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是般若經類的精要之作

《心經》釋義(雲香)

  心經》釋義

  雲香

  前?言

  《心經》,全稱應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心經》。本經古時前後有多次翻譯,現存六譯(全部收於大正藏第八冊)。據說此經從三國到近代以來,有21種譯本,方廣錩先生所編的《般若心經譯註集成》中,收錄了18種譯本,在漢傳佛教里以唐?玄奘三藏譯本流傳最廣,幾乎所有學佛弟子都會背誦這是大乘佛教中很特別的一部經典,最短小、最精深。比對各家譯文,正文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唯獨早出的羅什譯本玄奘譯本都沒有開頭(序分)與結尾(流通分),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因此,有人懷疑《心經是從《大般若經》中抄錄出來的一段最精要的文字,因為《大般若經?學觀品》中就有與《心經》幾乎一樣的文句,但是,這是佛陀親自對舍利弗說的。

  《心經》的玄奘三藏譯本,只有260個字,可是這短短260個字的一部《心經》卻正是“大般若”的最精華。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般若哲學,最究極的哲學中心、重心,就是探討“空”與“有”的關系(也就是“存在”與“非存在”的關系),這是所有哲學必須首先要面對與解決的問題,這個存在(有)與非存在(無)的“最根本觀念”(這種觀念不一定是所有的哲學都能自覺正確認識到)一旦有所偏頗,哲學上對一切事物所作出的詮釋馬上就會兩個相反的方向發展。偏向“有”(存在)的,會向重視物質的、分散的、所謂的“唯物”的方向發展,最終成為“形而下學”;偏向“無”(非存在)的,就會向重視思想的、綜合的、所謂“唯心”的方向發展,最終成為“形而上學”。當然“唯心”與“唯物”都不是絕對的“唯”,但是各有所偏執,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佛教里的“般若”,被看成是最高的智慧,最圓滿智慧所要表達的就是真確地、如實地把握住人生世界的“空”與“有”的關系的大智慧。所謂的“佛”,就是將空有關系得到了最如實,最圓滿的認識與處理的“大覺者”(大哲)。《心經》就是佛教里傳達怎樣的去認識與把握並處理好“空與有”的一部“偉大的經典”。可惜的是,絕大多的佛教徒雖然都會背誦這部經典,但是真正理解了這部經典深義的可說是非稀有難得。

  下面是我個人對心經》的一點粗淺理解,不敢說絕對正確,但是卻是盡量的用般若空觀的正義去勉強的解釋一番,希望能對本經的理解有所幫助吧。

  般若波羅蜜心經

  “般若”,就是佛教里所謂的“人類最高的智慧”(思辨的極限),“最圓滿無缺的智慧”(不偏向兩邊),“最究極真實智慧”(佛智)。

  “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運用這種“般若智慧”到達彼岸佛教我們現在世俗世界痛苦,不圓滿;以超越這種痛苦與不圓滿為到

  “彼岸”。

  “心”,就是心要、最重要也就是說這部經典是最中心、最重要經典

  “經”,就是“經典”,也就是值得一讀,值得珍藏的書的意思。

  整部《心經》的經名全意就是:運用大智慧能到圓滿彼岸經典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有兩種解釋。一說就是觀世音菩薩;一說是運用般若智慧,觀察自己(審視世界),得到解脫菩薩,就是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這位菩薩在深刻的用般若智慧,觀察自己(審視世界)的時候。

  照見五蘊皆空

  “照見五蘊皆空”,“照”,就是觀照,用般若智慧深刻的觀察自己,結果怎樣呢?“見五蘊皆空”。

  佛教以我們“人為五蘊和合”的個體,其中“色蘊”代表物質的,有形狀顏色體積的;“受、想、行、識”四蘊代表思想意識的,看不見,摸不著的,又這四蘊也被佛教統稱為“名”,只有名稱,沒有什麼具體形象表現。“名色五蘊”組成我們所謂的“個體生命現象”(人),由此知道佛教既不是偏於“唯物”,也不會特別偏於“唯心”,佛教的立場應該說是“心物緣起論”者。

