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永嘉禪法 第二章 外具五種緣

第二章 外具五種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修學禪法是需要基礎條件的,基礎條件不具備,修學起來就會障礙,不得要領,難以契入,也就沒有真實利益天台宗的止觀法門,能夠讓我們一步一步了解心的奧妙,因此是我們走入心地法門的基石。

    天台宗將止觀修行分為方便與正修兩種。方便是指正修止觀法門之前的預備功夫智者大師在《小止觀》里告訴我們,修學止觀禪法,首先要具備外在五種修行條件。這五種條件包含修行前的心理生理環境條件的準備工作,每種條件又分為五類,共為二十五類,因為都是為了正修做準備的方便法,所以稱為「二十五方便」。這五種條件是指具五緣、呵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這五種條件全都具備了,我們就可以順利地進入止觀修行,並得到佛法真實利益。這也是永嘉大師修行的起點。

    首先是具五緣,外具五種緣。智者大師說「夫發心起行欲修止觀者,要先外具五緣」。緣,就是條件,這外在的五緣包括持戒清凈衣食具足、閑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

 

第一、持戒清凈

    修行第一個要求就是持戒清凈佛法最根本的學處就是戒、定、慧三學。因為戒定慧是我們的生命本質所煥發出來的完美德行,一切佛法也都以增進定力智慧目的都會使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從散亂無序變得清凈規律穩定、明亮,所以持戒清凈是修學佛法的根本要素。打個比方說修行就如同出門遠行,持戒清凈就是資糧和路費;修行又如同蓋房子持戒清凈就如同地基,地基不牢,稍微碰到點震動,房子就有倒塌的危險。

    所以如果我們不持戒,就匆匆忙忙地去修行止觀,就算你得到一定的禪定能力和法喜,也會出現很多危險。比如有人坐禪以後走火入魔,或者出現一些境界不能自控等等,原因就是持戒清凈基礎不牢固。如果持戒清凈,那麼禪修中,任何困難都會妥善解決,也不會有危險。

    佛經告訴我們「持戒清凈,有利得定」。持戒清凈了,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很明確,那麼生活混亂思維和行為就會減少,心靈就會變得單純、安靜、踏實、祥和,粗亂的妄想雜念就容易停下來,我們才能看清生命真相。就比如一杯混濁的水,泥沙很多,不但看不到水的真相,而且連這個水也沒有一點用處。如果我們不晃動杯子,讓泥沙慢慢沉澱下來,濁水就會變得澄清,水的真相就會現前,這個水的用處也就多了,洗衣服、燒飯等等,作什麼都可以了。這就像心純凈了,生命真相就會現前,智慧就能得到開發了

    所以剛開始修行的人都要持戒開始。在家有在家的戒,出家出家的戒,都要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如法清凈持戒,至少要先持好五戒十善做一個穩穩噹噹的好人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學佛,就很容易進入正修。

    其實從凡夫聖人,就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的過程智慧開發出來,就能斷除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無明習氣生死煩惱,恢複本來清凈真心實相,所以持戒清凈是為了身心安定。身心安定了,就能得到定力,本有的智慧就能顯發出來,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也都能看清楚,自己的身心行為越來越有把握,定力越來越高,戒律也持得越來越自然、到位。因此戒定慧三者是互相促進、互為因果關係,而持戒清凈是修學佛法的基石。

    智者大師告訴我們,持戒清凈程度,可分為三種情況

    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時,不造五逆,後遇良師教受三歸五戒,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彌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從受戒來,清凈護持,無所毀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當知是人修行止觀,必證佛法,猶如凈衣,易受染色」。

    五逆是佛教里講的五種重罪也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五種罪,非常嚴重,不可赦,不可饒恕,不能出家受戒,違逆正道故稱五逆。沒有犯過五逆重罪的人,遇到了佛法,如果能出家就可以沙彌十戒,進一步再受比丘戒。沙彌叫息慈,就是息惡行慈之意;沙彌也叫勤策,就是勤奮的策勵自己。比丘則有三個含義一是乞士,托缽化緣乞求供養滋養色身,同時又祈求佛菩薩授受法要,養活法身慧命;二是怖魔,一個人受了比丘戒以後,魔王就會害怕,所以叫怖魔;三是破惡,也就是比丘已有智慧能破煩惱諸惡。

