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天台修證次第之一、藏教的修證次第

一、藏教的修證次第

法無定法,對機者善!藏教就是闡述了現實的人生,現實的人生具有很多局限,現實生命具有明顯的不穩定因素,這種不穩定因素就是藏教所講的「苦諦」,也就是佛教最有特色的主張「六道輪迴」,生活苦樂人生的曲折,智慧的多少,福報的大小,富貴窮通,悲歡離合,都具有不穩定因素,所以現實生命就是三藏所要討論的具體內容。藏教理論體系是以現實人生的「真諦」為核心,而這個真諦之理具有四個方面的內容,即:人生痛苦的——苦諦、痛苦是有原因的——集諦、痛苦和苦因是可以消滅的——滅諦、消滅痛苦是有方法的——道諦,只要證得了這四種真諦之理,就是藏教修行最高的成就。下面就按照「修行方法」和「證位次第」來逐步說明。

1、基礎

一切佛教修行都需要有紮實的基礎就像房子需要堅固的地基一樣,如果沒有基礎便要強行自己修行就像在沙灘上改房子一樣,蓋得越高就越是危險。佛法修行基礎戒律,由戒生定,因定發慧,以無漏慧,斷除煩惱。在藏教的修行領域裡,概括起來說就是三個方面的修行基礎:一、持戒清凈。無論是出家師父還是在居士要想得到佛法真實利益,就要守護好自己所受的戒律,輕重等持、盡力而為也就是養成一顆認真負責的責任心,培植福德,鍛煉身心,增強毅力。二、奉持三皈。凡是修學行人,都要做到以三寶生命的依靠和歸宿,在心中生起三寶世界最快樂、最寧靜、最光明、最慈悲的至尊至貴之真寶。三、發出離心。藏教行人鬚髮起強烈的出離心也就是全心全意的希望能夠解除人生痛苦,包括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情景,生命中許多負面的行為,如貪嗔痴,以及不穩定輪迴特質,生老病死痛苦煩惱等等,同時也在事相上生起憐憫眾生慈悲心。做好這三方面的基礎訓練,也就具備了一個佛教修行人的最起碼最基本的素質,接下去才可以論如何開始修行證道。

2、資糧位

入道先要具足資糧,即修道的路資與糧食,如果業障較重,先須調節好身心障礙,所謂「集資凈障」就是資糧位和加行位用功的主要目的。主要修習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

(一)、五停心

三藏聲聞乘修習的助道資糧,貪、嗔、痴、障、亂這五種就是修觀所對的「境」,不凈慈悲因緣念佛、數息等五種就是對治障礙的觀法,正如《四教義》卷二說:「心既調停,乃可習觀,猶如密室之燈。入道根本,無過此五法也。」以上五種障礙煩惱心被調停了之後,不受嚴重的習氣毛病干擾就可以進行正式的修習觀法。此時的身心安定光明坦淡,譬如處於密室之中的燈燭,不會隨風飄散,不會隨境動搖。一切修行的最初上路,莫過於從這里入手,首先調停自己的粗重障礙了。所以,這五停心觀就是從光明智慧的角度來命名的,而五門禪則是從寧靜禪定的角度來稱呼的,實際上包含了定和慧兩者的適當調和,恰到好處,讓修道人的心變得溫柔、聽話,就象受了心靈的按摩」一樣,寧靜致遠,光明愉悅!這就叫做五停心。

a、多貪眾生不凈

a、九想觀

即對人的死狀作九種不凈觀,以滅除對男女色身肉體,相互之間所生起來的貪欲。將此九項冠以「想」的名稱,這是因為此法能夠轉心、轉想、生不凈顛倒想的緣故。依據《法界次第》卷中、《次第禪門》卷九、《法華玄義》卷四(上)所述,略作解釋如次:

(1)脹想:即觀想人之死屍,臭氣甚濃,腹部脹滿,宛若皮囊盛風盈滿。

(2)壞想:觀想死屍經風吹日曬,轉而變大,隨後裂壞在地。

(3)血塗漫想:觀想死屍膿血流溢,污穢塗漫,不堪入目。

(4)膿爛想:觀想死屍流出膿蟲,皮肉壞爛,滂沱在地。

(5)青瘀想:觀想死屍皮肉變黃赤之瘀,復化黑青之黤。

(6)啖想:觀想死屍蟲蛆唼食,鳥挑其眼,狐狗咀嚼,虎狼撕裂。

(7)散想:觀想死屍為禽獸分裂肢體,身形破散,筋斷骨離,頭手交橫。

(8)骨想:乃觀死屍皮肉已盡,但余白骨或連或散。

(9)燒想:觀想死屍為火所燒,爆烈煙臭,薪盡形滅,與灰土同;未燒盡者,亦歸磨滅,化為塵土。色身就這樣,宛若一縷青煙,塵歸塵、土歸土,消逝在茫茫的宇宙間!

