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是般若經類的精要之作

梅光羲居士《心經》淺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觀自在者,是菩薩之名

  般若波羅密多者,乃法門之名也。

  般若波羅密多是梵語,若直譯之,般若此雲智慧也。

  波羅密多者,此雲到彼岸。蓋以眾生而不覺,日在苦趣者,謂之為此岸。諸佛智慧,以修行覺悟正道、離脫苦趣者,名為彼岸也。

  深即深淺之深,行即修行也。

  照見五蘊皆空者,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為五蘊

  色蘊者,一切萬物,凡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嘗,身所覺,以及意之所思想者,皆色蘊也。

  受蘊者,能領納一切苦境樂境及不苦不樂境者是也。

  想蘊者,即種種思想是也。

  行蘊者,念念遷流者是也。

  識蘊者,能了別者是也。例如耳之聞聲,初時只聞其鏗然之聲,乃即了別是聲,是為耳識。用時流入意地,又了別而知其為鍾聲,是為意識。此能了別者,即名為識也。

  此了別之念又連續不斷,即名此為行。

  又聞可愛之聲,則身心快樂。聞可惡之聲,則身心煩惱者,則是受蘊而已。

  又識有五識、六識、七識、八識之別,此只就五六易曉者淺釋之耳。實則七八都被賅攝。凡此五蘊,一切皆空

  凡夫不明般若道理妄想執著,以為實有。菩薩以深般若照之,見其當體全空也。

  【度一切苦厄。】

  不知般若道理妄想五蘊是實,故造業受苦。

  既明般若道理,便無妄念。無妄念故,便不造業。既不造業,自不受苦。此所以能度一切苦厄也。

  【舍利子。】

  此佛弟子之名也。此人智慧第一。觀自在菩薩因其為眾請問,故特呼其名而告之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乃說明五蘊皆空之理由也。

  問曰,一切眾生,今皆確見色等五蘊都是實有,何得言菩薩見空耶。

  答曰眾生執著之色蘊,本來空無也。

  眾生所見有者,譬如有眼病者,忽於空中見種種亭台樓閣,以及種種草木鳥獸,雖是明明看見,然其本體本來無有,不過但是眼花所妄現耳。

  現在吾人耳目所遇,身心所接,一切萬事萬物皆是如此。雖是宛然現有,究其本體,莫不全空,皆是一切妄心之所妄現,猶如夢境。既皆妄想所現,是故其體全空。是故應知此色與空,一而無二也。

  色空不二,是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空既不異,是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

  故知此色本來自空,非是菩薩強觀使空也。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受也者,領納苦樂等境之謂也。

  然過去之受,已銷歸於無有。例如昔年舊事,今日回首已渺如雲煙,樂固不可復得,苦亦不可復得矣。舉凡喜怒哀樂,毀譽恩仇,事遇境遷,都如夢境,此過去之受空也。

  未來之受者,事尚未來,自無所有。例如明日天氣,或雨或晴,晴有熱受,雨有涼受,事尚未至,今焉能覺,此未來之受空也。

  現在之受,雖是有喜可喜,有憂可憂,然人生猶駒過際,俯仰之間,便成往事。細為剖析,豈唯轉瞬經年,轉瞬經月,深思諦觀,剎那剎那,曾無暫停,停者既無,在雲何有,此現在之受空也。

  想謂思想,行謂遷流,識謂了別,此三者亦莫不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三世皆不可得,但凡夫妄見,妄以為有耳。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五蘊若不空者,則可有生有滅,有垢有凈,有增有減。今此五蘊全空,無有一可得,更何有於生滅垢凈增減也哉。

  生滅等雲者,全是眾生妄識計度耳。譬如有眼病者,忽於燈光見有圓影,五色重迭,或生或滅,或垢或凈,或增或減。然自無病者觀之,實一無所有也。既一無所有,更有生滅垢凈增減之足雲哉。一切眾生妄念之病亦復如是。於無生無滅之中,妄見妄念,種種生滅,熾然而興。