    如果不能出家,可以作居士,受三皈依,以佛法三寶做為自己真正的皈依處,不以外道老師或典籍來指導自己的生活,三皈清凈的人也就有了修行基礎,算是上品持戒居士了。但這個基礎還很薄弱,一般居士五戒清凈較好五戒大家都很熟悉,就是不能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五戒好了,還可以進一步受八關齋戒居士菩薩戒等,雖然越來越嚴格,但功不唐捐,我們的福德智慧會越來越深厚,修行基礎也就越來越牢固了。

    具足福德智慧上品持戒人,再去修行止觀,則必證佛法。所以只要持戒清凈,再按照佛法修學止觀就能學一步證一步,絲毫不會有差錯,必定會證得佛的境界永嘉大師就是這樣證悟的。因此證悟對於上品持戒人來講,非常容易,「猶如凈衣,易受染色」,就如一件白色的衣服很容易染上各種顏色。如果衣服是五顏六色或者很臟,再想印上別的顏色就很難了。這個比喻是說明我們如果能持戒清凈,心就會很單純清澈,沒有過多的貪嗔痴慢和煩惱習氣作為修法障礙就能直接感受到佛法的奧妙,所以上品持戒非常重要。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雖不犯重,於諸輕戒,多所毀損。為修定故,即能如法懺悔,亦名持戒清凈,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膩,若能浣凈,染亦可著。

    第二種持戒就差一點兒了,「雖不犯重,於諸輕戒,多所毀損」。雖然沒有嚴重地違反戒律,但還是有很多輕微的違反戒律的行為。比如五戒里的不殺生戒,起心殺人、知對方是人、採取行動去殺、殺死了人就是破戒,沒有殺死就不算破殺戒。這樣的重戒一般人不會犯,卻總會去犯些比較輕微的殺戒尤其是在家做家務的人,殺個魚啊、蝦啊等等,或者殺個蚊子蒼蠅蟑螂臭蟲等等,很容易犯了犯了這樣的戒,即使不是故意的,心裡也要生起慚愧心,對被傷害的小生命懺悔一下,並希望他們能往生善處,皈依三寶,有了這樣的念頭,這個戒就算懺悔清靜了。當然戒律層次很多,要求也不一樣,得到的利益也不一樣。比如菩薩戒是屬於心地戒品,就要求得更嚴格,特重視心戒,不能動心念,動了殺念就算犯心戒了,但守菩薩戒的功德利益比只守五戒就大得無量無邊了,所以我們要盡量去受戒持戒持戒清凈是我們獲得福智慧最方便的辦法

    對於這種重戒不犯、偶犯輕戒的人佛經有個恰當的比喻修行就如同想渡過生死苦海戒律就如同我們渡海用的浮囊。浮囊就是現在說的救生圈,我們坐著救生圈想渡到海的彼岸去,如果救生圈破了一個小孔,用手指頭慢慢把它按住,也許能渡過海去。如果是破了一個大洞,或者破了無數的小洞(比喻輕戒屢犯不改),那就救了,肯定要沉底的。所以說輕微犯戒如果及時地通過如理、如法懺悔,還可以懺悔清凈,還是可以讓我們能夠安穩地進入止觀修行的。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堅心護持輕重諸戒,多所毀犯。依小乘教門即無懺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門猶可滅除。

    第三種持戒情況就更差了,受戒以後,不能好好護持戒體,不但輕戒犯了,連重戒也犯了,甚至毀戒體,這樣的人怎麼辦?還能修行止觀嗎?四重就是殺盜淫妄四條戒律,非常嚴肅,是小乘大乘的根本戒。智者大師告訴我們,如果犯了四重戒,按照小乘教門就沒有懺悔的可能了,但是按照大乘佛法,還是可以懺悔清凈的。

