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壇經》的明心見性
一、《壇經》的思想及其影響《壇經》中詳細的講了明心見性的問題。他一開始就把其主要思想歸納為:
說明自性即在自心中。要想見到自己的真如本性,就必須從明“心”上著手。
《壇經》是六祖惠能大師將印度佛教文化與中經傳統文化融合的結晶,他既保留了佛陀原始的“以心印心”的禪法思想。因參與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他把佛教的禪法思想更加民族化、系統性、通俗化、大眾化。因在禪法上的發展,建立了真正的中國禪宗,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時,也是中國祖師頓悟法門的根本源流。是佛弟子明心見性的法寶。是研究文學、哲學的一個寶庫。
二、明心與見性《壇以》在般若品中雲: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2)”。
菩提般若之智,也就是佛性,本來我們就具有。因我們人人本具佛性,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我們是業障凡夫,有我執和法執。被種種的現境與外像所迷惑,對種種現前的東西有貪求和厭棄。用我們的自我意識,不管對何人都從自我的角度去分析、判斷。這種不管什麼都以“我”為中心的主觀態度,就會有得有失,愛與恨等等自我觀念的前後矛盾、自我想法的彼此衝突。這就是煩惱,也就是“迷”。因為迷惑,沒有見到自己的本有真心。所以認為種各現前的假像是真實的。惠能大師告訴我們因為有了迷惑,就必須要有大善知識來開導我們。大善知識通過修行,已經見到了自己的真如本性。他們是過來人,知道怎樣修行才能見到自己的本有真心。六祖惠能大師說是開示我們明心見性的一位大善知識。他在《壇經》中具體的闡述了怎樣才能“明心見性”。
惠能大師聞五祖弘忍大師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3)。”時言下大悟。見到了自己的本有真心。從息性流露,接連說了五個何期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4)。”
這五個何期自性,具體深刻的說明了自性的內涵。我們的自性本來說清凈無染、不生不滅、本自具足、沒有動搖。那為什麼我們的心是那樣的污染?而且時刻生滅,是那樣的飄浮不定呢?那是因為:
“自性能生萬法(5)。”
萬法,即眾生的生、老、病、死;萬物的生、住、異、滅;世間的成、住、壞、空;人間的悲、歡、離、合;心理的喜、怒、哀、樂。我們的本有真心被這些所迷蓋。我們所見到的、遇到的、想到的都與自己的切身利益連在一起。加入“我”的思想、見解、觀念而進行判斷。一切都是我們這顆被污染的“心”在作崇。惠能大師說:“但用此心,直了成佛(8)”。所以要見到自己的真如本性,就必須從自己的“心”著手。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9)”。
一個人如果不能夠認識自己的本有真心,不知道自己本具佛性,不知從自己的“心”著手。就算他學法修行,也不能成就。祖師們說“心外求法,是名外道”。所以只有認識到萬法唯心,不隨境界轉,見自本性,即與佛無異。祖師大德們說了很多如何見自性的法門。都是從“心”著手。如“四念處”、“四無量心”、“數息觀”等都是使我們飄浮不定,散亂的心讓其清凈下來,而達到見性的目的。六祖大師也不例外,他在般若品中說:
“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11)”。
一切般若智,都在自性中,告訴我們不要心外求佛。又說“用真如自性,以智慧觀照(12)”就是用我們本具的真如自性,以及我們本具的智慧去觀察、審視一切世間萬法都是虛幻的假相。
即知一切萬法皆是虛幻,我們不再去執著,不再以自我的意識,自我的立場,自我的觀點去審視。不再被外在的環境所轉移。不再對外境有放不下、丟不開、捨不得。對所有的法塵都以一種非常自然的智慧去觀照。只要明白了一切萬法皆由心生。就像做夢,醒後知道一切夢境都是虛幻不實的,不再執著的。這就是“明心”,真心現起,六祖又說
“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14)”
明白了真心,不再去執著外在的形象。而是要常常在自己的心性中,時常保留正確的見解。這樣一來,一切煩惱以及被六塵所蒙蔽的累,就不能再污染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不污染,就是“見性”,也就是開悟。
前面提到,我們要依大善知識來開導我們見自本性,但是,善知識只是我們修行路上的一個指路人,他只能告訴我們怎樣明心見性的方法。所以,我們不能完全依賴善知識,還得在於“自性自度(15)”,惠能大師在《壇經》中說:
“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行(16)”。
只有自己本心的明師,才是真正實在的明師。只有自己本心的明師,才能夠時刻的教導自己,發揮出真正實在的妙智慧。六祖在離開五祖時說:“學時師度,悟了自度(17)”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同時也說明了就算是見性之人,也要在時刻保持這種見性的真心。繼續培養增長真心所流露出的妙智慧。見性之後,有了對佛法的正知正見,所以要更加努力的修持,因為見性不是究竟的成佛。《壇經》中說:“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凈(18)”,所以要時刻保持本具自性的清凈。又說:
“邪正俱不用,清凈至無奈,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凈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19)”。
這是六祖所說悟後的一種境界。是身、心統一;內、外統一的無分別狀態,一種平各無煩惱的狀態。雖然煩惱心不現前,但是在“無”之中又“有”,在“有”之中又“無”的超然境界。
《壇經》中又讀到了
這也就再次深刻闡明了“明心見性”的內涵。“心”不受外界污染,不為外界所動,離一切外在牙。讓“心”住而無住,念而無念,相而無相。也就是佛陀所說的“不二法門”。所以,六祖又說“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21)”,“心”與“性”也是不二之法,只是迷與悟的不同而已,六祖說“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22)。
三、結論六祖大師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23),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現在,又聞到了無上妙法。六祖大師說:
所以,一個佛子絕不能只搞文字相,而是要依教奉行佛陀的教法;依祖師大德們的修證法門。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時刻保持“心”的正念,把我們所學的解脫之法,見性之法運用到行動中去,徹底放下“自我”,用自己的本有的真心,觀察外物,不隨境轉,入住手真如自性之中。
參考資料
(1)《六祖壇經淺釋》之“行由品”中第2頁
(3)《六祖壇經淺釋》之“行由品”中第15頁
(4)《六祖壇經淺釋》之“行由品”中第15頁
(5)《六祖壇經淺釋》之“行由品”中第15頁
(6)《六祖壇經淺釋》之“行由品”中第15頁
(8)《六祖壇經淺釋》之“行由品”中第2頁
(9)《六祖壇經淺釋》之“行由品”中第16頁
(15)《六祖壇經淺釋》之“行由品”中第19頁
(17)《六祖壇經淺釋》之“行由品”中第18頁
(18)《六祖壇經淺釋》之“坐禪品”中第69頁
(21)《六祖壇經淺釋》之“行由品”中第24頁
(23)《六祖壇經淺釋》之“行由品”中第32頁
(24)《六祖壇經淺釋》之“行由品”中第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