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恆志居士:靜坐入門

靜坐入門
定真(徐恆志著)

上海佛學書局
1990.1

內容提要
    靜坐可以澄清思慮,增進健康,是修養身心的一種重要方法本書對為什麼要靜坐?從醫療衛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進行敘述,特別說明了靜坐與修持戒、定、慧三無漏學的關係。同時,對靜坐方法佛法靜坐等方面作了扼要的介紹,使初學者可依之實踐。最後附有靜坐健康靜坐詩選等,以增進學者靜坐的興趣。


目錄

徐恆志老居士簡介

一、為什麼要坐
  甲、最基本的修養
  乙、靜坐生理關係
  丙、靜坐心理關係
  丁、精神力的集中
  戊、靜坐與修定
二、靜坐方法
  甲、靜坐前的准備
  乙、靜坐時的姿勢——調身
  丙、靜坐時的呼吸——調息
  丁、靜坐時的思想——調心
  戊、調息念佛的坐法
  己、應該注意的幾點事項
三、佛法靜坐
  甲、祖師大德關於靜坐的指示
  乙、靜坐禪定
  丙、關於觀心
四、結論
  附 靜坐健康
  錄 靜坐詩選

徐恆志老居士簡介

    徐恆志大德法名定真。1915年生人,原籍浙江鎮海,少年即受其父親影響歸信佛教。1939年蒙心密二祖王驤陸上師示以般若要旨,並函授觀心方法。1945年隨心密二祖王驤陸上師無相密乘心中心法(簡稱心密),潛心修持;經師慈悲鉗縋,截斷葛藤,悲欣交集。
    1953年徐老受心密二祖王驤陸上師灌頂傳承得阿闍黎位後,與心密三祖母老人(2000年彌勒聖誕日坐脫立亡,享年96歲)一起弘揚心中心法。二老互相推崇,提攜後進。言傳身教,書信答疑、接引後學,不遺餘力,心密受法弟子遍於全國各地及海外。徐老多年來還在國內各道場、學府宣講《金剛經》、《六祖壇經》、《彌陀要解》、《無量壽經》、介紹佛教教理人生價值觀、佛七開示、講演等,受到信眾的熱烈歡迎。佛教界人士、各寺院請徐老訂正書稿、作序、書寫楹聯、題字者不計其數。
      2007年3月5日,徐老在上海寓所「幻齋」,手結彌陀定印安祥示寂,享年92歲。荼毗後七彩舍利無數,頭靈骨完整、舌舍利不壞。歷史上僅聞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和唐三藏法師玄奘有此希有瑞相,徐老為第三人。這是徐老一生精誠修持,為戒定慧道力所熏修得大成就之表相。
    徐老一生著作甚豐,主要有:《靜坐入門》、《般若花》、《心經的理論和實踐》、《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略述》、《佛教的人價值觀》、《法藏碎金》、《中國曆代養性進德格言、詩偈、楹聯》、《佛教常識問答》、及《徐恆志佛學文集》等。徐老示寂後由其弟子許洪亮發心整理的遺稿,徐恆志老人佛學書信集《幻齋心鴻》已由國家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徐恆志居士凈土文集—凈土眼藏》、《徐恆志居士佛學文萃-涵芬集》《徐恆志佛學文集》(1-6卷)也相繼整理成書籍流通。
    徐老生前歷任上海佛教協會各屆理事上海佛協第八屆咨議委員、上海佛教居士林講師、弘一大師研究會顧問、寧波佛教居士名譽林長等職務。數十年來,徐老弘法利生,續佛慧命,為法忘軀,隨機施教,普利群機,令人景仰。老人家一生「以般若為導、以總持為法、以凈土為歸」,顯密圓融、潛修密證,嚴謹治學、悲心廣大。其淡泊名利、簡朴平易、獎掖後進、謙和待人、佛門歸望、四眾同仰,譽為耆宿。
    原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贊徐老是「當代維摩詰」。卧龍山普凈寺智正老法師贈聯:
    現居士身虛懷若谷照大千當今維摩詰
    示般若花實相明燈懸萬古一代人天
註:『徐恆志大德簡介』是根據《徐恆志居士年譜》整理。
    《靜坐入門》最初編述於1954年,署名定真,接引學人無數,在大陸有大量流通,影響十分廣泛。後曾被浙江省天台縣國清寺法物流通處翻印。《靜坐入門》(增訂本)於1990年由上海佛學書局出版。另外,增訂本還由福建莆田廣化寺佛經流通處於1992年出版,准印、在全國流通證:(92)國宗發字第259號、書號:4302㈢01。可以上版本僅有署名,而無作者個人簡介,為彌缺憾,特摘錄補充徐恆志大德簡介供讀者參考。
     


    靜坐一門祛病保健、調養身心修持方法,也是改變氣質、培育品德的重要功夫,所以我國古代儒家道家,也都叫人靜坐,來居敬養氣,致虛養生;至於佛教重視修習止觀,坐禪入定,由定發慧,更與靜坐有密切關係。近代開創的生命科學、人體科學思維科學氣功科學等等的研究,也無不直接或間接地與靜坐有關。所以對靜坐的研究和實踐,可以為發掘祖國醫學,增進人民健康,探索生命奧秘,加深定慧修養,作出貢獻
鑒於靜坐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它與佛法關係我在五十年代,編寫了這本冊子,論述了靜坐的理論根據和實踐方法,以便人們通過實踐,達到體力智力的開發,以利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並進一步學習佛法,深修定慧,除妄消執,斷惑證真,以獲得究竟的解脫自在
這次上海佛教協會重印這本冊子我在個別章節作為一些補充,敬希讀者予以指正。

                                                 定真
1989年9月10日

一 為什麼要靜坐
 
甲、最基本的修養

    靜坐可以澄清思慮,增進健康,是修養身心的一種重要方法
    我們生活這個世界上,免不了有種種疾病,一切疾病又可分為身和心兩方面,除身上發生疾病以外,凡一切貪慾憤怒、憂怖、驕慢等等不正常的思想現象,都叫做心病。我們平時往往只注意身病,對於心病,一般都不予重視。實際上,身病的發生大部是由於心虛氣弱;而心虛氣弱,主要是由於憂思驚怒,心神惱亂所造成。凡貪食、貪得、貪勝等等都足以招致疾病;且貪之不得,勢必生瞋,貪瞋發展的結果,可以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因而氣血耗損,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邪,也都乘虛而入。各種藥石,只能救身病於一時,假使不從根本治療,那末雖一時痊癒,而致病的根源未去,仍隨時有遭其侵襲的危險。人們在忙於生活人事之餘,不知設法安定思想,降伏煩惱,甚至有貪得無厭,縱欲忘身的。這樣處處與自己過不去,神志既然渙散,氣血便失調和,因此往往遭受疾病羸弱的痛苦這是非常可惜的。據研究,人在精神好的時候,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醯膽鹼,這些物質有利於身心健康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調節到最佳狀態。相反終日郁悶憂傷,貪瞋痴慢,就會使這種有益激素分泌紊亂,內臟器官功能失調,發生胃痙攣,引起血壓升高,造成冠狀動脈閉塞,還特別容易引起心臟病。所以我們要求身體健康,自應去除疾病,要除病就須先補氣,要補氣就須先養性,要養性就須先調伏煩惱妄心,使心不動搖,自然精氣內充,抵抗力強,疾病便無從發生了。所以我國較早的一部中醫文獻《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靜坐的實踐,可以使我散亂心念,逐步歸於凝定,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不但可以祛病強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觀的迷妄,獲得究竟的安樂,所以靜坐的確是最基本的修養法。
  
