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西方確指》曲示儒教,醒眾痴夢

《西方確指》曲示儒教,醒眾痴夢(一)

一時菩薩降臨法會。士庶三十餘人,未決心疑,咸來咨請。
  菩薩憫茲眾等,雖同稟誠心而不修行正路。乃垂示曰:「今日之會,可謂有緣。但若與爾等說佛法,非所習聞,恐難信入。不若舉一則世典儒書,與眾等一話,或能信得一句兩句。《中庸》說:『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今日看來,『安』與『利』且莫說起,即『勉強而行』者,亦不可得。即如爾等,自遇我之後,亦曾發心勉強為善。乃有一旦棄捐,或漸至懈廢者。

好,請看下面:曲示儒教,醒眾痴夢。就是委曲開示儒家教理,來覺醒大眾愚痴之夢。這一段很長。也表明覺明妙行菩薩是精通儒、道、釋三家的學問,以應與會大眾的根機,從儒家的一個道理開始闡釋起來,回歸到佛理上。「一時」——師資道合的一時,覺明妙行菩薩又降臨到法會上。當時有三十多人,有讀書人,也有一般的百姓,叫做世俗三十餘人。他們這些人內心有很多懷疑不能解決,都來恭敬咨詢——請求覺明妙行菩薩開示菩薩悲憫這些與會的大眾:這些人雖然都有一顆誠心,但是沒有正知正見,不了解修行的正路。菩薩開示要觀機,觀察這三十多人是這樣的根機,所以應這個根機就垂慈開示。這段開示很長,確實對我們現代的眾生都很啟發意義菩薩是這樣循循善誘的:今天的法會可以說是很有緣分;但是如果跟你大眾來演說佛法,那麼佛法你們平時很少聽聞,很少修習,忽然聽到佛法恐怕很難信入。因為佛法屬於出世間法,屬於不可思議的法。尤其是凈土法門,你猛地讓他一聽,他就頭都懵的——很難相信。菩薩慈悲,也很有智慧,說:「我在這里,就想標舉一則儒家的典籍,來給大眾商談商談。」因為儒家的典籍在中國傳統社會讀書人都很熟悉的,從小啟蒙的書都是四書、五經,所以這些典籍都很了解。就把這個跟大家來談一談。如果大家能夠舉一反三,或者還能夠相信這裡面的一句兩句

那麼這個儒家典籍選的什麼呢?《中庸》。談起《中庸》,可能要跟大家介紹一點背景知識了。傳統社會很多人對《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是耳熟能詳。古代的知識分子科舉都要考這些,或者從中挑一句話作為題目來考,所以這些都要背過的——童子功。這些書都要背得滾瓜爛熟,背下來之後受用一輩子。那《中庸》屬於四書之一,它出在《禮記》。中國的《禮記》屬於對傳統禮儀以及孔子一些思想闡釋的論文集。《中庸》屬於《禮記》的第三十一篇。那麼《中庸》是誰作的呢?一般我們會說《中庸》是儒家心法心法孔子親傳。傳給誰呢?傳給曾子。曾子是以孝行著稱的。孔子心法傳給曾子,曾子傳給子思子思就是孔子孫子。那麼相傳《中庸》就是子思從他的老師曾子那裡聞到之後,再綜合他祖父孔子思想作出來的。那麼以後又傳給孟子。一般說這種道統:孔子、曾子、子思孟子這樣一個道統。這本書主要核心概念就體現在它開張明義的一段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那這些概念可能要搞清楚,不搞清楚還是覺得這很難理解。首先什麼叫天命?「天」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天命」就是「天所命生人者」,有時候叫性命。性命是他本性上的東西,我們佛教可能叫性德。本性上具有的東西,它體現在人身上就叫性命,或者叫天命。這個「性」是生命本質性的東西,「命」是人稟受這個本質性東西的一種展示。比如談性,性裡麵包括五行:金、木、水、土、火。它們都代表一種德性:木神就有仁——仁愛精神;金神就有正義的精神火神就有禮的精神水神就有信——信義的精神;土神就有智慧精神。「率性之為道」,「率」就是依循,依循這個本性去行就叫道。「修道之為教」,「修」就是修治的意思,把我們本有的天命的德性通過修而展現出來了,發揚光大了,展示出來了,人家都能仿效了,這就是教。明白這個宗旨之後,《中庸》特別談到這個「中」是「天下之大本」,不倚不偏的意思。《中庸》裡面特別談到誠——真誠。「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這個誠的一種本體性價值

我們現在看覺明妙行菩薩講,他選出了「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這三句話。如果我們忽然拈出這三句話,不知道它上下文的來龍去脈,我們還是覺得很突兀。那我們來看看,這三句話是在什麼背景下說出來的。這是當時魯哀公向孔子問政——問為政之道孔子就說:「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在木簡的記錄裡面都有在這些先王之道裡面,政是什麼意思?政就是蒲盧的意思。「夫政也者,蒲盧也」。這個話很有意思。這個蒲盧是什麼?蒲盧就是蜾蠃——一個蟲。蜾蠃什麼呢?我們講念佛法門常常會用比喻蜾蠃它自己沒有生育小孩,然後它把人家的小孩給偷過來,它就天天祝——蜾蠃有一個祝詞。慢慢地七日之後這個偷過來的小孩跟它一樣——很相似。這叫螟蛉之子。現在民間講過繼的兒子螟蛉之子。過繼過來,但是跟他一樣,通過這樣一個比喻說法。為政就是蒲盧,為什麼叫蒲盧呢?為政者無論是國君天子,還是地方官,他對於老百姓關係就是這樣的。要治理老百姓,這個天子必須是很有道德的——「為政以德」。為政以德,就好像眾星繞北斗星旋轉一樣。你這個為政之人是道德的,你的老百姓在你的德政之下也變成很有道德這就蜾蠃祝這個螟蛉之子也跟它一樣,這就是政。

政者,蒲盧也。既然政是這么一個特點,那為政者的德行很重要。「人存則政舉,人亡則政息」。有道德的人,你的政治才能起來;你沒道德,不能得到一個有仁義、有智慧的人,你的政治就不行。得人就很重要。於是一談政治這個得人,就在這樣的背景當中,那要君子為政。那這個君子就得要修身。所以君子不可不修身。如果你要修身,一定要從哪裡修起呢?從孝道開始,要孝順自己的父母你要侍奉你的雙親。你一定要知人——你要了解人,你必須要知天。這個是什麼意思呢?你要進行道德修養:修身一定要知道孝道你知道孝道能有認知、識別人才能力。識別那個人是賢德之才,還是不道德的人:你就有這種智慧。知道一個人有賢德和沒有賢德,你就能知道天命在他身上能不能體現,能不能保佑他。

那麼修身從哪裡修起?剛才講孝道,那推廣來就是五倫關係。五倫關係就是「天下之達道」。那「天下之達道」是什麼?「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這五者是天下之達道。「達」就是常行的意思,就是永遠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叫五常。父子之間要有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達道的一個理。五倫關係當中,「倫」是它的次序,關係裡面有這個理。這個理就是道。乃至於在五倫關係裡面就能體現天道:你只要把五倫關係好了,道就在裡面。道者,不可須臾而離也,道就在尋常的日用之間。道就造端於夫婦,從家庭關係開始。智、仁、勇這三個是「天下之達德」也。

