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恆志居士: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歸 十四、書信集續編

十四、書信集續編

太虛大師答徐恆志問(二則)
答牧牛老人(魏鴻勛老居士)
南京居士
答連雲港王鳳城居士
青島金慨夫居士
答保定劉建才、明慧兩位居士
答遼寧宋世春居士 
答訥河郭元祿居士 
答李開宇居士
答覺融法師 
答乘一法師 
西安劉志強居士
答鶴壁妙悟居士 
答鶴壁智俊居士 
答李建偉居士 

***************************

太虛大師答徐恆志問(二則)

  問一:顯教說成佛須三大阿僧祇,而密教說即身成佛,其異同處何在?凡夫慧照觀心,有即身成佛之可能否?

  答一:密教外,禪宗亦言即身成佛華嚴宗亦言三生成佛,此皆大乘教之一部分。禪宗法身言,悟法身成佛密宗自身修成幻化身,即成化身佛。至於說凡夫如何即生成佛,可用禪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用密宗先修幻身成佛;或用修凈土法,臨命終時往生凈土不退,第二生亦即成佛。但禪宗密宗即生成佛,均非報身成佛,報身要修因感果,則凈土宗二生、華嚴三生為極速,常途則三阿僧祗劫乃成佛也。

  問二:觀心功夫得力,八識中根本習氣翻動時,每至心疲力竭,當如何降之?以何方便乃能斷盡一切煩惱,入自在無礙境?

  答二:觀心功夫,於八識亦有熏種起現關系,然以第六識為主。由第六識如逆水行舟,迴光返照,予影響於第七、八識,轉變其無始習氣,故頗費力。惟有返觀窮察,久久行之,透過第七識之障礙關頭,始能永久觀照。欲透過第七識,須至第六識轉變妙觀察智後,平等性智始可現前。以此第六識、第七識無分別智力久久行之,則八識可得習氣漸凈。故先修止觀,觀照心性;次用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之無分別智;至第八地,乃能斷一切煩惱,達自在無礙境。
     (程心勉記)(見《海刊》二十六卷十期)

  (附註)自「答姚際虞問」至此,皆「答問選錄」中分出。

  [選自《太虛大師全書·第17編·20酬對·2答問·66答徐恆志問二則》]

   

答牧牛老人(魏鴻勛老居士)

  鴻老大德長者法座:

  五月二十日手教拜悉。此次辱蒙枉顧寒舍,暢敘所懷,深感您老仁厚慈祥,虛懷若谷,令人有高山仰止之讚歎。所賜佳作《心經體會》[後定名《心經蠡測》,編者注]過去油印本上亦曾拜讀,此次又得重印本,啟我茅塞,其樂何如。不料展閱未及一半,適有外地道友來訪,欲得此書,不敢慳法,乃送之。敬啟長者逢便時,再賜寄一冊,以便學習為感,總覺長者所發揮,是以心地法眼,洞察一切,融通儒佛,學有所本,誠修持之良導,度生之寶筏也。

  仁者慈悲心切,承母音上人之囑,結緣灌頂,已達二十餘人,此實為無上勝緣。雖凡夫往往迷執較重,般若妙慧,閉而不啟,但眾生夙世善因,不可思議,安知其中無一聞千悟、觸動夙種,而如無相法門者。仁者今承上師允許,又因夙根猛利,而豁開正眼,明悟心性,得以傳授正法,濟度群盲,以正暢佛之本懷,無相功德,何可思議哉。

  您老今夏於傳授心密以外,另闢蹊徑,教人以一句萬德洪名,攝持自心,正是以妄破妄,達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實為一般人所容易接受,既有事亦有理,何以故?是心作佛(觀佛、念佛),即是「始覺」,念念既久,自然任運進道,由有念入無念,從凡心佛心。「始覺」有功,「本覺」方顯,始本合一,則能所雙忘,而寂照現前矣。至此禪凈不二,即佛即凈,而入非禪非凈,心密所證,當亦不外乎斯。惜乎世人往往執指為月,門戶見深,爭論勝劣,捨本逐末,實可一慨。

  此外凡修心密,已能由體啟用,覺照現前,亦可覺照中,提起一句洪名,即觀即念,觀念合一,心佛一如,逐步可以做到「恰恰念佛時,恰恰無佛念,無佛恰恰念,當念恰恰無」也,即證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之境也。利根之人至此必能恍然,禪凈無不圓融無礙,而證入自在之境。以上摸象之說,蘇蕘之呈,敬乞慈悲教正之,不勝企盼。草叩

  福德莊嚴

  後學  徐恆志  頂禮

  又凡不能承受二小時修持心密或般若根性尚未成熟者,也可先以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修法」接引之,以打好修心密之基礎,時短印少(只做大蓮花手印),一般人容易接受,謹呈長者參考。

南京居士

  某某仁者:

  6月9日來信收悉。細閱來信,覺仁者宿根甚深,故能發起大願,願以科學弘揚佛法,並度脫一切苦惱眾生,不勝讚歎!若非夙慧,要信佛念佛也很不易,何況發此無上大願。尚希善自珍攝,奮發向上,自強不息,自度度人,庶不至於虛度一生。

  修法時,發生心煩異常」、「火氣小升」或昏沉嗜睡,這些都是用功中的常有現象。正因我們無始以來,第八識中含藏無量善善惡種子,在功夫迫逼下,便都翻騰出來,這是好處而非壞處,譬如治病,不經過一番吐、瀉、汗的過程,病邪便不易驅除。故《四十二章經》說:「夫為道者,如一人與萬人敵。」故修心人在煩惱習氣翻動時,要堅毅勇猛,常常與自己脾氣奮斗,常常與自己逆,一切時返觀自己的心念,幻生幻滅,既不執著,隨之流浪,也不必著意息滅,因妄念本空,原是無可遣除的,只要迴光返照,知道它是本空,妄念便於不知不覺中消失。《金剛經》說:「凡所有相(心理現象物質現象等)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本性、覺性)。」以上是用功中的第一步,無論修什麼法,都要達到、掌握這個總的要求。

  經過修法(或靜坐觀心、或持咒結印……),並常與習氣奮斗後,經過一定時間定慧力便逐步增強,當依此定力和慧力繼續澄清妄念,到功行純熟,便能出現前後際斷(前念已滅、後念未起)時的一番光景,緊緊體驗此光景究是什麼?!切要、切要。這是第二步。

  到自見湛寂靈明之本性後,正好從悟起修,於一切人事煩惱中鍛煉打磨,無明愈消,本性愈顯。從此廣修六度萬行,一一消歸自性,《金剛經》所謂:「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你對「明心見性,已有決定之信念。」故今談此簡明之法,祈耐心行之。拙著《學佛是怎麼回事》的「觀心」一節以及《靜坐入門》中「關於觀心」一節,均可參閱。心中心法,有精力時可繼續修,一切身心變化,不予理睬,每日只要修二小時(以二小時為一座,不必修三小時)。[涉及修法儀軌程序內容,此處略。編者注] 心中心法如不能堅持,暫放一下,也不妨,待體力好一些再來。又修時切勿坐三小時。不修法時,刻刻觀心、

  時時覺照,一樣可以息妄想,見自性。無有定法,總在契機

  迷悶、惡夢、遺精與夙業和雜念有關,得定後,這些現象可逐步改善,不必憂慮。今後若有問題,可通信聯系,以補未前來能面談之不足,好嗎?李老師[母音老人,編者注]近來會面,因彼此都很忙,外地有多處請他,可

