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

《圓覺經》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的簡稱,又作《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了義經》,佛教大乘之經典。內容是佛為文殊、普賢等十二位菩薩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觀行方法,全經分作序、正、流通三分,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台)、禪各宗盛行講習的經典。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白話版)

白話佛經圓覺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陀羅尼經
  本經的法義,是我本人親身從釋迦牟尼佛那裡聽說的。
  那時,佛修行得入神通光明藏,正定安住不惑,一切是乘如實之道而來正覺,光明交映炳著,安住不壞不失這是諸位眾生追求的清凈覺悟境界,在這境界中,身心寂滅不妄,平等涅槃不虛。
  佛所證得的這個境界,實際是遍布一切處,它擺脫了生死二道,隨順迎合了涅槃正道。就是在這境界中,才可以顯現出佛國凈土
  其時,聚集在佛周圍的大菩薩摩訶薩,總數約有十萬人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凈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凈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十二大士,在十萬人中坐在上席,並率諸眷屬一起入於心定安住的境界,他們和佛一樣,都在法會正定安住。  文殊菩薩章  在這法會上,文殊師利菩薩大眾中離座而起,用最尊貴的禮儀,即五體投地、用自己的頭頂來觸及佛的腳面,爾後起立右轉,繞佛三圈,又長跪在佛前雙手合掌,對佛乞請說:“大慈大悲世尊,祈願您為來參加法會的諸位弟子宣說如來清凈因地法的修持,以及菩薩大乘修行中怎樣發清凈心,遠離諸種無明妄心,以使未來末世的芸芸眾生在追求大乘境界修行活動中,不至於墮於不正確見解。”
  文殊師利菩薩說完後,再次五體投地向佛祖致禮,反復三次,以表示弟子虔誠之請。
  文殊師利菩薩禮佛啟請完畢後,這時,佛即開口對他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諸菩薩咨詢如來因地修行法,為將來末世的一切眾生乞求大乘正道,使他們能得到正法修持之道,沒有煩惱,沒有過失,不至於墮入不正確邪見之中。那麼,現在你就仔細地聽著,我將為你們演說這一根本大法
  文殊師利菩薩聽佛將要親自說法,覺得自己能奉承而得佛的教誨,內心充滿歡喜。十萬與會大眾頓時鴉雀無聲、默默地開始聽佛說法。
  佛說道:善男子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它的名字叫做圓覺。它能流出不受污染,不妄不變,圓寂空性的一切清凈佛性以及成佛覺悟,它還能流出修持最高境界——涅槃智慧和由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的根本方法——波羅蜜,並依此來教誨授受菩薩行的修持者。一切如來的本起因地,即如來生起的最初的覺悟心地,無不依靠的是圓滿遍照的清凈覺悟的相狀,這樣才是永遠斷除無明,從而成就佛果之道
  什麼是無明呢?善男子!一切眾生本來沒有生死,由於因緣所生萬法,所以無有無始,只因認識上的種種顛倒,就像迷途的人一樣,分不清四方,東奔西竄,尋找出路。
  顛倒表現在虛妄執著地、水、火、風四種元素組合成了自己的身體,又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種識與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塵俗之境所緣的幻影妄執為自己的心相,正如有眼疾的人眼裡幻見空中有花,看見月亮有重影就認為有兩個月亮一樣。
  善男子!空中實際上並無花可言,這只病人的妄心幻執而已。由於有了這種妄心幻執的認識,進而不但把迷惑的空花當作虛空自性或本質,而且還看不出產生空花認識的錯誤根源何在。所以,若執空花為實有,則必定要輪轉於生死之中。這便是無明
  善男子!這種無明沒有自己的實在自相,只是一種虛幻的存在或認識,就像做夢的人一樣,夢中見物以為是有,醒來時空無一物,全然沒有任何所得。又如空花是在虛空中消失的,誰也不能說出它有固定的消失之處。為什麼呢?因為它本來就空幻不實,本來就沒有生處。
  一切眾生都是處於無生之中,但他們卻妄見有生有滅,因此就輪轉於生死之中,而不解脫
  善男子!像如來那樣因地修行獲得圓滿覺悟的人,必定掌握了空花無實的認識,因而他就不會在生死中輪轉,也不會讓身心生死輪轉的束縛。這不是因為他刻意造作施以作用而決定的,而是他本身具備的那種圓照清凈的空無自性或性質所決定的。所以,達到了覺悟的人,和虛空一樣能夠體認虛空,體認了虛空的人,就體現了空花無實之相
  這是一種既不能用語言來描述,又不能用智慧來觀照,而且不管是有抑或是無都被排遣掉的境界。到了這個程度,就可以稱為凈覺隨順,即主體的心和心外的客觀環境兩者都被忘掉,進入了一種虛空境界,隨心運行而無障礙
  為什麼呢?因為虛空的性質是恆常不動的,本來就屬空寂有情數的如來藏一心中既無生起,亦無可滅,自然也不會有知見可言;非情數的法界性則究竟虛空圓滿,遍處十方。所以它們被稱為“因地法修行”。諸位菩薩將這種修行法運用於大乘行的實踐中則發起清凈心,末世的眾生也依照此法修行就不會再墮於不正確的偏見里了。
  世尊宣說完後,為了再強調他的上述教法,於是又用偈語總結道: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花,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普賢菩薩章  世尊說完偈後,普賢菩薩大眾中離座而起,走到世尊面前。他先用頭頂禮觸佛的腳面,再起立右轉,圍著佛繞了三圈,最後長跪雙手合掌,對佛乞請說道:“大慈大悲世尊,我祈願參加此次法會的諸位菩薩大眾,以及在末世修習大乘的一切眾生,都能達到這個圓滿覺悟清凈境界。請問,什麼叫修行?大慈大悲世尊,如果眾生既然知道一切如幻,身心都是幻覺,那麼為什麼還要以幻來修於幻呢?如果各種幻性,使一切盡滅,則心也是幻,那就沒有心之一說,是誰又來修行呢?為什麼又說修行也是幻呢?