那麼對這三達德和五倫、五常,有三種根機的人:了解這裡面的義理關係或者是生而知之——天才,一出生下他就知道五倫關係,知道三達德;或者是學而知之——通過學習了解;或者是困而知之,就是他大了,見到這些禮儀的理和事了,再通過這面鏡子看看自己有不足,他就開始來學——才知道,這就是困而學之。這就三種類型。雖然有三種類型,等他知道這裡面道理他也是達到了目的——「及其知之,一也」。那緊接著就是這三句話: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什麼叫「安而行之」?這就跟上面的「生而知之」對應。「安而行之」跟「生而知之」對應,就是上根利智對這個五常、三達德他是自覺的。安心、願意地去做這叫安而行之。而且沒有什麼功利關係,他出於自己的天性自然而然就這樣去做就好像一個人很講信譽,很誠實,他天性就這么誠實他對父母這個孝就是純孝,發自他天性這叫安而行之。那第二個是「利而行之」。「利而行之」就是什麼呢?就是:有利益我行這個道德、五倫關係、三達德,我能世界上得到好的名譽,甚至我能得到提拔。得到這些名利也能使他去行這個道德這叫「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本身他這種道德心理力量不夠,但是又怕作惡人:很羞恥,沒有面子。由這種羞恥感驅使他去行道德這叫「勉強而行之」。但無論是「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強而行之」,只要把五常、三達德做到了,他成功了,他也是一樣的。那什麼叫智、仁、勇呢?智就是智慧,你「好學近乎知」,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能這樣好學,你就會接近智慧,開發智慧。「力行近乎仁」,你能努力地去行持,把五倫關係、把八德——孝、悌、忠、信、禮、儀、廉、恥落實到自己行動當中,你就接近了仁。這個仁有本體上的仁,有作用層面的仁。仁是儒家的一個核心概念,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道羞恥,這就接近了那種勇毅、勇敢。這個羞恥就相當於——有點像——佛教講的慚愧。他知慚知愧,這就是他二種白法,就能使他遠離過惡,趨向善行。他知道慚愧,知道羞恥,就能夠勇於改過,這叫「知恥近乎勇」。能夠知道這三者——智、仁、勇,就能夠知道怎麼去修身;知道怎麼去修身,就能夠知道怎麼去治人——就是為政治人;知道怎麼去治人,就能知道怎麼去治國平天下。所以儒家講的內聖外王的功夫,還是要從五常、三達德裡面下手。這樣才能夠擴而廣之,來匡治天下。好,這是這三句話的意思。

請掀開文本第三十八頁,仍然看第五十二段:曲示儒教,醒眾痴夢。上次把《中庸》一些背景知識向大家做了一個介紹。在我中國傳統社會,一般的人對中庸》、《大學》、《論語》、《孟子》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我們中國從1912年廢除讀經運動以來,尤其是這幾十年以來,對我傳統文化的邊緣化,使得我們現在中國人對這些基本的國學典籍都很陌生。忽然拿一段出來,我們都不知所雲;可能人家古人隨便一句出來,馬上下一大段他都能夠背出來。現在我們就很慚愧了。

那現在我們看,覺明妙行菩薩把「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這三句話拈出來。對於前面講的五種達道——五達道實際上講君臣關係、父子關係夫婦關係朋友關係兄弟關係,是代表人在家庭社會當中五種基本的倫常關係。這五種倫常關係都相應地各有道德上的規范,有時候稱之為「人之十義」。你在不同的角色:作為父親,一定要慈;作為子女,一定要孝順;作為君主,他一定要有仁;作為臣呢,就應當要有忠,等等。它都有相應的道德規范。好,對於人的十種道德規范的義理以及智、仁、勇三達德,就有三種類型人。有的是天性純良,智慧很深,他就懂得這個做人的道德的必要性,就「安而行之」——自覺地去行持它,這個「之」就代表五常道和三達德;或者「利而行之」,就是知道行道德、三達德自己現世有福報,能得功名利祿,它就叫「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勉強而行之」就是等而下之,它不出自覺也不了解道德、真正因果東西,他內心煩惱很重,並不想這樣去做,但是迫於壓力被動地去做這叫「勉強而行之」。「那在今天看來,」菩薩說,「你們與會的大眾,『安而行之』和『利而行之』都達不到就不加以討論了。就是第三種即『勉強而行之』,也都不可得。」為什麼這樣說呢?「就像你們這些人」——會下的弟子,「自從遇到我在乩壇作開示之後,也曾發起心來勉強為善。」聽到善惡、因果報應的真實不虛,善能得到福德智慧,他也就勉為其難地去為善。但在為善過程當中,不能持久,很短的時間把它「捐棄」掉了——把它放棄了,漸漸地就完全地懈怠、廢除了這種善心善行
 

《西方確指》曲示儒教,醒眾痴夢(二)

那這裡面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呢?這原因就是知見問題,還是在深信因果知見——智慧——上沒有過關。所以用世間狹劣的眼光去看,就把「善」這一個字看得太輕緩,認為行善得不到什麼好處世間評價標準,行善都有什麼好處?你那麼老老實實反而被人欺,倒不如作惡效果來得快。佔便宜,少斤缺兩,假冒偽劣,做這些事情,馬上就能來錢,馬上就能得到一桶金、兩桶金;在官場上去走關係,拉門子,拉幫結派,我就能上,等等這些。不如為惡,覺得效果來得快: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的觀念!為什麼他會嘲笑道德?說這個人很有道德他還嘲笑你,說道德值幾分錢一斤。「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等等這些:他都是這樣觀念你行都有什麼好處啊?行善可不是吃虧嗎?這是一個競爭時代,這是個能佔有多少就佔有多少資源的時代。他為了得到財、色、名、食、睡——這種所謂的資源,要競爭,要不擇手段要像狼一樣。為什麼前幾年狼圖騰、狼文化還倍受推崇呢?企業家、很多老闆的大辦公桌上就擺著一個狼的雕像,一定要像狼一樣才能成功。

你看看,就不如為惡來得倒有效果」,那麼這個普遍的世間知見是完全顛倒的。他不了解古往今來整個人類的文明史、聖賢的教化。如果為善的是沒有好處的話,那為什麼古往今來的這些大聖大賢,包括他們的學人,是斷斷不敢做哪怕微小的惡行?「不以惡小而為之」啊。對於善行則盡心盡力地去做,一定要做到十二分的滿足才歇手。如果像現代人說,為惡就有效果就能成功,那麼又為什麼古往今來這些仁人君子不去追求所謂有效果的惡,而反去做所謂無功用的善呢?難道這些仁人君子都沒有智慧嗎?好,這個反問很有力度的。一般的人他就覺得因果:哪有什麼因果啊?善人受氣,惡人得勢。哪能看到什麼因果呀?這些人都看得很淺,他只是看到眼前:那些為惡的人、不擇手段的人、殘忍的人眼前得到了一點便宜。但是你放長遠看他幾年之後、幾十年之後再來看他怎麼回事,這些惡人幾個有好結果的,有好名聲的?尤其是有好的子孫來延續他的家族的?《周易》就談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易經》是中國上古三位聖人所作,這個話是千真萬確的——你為善為惡的果報為善的,正慶是在自己身上,餘慶是體現在子孫後代上;你造惡的災殃,正殃在自己身上,餘殃是在子孫後代上。