  能已赴外地。復頌健康快樂

  愚 徐恆志謹啟6月13日

  某某仁者:

  6月21日函悉。眾生根機不同,故修法也自有異。讀來書,知你般若根性甚厚,能與觀心相應這是好事。當知觀心即能見性,即能啟發般若,而般若諸佛之母,可見觀心之重要。故經雲:「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現仁者從實踐中,自覺觀心之法,甚為相應,則請一門深入,直下觀照自己心念,當照見自己心念意識時,不去理它,既不隨逐它,也不息滅它,只要時時迴光返照,要知妄心本空,由於覺照在前,便能自然化於無形。一面常常與自己逆,處處與自己過不去,於一切有障礙中忍得過,即此便是進步,久久便能心無掛礙,而漸入於光明自在之境矣。故《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常常用功觀照,妄念由少而空,便出現寂而照、照而寂境界,此境界即吾人之本來面目。但不能有心求之,功到自現耳。若無相真心現前,則自然具足萬法,與一切法不二,因一切法皆是佛法。且無相是體,無不相是用,從體起用,用還歸體,體用不二,理事不二,故念佛持咒等等,非不可用,但當以觀心為主,其他為助。目前以一念萬年修去,甚要甚要。其他一律暫放,今後自可由一門而會入普門也。《金剛經》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觀心即持咒,《心經》說:「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但若初步觀心,尚無把握時,則可「持咒觀咒(即觀心)」精勤行之,不久自能即念即觀,觀念不二,則體用如如矣。拙著《學佛是怎麼回事》有二段觀心文字,(第二段在《怎樣實踐佛法文中,只要看前面一小段)。另在《靜坐入門》中也有一段《關於觀心》可參閱。祝康樂。

  恆志6月28日

答連雲港王鳳城居士

  智誠仁者:

  上次信中所問「 [囫—勿(口)+力]」字問題,我忘記回答您,今特函告:「 [囫—勿(口)+力]」的一聲,是禪宗形容開悟境界,念做「忽」,字典上沒有,其意是力從內發,促使明白。若人蔘究力竭,豁然開朗,明白不生不滅的本地風光,形容這一境況,叫做 [囫—勿(口)+力]地一聲,實際上並無聲音是一種形容詞。迷者以為有聲可求,則誤會了。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謹此奉函。順祝暑安。

  愚朽 恆志 合十2001年 7月 21日

  智誠仁者慧鑒:

  7月25日函收悉。暢談心曲,志誠懇切,令人讀後十分感動!我輩得能相見,亦是一種難得因緣

  心中心法雖是得定開慧,明心見性妙法,但人根性不同,很難人人當機,亦難人人都學,一般說來夙世根深,慧根猛利,通達第一義諦者,於此法特別相宜。仁者天性仁厚,能發慈悲救世之菩提心,故能幸遇大法,死心塌地。此法三密同修無相無住,時間又長,故得定開慧有一定的把握,至於修法期間,習氣翻動,這是好事,把垃圾打掃出門,正是難得。所說:「修法平淡淡,是有咒在,當咒沒有了後,仍能聽見外聲音」。當知外面聲音聽見時,心念仍寂然不動,此時正是所謂「了了分明」。故一念不生是定,了了分明是慧,一直依法修持此種境界將隨時現前,但不要著意追求。

  上空一聲爆炸,不是見性這是心理上的統一集中影響到腦部生理的變化,但也業障消落現象。凡修坐到萬物化空,寂然不動,但又是靈知不昧,不斷見聞,非同木石,正當此時,即是自性本來面目、本來風光,但都是出於自然,水到渠成,不能硬求,求亦無用。

  《金剛經》、《壇經》、《圓覺經》……都是見性有關的書。《金剛經》的「此法無實無虛」,此法真如之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是「無實」;「於法不說斷滅相」、「一切法皆是佛法」,故是「無虛」。此經句,說自心實相,若能邊修邊讀,理事不二,必能迅速體會,親見自性所說,仁者能「心空悠悠,不藏一物,寬寬坦坦,現現成成,輕鬆自在。」這正是道人榜樣,所謂「平常心就是道」。如此下去,寧不慶快平生乎!

  念佛之人,雖很用功,然依然分別痛苦原因妄想執著沒有化除,處處隨境流轉不能做主,也是力量沒有用在刀口上的一種表現。連雲港人對心密雖聞似未聞,但目前修此法的人很多,且有專門寺院心中心法(在富陽、樂清縣一帶),但可惜善知識太少,接引無人,無從問津,實太可惜。至於出家人,不重視在家人這是各人因緣關系,不足為怪。且佛有四眾弟子,在家二眾,也可能成為佛法接班人,如維摩詰、龐居士、傅大士都是家人,何得輕視之?至於成就的人少,乃末法時代現象,故凈土法門是目前帶業往生唯一辦法

  法運所關,一言難盡,但母音老人說過「有道自弘」,吾人正不必過慮耳,反正機緣湊合,大法宏開。但目前見性的人畢竟不多,是在各人的福德因緣

  關於坐中似昏非昏現象,仍持咒、結印,是定相初現,所以不覺時間漫長。繼續持咒自然漸入「念而無念,心空氣閑」境界

  天熱草草奉復。順祝夏健。

  愚朽 恆志 合十2001年7月28日              

  智誠仁者道席:

  接電話知前復書已收,甚好!所告噩夢,雖屬虛幻,但有時有所感則有所應,況已有令弟之應驗,故勸至誠觀音大士聖號,仰仗大士之力消除夙障,逢凶化吉,亦請令弟懇求祈求,當獲大士悲心護佑也。

  奉上近寫隨筆一篇,計六十餘項,謹供仁者參考,祈收。順祝凈樂。

  愚朽 恆志 合十2001年8月6日

  智誠仁者慧席:

  手書敬復如下:

  1、上座有時昏沉,有時清明,亦有疼痛、出汗、頭疼等等現象都是必然現象,主要是打通氣血生理變化,一味不理,逐步諸癥狀自退。故現能平淡而不煩不急。

  2、「粘即是執」。凡事放不下,糾纏不清即是執著,亦即是粘,故佛法重在解粘去縛。

  3、「心無染著」即是離念,亦是心無掛礙。一有念起,即隨境流轉,故流浪和無染著,正好相反,因不染著,即不流浪也。故學佛以處處作得主為主要,流浪失主,自心顛倒,實為世間第一等苦人。

  4、佛性虛空,遍法界,正像電磁波,無處不遍。若覺得太廣了,仍是凡人情見,當知真如時間相、空間相,時間、空間莫非是人的妄想所現,此即「唯識境界佛性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超情離見,不能以凡情卜度衡量。《楞嚴經》說:「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里。」可見非凡情所測。仁者能理解更好,若不能理解,但勤於修證,自能有親見實相,廣大不可思議之一日。

  5、所謂打成一片,一方面與佛菩薩法身打成一片,即菩提心中接佛光;一方面,不斷清除無始習染,使自性功夫逐步打成一片。想到一切皆幻,便渾身輕鬆,便說明一切唯心造。能時時警惕,保持無念狀態,亦是打成一片的重要功夫。至於舉心動念,《地藏經》雲:「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故一念之微,便可影響吉凶禍福,乃至命運造化。「本來現現成成,一思便執著了」 ,說得很好,但現現成成仍需觀照,不是放任自流