乙、靜坐生理關係

    人體的構造,是非常復雜精妙的,它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主要是依靠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作用,所以蘇聯生理學家巴甫洛夫(1849-1936)特別強調大腦對於整個生理活動的重要性。同時根據生理學的觀點來說,人體機構的最大作用,首先在於生活的維持,一方面攝取體外的養料和氧氣供給於體內各器官,一方面使體內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料排泄於體外。這種物質交換的現象,就是所謂「新陳代謝」。新陳代謝的作用,是沒有一息停止的,主要是依靠心臟、脈管、淋巴管等循環器官,來循環不停地運行血液到全身。心臟包括四個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是推動血液器官,脈管有動脈和靜脈;淋巴管遍布全身,與靜脈並行,一面吸收營養物,輸送到動脈管,一面攝取廢物,送到靜脈管。血液的循環,與呼吸有密切的關係,呼出碳酸氣,吸進氧氣,使靜脈中紫血,變為紅血輸送到動脈,經體循環一周,約需時二十四秒,一晝夜共計三千六百周,我們呼吸的次數,一晝夜計二萬多次,所吸入的氧氣,共計三百八十多立方尺,這種可觀的工作,我們平時自己並不知覺。假使我們能呼吸正常,血液運行沒有阻滯,身體便能健康,一有阻滯,全身各器官便得病。
    血液阻滯而生百病,有下列幾種原因:一、呼吸不正常,以致不能很好發揮吸收氧氣和吐出碳酸氣的作用。二、一般人全身的血量,一半積儲在腹部,由於腹力不充實,每每發生鬱血,因而使其他各部失去調和。三、內臟器官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支配,不能直接受大腦控制,在生理學上叫做不隨意肌。當我們睡眠時,雖全身靜止,但它的作用,並不稍停,一般說來,不能以我們的心意來左右它,所以當它阻滯而病,每使我們來不及預防。四、心臟跳動時,對於動脈接近而有力,至於靜脈管,則是從頭部和四肢,回血入肺,受心臟跳動力量的影響,比較微弱,所以也容易阻滯。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見人身血液,正象鐵路的運輸,宜於流通,運輸停滯,物資必然積壓;血液停滯,人身必生疾病衛生家只能用清潔、運動、多得日光空氣辦法來鋪助血液的運行。只有靜坐一法,能使大腦皮層的活動,趨於鎮靜正常,而促使全身各機構的工作更為順利協調。同時呼吸因練習而得調和,借呼吸功用,使橫膈膜上下動作,腹力也得緊湊,可以逐出腹部的鬱血,返歸心臟,再由心臟逼出鮮血,輸送到全身。如果呼吸功深,增加內臟感覺,就可使不隨意肌,也能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心臟的跳動,也自然循序而有力。這樣,血液循環便十分優良,而新陳代謝的作用也就圓滿疾病便不易發生,即使偶然有病也能先知道,使它不久復原。治病在未發之前,較一般病後而忙於求醫的,其得失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丙、靜坐心理關係

    人身生理的和心理的兩方面,我們從事修養,固然對身心兩方面,都不可偏廢,而心理每每更能影響生理。譬如:內心有所慚愧,頓覺面紅耳赤;內心有所憂煎,不覺發白貌悴,這是心理的影響於形體;愉快時五官的見聞感覺優美,而悲哀時,便完全相反,這是心理的影響於五官;興奮時食慾便能增進,而郁悶時便減少,這是心理的影響於腸胃;忿怒、嫉妒等不正常的感情起時,能使血液及各部組織中,發生毒素這是心理的影響於血液,可見心理力量足以支配肉體。從解剖生理觀點來說,中樞神經——腦和脊髓,也是聯繫、管理和調整神經活動的總機構。巴甫洛夫氏在創立高級神經活動方式是「條件反射」的學說中,在做實驗時,曾使狗一聽到鈴聲,便分泌唾涎,那是經過大腦皮層的活動,轉移到延髓部份唾液分泌中心,再到分泌腺,這也是心理影響生理的一個說明。此外,我們發覺往往有些體育家,鍛煉筋肉極其強固,但一旦發生不測的疾病便無法抵禦,甚至有因此成為廢人的,而一般禪師哲學家,他們往往能借鍛煉心意修養作用,來驅除病魔,或雖體質孱弱,但由於心力強毅,卻能獲享高壽,更可見心理潛力的不可思議了。
    靜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運行優良,就是在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歸於統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現象健康發展。心理學家捷普洛夫也說過:「抱著一種平靜態度,是與注意的分散作鬥爭的唯一方法。」同時心理既安寧而正常,思想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體氣和平,祛病延年。
    此外,一般心理學說所研究到的,都不外乎心的現象、心的作用和心的變化等等,而對心的本體、心的來源以及安心制心的具體方法,卻終不能有確當的說明。假使通過靜坐,使意識的活動,逐步停止以後,這時心理的靜態,清楚地現前,必將有助於心理學說的創造性的發明!
   
丁、精神力的集中

    上面我們已經談到,靜坐能使精神力統一集中,從而進一步促使體氣和平,這里再來談一下關於精神力集中問題。
    我們用三稜鏡或凸鏡攝取日光於一焦點,便能起燃燒的功能這是由於日光在集中之後,就發生高度的熱力。又如普通的鐵,因分子排列雜亂,電流方向互不相同,故磁性互相抵消,而磁鐵則因分子依次序排列,電流方向大致相同,便能產生磁的作用無情的物理尚且這樣,何況我們有情精神力!我國近代佛學界的老前輩楊仁山居士,早年在舊書鋪內發現楞嚴經》的時候,由於這部經典內容契機,他看得出神,竟不知天已入晚,後經鋪內人的提醒,才發覺已是暮色蒼蒼上燈時候了,再看書時,剎那異境,便不能有所辨認,這正是精神力集中的一個具體例子蘇東坡有詩說:「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豈惟不見人,嗒然忘其身。」只有這樣集中心力,全神貫注在一對象上,作畫便能神化,治學便能深造。所以古人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又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靜坐精神力集中的鍛煉術,默坐澄心,將妄念逐步淘汰,妄念愈淘汰,正念愈得提煉,由精神集中所發生的體上陽和之氣,更有補虛導滯乃至重新組織已壞物體的功能。所以凡靜坐功深的,能提起這集中後的全副精神力,貫注於身上病痛地方,便能運用這陽和之氣,來消融陰霾鬱結,使活力、熱力,漸漸發揮其治療的作用。從前憨山大師多年癰疾,一入定而痊癒,這更是人人具足的「電療術」的高度運用。以上是對身病而言,至於心病,由於我們的無始業習,根深蒂固,正象銅牆鐵壁,更非集中全部心力來化除和廓清不可。中國古書堯典說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所謂人心正是習氣之私,道心則是一念之覺,惟精惟一,正是做精神力的集中功夫。學禪的人,一心照顧參究,念茲在茲,舉整個心力集中在一個疑情上,愈集中力量愈充,力量愈充,集中的程度,也愈加深,等到集中到頂點,忽然一念頓歇,便能湛然洞澈。從這里可見精神的集中力量,小之可以康強身體,大之可以明心見性,而下手的方法,只有從練習靜坐開始。
   