這個驗知,古往今來那是真實不虛。最近一些報道說有一個得諾貝爾獎金的錢永健。他就是錢氏家族的後代,他的祖先就是杭州五代十國的錢鏐。錢鏐是一個佛教徒,行善積德錢塘江那橋、很多塔——建橋修塔,恭敬三寶放生。這個家族德積得很厚,所以他這個家族裡面出的人才甚多,像錢學森,錢偉長,錢穆,都是這個家族裡面的後代,。最近我們《凈土》雜誌也在登妙觀法師跟我們查找的一些資料——第一手的資料,來談歷史上包括現在這些無論是從政、從文、從商的大成功者,追溯他的祖先都是積德很厚的。現在已經登了第四期、第五期了,大家可以看看。前幾期就登了北宋的四位宰相家族積德的情況

我不知道大家看沒看,我看到其中有一個北宋宰相章得象他的家族積德的情況。這個章得象,他是一個福州人。母親懷孕的時候,就夢見有一神仙給她送了一隻玉象,所以生了這個小孩就取名叫得象——得到的這個玉象。章得象以後考取進士,逐步地做官就做到了宰相,在當時屬於很正直有為的一代名臣了。那看看他祖先,他有一個高祖,在高祖——叫章仔鈞——這個時代他就有一個很大的德行。他的高祖章仔鈞是生活在五代十國——就是唐五代十國時期中國處在分裂狀態。當時有一個叫王延政的在福州稱帝作王——叫閩王,那麼南唐的兵自然會來打仗。當時章仔鈞所率領的部隊被南唐兵包圍了,他就派手下的兩位校尉——叫王建封和邊鎬——突圍去請援兵。但這兩個校尉耽誤了事,就沒有請到,按照那個軍法要處斬的——要斬頭的。章仔鈞的夫人是一個很有德行的人——好生之德,就想方設法保全了這兩個人的性命,放他們走了這兩個人就投奔到南唐國去了,一去很快作為將領了。

後來南唐兵攻打建州,用了這個王建封作先鋒,邊鎬作接應,就把建州給攻打下來了。攻打下來之後,這個城破。這兩個人——王建封和那個邊鎬,要報夫人之恩。這時候章仔鈞都已經去世了,夫人還在。就準備了很多金銀財寶、布匹,還有一面白旗贈給夫人,跟她說南唐兵馬上過來,即將要屠城了——全城都要屠殺,就請夫人把這面白旗插在自己的門前:「你就會安全,就不會被屠殺。」這就兩個報恩的人夫人的一個回報。章夫人在這情況下,做了一個很讓人感覺了不起事情她就毅然地把金銀財寶、布匹還有白旗全都退還給這兩個人,退還後跟這兩個人說:「你們如果顧念要報我的恩德的話,請你們保全這座城市如果你非得要屠殺老百姓不可,那麼我的全家也願意跟全城一樣共同死亡,不願意獨生。」就說出這段話,擲地有聲。這兩個人受到感動了,千方百計地就保全了建州城全城百姓生命——沒有屠城。這是大德啊!所以這個章夫人去世之後,整個建州的老百姓對她感恩哪——感激,就破例——本來一個女人不可能在城關最核心地方墳墓的——給她墳墓,就是在那個政府的後堂給她立碑,那個碑上寫著「全城眾母」——就是全城的眾人的母親。從這以後,這個章氏家族子孫就非常地繁盛發達。有出進士的,出狀元的,以及出了章得象這個宰相你看這就是積德之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那在商界有的說「富不過三代」,但是卻有些商人三代之後還能夠延續他的富貴。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常常就是這個富商行善積德:修橋補路,大做慈善事業。當時我們《凈土》雜誌也登了一個榮毅仁家族。他的父親叫容德生,他成為中國的首富之後大做功德,他以後的幾代人都很發達,富貴都能夠延續下來。像古人發財之後,在自己的家鄉修一些橋和路——都是這些發達的人來建的。那你看看,現在我們也有很多富人,但是他們在慈善事業當中做了些什麼呢?做得很少啊!所以現在都搞成一個要賣票的所謂高速公路,每輛車過來都得買票,都得交錢——交買路錢。實際上這些都應該是政府的工程或者是慈善事業解決的,不可能像這樣的高速公路收這么多費。全球最多收費的公路是在中國中國富人很多,現在他們在幹些什麼?他們一點慈善事業都不幹或者幹得很少的話,他們的子孫後代會有什麼發達?那為什麼現在這中國的富人不做?還是缺乏這種道德宗教的教化。他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有錢就自己追求奢侈的生活,或者存積下來。實際上到你死的時候,一分錢都帶不走你看美國有個總統叫威爾遜,他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一個富人到他臨死的時候,還擁有很多財富那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

積善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你看那些造惡的人呢,上次我去,聽當地有一個事,就是文革拆寺廟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沒了——都死了。這些造惡的人,特別是那些很陰險的惡——外面人不知道,但是這騙不了天,天網恢恢呀!這個陰險的惡,它的禍也來得奇,奇禍就等著他。近代那些在政治、各方面叱吒風雲的人物,你看看這個傳統社會——你看范仲淹家族范仲淹積善很深厚,所以他的第二個兒子當了宰相,世世代代也有很多官場上進入主流的人。那你說古人的這種書香、這種世德之家都能夠延續,或者政治經濟,包括做學問的像魏源的家族紀曉嵐家族他們的學問很好都是祖先有積德的。所以那些沒有積德的人,肯定他的子孫都不行了。就近代那些政治人物,你看看他子孫怎麼樣?你都能看出他們基本上退出政壇,沒有他們的事了。所以這些古語,我們要把它看成是千真萬確的真理。無論是儒家聖人還是佛教聖人,不斷談這個善惡果報應的真實不虛——宇宙當中最真實真理

那麼這樣一個真理認知,實際上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是有。像世間人,就是只有幾歲的小孩,你跟他講話,說:「你是個好人。」他知道是贊美,很高興。說:「你是一個壞傢伙、壞蛋。」他「哇」的就哭起來了他就覺得不好。那可不是連小孩都知道:是一個善人就有好處,就是一個好話?見說他是一個惡人他就生氣他就要哭。這不是為惡就沒有什麼好的利益嗎?小孩純潔的心靈都把這個事情分辨得那麼清楚,難道你們就不明白嗎?

覺明妙行菩薩說:「不是說你們不聰明,不是說你們真不知道這件事,只是不能真心實意地一心向善。所以一時就不細察。」——不仔細地觀察。你看,我們在世間也確實覺得行善挺難的。第一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外部的環境,好像大家都在玩心機,都在手段,都為了利益權勢競爭;你談一些本來意義上的善,大家都不瞧在眼裡,好像得不到什麼利益都有這么一種風氣,自然受影響。然後就是自己內心障礙。因為我們與生俱來有一我執有一個身見,所以自私自利是與生俱來的——叫做俱生我執。這種俱生我執又夾雜著厚重的貪、瞋、痴的煩惱習氣,所以就使得我們內心這個惡的一面力量大,善的一面還很微弱。如果這里得不到因果法則的支持——這種理論支持,以及佛菩薩加持,以及聖賢教育的熏習的話,一般我們舉心動念、行為造作都是惡的一面。所以要去一心向善很難你做善事都充滿著內心很多的衝突。要是古人做善事他很自然,比如說他隨手拿個筐子,在路上撿得那些破瓷器呀,破瓦呀,破玻璃呀——都會撿起來,然後裝起來。為什麼?怕傷害到人的腳。有字的紙都會撿起來:惜字紙,保護字紙。他就會自然而然去做;大家也認同他,不會笑話他。