b、八背舍

八背舍,這是八種由淺入深的禪觀法門,即依八種禪定力以背棄舍離五欲境界的煩擾,且舍離其貪著之執心,故名八背舍。又叫做八解脫,這是指依此八種禪定力量可斷三界煩惱證得解脫故名解脫。如《大毗婆沙論》卷48說[1]。

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十所說名字比較簡潔,即為:一、內有色相外觀色。二、內無色相外觀色。三、凈背捨身作證。四、虛空處背舍。五、識處背舍。六、不用處背舍。七、非有想非無想背舍。八、滅受想背舍。大概意思是:

(1)內有色相觀外色:這是指內心之色想,觀外在諸色為青瘀膿爛等不凈,從而不貪欲之心,獲得解脫

(2)內無色相觀外色:此謂內心已離色想,然為欲使心更加堅定不移,故於外在他人的色身上面,修習不凈觀,從而獲得解脫

(3)凈背捨身作證:這是指為欲試練善根是否已經成功或者圓滿,乃棄背前面二種解脫不凈觀,而修觀外在一切色境之色相,令煩惱不生

(4)空處背舍:是說滅了可以相對的色想,成就了空無邊處的行相。

(5)識處背舍:這是指棄背空無邊心,成就識無邊之行相。

(6)不用處背舍:此是說棄背識無邊之心成就無所之行相。

(7)非有想非無想想背舍:這是指棄背無所有心,無明勝之想,住非無想之相成就之。

(8)滅受想背舍:這是厭背受想等,趨入滅一切心心所法的滅盡定,從而解脫生死

c、八勝處

八勝處就是八種由淺入深的禪觀行法門。亦即觀欲界色處(色與相),制伏之以拂除貪著的八個階段。因藉觀想制伏所緣之境,摧破愛著,勝過所緣之境煩惱故稱為勝處;或謂依此所得善根,稱之為處,而彼處遠勝此處,故稱為勝處。異譯有八除處、八除入、八制入。入是處的別稱,如十二處譯為十二入。《大毗婆沙論》卷85說[2]。

(1)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內心未舍離色身清凈之貪,為欲舍棄此貪,故緣外界少分色境,起勝知見,勝伏彼色,斷壞超越欲貪。

(2)內有色想,觀外色多:這是指緣多分色境,勝伏彼色。

(3)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內心已離色想無須除,更觀少分色境,勝伏彼色。

(4)內無色想,觀外色多:這是指緣多分色境以勝伏之。

(5)內無色想,觀外色青:這是指內心已離舍色想,觀外界色法都是青色。

(6)內無色想,觀外色黃:這是指內心已離舍色想,觀外界色法都是黃色。

(7)內無色想,觀外色赤:這是指內心已離舍色想,觀外界色法都是赤色。

(8)內無色想,觀外色白:這是指內心已離舍色想,觀外界色法都是白色。

b、多嗔眾生悲觀

a、非理嗔:自己沒有道理的嗔恨(突然生起嗔恨之心也不問是對是錯),這就需要修行眾生緣慈來對治(觀想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親人眷屬)。

b、順理嗔:自己有道理的嗔恨(他人真的來惱害於我),這就需要修行法緣慈來對治(觀見一切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從而給予包容和理解)。

c、諍論嗔:為了諍論問題而產生的嗔恨(執著自己所理解的為正確,認為他人所所做都是錯誤),這就需要修行無緣慈來對治(能諍論的我和所諍論的問題、主觀的和客觀的都是同一體性,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沒有任何條件生起了大慈悲心)。

