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永嘉禪法 第十三章 四空定修證

第十三章  四空定修證

修證到四禪以後,我們已經到了色界最高境界,如果繼續努力,我們就進入了無色界也就是四空定的境界。四禪加四空定合稱為四禪八定,是世間禪定的全部內容,分為色界和無色界兩個層次。如果沒有禪定,就是欲界凡夫,欲界的特點是五趣雜居,心很散亂,追求各種物質慾望,沒有厭足。

舍離五欲六塵之後,就進入了色界也就是禪定境界,四禪的特點是把妄想心捆綁在身體的覺受當中,專註一心,所以從初禪到三禪,都有快樂喜樂的覺受。第四禪不同於其它三禪身心分離的狀態,沒有了呼吸和覺受,身心完全融在一個境上,被稱為心一境性。但還有色身存在,並沒有完全空掉,是從有色進入無色的轉折點,因此四禪境界被描述為專註明凈內心非常清明、清楚,卻沒有任何一個妄想。這個描述和四果羅漢境界幾乎是一樣的,以至於很多人到了四禪就以為自己解脫了,其實這就文字描述的局限性,所謂教理透徹就是要透過文字義理不著文字相。

學透教理我們就知道:其實四禪只是心的一個層面,一個不妄想境界而已,還不是我們的心本身,只是通過對色相非常地專註,非常細緻地去觀察一切物質。因為心很安定,所以第四禪定的人物質世界的「有」和「空」能了解得非常清晰。隨著心進一步空寂他就發現物質是很粗重的、有障礙的、很局限的,也就是說不管什麼物質都是有相的,有相就有範圍,就有局限,當我們把心捆在任何一個物質境界上時,心也就變得有局限了。

如果把心比喻凈水境界就如容器,把心捆在境界就如同把水倒入了容器容器雖然讓我們能掌握水、利用水,其實也障礙了水。他發現了這個道理以後,就想把心從物質色相里解放開來,也就是把所有色相放下,所以四禪以後,我們還要進一步努力修行,把不妄想境界再空掉。

那麼如何把這個不妄想境界空掉呢?按凡夫常規的想法,看到有東西存在就是「有」,把東西走了就是「空」。這是凡夫心態也就是在凡夫的心裡,「空」和「有」永遠是相對的、矛盾的。四禪也是凡夫境界,所以他放下「有」的時候,就認為只要把心安住在和「有」相對的「空」當中,和虛空融為一體就是把物質色相掉了虛空無色的、無限的,把心安住在虛空就把自我感覺也擴散到無盡了身體不是我了,虛空才是我,於是就超越了物質的這種障礙和局限。空掉了物質的束縛,從四禪出來進入了四空定,或者說從色界出來進入了無色界也就是從唯物的世界,進入了唯心的精神世界

所以從佛法的角度看世間就非常簡單、清晰、明了,比如凡夫思想境界,只有唯物和唯心兩種,如果對物質貪得無厭,渾渾噩噩,那連唯物主義都談不上,就是欲界凡夫心態,唯物和唯心是凡夫思想境界的分類,也就是色界和無色界的分類依據。

比如唯物主執著物為第一,他的局限就在物質上面,以物質生命、或者世界真相的全部,物質比較粗重,所以層次比較低,最多能達到四禪境界。如果以妄想心為第一緣,或者以心為一切萬物之主,就是唯心主義,物質就束縛不了它了,心就開始擴張,於是就能離開色界進入無色界。無色界就是唯心主義者執著境界,比如古人講的「我思故我在」等等,修行境界已從外在的、局限的物質領域提升到了內心的、無限制的精神領域這是境界上的一種提升。

因此從四禪進入四空定的空無邊處定以後,心就變得空空盪盪、毫無局限了,這種境界同樣會被誤認為是開悟了。因為六百卷般若經典,包括禪宗祖師語錄都是講空的,說心是無所得的,是空的等等。甚至《心經》就直接告訴我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開悟境界、明心見性境界五蘊皆空的「空」跟空無邊處的「空」,雖然是同一個字,但是境界完全不同。這就好比窮人和豪門對同一個「富」字的認識完全不同一樣,窮人可能有個萬元積蓄就覺得很富了,可豪門望族呢,幾千萬都不得多

因此同一個「空」由不同境界的人說出來,含義是不同的,是有深淺層次的。如果你認為物質掉了就是空,那就是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境界,也是凡夫一種執著,只是從外在有相物質執著轉化為內在的、更為隱秘的,肉眼不可見的對虛空執著了。其實不可見的虛空是有相的,那個相就是心靈裡面有一個我的感覺

比如很多人打坐空掉的時候會很害怕,那這其實根本就沒有空掉,真空了怎麼還有個害怕呢?那個害怕的不就是我嗎?所以,空無邊處的眾生雖然把可見的色界掉了,卻又把心綁縛到了空境上,又執著不可見的無色界也就是精神領域了,因此並不是解脫境界