  6、「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故萬念放下,則靈明覺性自然出現,不加思索而隨緣應付,此即靈知,一著意識,便又不是。總之不藏一物,放下放下,做到寂寂而惺惺,便是最大受用處。

  7、10月1日放假,能來甚歡迎,一切看因緣,《隨筆》上篇,即在《般若花》的第一篇,現在是下篇,相隔半個世紀,真是生命流逝,一切無常

  8、心空即妄想轉為清凈心,亦即真如,「氣閑」即是「心平氣和」的氣,心能空則氣自和、自閑,能應付一切而行所無事了。

  9、思想二心所是大腦所起的作用,故多用腦便覺頭膨脹,妄想少便頭腦清凈,腦神經意識思想的工具,從《般若花》中「釋心」一節有說明,請參考。

  10、無分別即寂靜,有是非、人我,長短、高下、遠近等,都是凡夫分別心。當萬念放下不分別時,靈知不昧、靈光獨耀時,即是佛的境界。可惜凡夫而不常,故要多修,以臻圓滿

  11、仁者已坐342座,請埋頭苦幹,不問收穫,但事耕耘,時機成熟自然打成一片。水到渠成,有信心是重要一著,本來是佛性,決定可成佛,切勿狐疑

  12、寂照現前,便是靈光獨耀,便是靈知不昧。是否寂照,看是否安定不動而觀照分明,若無想定,斷滅空,則不一定是「寂照」,定慧功深,自能了了自知!祝早證菩提

  愚朽 恆志 合十2001年9月3日

  鳳城仁者道席:

  函悉,茲復如下:

  一、「說來說去就這麼點事」,這事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親證實相——證見不生不滅真實相。

  二、「觀心」,觀即是看,心即是念頭,「觀心」就是「看念頭」,時時放下一切,回頭返看自己的生滅妄心,不取(不隨之流浪),不舍(也不著意舍掉),逐步自能息妄顯真,得大受用。

  三、仁者已知:「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切勿執著於境。紅光、黃光混在一感覺達到高峰,都是好事,但不宜粘著,有時也是氣血打通的現象。總之,不理不著、不喜不驚,逐步猶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才好。

  四、心無掛礙,和習氣徹底決裂,是大事因緣,但願仁者畢竟成就大事,徹證光壽無量之妙性。

  五、知已調換工作這是你的福報。能「隨緣自在」,顛沛、遂順,無不圓通。但視仁者繼續努力功夫沒有止境啊!

  六、仁者所施,當全部投入印書中,為仁者培福增慧,順告,不一一。敬祝

  光壽無量!(覺哉問好)

  愚朽 恆志 合十2001年10月24日

  智誠仁者慧席:

  11月20日書敬閱。

  一、仁者不畏艱巨,埋頭前闖,於第一義諦之真理,逐步深入體會,因而能不動不搖,不喜不驚,祈將親見實相,慶快平生。此都是福德因緣使然,不可多得!

  二、觀心之法,初觀之人,所觀之念是妄境,而能觀者也是妄心,逐步深入,具足定慧力量,則妄境脫落,而能觀之妄心,也隨之俱化,入於空寂靈明之境,此時便以初步能觀妄心為境,轉能為所,而以般若智慧為能觀,長期寂而照,照而寂,便自然進入為所觀之境,能所雙忘的寂照境界——既無能所,則寂照同時,任運徹見本來圓明之體性,即謂之明心見性,故天台宗講觀,能觀、所觀有二重「能所」,仁者不妨知其理趣,在實修時不必作如此分別,以免反而心不能定,所謂「行起解絕」。

  三、「惺惺寂寂」,即是如來境界,但有粗細不同,《金剛經》所謂:「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不但如此,此時舉手低頭、穿衣吃飯、迎賓送客都是佛法,因都不自性之運作。但凡夫遇事即粘,處處掛礙,聖人不粘不著自在無礙,故粘與不粘,實是凡聖的分界處。

  四、惺惺寂寂時,心無掛礙,豈不慶快平生!那時一身輕鬆,可以延壽、增福。由得定而開慧,由開慧而除苦,由除苦而自在,所以依法修持的人,是世間第一等福人。

  俞譽萬居士說「三皈依」問題很好。吾人雖皈自性三寶,但僧為三寶之一,舉行三皈儀式後,才算是名實相符的佛弟子。當然,若仁者尚未皈依,且待以後因緣。先皈依自性三寶,也是很重要的,每天做功課、打坐、念四皈依後,實際上也是皈依。不過佛法講「理事不二」,事相與理性一致,今後遇機緣皈依一下,必將更為圓滿。某十餘歲時就到那時的佛教青年會活動,修持四十餘年,確是一位難得的善知識

  五、座上境界,不管是光是佛、是色是聲,不理不著,為第一妙法,古人所謂「魔來魔斬,佛來佛斬」 ,《楞嚴經》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凡修行人,故須注意及之。

  六,煩惱本空、本幻,世人著於塵境,看不破,放不下故名曰迷,所謂「無事生非」,也叫「庸人自擾」。仁者今能,有空就恢復觀照,正念分明,如如不動,是人生最大的受用。禪宗行人常常是「飢來吃飯困來眠」 ,正是「無心於事,於事無心」的境界,平平常常,自由自在,以至了脫生死成就佛道

  七,「不見本性,誓不罷休。」好一個有志氣的人!有志者事竟成,何況您本來是佛,六祖說:「更莫狐疑」 !508座,莫非是見性手段,實際上穿衣吃飯,舉足下足,盡是般若放光古人雲:「青青翠竹,盡是般若;鬱郁黃花,無非法身。」乃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性相雙運、理事不二。

  八、掛電話的是我兒媳婦,即覺哉的愛人。內人已於三年前往生生前亦是一位修心的人。修心本來無修,又何妨照修,不以有心修,不以無心修,名曰「修心」。惟願心心相印,同趨菩提。覺哉向仁者問好,祝願吉祥如意

  愚朽 恆志 合十2001年11月27日

  智誠仁者:

  隨函簡復,祈慧照:

  1、不但持咒妙用,凡舉手低頭,迎賓送客,穿衣吃飯,都是妙用。所以修行到家,全波成水,全水即波,煩惱菩提妄想妙用,至此則體用、真妄、多少……都是不二,六祖所謂:「佛法是不二之法」就指此境界

  2、迷時意識是壞東西,悟時意識自性起用,故三祖說:「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3、「什麼都沒有了,就是妙明真心」。六祖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大悟。「應無所住」就是「什麼都沒有」;「 而生其心」就是妙明真心,故此語為《金剛經》的「要眼」。

  4、本性並不神秘,本來清凈,本來如此,這是用功修法成就,否則要明心見性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迷時,「踏破鐵鞋無覓處」;悟時,「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5、「妄想就是妙用」,因念而無住故,有住即成凡夫,所以要「用而不著」。彌勒菩薩說:「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

  6、「觀心」是從妄想下手,到妄想不起,仍觀照分明,即曰是「妙用」,也即《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的「照見」。

  7、「明心見性」是得體,「起用觀照」是啟用,即體即用,即用即體,體用不二。但體用也不一,故是亦不一不異,空有、性相、事理……都如此。

  8、「佛法無多子」,迷時無處尋覓,悟時拈來就是,說簡單也不簡單,說複雜也不複雜。古人雲:「但復本來性,更無一法新」。真的是這麼明了而簡單。但您也坐了600座,經1200小時努力才有今天,豈是容易得來的!即悟自心,悟後起修,正有事做,切莫懷疑。

  9、既無分別,也想也寫,不是妙用,是什麼?不但如此,《金剛經》雲:「一切法皆是佛法。」正是此意。

  10、仁者既明本來,正需悟後起修,在種種事境上(六塵、五欲、三毒)磨練,勿得少為足,則成佛有份矣。修心過程,大都是妄念由多到少,由粗到細。諸佛菩薩無明斷故,便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功夫實無止境!

