的努力後,你們理解了並且寫出了很好的論文給教授看,這種快樂可能會伴隨你們好幾天我想講的快樂佛陀給我們的,希望你們能感興趣。其實要體驗佛陀所講授的佛理,最好的方法並不是像我這樣的講課,佛法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所以不要僅僅被動的閱讀佛經,而要積極地在生活中修證佛法。我的講座分為兩部分,中間留出時間給你們回味。大部年輕人都認為快樂很容易得到,因為你年輕身體健康,但如果你們和四十歲的人談一談,他們會告訴你,從年輕到老年的確沒有快樂,這究竟是怎麼形成的?明白這一點,你們就會避免到老年時與他們想法一樣。但願你們知道佛陀所說的「四諦」中的一諦——「苦諦」,我現在把它含義解釋給你們聽,苦的根源是「欲」,基本上欲不是一件壞事每個人都有慾望,如果沒有慾望你會不想吃飯,不想吃飯就會餓死,不想睡覺,不想睡覺就會累死。然後我們就有一種妄想,覺得這種慾望正確的,我們追隨這種慾望並且相信這種慾望會帶給我們快樂

現在,中國年輕人和外國人一樣常常說「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個?」但我不給你們選擇,我先要告訴你們一個壞消息,我現在告訴你們為什麼追求慾望會導致痛苦,第一點,我想你們都會同意,求不得是一種苦,但如果這就是我要告訴你們的,你們可能要去睡覺了,我更想告訴你們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是一種苦。舉個例子當你得到了你想像中的那麼好的東西,最直觀的例子是你給孩子一個他一直想要的玩具,他一開始會很有興趣,但一兩天過後,你問起他,他可能都不記得那個玩具被扔到那兒去了。現在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很喜歡冰淇淋,並且每天都能吃到,從不厭倦,這種情況固然很好,但不要忘記佛陀教導我們的,這個世界是變化的,我們也在不斷改變,諸事無常,我們可能一直愛一個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再愛你了,或者你發現你自己不再愛她了,這就是得到想要的東西是一種苦的兩個原因。你們認為自己得到了但那實際是一種幻覺。其次是佛陀教導我們的「無常」,「無常是一種真實的存在。第三件生活中特別恐怖事情,就是你在相對長的一段時間得到並擁有你得到的東西依然是一種苦,因為你擁有之後就害怕失去,這也是一種苦,這就是生活許多人有一切卻從不快樂原因

現在大家回想一下佛陀出家之前的生活狀況,當時佛陀年輕健康、英俊、有用之不盡的金銀財寶,還有一美貌的嬌妻和可愛的兒子,她的父親死後他就正式登基為王,你們見過多少人能夠像他一樣舍棄一切尋求苦的意義?所以你們在佛陀面前叩頭的時候應該誠心地感謝他為人類找到了苦的真諦佛陀舍棄一切優越的生活,經過六年的苦修才能得到真諦。我們教徒都相信佛幫我們找到了離苦得樂方式

下一個講座中我就會告訴你們佛陀教導的脫離痛苦方法,我通常講座之後會回答提問,但今天我不想回答,希望你們自己好好想一想,回味一下!(休息十分鐘)

第二部分:

明契法師:我們先等一等沒有回來的人,如果那些人只聽到壞消息,沒聽到好消息就太不公平了。(眾人笑)

佛陀就是釋迦牟尼,那是他證道成佛就有的稱號,但那並不是他名字,他的名字叫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的意思是釋迦族的聖者釋迦就像大家都是漢族一樣。釋迦牟尼在經過六年的苦修之後,悟到了什麼,就是我想告訴你們的好消息。那個時代雖然沒有科學佛陀卻以一種非常科學態度,用現代科學思維觀察思考事物。曾經有人讓我用一句話概括佛教,這當然非常困難,但我還是欣然接受挑戰,我苦苦地思考一會兒以後告訴他,佛陀找到的是永不斷裂的因果鏈,意思就是這件事情的因是下一個事件的果,因果因果不斷相續,形成了一條不斷的鏈。這一點為什麼非常重要呢?因為通過這條鏈我們就能找到苦的因,通過斷除苦的因來斷除苦的本身。佛陀相信他找到了苦的因,並且告訴我們究竟是什麼,我們大家就能以此來斷除苦,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好消息。

那麼現在我就可以進入「四諦」中的第二諦----集諦。我想你們都知道了苦是欲造成的,欲的原因無明。我們總是幻想世界永恆不變的,我們總想依附於一樣不變的東西,但我們經常抓不住它。佛陀是如何對待欲的呢?佛陀並沒有去壓抑,去斷除這種慾望,這二者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在某些宗教中可能有種稱呼叫「原罪」,但佛陀從不說「原罪」,他認為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不夠技巧。說我們不夠技巧,是因為我們總是想依附於某物,並且希望那是永恆,但那完全不可能,就像一個運轉的葉輪機器你想把手伸進去試一試,結果就會斷掉一隻手。佛陀告訴我們,正確的解決方法是「正見」,我們要具有這種正見這個世界的一切是無常的,沒有任何一種東西可以永恆。舉個例子女孩喜歡寫日記,有的男孩子也寫,10年、20年以後再翻開當年的日記,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是完全不同的人了。

佛陀告訴我們整個世界都是無常,但我們認為「世界不是無常」的無明很強的,如果我們能斷掉這個無明,我們就能樹立起正確世界觀。另外,我們內心有一很強錯覺,就是對於「我」這個概念執著佛陀告訴我這個世界恰恰是沒有我的,沒有什麼獨立存在的,一切都在因果鏈中。佛陀教導我們斷除我執,我們的意識其實是獨立存在於我們的願望之外的,比方說開車的時候你可以用方向盤來控制方向,但意識是沒有方向盤的。

我最後要說的非常重要,如果你想記筆記就記下。如果你一旦明白意識獨立於我們的願望之外的,那麼你就會明白整個宇宙也是獨立於我們的願望之外的。希望我的講座沒有讓你覺得太疲倦,南無彌陀佛!

海法師:我再解釋一下明契師的話,她說世界真相本來是無常的,我們覺得痛苦是因為不了解真相而認為它「有常」。

營員:佛法修行需要實踐,佛陀自己就用了49年的時間來實踐,那幺你經過幾十年的學習修行,有沒有想過要回歐洲為從來不懂佛法的人教授佛法呢?如果有,你要怎麼去做呢?

明契法師:因為時間關係,我只能回答這一個問題。從最後一個問題開始回答,我在瑞士兩部分的課。首先,我會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向年輕人介紹佛教,如果有人有進一步的興趣,我會開一些關於修行方面的課程每個人的根性有差別那是為我們還處在六道輪迴當中,如果大家都開悟了,大家都會成佛沒有差別了,但開悟這個工作要像我、明海師和凈慧大和尚這樣的禪師的幫助,我們幫助你發現自己的慧根而不是改變你。也許聽英語你們覺得很無聊,但別忘了,英語對我來說也是外語,我的母語是法語,大家馬上要去吃飯了,祝大家胃口好!(法語)(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