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禪修要義 第三章 親近善友

第三章 親近善友

如果把修行比作蓋一座高樓,皈依就是打好地基了,但如何把磚瓦一塊一塊地壘上去,這還需要有知識和有經驗的人來指導,高樓才能如期完工。我們在皈依三寶正確發心以後,就成為了正式的佛弟子,可以進入佛法修行了。按照《瑜伽師地論》所述,正修行的次第為「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第一步就要親近善士,也就親近善友、善知識

所謂「遠行不問路徑,必定有誤」,修行之路是非常漫長的,充滿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歧途,如果沒有善知識的引導,很容易就會走錯方向,重者會斷送法身慧命,輕者也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增加了不必要的修行障礙。為了避免這些錯誤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親近知識

知識又名善士、善友,另外還有族勝子、善人、善丈夫、善男子、善女人、調士夫、大夫、良家等許多異名。我們在講《止觀》的時候講過,善知識三種一是外護善知識,二是同行知識三是教授知識。我們這里講的親近知識主要指的是親近教授知識也就是能指導我們修行的善知識。《瑜伽論》告訴我們,要具足八種功德才能稱為善知識,哪八種呢?

一是安住禁戒。身心安住在戒律所規范的行為當中,無有毀犯戒律的行為。

第二是具足多聞。佛所講的經典和律藏,以及祖師大德的論藏,在教理都能通達無礙,並能夠隨時宣講,令眾歡喜

三是能有所證也就要有真修實證,有真實受用的才能稱為善知識,比如種種禪定受用,甚至明心見性等等,這個要求就比較高了

第四是性多哀愍。還要看知識眾生因緣如何,如果都沒什麼緣分那他教授不了眾生。如果他能對一切受苦的眾生生起哀愍、同情之心,看到別人痛苦如同已受,就會不舍一切行去教導眾生、引導眾生,使眾生都能得到佛法真實受用。所以真善知識要性多哀憫,有這種悲天憫人的性格。

第五是心無厭倦眾生習氣很多,剛強難調,所以善知識對法布施要毫無厭倦,隨時隨處、反反複復地講解正法很多人開始修行後,自己不知道對錯時也不敢問法,總怕打擾師父,其實這種擔心既違背了善知識的意願,又違背了佛法慈悲精神,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如果師父是真善知識,你無論何時問法,他都會歡喜,除非你不是真的問法,而是和師父說些無聊事情,那才是耽誤師父時間才是打擾,這個我們要分清楚。

第六是善能堪忍佛陀稱我們這個世界娑婆世界娑婆就是堪忍的意思,凡夫眾生要忍受這個世界的一切痛苦,才能改造自己,得到利益;佛菩薩、善知識也要能忍受各種不安,才能度化眾生,所以叫堪忍世界。善知識要能八風吹不動,尤其是在遇到一些逆境,比如弘法事不如意不順利,甚至受到委屈、指責時,能夠安心忍受、不起煩惱這是為善知識的一個重要的標準

第七是無有怖畏。善知識面對堪忍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感到畏懼恐怖,哪怕是最壞的事情,比如天災人禍,甚至是三惡道的境界現前。比如有些修行人著魔出偏差了,遇到麻煩了,善知識都能無有怖畏和厭離之心,甘之如飴、安之若素,不會舍離眾生而去

第八是語具圓滿。善知識要俱足語言的方便,所謂「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能令眾生,令離諸著」。就是語言非常柔軟,讓眾生樂於接受、聽從,這種語言方便才是圓滿的,只有佛陀才能完全具備,但善知識至少也要能做到指點到位,深入淺出,言語適當,讓眾生修法恆生歡喜,不會退墮,不會驕慢,更不會聽不懂

這就是大德告訴我們的最圓滿的具相的善知識要具有的八種功德。現在這樣的大善知識比較難找了,這是末法眾生感得的共同果報,那我們想修法如何去選擇善知識呢?最起碼也要具足三種:第一是持戒清凈,第二是具足多聞,第三是性多哀愍。能具足這三方面的功德,也是一個很好的善知識了。如果這三條也不能完全具備,那至少要持戒清凈這是我們選擇善知識的根本標準

永嘉大師在「親近善友」這一章里,告訴我兩個內容:一個是慕道志儀,一個是戒驕奢意。慕道志儀就是修行人所應該具備的志向和對待善知識的禮儀。永嘉大師從三個角度告訴我們善知識的重要性:第一是為什麼要親近知識,第二是如何親近知識,第三是親近善友會出現什麼問題。

