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永嘉禪法 第一章 永嘉禪概述

第一章 永嘉禪概述

    任何事情都是緣起的,弘揚永嘉禪法也是如此!通過多年觀察,我們發現在當今的世界上,物質的發達極大地弱化了我們對內心把握的能力,所以心總是忽上忽下,永遠無法安寧,完全沒有安穩處。物質不滿足時我們會痛苦焦慮、抱怨,滿足了我們又會空虛、狂妄,絲毫體會不到生命本具的自由安閑。生存壓力心理壓力難以排解,心態極不平衡,造成了很多不安穩社會因素,引發了很多心理生理疾患身心疲憊病羸又苦於無法療救,無瑕享受和利用大好的人生,實在令人堪憂。

    本人雖然學修微淺,但深感佛法的博大精深、廣大圓滿,對人生、對社會和諧安定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堪為療救眾苦之良藥,實在不忍也不能獨享其美妙及神效,所以才不顧自己的淺陋無知,斗膽來宣講永嘉禪法,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和大家一起學習佛法,體悟禪的奧妙,接受禪的真實利益,達到調整身心健康狀態、體會人生美妙圓滿真實滋味目的

    禪法由兩晉時期印度傳入我國,又經過多次的發展和演變,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大乘禪法——禪宗。禪是外來語,全稱叫「禪那」,是梵語的音譯,翻譯過來就是靜慮。就是通過打坐來觀察內心,讓心一步步清凈下來,離開煩惱和雜亂的人生感受,體驗豐富、完美、多層次生命內涵,甚至最終能夠了生脫死,證入自在無礙的解脫境界

    永嘉禪就是以唐朝永嘉大師命名的大乘禪法,以天台止觀永嘉大師的《永嘉禪宗集》和《永嘉證道歌》作為修行依據。它既是如來禪,又是祖師禪,同時還融匯了天台圓教的教理宗教合一、頓漸合一,既博大精深,又深入淺出,既平實穩妥,又奧妙無窮,既有高山仰止,又有潤下之溪,是佛教的集大成者,非常值得我們現代人繼承和學習,也非常適合現代學人根基。下面我們分四個部分來簡要介紹一下永嘉禪法的大概情況內容

第一、永嘉大師的生平

    永嘉禪是以永嘉大師命名的禪法,因此要了永嘉禪就要先了解永嘉大師永嘉大師何許人也?據《高僧傳》記載,永嘉大師是唐朝的高僧,生於唐高宗麟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65年,出生地在永嘉也就是現在的溫州市鹿城區。有關永嘉大師的生平,史料記載並不是很多,現在能夠找到的資料也只是他一生輪廓的基本勾勒,沒有詳細內容

    所幸大師兩部著作——《永嘉禪宗集》和《永嘉證道歌》,都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冊里。這兩部著作中國大乘禪法的重要典籍,尤其是永嘉證道歌》,影響極其深遠,一直傳誦至今,是修學大乘禪法必學的寶典之一。從有限的記載和這兩部著作里,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永嘉大師的非同凡響。唐朝皇帝曾賜他「無相大師」的謚號,《高僧傳》裡面記載了那麼多大德,有皇帝賜封的並不多,可見永嘉大師在世時是一位非常受尊崇的大德成就非常之高。

    永嘉大師四歲就隨他的哥哥廟里去,從小就在寺廟里學習和長大,非常年幼便知曉佛法教理。十四歲於龍興寺正式出家法名玄覺,並開始按照天台止觀法門打坐觀心、修習禪定。在修行圓教止觀時,永嘉大師讀《維摩詰經開悟了,所以又有人稱他為「真覺」。他開悟以後到六祖大師傳法的曹溪去求印證,六祖特意留永嘉大師在曹溪過了一夜,所以永嘉大師又被尊稱為「一宿覺」、「宿覺」。大師從曹溪回來後,一直在永嘉弘揚佛法,最後也在永嘉圓寂。我國古人歷來以避諱為敬,所以都不直接稱呼大師名號,而尊稱他為永嘉大師

