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方便有多門 歸元無二路

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上)

──修學佛法的次第原則方法

日前有網友留言給我說:「法師,如果想學習佛學,怎樣系統的自學比較好呢?」相信很多有心學佛的人,可能都會有類似的問題;尤其現在學佛的年青人,都會覺得佛法博大深奧,難懂難修,不知從何下手。因此,我覺得很應該響應一下,提供一些正確概念方法,讓更多人能夠對「如何學佛」有較清晰的理解,從而獲得真實利益與受用。

佛教東晉時期傳入中國後,經過與中國原有文化不斷的融合、豐富與發展,最後開展為「大乘八宗」。八宗是指律宗、三論宗、凈土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密宗。每一宗派都有各自的思想架構、理論系統,然雖各自獨立,卻又互相融通,互不妨礙;學佛者,可依個人之根性、資質而選擇修學其中一派,或兼修他宗,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學佛最重要是正信、正知、正行正覺,因此入門方法是否正確,尤顯得特別重要。本文分別從修學佛法的次第、原則方法等三方面,略作分析與說明。

一、修學佛法的次第

1.五乘佛法

我們想要學佛,首先必須知道學佛的次第。經上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陀說法,善於觀機逗教,應病與葯;敷設八萬四千法門,無非為令眾生轉迷向悟,重見自我本具的真心實性;所謂「法無高下,應機者妙」,一切佛法都是療治眾生身心疾病良藥,正如百川匯歸大海,原同一味,只因眾生根機有利、有鈍,因此佛陀不得不開設權實之教,乃至有先後次第之別。例如將佛法分為五乘,即是佛陀針對不同根機眾生需求而依次施設的修行法。

所謂「五乘」,是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陀依序為人乘者說受持五戒(注1)法,可脫離三途而生人道;為天乘者說修十善(注2)法,可生天界;為聲聞乘者說修四諦(注3)法,可脫離三界而成阿羅漢;為緣覺乘者說修十二因緣(注4)法,可脫離三界而成辟支佛(注5);為菩薩乘者說行六度(注6)法,可越三界二乘的境界,得無上究竟的成佛果位。

也就是說,明因緣果報輪迴生死受持三皈五戒,奉行十善法,這是人天乘者;明生老病死苦,對人世生厭離,求了生脫死,依四諦修行這是聲聞乘者;較聲聞乘利根,無須聞法,但觀十二因緣,即可靠自力覺悟這是緣覺乘者;理解自他平等同體共生,不但自求解脫,更發大菩提心欲救度一切眾生精進修習六度,願作眾生不請之友,願拔眾生之苦,施予眾生快樂這是菩薩行者

人天乘是戀世;聲聞、緣覺乘是出世;菩薩乘是入世而不戀世,出世而不獨善其身。五乘佛法人天乘為基礎,次第進趣於大乘而直達佛乘,所以人天乘是佛乘的初階,而佛陀出世的本懷,主要在化導眾生由人乘直入佛乘。發心修行者,若依五乘佛法循序漸進修行,必定可以證得與佛同等的究竟果位。

2.信解行證

此外,初學佛者想要進入佛法堂奧,亦可從信、解、行、證四個次第來實踐佛法

「信」:即是信仰的意思。《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在人生的茫茫苦海里,唯有依靠信仰的大願船,才能安然地從生死大海的此岸,過渡到清凈解脫涅槃彼岸信仰的重要,就如樹木的根一樣,只有根深才能蒂固;我們唯有依靠信仰為根,才能奠定人生根基,才能培福修慧,最終達到真正的解脫。所以《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發心學佛的第一步就必須皈依三寶這是信仰的確定。三寶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如果我們不皈依三寶,就無法得到受用。其次,從發心信仰到徹底證悟,還有「解」、「行」的修學過程

「解」:就是慧解。《大毗婆沙論》說:「有智無信,增長邪見;有信無智,增長愚痴。」信是智信,而不迷信;解是慧解,而不是曲解。信心具足之後,接著就必須對佛陀所教導的一切義理生起如實的勝解。唯有真正明白佛陀開示教理,才能使信心更加堅固,才能由信仰產生真正的力量

「行」:就是修行也就是說,有了信解之後,就必須起行。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都知道,凡夫修行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所以,修行的路,是非常漫長的,必須立定方向,堅決起行,要不然的話,是不會達到目的地的。經雲:「雖有多聞,不制煩惱,不能自利,徒無所用。譬如死人,著金瓔珞。」信解必須付之於實踐;一個信解多聞而不能實踐佛法的人就如同死人穿上華麗的衣服,是毫無用處的。因此,學佛除了福慧雙修,更要「解行並重」。