一、慕道志儀

(一)為什麼要親近知識

先觀三界生厭離故,次親善友求出路故永嘉大師語言非常簡練,用短短的兩句話就概括了修學佛法的最終極的問題。先觀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狹義的三界是指天道當中的三界也就是欲界的六層天、色界的十八層天和無色界的四層天,加起來是二十八層天。廣義的三界還包括欲界里的前五道也就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這五趣,叫五趣雜居地,加上天界的八地,凡夫境界共分為三界九地,這就是六道輪迴的全部內容

先觀三界就是先要觀察清楚凡夫六道輪迴生命過程也就凡夫生命是在三界里循環往複地運轉。噁心得惡報,就入了三惡道,面對可怕、痛苦恐怖境界善心得善報,就能得到欲界的三善報,無憂無慮生活一段時間;如果再能修習世間禪定那就進入了色界無色界了,可以得到天神快樂享受。這就是一個凡夫所能具備的所有生命狀態了,可是又有什麼意義呢?因為任何境界都不可能長久,天界天神活得再好、再快樂,也蘊含著極大的痛苦在裡面,因為福報一盡,就不不離開,又要轉生到別的地方去忍受各種辛苦和磨難佛教講「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再想得到人身都很困難天界快樂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重新得到,正是所謂「難得而易失」。

佛經有個佛陀教化難陀的故事王子難陀出家後非常想念美貌王妃,總想還俗,不好修行佛陀觀察到他的因緣即將成熟,就運用神通帶他去觀察自己輪迴中的來生境界。佛帶難陀在天空上飛行,經過一片森林時,看到一隻耳朵、鼻子尾巴火燒焦的老母猴,佛就問難陀母猴與他的王妃比較如何?難陀說母猴太丑了,哪能和王妃相比?他們飛到仞利天後,看到了五百位極美的仙女,佛再問難陀,這些仙女與他的王妃比較又如何?難陀回答說王妃簡直就和老母猴一般丑,哪能和仙女相比呢?而這五百位極美的仙女異口同聲地說,她們都在恭候夫君難陀,難陀因為隨佛出家修行功德死後往生天界享樂,她們都是侍奉他的妻子。難陀聽了不由得心花怒放,決定馬上回去好好修行不還俗了。

可是佛陀不著急,又帶他來到了阿鼻地獄地獄裡支著一口大鍋,鍋里什麼都沒有,爐子也未點著,獄卒在旁邊打瞌睡。難陀問獄卒在等誰,獄卒回答說:「我在釋迦佛的弟子難陀,他因不用功修行,不能證果出輪迴,會因隨佛出家功德往生天上壽命千歲,享盡風流快活,可千歲一過,功德耗盡,又會因不修梵行喜歡淫痴的罪行落入地獄,這口火鍋就是等他來受用的。」難陀聽了之後,不由嚇得汗毛倒豎,知道了無常的可怕,對三界生起厭離心,一心修行,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位。

這就是先觀三界生厭離故,次親善友求出路故修行過程。如果能清楚地觀察三界自然就會生厭離。我們平常對自己的人生是很不了解的,所以妄想會很多、消除不了,總覺得自己的妄想很有價值,很值得按照妄想生活,以世俗學來的知識不停地去實現妄想妄想又會築壘起來更高的慾望人生就變得很忙很累很煩惱。其實就算所有妄想都實現了,又有什麼用呢?人生不過短短的幾十年,我們對自己以後的生命並不了解,也就不能負責,如果了解了,像難陀尊者一樣,我們自然就會明白輪迴生命毫無意義,因為輪迴就意味著無常無常就是痛苦的根源。

三惡道我們且不講了,地獄惡鬼畜生境界是非常可怕的,誰也不想去。即便我們做好事好報往生了三善道就能快樂了嗎?確實可以快樂一下子,但這個快樂是不究竟的,因為這種快樂里蘊含著極大的痛苦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我們必須認識到

什麼叫快樂裡面有痛苦?就拿我們現實的人生來講,沒有得到快樂的時候,我們要不停地去追求、去想,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痛苦的;得到快樂以後,我們還需要去保護它,保護也是一種膽戰心驚的過程,一邊享受快樂一邊又怕失去,無形當中在內心就埋下了痛苦的根;那最終的結果呢,隨著境界的變化、生命的死亡,必定會失去快樂,再進入下一輪迴,又是一個重複的過程。所以任何快樂的起因和結局都是痛苦的,這就是我們三界就能生厭離的最大的原因

六道就如同六條道路,我們可以去選擇、調節,卻沒有出路,有時是荊棘叢林、寸步難行,走一步就痛苦一步,感覺非常艱難;有時也能感覺極其輕松、浪漫、舒服,比如「楊柳岸曉風殘月」這個境界,到底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我們如果擁有很浪漫的心情就會覺得非常幽雅、非常美好,如果我們心裡有所牽掛,這種境界就非常痛苦。所以人生環境的感受,我們可以通過內心世界去調節,但是作為凡夫,我們所調節的結果只有痛苦快樂兩種,其實這就是三善道和三惡道的境界,而且這兩種結果都是穩定的,不永恆的,心境會變化得很快,所以我們欲界也被稱作「五趣雜居地」,就是這個道理