你現在去做善事,好像都怕別人笑話。一個自行車倒在路上,你想去扶一下,都有心理:「哎呀!這個自行車我去扶,別人會怎麼看我啊?別人是不是說我要出風頭啊?再加上這個事情人不做,為什麼我去做啊?」等等,他內心都有這樣很多的障礙。所以就使得這個舉手之勞的善行,他都很去做。目前為什麼整個道德的風氣需要一種道德因果的引導?有道德因果的引導,才能把這微弱的善調動起來。但是現在是以利益作導向,一切都功利都是競爭在這種風氣之下,他善的一面就被壓抑住了,那惡的一面起來了。真是都充滿著那種機心、那種瞋恨、那種不擇手段、那個把對方幹掉的心理你看重慶抓了很多黑社會的,說是社會——其實有一個被抓進去的,現在有一個很著名的律師他做辯護,說他並不是黑社會的頭子。因為這個人他是做了很多惡事,但是他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如果別人妨礙了我,我就要更厲害地對待他。他是這么一個原則,所以手段就顯得非常殘忍。但是你說他構成了社會什麼的,倒好像證據不足。他就是這種人:誰擋著我我要嚴厲地制裁他,嚴厲地對待他。他代表社會上一種在競爭壓力當中人性惡的一面極大調動的情況。所以商場如戰場,政場如戰場,你說活得苦不苦?既然都要像狼一樣,那狼與狼就是相互撕殺的。「如果我要像羊一樣,我就完了。我不能像羊一樣啊!原來就是一隻羊,我也要變得像狼一樣。」

所以現在還真的是麻煩,在目前,中國社會沒有這種宗教的、因果的、輪迴的深入人心的教化,這種道德的滑坡甚至道德的淪喪將會加速度。這些我們都要好好地去理解。正因為深信因果不足,所以平時呢,做點小的好事——布施了一塊錢也要人說一遍:「你看我今天做了好事,我布施了一塊錢。」說了一句好話也要人說一遍,表白一下,炫耀自己。這些都沒有積陰德概念,都是在外面做文章你看有些企業它也好像做點慈善事業,到一個孤兒院捐一萬塊錢,還得讓所有的孤兒都出來跟他拍照——跟他搞宣傳。這不是在外面做手腳嗎?就完全沒有體會儒、佛大聖大賢苦口婆心講積善積惡的因果報是在什麼層面上建立的。沒有在自己內心深處把這個知見確立起來,沒有融化在血液當中,沒有自覺地落實在行動當中,沒有行陰德概念。這個知見不能確立,於是他就覺得行善沒有什麼滋味,沒有什麼好處,而且很孤立,也就放棄了。

剛才講行善也不很容易行的,你看袁了凡在了解因果法則之後,下定決心改變命運,他發了一個大願——就是要行三千件善事,改變他不能考取功名的命。結果三千件善事做了整整十一年。用十一年才做三千件善事,這不容易的!如果因果法則相信不了,你就更覺得:行善事有什麼意思啊?有什麼價值啊?他就會「拋棄」——放棄。這就是一般人基本的一種行為、一種慣性:對於這個善的一面,他很難去做。行善如逆水行舟;那造惡很容易,造惡如山上石頭一樣——滾到山下。所以這就(是)滔天之下惡人多、善人少的一個心理也就是佛預言「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手上土」的一個基本現實

《西方確指》曲示儒教,醒眾痴夢(三) 

汝等今日若果將真真實實的心,行真真實實的事,無一毫妄想覬覦於其間,坦坦然樂天知命,守其在我。不見有終身可祈,結局可問,五行、八字之窮通可卜,吉凶得失可得而趨避。自然無禍不消,無福不至,道與時增,德與歲積,成聖成賢無難矣。此爾將來一定的實事,所以說:『及其成功,一也』。反此,則生為無忌憚之小人,死為腐爛之草木,可不痛哉!」

請掀開文本第三十九頁。這還是在討論第五十二段:曲示儒教,醒眾痴夢。上次談到積善之家和積惡之家的餘慶、餘殃問題,以及善惡人心的這種趨向。古往的儒、佛大聖大賢都在教化眾生抑惡揚善方面苦口婆心。但我們一般的眾生對這樣的一些教誨,總是不能從內心深處去相信,去力行。總是把「善」這個字看的太輕緩,而順從著他的惡的一面。當惡的習氣現前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善沒有什麼味道,就放棄了。這一放棄,善惡就像魔和佛之間的關係,是此長彼消的關係。有善佔主導地位,惡就會被抑制下去;惡佔了主導地位,善基本上就被抑制了。這就光明黑暗此長彼消的關係。對這一點古人為什麼要用功過格來規范自己呢?每天要切切實實地反省自己:從早上睜開眼睛到晚上自己做了哪些事情?這些事情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惡的?善的就記一個白格子,惡的就記一個黑格子。乃至於更細微地觀察自己的念頭念頭是善的,就是一個格子;惡的念頭來了,就是黑的。這樣來修心養性,這樣來抑惡揚善,逐步地走向希賢希聖的道路上。這一點確實要發出真誠的心,要實實在在地去做。這裡面不能去玩虛架子,也不在這個抑惡揚善的過程中有非份的企圖。把行善止惡作為謀取功名的一個手段那就容易虛假

要把抑惡揚善作為我生命當中一個應該做的事情平常做的事情。然後每天心量一定要打開,一定要光明坦蕩,要樂天知命。「樂天知命」,出在《周易》裡面一句話:樂天知命,故無憂。我們對這個天道的安排,對這個命運,我們要知命,要樂觀,要豁達。知道自己順境有福報的時候,是自己的善因所致。為了使這個福報能夠長久,要進一步地修善。如果碰到逆境,知道這是惡業現前,不要怨天尤人,要修身以俟命,趕緊改變自己念頭,改善自己的行為。無論處在逆境還是順境,無論處在富貴還是貧賤,都是素位而行,樂觀豁達,這(是)「樂天知命」。無論順境逆境,當下這一念心——我們的主觀能動性,還是在我這里:守其在我。要堅守自己的操守。這個操守呢,前面講三達德:你仁愛心理、你智慧正見、你行善積德的弘毅精神。以及在道德層面怎麼守住自己的本分怎麼做好一個道德人格: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我作為一個人——哪怕是匹夫匹婦,我也有這個與知與能的天性。所以講道德行善事,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不分地位的高低。只有去做,你的命運才會改變。

而且在知見上,要有一點空性、無我你看儒家孔子也不斷地談無我問題:毋固,毋必,毋意,毋我。君子取四毋。既然無我,你就不要對這個「我」執著。「我一生的命運怎麼去祈禱?我的結局怎麼樣?我的五行八字……」五行就是金、木、水、土、火,配合你的生辰八字、天乾地支來算自己的命是窮,還是通達;去求神問卦,是吉凶得失禍福。一天到晚注重這個東西:怎麼去得到吉,怎麼去避凶。天天去注意這個事情,去追求這個東西。實際上一個君子把這些全都撒開,超越出去。這個終生、結局、吉凶禍福終究是空的,是如夢如幻的,都把它超越出去。超越出去以後,不去問這些東西;但是同時又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自然而然,你如果命中有災禍都會消掉;命中有福報自然就會現前。而且你的道業會隨著這樣的心態時間的推移而增上。你的道德、你的功德也隨這個時間而累積。那樣長久地行持,成就聖人賢人福德智慧就不難了。這是你們將來應該做的真實事情這就是「及其成功,一也」,這是接上《中庸》的那三句話。無論是「安而行之」,還是「利而行之」,還是「勉強而行之」,三類不同根機的眾生來行這個五達道、三達德,最後到達的目的——「成功」,那都是一樣的。