我們知道,要空掉凡夫的所有執著才能叫解脫凡夫執著分為四個層面第一層就是執著我所也就是執著我所有的東西,比如我的名字、我的衣服、我的家人、我的事業等等,只要屬於我的,統統都無法割捨,完全把生命以外的東西作為衡量人生價值標准。所謂「要錢不要命」、「只認衣冠不認人」說的就是這種人,是凡夫愚痴的表現。

第二層就是執著色身,身體的五欲很堅固,貪著各種享樂。

第三層就是對於思想執著,其實凡夫思想,包括心理感受、藝術創作、哲學思想等等都是妄想,象藝術家、哲學家、思想就會執著妄想,通過各種訓練,把妄想變得越來越美好普通人也一樣,從小接受的各種品德教育,也是在改造自己的思想觀念。把自私自利等等不好妄想改變為大公無私的妄想,調節自己,讓自己打好妄想,不要打壞的妄想,這樣就是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他人的好人就不壞人了。

所以我們多年來教育的重心,就是在妄想的改造上,並沒有超出妄想的範圍。而大部修行剛開始學佛法時,也是從這里下手的,通過三皈五戒人天善法的學習,把自己錯誤想法慢慢地改成善的想法,就覺得自己修行很有成就了,看到惡人、惡事就會生氣、看到不修行的還會傲慢,貪嗔痴一點也不除,只是在妄想上做文章,所以還都不算正修行

妄想之所以被稱作妄想,就是因為它是虛幻不實的顛倒,並不是我們的真心,所以在妄想上作文章就如同想把一堆爛鐵燒鑄成真金一樣,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真正用功修行的下手處是在第四層的執著也就是對「我」的執著上,凡夫對「我」的執著非常堅固,與生命同在,所以佛教里稱作「俱生我執」,這是凡夫所有顛倒的根本所在,把我執破了,其它三層不攻自破,我執不破,其它三層再怎麼努力也是枉費功夫

比如我們一般人都會執著物質身體,所以才會貪生怕死、斤斤計較,為了各種利益爭搶不休。「勝者王侯敗者寇」,完全以是否佔有了外界利益來衡量生命價值這是欲界眾生的基本心理特點。

如果把「我所放下了,這是第一種層次的空。欲界空掉了就進入了色界,轉為對身體執著。在初禪到三禪的境界中,色身的覺受達到了最高點。三禪是整個三界最快樂的地方,到了四禪就能身體妄想看得很清楚了,明白執著身體妄想是一種局限,就想進一步破除掉這種執著這就是第二層意義上的空。進入無色界以後,就是第四層我執境界了,把這層根本我執再空掉,才能明見真心,進入涅槃

如果沒有禪定修行,我們就只能生活在欲界里,完全看不見自己的妄想,對身體狀況一點也不敏感,對食慾、色慾淫慾等等慾望貪得無厭,既傷害身體又傷害心靈。比如有些人愛吃,什麼都吃,吃得高血脂、高血壓各種富貴病都出來了身體都壞掉了內心還越來越饞。貪淫慾的人,會色膽包天地亂來,身體容易染上病不說,內心也變得骯髒、下流,情感生活也非常混亂。而有禪定覺受的人他對身體內心的覺受開始有把握了,就會遠離欲界這些傷害自己身心習慣和行為,走上真正健康、正常的生活

根本我執四種境界,在禪定層次上稱為四空定,分別為: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依次屬於無色界的四層天界,是純粹的精神世界對於欲界凡夫來說,四空定是神仙境界,無色界天人完全不需要物質的支撐就能生存。但因為仍有我執,所以雖然已經脫胎換骨,沒有了粗重肉身,但還有一個「意生身」,也就是意識創造出來的「我」存在,所謂「羽化成仙」了。虛無縹緲,物質對他無法產生任何阻礙,可以穿牆越壁,以意為食,非常逍遙自在。但因為我執未去,還是凡夫境界,照樣在三界輪迴,只不過果報會比較好會有很多神通變異和美妙受用。

比如欲界凡夫思想身體總要不停地動,所以會消耗很多能量,一天要吃頓飯,人很容易衰老,也活不太長,頂多一百來歲,還有各種病痛,一口氣不來就會死掉。而禪定的人身心不會妄動,能量付出很少,因此就會延長衰老時間。到了第四禪身體不動思想也停下了,完全不需要消耗能量了,所以能把呼吸停掉,沒有呼吸,色身卻仍能存活。四空定則把肉身也空掉了,只有一個「神仙體」存在,那種受用是非常美妙的。

因此禪定功夫的人衰老得很慢,壽命會很長,也非常健康,不會生病,「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禪修實際上是最好的美容方法,也是最好的防病防老的方法,對心靈是一種完全健康的指導,沒有任何作用

色界有一個欲界凡夫看起來很奇怪的現象,在欲界我們都是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等等這些色相進行交流的,到了無色界天人之間純屬精神交流,古人講的「神交已久」就是這個意思。這種不需要語言精神交流我們稱為「感應」,認為是一種功能、超能力

