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方法師: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一章 中道之內容及其意義

第一章 中道內容及其意義

     中觀的主要思想是在展現中道,發揚中道,那麼第一就要講中道內容是什麼?它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節 中道內容

佛法,是對於人生向上發展以至完成的一種實踐。佛法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我們人一生,人生那要往上提升嘛,到完成人格的超越,目的是在教導我們這些人,要怎麼樣去實踐。眾生(以人為本,可稱為人生)導師這裡括弧寫以人為本,可稱為人生。我們一般都講眾生嘛,因為大乘都是講要普渡眾生,其實。導師這裡括弧的意思要讓你明白:雖然言眾生,但是主要是「以人為本,」這一點大家要注意。所以他說可以稱為人生也就是人生;無始以來,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存在,是人生現實不過,迫切不過的根本問題,也惟是佛法才能徹底處理的問題。

      我們從無始以來生生死死不停,在我人生現象來看這個是很現實的,我們看到我們的祖先,一個一個都走了再來看我們也快輪到了,這個生死問題呀,不是很現實嗎?我們今天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才要學佛嘛,才要學法嘛,不然我們學法幹什麼?所以這個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但是這裡就講:

佛法對於人生──生生不已的存在,開示它的真相使我們從人生實相的正見中,知道我們應該如何增進此人生,凈化此人生,超越一般的人生,達到更圓滿更完成的地步。

     我們為什麼要學法、學佛,其實就是因為我們要面對生生死死的問題,不是只有講死,生也很重要。所以,我們從佛陀開示的法義裡面,才能夠了解人生真相,我們必須在人生的所謂實相的這個正見裡面,得到這個佛法正見,我們才能夠增進人生,進化人生,還要超越人生。不是只有死的事,活著要進化,要提升,要過得有意義嘛,不是只有死。當然,最後要解決的還要超越生死的問題。其實活著就要超越了,就要提升了,生命活得意義活得充實,然後死的時候又能超越,所以,佛法給我的是真正的幸福

      這一佛法核心──人生進步、凈化以及完成的實踐,佛典里稱之為道。道就是路,我們今天要走這一條路,從生命對法的體會,慢慢了解真相,我們的人生就會進步了,不會墮落了,就會提升了,慢慢的也把我們的人格進化了,最後完成圓滿人格,就是成就正覺、佛,這個過程就叫道,就是一條路。釋尊在波羅奈的鹿野苑中,初為五比丘轉*輪,即提示以「中」為道的特質。

      佛陀的第一次說法,就是初轉*輪,是對這個五比丘而說的,就已經提示到關於「中」為道的特質。如『轉*輪經』(巴利文本)說∶ 「在此諸欲中耽於欲樂者,乃下劣凡夫,為非聖無意義之事。雖然,以自身所求之苦為苦,亦為非聖無意義之事也。離此二邊之中道,方依於如來而能證悟,此即開眼、開知,至於寂靜、悟證、正覺涅槃之道比丘!於何名為依於如來所悟之中道?即此八支之聖道也」。

     導師就是依巴利文本的《轉*輪經》的經文內容讓我們明白,佛陀的初轉*輪就已經在說中道了。就是把這一經的經文提示出來讓我們明白。我們耽於欲樂,那是世俗的下劣眾生,這個不是聖賢那是意義事情,我們自己身心所求之苦為苦,這個也是沒有意義的。他說要離此二邊之中道,就是離兩邊,離什麼?離開欲樂、也離開苦行,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不要著於兩邊。離此二邊之中道。這樣才能夠如來而證悟,這樣就是開眼、開知,然後達到寂靜、悟證、正覺涅槃。那麼什麼是如來所悟之中道?其實就是講八正道。我們在學法一般都很容易落入什麼?我們在修行中,很多很奇特的,比如說特殊的經驗啦,神秘的經驗啦,不然就是苦行啦,這個佛陀開示告訴我們,真正的中道就是八正道。其實這個八支正道我們都上過課了。從正見的確立,我們才有正確思維再來是什麼?正命了、正業了,這個是在講什麼?生活生活中的事!我們要有正確正當職業經濟來源這就人間生活。然後呢!把我們的三業,身、口、意調整好。再來就是我們的精進再來就是我們會產生正確正念,這些都慢慢的把身口意調整好了,裡面內在的那些擾動,顛倒,種種的不正確的那些觀念、行為就進化了,那個擾動分子的條件沒有了自然就會定,這個叫正定,最後才能悟道。這個八正道其實就是生活,是不是我們的人類所有的行為由於觀念來的?觀念錯了行為怎麼會正確!好,觀念正確了,得到正見了,我們的思維模式才會正確,就是正思維觀念正確了,思維模式也正確了,你的身口意行為是依據這個觀念來的,不就慢慢正確了嘛!好,這些行為也端正了,身口意也端正了,那我們的起心動會不會顛倒?會不會執著就不會,就有正念。好,正念堅固了,內在的擾動分子慢慢的沒有了,是不是就得正定了?所以這些都不離我們身心生活。是不是這樣子?所以八正道是唯一的中道行。好,如果明白這個重點,把握這個重點,我們會不會去注重前面的以身之苦為苦?不會!以慾望為滿足,不會了。會不會落入神秘經驗裡面以為自己境界很高?不會了。所以真正的中道是離兩邊的中道,離什麼兩邊?一邊是娛樂,一邊是苦行。兩邊;一邊是實有,一邊是實無。是兩邊。這個才是真正的八正道的重點!

     各位如果明白這一點,只要我們的生活符合八正道的理論,我們跟這裡一樣可以開眼、開知、達到寂靜、悟證、正覺涅槃之道。如果我們今天能把緣起正見建立好,緣起、空、中道,能同一個內容都明白,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應用在生活中?也就是不離身心不離開萬法萬物的接觸去觀察、去體會。外在萬法的體會,身心變化的體會都是觀嘛,都是觀照,那是不是跟中觀思想一樣?大家慢慢要去體會。

     佛在開宗明義的最初說法,標揭此不苦不樂的中道。開宗明義,也就是佛陀第一次開顯法,對五比丘說法,就已經把根本的重點展現出來,叫開宗明義。不苦不樂的中道就已經講出來了中道即八支聖道,這是中道的根本義

我們今天要講緣起,講中道,講空,這個就是根本,所以導師就點出來。這個根本如果沒有把握,那會偏離的。

     這何以稱之為中?有以為佛法之所謂中,是不流於極端的縱慾,也不流於過甚的苦行在此苦樂之間求取折中的態度。有人就這樣講,佛陀開示的是不苦不樂的中道,那我們應該怎麼樣?我們不要太縱慾了,太極端的在享受五欲,也不要太苦行了,我們應該在這個苦跟樂的中間把它折中,就有人這樣的觀念導師就講;但這是斷章取義,不能正解八正道的之所以為中道。如果是折中的方法那就中庸一樣了,我們不要太過了也不要不及了,我們在中間恰恰好了中道不是中間,不是兩邊的中間,注意聽!是兩邊都不執著,沒有中間,注意聽哦!只是兩邊不執著,不是這兩邊的中間的折中哦!注意聽!這個是不一樣!比如說,有的這一邊,生的這一邊以一來比喻,實無的這一邊我們用三來比喻,那我們兩邊一也不要三也不要我來個二,不是這個意思。這樣就是折中對不對?我既然不著也不著三,我要用二就是中間么,這個是中庸!不是佛法中道佛法中道是說,兩邊都不取,中亦不可得。注意聽哦!這個才是真正的中道。不要以為中間有一個中間地帶,不是這個意思,你只要離兩邊就是中。不是兩邊的中間叫做中,注意聽哦!如果取中間的話兩邊都沒有舍,兩邊都沒有去,你要注意這一點那是不一樣的。所以說如果以為求取折中的話,那導師認為這個是斷章取義,從文字上去分別,不是真正的中道意識