  “五蘊皆空”,“空”,這可是般若學中一個最重要概念。“空”,在普通人的常識中就是沒有,什麼都不存在就是空。佛教的“空”的意思可不是這種什麼都沒有的“空”,佛教的“空”是說什麼都有,但是不是實實在在的有,不是不變的有,不是獨立存在的有,也就是“無自性”或“自性空”的有。看似一獨立存在的事物,其實同時要許多其他的事物來促成(不獨成);看似一不變的事物呈現在面前,其實該事物是一刻也不停留的前後相續的存在著(不恆定);因為需要其他的條件來促成,又加上自身的不確定性,所以,一切事物(無論是物質的“色”,還是思想的“名”)都是自性的,不實在的,有變化的,也就佛教所謂的“空”(無自性的)。

  “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菩薩般若的真智慧,深刻而徹底的發現:所謂的“人”(自我)只是一個五蘊名色所組成的,不確定的,時刻變化的,而前後相續的和合“空”(假),不實在的幻相而已。所謂真實不變的有自性的“人”,真實不變的有自性的“五蘊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

  “度一切苦厄”,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從生死苦惱的此岸解脫,得到圓滿自在彼岸也就佛教常說的“得到涅磐”。

  佛教以為這個人生是不圓滿的,是痛苦的,是不自在的。所以,佛法的修學過程也就是為了我們從不圓滿痛苦、不自在人生,最終得到圓滿、無苦,得大自在人生過程人生痛苦我想每個正常的人都會有著多多少少的體會吧!苦,佛法中常將之歸納為“八苦”。

  生、老、病、死,這四苦是人生生理上的必然,無一倖免。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這三種卻是身心真實感受。什麼是“求不得苦”呢?生理上的需求心理上的要求,想要的得不到滿足,由此引起的種種身心煩躁痛苦這就所求不能得的痛苦。什麼是“愛別離苦”呢?我們恩愛喜歡的愛人,親人朋友……與我們分離,甚至是生死兩茫茫的永別,這在一的人內心引起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我們喜愛的,曾經擁有的物質東西,如金錢寶物房子、汽車、工作等等,不得已而即將失去,這又會引起我們內心世界怎樣的痛苦與波動,也是可想而知的。什麼又是“怨憎會苦”呢?我們不喜歡討厭的人事物,卻偏偏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想躲躲不過,想避避不開,想排除排除不了,心理總是這樣那樣的彆扭與難受,這就是怨的憎的卻總是聚會所引起的痛苦。最後就是“五蘊熾盛苦”,由生理的各種感官接觸外境,總是會引起生理心理這樣那樣的痛苦,身心如同一團熾熱的火一樣燃燒著、炙烤著自己,這就五蘊熾盛人生最根本的苦惱——“生”之苦

  人生在世,為什麼一切只是一團大苦的集結呢?原因何在?原因是因為我們太過執著了,把一切的事物都當成了自性的存在,不明真相,而又莫名其妙的執著。要“度一切苦厄”,就必須“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無自性)。

  舍利子

  舍利子這是人名。為佛陀的上首大弟子之一,在佛的所有弟子中被當時公認為是“智慧第一”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本經是怎樣的重視智慧了。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就是指物質性的所有東西。所有物質性的東西(色)為什麼會是“空”(自性)呢?這是因為所有物質性的東西都是緣起”(由緣而起)的緣故。由緣而起的東西是無“自性”的,即一切由眾多條件所構成的事物,本身並不是絕對的存在(不是實在的存在),它同時受到眾多條件的制約(不能自己主宰自己),這種不具有自己絕對自在獨存的物之性,佛法就名其為“空”,或“性空”,或“自性空”。