    永嘉大師出家後專門學習天台宗,早期修學的是兩晉之前傳入中國的禪法,也就是安世高、支婁迦讖、支謙等人傳進來的一些簡單禪法。比如六妙法門、四禪八定,還有一簡單靜坐,這些禪法統稱為禪數之學。平常我們心緒總是很亂,通過坐禪的靜慮可以讓心靜下來,這時再來考慮問題,就會很全面、更到位。所以我國古人對這些靜慮方法非常感興趣,接受、流傳得很快,並形成了許多禪法的流派。到達摩祖師正式大乘禪法傳入中國之時中國至少已形成了六家或者七家的禪宗法門,但都屬於禪數之學。

    早期的禪法之所以被稱為禪數之學,是因為這些禪法都有數字在裡面,比如說六妙法門的六,四禪八定的四和八,所有的禪法都有一個數據來表示等級,作為修行次第,所以稱為禪數。比如說先修止,再修觀,止和觀就變成兩個法,構成了禪法的次第。所以禪法的修行都有數字在前面,每個數字等級都有客觀的身心狀態作為修證指標,因此禪數之學是有所得、有所住的。

    後來,著名譯經師鳩摩羅什來到中國,把般若經典翻譯出來以後,般若思想中國流傳開來。般若經主張無所得、無所住、畢竟空,對比之下,有數字的禪法就不夠究竟了,所以般若思想對禪數之學產生了強烈的沖擊。

    般若的空觀並不等同於老莊哲學的虛無,而是緣起性空的意思,所謂的「空」就是緣起狀態的本質,並不是什麼都沒有。這個道理雖然很深奧,但因為當時南方人對教理哲學理論的思辨非常熱衷,所以般若思想發展很快。當中國人一旦理解了「空有不二」的時候,就明白了般若思想,才真正理解了印度佛法的原意,從此大乘思想就在中國蓬勃發揚起來。

    於是因緣際會,到南北朝時,禪宗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觀中國大乘氣象,就從印度來到中國弘揚大乘禪法。在達摩祖師到來之前,中國已經形成兩個階段的禪法,一個是早期的禪數之學,另一個是以般若思想為指導的禪法,這兩種禪法統稱為「如來禪」。如來禪的特點是要以佛經為依據,按照佛經所說道理思維、去打坐實修,並以心經》、《金剛經》等般若經典來印證修行境界,最終達到解脫。所以如來禪都是從空入手的,只不過對於空的理解不同而已。

    達摩祖師東來之後,就開始破除了這種專門契入「空」的禪法,提倡更高的「直至人心見性成佛」的禪宗心法,這種禪法稱為「祖師禪」,是禪宗的正脈。祖師不講那麼多理論,也不需要天天打坐觀空,而是在言語之間就能指點學人見到佛性佛性也叫自性心性真心等等,是離我們最近、和我們最熟悉的,熟悉得我們都忘記、忽略了它的存在,就象空氣一樣,生命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可是平常誰會注意空氣的存在呢?其實我們整個身心世界都是佛性作用,非常現成,祖師禪就是要來指點出佛性的存在,讓我們不再迷惑。

    有了前面如來禪的基礎達摩祖師再來提倡祖師禪,就非常契機,已經打好理論和禪坐基礎學人就容易接受、容易受用。達摩祖師在北方少林寺面壁九年後,開始傳揚大乘禪法。到唐朝的六祖大師大乘禪法終於在中國發揚光大起來,永嘉大師生活在這年代

    永嘉大師出家以後,就是按照佛教傳入中國的這個次序來學習的,也就是先學打坐觀心的禪數之學,也學習天台宗的止觀法門,這些都屬於如來禪的范疇。大師通過如來禪的修證方法證得真心後,又得到了禪宗六祖的印證,接受了祖師禪的法益,因此永嘉大師的證悟是非常究竟圓滿的。

    天台祖師智者大師(538-398),生活年代達摩祖師稍晚一些。一直生活隋代才圓寂,世壽60。智者大師學習教理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他會非常恭敬一本一本研究所有從印度傳過來的佛經,一些表面上看似道理不一致的經書,他都能融會貫通。我們人生境界升華了以後,就能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對大學生說大學生的話,對小學生說小學生的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眾生根基隨緣接引所有的眾生。所以雖然同是佛陀所宣講的經書,互相之間好象說法不一致。這完全是角度不同、對機不同的原因,是佛陀接引眾生方式不同導致的,是佛陀智慧慈悲的表現,並不是真的矛盾。我們在以後的修學中也會發現,不同心態佛經感覺是不一樣的,接受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這就人生境界不同、根基不同導致的。