     要知道:一般人的人生觀,即人生歷程的路向,不是縱我的樂行,就是克己的苦行。研考這二端的動機都是建立於情意的,即是情本的人生觀,情本的法門導師用我們人生比喻,我們這樣比較容易了解,我們一般人追求名利,追求慾望,滿足我們的五欲。好,覺得這邊不行,那就是什麼?剋制自己!這個也不行,把自己嚴厲的非常的辛苦的去實踐苦行導師要我們進一步去了解,象這兩種極端的現象,他的背後動機是什麼?這是進一步哦,他說這個都是建立在情意,情本的人生觀。我們都是在情執裡面。世人感覺偏於縱我的樂行不可通時,於是就轉向到專尚克己的苦行。其實這個就是佛陀時代印度當時社會的背景差不多是這樣子。一般人講求物慾,享受,發覺他帶來的痛苦很甚的時候,就厭離了,厭離了就再來怎麼樣,就去折磨這個身體

     人生的行為,都不在這兩極端以及彼此移轉的過程中。不曉得縱我的樂行,如火上加油;私我的無限擴張,必然是社會沒法改善,自己沒法得到解脫

放縱我們自己去找欲樂,這就象火上在加油一樣了,這些欲樂帶來的痛苦更甚,你想解除你的苦,其實呢,他帶來的苦更多,就象火上加油一樣,為什麼?因為那個我執沒有斷!好,你要滿足那個我,為了滿足這個我,慾望更是無限的誇張。那這樣子的話每個人只在滿足自己,那不就是私我更大嘛,那這樣子整個社會能不能改善?社會沒有辦法改善,自己也更痛苦,更不可能解脫的。

     或者見到此路不通,於是轉向苦行,不知苦行是以石壓草的辦法苦行的折服情慾是不能成功的。

      導師這個點出來都很重要。很多人覺得慾望不好,我們要修行折磨自己,以為自己吃更多的苦,越多的苦越好、越能解脫導師就講:這樣子如果沒有智慧的去把他解除的話,就象石頭來壓草一樣,暫時把它壓著而已,根本沒有辦法根本解決問題苦行的折服情慾是不能成功的,你每天在那邊吃苦,你沒辦法真正的身心自在,你只是折服折磨他,讓他沒有機會慾望而已。但是這個是不能成功的,就象我過去講的:你沒有改變他的程序,只是在壓制他的行為沒有用的,內心真正的問題不能解決的。所以這裡就談到叔本華的悲觀,甚至以自殺自我解脫的一法,即是以情意為本的結論。

     佛法智慧為本的,但是人間是以情為本的。叔本華是西方的這個哲學家,他最後為什麼走上自殺這一條路?他沒有出路,找不到真正的出路!這隻告訴我們,哲學也沒辦法解決問題他還是在情本的人生觀念中。依釋尊,縱我的樂行和克己的苦行,二者都根源於情識的妄執。簡單的講,我們在觀念裡面本身有顛倒妄執,這個根本的妄執沒有解除,樂行跟苦行只是增加他更多的苦惱而已。所以最後為什麼會自殺?因為沒有根本解決嘛!釋尊否定了二者,提供一種究竟徹底的中道行這就是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

     釋尊知道了他們兩邊的過患,因為釋尊本身,他還是跟這些人開始是一樣的。你說娛樂,他在王宮就有娛樂、慾望很多很滿足的吧。他為什麼要放棄?不能解決!好,他出家後不是六年苦行嘛?好,也不能解決!所以他就知道,這兩邊都不能解決。他徹底的把它放棄了,最後開發了智慧,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就是知道要離兩邊的中道才能根本解決。是要開發智慧的。

     自我以及世間,唯有以智為前導,才可以改造人生,完成人生理想

不管是我們個人,還是世間當我們發展為以智慧為前導的時候,我們個人才可以改變,才可以完成人生理想。如果都是在以情為本的話,我們都是染著的,所有以智慧為本才能超越這些染著。 因此,不苦不樂的、智本的新人生觀,是佛法唯一的特質。

     佛法唯一的特質。也就是說,離開這個根本佛法就沒有特質了。佛法講的重點就是開智慧而不是用人間的情執的這一部分,情識的這一部分。這個其實就是一個重點,如何能夠不苦不樂產生智慧的新人生觀?這個就是學佛的一個根本重點。我們剛剛講到兩邊苦跟樂,它是代表慾望跟修苦行折磨自己,我們剛剛講到一個根本,不是折中,如果折中的話不是佛法中道。比如說兩邊的極端會生起背後的動機就是我們有我執有我見、實有感、自性見產生的,你說我折中,折中就是說兩邊不要。那麼多少一點還是有,還是在顛倒執著裡面,那離兩邊是把兩邊徹底的怎麼樣?把它解除。不留下過去執著情見,這個才能解脫的。那麼這個就跟一般的所謂中庸或者是折中不一樣哦,是兩邊要徹底的把它降服!不是少一點,不要那麼嚴重就好,那根本的問題是沒有解決的。比如說,我們在人間那貪嗔痴煩惱,我們要解決的貪嗔痴煩惱都要徹底解決,不是貪嗔痴煩惱少一點就好了,少一點還是在貪嗔痴煩惱,那會產生貪嗔痴煩惱原因表示還沒有消除。所以真正的智慧,是可以把這個原因根本的條件徹底的把它解除,這個是佛法最重要地方。那我們就知道了佛法的與世不共特質其實也是在這裡,為什麼?只要你還在有我裡面,有自性見,你這些情本的人生觀不可能完全徹底改變的。當你體會無我,你開發了智慧,體會空性、了解中道,破除了我執,情本的人生才能徹底的解決。那個時候展現的就是般若智慧中道智慧,空的智慧,才能真正的徹底降服貪嗔痴跟煩惱人間的貪愛染著才能徹底的消除,不然生死是不可能解脫的要明白。我們前面就講過了自性見如果還有一點點影子存在噢,我執就有立足點,那我執有立足點貪嗔痴煩惱就不可能解除,生死就不可能解脫。怎麼可能還留下一點點的影子都不行噢!所以,離兩邊是對於兩邊產生極端執著的背後的因素都要徹底的把它消除。唯有般若正見智慧、空是不是這樣子?那麼佛法要把握的特質就在這裡不允許有一點點的自性見。這個跟外道不一樣噢,這個就是佛法的特質哦,這個一定要把握住。