  如果眾生本來就不修行,在生死二道中,常常住於幻化的狀態,更不知曉無明如幻的境界,從而生起虛妄心境,怎樣才能獲得解脫呢?惟願大慈大悲世尊能為末世的一切眾生,解說做哪些方便法門,才能逐步深入修習,使他們永遠遠離各種幻境。”普賢菩薩說完後,再次五體投地,來回反復三次,以表示他的虔誠之情
  普賢說完後,世尊便開口對他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們能為諸位菩薩和末世的一切眾生,修習菩薩如幻的三昧正定方便法門,漸次使無數眾生能夠得以脫離各種幻境。現在,請你們仔細聽著,我將為你們解說。
  普賢菩薩世尊這樣說完後,為能親自聆聽佛祖釋迦牟尼的教誨,內心充滿了喜悅之情。其他菩薩以及大眾,也都頓時鴉雀無聲,默默開始聽佛祖說法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都是圓滿覺悟妙用之心而生出。就像空花,應該是先從空里生出,然後才有了花的幻象。又如幻花境界雖然已經消失,但是它的空性並未改變。所以,眾生所生的種種幻心,最終要依靠能夠體察幻化的智覺來消滅。
  諸種幻雖然能夠悉數消失,但原本就存在的覺悟心識會依然存在不動。靠幻來反襯智覺,仍然是一種幻覺。如果有人說自己的智覺認識了幻,已獲得了覺悟,其實還是沒有離開幻覺;有人說自己本來就是沒有覺悟,這也是幻覺的一種表現形式。因此,所謂幻的消滅或幻滅真正的名稱是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和末世眾生,你們應當遠離因一切幻化而出現的虛妄境界。由於堅持執著了遠離心的念想,而遠離心就是幻。要是繼續堅持遠離,遠離也是幻,直到遠離心變成了無所離的境界時,也就是最後消除了諸種幻象。如用兩塊木頭互相貼近鑽孔摩擦生火,當火生起燃燒木頭時,火使木頭也變成了灰燼,灰燼隨著煙灰而到處飛散。以幻修幻就是這種情形,諸種幻雖然消失滅盡了,但還未能進入徹底斷滅。
  善男子!只要智覺知道了虛幻,馬上遠離,就不需要任何權宜方便之法;只要徹底遠離了諸幻,就獲得了覺悟,沒有什麼前後階次可言。所以,一切菩薩和末世眾生,只要以這種方式修行,就能永離諸幻。
  世尊說完後,為了強調他的說法,於是又用偈語總結道: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復滅。虛空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普眼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偈語後,普眼菩薩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世尊面前,用頭頂觸摩佛的腳面,再起立右轉,圍著佛世尊轉了三圈,長跪雙手合掌對佛說:大慈大悲世尊,祈願請您為參加這次法會的諸位菩薩大眾,以及末世的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的次序。什麼叫思維?怎樣才能真正做到住持?眾生未能獲得開悟,應該用什麼方法使他們普遍開悟?
  世尊!如果眾生沒有正確方法正當思維,即使聽了您宣說的這些三昧正定,他們心中仍然會迷惑不清和摸不著頭緒,起結果將會對圓滿覺悟境界不能夠悟得。祈願您能大發慈悲心腸,為我們和末世眾生指明一條方便的道路。普眼菩薩說完後,再次對佛五體投地禮拜,來回往復了三次,以表達自己的虔誠之請。
  普眼菩薩說完後,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善男子!您能為諸位菩薩大眾和末世眾生,咨詢關於如來修行思維住持法,並要求以假借譬喻來說明種種方便法門,那麼,你就仔細聽著,我現在為你們宣說。
  普眼菩薩聽到了佛世尊將要宣示佛法,感到能親自得到佛的教誨,內心充滿了歡喜之情,諸菩薩大眾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聽佛說法:
  善男子,你們新學的菩薩和末世眾生,想要求得如來清凈圓滿菩提心的話,就應當堅持正確的念想,遠離各種各樣的幻象
  首先,要依靠如來奢摩他修行,即把高層次的心的活動,集中在某處變成一種靜心靜慮的念想行為,然後堅持遵循佛教教義規定的禁條和各項戒律,和修行高深志同道合的人友好交往,默默地呆在安靜之處,開始在心裡做這樣的觀想:
  我現在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即四種自然元素緣合而成。在身體中,我的所謂頭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等,以及身體上的污垢,都屬於地元素;我的唾液、鼻涕、膿、血、津液、涎末、痰、淚、精氣、大小便等,都屬於水元素;我的生命中含有的燥熱之氣,屬於火元素;我的生命之所以能夠延續是因為呼吸作用,它屬於風元素。
  所以,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彼此之間是各自分離的,我們妄自稱為“身”的這個東西,究竟應該歸到四大元素中的哪一種呢?現在,我們終於知道了這個“身”畢竟是沒有實體的,它只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互相緣和而合成的相狀,所以,“身”實際也是一種幻化之相
  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互相緣和而合成的假名為“身”的東西,又有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即六種人器官和由此產生的精神現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一個為內,一個為外,內外合成,組成了假名為“身”的這個東西在這東西有一種氣,當它似和緣慮之相緣合時,於是就會出現了假名為“心”的這個東西。因此,這個“心”也是虛妄不實的。
  善男子!這個虛妄的心,如果沒有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塵埃的外境作緣,則不可能存在。因為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由緣和而生起“身”,所以把四大元素一一分解,就不能稱為“身”了,也就是沒有上面的六種塵埃的外境可言了。那麼,虛妄的心當然也不能與它們作緣,不復再存,因此最終是不會有“緣心”可以被見到。
  善男子,由於你們眾生的幻身滅掉了,所以幻心也就掉了;幻心一旦滅掉了,幻塵也就掉了;因為幻塵滅掉了,所以幻滅也會滅掉;幻滅被滅掉,那些真實的不是幻的“非幻”,即空的自性卻是不滅常存的。這好比用布磨鏡,將鏡子上的污垢全部磨去後,就會重新再現鏡子的光澤,恢復它的本來面目
  善男子,你們應當知道身、心全都是幻垢,只有把這些幻垢偏見永遠消滅了,才能重現十方清凈
  善男子,這譬如清凈摩尼寶珠,它本來的質地是晶瑩無暇,但它能映照五種顏色,隨處顯現。可是,有愚痴的人只見到了摩尼寶珠所映的五種顏色,而不能見其本來無色本性
  善男子,圓滿覺悟清凈本性顯現於身心,會隨處相應。但愚痴的人說,清凈圓滿覺悟,是真實不虛而存在的,身心自身的相狀也是真實不虛的。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認識,才使他不能遠離幻化。因此,我必須指出,身與心都是幻垢,能有對治而遠離這些幻垢,才稱得上是菩薩之名。幻垢殆盡,悉數除去,即使沒有對治的幻垢,也能談得上為菩薩
  善男子!諸位菩薩和末世眾生,修行證得各種幻境,消滅了各種因幻而出現的影像,即刻便能得到虛空清凈。無邊的虛空,只有因取得覺悟時才能被顯現和發現,覺悟圓滿明徹,也就顯現了心的清凈;
  由於心清凈緣故,也就可以見到了塵的清凈;見到了塵的清凈,眼根也就清凈了;眼根清凈了,眼識也就可以清凈了;眼識清凈了,就會使因根與識所緣的塵境也就清凈了。同樣,知道了清凈,耳根也就清凈了;耳根清凈了,耳識也就清凈了;耳識一旦清凈了,與之相緣的塵境也就清凈了。由此推之,鼻、舌、身、意幾種根、識、塵境都是一樣的,它們始終處於一種前後相遞的清凈關係