    小乘持戒非常注重外在行為標准也就是對戒相要求非常嚴格,這四重戒一破,戒相就不存在了,還如何去懺悔清凈呢?所以按照小乘佛法破了四重戒,就像松樹被攔腰斬斷一樣,再也不可能生長。無論在家、出家,根本戒一破,就失去了作佛弟子的資格。

    大乘佛法歷來是擇心不擇境,較重心地法門,主張「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的實相懺法。如果懺悔之人能悟到罪性本空,心性本空,萬法無生無滅的道理就能將所有罪業除滅殆盡,身心不再受負面影響,還歸空靈自在本體,再顯發出來的就是本自具足慈悲智慧。所以這種懺法最為圓滿,為歷代大德所推崇。

    可惜無論多高妙的法,到了凡夫手裡,就有流弊大乘實相懺也一樣。因為心靈感受是看不到的,往往就會凡夫所利用。祖師大德說心空無罪福,他也這樣說,幹了壞事無相來作借口,那麻煩可就大了。我經常會遇到一些人,明明做錯了事,心裡很煩惱,卻不好懺悔、改正,反而把大乘理論一套套搬出來遮掩罪過,什麼無相了、無所得了、無所住了……。既然無相了,你怎麼還會去做壞事呢?如果想這樣清凈業障就是痴人說夢,欲蓋彌彰,「莽莽盪盪招禍殃」!與大乘心法毫不相干,難以真正的了無掛礙。

    所以大乘實相懺雖然好,也不很容易的,我們若沒有這個悟性,沒有剎那間心空如洗的本事,千萬不要破戒。如果實在沒辦法要破戒了,比如殺戒,殺死了人才算破殺戒,沒殺死只是犯戒,我們打個比方說,比如戰爭等等特殊原因你要殺戒了,你可以先舍戒,告訴一個能聽得懂你的話的人:「我不殺戒了,我放棄了,向大德舍戒。」然後再殺了人,那就只有殺人的罪,沒有破戒的罪了,因為他殺人之前已經失去戒體,就不能算破戒了。

    「故經雲:佛法二種健人,一者不作諸惡,二者作已能悔」。所以佛經上說,有二種健康的人,一種是戒律得很好,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另一種是雖然做了壞事,但能及時懺悔改正,不再重犯。這兩種人都可以通過修行止觀安然入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第一種健人是很難找的,我們能做到第二種健人已經很不錯了。因此我們需要全面地學習戒律,徹底地領悟佛陀制定戒律目的戒律精神實質,時時懺悔業障,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去持好戒律,既不輕視,也不死守。因為戒律都有開遮持犯,並不是只有持戒才是如法,該持的持,不持就是犯戒,該開的開,不開也一樣是犯戒。如果不小心犯戒後,我們也要根據實際情況,知道應該採用何種懺悔方法,把罪業懺悔清凈,改過自新。

    所以佛法是非智慧圓融的,如法持戒就能讓我身心穩定健康,如果因為持戒導致身心受到損失,那這種持戒肯定有問題,不管戒相如何,已經違背了佛法戒律精神內涵。比如有受了五戒居士,以為五戒里的不殺生就是要求什麼肉都不能吃,一定要吃長素,結果搞得和家裡同事關係緊張,還讓他人對佛法起了成見誤解這就違背了大乘佛法慈悲精神

    其實佛陀制定戒律時,已經考慮到了居士生活環境,對居士沒有作這樣嚴格的要求。受五戒的人吃三凈肉是可以的,當然能吃全素是最好了但也要講些方便,不要讓周圍的人生起煩惱。再比如有居士生病了,醫生建議吃些魚肝油或藥酒,有利於身體的康復,只要不是以貪心、嗔恨心去服用,而是為了療病才服用,也與佛法戒律不相違背,不算犯戒。所以我們要切實搞明白,戒律到什麼程度算是犯,到什麼程度才能開,要通過什麼樣的儀軌懺悔等等。只要持戒清凈懺悔如法定力智慧就增長得越快。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如法懺悔呢?