「證」:就是印證涅槃解脫,是證悟的最高境界這是修行的最高目標。在佛法中,修證是心地法門,是內在的工夫;所謂「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有一分修證,就有一分體驗;如果我們只在理論上「說食數寶」,甚至是「人雲亦雲」,這樣的話,就很難有證悟的一天,所以唯有透過實踐力行,才能把佛法的真義。佛陀的一切言教,是引導眾生通往真理的南針,除了如實信解,更要如實行證,如此才能得到解脫自在、法喜與清涼。什麼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境界?唯有遠離顛倒夢想,親自參證,實際修行,才能真正體悟。

3.從煩惱的此岸.到覺悟彼岸

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修行實踐的依據。除了上述五乘佛法修行次第、信解行證的修行次第之外,戒定慧三學(注7)的修行次第、聞思修三慧(注8)的修行次第、止觀雙修(注9)的修行次第、四禪八定(注10)的修行次第、境行果(注11)的修行次第,以及五停心觀(注12)的修行次第等,也都是得度之道。這些修行次第都是為了引導眾生煩惱的此岸走向覺悟彼岸,從無明虛妄走向光明真實,從污染的世界走向清凈凈土,從迷執的凡愚走向解脫的聖道,一切眾生能夠如實奉行實踐,最終都能證悟得度。

(未完待續)

注釋 

注1:不殺生,指不任意殺害生命;不偷盜,未經許可,不得擅自取用別人的財物;不邪淫,不得破壞別人家庭幸福,以及別人的貞節情操;不妄語,不得說謊詐騙及毀謗別人的名譽與信用;不飲酒,指不得吸食任何會妨礙身體健康及迷失理智的飲料或葯物等。

注2:乃身、口、意三業中所行的十種善的行為。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注3:「諦」就是真理,包含有審察、真實不虛的意思。四諦即:苦諦,是以智慧觀察三界是個充滿痛苦、缺乏快樂的火宅;集諦,是以智慧徹悟貪、瞋、痴等煩惱是所以造成生死痛苦原因;滅諦,是透過智慧證得清凈涅槃自性;道諦,是尋找出離苦得樂的出世法門

注4:又作十二因緣。是生命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所輪轉的十二個程序。1.無明,因為緣生,萬法才生;緣滅,萬法亦滅。一切法無常無我,人們不知如是法的真相,是為無明無明是總覆一切緣生法的實相,亦即愚痴的意思。2.行,行是能造作,能牽引三界的身、口、意三業的力量。3.識,通指個人精神統一的總體。由於識的了別,使境增長,使思想等有所領導。4.名色,名是受、想、行、識的精神,色是物質肉體,名色包括主觀的精神與客觀的物質。名色即五蘊異名。5.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6.觸,內六根與外六境相接觸,主觀上所起的感覺作用,亦即根、境、識三種和合曰觸。7.受,對不歡喜的人事物生起苦痛感叫苦受,反之叫樂受,對中庸的人事物修養能克服苦樂感,叫不苦不樂受。8.愛,有愛財、愛情又有欲愛、色愛,總指對所欲境上渴愛之貪念也。9.取,有欲取、見取、戒取、我取等,總之,取是於所有事物上以自我為中心,而不顧一切的追求,因此引發三有業的活動。10.有,與業的意義相通,有業有、生有之謂,身、口、意對環境,表現為善的惡的活動叫業有,經過一度活動就會對招引自己的後果潛伏著一種力量叫生有。11.生,人從母胎呱呱墮地叫生,五蘊我的主體展開對外的活動發展,直到老死,此一期生命叫生。生必然具有無常逼惱之苦,生是人間苦相,一切艱難都與生俱來。12.老死,指人的生理機能衰退,最後呼吸停止,諸蘊因緣離散,無常事實終於到來,此謂死。死並非全部消滅,死亡之後,識與無明和行又再繼續另一期的生命流轉了。

注5:又作緣覺、獨覺。指無師而能自覺自悟的聖者

注6:為人生的善法,亦即佛教道德生活的規范。六度是:修布施行,不但自度慳貪,亦令人受惠受益;修持戒行,不但自不毀犯,亦不毀犯他人;修忍辱行,不但自不瞋恚,亦不瞋恚傷害他人;修精進行,不但自不懈怠,亦教人不懈怠;修禪定行,不但自不散亂,亦教人不散亂;修智慧行,不但自不愚痴,不邪見,亦教人不愚痴,不邪見