  皆仁者一已之力也,與我何關,我不過是「增上緣」,正因還在您的本身!

  隨便略述,謹供參考。近來目力昏花,真老而無用矣。所寫看得出來否?

  即頌法喜。覺哉向仁者問好。

  愚朽 恆志 拜復2002年1月9日

  智誠仁者:

  函悉,謹復如下:

  諸佛菩薩無明斷故,便現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明斷是根本智,三身等是後得智。我們目前主要斷見思惑(即貪嗔痴,色聲香味觸法……),見境無心,便是功夫。破無明法身大士境界。目前先斷見思惑,才能出分段生死。仁者但寂寂常照,遇財色名食等不動於心,出生死有份矣。要知見思惑斷掉,即阿羅漢境界;破無明是大菩薩境界,行之不息總有到家之日。切勿求神通變化,否則心有所求,執境便違道。「終日惺惺寂寂,平平淡淡,無修而修。」功夫到家,歸家穩坐。修心要領,盡於是矣。

  目前用功,在種種境界前逐漸自能把握,能做得主,去了生死不遠矣。佛法不離世間法,但不粘著於世間,世情淡一分,則了生死近一分,吾輩共勉之。不流浪也有程度深淺之不同,夢中境界,大都是中陰身境界,今後去處不難明了。總之,經雲:「隨其心凈,則佛土凈。」凈心為學佛主旨,不掛礙是學佛受用,如能「照見五蘊皆空」(我空、法空),便能「度一切苦厄」 。

  新春已到,歲月如流,人生無常,幻化性空,若能了「我空」,則一切煩惱,皆化為大光明藏矣!復頌新春更上層樓。妹妹均此問好。

  愚朽 恆志 合十2002年2月4日

  附:徐老復胡居士

  胡居士仁者道席:

  眾生無盡,煩惱亦無量,都引導自身走上煩惱之路;而明悟之人,則一切障累,莫非大光明藏,此正為智者言之也!

  連雲港王鳳城居士奮發自強,埋頭苦幹,事理並進,目前已將坐滿700座,愚曾勸他除上座修「定」外,需座下修「慧」,定慧雙運,動靜一如,使早日妄想脫落,大用現前!鳳城真法門中之芬陀利花也…。願共勉之。即祝吉祥

  愚朽 徐恆志 敬復2002年2月9日

  智誠仁者道席:

  函悉。下答問題:

  1、無明有「根本無明」和「枝末無明二種,枝末無明即貪、嗔、痴、慢、疑;根本無明也名「無始無明」,是痴迷暗鈍,障覆自性。迷是無明,悟了即是本性,好比波浪停下來,就是水。其表現形式:粗的就是貪、嗔、痴,細的就是「無明」。自性迷即成無明,悟即恢復自性無明自性的分別,就在於「迷」、 「悟」,也是執著放下的區別。一念執著,便迷妄顛倒;一念放下,便放下自在。也是粗惑(貪、嗔、痴)和細惑(根本無明)的關系阿羅漢斷粗惑,菩薩才能斷細惑。

  2、不跟念頭跑,遇境不動,即成無漏智。「漏」即煩惱,「無漏」即是沒有煩惱而成智慧。修道成功,則無漏智自爾現前。

  3、所謂境界隨時有變化,因習氣種子在內翻動,螺旋形前進,不是一超直入。所謂於事無心於心無事,才能真得受用。若動靜、寤寐不二,則是打成一片,那時理事亦不二了。

  4、宇宙萬物在我中,這是大我境界,從前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就是此意。修心至妄想脫落時,妄盡真顯,才算打成一片,但也有深淺、粗細種種差別,不是一蹴而就。

  5、修心不要有著眼點,也不要落在里程碑上,一有落著,便能障道,「知而不著,才能歸家穩坐」,此語不錯。總之功夫沒有止境,但事耕耘而已。

  6、觀心總在時時凜覺,每日想到就觀,至少數十次。具體方法,請參考《般若花》「學佛是怎麼回事」中「觀心」一節,包括「人事磨練」都十分重要。觀之純熟,便不至走失了。

  7、自性本來平平常常,古人所謂「平常心就是道」。它雖平常,可是與平常凡夫的心不一樣,其間分別是粘與不粘、掛礙與不掛礙、散亂與凝定、智慧愚痴等等差別。「內心隱藏著一種祈盼」,這祈盼正是生死、障道之根,放下、速放下、也放下,才能相應。解悟,是停留在依稀彷彿的知解上,而見聞覺知,都是生死,證悟則是現量親證,親見此無實無虛、非空非有、不來不去自性,但切莫又落在這些語句上。總之心空、放下,才能相應。功夫到家時,時時覺照,即是不修而修。嚴格地說,有修即落在「有為法」上,真是輕不得,重不得。心領神會,在乎智者

  8、離相是佛、無分別是佛……這些都是同一境界的不同說法,「簡單和平常一樣」,這才叫本來面目。古人說:「但復本來性,更無一法新」。但流浪與有把握,定力散亂,畢竟不同!

  9、見思惑,即粗的惑,也即貪、嗔、痴、慢、疑。遇財、色、名、食種種的境界,能寂然不動不生貪著,即是斷見思惑。雖是粗惑,斷也不易,靠長期磨練,否則隨境流浪,即是生死

  10、弘法利生,必須隨分隨力。功夫到時,便能隨緣自在,於觀機、施法都能得其妙處。隨緣利生、心不執著,是目前主要方向。每日二座已夠,打七看因緣,可打可不打。

  覺哉等都托福平安,謝謝關心!草草奉復,即祝全府吉祥,皆大歡喜

  愚朽 恆志 拜復2002年3月13日

  智誠仁者道席:

  函悉,謹復如下:

  1、所謂「輕不得、重不得」。這是形容做功夫的情況,輕了則不得力,重了又落在有為意識上。學者既不能有修法(這是指修持有一基礎的人,恐落在意識分別),又不能漫不經意(恐放鬆懈怠),故有此語也。

  2、平常心是道,即體即用,體用不二。因平常心即實相心,實相心自有觀照妙用,故說即體即用,也即惺惺、寂寂,二而不二。

  3、《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輕微的嗡嗡聲,與實相無關,不要上當,一切不理,自然無事。(可能是心理影響生理的一種反映。)觀照是在心地空凈、光明上,不在渾身酥麻上。嗡嗡聲可能亦是逼出八識田中種子的現行,一切好壞、動靜以不理為是,「五色光環放光、全身過電樣抖動」都是幻覺幻像過了此關才能心地太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相皆妄」,牢記此語,不致步入歧途!您能知一切「緣生性空」,自然放下

  4、「一念不生、心無掛礙」,是人生最大受用,也是學佛的主要目標。當前主要修法,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打成一片,其主要作用是以寂照化習氣,即禪宗所謂「保任」,也即是破「重關」。習氣很多,時間也很長,但事耕耘,不問收穫,必有到家之日。有時要耐心等待,不能心急,習氣的消落,真如的圓成,有一過程