所謂「時間會忘記一切」,無論我們多難受,也會為自己而感動,無論我們多快樂,也總會有失落的感覺快樂還會痛苦痛苦了也還會快樂,來來回回,循環不已。即使到了天堂的最高境界也有掉下來的一天,即使入了阿鼻地獄也有再見天日的時候,因為凡夫心就是這樣有善有惡,不可能脫離出去,所以感得的六道輪迴就是死衚衕一條,轉來轉去沒有出路。觀察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隨妄想轉了,才有機會找到出路。但是末法時期凡夫靠自己解脫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凡夫都有我執解脫首先就要把我執破除掉,自己去否定自己,善根不深厚的人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人生有兩條出路可以解脫輪迴,第一條就是解脫道,發了出離心的人證得境界。自己能夠解脫輪迴困擾,從此不再有生命的困惑,可以安享生命的美妙,所謂「人在花叢過,片葉不沾身」。去感受生命的風花雪月,卻不會被任何境界干擾,非常灑脫自在。第二條就是菩薩道,也叫菩提道,是發了菩提心的人才能證得的最高境界當我們覺悟緣起性空的生命真相時,當下就能不在輪迴里涉足了,就能實現我們的菩提大願。這兩條出路都非常高妙,輪迴里的凡夫可能連邊都摸不著,那誰能夠帶領我們走出這六道輪迴呢?次親善友求出親近善友就有出路了,因為善知識是知道這條出路的人,他也有帶領我們走出輪迴願望,所以我們找到善知識就有救了

破除了我執聖人都是知識,包括羅漢、緣覺、菩薩、佛,但羅漢、緣覺屬於自了漢,自己解脫了,並不太想度眾生,所以不能算大善知識,而菩薩佛陀都有菩提心,永遠不會舍棄一個眾生,會不舍一法地救度我們,所以叫大善知識。嚴格地說,佛陀是大善知識,僧寶也是善知識,所以皈依三寶實際上就是讓我們依靠善知識。善知識也包括在家的居士菩薩,俱足善知識功德的人,我們都要親近,向他學習請益。

(二)如何親近知識

有位藏地的師父說過,現在不是善知識少,而是我們都不具備弟子相。如果沒有弟子相,善知識就不會現身,因為他出現了也沒有用。如果我們不知道親近知識的禮儀和修法所應該具備的態度就會對師、對法都產生輕慢、甚至毀損,反而增加了我們造惡業機會。所以永嘉大師花了很長的篇幅,一步一步地來教我們如何具備弟子相。前八條是教給我們應有的禮儀,後面四條是我們應該具備的志向修行態度,只要修行人內心生起了這兩種應有的素質,那善知識肯定會現身說法,我們也不會為找不到知識而難過了

第一,朝晡問訊,存禮數故。

首先對善知識很有禮數禮數是指禮貌、禮儀的等級,要有待師的規矩,不能破、也不能減。什麼禮數呢?就是要做朝晡問訊,問訊是問候、問安,是辰時,現在的早上七點到九點,是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對善知識至少要做早晚兩次問訊,問問師父身體是不是很安,有什麼訓示等等。

在家居士往往在皈依以後,好像就萬事大吉,很少再跟師父聯系了,嚴重的可能師父掉了也不知道,這樣的弟子就很差了,沒有辦法受到師父的指教,自己也進步不了,白白浪費了師徒緣分

所以我們不能把知識給忘記了,再忙也要經常問訊,至少半個月要和師父聯系一下,看師父是不是還健在。但就算我們沒有時間修法,如果能想著善知識,時常問候一下,這都是功德的。尤其現在聯系都非常方便,手機簡訊、網聊上留言等等,這一條我們應該比古人更容易做到,主要看我們內心是否有善知識和法的位置了。

第二審乖適如何,明侍養故

因為要知道如何服侍、安養知識,就要善於觀察。是審察,觀察了解,違背為,恰當為也就是要觀察善知識喜好和需要,知道如何去侍養知識。缺乏的東西要及時補充,需要幫助時要去協助料理,讓善知識不用操心雜務,生活健康清閑、舒適,更有益於弘法利生。

有時我們在家居士去看望師父時,也不師父到底合適不合適,就送來一些東西師父用在哪裡都不合適,不用又違背了大家的願望,就讓師父很為難。這是弟子侍養師父時,應該避免出現的問題。