注7:戒可修善,並防身、口、意所作惡業;定可攝散澄神,摒除雜念見性悟道慧能顯發本性,斷除煩惱,見諸佛實相。此三學是佛教實踐綱領,即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三學是佛道的至要,一切法門盡攝於此,故當精勤修學。

注8:即簡擇事理三種精神作用。即:聞慧,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識處聞知,能生無漏聖慧,故稱聞所成慧;思慧,由思惟所聞所見道理而生無漏聖慧;修慧,是依修行而生的無漏聖慧。

注9:為佛教重要修行法門之一。其所代表意義,及諸經論所闡釋者有下列數種:為天台宗的實踐法門。指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貫注於特定的對象(止),並生正智慧以觀此一對象(觀),稱為止觀。據《大乘起信論》舉出,修止觀方法,即止息一切境界散亂之相隨順奢摩他(止),分別因緣生滅之相隨順毗婆舍那(觀),以此二義修習,不相舍離而得成就

注10:四禪,又作四靜慮,即色界天的四禪。八定,是指色界天的四禪與無色界天的四無色定。

注11:境,指觀照、信或理解的對象;行,由觀境而起信解的修行;果,指因修行而得之證果。

注12:即:不凈觀:用來對治貪欲慈悲觀:用來對治瞋恨;因緣觀:用來對治愚痴念佛觀:用來對治煩惱;數息觀:用來對治散亂

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中)

二、學佛原則方法

1.學佛的四個原則

很明顯地,上述修學佛法的次第,是循序漸進的,是一步一步往上提升的,而其實踐方法之依據,實離不開以下四個原則,這四個原則是:

第一、依法不依人:依佛陀所說正法,不因某一位老師法師上師或善知識,我特別喜歡他,或他對我特別鍾愛,而只相信他所說義理,其他人所說的,我一概不理,不以為然,這不是一個真正佛弟子所該有的行為。學佛人只應問對方所說的是正法,而不應被個人的喜好愛惡所迷惑困宥。

第二、依經不依論:一切古德的論述以及後世註解固然高明,但是,真正的佛弟子究竟應該以佛經作依據,不應以論藏作依據。所以,我常勸學佛弟子及善信們,不要陷於一般的佛學著作註解中,昏頭轉向,而得不到確切的要領,應該直接回到佛經原典上。至於名詞、名相不懂,則可查閱佛學辭典,至於專家學者所寫的、所說的,只能作為了解研究佛經的輔助,不能以這些話為標準,要直接以佛經為依據。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經可分為了義及不了。「了義」是徹底的圓滿通達,如《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圓覺經》,這些都是了義經。有些之所以稱為「不了義經」,乃是佛陀因人、因事、因時、因地對宇宙生命問題的方便說法,雖未全然道出佛法之究竟,但若將這些道理參照對比、融會貫通,仍是有趨向了義理趣的脈絡可尋。

第四、依智不依識:佛法智慧之學,不是盲目的迷信,更不是墨守成規的功夫,真正的智慧不是依據我們的妄想意識去推測、猜度,所以我們修習佛法是依於智慧而不是依於分別的妄識。依於智慧才能出生死,依於妄識終不能解脫

2.學佛必讀之重要經典

我們都知道佛經數量之多,可謂「浩如煙海」,緲無邊際,對於一些想深入了解佛法的人來說,面對如此浩瀚的經典,難免有望洋興嘆或望而卻步之感;即使是已開始信佛學佛的人,究竟要選讀何種經典,如何系統地學習?往往感到無從措手,煩惱困惑。因此,為一般初發心學佛者,介紹一些為佛弟子必讀的經典,實在是非常之需要。

