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是般若經類的精要之作

《心經》一把開啟智慧的鑰匙

  心經》一把開啟智慧鑰匙

  宏濤法師

  宏濤法師法門佛學院的研究生。於2011年7月18日,在陝西省“第一屆講經交流會”上,法師自己的智慧、真情演繹了僅僅260個字的《心經》深廣的內涵,奪得了講經交流會的第一名

  尊敬的諸位嘉賓,諸位法師居士,以及參加法門之光福慧營的義工學員們,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在這火紅的七月,我們歡聚在供奉著釋迦牟尼佛指真身舍利道場——法門寺,共同沐浴佛法清涼,的確是一個殊勝機緣。今天,末學宏濤能夠得到一個這樣難得的機會大家一起學習《般若波羅蜜心經》,共同體佛法所帶給我們的那種“清風明月、心頭無事”的空靈境界,實在是非常榮幸的一件事情

  稍微了解佛法的人,普遍會接觸過《般若波羅蜜心經》。事實上,這部經典在古往今來大多數佛教徒的宗教生活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想要成就佛陀智慧必須要不斷地背誦、研讀和禪觀此經。傳統上,我們將這部經典簡稱為《心經》。因為眾生機緣的不同,使我們目前所擁有的《心經》的漢譯本已達十幾種之多。比如說,東晉時期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唐代玄奘大師所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心經》、以及藏文漢譯的《薄伽梵母智慧彼岸心經》等等。但是,若論文詞優雅、義理圓滿、言簡意賅、流通廣泛等特點的話,則以玄奘大師譯本最佳,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讀誦的這部玄奘大師譯本,其經文雖由短短的二百六十個字組成,卻道出了佛教的精髓,為眾生呈現出解脫煩惱系縛的真實教法

  那麼,《心經》到底說了些什麼?它所講說的主題、彰顯的真理、闡明的宗趣、論說的功用又是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經題——《般若波羅蜜心經》。“般若波羅蜜多”是梵文的音譯。“般若”,可以簡單解釋為高層面智慧,這種智慧能夠帶領我們不偏不倚地認識事物的真正本質。“波羅蜜多”,意譯為到彼岸佛法中將我們凡夫生活著的、被虛妄所纏縛的俗世比喻為此岸,而真實自在境界彼岸。若想越過從此岸到彼岸之間的滔滔苦海,則必須要依靠“佛法僧”三寶為舟航。《心經》的“心”解釋為心要精髓;《心經即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核心精要,“心”之一字,同時也說明了這部經典佛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經”,也就是佛經的經,梵語雲“素呾覽”,意譯為契經,有貫穿之意。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根機。簡要言之,在佛法中,只有真正能指導我們解脫生死煩惱的聖言量,才可以被稱為“經”。那麼,依照經題我們可以了解到——“智慧彼岸即是心經所要講說的主題。

  而《心經》在闡述“由智慧彼岸這一主題時,其中所著重強調的智慧,便是對“諸法空相”的證悟。那麼,為什麼是諸法空相呢?我們凡夫接觸到的一切事物,其好惡美醜、冷熱長短、青黃赤白、花開花落乃至於貧窮和富足、戰爭和平都是實實在在凸現出來的么?為什麼佛法認為是“空”的呢?觀世音菩薩即以一連串的“否定語句”來詮釋。請大家注意,這一連串的否定語句,也是整部《心經》的核心訊息。那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在閱讀這一連串的否定語句時,許多人往往會感到困惑,但是對深入佛法的人而言,這又是甚深靈感來源。因此,要想解決這個困惑,就必須了解否定語句在般若經典中所扮演的角色

  佛教一開始,就以解脫我們這顆執著而被束縛的心為中心思想,特別是在苦口婆心地破除“法我執”和“人我執”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根據佛教教義,我們的苦是源自於我們將“諸行無常”視為恆常,將“諸法無我”視為有我尤其是“人我執”的習氣。就是這種執取,造成了我人跟周遭的眾生環境不和諧。由於這個習氣已經深深地根植在心中,唯有對“我執”進行徹底的解構,才可以帶領我們達到精神上的真正自由。《心經》中講述了五蘊“色受想行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乃至於“苦集滅道”的四諦法等等。對於這種種法則,便是用一連串的語句將其自性進行了否定。這種對萬法自性的否定,不僅可以視為佛教智慧的引申,事實上也是這種智慧的最佳例子,這也是《心經》能在大乘佛教世界深獲尊敬關鍵