第三,問何所作,為明親承事故

承事是承擔善知識所交付的事情的意思,是親自,因為要明白如何才能幫助善知識處理好事情,比如幫助弘法、處理雜務等等,要經常問善知識是否需要自己去做什麼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我們問了以後,如果善知識確實有需要,那我們有能力就盡心去做,如果沒有這方面能力那就不用做,可以在其它方面幫忙,所以經常要詢問清楚。

親承事是非常重要的,不單是增長福報,所謂「近朱者赤」,說嚴重些我們的法身慧命就攥在善知識手裡,當我們跟隨在善知識身邊親承事時,哪怕是看他如何在日常的行為中待人接物都能得到智慧的提升,都能受到善知識潛移默化的影響,無形中就會增長我們的法身慧命。

第四,瞻仰無怠,生殷重故

瞻仰就是看望、瞻視,是仰望,是怠慢、懈怠殷重就是殷勤尊重的意思,就是我們要非常景仰善知識,非常希望學習到他的心法,不要懈怠

有些人就沒有瞻仰尊重之心,總是挑善知識毛病,那你就沒有弟子相,也學不到善知識的優點。因為我凡夫所看到的毛病,在善知識那裡可能根本就不是什麼缺點,因為菩薩常常會示現「扶習潤生」,也就是依靠著剩餘的習氣受生於三界,度化眾生凡夫看這些都是習氣毛病,但在善知識那裡就是不可思議的善巧方便了。

比如妄語,就是說假話,屬於四大根本戒律之一,很嚴肅的,可釋迦佛在世的時候,碰到一個獵人追打一隻兔子兔子跑到佛陀身邊藏起來了,獵人就佛陀看到兔子沒有,佛陀說沒有看到,結果就讓兔子得以逃生,也讓獵人免了一次殺生罪過,因此結了善緣,將來可以把他們全度化過來。那佛有沒有犯妄語戒呢?當然沒有,戒律不是死的,不能隨便開,但要開的時候就必須開,不開才是犯戒,這就是佛陀智慧、方便的地方,也是凡夫眾生不可思議地方了。如果我們作為弟子看不到佛陀慈悲智慧,就認為,「怎麼他還能打妄語?看來不是真善知識」。或者說「我們也去打妄語沒有關係」。那就完全錯誤了,那我們就是個瞎眼弟子,對善知識沒有信心也得不到他所傳授的法益。所以我們對善知識要敬重瞻仰,不能生懈怠,要生殷重心,好好跟隨善知識學習。

當然這是對於真正的善知識我們要瞻仰無怠,並不是要我們作個糊塗弟子。作弟子要有「擇師眼」,能夠准確地選擇真正具相的善知識,選擇標準就是我們前面講過的八功德

另外,我們如果瞻仰無怠就能領會到師父發心,如果他發心是為眾生那就是真的善知識,在戒律上有開許也是為度生的方便,並沒有違背戒律精神實質;如果他發心是從自我角度出發,只為自己考慮,那無論外表如何,都不是我們依止和修學的對象

其實如果我們真的能做瞻仰無怠,對方絕對是我們的善知識這是非常奧妙的地方。講一個故事有個弟子供養一位出家人,用過齋以後,請他上座,然後自己很虔誠地跪下問法,請他開示佛法的深義。可是這位出家是個煩惱和尚,自己並沒有開悟證果,被居士這么一請法,什麼也講不出來,又沒有辦法說,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感覺很苦,在座上不由得嘆道:「苦啊!」,居士一聽,「對啊,我是很苦啊!這個師父說的真對」。於是頭都不敢抬起來,想繼續聽。這個出家人一看居士把頭低下不看自己了,就趕緊下座溜掉了居士因為很專心,一點也沒發現,伏在那裡半天,看師父什麼也沒有講,抬頭一看,師父見了,法座空了,結果居士恍然大悟,「原來苦是空的啊!」他就解脫了,那這個煩惱和尚是他的善知識

所以發心殷重很重要,對善知識很有信心的話,我們對他所傳的任何法門都會非常受用,否則再高妙的法門我們也不會珍視。所以永嘉大師才婆心懇切告訴我們這些尊師禮儀,就是為了讓我們先具足弟子相,才能與法相應。

第五,數決心要,為正修故。

就是數次、多次的意思,心要就是心得體會,正修就是進入心地法門修行,只有修心才是正修。心是看不見的、層次又很多,很容易出差錯,所以師父給你法以後,為了少走歪路、岔路,我們要多次地、不停地去總結自己內心的體會,比如我現在佛性怎麼理解,對解脫怎麼理解,對持戒怎麼理解,甚至對做人、做事、禪坐、弘法怎麼理解,我以後打算如何去做等等,都要經常去總結,然後去請教善知識,看自己這些心要對還是不對,還存在哪些問題。善知識因為是過來人,對你修行層次會很了解,哪些是進步的表現,哪些是存在的誤區等等,會對你修行做些適當的調整,這叫數決心要。這樣我們的進步就會很快,也會很穩妥,不會出現走入歧途等等的麻煩