     佛說離此二邊向中道中道即八正道。八正道的主導者,即是正見。一切身心的行為,都是正見為眼目的

我們眾生,時時刻刻的身心為他這裡就點出來,以正見為眼目。也就是你沒正見,你的思維就是染著的,過去的習性的,顛倒的,愛染的,正見如果建立了,所有我們的行為就能跟著正見相應,我們的行為就會端正,就會正確。所以說以正見為眼目他是第一個條件,《阿含經》以正見為諸行的先導,諸行,一切的遷流造作行為就是諸行。好,今天一切的行為,受著我觀念的引導才會有行為,所以正見的重要你就明白了。我們講八正道,《阿含經》講八正道正見為先導,所以第一個要修正的就是知見,要建立的就是正知正見,就知道為什麼要以正見為導了。因為他是行為的先導么,《般若經》以般若為萬行的先導。《般若經》是講六度萬行么,好,前五度如果沒有智慧為眼、為前導,五度如盲啊!那麼就知道正見智慧最重要

       所以不苦不樂的中道行,不是折中,而是從正見為本的實踐中,不落於情本的苦樂二邊。導師還是把這個重點一再提示不是折中,一折中還有啊!而是要從根本的正見上作為根本處,去實踐,不會落入情本的苦樂二邊。所以解決是在什麼地方在我們的知見上解決,從知見的建立導正我們的行為。而不是用石頭來壓草一樣的,用規範來規範我們的行為,裡面的知見沒有轉化的話,不能根本的解決這些問題。

      由此,佛法是以「以智化情」、「以智導行」為原則的。 這幾句話很重要了,真正的佛法是開智慧來化導我們的情本,情執,以智慧來導正我們的行為。這個是根本,這個是根本的原則。以智為本的中道行,包括了最初發心乃至向上達到究竟圓滿的一切過程。我們的發心也要般若相應,跟智慧,跟空相應,如果發心不是跟智慧相應的,也是人間情本的那種染著,那個發心都會有問題。所以連發心都要智慧相應的。包括我們從初發心成就一切佛果圓滿為止,這個過程都是一樣的,都是要跟智慧相應就對了。

      正見為導的中道,即是從正見人生的實相中,增進、凈化此人生以及解脫、完成。,證見人生的實相,佛在處處經中,也即說之為中道或中法。我們要了人生真相,當然要正見,那麼什麼是真正的正見人生的所謂實相呢?其實就是中道啊!如『雜阿含經』(大正藏編號二六二經)說∶「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是釋尊開示正見」的教授,說明世人不依於有,則依於無,佛離有無二邊而說中道法

      導師一再的提起《雜阿含經》裡面的教授,來讓我們明白中道法,其實在佛陀最初的開示或者是《雜阿含》經裡面對迦旃延的開示都在講離兩邊的中道,為什麼一直要提到這個?《阿含經》跟這個巴利文本裡面的經典是在中道,這裡是講離有無中道,前面那一經是講離苦樂二邊的中道,其實有無苦樂是一樣的。導師要我們明白講中道、講空,其實在《雜阿含經》裡面就已經有了。不是大乘佛法才另創出來的,不是!在根本的佛法的裡面已經具備具足了。所以導師就提《雜阿含經》這一經,佛說世人顛倒依淤二邊,依哪兩邊?若有若無,就是我們常常講,我們眾生總是落在實有或者是實無的這個觀念,有看到一切現象就以為是真的、實有,壞掉了滅了、沒有了以為就什麼都沒有了,就落淤斷見。有就是實有,實有就是常么;沒有就以為實在沒有,就以為是斷什麼都沒有,這個就是有無。其實,有無就已經著在斷常兩邊。所以有無跟斷常、一異,來去,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這個是根本,佛陀點出來就是這個根本,

      我們顛倒在什麼地方?看到一切法不是落在實有就是落在實無,在有無兩邊產生了執著,所以佛陀就點出來,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聖弟子佛陀所指導的這些聖弟子們,經過佛陀開示,他們明白了,他們的思維模式,他們的知見世俗觀念剛好相反不一樣。為什麼?他說弟子他們如實的正觀世間集,集是什麼?就是集起,我們講生么,生起來了,看到一切萬法,包括我們的身心,集起來了,產生了,則不生世間無見。就不會落在斷滅的什麼都沒有,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好,雖然有但是他會消滅,會消失,那就知道什麼不是永恆的有、實在的有,不變的有,所以不會落在實有見裡面,注意哦!這個就是觀念的轉化,隨著知見的不同,認識就不一樣哦,我們世間的人看到一個東西,一件事情,包括自己身心,自己意念生起來,都以為是什麼,是實在的,是實有的,是不是這樣子?但是聖弟子就不一樣,他的思維模式跟我們剛好相反,他看到一切法會生起會消滅,生起的一邊就表示什麼?他不是什麼都沒有,所以他會生起么,緣起緣聚,雖然生起是有,但是他很快就消失了,會消滅。那這個有也不是永恆的有、實在的有,他只是緣起的有、如幻的有、非實的有,所以不起有見,也不起無見,是不是思維模式跟我們剛好相反?同樣的看人間萬法,同樣的觀察自己的身心,所體會的竟然是剛好相反,那我們就知道了,為什麼會相反?因為觀念不同,知見不同,產生的認識就不同是不是這樣子?這裡很重要哦!這個就是認識論的問題,

      導師在序論裡面就有談到,我們認識的,認識論的那個抉擇不一樣,產生的法就完全不一樣。比如說中觀的空,唯識的空不一樣,在哪裡不一樣?就是認識論上的不同。所以我們在抉擇這個法的時候,我們先要明白這個認識論不同在哪裡,在哪裡不同,認識論是什麼意思?認識論的重要在哪裡?我們明白了,我們的思維模式就會不一樣,我們觀察到萬法所起的反映就不一樣哦,

      我們平常啊,象我個人過去也是一樣,我們在萬法中會爭,會取,會論,會斗,目的在哪裡?如果這些法都是虛幻的,你有什麼好爭的,你要論什麼?如果結果都是滅,我們還要在那邊斗得你死我活嗎?還要在那邊造業無邊嗎?原因之一就是我們認為他是實在的,就是這么簡單而已。實有感么,我們現在在讀歷史,經過幾千年的政治,過去所謂的帝王、所謂的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功業很大的這些偉大的人,現在我們看來,你的感覺怎麼樣?實在的嗎,所以我們總是有那個實有感,實有感是什麼?就是這裡講的若有若無的兩邊的那種感覺,有就以為是實有,無就是實無,什麼都沒有,這個觀念注意聽!所以從緣起去觀察萬法,包括自己的身心起落,都實在的嗎?你看到你認識都是真的嗎?還有就是你的感受,看到萬法起分別起感受,這個感受是真的嗎?很重要啊!落在實有實無產生的作用,跟聖弟子們的觀念剛好相反,雖然過去了不是什麼都沒有,他還會緣起那就不是斷滅哦。雖然起了知道他怎麼樣?如幻!很快就無常滅了,那還要執著什麼?所以他不落淤實有裡面,這個觀念為什麼這么重要!因為這個觀念帶來我們整個身心的轉化,行為也轉化,觀念也轉化,整個生命品質就不一樣了。