  善男子!由於根清凈緣故,色塵也就清凈了;色塵清凈了,聲塵也就清凈了。由此推之,香、味、觸、法幾種根、塵也就清凈了。
  善男子!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清凈了,於是地大也就清凈了;地大清凈了,水大也就清凈了。由此推之,火大、風大也就清凈了。
  善男子!地、水、火、風四大清凈了,於是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也就清凈了。由於它們都清凈了,於是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和三十七助道品也都清凈了。由此推之,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都清凈了。
  善男子!一切真如實相,其本性清凈的,所以一身能夠清凈;一身清凈了,於是多身就清凈了;多身清凈了,就可推至十方眾生圓滿覺悟清凈
  善男子!一個小世界清凈了,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清凈了;三千大千世界清凈了,就可推至虛空圓滿遍及,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清凈,永遠空寂平等不動
  善男子!由於虛空是那樣的平等不動,當然也就知道了覺悟自性平等不動;由於地、水、火、風四大也是平等不動,同樣也就知道了覺悟自性平等不動;由此可推知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然也就知道了覺悟自性還是平等不動
  善男子!覺悟自性遍滿各處,清凈不動,圓滿無際。所以,應該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遍滿法界;六根遍滿法界,也就應該知道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遍滿法界;六塵遍滿法界,也就應該知道地、水、火、風四大遍滿法界,於是就可推知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善男子!由於這種玄妙覺悟自性遍滿各處,所以各種根的自性、塵的自性沒有壞損雜染;根、塵既然沒有壞損雜染,可知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也沒有壞損雜染。譬如有成百上千盞燈,集中同照一室,燈火遍照房間各個角落,沒有壞損雜影。
  善男子!一旦覺悟取得了成就,就應該知道菩薩不會受到諸法的束縛,也不強求用諸法來獲得解脫;即不厭惡生死,也不愛涅槃果境;既不敬戒律,也不會憎恨破壞戒禁的事情;既不看重長時間修行,也不輕視初學者。這些都是什麼呢?因為一切都是成就了的覺悟而獲得的。譬如眼睛在光線下面看到了眼前的一切,這光線圓滿映照,當然會沒有憎愛的感覺。所以如此的原因什麼呢?因為光體只有一個,自然沒有憎愛的區別。
  善男子!諸位菩薩和末世眾生若用這種覺悟之心來修習,就能取得成就。對此不作修習的人,就不會取得成就圓滿覺悟普照一切,寂滅一心平等無二,遍滿百千萬億阿僧祗的時間過程,遍滿不可計算不可數說的如恆河沙粒數一樣多的的諸佛世界。這就像虛空中花,由雜亂生起,雜亂一旦消失,就會不即不離,沒有束縛,沒有解脫一樣。所以才能知曉眾生本來就能成佛,而生涅槃如同昨日做夢至今未醒。
  善男子!由於昨天做夢的緣故,所以今日一旦醒來就應當知道,所謂生死涅槃,沒有生起也沒有斷滅、無有來處也沒去處;那些主動去求證生死涅槃的人,會既無所得無所失,既無獲取也無捨棄;那些被動地去求證生死涅槃的人,既無住守也無止持,既無任運也無生滅。所以,證得生死涅槃成佛,既無主動也無被動,畢竟是沒有證,也沒證得的人,因為一切法自性平等不壞差別
  善男子!諸位菩薩,這就是修行,這就是修行的次序,這就是思維,這就是住持,這就是方便法門,這也就是開悟。追求這種佛法,就不會感到迷亂和渾悶了。
  世尊宣說完後,為了再次強調他所說的上述教法,於是用偈語的形式總結道: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凈,不動法界,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金剛藏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偈語後,金剛藏菩薩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再起立右轉,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世尊,您善於為一切菩薩大眾,宣說如來圓覺清凈陀羅尼法修行次序的方便法門。為諸多眾生發了蒙昧愚迷,我們與會的全體聽法眾生,承蒙佛祖慈善的教誨,原本執著虛幻有如眼睛有病一樣,經您的醫治後,朗然冰釋,智慧眼睛變得清凈起來。
  世尊!如果說諸位眾生本來就可以成佛,那麼為什麼還會有一無明呢?如果說這些無明眾生原本就具有的,那麼又是什麼因緣使之合成,如來又反復說明眾生本來就可以成佛呢?如果說十方不同類別的凡夫,本自就可以成就佛道,那麼又為什麼後來又生起無明,一切如而繼來,什麼時候會再生出一切煩惱呢?惟願佛祖您不捨棄眾生不區分貴賤,發宏大慈悲心,為我等諸位菩薩開示秘密深契的佛法,讓末世一切眾生掌握修持這契合義理經文的修多羅教整體,最終明白真實不虛的道理,永遠斷除疑惑懊悔
  金剛藏菩薩說完後,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加禮拜,如是往復來回三次,以表達他的虔誠之請。
  金剛藏菩薩乞請完畢後,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諸位菩薩和末世眾生,詢問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法門,這本身是對諸位菩薩最好的教誨,也是最終真實不虛的了義大乘教法。它能夠使十方修行學習的菩薩和一切眾生,都能獲得堅定信心,永遠斷除疑惑懊悔。現在,你們仔細聽著,我將為你們宣說。
  金剛藏菩薩佛祖釋迦牟尼的話後,為能夠親自奉聽佛祖的教誨,內心充滿了歡喜,諸位菩薩和與會大眾都鴉雀無聲,默默聽佛開始說法:
  善男子!一切世界中的全部事物現象,都是有始有終有生有滅的。過去、未來、或有、或無、緣聚、緣散、生起、停止,都因妄念前後相續不斷,而循環往復不止。所以,眾生堅持那些種種獲取捨棄的不同看法,都屬於輪回的范疇。
  眾生既然未能跳出輪回,而妄自去分辨圓滿覺悟,那麼,這種圓滿覺悟性仍然等同於往複流轉的生死輪回之中。若要免除輪回,心境無有是處。譬如雙眼晃動,水並沒有轉,卻看見了水波在搖動;又如雙眼瞪著不動,卻將火把旋轉看成是一個火輪在旋轉;再如,月亮本來不動,但月亮旁有雲彩移動,就好月亮在移動;乘坐在飛馳的船上,就可以感覺到兩邊的岸在後退,這也是同樣的例子
  善男子!各種各樣的事物現象都是處在流動轉動之中,沒有停息,很難哪種東西會先停不動。既然不可得事物現象無有先停的認識,何況輪轉生死的垢心也不清凈,只有觀想成佛覺悟,才能不再生起諸物往復旋轉的認識。所以,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使你們生起了金剛藏菩薩所問的三個疑惑
  善男子!譬如患眼病的人,妄見空中有花,眼病雖然已經除去了,但不能用言語說明眼病已徹底消除了,眼睛可能會什麼時候再次生起一切諸種疾患
  為什麼呢?因為眼病與花兩種事物之間並沒有一種相互待緣的關係,即眼病不與花同時而出,花不隨眼病而生。又如空花滅盡於空時,也不能夠用語言來說虛空什麼時候會再生起空花。
  為什麼呢?因為空本來就沒有花可言,並不是由於有生起或滅盡的原因才有了花。所以,認為有生死涅槃和認為有生起或滅盡一樣,都是妄見。而玄妙覺悟圓滿普照,是遠離於空花和眼病的。
  善男子!現在你們應當知道虛空既不是暫時的有,也不是暫時的無。何況如來圓滿覺悟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呢?