第六,隨解呈簡,為識邪正故

是理解,文字、書信,就是要隨我們所理解的佛法義理,寫一些簡單文字性的心得體會呈給善知識看,請他指點,就像作業一樣,這樣做是為了驗證自己對佛法的認識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這一條和第五條是有區別的,第五條是偏重於實修上的心要是否掌握得透徹,屬於戰術上的問題;第六條偏重於教理的學習,屬於戰略上的考慮。我們都要請善知識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覆,以便我們修學上能夠做到教觀並重。

第七,驗氣力,知生熟故。

陌生是熟悉,修行佛法就是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和惡法越來越陌生,和善法越來越熟悉;和散亂越來越陌生,和禪定越來越熟悉;和煩惱越來越陌生,和智慧越來越熟悉;和諸識越來越陌生,和自性越來越熟悉;和生死越來越陌生,和解脫越來越熟悉……熟悉的程度就是修行人氣力就是勘驗、考驗,看自己對這個法的修行能打多少分。

比如說我們修坐禪,會有氣脈打通的過程,到底通到什麼程度有什麼禪定的覺受,心境有什麼轉變,對境時和以前有什麼不一樣等等,這些都是修行力量的體現。有善知識身邊,他就會隨時勘驗,看我們對治煩惱有沒有氣力所學方法用得是不是熟悉等等。

第八,見病生疑,堪進妙藥故

見解知見是不健康不正常見病就是見解不準確,因此就會產生疑惑、懷疑,會生疑,不敢肯定。這就是修行上出問題了,法身慧命不健康。有善知識在旁邊,他就會給我們開「妙藥」,我們進葯以後,法身慧命就會恢復健康,繼續成長了。

所以無論是身體上的疾病內心煩惱,我們都要及時聽取善知識的意見,不能隱瞞不報。善知識告訴我們如何去正確處理這些問題,給我妙藥就能防患於未然。有些人在坐禪當中出現錯誤,病入膏肓了都不敢說,到最後可能連善知識也無能為力了;還有些人是不服葯,總覺得沒有那麼嚴重吧?結果等問題嚴重了,自己害怕了,再後悔也來不及了。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我們就要親近知識,以便病時能及時得到良醫良藥的救治。

後面四條就是修行所要具備的態度了。如果我們親近知識以後,沒有這四種態度,那善知識也不會輕易把法傳給我們,因為我們還不是法器,法傳下來也兜不住,會給我們上路修行帶來障礙,所以不能授法;如果四條全都完備無缺了,那就是難得的法器了,修行任何一個法都能成就。那如何才能成為法器呢?

第九,委的審思,求諦當故。

是准確、得當,是詳細的意思,委的審思就是詳細准確地審察和思考,我們修的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是禪定還是智慧修行目的是不是明確?下手處准確不準確?等等,我們都要認真去思維和了解,這是因為求諦當緣故真諦真理是恰當,恰到好處修行很講究恰到好處,所以需要委的審思

比如我們剛發了出離心還沒有發菩提心,然後我們選擇布施作為正修行那就不恰當,做起來會很難很難。因為在修布施過程中,我們看到別人痛苦,會生厭離心,會覺得輪迴真是太苦了,我要趕快去修行,趕緊逃跑。看到眾生會兒想這樣,一會兒又想那樣,你會覺得他們很可憐、很可笑、很麻煩這就是沒有諦當。如果我們發了菩提心再去修布施,就諦當了,因為發了菩提心的人看所有眾生都和佛一樣,無論他多壞都不心生厭離,都會非常恭敬他,這是源於同體大悲力量。所以我們需要詳細地審查自己的思想境界,思考所修行方法是否得當,這也需要善知識的幫助。

第十,日夜精勤,恐緣差故

是精純不雜,是勤懇不放逸、不懈怠因緣緣分是錯過的意思。也就是我們從善知識那裡得到法以後,一定要日夜用功,精而不雜、進而不退修行,直到得到圓滿的受用為止,才能再求下一個法。我們千萬不要小看善知識,他可能就專精一門,但這一只要你學到手了,就終生受益。

這就和當學徒一樣,我們專心跟著一個師傅學上三年,掌握一門技巧,那就會終生受用;如果不專心,今天學學泥瓦匠、明天學學木匠、後天又去學編筐,萬一師傅一走,我們還是什麼都拿不起來,一樣也不行。