    智者大師意識到這個問題,為了避免學人混亂智者大師開創了「判教」,也就是佛陀的一代時教按照角度或對機分類,把不同層面教理配合相應的實修方法一步一步框架起來,使每部經典都有合理的位置,以便適合不同根基學人。所以天台宗歷來教觀並重,教是教理、是理論,觀是止觀、是實踐。任何教理都有對應的止觀修證方法,兩者如鳥雙翼、如車兩輪,缺一不可,這是天台宗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後來有人把智者大師的理論加實踐的修行方法歸入了如來禪的範圍。

   永嘉大師首先學習的就是如來禪,並得到很大的受用。大師開悟後並沒有人來印證,他只是自己知道已經明白了佛法道理心境已證悟到了某種程度在這狀態下他又讀了《維摩詰經》,經里說的話完全印證了他的心行,心法相應了,永嘉大師的心就安了。所以永嘉大師修行如來開悟的,開悟後就寫了永嘉禪宗集》,並在溫州永嘉開始弘揚佛法

    當時六祖大師正在廣東曹溪寶林寺弘揚祖師禪。祖師禪就是中國禪宗,其目的就是不擇手段地讓學人開悟,直接見到我們的佛性,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宗是頓悟法門,全無次第,一悟便到究竟處,一切以明心見性目的,無定法可依,完全籍由祖師指點開悟學人悟後起修,以慧攝定,綿密修行,漸臻定慧圓融,因此稱為祖師禪。而如來禪是漸悟的,是以經典為依據,從止觀打坐入手,有法可依,漸修漸證,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如是定生如是慧,層層遞進,最後般若慧開方能圓融無礙,這種有次第的漸悟禪法稱為如來禪。因此禪法分為頓悟和漸悟兩種,而唯有頓悟稱為禪宗

    打個比方說如來禪的修行過程就如同一盆髒水,先要讓它安靜,把泥沙漸漸沉澱下來,然後月亮自然顯現在水中了,而且越來越清晰。而祖師禪呢,就是先悟到不管髒水還是凈水月亮都能在水中顯影,只是水臟時看不到、看不清,水清了就能見月了,悟到此理後便一舍全舍,渾水摸魚,借泥沙翻上翻下正好把它清理乾淨,最後水中現月,本末全收,就定慧圓融了。

    六祖有個叫玄策的弟子溫州時,聽到永嘉大師講法後,感覺和六祖的開示很像,但玄策並不馬上認可永嘉大師,說「威音王佛之後,無師自通的全部是天然外道」,並激勵永嘉大師到六祖處去印證自己的開悟境界大師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為了證實自己所悟不虛,也為了讓弟子們生起修學的信心更有利於弘揚佛法他就去拜見了六祖。短短幾句對答之後,六祖不但很快就印證了永嘉大師開悟境界,還捨不得讓他馬上走,又留他住了一個晚上這就是著名的「一宿覺」公案,「一宿覺」的名號就是這么來的。大師回到溫州後,就把在六祖大師那裡徹悟祖師禪法,結合他修行如來禪的心得天台圓教的教理,寫出了永嘉證道歌》,並一直在溫州弘揚佛法,直到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圓寂於龍興別院,住世四十九年。

    永嘉大師出家是在龍興寺,圓寂在龍興別院。別院就是大寺廟的下院,是從寺廟分出去的專門用於修行的關房或者弘法的地方,所以龍興別院應該是龍興寺的下院。有人推測就是現在溫州妙果寺的地方。南懷瑾先生也曾在妙果寺大雄寶殿前題了一個匾,並有個附帶的說明,提到了:據說妙果寺最初就是由永嘉大師建造的。

    永嘉大師圓寂時是坐龕的,並沒有火化,過了三百年後到了宋代,有人把他的龕打開,發現頭發還在,拿出來火化後就得到了舍利子。於是就在松台山上建了一個很好的塔,將舍利子供奉起來,這個塔被稱為凈光塔,或叫真身塔。