戊、靜坐與修定

    我們在人生的歷程中,常不免發生種種苦惱,而許多苦惱,大都由思想紛擾,痴迷不覺而來。譬如迷於財物,往往有因盜竊而犯法的苦;迷於愛情,往往有因失戀而自殺的苦。事已過去,還是攀緣計較,自找麻煩;事尚未來,卻先比量分別,不肯放鬆。這一切,主要是由於缺乏定力緣故。可見自心放蕩失主,實是世間第一等苦人。只有努力修定,才能由弱轉強,由愚轉智,明辨邪正,有力把持,在驚濤駭浪中,如如不動不被苦惱所迫。我們研究學問,完成事業,處理問題,應付變患,也都非定力不辦。
    此外,根據佛法觀點宇宙間事事物物,無非都是因緣和合所生,雖然幻象宛然,客觀存在,但卻生滅變化,了無實性。我們的肉體,無論如何強固,也終有變壞的一天,不能例外,因此有智慧的人,必須一眼看透宇宙人生的所以然,進而研習佛法,破除對身心等的執著,達到我空和法空,來轉生死涅槃,轉煩惱菩提。所渭「生死事大」,是何等值得我們的警惕!?而修定實是解決我們生命史上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
    與定有密切關係的,有戒和慧的兩方面,所謂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無上智慧,必由定發,無漏大定,必從戒生。因此清凈持戒,來對治貪瞋痴等煩惱和殺盜淫等惡業,實是修定的重要基礎。戒的種類,可分為三大類: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總稱為三聚凈戒。其中攝律儀戒,也叫七眾(指各種在家出家學者)別解脫戒,因為如法受持,可以各別地解脫煩惱。在家學者,普通應受其中的五戒和八戒。又所謂持戒,有「止持」和「作持」二種意義,「止持」就是一切不應作的事,要止而不作這是消極的防惡;「作持」就是一切應該作的事,要盡量去作,這是積極的生善。所以戒有防惡生善的功能。由於持戒,可以使我身心清凈自在,與無漏的正定相應。
    定的境界,大有深淺,有世間禪定、世出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出世間上上禪定世間禪定,即天乘所修的禪定是從觀氣息入門的,即色界無色界的各四種禪定,合稱「四禪八定」。世出世間禪定,也是從觀息入門,即「六妙門」、「十六特勝」等。這些禪定雖不世間禪,但在行持過程中,能於一切法心不住著,就有出世的功能。出世間禪是小乘根性人所修的禪定是從觀色身入門的,即九想觀、八背舍、九次第定等。出世間上上禪定,是大乘根性人所修的禪定是從觀心入門的,有九種大禪:如自性禪,即觀自性實相;一切行禪,即大乘一切行法,無不含攝;清凈凈禪,惑業凈盡,得大菩提等。從總的來說,如果學人通過觀心、參禪、修密等等法門,一念頓息,寂而常照,靈明洞徹,便證入真如三昧,漸漸可出生無量三昧
    修定本來通於行、住、坐、卧的一切時中,但由於我們散亂力量很強,在靜中修持必較動中容易得力,因此修定的人,除必須恆住凈戒和親近良師益友外,在初下手時,一般都要靜坐基礎。在坐時一切放下身心收斂,外境不擾,內心無喘,身、口、意都安住在清凈的律儀中,自可徐徐入定,而且迷妄若去,心體現前,自能逐步證入寂照不二的境地,所以古德說:「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碎為塵,一念凈心成正覺。」可見靜坐又是轉迷成覺、得定開慧的一門不可缺少功夫


二、靜坐方法

甲、靜坐前的准備

   (一)靜坐最好能另覓靜室,假使條件不許可,那末可就在卧室中。窗門宜開,使空氣流通,但有風處不宜坐,門能關閉更好,以免別人的騷擾。
   (二)坐時或另備坐凳或就在床上,但總以平坦為宜,座位上需鋪被褥或墊子,務使較厚,以便於久坐
   (三)在入坐之前,應寬鬆衣帶,使筋肉不受拘束,氣機不致阻滯,但在秋冬等寒冷時,兩腿必須蓋好,以免膝蓋受風。
 
乙、靜坐時的姿勢——調身

一、靜坐時的兩腿
 
   (一)靜坐時的兩腿必須盤起來。先將左脛加到右股的上面,再將右脛扳上來加到左股的上面,這種坐法普通叫做雙盤膝,也叫做雙跏趺;因為這樣的姿勢可使兩膝蓋的外側,都緊靠著褥墊,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張,坐時自然端直,不至於左右前後的倚斜。不過這種坐法,假使初學和年齡較高的,覺得難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強,可改用下列第二種方法
   (二)盤時可隨各人的習慣,或將左脛加到右股之上,或將右脛加到左股之上,這種坐法普通叫做單盤膝,也叫單跏趺,比較雙盤膝有些缺點,因為假使將左脛加於右股之上,那末左膝蓋外側必落空,不能緊靠著褥墊,身子易向右傾斜,假使將右脛加於左股之上,那末右膝蓋外側必落空,不能緊靠著褥墊,身子易向左傾斜。初學的人,不能雙盤,自以單盤膝為宜,但須注意姿勢端直,能使身體不傾斜,那末功效還是一樣的。
   (三)初學盤腿的時候,必將發生麻木或酸痛,必須忍耐。練習久後,自然漸進於自然。當麻木到不能忍受時,可將兩腿上下交換,假使再不能忍受,那末可暫時松下,等麻木消失後再放上去。假使能十分忍耐,聽其極端麻木,漸至失去感覺,此後它能反應,自然恢復原狀,經過這樣階段幾次之後,盤坐時便不會再麻木了。
   
二、靜坐時的胸部、臀部和腹部

   (一)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窩降下,所謂心窩降下,就是使橫膈膜松馳。胸內肺與胃之間有橫膈膜,恰在胸部兩脅間凹下的地方,叫做心窩。我們初學靜坐時,常覺胸膈閉塞不舒,這是說明心窩沒有下降,這時可用下面所說的調心一節、繫心臍間或臍下的辦法,使橫膈膜松馳,心窩處輕浮而不著力,久後自能降下,而得調適。
   (二)臀部宜向後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脊骨的形狀,本來三折如弓,在臀部處,略向外彎,所以坐時臀部宜向後稍稍凸出;但不必有意用力外凸,可依循自然姿勢
   (三)腹的下部宜寬放鎮定,鎮定下腹的目的是在使全身的重心安定
   