所以我們跟一個善知識學一定要學到受用為止,不能鬆懈馬虎,要日夜精勤,因為恐緣差故。任何因緣都是定數的,我們和善知識有這段師徒之緣,就要好好地感恩珍惜,利用這段緣分來認真修行。如果我們東修兩下、西修兩下,哪個都修不好,等緣分一過,我們再想挽留也挽留不住,那就很可惜了。

佛門里常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人身確實非常難得,佛經里講得很明白,持五戒才能得人身那大家可以捫心自問一下,這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現在誰能百分之百持得了?如果我們覺得五戒非常難做到,就應該知道現在這個暇滿的人身有多難得了。

佛陀曾抓起地上的一把土作比喻說「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場輪迴下來就是這個下場,誰能保證自己還能人身呢?尤其是得到暇滿的人身、能聽聞正法的人身,更是難上加難。佛也曾比喻過這個難度,就如同一個瞎眼的烏龜大海里漂流,偶爾把頭鑽進了一個中間有空的浮木一樣,幾率之小可想而知。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現在日子好過,就隨隨便便地浪費掉。我們現在聽聞正法,那真是無量劫善根因緣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定要日夜精勤,才對得起這份善緣,否則哪一天緣分具足了,再想修行就沒機會了。這是永嘉大師,也是歷代祖師大德的肺腑之言

第十一,專心一行,為成業故。

如果說日夜精勤態度問題,那專心一行就是如何用功實修的問題了。就是行門、法門專心就是一心,不能三心二意,這樣修行才能道業有成,所謂置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為成業故成就就是道業。

永嘉大師告訴我們,無論修行哪個法門都要二十四個小時用心在這法門上,日夜精勤。比如我們修念佛法門,就一心念佛,不涉餘事,這是一行是指修,不是指學,其它法門還是可以學的,但修的時候不能雜修,要專心一行。如果今天持這個咒,明天持那個咒,後天又念佛還想弄弄禪定,忙得不亦樂乎,心不知道安在哪裡,越修越亂,離道就越來越遠了。

所以有句話說「志當存高遠,心不外平常」。我們大家心要簡單,學要廣博,志向要很高遠,但是心要安住在一修行方法上,平平常常地用功,才能成就我們的道業。

第十二,亡身為法,為知恩故。

亡身為法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在內心的認識上,不要總以為有個「我」,有個身體。《法華經》雲:「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為了佛法可以舍棄身命,為法忘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被世間的五欲六塵和內心的貪嗔痴所轉,抽身在煩惱痛苦之外,像個大死人一樣,才能修行進道,這是廣泛的意義。第二層意思就簡單了,就是我用功修法的時候,要把身體忘記掉,什麼痛啊、癢啊的都不管,專心一行,安心在法上,這樣就能得到法的受用。

比如我剛開始練習打坐時,先修五分鐘的白骨觀,感覺身體在那裡已經是一副白骨了,和死掉了一樣,但既沒有墮地獄也沒有上天堂,還不知道到哪裡去,那這時我就專註了,生怕輪迴的這些六道之光會粘著我,生怕世俗善惡是非再來著我,一心坐在那裡念佛,這樣子打坐進步得非常快,本來只能盤半個小時,這么一觀照,兩個小時也沒問題了,這就是亡身修法好處。所以連老子都說「吾之大患,為吾有身。倘若無身,何患之有!」如果能把身體忘記掉,世間煩惱何處安身呢?

但我們執著身體習慣了,對佛法又沒有什麼很深的感悟,那就很難做到亡身為法,除非我們真的知道了修行意義所在,真的發了出離心菩提心才會感恩佛陀感恩知識感恩十方無量的眾生。這種感恩心生起來,我們才能真的做到亡身為法,進步就比坐火箭還要快。如果做不到亡身,那修行就是爬天梯,一步一步地,又累又危險;如果再懈怠懈怠、流連流連,那就螞蟻上高山了,何時才能有出頭之日呢?

這就是親近知識最重要的十二條,具足了這十二條,我們就是如法的具相的弟子,任何一個善知識絕對都會願意度我們,都會願意給我說法。甚至當我們具備這十二條以後,十方三世無量諸佛山河大地都會現善知識相。所以大家要記住這點,不要再哀嘆善知識越來越少了,我們要從內心去檢點自己,看我們是否具備了這十二條弟子相。

(三)不親近知識有什麼不好

其信力輕微,意無專志,粗行淺解,泛漾隨機,觸事則因事生心,緣無則依無息念,既非動靜之等觀,則順有無得失

這就是親近知識會出現的問題。是指沒有親近知識的修行人信力輕微,對善知識信心不足,對佛法也是一樣的態度你說不相信嗎,他也信,也偶爾來聽聽、看看,但意無專志,不能專心修行,很浮躁,沒有主心骨。粗行淺解,對佛法理解得很淺,行為上也不如法,所謂「淺嘗輒止」,深入不下去,稍微了解了一點就以為自己全懂了。永嘉師說的雖然是他那個時代的人,但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起來了,更是一個浮躁世界,這樣得過且過的人就更多了。