    2003年凈光塔重建時,修建者根據史料的記載在松台山的後山坡上挖出了一個地宮地宮中用五彩的泥土埋藏著一個骨灰罐。妙果寺的達崇老和尚在罐中找出一顆綠豆大小的乳白色舍利子這就永嘉大師舍利子是非常珍貴難得的稀世寶物,現仍珍藏供奉在妙果寺內。

第二、永嘉大師著作

    古人在自己徹悟之前,或者是見地不夠透徹時,是不會隨便東西的。永嘉大師按照他修行證悟的過程,只留下了兩本著述,就是《永嘉禪宗集》和《永嘉證道歌》。有人曾懷疑說既然都是永嘉大師著作,為什麼在風格和境界上,《禪宗集》和《證道歌》會有如此大的差別這對一個證悟實相的人來講不是很矛盾嗎?事實上並沒有任何矛盾這就如同做一道證明題,永嘉大師開始採用的是如來禪的修法,按照學來的定理一點一點地去修止觀、去證明,證悟一步由師父經典肯定一步,然後順序證入,最終證得圓滿答案永嘉大師開始是學天台止觀開悟的,他當然要把這個止觀學習的過程記錄下來,把這個過程寫出來就是《永嘉禪宗集》。後來永嘉大師從六祖那裡頓悟了祖師禪法的心髓,境界就更加豁達自然祖師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讓學人一下子豁然開朗,悟到最終答案,以後的事情就是想辦法去證明它,在證明的過程中就把一切理、一切法全都圓滿來了永嘉大師把這個境界也寫出來,這就是《永嘉證道歌》。因此從境界上說,《證道歌》更加圓熟、大氣,需要智慧去悟入;《禪宗集》則偏重於止觀行門,可以讓初機入門的人有法可依地一步步去摸索,由淺入深地逐步悟入心地法門

    《永嘉禪宗集》是大師的第一部著作是他在修學天台止觀很有實際受用的情況下也就是按照天台教理止觀法門修行證悟後,寫出的要門和心得。因此這部書比較注重止觀禪坐,把天台止觀和禪數之學融為一爐,或者說把如來禪和天台宗的止觀法門融為一爐,編出了十門,總共十章,作為他修行的一個總結。在他圓寂以後,由刺史魏靜編輯成書流傳於世,以便讓人們更好的了解、修學天台止觀

    《永嘉禪宗集》還有過禪宗永嘉集》、《永嘉禪集》、《玄覺永嘉集》等等的名字,共分為十篇,是天台止觀的一部重要著作,現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冊里。關於這部著作的注釋,有宋朝行靖的《永嘉集注》、明朝傳燈大師的《永嘉禪宗集注》、朝鮮高麗己和注釋的《永嘉禪說誼》。日本人對於《永嘉禪宗集》的注釋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介紹了。

    《永嘉證道歌》是永嘉大師的第二部著作,也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冊里。這是大師從六祖那裡頓悟了禪宗心法之後寫的,因此就有了直指人心的頓悟特點,注重心境的拓展和智慧圓融。它以一首長歌的形式如來禪、祖師禪以及天台教理法華思想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屬於真修實證的巔峰之作,境界非常灑脫自在。《證道歌》不但將如來禪、祖師禪以及圓教思想完全融會貫通,還針對學人佛法修證過程中容易出現的歧途和迷惑,做出了明確、實際的糾正和指導,並且採用了琅琅上口的長詩形式,使大乘禪法的學人能於讀誦之間,悟入中道實相,因此非常高妙。

    永嘉大師天台宗的子孫,每一個宗派有一最重要佛經作為指導經典天台最重要經書就是《大乘妙法蓮華經》,簡稱為《法華經》,所以天台宗又稱法華宗。我們在研究永嘉大師思想發現大師在早年學習天台教理過程中,已經完全把握了《法華經》的精髓,於是《證道歌》中就自然而然透露出法華圓教思想境界。2003年重修永嘉大師舍利塔時,塔基出土的舊塔磚上刻的就是《大乘妙法蓮華經》。這說明大師開悟後還是以弘揚《法華經》為主的,對《法華經》有獨特的喜好和尊崇。因此學習永嘉禪就要以法華的圓教思想作為制高點,並把止觀的理論與禪法的實踐聯繫起來,這樣來步入佛學殿堂,就是一個非常圓滿完美修行狀態了。