    「夫欲懺悔者,須具十法助成其懺: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慚愧;四者求滅罪方法,所謂大乘經中明諸行法,應當如法修行;五者發露先罪;六者斷相續心;七者起護法心;八者發大誓願度脫眾生;九者常念十方諸佛;十者觀罪性無生。」

    智者大師告訴我們,若想真正將罪業懺悔清凈,可以採用十種懺法:

    一者明信因果。明是明白,信是相信,因果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好心有好報,惡心有壞報,清凈心得清凈報,因果定律絲毫不爽。凡事都有起因,都有結果。如果我們的心裡充滿仇怨和憤恨,雖然還沒有殺生害命,但是也已經種下惡因了,一旦有機會去發泄,你就會去做這個惡事,就會受相應的懲罰。而當你心存善念,一直想著如何去幫助別人的時候,就種下善因了,只要遇到能幫助別人的機會,你就會積極地去做,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就得到了善的果報。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有智慧菩薩知道一切善惡果報皆源自我們的起心動念,就不怨天尤人,而是反求諸已,如法懺悔,消除內心惡念,改善自心自然惡業清凈;而顛倒愚痴凡夫眾生呢,因為不明白因果,看不到果報的根源,也就不相信因果,心裡充滿惡念也不知稍作懺悔,稍作停歇,惡報不但永遠沒有清凈之日,反而會越來越慘烈。所以明信因果就會慚愧心,發心懺悔,不會再去做壞事

    二者生重怖畏。如果做了惡事,就感覺清凈池塘被倒進了垃圾一樣,池塘就有了被污染掉的危險。因為害怕招致惡報就會生起極大的恐懼心、畏懼心,一定會想盡辦法垃圾清楚掉,把罪業懺悔清凈

    三者深起慚愧。慚是自己做了壞事心中不安,自慚形穢;愧是危害到了別人,愧對他人;或者說慚是指對過去的錯事已經深刻地認識到了,愧是指未來不再繼續去做,堅決改正。對周遭所有的人生起慚愧心,包括同事同修、善知識老師父母以及社會團體等。有了慚愧心,才會積極地去懺悔罪業,斷惡修善。

    四者求滅罪方法。我們尋找到罪業生起動機後,就要積極地尋求滅罪的辦法,把動機滅掉。比如通過讀誦大乘經典拜懺供養等等儀軌方法如法懺悔,同時觀想自己過去的罪業全部消融在三寶無盡的功德中,直到心空如洗,就把所有罪業都懺悔乾淨了。

    五者發露先罪。發露就是揭發,暴露。「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因此,我們做錯了事就要認錯,不能死不認帳,甚至掩藏罪惡要有勇氣和智慧自己的罪業發露出來。比如對著佛像,說出自己的錯誤懺悔自己的罪過;或者向善知識發露自己的罪障,把心中罪過說出來,讓大家知道,這叫發露懺悔。如果能發露罪惡,才算真心懺悔,才能懺悔乾淨;否則深埋在心裡,就很難懺悔乾淨了。這就像挖掘地里的苦種一樣,剛有惡念的時候就像剛把苦種灑到地里,浮土很薄,很容易就能把它挖出來清理掉,以後就能免受苦果。如果不趕快把它挖出來,種子上面的土越來越厚,根越來越深,雖然它很難從土裡鑽出來,但將來一旦發芽,我們就很難把它清理出自己的心田了,只好自食苦果。所以我們做了錯事一定要及時發露懺悔,做了好事倒不用著急向外說。

    六者斷相續心。相續就是繼續,把繼續做壞事的心斷掉。如果昨天做錯了事,懺悔之後今天還繼續做,還想再繼續懺悔,那這個懺悔就不清凈真誠的。不再重犯才是真正的懺悔。你一邊道歉一邊繼續作惡,怎麼能算是懺悔呢?誰又能真正原諒你呢?