以在家信徒而言,必讀經典要根據起信、發心皈依持戒、願行、般若為先導,因此,以下綜合近年教內大德的提倡與建議,在汪洋無際的教海中選出十餘種經書,作為修學入門基礎,以免初學者茫無頭緒,白走許多冤枉路。其中包括漢文、藏文、巴利文的翻譯經典

a.《隨念三寶經》

是著名譯經大師法尊法師1962年4月22日從藏文大藏經》中譯出。譯者在《序言》中說:「凡是佛陀弟子,當隨時憶念所歸依的三寶功德,培養自己對三寶虔誠信敬心。」「由憶念三寶功德生善法欲、起精進行故,行者也能如實學習佛陀斷除一切過失證得一切功德,是謂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憶念三寶功德佛弟子純潔信仰、修學佛法的基本法門。」序言中還說到此經在藏傳佛教中是僧眾每天進食前必誦的經典。可見此經重要性的一斑。把這部經列為第一,其用意即在提醒佛弟子隨時憶念三寶功德,策勵自己,不斷地增強信心,為上求下化而精進修學。

b.《八大人覺經》

全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是我國翻譯最早的經典之一,全經雖然只有三百餘字,但內容卻極為重要。經文所列的菩薩八種覺悟:覺世間無常、覺多欲、覺心不足、覺懈怠、覺愚痴、覺貧怨、覺欲過患、覺生死;概括了一個佛教徒從初發心直至成佛整個修學過程的要義。為佛弟子須觀察體會此八種覺悟,以作自覺、覺他之修行。本經之「八大人覺」在《阿含經》典、《佛遺教經》、《成實論》中均廣有論說,其順序、名稱雖異,然旨趣則同。

本經經不但內容精闢、重要,而且譯文典雅通暢,便於讀誦受持

c.《吉祥經》

是著名佛教學者、已故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李榮熙居士從《南傳大藏經》中譯出。譯者在附言中寫道:「巴利文《吉祥經》系南傳佛教各國及我國雲南傣族地區佛教僧俗信徒日常念誦經文之一。」經文列舉的十一種吉祥,概括了做人的方方面面,我們依之而行,便無往不利,無處不安,無時不順,實在是一部吉祥經典

d.《善生經》

《善生經》是《長阿含經》中的重要一卷。其主要內容是說,一次佛陀與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弟子一起進城乞食。當時羅閱祇城內有一位名叫善生的青年,清早出城,到園林中遊玩。在沐浴之後,便向六方禮拜佛陀在問明他向六方禮拜的緣由之後,就向善生指明了真正的行六方禮的方法佛陀所謂的禮拜六方的恭敬之法,並不是指東、南、西、北、上、下等六個方向,而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六種倫常。這六種倫常分別為父母子女倫理、師徒倫理夫妻倫理、個人與親族倫理、主僕倫理檀越沙門婆羅門倫理。因此是一部宣示學佛必須以提升人倫道德、實踐人乘善法為根本的經典

前文已說過,佛法可分為五乘:一、人乘,二、天乘,三、聲聞乘,四、緣覺乘,五、菩薩乘。人乘法五戒十善為根本,能修中品十善即得人身依此善行以保持人格,並使來世不失人身佛陀應化在人間,所以其說法教化的對象是以人類為根本,佛初成道時即先為提謂長者等說五戒十善等人乘善法。人乘善法上可通於天乘,進而可為聲聞、緣覺、菩薩等出世善法的基礎。因此我們學佛人首先必須敦倫盡份,把努力好人的本份作為修行的起點。假如身為在家修行佛弟子,不能對家庭社會盡到自己最基本的責任義務就不是算是一個合格的佛弟子

e.《優婆塞戒經》

凡七卷,或五卷、六卷、十卷,北涼曇無讖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現唯存漢譯本。是善生長者大乘在家信眾(優婆塞)說三歸五戒等。(「優婆塞」是梵語,意譯為近事男、近善男、清信士。即在家親近奉事三寶受持五戒之男居士。「優婆夷」,譯為譯為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即在家親近三寶、受三歸、持五戒、施行善法之女居士。)

本經是由《善生經》敷演而成的一部大乘經典。全經分二十八品,說明菩薩發心、立願、修學、持戒精進禪定智慧等。特別在〈受持品〉中,除說明在家菩薩應受五戒之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失意等,通於《梵網經》所說十重四十八輕戒之大乘獨有之戒法。「六重法」即不殺生、不偷盜、不虛說、不邪淫、不說四眾過、不酤酒。「二十失意」即包含有關不供養師長、飲酒、不看病患等條文。經中除引用法華、大城、智印、鹿子等經外,並述及《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六所說之生因了因說,更舉出曇無德、彌沙塞、薩婆多等部派之名,故在經典成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尤其以本經闡說大乘戒,因此特別受我國重視。