這種心靈溝通方式我們在科學上還無法解釋,但也會在我現實生活中出現。比如有些心比較靜的人,或者比較熟悉的親人之間有時也會體驗到這種感應,互相之間也沒有聯系,卻突然感覺到對方有了什麼事情,結果也確實發生了。其實就是你的心裡有對方,一直在想著對方,有些事情發生了,你恰好就能夠體驗到。這種感應是心本具的能力,只是因為物質把心束縛住了,障礙住了,普通人就用不起來了,只有少數心比較靜的人才會偶爾出現。

凡夫理解不了,就感覺很神奇,其實禪定功夫的人物質的束縛從內心減除掉後,完全沒有了妄想就會把心的能力重新顯發出來。凡夫妄想都是文字的,因此欲界凡夫之間的交流離不開文字,離開文字就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什麼意思。而進入四空定的人或者無色界天人他們的交流就是心靈之間的互感,完全脫離了語言的限制,反而比語言精確得多、深入得多、快速得多這就精神世界的交流。

所以沒有妄想的心也是有心理活動和感受的,並不是死水一潭,也是可以互相交流的,而且交流的層次非常深入、直接,主觀感受也比欲界的感受更清澈、准確,細膩。欲界凡夫完全無法理解,也難以用文字准確描述,所以越到高處境界就越難講,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不證到那個境界是絕對體會不到的。但為了教理的透徹,我們還是把這個四空定的境界心理活動和主觀感受兩個方面簡要介紹一下,以方便大家以後的進一步修學。

 

一、空無邊處定

達到四禪的境界後,雖然第六意識妄想心停下來了呼吸也停下來了,但仍有色身存在,身心仍受色法的系縛,不能自在,於是加緊用功,觀察己身有如羅縠,內外通徹,由於一念心空,在深定當中只見虛空無邊,為空無邊處定。

第四禪行人會感覺身體猶如「浮生擾攘」,古人雲「吾之大患,為吾有身。倘若無身,何患之有?」就是這個意思。也就是到了四禪後,呼吸也沒有了,禪修行人又進一步認識到身體是最大的憂患,如果沒有了身體,就沒有那麼多煩惱去想那麼多事情、有那麼多要求、還要觀什麼呼吸等等,就想擺脫掉身體的束縛,所以加緊用功,進入更深的禪定

這時看到身體象羅縠一樣透明,羅縠就是又輕又薄的薄紗,感覺身體內外通徹,這是漸漸遠離物質,尚未進入虛空時的一種體會,但已經臨近虛空境界了。此時一念心空,心裡一念跟空相應,在深定當中只見虛空無邊,見到無邊的沒有一色相虛空心中明凈,無礙自在,好像飛鳥破籠而出一樣,在虛空自由自在地翱翔。無礙自在是完全脫離了物質色法束縛後的心靈感受。對於色法來講心完全能自在無礙了,這種定境就稱為空無邊處定。

所以從四禪放下色身進入虛空過程中,要經歷一段內外透徹卻仍有質感的中間階段身體變得像薄紗一樣模糊。此時還沒有完全放下色法,因為欣慕更加解脫自由境界,我們會加緊用功,最終能與虛空一念相應,把最後這一層薄紗樣的色法執著放下內心完全空明,非常自在。想往東就往東,想往西就往西,沒有東西可以障礙住它,因為此時心如虛空虛空是無邊的,也是不可能被障礙住的。

欲界凡夫就以胸腔里這個肉團心為心,所以心量是很小的。這里也包含一個很深的道理佛經告訴我們,真心清凈分和染污分。染污就是我輪迴主體——第八阿賴耶識,它就寄居在心臟裡面,所謂「去後來先做主翁」,投胎的時候先有第八識,再長出身體各個部位,死的時候它又是最後一個走的,比如腦子壞了人還能活著,叫植物人,心臟一涼停止跳動,人就真的死了

所以凡夫執著心臟里的這個心為「我」,心想、心痛、傷心、心裡很難受、很快樂,這個心就是指我。西藏的頗瓦法就是用這樣的道理修行成就的,他要通過打坐修行把三輪七脈打通,氣脈一通第八識就能從心髒的一個小孔里跳出來,通過上師的引導不會再輪迴生死就能了了。所以第八阿賴耶識既是強烈我執造成的一個業習主體,承載著我無量劫來所有的起心動念、習氣煩惱又是我們的真心,具備真心的全部功能。我們迷時因為有我執在,只好被困在心臟里,悟時我執消除,一放出來就遍滿整個法界,所以真心本來就是無邊無際的,如同虛空一樣。

因此學佛法首先心量要大,心量越大成就越大,心量小成就小,這是必然之理。其實世間法也是如此,心量不大的人不可能領導一個公司、一個集團乃至一個國家佛說不可小看「大心凡夫」,只要心量大,凡夫就能成佛,心量小,可能修個自了漢就到頭了,所以我們學佛法首先要學如何擴大心量。