泛漾隨機,泛漾就是隨大流,大家怎麼樣我也怎麼樣,就像石頭扔到水裡,會「撲通」一聲,起個水花,然後會泛出波紋,蕩漾開來,這叫泛漾。泛漾的波紋是一層一層擴大的,也越來越微細,泛到最後就無聲無息地消失了,我們現在修法不就是這樣嗎?剛開始聽法,遇到善知識時,都很踴躍,覺得佛法好了師父好了道場也太好了,我遇到他們真有福氣,一定好好修行,結果沒幾天,熱情就小了,再過幾天就又想去隨便浪蕩了,最後世因緣機會一出現,可能還會佛法和善知識毛病,就完全不修行了。「老太婆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隨著自己凡夫習氣又流浪去了這就是泛漾隨機

觸事則因事生心,因為沒有善知識指導,遇到事情就被事情轉了,好事就開心,壞事害怕,起心動念亂個不停。緣無則依無息念境界過了,沒有事情的時候,覺得心裡沒有什麼妄想了,自己就很得意,以為自己心安了,佛法很有受用。其實這都錯了既非動靜之等觀,則順有無得失違背了佛法卻不自知,也沒親近知識去請教,那就根本談不上是什麼修行了。

我們修行時總覺得妄念很多、很亂,如果不親近知識不懂佛法修行道理就會以為妄念停下來,沒有妄想就是解脫了,所以特別想止住。這個觀念是大錯特錯了,因為真正心地修行並不是「止妄念」,而是「轉妄念」。

妄想停下來只是一種定境,並不是解脫境界,打開了無漏的智慧才叫解脫妄想止得住固然不錯,但必須要智慧來駕馭,如果妄想停下來,卻沒有智慧覺照,那就外道。我們不懂得這個道理感覺沒有妄想、心裡很安時,就會以為自己悟道了。這樣去修不但我執很難除掉,還極有可能成了天魔外道,那麻煩大了,所以不親近知識很容易造成類似的問題。

妄念靠什麼轉呢?就是靠智慧、正知見來轉,轉貪嗔痴為戒定慧,能轉過來就不會被妄想所惑。所以我們把修行不去原因歸結到妄念上是錯誤的,就像把敗國亡身之罪歸結在女人身上一樣。君王都是需要女人的,只要君王智慧,即使妻妾成群也不會被女人控制住;我們其實需要有妄想,沒有妄想生活都無法自理了,還談什麼成佛眾生呢?只要我們有了智慧妄念就會為我們服務,我們卻不會被妄念所控制,如此修行才能成就菩提大業。

永嘉大師告訴我們,修行沒有善知識的指導就是盲修瞎練,既非動靜之等觀,則順有無得失。因事生心為動、為有,緣無則息念為靜、為無,兩者都是境界相對的,內心並不是動靜一如的平等觀,而是有無相對、有得有失的凡夫見。執著在這上面,卻以為自己修行很得力,那危險就很近了。

其實生命是有動有靜、有止有觀、有定有慧的,但一定要等觀,動靜一如、止觀一心、定慧等持才是完美生命,不等觀就是畸形發展。我們平常凡夫心都是非散亂的,沒有定也沒有慧,修行之後呢,又容易犯兩個錯誤,一個是追求定,一坐八個小時、十個小時,卻沒有智慧,一點小境界來了都看不開,掉在裡面出不來,定力好嘛;另一個是追求慧解,喜歡聽聞經教,也能說得頭頭是道,可因為一點定力也沒有,習氣轉不過來。這兩種都是畸形修行有無兩樣患得患失,動靜不能等觀,這也是不親近知識容易出現的問題。

其實當我們還在修行的路上行走時,並沒有駕馭所有境界真實智慧,常常會被境界所轉而不自知,而善知識卻是慧眼如炬的,能帶我們從迷陣里走出來。而且在一階段內,修行境界越高,越需要善知識的指點,因為這時候出現問題,往往就是大問題了,就像車開的速度很快時,方向稍微打錯一點,就會造成嚴重的事故,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只要我還在修行路上,就必須隨時有善知識的保護和不停地調教,不親近知識是絕對不可能安全地到達目的地的。

二、戒驕奢意

驕傲、我慢貢高,是奢侈、不惜福,這兩點是修道的兩大障礙,因為修行就是福慧雙修,福慧圓滿成佛了。如果我們很驕傲,貢高我慢,自以為了不起,還怎麼繼續學習、修行呢?不修佛法又如何能增長自己的智慧呢?如果我們生活很奢侈、浪費,那如何積累福德呢?福慧都無法增長,我們還談什麼成佛成道呢?所以永嘉大師深恐凡夫這兩大缺點修行帶來障礙,又苦口婆心地分了兩個層次來勸導我們,一定要戒除驕奢。

衣食由來,長養栽種,墾土掘地,鹽煮蠶蛾,成熟施為,損傷物命,令他受死,資給自身。但畏飢寒,不觀死苦,殺他活己,痛哉可傷!兼用農功,積力深厚,何獨含靈致命,亦乃信施難消!雖復出家,何德之有?