    七者起護法心。護法的意思是保護佛法,首先是外在的表現,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語言、對人對都要如理如法行住坐卧要有威儀,不要讓眾生佛法生起輕慢或者錯誤的認識。護法更重要的是指保護自己的心法也就是心中要護持正念——正確觀念,以戒定慧三學保護自己的不受世間法的污染,清凈自心,就是清凈罪業。

    八者發大誓願。要發大願,度盡一切眾生使他們能離苦得樂。有了這種願力就和諸佛菩薩同心同體了,因此就能生起無邊的力量功德智慧來滅除罪業。

    九者常念十方諸佛佛經說,至誠一聲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何況心裡能經常憶念十方諸佛大德說,「念佛心是佛,妄念眾生」。常憶念十方諸佛,心即是十方諸佛,罪業又如何安住呢?所以常念十方諸佛,也具有清凈罪業的作用

    十者觀罪性無生這是大乘懺法最重要的一點。觀罪性無生就是觀罪性本空,不生不滅,這個觀法有些難度,如果沒有般若智慧就觀不起來。般若就是空性智慧也就是世間的一切法,包括我們的身心,都是由很多緣聚集起來的,在緣生緣滅的過程中,並無一法可得,也並無一法可失,沒有一絲一毫可以去把握,可以去主宰。因此佛法世間一切法(事物)的本質都是緣起自性的,一切罪業也是如此。當我們心空無相的時候,罪業也就如夢幻泡影,幻生幻滅,實無生滅這就是罪性無生

    這是理懺,也叫無相懺,實相懺,這是最根本懺悔。所謂: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說的就是這個懺法。其它九種都是有相懺,也就是事懺,只要發心真誠、猛利,儀軌如法,事懺和理懺一樣,都能將罪業懺悔清凈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嚴道場,洗浣清凈,著凈潔衣,燒香散花,於三寶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經年,專心懺悔所犯重罪,取滅方止」。

    那麼什麼叫儀軌如法呢?智者大師告訴我們,行這十種懺法時,要把道場布置得庄嚴清凈,齋戒沐浴,穿乾淨的衣服,並在三寶燒香散花,參禪的就認真參禪,念佛就如念佛,誦經的就如法誦經。這樣懺悔七天,七天不夠就懺三個七天,不夠就再延長至一個月、三個月、甚至一年,都這樣專心至誠懺悔,直到所犯的破戒重罪消滅為止。

    「雲何重罪滅相?若行者如是至心懺悔時,自覺身心輕利得好瑞夢;或復睹諸靈瑞異相;或覺善心開發;或自於坐中覺身如雲如影;因是漸證得諸禪境界;或復豁然解悟心生,善識法相,隨所聞經,即知義趣,因是法喜,心無憂悔。如是等種種因緣,當知即是破戒障道罪滅之相。」

    那怎樣才會知道所犯重罪已經懺悔乾淨了呢?俗話說,相由心生,罪業清凈了,心由惡轉善,就會有瑞相現前。比如懺悔者遵從上述儀軌至心懺悔,能夠身心輕安。或者在夢境中見佛菩薩上師開示;或見光明經書之類;或見麒麟吉祥之物;或自覺善心開發,身心飄逸、空靈;或由此證得諸如四禪八定的境界;或者以前不理解的佛經里的很多法相名詞,比如五蘊、六塵、十八界、涅槃菩提等等,通過懺悔突然領悟了;聽到經書即能通達其義;心中充滿法喜而沒有絲毫悔恨等等。如果能出現以上種種瑞相,就說明破戒障道的重罪已經消除了。

    「從是已後堅持禁戒,亦名屍羅清凈,可修禪定。猶如破壞垢膩之衣,若能補治浣洗清凈猶可染著」。

    屍羅,就是持戒,別解脫戒,佛法精神是多持一條戒就多一份解脫。比如持不殺生戒,就從殺生惡報解脫來了;持不飲酒戒,就不會因為喝酒鬧事而招致麻煩。犯重戒之人,如果能如法懺悔清凈,並不再毀犯,也叫持戒清凈就可以修習禪定了。就像一件又臟又破的衣服,清洗縫補好以後,仍然可以染上各種顏色一樣。

    「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禪定雖不依諸經修諸行法,但生重慚愧,於三寶前發露先罪,斷相續心,端身常坐,觀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禪時即須至心燒香禮拜懺悔,誦戒及誦大乘經典,障道重罪自當漸漸消滅,因此屍羅清凈禪定開發。」