三、靜坐時的兩手

   (一)兩手仰掌,以左掌安放在右掌上面,兩拇指頭相拄,安放在臍下跏趺之上。
   (二)假使單跏趺,是右脛加在左股上,那末應將右掌安放在左掌上。
   (三)兩手這樣安放,既自然、安適,且最能助長定力
   
四、其  他

   (一)頭頸正直,但須自然不可故意挺直。
   (二)兩耳宜如不聞
   (三)眼宜輕閉。也有主張兩眼微開的,這叫做垂簾,大抵坐時易於昏睡的,宜用這個方法
   (四)口宜噤閉,舌抵上顎,也是使筋骨團結的意思。
   (五)呼吸宜用鼻,不可用口。
   (六)坐時臀部也可墊高一二寸,以各人的舒適為度,並須使腎囊不受壓迫。
   (七)身宜平直,脊骨不要曲,要自然安穩地端正而坐,因為身正則氣正,氣正則心也正。
   (八)坐畢將起,先想氣從全身毛孔放出(否則以後坐時,可能會感到煩躁不安)。然後漸漸動身及舒放兩臂,並將兩手搓熱,撫摩面目,然後放足,用手按摩足部畢,緩緩起身。
 
 
說明:①靜坐前准備:入坐前先寬鬆衣帶,頭頸正直,但須自然,不要故意挺直。
   ②單跏趺初步:將右腳扳上來,押在左股下。
      ③單跏趺第二步:再將左腳扳上來,押在右股上。
      ④單跏趺入坐,兩手仰掌,以左掌安放在右掌上面,兩拇指相拄,安放在跏趺之上,閉目入坐。
      ⑤雙跏趺動作:如雙跏趺,再將押在左股下的右腳扳上來,使兩腳掌向上。
     ⑥雙跏趺入坐:與單跏趺相同,兩拇指頭相拄安掌,閉目入坐。

丙、靜坐時的呼吸——調息

一、呼吸方法的研究

    呼吸與我生活機能,關係很大,一般人只知飲食可以維持生命,不飲不食,勢必餓死,實不知呼吸飲食更為重要。不過由於飲食金錢不能獲得,所以覺得可貴,而呼吸是攝收大氣中的氧氣,是「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所以不覺得可貴。但要知我們斷食,雖七日尚不至於死,假使一旦閉塞口鼻,不使呼吸,不久便死,這樣也可呼吸的重於飲食了。我們學習靜坐,調和氣息,是下手時一項重要的功夫,而要調和氣息,先將呼吸方法來研究一下,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們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呼吸肌肉有二個部份,一是肋骨間的肌肉一是膈(即橫膈膜)的肌肉呼吸運動也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在大腦下方的延髓中,有一部份神經細胞是管制呼吸的,叫做呼吸中樞,它跟呼吸肌肉發生聯繫。呼吸的機構,外面是鼻,裡面是肺,肺葉的位置,是在兩胸部內。呼吸時,肺部的張縮有天然的規律,我們平時呼吸,大都不能使肺葉盡量張縮,只用肺的上部,而肺的下部幾乎完全不用,因此不能盡吐碳吸氧的功用,以致血液不潔,百病叢生,這都是呼吸不能合乎規律緣故
    呼吸方法自然呼吸和正呼吸兩種
    第一自然呼吸,也叫做腹式呼吸,因為在呼吸時,一呼一吸,必須都能達到下腹部。在吸氣時,空氣入肺,充滿周遍,肺底舒張,抑壓橫膈膜,使空氣下降,這時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在呼氣時,腹部收縮,橫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濁氣,外散無餘。可見呼吸作用,雖與肺葉有密切關係,但它的伸縮,常須依靠下腹和橫膈膜的運動,方能合乎自然大法,使血液循環流暢。我們不但在靜坐時,須用此法,實際上,不論行、住、坐、卧,應該隨時使用。關於自然呼吸法的調和方法如下:
   (一)呼息時,臍下腹部收縮,橫膈膜向上,胸部緊窄,肺底濁氣可以擠出。
   (二)吸息時,從鼻中徐徐吸入新鮮空氣,充滿肺部,橫膈膜向下,腹部外凸。
   (三)呼息吸息,均使自然,漸漸細長,達於下腹。
   (四)呼吸漸漸靜細,出入很微,反覆練習,久之自己不覺不知,好像無呼吸狀態
   (五)能做到無呼吸狀態,那末沒有呼息,也沒有吸息,雖有呼吸器官,好像不必用它,而氣息彷佛從全身毛孔出入,到這一地步,可以說達到了調息的極功。不過初學的人,切不可有意去求,必須聽其自然
    第二、正呼吸這一方法,主張呼吸宜細長,宜達於腹部,以及使橫膈膜上下運動等,都與自然法,沒有兩樣。不過呼吸腹部的張縮,完全相反。因為反乎自然呼吸,所以也叫做逆呼吸。關於正呼吸的調和方法如下:
   (一)呼息宜緩而長,臍下氣滿,腹部膨脹,胸部空松,橫膈膜馳緩。
   (二)吸息宜深而長,空氣滿胸,胸部膨脹,這時臍下腹部收縮。
   (三)肺部氣滿下壓,腹部收縮上抵,這時橫膈膜上下受壓逼,運動更為靈敏。
   (四)在靜坐時,呼息及吸息,宜極靜細,以自己也不聞其聲為合宜。
    以上兩種呼吸方法,有主張吸息宜比呼息加長的,也有主張呼息宜比吸息加長的,但根據一般實驗,似以長短相等為宜。此外,無論自然呼吸和正呼吸目的都在使橫膈膜運動。正呼吸是用人功使腹部的張縮逆乎自然,而加強橫膈膜的馳張和收縮,使更易運動。不過,由於這一方法參用人功,學時有宜有不宜,並不是人人可學,總不如自然呼吸的毫無流弊
   
二、呼吸的練習

    為了使呼吸能夠正常而熟練,自宜加以練習,且由於我們平時呼吸,每次只能吸入約350立方厘米的空氣,這樣氣體的交換,並不是經常夠用的。如果能加強呼吸的深度,那末每次便能吸入1500至2000立方厘米的空氣,做到充分交換肺里的氣體。但靜坐時,必須逐步做到無思無慮,假使注意呼吸,心便不能寧靜,而且在靜坐時,決不宜行深呼吸,因此呼吸的練習,宜在靜坐的前後,無論自然呼吸和正呼吸,有共同之點如下:
   (一)盤膝端坐,與靜坐時的姿勢相同。
   (二)先用短呼吸練習純熟,漸漸加長,最長時每一呼一吸約能占時一分鐘,但決不可勉強,務使自然
   (三)呼吸的氣息,宜緩而細,靜而長,徐徐注入到下腹。
   (四)呼吸時應用鼻而不可用口,因為鼻是專司呼吸器官,內有毛,可以障蔽塵埃。口並非呼吸器,假使用以呼吸,等於侵奪鼻的功用,漸漸有使鼻孔阻塞的可能,而且塵埃入口,易生疾病,所以無論什麼時候,口宜噤閉,不但在靜坐時應該這樣。
   (五)每日清晨可擇空氣新鮮的地方,練習五分鐘至十分鐘
   (六)至於靜細的呼吸,每日不論什麼時候隨時隨地,都可練習。
   