南懷瑾先生就曾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打開心量的方法,就是先要把眼睛閉上,把精力集中起來,想像自己的就在心臟裡面,象芥菜籽那麼小。然後我們就像給氣球打氣一樣讓它放大,從芥菜籽變到綠豆那麼大,然後再繼續變到紅棗那麼大,到乒乓球那麼大……一直大到包含了整個身體後,仍繼續放大,讓心突破身體的邊緣直至包含整個房間,於是房間裡面所有的人都在心裡了,就用這個方法一直放大下去,想到多大就放到多大。把它放大到極限就可以把整個國家地球、月球,甚至阿彌陀佛的西方凈土葯師佛的東方凈土、十方法界所有的眾生都包含在我們的心中也就是所有的眾生和我沒有區別了,都在這個心裡,都是同一個心,我執也就沒了

以沒有我執的心返觀萬法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一切都如同夢幻泡影,根本就沒有任何真實存在的東西可以障礙住我們的心,因為心完全與空相應了,於是會感覺非常自在就像鳥出牢籠一樣,找不到一個我,整個虛空、整個世界又全都是我,用這個方法就可以起到讓自己放開心量的作用

很多人看了南先生的書後,就發現這個方法對培養定力和心量都很有效。把心放到最大時,就感覺我是而無外,小而無內的,動也動不了,而且也是空靈無邊的,完全沒有你我他的對立而存在著。伸伸手、動動腿好像對這個心也不影響了,甚至說把腦袋拿掉,也不害怕了,心完全停在空當中。把老子道德經》、莊子《逍遙游》、佛經里的《六祖壇經》、《金剛經》拿出來一看,好像都看懂了。覺得佛經里講的「無所得」就是這個吧,就以為自己開悟了,因為他心裡面跟空相應了,就覺得什麼都沒有,好像凡夫我執也消失了。這樣就容易出現問題,容易未證言證,其實這只是空無邊處定的一個覺受,並不是打破我執開悟境界。我們用這個方法訓練自己打開心量時,要首先有這個認識,了解空無邊處的心理狀態和覺受,不要錯認定盤星。

第一、空無邊處的心理活動狀態

進入空無邊處定時,離色心虛空,與無色相應。滅三種色:可見有對色、不可見有對色和不可見無對色。當心完全離開物質有相的色法時,就會與無色相可尋的虛空相應。緣是攀緣、綁縛,心緣虛空就把心捆綁在虛空裡面,不綁縛在色法里了。所以空無邊處也不真心境界,只是妄想心又執著虛空而已。

我們大家對自己的妄想可以稍微了解一下,妄想又叫意識,是物質世界的一種客觀反映,就是我們各種各樣的想法佛經之所以將其稱為「妄想」,就是因為它是虛妄不實的,比如我們打個妄想,想到家裡的門,於是家裡的門就在頭腦里反映出來了如果你從來沒有見過門,不知道門是什麼樣,門就無法在頭腦里出現。所以妄想並沒有妄想自己,只是外界的顯現,是物質影子

物質佛經里叫作「色法」,色法產生印象就象影子一樣留在我們的心裡。比如我們見過一次門以後,就把門的影子留在心裡了,不用再看到門我們也知道門是什麼樣子,我們稱之為「記憶」,佛經里叫作「法塵」,我們並不能把腦子裡出現的法塵拿出來,而且法塵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也看不到。所以妄想並沒有一真實的存在,是虛幻不實的,就象顯影是鏡子功能一樣,妄想的顯現只是真心的一個功能,顯出來法塵如同鏡子里的影子,並非真實

我們的妄想心除了會顯現物質影子,還有分析、推理、演繹的功能,可以把法塵和色法綜合在一起考慮問題,所以知識越多的人、法塵越多的人,心越不容易清凈,總在打妄想、聯想不休,常常會給開悟帶來障礙,這也就是修行上的所知障。

知道了妄想虛幻不實性,我們修行就不會再妄想,因為所有的妄想,包括恐懼害怕、見光、見佛、見神秘現象等等,這一切都無非是心的顯現而已,它跟真心沒有任何關系就如影子鏡子完全沒有關系一樣。如果想到色法,色法就會出現,想到虛空虛空就會出現。空無邊處就是我們想到虛空時,虛空顯現了,又因為定力緣故,能夠心緣虛空停在虛空上,這是關鍵地方。我們的真心本來是沒有樣子的,所以它可以跟萬法相應,如果定力好,我們能只緣一法,心不散亂時,就會出現不同於散亂時的覺受,所以心與虛空相應,綁縛在虛空上,是空無邊處定的第一個特點。

藏傳佛教有很多類似的方便修法,可以讓我們先感受相似見到佛性境界。比如說有獅子坐觀,就是象獅子的一樣坐著眼睛睜大直視虛空看著看著,心就和虛空融為了一體,就能進入定境。善知識就會告訴你要堅持在這里這就是相似地見到佛性了,可以通過這種定境作為開悟的跳板。