如果不這樣做,那在生前就會是肆無忌憚的小人。不這樣做,就做什麼呢他對於善覺得沒有什麼好處對於惡覺得效果得很快,他就必然地會去造惡,必然會嘲笑道德他對善惡是這么錯誤知見,說明他不因果。當他不因果,又對惡覺得很好的時候,就一定是肆無忌憚,就是不遵守道德的規范,甚至蔑視世間法律鋌而走險。「只要能夠獲得功利,我就可以什麼都行,什麼都敢幹。」那敢乾的程度就是膽量非常大啊!那是蔑視一切。你看那個最近正在披露的——可能國家也在重視這個所謂的足球作假問題。踢假球,那都是作偽。這種作偽的後面是什麼?就是利益的控制。他把球隊買通,控制球隊,控制球員踢假球;然後在這個彩票方面他基本上就幕後操作:他這樣干。那你說,一個體育比賽都是大家買票來,是要去看體育競賽的——公正的競賽,結果他看的都是大家在踢假球,踢偽球。這個事情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那有些商人就是這樣操縱,然後買通了很多人。這個事情都到國外去了新加坡對這個事情法律非常嚴正的,看到中國這個球隊這么做,人家都要動用法律他就敢這樣地遍掃一切,這就是肆無忌憚,把體育比賽的那種公正原則完全就踏在腳下你說說,這種事不是造很大的惡嗎?現在那個肆無忌憚的小人太多了,在肆無忌憚當中他認為他多麼有英雄氣。他可以用這個錢打通一切,只要他所在的地方就是一片腐敗:這就是根本不相信因果的人。他生前一定要受到輿論的譴責、法律的制裁,這是世間的花報;他的果報一定是三惡道,是下地獄的。生為肆無忌憚的小人死了就等同於腐爛的草木這就是非常痛惜的事情——「可不痛哉」。這是古往今來那些不信因果、崇尚作惡的人的一個結局,真誠為「可憐憫者」。身為具有佛性萬物之靈的人,卻在這一生當中完全喪失了人性,墮到三惡道裡面去。

菩薩說是語已,默然而住。時眾猶顒顒有待,更有再拜而致禱者。菩薩曰:「甚哉!爾眾之愚也。聞如是言,竟不生希取之心,反顧之念。只要將胸中兒女身家之事一問而後已,苦哉苦哉!然菩薩大慈無已,當更說些古話,醒豁爾等痴夢。
  「一者,學道之士,情不正,性則離;心不堅,德乃闕。往往慎於斯須,而變於頃刻。若是者,謂之造就無地之流,難以入道。非聖人之誨人或倦,而故絕之也。眾中有識者思之。

那麼覺明妙行菩薩說完了這段開示之後,就默然而住。當時與會的大眾三十多人也在那裡沉默。有的表現出好像還沒有聽夠;好像也沒有聽明白,在那裡很嚴肅地等待——是不是有下文;還有的人又向菩薩頂禮,好像又要祈禱什麼:大眾表現的是這樣的。你看覺明妙行菩薩這樣苦口婆心地說了一大段的開示,這些開示雖然說得很平常,但是確實針砭了當時人的心性上的、行為上的弊端。實際上這個弊端也程度不同地體現在我們後來的眾生身上大眾但是還沒有真正覺悟過來,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就說:「看看你們這些人愚痴到了極點,聽聞到上面的言語竟然內心深處生起不了希取道德之心,竟然沒有一念的迴光返照來反省檢點自己的心行,生慚愧心。」沒有這個心理,還是在什麼呢?還是在他的胸中想來問一問:「我的家裡怎麼樣啊?我子女命運怎麼樣啊?我以後怎麼回事啊?」還是要問這些吉凶禍福事情。不能對生命本身本源性的東西有一智慧的觀照,產生不了正知正見。所以這叫「苦哉苦哉!」。一切眾生是在知見顛倒當中生活。這種知見顛倒就會導致他顛倒的人生價值觀,就會引導他一個扭曲的人生:三惡道就是這么形成的。覺明妙行菩薩說:「雖然你們這么苦哉苦哉,值得憐憫,但菩薩是有同體的大慈悲心,這種繫念眾生之心無以復加。既然你們這個樣子我再更進一步說些古話。」你看這個「古話」,就是古聖先賢說的話。我們學佛一般有個話叫「以古為師」:越古的東西越純正,越到了後來的東西越摻假,越有水份。我們要建立正知正見,還是以古為師——是一個原則。所以覺明妙行菩薩也說:「我再說一些古話,來覺醒你們這些愚痴的幻夢。」——讓你愚痴夢中醒過來。

那麼下面就做出了四點開示。這四點開示也非常重要,是我們修行真實實地落實在身心上利益事情。好,看這四點。第一點是說學道之士——就是修學佛道的同修同仁——要注意一點,就是端正自己的情緒。「情不正,性則離;心不堅,德乃闕。」好,那我們要了人性就得要了解人有七情。七情是哪七情呢?就是喜、怒、哀、懼、愛、惡、欲。碰到順境喜悅,很歡喜;碰到逆境馬上憤怒,瞋恨;碰到悲痛的事情,悲哀;碰到危難的事情恐懼;碰到喜歡東西,那種好樂、愛好、佔有;對於貧窮什麼不好東西,很討厭對於男女飲食東西是一個大的慾望。這七者是人與生俱來的,不需要去學,他就有這種情緒反映。你看小孩子,他這個喜、怒、哀、懼、愛、惡、欲,完整存在。而且這種情緒是跨文化的、跨國界的:中國人有這種情緒,歐美人照樣有這種情緒,而且他情緒表情反映都是差不多的。那這里要注意,對這些情緒你一定要它正。

「正」就要有兩點。第一,是不讓這些情緒顯現出來。這就是「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愛、惡、欲沒有發出來,這就是中。那一旦要發出來,「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你即便發出來,你也合乎禮義法度,跟禮法不相違背,那叫和。你只要致中和,就天地正,就萬物生育。但只要你有這種情緒,馬上我們的心性就會偏離。所以《大學》裡面講「修身在正其心」。正心,那怎麼正心呢?你「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就是你在憤怒的時候,你的心就不正了。這就在分泌毒素了:在憤怒的時候,你是恨之欲其死的。那這種瞋恨心就障礙了仁愛心障礙慈悲心。瞋恨心上來是恨不得把對方打倒在地——還要踏一隻腳:是這樣一種心理。就是殘忍的心會起來,這時候你的心性就不正了。那「有所恐懼」——當你恐懼出來的時候,也「不得其正」。這種恐懼情緒你想想,當你碰到緊急的火災、水災、海嘯、地震,在恐懼的時候你能想起這句「阿彌陀佛」嗎?他也不出來,他也想不起來。他就想到「哎呀」,恐懼之餘都暈了,最多想到叫爹叫娘了。他就想不到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或者想不到「我當下這個心怎麼關心他人」——都沒有了。這「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就是你對一個東西好樂,情有獨鍾,你好古玩,好字畫,好游泳,好下棋,好飲酒,好吸煙——你只要有一好,這個「好」就把你系住了,心就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你天天憂愁,才下心頭,又上眉頭,這你心也不得其正。所以這些情緒,作為修道人一定要管理好。這個修道人為什麼要淡啦?平淡,淡之又淡,這種喜、怒、哀、樂、愛、惡、欲就起不來。那在這幾種情緒當中,為什麼中國文化、東方文化注重禮——禮樂文化?實際上這種禮的精神,就是治理人的這種七情的。