三、靜坐時的調息功夫
   
    上面已經說過,調和氣息,是學習靜坐下手時的一項重要功夫。因為息不調和,心便不能安定。而所謂息,共可分為四種相狀:一、風相,凡氣出入有聲的叫做風相;二、喘相,出入雖然無聲,但結滯而不通利的叫做喘相;三、氣相,出入雖無聲,也不結滯,但不能靜細的叫做氣相,(這三種都是不調和相);四、息相,既無聲音也不結滯,也不粗浮,雖在極靜的時候,也不覺鼻息出入,氣息若存若亡的,叫做息相,息相方是調和的相。
    凡平時能練習靜細的呼吸,以及靜坐已有相當時間心念安定的人,一入坐,不數分鐘,氣息便得調和,而自己也不覺得有呼吸回事,這樣原不需要再著意去調,反使心不安定,因為心念安定不動,氣息便自然調和。但初學的人,每每不免有心煩意亂、息不調和的情況,那末可根據下列兩種方法來加以調和:
   (一)數息 就是在坐定以後,默數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叫一息,或在入息時數一,出息不計數,再入息數二;或在出息時數一,入息不計數,再出息數二。這樣數至十,乃再從一數起,漸漸純熟以後,可數至一百為一個單位。假使沒有數到十或一百,而中途心起雜念,那末重新從第一數起,這樣循環安詳地徐徐而數,久久純熟,便可收心息相依、身體輕安的功效,並可消除初學靜坐最易發生雜念紛飛和昏昏欲睡的兩種毛病
   (二)隨息 學習上面所述的數息法純熟後,息既虛凝,心念也漸入漸細,這時便可進一步放棄數息,而用隨息的方法,就是不再計數。但一心依隨息的出入,念茲在茲,心不散亂這一方法純熟後,漸觀漸細,自覺此息彷彿從八萬四千毛孔中出入,好象雲蒸霧散,到這一地步,便能身心空靈,諸病消除。
    隨息純熟以後,心念更覺凝靜,便可放棄隨息功夫。更進一步來做好下面的調心功夫
   
丁、靜坐時的思想——調心

    靜坐目的,不但在於促使身體健康,而最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求妄心的調伏,妄心調伏則智慧明朗,身體健康,尚是餘事。
    前面所說的數息、隨息等,雖是調息的方法,實際上,也正是調心的良好方法,因為專心數息時,心息相依,念頭便無法馳散,所以在佛法上,教多散亂眾生,用數息觀來對治。這里為了文字記述的方便,不得不將調身,調息,調心分別來說明,在實踐時,原是同時進行無法分開的,不過我們的思想,紛紜雜亂,最難控制,數息、隨息等,尚是初步的調心方法,自有進一步由粗入細,加以調伏的必要。關於調心的方法如下:
   (一)繫心一處法 我們的意識界,恰像舞台,各個念頭,恰像演員,忽來忽去,時時隱現在舞台中,沒有頃刻的停止。所以欲使妄念不起,極為困難。不過根據心理學的公例,當我們心意所注的一點愈明顯,那末其他的雜念,便愈隱伏。因此我們在靜坐中能注意於某一點,那末妄念便漸漸消除。繫心一處法就是放下一雜念,而專心存想臍間或鼻端,這樣因心有所緣,漸漸純熟,便不至胡思亂想,正像將猿猴鎖於一處,它便無法跳騰一樣。
    學靜坐最易發生二種現象:一、初坐時心中浮散,不易收攝;二、靜坐稍久,妄念較少時,心中昏沉,容易瞌睡。注意臍間的辦法,不但可以對治散亂浮動,而且根據生理上的定則,我們心念專註在什麼地方血液也必集中在什麼地方,繫心臍間或臍下,能使血液下降,有治病健身的作用。至於治昏沉辦法,最好注意鼻端,使心念向上,精神振作,而且有助於調息。一般說來,在晚上靜坐時,由於日間勞倦,容易有昏沉現象,若早晨靜坐,便不會發生
    佛法為了對治初學者的邪思雜念,並治病保健,也借用意守丹田法。如《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說:「臍下一寸,名憂陀那,此雲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經久即多有所治。……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調適,眾病除矣。」但繫心一處,只是對治散亂的一時方便,自有進一步深入的必要。
   (二)返照內觀法 上面所說的繫心方法不過是集無數的妄念歸於一處,使不馳散,還是一種較淺的,對治浮沉的止心辦法。實際上,既有所著,仍不離攀緣妄想,不是究竟的安靜,而且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等煩惱習氣,根深蒂固,非進一步練習觀照功夫不可。因此,對治得效之後,必須捨棄,再進一步的由淺入深,用內觀的方法。這種內觀法,也可叫內視術。就是我平時的兩目,都注視外物,現在當靜坐時,可先放下身心一切萬緣,將兩目合閉,來向內細細返看自己的念頭。那時一定覺得妄念來來往往,生滅不停。對於這些妄念,我們既不要去攀緣它,也不要去遣除它,只要知道它本來空寂,耐心靜靜觀照,前念起時一返照,前念便空,後念起時,再返照,後念又空,這樣念念生起,念念返照,便得念念空凈,這實是正本清源的調心方法
    初學靜坐的人,往往有這樣一種感覺,「不學靜坐妄念尚少,一學靜坐妄念反多」,對這一問題,我們要有正確理解。要知道我們的念頭,忽生忽滅,本來很多,不過平時動亂之中,不易察覺,一旦習靜之後,方能了了看清。比如室內雖有飛塵而不見,假使門窗透入陽光,方見塵埃紛紛飛舞,所以能察覺妄念多的正是自覺的第一步,我們只要一切摒棄勿想,用堅定不移的毅力,精勤地練習觀照功夫,到相當時間妄念便能自然銷落而達到心意寂然的境地。這種觀照功夫,假使在靜坐中練習純熟,漸漸能在平時日用之間,刻刻用心,凜然覺照,做到雖不靜坐也能靜坐時的心志靜定,自將得更大的受用!
   