c、多散眾生數息觀

根據《俱舍論頌疏論本》卷二十二說:「經言阿那阿波那念。阿那者,此雲遣來,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此雲遣去,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3]《雜阿含經》卷二十九說:「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4]《坐禪三昧經》說:「若思覺偏多,當習阿那般那三昧法門。」一心念數入息出息,若長若短,數一至十,念與息同,制心一處,數隨止觀,轉觀清凈。心繫一處,斷諸貪嗔煩惱等各種粗惑思覺。粗細思覺除卻,心厭世間,得無漏道,方得清凈。《大般若經》也說:「學禪波羅蜜本業,能過欲界,除斷五蓋,成就五支,於四神足,游戲神通,見佛聞法,速得菩提。佛告清凈菩薩,初修禪定,於一切出入息相,繫心緣念。以不亂心,出息入息。隨入息觸心,彼息觸心者,名之為覺。隨出息觸心,隨出息觸心者,名之為觀。乃至喜樂,一心不亂,將出欲界,離於覺觀,斷除貪欲,及嗔恚蓋,伏一切惡法,得初禪有覺有觀。」這是由於利用數息觀對治了散亂,因此能夠進入四禪八定等等的修習階段

d、愚痴眾生因緣

一般來說,愚痴可以分為很多的類別,如二十二種愚痴三種愚痴等,根據《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所說行者禪定時,會有三種愚痴發相,即:(一)計斷常痴相,謂行者於修定時,忽發思惟,分別我及諸法為斷滅或常住,如此痴覺念念不斷,而障於正定出世之法。(二)計有無痴相,謂行者於修定時,忽發思惟,分別我及諸法為有或無,且見心即發,隨見生執,而障於正定。(三)計世性痴相,謂行者於修定時,忽發思惟,分別四大五蘊假名眾生及諸世界,以智辯能問能說,是非諍競,離於真實之道,如是執計世間之性,而障於正定。[5]

《四教義》卷二說:「十二因緣三種不同:第一種、三世十二因緣(過去的無明、行二支就是因,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支就是果;現在的愛、取、有三支就是因,未來的生、老死二支就是果)。第二種、二世十二因緣(現在的有『無明』到『有』這十支,未來的有『生』和『老死』這二支)。第三種、一念十二因緣(這是從現在當下一念來說的,隨便哪一個心念生起,就完全具備了十二因緣的性質)。說三世十二因緣是為了破除斷見和常見,說二世十二因緣是為了破除執著實我的存在,說一念十二因緣是為了破除自性實有。」《輔行》卷七上說:「說三世能夠破除斷常二見,三世相續所以不是斷滅,三世迭謝更替所以不是常住。再者,說過去就是破除常見,說未來就是破除斷滅見,現在這里三種十二因緣就是雙破斷常二見。說二世能夠破除我見,現在和未來這二世,具備十二因緣對於父親生喜愛之心對於母親生嗔恨之心這就叫做無明父親遺出體內精子的時候,就認為是自己所有,這就叫做行。從識支以後一直到老死支這十支,與三世十二因緣含義相同。」[6]《輔行》卷八上說:「所謂一念,並不是指極為短促的一剎那間的一個念頭,而是指能夠構成善業或者惡業的一念,叫做一念。差別於三世十二因緣、二世十二因緣,連縛十二因緣等行相[7],所以叫做一念。念念生滅都是無常,所以就不自性實有。」

e、多障眾生念佛

禪門》卷第四,說明了修道過程中的三種障礙,應該念佛陀的三身來對治(那是相通於大乘修行法門,現在這里只是想說明小乘助道的修行法門)。障,就是指惡的行為所感召的違逆力量,因為這三種能夠障礙禪定,使之不能得到開發。三種障礙,第一、昏沉暗塞障,是欲修禪定時,其心沉昏闇睡,無所別知,成為開發禪定障礙。應該念佛的應身三十二相相好庄嚴來對治。第二、惡念思維障,是欲修禪定時,雖無前事,卻生惡念之心,或欲做十惡、四重、五逆、毀禁、還俗等事,無片刻停止,成為開發禪定障礙。應該念佛的報身功德庄嚴,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來對治。三、境界逼迫障,是欲修禪定時,雖無前事,卻身感逼迫,身體忽然疼痛,或見諸外境,或見無頭目手足之人,或陷入地,或火來燒,或被水溺,或於夢見諸惡相,如此諸事皆逼迫行人使其驚怖、苦惱,成為開發禪定障礙。應該念佛法身非相,空寂無為來對治。

(二)、別相念

別相念就是分別開來觀察四念處的意思,也就是把身、受、心、法等四者作了各自差別的觀察推究。

我們知道,四念處佛教基本修行法的三十七道品中之一科。又稱四念住、四意止、四止念,或單稱四念。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亦即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此四觀來對治凡夫眾生身心世界的常、樂、我、凈等四顛倒。「念」指與觀慧相應之念心所;「處」即身、受、心、法四境。於此四境起不凈、苦、無常、無我等觀慧時,能令念止住於其境。因此稱為念處或念住。