待定境深入了,善知識就會再進一步指點你,虛空和心這兩者是可以進一步分開的。如果我們把重心放在顯現的這個虛空上,就是定境。也就是空無邊處定的定境是心把空相顯現出來了,其實還有個會想的、能顯現虛空的那個心,說不出來是什麼,完全沒有形狀大小,卻能顯現萬法,那個才是更高的。所以功夫成熟了以後,我們就要把虛空再拿掉,但機緣成熟時,善知識也不會告訴你,就讓你在這個定裡面,心完全與虛空相應。這樣世間的任何慾望、任何毀贊,包括一切物質色法都干擾不了你,因為你的心已經完全在色法之外了,一切色法從此與你無關。

所以空無邊處定的第二個心理活動特點就是:當心與虛空相應時,就會消滅一切色法,也就是屬於色法的,屬於質礙的、有重量有大小的物質所產生的這種障礙都能靠空無邊處定消除掉。只要有樣子就有邊際、有距離,沒有色法的時候就沒有邊際了。比如說房子就有大小的邊際,人也有邊際,有邊際就有限制,就不自在無礙,心和虛空相應的時候,完全消滅了色法,就稱作空無邊處。

色法一共有三種,所謂可見可對色,不可見有對色和不可見無對色。可見可對色,顧名思義,就是和眼根相對的可見外境,比如桌子樹木、人等等。安住在這種空掉了可見可對色的空無邊處定的人,不會被刀劍所傷。

不可見有對色,就是其它四根耳鼻舌身相對的聲香味觸四塵。雖然有根相對,也有感觸,卻看不到,不可見,但都會色界或者欲界凡夫產生障礙。比如我們經常在廁所里點香,其實就是把鼻子障礙住了,我們只能聞到香味,聞不到臭味了。再比如聲音一噪雜,耳朵什麼也聽不到了等等,所以聲香味觸也是物質,進入四空定後,不可見有對色的障礙也會消除。無論再有人如何地辱罵你,也到不了你的心裡去,因為你的心會再接受聲音干擾

不可見無對色,就是無表色,屬於法塵裡面的一個色法。法塵對我們的阻礙是不可見的,也沒有根相對,但卻會產生無形的作用,比如戒體、信念觀念概念都是無表色。

我們看不到無表色的存在,但它們確實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信念作用,我們大家肯定都體驗過,如果我們信念堅固,一定要做成什麼事情,那這個信念就會支持你一直做下去,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如果信念堅定,一遇到困難就會停下來,所以完成一件事情依靠的是信念力量,但是它完全看不見,我們卻不能說它沒有,這就是無表色。

再打個比方,技術也是無表色的,比如騎車的技術,誰有騎車的技術我們看也看不出來,但只要有輛自行車一騎我們就知道了。我們能看到人和車,唯獨看不到技術,但卻是它在起作用讓我們騎上自行車能不摔跤。再比如,受戒要請持戒清凈人來傳授,為什麼?就是因為持戒清凈才會有戒體,戒體也是無表色,所以受戒不完全是形式,而是戒體的傳承。當你得了戒體以後,戒體自然就會產生一種持戒功能,保護你不會犯戒,比如我們偶爾遇到事情時,有戒體的人做法就很自然,有時並沒有想到戒律也不會去破戒,會如法地處理事情。如果沒有戒體,那個戒條也沒有記住,碰到事情也想不起來,一隨習慣走,很容易就破戒了。習慣是一種無表色,壞習慣讓我們一不留神就做了壞事,好習慣讓我們好事,所以無表色也是有障礙作用的。

當我們心緣虛空的時候,會觀察這三種色法如同負擔和累贅一樣,比如身體是可見可對色,是憂患源頭身體的覺受是不可見可對色,會讓我們增加留戀色身的理由。不可見無對色也一樣,是捆綁心靈的繩索。這些東西我們都不要了,嚮往更自由無礙的生命狀態,於是我們就能心中掉了三種色法的作用,從色法的牢籠里完全超脫出來,進入空無邊處定。

第二、空無邊處的主觀感受:

與空相應,心中明凈,不苦不樂受更加增長,這是空無邊處定的主觀感受。第四禪時苦樂已經捨棄了,那麼到了空無邊處定的時候,心與空完全相應,毫無色法的留礙,因此用「明凈」兩個字來形容非常貼切,心清清楚楚為明,毫無色染污為凈。我們常說小孩子的眼神很純凈,就是因為孩子內心沒有物質的污染,不會為了很多物質利益去考慮很多,內心明凈,所以小孩子記憶力很好大了以後心裡隱藏了很多事情,心就很雜染了,不明凈了,眼神也就不清純了,記憶力也越來越衰退。這有點象電腦的硬碟,很乾淨的時候,電腦運行速度就很快,硬碟上存了很多東西後,運行得就會慢。