戊、調息念佛的坐法

    我們平時心念,頃刻千里,最難降伏,因此修心的人,每每苦於無從下手,以致流而忘返,痛苦浩然。而佛法凈土宗的念佛法門,實是收攝萬念,最易下手,最為穩妥的一種方法這一法門,以深信、切願來執持一句彌陀名號為綱要,不但下手簡易,隨時隨地提起就是,便於任何人的學習,而且即淺即深,能圓攝一切法門。若能至誠懇切,驀直念去,不管妄想紛飛,我只全身靠倒,一念提起則一念覺,念念提起則念念覺,久久純熟,自能使煩惱妄想,潛移默化。所以徹悟師說:「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假使我們能這樣念得一句彌陀熟,自然生時遠離熱惱,死後逕生安養不離當念,得大法樂,真是我們生死凡夫迷途的良導,苦海明燈!所以大乘經典隨處讚揚,祖師大德苦心提倡。
    念佛功夫本來要在一切時一切處,抖擻精神,念茲在茲,假使悠悠忽忽,實難得念佛的實益。為了使念力容易純熟,在坐中調息念佛,實是一個善巧的方法。這個方法是在靜坐時,心中跟隨自己鼻端的呼吸,來默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可在吸時念「阿彌」,呼時念「陀佛」;或呼時念「阿彌」,吸時念「陀佛」。念時的快慢,可隨呼吸的長短,總以不急不緩,聽其自然為宜。這樣在坐中萬緣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規律佛號也就隨之而念念不斷,心息相依,經過持久練習,心相愈來愈靜,氣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號仍綿綿密密,不散亂,不昏沉,漸漸證入無念、無不念的境地。所以《坐禪三昧經》說:「菩薩坐禪,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首楞嚴經》也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樣的靜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現前,同時,因調息之故,又能使氣血流暢,體力輕健。此外,若用數息念佛方法(即一呼一吸,念佛一句,隨默數一,這樣連續數至十,再從一數起;或連續數至一百,再從頭數起)也是可以的,可隨各人的情況相宜而行。
    凈土宗有十念法門,即連聲念佛,盡一口氣為一念,正是借氣束心的作用。唐飛錫法師在《念佛三昧寶王論》中,對隨息念佛更有明確的說明。他說:「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剛、菩提,木槵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於息不還後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縱令昏寐,含佛而寢,覺即續之。」這正是調息念佛的寶貴提示
   
己、應該注意的幾點事項

   (一)靜坐時間 靜坐功夫到極深處,本應在日常行、住、坐、卧間,都能寂然凝靜方可,但初學習時,不能不規定時間靜坐時間,不論早晨、白晝晚上,都可以的;不過有工作的人當以早晨起床後和晚上就寢前各坐一次為宜。假使每日只能坐一次的人,那末以早晨靜坐最好。每次的時間,固然越長越好,但也不必有意求長,當根據自己的情況,循序漸進,假使能每次三十分鐘,逐漸延長到四十分鐘乃至一小時,每日繼續不斷,那末收效便已不小。總之,可以晨坐為主,晚坐為副。早起先在床上撫摩上下腹,根據前述練習呼吸方法,來調整呼吸,其次通大小便,再盥漱,然後靜坐。但假使早晨不能大便,也可隨各人的習慣
   (二)要調勻飲食 我們既有這個身體飲食的滋養是不可缺少的。飲食入胃,經消化之後,便變成糜粥狀,入到小腸再變成乳狀,經血管吸收後,變成血液滋養全身,可見飲食生命關係的重大。但若食得過多,胃中不能盡量消化,反須將不消化的東西,排泄到體外,這樣便加重了胃腸的工作,結果必將氣急身滿,坐時不得安定。假使食得過少,又將發生營養不足、身體衰弱的缺點,對靜坐也是不相宜的。所以飲食必須調勻,我們一般習慣,大概病在多食,所以在進食時,若覺得胃中微有飽感,即宜停止,古人主張「食慾常少」是有道理的。此外食物不宜濃厚,若能素食最好。靜坐在早晨空腹時,最為相宜,食後約過一小時方可入坐。
   (三)要調和睡眠 我們在日間勞力勞心之後,必須休息,來回復體力睡眠是一種最長時的休息,睡眠以八小時為宜,過多容易使心神昏昧對於靜坐極為不利。假使過少,那末體力不得回復,心神必將虛恍,也是不相宜的。所以睡眠要有定時,有節制,便可使神氣清明。一般說來,每晚九時至時間宜入坐,十時以後入睡,六時以後再起坐。如果能常常節欲獨宿,這對靜坐的幫助就更大,因為淫慾不但易使身體疲勞和最易造成心識的昏散悶塞,而且是生死苦患的根本,凡習定修慧的人必須注意禁戒。靜坐程度漸深的人,在半夜醒後,便可起坐,坐後能不再睡,固然最好,如果感到不足,再假寐一下,也是可以的。假使靜坐的功候加深,坐時加久,那末睡眠時間,便可漸漸減少,所以有終年以坐代睡的人。但這並不是可以勉強學習的,總以調和睡眠,使不過多過少,最為合理。
   (四)要持之以恆 初學靜坐時,往往心中反覺苦悶,必須要下定決心,持之以恆,視同穿衣吃飯的不可缺少。無論如何困難,必須加以克服,不可畏難而退;無論如何忙碌,必須繼續行持,不可一曝十寒,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靜坐的大效。
   (五)要不求速效 靜坐時不可求速效,一切要掌握「自然」兩字的原則。譬如靜坐本來可以消除疾病增進健康,但這種要求除病和健康念頭,在靜坐時也宜摒棄勿想,一切聽其自然,不要急於求成;因為靜坐必須日積月累,才能達到身心變化的功效,正和食物的營養相同,一旦過分暴食,反致傷胃,而且心念有所執著氣血也便不得流暢。所以必須如長途旅行,耐心緩步,終有到達的一日。
   (六)要一切勿理 靜坐時要萬緣放下,一心學習,雖雜念紛飛,只不去理會它,也不去厭舍它,一味做我的調息或調心功夫雜念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自能逐步定靜。又在靜坐時,兩目合閉,尚可使見外物,但外界的音響,刺激兩耳,心中便生妄念,最難處置。這時宜收視返聽,不問不聞,只管自己用功,要久久練習,養成「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氣概才好。
   (七)要痛改習氣 學習靜坐的人,應時時檢點自己的行為,痛改自己的習氣。當貪慾、瞋恚、愚痴驕慢煩惱發動時,要和它們奮鬥,逐步克服。只有這樣,才能使靜坐功夫,獲得不斷的進展。至於常常依止善知識具足佛法的三歸五戒,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知正見,並進一步的做到離欲清凈,更是修正禪定、發實智慧的必要條件
   (八)可能發生現象 靜坐日久,身上往往會發生顫動和發熱的感覺腦部也常常會有霹靂般的震動現象;心裡方面,有時也可能影現種種幻境。這些現象,因各人的體質心境而有不同,都出於自然,不可強求,也不可遏抑,也有靜坐多年,身心方面已得利益而不發生這些現象的。同時,這些現象發生,並沒有什麼神秘可說不過是由於靜極而定以後,引起生理心理上的變化、反應的緣故。學坐的人要身心本空,定中的一切境界,都如幻如化,了無實性,當不取不舍,一心寂定,切勿執著,否則將會誤入歧途,而障礙正定修持
   (九)要注意定慧修持氣功的區別 隨著時代的進展,氣功似已成為當前熱門的話題。也有人把佛教禪定功夫,看作高級氣功。實際上,一般氣功的吐納引導和佛教定慧修持,原是二回事。大體說來,氣功佛教的坐禪,前者著重於保健益壽和調動人體潛能,後者著重於明心見性,斷惑證真。因為佛教認為「四大苦空,五陰無我」,如果一味執著肉身、軀殼,最終不但會落空,而且會增長我見和身執,不能完成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持。雖然佛教在修習禪定和在藏密無上瑜伽層次修持過程中有一些調身、調息的方法,不僅有防止禪病發生,促使長壽健康作用,而且有發生種種特異功能的效應,但這不過是修習禪、密功夫的初級階段和副產品。只有止觀並運,理事雙修,斷除我法二執,開發本具智能解脫生死流轉,成就無上覺道,才是學佛的真正目的
   