  5、寂照功夫,目前不能放鬆。時時警惕,迴光返照,一失覺照,便易回到煩惱痛苦的境地。故學佛人到能覺照時,便一心做「寂而常照」功夫。但此覺照也是隨功夫而進展,有時仍有迷惘,有時則能「不觀而觀」,進退、得失是螺旋上升的,只要徹見本性,便不至退失,故見性學佛要領。總之,注意不使「失照」。

  6、「幻齋」者,有相皆妄,不久變化、消失,推而之於「滄海成桑田桑田成滄海」,莫不如此,生滅變幻,一切無常

  7、「朗月當頭」、「月落時相見」都是禪宗機鋒公案,不能以道理解會。一落道理,即有落處,即非見性,所謂「向上一著,千聖不傳」。但也有平實商量,講道理的,但不常用。「朗月當頭」,若能醒時、睡覺時,做到常如「朗月當頭、慧照無礙」,去寤寐一如不遠矣。一真法界,本自放光,此時盡虛空、遍法界皆是光明法身寂照,包含虛空,不必著眼於光而自然有光。當知光即智慧智慧即光,惺惺寂寂時,正大放光明時也,佛法實證,「唯證相應」。到一定地位,自有一境界,不勞分別思考,否則便成妄想分別,無益修道!「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方有少分相應,仁者會得么?釋迦佛說:「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因說出來的都是有為法,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如夢幻泡影。復頌

  節日愉快! 覺哉順此問好!嫂夫人均此問安!

  恆志 合十2002年4月27日

  鳳城仁者道席:

  手書敬悉。所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錯,正是心閑氣和,輕鬆自在境界。這「言語道斷」即不可議,「心行處滅」即不可思;既不可議,又不可思,而又靈知不昧,不粘縛,不斷滅,這是什麼?可以大悟矣。又不可思議,即「應無所住」;靈知不昧,即「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剛經》中的要領,前者說空,後者說有,而空有同時,體用不二,回光一照,萬德斯備!又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說空,而「有」在其中矣。為什麼說「空有同時」呢?若只說「空」是小乘偏空,也可能成斷見外道;若只說「有」是易成常見外道。佛法說,從斷常二見中可以分成62見也。故不能只說一邊。又《圓覺經》說:「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功夫漸進,自然入於「無照無不照」境地。可見「時時觀照,不使流浪」也仍是有功可用;逐步將進入無修、無得、無證境界,所謂「無所得時這麼得」,也不是斷滅,將有更大的受用!

  已修960座難得,每日堅持兩座,功夫深,則見效速,基礎打得厚,不怕今後走失!知新學、舊學共得七人,明師益友互相促進,十分必要,「三人行,必有我師」,幸日進無疆。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目前仁者雖不輕易傳法,但同行者互相交流,亦無不可。心中心法必須灌頂傳授,要一定儀式(目前大氣候下也不相宜於擴大),但六字大明咒法倒可方便引導,仁者見機行事,目前總之「刻苦自勵」為主。

  佛法無多子,只是轉化「妄想執著」,妄息則真顯,無功之功,法爾現前。《金剛經》說:「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豈有他哉!

  熱天將過,幸托安好,順祝夏健,閤府安詳

  恆志 合十2002年8月10日

  智誠仁者慧眼:

  函悉。知已滿千座,勇猛精進,不懈努力道友中難找第二人,值得祝賀!

  1、千座滿後,繼續打坐,把基礎打好,甚好!生死是唯一大事,其餘均可商量。

  2、妄想習氣不能轉化,心多掛礙,是人生最大痛苦,故學佛以轉化、掃蕩妄想習氣為主要目的。而轉化和掃蕩,只有靠念咒、念佛或觀照自心才能達到,故修持雖是無修,但又不不修也。

  3、「向上一著,千聖不傳」,乃是指整個參禪境界。既然「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還得什麼?是無得而得,得即無得。此即所謂「無有少法可得」,而「一切法皆是佛法」。

  4、所謂「正行」,即依正知正見而修心地法門。以明心見性為主要目標,識本心、悟緣生;依戒、定、慧為基礎,修無相、無住、無念之行都是正行

  5、《金剛經》說:「無有少法可得」,正是「但復本來性,更無一法新」。

  6、刻苦自勵,既遇困難逆境不自退墮,堅毅奮發,自強不息,自我教育,自我勉勵。能行、住、坐、卧不離觀照,是真能刻苦自勵矣。

  7、「無所得時這麼得」,是本來無得,卻非真無所得,是不得而得,得即無得。得亦是得本來有的,非從外來。

  8、明悟自性時,自能悟徹「空有同時,體用不二」 。反過來,若不空有同時,而體用各別,都不凡夫境界,因不能真知灼見故。

  9、「保任」包括悟心後全過程,也即破重關階段。保到習氣消滅,能「順逆無拘,無所不是」才算不保,這時無所謂保不保。故保任時間很長,破無明、見法性的法身大士都是做保任功夫

  10、做別的注意事件,仍不離保任,因「一切法不離佛法」故,一切法皆是佛法故。即寂寂又惺惺,此時做一切事,都是妙用,因能不起分別,而隨緣應付。能不被境遷,功夫紮實即能了生死。又寂寂惺惺,即正念分明,能「正念分明,定能了脫生死

  11、打坐空心是修慧,做一切好事,乃至持戒忍辱,只要心不粘著,都是修福。故福慧雙修者,做一切善事而心不粘縛,正是雙修的境界。總之,以「無心」為主。從前有僧人雲:「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若心有粘著而修善法,是人天福報;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無上正覺。《金剛經》所謂:「離相修善」也。

  信手寫這些,供仁者參考。覺哉托福平安,唯很忙,謝謝關心。順祝安健。

  恆志 合十2002年9月9日

  智誠仁者道席:函悉。

  1、不觀而觀,即惺惺寂寂,既無妄念亦不分別,心不動亂,卻什麼都知道,這正是「正念分明」。

  2、自性不動搖,能生萬法。但六祖說:「動上有不動」,悟後雖動仍不忘不動,古人所謂「拋去拾來總家珍」。又妙用是調御萬法,「萬法」即是一切事事物物,所以萬法與妙用不同。

  3、「一切法都是佛法」,因不離自性故。甚是!一切事物,都離不開自性妙用天台宗說:「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4、此次打七,收效甚宏,勇猛精進。十分難得!功夫確實沒有止境,斷見思惑,才證阿羅漢,破無明才是法身大士。仁者一步一個腳印成佛有望矣。

  5、目前仁者功夫全在「觀照」,以此為主,各宗各派,都不離觀心。遇掃習氣力量不夠時,可打坐以轉化之,無有定法,全在「因病施藥」。打坐雖似沒事找事,但亦是必經之過程,否則力量不夠,妄想習氣,不能脫落。到習氣脫落時,才知本來現成,不必多事。

  6、由心不散亂——→妄想脫落——→打成一片(動靜一片,忙閑一片,夢醒一片等等)是修心進展的大致過程

  7、放下自在不被境遷,不受法縛,一切無礙,做一個解脫之人

  祝秋綏   (小兒附筆問好)

  恆志 拜啟 2002年10月21日

  附:徐老與王居士的電話記錄選語:

  1.師在02年9月30日電話中說:「學佛越到後來越簡單」,「隨緣自在」。

  2.師在2003年2月18日電話中談:「沒有分別就打成一片了。」

  3.師在2003年3月10日電話中談:「如如不動是體,了了靈知是妙用,體用不二」,「佛法無多子嘛!」

青島金慨夫居士

  明仁、明如兩仁者慧鑒:

  5月15日手書敬悉。承訊各點,謹復如下:

  一、知仁者修法之後,定境大有進步,足見認真用功,水到渠成。至於起用返照察覺時,常有失控和忘卻,此是觀照功夫當不純熟,故時進時退,此乃必有之過程。隨著迴光返照力量的進步和熟練,自可察覺(照力)在前,起忘在後。再進一步便逐步趨向「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境界中,至此便能隨緣自在,心無系轉。至於遇習深力強者,每覺「轉了不動」,其實,仁者不必著意於轉,只是不取不舍,亦即一切不理,自然逐步消釋。因妄念本空,正不必著意對治,一著意,正如頭上安頭,妄上加妄。知妄念本空,一味不理,正是做息忘功夫。妄息則真顯,正是「轉識成智」。

  二、上座持咒,只一心顧到念咒,注意聽此無聲之聲,不理其他,亦不必用「觀」。若用「觀」則心念分散,不能集中,若此修法,恐反而難歸正宗,宜依法修持為妥。(禪宗參究或觀心是另一種修法,與無相密不同。)

  三、所謂追頂念是一句頂著一句,綿綿密密,使妄念不易插入。速度不一定加快,只要句句頂著,相繼不斷即可。

  四、至於重音依次變動問題,注意重音,目的仍在「攝心」,若覺有效,不妨試行,總之用也可,不用也可,此乃一時之方便而已。我們凡夫多生習染,非一時可盡,但必先悟此不生滅自性,然後悟後起修,掃一分習氣,證一分法性。否則習染難除,進一退九。如慮人命短促,恐未能在生死中作得主也可效古來大德之禪凈雙修——於明悟本體後,再信願求生極樂,以便不斷惑業,橫超生死,即所謂禪凈雙修,大德高僧徹悟、蓮池、藕益、印光諸老皆作出榜樣是在各人之行願矣。實際上禪之「靈光獨耀」,凈之「一心不亂」,都是自心寂照境界,故禪凈本同一家,惟下手方便,及自力、他力略有不同耳。

  略陳如此,謹供參考。母音老人近尚在南京門人家暫住,未回。愚處亦少通信,互相神交而已。復頌道健。

  愚 徐恆志 和南

  慨夫仁者道席:您好!

  一、仁者擬收集母音老人有關凈宗言論、著作,成為一集,以利凈宗學人,此舉彌善。蓋母音人所述,處處不離心地法門和禪凈不二之旨,足以振頹風、正視聽。愚常以為明心見性學佛之要領,不求明心見性,勢必心外取法,往往成為外道凈土宗亦並不例外。但此義每多不談,誤導者多,老人開示足以糾而正之。仁者為此操心,功德洵無量矣。

  二、在收集中請注意《凈土修證心要》[此篇經徐老、金老勘定後,改名為《凈土修證要義》,收入金老編輯的《凈宗心要》。後來此篇又有同仁對母音老人原稿略修訂後,改名《凈土指歸》,收入「心密文集」電子版,編者注]的第四、第五兩條,與經文有些出入:

  1、(第四條)「下品下生之人,須等12小劫,蓮花才能開敷。」經文是說12大劫;且《觀經》說:下品下生之人「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而《心要》說:「那麼在佛來接引往生西方時,不是已經見佛了嗎?」與《觀經》所說略有出入。

  2、第五條說:「不知這12小劫的蓮花胞胎是指邊地疑城的胎獄,不是指下品下生的西方凡聖同居土。」與《大乘無量壽經所說也有出入。經說:(夏蓮老會集本「邊地疑城第四十」) 「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此處前者是12小劫(應是大劫)後者是五百歲,也有所不同。而且所謂12大劫的花胎,是指下品下生,不是指邊地疑城( 邊地疑城,是指百歲,常不見佛)。

  上列數點,由於老人年事已高,不可能在講述時,一一翻查經典,而且一真法界,並無時間相、空間相,時劫長短,無有定法。但世人每易執經問難,引起誤會。國外曾有人問我,可否將此兩條去掉,愚考慮此兩條若要改動,不大好改,若不改,則不足以評眾疑;並覺得兩條內容亦無關大旨,故同意刪去,不知高見如何?順此奉聞,以供抉擇和參考。

  三、四川省宗教文化服務中心印出《恆河手印》後(仁者諒已見到),北京居士來電話問我恆河手印》原文的出處,何人所編寫,何人所傳?愚答以只知白教貢噶大師曾傳此法,而老人所文中前後未發現有執筆書寫的人,某居士要求能夠查明,以利於讀者明確其來龍去脈,增加信心,未知仁者曾有這方面資料否,如有,請賜告其詳,以便轉告某居士,為感!順頌法喜無量!

                        愚學人  徐恆志拜啟2000年8月8日

  慨夫仁者道席:

  1月17日示悉。《凈宗心要》正在看樣,封面因素(蓮花)原為黑色線條,覺得不甚莊嚴,現擬改為金色,正在打樣,已請書局照印,因一書封面,觀瞻有關,使讀者能生歡喜心,仁者以為當否?此事主要是仁者牽頭髮動,愚不過略盡綿力耳。

  來書所說「見、定、行」之「見」,正是所說「明心見性」之「見」,因見道而後修道,實為不易之定則,否則未見於道,而言修持,豈不盲修瞎練?所說:「前念已斷、後念不生,當中那個了了分明的靈知,正是吾人的本來面目。」此語不錯!因前念已滅(用「斷」字不好煩惱即是菩提妄念是息滅,而非斷滅)後念不生時,中間靈知不昧,了了分明,正是吾人的本來覺性。這就是「親證」,但一般人往往不能自我體會,自我默契,隨便錯過,悟後又迷,成為口頭活計,實為可惜!若能時時返照,無念無相境界,時時現前,即進保任、除習階段,理應如是。

  至於「言下大悟」,有些只是理解,有些則是親見,像惠明在五祖處多年,與初學不同,故他當時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六祖教他「善自護持」,可見其確實有所體會,與理解不同。故同樣「言下大悟」,境界迥然有別,因人而異。

  總之,凡修持言至一念不生妄想脫落,而不同木石,靈光獨耀,靈知不昧;雖靈知不昧,但不粘不著,這正是自性本來面目,仁者當能當仁不讓,直入實相妙境也。摸象之言,未知當否?尚祈斧正。近段忙,草草奉復,乞鑒諒。新春在即,敬頌新年百益,法喜充滿。

  愚朽 徐恆志合十2001年 1月 21日

  鳳如仁者慧鑒:

  3月10日來信收到,至誠懇切,縷述身世,至誠懇切,甚為感動!根據仁者情況能經兩位老人灌頂傳法,虔修大法,非善根福德因緣具足者不能辦到。茲將所詢各點,敬復於下,一知半解,敬供參考:

  1、過去多有怖畏之夢,乃是夙業所致,學佛以後,善境多於怖畏之境,說明業障漸消,善根增長;特別能自知是夢,能持名號咒語這是日間功夫得力,乃有此夢境。夢中有一分,醒時即有十分。實足欣慰!