四禪也曾用明凈來形容過,四禪的明凈就如同把桌子擦乾淨了,而空無邊處的明凈則是桌子直接搬掉了,不需要了。兩者的層次是不同的,所以雖然禪定一直用明凈來描述行人的主觀感受,其實他內心境界層次一直在提高,因此不苦不樂的覺受也更加增長。有人覺得這不是和發愣或者睡著了一樣嗎?發愣發呆的時候雖然對物質色法沒有感覺了,但心不明凈,沒有舍受,因此不是定境,只是無覆無記,就是沒有被無明覆蓋住的無記,如果睡著了沒有夢,我們就是被覆蓋住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很凈,就叫有覆無記。所以四空定的人心裡沒有苦也沒快樂,心裡感覺清凈很明白,這是他的主觀感受。

 

二、識無邊處定

達到空無邊處定需要心緣虛空,心首先就要起念去認識虛空,認識是心的一種功能,也叫識心。識心抓住虛空後就出現定境,叫作識心遍緣虛空。因為虛空無邊無際,識心分散太廣,感覺非常疲勞、麻煩,使得定心開始動搖,於是禪修行人舍空緣識。捨棄向外緣取的虛空相,向內以心識為專註對象。念念不舍,漸漸與識心相應,在深定中不見餘事,只見過去、現在、未來諸識顯現,與定相應而不分散,安住在能認識萬物的這個「識」本身的狀態,廣大無邊,心中清凈寂靜,無法用言語形容,稱為識無邊處定。

所以識無邊處定的心理活動就是舍空緣識,在空無邊處定心緣虛空的時候,我們內心很清楚現在與空相應了,專註力完全放在虛空上去感受這個空,就是空無邊處的定境,感覺比四禪的境界更加明凈。可是在這里定久了以後,定力更加深入了,就會進一步發現,去感受這個空還是不清凈的。這就如同濁水逐步澄清的過程,本來以為沒有雜質了,可放一段時間,水表面上看更清更定的,在顯微鏡下,又會發現是有雜質,於是再把雜質除去,接著定,最終除去所有雜質,就完全回歸了清凈本體

所以久處空無邊處定的行人就會看到虛空仍為粗相,於是不再去緣這個虛空,捨棄虛空相,進一步與識心相應。識心也是遍滿虛空的、廣大無邊的,但因為更加無相微細,所以是禪定的更高境界

從空無邊處出來,與識相應,進入了識無邊處定後,禪修行人的主觀感受是:「安穩清寂,心識明利。」心識從明凈上升到了明利的境界,心更清凈了,明利就是清清楚楚,非常敏銳的意思。識就如同我們凡夫的「知道」,欲界凡夫的注意力都在「知道」以後的境界上,比如知道痛、知道苦、知道樂、知道幸福……因為知道的這些境界又會產生各種妄想,比如擺脫、排斥、貪著、憤怒等等,所以就會讓心非常亂,煩惱也很多。

如果智慧高一點的人他就發現其實知道是知道,境界境界,完全是兩碼事。知道是謂語,境界是賓語,賓語總在變化,可「知道」從來不變。也就是「知道」本身並不會痛苦也不煩惱,但因為我執痛苦煩惱卻會障礙「知道」的清凈,比如你知道痛苦了,再有高興的事情你就很難高興起來,那你的「知道」就被痛苦污染了,就不明凈、不明利了。

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收回來,專註在「知道」上,痛苦或者快樂都不會污染它,那這個「知道」就是遍知,什麼都能知道,快樂境界來了,它知道快樂痛苦境界來了,它知道痛苦,酸甜苦辣咸任何滋味都能體會得清清楚楚,不會相互污染、遮蓋、障礙,這個知道就很明利了。

識無邊處的這種功用就類似這個清凈明利的「知道」,只專註在明白的這一點上,直接去感受明白的狀態,把虛空也扔掉了不去管任何境界,只負責知道、明白。那這個明白就可以遍滿無盡的虛空,沒有邊際,所以非常明利,更加安穩清寂,比空無邊處定更加安穩清靜了。空無邊處定就是把心量放到最大了,和虛空相應,結果識心分散太廣,就不容易安穩清凈時間久了會感覺疲勞、勞累,於是產生動搖,就會想進一步把虛空再扔掉,繼續安穩向內,回觀返照,專註心識,感受這個能識的心,直接看心的狀態,通過對空的觀察再把空扔掉,這是從空處定到識處定的一個過渡。

任何境界的提高都有禪定功夫在裡面,如果功夫不到,只是聽懂了道理或者有了點覺受,就想直接把空扔掉是扔不掉的,直接看心識也看不到。所以平常我們總說觀心、觀心,其實觀的全是妄想煩惱,那個會打妄想的心根本觀不到,因為功夫不到,清凈不下來,水很濁,就什麼也觀不起來。如果我們能觀到那個會打妄想東西了,其實就進入了「識」的狀態,就是能認識自己所有妄想的識心本身,到這里才能做到念念不舍。如果看不到識心,全是妄想心的時候,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就無法做到念念不舍。