佛法靜坐

甲、祖師大德關於靜坐的指示

    道元大師的《坐禪儀》說:「學般若菩薩,當起大悲心,發弘誓願,精修三昧,廣度眾生不為一身獨求解脫。而乃放舍諸緣,休息萬事身心一如,動靜無間。量其飲食,不多不少,調其睡眠,不節不恣。結跏趺坐,先以左足安右股上,再以右足安左股上,或半跏趺,或以左足壓右足,皆可。次以左掌安右掌上,以兩大拇指頭相拄。徐徐舉身,良久,復左右搖振,乃正身端坐。不得左傾右側,前俯後仰。令腰脊頭頂,骨節相拄,狀如浮圖。令耳與肩對,鼻與臍對。舌抵上顎,唇齒相著。目須微開,免致昏睡。身相既定,氣息既調,寬放臍腹。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久久忘緣,自成一片。若得此意,自然四大輕爽,所謂安樂法門也。若已發明者,如龍得水。未發明者,但辦肯心,必不相賺。出定之時,徐徐動身,安詳而起。一切時中,護持定力,如護嬰兒,則定力易成矣。所以探珠宜靜浪,動水取應難。定水澄清,心珠自現。故《圓覺經》雲:「無礙清凈慧,皆因禪定生。」是知超凡越聖,必假靜緣;坐脫立亡,須憑定力。最為急務也。」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七,論結跏趺坐的理由說:「問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結跏趺坐?答曰:諸坐法中,結跏趺坐最安穩,不疲極。此是坐禪人坐法。攝持手足,心亦不散。又於一切四種身儀中最安穩。……以是故結跏趺坐。復次,佛教弟子應如是坐。有外道輩或常翹足求道,或常立,或荷足。如是狂狷,心沒邪海,形不安穩。以是故,佛教弟子結跏趺直身坐。何以故?直身心易正故。其身直坐,則心不懶,端心正意,繫念在前。若心馳散,攝之令還。」
    又《大智度論》卷二十一,論最初下手時,制心一處方法說:「初學繫心緣中,若眉間,若額上,若鼻端。」
    天台智者大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論調飲食說:「夫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若食過少,則身贏心懸,意慮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穢濁之物,令人心識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則動宿疾,使四大違反。此為修定之初,須深慎之也,故經雲: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閑,心靜精進。」
    又論調睡眠說:「夫眠是無明惑覆,不可縱之。若其眠寐過多,非唯廢修聖法,亦復喪失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沒。當覺悟無常,調伏睡眠,令神氣清白,念心明凈,如是乃可棲心聖境,三昧現前,故經雲:初夜後夜,亦勿有廢。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
    又論入坐時調身說:「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慾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悉須詳審。若所作粗獷,則氣息隨粗,以氣粗故,則心散難錄,兼復坐時煩憒,心不恬怡。身雖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方便。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初至繩床,即須先安坐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次當正腳,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身。令左腳指與右股齊,右腳指與左股齊。若欲全跏,即以右腳置左腳上。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掌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次當正身,先當挺動其身,並諸支節,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如是已,則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聳。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當口吐濁氣。吐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粗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想身分中百脈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閉口,鼻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一次亦足。次當閉口,唇齒才相拄著,舌向上顎。次當閉眼,才令斷外光而已。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身首四肢,偶爾搖動。是為初入禪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不寬不急,是身調相。」
    又論入坐時調息說:「初入禪調息法者,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雲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也。雲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雲何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雲何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隱,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即定。坐時有風喘氣三相,是名不調。而用心者復為心患,心亦難定,若欲調之,當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即繫心臍間或臍下);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行無障。若細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舉要言之,不澀不滑,是息調相。」
    又論入坐時調心說:「何等為沉相?若坐時,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沉相。爾時,當繫念鼻端,令心住在緣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沉。何等為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爾時,宜安心向下,系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安住,則心易安靜。舉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調相。」
    又論坐中及出坐時調和身、息、心三事說:「若坐時,向雖調身竟,其身或寬、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覺已隨正,令其安穩,中無寬急,平直正住。復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復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次一坐中,身息雖調,而心浮沉寬急不定;爾時若覺,當用前法,調令適中。此三事,的無前後,如不調者,而調適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調適,無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則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又說:「行人若坐禪將竟,欲出定時,應先放心異緣,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而散。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膊及手、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次以手令摩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掩兩腿,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疆,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
    又論坐中對治粗亂修止觀說:「一者修止,自有三種,一者系緣守境止,所謂繫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故。經雲:「繫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鎖。」二者制心止,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故。經雲:「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止心。」此二種皆是事相,不須分別。三者體真止,所謂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如經中說雲:「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二者修觀;有二種。一者對治觀,如不凈觀,對治貪慾慈心觀,對治瞋恚;界分別觀對治著我;數息觀,對治多尋思等。二者正觀,觀諸法無相,並是因緣所生因緣無性,即是實相。先了所觀之境,一切皆空,能觀之心自然不起。」上面所說的各種止觀都是以後後破前前,由淺入深的修定方法,制心止是破系緣止,體真止是破制心止。觀亦如此。
    智者大師《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三論修系緣止說:「若繫心鼻端者,鼻是風門,覺出息入息,念念不住,易悟無常,亦以扶本安般(即數息觀)之習,心靜能發禪定,若繫心臍下,臍是氣海,亦曰中宮,繫心在臍,能除眾病,或時內見三十六物,發特勝等禪。」又論修制心止說:「心非形色,亦無處所,豈可系之在境。但是妄想緣慮,故須制之。心若靜止,則不須制之。但凝其心,息諸亂想,即是修止。」又論修體真止說:「以正智慧,體一切陰、入、界、三毒、九十八使,及十二因緣等,三界因果諸法,悉皆空寂。……若行者體知一切諸法虛空者,無取無舍,無依無倚,無住無著。若心無取,舍、依、倚、住,著,則一切妄想顛倒,生死業行,悉皆止息。無為無欲,無念無行,無造無作,無示無說,無諍無競,泯然清凈,如大涅槃,是名真止。此則止無所止,無止之止,名體真止。」
    智者大師《六妙法門》第二,論數、隨、止、觀、還、凈六種修定方法的次第相生說:「數有二種,一者修數,二者證數。修數者,行者調和氣息,不澀不滑,安詳徐數,從一至十,攝心在數,不令馳散,是名修數。證數者,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緣。覺息虛微,心相漸細,患數為粗,意不欲數。爾時行者應當放數修隨。隨亦有二,一者修隨,二者證隨。修隨者,舍前數法,一心依隨息之出入。攝心緣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緣,無分散意,是名修隨。證隨者,心既微細,安靜不亂,覺息長短,遍身入出,心息任運相依,意慮恬然凝靜。覺息為患,心厭欲舍,如人疲極欲眠,不樂眾務。爾時行者,應當舍隨修止。止亦有二,一者修止,二者證止。修止者,息諸緣慮,不念數隨,凝寂其心,是名修止。證止者,覺身心泯然入定,不見內外相貌,定法持心,任運不動行者是時,即作是念,今此三昧,雖復無為寂靜,安隱快樂而無慧方便,不能破壞生死。復作是念,今此定者,皆屬因緣,陰、界、入法,和合而有,虛誑不實,我今不見不覺,應須照了。作是念已,即不著止,起觀分別。觀亦有二,一者修觀,二者證觀。修觀者,於定心中,以慧分別,觀於微細出入息相,如空中風。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實。心識無常剎那不住,無有我人,身、受、心、法,皆無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是名修觀。證觀者,如是觀時,覺息出入,遍諸毛孔,心眼開明,徹見三十六物及諸戶蟲,內外不凈剎那變易,心生悲喜,得四念處,破四顛倒,是名證觀。觀相既發,心緣觀境,分別破析,覺念流動,非真實道,爾時應當舍觀修還。還亦有二,一者修還,二者證還。修還者,既知觀從心生,若從析境,此即不會本源,應當反觀觀心,此觀心者從何而生,為從觀心生,為從不觀心生?若從觀心生,即已有觀,今實不爾。所以者何?數、隨、止等三法中,未有即觀故。若從不觀心生,不觀心為滅生,為不滅生?若不滅生,即二心並,若滅法生,滅法已謝,不能生觀,若言亦滅亦不滅生,乃至非滅非不滅生,皆不可得。當知觀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無觀心,若無觀心,豈有觀境,境智雙亡,還源之要也。是名修還相。證還相者,心慧開發,不加功力,任運自能破析,返本還源,是名證還。行者當知,若離境智,欲歸無境智,不離境智縛,以隨二邊故。爾時當舍還門,安心凈道。凈亦有二,一者修凈,二者證凈。修凈者,知色凈故,不起妄想分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息妄想垢,是名修凈,息分別垢,是名修凈;息取我垢,是名修凈。舉要言之,若能心如本凈,是名修凈,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凈不凈,是名修凈。證凈者,如是修時,豁然心慧相應,無礙方便,任運開發,三昧正受,心無依恃。證凈有二,一者相似證,五方便相似無漏道慧發。二者真實證,苦法忍乃至第九無礙道等,真無漏慧發也。三界垢盡,故名證凈;」
    又第三論上述六種方法的隨相宜而修說:「夫行者欲得深禪定智慧,乃至實相涅槃,初學安心,必須善巧。雲何善巧?當於六妙法門,悉知悉覺,調伏其心,隨心所便,可以常用。所以者何?若心不便,修治即無益。是故初坐時,當識調心學數,次當學隨,復當學止、觀、還等,各各經數日。學已,復更從數隨乃至還凈,安心修習,復各經數日。如是數反,行者即應自知心所便宜。若心便數,當以數法安心,乃至凈亦如是。隨便而用,不簡次第。如是安心時,若覺身安息調,心靜開明,始終安固,當專用此法,必有深利。若有妨生,心散昏塞,當更隨便轉用余門,安即為善,可以常軌。是則略明初學善巧安心六妙門,是知便宜用心大意。」
   