  善男子!譬如冶煉金礦石,來獲取金子。但金子並不是在冶煉金礦之後才有的,而是本來就有的。礦石既然已經變成金子,就不會再重新還原成礦石,即使經過漫長的時間,金子特性仍然永遠不會喪失、損壞。所以,不應該說金子自性本來沒有。如來圓滿覺悟性,也應該是這樣的。
  善男子!一切如來玄妙圓滿覺悟之心,本來就沒有菩提或者涅槃,也沒成佛或者不成佛,更沒有由妄見引起的輪回與沒有輪回的種種說法
  善男子!但在聲聞小乘的人,他們追求的所謂圓滿境界,儘管是身心語言造的業全部斷除滅盡,最終也不能達到他們所要自得證的涅槃,何況以用有思維觀想方法來揣測猜度如來圓滿境界呢?這就好象以螢火來燒毀須彌山,最終根本不能得逞。以有輪回的想法,生起輪回的見解,這又好比進入了深不可測的如來大寂滅海,最終不能到彼岸。所以我說:一切菩薩和末世眾生,首先要斷除的就是無始輪回的根本妄見。
  善男子!有造作思維的人,是從有這種心識引起的。內容都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塵埃外境,妄心之緣氣並不是真實不虛的心體,這早已如同空花一樣。用這種思維觀想,來辨別成佛境界,就好象空花再結出空果,其實根本不會有果。所以,展轉妄想,沒有任何益處。
  善男子!凡是虛妄浮游之心,多會產生諸種虛巧的見解,這是不能取得圓滿覺悟方便成就的。如果用這樣的分別方法來提問,是不正確的問道方法
  世尊說完後,為了再一次強調他所宣說的教法,於是用偈頌的形式總結道: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終始。若以輪回心,思維即旋復,但至輪回際,不能入佛海。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生死涅槃,凡夫諸佛,同為空華相。思維猶幻化,何況詰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彌勒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偈語後,彌勒菩薩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向佛祖施禮,用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再起立右轉,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世尊!您廣泛地為諸位菩薩開啟了甚深佛法秘密藏,使諸多眾生深深地認識到生死輪回的虛妄不實,使他們能夠分別出邪正是非,能夠施予末世一切眾生無所畏懼的辨識修證的道眼,讓他們在圓滿真實的大涅槃中,生起堅定信心,不再重蹈隨緣轉輪回的境界,不再生起往復無窮的循環偏見。
  世尊!如果諸位菩薩和末世眾生,想遨遊如來大寂滅海,那麼,什麼是徹底斷除輪回之根?在各種輪回中,有哪幾種特性?修行成佛菩提,有哪幾種差別?返回塵世勞作,應當設立幾種教化方便的法門,以度脫眾生?惟願從不捨棄眾生的救世大悲大慈的世尊,把修行的一切菩薩和末世眾生智慧之眼的障礙肅清,讓智慧照耀的心凈如明鏡,圓滿覺悟如來無上知見
  彌勒菩薩說完後,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行禮拜,來回往復三次,以表達他的虔誠之請。
  彌勒菩薩乞請完畢後,佛世尊開口對他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們能夠為諸位菩薩和末世眾生詢問如來深奧秘密教法微妙之義,使諸位菩薩潔凈,肅清他們智慧之眼的障礙,以及讓一切末世眾生永遠斷除輪回,內心悟得實相,心存無生忍。現在,你們仔細聽著,我將為你們解說。
  彌勒菩薩佛祖釋迦牟尼說完後,為能親自得佛祖的教誨,內心充滿歡喜,諸位與會大眾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聽佛祖宣說: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開始,由於有了種種恩愛貪慾,於是就有了輪回。如果各個世界上的一切生命,是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四生而生,那麼它們皆由淫慾而受生後正式成就性命的。
  所以,由此應該知道輪回中的愛是諸欲的根本,由於有了各種慾望,助長發動了愛性,因此,才使其出現了生死相續不斷的輪回。欲是因為有了愛才生出的,命是因為有欲才存在的。眾生之所以貪愛生命,還是因為以欲為本,以愛欲為因,才有了貪愛性命的結果。
  又由於在慾望境界生起有種種隨順不順隨的原因,境界愛心相背離,生出憎恨嫉妒,於是造作了種種活動,由此而再流轉輪回於地獄餓鬼之趣。知道了諸種慾望可以使人討厭,不喜歡討厭的活動,捨棄作惡的行為,樂於追求善的行為,可以再現天、人之趣。又知道了諸種愛是可厭惡的,於是拋棄愛,樂於修行,但這仍然還是沒有離棄愛的本質,即使現在獲得了增上善果,還是處於輪回之中,所以不能成就聖道。因此,眾生要想脫離生死,避免種種輪回,就要先斷盡貪慾,以及除盡渴愛的慾望
  善男子!菩薩以各種變化在世間示現,不是以愛心為根本,而是以慈悲讓眾生生起捨棄愛心的,所以,這就是藉助貪慾而得入生死道理。如果末世一切眾生能夠做到捨棄諸種欲,除去憎愛,永遠斷絕輪回,勤奮地求取如來圓滿覺悟境界,在清凈心中,便得到了開悟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於本來就有貪慾作用,進而發動了無明,於是就顯現出了五種差別不等的種性。按兩種障蔽,表現了深與淺不同程度的認識。
  有哪兩種障蔽呢?一是理障,即妨礙障蔽產生正確認識的見解;二是事障,即仍然處在相續輪回生死的輪轉之中。什麼是五性差別呢?
  善男子!如果理障和事障兩種障蔽都未能得以斷除滅盡,便叫作沒有成佛,為凡夫種性。
  如果諸眾眾生永遠捨棄了貪慾,先去除了事障,但仍然沒有斷除理障,這就仍然還可以能夠悟得進入聲聞、緣覺境界,這便是聲聞、緣覺二乘種性,不過不能夠顯現住於菩薩境界
  善男子!如果諸位菩薩及末世一切眾生,想乘智慧之船在如來覺悟海遨遊,應當先發心願,勤奮修行,斷除理障和事障兩種障蔽。這兩種障蔽已經被制伏,就能得悟進入菩薩境界。如果事障和理障都已永遠斷除滅盡,就能上進如來微妙圓滿覺悟境界,滿足了獲得菩提正覺和大涅槃願望。這便是菩薩種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都應該去親自證得圓滿覺悟,碰見有徳行和有學問的善知識,皈依他們作因地法行,這時的修習有頓悟和漸悟兩種,如果走上了如來無上菩提正確修行之路,那麼不管他的器根是大是小,都能成就成佛的結果。這便是不定種性。
  如果諸眾生有求得能幫助自己的善友的願望,但卻遇到了有偏邪之見的人,於是不能獲得正確覺悟,這便是外道種性。
  造成這種錯誤原因,是因為正確老師過錯和謬誤引起的,而不眾生過錯。以上宣說的即是眾生五種性以及他們之間的差別
  善男子!菩薩惟有以大慈大悲的方便之法,進入諸種世間開發沒有獲得覺悟的人,直到示現種種形象。或與境界相背,或與境界相順迎合,和眾生同時活動教化,以使眾生成佛。這即是依據無始的清凈願力而行事。
  如果末世一切眾生大圓滿覺悟基礎上生起增上心,應當發菩薩清凈的大願力。應當做這樣的想法:願我今天住於佛的圓滿覺悟境界,求到有幫助自己的知識,不要碰到外道諸師和聲聞、緣覺二乘道。再依靠大願力修行,漸漸地斷除諸種障蔽,直到障蔽斷盡,願力圓滿,於是便可登上解脫清凈的法殿,最後證得大圓滿覺悟,進入美妙庄嚴的佛土。
  世尊說完後,為再一次強調他所宣說的教法,於是又用偈語的方式總結道: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有貪慾故。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痴,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二障永消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依止大涅槃,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清凈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偈語後,清凈菩薩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然後起身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世尊!您為我們與會的諸位菩薩和法眾以及末世眾生,廣泛地宣說了如此不可思議事情,這是我們過去從未見到過的和聽說過的。現在,我們能夠承蒙佛祖您的善善誘導教誨,身心頭泰然輕松,得到了很多很多的好處
  為了一切來參加這次法會大眾,我祈願您再一次宣說法王的圓滿覺悟自性,一切眾生和諸位菩薩,與如來世尊所證到和所得到的,有什麼差別?以便使末世眾生能夠聞聽這個神聖教法,隨順開悟,一步一步地悟入那個境界
  清凈菩薩乞請完畢後,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行禮拜,如是反復了三次,以表達他的虔誠之請。
  清凈菩薩乞請禮拜完畢後,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諸位菩薩和末世眾生,詢問求取如來的次序差別。現在,你們仔細聽著,我將為你們宣說。
  清凈菩薩聽到佛祖釋迦牟尼欲宣說法義,為能親自得佛祖的教誨,內心充滿歡喜,其他與會的各位大眾,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聽佛祖開始說法:
  善男子!圓滿覺悟自性,不是指前面所說的那五種性,因為它普遍存在於眾生之中,平等而無差別,所以可稱為“非性”;同時,它又能隨緣而起,的確存在,所以可稱為“性有”。但是,圓滿覺悟自性無處可取,也無處可證,只能在虛空的實相真如中相遇。就此而言,它是平等無有差別的,實際上並沒有菩薩圓滿覺悟眾生圓滿覺悟的區別。為什麼呢?