      產生了知見,什麼知見?正知正見,依緣起體會它的實相。一切法的真相原來是這樣子,了解實相、真相,你的智慧就會跟這個實相相應,不會在落入過去的思維模式了。我們過去都在實有實無,產生的就是什麼?貪執,愛染,造業不就來了嗎?注意聽!這個看起來很簡單,一個開始說的法這么的簡潔,但是聖弟子們這樣一聽就解脫阿羅漢,所以不要輕視這個,不要以為這個很簡單沒什麼,這個沒什麼明白了你就解脫。注意聽!阿羅漢也是在這裡解脫的。那麼各位我們要修行,先要把這個知見建立起來重要?還是一天到晚束縛自己做某一個行為重要?這樣你們就知道了修行要在哪裡修?所以導師前面就講么,你只有對「解」很清楚的時候,那個「行」才能夠相應是不是這樣子?解明白了,理論明白了,觀念明白了,我們的行為是根據那個觀念來的呀!所以很多人說,我知道但是為什麼做不到?可見那個知道的深度不夠。那個是體會還不夠,如果體會夠,深刻的明白真相的人還會糊塗相應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時候在上課我就說要用心也不要只有這樣子,體會得不夠深刻回去還要溫故知新。那還要漫漫的更用功地去體會,真的裡面明白的時候,外面的行為就轉化了。所以我們佛教講知易行難對不對?有的時候知行合一對不對?真正的知行會合一的,如果知易行難可能那個「知」程度不夠深刻,也就是說他知道可能是表相的,知識的,不是本質上的明白。所以這個「知」還是有深淺的,淺的「知」可能行還不容易相應,深的「知」行自然轉化,這個很重要!所以如來離淤二邊,說淤中道如來說法佛陀說法都在說中道法不過是要你離開兩邊的執著而已。要更深入的去了中道緣起就要知道哦,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這個是進一步的了解緣起的實相,這個我們緣起法已經講了很多次了,但是這個「緣起」真的要用心!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那有沒有實在的有無?注意聽哦!如果能「緣起」的了解這兩個字是依淤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話,那有沒有「實有」「實無」同樣可以理解。今天有生,是依淤條件的,叫緣起,很多條件,既然是很多條件組合會有條件變化它就沒有了,那這樣的「有」會不會實有?那這樣的「無」是不是實無?它本來就不是實有的,「無」怎麼會是實無呢?有「實有」才有「實無」喔,實有不能成立,實無也不存在喲,所以要明白,依淤緣起的只要一法的生起,必是條件組合

      進一步,凡為一法的條件本身還是從緣起這一點更重要!那這樣有沒有一個實有,會不會執著在實有,不會。所以懂緣起也就中道,意思是一樣的。才能真正的離兩邊。緣起即是條件組合條件的本身又是緣起的,那有沒有一法實?有人在比喻,在認識論上不同,我現在要講一個認識上不同,產生的知見不同。我們在講比喻,說水沒有定性,水呢!他說把它加熱,他會變成蒸汽消失了,但是蒸汽看不到不能講它沒有,水分子不能講沒有。好,他說氣溫冷的時候他會凝聚,結成什麼?冰!它會先下雨變成水,水然後,水如果是冷卻的話就會變成冰。他說這個就是「緣起」。好,但是他還會有一個,有一執著不同在哪裡?他說那個能量的「能」是永遠存在的,比如說水變成蒸汽,看不到的時候你不能說他沒有,水聚成冰的時候你不能說它是實有,為什麼?它會融化,它會又變成蒸汽,所以他說這個形態的變化是無常的,是不實在的,但是那個能量是永遠存在的。這個就是一種認識論。如果認為能量是存在的,那我告訴你,這個能量雖然看不到,他認為是實在的,是永恆的,是不變的,那這樣子是不是真正懂得空義?懂得緣起?注意聽哦!這個還不是。我們還要明白一點,什麼是能量?我們再把他分析看看,水,我們現在公式來講h2o,氫氧化和物,它是條件組合的,好,氫跟氧的組合,那麼說氫跟氧總是實在的吧,請問氫跟氧不會變嗎?氫跟氧是永恆的嗎?注意聽!氫跟氧還是緣起的。那麼這樣進一步就知道,水它是由氫氧來組合的,氫跟氧的本身是永恆的不變的嗎?不是啊。氫跟氧本身還是會變的,那這樣進一步的話,就知道它前面的一個條件也不是永恆的,那這樣會不會落在實有裡面?所以注意聽哦!這個叫認識論的不同。

      你體會到某一個程度你認為後面必定有一個實在的,或者是畢竟在發覺它內涵的背後還是緣起的,根本空亦復空,沒有一個永恆實在的東西也就是緣起的就找不到第一因。如果有第一因,那個第一因就是緣起第一個條件,那這個就是什麼,實有的、實在的。好,那麼這個就是認識論會不同的地方中觀它的理論是什麼?緣起的必是條件組合條件的本身還是緣起的,所以空亦復空是畢竟空,找不到第一因的。那唯識呢?唯識現象它也知道一切法唯心造,他不是講緣起的事,因為條件組合他是說唯心造,一切外面的一切都唯識所現,那麼這個識呢,不就變成一切法的聲音嗎?好,他破了一切萬法,外境的實有,回過頭來也就知道這個「識」也是不是永恆的。因為「識」跟「外境」是相依相緣的,如果外境的法是非實的,那麼這個識本身就立不住腳。因為只有怎麼樣?相依相緣他才能成立嘛,好,他這個時候破了外境回過頭來破這個「識」,所以他也能達到能所聚集。體會的也是空性,好,這個空性在唯識學的名字叫做圓成實性。他認為圓成實性是不能沒有的,不能再空的,今天沒有這個圓成實性,一切萬法根本就不能成立,好,如果這個圓成實性是實在的、是實有的,只是不能用語言表達,沒有辦法用什麼來形容它,一切萬法是由圓成實性來展現的,那這個圓成實性不就成了第一因、或者本體、或者上帝了么?能生萬法了嘛?這個就是認識論的不同。注意聽哦!所謂的認識論不同就在這裡

      那如果是真常系的話,他就認為一切緣起萬法裡面沒有一個實在的,根本不能緣起。他認為裡面要有一個實在的,是永恆不變的,叫真如心是不是?叫佛性,叫自性他說有一永恆不變的、實在的本體,他怎麼能緣起萬法?認為我有一個真常心,天地萬物會變會化,它是不會變不會化的,好,那我們就知道了,這三個體系是不是認識論不同?由於認識論的不同,解釋出來的法義就不同,會爭論就是由於認識論的不同,這樣知道意思吧!好,我們今天研究中觀,講緣起,講離兩邊,導師為什麼要從《阿含經》裡面取這些經典來看?大乘不是後面自己發生的!是根據《阿含經》裡面就有的理論,《阿含經》在講中道,講緣起,《阿含經》裡面就有了,最原始的就有了。

       此是釋尊開示正見」的教授,說明世人不依於有,則依於無,佛離有無二邊而說中道法。然所謂離有離無的中道,不是折中的有無,而說亦有亦無或半有半無的。釋迦所說者,為緣起法,依於緣起正見,能得不落有無二邊的中道

導師再次的點出來,離有離無不是折中的有無喔!也不說亦有亦無的,也不是半有半無的那個折中哦,注意聽!這個是不對的。釋迦所說的,為緣起法,這句話就要明白了,是依緣起法來說中道離兩邊的,因為依緣起法,我剛剛已經講過了,才能得到不落有無兩邊的中道,因為有某個條件產生後面的結果,這個條件的本身還是緣起的。那這樣子的話,還會不會落入實有?實有如果不能成立,那有沒有實無?當然都不可得,所以注意,佛法講的中道是依緣起正見而說的,這一點一定要明白。不是折中,不是中庸,這個很重要哦!中庸方法是不能離開有無的,注意!