乙、靜坐禪定

    靜坐一法,佛法叫坐禪,也可禪定禪定的種類很多,有四禪、四無量、四空等的世間禪;有六妙門、十六特勝等的世出世間禪;有九想、八背舍、九次第定等的出世間禪;以及自性禪,一切行禪,清凈凈禪等的出世間上上禪,已如前述。總的說來,有深禪定,方有實智慧;有實智慧,才能自覺覺他,以至達到覺行究竟圓滿的境地。
   《大智度論》卷十七說:「問曰菩薩法以度一切眾生為事,何以故閑坐林澤,靜默山間,獨善其身,棄捨眾生答曰菩薩身雖遠離眾生,心常不舍。靜處求定,獲得實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葯,將身權息眾務,氣力平健,則修業如故。菩薩宴寂,亦復如是。」又說:「菩薩因此發大慈悲心,欲以常樂涅槃利益眾生。此常樂涅槃,從實智慧生。實智慧,從一心禪定生。譬如燃燈,燈雖能燃,在大風中不能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無禪定靜室,雖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禪定則實智慧生。以是故,菩薩雖離眾生,遠在靜處,求得禪定,以禪定清凈故,智慧亦凈。譬如油炷凈故,其明亦凈。以是故,欲得凈智慧者,行此禪定。復次,若求世間近事,不能專心,則事業不成;何況甚深佛道而不禪定禪定名攝諸亂心。亂心輕飄,甚於鴻毛;馳散不停,駛過疾風;不可制止,劇於獼猴;暫現轉滅,甚於掣電。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禪不定。」
   《釋禪波羅密》卷一,贊嘆禪定的重要說,「如菩薩發心為修禪故,一切家業內外皆舍,不惜身命,寂然閑居,無所慳吝,是名大舍。復次,菩薩為修禪故,身心不動,關閉六情,惡無從入,名大持戒。復次,菩薩為修禪故,難忍能忍,謂一切榮辱,皆能安忍,設為眾惡來加,恐障三昧不生瞋惱,名為忍辱。復次,菩薩為修禪故,一心專精進,設身疲苦,終不退息,如鑽火之喻,常坐不卧,攝諸亂意,未嘗放逸;設復經年無證,亦不退沒,是為難行之事即是精進也。故知修禪因緣,雖不作意別行四度,四度自成。復次,菩薩因修禪定具足般若波羅密者,菩薩修禪,一心正住,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智慧勇發,如石中泉。」
   《六妙法門》第一,將數、隨、止、觀、還、凈的六種修定妙法所能出生的各種禪定,分別解釋如下:「一者依數為妙門。行者因數息故,即能出生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若於最後非非想定能覺知非是涅槃,是人必定得三乘道。何以故?此定陰、界、入和合故有,虛誑不實,雖無粗煩惱,而亦成就十種煩惱。知已破析,不住不著心得解脫、即證三乘涅槃故。……數為妙門,意在於此也。二者隨為妙門者,行者因隨息故,即能出生十六特勝。所謂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遍身,五隨諸身行,六心受喜,七心受樂,八受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捨。……是故深觀棄捨,不著非想,能得涅槃,隨為妙門,意在此也。三者止為妙門者,行者因止心故,即便次第發五輪禪。一者地輪三昧,即未到地;二者水輪三昧即是種種諸禪定善根發也;三者虛空三昧,即五方便人,覺因緣無性如虛空;四者金沙輪三昧即是見思解脫,無著正慧,如金沙也;五者金剛輪三昧即是第九無礙道,能斷三界結使,永盡無餘。證盡智、無生智,入涅槃。止為妙門,意在此也。四者觀為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