依《俱舍論》卷23所說,於五停心已修成滿勝奢摩他之後,更為毗缽奢那以自相、共相觀身、受、心、法四者。自相,即身、受、心、法四者之自性。「身」之自性為四大種所造之色。「受」之自性為受之心所。「心」即心王。「法」指以上三者之外的其餘諸法。共相,謂一切有為法是無常,一切有漏法是苦,一切法皆是空與無我之本性。[8]

四念處》卷一對於藏教聲聞乘的別相念四念處作了詳細的解說,指出了「別者,身、受、心、法也。」也就是把這四種分別開來觀察,首先是身念處觀,如說:雲何觀身?一切色法名之為身,內身、外身、內外身。己名內身,眷屬及他名外身,若己若他名內外身。此三種色,皆從前世不凈業生,前世不畏生死,不厭系縛,不欣解脫,不尚涅槃,於四聖諦,了無願樂,種顛倒業,業縛於識,將入母胎,則有五種不凈,謂生處、種子、相、性、究竟。生處者,女人之體是不凈聚,蟲膿穢惡合集成立,筋纏血塗皮裹其上,如彼土壁假以泥治虛庄粉墡,經十月日,二藏間夾,窄隘如獄。……種子不凈者,攬於遺體赤白二渧於中而住,是識隨母氣息,是為受身最初種子不凈也。相不凈者,頭等六分,從首至足,純是穢物。譬如死狗,盡海水洗,洗死屍盡,唯餘一塵,一塵亦臭,猶如糞穢,多少俱臭。從頭至足,皆不凈相也。性不凈者,根本從穢業生,托於穢物長養其性,自是不可改變。身中有三十六物,內有十二名性不凈,外有十二名相不凈中有十二通於相性。究竟不凈者,業盡報終捐棄冢間,如朽敗木,大小不凈盈流於外,體生諸蟲唼食其肉,狐狼鴟鷲啄裂其外,尚不可眼見耳聞,況鼻嗅耽湎。故毗曇偈雲:是身不凈相,真實性常其始終粗細過患若此,而言凈者是大顛倒,如狂、如醉、如痴小兒捉糞唼噉是何可恥。[9]

受念處者,領納名受。有內受、外受、內外受。緣內名內受,緣外名外受,緣內外名內外受。又意根受名內受,五根受名外受,六根受名內外受。於一根有順受、違受、不違不順受,於順生樂受,於違生苦受,於不違不順生不苦不樂受。於六根即有十八受,根塵能所,合三十六受,約三世有百八受,諸受皆苦。樂受是壞苦,苦受是苦苦,不樂不苦受是行苦,諸受粗細,無不是苦。如食有毒,食消則苦,樂受壞則苦;如搔疥,初美後苦。樂受壞苦亦復如是,余兩苦可知。

心者心王,異乎木石心,例上有內心、外心、內外心。心王不住,體性流動,若粗、若細、若內、若外,皆悉無常、無奢、無促,今日雖存,明亦難保。一比丘不保七月,乃至不保一日,佛訶皆懈怠。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善哉剎那,促時無常!老死至近,是一期無常佛法欲滅,是轉變無常。山水溜斲石光,若不及時,後悔無益。[10]

法念處者,法名軌則,有善法、惡法、無記法。人皆約法計我,我能行善、行惡、行無記。若於心王計我,已屬心念處攝。若於心數計我,從九心數,一切善數、惡數、通大地數,並屬行陰,法念處攝。此等法中求我,決不可得龜毛兔角,但有名字,實不可得。若善法是我,惡法應無我,若惡法有我,善法應無我。又惡法是我,何容為惡自害?若無記是我者,無記不能起業,但名因等起,因此無記起善起惡,善惡業尚非我,因等起何得是我?當知皆無有我,但是行陰故。經雲:起唯法起,滅唯法滅。但是陰法起滅,無人、無我眾生壽命,雖有法起,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身、邊二見,名為污穢。五陰無記,亦是污穢。五陰無記緣報法起,故皆無我也。雖心王、心數同時俱起,用有強弱,若心強屬心念處,若數強屬法念處。……如是善惡等法,求我不可得故,名法念處也。[11]