第三、永嘉禪法的實踐(就止觀方面而言)

    台灣惠空法師也在極力弘揚永嘉禪,所以「永嘉禪」的名字就有人叫了。台灣永嘉禪的弘揚重點是《永嘉禪宗集》,偏重於止觀修證方法;大陸的「永嘉禪修班」是我們獨創的,修學內容也更加系統深入。惠空法師把《永嘉禪宗集》的思想(就止觀方面而言)總結得很好,我們就現成把它搬過來用,因為止觀只是我們修學的一部分內容。就止觀實踐方面而言,永嘉禪法共有五個方面的內容,都是從永嘉禪宗集》里精選出來的止觀禪法的修學核心,所以我們應該把它作為座右銘一樣背誦,並用它時刻警惕自己的心念,這樣才能得到受用。

一、看話頭

    看話頭內容要講起來是很多的,這里只簡略地介紹一下。什麼叫話頭什麼叫念頭?就是看我們自己的念頭。念就是思想,會思想的那個才叫念,我們平常總是想東想西的,想工作、想家庭、想好事、想壞事……這些想都只是念。頭是前頭的意思,在這個念的前頭是什麼呢?念的頭在哪裡呢?

    《永嘉禪宗集》告訴我們:「夫念非妄塵而不息,塵非息念而不忘,塵忘則息念而忘,念息則忘塵而息,忘塵而息,息無能息,息念而忘,忘無所忘,忘無所忘,塵遺非對,息無能息,念滅非知,知滅對遺,一向冥寂,闃爾無寄,妙性天然。」

    闃讀炯。這些古文內容比較深奧,簡單地說:念頭都有對象,一定要有一對象我們才可以產生念、產生想,假如沒有對象我們想什麼呢?念什麼呢?這個對象就是《禪宗集》所說的塵。念和塵是有關係的,塵是念頭對象,也叫法塵。念是念頭產生的塵的影子,息就是把塵停下來了。塵停下來和不停下來,這中間的關鍵點在哪裡?就在念頭」上,所以我們要找到念生起來之前的樣子

    怎麼找呢?有個簡單方法。比如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想,一個念都沒有。沒有念的時候再去想一下門是什麼樣子,門馬上就會在腦袋裡冒出來,這個冒出來的,就是塵,也叫法塵,就是我們說的概念。這個概念怎麼出來的?並不是門跑到了我們的腦子裡,我們也沒跑到門裡去,但門就在我們的腦子裡出現了,是誰讓門出現的呢?就是門出來之前的那個東西,因為它的存在,我們才能想到什麼就出現什麼,想到門就出現門的樣子,想到車就出現車的樣子,想到親人、想到世界、想到宇宙,乃至各種想,各種念都一樣會出現。這就是它的作用它是存在於這些念之前的,所以叫作「念頭」。看念頭就是:要看住這個能想的東西,不讓它隨便起念,即使起念我們也不離開念頭,這也叫作「看話頭」。

    如果我們要去想一個東西時,因為一直看著念頭,那個東西就不來了,想不起來了這叫塵忘,把這個塵忘記掉了。忘塵而息,忘了自然就不想了、停息了。塵是所想的物,我是能想的人,塵沒有了、停息了以後,就沒有能所對待了,那能想的我也沒有了,這叫「物我兩忘」、「能所雙亡」。這是我們通過禪修能夠證到的一個境界。所以看念頭是禪修的用功下手處,也就是要看念頭生起來之前的樣子,不要隨著妄念跑。這個功夫我們以後要慢慢去做我這里只是先把方法告訴大家。

二、惺惺寂寂

    惺惺就是明明白白、不落昏沉的意思,讓自己不會昏昧;寂寂,就是非寂靜,沒有動搖。不念外境一切善惡之事,一切念頭都沒有好壞,這個時候你看自己的心是什麼樣子?這時心就是寂寂的狀態,我們修因的時候首先需要寧靜

    「忘緣之後寂寂,靈知之心歷歷」。這兩句是禪修的總綱。緣就是攀緣,和塵是一樣的,所以也叫塵緣。比如心想到門就是攀緣,心裡不想,攀緣東西自然會停下來,停下來之後的內心就會非常寧靜,因為外面所想的那個塵沒有了,心不再被干擾了。但內心是不是也很清楚呢?如果清楚,這就叫靈知。佛經就有一句話叫「根塵脫落」,說的就是這個地方,就是把外界的塵停下來,讓六根與外界的六塵脫離,禪修就要在這里感覺