安住在「識」的狀態漸漸與識相應以後,在深定當中不見餘事,所有境界都消失了,色法消失了、虛空也看不見了。只是自己明明了了,安穩靜寂,也可以用「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來形容,一個念頭都沒有了,但內心非常清楚,不昏昧,這個境界就是識無邊處定,屬於定境,還不屬於禪。定境裡面有觀照才叫禪,所以禪叫靜慮,定只是專註,定境不同是因為專註境界不同,專註境界一步步接近心的本體,定境就會越來越高,但因為缺少智慧覺照,單純的定境會退失,禪不會退失,這是定與禪的區別。

識無邊處定將全部的注意力停留在明明了了的識心狀態後,識心遍一切處故,過去、現在、未來諸識顯現,所有內心念頭都出現了。但因為安住在識心的狀態里,一切諸識雖然了了分明,卻與定相應而不分散,仍然在定中,非常安穩寂靜這就如同我們雖然知道一切外境,但並不接納外境的污染一樣,眼光內攝,不向外攀緣心中感覺就是清寂安穩,很清凈、很安靜,一點也不亂涅槃寂靜,也是用寂靜來形容涅槃,但涅槃和無色界都已經離開了語言文字,所以其覺受無法用語言來准確形容,雖然用詞都一樣,境界卻大不相同,只有到後方知。

 

三、無所有邊處定

無所有處定的境界就更高一層了,空處定是心緣虛空虛空所見之物,是所;識處定是舍空緣識,識是能識之心,是能。其實能、所是真心兩個不可分離的作用,如果說虛空是外境,那識心就是內境。從空處定出來,舍外境而緣內境,就進入了識處定。

達到識處定以後,因為心所緣的過去、現在、未來諸識無量無邊,雖然與定相應而不分散,但時間久了動搖之相就產生了,就認識到三世諸心也是和合假有,並非真實,也是一種疲勞、麻煩也就是能、所都是虛妄的,不能久遠依靠的,於是就破壞掉原有的定力,捨去識處,把識心扔掉。把能識之心和所識之物都捨棄了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這個境界稱為無所有處。而繫心於無所有處,把心專註無所有處,精進不懈,就進入了無所有處定,這是無所有處定的心理活動狀態

到了這里真是沒辦法說了,越到高處語言越難描述,也不能描述。如果用語言形容出來後,你用現在的心態層次去理解了,那你就掉了,說給你也就等於誤導你。所以境界不能隨便說,需要對機宣教,才能心領神會,否則說得天花亂墜也沒有用處,有沒有、懂不懂一看就知道。

比如這里講無所有,《金剛經》講無所得無所有和無所得是不是一樣的?讓我們理解就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可《金剛經》的無所得的是明心見性開悟境界而無所有處定的無所有隻是凡夫定中的一種感受。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卻用一樣的文字描述,那也是沒有辦法事情,到了這些語言文字無法觸及的境界,你又如何去說呢?語言文字的局限就在這里,所以我們不能通過文字判斷一個人的修證境界也不能著文字相,只去理解字面的意思而不去修證。

無所有處定的主觀感受也用安穩寂靜形容,和識無邊處定的形容基本一樣,所謂「在深定中,心內空無所依,諸想不起,安穩寂靜」。內心感覺空有都泯滅了,說空也錯,說有也不對。空無所依,諸想不起,大乘般若經典也經常講「安穩寂靜,不見諸法」,「不見覺者不見受者」,既看不到一個覺受的我,也看不到一個所覺受的物,「能所雙亡即是汝等本來面目」等等,甚至也有般若大火聚,四邊皆不可著」這樣的描述,和心內空無所依的表述也很象,那如何區別是開悟還是定境呢?就看你還有沒有我執,但是「沒有我執是個什麼境界又說不出來了,因為這些境界全在語言之外。

既說不出來,也聽不明白,單靠修行人自己就很難去把握和區分,但過來人一看便知,所以佛說「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也就是修行人必須有明師印證才算開悟,自己不能印證說自己已經開悟了,甚至包括永嘉大師,他開悟都是經由六祖印證的。因此我們在修行上要先有這個認識,不要妄推聖境,障自悟門。

 

四、非想非非想處定

無所有處定有點象未到定的境界,什麼都沒有了,都消失了。在識無邊處定的時候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識上,現在能識之心也脫離開了,於是非常輕鬆安穩,諸想不起,安穩寂靜。一切妄想都不起來,只是輕鬆寂靜心中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什麼都看不到。但因為還有無明覆蓋,見不到禪法支林的功德,所以無所覺了,無所愛樂,能覺之心、所覺之物都舍掉了,各種神通作用也沒有了。把明明白白的能識之心掉了,就什麼都不明白了,有點像睡著了沒有夢的狀態,所以想繼續修禪定的人會一心專精,更加專註精進,再舍掉無所有處境界就能到達三界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定。

