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修行道上的難與易

西方寺佛七開示——修行道上的難與易

兩天我們講了希運禪師出家三十年後卻不認自己母親故事。我每讀到公案都感動得流淚;出家而能斷絕俗情,這才是修行;若俗情不斷,是無法了脫生死的。你們來西方寺念佛的在家人,有家庭、有親眷;我們並非鼓勵你們拋夫棄子,放棄家庭來此念佛,因為每個人家庭都有承擔的責任;作為一個真正的在家佛弟子,就是要在二者間取得平衡。學佛以後,既然知道念佛好處,即使不能到寺院修行平時在家洗碗、做家務,甚至坐車時一樣可以念佛。以前祖師們為了生死、出輪迴放下萬緣,一心一意去求道;有了祖師明鑒在前,相信在座各位對念佛法門都能深信不疑,因此,不要辜負難得的人身,每人都應做好自己的本份。

我知道大家喜歡公案、聽故事,所以,每次佛七,我都會選一些公案跟大家分享,以鼓勵大家,並希望藉此增加大家學佛的興趣。不過,作為一個認真的修行人,除了對佛教生起清凈的正信以外,同時也應對經教有所認識與了解;所謂「深入經藏」之後,才能「智慧如海」。所以,今天想借佛七的機會,跟大家講講「易行道」與「難行道」;我們都知道,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娑論》,將佛教一切法門,分為「易行道」與「難行道」;凡依經典,依教奉行,積功累德,一步步地老實修行的,就是所謂「難行道」。凡依念佛法門往生凈土,於彼國中,仗佛願力,終成正覺的,就是「易行道」。如此看來,於各宗門中,除凈土門外,其他各宗,都是難行門。後來曇鸞大師依此論,復判釋迦如來一代教法為難、易二道;謂於五濁惡世,於無佛時,求不退,為難行道;譬如陸路,步行則苦。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清凈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為易行道,譬如水路乘船則樂。一般而言,凈土法門被稱為易行道,乃依於前說。

大乘佛教有一部《菩薩瓔珞本業經》,內容敘述菩薩階位及三聚凈戒等之因行;其中講到菩薩修行要經歷五十一階位才能成佛──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無垢地、妙覺。從初地菩薩,到妙覺菩薩、補位菩薩,通常要經三大阿僧祗劫才能證果;因此必須具大慧根、大善根及種種因緣,才能成就這是「難行道」的典型。凈土法門則不一樣,是通過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而此三者,又以持名念佛為最易,古德都說是「萬修萬成」的),清凈自己的身、口、意;堅定自己的信、願、行;及至臨命終時,得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國土;此一法門修持,實包含了自力與他力的結合。在此,我想讓大家透過對大乘佛教的各大宗派的輪廓式認識,更深一層的指出「易行道」與「難行道」的區別。

中國大乘佛教有八宗,華嚴、三論、唯識天台律宗密宗禪宗凈土宗。每一宗派都有其嚴密的義理架構。以我個人的分析並綜合前人的研究,佛教義理可分為「空」、「有」兩大系統禪宗、三論、天台屬「空」宗系統唯識華嚴律宗則屬「有」宗系統。「空」宗根據龍樹菩薩《中論》之「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為理據;展示緣生性空的至理。「有」宗系統是用種子說,解釋宇宙人生的生成法則種子之說,原為一種譬喻,最早見於《雜阿含經》。經部佛教之演化,後於《瑜伽師地論》中,立阿賴耶識為「種子識」,並謂此識能生色、心、善、惡等一切諸法,而藏有一種子。「種子」一詞,其後成為唯識學重要術語之一。據《成唯識論》卷二之說,於阿賴耶識中,能同時生起七轉諸法現行之果,又具有令自類種子前後相續不斷之功能;如同植物種子,具有產生一切現象的可能性。種子藏於阿賴耶識中,前者為因、作用,後者為果、本體。推而言之,唯識之宗義,乃謂無論依報、正報等一切萬法皆由種子所變現。而種子有二類:1.本有種子,即自無始以來,先天存在於阿賴耶識的種子,又稱本性住種。2.新熏種子,即由後天現行諸法所熏習成之種子,又稱習所成種。若就種子與現行之關係而論;有由「三法」所構成之「二重」因果說。所謂三法,即指「能生之種子」、「所生之現行」、「所熏之新種」;所謂二重因果,即指「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此三法同時輾轉互成二重之果,即一種子既為同一剎那間之「現行之因」,亦為後一剎那之「種子之果」,故又可稱為「種子種子」。就八識而言,八識所持之種子為因,生起眼等之七轉識;同一剎那,七轉識之現行亦為因,而生起第八識種子故有所謂「七轉、八識,互為因果」之說。