    犯重戒的人如果沒有按照經書的懺法去修懺悔,但是能生起極大的慚愧之心,在三寶前發露懺悔,斷掉繼續犯戒的念頭,端身正坐,觀罪性空,把做錯的事、做錯事的我、以及做的過程通通放下觀想身心世界一片清凈,於清凈中憶念十方諸佛清凈圓滿的無量功德。起禪坐時一定要燒香禮拜懺悔,讀誦戒條或《楞嚴經》、《法華經》、《金剛經》等大乘經典所做重罪就能慢慢消滅,因此也是持別解脫清凈,可以去修禪定

    「故妙勝定經雲: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滅除,若除禪定余無能滅。是人應當在空閑處,攝心常坐,及誦大乘經,一切重罪悉皆消滅,諸禪三昧自然現前。」

    智者大師又引佛經的原文來證明自己所言不謬。《妙勝定經》說,犯重罪以後,生起畏懼之心,想滅除罪業,就只有禪定一個辦法此人應在安靜的地方收攝身心,修習禪定,觀察罪性本空,並讀誦大乘經典,一切重罪自然可以消除,各種禪定三昧吉祥的瑞相就會現前。

    智者大師的《小止觀》,主要是為出家人禪定而提出了二十五方便的要求,其實在家修行是有同樣要求的。一般凡夫喜歡隨心所欲,所以剛開始持戒時,難免會感到束縛、難受。不過堅持一段時間以後,就會非常習慣這種清凈散亂狀態,因為這是趨近真心狀態。而且嚴持五戒也是人身最基本的保障,否則一失人身,萬劫不復,說什麼都晚了!不但此生得不到禪定受用,下輩子能不能有暇滿的人身都很難講。所以我們對於持戒一定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萬一有毀犯,就要如法懺悔,直至業障清凈

 

第二、衣食具足

    衣法有三種:一者如雪山大士,隨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遊人間堪忍力成故。

    修行人在衣著上也有三種層次的要求。第一是像在喜馬拉雅山修苦行的雪山大士一樣,禪定功夫很高,能得各種三昧,因此堪能忍受世間的一切痛苦,比如西藏的「拙火定」修成後,打赤足站在雪地里,自己不但不會感覺寒冷,周圍的積雪也會全部融化,這樣的人常住雪山,不游世間,所以只需要隨便一件能遮體的衣服就足夠了。

    「二者如迦葉常受頭陀法,但畜糞掃三衣不畜余長。」第二種就象釋迦佛「常受頭陀法」的大弟子迦葉尊者一樣,頭陀就是抖擻的意思,迦葉尊者是佛弟子苦行第一,各種供養都不要,只有糞掃三衣,精神卻很抖擻,整個行為也很抖擻。糞掃三衣就是別人扔掉不穿的破衣服,或者人死了以後原來穿的衣服要了,還有些老比丘、老修行去世了,他們的衣服也沒人要了,把這種別人不要的破舊衣服洗乾淨,縫補起來穿就叫糞掃衣。畜是儲備、留存的意思,三衣是指五衣,七衣和祖衣,是出家人的搭衣,佛制在印度出家人能有三衣,不能再儲備其它的衣服,這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去除貪心

    「三者若多寒國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來亦許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須說凈知量知足,若過貪求積聚則心亂妨道。」第三種是在很寒冷的地方修行時的衣著要求,比如在西藏,或者其它冬夏分明的地區,對於還未成就忍耐力的修行者,除了三衣以外,佛陀開許可蓄百一等物,比如毛衣、棉襖等等,根據各地情況的不同可貯備多種衣物,以夠用為標准,不能貪得無厭,因為任何貪求都會妨礙道業。

另外,修行人飲食也可四種狀況

    「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絕世,草果隨時得資身者。」上人是指上德之人,所謂內有德智,外有勝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大士是指菩薩,如觀音菩薩也叫觀音大士,以及與世隔絕、住深山老林的大修行人,隨時節變化吃些應季的野果野菜,就可以滋養身體