這樣觀察之後,善惡無記等等一切法,都是沒有主宰意義,一切法都是緣起而生,緣散而滅。」其中沒有一絲一毫可以作主,沒有任何東西能夠給予主宰,因此一切法都是無我。這樣認知之後,就會凡夫眾生我執之心,逐漸調教鬆動,直到最後破除我執,而出離三界輪迴苦海這就是「四念處」的別相念觀法,將身心世界,分開來逐漸觀察認識,達到自己對人生環境的初步定解,這就給以後修習佛法打下比較好基礎了。

(三)、總相念

關於總相念的修習,是建立在別相念的基礎上來進行的,因為只有對別相念的內容全部把握了之後,才有可能對總相念作一個全面的審視和觀照,從而了解了吾人身心世界的另一層內涵。

所謂「總相念」,又叫做「總相念處觀」,智者大師四念處》卷一說:「總相念處者,緣一境總為四觀。」這里的「緣一境」,就是「念處」的意思,緣就是念,境就是處,如說:「緣念處者,《大論》雲:一切色法名身,一入及十入少分既是色,色屬身也;六受為受;六識為心;想行兩陰,及無為法名法。通一切境界,皆名緣念處觀。」[12]這就是修習總相念的「所觀境」,包括了五陰、六入、十二處,乃至十八界等等「通一切境界」,亦即上文所說的我人整個身心世界

首先境別觀總,這有四個層次的觀法區別:一是觀身不凈、苦、無常無我,二是觀受不凈、苦、無常無我三是觀心不凈、苦、無常無我,四是觀法不凈、苦、無常無我

其次境總觀別,這也有四個層次的不同觀法:一是觀身、受、心、法皆為不凈,二是觀身、受、心、法皆為苦,三是觀身、受、心、法皆為無常,四是觀身、受、心、法皆為無我。以上這兩種觀法是屬於總相念的「前方便」,在這兩種觀法都很熟悉之後,才可以觀照第三種真正的「總相念」了。

最後境總觀總,由此身、受、心、法構成的身心世界,無論是局部的個體,還是全部的整體,只要有形有相的一切事物五蘊色心等等諸法都是屬於不凈、苦、無常無我在我們整個人生觀世界觀當中,沒有一點常、樂、我、凈的東西。反覆推敲,終於成為自己思維的基本模式,不可能再有別的看法想法了。這樣便成就小乘三藏教的「總相念處觀」,以此來破除凡夫眾生對色身乃至一切緣起虛幻之法的執著,解決了凡夫身心世界外在面上生起常、樂、我、凈的四種顛倒。

以上所介紹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都是屬於藏教的「外凡資糧位」,只有具備了足夠的資糧,才可以遠行他鄉,尋求無上珍寶,探索生命真諦

3、加行位

根據天台智者大師說法,首先對這四個位次的大義作一個簡要的說明:

暖,這是從譬喻來說的,因為在「總相念」的修習之後,對於總相念所修習的境界非常熟悉了,明白了凡夫眾生身心世界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並且對這個道理非常信受,沒有絲毫懷疑,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下觀照生活,體察自己的生命景象,得到了極為確定的認知,於是對佛陀所說四聖諦道理生了相應,進而觀修四諦的十六行觀,從此感覺到自己的智慧也已經日趨增長,力量比原來更加大了,知道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努力地去實踐,一定會徹底找到究竟的真理信心實足,得到甜頭,好象鑽木取火一樣,得到了暖氣,就確定能夠最終獲得智慧的火花,所以叫做暖位。正如《法華玄義》卷四說:「使用別相念、總相念兩種觀法,心緣四諦之境,能夠啟發相似的理解,伏住了粗重煩惱迷惑,得到根本佛法的氣分。就象是鑽木取火的燧石,首先見到冒煙一樣,春天到了陽光的暖氣也開始發出來。以觀慧來鑽研四諦境,啟發了相似的理解,這個理解就是比喻為暖氣(這是比喻為慧行)。又象是春夏之際,聚集了很多花草自然就有暖氣從中生出來。以觀修四諦智慧,修習眾多的善法,善法就會受到熏習而積聚起來,智慧的解悟也就得生起,所以叫做暖(這是比喻為行行)。」 [13]