      釋迦所說中道,還有不一不異的中道,如『雜含』(二九七經)說∶「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緣無明行」。


導師他在介紹這個中觀的八不思想,先讓你明白這個八不的出處在哪裡,都是從《雜阿含經》就有的,現在就是要讓我們明白,導師把握了龍樹菩薩思想,龍樹菩薩他為什麼寫《中論》,而用八不來代表《中論》?導師了解,所以介紹給我們,龍樹所把握的《中論》的八不,其實他是從《阿含經》裡面體會的,在《阿含經》裡面就有的,所以導師把他舉例出來,剛開始苦樂兩邊對不對,再前面是有無兩邊,現在要展現的是一異兩邊,這個都是從《阿含經》裡面就有的經論把它提示出來,讓我們明白哦!龍樹菩薩他不是自己創建的,他是有根據的,而且根據的是根本的佛法的《雜阿含經》裡面的。這樣大家知道導師的用意了,不要把大乘佛法的空義講成什麼?是不共的,是特殊法源的,都不是!他只是根源於《阿含經》裡面就有的。這個《雜阿含》那二九七經,主要是在言命跟身,我們都認為這個身體裡面,一般人來講以為有一自性或者叫我,生命本體跟我們這個身體到底是一還是異?一是一體的,異是個別的,外道都會這個問題,因為外道是在有我見裡面么,他都會問身與命是一還是異,如果身跟命是一,是合起來是一樣的,或者是身跟命是不一樣的,它會產生什麼結果?如果是一樣的,這個身體壞了,命也沒有了,這樣知道意思吧?也跟著它壞!因為一樣嘛。如果身跟命是異,是不一樣的,那麼身體壞了,這個命還在,那這會落入什麼?還是常跟斷的問題。為什麼?命與一、生一的時候,身體壞了,命也沒有了,這樣知道意思吧。那就落於什麼?斷見!如果身跟命是異,不是一個兩個身體壞了命還在,那這個是什麼,叫常見。注意聽!

所以《阿含經》點出了這一點佛陀就教我們真正修梵行的人,是沒有這個問題。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象這樣的理論跟這樣的觀念你不會隨他轉,不會認同他,你會走向中道你不會被這個一跟異的問題把你搞糊塗,如果是聖賢出世不顛倒的正見是什麼?就是緣起他說謂緣生老死,┅┅緣無明行」。他還在告訴我們,今天我們展現的所謂生死,其實只是緣起現象的展現而已,我們今天如果沒有生哪有老死?今天沒有無明、沒有無知,怎麼會起無端的造作?意思是說前面只是有原因那,了解緣起人就不會執著自性的問題了、我的問題了,有沒有一我跟這個身體是一樣的?有沒有一我跟這個身體是不一樣的?有沒有這個問題?沒有這個問題!會問這個問題原因是什麼?你先在自性見裡面才會有這個問題也就是外道觀念裡面,你的觀念已經受他影響了才會有這個問題你是站在我的立場、有的立場才會問,所以真正的這些聖弟子們了解緣起中道,不會隨著這個觀念而轉,人家在問這個問題就會指出來:他說一切法的身心變化,不過是緣起而已,沒有一個什麼一跟異的問題,不會有這個問題,不會隨這個問題轉,現在講到這裡我們提示一下重點。

今天如果真的懂緣起了,會不會問我從哪裡來,死後哪裡去,有沒有這個問題?大家要注意呀!我們今天會害怕生死是因為生死無明無知,對緣起法不了解,所以污染,所以執著,所以造業。如果明白緣起,知道常不可得我也可得,對人間的萬法它的實有性,也了解它的真相染著不存,不會隨它轉,這樣了解緣起真相、實相的人還會這個問題嗎?我要講這個要提醒大家,我們的思維模式裡面,如果對緣起中道還沒有真正的透徹明白的話,你一定會問這個問題的。所以很多人在爭論有無、常斷、來去、一異,只要你在這個問題的人,都還不懂緣起,都還不了解中道真相,都還沒有解決。所以很遺憾的是,我們用功如果不夠、體會不夠,很多人對於過去傳統那些觀念沒有辦法釋懷,他還是回到那個觀念去,一定討論有無是不是?死後的問題,生前的問題,這個是根本地方。所以緣起我一直強調非常非常的重要,你要明白,你要真的明白,你要去體會,你要真的實在的去體證,不然的話你那個思維模式要轉變是很難的,也就是說,如果這「八不」真的明白了,《阿含經》裡面的中道思想如果真的明白,根本不會產生認識論上的爭論,根本不會有。所以對緣起的認識跟解釋不同,爭論就會很多,問題就很多。我每次講到這裡都會一直提示,一直提示就是要大家知道它的重要性。

那麼這個一異以外;還有不常不斷的中道。如『雜含』(三00經)說∶「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前面有無苦樂、一異,現在講什麼?常斷。《雜阿含經》三百經就有提到這個問題。自作自覺,則墮常見。如果你認為這個裡面有一個造作的人,造作者了,覺悟者了,實有裡面有個作者了,他說樣子就是墮入常見;他作他覺,自己不能作主,由其它的來主宰,那這樣子就是什麼?斷見那!我們不管在說義或者說法都要離開這兩邊來說,怎麼說?還是講緣起的中道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一樣的,只有從緣起中道說,才能離開斷常二邊的執著。那好,生滅有無、斷常、苦樂,其實意思是不是都一樣?它產生的執著是什麼?最根本就是有無了,就是生滅了,就是斷常了。如果今天了解緣起,這四對八不就不會有問題了,所以今天龍樹菩薩他造《中論》,用八不來否定一切的實有、一切的自性見,他根據的就是《阿含經》這幾經的重點,已經在否定什麼?一異、斷常、有無苦樂的問題,多要依緣起來否定它。那麼各位,導師一直提示這個重點,要我們知道佛陀開示,叫我們說法不管是從義說、法說,都要離兩邊講緣起才是中道啊!第一點我們依緣起才能體證中道;第二點說法要依緣起才能開示的是真正的佛法中道。那麼大家學那麼久了,就要注意了,你今天抉擇別人說得對不對要依據什麼?中道緣起你自己講法有沒有跟法相應,也要中道緣起,有沒有自己就要注意,就是在這裡。那麼對於中道緣起自己有沒有深刻真正的明白,好,如果你自己自我檢驗,你真的明白的時候,你的言行有沒有離開兩邊自己要自我檢試,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語言,我們的心與意的動作有沒有依於緣起法離兩邊,這樣來檢試自己,那你的修行就會相應了,這樣知道意思吧。

