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經典,亦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壇經》。禪宗六祖慧能說,其弟子法海集錄。是禪宗的主要經典之一。

《壇經》中的理悟與事修

一、序 說

  《六祖法寶壇經》分別記載著上座神秀與六祖惠能的對法體悟偈頌。

  神秀偈

  身是菩提樹 心如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惠能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大師上座神秀偈中看出,神秀主張修行人應該愛護自己如明鏡一樣的心性,並應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漸修次第,而判言“只到門前,並未見性。”而惠能的偈語,則認為身心從本質來講皆是無所有,眾生先天佛性本自清凈,何來塵埃之說?於是弘忍大師大加贊賞,並以為深入堂奧,悟本心源。故爾傳袈裟衣缽,確認惠能禪宗第六代祖師,於是就有了南能北秀與頓漸之說。其實按《頓漸品》所說應是,法無頓漸、人有利鈍,假立頓漸而巳。

  五祖弘忍大師在給惠能講《金剛般若經》至“應無所信住而生其心”時,言下大悟,原來眾生本具佛性清凈無染,不增不減。故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要想顯現清凈佛性,就應以無念為宗、修無念無住、無相禪法、即可清凈各自本心。於是惠能依據自所頓悟,結合《金剛經般若思想和《涅槃經》的佛性論而更加圓滿地奠定了《法寶壇經》的主流思想。而《壇經》成後在佛教史上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改革變化,甚至對儒道及哲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六祖大師見性後,以無念立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故而後世學者,禪修者非常重視從本性,無念等去探究《壇經》的深義,而常忽略或不稍於《壇經》中的見性起修。如《定慧品》雲:“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即有利鈍之機,所悟就有遲速。而所修亦有理事之分,即利根者悟理不礙事修,不執一切。鈍根者更不離事修而廣積資糧,以期頓悟。而現有一學者,自未見性,口出狂言說“事修礙於見性”。從而產生執理廢事之弊。筆者才學疏淺,無修無證,只能從《壇經》中引經摘句來對“理要頓悟,不棄事修。”作個論述,而不至於偏廢。頓悟方面,六祖大師在《壇經》中提倡依無念禪法,定慧等持,修五分法身香,無相懺悔,歸依自性三寶自性上下工夫,而了解證悟與佛無二之佛性。事修方面,六祖大師眾生去修,孝養父母,上下相憐,忍讓和睦,以及修十善十惡等最基本的做人根本道理。並且囑咐弟子,先舉三科,動用三十六對,隨機說法。以及入滅,造塔現瑞等事相來,引導眾生信佛法。以下從理事分門加以論述。

二、理要頓悟

  頓悟甚麼呢?即如六祖所說:“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就是要認識自己與佛無異的清凈本性。而且要直了成佛。故六祖大師頓悟後馬上說了五個何期,如《自序品》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與釋迦佛夜睹明星悟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同一轍。只可惜我們這些生死凡夫,不肯當下承擔,不知污垢的衣里藏著稀世寶珠,濁染的心中蘊藏著無比的智慧。否則我們又怎麼會貧窮,無智呢?那麼我們也就能向六祖所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了”。於是六祖大師在《壇經》中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本具佛性道理,採用了許多方法,甚至運用了許多不同辭彙,如心、本心自心;性、本性自性;識心、識本心、見本性等來幫助從生理解、了悟、本具菩提般若智之佛性,以增加修行者信心

  1、無念為宗

  六祖大師為了讓眾生能夠快捷有效地證悟、顯現清凈本心於是提出了,“無念為宗的無相修法”。如《般若品》說:“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心不染著,是名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縳,即名邊見。”即非常詳盡地說明了般若與無念的關係、以及無念的修法。並且說明了無念行才能快速地證得般若智。無念的修法並不是甚麼都不想的斷滅空,而是要用智慧去觀照,於一切法無有分別,不取不舍,即能見性成佛。無念的重要性如《般若品》說“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皆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難怪《壇經》從始至終均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祥見《定慧品》廣說。

  2、定慧等持

  戒定慧三學對於學佛者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在一概念之中應是,由戒生定,由定開慧。而六祖大師在《定慧品》中提出的定慧一如的思想,卻沖破了原有的次第,並且提倡自性本具,定慧不二。如《定慧品》說;“善知識!我此法門定慧為本大眾勿迷,定慧有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定與慧的關係,如六祖大師燈光喻,即有燈才有光,無燈即暗,燈是光體,光是燈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從中所以看出六祖主張,定慧一如,即在眾生自性中有本性內生不假外求。

  3、無相懺悔

  六祖惠能為了使眾生,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凈,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在《懺悔品》中初教修持自性五分法身香,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種功德,亦如六祖大師所說“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因為五分身香是眾生本具,只是通過事相引發而已,並不是身外尋求。如六祖大師說:“善知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二、授無相懺悔就是讓我們各自懺悔內心的貪、嗔、痴、慢、疑等。方法即是,從前念、今念、後念、不被煩惱愚迷,所有等罪悉皆懺悔,後不再造。如六祖說;“言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罪業,愚迷、驕狂、嫉妒等罪今悉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懺悔。”三、教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的四宏誓願。並告誡大眾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四、教授無相三歸,告訴眾生要歸依自性三寶,即覺、正、凈是也,若人能夠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才是真正歸依。後教證自性三身,如六祖說:“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意思即是說,自身本具,不假外求,體證三身即是開發自性功德。六祖大師在《壇經》中,處處觀機逗教,方便引攝,無非讓眾生本心源,見性起修。因所有功德智慧有情本具,不假外求,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即是之本具,理之頓悟。