無所有處如何舍掉呢?我們來看一下此時禪修行人的心理活動,隨著一心專精,深入禪定發現識無邊處時是執著在能想上,把能想的識心去掉以後,其實又落入無想的境界里了,所以會諸想不起。如同空是妄想心的一個狀態一樣,無所有處也是識心的一個無想狀態、非想狀態也就是想和非想是識心的兩個狀態,都沒有離開識心本身的境界

所以要破識無邊處的有想境界無所有處的無想境界,既是非想又是非非想,既不是想也不是非想,才能把識心完全破掉。於非有處非無處,念念不舍,終於出現真實定,一切有無相貌都盪然不存,心中清凈寂然。因此他的主觀感受就是不見有無,恬然清凈

無所有處定還著在無上,現在「有」和「無」都沒有了,這在語言表述上又跟中道完全一樣,大乘佛法說「有是一邊,空是一邊,離是二邊,行於中道」,空有都不執著中道。但非想非非想處定只是三界里最高的定境,還沒有世間,不具有出世間智慧,而中道、無所得都是般若智慧,所以境界完全不一樣。我們在這里要再澄清一下,以免學人自誤。

四禪八定均是世間禪定,為什麼定力如此之深,能到八萬四千大劫,甚至還有各種神通變化,也仍舊是凡夫呢?就是因為沒有打開般若般若的意思就是出世間智慧,也叫中道見地,它最大的特點是看到了諸法緣起性空的真相,並認定了這個真相。「看到」是智慧,「認定」是定力,以慧攝定,沒有出定也沒有入定,這是世間禪定的特點。因此出世間禪定的修證過程是完全無我的,才能最終破除我執也不會再去執空執有,一切能執所執全都消失了,就證入了中道實相,不會再退失。

金剛經》第九品——一相無相說得很清楚,「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實無有法名阿羅漢」等等,就是說四果羅漢的修證過程中並沒有一我在這就是破除了我執聖人禪定修證過程

凡夫沒有去除我執,都要把我緣在一境界上,才能產生覺受。心越來越專註其實就是越來越接近我執本來面目,所以凡夫的覺受里都是有我的,而且有入定和出定的不同。把我執著在某個境界上入定了,就會產生我現在掉了我現在明明白白的、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我現在無我了等等的覺受,從定里出來就沒有了。

比如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就要緣一個非有處非無處,念念不舍,才能入定,否則就入不了這個定,這個非想非非想處定在三界之中定力最深,能達八萬四千大劫。但八萬四千大劫以後又會從定中出來,出來後,不見有無,恬然清凈的覺受就會失去,所以凡夫的四禪八定都只是心的一種狀態狀態就是定境、是功夫而不見地,他的修證過程中「我」是一直在的,見地一直沒有打開來,修到死也破不了我執。因為破我執的是智慧,不是定境,定境、功夫都會退失,見地不會退失,可以一直指導我們成就佛果。因此大乘禪法才說「只論見地不論功夫」,見地智慧最重要的。

佛說般若六度,般若為導,五度如盲」也是這個意思,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就是即便你六度中的第五度──禪定達到了最高的境界還是瞎子,依然走不出生死輪迴。因為他還沒有智慧,看不到真相我執就始終舍不掉、破不了,就不能證入聖境。有了智慧,定境就容易達到,而且沒有副作用,不會著在上面出不來。比如初果羅漢如果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定,馬上就能證入四果了,三界的一切思惑馬上就消除乾淨了,最後只要一念跟滅盡定相應他就生死、出輪迴了。如果沒有這些定境,他雖然有智慧,不會象常人一樣煩惱但也輪迴里出不去

所以做功夫也是需要的,修行要靠兩條腿走路才穩妥。打開般若智慧以後,再修各種定時心已經和無我相應了,定慧就能等持,才能證入涅槃實相,超脫生死輪迴。所以定境和智慧,我們一定分清楚,不能混淆,否則修行時路就會走錯掉,不但浪費大好人生還會帶來很多危險。

四禪八定是修行基礎,也是修行的重要法門,通於各宗各派。佛陀成道涅槃時,也曾依這些禪定功夫作為助緣,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視。在《雜阿含經》卷十七中,佛陀告訴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非想非非想處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止息。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想止息。」

由這四禪八定的修證內容可以得知,每一項的禪定成就都是對於前一項的境界感到不滿足,再加功用行,精進修持才能達成的,所以古德有言「學道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成事貴在有恆,譬如燒火煮水,如果時斷時續,水就無法燒開,世間事業如此,學佛修道更是如此。如果得少為足,就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甚至有了些禪定受用便沾沾自喜,傲慢心生,如四禪比丘證四禪卻妄言證入四果聖境,大妄語成,墮入地獄,豈不可惜!

佛在《雜阿含經》又說殊勝的止息:「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痴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余止息無過上者。」可見即使證到第八定,還不是究竟止息之處,還需要更進一步努力精進,觀人空法空,打開智慧,才能徹底去除心垢,達到解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