    「二者常行頭陀受乞食法」,第二種人就是象行頭陀行的迦葉尊者一樣,日中一食,托缽化緣,化到什麼吃什麼,有多少吃多少,不挑不揀,目的是為了眾生機會福田這叫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種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聖道故」。乞食法屬於正命,因此可以破除四種邪命,生長聖人之道對於修行人來講,滋養法身慧命就是正命,滋養色身受用的就是邪命。

    「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維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為青目女說」。修行人有哪幾種滋養邪命的方式呢?主要有四種:第一下口食,口對著地,低著頭幹活以謀生叫下口食,土地中有昆蟲,為了養活自己就去傷害它們,與道不相應,所以印度出家人不種地;第二是仰口食,仰頭觀察星相,以此謀生,比如觀天相、看風水,預言風雨禍福的人;第三是維口食,靠語言去裝神弄鬼、算命、抽簽、問卦等等謀生的人,現在有人喜歡研究易經八卦、奇門遁甲、陰陽五行等等,都是邪命自活。但只要不以此為謀生職業,了解研究一下也沒關係;第四方口食,比如游說家們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到處游說,勸說對方接受某種觀點建議,包括媒人也一樣,這種以饒舌賺錢謀生的就叫方口食。這四種職業都有法身正命,屬於邪命自活,佛弟子應當遠離。

    「三者阿蘭若處,檀越送食。」阿蘭若處,第三種是指在遠離喧囂鬧市,非常寂靜地方修行時,有檀越送食,檀越就是施主供養者,有施主提供齋飯。比如90年,我在山上一個小廟住了一年,廟里只有兩個人,不做佛事也不接待任何人,每天只念佛,有居士每天送飯上來,也不打攪我們修行

    「四者於僧中潔凈食。有此等食緣具足,名衣食具足。」第四是指寺廟出家人,吃的是潔凈齋飯。具備了以上四種衣食因緣,就是「衣食具足」了,不能再有其它的貪求;而沒有這樣的衣食因緣就會身心不安,也無法安心修道。

 

第三、閑居靜處

    「閑者不作眾事名之為閑,無憒鬧故名之為靜。有三處可修禪定:一者深山絕人之處。二者頭陀蘭若之處,離於聚落極近三四里,此則放牧聲絕無諸憒鬧。三者遠白衣住處清凈伽藍中,皆名閑居靜處」 。閑居靜處是個很重要外在條件,無憒鬧就是沒有吵鬧聲,非常安靜。有三種這樣的地方可以修禪定一是深山裡人跡不到的地方;二是離村落的地方不超過三四里路,聽不到牛羊聲音頭陀行者住的地方三是相對比較閑靜、世俗人較少的地方,比如寺廟叢林等處。

 

第四、息諸緣務

    「一息治生緣務,不作有為事業。二息人間緣務,不追尋俗人朋友親戚知識,斷絕人事往還。三息工巧技術緣務,不作世間工匠技術醫方,禁咒卜相書數算計等事。四息學問緣務,讀誦聽學等悉皆棄舍。此為息諸緣務。所以者何?若多緣務,則行道事廢心亂難攝。」

    第四個條件要把世間一切因緣俗務放下。一要放下沒有意義的行為、事業;二要把一切外緣放下,不攀緣俗人朋友親戚,斷絕人事往還;三要放下技術研究,比如匠藝、技術、醫方,占卜、看相等事;四要放下各種學問,包括詩詞、書法文章等。一切俗務都要放下,不要捨不得,為什麼呢?如果外緣太多,一會兒這事,一會又有人來找,心就難以攝持,道業就荒廢了。

 

第五、近善知識

    善知識有三:一外護善知識,經營供養善能將護行人不相惱亂。二者同行知識,共修一道互相勸發不相擾亂。三者教授知識,以內外方便禪定法門示教利喜。略明五種緣務竟。

    善知識非常重要,修道路上不可缺少善知識的護持。善知識三種,第一種叫外護善知識,就是護法居士,善於經營供養,保證修行人安心辦道,修行禪定;第二種同行知識,就是共同修道、修行的人,能互相鼓勵、互相監督、互相警策、互相加持,共同入道;第三種教授知識,就是從內心修行外在行為規則,都能夠教導我們各種禪定法門使我們得到真實利益和法的人