  “空即是色”,就是說“空”(自性)才“即是色”(物質)的本來性質。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為什麼呢?原來我們一般人在常識上對“色與空”的認識每每發生自覺錯誤,我們常識中總以為“色”就是實實在在的“存在”(有);“空”就是實實在在的“不存在”(無)。對於所有事物的實在感(佛法中叫做“自性見”)是這樣的困擾著我們!其實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實在的,隨時都有著這樣那樣的變動,如果色是實有自性的有,空是實有自性的無,那即會:有的不可使無;無的不可令有,諸法如果陷入絕對有其自性,即永不變動,這樣的認識是“有與無”相對立的認識。有與無,其實是並不對立的,有是緣起的有,由眾多的條件成了的有;無是緣起的無,由眾多的條件成了的無。這有如一根棍子(棍子比喻緣起),從中間向兩頭看(中間同是一緣起性),一頭是有,一頭是無;我們一般人,總是從這一頭看向那一頭(兩頭都有自性)。從緣起的角度看,“有”的條件變了,就有可能使“無”;“無”的條件變了,就有可能使“有”,所以佛法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還有一重意思。即,事物的空性,不是離開了事物的本身而單獨存在的,即事物(色)的本身真相就是事物真性(空)。空性不是離開了一切事物的,這一認識非常重要,這避免了形而上學的玄想。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受、想、行、識”,前面提到過,這是屬於思想意識的“名”的東西。“受”,就是感受;“想”,分析的,概念性的認識;“行”,是造做的意思,實即是事物分析認識後所引起的一種內心的行動欲;“識”,為了別意,其實是指一切行動(行為)過後,在思想上留下的影響(傾向性)。

  上面說過物質(色)是無自性的,(自性)空的存在;下面經文接著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明確的告訴我們“思想性”的東西,也還是“不異空;即是空”的。我們的各種感覺器官,如眼、耳、鼻、舌、等(這些器官都是物質性的存在)與外界各種物質的色、聲、香、味等接觸,才能引發我們的各種感受,由此看來,各種感受都是由種種條件制約的,緣起的,無自性的,自性“空”的存在,“獨自存在”的一種感受是不可想像的!接下來的“想、行、識”亦不是能單獨的自存的。我們總是為自性見所惑,認識事物總是帶著實在、不變、獨存、靜止的一種錯覺。***械式的唯物論,我想就是這種見解下的產物吧!

  舍利子

  經文再一次呼舍利弗的名字

  是諸法空相

  “諸法”,就是指的一切事物的意思,這包括了物質性的“色”法,思想意識性的“心”法。所有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緣起事物都沒有實體性的獨存不變性,其實都只是瞬間就消逝的幻影(緣起空相),在時間上來看,所有的一切都有一剎那的停留,我們所謂存在中的所有事物,頃刻之間就已經成為過去,留給我意識中的一切事物,其實都只是諸法向過去運動時的一種幻影,其中絲毫不會有一法停留下來,成為我們所謂的真實的存在著的東西(有其自性)。如果有一法停留下來不變,而不成為過去(就是實有),那這一法就永遠不會再起變化而成為瞬間的永恆,但事實沒有任何法會不變的停留下來。這就是“諸法空相”,也才是諸法的實相、真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諸法是“不生不滅”的。所有的事物我們看起來好像是“有生有滅”,其實這隻是我們自性見的錯覺,我們總是將所有的事物一段一段的截取出來加以觀察和認識,這一時間它是這樣的,那一段時間中它又是那樣的,如此才能形成所謂的“對比差別”,所謂的“有生有滅”。其實諸法是在緣起的,總是在永不停留的成為過去的,再往更遠的過去看,諸法是一直毫不停息的流動而來;往未來看,諸法還將會不停留的流動而去。一切諸法,從過去找不到開頭,從未來也不會有結尾,現在也沒有停留(沒有現在時,說現在已是過去了),一切都只是無始無終,“不生不滅”的流動。

  諸法是“不垢不凈”的。“垢”是污染、骯臟;“凈”是清潔、干凈。這比如一件衣服,過去是干凈的,後來慢慢的被污染了,變臟了。如果這件衣服是有自性的,有絕對的干凈相,那這件衣服就無法被污染,無法被改變,而事實上是變了,是被污染了;如果這件衣服有絕對的臟的自性那就不可能被清洗干凈,有絕對自性東西是不會變化的。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在不停的變化,這就是說:一切都不是絕對的(自性的)“垢”(自性的);一切也都不是絕對的(自性的)“凈”。一切都是“不垢不凈”的,至於會成為“垢”或“凈”,這要看影響事物的各方麵條件如何發展,垢或凈並不是自性決定的,佛法也就說“不垢不凈”了。