頂,這是在修習暖位之後,繼續修習十六行觀,相似地理解了真理的內涵,對於整個四聖諦義理已經瞭然於胸,就象看到電視裡面的全部景象,雖然還沒有親自到達真理境界,但是對真理的整體情況已經大概的掌握了。對於徹底把握真理方法,也已經非常清楚了,也就是說在知解上已經到達頂峰了,就象登到高高的山頂一樣,能夠眼看四面八方,道路曲折大小,都已經一目瞭然,沒有比這個時候更加清楚了,所以叫做頂位。比如《法華玄義》卷四說:「相似的理解輾轉加深,便能夠證得如意定,所修的十六諦觀,轉而更加分明了,此時的位次已經在暖位之上。就象登上山頂,眼睛觀看四面八方,都能夠清楚明了,所以叫做頂法。」 [14]

忍,這個位次是四加行位的重心所在,包括了下忍、中忍、上忍。下忍位是繼續修習頂位所修的十六行觀,這是指對於頂位所了知的見解看法都能夠認可,並且緊接著就加深對於十六行觀的練習,一直到非常自如地能夠把十六行觀的境界,練習成為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這就是下忍位成就了。中忍位就是忍位修習最為復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忍位修習的中心位置,下文將對其進行詳細的解說。上忍位則是在極為短暫的時間內所修的觀行過程,所以內容也就比較簡單,但它是在中忍位成就之後的一剎那間的修習,所以並不復雜。關於忍位的情況,如《法華玄義》卷四說:「這也是相似的理解更加增長,積聚了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法,增進到成為五根,此時便能夠於四諦之境中,堪能忍可各種樂欲了。」 [15]所以這里的「忍」,也就是忍可的意思。

世第一,這就是經過了前面三個步驟的修習之後,所到達的真理的邊緣,是凡夫聖人分界線,在世間來說已經到了最為殊勝第一的境界了,其實也只有一剎那的一個觀念,把凡夫的最後一個觀念成了聖人觀念那就是進入見道位了,在最後一個觀念還沒有改變之前,仍然還是屬於凡夫,是第一等的凡夫,所以叫做世第一位。《釋籖》卷四說:「此是有漏,故名世間。於中最勝,故雲第一。」 [16]

4、見道位

《四教義》卷六說:「通名聖者,聖以正為義。」[17]舍棄凡夫錯誤習性而進入到聖人正確習性,初果須陀洹見到真諦之理,破除了八十八使的見惑,名為見道位。證得這個初果位的時候,是從世第一位的後心,修習苦法忍而使真智明發成就苦法智(苦忍真明,或者說是苦忍明發,苦忍就是指在欲界苦諦之下的苦法忍。明發就是指苦法智,所謂真實智慧轉向明白而被開發出來),在三界八諦之下,開發了八忍八智,加起來總稱為十六心。有門認為是十五心就是明了真諦的見道位,就是初果向的位次,十六心就是破除見惑的修道位,屬於初果的位次。《析玄》空門觀點,卻認為是十六心叫做見道位,就是初果的位次了。

5、修道位

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以上,加重禪定靜慮的功夫而緣於真諦理性,名為修道位。修道,又稱為有學道,就是修行三個階段的見道、修道、無學道之第二階段。關於修道的位次這就可以依據修行者的能力及其修行程度可分成許多階段。在四向四果中,相當於預流果之後的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等位次也就是在預流果和阿羅漢果之間的所有經歷,都屬於有學道的范圍。因為還要在事相上、感情用心修學,在見道位時能夠斷除煩惱障,而在修道位還要斷除解脫障,所以叫做有學道。修道位的最終結果,就是可以斷盡三界八十一品之修惑,修惑也叫思惑。如《大毗婆沙論》卷五十一說:「見道是猛利道,暫現在前,一時能斷九品煩惱。修道是不猛利道,數數修習,久時方九品煩惱。如利鈍二刀同截一物,利者頓斷,鈍者漸斷。暫見斷者名見所斷,數修斷者名修所斷。」[18] 這就是說,在修道位的時候,斷除惑業就不象在見道之時所斷見惑那樣快捷,而是要在數數修習之後,才能逐漸把思惑一品一品的斷除。亦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知道容易做到難」啊!