    平常我們的心都是和塵在一起,沒有把塵放下來的習慣,把外界的東西得很寶貴。其實心痛苦都是外界的干擾造成的,比如痛苦的時候,一定是有件事讓你痛苦,什麼事也沒有,你卻說自己很痛苦,那一定是笑話。所以我們的心總是與外界的塵緊密相連的,不能寂寂,難得清凈下來,照顧一下內心狀態自然就很昏亂,完全沒有定力可言,所以才需要通過坐禪把外界這個塵緣放下來。

    無記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的的。無記就是發愣,什麼都不知道,不想好也不想壞,不知善也不知惡,糊裡糊塗地,但也沒有睡著。我以前上課就經常這樣,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聽課很認真,卻連老師在講些什麼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不知道,這就是無記;睡著了沒有做夢叫作昏昧。我們打坐時如果落入了無記和昏昧,雖然能坐很長時間,但是善根不會增長,功德叢林更不會增長,就像不毛之地不會生長叢林一樣。無記和昏昧只能得無記的等流之果,也就是將來感得一個糊裡糊塗的業報身,所以不是好境界。昭昭就是昭然若揭,明明白白的意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處於無記、昏昧狀態,要一直對自己的身心狀態清清楚楚。契是契入,的的是准確、毫無偏差的意思,要非常准確、正確地契入真實本空的真心

    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這四句用禪修時的四個狀態,進一步解釋了上面兩句的意思,要我們在念頭生滅過程中善於分辨,不要出現偏差。惺惺就是明明白白,寂寂就是非常安靜、寧靜。是是肯定,非是否定。也就是心裡明明白白又非常寧靜狀態就對了,而好壞不知、善惡不分時,心裡雖然也很安靜,但因為不明白事理錯了;心裡很寧靜,對事物也了如指掌,這也是對的,如果妄想紛飛,雖然對所有的妄想顛倒都很清楚,但這個清楚是不對的。

    寂寂惺惺,既是正確的調節身心態度,也是修行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修心方法。比如我們遇到煩惱的時候,告訴自己「不要煩惱了吧」,有沒有用呢?沒有用,因為凡夫的心是很不容易聽話的,所以佛稱我們都是剛強眾生」,心亂無主。沒有主又能聽誰的話呢?坐禪實際上就是情緒管理,先要讓寧靜下來,寂寂下來,找到「念頭」,心就變得很軟柔很聽話了,一切也都清清楚楚(惺惺)的,我們就能調節自己的身心狀態、管理自己的情緒了。

三、對治法

    寂寂謂不念外境善惡等事,惺惺不生昏住無記等相。這個「住」是指停在那裡不動停在那裡不動的不一定是入定。有些人一入座,五個小時一眨眼過去,高興得要命,其實那個並不好。當然這樣也算是一種定,但不是好定,因為在定中你對自己絲毫沒有把握,只是寂寂而沒有惺惺佛法禪定,是對生命很好的把握能力、管理能力的,並不是讓我們變得非常糊塗,所以我們要很清楚「惺惺」和「寂寂」的差別,並用以對治禪定諸病。

    以寂寂治緣慮,緣是攀緣,慮是考慮。緣慮是初修者正常的心態,這時就要用讓寂寂來對治,以寧靜安詳狀態去對治向外攀緣、企求的心念,讓自己陀螺般旋轉的心停下來。以惺惺治昏住,以明明白白狀態來治理昏沉愚昧、無記、發愣的情況

    寂寂久生昏住,初坐禪時,大家把妄想停下來,坐著不動,看住自己的心,估計十分鐘就會睡著了。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思維習慣是動態的,一旦停下來就會打瞌睡,所以靜久了會產生昏沉

    惺惺久生緣慮,如果心中明明白白,很清醒,一直保持這個狀態,過不了幾分鐘,很多念頭就會冒出來,我們肯定就會去想別的東西。這些都是禪修過程中不正現象,卻是初修時必然要出現的,所以我們也不需要感到奇怪和沮喪,但要掌握對治的方法