空宗則不正面回答三世輪迴因果問題;例如禪宗喜講一超直入,頓悟成佛證得自性──真如本體之時,即廢言詮;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禪宗所強調的是心心相印」、「唯證乃知」;有宗如唯識宗對三世因果講得非常詳盡;但由於種子與七轉、八識是一「互熏」的關係,因此成佛問題並沒有必然的保證。

由此可見,綜合而言,各種不同宗派均引入並融合不同的經典教義,以解釋自宗之道理。實可謂自護其教,自圓其說。故無論從宏觀或微觀的角度去看,佛法至理皆是圓融無礙而又博大精深的,非具大慧根、大智慧實難以洞然;有些人窮一生精力研究佛法仍未能登堂入奧;得以「悟、入佛之知見」(《法華經》)。所以,站在佛法傳播與弘揚的立場而言,現今佛教最需要的是通才──通識人才,對各宗各派有充分的理解與掌握,如此才能大(乘)、小(乘)兼備,空、有並容,並將佛法貫徹於自他兩利的關係中。如此,佛法才能薪火相傳,日新又新,不致在古典的文字概念中被隱沒。

以下我想就空、有二宗重要教派,作一簡略的介紹與說明。

凈土宗:以往生極樂凈土目的宗派。「凈土」乃指清凈國土庄嚴剎土,即清凈功德庄嚴處所。又稱蓮宗,蓋東晉慧遠法師廬山白蓮社,取義生西方凈土者皆由蓮花化生,而極樂國土亦名蓮邦。本宗特別以稱念佛名為主要修行法,藉彌陀本願之他力,祈獲生於西方極樂凈土,故又稱念佛宗。其根本經典有所謂「三經一論」,後來發展為「五經一論」:《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華經普賢行願品》、《楞嚴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而凈土宗之「持名念佛」一法,之所以廣被推崇的經典依據,乃在於:《觀經》所言「下品下生,臨終十念,即得往生」;《無量壽經》中,彌陀第十八願:十方眾生,十念稱名,即得往生;《阿彌陀經》中,執持名號,七日亦得往生。然古今凈業行人對於持名之修法,確乎是難中有易,易中有難的;因為上述經文所指的念佛,是以「至心信樂」、「一心不亂」為根本標準的;可是念時要怎樣才算是「至心信樂」?那是很難斷定的。又所謂「一心不亂」,其不亂之時間要維持多久?經中說是七日,但這不過是一基本的要求;能一心不亂者,當然臨終會感得佛來迎接;倘若雖念七日,而未能一心不亂者,那就有問題了;因此,嚴格地說,念佛往生是亦難亦易的。