從四果的角度來看,修道位就是二果和三果的事情,但是更具體的分析一下,還是包括了二果三果的前前後後,應該有五個位次的修習情況,其斷惑次第和證位情況可以從「一般」和「特殊」兩個方面來看:一般而言,就是嚴格的按照前後次第來修習,逐步上升,一品一品的斷除思惑;特殊而言,那就是不按照次第的特殊修習,超越而證,斷惑快慢多少等情況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這中間,次第而斷的又有快慢的區別,超越而證的也有多少的不同,所以在見道位之後的修道位情況就顯得尤其復雜,但總的情況就是「見道之後,再進行斷除思惑的全部過程」。

6、證道位

四果阿羅漢的見思二惑已經斷盡,名叫無學位。通過了修道位在事相和感情上的訓練之後,便能夠獲得事相和理性的一致解脫,在輪迴苦難生命景象當中,已經徹底擺脫了三界火宅之中的愚昧無知,自己身心的各種情況也已經得到了完全的掌握,見思煩惱已經沒有市場,他的看法想法不會對自己的身心產生負面作用,這才算是真正的學習到家了,考試一定全部及格了,不用再為自己的現實生命擔心受怕,可以安住在自己最為現實生命境況當中,大事已了,願望實現,好不暢快!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具有應供、殺賊、無生三種意義這就是無學道情況。無學道,又稱為無學地。與前面所講的見道、修道合稱為三道。這就是完全證得真諦之理,解脫一切見思煩惱學道圓滿,不用再修學勝果之道也就是指四果阿羅漢的果位。

羅漢,指斷盡一切見思煩惱而得盡智[19]或無生智,值得受世人供養聖者。斷色無色界惑,最後入金剛喻定[20]而斷盡有頂地第九品惑時,盡智生即成無學阿羅漢果。另外,阿羅漢的名稱,並不是僅限於聲聞的果位,獨覺及佛亦可稱為阿羅漢。如《成唯識論》卷三所說:「阿羅漢者,通攝三乘無學果位。」[21]

7、勝進位

在藏教的修證理論體系當中,阿羅漢之後的位置都算是勝進位,因為此教主要是針對聲聞弟子而說的,聲聞弟子既已證道,但是沒有除盡余習,所以還需要更進一步侵除習氣故有勝進位之設立。即是緣覺、菩薩兩個位次的修道情景。

a、緣覺

所謂緣覺,就是觀察眾生內在的十二因緣,稟持佛陀所教導的思想理論。所謂獨覺,就是觀察有情外在自然界的因緣聚散,沒有老師就能夠自行覺悟無常、苦、空、無我等道理。《法華文句》卷四引《大智度論》說:「所謂獨覺,出生於沒有佛陀在世教化的時候;所謂緣覺,由於過去世中發願而生佛陀在世教化的時候。」

十二因緣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又叫做十二重城、十二牽連、十二苦事、十二輪。利用能夠滅盡無明等十二支所引起煩惱的能觀之心順從這十二支的相生次序來推理觀察這個所觀的十二因緣境,所以這十二因緣就是所要消滅的境。觀察十二因緣就是推求一切痛苦的根源,最終推求到無明才是所有痛苦的真正起因,所以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憂悲苦惱滅,推因至果,這就是還滅門的順觀十二因緣法。如果直接就從老死支開始觀,老死滅則生滅生滅則有滅,乃至行滅則無明滅,依果尋因,這就是逆觀十二因緣法。

b、菩薩

所謂菩薩,我們都知道全稱就是「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翻譯成漢文為「大道眾生」,也有的將其翻譯為「大道眾生」。唐朝玄奘法師譯為「覺有情」,因為菩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有眾生當中的覺悟者,也就是覺悟有情眾生。從其證果情況來看,是在法界當中處於最高一個法界眾生,僅次於十法界當中的佛法界。

但是,我們這里所說菩薩,就是在藏教的教法之內來討論的,即為藏教大乘修行者。所以這里所說菩薩是指不斷除見思二惑,而需要經過三祇百劫的「伏惑行因」伏而不斷,帶惑於生死海中利益眾生菩薩。《四教義》卷七說:「三藏教法正面教化二乘根機的行者,側面也教化菩薩道的行者。如果說菩薩是斷除了見思惑而來三界受生的,二乘聖人就會懷疑:假如結惑已經斷盡了,而還得受生死的話,那麼許多聲聞人得到阿羅漢果之後,豈不是還要再受生死嗎?所以就不菩薩是斷除結惑而受生死。」[22]《法華玄義》卷五也說:「為了能夠使藏教行者生起有相的善事,所以才說需要三祇修福、百劫種相、伏惑行因。因為想要求得佛陀果報,就必須改惡從善而修習眾多的善法。」[23]另外,《四教義》卷七說:「雖然也在習性念處觀,但是卻不斷除結惑煩惱這就是為了能夠生在三界中來度化眾生緣故。」[24]由於三藏教法並不詮釋中道實相作為應化利生的根本,而是留著結惑忍受三界生死利益眾生,因此三藏菩薩在度眾生的時候,就是不斷見思塵沙之惑,而是伏惑潤生、伏惑行因的偉大創舉!