佛教經典從其性質來分,有經、律、論三藏,本經屬於律藏。前面提到的佛教五乘教法,又可約為三大類:一、五乘共法,二、三乘共法,三、大乘不共法。在五乘共法中,人天乘善法為出世三乘共法的基礎。本經弘揚以優婆塞戒為基礎人天善法,所以它在三類法中屬五乘共法;但又鼓勵在家學佛者要發菩提心,修學六度,廣度眾生,故又屬於大乘不共法。

f.《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行願品》、《金剛經》、《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一卷。又稱《觀音經普門品》、《觀世音經》、《普門品》,收於《大正藏》第九冊。為《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別行。內容宣說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之妙用

普賢菩薩行願品》一卷,唐·般若譯收在《大正藏》第十冊。它的全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原是般若所譯四十卷《華嚴經》的標題,《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乃以為品名,專指《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本經的內容,從廣義來說,就是《華嚴經》的內容。本經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入」是「悟、解、證、得」;「法界緣起」是《華嚴經》的宇宙觀;「普賢行願」,廣義指三世諸佛同有的因位行願,要義就是本經所列舉的十大行願,說明法界緣起要由修十大行願才能證入。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一卷,後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略稱《金剛般若經》、《金剛經》,收於《大正藏》第八冊,內容闡釋一切法無我之理。

心經》全一卷,唐.玄奘譯。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心經》,收於《大正藏》第八冊。「心」指心臟,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本經是將內容龐大之《般若》濃縮,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的簡潔經典

這四本是在弟子應當經常讀誦的經典。前二種經以廣修福德資糧、成就慈悲觀為中心,後二種經以斷惑證真、成就般若觀為中心。我們能夠經常誦習這些經典,日久功深,自然悲心增長,善根純熟,智慧開朗,遠離煩惱,廣修善行,得大自在。這四種經典均屬大乘不共法。

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下)

──修學佛法的次第原則方法

(接1月5日文)

g.《六祖壇經

全一卷,全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略稱《法寶壇經》、《壇經》,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其敦煌寫本亦收於同冊。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之說法內容、門人法海結集整理的一部禪門聖經。六祖大師把艱深的法義及其自身的深入體悟,用極淺白的語言,宣示大眾,令各開悟。此經特彆強調:若欲修行,在家亦得。所謂「佛法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修行悟道說法度生、立教開宗的德行,生動地說明了一個道理佛法原則精神,必須落實於世間,並且與學佛者的生命完整地結合,佛法能有真正的生命力,佛法慧命的延續才有希望。

h.《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大方廣佛報恩經·孝養品》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全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經中說到:「為於父母布施修福」;指的是父母多做布施、多種福田,廣結善緣。「若能如是,則得名為孝順之子」;如果能為父母做到上面所說的:書寫、讀誦此經,並且懺悔罪愆、供養三寶受持齋戒、布施修福,這才能算是孝順子女

《大方廣佛報恩經·孝養品》七卷,失譯。佛在羅鷲山,阿難,聞外道譏佛非孝,以此白佛,佛乃放光,集十方之菩薩,說嘗為須闍提太子以身肉濟父母之難,或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等。全經共九品,是結集家之手稿。

兩部經主要是教孝。孝的對象不限於此生此世的父母,還包括無量劫生生世世父母,即一切眾生。孝的內容也不僅限於言行物質上的承事父母、敬養雙親,還包括增益父母慧命,令登菩提道,所謂「無信令信」、「無戒予戒」、「不聞使聞」、「不施令施」、「無慧令慧」。皈信三寶、常行慈忍等等。視一切眾生而為父母,為一切眾生難行能行、難捨能舍,令一切眾生速得無上菩提這是真正的大孝。須闍提太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i.《佛說孛經》

全一卷,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經中提出人有十事可愧,即:1、君不曉政;2、臣子無禮;3、受恩不報;4、過不能改;5、兩夫一妻;6、未嫁懷妊;7、習不成就;8、人有兵不能戰斗;9、慳人觀布施;10、奴婢不能使。

是教導在家信眾如何為人處世、如何知人善治、防過止非的人生寶訓;本經文辭典雅,言簡義豐,非常值得我們認真讀誦奉持。

j.《佛說演道俗業經》、《十善道經

佛說演道俗業經》全一卷,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十善道經》全一卷。唐代實叉難陀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是佛在龍宮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內容為有關十善業之功德

