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

維摩詰所說經 是佛教大乘經典。一稱《不可思議解脫經》,又稱《維摩詰經》《淨名經》。後秦鳩摩羅什譯有3卷,14品。敘述毘耶離(吠捨離)城居士維摩詰,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過他與文殊師利等人共論佛法,闡揚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義旨為“彈偏斥小”“嘆大褒圓”,批判一般佛弟子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責歪曲佛道的絕對境界。

《維摩經》與生活禪

  “《觀眾生品》載,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天人聞法,便以天花灑向菩薩和大弟子身上。花到諸菩薩身上,紛紛墮落;到大弟子身上,便粘著不墮。大弟子們運起種種神通去花,卻始終不能去掉。天女舍利弗為什麼要去花,舍利弗說此花‘不如法’。天女指出花的本身無所謂如法如法,說它‘不如法’,是‘仁者自生分別想’,而諸菩薩已斷了一切分別想,進入不二法門,所以花落到身上,不再粘著;‘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聲聞煩惱結習未曾斷盡,內心仍有污染,所以天花著身而不能去;菩薩結習已斷,內心沒有煩惱習氣的污雜,外花就不再著身。所謂結習,即是相對意識。‘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對已證入絕對不二的菩薩,相對的五欲無可奈何,一切色相等法,皆無法侵入,因為一旦進入便立即為絕對所熔化,變為絕對。禪宗以‘洪爐’比絕對,以‘點雪’比相對。‘點雪’飛入‘洪爐’中,剎那之間即被消熔。……唐釋皎然《答李季蘭》:‘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風神搖曳,亦頗得《維摩經》天女散花三昧。”【《禪宗思想淵源》第5章《〈維摩經〉與禪宗思想》,145~146頁。】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動靜皆是佛性,穿衣食飯,行住坐卧,皆在定中,如此,‘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維摩經》表達此種觀念最為出色的是所見色與盲等,所聞聲與響等,所嗅香與風等’。見色即空,無所分別,故與盲等。雖無分別,而能了知一切法,這也正是禪宗所追求的境界:‘學道之人要復如嬰孩,榮辱功名,逆情順境,都動他不得,眼見色與盲等,耳聞聲與聾等,如痴似兀,其心不動,如須彌山,這個是衲僧家真實得力處。’玄沙三種病人公案,旨在超越見聞覺知的分別妄想,撥除見塵明見性,盪除妄心見本心,以契入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的實相無相境界。”【同上書,146~147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