華嚴宗:依《華嚴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之旨。以唐代杜順禪師(公元五五七~六四零)為初祖。後為賢首國師發揚。由於本宗依《華嚴經》立名,故稱華嚴宗。《華嚴經》乃如來成道第二七日,於菩提樹下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所說的自內證法門──三世諸佛所證之境界,揭示十方眾生應修之法,被稱為經中之王(與《妙法蓮華經》齊名),故古德有「不讀《華嚴》不知佛法富貴」之說。我國於東晉義熙十四年(公元四一八年),由佛陀陀羅譯出本經六十卷,即所謂舊《華嚴經》。唐代聖歷二年(六九九),實叉難陀再譯本經為八十卷,此即新《華嚴經》;貞元年間,般若三藏譯出《普賢行願品》四十卷,世稱四十華嚴華嚴宗以五教十宗判釋如來一代教法甚深玄妙;其骨幹不出法界緣起法界緣起者,宇宙萬象相即相入;此一物為他萬物緣,他萬物為此一物緣,自他相待相資,圓融無礙。此事事無礎法界,又稱「無盡緣起」。另外,本宗更立有四法界、十玄門六相圓融法門義理結構甚為嚴密。可見要全部了解《華嚴經》的內容絕不容易。

禪宗:又稱佛心宗、達磨宗、無門宗。指以菩提達磨為初祖,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見性成佛」之大乘宗派。蓋「禪」起源於印度,其原意即指靜坐斂心、正思審慮,以達定、慧均等之狀態。於釋尊之前,印度即有以生天為坐禪目的思想;至釋尊時,始展開遠離苦樂兩邊,以達中道涅槃目的之禪。印度佛教的禪觀思想乃漸次發達,並產生無數的禪經。而隨著佛典之傳譯,自漢末,禪法已傳入中國,但最初都是小乘佛法的禪觀思想。自東晉鳩摩羅什以後,各種禪法均被介紹;至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出《楞伽經》四卷,乃激發當時講究禪法者另闢新途,如後世所說之五類禪,即是依於《楞伽經四種禪之說而來;及至肇啟中國禪宗菩提達磨,其所傳之如來自性清凈禪,亦是基於《楞伽經所說。此外,慧可、僧璨均被稱為楞伽師;道信、弘忍更受《大乘起信論》影響,提倡一行三昧之說,至六祖慧能方以《金剛經》為正宗;此一傳統,一直流行至今。

以其教義之要而言之,禪宗與其他諸宗之相異處,在於不立正依之經典,即使引用經典,亦為設教上的方便;其教理最主要者,莫過於依佛心為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過,古來尊宿亦多遺有語錄,成為後世禪徒習禪悟道之重要資料。本質上說,禪宗講求見性、講求開悟;可是見性開悟其實是一種禪定功夫;要功夫穩定純熟,始能破末後牢關,了生脫死才有把握;普通行人未必能夠輕易做到。

法相宗:以分別判決諸法性相為教義要旨的宗派,今多以之為唯識宗的代稱。唐代玄奘法師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別有為、無為之諸法,主張一切唯識。本宗以「六經十一論」為依據;六經是:《華嚴經》、《解深密經》、《如來出現功德經》、《大乘阿毘達磨經》、《入楞伽經》、《厚嚴經》。十一論是:《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大乘庄嚴經論》、《集量論》、《攝大乘論》、《十地經論》、《分別瑜伽論》、《觀所緣緣論》、《唯識二十論》、《辦中邊論》、《大乘阿毘達磨集雜論》。而其中特以《解深密經》、《成唯識論》為憑據,以成一宗之旨。主張一切諸法體性都是唯識變現,系究明萬法性相之宗,其教說體系嚴密,對三世輪迴宇宙人生之生成法則皆分析得十分微細而澈底。修唯識宗的終極目標是轉迷為悟,轉識成智;因此,除卻對上述《六經十一論》,要有縝密的研究、深切的了解之外,還要對「五重唯識觀」的最後一著,「遣相證性」,做得圓滿無缺,才能算是成功。究竟這遣「依他性」證「圓成實性」是如何入手的呢?又轉識成智,亦是相宗最重要的一關;阿賴耶識的識是生死的根本,不轉之就不成佛;可是所謂「五、八果上圓」,這是等覺位滿,出金剛定的境界,暫且不論;即就「六、七因中轉」來說,若要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第七識成平等性智,又應該如何進行呢?普通人窮其一生的精力,有沒有把握轉得成功呢?如果無百份之百成功的把握,又要怎樣才能脫輪迴、了生死呢?可見此宗之門,實是難修之法。