  大智之士,知其當體全空,如夢如幻。是故得亦夢之得耳。失亦夢中之失耳。富貴夢中富貴,貧賤也夢中之貧賤。去來進止,行住坐卧,無非夢中。何喜怒哀樂毀譽恩仇之可言哉。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此接上文言之,謂本無五蘊也。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此十二者,名為十二入,亦即是五蘊也。惟就眾生根器,改換言之耳。

  所謂眼者,即人身之眼,此為人所共知。耳鼻舌身亦復如是。所謂意者,即受想行識四蘊是也。

  所謂色聲香味觸者,即眼耳鼻舌身所對之外塵是也。在眼根所對者名色,又名色塵。在耳名聲,又名聲塵。在鼻名香,又名香塵。在舌名味,又名味塵。在身名觸,又名觸塵。

  凡此五塵,乃與五根相對者也。法塵則是與意根相對者也。今且就易知者言之,即色聲香味觸五塵所謝落之影子是也。例如去年曾與一友人分別,今日頗念此友人。此時心中所念之友人,蓋即法塵是也。何以故,因即是去年所留之影子故。又如今日預定欲於明日啟程遄返故鄉耶,此時心中所思之故鄉,亦即是法塵。何以故,因即是往時所曾住過故鄉,留有影子在心中故也。既使心中想一生平所未聞未見之事,或未聞未見之地,然細為分析之,亦無非各方面之歸影耳。

  以上十二種名目,除意根之外,凡有十一種。此十一種者,皆即上文五蘊之色蘊也。上文將此十一種合為一名,此處則將上文之一名,演為十一名也。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此即十八界也。略言之,則雲乃至意識界也。若詳言之,則應雲無眼界,無耳界,無鼻界,無舌界,無身界,無意界,無色界,無聲界,無香界,無味界,無觸界,無法界,無眼識界,無耳識界,無鼻識界,無舌識界,無身識界,無意識界也。

  眼耳鼻舌身意謂之六根。色聲香味觸法,謂之六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謂之六識。共為十八,故謂之十八界也。

  眼耳鼻舌身五根,上文已明。

  意根者,即上文十二入中之意也。今則演之為意根,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之七種名也。

  所謂眼識者,謂依於眼根,而能了別色塵。此能了別色塵者,即眼識也。

  耳識者,謂依於耳根,而能了別聲塵。此能了別聲塵者,即耳識也。

  鼻識者,謂依於鼻根,而能了別香塵。此能了別香塵者,即鼻識也。

  舌識者,謂依於舌根,而能了別味塵。此能了別味塵者,即舌識也。

  身識者,謂依於身根,而能了別觸塵。此能了別觸塵者,即身識也。

  意識者,謂依於意根,而能了別法塵。此能了別法塵者,即意識也。

  上來所說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皆是妄念所現之妄境,方便言之,假立此種名字耳。

  實則一切皆是妄念所現,一切皆如空花。花雖宛然現有,有而性常自空。性既全空,更有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之可言哉,皆夢境耳,皆假名耳。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上所言者,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皆名為凡夫法。今此所言,直至下文之無智亦無得為止,則皆聖人法也。

  此假名為十二因緣,亦名十二支。即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者是也。

  一曰無明者,謂違背道理,妄有執著也。

  二曰行者,謂因有妄執,造作諸業也。

  此二支乃過去世所作之因也。

  三曰識者,謂因既有前之二支,遂有脫胎之識。蓋過去世中,幻形方謝,神識即馳,復託母胎也。

  四曰名色者,從脫胎後,復具受想行識等名,及形質之色也。

  五曰六入者,既有名色,胎中遂具六根,遂有入塵之用也。

  六曰觸者,既有六入,出胎便與六塵相接觸也。

  七曰受者,既有接觸,便有苦樂等之領受也。

  此五支乃現在所受之果也。

  八曰愛者,心既領受,便貪愛種種美妙事物也。

  九曰取者,謂對於所愛之境貪求不息,而生取著心也。

  十曰有者,謂因有愛有取,遂造種種之因,將來必有種種之報,故曰有也。

  此三支乃現在所作之因也。

  十一曰生者,即造種種之因,則來生復於四生六道之中受生也。

  十二曰老死等者,謂既已有生,則自必有老死等事,具足悲苦惱矣。此二支乃來世當受之果也。

  此十二因緣眾生而不悟,是以三世輪迴,無有休息。

  緣覺乘人,觀此道理,依之而修,遂得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於是乃至老死憂悲苦惱滅。此十二因緣無論何處,只需一處滅,則一切皆滅矣。譬如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等等是也。此緣覺修行法門也。