比如,剛才講最後兩個:惡和欲。什麼叫欲?慾望的對境很多,這里主要有兩種。《禮運》裡面談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哉?」這段話很有人生哲學的穿透力,所以我們中國儒家聖人了不起。這段話你看看,這是一個豐富人生經驗的總結和提煉。所以我們常常說「人情練達皆學問」,這就是對練達的人情有一個高度的、實實在在的觀照。人道裡面,他最大的慾望是什麼?就是飲食男女。而且飲食男女又互相地增上:你攝取飲食滋養了這個色身,就會有淫慾慾望淫慾慾望呢,或者追求自己的快樂,或者傳宗接代,這個身體挖空了他又用飲食,又獲得更有營養的飲食來做男女的行為。所以你看,基本上人最終極的一個動力機制就離不開飲食男女。無論他是經商,他是從政,還是做學問,還是什麼,你看看他本源的和終極的,都是獲得更好的飲食、更好的「愛情」。他就是名和利,也最終歸結到飲食男女上來。這就是人最大的慾望,就存在在飲食男女上。那人有迴避不想要的、討厭東西,是什麼地方討厭死亡,討厭貧窮討厭痛苦。所以人就自然地迴避死亡,好像死亡都是別人的事情,都害怕貧窮這就是人內心這個「人之大惡存焉」,厭惡這個東西

好,知道這兩點,那也就是說,在人的心理當中——在人內心深層的意識當中,這個飲食男女的大慾望,以及對死亡、貧窮恐懼,隱藏在人心裡面。人都是喜歡作偽的,所以他把這個大欲和大惡藏在自己的內心他不表現出來,讓別人不可測度,自己也自欺欺人。雖然自欺欺人,他想表現得「我沒有這些東西我很大公無私,我很怎麼回事……」但是這樣的大惡、大欲還在他的內心你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慾望就在裡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講:世上無如人心險哪!人心非常險啊——險惡。用心、機心非常深哪。這些都是與他大欲和大惡的情緒在裡面有關。你只要看看,那些古往今來無論是奸臣還是什麼,他表現的很老道,表現的很漂亮,作秀作得很好,但是他在裡面幹了些什麼事情呢?政治、經商等等這些有大利益的地方、大慾望地方,也是人類機心、險惡、殘酷表現最極端的地方。他把一切奸詐、那種所謂的「智慧」都用在那上面去了。所以人間有多少冤案,有多少黑暗有多少隱私,都是來自於這個大欲和大惡在裡面推動的。你看現在到處講的,只要涉及到工程問題,裡面就是水很深。為什麼呢?工程它裡面就有錢哪,在這里就玩手段。於是豆腐渣工程為什麼那麼多啊?剛剛建的,「啪啦」一下就塌掉了。花了很多錢建的,都是不好東西。這些裡面都包含著——整個過程——參與者多少的機心、多少的慾望、多少利益的分配,多少什麼……你攪到那裡面才發現這個人心是多麼的險惡。

對這個東西怎麼辦?聖人得很清楚。把這個飲食男女慾望要納到合理的范圍,要正視這種死亡和貧窮的必然性——就是他的命。在這過程當中規范人的情緒,盪滌人情緒當中邪惡的一面,提升人性當中好的一面。這裡面都要靠禮來完成的。禮就像一個堤壩要讓慾望的水在堤壩裡面走;如果沒有禮的堤壩慾望的水就泛濫了。所以這個禮,在中國的三禮裡面不斷地被強調:一個國家、一個人,得禮則存,失禮則亡啊!禮對個人、對民族,是關係到他的存亡興衰的。再想想我們現代到了這個時代——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禮崩樂壞的局面,現在對於禮樂我們一點概念都沒有了。古人對是非常重視的,他的婚禮、軍禮、祭禮、鄉裡面飲酒之禮、這些師生之禮,他一個個——包括你成年的冠禮——都是非常嚴謹。你只要按照這個禮的精神做。你結婚按照這個婚禮你做丈夫的親自去迎接,慎重地在祖祠去拜,然後丈母娘、丈人把這個女兒的手交給未來女婿,包括生辰八字的交換、送禮、送雁、大宴等等,經過這個過程之後他這種婚禮神聖性出來了,他婚禮家庭基礎好了。現在都沒有這些,所以家庭就不穩固,相互的恭敬也沒有。所以這個無禮的社會,每個眾生都很苦。

覺明妙行菩薩就講,我們對情緒——這個喜、怒、哀、懼、愛、惡、欲,一定要把它正,最好不讓它顯現出來。不讓他顯現出來,就得用空性的觀照。一旦還要顯現出來,你至少符合禮的精神顯現出來。如果你情緒不能把它控制住,你的心性就偏離了,就不正了。你深信因果修道的心不堅固,你積功累德的行為也就缺乏了。由於這樣的一個知見心性堅固,往往你也想修一點道,但馬上這個煩惱的心就把人給顛覆掉了。如果是這個樣子的話,你想去修道成功,想成為君子賢人乃至聖人那是不可能的:你是不可能入道的。不可能入道,產生不了正知正見,每天都是邪知邪見佔主導地位,每天都是這種飲食男女慾望把自己控制住。你看,現在由於這個慾望,整個的都是一個很庸俗的局面。現在電影界也都在討論2009年是中國賤片——就是很賤的片子的一個年份。他就用很賤的樣子——那種煽情、那種段子、那些網路語言不斷向人轟炸,使人人性尊嚴都沒有了,就顯得很賤。你把全民都變成這么賤,無非離不開飲食男女東西你說個人還有什麼希望?這個民族還有什麼希望?這就是缺乏禮的精神、道的精神宗教提升的精神的一種必然庸俗化的趨勢。這樣慾望滔天之下的人,想得到正知正見,想得到道的智慧,是不可得的,是沒門的。這不是儒、佛聖人「誨人」——教誨人——的心有疲倦,而是我們自己隔離開了,杜絕了聖人的教化。當我們沒有聖人智慧教化的時候,我們整個的內心都是愚痴的,都是黑暗的,行為都是顛倒的,結局都是痛苦的。菩薩說:「你們眾中有識者思之。」要好好思惟這件事情,這不是一件簡單事情:從當下自己的情緒出發,心性出發,你怎麼能夠契入到道裡面去。否則你「情不正,性則離;心不堅,德乃闕」。你看,多麼一針見血,也是我們多麼普遍的情況。所以我們都要在情正、心正方面下功夫,積功累德上下功夫

《西方確指》曲示儒教,醒眾痴夢(四) 

請掀開文本第四十頁,我們繼續講第五十二段——「屈示儒教,醒眾痴夢」這一段。昨天講到覺明妙行菩薩以無有止盡的慈悲心,更將古聖先賢的古話來做開示。這四點實際上是針砭我等凡夫眾生普遍存在的毛病。那對於眾生這樣的毛病,儒、道、釋三家聖人都有共同的——角度不同、淺深有差異的——開示。那麼第一點就談到修道之事平淡,要對治自己的現行煩惱——所謂喜、怒、哀、懼、愛、惡、欲這些煩惱。降服煩惱,我們的心性才能夠端正——端心。如果煩惱佔主導地位,我們的性德就會遠離,被遮蔽。不僅端心,心還要堅固才能夠積功累德。如果不是這樣,那就很難入道。這是第一個開示