  諸法是“不增不減”的。“增與減”是就事物的大小多少的形狀和質量來說的。我們常覺得某一物由小變大,或由少變多就是“增”,反之就是“減”。大小多少的增減概念總是這樣的真實而又困擾著我們!其實大小多少的所謂增減,並不能自己規定是大小多少,是增是減,這個也是緣起的。所謂大小要相互對比才能各自成立,即大不離小,因小故知大;小不離大,因大故知小;不能自己決定它是大是小的,即大小都沒有自性。還有,大若是自性有的大,即是自大,自大的東西不以增加了什麼而使它變大;小若是自性有的小,即是自小,自小的東西不以少了而小。若大小各住自性,即會變成大的不可使小,小的不能使大,可見世人眼見事物有增加與減少,有大小與多少,就是因為所有事物都是沒有自性緣故啊!

  通過上面的解釋,我們知道事物自性(空)的真意義了,現在我們來疏通一下經典的原文。這十二個字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乍讀之下還是不好理解的,其實我們只要在文中加上一個字經文的意思就會馬上變得明晰起來。我們可以這樣來讀這段經文:“(這就諸法的空相),不(自)生不(自)滅,不(自)垢不(自)凈,不(自)增不(自)減。”這樣在這經文中加入一個“自”字,也許對於經文意義理解會有些幫助吧!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

  色、受、想、行、識,我們已經知道了是組成人的五蘊。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人的六種感覺器官佛教稱之為“六根”或者“六入處”。為什麼叫“六入處”呢?這是因為六塵境總是從這裡進入,才引生六界的緣故。六根相對應於“六塵境”——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就會有“六(識)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的出現。“界”是類別的意思,歸類成一類一類的“境界”,這就是界的意思。這裡前五根、前五境,都是物質性的根塵相互為緣而引生了前五識界的;後一意根,對應於法塵境,就有意識界的產生,這是展現在我們心裡的種種活動。“法塵”是意識中,對於過去的回憶,對於未來的遐想,以及對不曾見識過的東西想像等。所以法塵是意識里的東西,意根是常緣法塵而活動的,這也就是所謂的意識界。

  五蘊,六根,六塵,六界,其實這也就是所有人的全部的人生世界。我們每個人身心緣起就是我自己的整個世界——有眼的作用能有色像的世界;有耳的作用能有聲音世界;有鼻的作用能有氣味的世界;有舌的作用能有香味的世界;有身的作用能有觸覺的世界;有意的作用能有法(遐思,冥想)的世界。如果我們缺損了六根的其中任何一根,我們的世界即不再完整。世界是什麼?世界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就是五蘊,六根對應六塵,出現的六種境界的總和,可以說沒有這些也就不會有我自己的世界。所以佛在《阿含經》中,處處說到世界,總是說六根等。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是十二緣起法的流轉與還滅。佛法中的十二緣起觀,透徹的揭示出了生命現象發生與消失的規律也就是怎樣有流轉生死,又怎樣來了生死規律這是佛法中最最珍貴的教法之一。十二緣起我們有必要好好的理解透徹,要透徹的理解,就要用十二緣起法對自己進行深刻的觀察。

  我們為什麼會有“老死”呢?這是因為我們有了(出)“生”的緣故

  為什麼我們會出生呢?這是因為我們都有一種“有”的緣故

  “有”是什麼呢?“有”是精神層面的活動引起的,普通人以為,我們的出生是由男女的精卵結合發育成長而成為我們的個體生命佛法並不是這樣認為的。佛法說我們的個體生命的形成,除了精卵的物質東西結合作為條件外,還有一精神意識東西作用在其中,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每一位眾生都有一與生俱來的“自我”生存與保護意識,希望自己活(延續)下去,這種自己要存在下去的意識是非常強大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對未來的一切充滿了希望,希望我要延續下去,並且要我所有的一切都要越來越好,這也是一切眾生希望向美好處發展的原動力。但是,這種向上發展的原動力是以“自私”的“自我存在”意識為引導的,這種“自我意識如果不加以反省與自製,就展開而成為本能的“自我行為”。人類尤其是具備高等智識的人類,為什麼能夠解脫生死修行成佛,就是因為人類的智識具備了反省與自製的力量,這也是人類高明於其它動物的最大特色。雖然我們具備反省與自製,但是這根本的“自我感”(存在)並沒有完全的斷除,所以我們的一切行為還是以“自我意識”為出發點的,這種“自我中心”的意識引發的一切(身、口、意)行動,這些行動過後,又會在意識上產生一種傾向性的力量這就佛教常常說到的“業力”。這種傾向性的“業力”,因“自我意識”而存在,並且會強烈的作用於“自我意識”,以“自我意識”為中心,我們的一切所作所為就又牽引我們的“自我存續意識”(有),以不可思議因緣緣起下一個新的生命個體,如此不斷的輪轉生死