  由此可知,《心經所要彰顯的真理即是諸法空相”,也就是因“無所得”而證悟到的第一義諦“空”。在這裡,我們應當注意的一點,就是要避免誤解“空”是絕對的實在或獨立真理,“空”必須要理解為事物的真正性質。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執著於“空”而產生“惡取空見”。弘一大師就曾說過:“研習心經者最應注意不可著空見。因常人聞說空義,誤以為著空之見。此乃大誤,且極危險。經雲: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因為執著於“有”的人他還會修習善業,感人天果報。而執著於“空”的人則會因為撥無因果而墮惡趣。禪宗就有這樣一則故事

  說有一天,百丈禪師講法圓滿大眾皆已退去,獨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禪師問道:“前面站立的是什麼人?”老者回答說:“我某甲不是人,其實是一隻狐狸,過去古佛時,曾在此百丈修行,後因一位學僧問道:“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我給人回答說:“不落因果!”因此一答語,我五百世墮在狐身,今請禪師代一轉語,以希望能解脫野狐之身!”百丈禪師聽後,慈悲的說道:“但請問來!”老者合掌問道:“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百丈禪師答道:“不昧因果!”老者於言下大悟,作禮告辭。第二天百丈禪師領導大眾師父到後山的一個石洞內用禪杖挑出一具野狐死屍,並囑咐大家按照亡僧之禮予以火葬。

  這是一則有名的公案只為了回答學人,說一句“不落因果”,為什麼會墮入五百世的狐身呢?百丈禪師轉說一句“不昧因果”為什麼又能脫去他五百世的狐身之苦?其間一字之差,實有天壤之別。問:“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也無?”答曰:“不落因果。”此即指有修行人不因果報應,這種隨便胡亂的指點,實在是害人不淺!因為沒有任何一種事物可以脫離因果法則。如龍樹菩薩曾在《中論》中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百丈禪師的“不昧因果”,實乃至理名言,因為任何修行悟道的人都要“不昧因果”。此處的“不昧”,就是拾金不昧的那個“不昧”,指不蒙蔽、能明了的意思。也就是說,大修行的人,是明了因果的。故無門禪師曾有頌雲:“不落不昧,兩采一賽;不昧不落,千錯萬錯!”

  在《心經》裡面,觀世音菩薩也以“色”與“空”為例,為大家開示了應如何正確地理解“空”的含義那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難以理解,同時也是容易被誤解的一句話。我們用白話來解釋:“色,指的是物質物質體性是不異於空性的,空性也不異於物質,就物質自性而言是空的,而在自性空的同時卻又顯現出物質來。”

  我這樣說,大家是不是覺得蒙蒙的,不知所雲?那就讓我們對這句話繼續加以解釋:色不異空,就是說色法與空性並非難以融合,它們是一體不二的。空不異色,是指色空雙運,也就是說空性與緣起的相應。色即是空,就是指萬法本空,籍以破除“有邊常見”,也就是誤認為萬法實有的邪見。空即是色,是指空性是緣生的,籍以破除“無邊斷見”,也就是誤認為萬法不存在的邪見。用這四法去證悟空性,便能超越世間的一切戲論。

  解釋完了,大家是否能夠了解?我看後面有幾位同學,那緊鎖的眉頭還是沒有展開。沒關系,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您或許能夠輕鬆一些。

  從前有個做官的人叫樂(yuè)廣。他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裡來聊天兒。有一時間,他的朋友一直沒有露面。樂廣十分惦念,就登門拜望。只見朋友半坐半躺地倚在床上,臉色蠟黃。樂廣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就問他的病是怎麼得的。朋友支支吾吾不肯說。經過再三追問,朋友才說:“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見酒杯里有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在游動。當時噁心極了,想不喝吧,您又再三勸飲,出於禮貌不好拒絕樂廣的好意,只好十分不情願的飲下了酒。從此以後,心裡就總是覺得肚子里有條小蛇在亂竄,想要嘔吐,什麼東西也吃不下去。到現在病了快半個月了。”樂廣心生疑惑,酒杯里怎麼會有小蛇呢?但他的朋友分明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回到家中他在殿內里踱(duó)步,分析原因。他看見牆上桂著一張青漆紅紋的雕弓,靈機一動:是不是這張雕弓在搗鬼?於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動了幾個位置,終於看見那張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隨著酒液的晃動,真象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在游動。為了解除朋友疑惑,樂廣馬上用轎子把朋友接到家中。請他仍舊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舊用上次的酒杯為他斟了滿滿一杯酒,問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麼東西?”那個朋友低頭一看,立刻驚叫起來:“蛇!蛇!又是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 樂廣哈哈大笑,指著壁上的雕弓說:“您抬頭看看,那是什麼?”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恍然大悟,頓時覺得渾身輕鬆,心病也全消了。