我們學法的人,很多不同的宗派理論,理論上認識論的不同常常有爭辯爭論,這個爭論如果依這個緣起法產生不了爭論。如果大家對緣起有共見共識,有深刻的體會不會有爭論,絕對是無爭的。我講這些的目的是讓我們這些老學員要注意呀!上課那麼久了,體會那麼久了大家也很用功,最後能不能受用要自我檢試,依據什麼來檢試?依據我們今天講到這個根本重點,以這樣的緣起中道思想,八不的重點來檢試自己。你如果依這樣來檢試自己,很快的會發現自己的問題,外在的問題,你才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裡,為什麼過去不受用?把這個問題徹底的解決的時候,你整個會改觀,我們再看經文

不一不異,不常不斷,與不有不無一樣,都是依於緣起而開顯的不落二邊的中道正見緣起中道,為釋迦本教的宗要。

所以我們今天要講佛法,什麼是真正的佛法,我們講正見;什麼是佛陀真正所開示正見,這幾句話就可以顯現出來了,真正的正見就是正見緣起中道緣起正道——中道就是佛法的真正正見就是我釋迦佛陀真正本教的宗要。導師這幾句話就把整個思想重點襯托出來,

不苦不樂是行的中道;不有不無等是理的中道,這僅是相對的區分而已。

我們在理論上、原理上、知見上如果不明白,那麼在行為上、在事的行證中,就不能相應了。所以我們在理論上就要先懂得什麼叫不有不無,在修行的行為上才能不落苦樂兩邊。今天理論如果很清楚,知見建立的很好,我們在修行就不會落入那種不相應的苦樂惡行就不會了。所以為什麼我一直強調建立知見的重要?先建立緣起正見的重要?唯有正見確立的時候,我們的身心行為很快就相應,即使我們今天活在人間所謂的世俗理念,我們是居士,一樣可以依據這樣的緣起正見人事物的對待中,你一樣可以行中道,一樣可以體會解脫,為什麼?我們在人事物的接待中,不離開我們身語意的行為是不是?我們平常跟人家對待,常常不圓滿。如果了解緣起正見的人他會發覺這個原因是什麼,內在的條件解決了,我們對待外面就不會不圓滿。我們跟人家常常會爭,會斗,會意氣用事,其實你還是這個知見有問題,如果內在的知見真正修正了,你根本不需要也不會想鬥了,不爭了哪裡還會斗?所以注意啊!這些法如果內心真的明白的人你在生活人事物的對待中,你就知道該怎麼處理了。

一句話你就會火冒三丈為什麼?因為傷到我嘛!那句話是實在的嗎?如果懂得緣起,那句話不過是一個因緣。好,它是永恆的嗎?不是。你會執著句話是真的嗎?第二讓你生氣,那個感受你認為是實在的,今天你才會生起來。如果那個實在感消失了,知道那個受是虛幻的,只是一時的情見。明白受的虛幻你會反映嗎?你會在意嗎?注意聽啊!不要以為我們今天的理論是在深山裡修行才能實踐,要怎麼樣的特殊修行才能實踐,不是的。就在我們平常生活家庭裡面夫妻的對待,母子的對待,在人世間朋友的對待,在一切法的觸動之中,都不離開身語意的造作,懂得緣起當下就能止息。

你們慢慢去發現當你情緒起來的時候,是不是受影響了?那個「受」影響到你了,那個「受」的前面一步,就是外面的都是實在的。不管人家對你語言、行為,你都當作是實在的是不是?那個「受」也是實在的,當兩邊都是這樣在自性見、實有感裡面,是不是才會發生這個問題?所以注意聽啊!我們今天講這些好像理論很深,其實都在講我們生命中的體驗的東西生活中都體驗得到的。大家如果明白了,我們的用功就有下手處了,我們的行住坐卧生活就能解脫了。很重要修行是在談玄說妙,要到某一個特殊的地方去,要什麼特殊的神秘經驗。我告訴你都不是這個,生活不離開我們的身心,沒有離開八正道的實踐,身心的體會,如實的觀察,就是在這裡而已。所以明白了這個,我們的修行就不會被那些玄妙的理論所迷惑,很如實的就在生活中、生命中,能體會、能超越、能解脫也能證果。

我們上次講到正見緣起中道,為釋迦本教的宗要,那麼確立了緣起正見,才能體會到所謂中道思想,那麼緣起正見中道就是我佛法最重要的根本思想,他跟所有其它宗教或者其它外道思想不同,他的特質也是在這裡,所以導師這裡就講不苦不樂是行的中道;不有不無等是理的中道,這僅是相對的區分而已。

實則行的中道里,以正見為先導,即包含有悟理的正見中道;惟有如此,才能不落苦樂兩邊的情本論。

這裡讓我們明白,雖然講苦樂的問題,這個是在實踐中行的這一部分來講,闡揚中道。那麼在講有無,不有不無的這一部分,是在理的上面來闡揚中道,但是並不是決然的,把他區分為隔為兩邊,不是這樣子。所以導師在點我們,在行的中道裡面其實怎麼行?你今天要是沒有正見為先導的話,那麼你這個行本身就不可能得受用,你要達到行的中道你必須先有理的中道也就是正見為先導。只有這樣子理論跟行的合一,才能真正的不落入苦樂兩邊的情本論,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我們如果沒有建立緣起正見,那麼我們在實行實踐上往往為什麼不能受用,重點也是在這裡。我們看到不管是在出家,很用功的人很多,很精進的人很多,發心很猛的人也很多,問題是為什麼會不受用的問題,其實是因為根本的知見錯了方向錯了。只有精進是跟外道相共的,外道的也很精進外道苦行也很讓人家讚歎,問題是能不能究竟解脫

所以知見正確了,你的行,你的修行才能真的受用,這個就是我常常比喻的,知見就像電腦的軟體,電腦的使用功能是根據軟體而產生的,好,軟體的程序錯誤的,它產生的現象功能絕對不會正確,也達不到我們要的功效。你要改變電腦功能你要改變它的程序,它的功能會接受程序的指導。我們的修行也是一樣,我們的身心行為根據我們的觀念來的,觀念錯了你怎麼也不相應,觀念正確了,你行為能不導正嗎?因為我們的行為是從觀念來的,所以為什麼正見為先導這么重要!導師就是點出這個重點,表面上我們都在精進都在用功,如果沒有根據那個最正確佛法特色,就是緣起正見的話,你還是會落入兩邊的。

同時,悟理即是正行項目正見緣起,貫徹自利利他的一切正行,兩者是相依相待而不可缺的。

那麼我們就知道了,今天如果理論上談得很多,但是如果你沒有去實踐,那也一樣的不能達到功效,所以實踐跟悟理是相依相緣,也就是相待的,缺一邊都不圓滿,所以兩邊不能缺一。