  2、能護送小毛蟲之類,並送之他往,這是大悲護生之表現。殺害生靈,是最殘忍無德的表現。故《涅槃經》說:「夫食肉者,斷大悲種。」仁者此舉,即是無畏眾生,是「無畏布施」的表現,十分難得。

  3、勤儉節約,本是美德,與慳吝有所不同。學佛後捐贈凈資,請購經書,從不計較,並能作到無相布施,心無掛礙,說明過去堅固執著之根已經拔松,逐步進入隨緣自在境界

  4、仁者常覺心境空空蕩盪,這是學佛的根本,眾生著「有」,故初下手時,即須以空對治,萬緣放下,心常空寂。但應體會心空之時,並非如同木石無知,雖一念不生,但了了分明,靈知不昧,這一心境即是仁者的本來面目,也即是明心見性。但功力不足時,容易打失。漸漸能至心不散亂地步;甚至忽覺妄想脫落,此時常覺心無掛礙,而靈光獨耀,毫無粘滯,隨緣起用,自在無礙。仁者按照目前情況,切勿得少為足,繼續前進,雖然行住坐卧,時時空空蕩盪,但空空蕩盪處,照樣起用,照樣應付一切,不起分別,這就是所謂真空妙有,空有不二,體用一如,也即是「應無所住(空)而生其心(有)」。到此地步,繼續保任除習,從有相到無相,從生滅到不生滅行住坐卧,常與習氣煩惱作斗爭,自能增強定慧力量,逐步打成一片。若以此定慧功德迴向西方,更能上品往生生死大事,在此一著,願與仁者共勉之。

  5、「主人惺惺著」,仁者已初步做到,乃至夢中亦有映跡,但這是定相初現境界,繼續用功向「打成一片」處努力菩提道長功夫無有止境,好在慨夫居士互相參證共同切磋,伉儷雙修,乃無上福德因緣也。古德有偈,錄供參考:

  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

  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

  復頌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寂而常照,法喜充滿!

  向慨夫仁者問好,《心要》正在印刷、裝訂中,順告。

  愚朽 徐恆志 拜啟2001年3月15日

  慨夫、鳳如兩仁者道席:

  手書瑾悉。知《隨筆》已荷覽及,一得之愚,不知可借參考否?關於試管嬰兒及克隆羊問題,謹述愚見,未知當否?

  佛家講四生六道,四生即胎、卵、濕、化,除胎卵交配受孕外,濕化可能不屬兩性交配范圍,尤其是化生,如天道地獄皆是化生。故試管嬰兒也好,單性細胞生長的克隆羊也好,只要條件具備(因緣具足)即可成長。不僅物質是這樣——諸法因緣生,從精神上講,有不少中陰身,不遠千萬里,能隨緣入胎。佛法上也說,有些大德臨產時才入胎,十月懷胎中,是以其它中陰代為住胎。此種說法不信佛法,不信心性者,不易講清。

  又,沒有中陰投入的生物,實際是不可能,白痴也還有本能反映,還有接觸、感受、知覺等「遍行心所」及思衣思食等生理功能,不過他們比較單純,沒有高級思維活動,按佛法說,可能是「業障很深」的表現。十二因緣,專談生命因緣所生過程,其中「業識」是主要的,一切生物,概莫能外。以上論點,與仁者所說的克隆羊、人是「沒有中陰身」觀點不同,與佛法也有出入。因佛法所說有情」,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身心)的和合,故「識」、「中有」都列在重要地位,因此凡是生物,大概不會沒有中陰生。不知仁者以為如何?

  呂燕林印書問題,已與佛學書局聯系過,據說能否印刷,需先看內容,故請她可先把改好的書直接寄至上海佛學書局,並寫信講清情況,不必經愚轉手聯系。順祝儷安,新春吉祥

  愚朽 徐恆志 和南2002年1月19日

  慨夫、鳳如二仁者道席:

  知近日來風塵跋涉,外出多時。近諒安健為頌!「約四月中旬」之書愚曾收到,並有函復,旅居時久,恐已遺失。

  范業信所著「度亡簡易法」,愚意感到原來的《中有聽聞教授密法》,一來善知識難遇,二來作法須長達53天,難遇其人。感到范業信居士簡易法,在無條件實行「中有聽聞法」的人家,可以試行此法,總比不行超度法為好。且所誦《一切如來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及「彌陀聖號」有不可思議加持力,可作命終之後,最後一次救度。當然信仰中有聽聞法」,且有條件者仍可照行,不必受其影響。一切諸法,莫非善巧方便濟度眾生,無有定法可說。不知尊意以為如何?

  仁者以宗門棒喝自勉,深為欽仰。的確「向上一著者,千聖不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始有少分相應,願與仁者共勉之。

  鳳如居士近況諒好,謹一並問安。復頌法喜。

  愚朽 恆志 拜上2002年7月3日

  [范業信所著「度亡簡易法」即《一切如來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普度實錄》,經徐老兩次校對書稿並印可,由河北省佛協虛雲印經功德藏印行,書號:冀出內准字(2005)第a043號;編者注]

  慨夫、鳳如兩仁者道席:

  手書奉悉,知在河北之行中,曾見到大愚師公女兒因緣難得!其所說偈語,乃修持之要,愚早有所聞,並寫錄於所作大愚初祖「碑銘」中,印發山東李長吉居士等處。據愚體會:眾生不知有照,菩薩尚有無明,照而不常,佛是常寂常照,若能照見五蘊皆空,則便度一切苦厄矣。甚要,甚要!

  魏鴻勛老居士別名牧牛老人,曾著《心經解釋》[後定名《心經蠡測》,編者注],有修有證,實乃高人,不易多得。

  鳳如居士書簡中述及之問題,願三寶加被,逢凶化吉,對仁者來說正是大考驗之時。驤公說:「無論千萬最大事,都抵不過一個死;千萬個死,抵不過我一修;千萬個修抵不過我一覺,覺則心空,此是最上福德。」願仁者善巧應付之,同進加念觀世音菩薩,冥冥之中當有不可思議之轉變。「主人惺惺著」,實際功夫即是寂照、照寂。「不是一番寒徹骨,安得梅花撲鼻香」,願共勉之。

  娑婆世界,八苦交煎,精神文明,亟須補課,而不學佛法,更是沒有出路。說到宇宙人生莫非眾緣和合,如幻如化,正是仁者所說都是虛幻不實」,一切隨緣不生執著,才能徹底解脫。賤體托福粗安,惟法務較忙,廖化暫作先鋒,不勝慚愧。順祝兩位隨緣度日,一切吉祥

  愚朽 徐恆志 拜啟2002年7月13日

  慨夫仁者道席:

  知賤墨已收到,甚好。承寄來書箋壹冊,古色古香,十分可貴,謹當保存,以作紀念,高誼美意,不勝感謝!當於有興時,塗鴉數紙,雪泥鴻爪,足志與仁者一段因緣也。

  復來,以免錦念,秋風涼爽,不盡欲言!順祝

  秋綏,儷安。鳳如仁者故此問好。

  愚朽 恆志 拜上2002年9月1日

  慨夫、鳳如仁者儷鑒:

  兩位好!手書敬悉。仁者慈悲用心,欲將書簡文鈔,設法出版,令愚感德彌甚!事有巧合,仁者之良苦用心,實際上已在進行。因自上次「隨筆」出版後,式樣輕巧,適宜閱讀,有人建議將《般若花》諸文及未曾流布各文,再分類出成「系列書」。目前計劃共再出四本,其內容奉告如下:

  一、《法藏碎金》:即摘錄各種經論之要句、警句,便於學佛者參考、警覺此書原曾出過,此次再予增添。共計采自76部經論,雖掛一漏萬,但不妨「嘗海一滴,知百川味」。

  二、《般若之花》:即將原來《般若花》諸文,有重點地選擇出版,也略有新添內容,聊供一得之愚,請教諸方大德

  三、《書簡文抄》[現書名《書簡吟草》,編者注]:亦系《般若花》所有,惟序文均為新選入者,乃歷年諸方大德囑寫序言,近30篇,此次趁機出版,聊酬愚衷。

  四、《佛海拾趣》:採擷選擇常識性、可讀性的文章,供學佛者作為茶餘飯後之文藝享受。

  以上四書大小格式與《隨筆》一樣,連前共五本,一、二兩冊約十月份可出版,屆時當寄奉,希不吝指正。

  上述《書簡》考慮到原刊「書信」,亦有舉一反三作用,為節省精力,此次不擬補充,仁者印來信札謹閱,特表感謝!敬頌秋祺。

  愚朽  恆志  草上2002年9月12日

  慨夫仁者、石某仁者鈞鑒:

  《心中心密修證要義》已由石某居士寄來,我看其內容大體上還不錯,因許多內容上師所說過的,有些是王驤陸上師「證體起用百則」翻譯過來的,但其譯文不能盡其原義,有辭不達意之處。特別把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中「凈念相繼」誤作「靜念相繼」,說靜念相繼,也叫「陰念」,佛學上似乎沒有這個名相。由於用字錯誤意義就不同。此外,「用六識作資糧而叫他生慧」,「靜的境界實質也就是定」等等,都有語病,如能作必要修正,就好了

  所說上坐前先吐口氣,念自度大光咒,打另一個手印,一小時後下坐,到廁所大便,說這是眾生,實是胡言亂語,心中心法沒有這樣修法,必須慎重才好。草草奉復,祈諒鑒。此頌定慧圓明!

  恆志  合十2002年11月24日

  明仁、明如兩仁者慧眼:

  手書敬悉。魏老師[牧牛老人,編者注]既舍己從人,以仁者名義捐印《般若花》,且亦符合出資人的實際情況,故仍以尊名捐印為宜。兩位皆重視無相功德,三輪體空,仁者必能無我無人,隨緣無礙也。

  知賢伉儷均曾受心密灌頂,仁者嗣又改六字大明咒,二法皆是無相密乘,與有相密修法不同,故均易與無相、無念、無住的禪宗「三無」境界相應,而開正法眼藏,徹見本來面目。惟六字大明咒修法簡便,時間又可較短,故更適宜於老年、病者、忙人的學修耳。

  修無相密,上座時死心塌地,依法修持以得定;下座時將座上所得移用於人事、日用境界中,由定起慧,時時凜覺,轉化煩惱習氣。久則定慧交資,打成一片矣。

  愚老朽無用,出門較少,來青之囑,只能看因緣矣。熱忱為法,敬表欽仰!草復即叩寂照。

  愚 徐恆志 拜上2月27日

  慨夫仁者慧眼:

  來函拜悉。魏老[牧牛老人,編者注]兩篇大作,不克細看,既經仁者潤筆,內容絕無問題。書名是否定為《對心經的一些體會》,基本照原意不動,「題名」一般以簡短為妙,故略去幾個字。「序文」想請仁者作之,當能當仁不讓也。現在先打字(照愚所編系列書格式),印出交佛學書局,呈宗教局審批核准後,即可付印,但審查時間較長,只得聽之。大致情況如此。鳳如仁者均此問好。復頌

  春健。

  愚朽 恆志 合十2003年2月

  慨夫大居士

  已悉。書名擬改為《心經蠡測》,因原來題目太長,可否?(現印的書都是個字的題目)。聞喬遷新居,謹表祝賀。此祝春健!

  徐蘊文 代筆2003年4月7日

  慨夫、鳳如二仁者慧鑒:

  來信拜收。關於來青[青島,編者注]灌頂問題,本是弘法利生,佛弟子應盡之義務,按照目前情況,天氣轉暖,且看情況如何,再當考慮。仁者等一片慈心,深為感動,且看因緣如何。由衷之言,必蒙垂諒。

  兩位退休在家,共修聖法,此乃無上福德因緣人生苦短,數十年光陰,如夢幻泡影,一切有為法都靠不住。悟後起修,於日用中磨練,行住坐卧不離這個,庶不負佛菩薩一番苦心。春節將至,敬祝閤府康樂,吉祥如意

  愚朽 恆志 敬復2005年1月28日

答保定劉建才、明慧兩位居士

  1993年書信:

  建才仁者慧鑒:

  11月24日函悉,所問各點,奉復如下:

  一、大明咒第四字「叭」,應念為「怕」,北方音,也即普通話可怕的「怕」。這也即照法本上的讀音 [當時的法本上六字大明咒有三種讀音ong ma ni pa ma hong,是其中一種念法,還有現在母音上師傳授的念法,諾那活佛傳授的念法,編者注]

  二、修心中上座修定,下座修慧,故不坐時以「觀照」為主。返觀自心(心念),如光普照,故叫「觀照」;若觀時心念不起,常覺不迷,便是「覺照」,總之,都是「觀心」功夫,意思一樣。觀心是根本法門,但非「定」不易起觀,故修法以助定,達到定慧雙修。上座修法定力增進;下座時,便應時時返照、內視,觀自己心念的生生滅滅,不取不舍,一切不理,妄念便能逐步息下。妄念息時,觀慧更明朗,這樣便逐步進入定慧雙運、止觀並修的境界。(拙作《學佛是怎麼回事》有「簡要的修法——觀心」一節,請參閱。)

  三、慈氏咒即彌勒根本真言,可照旁註的漢語拼音念,或照自己習慣讀音念,作為求彌勒菩薩兜率天的助願。若願生西方極樂,則可不念此咒,改念「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凈土陀羅尼」,願力各有不同,但求明心見性,得定開慧則是一樣。

  四、念咒時吸氣,咒可以停念一下,但如呼吸並不影響持咒時,最好持續念下去,便於念力相繼。

  五、念時有痰可以吐。(念佛、念咒的「念」字,應用「念」,不宜用「唸」,因都以心念為主,口念而無心功用較弱。)

  六、目前初修在上班或路上可默念持咒作為助行,今後定力增進,能回觀自心時,則可時時注意練習「覺照」功夫,使行住坐卧時時息妄顯真,寂照現前。

  最後祝仁者切實修法,埋頭苦幹,早得定慧,早證菩提。祝精進不懈。

  愚 恆志 手拜1993年11月29日

  1994年書信:

  建才仁者慧眼:

  來函敬悉,知認真修法,邊修邊學,刻苦用功,甚為難得。所問各點,謹奉告於下,以供參考。

  一、修心的主要目的,是息妄想、去執著,但因多生習氣,非一時可除,故人人都有一個過程。特別是修心中心法功夫加深,習氣被迫而翻出的力量也愈大,故翻種子好事,不是壞事,翻到一定時侯,定慧力逐步增長,習染、執著便逐步松下。在初步用功中,一面依法修持,一面要與煩惱妄想作斗爭,常常與自己過不去。《四十二章經》上說:「夫為道者,如一人與萬人戰。」但是斗爭方法,並非如兩軍相對,對峙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