三、不舍事修

  事修即是從事相上講,事上起修。許多人以為《壇經》純屬心性功夫而不假事修,其實不然,筆者以為,六祖大師提倡的是理要頓悟,但不舍事修。如《般若品》說:“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從中可以看出,開悟頓教是不執外修,而不是棄捨事修。而六祖大師對於口說心不行之口頭禪者極不欣賞。如《般若品》說;“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又說:“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因此頓悟之後,見性起修,不舍事修,不執事修方是正道。下面略舉《壇經》幾處,加以說明,六祖亦重視事修。

  1、八相成道(由凡成聖)

  從《壇經》整體來看,就是描述六祖大師從出生——聞法——求法——頓悟——得法——弘法——授業——圓寂一期生命過程,尤如佛陀八相成道。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六祖大師亦是佛陀一樣示現凡夫相,經過去生供養無量諸佛,現在生經過千辛萬苦,千錘百煉方成祖師。真是“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臘梅朴鼻香。”亦如《自序品》說:“惠能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若縣絲,今日得於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是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從此亦可得知,作為祖師乃至聞此頓教之法,沒有過去生供養無量諸佛和積無邊善是不可能的。就是六祖大師頓悟之時,五祖弘忍大師還叫他去碾米八個月,以待米熟,何況今人。

  2、報恩忍讓

  六祖大師在《決疑品》中說無相頌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頌中明白地告訴眾生,因為心不平所以要持戒,行不直所以要參禪。當然最可行的辦法是,讓我們有慚愧心,從對我們有恩的,父母國家眾生三寶中去修知恩、念恩、報恩。再把一切眾生看成是過去未來父母師長兄弟姐妹,我們又怎麼會恩將仇報,我們又怎麼會心不平?行不直呢?大師在告誡我們不但如此而且還要修忍辱謙讓,因為人與人最容易因利益煩惱產生矛盾,且易起嗔心。如古人言:“忍字頭上一把刀、不忍災禍唯自招。”如果人人都能忍讓,則家庭和睦社會安寧,否則災禍不斷。又如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雲:“火燒功德林”。作為佛弟子,更應慎重。從上可看出六祖大師提倡未成佛道,先行人道,且還要常行饒益眾生。與“人成即佛成,是名直現實。”的太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不謀而合。

  3、除惡行

  韋刺史在《決疑品》中問,僧俗念佛往生之事時。六祖大師在講解唯心凈土自性彌陀時,極力提倡凈心,應以十惡十善為主要方法。如雲:“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又雲:“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都明白地告訴聽眾修行人不十善,佛國難到,若行十善,自身即是凈土自性即是彌陀。斷除十惡,常修十善內心清凈佛法即在目前。如《無相頌》說:“佛法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即是人生佛教真實寫照。

  4、證悟不舍誦念

  法達禪師七歲出家,誦《法華》三千部,來禮六祖,頭不頂地,被六祖大師呵責,並為其而作開示。法達禪師開示後乃有小疑而問六祖:“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六祖回答說:“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在已,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其實法達禪師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法達大悟後六祖許為“真正念經僧”而法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其實事修並無錯,而錯在執於事修,被轉而不自知。

  5、不失本宗,應機說法

  六祖大師在《付囑品》中告訴上首弟子法海等。將來為一方師,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二邊,且不離本性而應機說法即是不執空有如有人問法,隨緣講說,五陰、十二入、十八界。若問有即用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將聖對,問聖將凡對……令諸眾生,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依此說,依此用,依此作,依此行,能隨機度化,而不離本宗,用於事相,不執事相,不離事相。

  且六祖大師為欲令後世眾生,於佛法起大信心,故於太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以資紀念,更待入滅。師於新州入滅時,更現瑞相,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更於示現,香湮指處,直貫曹溪,且留真身以至今日,以諸事相,啟迪眾生信佛法。所作之事並不礙於見性,更不離本宗。

四、結 說

  記得藕益大師在《靈峰宗論》卷四之一中說;“凡看宗語,須具超方眼目,且如神秀偈,五祖教人禮拜持頌,依此修行,可作佛祖……雖涉漸修,千穩百當。祖偈雖甚圓頓,毫釐有差,天地懸隔,得則直超,失則永墮……且密付信衣,遣令他去者,正欲興六祖,共扶圓門漸修之慧命,不忍使現在未來眾生,誤墮坑塹。”從中即可看出祖師之悲心。且明白地教誡若能一步一個腳印,勇往直前,雖是漸修,千穩百當,若自善根不足,欲行圓頓,又無善知識引導,定是千幸萬險,一不小心即墮泥犁,寧可執有如須彌,不可執空如芥子即是此義,若能頓悟漸修即是圓門漸修,故六祖在《壇經》中處處顯現,理要頓悟,不舍事修。自古至今,能聞一句一偈、或一色一香而悟者均是上上根人,且寥若晨星。而這些聖者是從無始劫中供佛積福,廣種善根,方乃成就。如《金剛經》說,“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亦於無量諸佛而種善根。”方乃成就,方乃成聖。猶如煮水,祖師已經過無量劫修行,早把水煮到九十九度,只加把薪,即得百度大沸,而得成就。且祖師見性之後,亦孜孜不倦而起修,廣集福德以成三身。而我等凡夫,水未至十度,且不肯加薪,更大言不慚。其實事修是頓悟的資糧,而是頓悟並不礙事修。以上已經引摘《壇經》把理要頓悟,不舍事修,分門別類而為闡述。最後引古德語與有緣者共勉,古德有言:“重實而不重虛、貴行而不貴說、涉有而不住有、行空而不證空、從小善而積殊功、仗微因而成大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