  為什麼我們有“有”呢?這是因為我們有“取”的緣故

  “取”,就是(我)想要,而採取的行動啊!

  為什麼我們有“取”呢?這是因為我們有“愛”的緣故

  “愛”,這是一重要的概念。“愛”就是我們覺得自己喜歡的,對自己有益的,能讓自己快樂的,對這些產生依戀,這就是“愛”的表現。在這裡再說說“恨”,“恨”我們總以為這是“愛的相反”,其實“恨只是愛的另一種表現”罷了。為什麼會恨?(我)想要的卻不能得到,就產生恨,這不是愛的另一表現嗎?覺得(我)不喜歡對我無益,不能讓快樂,就加以拒絕,拒絕不了,擺脫不開的,就開始“討厭”,開始恨,這還不是愛的另一表現形式嗎?我們一般人所謂的“愛”,其實只是更“愛自己”,滿足“自我愛心”而已。這樣看來,唯有佛法中的“無我愛”與“慈悲才是“真愛”。

  為什麼我們有“(我)愛”呢?這是因為我們有“(感)受”的緣故

  為什麼我們有“受”呢?這是因為我們有“(接)觸(外境)”的緣故

  為什麼我們有“觸”呢?這是因為我們有“六入處”(六根器官)的緣故

  為什麼我們有“六入處”呢?這是因為我們有“名色”(五蘊身心生命現象)的緣故

  為什麼我們有“名色”呢?這是因為我們有“(業)識”的緣故

  為什麼我們有“識”呢?這是因為我們有“行”(身口意的行動)的緣故

  為什麼我們有“行”呢?這是因為我們有“無明”的緣故

  “無明”這也是十二緣起中的重要概念。“無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什麼呢?不明白自我生命真相是什麼?所謂生命存在的真相,由上面的十二個環節深刻地觀察到無明,我們有沒有發現,一切的身心現象都只是一連串的緣起現象,其中沒有任何主宰者,也沒有任何單獨存在的東西,一切都是相互為緣的生起,又相互為緣的還滅,沒有任何單獨存在的現象。唯一處處牽扯到的就是根本的“自我感覺”,但是找遍十二個環節,也沒有這個“我”的存在啊!這是個大問題,值得所有佛弟子好好的研究研究。十二緣起的重要環節,幾乎都牽涉到了是以“自我”為出發點而引生的,卻沒有任何一個環節就是這個“自我”,但在我們每一位的意識里、感覺中,“自我感”卻是這樣的真實與明顯。“自我”究竟在哪裡?是什麼?最終我們會明白,所謂“自我”只是我們自己的製造物,我們意識里覺得有個自我”,我們就以為這就是“真實自我”。其實哪裡存在這個自我”呢?這隻是我們自己想像的產物,我們就是因為不明白這“自我存在”的真相,為自己所欺瞞,所有的身心賓士,都為這不曾存在過的“自我”而忙碌。這就是“無明”,不清楚自己的真相”,為自己所欺瞞,這不是“無明”是什麼?

  本段經文是省略了的文句,補全文句應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行亦無行盡,無識亦無識盡,無名色亦無名色盡,無六入處亦無六入處盡,無觸亦無觸盡,無受亦無受盡,無取亦無取盡,無愛亦無愛盡,無有亦無有盡,無生無生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段經文的意思要完全明晰,我們還是給經文中加上一個“自”字,變成這樣:無(自)無明亦無(自)無明盡……什麼意思呢?無明也是無自性的啊!因為不明真相有無明,明白了真相無明就消除了,這就是說無明也是無自性(空),也是不實在的。其餘的十一個緣起的環節,也無不是這樣,無不是無自性(空)。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這是佛法中的“四諦”。什麼是四諦呢?就是四種真理,“諦”是真理的意思。