    智者大師所講的這些條件,是修學禪定必須具備的,如果達不到這五個條件,修學是不會有受用的。但《小止觀》主要是針對出家人講的,所以在家人可能會得很苛刻,那是不是就沒辦法修習禪定止觀了呢?也不是的,因為條件都是相對的,在家人的外境無法一直如此理想,但至少在短時間內可以達到,或者可以在善知識的指導下,從內心來進行彌補,並終生按這個條件去實踐。

    在家人修行首先要持戒清凈這是修行的基石,絲毫含糊不得!修任何法門都必須如此,如果一個修行人不重視戒律,不重視懺悔,絕對不是正修行佛陀慈悲,充分考慮到在家修行的復雜環境,所以在家人戒律出家人已經寬鬆多了。我們既然信仰三寶,懂得了佛法就不能再去做顛倒惡業,既害自己,又害他人了;而且五戒是轉世不失人身條件,所以在家佛弟子至少要如法受持三皈五戒犯了戒要如法懺悔清凈。如果持戒能完備無缺,其它條件相對來說都比較容易滿足。

    比如第二要衣食具足衣服不要穿的太多、太少,肚子不要吃得太飽,也不能太餓,不要對這些過多的貪求、也不要太在意就可以了。

    第三閑居靜處,坐禪需要安靜的環境,但更重要的是心的安閑,如果心閑,鬧市一樣能進入禪定,心不閑,寺廟深山也一樣是鬧市,門裡有個市場就是鬧,繁體字「閑」的寫法,是門裡一個月字——閒,開門見月,非常安靜、清涼感覺,就是閑。那麼我們修禪定,就是要把心安住在悠閑的狀態,不讓任何事情干擾它,這就是閑居靜處的含義

    第四息諸緣務,至少在坐禪的時候,我們要萬緣放下,把手機關掉,把各種應酬推脫掉,在世界上消失幾個小時,作個無事道人,心裡也不胡思亂想,甚至包括不懂經文打坐時冒出來的思緒,都要統統放下能做到這點,息諸緣務也就俱足了。

    第五親近知識打坐時需要有人指導修心法要,有人外護,大家共修,互相策勵,這個條件也是可以達到的。

    現在世界物質發展相對過快,精神物質難以平衡了,我們就感到很空虛,心無依靠,只能象陀螺般圍著名利財色這個指揮棒旋轉不停,每天生活似乎都很充實、很努力,心裡卻越來越不穩定,越來越沒有底氣。以前老祖宗知識多了都很虛心我們現在知識越來越多,反而全都成心虛了,因為很多優秀的文化傳統心理素質、心理力量失去了,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上常常會感覺很無助,很茫然,很迷失。尤其是發達國家自殺的人也多來了,不自殺的也很難說能心情愉快、平穩,抑鬱症的病人越來越多,所以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精神食糧極度短缺的時代,如果不及時找回我們生命的依靠,恐怕精神疾病的發病率仍會飛速提升,必將成為社會和諧發展的滯後力量,因此二十一世紀也是呼喚心靈回歸的時代

    止觀坐禪就是回歸清凈灑脫生命本來的最好方法,而且立竿見影,完全沒有副作用,只要對身心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就能彌補物質飛速發展帶來的精神空虛和心理失衡,緩解精神壓力讓我們的身心重健康、活潑起來,並開發出本有的智慧,甚至見到生命真相,最終能了脫生死煩惱

    為了讓大家得到佛法真實利益,最近各地的寺廟都在辦禪修班、禪修夏令營等,讓我能有時間機會學會給心靈療傷。主辦者已經把以上後四種環境條件給我們準備好了,能不能療好這個傷痛,就看我們是否能持戒清凈了,這一條完全是自已的事情誰也替代不了,就象病痛也無法替代一樣,因此我們要認真地學習和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其它別解脫戒,有了戒律清凈這個基石,再參加禪修班,或者自己修行禪定,都自然安然入道,禪定現前、妙味無窮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