兩部經典,主要是教導在家人現實生活中要常行饒益,行十善法,修六度行.得上善財,入大乘道。

k.《佛說鹿母經》、《佛說鹿母經》

佛說鹿母經》,全一卷,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冊。《佛說鹿母經》,全一卷,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冊。這兩部經主要是教慈和教施,以生命布施饒益有情,救護生命,令眾生得至安穩

l.《佛說玉耶女經》、《佛說長者法志妻經》

佛說玉耶女經》,全一卷,失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冊。《佛說長者法志妻經》,全一卷,失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這兩部主要是從反面教導在家女眾如何當好一位賢良妻子,敬夫婿、事公姑,體恤下人,發菩提心

m.《佛說七女經》、《佛說月上女經》

佛說七女經》,全一卷,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佛說月上女經》,全一卷,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兩部經從正面為在家女眾的修行樹立了光輝典範對於在家女眾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在家女眾只要發出離心,信、願、行具足,同樣可象男子一樣得人大乘,得三十二種大人之相、八十種好。那麼,具體應該怎樣去修行才能證得這些庄嚴相好呢?對此,《優婆夷凈行法門經》(全二卷,失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作了詳細的解說,該經可作為在家女眾修行的指南。

n .《大方廣佛華嚴經.凈行品》

全一卷,唐於闐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冊。本經採取了偈頌的形式,便於記憶對於策勵和提醒我們在日常起居中凈修三業、培養正念、長養菩提心非常有幫助;依之修行,我們就能佛法現實生活很好地結合起來。

o.《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又稱《遺教經》,是佛陀涅槃時為眾弟子所說,諄諄誨語,感人至深,雖千載之下讀之,猶如對佛前,令人心生無限感念,為佛弟子實不可不讀。

p.《四十二章經》

全一卷,東漢明帝永平年間,由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從《阿含經》中抽出較短、較具代表性之經義編集而成。是我國最早翻譯出來的一部經典,曾在中國佛教史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本經以語錄形式,將佛陀基本教義傳達出來,語言平易簡明,可說是一部佛學概論,歷來被視作佛教入門書,因此值得我們好好讀誦。

以上所列之學佛必讀經典,雖選自不同時期、不同語系、不同層次,但均有完整的系統要求和思想架構。將在家弟子從初發心,憶念三寶,以戒為師,到廣修福慧二種資糧,不迷生死,不住涅槃,較系統地揭示了佛教的修學次第。如果在家弟子真能按經信受奉行,則學佛之路必然正確無誤。

結語

學佛之最終目的,無非為了生脫死,成就佛道。而在修行成佛過程中,如上所述,必須經過許多修學的階段與次第;而修行法門,依自力與他力的差別,而有難行道與易行道之說(注13)。凈土宗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卷上,提倡專念「阿彌陀佛」一佛名號,稱為「易行道」,宣揚阿彌陀佛的他力本願,乘佛本誓願力,即得往生彼佛凈土,以佛力加持,而入大乘正定之聚。至道綽大師的《安樂集》,則將「難行道」稱為「聖道門,「易行道」稱為「凈土門」。

因此,前文所列之次第學習方法,乃至「學佛必讀經典」,皆屬難行道之范圍。依《阿彌陀經所說,只要行者至心信樂,心不顛倒,一念至十念皆得往生彼國,即屬於易行道的方便。又據《觀無量壽經》所示,九品蓮花往生上品往生條件,必須修三褔及發菩提心等種種菩薩行,具足信、願、行三資糧,復加上彌陀誓願力方得往生。由此可見,凈土法門,是自力與他力結合之易行道。是故《大集月藏經》雲:「末法憶憶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所以,念佛法門是釋尊為末法時期眾生所說,乃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契機契理,簡易、直捷之法門。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亦說:「上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大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惡、之大罪人,亦可預入其中。但具真信、切願,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無不資此以為成始成終之道。」

只要行者一心念佛發願求生,將來就可以往生極樂,見佛聞法,得證無生,如此又何愁不開悟、不成佛

注釋

注13:此說最初出現於印度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卷五〈易行品〉,其中介紹菩薩修行之道,有難、易兩種:如世間行路,以步行走陸路,比較吃力艱難;乘船行水路,比較省力容易。難行的菩薩道,是指勤行精進易行菩薩道,是指信心為方便而致不退轉。

龍樹菩薩所說之易行道修行方法,是稱念善德等十方十佛、阿彌陀佛等一百零七佛,乃至善意等一百四十三菩薩名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