  因為菩薩眾生都在本質上還是幻化之物,幻化一旦消滅了,菩薩眾生都擺脫了輪回,也就不存在獲取得證的程序,大家都是平等的了。
  譬如眼根,它不能返觀眼睛自己的自性,因為眼根和眼睛自性在本質上是平等的,在這一點上,就不會有平等主體者。眾生因為受到迷惑和認識產生了顛倒,不能自己消滅一切幻化的現象,自稱自己得到了證滅,實際上並未證滅,在幻境虛妄中著意下功夫,於是便顯示出了種種不同的差別。但是,如果能得到如來寂滅,隨順迎合於它,在實際上就不會有寂滅,也不會有能夠寂滅的人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之際以來,都是由於執著妄想有我及愛我為實體原因,才使他都不曾自知。眾生有心就會有念想,念想不斷生滅,因而就會生起了憎恨愛戀,就會沉溺於色、聲、香、味、觸五種妙欲之中。
  如果有人遇到了能夠幫助自己為善的善友,在他的教誨下,開悟了自己本來就有清凈圓滿覺悟自性,內心生起光明,生起滅心,這樣就會明白自己的一生中,所謂自性都是因為自己的身心勞役思慮的結果。如果有人再進一步執著地追求獲取勞役思慮永遠斷滅,得到法界清凈,那麼他的這種清凈的認識,實際上又是給自己設立的一種認識障礙。所以,即使執著圓滿覺悟妙性亦不會隨意自在。這被稱為凡夫隨順迎合覺悟自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獲得的清凈見解,仍然是認識圓覺自性障礙。他們雖然斷除了見解障礙,好像獲得了覺悟,但他們仍然執住於所謂的覺悟之中,這樣執住覺悟也是障礙,因而他們沒有達到隨意自在的境地。這被稱為菩薩未入十地行隨順迎合覺悟自性
  善男子!有觀照之鏡,並在觀照之後能夠覺悟,都可稱為認識圓覺妙性的障礙。所以,真正的菩薩是經常覺悟又不使心凝住一處,觀照的主體和所觀照的對象同時寂滅。例如,有人自己的頭砍掉,頭已斷掉,既沒有再能斷頭的主體,也沒有再可以被斷掉的頭了。
  所以,以障礙心滅斷自己的諸種障礙,障礙既被斷滅,同時也就沒有滅斷障礙主體了。修多羅經教好像用手指去指月亮,如果人們看見了月亮,那麼就知道用來指月亮手指頭畢竟不是月亮。一切如來用種種言說來開示菩薩就是用這樣的方式道理。這被稱為菩薩已入十地行隨順迎合覺悟自性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是究竟覺悟。得到念想和失去念想,無非都是解脫而已;成就佛法和破壞佛法,同樣都是涅槃;智慧也罷,愚痴也罷,通通都為般若;菩薩外道諸師取得不同的成就,均可認為是菩提覺悟;無明真如相比較,二者沒有不同的境界。諸種戒定慧和淫怒痴,都是清凈離欲的梵行活動;眾生有情世界國土世界不同,但都處在同一究竟佛法法性之內;地獄天宮,又都是婆娑凈土;有成佛之性者和無成佛之性者,最終會一齊成就佛道;一切煩惱諸障,都是畢竟解脫真如法界智慧是廣深不可測的法界大海,它映照分別諸種事物現象,都和虛空一樣。這被稱為如來隨順迎合覺悟自性
  善男子!但願諸位菩薩和末世一切眾生,安心居於任何時候都不生起妄念,對諸種妄見之心,不要主動去尋求息滅它的思維辦法,安心居住於妄想境界,不去刻意去認識它們、分別它們,不去認識不去分別就不會去辨別其是否真實。你們諸位菩薩和與會法眾,聽我宣說這種法門,相信它、理解它、受持它,就不會生出驚恐畏懼之心。這即是被命名的隨順迎合覺悟自性
  善男子!你們應該知道,那些能隨順迎合覺悟自性眾生,已曾供養了和恆河沙粒數一樣多的百千萬億諸佛,培植了眾多的佛德本性佛說凡這種人即是成就了一切種智,即已經成佛
  佛世尊宣說完後,為了進一步強調自己所宣說的教法,於是又用偈語總結道:
  清凈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供養恆河佛,功德圓滿,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威德自在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偈語後,威德自在菩薩即從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然後起身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世尊!您為我們廣泛地解說和使我們區別認識了這種隨順覺悟自性,也使諸位菩薩覺悟心充滿光明,承受領會了佛所發出的圓滿聲音,從而使眾生沒有憑借佛修行的活動就追求到了善利。
  世尊!譬如大城市的城牆上有四個門,各個方向來城裡的人不僅僅是從條路來的。所以,一切所有的菩薩能夠庄嚴佛國、成就菩提覺悟,也不僅僅是依靠一種方便法門。惟願大慈大悲世尊,能為我們廣泛宣說一切方便順序,以及修行的人按幾種方便法門修行?以便使參加這次法會菩薩和末世眾生、追求大乘果位的所有的人,迅速獲得開悟,自由地遨遊於如來大寂滅海中。
  威德自在菩薩乞請完畢後,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行禮拜,如是反復了三次,以表示他的虔誠之請。
  威德自在菩薩乞請禮拜完畢後,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諸位菩薩和末世眾生,詢問如來方便法門。現在,你們仔細聽著,我將開始為你們解說。
  威德自在菩薩佛祖說完後,為能親自得佛祖的教誨,內心充滿了歡喜,與會其他各位菩薩和與會大眾,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聽佛祖開始說法:
  善男子!無上玄妙圓滿覺悟,遍及一切處,生出如來和一切事物,在成佛體性方面,都是處在平等的地位,在諸種修行中,終極的道路只有一條而沒有第二條。如果從方便隨順的角度來看,又有無數條道路可行。圓滿地盡攝所有的歸宿,遵循覺悟自性差別,應當有三種不同的修行情況
  善男子!如果諸位菩薩,獲得了悟入清凈圓滿覺悟,以清凈圓滿覺悟心為指導,求取寂靜作為修行,開始則澄清諸種妄想的念想,清凈圓滿覺悟的心識被攪動。因而在寂靜中產生出智慧,就會感覺到身體本身以及所謂的心識,都是外在世界的塵境,因清凈覺悟心的作用,這些塵境就會永遠斷滅。至此,寂靜修行菩薩便能由內心發出一種寂靜輕安舒適流暢的感覺。由於這種寂靜存在的緣故,就會使十方世界乃至如來心在自己內心顯現,和鏡中的影像一樣。行使了這種方便法門,被稱為奢摩他,意思為止。
  善男子!如果諸位菩薩,獲得了悟入清凈圓滿覺悟,以清凈圓滿覺悟心進入思維,了知覺悟自性及其與根、塵都是因為幻化的原因而生出的幻境。當知如此便又生起諸種幻智,用這種幻智來斷除根本無明,並用各種變化了的諸幻化現象來開導處於幻覺中的眾生。由於以幻智滅除無明開示幻眾,自己便會感覺到身心內部發出了一種大慈大悲輕安順暢的感覺。一切菩薩都是從這種幻化的感覺中而起,漸漸深入修行不斷增進。你們若能觀察到這種幻化,已不是原來的那種幻化了;但是,雖不是同一種幻觀,仍然也是幻化。所以,要遠離幻相,是諸位菩薩所修的圓滿玄妙行為,這就像大地中生長出了禾苗一樣。行使這種方便法門,被稱為三摩缽提,意思為定。
  善男子!如果諸位菩薩,獲得了悟入清凈圓滿覺悟,以清凈圓滿覺悟心進行思維,而不攝取諸種幻相和清凈寂靜心相,徹底明白身心都是凡心因迷成障未能悟脫,除此之外無知覺悟就會明察,不再依據這些迷障異引思維,就會永遠超越障礙,進入雖礙無礙的境界。這樣,就可以隨意於佛受用土及自己的心中,覺意運行而不會有任何障礙。儘管心相及身相仍留在原來的塵境中,但就和器物之中的鐘一樣,聲音可以傳向外邊。同樣道理,煩惱涅槃在這意義上,也不再會相互留在塵境的障礙之中。按此修行,便會感到自己體內發出寂滅順暢輕安的感覺,也就會進入玄妙覺悟隨順迎合寂滅的境界,這種感覺只有自己知道,他人所不能及,最後還會有眾生壽命都是浮游幻物的想法。行使這種方便法門,被稱為禪那,就是靜慮正審的意思。
  善男子!以上所宣說的三種方便法門都是圓滿覺悟,你們依此親近隨順迎合十方如來,因此能夠獲得成佛的境果。十方菩薩行使種種方便法門,一切相同或不相同的修行方便,都是依據上述三種法門,如果得到了圓滿證得,即是得到了清凈圓滿覺悟
  善男子!假使有人要修持神聖道法,要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式的小乘果位和辟支佛式的二乘果位,還不如聞聽這種圓滿覺悟的無礙法門,聞聽此法門後,可以在一剎那之間就隨順迎合圓滿覺悟修行而獲得覺悟
  佛世尊宣說完後,為了再次強調他的教法,於是又用偈語的形式總結道:
  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如來開示,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禪那惟寂滅,如彼器中鍠。三種妙法門,皆是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辯音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畢偈語後,辯音菩薩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然後起立右轉,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世尊!您剛才所說的方便法門,真是世上少有。
  世尊!這些方便法門,對一切欲修菩薩者來說,在圓滿覺悟法門中,共有幾種修習的方法?祈願佛祖您為與會的菩薩大眾,以及末世眾生,具體地方便開示,從而使他們能夠悟到空的實相。
  辯音菩薩乞請完畢後,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行禮拜,如是反復了三次,以表達他的虔誠之請。
  辯音菩薩乞請禮拜完畢後,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諸位菩薩大眾及末世眾生,咨詢如來修行。現在,你仔細聽,我將為你們宣說。
  辯音菩薩佛祖將要說法,為能獲得佛祖的親自教誨,內心充滿喜悅之情,與會的諸位菩薩大眾,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開始聽佛祖說法: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滿覺悟清凈法門,本來是沒有修習和修習的人這樣的區別。但是,由於一切菩薩和末世眾生,都依靠的是未得覺悟的幻化之力修行,這樣一來便有二十五種清凈定的展轉輪摧惑念的方便法門
  如果諸位菩薩,只取高度寂靜的觀法,由於寂靜產生出了慧力,就會永遠斷除煩惱,最終定有成就。這樣,不用離開自己修習寂靜觀法的坐墊,便會進入涅槃境界。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單修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只取觀察萬事如同幻化的觀法,由這種觀法而產生的猶如佛的力量,發起種種變化世界和種種作用,在此基礎上再徹底地修習菩薩妙行,依靠清凈圓覺妙性而不會失去得到的寂靜念想和種種寂靜智慧。這種菩薩修行方法,被稱為單修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只取以滅掉諸種幻化為目的的觀法,不再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作用,也能夠獨自斷除煩惱;煩惱一旦斷除盡了,也就能證得空的實相。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單修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首先採取進入極為寂靜的觀法,再用此觀法生起寂靜慧心來觀照諸種幻象,便能夠在這過程中生起菩薩修行。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寂靜生起慧心思維,由此去證得寂靜自性,於是便會斷滅煩惱,永遠跳出生死輪回的圈子,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寂靜生起智慧力作思維,然後去觀照種種幻化的力量和種種變化,再用此來度脫諸位眾生,最後共同斷滅煩惱,一塊進入寂滅的境界。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習奢摩他,中間修習三摩缽提,最後修習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由入取極為寂靜生起的慧力來斷除煩惱,然後再生起菩薩清凈玄妙之行,最後用此來度脫諸位眾生。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習奢摩他,中間修習禪那,最後修習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由入取極為寂靜生起的慧力智心來斷除煩惱,然後再去度脫諸位眾生,建立大乘眾生世界。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奢摩他,後齊修三摩缽提和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由入取極為寂靜生起的慧力,來資助策動生起變化的力量,最後度脫眾生斷滅煩惱。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齊修奢摩他和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由入取極為寂靜生起的慧力,來資助寂滅的作用,最後發起作用和變化的境界。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奢摩他和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來隨順迎合,而得到寂靜境界。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與種種境界發生作用,再來隨順迎合而取得寂滅的境界。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然後再按佛的教化行事,安心住於寂靜境界,最後斷滅煩惱。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習三摩缽提,中間修習奢摩他,最後修習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與無礙發起作用,然後斷滅煩惱,再安心住於寂靜。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三摩缽提,中間修習禪那,最後修習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行使各種方便作用,達到寂靜寂滅的境界,然後隨順迎合寂靜寂滅。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習三摩缽提,後齊修習奢摩他和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然後用種種生起作用,資助於達到寂靜境界,最後斷滅煩惱。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齊修三摩缽提和奢摩他,後修習禪那。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觀修生起的種種變化的力量或慧力,資助於寂滅的境界,最後住於清凈境界,不再繼續做寂靜的思慮。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齊修三摩缽提和禪那,後修習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寂靜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進而求取達於寂靜,最後住於清凈境界。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習禪那,後修習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修寂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繼而生起種種作用,在一境界中,依靠寂滅的作用隨順迎合。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習禪那,後修習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修寂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顯示出種種自性,安心住於靜慮,最後再生起變化。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習禪那,中間修習奢摩他,最後修習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修寂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不做種種自性,而生起種種作用,進入清凈境界,最後回歸為寂靜的思慮。