一者,天下又盡有聰明向上之士,卻為自是之見所障,不成大器。蓋人一自是,決不肯虛心就正有道。其平日所交所接,定是一等庸下之徒,互相稱譽。凡有所為,不能面聞其過,而德業殆矣。眾中有識者思之。

第二個開示就談到,普天之下也有很多秉性聰明、也想走向上光明道的人。但這些人有一毛病,就是被自是之見所障。「卻為自是之見所障」,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傲慢,自以為是,自以為天下第一。這是與生俱來的我慢。那自是之見的障礙障礙什麼呢他就成不了大器,他的心量就會狹小。為什麼成不了大器?他一自以為是,一傲慢就不會有謙虛之心

你看周易》裡面有一個卦叫謙卦,下艮上坤,山在地下,謙之象也。在《謙卦》裡面講:「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你看人道,也是讚歎謙而貶薄驕傲天道虧盈:你看個月亮到了滿月的時候,它馬上就會月虧;這個中午的太陽到了最頂點的時候,它就要下去。那地道也是:在大地上很低窪地方,水就會流注過去;高山就會讓你土石崩壞。因為地就有這么一種道:把太盈滿的東西給轉變,把很謙卑地方給溢滿。鬼神對於那種驕傲的人,會去害他;對於那種很謙卑的人,會給他福報。所以就從天地鬼神的道來看,都是強調謙這種德能的重要性。自古以來大聖大賢建功立業,都是從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地方過來的,就像大禹建立治水的功德,像周公輔佐成王的功德。他們——這兩個人——都是非謙卑的人,叫勞謙下士。在佛教裡面為什麼要常常講慚愧啊?講自己要慚愧,就告訴自己一定要修謙德,卑以自牧,不能高慢。我慢高山,不留法水,你要學佛道一定要尊他抑己,把一切都看成是比自己高明的,自己要謙卑你要學佛法,也是「下人不深,不得其真」。你得要謙下,人家才能夠教你如果你自以為是:這個「杯子都是滿的,就再也倒不進水了。

一個自以為是的人,他就有點像三家村裡「村皇帝」,就自己感覺到很了不起。自以為是的人,他心量狹小就體現在嫉妒,嫉妒比自己高明的人。於是他所結交的一些朋友也一定是比他差的人:因為對於比他高的人他不想去交朋友。比他低的人常常說些奉承的話、讚歎的話,他天天就洋洋得意。所以這樣的人,他的行為造作他自以為是,別人指出一個過失,他就不高興,甚至要跟人家翻臉。但實際上真正的朋友道友有一個職責,就是規勸朋友過失——責善,這叫諍友。有這樣的朋友,他道業才能增進。一個朋友能夠對自己的過失直言不諱地指出來,你要生感激之心,因為他在幫助我們改正錯誤。如果聽到別人說自己的過失他就怒發沖冠,就不高興,人家就永遠不會跟他說了。他一身的毛病就一點都發覺不了,這樣他在修道、德業上就完了。「眾中有識者思之」,大眾中有這種毛病的人存在,你自己反省一下,要好好思惟,要改變這種自以為是的業障

一者,世人貪得,都務強求。不知一錢之獲,尚有命焉,而況功名富貴之大,曰吾智力可求?若然,則蒼蒼者天,赫赫者神,將無用乎?即使強求而得,亦是命數合有,不因爾用卻許多齷齪心機,天憫而與之也。然則勉強而求者,有辱無榮,有失無得。有戮身之禍,無利物之功。有損德之災,無進善之福。天厭之,神棄之矣。眾中有識者思之。

好,再就看第三個開示。第三個開示就是針對世間人這種貪心——貪染之心。有對五欲、名聞利養的貪心他就去向外求,而且求得很勉強。都去向外面求——要得到這些東西這就不懂因果。那一個修道人,實際上他要有一種什麼行持呢?叫無所求達摩祖師留下著作不多,他留下一開示叫《四行觀》,這篇文章大家可以看看。達摩祖師雖然是禪宗祖師,但是他在一些開示上的話,對我們日常的修行還是很有啟發的。開門見山談到「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兩種」。你進入佛道有很多途徑,但是總結來說只有兩種:一種叫理入,一種叫行入。理入就是壁觀。再就從行上入。從行上入提出四點——有四種行,那一切行都入在這四種裡面。

四種是哪四種呢?第一是報怨行。報怨行就是碰到逆境,碰到冤家對頭,碰到別人的誹謗,碰到別人的侮辱、毆打,碰到這些你要做還債想。要不憂愁,不報仇,叫做「逢苦不憂」——報怨行。第二是隨緣行,這是從順境來看。你各方面都很順利,名聞利養都能得的到,你要觀照這個得勢是多生多劫善因的結果,屬於是對自己善因的好報,跟自己無關,要把這個好報繼續下去,繼續修善。八風吹不動,這個喜風來也要不動這叫隨緣行。第三就是無所求行。這就跟我們這段覺明妙行菩薩開示是非常一致的。無所求行就是:世間人長久以來都迷惑顛倒,他不了解真正福報來源帶著他的那種煩惱處處貪戀執著,處處貪著這就叫求;那真正有智慧的人了解事情真相,知道業因果報分毫不差,所以安心在無為的法性。這個人生命運就隨著他自身的業因去旋轉,總之它都是空,所以對一切無所怨樂。

而且還有一個理,要知道「功德天」和「黑暗女」是長相隨逐。功德天和黑暗女的典故出在《大涅槃經》,這個典故有很深刻的人生哲理。說有一天,有家人看到門口來了一個漂亮女人長得非常端莊,全身掛滿瓔珞,笑容滿面,像天女似的。那個女人來,主人就問:「你是誰呀?你為誰所屬啊?」她說:「我叫功德大天,只要我到達的時候,那一家七寶財富就會盈滿,各種好運都會來臨。」等等……這個主人一聽:「好啊請你到我家來呀!」把她供為上座。剛剛供為上座,這時候又來了一個女人,長得很醜陋,長得很黑,黑黑的——衣衫襤褸,皮膚焦黃,蓬頭垢面。這個主人就問:「你是誰呀?你為誰所屬啊?」這個女人說:「我叫黑暗女,我所之處,使這個家庭財寶全都消耗掉,一切災禍都會來臨。」這個主人一聽,就拿著刀子:「你給我走!你再不走,把你殺了!」這個黑暗女就說:「你怎麼這么愚痴!怎麼趕我走哇?」他說:「你怎麼說我愚痴啊?」她說:「你堂上供的那個功德天,我們是姊妹呀!你接納了她就得接納我呀!我們是永遠常隨在一起的。」這個主人就趕緊到堂上,上堂就問這個功德天,說:「門口有個黑暗女,說跟你是姊妹關係,是不是這個樣子啊?」那個功德女:「是啊!我們是姊妹關係。你只要接納我就必然要接納我的妹妹呀!」「哦」,這個主人一看,一掂量這兩者關係,就說,「好了你可以開了,我也不接納你。你們倆都走。」功德天和黑暗女都離開這個家庭,這個主人才如釋重負,心生歡喜