天台宗:我們師父永惺上人天台宗的傳人,而西方寺就是「教演天台,行歸凈土」的道場天台宗是隋朝智者大師天台山國清寺所創立的宗派,以《妙法蓮華經》判攝一代時教,且最專此經,是故又稱「法華宗」。本宗教義可略分為三諦圓融、一念三千、一心三觀、六即等。而以前三者為核心。1.三諦圓融,本宗教義以諸法實相論為中心,諸法實相即《法華經》所謂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方能究竟諸法實相,即十如是等。三諦者,空諦、假諦、中諦,或稱真諦、俗諦、中諦,一法上之德用差別即是三諦,三諦一一皆圓融相即,是為三諦圓融,亦即空不離假、中;假不缺空、中;中亦然。2.一念三千,即一念心具三千諸法。不論三性漏、無漏,介爾有心,其心具足三千迷悟諸法。三千者,總攝宇宙一切之名,同時表諸法之融攝。3.一心三觀,即於一己之心識上,觀念修習三千三諦之妙理。法界森羅諸法,皆三千三諦,三千三諦皆性具,故色、心因果,總皆是一種三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同具三千諸法;然以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對初心行者實難教化,故若欲應用此三千三諦之教理於實際,與其遠擇高廣之境界,不如近觀己心。所謂觀己心者,即觀介爾陰妄的一念,而日常之妄心即第六識之一念。觀此現前陰妄一剎那心,即日夜起滅之一念心具三千諸法,即空即假即中,是為一心三觀

另外本宗更以「五時八教」判釋佛陀一代聖教。五時者,將佛陀入世五十年間,應眾生之根機,應病與葯所說教法,分為華嚴時、廘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教者,分為化儀四教、化法四教。化儀,乃佛教眾生所用的方法;有頓、漸、秘密、不定等四種;化法,乃佛教眾生教法內容;有藏、通、別、圓等四種。以上所述,為天台宗的根本教義;由此可見其縱橫交錯,層層互攝,精深圓妙的完整體系;修三觀、破三惑、出無明,絕非文字理境,而是實踐的工夫,決非慧淺智薄者所能證。

以上各宗,依教依理依行,均屬難行門之列;如此看來,若欲遁平實道,了生脫死,趣涅槃城,何不舍難就易,轉向易行門下工夫

前文已略述,凈土宗念佛法門,之所以被推為易行門的原因及經論依據。而此一法門,敘述得最完備的,莫過於《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願,即是十項願行),對於行道念佛,敘述得最為完備。念佛,是繫念於佛的法身功德相好名號而攝心不亂念佛,不但只是口頭稱念,而且包含了:一、禮拜佛;二、讚歎佛的一切功德(德依名而立,所以口稱阿彌陀佛,即等於讚歎一切佛的功德);三、於佛前廣修供養;四、於佛前真誠懺悔;五、對於佛(因中菩薩等)的功德,生隨喜心;六、請佛轉*輪;七、請佛久住世間,濟度眾生;八、隨佛修學;九、學佛那樣的隨順眾生;十、一切功德,與一切眾生共同迴向佛道這一切,都是念佛都是內心觀想(勝解),不待外緣,所以最為易行。因此,在觀想於一切佛(即無量佛)前,作如是行願,即是常念、遍念無量諸佛。以十方無量佛(即西方無量佛)為繫念境,所以能修行成就,普入法界,生極樂國。

可見念佛是易行道中之易行法,為菩薩道中貫徹始終的法門;在圓修圓證的菩提道中,《普賢菩薩行願品》念佛一法的深廣意義,無疑是現代念佛之寶鑒;《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願與諸同修共勉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