藏教菩薩的整個修行內容,就是:從初發心,緣四諦境,發四弘願,修事六度行。要經過三祇行六度、百劫修相好的刻苦修行,然後方能成就菩薩大業。

8、果覺位

前面所說的就是藏教菩薩修行情況,就是三祗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緣生滅四諦之理,發四宏誓願,實踐事相上的六度萬行,一直到這些修習都圓滿了,才真正的成就菩薩的勤苦修行之全部過程了。接下來就是八相成道示現成佛證得了藏教佛的果位。我們於此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入補處生兜率、托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動,為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位。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坐木菩提樹下,生草為座,成劣應丈六身佛,受梵王請,三轉*輪度三根性,住世八十年,現老比丘相,薪盡火滅,入無餘涅槃,即三藏佛果

所謂補處,就是指的前一位佛陀將來滅了,而這個菩薩就候補前一尊佛的位置,所以叫做補處菩薩。這里介紹了佛陀所具備的八相成道:1從兜率天下降到人間、2寄託在母親的胎內、3從胎內出生到社會上、4從世俗家中出來求道、5在菩提樹下降伏天魔、6降服天魔之後而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大道、7到鹿野苑去轉動佛法之輪、8化緣結束而進入涅槃世界

--------------------------------------------------------------------------------

[1] 見《大正藏》卷二十七,第434頁中。

[2] 見《大正藏》卷二十七,第438頁下。

[3] 見《大正藏》卷四十一,第942頁上。

[4] 見《大正藏》卷二,第206頁上。

[5] 參見《大正藏》卷四十六,第501頁下——502頁上。

[6] 見《大正藏》卷四十六,第372頁中。

[7] 連縛等相:是指《俱舍論》、《婆沙》等所說剎那、連縛、分位、遠續等四種十二因緣因果無間,相連而起,情與無情都有生滅,念念相續故名剎那連縛。

[8] 以此自相、共相所觀之念住,其體為聞、思、修慧。即四念住之體皆各有三種,稱為三念住:(1)自性念住,以聞、思、修三慧為體。(2)相雜念住,以與慧之所余俱有的心、心所及四相無表色為體。(3)所緣念住,以所緣之身、受、心、法等諸法為體。

[9] 見《大正藏》卷四十六,第558頁下——559頁上。

[10] 見《大正藏》卷四十六,第559頁上——中。

[11] 見《大正藏》卷四十六,第559頁中。

[12] 見《大正藏》卷四十六,第560頁上。

[13] 參見《法華玄義》卷四(下),《大正藏》卷三十三,第728頁上。

[14] 參見《大正藏》卷三十三,第728頁上。

[15] 參見《大正藏》卷三十三,第728頁上。

[16] 參見《釋籖》卷七,《大正藏》卷三十三,第863頁中。

[17] 見《四教義》卷六,《大正藏》卷四十六,第739頁上。

[18] 見《大正藏》卷二十七,第267頁上­——中。

[19] 盡智:指煩惱染污全部除盡而得之智慧。即由於完全證知四諦之理而得之智慧。亦即於無學位遍知我已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而與漏盡之證得俱生的無漏智。

[20] 金剛喻定:指能破除一切煩惱禪定,此定如同金剛之能摧斷一切物,故稱金剛喻定。又,此定能發智,斷除煩惱,故亦稱金剛無間道、金剛三昧或金剛心。聲聞菩薩修行究竟斷滅最後煩惱生起此定。於「定起惑了」之時聲聞得阿羅漢果菩薩佛果。《俱舍論》卷二十四〈賢聖品〉頌雲:「上界修惑中,斷初定一品,至有頂八品,皆阿羅漢向。第九無間道,名金剛喻定,盡得俱盡智,成無學應果。」《大正藏》卷二十九,第126頁中。

[21] 見《大正藏》卷三十一,第13頁上。

[22] 參見《大正藏》卷四十六,第746頁中。

[23] 見《法華玄義》卷五(上),《大正藏》卷三十三,第737頁下。

[24] 見《四教義》卷七,《大正藏》卷四十六,第744頁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