依於正見緣起,能離斷常、有無等二邊的戲論,發為人生的實踐,自然是不落苦樂二邊的中道

我們只要把緣起正見建立好,瞭然於胸,自然就能夠離開斷常跟有無這一種兩邊的戲論,也就是說我平常的人,如果沒有學法、沒有聽到佛法緣起正見,我們的思維模式是不可能離兩邊的。我們稍微反省一下就知道了,不管是自己、身邊的人,你都可以觀察看看是不是這樣子人間思維模式是不是都在相對裡面,都在兩邊裡面?有無生滅就象我們的思維模式一樣,都會落到一邊去,我喜歡我不喜歡,對的錯的,善的惡的,是非來了。只要在相對的緣起還不了解以前,哪一個人會超越兩邊呢?只要在兩邊的思想的人,哪一個不會產生矛盾?因為它是相對的,有矛盾就帶來痛苦,帶來執著,那我們的造業輪迴為什麼會產生,就在這裡。所以離兩邊的重要大家要明白,這個真正明白了,正見建立好了,發為人生的實踐,用這樣的明白的理論在生活中怎麼樣去證明它,生活中怎麼樣去觀察、去證明、去深入。你只要有這樣的精神,在生活中時時刻刻以我們學到的緣起正見思維模式,時時刻刻都在觀照都在使用,自然就不會落入苦樂兩邊了。苦樂兩邊如果能離開,那會不會痛苦煩惱會不會造業?而我們是怎麼樣,我們是厭苦嘛,興樂嘛是不是?其實你喜歡的、讓你快樂的,以無常法則之下它很快還會變化,它也不可能讓你永遠快樂。結果當你失望的時候,又帶來痛苦了,所以只要不離兩邊,沒有看到真相,你註定人生就是苦的。好,再看下面。

還有,釋尊的開示緣起緣起的所以是中道,即不能忽略緣起的空相應性,這在經中多有說到。我們講緣起、講中道導師這裡要提醒我們一點:不要忽視到跟空相應,跟空的相應性,點醒我們。如『雜含』(二九三經)說∶「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

這裡《雜阿含經》就有談到。好,緣起法其實是跟空相應的,

緣起是與空相應的,空的獨到大用,即洗盡一切戲論執見。緣起與空相應,所以能即緣起正見不落兩邊的中道

其實,前面已經講了點出重點:緣起中道、跟無自性、跟空其實是同一個內容,那為什麼叫我們要注意跟空相應的這一部分呢?其實,因為我大乘佛法主要的思想就是以空來闡揚的,所以點醒我們這一重點。我們大乘佛法講空,代表大乘最重要的一個根本思想,那導師是要讓我們明白,《阿含經》裡面就已經點出來了緣起法跟空是相應的,是在《阿含經》裡面就已經有的,這個也是要讓我們明白空跟緣起、跟中道、跟無常無我,其實是同一個內涵。如果明白這個,我們就不會把緣起以為只是小乘講的、無常無我的重點。大乘顯揚空義,而且把這個「空」闡揚的更細緻、更寬廣。所以這裡又講空的獨到大用大乘佛法以空義為基礎嘛,它有它獨到的大用講得更深廣,因為講到一切法,講到一切萬法。而在根本佛法裡面談的重點是在身心的部分,所以一般人都認為小乘講我空,我們大乘那還講到法空,其實只是它的用比較深廣,牽涉的比較廣,但是根本法義是一致的,這個大家要明白。

第二節 中道意義

     中道,當然是不落二邊。但不落二邊──中道所含的意義,還應該解說。不落兩邊是一個主題了。但是,中道內涵還是要把它說明白:中的本義,可約為二∶一、中實∶中即如實,在正見的體悟實踐中,一切法的本相如何,應該如何,即還它如何。

     這幾句話也蠻重要的:中實,實就是如實。我們從正見去觀察身心和萬法,在實踐中、在體悟中,我們會發現一切法的實相,就是本來的面貌。所以,這裡講本相如何,它應該是怎麼樣的,它本來是怎麼樣的,就要還它個本來的樣子,這幾句話很重要哦!這裡就講:從正見知見去觀察、體悟、實踐的過程發現到一切法的本來如何,就是它的實相、它的真相、它的本來面目。它本來是怎麼樣的,應該怎麼樣的,就讓它本來怎麼樣,這幾句話很重要

     我們今天講佛法的法,一切法它的因緣法則之下產生的一切現象變化有他的必然理則,或者是有他的必然性。如果你了解必然性是這樣,那麼他產生的現象變化是這樣的時候,你就知道這個是本來就這樣子。了解它的真相,了解它的本來面目,這個叫實,就是如實。所以「中」就是在表示如實的這一部分,叫中。比如說,我們講如實觀照,為什麼叫你照著它原來的樣子去觀察,你不要去干擾,不要去主宰,看它怎麼樣它就怎麼樣,去發覺它的實相、它的真相目的就是在這裡。我們想要改變這個,想要改變那個;想要創造這個,想要創造那個,你想改變的是正確的嗎?你想創造的是本來的樣子嗎?不一定!都是我們妄想妄念的產物,你怎麼能改變它,你能創造什麼!

     所以,為什麼如實觀照叫你不要去迎、拒、取、舍,你不要想改變什麼,你只要看清楚它的真相,它的真面目。你了解真相的時候,該如何就還它如何,這句話很重要哦!所以我們在觀照的方法用「如實」兩個字是有很深遠的意義。所以,這裡中道的「中」,涵蓋著如實的意思,它該怎麼樣你就還它個怎麼樣,這一點要了解不容易。因為我們不知道它的真相是什麼,我們一向就在虛妄顛倒的幻相中而不自知,所以我們才會隨波逐流,隨著我們主觀意識去造作、去造業。如果你了解真相,一切法的實相,你就不會自以為是去創造什麼了,你只能怎麼樣,只能「如實」的兩個字而已。為什麼?它本來就這樣!你還它這樣子而已。真正了解真相悟道的人,為什麼他不造作?如果法能造作,那每一個人造作出來一定不一樣。法是本來如此的,每一個人明白的時候,只是還它個本來而已,一切的造作就歇了,狂心頓息。注意,這個都是很重要的!講到這裡,點到這裡,大家要去體會!

      這是徹底的,究竟的,所以僧睿說∶「以中為名者,照其實也」(中論序)。《中論》序裡面就談到這一支。用「中」這個名字,其實只是在按照彰顯它的如實本來樣子而已,這個叫中實。二、就是中正。中即圓正,不偏這邊,也不偏於那邊,恰得其中。如佛說中道,依緣起法而顯示。這緣起法,是事事物物內在的根本法則,這個都是重點。佛法中道,根據什麼來說中道?就是根據緣起法,那這個緣起法是什麼?導師就點出來:是事事物物內在的根本法則。一個現象、一個事物會產生,一定有它的必然理則,不然為什麼會產生?我們講因果有必然性,如果今天萬法不是有一個規則,有一個必然的理則,那天下會大亂,沒有路可以走,沒有軌跡可以依尋。佛陀所創覺的緣起法,是宇宙萬法中因果變化的必然理則,也就是一切法內在他就依尋著這樣的法在循環、在造作,遷流變化都沒有離開這個法則。我們說一切法的本來面目,其實就是說一切法它會這樣、會那樣,它有一個根本的理則必然性在。了解這個必然性,一定會這樣一定會那樣是有道理的。貪嗔痴一定會帶來痛苦,一定會讓你顛倒執著,一定會帶來生輪迴,這個是必然的。我們超越了貪嗔痴煩惱就得清凈自在,業止息了,不會再相續。所以,你得涅槃、得解脫這個也是必然的,如果不是必然的,那我們修行有用嗎?所以緣起法是宇宙一切萬法,事事物物內在的根本法則。這個很重要