  這一則“杯弓蛇影”的故事,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有的人說了:“根據這個故事讓我了解到任何的病痛都是飯吃出來的,喝酒喝出來的。”有的人又說了:“根據這個故事讓我了解到什麼都是浮雲,沒必要疑神疑鬼,”您要是這么想也對,但若是用佛法來對治一下,用心經來考量一下:這個酒杯里的的小蛇,到底是有的呢還是空的呢?若是有的,那其實是牆上彎弓的倒影;若是無的,怎麼喝到肚子里會痛呢?大家說是空的還是有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嘛!知道了吧?我們凡夫所見的一切,都是杯弓蛇影。

  由凡夫聖人的位階轉向,是發生行者深住於心一境性時。在止心於一境的狀態下去禪觀此經,也就是說通過修習止觀力量來理解空性,可以使我們最終獲得究竟清明智慧。我們知道,《心經》其實就是獲得了觀照自在觀世音菩薩佛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兩人之間的一場精彩對話,從中也讓我們了解到觀照與智慧之間的作用。在《心經》的篇頭,即向我們闡述了觀世音菩薩在深觀“智慧彼岸”時,照見了五蘊皆空經文是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此處,能觀者是觀自在菩薩甚深般若,是所觀之法;照見五蘊皆空,為觀修之方;度一切苦厄,為觀修實效。由此得知,“觀照般若”便是本經的宗趣。通過對《心經》的學習、內省和思維,透過止觀的熏習,能使我凡夫更加了解空性。

  那麼,學習《心經》的目的,換言之,通過“觀照般若”而證悟第一義諦“空”的作用又是什麼呢?如剛才所說,在觀世音菩薩一連串的否定語句中,已為我們破除了凡夫著色、二乘著空以及權乘菩薩著空假二邊的妄相,故雲破三妄。下文中,“心無掛礙”即除業障;“無掛礙故,無有恐怖”即除報障;“遠離顛倒夢想”即除煩惱障;故雲除三障。“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雲究竟成佛。據此,則《心經》確以破妄,除障,究竟成佛妙用

  到目前為止,《心經》是空的解釋。接下來,又以咒語繼續說明空性。透過般若波羅蜜多咒行者可以完全去除邪見、由邪見所引生的煩惱以及由煩惱所生的苦,在解救輪回的基礎證得佛陀的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被稱為“能破煩惱,神妙難測”的大神咒、“能破無明,照滅痴闇”的大明咒、“令因行滿,至理無加”的無上咒、“令果德圓,妙覺無等”的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那麼,最後的咒文“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依照慣例也就不解釋了。大家但當誦持,自獲利益

  到這裡,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心經》是一部由觀世音菩薩舍利所說的,以第一義諦空為體,以觀照為宗,以破妄除障為用,眾生依此修習最終能成就佛果大乘經典

  這部心經是在唐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玄奘大師陪侍唐太宗李世民在終南山的翠微宮時翻譯的。也就是在心經》翻譯出來的兩天後,李世民駕崩於翠微宮。在將死之日,李世民曾好幾次拉著玄奘大師的手說:“朕共師相逢晚,不得廣興佛事。”而我們現在能夠真正了解佛法、誦習《心經》、接觸玄奘大師自然是比唐太宗幸運的多。希望大家能夠珍惜這一殊勝因緣,繼續努力地學習《心經》。

  記得憨山大師曾經說過:“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閑”。《心經》讀來朗朗上口,容易記誦;但要說到“理解”上,只怕很少有人能夠通達。末學也是一樣,在這裡耽誤了大家的時間,非常慚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