  若在大乘菩薩,則知一切皆是夢幻。舉凡十二因緣,一切名目,一切境界,舉體全空,一無所有。故雲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也。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名為四諦

  苦者,即世間一切苦事也。

  若就人道言之,約舉之有八苦。八苦者,一曰生苦,二若老苦,三曰病苦,四曰死苦,五曰愛離別苦,六曰怨憎會苦,七曰求不得苦,八曰五陰盛苦。

  所謂生苦者,有五種

  一者受胎,謂識託母胎之時,在母腹中,窄隘不凈

  二者種子,謂識託父母遺體,其識種子,隨母氣息出入,不得自在

  三者增長,謂在母腹中,經十月日,內熱煎煮,身形漸成,住在生臓之下,熱臓之上,間夾如獄。

  四者出胎,謂初生下,有冷風熱風吹身,及衣服等物觸體,肌膚柔軟,如被物刺。

  五者種類,謂人品富貴貧賤,相貌有殘缺好醜

  是五者,皆生苦也。

  老苦者,有二種

  一者增長,謂從少至壯,從壯至衰,氣力贏少,動止不安。

  二者滅壞,謂盛去衰來,精神耗減,其命日促漸至朽壞。

  是二種者,皆老苦也。

  病苦者有二種

  一者身病,謂四大不調,眾病交攻。若地大不調,舉身沉重。若水大不調,舉身胖腫。火大不調,舉身蒸熱。風大不調,舉身倔強。

  二者心病,謂心懷苦惱,憂切悲哀。

  是二種者,皆病苦也。

  死苦者,有二種

  一者病死,謂因疾病,壽盡而死

  二者外緣,謂或遇惡緣,或遭水火等難而死

  是二種者,皆死苦也。

  愛別離苦者,謂常所親愛之人,遠離分散,不得共處,是名愛別離苦也。

  怨憎會苦者,謂常所冤讎憎恨之人,本欲遠之,而反集聚,是名怨憎會苦也。

  求不得苦者,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也。

  五陰盛苦者,五陰者,即五蘊。謂五蘊熾盛,眾苦聚集,故名苦也。

  此外五道眾生,亦皆有種種苦事

  集者,即謂一切可以招引苦果之種種惡因是也。

  滅者,謂一切苦惱永滅也。

  道者,謂一切聖道,修之即能滅除苦惱者是也。

  聲聞乘人,厭一切苦事,斷一切苦因,欣羨煩惱滅盡之可樂,修一切道行以求之,此皆聲聞人所之境

  大乘菩薩照了此境,當體全空,故皆雲無也。

  【無智亦無得。】

  智者,即能觀能照之智。得者,即所觀所照之理也。

  非但無前諸法,即此能觀能照之智,亦復全空。

  非但能觀能照之智全空,即此所觀所照之理,亦不可得

  故雲無智亦無得也。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一切萬法,既當體全空,大乘菩薩依此修行,初用功時,則依此道理,念念觀照一切萬事萬物,知其當體無有,如幻如化如夢。雖是宛然現有,而體長自空。

  久久觀照,熏習純熟,便能對境無心妄念不起。

  妄念不起,則自心無掛礙。

  心無掛礙,則自無有恐怖

  無有恐怖,則顛倒夢想自然遠離。

  妄想都盡,一念不生,是名究竟涅槃矣。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非但菩薩依此而修,即三世諸佛,亦莫不皆依此般若而得最高無上之正覺

  由此而觀,故知般若之法,能趨生死煩惱之魔,能破生死長夜之暗。一切法門,無有高於此者。般若為一切法門之母。依此能生一切無量功德。其他之法門,再無有能與此相等者。故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也。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佛法有顯說密說之兩法,上文所說者,皆顯說般若也。此段之咒,則密說般若也。

  佛之密咒,不可強為意解,但宜依法誦持。其收功之速,有不可思議者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