     在無量無邊極其復雜的現象中,把握這普遍而必然的法則,才能正確、恰當的開示人生真理,及人生正行。所以,中即是正。            這個正應該是講正確的,跟他的必然理則是一致的,所以肇公稱『中觀論』為『正觀論』,中道即是正道。為什麼說中道是八正道?八正道其實是在講我們身心的行為,從觀念的建立,思維模式的建立,身與意行為的端正,到知見意念的起落的正確身心自然進入正確沒有擾動,沒有擾動分子,所以會得正定。這樣子的話會開智慧,開什麼智慧?不是我們腦筋裡面有智慧,是了解法的真相這叫智慧。了解一切法的實相這個叫空慧,這個才叫智慧。一個人導正了觀念思維法相應,身心三業跟法相應,起心動念跟法相應,那這樣一切的身心導入正確的定裡面,是不是就能見實相,就了解實相?這裡的「見」,其實就是悟、就是體會、就是了解,了解了事事物物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我們生命本來面目,是一樣的。這個時候,不就了解真相了嗎?了解真相就是我們講的實相,就是智慧,了解實相的這個叫智慧,也叫做空慧,就叫般若

     所以中道在哪裡彰顯?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所彰顯的,其實目的就是達到中道。重點注意啊!在無邊復雜的現象中,怎麼樣去把握它這個必然理則,它是普遍性的,是必然如此的,這幾句話最重要的!我們看到萬法是千差萬別,所以說極其復雜,但是雖然復雜,看起來是千差萬別,但是如果你能好好的緣起正見去觀察他,你會發覺原來它裡面的規矩,裡面的這個必然理則、必然性,是所有事事物物都一樣的,都沒有離開這個必然性的,是普遍存在的。什麼叫普遍?就是說不管古今,不管中外,他是都這樣子的,這樣叫普遍。事事物物都依這個在展現產生的作用,這個叫必然性。這幾句話大家要注意、要深思!

     所以我們在觀察、觀照、要悟道要在什麼地方去觀察?觀察什麼?這幾句話明白的人,下手處才會把握得恰到好處。如果事事物都是普遍的、都是必然的,那我現在問各位:我們修行要在哪裡修行,哪裡悟道就在事物物都可以觀察得到!為什麼?因為它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必然如此的,是不是這樣子?當然,關係深重的是自己的身心變化,比較了解,這個是最好觀察的直接對象導師在點出這個重點,幾句話我們一般就很隨便就過去了,覺得好又不知好在哪裡,但是這幾句話明白了,你就知道啊!佛法要在哪裡?修行怎麼個把握法?在哪裡下手觀照,你才能很明白的了解,你才有下手處!我有時候跟大家在閑談,常常在點這個問題:如果法不是普遍的存在,也不是必然如此的,那麼這個法可能就變成什麼?個人的唯心了!或者是個人的什麼專利品了!那這樣子就會私相授受。

     但是今天佛陀所悟的法,沒有秘密可言,這裡已經點出來了緣起法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說,任何一法拈來,只要你了解它本身的真相你就了解一切法必然如此。也就是說,你能了解一滴海水,你就知道整個大海的海水是一樣的,是不是這樣子?為什麼?本質都一樣嘛!你了解一法,你就可以了解一切萬法,為什麼?因為這裡講:它是普遍存在、是必然如此,是法法都是樣子的,這個觀念很重要!明白了,我們的身心,我們的周圍環境人事物的接待之中,是不是都是我們觀察的對象?是不是我們悟道對象?明白了,修行什麼地方不能修行很重要啊!此中實與中正,是相依相成的∶中實,所以是中正的;中正,所以是中實的,這可總以「恰到好處」去形容他。龍樹發揚緣起、空、中道的深義,以「中」為宗而造論。前面這些講到這個地方,他只是在讓我們明白,龍樹菩薩為什麼造這個《中論》?為什麼以這個「中」字作為宗要?前面這些等於就是在介紹它的內容、它的重點。他嚴格地把握那修道中心的立場,對於中道的解說,也不出於中實與中正。龍樹菩薩他把握到了修行、修道最根本中心的立場,所以他在中道的解說也一樣的沒有離開「中實」跟「中正」這個根本理則。中實,本以正觀緣起性而遠離戲論的寂滅為主。

     中實,我們講如實嘛,了解它的本來面目他是以正觀緣起性了解緣起的萬法,一切事事物物的當下,他能夠離開這些戲論的原因是什麼?因為他體會到了他的寂滅為主。這幾句話很重要哦!導師點出來的幾句話都有很深的內涵。我想我們這些老學員,有私下常常在跟師父探討的人都會注意這一點,了解緣起性以後,不是只有看到它生滅現象,不是只有這個。深一層的必然會發覺緣起生滅現象,這個是表相的現象。而背後深入的體驗是發覺到它的寂滅性。生滅現象生滅的背後他的實相是什麼?反而體會到它的寂滅性,這個就是我們講的不生不滅。就在這生生滅滅的表相上,體會到它的如幻非實的不住性,透過這個不住性反而體會到它的不動的寂滅性,注意聽哦!用心的人這個地方要注意聽!

     我們在上《雜阿含經》我點過很多次,什麼是表相的生滅我說:如我們看虛空,飛雲,飛鳥,暴風雨,彩霞都好,這個叫相,這個叫生滅相。我們的起心動念、行為,每天過日子,這個也是相,外表的相。那我們就是被這個生滅變化的相執著了、誤解了,著在有生有滅的現象,但是如果你今天有緣起正見,看到這些相是剎那剎那不住的,沒有一法是隨著因緣而不變的,一定會剎那剎那不住而變化的,那表示他什麼?是沒有實性的!我們看到這個相的生滅,我們就以為有一是有生有滅,一般人就會這樣的看法。但是,如果能了解緣起、空、中道跟空相應的話,你會看到的不是只有這個生滅的相,而是透過生滅相的不住,去體會到虛空性的不住,他是生滅的,就是看到寂滅法性。

     體會到這裡的人,他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什麼叫無生。你才能知道什麼叫如如不動。而這個不動不是修來的,注意聽!是一切法的中正的、中實的如實相而已。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每一次講到這個重點,我都會重復的再講再講,過去還沒有聽清楚的,希望能把握、能注意這個重點。在觀照中,在生生滅滅的現象中怎麼樣去體悟這個寂滅法性,這個很重要很多人就講:理論我都懂,但是碰到事情隨境轉沒有辦法把握了,煩惱顛倒又來了。為什麼?所以我告訴你:如果你用在對治的它還會來,體會到寂滅法性以後,你才有一個真正安住的地方,那個是本來的地方,你才不會隨波逐流,不會被境轉,這個是很重要的!但是注意喲,體會這樣的寂滅法性要在哪裡體會?再強調一次:就在生生滅滅的現象中,注意聽哦!再三的講哦!不是在無人無我地方,不是在都沒有干擾,在那邊,啊!都很清凈地方,注意聽哦!這中實的寂滅,從實踐的意義去說,即是不著於名相,不落於對待。


你真正體會到這個寂滅性的時候,在實踐上來講就是兩個現象,一個就是不會落於名相,第二個不會落於對待。了解生生滅滅的虛幻,了解它的寂滅性,還會執著在那個現象真實嗎?那個名相上還以為它是實在的嗎?當然不會執著在名相,你就知道這些現象生滅現象不過是假名施設:給他安一個名號,叫什麼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