這是第一個層次,從人的衣食住行上來反省,讓我意識到,只要是在這個世界生活,就肯定會牽扯殺生害命。比如為了食物栽種,墾土掘地傷害昆蟲;為了衣服煮蠶蛾,抽絲剝繭,也是損傷物命……因為害怕自己飢寒而去殺他活己,想想真令人心痛,居然能這樣自私地活到現在!雖然出家了,可是究竟對眾生做過什麼有利益功德呢?又有什麼值得去驕奢的呢?

所以人生活這個世界上,如果不修佛法,那肯定就是在殺生、消福。有人說我吃素,從來不殺生,那隻是沒有直接殺生而已,其實間接地不知已經傷害了多少生命了。比如我們吃的米面,都是耕作而來的吧?尤其是現在,機械化翻地、收割,噴殺蟲劑,你能說自己和殺生無關嗎?除了吃飯,還要吃菜吧?還要喝水喝茶吧?細想一下,每個人都有殺生的份啊!就算出家了,除了吃飯,還要弘法蓋廟吧,挖地基時也會傷害很多眾生。一般廟里都會誦《地藏經》來超度他們,據說寺廟蓋好後,只要有阿羅漢廟里住上一夜,這些眾生都會得度了,可我們也不知道誰是阿羅漢,就只好多誦《地藏經》了。

永嘉大師把這些殘酷的事實在我面前,提醒我們千萬不要驕奢放逸了,趕快日夜精進專心一行修行吧!只要能心安了,安心就是福,如果心不安,福報就分分秒秒地在損失,補也補不過來,總有消失殆盡的一天。

所以我們要看清自己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德行生起慚愧心,只有勇猛精進修行,才能使眾生得到大利益。這是戒驕奢第一個層次,接著,永嘉大師又發出了更深的嘆息:

噫!夫欲出超三界,未有絕塵之行,徒為男子之身,而無丈夫之志。但以終朝擾擾,竟夜昏昏,道德未修,衣食斯費。上乖弘道,下闕利生,中負四恩,誠以為恥。故智人思之,寧有法死,不無法生;徒自迷痴,貴身賤法耳。

唉!雖然我現在修學佛法,想超出三界,卻空有志願,並無絕塵之行。塵塵世三界,並沒有開始真正的修行空有男子之身,卻自私自利、斤斤計較,毫無膽識,如同小女人一般,不是大丈夫

什麼叫丈夫?能夠擔當起弘法利生的菩提大願的人、帶領眾生走出輪迴的人,才稱得上大丈夫。比如三寶中的僧寶,包括比丘尼,也包括發了菩提心居士大德都是丈夫。不發解脫心、菩提心,總是被自己身心煩惱所困的人就是小女人。所以說「出家乃大丈夫之所為,非帝王將相所能為也。」這個出家是指煩惱家。

女人是什麼樣的心態呢?終朝擾擾,竟夜昏昏。擾擾用得非常形象,就是沒事找事地瞎琢磨,心不安寧,閑下來就煩,東家長西家短地隨境亂轉,或者把自己安排得很「充實」,弄點名、弄點利、保養保養身體、再修修福報……竟夜昏昏白天折騰得很累了,夜裡就睡得很死,也無法修行了,天天就這么浪費下去了這叫浮生擾攘」,道也沒有,德也不修,混吃等死一般。所以上乖弘道,下闕利生,中負四恩,誠以為恥。乖是違逆,是缺少,是辜負,四恩佛法三寶恩、父母恩、眾生恩和國土恩。上無弘法之能,下無利生之德,也辜負了父母師長的養育之恩,這樣的人生真是可恥啊!

智人思之,寧有法死,不無法生。有理智有智慧的人就能想明白這些道理修行比活命更重要,寧可自己有法而死也不無法而生。大丈夫處世就是應該這樣,絕不能貴身賤法,如果把自己的身體得很寶貴,怕吃苦而不去修法,非常驕奢,那是非愚痴的人,是智人不為的。修行人一定要戒除驕奢,才能安然入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