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習禪那,中間修習三摩缽提,最後修習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修寂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生起種種清凈作用,然後安心住於靜慮,再生起種種變化。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修習禪那,後齊修習奢摩他、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修寂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資助於達到寂靜境界,而生起種種變化。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齊修習禪那和奢摩他,後修習三摩缽提。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修寂滅觀法所生起的慧力,資助於生起各種變化,然後再生起達到寂靜境界清凈光明境界智慧。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先齊修習禪那和三摩缽提,後修習奢摩他。
  如果諸位菩薩,先以圓滿覺悟智慧,圓融和合一切事物的認識,然後認識到事物自性外在表相,都不離圓滿覺悟自性。這種菩薩的修習方法,被稱為圓滿修習三種自性清凈隨順
  善男子!以上解說了菩薩修行二十五中清凈定輪的方法,一切菩薩修行不離二十五種方法
  如果諸位菩薩和末世眾生,依靠這種清凈定輪,正當修持最高的清凈梵行,做寂靜思維,發悲哀憐憫之心,經常進行懺悔,在道場中經過二十一日的清慮思維,將二十五種清凈定輪的名稱與內容,各各寫於木牌之上,再發起最大的心願求得悲哀憐憫,隨時用手結緣取之,並且依靠所結的緣來開示自己,這樣便能知曉自己是頓悟還是漸修終得成就。如果在這過程中有一剎那間懷疑後悔念頭出現,那麼就不能取得成就
  佛祖宣說完畢後,為了再次強調他所宣說的教法,於是又用偈語的形式總結道: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無礙清凈慧,皆依禪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惟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凈諸業障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畢偈語後,凈諸業障菩薩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然後起立右轉,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世尊!您為我們廣泛地解說了許多不可思議道理如來因地修行情況,讓諸位菩薩大眾得到了從未有過知識和感受,看見了您在剎那為我們展現的歷經恆河沙粒數一樣多的時間內的修行功德,說明了勤勤苦修的境界和一切功用,只是剎那之間的一個念頭而已。我們諸位菩薩大眾,深深地感到欣慰和慶喜。
  世尊!如果這個覺悟心本來自性清凈,那麼,它是因為什麼而污染的?又因為什麼而使諸眾生感到迷惑苦悶而不得深入呢?惟願世尊您再次廣泛地為我開悟,使我們真正能夠得到佛法的法性,使我們與會的菩薩和法眾以及末世眾生,在未來修行中,不受迷惑,能看清楚其中精要。
  凈諸業障菩薩乞請完畢後,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行禮拜,如是反復了三次,以表達他的虔誠之請。
  凈諸業障菩薩乞請禮拜完畢後,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諸位大眾和末世眾生,咨問如來這樣的方便法門,現在你們仔細聽著,我將為你們解說。
  凈諸業障菩薩佛祖釋迦牟尼將要說法,為能親自得佛祖的教誨,內心充滿歡喜。諸位菩薩和與會的法眾,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聽佛祖說法: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之際以來,就一直堅持地認為有“我”、“人”、“眾生”及“壽命”等,把這四種顛倒的認識,執住為實有自我的自體。由於有了把自我看做實體的認識,便產生了憎惡和愛戀的兩種境界這就等於在認為我虛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重執住境界虛妄;
  這二重虛妄,使眾生生起了冥行妄做造業的活動;有了這種冥行妄做的造業,自然會有妄誕的認識,使眾生始終都在這種妄誕的認識中生死輪迴流轉。有人厭惡這種生死輪迴流轉,想求得解脫,反而又虛妄地執住於涅槃,最終因之不能得入圓滿清凈覺悟境界。所有這一切,並不是圓滿清凈覺悟自性拒絕眾生能夠得入清凈境界,而是因為執住有什麼覺悟見解,自認為能夠入於清凈境界,所以才被拒絕於門外;那些能夠進入清凈境界的人,也不清凈覺悟自性的進入。
  這說明能否進入與覺性本身沒有關係。所以,一個修行的人動念和息念,都是因為迷惘而不清緣故。為什麼呢?由於在無始之際就生起無明本源,作為自己的主宰。一切眾生,生來就缺乏智慧的眼力,他的身心都受無明主宰,這就像有人愛惜自己的生命而不自我斷送生命一樣。
  因而就應該知道,有了對“自我”的貪愛,“自我就會迎合隨順他本人;如果相對於自我身心,不去迎合隨順自我”,此人就會生起憎惡和怨恨心態,有了怨恨和愛戀的心態,恰恰又助長培養了無明。正是世俗的人們不斷地帶著憎恨和愛戀兩種心態,又不斷地去追求成佛之道。結果他們當然不能得入清凈有所成就
  善男子!什麼叫做我相呢?諸位眾生心裡想去證悟的東西,被稱為我相。
  比如說有的人身子骨強壯,調養得也不錯,自我感覺便舒適,當他出神的時候,會全然忘掉自我的存在,他的四肢活動並不自覺,所以行為動作就顯得怪異;這時,如果有人用針艾稍稍地給他施以調治和刺激,他馬上就會做出反映,會思忖誰在刺激我,這樣便會找回自我這就說明是通過求證尋取,然後才顯現出我的存在。這也是不舍自我情形。善男子!眾生之心若是如此證到了如來境界,並且最後達到了清凈涅槃境界,但這仍然是不離我相。
  善男子!什麼叫做人相呢?諸位眾生的心裡所去證悟的東西,被稱為人相。
  善男子!證悟到有自我的人,就不會再去認識自我,他要求所能悟到的是非我,這也是如此情況。他即使是所悟到的已經超越了一切想要證獲的東西,畢竟還是不離人相。善男子!眾生之心若是如此證得圓滿覺悟涅槃,但都是自我,他心裡若有少許覺悟,就竭盡全力想說明所證得的理由,但這仍然是不離人相。
  善男子!什麼叫眾生相呢?諸位眾生依靠自己的心去證悟不能得到的東西,被稱為眾生相
  善男子!比如有人這樣說:我是眾生。我們就知道這個人所說眾生,既不是我,也不是他。為什麼不是我呢?因為如果我是眾生,那麼我就不應該只是單個的我;為什麼又不是他呢?因為我才是眾生,而不是說他是眾生。善男子!一旦諸位眾生證悟到的都是我,而我這個人相還有沒有被證悟到的方面,還存在著一些超出我之外的東西,這就被稱為眾生相
  善男子!什麼叫壽命相呢?諸位眾生心中觀照清凈,覺察能夠了知的東西,被稱為壽命相。
  世間一切因人為的活動而生起世俗智慧,是不能自己去認識自己的,就像命根一樣,自己不能除掉自己。善男子!如果眾生的心能夠照見一切,那麼,一切獲得覺悟東西,都是世俗塵垢,因為真正的覺悟要去除覺的對象,這個對象不離塵垢的。比如用熱水來融化冰塊,冰塊被融後不再存在了,只有熱水了,但沒有冰以外的水,也沒有水以外的冰。存思我、覺悟我,也是這樣,因為沒有存思我之外的我,也沒覺悟我之外的我,它們無非都是執著於我而已。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解以上宣說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命相,固執常、樂、我、凈四種顛倒的認識,雖然他們歷經千萬年的時間,仍然勤勤懇懇地苦苦修道,但這些都是具有生、住、異、滅變化的有為法而已,最終仍然不能成就神聖的正果,因此才稱其為末世時期正法
  這為什麼呢?因為認為一切都我為中樞,以為是我去涅槃,有證得又有悟得,所以就說是有成就這就和有人認盜賊兒子一樣,他家財寶再多,終究也是不能守得住的。這又是什麼呢?