  “苦”,我們上面已經說到過,佛教一般分為“八苦”來觀察人生苦的實際情況。“苦諦”的意思是:這一切確實是苦。

  “集”,是苦的匯集,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有這諸苦的匯集呢?這是因為我們有“無明”的緣故啊!因為不明白身心緣起,看不到“自我存在真相”,以為有個真實自我存在著,因這一與生俱來的幻覺,製造出無窮無盡葛藤。“集諦”的意思是:知道苦是因什麼而引起,那就要去斷除什麼。

  “滅”,就是苦的消除。苦為什麼能夠消除呢?這是因為我們有了“明”的緣故啊!“明”,就是“自我實在感的消失”。這種“自我實在感”的消失,猶如雨過天晴後的世界世界還是原來的世界(“我”還是原來的“我”),但是一切經過了“雨(明)”的洗禮,別有一天地。“滅諦”的意思是:只有深刻的領悟“無我”,才是所有痛苦的最終滅除。

  “道”,就是滅苦的道路,也即是滅苦的方法這條“滅苦之道”,佛陀在《阿含經》中是處處開顯為“八支聖(正)道”的:

  正見人生世界正確見解。主要是“身心(世界)緣起”的見解

  正思,又稱為“正志”,即思想意識上樹立了正確人生努力方向

  正語,即一個想要滅苦的人,就要學說話好好的說話人生世間多少的是非恩怨,不是因為我們不善說話,不會說話而引起的嗎?人類,能以豐富而優美語言傳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這是非幸福的一件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這張口就能說話福氣。盡量的避免說謊話,避免說會引起人際關系糾紛的話,避免說尖酸刻薄惡毒的話,避免說閑言碎語毫無實意的話。

  正業,即選擇正當職業,而避免造作未來痛苦惡業

  正命,即正確的活命手段

  正精進,即向著正確方面的不斷努力

  正念,即保持自己正確心理狀態

  正定,即自己的心念不再搖擺不定。

  八支聖道的修習,其實不外乎建立緣起人生正見後,時時的對自己的身、口、意的行為加以自我的反省與剋制,避免再造作惡業,從而順利地達到苦的滅除。

  “道諦”的意思也就是,深刻的明白只有這樣做才能走上真正的滅苦之道,從而願意全身心的投入來實踐完成它。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本經中這段經文大意經文是這樣子說的:“無苦、集、滅、道。”我們上面清楚地解釋過,因為“有”這四聖諦的認識與修習,我們才能得到這所有苦的滅除。為什麼本段經文要說“無”這四聖諦呢?原來是佛法在流傳中,因我們一般人不正確領悟的緣故,後來漸發生一種偏差。在一般人的意識中,以為佛法中說無我”,就一定會有一個“無我”與“我”對立。其實“無我”,並不是一種玄想,或假設,“我”的消失就是“無我”。不是“無我”先就存在著,再與“我”來對立。“無我”與“我”實即不異不一、不離不即的關系四聖諦教法也是如此,“苦”的消除,本身就是“滅”的證悟;“集”的轉化,本身就是“道”的修習。我們為自己“自性見”的惑亂,看待什麼總不免陷入實有先存的自性觀念,所以經文四諦一一加以否定。要知道經文的深意是要我發現自性見的錯覺,從而更加如實地來認識一切事物真相不是真的要否定佛法中的四聖諦觀的,經文要否定掉的只是帶著自性見的四聖諦觀。

  對於這段經文我們再以加字的方法來看看其意:“無苦、集、滅、道。”我們加上“自”字,變為:“無(自)苦,(無自)集,(無自)滅,(無自)道。”正如上面說過:“苦”的消除,就是“滅”的證悟;“集”的轉化,就是“道”的修習。單一自存的四個聖諦並不是事實真相,這可見“自性見”是怎樣的讓我們生了錯覺

  無智亦無

  “智”,就是智慧也就是“般若”。“得”,就是得到這般若智慧的現證,也就涅磐。其實哪裡會有一真實自存的般若呢?這如《中論》長行中所說:“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般若”也只不過是佛法中為引導眾生而作的假名說而已。若執有一自性般若,進而再執有一實有自性般若現觀可證可得,這該是怎樣的由迷入迷!