你看人生也是這個情況:你得到一個好處的時候,必然會伴隨著一個不好東西世界上沒有什麼完全好的東西。比如你當官,當你當了官的時候,你就很忙,你就沒有自己更多的自由。他基本上就交給國家了——所有的時間都要由下面的人安排了。那些很有的人:你出了名啦,大家就來找你了;你作為公眾人物,大家都在注意你了,你的一舉一動、你的一個小小的毛病,都被報紙曝光、放大了;而且大家都追著你,你到街上一出現,就被圍得團團轉了,你都沒有個人的自由了。就好像一個出名的人說——最後苦惱到什麼程度?「哎呀!有什麼辦法讓我不出名?」你出名就有出名的煩惱,你當官就有當官的忙碌——無官一身輕。它這個好壞都是伴隨著的,你不說你得到了好的地方,壞的地方就不要。所以要知道:人生就是功德天和黑暗女——是如影隨形的。了解這樣的一個情況,我們是不是更有睿智啊?更有智慧。再觀照這個三界——這個欲界裡面,你再怎麼樣的命運,它都是火宅。有這個身體就是苦,有什麼安樂可言呢?了達這些東西,就息想無求:把這妄想全部停下來,無所求。所以佛經常常講: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所以無所求就是走向了修道的道路。有所求累了,這八苦裡面叫求不得苦。

那往往人在求不得苦當中有貪心,他就不斷地去求,這就愚痴。要知道這世間上你得財富——你就是得到一塊錢都是命運決定的。何況你要得到大的功名、大的富貴、大的官位,這哪是憑著你的智力就能夠得到的?有很多人總認為自己勤勞可以致富,挖空心思去想辦法。會那麼容易嗎?現在網路句話叫「勤勞出窮人」。為什麼會勤勞出窮人呢?你再勤勞,你命中沒有,你就一天到晚都不睡覺去勤勞,你能賺多少錢?如果說這些功名富貴都是靠你一天到晚挖空心思就能求得到的,那麼蒼蒼之天、赫赫正直的神就沒有作用了?所以要知道:你就是勉強求得的,也是你命中有的;你命中沒有的,你就是挖空心思,用盡手段,想祈禱天神憐憫都是不可以的,都是不可能的。我們古人都很相信這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有個公案,說唐代有個宰相,叫韓滉之。他這個宰相都有官員嘛——吏。官吏:官就是宰相;吏就是幫他做事的助手。有次叫一個吏過來,他卻遲到了,宰相生氣,就要鞭打他。誰知道這個吏說:「你不生氣我還有別的工作要做,所以耽誤了。」韓公說:「你是宰相府里的屬員,你還有什麼工作可做?」這個吏說:「我被陰官所派遣。」就是陰差,閻王爺他做事。韓公說:「你在那裡做什麼?」他說:「我在那裡三品官員以上的食料。」就是吃飯的食料。韓公聽了就不相信:「還有這等事!好,那你看看我明天將會吃什麼呀?」他的下屬就用一張紙把他明天要吃東西先寫下來,交給他來做驗證。看看他說得對還是不對。第二天早上被皇帝召入宮中,恰巧大官進了一個飲食,叫糕糜——這是皇上吃的。一大塊割了一半賜給宰相吃。吃完之後皇帝就問:「好吃不好吃啊?」那當然不管好吃不好吃,這個宰相都說:「很好吃啊!感謝皇恩!」好吃,皇帝給他一盤了。皇帝賜的,那也只能勉強吃。這一吃就脹肚子,一脹肚子呢,趕緊就派太醫來治療。由於吃得太飽了,所以就給他開了橘皮湯。橘皮湯一消化,到了晚上再喝點漿水。就被這個腹脹、治療折騰了一天,第二天才恢復正常。第二天一想到這個吏的情況,他就把那張紙展開一看,果然上面寫著:兩盤糕糜,三碗橘皮湯。

那個食料寫得很清楚,宰相很奇怪,就進一步問:「難道人間的食料,陰間都有安排嗎?」這個吏說:「是啊!它都是按品級來安的。」三品官員以上的是每天支食料;五品以上有權的人就十天支一次;如果是五品的官位但是沒有實權的——有點像人大政協這樣的,他也是有級別但是沒有實權的——就一個月支一次;如果是六品至一命的,就一個季度支一次;如果得了點任命,但是他不食祿——不食祿就是沒有正式的權位,就一年支一次。陰間裡面都有這樣的一個分配。所以才知道一飲一啄都是命中註定了的。你吃多少乃至你一天吃多少,它都定在那個地方古人談這些東西他常常會講述。一個人一旦知道這些情況,他強求之心——勉強求的心,自然就會下來。

再加上如果是你命中沒有,你挖空心思勉強得到的東西,實際上不是好事。你命中沒有,勉強得到的:你只有侮辱,沒有榮耀;最終只有損失,沒有獲得;而且有殺身之禍,沒有利益眾生之功;有損害自己道德災禍,沒有進善之福。這樣,天神都會厭棄,善神都會不保護:勉強求得。現在很多人由於不信因果就勉強求,包括做官,想方設法去托門子,走關係。實際上你命中沒有那個官位,或者你只是做一個處長的位置,你一定要去當個部長,這東西都是災禍。《孟子》裡面講,孟子曾經有個學生,實際上他在孟子下面聽了一段時間課,聽不進去——聽不懂,就退學了,叫盆成括。他是齊國的人。結果呢,他回到齊國之後,忽然當上了上卿,就是官位很高——高官。當消息傳到孟子這兒來的時候,孟子說了句話:「盆成括死矣!」孟子就有這樣的一個預言:他當了這個大官死期也快到了。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什麼樣一個變故?盆成括真的被齊王殺了。下面的學生很奇怪,就問孟子:「老師你怎麼一年前就知道他要死呢?」孟子說了句話:「盆成括有小才,並未聞君子大道。所以他現在得到高位,足以殺身而已。」取殺身之禍而已:你得上卿這樣一個高位,又是用一個小聰明方式,用小人心理去站在這個高位,那可不是麻煩嗎?小人就是嫉妒,不能容忍別人,拉幫結派,一切都是個人的利益在前。你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定會得罪上上下下的所有人,你可不是殺身之禍就到來嗎?所以你沒有這個命,忽然到了高位,足以殺身而已。就像原來文革的王洪文一樣,如果在廠裡面做個保安處長、保安科長,他一輩子將會活得很好。忽然要他去做黨和國家領導人,甚至還要做接班人,那可不麻煩嗎?他沒有這種水平,他沒有這種心量啊,他沒有這種德性哪!那你不是害了他嗎?這一要注意,所以「眾中有識者思之」。

一者,天下大恩,莫過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沒,猶可追報也。試思此身從何而來?何由而長?乃不能反本尋源,盡心盡力,敬事承順。而至有結怨於父母而不顧,自利妻子而不養,更甚至有病而不知,死而不葬,或一言亦報復如平人者,是皆禽獸所不若也。嗚呼!人而禽獸不若耶?可畏哉!眾中有識者思之。

好,第四點就談到孝道問題,普天之下對我們最有大恩的莫過於父母父母還在世就是堂前的活佛恭敬養父母等同恭敬十地菩薩功德父母去世之後,還要慎終追遠,還要祭祀。要常常思惟我這身體:人的生命是最重的,最重要身體從哪裡而來?十月懷胎出生下來,自己沒有一能力是怎麼成長起來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