  既然有了我的愛的慾望,就會去愛戀涅槃,實際上是制伏了愛的根源,才是涅槃境界;又如有了憎我的慾望,就會去憎惡生死輪回,卻不知愛戀才是生死輪回真正的根源,而是利用憎惡來試圖擺脫生死輪回,仍然可以說不能達到解脫境界
  那麼,怎樣才能真正知道法是不能解脫的呢?善男子!未來世欲修習菩薩正覺眾生,以自己所能夠得到一點點的證解,就自認為獲得了清凈境界,實際上還是沒有從根本上斷盡我相。如果再有人出來讚歎誇獎這種修習,就會使他心生歡喜,便去要廣濟普度眾生;如果又有人出來誹謗詆毀這種修習和由這種修習所得到的成就,又會使他心中生起瞋恚之毒。
  由此可以看出,我相是相當頑固的執持,它潛伏於眾生種子識之中,有機會就要擾戲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而且這種擾戲諸根的功用從不間斷。
  善男子!你們若想修習正道,就不能不首先除掉我相。若不除掉我相,就不能得以進入清凈覺悟境界
  善男子!如果知道了我相的自性原本是空,也就不會有人能夠毀掉我了;若是還有一些關於我的說法,說明我還是沒有被徹底斷除。對眾生相壽命相的解空分析,也應該是這樣的。
  善男子!末世眾生仍然把四種顛倒的病相說成是佛法,所以被稱為可憐憫之人。他們雖然勤勤懇懇地精進修行,但這只能是更增加了病態,正因為如此,像他們這樣的人是不能入悟清凈境界的。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解這四種顛倒的妄相,即使他們能以如來的證悟和行事作為自己修行標準,但最後還是不能取得成就。或者還有一眾生,沒有得到解脫,卻聲稱自己已經得到了,沒有獲得證悟,卻自稱已經證悟;見到比自己修行成就的人,心裡便生起嫉妒。由於這類眾生,沒有斷掉我愛,所以也不能入悟清凈境界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能夠成道願望是非常好的,但是他不願求取根本悟解,而只是滿足於多聽些義理,認為這樣自有好處。這其實只會增長了關於我的執見,反而阻礙了修行
  所以,一切眾生應當精進勤奮地降伏煩惱,生起大勇猛的心識,讓未證得的得以證悟,未斷盡的得以斷盡。這樣,即使貪、瞋、愛、慢、諂、曲、嫉妒等都處在有利於它們存在的環境中,也不生起泛濫,使他相我相恩愛憎恨一切歸於寂滅。佛認為這樣的人,才能使我慾望漸漸滅盡,成就漸漸積成,即使在求教於善知識的幫助時,也不會墮於不正確邪見之中。如果這種人在求別人幫助時,又生出憎恨和愛戀,就不能入悟清凈覺悟空寂大海
  世尊宣說完畢後,為了再次強調他的說法,於是又用偈語總結道:
  凈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愛憎於心,諂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痴。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普覺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偈語後,普覺菩薩大眾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自己的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然後起立右轉,圍著佛祖繞了三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世尊,您對修禪出現的諸種病狀的描述,快言快語,令人痛快淋漓。這讓我們諸位菩薩和與會的法眾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更使我心意盪然激動,大家都覺得從您這裡獲得了極大的安住和穩持。
  世尊!末世眾生來生活的時代,離佛在世的時間逐漸會變得久遠,那個時候賢哲聖人都會隱居不出,外道邪法卻會日益增強猖盛。這種情況下,要使眾生求助什麼樣的人呢?依靠什麼樣的法呢?修怎麼樣的行呢?去斷除什麼樣的病患呢?怎樣才能使這些群盲不至於墮入外道邪見之中呢?
  普覺菩薩乞請完畢後,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行禮拜,如此反復了三次,以表達他的虔誠之請。
  普覺菩薩乞請禮拜完畢後,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為末世眾生咨問如來修行,能施予末世眾生無所畏懼的道眼,使這些眾生生信心,得到成為聖賢的根本之道。現在,你們仔細聽著,我將開始為你們宣說。
  普覺菩薩佛祖釋迦牟尼說要親自宣說法理,為能親自聆聽佛祖的教誨,感到十分歡喜,其他與會的法眾也都鴉雀無聲,默默地聽佛祖開始宣說:
  善男子!末世眾生中那些發起大的心願,求善知識引導幫助,想要修行的人,應當首先尋求有一正確見解人來幫助自己。
  因為有正確見解的人,他內心不執持任何事物,又不執著聲聞緣覺的二乘境界,雖然他身處在世俗塵埃和勞作之中,但心卻是永恆清凈的;他會眾生顯示各種過患,讚歎清凈無上的真實梵行,不會使眾生去做違逆佛教戒律與儀禮的事情。末世眾生中欲修行者,能求得這樣的人來引導,便能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末世眾生如果見到這樣的人,應當發心供養他,不惜獻出自己的體性命。這種具有善知識的人,在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的四威儀中,常常會示觀清凈,以致會向眾生示現修行的種種過患,而他自己卻不會生起半點點的傲慢,對待自己身外事物財寶妻子眷屬更不會有吝嗇之心
  如果善男子與這樣的人交往尋求引導,心裡就不生起種種不善的念想,就能夠在最終成就正道正覺,內心智慧之光,便會明亮地照徹十方佛的世界
  善男子!末世眾生尋求的這位善知識所要求證的玄妙佛法,應該是遠離四種病相的。那麼,什麼是四種病相或四病呢?
  一是作病。如果有人這樣說道:我在自己本心中,做種種修行,欲想求得圓滿覺悟。這個人想要求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