  以無所得故

  這是對上一句經文的加深一層強調與詮釋。真得到這般若性空的現觀與實證,其實就是“得無所得”。為什麼呢?性空的現觀實證中,若有一絲一毫的什麼實性可證可得,就是自性見的不能夠徹底拔除,就是涅磐的不能證得

  菩提薩埵,依般若婆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菩提薩埵”,這是印度語,漢語的意思是:追求覺悟的人

  “心無掛礙”,這可不是一般的凡俗之人能夠做到的。我們為什麼總是覺得“心有掛礙”呢?這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見解困住了我們自己的緣故。我們的心中是有著這樣那樣的種種見解,所謂的人生,就是圍繞著自己的一切不正確見解驅馳不停。我們一般人的見解不是實“有”(存在),就是實“無”(不存在),總是不能自覺的,帶有“自性實在(有無)”的錯覺,以為眼前所見事物真實不虛。其實一切都是緣起的,緣起事物毫無實體,毫無獨立性,也毫無固定性。一切都只是一頃刻之間就消逝的幻影剎那流變,非新非故。早已成為過去的東西我們還是緊緊地想抓住不放,甚至還想永恆的擁有它,這就是自尋煩惱了。究其原因,一切的煩惱根源就是因為沒有能正確地認識事物的無自性,以為所見都有自性,為自我錯誤見解所惑亂,心中永遠難得一刻的安寧。要想“心無掛礙”,非得依這“般若”(自性空)的觀慧不可。

  心中有什麼掛礙,也就會再有什麼恐怖了。“恐懼”與“怖畏”,這是所有眾生通病。“恐懼”的根源就是因為“心有掛礙”啊!掛礙“自我的實在”,掛礙“我的所擁有的實在”,害怕失去。為了不失去“自我感覺”,我們需要“成就感”,需要別人的特別的尊重與讚美,需要種種“名”;為了不失去“我所擁有的,我想擁有的”,我們疲於奔命,夜以繼日,甚至於不擇手段,違背良心這一切一切的努力,還不是因為“心有恐怖”嗎?

  心中若沒有恐怖自然就會“遠離顛倒夢想”。心中沒有顛倒夢想這就般若性空的現證,也就是無上的“究竟涅磐”。“顛倒夢想”,不只是睡覺的會做惡夢,就是大白天,我們又有幾個人不人生的大夢中呢?我們為“自性見”所惑,生存在自我編織的迷夢中,把不實在的當做實在,把頃刻就消逝的誤以為永恆,把沒有的當成為有。正因為有了這種種的“顛倒”,所以也就發了這種種人生“夢想”了。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佛陀,俱依這般若自性空的現觀,得到最終的佛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也是印度語言,漢語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惟有完全的破除了自性錯覺的人,才配稱得上這“無上正等正覺”。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這是經文對於般若法門的贊嘆。“咒”有總持的意思,也即般若是一切法的總持了。般若法門為什麼能除一切苦呢?就是因為有了這般若自性空的慧觀,心中自性見被破除,看見所有的問題都趨向“中道”,不再死執一邊,心中沒有對立見解也就沒有紛擾。一顆沒有是非紛擾的心,就是最大的幸福,我們感到不幸原因,常常就是因為心中見解難平。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一咒語,在《大般若經》中是沒有的,顯然是後來加進去的。咒語,上面說過是總持的意思。現在就再來說出這總持般若法門咒語

  咒語,歷來的佛教翻譯家們都是不翻譯的,為什麼不翻譯呢?這是因為咒是屬於秘密語言,一旦翻譯明白就失靈了!咒語,其實不外乎祝願祈禱之類的語言,祈禱達成某一目的的祝願性語言,不停的反復誦念,過去的古人是相信其有某種神秘的效驗的。的確,當虔誠的祈禱誦念時,因為心思的專一,每有可能發生些不同程度感應效驗這就咒語之所以神秘的原因吧!這段咒語翻譯成漢語的意思就是: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彼岸去吧!快速覺悟成就!由文意來看,就是祈禱與祝願,祈禱所有的人都由這般若波羅蜜法門,到達解脫彼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