    寂寂破亂想,把心靜下來,亂七八糟的想法才可以破除;惺惺治無記,惺惺可以讓自己不落入無記。寂寂和惺惺就是止和觀、定和慧,兩者要互相等持,就象熱葯和涼葯一樣,熱症要吃涼葯,寒症要吃熱葯,要對症靈活地應用,才能把治好

    寂寂生無記,惺惺生亂想,寂寂雖能治亂想,而復還生無記。安靜的狀態雖然能夠把妄想治好,但用久了又會開始昏沉明明白白雖然能對治昏沉,但用過了又會去胡思亂想。所以我們對治的時候要把握好分寸,如果覺得自己頭腦不清醒了,就趕緊覺照;要是妄想紛飛的,就要靜慮。這些方法都很好理解,但最重要是在禪修中如何去實踐。

    我們現在最大的毛病就是妄想太多有些人可能一分鐘也停不下來,甚至一個念頭也停不下來,那就沒辦法坐禪了。如果我們在不昏迷,沒有什麼病,生活也沒有遭受嚴重災難的摧殘和打擊時,還是不能把自心,不能讓安閑會兒惺惺寂寂一會兒,那實在是善根淺薄、障礙太多的表現,世俗生活把我們拉的太緊了,根本無法回頭。比如有些人一直想好好修行一下,能有禪定受用,甚至打開智慧,讓自己能處在安詳自在生命狀態里。這個想法好是好,可就是實踐不了,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工作事業家庭,一個個都很重要,放不下,就沒辦法讓心停下來歇息一下。

    其實人生就象孩子玩過家家,只是一場游戲。可小孩子不懂啊,所以你一家、我一家的,玩得別提多認真了。我家的宴席比你家排場,小孩子就會跟你急,也要弄個更排場的出來,壓倒別人才高興,長大以後回憶起這些也只是付之一笑

    所以我們真的要好好想想,靜慮一下,五欲六塵的世俗生活真的有必要讓我那麼斤斤計較嗎?人生最重要事情是能夠准確地把握生命的大方向,讓生命有一健康狀態,能夠良性循環,力所能及地去做事情。如果沒有做事因緣,我們起碼也要不受干擾這是善待生命的基本原則

    我們現在學習禪法,就是打預防針、做熱身運動,把干擾我們的所有東西——想法知識學問工作家庭全部放下來,就當自己已經從這個世界消失了,然後我們還剩什麼?只有寂寂惺惺,就是很清楚、很明白自己生命當下的這個狀態,然後認真去感覺一下,這個平常心是一直旋轉好,還是放一放好?心靈進入了修復的狀態就可以對治破碎而受傷的心!

四、調適法

    以惺惺為正,以寂寂為助。這是講寂寂惺惺關係惺惺智慧覺照,寂寂是定力也就是智慧正行定力為助行。讓自己的心不要糊塗、清清楚楚,調節得很靈活又非常安定,這樣去明明白白工作生活,即使再忙也不動亂,然後你就會感受到:運動是平靜的運動,寧靜是明白的寧靜

    以此二事,體不相離。寂寂惺惺互相不能脫離,不要停下來就像獃子,動起來又像個火藥炮。心動也不是純粹的動,停也不是純粹的停,要讓自己知道怎麼動、動的過程如何不受干擾,這才是最好的狀態

猶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為正,以杖為助。這是比喻,行比喻惺惺,杖就是寂寂。定力就像有病的人,要拿著拐杖走路一樣,我們現在學習禪定目的就是要鍛煉出一定的禪定能力,有了定力我們就有了拐杖,心定下來後,就像病人有了拐杖一樣,修行上路就很快了。但對修行來講,真正重要的還是智慧佛法是以開發無漏智慧為根本目的的,而不是單純的修定力,能坐個八萬年不動並不見得就是好事,起心動念了也不一定就是壞事。我們要定慧等持,也就是一切事情都了如指掌,又如如不動才是最好的

    夫病欲行必先取杖,然後方行,修心之人,亦復如是。在佛法看來凡夫都是病人病人想走路,但體虛無力不動怎麼辦?就先有個拐杖,靠著拐杖就可以走了。往哪裡走?當然是往出輪回的路上走啦。所以雖然行為正,杖為助,但因為我們的心都亂了、病了,就必須先學習定,修行人有了定力才可以平常生活中用智慧去調適身心,走向解脫

