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僧人如法的相處?

佛法賴僧傳,其實當我們看到僧人的時候,就告訴自己要向佛陀學習他的覺悟與境界。法其實就是讓我們達到
2022-06-03
149

有皈依和沒皈依,有沒有區別?

我們有皈依和沒皈依,有什麼不同呢?當我們發真誠心皈依,獲得了皈依體或者戒體,就會提醒自己:&ld
2022-06-03
119

可以把音樂、舞蹈作為一種修行方式嗎?

可以把音樂舞蹈作為修行方式嗎?  大乘佛法重視梵唄唱誦,但主要是作為修行和接引眾生的方便,而且是有前
2022-06-03
140

受八關齋戒過午不食,十二點過後吃飯算不算破戒?

居士問:  走到哪裡守哪裡的規矩,在念佛時,一般午飯都是12點過後吃,受八關齋戒過午不食,那十二點過
2022-06-03
332

怎樣把五戒十善落實到現實生活工作中去?

請問師父: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怎樣把五戒十善落實到現實生活工作中去呢?廣行法師:  你可以先把《十
2022-06-03
121

念佛打七,坐下就要打瞌睡怎麼辦?

居士問:  向師父請法,我念佛打七,坐下就要打瞌睡,這個怎麼辦?一如法師答:  念佛當中打瞌睡是吧,
2022-06-03
157

念佛至誠懇切的心要怎麼發?

問題:  法師好。念佛至誠懇切的心不會發,不知道心在哪裡,想至誠懇切,但發不出來。該怎麼辦?宏海法師
2022-06-03
159

在家居士可以把佛珠戴在脖子上嗎?

在家居士能否戴佛珠在頸上?  傳統的規矩法則,只有方丈和尚,一寺住持會把佛珠戴在身上,加上黃袍袈裟,
2022-06-03
179

佛弟子應該怎麼看待手機?學佛修行時要放下手機嗎?

網上有一句很火的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與你說話時
2022-06-02
175

明心見性有量化的標準嗎?

明心見性有沒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  明心見性就是見到空性。那麼空性有哪些特徵?經教中有一些說明,但
2022-06-02
122

怎麼解決念佛時不能懇切的問題?

怎麼解決念佛時不能懇切的問題?  思地獄苦,發菩提心。如果不一心念佛,那麼臨終必定隨宿生、今世當中的
2022-06-02
150

受了菩薩戒的在家居士需要注意的兩點

受了菩薩戒的在家居士,還要知道二點。  第一點,我是在家菩薩,在家菩薩身上有一種使命,包括家庭的
2022-06-02
281

別把學佛當交易

很多居士會把學佛當成交易!  總會想——我誦經、祈求、拜佛,為什麼還是沒
2022-06-02
146

修行不得力,如何才能去除障礙?

越來越多的居士問我,說感覺到修行不得力,煩惱習氣難以根除,修行多年煩惱依舊,請教說該如何才能去除
2022-06-02
121

學佛修行要以念佛為首要總綱

我們學佛修行用功的方便,要覺照自心。比如貪心重,要以不凈觀對治色貪,要以布施對治財貪;比如嗔恨心
2022-06-02
172

原來有做早晚課,現在因為身體的原因不做了可以嗎?

居士問:  請教師父,我原來是有早晚課的,因為身體的原因,我現在不做了可不可以?一如法師解答:  修
2022-06-02
152

學佛要放下什麼?是放棄財富過窮日子嗎?

問題:  頂禮師父!  有人認為修行人就要“放下”,應該舍棄財富,不要追求事
2022-06-01
140

學佛者在聞思修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四依法

正信正行的學佛者必須了解“四依法”。1、依法不依人。  佛陀告訴我們用三
2022-06-01
146

佛弟子一定要受戒嗎?

有些人一聽到戒律這幾個字,就覺得有種不自在感,認為戒律是框住人自由的枷鎖,對受戒、持戒一事也是慎
2022-06-01
132

放鬆對修行有什麼幫助?

問題:  佛教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放」是其中的一種修行方法。請問在禪堂里打坐用功,身心要放輕鬆,那
2022-06-01
152