五、做功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這是最後一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這么多「恰恰」,就是做工夫時要恰到好處的意思。第一個是指自己,第二個恰是指外面,對自己、對別人,用心的時候都恰到好處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當我們用心的時候,心停下來了,停下來的心到哪裡去了?想東的時候心在東那裡,想西的時候心在西那裡,不想的時候心在哪裡呢?一切妄想雜念沒有了,心也沒有了。但在沒掉之前,你會先對自己說「我要用功了」,妄想停下來,恰到好處用心的時候,這個心就沒有了、空了,無心可用。

    無心恰恰用,心空了、沒有了的時候,正是最好的用心狀態,因為這時心什麼都沒想,很專註。就是在恰恰無心用的時候,別人講話你會一句聽得清清楚楚,他講的每一個字、詞句的長短、含義如何,你都會很清楚。因為妄想停下時,心會很專註,心專註了,我們才能很好地用起來。妄想多了的心叫散亂心,散亂心是沒辦法用的,它正忙著想東想西呢,你卻讓它去想北,那是很難做到的,只能更亂套了。如果心專註下來、空下來再用,就叫無心恰恰用。雖然我們沒有刻意去用心,卻會用得恰到好處。最後,我們還要保持無心這個狀態,就算妄念生起來,妄念也只是我們的妙用,並無一念可得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叫作常用恰恰無。這個境界可能一下子體會不到,我們在以後的禪修實踐中,會一點一點地去印證。

第四、永嘉禪法的特色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永嘉禪既是祖師禪,又是如來禪;既有教理依據,又有止觀實證;既有大佛頂的境界又有各種根性入門下手的接引處,真是將佛法全部的內容完美地融匯到了一起,不愧為佛法瑰寶,非常值得後人去研究、修學和依止。尤其針對於我們現在修行人,永嘉禪非常適合,因為它有五個優點:

    第一、理路清晰。永嘉禪法自成一套縝密的理論構架,並與教理結合,易於我們掌握其內涵,比較容易學修和運用。

    第二、層次分明永嘉禪法對於禪觀的入手與成就,開始怎麼去用心,從最近處入手,到最後怎麼去成就成就狀態是什麼?都有詳細精密的闡述,這樣明確地去用功,我們的功夫就可以循序漸進,即使沒有善知識在旁邊指導,也不會走入歧途。

    第三、身心輕安,輕松安然。修學佛法絕不是讓生活變得更忙、更累、更難過,而是要讓我們的身心更輕松、更自然、更安詳這是整個佛法宗旨永嘉也不例外。因為了悟自心以後,從真心裡煥發出來的一種氣質,會非常安閑善良健康、唯美、自在,這完全來自於生命內在的調節,不是靠任何外來的知識和裝飾所能達到的。

    第四、注重智慧。和整個佛法一樣,永嘉禪法以開發智慧為主。無論是由定發慧,還是直指人心都是為了開悟自心,明心見性,因此在整個永嘉禪法的修學過程中都要隨時保持明明白白狀態,不能糊裡糊塗

    第五、簡單易行永嘉禪法從看念頭入手,簡單易行,非常方便在生活中操作,在生活中隨時隨地訓練自己的心不打妄想,來增長我們的定力智慧佛法是全能的智慧,全能就是以圓滿清凈大智慧生活,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能做得最好、最全面、最完美。所以說佛是全能的,而不是萬能的。

    總之,永嘉禪適合各種根基學人定力好的可以先從止觀入手,有次第的進行和深入,慧力好的則可以在頓悟心性的奧妙後,再去次第證入。如果想學習永嘉禪,一般可以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先學習天台止觀入門與《永嘉禪宗集》;第二步學習《維摩結所說經》和《六祖壇經》,這是從小乘止觀進入大乘禪法的一個中間過程;最後學習《永嘉證道歌》和《法華經》,體悟大乘佛法最高深、最圓滿思想境界。這些經典和修學方法,我們都會永嘉禪系列叢書里依次介紹和講解,而對於具體的修學方法,我們就按照永嘉大師修學的足跡,先從天台宗的止觀法門入手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